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大自然敲响的警钟(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14:3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沙尘暴—大自然敲响的警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沙尘暴—大自然敲响的警钟》。

第一篇:沙尘暴—大自然敲响的警钟

沙尘暴—大自然敲响的警钟

内容摘要:今春沙尘暴天气多发,本文以沙尘暴发生的上游地为例,多角度分析了沙尘暴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和倡仪。

关键字:沙尘暴 山羊 煤矿 水资源 草原 植被 沙化 自然资源 生态系统

正文:

经历了萧瑟的寒冬,人们终于盼来了阳春三月,令人始料未及的是2010年春天北方的沙尘天气与西南的大旱遥相呼应。“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场柳风”,是诗人描绘的春天美景。可是几天来,我电视上、网络上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城市笼罩在滚滚黄烟中,行人有的戴着口罩,有的蒙着纱巾,甚至揪起衣服捂住口鼻,在风中吃力地赶路。气象部门报告:从蒙古高原上卷起的弥漫黄沙随着强劲大风席卷南下,不到三天,就几乎淹没了北中国。随后,“沙雾”随西北风一路向南,经西北和华北跨越黄河、长江,向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福建等地进发,直达香港和台湾地区。沙尘暴的危害不仅仅是漫天的黄沙、呛人的土味,以及由此引发的呼吸道疾病等,最严重的是沙尘暴破坏植被、威胁人畜安全,对交通、环境都有极为不利的影响。沙尘暴是如何形成的呢?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天气现象,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大气能见度急剧降低,形成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自然状态下沙尘天气是构不成危害的,但是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破坏植被,加重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度。我们还是到沙尘暴的上游—内蒙古去看看吧。

一、替罪的山羊

草原上放牧着漫山遍野的山羊,它们看上去温顺可爱,但许多热爱环境的人却痛恨它们,这些家伙在每年秋冬的枯草季节会用锋利的前蹄刨土,把草根刨出来吃掉,给草原植被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内蒙古位于北纬35°以北,属于中温

带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带,生态环境本就非常脆弱,人类对羊绒的追求使内蒙草原上的山羊放牧量剧增,对草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植被被破坏,土壤沙漠化。“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可是你知道吗,鄂尔多斯西部有一个旗,在110多万公项的草地上养山羊,年产羊城15万千克,但就是这个旗,10多年前还是一个水草丰富的地方,现在却沙尘天气频发,沙漠化速度惊人。羊绒穿在了人类身上,破坏草原的罪名却由山羊承受,山羊成了人类贪欲的替罪羊。

二、露天开采的煤矿

上海的大气化学专家对途经上海的沙尘暴做了成份分析,发现砷、硒、锑三种元素的浓度非常高,而这三种元素只能从煤中来。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这些地区都是我国煤矿产区,沙尘暴就是一路经过这些地区到达上海的。煤矿是几千年形成的自然资源,是大然给予人类的馈赠,目光短浅、利欲薰心的人恨不能马上挖空,殊不知不科学、无节制地开采煤矿既破坏生态又污染环境,无异于杀鸡取卵。来到内蒙古准格尔旗的一个大型露天煤矿,你会看到山体被开采破坏,完全没有植被,已经完全沙化,周围的村庄常年笼罩在黑乎乎的沙尘里,天气干旱少雨,庄稼很难种活,已经不适合居住了。

三、水资源的不当使用

水是生命之源。翻开地理图册,我看到黄河、嫩江、辽河都流经内蒙古高原,可是有些地方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综合考虑,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局部,不顾整体,不但使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和有效使用,还破坏了生态环境,结果就是局部受益,整体受害。比如在半干旱带和干旱带,人们在河流上游修建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的水库,用于发电、养鱼、灌溉等等,致使下游河流干枯,下流的人们没有地表水就大量打井提取地下水,长期过量提取地下水导致湖泊干涸,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衰败,生态环境恶化,土壤沙化,耕地荒芜。内蒙古额济纳旗的东西居延海总面积300平方公里,曾是中国西北边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林

草丰茂。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上游建坝拦水,居延海河水大幅度减少,西居延海首先干涸,到20世纪90年代东居延海也彻底干涸,额济纳绿洲面积从6440平方公里锐减到3200平方公里,戈壁沙漠面积增加了460多平方公里,1700多万亩的梭梭林仅剩下300万亩的残林,胡杨林也以每年1.2万亩的速度消亡,它现已成为成为影响我国北方的一个沙尘源地。

