第一篇:浅谈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
本文作者:秦 权 好范文原创投稿
浅谈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
秦 权
一、公路行业法制文化的涵义及特点
法制文化是文化在法制领域的表现形式。公路行业法制文化是公路行业在法制教育、依法行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公路行业职工法制意识、法制文化素质的外在体现。它包括对法制文化的认识、法制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原则等。公路行业法制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社会性。公路管养行业服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这就决定了公路行业法制文化的社会性。比如针对于公路路产路权的界定、维护及治理超限运输过程中的行政执法,就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企业及个人的利益。
(二)专业性。公路管养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行业,这就体现了公路行业法制文化的专业性。比如在治理超限运输过程中对超限车辆的认定,是以国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车辆轴载质量为依据的,超过轴载质量规定值的,就属于超限车辆。可见,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三)服务性。公路管养行业法律法规维护的是公益性产品的合法权益,提供的是公共服务,法制宣传、行政执法就是为维护公路路产路权服务,这就决定了公路行业法制文化的服务性。只有法律服务搞好了,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增强了,才能有效地维护公路路产路权。
(四)教育性。建设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公路管养职工熟悉与维护公路路产路权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全社会了解《公路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更好地维护公路路产路权。
二、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的功能及意义
建设法制文化,是公路行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于推进依法治路进程,实现公路管养行业平安和谐,意义十分重大。
(一)有利于增强全员法制意识。职工有无法制意识,法制意识强不强,既是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法制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如果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职工没有一定的法制意识,不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不能做到依法行政,就连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也不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公路管养行业带有一定行政职能,在办理行政审批过程中要坚持依法行政,在路产路权受到侵害的时候要用法律手段来维护,特别是在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中,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如果法制意识不强,一方面有可能因执法不公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可能因执法不严而损害国家利益。建设法制文化,一方面,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职工在增长法律知识的同时,法制意识也会明显增强;另一方面,通过严格执法,职工在执法实践中受到潜移默化,也会增强法制意识。
(二)有利于促进行业平安和谐。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平安和谐,取决于诸多因素,既有物质方面的因素,也有精神方面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但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法制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如果公路管养行业没有一定的法制文化素质,职工的法制意识淡薄,一方面,在执法过程中不依法行政,就会有可能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就不满意,就会产生不和谐因素;另一方面,在路产路权受到侵害的时候也不会用法律手段去维护,也会损害国家的利益;再一方面,职工自身合法权益也得不得保障,同样会产生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建设法制文化,就是要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增强法制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只有整个行业的法制意识增强了,法制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路产路权,才能用法律手段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
(三)有利于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公路行业法律法规,如果对公路行业法律法规不能够熟练掌握,谈依法行政就是一句空话,这就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力是素质的体现,依法行政能力就是法制文化素质的体现。一般来说,法制文化素质较高,对法律法规掌握得熟练,依法行政意识较强的人,依法行政能力都比较强。就像写作一样,如果对写作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扎实,就不可能熟练地运用好各种写作方法,就写不出好文章。建设法制文化,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有利于提升行业社会形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尤其是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制水平的高低。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公民法制意识淡薄,社会处于无序状态,就谈不上文明,在国际社会中就不可能树立良好形象。同样,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也是如此。有一套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有一支法制意识强烈的职工队伍,有一支法律文化素质较高,能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的执法队伍,形成和谐平安的内外环境,这个行业、这个单位的文明程度就高,社会形象就好。实践证明,加强法制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法制文化素质,增强职工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有利于创造和谐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有利于提升行业社会形象。
三、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行业文化是行业整体文化素
