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教进程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教进程
近年来,山东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围绕“平安山东”、“文明山东”建设,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探索法制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质和中小学生的法制意识。经过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全省教育系统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广大教师、学生的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依法行政、科学执法蔚然成风,依法治校工作得到落实,“平安校园”建设扎实推进,教育系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减少,有力地保障了全省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其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领导部署,注重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多年来,山东省教育系统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工作重点统一安排部署。2001年,制定印发了《全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明确了教育系统“四五”普法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和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普法工作列入“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普遍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教育局“一把手”挂帅,党、政、工、妇、团、普法办等机构负责人组成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和检查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了“领导有力、职责明晰、分工协作、规范有序、上下联动、多方配合、协调运行、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各地普遍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工作目标和考核范围,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宣传法律法规,涌现出了一大批教育普法先进典型。
二、坚持分类指导,注重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在教育对象方面,重点开展了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以及教育系统公务员和学校管理者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工作。从2002年到现在,对全省教育系统公务员、高等院校法制机构负责人和重点中学校长开展了5期法制集中培训,培训人数达到1000多人。各市也都相应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普法培训。在教育内容方面,对教育行政干部,重点抓好《宪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和其它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的法律素质,增强其依法行政能力;对广大教师,重点抓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专项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爱岗敬业和为学生、家长服务的观念;对青少年学生,重点抓好《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使青少年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教育形式方面,对教育系统公务员和广大教师以学习培训为主,通过举办法律法规考试考核和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督促检验。2004年底组织了教职员工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合格率达到100。对青少年学生,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把学生法制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专兼职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有计划地对在校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努力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在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教育的同时,各地、各单位还积极探索法制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校外法制教育基地,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全省约90的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其中,济南、青岛、淄博、枣庄、日照等地聘请率达到100,保证了法制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不断创新载体,注重法制宣传教育的多样性
按照教育部普法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2004年5月,山东省教育系统与山东省司法厅、省综治办、团省委等四部门联合组织了全省中小学教师法律法规知识电视大奖赛。进一步营造了广大教师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有效地推动了广大教职员工学法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各地、各单位在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法制教育主渠道的同时,积极探索法制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创新载体,使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易于接受。各地、各学校充分利用主题班(团)会、宣传栏、校园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多种途径,积极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建设。青岛市开展了“律师送法进校园”活动,组建了“颐中青少年法制教育团”,由律师担任法制辅导员,结合当地实际和案例,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枣庄市举办了全市中学生模拟法庭电视大奖赛,吸引了众多学生参加。烟台市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学生带法进家”活动,并建立了5292所“家长学校”、46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潍坊市开展了青少年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系列活动,有近60万名学生参加了“法制演讲、法制展览、法律知识竞赛、百题进万家”等活动。德州市开展了“学校普法月、教职工学法日”活动。济宁市连续多年在全市2000多所大中小学开展“遵纪守法光荣校”评选活
动。威海市在中小学全面推行了法制教育学时制,每年组织应届毕业生集中进行为期1个月的法制教育,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发给毕业证书。日照市组织政法干警赴学校作法制巡回报告,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法制绘画比赛、法制小品表演、法制辩论会、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聊城市集中培训了法制副校长,开展了学生学法用法演讲比赛,举办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图片展
览。日照市东港区以争创“法制校园”活动为载体,围绕“依法施教、依法育人、依法管理”三个环节,建立法制长廊,开展学校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活动,形成了“校长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施教、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另外,淄博市临淄区的“点园式”法制教育工作法,济南市五十六中的“法制系列教育”,东平县的“六化三结合”方式,高唐县、宁阳县等地组织学生开展的告别“三室一厅”签名活动,枣庄市市中区开展的“十个一”活动,莱芜市建立的法制学校,齐鲁石化公司子弟学校邀请监察人员参与依法治校的检查监督等形式,都为依法治校工作创造了新的形式和载体。
为检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效果,进一步推动青少年学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法律素质,2004年5月,省教育系统与省司法厅、省综治办和团省委联合组织了全省中小学生法律法规知识电视大奖赛。比赛中,小选手们法律知识基础扎实,反应敏捷,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经过激烈角逐,有6支代表队分获一、二、三等奖,大奖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广大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高,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养成,各种违法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威海市连续14年、济南市天桥区连续13年、日照市东港区连续10年无在校生刑事犯罪案件。高唐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零点五以下。在层层组织开展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中,由于法制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学校行政干部和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各学校普遍重视和积极推行依法治校,共有63所学校被评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并从中遴选出9所学校推荐为全国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第二篇: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教五年工作规划实施意见
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教五年工作规划