通过上述沙尘暴形成原因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防治沙尘暴最主要的方法是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也就是通过植树种草,固结泥沙。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如此难付诸实践?归根到底是人类对财富、对舒适生活的无休无止的贪恋。

我们要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目光看远一些,不能“焚林而猎,竭泽而渔”。限制山羊饲养数量,完全实行舍饲,彻底与草原隔离,虽然眼前成本增加了,利益减少了,但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草原难道不是巨大的财富吗?采矿也是一样,开采两年,马上恢复地貌,恢复植被,爱护大地母亲,她会以更丰饶的物产哺育我们的子孙后代。

爱护地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其实可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每个人每天节约一张纸、一升水、一度电可能就会使一棵树免于被砍,一条小河免于干枯,一块草场免于沙化。

我还有一个梦想,今年秋天我要采集很多的草种,寄给内蒙古的同学们,让他们在春天把草种撒在大草原上,我企盼小草用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塑造一个一碧万里的大草原。

春天挟着沙尘来了,那是大自然给我们敲响的警钟,无论是处于沙尘源头地区的人们还是暂时未受沙尘影响的人们,都要建立生态忧患意识,共同呵护环境,共同改善环境。我们都盼望有一个“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的春天!

大连市第五十中学 一年六班

2010年4月28日

第二篇:沙尘暴教案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沙尘暴的成因,2、初步了解防治沙尘暴的措施,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初步知道沙尘暴的危害。

活动难点: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课前经验准备,事先了解沙尘暴

活动过程:

一.观看新闻,了解“沙尘暴”天气

师:老师给准备了一段新闻,让我们看看新闻中发生了什么事?

提问:①.刚才从新闻里看到了什么?

②这是什么样的天气?

③沙尘暴有什么特点呢?什么样的天气就是沙尘暴的天气?

小结:这种刮风可不是一般的刮风,它风力很大,风中夹着很多的沙子,时间有时长,有时短,这种天气就是沙尘暴天气。

“你们见过沙尘暴吗说说你的感受。”引导幼儿从风沙的声音,风沙的速度,风沙吹在人脸上的感觉,当时空气中的味道等多方面展开讨论。教师根据讨论情况给予小结。

二.看图片,观察知道沙尘暴天气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图片,说说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刮风,人们捂着口…‥

讨论:这种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危害?

:空气污染,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三.思考:沙子从哪里来?了解“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及植树能阻挡沙尘暴。

①提问:平时空气中并没有这么多沙子,这些沙子是从哪里来的呢?

第三篇: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敲响警钟 阅读答案(共)

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敲响警钟

最近,素来高温炎热的沙特阿拉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在首都利雅得早晚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北部的拉夫哈、泰布克等地区最低气温达到零下7摄氏度,并出现了当地罕见的霜冻、降雪和树挂等现象。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也下了百年来的第一场雪。在全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左右的科威特,最低气温竟降到零下3摄氏度。

近年来,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1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人类深受气候变化影响,尽管气候变化是逐步的、渐进的,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却可以是突然的、急剧的。气候变化是全球公共健康面临的一个主要威胁,人类社会必须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与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的小概率天气气候事件。造成极端天气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变暖。尽管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但实际上全球变暖和局部严寒并不矛盾。全球变暖只是指全球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并不排除局部地方发生严寒。

暖冬曾于2006年入冬后在世界上流行。在北美洲地区,隆冬气温堪比夏季:美国纽约到当年年底前片雪未下,最高气温达22摄氏度;加拿大历来被称为冰与枫的国度,但其北部特有的冬季风情日渐消失,以全球最长滑冰场而闻名的丽都河迟迟不结冰&&在北半球本应最冷的季节,一些国家的路人却身着短袖,熊不冬眠,候鸟忘记迁徙,植物在冬天发芽,高山滑雪场无雪可滑。

气候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反常的严寒和暖冬,还导致了夏季高温热浪,海平面上升、岛国消失,南北极地冰川消融。洪涝、大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形成直接威胁。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数量增加了3倍多。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20起自然灾害,而现在已增至每年500起左右。受灾人数在过去20年内增加了68%,1985-1994年间,全球平均每年受灾人口为1.74亿;而1995-2004年间,平均每年受灾人口增至2.54亿。全球气候变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地球上几乎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若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估计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摄氏度。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袭击,全球将有1亿多人陷入粮食不足的窘境;如果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到8倍,北极海冰将减少35%。