质的体现,公路行业法制文化是公路行业整体法制文化素质的体现。而行业整体法制文化素质的提升,除了职工本身自觉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外,更重要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职工来讲,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制约,与社会接触的面比较窄,产生法律纠纷的情况并不多,从实用主义角度讲,有没有法律知识,对于自身的工作、生活的直接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并不高,要想通过职工自觉学习来提高法制文化素质,看来不太现实。所以,必须采取灌输的方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从普及法律常识的层面讲,可采取知识竞赛、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方式让职工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而对于行政执法人员来讲,就必须进行专门的学习培训,熟练掌握与公路行业行政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为依法行政创造条件。从增强法制意识的层面讲,可采取研讨的方式,组织广大职工对法制文化进行专题研讨,从而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对法制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只有全体职工法制文化素质提高了,法制意识增强了,才能形成行业法制文化。
(二)创造依法行政良好环境。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环境,就像小苗需要优质的土壤、阳光、雨露一样,没有一个有利于法制文化建设的环境,法制文化就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公路管养行业是一个公益性较强的行业,服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一方面,必须尽最大努力保证路况质量,为社会提供畅通的通行条件,另一方面,又必须按照《公路法》规定,维护好路产路权,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甚至会影响到地方政府、企业的利益。比如,治理超限运输,就可能影响到一部分人甚至地方政府、企业的眼前利益,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企业和既得利益者的理解,才能创造一个好的执法环境,如果政府部门不支持,企业和既得利益者不理解,没有一个好的执法环境,超限运输就无法治理,公路路产路权就难以维护,就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关键是政府要主导,要考虑长远利益而不仅仅考虑眼前利益,要考虑全局利益而不仅仅考虑局部利益,要加强《公路法》的宣传,让全社会都提高对维护公路路产路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爱路护路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执法环境。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建设公路行业法制文化,提高全体职工的法制文化素质是基础,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是保证。从普法的角度讲,每个职工都应当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一方面,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利于更有效地保护路产路权,但从公路管养行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状况来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每个职工都对法律法规知识达到相当熟悉的程度,所以,重点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这是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的基础。如果在执法岗位的职工对法律法规不熟悉,就不可能做到依法执法;另一方面,要提高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的重要保证。如果在执法岗位的职工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就不可能做到公正执法。在路政案件查处、治理超限运输岗位,由于极少数执法人员的素质低劣,出现吃、拿、卡、要及乱收费、乱罚款甚至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扣留驾驶证、行车证等行为,这些行为,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影响极为恶劣,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公路行业形象。所以,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非常重要。只有执法队伍的法制文化素质提高了,才会提升整个行业的法制文化水平。
(四)制定依法行政保障措施。建设法制文化,除了有一支法制意识较强的职工队伍,有一支法制文化素质较高的执法队伍,有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外,还需要有一系列的执法保障措施,才能确保法制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主要是要建立健全一系列依法行政的管理办法,对行政执法的每个环节、每个程序进行规范,强化对执法过程的监督,从制度上保证执法的规范性。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不依法行政的奖惩制度,对依法执法、公正执法的进行大彰旗鼓的表扬和奖励,对不公正执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对违反党纪政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分,对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只有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才能使法制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一)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观的本质要求,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能不能关心、尊重和理解执法对象,能不能换位思考,既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又充分考虑执法对象的利益,做到理性执法,这是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而现实的情况是,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处于不平等地位,执法对象往往处在弱势位置,尤其是少数素质较差的执法人员,肆意践踏法律,无视执法对象的人格尊严,既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也损害了公路行业的形象。为此,在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
(二)重在教育原则。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为公路管养科学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从维护内部稳定的角度讲,有必要对全体职工进行法制意识教育。只有全体职工的法制意识增强了,法制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创造和谐平安的内部治安环境。从行政执法的角度讲,需要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行政执法队伍。所以,必须把法制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教育上。
