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浙江绍兴贸易经济学校建德学区2012年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袅娜(nuï)精髓(suí)肤浅(fū)流水脉脉(mî)....
B.宁谧(mì)亵渎(xiè)蜘蹰(zhú)绰有余裕(chuî)....
C.蹊跷(qī)拘泥(ní)内疚(jiū)游目骋怀(chě、ng)....
D.隽永(juàn)祈祷(qí)拙劣(zhuō)卓有成就(zhuï)....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斑斓流岚猝然离去闲情逸至
B.恪守端倪绵亘千里嶙嶙白骨
C.廖廓慰籍迫不及待蓊蓊郁郁
D.坍圮砥励饿殍遍野义愤填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和最受诬蔑的人。② 小屋的出现,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③ 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不出来。
A.忌妒点缀考查B.忌恨点破考查
C.忌恨点破考察D.忌妒点缀考察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诸多事故隐患,如果这些个体煤矿老板安之若素,毫无反应,....最终就会酿成大祸。
B.这个学校的歌咏队和美术小组都办得绘声绘色。....
C.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生动感人,在场的人无不热泪盈眶,心中涌动着波澜壮阔的激情。....
D.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卫....生大扫除。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B.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C.晚年的巴金,虽然长期住院,但仍然文思敏捷,精神健旺,写出了
许多优秀的作品。
D.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5分)
水性江南王本道
① 江南是水乡,是水的故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瓜洲渡口山如浪,扬子桥头水似云。”“西风作意送行舟,帆饱清淮碧玉流。”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
② 江南的水,如轻纱雾霭,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着江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宋祖英的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雨中藏着万重山”;“五月你看江南的船,排排龙舟划上天”;„„江南的人也亦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对江南人的赞美虽有些夸张,但说的却是实情,那无边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泠桥畔的苏小小,还有惠山的明月、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他们的柔情蜜意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物美、人美、情浓,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我十分喜欢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述,琵琶弦乐清丽委婉,典型的水乡音乐优美儒雅,婉转沉静,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③ 江南的水也时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与顽强的性情,也涵养了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其中,许多气势恢弘,似有峥嵘剑气腾越穿行其中。杭州栖霞岭上的剑门,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是雄伟挺拔,气宇轩昂,占尽风云。那山间的瀑布、涧水,山下的清流,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江南的人,也因为有了“水性”,才有了那种独特的剑气。据说古代铸剑的工艺,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经过淬剑过程中两种力量的交合,才会使剑在百转千回,缭绕交错的剑法中得心应手,成为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与扬州共存亡的史可法„„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侠骨雄风。还有,活跃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推向了极致,就连文雅隽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侠骨柔情,高风亮节。清末的秋瑾就是最优秀代表,明末的“秦淮八艳”也是有力的佐证。
④ 说到江南的“水性”,还应该涵盖她的秀慧与智巧。江南的水是很有灵气的,正是这灵秀之水,涵养了江南人的那种聪颖与睿智。远的不说,就说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籍的人就占了半数,近代和当代全国琴棋书画的大师,也大多出自江南。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风物,江南的意境,江南的人。这种美是刚与柔,秀慧与智巧的整合。有人说,正是因为江南太美了,阴气过重,因此江南的男人大多被美色所雌化,美人的风韵灭火器似的扑灭了男子的阳刚之气,使得男人多属苍白干瘦的君子,至多算个“女里女气”的奶油小生。这种认同是过于偏重江南水乡的温柔与细腻了。其实人不分南北,如果能多一分柔情与细腻,懂得感情,懂得珍藏,心中维系着自己的审美镜框和情感秘笈,并以此为尺度去发现和发掘生活中美妙的、值得神往和迷醉的东西,不是会给男人(也包括女人)增添力度和精神上的健美吗?这样的“多情”更意味着一种不寻常的正直与高尚!水波荡漾的江南,青山隐隐,绿水迢迢,处处弥漫着灵秀的气息。江南的风物,姹紫嫣红,生动明秀;江南的情,柔肠百转,脉脉含羞;江南的人,刚柔相济,才如泉涌。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1.文章第3自然段引用加横线诗句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这样的‘多情’更意味着一种不寻常的正直与高尚!”这句话怎样理解?请简要概括。(3分)
答:
3.从全文看,江南的“水性”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请作简要的概括。(6分)
答: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本文从水对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产生影响的角度,介绍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
B.文中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名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江南水乡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水性”。
C.作者认为,在“水性”的润泽下,江南的女性尽显侠骨柔情,江南的男性却多是“奶油小生”。
D.水可以让人风情万种,也可以使人豪情万丈。但作者认为温柔多情比坚韧顽强的性情更正直与高尚。
E.文章语言优美、典雅,事例充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水乡江南的无限热爱和眷念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共35分)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⑩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出自本段的一个成语是()。(2分)
2.区别下列加点词的句中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12分)
(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驾:句中义:;现代常用义:。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金:句中义:;现代常用义:。
(3)用心一也。
用:句中义:;现代常用义:。
3.翻译下列句子,说说译成现代汉语后词序有什么变化。(6分)(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译文:(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文:
4.这段文字共有10个比喻句(见标号①至⑩),可分成三组:(12分)第一组是阐明学习要
第二组是阐明学习要
第三组是阐明学习要
5.概括本段的段意(3分)
五、(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目光是有质量、有重量的;有湿度、有温度的;是有能量、有热量的。你还记得你体验到的各样的目光吗?温暖的、严肃的、沉思的、焦灼的、顿悟的、澄明的、幸福的、狂喜的、悲悯的······你还曾感受过来自历史的、未来的;来自自然的、来自宇宙的目光吗?
