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宁夏彭阳县教研室袁治军
问题一:活动主题确定不当。
主题的确定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第一步,它决定着活动的方向和价值。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对于主题的确定重视不够,处理不当,以至影响活动的推进。有的老师对主题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够,简单确定一个主题就匆匆进入研究活动,在活动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一系列问题,无奈之举是只好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主题,导致活动低效。有的主题范围太大,超出教师和学生实际,无从下手,例如小学高年级的“关于污染的探究”“再生资源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等等。有的主题开放度不大,难度偏易,探究空间狭小,如七年级的“巧测铁丝的长度”,探究的大致内容是对于一卷铁丝如何使用米尺和天平巧妙测出其长度。有的主题时令性和针对性不强,研究意义和价值不大,效果一般,例如在11月份确定的主题是“暑假生活大盘点”“各具特色的端午节”。
对策:充分认识确定主题的重要性,掌握科学方法,多渠道获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主题是活动的方向和灵魂,主题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成效优劣,决定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以及良好个性的培养。主题的确定是一项创造性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科学 1
性、价值性、可行性原则。主题的确定必须坚持扶放结合、逐步提高的过程,起初,学生对与课程认识不深、把握不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给出研究主题,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时可以提供若干问题让学生选择,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去研究,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研究主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在主题确定阶段,必须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给学生一些确定主题的基本方法,例如围绕“污染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类型、层次、时限等角度思考,产生一系列主题,如“家乡及周边白色污染问题的研究”“城乡结合部水资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研究”“学校课外活动噪声污染的调查”等。对于获取主题的渠道,可以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自我三条线索考虑,从时令特点和学校实际、社区实际、学生自身实际获取研究主题,也可以从学科课程中综合、延伸、重组,派生研究主题。对于确定主题阶段出现的普遍问题,教师可以集中一定课时,进行分门别类诊断改进。
问题二:活动方案质量不高。
一是方案文本环节不够齐全,特别是对活动时长的规划、活动过程的安排、活动评价的设计、活动建议等有所忽略;二是活动方案的可行性不高,不能紧密结合当时当地现状,超出学校、教师、学生条件,有闭门造车之嫌;三是对于活动时长的规划走入极端,有的时长只有一两个课时,一
学期计划做十多个主题,加重师生负担,致使每个主题只能蜻蜓点水,不能扎实实施,有的时长达两个学期之多,前后时间跨度过大,对有些环节时间分配不当,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实际水平;四是对于每个阶段教师指导的重点、策略、方法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
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和学校班、团、队及校园艺术节活动等非指定领域,要求以整合方式实施,将研究性学习贯穿其中。这就对教师设计主题活动方案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对研究性学习主题方案设计提出更高指标要求,必须走出分科课程教学设计的定式,紧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要用大手笔宏观规划,整体设计。方案文本必须包括主题名称、适用年级、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时长、活动过程、教师指导团队、实施建议等基本内容。要科学、合理、恰当规划活动时长,一般一学期完成一至三个主题即可。针对主题确定课型、小组方案制定课型、方法集中指导课型、中期反馈课型、成果总结展示课型的不同特点,明确每个时段教师指导的重点难点、基本策略和方式方法,必要时可设计分课时教师指导方案。要全面预设活动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活动所需要的内外部环境支持,对活动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以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安全实施。
问题三:教师角色定位不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领者。但在实践中,教师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一是由于受分科课程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的影响,教师出现越位现象。课堂教师“讲风”盛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空间均无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开放性未能达到应有的体现。在“钟摆的探究”主题活动中,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向学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各种元素变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空对空的逻辑推理,而不能放手让学生参与到研究方案的制定、实验的探究、数据的分析处理等实践活动之中。二是教师指导的缺位。在学生活动中,教师一味放手,不敢进行必要的的指导与引导,学生活动随意,目的性不强,活动产出质量不高。例如学生在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时,可行性低,活动预期产出难以完成;在进行实践活动之前,由于缺少教师必要的方法集中指导与培训,对活动要领与注意事项考虑不周,致使实践活动“卡壳”,活动被动低效甚至无效或负效;在中期反馈环节学生侧重汇报阶段成果,弱化或回避了活动困惑与问题,不能达到该课型的预期目的;在成果展示阶段,由于缺少教师的统筹协调,各组汇报形式、内容交叉或重复现象频发,学生以汇报物化成果为主,缺失了对活动的体验
与感受、心得与体会、教训与反思等非物化成果的交流等等。
对策:辨证定位,有效引领,确保活动实效性。于漪老师讲得好“在课堂中,教师该讲的,十句也不多,不该讲的,一句也是废话。”教师要深刻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领会其精髓,既要充分凸现课程特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实践探究过程,又要及时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各个环节教师指导的重点,当好学生的助手与参谋。具体来说,要为学生确定活动主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与学生一道设计规划小组活动方案,并提交全班审议。活动前进行必要的方法集中指导与培训,例如如何采访、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借助网络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研究的需要,统筹安排指导的内容,要有计划性、系统性、渐进性。在中期反馈阶段注重引导学生在展示阶段产出的同时,提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与学生一道研究解决的办法,以便学生做好后续研究活动。在活动成果展示前,教师要了解各组的具体情况,统筹安排成果展示的程序、内容、形式,将物化成果与非物化成果并重,做到成果共享,经验分享,共同发展。
第二篇: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目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新课题,由于诸多原因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社会意识、家长意识、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以及相关措施还远远不能跟上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急需探索出一条能够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以推进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问题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社会家长教师意识机制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新课改要求下应运而生的课程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也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改善农村中学的课程结构,更好地落实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加强学校、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新课改的实施起到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效果也很不尽如人意。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意识亟待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各学校的开设及活动效果都不太理想,究其根源,首先是社会、家长以及有关管理者的意识还没有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维中转变过来,对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存在偏见。这就导致了对这门课程教学管理的轻视甚至鄙视,对教师教育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从而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了课程开设的效果差。