(三)预防为主原则。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职工的法制文化素质,防止职工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方面,从职工自身的角度讲,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制文化素质的提升,法制意识的增强,最大限度地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从行政执法的角度讲,通过法制文化素质的提升,最大限度地防止执法人员知法犯法、不公正执法行为的发生。
(四)联系实际原则。就是要联系公路管养行业实际,公路管养行业仅带有部分行政职能,涉及的主要是《公路法》以及相关的规章、条例等,如果在法制文化建设中不联系公路管养行业实际,要求职工学习一些与公路管养无关的法律法规,虽然有利于拓展职工的知识面,但达不到“精”的要求,不利于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当然,还要联系公路管养行业职工总体文化素质不高这个实际,尽可能地让职工掌握一些基本的、实用的法律知识,从普法的角度来提高职工的法制文化素质。
法制文化是一个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提高全员法制文化素质,对于增强全员法制意识,促进平安建设,提升行业形象,意义十分重大,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升行业法制文化水平,为平安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作者:云南省玉溪公路管理总段)
第二篇: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趋向,即文化化。行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干部职工头脑,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塑造服务品牌和行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一、什么是公路养护行业文化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养护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此这样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交通行业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规范交通行业行为的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展现交通行业外在形象的工作环境和形象标识。因此,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事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公路养护行业文化与公路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二、云南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日益重视公路文化建设,把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作为对内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对外展示行业风貌、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举措,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从2003年起,省管公路贯彻“12435”发展思路,促进了省管公路的机制改革,使公路行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受社会高度评价的“三个工程”为例:
“321”工程即:三年时间,建设300个高标准的大管理所,200个设施完善的石料场,100个设备齐全的机械化站”。到2005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个、石料场156个、机化站108个,新改建职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决了职工住房简陋,材料靠外购,手工作业养护等历史遗留问题。“321”工程不仅改变了我省公路养护的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养护技术手段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还扭转了养路职工过去“技术素质低,养路机械化水平低,养护生产力低”的“三低”状况。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2005年底,全局投入资金11503万元。自实施安保工程后,在全省机动车猛增至600万辆的情况下,2005年的交通事故比2004年下降39.8%,经济损失减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09人,这是我省20多年历史上没有过的。“安保”工程,受全社会欢迎,都称这项工程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务工程”。全局以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行车环境、为公路维护提供安全工作环境、为公路设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为”作为最高服务标准。围绕"实施安保工程,增设服务设施、规范标志设置;填筑会“吞人”的深侧沟;在主要交通路口、风景区设置人性化标志标牌;实施环境生态绿化工程,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路政咨询服务、温馨亲情服务、公路通行信息、路况信息服务、畅通便捷服务,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务的民本形象。树立云南公路路况好、路风正、行车畅、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
(一)、云南公路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公路行业是一个社会性、技术性、服务性、综合性很强的部门,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需要从事公路行业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然而,当前公路行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十.五期末,我省省管公路在编人员20206人,专业技术人才仅为299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4.3,技术工人15443人中高级以上技工仅占32.9,职工队伍素质偏低,文化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
(二)行业核心价值观缺失。
行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职工对行业性质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是干什么的;二是对行业使命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三是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现在如何;四是对行业前景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可以说当前绝大多数公路职工对上述四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三)行业文化与行业工作脱节。
公路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行为,目的在于规范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形象,增强品牌效应。当前的公路文化建设大都表现为提口号、拉标