请以“目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二篇: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AADD D
6.D(A.《楚辞》非屈原一人的作品,还包括宋玉等人的作品。B.崔莺莺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文学形象。C.长调、中调、小令是根据词的字数多少来分的。)
7-10C DDC
11-13DCA
12.答案:深爱自己的孩子,并不想打孩子。(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希望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有时又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意思相近即可)(4)
13.答案:①殴打是母亲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的最后的手段。(2)
②对于不懂事犯了错误的孩子,责罚可以让一远记住自己的错误,而这种责罚别人是不能替代的。(意思相近即可)(2)
14.答案:这篇散文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第(2)、(10)、(11)段等和第(3)、(4)、(12)段等比较突出。这样使用更易于表达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意思相近即可。(3)
15.答案: 略(应该包含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5分)、诗歌鉴赏(8分)
9.诗句中有故关、孤城等边塞地名;描述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分,每点1分)
10.秋日傍晚。(1分)“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射雕还”是从视觉角度描写。(2分,每点1分)
11.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3分,每点1分)
第三篇:2015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2015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参差(cī)
天堑(jiàn)珠玑(jī)罗绮(qǐ)
B.玉簪(zhān)故垒(lěi)凝噎(yē)纶巾(guān)
C.叱咤(zhà)料峭(qiào)酹酒(léi)楼榭(xiè)
D.洗涮(shuàn)羌笛(qiāng)螺髻(jì)揾泪(w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墙橹 冒然 唱双簧 源远流长
B.九洲 暮霭 水蒸气 大材小用
C.潇瑟 膨胀 杀手锏 自负赢亏
D.诙谐 仓皇 下马威 断章取义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土豪”一词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土气的富豪”。近日有消息称,《牛津词典》编委会关注到了“土豪”这一中国热词,并有望明年将其收入《牛津词典》,此事大快人心,网友觉得这种“土话”受关注才显得接地气,但贬低国人的“土豪”收入《牛津词典》,是不是人家处心积虑丑化中国人的恶意炒作?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当然,“土豪”一词风行网络本身也值得我们深思:少数富人道德失范、文化虚无、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等等。
A.大快人心 B.接地气 C.处心积虑 D.失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信息干扰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政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必须采取“疏导”措施,从转变消费观念和出行观念入手,引导居民正确理解汽车代步的意义。
D.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梁思成建筑奖是为了激励我国建筑师的创新精神、繁荣建筑设计创作、提高我国建筑设计水平而设立的,是中国建筑师的______成就奖。
(2)由于价格一泻千里,多年来习惯了轻松赚钱的经销商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______危机。
(3)评论认为,在领导人换届后,新华社首次如此详细______领导人的出身经历与家庭,是新一届领导人新作风的再次展现。
A.终身
营利
披露 B.终生
盈利
披露
C.终身
盈利
透露 D.终生
营利
透露
二、古诗文阅读(共3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聪朗有才鉴。初,魏文帝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
弟敞为大将军曹爽参军,宣帝将诛爽,因其从魏帝出而闭城门,爽司马鲁芝率府兵斩关赴爽,呼敞同去。敞惧,问宪英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不利国家,于事可得尔乎?”宪英曰:“事有不可知,然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尔。明皇帝临崩,把太傅臂,属以后事,此言犹在朝士之耳。且曹爽与太傅俱受寄托之任,而独专权势,于王室不忠,于人道不直,此举不过以诛爽耳。”敞曰:“然则敞无出乎?”宪英曰:“安可不出!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也。且为人任,为人死,亲昵之职也,汝从众而已。”敞遂出。宣帝果诛爽。事定后,敞叹曰:“吾不谋于姊,几不获于义!”
其后钟会为镇西将军,宪英谓耽从子祜曰:“钟士季何故西出?”祜曰:“将为灭蜀也。”宪英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及会将行,请其子琇为参军,宪英忧曰:“他日吾为国忧,今日难至吾家矣。”琇固请于文帝,帝不听。宪英谓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会至蜀果反,琇竟以全归。祜尝送锦被,宪英嫌其华,反而覆之。其明鉴俭约如此。泰始五年卒,年七十九。
(选自《晋书•列女》)
6.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代君不可以不戚。(戚:忧愁)
B.事君,能致其身。(致:给予,献出)(《论语•言而有信》)
C.太傅殆不得不尔。(殆:危险)
D.会至蜀果反,琇竟以全归。(竟:终于)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魏其不昌乎 ②其何以行之哉(《论语•言而有信》)
B.①因其从魏帝出而闭城门 ②因利乘便(《过秦论》)
C.①宜戚而喜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言而有信》)
D.①于王室不忠 ②耻学于师(《师说》)
8.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毗以告宪英 ②吾不谋于姊
B.①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秦论》)②异乎吾所闻(《论语•交友之道》)
C.①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②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交友之道》)
D.①琇固请于文帝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文帝当初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欣喜异常。宪英知道后,认为他缺乏忧患意识,国运难以长久。
B.曹爽蒙难,辛敞终随鲁芝赴险,虽救援未果,却成就了自己的义行,这得力于姐姐的帮助。
C.钟会有反心,在他做镇西将军时,请羊琇任随军,羊琇固辞,文帝不允,只好依母命而行,终于化险为夷。
D.宪英有独特的审美趣味,羊祜送去的锦被,她反复地看了之后,表示不喜欢它的花纹。
10.翻译下列句子。(共6分)
(1)且为人任,为人死,亲昵之职也,汝从众而已。(3分)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题。(6分)
西江月• 黄陵庙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11.(1)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险阻的?请结合诗句略作分析。(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6分)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③。