由于诸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活动流于形式,效果差强人意。各农村中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跟思想和认识上的误区有着密切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喊了许多年,但由于整个教育还被应试教育氛围笼罩着,结果还是 “雷声大而雨点小”。传统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应试教育思想,使社会、教师、家长和学生甚至部分教育管理者都普遍认为学生主科成绩才是升学考试的主要条件,而忽视人的整体素质,这样,实施这类课程时,无论家长还是学校,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严重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2.家长观念必须转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得到家长理解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体系化的知识内容,让人看不到“成绩”和对考试有用的“知识”,其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各校利用自身的课程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共同来开发和建设。农村广大的家长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重语文、数学、英语,轻其他学科的倾向依然相当的严重,再加上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他们只想看到的是你上的这种课能不能对孩子考上好的学校提高分数,所以配合老师的工作就不很积极,无形中对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农村家长想通过上学脱贫致富、出人头地的想法比城市家长更加严重,综合实践活动对提高考试成绩好像毫无作用,所以他们对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认为是“不务正业”。因此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不得不有所顾虑,从而畏首畏尾,被动应付。
3.教师意识和素质有待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大部分的教师思想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认识不足,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深深地感觉到“主科”重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副科”,这样的心态导致了课程开设质量不高。很多老师认为花大功夫搞综合实践活动,影响现在普遍认为的“主科”成绩,担心家长不会接受,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是任课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现成的教材,找不到现成的教案设计或活动设计,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或参考资料,且领域宽泛,内容趋于开放,更加丰富。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载体,更加强调师生的多边活动,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做指导者、协调者,帮助者,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机会。这样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和方式,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确实是难以适应的。农村中学没有科学合理的实施制度和措施,缺乏专业教师。一些学校虽对课程的实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但实施过程中,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施过程中职责不分明,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大,缺乏统筹安排,具体指导。学校并没有真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制度和措施,没有活动的全盘计划和长期规划,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于此同时,也没有相适应的评价监督机制,也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这无疑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此外,缺少专职专业教师,也使该课程的开展实施受到一定的影响。
再者,教师的角色也亟待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始还能把主动权给学生一点,让他们自己发挥,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教师的调控,不知不觉又回到教师预设的问题和设计上来。学生只要学到了老师希望学生学到的知识,老师便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这说明教师角色还没有真正转变,没有真正体会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图。
此外,有些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凡事总想依赖“教案”,从主题确立到活动设计,直至自己的教学反思,无一不依赖于课本中参考案例,把活动设计或“教案”当成教条,从而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格式化,教条化,进而严重制约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和发展。
4.主管部门和学校各项机制急需完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学校经费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它是在实践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要求学校和教师结合地方、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灵活组织和确立活动主题。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一定资金的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就难以实施,由于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非常淡薄,学校和教师很难再课堂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上下功夫。另外,开发和实施新课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求广大农村小学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确实勉为其难。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很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形同虚设。由于诸多因素造成的困难,使一部分学校至今还没有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教学工作计划,只是临遇上级检查时应付开展一阵子而己。有些学校在课程表中未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而是将班会、信息技术、劳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充分准备的综合实践活动,必然只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和补充,事实上只是一种装点门面的缀饰,效果当然甚微。所以课时不落实是目前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普遍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正确认识,认为既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升学影响不大,而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师的考核很少顾及这一块,且缺乏专项考核细则,所以在“绩效”的指挥棒的作用下,作为一门副科何必在这方面浪费时间,甚至于连课表都不用排。有的学校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缺乏“专职教师”,缺乏“教材”,干脆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分别划给语文、数学和外语,由“主科”老师带课,或者只是要求学生在双休日、寒暑假期间简要地做点调查,写一篇调查报告应付教育管理部门的检查。
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既有人们认识上的问题,又有现实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差异;既有师资队伍不足的因素,也有办学宗旨和教育思想不端正的因素。因此,要认真研究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策,切实改变目前的状况。
二、相关对策