第三篇: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趋向,即文化化。行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干部职工头脑,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塑造服务品牌和行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一、什么是公路养护行业文化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养护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此这样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交通行业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规范交通行业行为的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展现交通行业外在形象的环境和形象标识。因此,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事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公路养护行业文化与公路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二、云南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日益重视公路文化建设,把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作为对内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对外展示行业风貌、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举措,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从2003年起,省管公路贯彻“12435”发展思路,促进了省管公路的机制改革,使公路行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受社会高度评价的“三个工程”为例:
“321”工程即:三年时间,建设300个高标准的大管理所,200个设施完善的石料场,100个设备齐全的机械化站”。到2005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个、石料场156个、机化站108个,新改建职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决了职工住房简陋,材料靠外购,手业养护等历史遗留问题。“321”工程不仅改变了我省公路养护的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养护技术手段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还扭转了养路职工过去“技术素质低,养路机械化水平低,养护生产力低”的“三低”状况。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2005年底,全局投入资金11503万元。自实施安保工程后,在全省机动车猛增至600万辆的情况下,2005年的交通事故比2004年下降39.8%,经济损失减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09人,这是我省20多年历史上没有过的。“安保”工程,受全社会欢迎,都称这项工程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务工程”。全局以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行车环境、为公路维护提供安全环境、为公路设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为”作为最高服务标准。围绕"实施安保工程,增设服务设施、规范标志设置;填筑会“吞人”的深侧沟;在主要交通路口、风景区设置人性化标志标牌;实施环境生态绿化工程,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路政咨询服务、温馨亲情服务、公路通行信息、路况信息服务、畅通便捷服务,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务的民本形象。树立云南公路路况好、路风正、行车畅、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
(一)、云南公路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公路行业是一个社会性、技术性、服务性、综合性很强的部门,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需要从事公路行业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然而,当前公路行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十.五期末,我省省管公路在编人员20206人,专业技术人才仅为299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4.3,技术工人15443人中高级以上技工仅占32.9,职工队伍素质偏低,文化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
(二)行业核心价值观缺失。
行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职工对行业性质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是干什么的;二是对行业使命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三是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现在如何;四是对行业前景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可以说当前绝大多数公路职工对上述四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三)行业文化与行业脱节。
公路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行为,目的在于规范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形象,增强品牌效应。当前的公路文化建设大都表现为提口号、拉标语、定制度,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停留在公路文化建设的外延和表象上,与公路行业的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结合不够,没有把文化元素融入我们的行业。
(四)、对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
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和监督方法;二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理解缺乏层次性、系统性、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渗透在公路行业职工内心世界中行业群体合力挖掘不够;三是对公路文化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模糊认识,有着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只要有公路不怕没路养”,“事业单位,不怕下岗”等传统思维方式。
(五)、行业文化建设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以效果推断程度、衡量水平。例如,一家单位路管好了养好了,经济效益上去了,似乎一好百好,文化建设必定是高水平的,给干部职工在认识上产生严重误导。这种以为行业文化一学就会地简单化认识是幼稚的与片面的。尤其是那种迎合政治需要,以偏概全的做法更是十分有害的。
第四篇:浅谈公路行业领导文化建设
本文作者:秦权 好范文原创投稿
浅谈公路行业领导文化建设
一、公路行业领导文化的涵义及特点
公路行业领导文化是公路行业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公路行业领导者文化素质、领导意识、领导艺术、领导能力的外在体现。它包括对领导文化的认识、领导价值观、领导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原则等。公路