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应该参加到保卫自然的战斗中,尽自己的努力,从身边小事做起,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1.请为极端天气下一个定义。(2分)2.请分析文中加点词的意义及作用。(4分)

(1)&&科威特,最低气温竟降到零下3摄氏度。

(2)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

3.根据文意,说说如果气温上升,会有哪些危害。(3分)

4.文章为了说明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及危害,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案:

1.极端天气指的是与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的小概率天气。

2.(1)竟,竟然,出于意料之外,能够准确说明极端天气变化确实让人没有想到。

(2)似乎,好像的意思。表明了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表面上好像相悖。

3.洪水袭击;粮食不足;面临缺水;热浪侵袭;海冰减少。

4.主要是数字说明。通过大量的数据,准确而具体的说明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类造成和将会造成的巨大危害。

第四篇:沙尘暴研究综述

C.2沙尘暴研究综述

1.摘要: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二者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甚至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或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风暴。而沙尘暴造成土地荒漠化以及大气污染,致使财产损失和人类身体健康危害。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掠夺性利用造成了本有退化趋势的沙地草地更以严重性的破坏,即人为原因和自然的原因的双重打击。本文将针对沙尘暴问题产生的问题、原因、防范、治理等一系列问题,以具体实例提出笔者的观点。

2.关键词:沙尘暴退化生态治理

3.正文:

3.1沙尘暴的分布及危害

世界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分别位于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我国的沙尘暴区属于中亚沙尘暴的一部分,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总的特点是西北多于东北地区,平原或盆地多于山区,沙漠及边缘多于其它地区。且主要集中在两大区域:一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另一个是从巴丹吉林沙漠东部,南至甘肃河西走廊,经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至库布齐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另外在北疆克拉玛依地区、南疆的和田地区和青海的西北部地区是三个局地性沙尘暴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沙尘暴显示出周期性变化,它与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和地面沙尘物质的多少有关,遇气候暖湿时期,地面植被生长茂密,生态环境条件好,沙尘暴发生频率低;反之在冷干气候时期,则沙尘暴发生频率高。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沙尘暴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特点是有明显的增加的趋势,而我国沙尘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春季最多,约占全年总数的一半,夏季次之,秋季和冬季最少,另外沙尘暴也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主要发生在午后和傍晚。

沙尘暴尤其是特强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当其形成之后,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向前移动,携带沙砾的强劲气流所经之处,通过沙埋、狂风袭击、降温霜冻和污染大气等方式,使大片农田受到沙埋或被刮走活沃土,或者农作物受霜冻之害;致使有的农作物绝收,有的大幅度减产;它能加剧土地沙漠

化,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产生重要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受到沙尘暴的危害严重,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工矿、交通、新兴城镇及其它水利、电力、煤田和油气井等设施,均受风沙危害或威胁,一旦出现沙风暴或黑风暴,受害尤为严重,其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大加快了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其间接损失是无法估算的。另外沙尘暴的降尘会使对城市中的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增加,然后造成大气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3.2沙尘暴的形成及原因

有关研究指出沙尘暴的形成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四是干旱的气候环境,沙尘暴多发生于北方的春季,而且降雨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沙尘暴是很好的证据。春季沙漠的边缘地区,由于长期干旱,而且地表少有植被覆盖,当有大风来临的时候地表的沙尘很容易被吹起且被输移,但由于沙子粒径较大,不易形成悬移,因此不能长距离输移,这也是距沙尘较远的地区只有降尘而少见扬沙的主要原因。如果风持续的时间很长,形成悬移的浮尘能够被输送到很远的地方,所经过的地区就会出现沙尘暴;当风速减弱到一定程度后,浮尘就会降落,该地就会出现降尘天气。如果此时降水,就会形成所谓的“泥雨”。从沙尘暴形成过程所需的条件看,黄土高原、广袤的沙漠及由人为因素的破坏正处于荒漠化过程中的土地,北方春季末耕种的土地及处于施工过程中的基础设施,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源;而春季北方地区的干旱,又使沙尘暴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大风的产生是一种复杂的大气现象,主要是冷锋活动或经纬向环流调整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沙尘暴的产生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结果,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加剧,对沙尘暴发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近几年全球干旱等异常天气现象也对沙尘暴的发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说人类活动对沙尘暴的产生只起到一定作用,并不能说沙尘暴就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但人为因素致使沙尘暴的巨大危害的不可忽视的。

