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验科数字化创建计划和方案
检验科数字化创建计划和方案
根据院办精神,我科于9月7日下午组织学习了我院数字化建设的文件。全体科员(当日在上班)根据目前我科的实际情况组织讨论,最后大家初步统一以下计划和方案:
一、近期(10月中旬左右)完成用血管理软件的试用。因为我院没有血库,这个软件一直没有使用,也没有连接到His、Lis上。考虑到我院的实际情况,建议单机先使用,但同时不废除手工登记。同信息科顾根福同志沟通,如需要升级此软件,有可能另买,那么,这个时间就有可能要变。
二、标本接收具体落实好,与Lis经营商沟通做好标本接收的平台。
三、开展生化仪双向平台。
四、婚检检验单同Lis接口连上,与体检中心有Lis连接。
五、新医院搬迁后需要新增:
1.呼叫:抽血窗口要新增呼叫平台
2.急诊、危急值等特殊信息有手机短信服务
3.科室消耗、试剂有管理平台
4.科员外出学习、论文有科室职工档案管理系统
5.科室内建立示教天地,可进行内部业务学习、沟通
6.凡能双向通信的仪器,一律采取双向通讯
7.SOP文件一律用电子版,放入科内网
8.建议建设医院内网,成立医技沟通天地、医护沟通天地
9.统计平台要更实用、更便捷
10.安全管理:包括生物安全管理、水电火及毒物安全管理
六、新医院建议成立输血科:输血科有出入库、有效期、作废过期血等各科信息数据处理系统,有利于抢救的时效性和信息管理规范。
检验科
2010年9月9日
第二篇:宝应泰山数字化校园创建方案
宝应县泰山小学数字化校园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宗旨,以《扬州市数字化校园评估细则》为参照,添置、整合各种信息化硬件设施,建立并充实数字化资源库,全面提高师生信息技能和素养,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成功创建扬州市数字化校园,为县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打好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
长:鲁邦武
副组长:陈军洪
赵雪峰
王怀琴
组
员:王文美
李传珍
姜广昌
朱亚平
臧丽华
林
君
张
耀
张
峰
周娟
陈
健
蒋志洋
三、主要工作目标和要求
数字化校园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将学校的各类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实现网络化的学校管理和各类课程的多媒体化教学,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教育局的创建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建设动手,逐步实施推进以下工作:
1、硬件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从硬件建设上可分为三块:校园网、服务器和电脑设备、数字输出设备。
(1)、校园网原则上应具备三层交换功能,并通过10M光纤宽 带接入教育城域网,内部100M交换至桌面,全面规划和布置校园信息点;
(2)、校内配置3台的服务器,(主服器一台,文件服务器一台,代理服务器台)用于接入代理、校内网站系统、校内资源库和管理及教学平台等服务;
(3)、每个办公室配置1到2台办公用电脑,逐步实现一人一机;
(4)、基本实现班班通。现已经将网络接点布置到每个班级,每个楼层已配备一套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含电脑、投影机、视频展示台等),最终实现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电脑、视频展示台和液晶投影机或数字电视等大屏幕输出设备;
(5)、新建标准化网络机房1个,升级改造原有机房,新建电子阅览室1个;
(6)、新建校园电视台、演播室和完善校园广播系统,完善视频会议系统;
(7)、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外界入侵报警系统。
2、软件系统配备(1)、完善学校网站
报道学校动态及宣传公告资讯等,并为师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将网站划分成对外与对内两个逻辑区域、栏目分类合理,实现动态更新、为每位教师分配登陆帐号、对所有发布信息实现专人审核。
(2)、安装数字化校园平台
提供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平台,使用Eschool校园管理平2 台等软件,继续完善使用教师人事管理软件、学籍管理、校园办公系统、校产管理软件、财务软件、图书管理软件等。
(3)、建立FTP服务器
利用校内服务器分类存放和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素材、案例实录、数字图书等,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
(4)、网盘系统租用或建立自己学校并面向Internet的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网络磁盘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
(5)、病毒防治与数据安全保障 学校设立专人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在所有服务器和终端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病毒代码和防、杀毒引擎;软件系统要及时安装升级补丁;
(二)、建立并充实数字化资源库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元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如教育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源库、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等,通过购买或下载,丰富校园网上的资源。也可以组织发动全校教师将自己平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收集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丰富资源库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2、内部资源:以学校原有资源库为主体,将教学光盘、磁带、图片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放到校园网上,并将教师自己平时上课开发的课件也搜集整理到校园网上,以不断充实数字资源库。
(三)、加强信息培训,完善管理机制
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方式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同时加强对师生网络化的人文教育,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学科教学,建成数字化学校。
(四)、重视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管理的应用
1、在县教研室的统一部署下,继续推行电子化备课。指导教师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并有每节课的电子教案。
2、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