行业领导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领导职责的单一性。公路管养行业的主要职责是对国省干线公路进行管理与养护,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的道路交通条件。这就决定了公路管养行业领导职责的单一性。尤其是随着交通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公路管养行业的职责越来越单一,从过去建、管、养、征为一体的职责逐渐变为养护为主、建设为辅的职责。
(二)领导工作的专业性。公路管养行业虽然不是高科技行业,但它是技术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行业,从小修保养到沥青路面大中修,从一个裂缝的封补到一个坑塘的填筑,都有一定的技术性和技能性,都要按照国家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养护技术标准进行规范操作。作为领导者,虽然没有必要完全掌握这些技术和技能,但必须了解和熟悉这些技术和技能,掌握养护工程施工的环节,才能更好地做好领导工作。
(三)领导成果的社会性。公路管养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公路管养的成果体现在路况质量上,这一成果是全社会受益,而不是公路行业的职工受益。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从社会这个角度去考虑管养工作。领导者如果不从社会需要这个角度去考虑管养工作,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就很难领导好公路管养工作。
(四)领导活动的服务性。公路管养行业是服务行业,服务的标准是通、平、美、绿、安,公路管养工作就是围绕这个标准进行的,服务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行业的社会形象。作为公路管养行业的领导者,一切领导活动都必须围绕如何达到通、平、美、绿、安这个标准,如何使服务质量让社会满意。
二、公路行业领导文化建设的功能及意义
建设领导文化,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构建和谐领导班子的需要,是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发挥集体领导作用的重要保证,对于推进公路管养行业三个文明建设、实现公路管养科学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有利于凝聚领导力量。领导班子是由多名领导成员组成的,每个领导成员先天的、后天的条件都是不同的。就先天条件而言,家庭环境条件有差异、性格特点有差异、情商智商有差异、兴趣爱好有差异;就后天条件而言,学历层次有差异、文化素养有差异、道德修养有差异、能力水平有差异。如何把各个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差异较大的领导成员团结在一起,就需要有一种大家认同的价值观,有了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就会把各种不同条件的领导成员凝聚在一起,就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领导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没有共同的理想追求,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各吹各的调,各走各的道,形不成合力,就会消耗领导班子的力量,从而阻碍公路管养事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激励领导意志。坚忍不拔、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意志,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公路行业文化要求领导者“博学善思、高远健行”,是从领导者素质方面提出要求的。领导者具备了坚忍不拔、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意志力,就会去勤奋学习和工作,就会像鲁迅先生说的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学习和事业上,就会刻苦钻研、奋力拼搏,克服学习和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就能乘风破浪,在公路管养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公路行业领导文化对领导者提出的素质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励领导者的意志力,使领导者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有利于约束领导行为。领导行为包括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行为。规范的领导行为是领导者基本素质的体现,也是“三重一大”正确决策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讲,基本素质比较好的领导者,在对“三重一大”进行决策时,都能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作出决策,这样的决策往往都是科学的、正确的。而对一些基本素质不高的领导者来讲,在对“三重一大”进行决策时,喜欢“家长制、一言堂”,缺乏民主意识,即使是集体研究,也是走走形式、走走程序而已,根本听不见别人的意见建议。这样作出的决策,往往都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由于决策不科学、不符合客观实际,贻误了发展机遇,有的甚至会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的。公路行业领导文化对领导者行为规范的要求,无疑对领导行为具有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领导作风、工作作风。
(四)有利于树立领导形象。领导形象是领导者人格魅力的体现,而领导者人格魅力又是领导者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领导水平、领导作风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集中体现。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长期学习和修炼的结果
。那些学习上勤奋努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敬业精神强、一心为职工利益着想的领导干部,自然会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也会有崇高的领导形象。相反,那些不注意学习修养、作风不务实、生活情趣不健康、进取精神不强、一心只为自己的利益打小算盘的领导干部,是没有人格魅力可言的,在群众中的形象自然也不会好。领导文化中对领导者行为规
范的要求,有利于规范领导者的行为,对于培养领导者良好的学习兴趣、健康的生活情趣、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人格形象,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公路行业领导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强化领导意识。强烈的领导意识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础。具有强烈的领导意识并不是说要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领导职位,而是要求在领导岗位上的同志要有“在其位谋其政”意识,不是说在一定领导岗位上就可以搞特殊化,做一般人不能做的事,而是要求领导者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而对于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不允许做的事则坚决不做。作为一名领导者来讲,学习上要比普通职工勤奋,要比普通职工具备更加宽广的知识面,工作上要比普通职工努力,要比普通职工更具敬业精神,作风上要比普通职工更加扎实,要比普通职工更具艰苦奋斗精神,纪律上要比普通职工要求更严,要比普通职更具自律意识。有了这样的领导意识,才能做好领导工作。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些领导者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后,就自我感觉良好,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谦虚谨慎的态度没有了,踏实的工作作风没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了,严密的组织纪律性没有了。有的甚至整天沉迷于打麻将、玩扑克、搞刺激,把心思都用在麻将扑克牌上,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甚至连普通群众都不如。领导者只有具备了强烈的领导意识,才会自觉加强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才会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会把心思用在公路管养事业上。