[注]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
12.(1)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2)这首诗的情感很有层次,请简要写出这首诗的情感变化。(3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2)子曰:“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6题。(11分)
智慧之书
余光中
①知识爆炸不一定就是智慧增高。我相信,今人的知识一定胜过古人,但智慧则未必。新知识往往比旧知识丰富、正确,但是真正的智慧却难分新旧。知识,只要收到就行了。智慧却需要再三玩味,反复咀嚼,不断印证。如果一本书愈读愈有味,而所获也愈丰,大概就是智慧之书了。据说《天路历程》的作者班扬,生平只熟读一部书:《圣经》。弥尔顿是基督教的大诗人,当然也熟读《圣经》,不过他更博览群书。其结果,班扬的成就也不比弥尔顿逊色多少。真能善读一本智慧之书的读者,离真理总不会太远,无论知识怎么爆炸也会得鱼忘筌的吧。
②叔本华说:“只要是重要的书,就应该立刻再读一遍。”他所谓的重要的书,正是我所谓的智慧之书。要考验一本书是否不朽,最可靠的试金石当然是时间。古人的经典之作,已经有时间为我们鉴定过了;今人的呢,可以看看是否经得起一读再读。一切创作之中,最耐读的恐怕是诗了。就我而言,“峨眉山月半轮秋”和“岐王宅里寻常见”,我读了几十年,几百遍了,却并未读厌,所以赵翼的话“至今已觉不新鲜”,是说错了。其实,散文、小说、戏剧甚至各种知识性文章等等,只要是杰作,自然也都耐读。奇怪的是,诗最短,应该一览无遗,却时常一览不尽。相反地,卷帙浩繁、令人读来废寝忘食的许多侦探故事和武侠小说,往往不能引人看第二遍。凡以情节取胜的作品,真相大白之后也就完了。真正好的小说,很少依赖情节。诗最少情节,就连叙事诗的情节,也比小说稀薄,所以诗最耐读。
③朱光潜说他拿到一本新书,往往选翻一两页,如果发现文字不好,就不读下去了。我要买书时,也是如此。这种态度,不能斥为形式主义,因为一个人必须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反之,文字夹杂不清的人,思想一定也混乱。所以文字不好的书,不读也罢。有人立刻会说,文字清楚的书,也有一些浅薄得不值一读。当然不错,可是文字既然清楚,浅薄的内容也就一目了然,无可久遁。倒是偶尔有一些书,文字虽然不够清楚,内容却有其分量,未可一概抹杀。某些哲学家之言便是如此。不过这样的哲学家,我也只能称为有分量的哲学家,无法称为清晰动人的作家。如果有一位哲学家的哲学与唐君毅的相当或相近,而文字却比较清畅,我宁可读他的书,不读唐书。一位作家如果在文字表达上不为读者着想,那就有一点“目无读者”,也就不能怪读者可能“目无作家”了。朱光潜的试金法,颇有道理。
④凡是值得读的智慧之书,都值得精读,而且再三诵读。古人所谓的“一目十行”,只是修辞上的夸张。“一目十行”只有两种情形:一是那本书不值得读,二是那个人不会读书。精读一本书或一篇作品,也有两种情形。一是主动精读,那当然自由得很;二是被迫精读,那就是以该书或该文为评论、翻译或教课的对象。要把一本书论好、译好或教好,怎能不加精读?所以评论家(包括编者、选家、注家)、翻译家、教师等等都是很特殊的读者,被迫的精读者。这种读者一方面为势所迫,只许读通,不许读错,一方面较有专业训练,当然读得更精。经得起这批特殊读者再三精读的书,想必是佳作。经得起他们读上几十年几百年的书,一定成为经典了。普通的读者呢,当然也有他们的影响力,但是往往接受特殊读者的“意见领导”。
14-15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4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班扬与弥尔顿相比,成就并不逊色多少:这说明知识多不一定就意味着智慧高。
B.古人的经典之作可以让人一读再读,不会生厌;“至今已觉不新鲜”一说未必准确。
C.诗歌情节最少,这是诗歌最耐读的根本原因。
D.一个人必须想得清楚,才能写出清楚的文字;文字夹杂不清,一定意味着写作的人思想混乱。
E.被迫精读者因为有专业训练而且“为势所迫”,所以精读能力要比主动精读者更强。
15.对作者所说的“有分量的哲学家”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其人写作,虽有一定的内容,但文字表达却不太清楚。
B.他们思想混乱,因而文字夹杂不清,浅薄得不值一读。
C.他们的作品亦有可取之处,不能一概抹杀。
D.他们称不上“清晰动人的作家”,是因为在文字上有点“目无读者”。
16.从全文看,一本书是否为智慧之书,它的试金石是什么?(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7—19题。(14分)
①旗袍原系旗人装束,几经沿革,一脉至今。民国时期的旗袍,其大体形制沿袭了前朝旧式,却也融进了新进的时代意识,它是时代精进的形象见证。由于旗袍的发展概括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所以,它不仅是服饰,不仅是审美,更是文化。也许还不仅是文化,更是一种民族精神。都说中华旧邦生性守旧,其实不然。单以旗袍为例,当西方女界尚在推行束腰的时代,我们不仅毅然抛弃裹足陋习,更把旧式服装改造为领先潮流的时尚。
②旗袍款式的演进,充分说明中国人审美观念的趋时与前倾姿态。传统的宽袍大袖,腰间束以很宽的腰带,原是为了适应游牧的草原生活,几经改进,顿时变成如今窄幅紧身、收腰、开衩的时尚的装束,这是一个姿态优雅的华丽的转身。它充分展露女性的胴体美,颈部、胸部、腰部、臀部,凡是足以显示女性体态之美的部分,它都没有放过。旗袍相当重视女性的这种身体资源,它全面而无保留地掌握了女性凹凸有致的体形优长,它推进并充分地展现这种美感。
③在人类的初民那里,衣着原是为了蔽体,有着十分明确的实用目的——避寒冻、挡风雨、防伤害。后来文明程度高了,发展而为维护尊严和仪态。再后来,人类懂得通过服饰来展示和享受美感,首先是欣赏女性美。当然,展示女性的身体可以是裸体,也可以是通过类似“比基尼”的方式,但这些,不免总有点“一览无余”的缺憾。一旦抛弃了外在的装饰,它就会违背人类审美的初衷。
④旗袍作为一种服饰,它的好处是欲显故藏,是半遮半露,是开合有致,是让人在隐隐绰绰之间能够更充分地想象。旗袍的魅力不啻是一个始终如一的“诱惑”。中国旗袍装扮了中国女性,旗袍让中国女性更美丽也更自信了。这简直就是一支神笔,华贵而不事张扬,简约而含蕴丰富,它适中、含蓄而又充盈情趣与风韵,精致地勾勒着中国女性的美丽身段,绝不轻易放过任何可以展现女性之美的细节。它是中国女性贴身的闺中密友。
⑤经过改造的现代旗袍在中国,流行于二十世纪最初的年代,成熟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四十年代是旗袍的鼎盛时期。当时,在上海、在香港、在北平、在中国更多的城镇,旗袍造就了一派风华绝代的华丽。以是之故,1929年南京政府曾在《服饰条例》中规定了女子礼服的式样,袄裙和旗袍并列其中。当年对这一服饰的规定是:齐领、前襟右掩、长度至膝及踝之中点,袖长过肘及手脉之中点。可惜的是,五十年代以后,旗袍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服饰,逐渐被列宁装、“布拉吉”、甚至军装取代。自那以后,数十年间,中国女性的魅力身影消失在历史的风烟之中,女性服饰的男性化逐渐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
⑥时代的开放召唤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回归,女人们重新穿起了她们钟爱的旗袍。她们恢复了自信。
(节选自《文汇报》,有删节)
17.下列关于旗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旗袍作为一种传统服装,原来是旗人的装束,最初是为了适应游牧的草原生活而设计的,后来经过改造发展,成为领先潮流的时尚。
B.民国时期的旗袍虽大体形制沿袭了前朝旧式,但经过改造,造就了民国时代一派风华绝代的华丽,并成为女子礼服的式样之一。
C.由于旗袍的发展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所以它不仅是服饰、审美,还是文化、民族精神,更是时代精进的形象见证。
D.中国旗袍华贵而不事张扬,简约而蕴含丰富,能够精致地勾勒出中国女性的美丽身段,让中国女性更美丽也更自信。
1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几经改造后的旗袍,凡是足以显示女性体态之美的部分,它都没有放过,这种变化是一个姿态优雅的华丽的转身。
B.中国人一开始即掌握了女性凹凸有致的体型特点,为充分展示女性的胴体美,将旗袍设置为窄幅紧身、收腰、开衩的样式。
C.尽管比基尼、裸体等方式也可以展示女性的美丽,但和旗袍比较,抛弃了外在装饰的这些方式总有点“一览无余”的缺憾。
D.旗袍欲显故藏,半遮半露,开合有致,让人在隐隐绰绰之间能够更充分地想象,既给人以美感,又是一种诱惑。
1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生产力低下时人类穿衣只为避寒冻、挡风雨、防伤害,当文明程度高了之后,人类懂得通过服饰来展示和享受美感。
B.当西方女界还在推行束腰的时候,我们就毅然抛弃裹足的陋习,并对旗袍的款式进行了改进,旗袍款式的改进说明了中国人审美观念的趋时与前倾。
C.1929年南京政府在《民国服制条例》中规定旗袍为女子礼服之一,并对这一服饰的领、袖、前襟、长度等做了具体要求。