3、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通过教师博客评比、论坛等平台增进教师教科研的交流。
4、积极建设、完善班级网页,做到中高年级班班有自己的网页(网站),并能让学生及时更新,成为与在家庭、社会沟通的桥梁。
5、注重成果的积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案,调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宝应县泰山小学 二○○九年四月四日
第三篇:检验科人才培养计划
检验科近年的人才培养计划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更大地满足临床需要;为了提高医学检验水平,加快检验科的发展。检验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根据我院检验科的实际情况,做此近年来的检验人才培养计划。
一: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检验科事情日益繁多,现有人员难以满足需要,希望能引进多名专业人员。
二:派遣人员到省里的大医院进修微生物检验学科
搬迁新院后要开展微生物实验室,为了提前做好准备,希望派遣现有人员去进修微生物检验这一大方面。
三:派遣人员到省里的大医院进修免疫学检验学科
免疫学检验也是检验科的一个大方面,目前我科所开展的免疫学检查还不完善,属于比较单一和落后的情况,希望能派人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四:派遣人员到省里的大医院进修检验科的科室管理知识
科室管理是发展壮大的首要条件,目前在科室管理上还有所欠缺,希望能派人学习此方面的知识。
第四篇: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南京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南京市“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工作目标,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为创造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汤泉小学的跨越式发展,以引领教师发展、培养骨干、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质量为宗旨,添置、整合各种信息化硬件设施,全面提高师生信息技能和素养,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创建汤泉小学数字化校园打好坚实基础。我校现制定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副校长)组 员:
三、学校基本设施
我校目前已具备数字校园建设的各项硬件的条件。
1.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学校现有2个信息技术教室分别兴建于2006年和2011年,目前设备完好率达97%以上,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保障。
2.网络硬件设备。校园已接入Internet网络(带宽20M),并已保证信息点公布到每个教室、办公室。另外架设了2台无线路由,为无线网络办公提供便利。专用服务器2台,分别用于外网和内网服务。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另外
3.多媒体教室。学校拥有多媒体专用教室两个,拥有全套的多媒体设备,24个普通教室中12个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另有便携式教学多媒体设备一套。
4.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平台。学校有设备报修平台、文档管理平台、教师绩效管理平台、学生评教平台、新生登记平台、学籍管理平台、学生学情登记分析平台、信息技术课登记评价平台,心理咨询平台等,符合数字化校园要求的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
5.教师办公电脑配备。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师信息化硬件建设,目前为止我校为班主任每人配备了1台办公电脑。每个普通教师(非班主任)办公室配备了2-3台办公电脑。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我们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关键。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
1、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站改版和校园网建设,加强对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化人员技能水平的培训,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及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教师、学生、家庭及社会都可参与的无边界的“数字化校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加强教师培训。一方面努力培养和充实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广泛开展面向全体教师和各类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市区校已有资源加强教师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有关设备及课程等资源的融通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要本着实事求是、经济、适用、高效相统一的原则,精心设计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加强校本资源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有效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体系。
4、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手段,并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题组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教学进程中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提高。通过积累和实践,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5、积极推进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结合市级《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平台架构与应用的研究》课题,进一步建设完善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的等方面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五、实施步骤