沙源来自于沙漠,退化的林草地或没有植被覆盖的干松土地以及城乡建筑工

地的泥沙,学术专家介绍,由于沙尘暴起因包括了风力、高空大气强对流和 地表状态三方面因素,而且前两者属气候因素,人力不可抗拒,因此,根除沙尘暴目前尚无可能。沙尘暴引起的风灾、沙积、风蚀,使森林和植被遭到破坏,沙漠化程度加剧。关于我国的沙尘暴物质来自国外还是国内,至今学术界还没有达到共识。总之,除了较重的物质在就地运输成害外,如沙埋民房、沙埋围栏、沙埋公路等,不能否认那些较轻的土壤物质被长距离运输走了,造成沙尘暴。我们来分析一下支持生态系统的六大环境因子的变化,第一,光照并没有变化;第二,温度正常波动;第三,氧气含量也没有变化;第四,二氧化碳增加部分, 但这对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第五,水分虽有变化, 但总体雨量正常。所以原因存在于第六土壤和矿物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被人为中断了, 土壤损失严重。在草原上,植被所依托的土层十分稀薄,而下面就是几百米厚的通体沙,所以一旦当保护土壤的草丛遭到破坏,土层就会变松动、活化,大风一起便成沙尘暴了。

一个不容乐观和推卸责任的事实是,我们自己的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在大规模退化,而沙地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诱发的最直接环境灾害就是沙尘暴。近年来严重的沙尘暴使国家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国家为治理投入的巨额费用在逐年增加,我国境内干旱、半干旱区正在发生着大范围的沙漠、沙地、草地的生态退化。因此,我是不主张只是因天气的变坏而造成沙地草地退化的,尽管有学者认为全球变化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干旱化,但人物因素同时也造成沙漠暴的重要元凶,首先人口增加无疑是造成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最主要的原因,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牲畜数量更是迅速增加,有关数据表示净增加达到1700%,这样使草地的压力急剧加大, 超过了其极限,支持一个标准羊单位的草地面积直线下降,草场压力净增加 950%,人类活动致使草原不够天然弥补,压制了生长,年复一年,形成恶性循环,或许说沙尘暴的产生是人为的结果,是大自然对人类实施的“警告”或“报复”。

3.3沙尘暴的防范及治理

沙尘暴的治理任务艰巨而繁重,且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所以沙尘暴的治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而且沙尘暴特别是黑风暴来临时来势凶猛,狂风呼啸,沙尘滚滚,遮天蔽日,有很大的恐怖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生命财

产损失。因此目前建立准确的沙尘暴预报系统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在沙尘暴来临前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报,提前做好防灾工作,可将损失减小至最低限度。我国在沙尘暴研究上已有一定的建树,这些成果为预防沙尘天气打下了基础,但真正要做到有风无沙,还需将天空的预报和地面治理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但与此同时,抵御沙尘暴,减少沙尘暴带来的损失就需要提前准确地预测出强风的行走路径,然后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有效防治沙尘暴。所以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和建成沙尘暴的监测和预报体系是防治沙尘暴的根本出路,因此防治沙尘暴应该气象条件研究与地面生态环境研究结合治理。

目前国家投入在沙地草地生态治理的大量费用,主要用于三部分:种树、飞播、打井舍饲,但是大量的投资来收效很小。其实我们一直强调的植树造林的方法并不科学,因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树木生长的雨量和有效积温不能满足,树木很难成活,即使活了,也不能起防沙作用,甚至可加重旱情,更况它固土的作用远不如草和灌木,但人类为此花费的金钱却远远超过恢复草原的代价。我们一直在与沙漠化做斗争,甚至提出过“向沙漠进军”的口号,但遗憾的是,土地沙化速度不但没有得到遏止,而且呈加速的趋势。人口增长是荒漠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因此,必须从解决人的因素入手治理生态系统的退化,,解决人的生存与出路是治本,最好的办法是“人退”,减少人为的压力,让自然去修复。因此要我们“善待沙漠”。沙漠如此,那么自然环境条件要好得多的草原与沙地地区,“人退”后的恢复效果则会好的多。“人退”有利于“沙退”和“沙止”。怎样做才最有效?这需要更多的学者与政府部门认真研究,有些采取的 “围封转移”或“转移发展”战略,的确有利于天然草场恢复的。但是,转移出去的人怎么安置?在新的土地上会不会造成新的破坏?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利用自然力进行生态恢复的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围封,就是在保证土壤不损失的前提下,保证各类繁殖体能够“安家落户”并得以自然繁衍。利用自然力恢复成功的例子其实很多,都有力地显示利用自然力恢复生态系统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风险最小的途径,可惜长期以来却被人们忽视了。在退化沙地草地生态治理中,专家们提出了一种“以地养地”模式,这个思路主要是基于,用少量的土地,加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社区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生活质量,腾出大量的土地使其“休养生息”,借助自然力实现退化草地的恢