D.虽然时代的开放召唤人们审美意识的回归,旗袍也被女子们重新穿起,然而女性服饰的男性化也逐渐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
四、语言运用。(12分)
20.请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句话。要求观点鲜明,句式基本一致。(6分)
北大教授李零认为,孔子是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为立身标准的人;是一个无权无势,却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
我认为,孔子。
21.下列是前几年我国汽油价格与国际汽油价格(美元/桶)的变化对照图,实线代表国内油价变化情况,虚线代表国际油价变化情况。请根据图示,补充下面文段 A、B处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对比国内外油价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价格的总体水平来看,A,国内消费者无疑要承受更大的消费压力;
(2)从价格的变化幅度来看,B,究其原因,国际原油价格对市场的供求变化更为敏感,而国内油价则更多受到人为因素(例如国家发改委为了确保经济平稳发展而进行宏观调控)影响。
五、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确幸”一词,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何为“小确幸”?口渴的时候,手边正好有一瓶水;排队时,你所在的队前进得最快;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你正在想念的人„„这些就是生活中尽管微小但确实令很多人感到幸福的东西。
对于“小确幸”,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感悟?请自定角度,以“小确幸”为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四篇:2010年职高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2010年职高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清清爽爽 敷衍 款待 惦念 嘱咐B、干干净净 抚养 殷勤 好象 侯车
C、不辞劳苦 搜索 铜活 高梁 欢渡 D、爱屋及屋 挣扎 筹划 安祥 揉合2、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脚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②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③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④老人花了很大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
A、比喻 移用 拟人 移用B、比喻 拟人 移用 移用
C、比喻 移用 通感 移用D、比喻 拟人 移用 通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啊!”然后她就_着小脚,_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_到沟底,将那棵白菜_了上来。
A、颠;乍;下;抱 B、挪;乍;下;捡C、颠;乍;跑;拾 D、挪;乍;跑;抱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B、有型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C、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D、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
B、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里而不腐烂,是因为它们能在水中呼吸,有抗腐烂的能力。
C、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
D、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的鸟类多达417种。
6、下列对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刻画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对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作者的情感。
B、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C、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运用得最多的是议论和抒情。
D、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7、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韵:优美的态度B、艳羡:十分羡慕。C、寒伧:粗俗或穷酸而不体面。D、资质:人的素质
8、在下面句子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与课文一致的一组是()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从鲁迅学得批判(),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
A、激情 精神 执著 精神 思考 刚烈B、精神 精神 刚烈 激情 思考 执著
C、执著 激情 刚烈 精神 精神 思考D、思考 精神 刚烈 激情 精神 执著
9、下列句子中,加划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女其姝(姝,美丽)洵美且异(洵,确实)B、君子所依(依,乘)我戍未定(戍,防守)
C、薇亦作止(作,出生)靡室靡家(靡,没有)D、忧心孔疚(孔,非常)自牧归荑(荑,野花)
10、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①加之以师旅②不无知也③何伤乎?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30分)
1、《哦,香雪》是现代著名作家的成名作,是一篇浓厚的短篇小说。作者的代表作有《哦,香雪》、《》等。
2、《项链》这篇小说一开始交代了,是小说的序幕部分。小说的开端是,小说的发展部分是,小说的高潮也就是小说的结尾:玛蒂尔德丢失的项链原来是假的,最多值500法郎。
3、《荷花淀》这篇小说描绘了白洋淀人民的斗争生活,突出了在抗敌斗争中表现的思想境界及,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精神。
4、《读书人是幸福人》一文的作者是,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
5、《拿来主义》的作者是家他的小说集有《、《、《》,散文集有《》,散文诗集有《》,杂文集有《》、《》、《》、《》等。
6、按照题后提示的查阅资料,根据上下文填写古诗文原句。⑴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⑵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李清照《声声慢》
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三部分。《采薇》是一首表现诗歌;《静女》是一首表现的诗歌。
8、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荀子(约前313~前238)后期赵国人,古代著名的,先秦时期家 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的著作收在《》里,《劝学》的“劝”的意思是。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问题。
香菱学诗
曹雪芹
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瀟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
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是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也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标题是编者加的。)
1、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加点词“不以词害意”的含义。
2、怎样理解“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墨多”的意思?文中黛玉为什么反对香菱学写这样的诗?