1.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宣传力度 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务之急是应加大宣传,切实提高农村中学校各级领导和管理者的认识。做好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解释工作,让他们知道孩子的成长与实践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要通过“硬”性制度,形成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通过硬性的规定和相应的宣传,使全社会真正认识到开好综合实践活动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为学生未来发展负责的一项艰巨工程。在认识提高的前提下,通过以校本教研为主的活动形式,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逐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要求。让全社会都尊重孩子,关心孩子,认真配合学校,切实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强化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在大力宣传的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工作,逐步建立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适应的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克服以前重“主科”评价,轻“副科”评价甚至对综合实践活动根本不予评价的不正确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性质决定了对教师的评价很难用传统的量化方式,这就要求彻底改革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成绩评价结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对教师和学校进行评价,以提高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同时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也很重要,教师在帮助学生确立好活动主题后,要重点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好活动主题方案设计、活动过程记录和自我评价记录,评价记录要体现学生发展的轨迹。教师评价要把重点放在过程性评价上,要以诊断式评价和激励性评价为主,学生评价要重点放在讨论交流上,对一些创新性的做法和思维要及时给予肯定,使其成为继续活动、探索的动力。
3.建立健全的课程实施保障制度
制定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是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保证。学校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机构,建立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选派优秀教师进行专题培训,集中所有教师的智慧进行协同指导。并逐步过渡到“以活动主题为主线,以班主任为核心,协调各科任课教师,形成灵活的教师指导体系”。这样有利于发挥教师群体智慧和力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工作。同时,要设立师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资源管理制度、安全制度等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有效地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承担指导工作,学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把教师的指导工作计入工作量,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根据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指导学生的态度、能力和效果等对指导教师进行团体奖励或个人奖励。
4.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要加强师资培训和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教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加强校际间、教师间的协作,以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加强师资培训,各级教研部门也常常组织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使教师能够尽快更新和重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等,从而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要从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教师要转变角色,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和实际条件确定学习目标,根据目标要求选择适当的实践策略和学习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分组、提供材料、创造表达机会,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成果的归纳和总结,教会学生调控学习计划和进程。同时,教师还要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完成由“教书匠型”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要加强选题指导。学生要学会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所选的主题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充分的利用本地的资源,学生兴趣高,有利于其个性特长的发挥,就可以算是一个好的主题。在选题过程中,一要立足于“小”,因为越小就越容易深入,这样就会避免“只做表面文章,不深不透” 的现象。二要根据学生的活动发现问题的情况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研究主题,逐步把选题权交给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根据问题确立新的主题。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主题感到不适时,教师要及时指导或帮助学生重选新的主题。
为此,要特别重视骨干教师培训,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要坚持校本培训为主,通过理论学习、听评课、经验交流、专题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多给教师创造机会“走出去,请进来”。要充分发挥网络教研便捷、大容量、高速度的优势,提高培训实效,但要注意消除教师的“网络依赖症”,摆正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的关系,鼓励教师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5.资源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的背景和条件。而且课程资源本身也是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部
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等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在具体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时,各校可根据实际,从本土化出发,遵循针对性、整合性、经济性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日常活动,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以及学校生活中的日常礼仪、科技、特长、文体活动等资源;(2)学科渗透过程中的资源,如生活与数学的整合,语文教学中历史题材的事例,科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参透、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及这种整合所产生的方法、形式、途径、手段等。(3)校内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与设施、各种生产服务行业等资源以及学校常规教育中的综合教育资源,如礼貌、礼仪、礼节教育、安全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心教育等;
最后,务必要切实落实课时计划,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地开展。为此,学校可以采用“弹性课时制”,即在课程表上要体现,但不一定完全按课程表来执行,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使用,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但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课时量,落实课时计划。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可以渗透到具体学科和课外、校外活动,这样综合实践活动更具广阔性、延续性和渗透性,从而确保学生能亲历实践,积极参与,深度探究。
总之,目前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如果能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在实施过程中开拓创新,更新教育理念,摆脱应试教育、加强素质教育,认真分析并正视这些问题,切实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我们一定能够有效地推进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把素质教育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了不少问题。如:课程认识问题、课程资源问题、教学设计问题、课程管理与评价问题等。正视这些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和进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问题;原因;对策
1.写作的目的
基础教育课程强调培养目标应该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方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正是在小学探索一条既符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目标,又符合小学生心理年龄、认知特点发展规律的新探索。