复。“以地养地”的关键在于“养” 字,即在小面积的高效地里,一要防止土壤的损失;二要防止土壤因利用地下水造成的盐渍化;三要将土壤养肥,使之可持续利用。按照目前的科学水平,实现上述三点并不难。在大面积土地上的“养”字则体现在让草地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和自然演替上。在人的方面,“养” 字体现在必要的经费扶持,以保证自然恢复力的实现。这个问题更加重要,需要从政策上去深入研究。在人的去留问题上,要既利于天然草原的恢复,又有不产生“生态移民”的社会新问题。还要使当地社区的居民由被动参与生态治理到主动参与,从而使他们由生态的破坏者转变成生态的保护者,这是关系到治理能否成功的关键,从而可以发展这种 “以人为本”、以小城镇建设带动为基础的“以地养地”生态治理模式。

3.4结语

沙尘暴与自然因素有直接关系,但人为因素推波助澜是不可忽视的,对于退化草地的恢复应以发挥自然的力量为主,同时鲜明地反对在天然草地上植树为单一的行为,这类有害无益的伪科学应该及时制止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采取“人退”、“生态小城镇”、“以地养地”等策略,在保护环境防治沙尘暴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还有需要气象条件研究与地面生态环境研究的结合,加强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建立沙尘暴的预报体系,从源头和根本上防治沙尘暴。4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02年1 月1日起施行)

[2]《中国沙尘暴研究》 方宗义1997.9

[3]《中国北方沙尘暴现状及对策》 王涛2001.3

[4]《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变化趋势初探》 王式功1996.5.[5]《中国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区划研究》 郑广芬2010.6

[6]《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 邱新法2001.1

第五篇:质量安全之敲响警钟

初来乍到的新工人;好奇爱动的青年人;

调换工种的改行人;力不从心的老工人;

急于求成的糊涂人;习惯违章的固执人;

手忙脚乱的急性人;心存侥幸的麻痹人;

不懂规程的法盲人;凑凑合合的懒惰人;

冒冒失失的莽撞人;遇到难事的忧愁人;

吊儿郎当的马虎人;受了委屈的气愤人;

冒险蛮干的危险人;情绪波动的心烦人;

满不在乎的粗心人;大喜大悲的异常人;

投机省事的取巧人;不求上进的混混人。

下载沙尘暴—大自然敲响的警钟(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沙尘暴—大自然敲响的警钟(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球给人类敲响警钟》

    《地球给人类敲响警钟》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简析 资源和环保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话题。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会关注地球母亲的现状及全人类......

    MOOC为传统教育敲响警钟

    MOOC为传统教育敲响警钟近年来,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线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出现在大众面前。无论你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还是一名在职从业人员;无论你是为了兴趣体验......

    描写沙尘暴的句子

    描写沙尘暴的句子 1、沙尘暴无情地袭来。整个天空黑沉沉的,一片灰暗。院子里,那一排排大柳树摇摆着它坚强的身躯,刚吐着嫩绿的枝条却折断了它脆弱的生命。 2、只见远处的蓝天......

    《国资委主任》继续敲响警钟

    与众多“反腐”题材小说一样,《国资委主任》的警示意义是深远的。当我读完这一个洋洋洒洒20余万字的长篇,从“愤怒”到最后的“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情是莫名的,一种打翻“五......

    对沙尘暴的治理研究

    对沙尘暴的治理研究 张军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主要与地表植被状况有密切关系,冬春季节农田裸露和退化草地植被覆盖度低是沙尘......

    2沙尘暴敲响了警钟

    环保教育教案——沙尘暴敲响了警钟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3、能利用简单表......

    《沙尘暴的危害》[五篇范例]

    《沙尘暴的危害》 1、什么是沙尘暴?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在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沙化严重的地区,在大风......

    拓展训练的安全,再一次敲响警钟!

    拓展训练的安全,再次敲响行业警钟(一) 拓展训练的安全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经常说“拓展训练是 100%安全同时又包含着 100% 的危险”。但是,从我的观点来说,100%危险中,往往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