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一个孤苦的女子,痴心学诗,你从中得到些什么样的启发?
(二)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
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5、这段文字有三个句子,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关系,第二句和第三句是
关系。
6、《论语》的作者是,《史记》的作者是。
7、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修辞手法。
(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
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这段文言文节选自,作者是。
9、对下列加划线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而神明自得(于是)B、故不积跬步(一步)C、驽马十驾(十天所走的路程)D、上食埃土(向上)
10、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比喻)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夸张)
C、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借代)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拟人)
11、对这段文字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对比论证、引证 B、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C、比喻认证、分类论证 D、引证、分类论证
12、翻译时需要调整词语顺序的有()()
A爪牙之利 B 筋骨之强 C无以至千里 D锲而不舍
13、本段文字主要论述的是()
A学习过程 B学习意义 C学习方法 D学习态度
四、作文(20分)
进入职高读书已经一个学期了,想必你会有很多的感想向他人倾诉,请以书信的形式,写一封信给你的父母、老师、同学或者亲朋好友。
要求:感情真挚,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五篇: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2010~2011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3分)
A、攻讦.(jiã)汗涔涔..(chãn)虎兕.(sì)槛.
菊(jiàn)B、渲.染(xuàn)巉.岩(chán)吮.血(yǔn)创.伤(chuāng)C、数罟.(gǔ)喧.豗(huī)胸脯.(pú)毋.宁(wú)D、衣.帛(yì)懿.范(yí)骄横.(hânɡ)鱼凫.(f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庠序脉膊诲人不倦叱咤风云 B.曳兵箫墙鸡豚狗彘飞湍瀑流 C.孝悌惘然草菅人命呕哑嘲哳 D.崔嵬蜕变孤骛齐飞历尽沧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 历史无数次地证明,大凡在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大师往往能虚心求教,吸纳百家之长,同时又能师心自用....,别出心裁,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造。B.伟大的马克思虽然研究的领域很多,但是每一个领域的研究他都不是浅尝辄止....的。C.老舍的《四世同堂》里写到:“他和瑞丰原来差不多,他看不起瑞丰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D.谈起三聚氰胺,许多奶粉用户深恶痛绝。当有关媒体记者探访生产有毒奶粉的企业负责人时,他们往往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这里所要讨论的“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诞生了现在,铸造了过去,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B.丁俊晖入读上海交通大学,将使他的竞技水平和心理意志得到较大提高,我们相信他的前程会更加辉煌。
C.琵琶女演奏的乐音真是太神妙了,白居易不仅听得泪湿衣襟,而且其他的听众也都陶醉了。D.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在起草《宪法》和《独立宣言》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5、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等。
B.《孟子》一书为孟子及其门人所著,是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积极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D.曹禺,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著名作品,原名万家宝,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话剧《雷雨》。
6、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低碳经济模式”(不超过30个字)。(5分)
经济发展中,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结构不合理,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破坏了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加快了气候变暖的进程,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模式”的概念产生了。
“低碳经济模式”是指▲。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3分)
济南一名人故居题写了这样一副楹联:“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 这是▲的故居。我们学过她的词《▲》,该词用一连串叠字,写尽了悲秋伤已的情怀。这副楹联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对仗除外)▲。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也。董卓杀帝,图危社稷,洪说广陵太守张超曰:“明府历世受恩,兄弟并据大郡,今贼臣未枭.,此诚天下义烈报恩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民殷富,若动枹鼓,可得二万人,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倡先,义之大者也。”超然其言,与洪西至陈留,见兄邈计事。邈亦素有心,会于酸枣,邈谓超曰:“闻弟为郡守,政教威恩,不由己出,动任臧洪,洪者何人?”超曰:“洪才略智数优超,超甚爱之,海内奇士也。”邈即引见洪,与语,大异之。致.之于刘兖州公山、孔豫州公绪,皆与洪亲善。乃设坛场,方共盟誓,诸州郡更相让,莫敢当,咸共推洪。洪乃升坛操盘歃血而盟,洪辞气慷慨,涕泣横下,闻其言者,虽卒伍厮养,莫不激扬,人思致节。
超遣洪诣大司马刘虞谋,值公孙瓒之难,至河间,遇幽、冀二州交兵,使命不达。而袁绍见洪,又奇重之,与结好。会青州刺史焦和卒,绍使洪领青州以抚其众。洪在州二年,群盗奔走。绍叹其能,徙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太祖围张超于雍丘,超言:“唯恃臧洪,当来救吾。”众人以为袁、曹方睦,而洪为绍所用,必不败好招祸,远来赴此。超曰:“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者,但恐见禁制,不相及逮耳。”洪闻之,果徒跣号泣,并勒.所领兵,又从绍请兵马,求欲救超,而绍终不听许。超遂族灭。洪由是怨绍,绝不与通。绍兴兵围之,历年不下。绍令洪邑人陈琳书与洪,喻以祸福,责.
以恩义。洪答曰:足下
1徼利于境外,臧洪授命于君亲。子谓余身死而名灭,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悲哉!