至2003年底,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已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推行,作为这次课程改革重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在全国大部分中小学开始实施。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关键,它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教学方案的落实过程,而是该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的整体过程,从而是一个探究、发现、创新过程。但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是一门新兴课程,其发展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目前实施的总体情况看,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思仍在不断增强,有的学校已经有意识地进行了教师的学习与培训,有的学校建立了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还有的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评价。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正视目前的现实情况,形式也不容乐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严肃。而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促进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也将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对综合实践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总结归纳,将有助于更快更有效地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2.相关概念与剖析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3]。其学习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及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开发的决定》规定中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加明确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规定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区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和功能。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地方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对于习惯根据教材、大纲和传统教学方法来实施课程教育的地方、学校和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领域,一门全新的课程,一门没有教材、没有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课程,一门使地方、学校和教师对其实施确感为难的课程。
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的研究现状
3.1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尝试。国外较早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国家有美、英、法及日本等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总结中小学课外活动经验及吸取“活动课程”理论合理因素的基础上,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课程计划》中规定:开设班团队活动、晨会(夕会)、科技文体活动、体育锻炼、校传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六类活动课。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3.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的现状
3.2.1课程及课时安排不符合国家规定
陈秋红、沈旎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谈到: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培养研究》课题组对武汉市武昌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中看出,在调查的50所学校中,有10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数合计每周超过5课时,有24所学校每周2~3课时,10所学校为1课时,6所学校未写明具体时数。个别学校在课表中未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而是将班会、信息技术、劳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王颖在《深圳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问题研究》一文中也有谈到:2004年,深圳市教研室对100多所小学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7.%4的学校全部年级开设了,50.%8的学校部分年级开设,还有1.%7的学校完全没有开设。而每周开设课时1节、2节、3节、4节的学校比例分别为42.%
9、45%、8.4%、29%.由此可见,半数以上的课改年级没有开设综合实践课,近9成学校没有按规定开足综合实践课时量。
由此观之,课时不落实是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民办学校这种现象尤其严重。有的学校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正确认识,认为既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升学影响不大,作为一门副科何必在这方面浪费时间,甚至于连课表都不用排;不少学校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方、学校自行管理之名,任意分割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部2课时或者3课时用来开设所谓的地方课程;有的学校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缺乏“专职教师”,缺乏“教材”,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开设的时机还不成熟,干脆把3课时分别划给语文、数学和外语,或者只是要求学生在双休日、寒暑假期间简要地做点调查,写一篇调查报告应付教育管理部门的检查。
3.2.2学校管理制度的缺失与教师安排的不合理
陈秋红、沈旎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组织虽然有,在运行时职责却不分明、不规范,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来自学校层面的相关指导,直接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课程实施的效果。
马笑岩在《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一文中也这样写道:制度的有效建设和执行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更加需要制度的支持。然而,有的学校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制度及措施,不能通过制度措施的保障,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张建芳在《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写道: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任务集中在少数几名教师身上,导致课程知道教师专职化和具体知道宽泛化。
潘东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误区与对策》一文中也有这样的描述: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等同于班主任或专职教师。现在不少小学管理者、教师认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班主任或某一专业教师的任务。理由是,班主任熟悉班级的管理,专业教师有较精深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作支撑,这两类教师知道活动的效果比一般教师要好得多。
由上观之,许多学校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专门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员和专职负责的领导及老师。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由学校原来的班主任或其他教师来兼任,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承担的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或其他任务,因而课程计划、主题选择、学生活动过程、档案管理、成果展示等工作无人全程指导和跟踪服务管理。
3.2.3以其他科目代替综合实践活动课
潘东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误区与对策》一文中要阐述道,许多教师由于受到分科教育的积极影响,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个体智能结构的缺陷限制,产生了一些错误观念。他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等同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等。
姜翠君在《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几点思考》一文中写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误区之一是课程定位不清。表现为,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视为单纯的活动课,等同于学科课程。