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工作,提高法制管理水平,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营造更好的法制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抓好宪法和基本法律制度的学习宣传,大力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增强师生宪法意识,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维护宪法权威。
(二)深入学习宣传教育法律法规,提高办学水平;宣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法律法规,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学习宣传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学习宣传维权、人民调解的法律法规,依法化解校园矛盾纠纷。积极学习掌握教育政策,提高教职工政策理论水平,全面提高规范化办学水平。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文化活动,每学期组织师生举办一次法治文化活动,使法制宣传教育与师生文化生活相结合,增强法制观念和法治文化的渗透力。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途径,建设法制文化长廊、法治文化橱窗等法治文化宣传基地,争创校园法治文化示范学校。
三、工作措施
1、深入开展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学法用法活动,发挥学校领导和党员教师学法用法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集体学法用法的制度。根据学校实际,具体安排相应的时间、地点,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集体学习有关法律知识,每学期不少于两次。重点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素质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深入开展教职员工学法用法的教育活动,增强教职员工学法用法的主动性。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法律知识水平。收集《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校园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要求教师重点学习。并将上述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到学校法治学习的内容中,集中学习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同样要求做好学习记录,写一篇法制学习心得,上交学校归档。做到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强化广大教职员工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观念,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观念,从而更加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法律义务,更加有效地行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事务的权利,当好主人翁。
3、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学生要完成列入教学计划的法律课程学习任务,特别要学好《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国家和省、市禁毒禁赌条例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制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4、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两课” 作用,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法律法规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上,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班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宣传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联系广大师生员工方面的优势,依靠他们来调动各自所联系群体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5、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广播站、校报、橱窗、黑板报等宣传教育方面的作用,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图片展览;参观法制教育基地;办好法制专栏或专题节目,从而扩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努力探索和开辟普法工作新渠道。强化建立社区、派出所、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的普法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普法工作的实效性,营造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
6、扩大普法渠道,健全教育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引导教师自觉做法律知识的宣传员,向家长、社会宣传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坚决抵制违法行为和现象,争取家长、社会力量,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力度。并认真学习、宣传执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己的意识。
7、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申诉制度及操作程序,保证教职工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利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申诉。设立学生申诉制度。通过设立申诉制度,对申诉人和被申诉人、申诉的范围、受理申诉的机构、申诉的程序做出具体明确规定,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8、为确保我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学校总务处管理人员,坚持每天对校园及周边进行巡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尽量做到防范于未然。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防火、防盗及各项预防措施。
9、坚持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值日制度,检查、督促。坚决杜绝一切违法、违纪行为及安全事故在校园发生,并认真做好每天的值班纪录。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学校切实把普法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及时调整,充实“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支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年级组长、政治教师等人员组成的素质较高的普法宣传队伍。积极建立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新机制。主动与司法、公安、综合治理机构、共青团组织加强沟通,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共同做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加强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保证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和谐、安全、健康,减少各种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第三篇: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怎样理解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
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就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管理学校事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实现依法管理。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学校依法治校问题被提上重要日程,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以及现代高等教育的急速扩张,对高校的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许多学校并未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法人身份,还没能意识到必须用法律为武器去约束和保护自己,对其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及被管理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有所忽视。
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都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依法治校,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法制建设,使现代大学在法治层面上得到不断完善,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行依法治校,就是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这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教育文化的发展必然也要向国际标准看齐,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在发展建设上,要走出传统封闭式管理体制,建立起法制管理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法治校的意义是重大的。
第一、依法治校是高校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只有将高校的发展纳入法制的轨道,高校内部的各种资源才能有序的运行,才能达到优化配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了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才能不断地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效益。