绍见洪书,知无降意,增兵急攻。城中粮谷以尽,外无强救,洪自度必不免,呼吏士谓曰:“袁绍无道,所图不轨,且不救洪郡将。洪于大义,不得不死。今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将吏士民皆垂泣曰:“明府与袁绍本无怨隙,今为本朝郡将之故,自致残困,吏民何忍当舍明府去也!”初尚掘鼠煮筋角,后无可复食者。主簿启内厨米三斗,以为糜粥,洪叹曰:“独食此何为!”使作薄粥,众分饮之。城陷,绍生执洪。绍素亲洪,盛施帏幔,大会诸将见洪。洪终不服。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贼臣未枭.枭: 消灭 B.致.之于刘兖州公山致:送达,引荐 C.并勒.所领兵勒:率领 D.责.
以恩义责:责任
9、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臧洪“讲义气”的一项是(3分)
①唯恃臧洪,当来救吾②乃设坛场,方共盟誓③洪由是怨绍,绝不与通。④从绍请兵马,求欲救超 ⑤盛施帏幔,大会诸将见洪 ⑥使作薄粥,众分饮之 A.①③④B.②③⑥C.③④⑥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卓杀了汉灵帝,危及社稷,臧洪游说张邈起兵反董,张超和其兄长张邈等人与臧洪盟誓。B.众人认为袁绍与曹操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臧洪又被袁绍所重用,一定不会自毁前程,空自遭来祸患而远来赴难。
C.臧洪起初受到袁绍赏识,并任命担任青州刺史,任内整肃治安,叛贼莫不逃得远远的,袁绍叹服臧洪的才干,将他调职为东郡太守。
D.臧洪与士兵和城中居民死守城池,粮草已尽,又无援兵,臧洪与将吏士民同甘共苦,直至被捕。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邈即引见洪,与语,大异之。(3分)
▲(2)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者,但恐见禁制,不相及逮耳。(3分)
▲(3)今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3分)
▲
三、古诗鉴赏(8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①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②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①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②沈腰:指人瘦,出自南北朝沈约给友人的信;潘鬓:指鬓发花白,出自晋代潘岳的文章。
⑴这首词的上阕写了“四十年来家国”的哪些景象?“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用了哪种艺术手法?(5分)
▲⑵这首词中的对比体现在什么地方?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2)兵刃既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4)▲,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5)夜深忽梦少年事,▲。(《琵琶行》)(6)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7)▲,纫秋兰以为佩。(《离骚》)(8)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背水的日子
桃花
(1)怀念背水的日子。
(2)一路咕咚、咕咚背回来的水多甜啊!
(3)水井为一林老树掩映,水井岩上常年绿树葱茏。初夏时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飘香。秋天黄昏,那一树一树的黄连树叶,宛如天边的晚霞,红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宁静。冬天下雪时,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积雪仿佛百合又开花。
(4)背水,要清晨去。那时,井边好热闹,木水桶一溜儿排放在哨台上,背水的人们在井边嬉闹着。只有舀水的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晃悠悠。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
(5)父亲总是去得最早。背回一桶一桶的水倒进水缸,家里便有了一天的清凉。
(6)待井边慢慢地静了下来,寨子里升起了袅袅炊烟。孩子们陆陆续续从家里出来,背着各色小花布
书包,唱着歌上学去了,学堂里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
(7)这时,寨子里开始闹起来了。放牛的将牛群赶到水井岩边,用木瓢将井里的水沿着井沿边的一个暗槽泼出去,井水从这水槽里流到岩边路下一个大水塘里,牛群便滋滋地喝着这甜甜的井水。(8)磨豆腐不用这井水。离寨子更远的一个山崖下有一股细细的泉水,得到那里去背水。沿着细细的山路盘旋而去,那有一个小小的山洞,水就从洞里星星点点地浸出来。把木桶接到下面,一会儿,桶就满了,背回去用来泡黄豆,磨出来的豆花特别甜、特别香。(9)很多年都过去了,井水总也舀不完。
(10)记不清是从哪一年,我们那里开始修盘山公路,整天都能听到隆隆的土炮声,那是在炸山开路。人们都盼望着那长长的、宽宽的路从自己门前经过,终于一条大路绕着我们这个山寨又蜿蜒着向更高的山寨盘去了。通车典礼那天,各寨的人都跑去山顶上的那个寨子。好闹热啊,大人们唱着歌,围着火堆、咂酒跳起欢快的锅庄。那天放了好多部电影,大家坐在晒场上,看到大半夜。天上的星星特别多,我们一大帮孩子,就在那寨子疯跑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晨,站在山顶看下去,一条大路象一条银蛇,盘旋在山腰。过年的时候,更闹热了。队里买了一辆手扶式拖拉机,村里的舞狮队舞得更勤了,白天,在晒场上搭几张桌子,那狮子居然跳到桌上去翻滚。然后,由拖拉机开路,笑头和尚牵着狮子在后面随着锣鼓队有节奏的舞摆,孙猴子一会儿跳到车上去抢了敲鼓人的帽子,一会儿跑到后面来抱起一个孩子,长长的队伍沿着盘山公路舞着、闹着、唱着、笑着。
(11)日子,好像就这么热热闹闹地过着,有甜甜的井水润着,有长长的盘山公路绕着,唱不完的山歌,喝不够的咂酒。
(12)当水井岩上的百合越来越多,黄连叶越来越红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井里的水不够了。有一天早晨,听父亲在对母亲说:怪了,今天早晨谁比我去得早呢?我去背水的时候,井里的水怎么少了呢?