由上观之,相当部分学校与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只不过是一个新名词,实际上就是原来的活动课,更有甚者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等同起来。在上课时教师就和学生完成一些科技制作,或者是只讲授一些科技方面的知识。有的教师甚至就用学科知识的讲授完全替代了综合实践活动。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把综合实践活动四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截然分开的现象很突出,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没有完全体现,以偏代全。很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被研究性学习所独享,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料为清一色的研究性学习档案。还有学校,由于劳动技术课和信息技术教育课开设的时间比较长,同时它们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所以用劳动技术课或信息技术课来代替综合实践活动。
3.2.4教师指导不当
王松在《亟待改变的几种现象—浅议农村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一文中描述到一种现象:有些老师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而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告诉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可以分为哪几步,每步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一问一答,循规蹈矩。结果两节课下来,学生就兴味索然了。也有的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为:教师随便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活动,只到活动结束时,教师才与学生一起分享活动“成果”。
姜翠君在《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几点思考》一文中也有相似的描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一包到底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其中教师成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角,学生成了配角,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相反,有的教师放任学生的自由,完全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的角色进行根本性变革,由传统的主导者、支配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协同者。教师不能象教学科课程一样“教”综合实践活动课,而要起到有效指导作用。就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而言,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能创设小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指导小学生确定探究的方向,帮助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指导小学生获得合作的技能等。
3.2.5本土化课程开发没有受到重视
王颖在《深圳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问题研究》一文中写道:传统的教育习惯,使教师始终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老师没必要开发课程资源,自然缺乏必要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直到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深圳实施已经三年多了,经常还有老师抱怨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好上,没有教材、教参,没有课程标准。相当部分的教师不知道什么叫课程资源,什么样的素材能够成为课程资源,更谈不上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即便是有些教师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学校也不一定有帮助他们开发课程资源的条件。
3.2.6课程实施的精英化和表面化
张建芳在《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谈到,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指令性学习领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成人专家化取向相伴随的,必然是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学生“精英化”,因为成人专家化取向的“研究性学习”拔高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只有少数尖子学生能够胜任和感兴趣,从而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处于“陪读”的地位[11]。
吴竞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点及过程》中写到:一些学校教师将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成果的规划和总结上,甚至有的在活动还未开展就让学生准备论文集、作品集,开学生的成果展示会等。
这种只面向少数学生和过于重视成果、忽视对过程中的丰富教育资源的开发导致了课程实施的精英化和表面化,这并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成长。
第四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处理好“区分”与“结合”的关系
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本质特征把握不准确,实践中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课程特点不突出,与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纠缠在一起,界限不清,成了“四不像”。综合实践活动一会儿姓“语”,一会儿姓“数”,一会儿又姓“校”,就是不姓“综”。为什么?没有做好“区分”与“结合”的文章。
要先做“区分”,拉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距离,然后再考虑“结合”的问题。
1、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借用学科教学资源,但不能盲目整合。
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都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但都带有明显的学科特点,肩负着学科教学的特殊任务。这些内容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性资源,但不能简单拿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更不能互相取代。二者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完全相同,活动侧重点不同,学生收获也不一样,简单“整合”会两败俱伤。综合实践活动要求跳出学科视野,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确定活动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活动,这是学科综合性学习很难做到的;以综合实践活动取代学科综合性学习,又很难充分兼顾学科教学目标,因此也不可取。周新奎科长强调“慎言整合”,切中了问题的要害,观点非常正确,应引起高度重视。有的老师认为:“六一”儿童节把歌曲、舞蹈、小品、游戏、魔术、诗朗诵等等整合在一起,运动会把诗歌与体育整合在一起,室外美术才艺展示活动将学生所学的美术技能打破年级界限进行交流,这些活动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观点有道理,但不完全对。“六一”儿童节、运动会本来就是非指定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当然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室外美术才艺展示属于学科综合性学习内容,带有明显的美术学科特点,与综合实践活动就不是一回事了。可见有相关的学科参与,不一定就是综合实践活动。关键看活动设计是从学科教学出发,还是从学生生活需要出发,活动是否达到了一定的综合程度。当前我区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普遍比较低,原因大多是受到学科视野限制。不解决这一问题,学科化倾向就无法避免。
2、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资源可以借用,活动可以结合,但也不能盲目整合。
借用、结合、整合、融合,概念含义不同。借用、结合,都没有失掉特点,根本上说仍是各行各的路,只是在局部有些交叉;整合、融合则不同,有了“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意思。如果能“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为什么还要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划分?都混为一谈了,三类课程的价值目标还能保障吗?
“走进母亲河”既可以开发成校本课程,也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但二者毕竟不是一回事。
地方课程教材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借用,但不能简单用作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听过几节用《探索活动》内容作教材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伦不类,基本上是科学课的课后延伸,延伸得还比较低效。同样的实验内容,科学课上做过了,再来摆弄一遍,教学没深度,学生没兴趣,时间浪费得可惜。有了这样的文本材料作教材,师生的视野被框住,教学活动又回到“教材中心”老路上去,综合实践活动选题还如何从学生生活需要出发?
3、四大领域各有各的任务、特点,也要“慎言整合”。
有的单位提出四大领域之间怎么整合的问题,积极探索具体思路,是有必要的。“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作为主要内容和载体,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主要方法,把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作为必要的手段”,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具体实施,合理性如何,我还没搞清楚,需要再深入调研学习。探索要积极,但态度要审慎,要做充分论证,不要轻言整合。《指导纲要》指出:“四大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什么是“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如何“彼此渗透”,都需要深入研究。