(二)提高领导素质。领导者的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它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领导和管理能力等。提高领导素质,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是基础。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更要注重向实践学习,使理论得到进一步升华。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只有勇于实践,大胆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领导素质和能力。提高领导素质,组织培养是关键。领导素质的提高,光靠自身努力还不够,还需要组织提供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如果组织不提供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的机会,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能在实践中应用,领导素质也是不可能提高的。提高领导素质,还要靠干部选拔任用的机制作保证。如果不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以及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就不可能激发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就会得过且过,领导素质就不可能提高。领导素质是领导文化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厚实的文化素养和理论功底、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大胆创新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才谈得上具有领导文化。如果连基本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和理论素养都没有,就谈不上什么文化。
(三)改进领导方法。领导方法是领导者素质的体现。领导方法的正确与否决定了领导活动的成效。实践证明,方法正确,事业兴旺;方法失当,事业受损。要使公路管养事业长盛不衰,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的领导方法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依据不同历史时期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领导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领导方法。如实事求是方法、群众路线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科学方法论的精髓。实事求是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必须把上级要求与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还必须健全领导体制,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杜绝“一言堂”,从源头上营造实事求是的良好环境。群众路线是唯物史观在领导方法上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和举措只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否则,无论多么高明的领导者,一旦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他的智慧就会枯竭,工作必然失误。要坚持群众路线,就必须处理好主人与仆人的关系、权力与义务的关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领导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要求各级领导者必须具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能够驾驭事物整体,熟练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四)提高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指建立在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之上,富有创造性,产生高效率的方法技能。它是领导者的知识、智慧、胆略、经验、能力和方法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体现。领导艺术是领导方法的创造,是领导经验的升华。领导艺术是广博知识的运用,是各种经验的综合体现,要求领导者刻苦学习,认真实践,从多方面努力,全方位提高素质,铸造复合型人才。领导艺术的非程序性,要求领导者在解决问题时,不按已有的模式,超出常规、独辟蹊径,随机应变,这就有赖于胆识谋略、意志勇气的艰辛磨练,有赖于领导审时度势的果断处置。创造性是领导艺术的灵魂和生命。实践在变化,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只有随着实践的变化不断创新,做出的决策才能符合客观实际。比如公路养护站所的设置,随着通县油路、通乡油路建设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十里一个班,一班十个人”的生产组织形式已无法适应沥青路面养护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大站所、机化站的生产组织形式。如果看不到这个变化趋势,不及时从适应路面养护机械化要求这个角度去合理设置大站所、机化站、石料场,就很难满足沥青路面机械化养护的需要。有的单位在大站所、机化站、石料场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就是由于领导者有了超前意识,看到了公路管理与养护事业发展的方向。而有的单位则由于领导者没有及时看清这个方向,致使大站所、机化站、石料场建设工作滞后,从而丧失了发展的机遇。
四、公路行业领导文化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一)“领导就是服务”原则。马克思说,无产阶级领导者应是“社会负责的公仆”和“社会本身的负责的勤务员”。毛泽东把共产党领导的本质和宗旨精辟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张闻天、邓小平明确提出“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新的历史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公路行业作为公益性服务行业,服务性是行业的本质特征,领导者不但要服务好行业、服务好职工,更重要的是服务好社会,用良好的路况来检验服务工作的效果。