(13)慢慢的,放牛的把牛赶到山梁深处那条小溪里去饮水了。井边那个大水塘也慢慢的干了,长了一片野草起来,倒也茂盛。早晨起来排队背水的人越来越多,轮到最后的,桶也装不满了,只得到那个小小的山洞去接水,可那里的水很少,再走一个来回,一个早上背回两桶水,太阳就出来了。(14)父亲说,也许是修公路的时候,放石炮惊了水路,水浸往其它地方去了。有一阵子,村里吃水很紧张,早晨,一家人合用一盆水洗脸,姑娘们也不敢三天两头都洗头了,小伙子脸上好象也没那么光彩了。
(15)后来,乡政府从山梁深处引出一股水,在村后修了一个大水塔,为每户村民安上了自来水,日子好像又滋润起来了。
(16)从水笼头里放出来的水总有一股铁味,没了井水的甘甜。但是,不用起那么早去排队舀水、背水了。水井边那林老树终日静悄悄的,只有不时跑过的拖拉机吵吵闹闹,井里慢慢地生出一些蝌蚪和小水虫。
(17)日子也变得静悄悄的了,往日那个大晒场冷清了,舞狮的好象也累了,过年的时候,只能听到一些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了。
(18)学堂里,依然常响起琅琅的读书声。
(选自《文苑》2010年12期,有删改)
14、文章第(1)段十分简洁,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
15、第③段描写水井四周的秀美景色,第(4)段描写背水的生动画面。这两段文字在描写上各有什
么特色?(6分)
▲
16、文章以“背水的日子”为题,第(10)段却以较长的篇幅写“闹热”的场景。请对内容上的这
种安排作简要分析。(4分)
▲
17、作者对背水的日子深深地眷念,请探究文章的深刻意蕴。(6分)
▲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让“全民娱乐”变得“有营养”------《中国达人秀》引发的思考
⑴东方卫视精心打造推出的文娱节目《中国达人秀》终于在一片叫好声中落下了帷幕。经观众投票,“无臂钢琴师”刘伟当选首位“中国达人”。作为电视文娱节目这般“无副作用”地热闹并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在近年的电视荧屏上恐怕是久违了。这次长达3个多小时的直播,把镜头全部对准了一群来自中国天南地北、富有演艺天赋的普通人。成千上万的观众在体育场内为“草根明星”加油鼓掌,比赛不设金钱和物质大奖,输赢早已变得次要,“全民参与”成为当晚活动的真正主题。
⑵“原来‘全民娱乐’也能变得‘有营养’!”一位上海电视界的资深编导在《中国达人秀》的初赛录制现场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电视娱乐节目的“营养”究竟从哪里来?国家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曾指出,电视节目的营养源泉,无外乎人性中的真善美。
⑶回顾2010年的中国电视荧屏,可谓“低开高走”,曾经是凤姐、伪娘、兽兽“满天飞”,曾经是《非诚勿扰》引出纷纷扰扰„„不过,7月末以来,《中国达人秀》异军突起,令荧屏前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电视观众耳目一新。“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我为我老婆,装猪也可以。”一句句出自《中国达人秀》的“达人语录”,成为坊间热议的焦点。不少观众为“草根明星”背后的真实生活细节落泪。
⑷《中国达人秀》是成功的,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怀着“达人梦”的“表演者”,他或她尽管作
品不一,演技有高低,但都贯穿了一种人心向上,向善、向美的健康主旋律,令人感动,甚至催人泪下。登台的人可谓老女老少皆有,说唱舞逗争奇斗艳:有“命运”交响曲的倾述,有令人瞠目结
舌的草根特技,有让人开怀大笑的本土故事,更有身残志坚者的不懈追求。从评委到主持人的串词,从竞晋到决赛的定夺,从场内到场外观众的互动,尽显与其他综艺类节目之不同。
⑸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娱乐到底意味着什么,一度令很多电视编导迷茫。著名编导金磊坦言,自己也曾非常困惑。难道只有那些虚假、低俗和恶言相向,才能引起观众共鸣,才能带来高收视?著名剧作家宗福先认为,《中国达人秀》的红火恰恰证明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艺理论,在当今中国社会依然适用。
⑹雅俗共赏的“全民娱乐”,不是枯燥的说教,不是低俗、媚俗,其实有很多成功的样本,刚刚
落下帷幕的世博会也是一例。细心者可以发现,世博会上,伦理、亲情、友谊以及同行协力、与人为善等积极向上的元素,成为各国展示的主线,那些最平凡的百姓故事,往往最能打动参观者。这
是中国文艺工作者,需要好好感悟的。
⑺不论中外,不论长幼,“全民娱乐”绕不开“真实”“民生”等关键词。对于国内的电视编导
及文艺工作者而言,《中国达人秀》红火所引发的思考还将持续。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达人秀”节目是近几年来一档无任何副作用的娱乐节目,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B.列举凤姐、《非诚勿扰》等事例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国达人秀”节目与其不同,能够让观众耳目一新。C.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注重了“全民娱乐”,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D.一些虚假、低俗、媚俗的娱乐节目或许能带来很高的收视率,但并非是中国百姓追求的全民娱乐。
19、根据文章第四段,请简要概括《中国达人秀》成功的原因。(6分)20、纵观全文,如何才能让娱乐节目变得有“营养”,请作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大多数人都喜欢玩游戏。“游戏”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动词;游戏能帮助人增
长知识,陶冶情操,也能耽误人的学习与工作;游戏能带给人欢乐,也能带给人忧愁。游戏还能„„ 请以“游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2011.6)
一(23分)
1、C(A涔cãn /B吮shǔn2/D懿yì)
2、C(A脉搏/B萧墙/D孤鹜)
3.A(褒贬色彩不当,且与前文虚心求教矛盾。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4.D(A语序不当,应调整为“„„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 ”;B“心理意志„„