(一)、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1、硬件网络架构
(负责部门:信息处 实施时间:2012年7月)
数字化校园建设从硬件建设上可分为三块:校园网、服务器和电脑设备、数字输出设备。(1)、校园网具备三层交换功能,并通过100M光纤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或因特网,内部100M交换至桌面,全面规划和布置校园信息点;
(2)、校内配置3台以上的服务器,采用虚拟化平台 VMware vSphere,实现企业级应用程序虚拟化。通过服务器整合减少开销,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缩减物理基础架构和提高服务器/管理员比率,降低成本;提高硬件和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实现了灵活性;提高桌面的可管理性和安全性。架设服务器集群用于校内网站系统、校内资源库和管理及教学平台等服务;
(3)、力争教师每人一台台式机或笔记本;(4)、力争实现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
(5)、改造网络机房,升级部分配置较低的电脑,利用硬软件实现安全高效信息技术教学;(6)、新建校园电视台、录播室;(7)、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
2、软件系统配备:
(负责部门:信息处 实施时间:2012年9-2013年6月)(1)、外网网站平台
报导学校动态及宣传公告资讯等,并为师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 划分成对外与对内两个逻辑区域 栏目分类合理,实现动态更新 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登陆帐号 对所有发布信息实现专人审核(2)、内网管理平台
提供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平台,使用自行开发的管理平台等软件。
办公自动化管理:收发公文管理、发布通知公告,包括每周工作安排、学期计划总结、各种临时性活动安排、外出登记和校内文件传输等(权限分配:校内每位教师和各处室负责人);
教务管理:教学基本信息和课程表管理,包括课程、学科、年级开设等。(权限分配:教务处);
教师绩效管理:对教师常规工作及临时布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统计; 学籍管理:利用南京市学生管理平台对学生入学分班、转入转出、休学等进行管理(权限分配:教务处 学籍管理员);
学生学情分析管理:成绩输入、分析(权限分配:教务处及各任课教师) 学生成长管理:输入及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学生、家长、任课教师); 财务管理系统;
图书、实验和校产网上管理系统。(3)、内网教学平台
提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具,方便师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取最大的工作和学习效益。电子备课转向网络化,形成全校共享的课程资源;(4)、学校教学资源库 利用校内服务器或其它网络存储设备分类存放和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素材、案例实录、数字图书等,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
(5)、邮件系统建立电子邮件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或在因特网上申请一个电子信箱,方便教师同校内外的交流。
(6)、建立面向Internet的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网络磁盘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
(7)、病毒防治与数据安全保障
学校设立专人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处)
在所有服务器和终端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病毒代码和防、杀毒引擎;软件系统要及时安装升级补丁;
安装网络过滤系统,防止黄色和非法网络信息的入侵;
保存记录学校6 0天以上学校所有终端上网日志和服务器管理、使用日志; 定期对服务器数据库作策略异地(异机)备份,保存最近一周的数据库。
(二)、建立并充实数字化资源库
(负责部门:教务处、信息处 实施时间:2013年7月-2014年1月)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元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如,教育网站提供的资源库、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等,通过购买或下载,丰富校园网上的资源。也可以组织发动全校教师将自己平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收集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丰富资源库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2、内部资源:以学校原有资源库为主体,将教学光盘、磁带、图片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放到校园网上,并将教师自己平时上课开发的课件也搜集整理到校园网上,以不断充实数字资源库。
有了充足的数字化资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就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加强信息培训,完善管理机制(负责部门:教务处、信息处)
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方式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同时加强对师生网络化的人文教育,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学科教学,建成数字化学校。
(四)、重视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管理的应用(负责部门:教务处、德育处、信息处)
1、推行电子化备课。指导教师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并有每节课的电子教案、二次备课记录及教后记。
2、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
3、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4建设内容丰富、构架合理、服务教育教学、展示师生风采的学校网站。有专人负责维护更新。注重学生专题网站的建设。
6、积极实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平台的架构与应用》课题的研究,7、注重成果的积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案,调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8、创建领导小组对各部门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有奖有罚,提高积极性。