(二)“三个满意”原则。公路管养行业领导者工作实绩最直接的体现是为社会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领导活动的成效最终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行。所以,公路行业领导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满意原则。领导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只有达到了单位强、职工富、环境优,职工才能认可。所以,公路行业领导文化建设必须坚持职工满意原则。领导活动不仅要让社会认可、对职工负责,还要对上级负责才行。如果所做的工作得不到上级认可,领导活动就很难进行下去。所以,公路行业领导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上级满意原则。只有做到“三个满意”,领导活动才算取得成效。
(三)“发展是政绩”原则。加强领导文化建设,其根本目的是提高领导素质,激发领导者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做到工作热情一团火,以极端的工作热情领导公路管养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现公路管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为官一任甚至几任,单位三个文明建设没有新的起色、职工群众没有得到更多的实惠,不要说政绩,就连称职都算不上。有的领导干部在一个单位为官多年,离任时既没有留下什么债务,也没有留下什么财产,美其名曰“平稳发展”,实质是止步不前甚至退步,这是庸官的表现。相反,有的领导干部离任时虽然留下一笔债务,但也留下了大量的实物财产和基础设施,职工也得到了实惠,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政绩。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就是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顺民意、得民心”的事,多为职工着想,让职工得到更多的实惠。只有发展问题解决好了,才有政绩可言。
(四)“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能不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出一个领导干部的境界、胸襟、气度及素质。领导就是决策,就是出主意、想办法、用干部。要作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要拿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办法和思路,要选好用好干部,不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做不到的。领导干部民主意识不强、个人专断的原因,除了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工作不力外,根本的还是领导干部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党性修养不够,没有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没有宽广的胸怀、崇高的境界。加强领导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文化的熏陶,使领导干部树立民主集中制意识,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领导文化对一个单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领导文化建设,提高领导素质、增强领导意识、提高领导能力,把各级领导干部塑造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领导人才。(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公路管理总段)
第五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公路行业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公路行业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直工委关于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进机关活动的有关精神,从“四个三”入手,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抓机关促行业,在全省公路系统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共识和风气,营造了尊廉、崇廉的良好氛围,有效推动了公路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注重“三个抓手”,实现高标准定位
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我局从三个方面入手,确保把此项工作抓好,抓精。一是以公路实际为抓手凸显行业特色。公路系统建设项目多、资金投入量大,容易滋生腐败,需要全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构筑思想“防护墙”。为了确保制定出来的标准具有针对性,能够发挥“龙头”作用,推动全省公路系统党风廉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我局在各市州开展了工作调研,对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及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为制定符合全省公路工作实际的廉政文化建设标准奠定基础。二是以学习借鉴为抓手提升建设标准。为了让我局机关廉政文化出水平、出新意、出创新,我们多次组织到外省外市进行参观学习,具体学习他们理念上的创新、形式上的多样、长效机制的建立,吸取他们好的经验和做法。三是以提炼创新为抓手形成行业标准。我局选择与长期从事 思想政治教育、交通文化的教学,具有较强理论研究能力的武汉理工大学合作,从确定公路廉政文化目标体系入手,以公路廉政文化为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在对收集的资料系统分析、翻阅大量文献、专家咨询后,经过最终形成湖北公路廉政文化的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湖北省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实施办法》、《湖北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评分标准》,形成了统一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工作标准,既符合省局的工作实际,又对全省公路系统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具有指导性,实现了全省一盘棋。
二、围绕“三个方面”,实现全系统参与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进机关活动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和氛围,我局围绕三个方面实现了全系统的参与。
一是建活动阵地。近年来,我局投资二十余万元完善了机关读书室、党团活动室,添置了大批的学习书籍,包括党史资料、廉政专著、业务知识、报刊杂志、法律法规等;开辟了学习园地,供大家交流学习心得,开展业务讨论;同时,针对硬件设施较差的基层站所,开展送书下基层活动,在全行业建立一个人人都能接受廉政文化的平台。
二是造文化氛围。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公路网、工作简报、橱窗等宣传工具,宣传反腐倡廉工作、开辟廉政论坛、设置工作专栏。我们在局机关走廊张贴了格言警句、廉政字画,在机关内部营造了崇廉尚俭的良好氛围。我 们结合行业特点,把公路沿线管理站、治超站作为宣传阵地,通过文化墙、宣传横幅,标语等形式倡廉宣廉,达到了以机关促行业的目的。
三是树先进典型。我们从弘扬行业正气的目标出发,在全省公路建养管各个环节,培树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行业特点的公路勤政廉政典型。有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超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全国劳动模范叶宗节;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的全省优秀执法标兵散发祥等7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取得了全社会公认的优异业绩。我们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局机关掀起了创一流、争先进、作表率、促发展的热潮。通过组织勤政廉政典型巡回报告团,激励和鼓舞系统干部职工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积极投身到推进我省公路事业跨越式发展当中。