提高”搭配不当。C“不仅”“而且”连用时,前后句主语相同时,放在主语后,不同时,应在主语前。本句中“不仅”要提到白居易前。)
5、C(白居易提倡的是“新乐府运动”)
6、能源利用效率高(1分)、能源结构优化(1分)、低能耗(1分)、低排放(1分)的环保经济模式。(答案要点不论排序,句式1分)
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或《声声慢》)对比
二、(21分)8.D责:责备9.C10.A臧洪游说的是张超。
11.(1)张邈随即接见臧洪,与他对话,(张邈)大大惊异于臧洪的才能。(建议:①大意对,语句通顺;②“语”,对话;③“异”,以„„为异。)(2)臧洪是天下讲义气的人,始终不会背叛本心的,只是恐怕会被袁绍控制,可能来不及赶到这里。(建议:①大意对,语句
通顺;②“见”,被动句;③“逮”,追上,赶上。)(3)如今你们白白承担这次灾祸,可以在城池没
被攻破之前,带着妻子和孩子逃出。(建议:①大意对,语句通顺;②“与”,参与,承担;③“先”,在„„之前;④妻子,妻子和孩子。)
三、12、⑴山河辽阔,宫阙巍峨,花草茂美(3分,一点1分)。化用典故。(2分,超过一种不给分)⑵上阕极言太平繁华景象(1分),下阕写词人被俘后的凄凉生活(1分),两相对比,突出了作者深沉的亡国之痛。(1分)
四、13、(1)陈力就列(2)弃甲曳兵而走(3)剑阁峥嵘而崔嵬(4)艰难苦恨繁霜鬓(5)梦啼妆泪红阑干(6)槛外长江空自流(7)扈江离与辟芷兮(8)戒奢以俭
五、14、①开门见山,点明题旨;②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2分,每层意思1分)
15、第(3)段:①采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②从视觉、嗅觉多角度描写;③反映了不同季节景物的丰富多变,秀丽迷人。(3 分。每层意思1 分)第④段:①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2分)②把背水的情景描写得生动细腻、惟妙惟肖。(1分)
16、①通过描写“闹热”场景表达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生活改善后的喜悦(2分);②与
下文出现缺水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③使文章有波澜,避免平铺直叙(1分)。
17、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美好的环境;②改善生活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③人对自然哪怕是不经意的伤害也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④生活应该安稳、宁静、和谐、甜美;⑤对未来的日子应充满希望。(6分。每层意思2分,答对任意3层即得满分)
六、18、A(表述绝对化,原文“作为电视文娱节目这般‘无副作用’”)
19、(1)节目主旋律积极向上;(2)作品内容精彩纷呈;(3)节目形式新颖。(每点2分,必须概括,共6分)20、(1)关注人性中的真善美;(2)源自生活,又要高于生活;(3)体现积极向上的元素;(4)围绕“真实”“民生”。(答出一点1分,二点2分,三点4分,四点6分)
参考译文:
臧洪字子源,广陵郡射阳县人。董卓杀了少帝,图谋危害社稷,臧洪劝广陵太守张超道:“明府(对长官的尊称)您祖先数代均在朝为官,而现在你们兄弟俩(指张邈和张超)均担任重要地方的郡守。今日乱臣贼子犯下滔天之罪而未被消灭,这正是天下义烈之士报恩效命的时候呀!眼下广陵郡未受侵犯,吏民富裕,若是大力号招,马上可得两万人马,凭著这个力量诛除国贼,给天下人做个榜样,这才是义之大者。”张超非常赞同他的话,于是和臧洪一起到陈留郡,拜见其兄陈留太守张邈共同讨论这件事。张邈也早有这个想法,等到酸枣大会时,张邈对张超道:“听说弟弟你担任广陵太守的时候,行政教化赏罚等的措施均不自己施行,而是每每交由臧洪来做。臧洪是怎样的一个人呀?”张超答道:“臧洪才略智数均优于我,我非常器重他,像臧洪这样的人真可谓海内奇士。” 张邈随即接见臧洪,与他对话,(张邈)大大惊异于臧洪的才能。于是向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推荐臧洪,刘、孔二人因而相当亲近重视他。于是设置盟誓用的祭坛,正当一起盟誓时,诸位刺史、郡守互相辞让,没人敢担任执牛耳的任务,于是大家共同推举臧洪。臧洪因而登上祭坛持盘歃血而盟,臧洪语气慷慨激扬,说到激动处涕泗纵横,当时在场听到这篇誓言的,就算是卒伍仆隶等人,没有不因此热血沸腾的,人人想着誓死报效国家。
张超派遣臧洪北拜访大司马刘虞,为刘虞出谋划策对付公孙瓒,臧洪到了河间,刚好碰到公孙瓒与袁绍两军交战,没办法继续北行。袁绍见了臧洪,也非常器重他,跟他交好。刚好那时青州刺史焦和死,袁绍派遣臧洪治理青州并安抚焦和留下来的部众。臧洪担任青州刺史的两年内整肃治安,叛贼莫不逃得远远的。袁绍叹服臧洪的才干,将他调职为东郡太守,治所在东武阳。
曹操包围张超於雍丘,张超说道:“大概只有臧洪会来救我吧!”众人认为袁绍与曹操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臧洪又被袁绍所重用,一定不会自毁前程,空自遭来祸患而远来赴难。张超道:“臧洪是天下讲义气的人,始终不会背叛本心的,只是恐怕会被袁绍控制,可能来不及赶到这里。”臧洪听到张超被围,果然赤脚痛哭,并率领所带领的军队,又向袁绍请求援军,请求将救张超,但袁绍始终不许臧洪前往救援。于是张超全家都被曹操杀光。臧洪因此怨恨袁绍,不再听袁绍的命令。于是袁绍兴兵包围东武阳,打了一年还打不下来。袁绍命令洪邑县人陈琳写信给臧洪,晓以祸福,责以恩义。臧洪回信道:你既然汲汲於功利而委质於盟主(盟主指袁绍),则我当效命故主且尽忠天子。你说我身死而名灭,我亦笑你苟活老死而无令闻于天下,真是让人悲伤呀!
袁绍见到臧洪的回信,知道臧洪决心不降,故增兵急攻。臧洪城中粮食已尽,城外又缺乏有力的援助。臧洪自己估计不能幸免,把部下叫来对他们说:“袁绍无道,图谋不轨,且不救援郡将张超。我臧洪於大义不得不死。如今你们白白承担这次灾祸,可以在城池没被攻破之前,带着妻子和孩子逃出。”臧洪的部属百姓皆垂泣道:“大人您与袁绍本来没有任何龃龉,今日为了郡将张超的缘故残困至此,我们这些下属怎麼忍心离您而去呢!”一开始还有老鼠和弓弩可吃,后来可吃的全部被吃光了。臧洪的主簿拿出了官府仅存的三斗米,煮成稀饭给臧洪吃,臧洪叹道:“我一个人吃有什麼用处呢?”于是把这三斗米煮成像白水一样的稀饭给所有的人吃。东武阳被攻陷後,袁绍把臧洪生擒住。袁绍素来亲近臧洪,用了很多布幔来布置现场,大会诸将来召见臧洪。臧洪始终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