三、强化指导与管理
学校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完成课程内容规划后,就要层层抓计划落实,把课程规划变成每一位指导教师的活动指导实践。
1、完善指导、管理机构。乡镇办教委要像抓语文、数学一样,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明确一名有头脑的基层领导或骨干教师担任组长,具体负责全乡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与管理。规模较大的乡镇小学,可考虑组建课程开发管理中心,下设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项目组,借用“弹性项目组”组织方式,组成力量精干的课程指导管理机构。课程开发管理中心主任、项目组组长可享受中层待遇,但要通过公开竞争答辩选聘,明确任期和发展目标,每学期公开述职,接受一线教师和领导的考评,不称职者辞职另聘。通过这样的机制,把真正有事业心、有研发管理能力的骨干教师推上前台。所有小学都应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正常开展教研活动。
2、建立课程分级审查的制度。学校课程规划完成后,要责成指导教师根据学校课程规划要求制定学期指导计划,明确学期活动指导目标、内容主题、大致时间划分和保障措施。然后再根据指导计划具体制定每项活动的指导方案。活动指导方案可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时间规划、过程设计、指导措施等重要内容。乡镇教委课程指导组负责审查学校课程规划,学校课程开发管理中心审查各年级学期指导计划,课程教研组审查指导教师每项活动的指导方案,分级负责,分层把关,不合格的重做。不要只是备案待查,要充分发挥审查环节的指导功能,把问题消灭在活动实施之前。要实行问责制,凡是通过审查的计划、方案,出了问题应追究审查人的责任。
3、加强研讨交流。为了尽快提高基层管理干部、指导教师的课程规划、指导能力,要及时分层组织交流研讨活动,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探索成果、攻克难关。组建课程指导管理机构,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完成课程规划,制定学期指导计划,层层审查把关,这些工作应于开学前完成,确保课程开学后正常实施。其间应组织多次研讨交流,解决突出问题。开学后,要通过经常性课程教研活动,结合具体活动案例展开专题研讨,帮助指导教师解决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活动指导水平。教研室也将通过召开调度会、组织网上交流等方式加强宏观指导。
四、尽快完成教师培训的两个过渡
老师们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概括为“三条线、四领域、五特点”,简明、易记、好懂。这样的培训,能让老师尽快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目标、内容领域等,作为课程实施前的岗位培训是有必要的,但层次还太浅。老师们理论上明白了,但一对具体活动就又容易犯糊涂。必须尽快由一般性的理论培训向专题性的实践培训过渡,由宏观的研究探索向中观、微观的研究探索过渡。
宏观层面:三条线——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每条线都是一个活动领域,都可以产生无数个活动主题。每条线可以引出哪些活动主题,如何规划这些活动主题,每个主题活动应怎样展开,如何指导,需要一条线一条线地去研究探索。
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不同的领域有什么特点,活动方式、指导策略有哪些不同,不同领域之间如何共享资源、结合进行,都需要具体研究。尤其是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整合,劳动教育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尤为突出。
上一节信息技术教育课,孤立地学习某一程序操作,与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有距离。《指导纲要》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中之。”“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再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这三点应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让学生制作水果拼盘,课前做做准备,课上做一做,课上完活动也结束了,算不算是综合实践活动?单纯组织一次植树活动,算不算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南》指出:“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初步、家政、职业了解等方面。”“一般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为背景,在现实生活中选择那些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有关的内容,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融合经济、环境、法律、伦理、心理与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视野,以学生的亲历实践、手脑并用为特征,设计和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选择哪些内容,如何综合运用知识,应融合哪些方面的教育视野,都有具体说明。不认真研读《指导纲要》和《实施指南》,凭经验理解想当然,很容易使课程“变味”。
中观层面:五大特点——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每个特点在活动中如何具体体现,活动指导中须注意哪些问题,都牵扯到具体的实践策略,需要结合具体活动进行培训。
比如“自主性”,目前多数单位学生的自主作用没受到足够重视,选题、方案设计、活动组织、效果评价仍掌控在教师手中。老师指定选题,老师代替学生制定活动方案(老师制定的应是活动指导方案,而不是活动方案,制定活动方案是学生的事),老师代替学生组织活动,代替学生进行评价等等,一切都是老师主宰。体现自主性,教师就要“退居二线”,甘当指导者,而不是主宰者。
再比如“生成性”。如何及时发现、利用生成性资源?教师要有资源意识,关注活动过程中生成了什么,哪些是有价值的资源,如何及时利用它拓展延伸活动。精心预设十分必要,方案设计应尽可能完备;在此基础上要关注生成,及时发现利用生成性资源,调整活动指导计划。这样才能使活动的时空打开,充分体现“开放性”。
再说整体性。整体性有不同的层面,学校、学年、学期课程规划设计要体现整体性,一次活动的设计组织也要体现整体性。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利用需要整体性,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发展也需要整体性考虑。从一个主题活动的设计说,要跳出学科局限,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从学生生活、发展需要出发提炼主题,围绕活动主题组织探究、体验活动,提高活动的综合性。
又如实践性。要明确实践的具体方式和内容。不只是动手制作、操作才算实践,现场观察、采访、调查、网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炼印象感受,制作宣传品、发出倡议书、小组
合作探究,整理、交流收获、成果,都需要实践技能和习惯。这些东西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指导的视野要开阔,在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
微观层面:就一个个具体的主题活动而言,教师如何精心预设、制定尽可能完善的活动指导方案,怎样指导学生选题、制定活动方案,怎样指导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拓展深化(包括如何及时发掘生成性资源拓展延伸),怎样组织指导成果交流,怎样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活动结束后教师如何自我反思总结提炼活动指导成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来得及研究解决,教师心中茫然,乱打乱撞,直接影响了活动的质量。这样的专题培训只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才有意义,老师才最欢迎。
有些单位,课程实施前就没认真组织岗前培训,领导、老师都没认真学《指导纲要》,稀里糊涂仓促上马,结果至今连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什么都还没弄清楚,老师们大多在按照课堂教学的路子“教”,课程变成了“四不象”,带有明显的学科化、课堂化、简单化倾向。
1、“课堂化”倾向:用课堂教学的思维模式看综合实践活动,总把综合实践活动当成一节课,课前做什么准备,课上开展什么活动,课后怎么拓展,完全以课堂为中心,偏离了综合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本质要求。要搞清楚以下几点: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课程,而不是一种“课”。综合实践活动的某些环节会在课堂上进行,但那与一般的“课”有本质区别。对此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就容易出现课堂化倾向。
(2)综合实践活动的某些环节需要在课堂上集中进行,但活动的主要空间应在课堂之外。具体哪些活动要在课堂外,哪些在课堂内,要看活动需要。
(3)研究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路和策略不能套用课堂教学研究的老路子,“研究课”、“说课”、“评课”等“以课堂为中心”的教研模式有很大局限性,需要转变思路。为什么叫“活动指导案例”而不叫“教学案例”、更不叫“课例”?为什么叫活动指导方案“预设”而不叫“备课”?——基本理念不同。我一直不赞成搞什么“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为什么?容易误导老师!可以叫师生活动现场展示、活动现场观摩研讨,就是不要叫什么“优质课”“研究课”。此外,除了现场观摩研讨,还可以有更多的研讨方式,如活动实施前的指导方案交流,活动中的问题研讨,活动后的反思交流,如何细化活动目标、如何指导学生反思、如何准确把握教师的“活动指导者”角色等各种专题性的研究交流,都很有针对性。
2、学科化倾向。用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看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局限性明显。有些教师的论文、案例就叫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选编自己的作文选”,这更像是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也还算不上综合实践活动。