第二、依法治校是实现高校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过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过宽、干涉过多,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学校在内部管理上无法可依,单靠行政指令开展工作,决策缺乏民主性,监督机制不够健全,这不仅影响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依法治校势必推进学校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即从封闭的集权式管理向开放式的民主化管理转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任务,要求我们加强学校的管理,特别是要充分的运用法律手段,为我们的高校管理提供保障。所以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必须依法治校,通过依法治校规范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依法治校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起推动作用。学校教育是整体教育事业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受现实国情所限,继续教育尚不发达,终身教育理念才刚刚引入,国民教育主要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我国社会发展走向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依法治校的实施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重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依法治校有利于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进而维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高等教育事业改革要求进一步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在这方面当前各高校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的文件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也确实看到一些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规的情况,尤其在招生、收费以及学术方面,有的还是比较严重的,这严重违背了高校改革的目标。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目前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从总体上已经覆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各项工作已经置于统一规范之下,认真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将有利于规范高校办学行为。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离不开学校教育。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强化学校的法制化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这是依法治校的价值定位,是我国迈入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抉择。
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具体工作:
现代大学制度的概念是 “现代企业制度”这个经济领域概念延伸而来的。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精神,学术界普遍把“学校自主、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科学管理”看作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
现代大学制度主要是一种处理大学与外部(确切地说是大学与政府与社会)同时也包括学校内部各种关系的一种规范体系。“现代大学制度”成为了中国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政府依法治教”和“大学自主办学”的鲜明特色,我们也要切实理顺各种关系,致力于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大学自主办学、校长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学术、社会评估监督”的现代大学制度,要实现此目标还有很多具体工作需要做。
第一、改革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变政府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进一步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其核心就是下放依法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第二、大力推进依法治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高等教育,从99年开始实施扩招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的教育阶段。我们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非常迅速,高校改革和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任务,我们的学校管理面临着学生极特殊的而且非常庞大的群体,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没有法律保障是难以实现的。无论现代大学制度具备哪些特征,法制是个基本的要素,依法治校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标志。
第三、改革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特别是明确党委、行政各自职责范围及其相互关系。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处于不和谐状态以及思想文化多样化是当前和谐校园建设所面临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下,结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高校党组织应在均衡协调校内外各方利益的前提下,通过组织构建行政权力和学术合理结构,以及吸收多元文化营造自由的文化发展氛围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四、加强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和监督。我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非常奇特的关系。一方面,大学很容易受社会影响,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能力非常弱。社会一有风吹草动,大学马上就有反应。政府一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国各地即刻响应。另一方面,大学极端地缺乏束缚。如随意招收一些体育明星、歌手上学甚至聘为兼职教授。
第五、逐步实现校务公开。近年来,我国高校依法治校,特别是校务公开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教职工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都有了制度上的保证。学校的管理部门对校务公开的认识和自觉性有了新的提高,校务公开的内容更加全面,范围在逐步扩大,校务公开的形式也有了不少创新。推进校务公开,实施民主治校、民主办学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依法治校的重要方面。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大学校务公开发展还很不平衡、很不完善,也很不彻底,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规范程序,完善机制,以促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高校校务公开的制度化建设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现阶段教代会在校务公开中的作用。2.建立听证制度。把听证制度引入学校管理,是现行高校管理中的有益尝试。高校作为基层单位,由于工作直接面向群众,因此应该尽可能的扩大听证的范围。3.建立申诉和复议机制。申诉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防止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的官僚主义作风造成的损失,是对校务公开中涉及到当事人利益的保证。4.建立校务公开内容的预审制度。这个制度是对拟公开内容进行的预先审查,是决定是否公开和如何公开的一项制度。
第六、明确教师地位,提高教师素质。目前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在大学内部,如果教师群体的利益不能保证,那这个大学很难得到发展。大学是一个学术机构,需要以自己的学术成就来赢得社会的承认。这实际上是两个产品:一是学生;二是教师成果,它们共同构成了大学对社会的贡献。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抓住学校工作的根本。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应坚持尊重老年,重用中年,培养青年等原则。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前者影响着办学的方向,后者左右着办学的水准。
第七、建立制度,保障学生权利。建立以高校学生申诉制度为核心的学生权益保护机制,依法的保障学生民主管理权利这也是依法治校的具体要求,也是对学校管理部门一个民主办学、依法办学的要求。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主要要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特别是涉及到学生自身权益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应该充分的听取学生代表的意见。
第八、完善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我们知道过去在计划体制下,我们还是公办高校或者政府办学占有绝对的地位,现在随着多元化办学体制的逐步形成,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了。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民办高校现代大学制度之核心,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完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按照现代大学是社会的人才培养机构和学术组织的本质属性,来构建和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相关责任制度,面向市场自主办学,保护学术自由和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现代大学以学术创新的方式,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第四篇:城固县人民法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第六个五年规划
城固法发〔2011〕 号
城固县人民法院
关于印发《城固县人民法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