三、明确“三个重点”,实现深层次开展
我局按照“以人为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统筹兼顾”的方针要求,积极开展富有公路行业特色的廉政文化活动。
一是以教育学习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学习制度上,规定了学习时间,制定了学习计划,建立了考勤制度。学习内容上,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章制度;学习形式上,与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相结 合,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局领导坚持每季度召开学习会议,一把手讲廉政党课;开展路检共建,请检察院的同志以案说法,引导干部慎权、慎微、慎始、慎独;组织干部职工接受廉政教育,观看《真水无香》、《大案说法》等廉政电影,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洪山监狱;将《廉政准则》制做成卡片,做到人手一册,随身携带,随时学习等。通过对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学习教育,树立了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性、做表率”的良好形象。
二是以创新活动为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以干部职工喜闻乐见,具有较好的参与性、趣味性、实效性为标准。组织开展了公路系统的廉政书法、摄影比赛,格言作品征集,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在家属中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引导她们当好廉洁自律的监督员;开展节日倡廉活动,在节日期间进行廉政提醒。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教育方法,陶冶了公路干部职工情操,对鼓舞干部职工的思想斗志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是以统筹兼顾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在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中,注重统筹兼顾,做到与上级安排部署的各项廉政建设活动相结合:与“廉政交通从我做起”活动相结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岗位廉政建设责任制,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树立公路人 的良好形象。与“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相结合。机关各处室、局直单位对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通过“找、防、控”三个环节,共查找出腐败风险点101个,针对查找的风险点,制订了《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手册》,制订防范措施119个,规范了工作流程92个。与“廉政阳光工程”创建相结合。以谷竹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为试点,抓“廉政阳光工程”创建,创新实践“廉政阳光六同长效”建设新模式。将“廉政阳光六同长效”工作作法拓展到全省普通公路建设中,让示范工程的示范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以打造公路廉政阳光建设示范点为举措,开展廉政阳光工程教育、制度建立健全和工程监督等三大活动,强素质、严管理、抓质量、提效益,做到修好一条路,带好一支队伍,树好一种形象,重点打造的咸宁公路廉政阳光工程建设示范点——杭瑞高速公路十七标段,已成为湖北公路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健全“三个机制”,实现规范性管理
我局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构建惩防体系的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廉洁从政的要求纳入各项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之中,将工作中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固定下来、坚持下去,使廉政文化建设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
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廉政文化建设强调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局党委跟各处室、各市州签定岗位目标责任书时同步签定党风廉政责任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把廉政 建设与职能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并且要求市、县机关同步,和机关与下属单位共建,在全系统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促落实的工作作风。
二是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制度建设是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的重要一环,活动必须以制度来保证,用制度来规范约束人、物、事三权的运行。我局将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纳入机关制度建设之中,在公路建设方面,制定落实了廉政“双合同”制、纪检监察派驻制、重点环节巡查制、全程跟踪审计制,加强了公路建设的质量管理;在机关管理方面,按岗设立了《能力席位书》、重新修订了《关于建立健全湖北省公路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全省公路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分解实施方案》,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办法》,精心打造了一条任前把关“说廉”、任职宣誓“倡廉”、任中述职“述廉”、任期年终“评廉”、离任审计“定廉”、任后档案“存廉”等环环相扣的“监督链”。
三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工作落实有力、办事效率高、工作绩效显著、考核结果优秀的个人和市州予以表彰;对工作推进慢、办事效率低、群众意见大、考核结果差的个人和市州要严肃处理,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由于措施得力,效果明显,我局的廉政文化建设得到省厅的高度评价,被评为全省交通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先进单 位。成绩背后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与不断变化的反腐倡廉形势相比,工作仍然有待提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抓好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深化廉政文化内涵,营造优良文化氛围,增加文化含量,不断创新,使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建设和谐公路中展示其鲜明特色,发挥其保驾护航作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