3、活动简单化倾向。不少教师的活动指导思路总是展不开,活动设计过分简单。《我与电视》《制作水果拼盘》《植树》,都可能成为很好的活动主题,但要展开活动指导思路,体现多方面综合。比如利用植树节组织学生植树,就可以组织多方面的活动,植树节的来历,古今中外与植树有关的文化传统,与植树有关的传说、故事、英模事迹,植树的科学常识,当地植树绿化的历史发展、现状问题和未来规划,多少内容可研究啊!完全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等活动领域整合起来,组成具有高度综合性的主题活动。事先布置学生带工具、提醒注意安全,一节课植树,回到教室简单总结几句,完了,再也想不出还能干什么,活动主题就萎缩了。
解决设计简单化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活动前广开思路,围绕活动主题充分发掘课程资源,预设多方面的活动。如可以围绕活动主题画一张平面图,尽可能多引出几条线,列出可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活动内容,再把这些活动内容排列组合,形成活动序列;也可以以某一领域的活动为主,把相关领域的活动整合进来。
二是活动中及时发掘生成性资源,不断拓展延伸活动思路,使活动序列更完善,活动内容更丰满。
三是加强活动反思指导,及时反思活动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彻底解决重活动轻反思感悟、为活动而活动的问题。反思总结交流不一定总在活动后,活动过程中也需要经常反思交流。一项活动可能预计开展一个月的时间,但通过反思交流又发现了新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就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活动计划,将活动延伸开去。有活动未必有教育,有教育未必有实效,关键是看活动前做了哪些工作,活动中进行了哪些指导,活动后组织了哪些活动。活动中形成的感受、体验未必都是积极的,有些甚至是反面的,可以通过反思交流修正感受、深化认识。魏晓岑《走得慢一点,走得远一点》活动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教师要强化反思指导的意识,将反思指导渗透到全过程中。方案设计出来了,交流交流,感悟感悟,有哪些得失;活动开展了一个阶段,再交流交流,反思反思;活动结束了,全面反思总结,把最突出的感受、感悟整理一下,由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感悟,学生经验体系得以完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才能得以落实。
此外,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如何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课程内容规划、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如何进行课程实施质量(包括学生活动质量、教师指导质量)的监控评价,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活动与学科教研活动的联系与区别,等等,都是全新的课题,需要加强管理层的培训。
第五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了不少问题。如:课程认识问题、课程资源问题、教学设计问题、课程管理与评价问题等。正视这些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和进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问题;原因;对策
1.写作的目的
基础教育课程强调培养目标应该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方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正是在小学探索一条既符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目标,又符合小学生心理年龄、认知特点发展规律的新探索。
至2003年底,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已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推行,作为这次课程改革重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在全国大部分中小学开始实施。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关键,它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教学方案的落实过程,而是该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的整体过程,从而是一个探究、发现、创新过程。但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是一门新兴课程,其发展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目前实施的总体情况看,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思仍在不断增强,有的学校已经有意识地进行了教师的学习与培训,有的学校建立了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还有的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评价。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正视目前的现实情况,形式也不容乐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严肃。而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促进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也将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对综合实践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总结归纳,将有助于更快更有效地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2.相关概念与剖析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3]。其学习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及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开发的决定》规定中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加明确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规定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区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和功能。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地方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对于习惯根据教材、大纲和传统教学方法来实施课程教育的地方、学校和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领域,一门全新的课程,一门没有教材、没有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课程,一门使地方、学校和教师对其实施确感为难的课程。
3.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的研究现状
3.1.1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尝试。国外较早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国家有美、英、法及日本等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总结中小学课外活动经验及吸取“活动课程”理论合理因素的基础上,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课程计划》中规定:开设班团队活动、晨会(夕会)、科技文体活动、体育锻炼、校传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六类活动课。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3.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的现状
3.2.1课程及课时安排不符合国家规定
陈秋红、沈旎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谈到: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培养研究》课题组对武汉市武昌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中看出,在调查的50所学校中,有10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数合计每周超过5课时,有24所学校每周2~3课时,10所学校为1课时,6所学校未写明具体时数。个别学校在课表中未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而是将班会、信息技术、劳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王颖在《深圳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问题研究》一文中也有谈到:2004年,深圳市教研室对100多所小学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7.%4的学校全部年级开设了,50.%8的学校部分年级开设,还有1.%7的学校完全没有开设。而每周开设课时1节、2节、3节、4节的学校比例分别为42.%
9、45%、8.4%、29%.由此可见,半数以上的课改年级没有开设综合实践课,近9成学校没有按规定开足综合实践课时量。
由此观之,课时不落实是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民办学校这种现象尤其严重。有的学校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正确认识,认为既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升学影响不大,作为一门副科何必在这方面浪费时间,甚至于连课表都不用排;不少学校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方、学校自行管理之名,任意分割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部2课时或者3课时用来开设所谓的地方课程;有的学校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缺乏“专职教师”,缺乏“教材”,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开设的时机还不成熟,干脆把3课时分别划给语文、数学和外语,或者只是要求学生在双休日、寒暑假期间简要地做点调查,写一篇调查报告应付教育管理部门的检查。