创建数字化校园,既是上级部门对我们的要求,是我们每一个师生心中的向往。是提高学校教学与管理质量的有效方式。
对上级部门的几点建议:
1.上级部门多给予指导,以此来加深我们对“数字化校园”的理解,在我们创建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
2.对照“十二五”版的小学基装标准,我校在硬件设备上还有所欠缺。
1、教师办公用电脑的添置;
2、校园电视台、录播系统的建设;
3、服务器及千兆交换机的添置。
4、学校2006年启用的机房的升级或更新。
3.恳请上级部门对学校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以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字化校园”建设中。
小学
2012年6月26日
第五篇: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开县义和镇鱼龙中心小学
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变得越来越快捷、频繁,基于数字化的电子文化的发展给传统的书本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何实现课堂模式、教学手段、学习方法、课程教材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创造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鱼龙小学的跨越式发展,以引领教师发展、培养骨干、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添置、整合各种信息化硬件设施,建立并充实数字化资源库,全面提高师生信息技能和素养,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创建鱼龙小学数字化校园打好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陈历雄(校长)
副组长:邱鹤鸣
组员:沈树清 郭先华邓辉栋宋永久陈晓琳 徐毅雷登春雷俊
三、学校基本设施
我校目前已具备数字校园建设的各项硬件的条件。
1.广播和闭路电视系统。学校有比较齐全的常规教学设备,有完善的校园广播网和闭路电视系统。学校广播网和闭路电视系统分布到学校每个班级。
2.网络硬件设备。校园已接入Internet网络(带宽4M),并已接入到每个教师、办公室和教师宿舍。校园内网采取的是三层交换架构,实用硬件防火墙。专用服务器1台。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
3.多媒体教室。学校拥有多媒体专用教室两个,拥有全套的多媒体设备,每班级拥有电视,教科室配备了4台笔记本电脑用于教育教学,为教师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发挥了作用。
4.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平台。学校有电子备课平台、文档管理平台、校务办公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等,符合数字化校园要求的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
5.教师笔记本电脑配备。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师信息化硬件建设,去
年教师节上级为我校教师配备了10台笔记本电脑(教师个人出资50%,政府解决50%)。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我们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关键。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
1、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站改版和校园网建设,加强对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化人员技能水平的培训,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及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教师、学生、家庭及社会都可参与的无边界的“数字化校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加强教师培训。一方面努力培养和充实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广泛开展面向全体教师和各类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充分利用扬州教育网提供的特级教师讲学、新课改示范课、“同步课程”等资源加强教师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有关设备及课程等资源的融通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要本着实事求是、经济、适用、高效相统一的原则,精心设计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加强校本资源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有效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体系。
4、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手段,并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题组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教学进程中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提高。通过三年的积累和实践,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5、积极推进教育管理的信息化。进一步加强建设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五、实施步骤
(一)、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1、硬件网络架构
(负责人:总务处实施时间:2008.5~2008.11)
数字化校园建设从硬件建设上可分为三块:校园网、服务器和电脑设备、数字输出设备。
(1)、校园网具备三层交换功能,并通过100M光纤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或因特网,内部100M交换至桌面,全面规划和布置校园信息点;
(2)、校内配置3台以上的服务器,用于接入代理、校内网站系统、校内资源库和管理及教学平台等服务;
(3)、每个年级配置1台办公用电脑,力争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
(4)、基本实现班班通。每个年级配备一至二套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含电脑、投影机等),最终实现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电脑、视频展示台和液晶投影机或数字电视等大屏幕输出设备;