5年)》的通知
本院各部门:
现将本院制定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城固县人民法院 2011年12月9日
主题词:“六五”普法 规划 通知 抄 报:市中院,县委政法委,县依法治县办。抄 送:本院各领导、各部门
城固县人民法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第六个五年规划
根据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全省法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省进程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要求,经院党组研究决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六五“普法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科学发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法治实践和依法治县进程,努力促进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建设西部强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深入宣传宪法,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全县人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全县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
(三)工作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改革开放,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西部大开发和建设西部强县。、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着眼于群众的实际法律需求,在法制宣传中服务群众,把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变成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类指导,注重实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对象的特点,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突出宣传法治实践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用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法治实践,在法治实践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把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勇创一流的工作理念,拓展工作领域,完善工作机制,活化工作载体,改进方式方法,体现法制宣传教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权威和法律效力。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大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大力宣传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大力宣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使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 法权威的良好氛围,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一体遵行,促进国家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基本经验及其基本构成、基本特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方面的法律,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充分发挥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
(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组织广大法官干警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理念,切实提高党员千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法治意识加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四)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学习宣传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 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和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宣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环境和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学习宣传推进科技进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学习宣传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五)深入学习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宣传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学习宣传就业促进、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学习宣传土地征收征用与补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学习宣传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抗灾救灾、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学习宣传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等万面的法律法规,做好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工作。
(六)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维 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学习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学习宣传信访、投诉、调解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学习宣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文艺、网络电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法律宣传,引导公民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加强公正廉洁执法、公正司法教育,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七)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审计法和廉政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的宣传教育,坚持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基地的作用,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廉政法制文化建设坚持廉政法制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和高尚道德情操。
(八)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 化活动,使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丰富法治文化活动载体和形式引导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推出精品、创出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产品的需求。
(九)继续深化“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和“征询旁听庭审公民对案件裁判意见和建议”主题活动。立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深化“法律进农村“活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立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能力;立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法律进企业”活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依法防范风险的能力;立足培育青少年法律素养和道德情操,深化“法律进学校”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立足广大官兵的法律观念和意识,深化“法律进军营”活动,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自我解决涉法问题的能力。突出不同行业和对象特点,针对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军营的不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工作指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站在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的高度,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加强领导、精 心组织,充分调动广大法官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稳妥的深化和推进此项工作。
深入开展“12 • 4 ”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集中开展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法律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三、工作步骤和安排
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从2011 年开始实施,到2015 年结束。分为以下3 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11 年。根据本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