3.2.2学校管理制度的缺失与教师安排的不合理
陈秋红、沈旎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组织虽然有,在运行时职责却不分明、不规范,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来自学校层面的相关指导,直接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课程实施的效果。
马笑岩在《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一文中也这样写道:制度的有效建设和执行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更加需要制度的支持。然而,有的学校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制度及措施,不能通过制度措施的保障,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张建芳在《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写道: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任务集中在少数几名教师身上,导致课程知道教师专职化和具体知道宽泛化。
潘东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误区与对策》一文中也有这样的描述: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等同于班主任或专职教师。现在不少小学管理者、教师认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班主任或某一专业教师的任务。理由是,班主任熟悉班级的管理,专业教师有较精深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作支撑,这两类教师知道活动的效果比一般教师要好得多。
由上观之,许多学校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专门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员和专职负责的领导及老师。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由学校原来的班主任或其他教师来兼任,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承担的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或其他任务,因而课程计划、主题选择、学生活动过程、档案管理、成果展示等工作无人全程指导和跟踪服务管理。
3.2.3教师指导不当
王松在《亟待改变的几种现象—浅议农村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一文中描述到一种现象:有些老师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而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告诉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可以分为哪几步,每步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一问一答,循规蹈矩。结果两节课下来,学生就兴味索然了。也有的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为:教师随便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活动,只到活动结束时,教师才与学生一起分享活动“成果”。
姜翠君在《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几点思考》一文中也有相似的描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一包到底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其中教师成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角,学生成了配角,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相反,有的教师放任学生的自由,完全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的角色进行根本性变革,由传统的主导者、支配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协同者。教师不能象教学科课程一样“教”综合实践活动课,而要起到有效指导作用。就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而言,教师的指
导作用表现在:能创设小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指导小学生确定探究的方向,帮助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指导小学生获得合作的技能等。
3.2.4本土化课程开发没有受到重视
王颖在《深圳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问题研究》一文中写道:传统的教育习惯,使教师始终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老师没必要开发课程资源,自然缺乏必要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直到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深圳实施已经三年多了,经常还有老师抱怨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好上,没有教材、教参,没有课程标准。相当部分的教师不知道什么叫课程资源,什么样的素材能够成为课程资源,更谈不上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即便是有些教师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学校也不一定有帮助他们开发课程资源的条件。
这种只面向少数学生和过于重视成果、忽视对过程中的丰富教育资源的开发导致了课程实施的精英化和表面化,这并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成长。
3.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实施的解决方案
3.3.1落实课程设置要求,确保教学到位
第一,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放在和其他课程一样的高度,要求集体备课,注重专题研究,严格教学检查。第二,要保证足够的课时,开齐课程,更新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要保证学生社会实践课每学期不少于两周。第三,组织编写教材,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态化。第四,建立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和教师个人资料数据库,完善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网上操作系统。第五,在课堂教学上,首先要保障课程开齐开足,不能停开或少开,按要求配齐教师、课表、教材,其次要重视教学方式的改进和观念的创新,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教学目标。
3.3.2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素教师专业素质
第一,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师资力量跟得上。在师资配置上,要优先安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骨干力量,这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础条件;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管理上,在教师考核方案上增加了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考核,促进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探索实践的积极性和规范性。另外,组织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师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培训和交流的方式有外出学习和校内开展讲座和座谈会等等,以促进教师在心理上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视,以及对开展活动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充分了解和深入研究。
3.3.3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主体是小学生,因此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小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同时也强化了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创造有利于活动开展的校园氛围。
3.3.4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注重实效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盲目上马,各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目
标、有特色、有步骤的展开,制定的目标不能不切实际,开展的方法不能过于僵化,实施的步骤要平稳有序。比如在确立活动的目标上,学校要做到“一次规划,分期进行,循序渐进”;每学期开学,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作为开展活动课程的指导方针,针对学科的特点灵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针对农村小学教学基础资源相对落后的现状,要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要重视人员培训、课程设置、学生评价、设备配备、教学研究、样本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力求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起步扎实、过程落实、效果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