(5)、改造网络机房,升级部分配置较低的电脑,并配备过滤系统,使之兼具学校“绿色网吧”功能;
(6)、改建校园电视台、演播室和广播系统,完善视频会议系统和主分会场会议系统;
(7)、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2、软件系统配备:
(负责人:校办、教务处、信息技术组实施时间:2008.8---2008.12)
(1)、外网网站平台
报导学校动态及宣传公告资讯等,并为师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划分成对外与对内两个逻辑区域
栏目分类合理,实现动态更新
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登陆帐号
对所有发布信息实现专人审核
(2)、内网管理平台
提供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平台,使用自行开发的管理平台等软件。
办公自动化管理:收发公文管理、发布通知公告,包括每周工作安排、学期
计划总结、各种临时性活动安排、外出登记和校内文件传输等(权限分配:校内每位教师和各处室负责人);
教务管理:教学基本信息和课程表管理,包括课程、学科、年级开设等。(权
限分配:教务处);
教师管理:教师信息维护及查询,包括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情况、获奖情况等
(权限分配:校办及每位教师);
学籍管理:学生入学分班、转入转出、升留降跳、学号等(权限分配:教务
处)、学生信息维护及学籍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成绩管理:成绩输入(权限分配:教务处及各任课教师)
综合素质管理:评语输入及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财务管理系统;
图书、实验和校产网上管理系统。
(3)、内网教学平台
提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具,方便师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取最大的工作和学习效益。
能把教案直接生成学案、演示文稿、互动课件;
能把备课的普通的电子化转向网络化,形成全校共享的课程资源;
(4)、学校教学资源库
利用校内服务器或其它网络存储设备分类存放和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素材、案例实录、数字图书等,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
(5)、邮件系统建立电子邮件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或在因特网上申请一个电子信箱,方便教师同校内外的交流。
(6)、建立面向Internet的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网络磁盘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
(7)、病毒防治与数据安全保障
学校设立专人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信息技术组)
在所有服务器和终端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病毒代码和防、杀毒
引擎;软件系统要及时安装升级补丁;
安装网络过滤系统,防止黄色和非法网络信息的入侵;
保存记录学校6 0天以上学校所有终端上网日志和服务器管理、使用日志; 每日对服务器数据库作策略异地(异机)备份,保存最近一周的数据库。
(二)、建立并充实数字化资源库
(负责人:教务处、教科室、信息技术组实施时间:2008.8~2008.12)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元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如,扬州教育网站提供的资源库、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等,通过购买或下载,丰富校园网上的资源。也可以组织发动全校教师将自己平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收集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丰富资源库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2、内部资源:以学校原有资源库为主体,将教学光盘、磁带、图片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放到校园网上,并将教师自己平时上课开发的课件也搜集整理到校园网上,以不断充实数字资源库。
有了充足的数字化资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就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加强信息培训,完善管理机制(负责人:教务处、信息技术组)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方式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同时加强对师生网络化的人文教育,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学科教学,建成数字化学校。
(四)、重视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管理的应用(负责人:教务处、教科室、信息技术组)
1、在区教研室的统一部署下,继续推行电子化备课。指导教师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并有每节课的电子教案。
2、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
3、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通过教师博客评比、班级主页等平台增进教师教科研的交流。
4建设内容丰富、构架合理、服务教育教学、展示师生风采的学校网站。有专人负责维护更新,并积极参加市级及以上的网站大赛评比。注重学生专题网站的建设。
5、积极建设、完善班级网页,做到班班有自己的网页(网站),并及时更新,成为与在家庭、社会沟通的桥梁。
6、积极参加各级课题的实验研究,7、注重成果的积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案,调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8、创建领导小组对各部门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与奖金挂钩,有奖有罚,提高积极性。
创建数字化校园,既是上级部门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个师生心中的向往。到那时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学得灵活,学得轻松,课堂教学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也为扬州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
扬州市竹西小学
2008-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