组织实施阶段:2012 年至2015 年上半年,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本规划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下半年。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验收,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切实加强领导。全院要高度重视,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目标责任管理。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院里成立由党组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成员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开展督查等 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办公室、政工科共同承担。各部门负责本辖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按照谁管辖谁普法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二)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完善考核评估运行机制,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阶段性检查和专项督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
(三)推进宣传阵地建设。积极与广播、报刊、电视等各类媒体办好普法节目、专栏和法制频道,结合法治实践,采取以案说法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省法院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第五篇:大力推进依法治税的思考
大力推进依法治税的思考
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基础、灵魂和生命线,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税收事业健康发展所应追求的目标。针对当前依法治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推进依法治税做一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依法治税实践中的现状分析
在全社会法治水平不断提高,税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新形势下,依法治税的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税务机关依法征税意识加强、规范执法能力提升、纳税服务质量提高,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和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显著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税收工作的开展。然而面对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其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税收法律意识淡薄
从领导层来讲,有些领导干部对依法治税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法治观念淡薄,人治思想严重,以致在实践中出现了少数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权力滥用等问题;有些领导干部对依法治税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面对财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和税收计划任务的左右,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和干扰,显得望而却步、不敢作为。
从执法者来说,有些人头脑里还存在“官本位”思想,习惯于居高临下、随意执法,对依法治税很不情愿;有些人受传统的法律是治民工具观的深刻影响,一味强调纳税人要
1依法纳税,却很少讲执法者也应依法征税,甚至有的把执法权变为自己随心所欲的工具。
就纳税人而言,有的依法纳税观念不强,受自身利益驱使,千方百计偷、欠、骗、抗税,致使国家税款严重流失,给依法治税工作带来了极不利的环境;有些人虽然依法纳税观念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由于存在“后顾之忧”,即使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多数也不敢诉诸法律予以维护。
(二)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各级税务机关在纳税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比如同城通办、一站式服务和多元化申报方式、政务公开等等,但这些项目尚不系统,服务的层次和标准都比较低,与国际意义上的纳税服务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形式不统一。全国税务系统没有统一、规范的纳税服务形式,各地在形式上各自创新,从而造成了纳税人所享受到的服务也千差万别。二是特色不鲜明。原有的服务采取的是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机械、呆板,不能满足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纳税服务流于形式,缺少长效发展机制。三是纳税服务的手段滞后。当前纳税服务还主要通过培训、讲座、咨询等传统手段进行,还没有完全按照“科技加管理”的思想进行,纳税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制尚需完善
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这无疑为规范税务人员执法行为,促进税务人员依法行政起
到了促进作用。但现行对税务执法责任制的考核与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缺乏有机地结合,表现在对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考核不够严格,目前还停留在对一些重大的、明显的违规问题的处理上。此外,目前实行的执法责任制考核只限对基层税务机关的考核,而对有税收行政执法权职责的科室还未纳入考核范围。同时,只有违规扣分扣款规定,没有奖励加分规定,奖励制度尚未充分实施。执法责任考核制度与执法资格认证和能级管理制度联系不紧,执法责任考核制的量化指标不多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都还有待于研究和解决。而且由于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落实不到位,对个别执法不严者下不了追究的决心,追究面太小且未公开,起不到震慑不规范执法行为的作用。另外,责任追究实行层层追究和出了问题“一票否决”也起了一定程度的负作用,从而出了问题不愿追究,不想追究。
二、依法治税的工作措施探讨
(一)加强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构建秩序良好、和谐满意的税收环境体系
(1)着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各级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定期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领导干部在深入学法的同时,要加强依法行政的调查研究,将所学知识与税收实践融会贯通,切实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深化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加强对税务干部尤
其是新进人员和基层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力度,狠抓岗位练兵,提高依法执法水平。对执法人员一律实行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持证执法,坚持不培训不上岗,不合格就待岗的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法治理念教育,淡化权力意识,树立为民收税理念,将学法用法情况作为年终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3)加强税收法制宣传。宣传工作力求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不断丰富税法宣传教育的工作形式,着力提升税收法制宣传质量,甚至可以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委托专门的媒体、策划公司开展此类宣传策划活动,进一步扩大税收宣传的广、深度,不断提高税收法制宣传的效果,扎实推进信用管理服务,强化信用结果应用,积极引导纳税遵从。
(二)加强征管和服务制度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税收征管服务体系
(1)健全纳税服务制度。建立纳税服务规范制度,统一明确部门职责、岗位责任、工作流程、作业标准、业务关系、责任追究、考核监督等。建立纳税服务宣传咨询辅导制度,及时准确解答纳税人提出的涉税问题。细化标准化办税服务厅管理办法,拓展办税服务功能,健全纳税服务绩效提升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办税服务效率。
(2)建设服务支撑平台。整合纳税服务平台,推进标准化办税服务厅、网上办税平台、税务网站、12366热线和税信通服务等为主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纳税人提供操作简便、程序简化、成本节省的纳税服务。
(3)完善服务业务流程。整合涉税事项,优化办税流程,简化表证单书,推行综合申报表和无纸化办税,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推行办税服务标准化作业,完善纳税人电子信息“一户式”查询和存储,实行涉税事项统一受理和涉税文书内部统一流转,合并办理不同税收业务流程中的调查和检查事项,下放审批权限,前移审批事项。拓展办税方式,继续推进自助办税和同城通办,加快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建立以网上办税为主体,上门办税、电话办税等方式为补充的办税体系。
(4)加强纳税人权益保障。积极试行税收争议的调解裁决机制,做好税收法律援助工作,各级地税机关要把行政调解作为办理税务行政复议的重要手段, 科学界定调解范围,完善调解制度,规范调解程序,尽最大努力用柔性手段化解征纳矛盾。
(三)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构建合法合理、权责统一的税收管理考核体系
(1)要坚持积极追究的原则。工作中一是要注意调动和发挥法制和有关工作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工作职责上,要明确各级法制部门拥有受理案件和立案、启动追究的权力,建立主动追究保障机制,促使各级法制部门不追究就追责,增强其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要建立法制部门与征管、税政、稽查、人教和监察等部门的信息反馈制度,确立多种寻找和发现过错行为的渠道,即通过税收执法检查、重大案件审理、税收征管考核等发现执法过错行为,切
实开展执法责任制的考核工作。
(2)注重执法责任制考核的奖罚并用。在推行执法责任考核制度中要特别注意解决追究与激励有机结合的问题,公开考核结果,引入激励制度,要注重对优秀执法者的表彰和奖励,追究和奖惩力度要并重,要将考核结果作为单位评先创优和干部业绩评定及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3)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按照征收、管理、稽查三个系列的岗位职责,通过设臵对征收、管理、稽查三个系列科学合理的量化执法考核指标,使用科学、准确、规范的计算机自动考核方式来开展,以解决执法质量怎么考核和谁来考核的问题,从而提高执法责任制考核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