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评论的几点感想(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5:1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法律评论的几点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法律评论的几点感想》。

第一篇:关于法律评论的几点感想

关于法律评论的几点感想

(一)法律评论推动了学生的竞争、保持了法学的连续性

在美国特有的法律制度中,法律评论演变为一个精心制作的文化传递工具。一方面,法律部落年轻成员通过沿袭一定的规则而服从了学术道统的权威;另一方面,他们的青春期逆反心态又得到相当满足,他们能够有机会依据学术道统攻击、贬低和更正前辈的作品。法律部落年轻成员和前辈之间本来不可避免的冲突找到了宣泄场所。在这一过程中,法律部落平缓度过了危机、产生了新的部落头领。

当然,这种文化传递是通过激烈竞争完成的。一位美国作家这样表达一种教育平等的最高理想:“在真正平等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能成为《哈佛法律评论》编辑。”但是,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平等恰恰是让人们有平等竞争的机会来证明自己的敬业态度、开创性、合作精神和胜任繁重工作的能力,少数人成为《评论》编辑是竞争的合理结果。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自己具有非同一般的才能,而且希望证明这一点,那么,从来不拒绝向这个学生提供机会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哈佛法学院的优秀学生通过独立创办《评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们用自己的勤奋工作赢得了信任,这种信任不仅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入美国最体面的法律职业机构,而且使他们在执业之后的竞争中遥遥领先。“自助而天助”,这与中国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传统是异曲同工。

(二)制度化的法律评论是无法脱离制度本身而单独得到改善的法律评论最初是自发的产物,随后发展为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制度化的法律评论是无法脱离制度本身而单独得到改善的。如今,美国法律界人士无论是否喜欢法律评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法律评论。优秀学生需要证明自己有资格获得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就业选择,法律评论是他们进行自我证明和获得更多教育资源的场所。雇主需要凭借一定的标记去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雇员,尽管标记并不总是和实体一致,但是,与雇主分别指定标准进行个别考核的成本和差错相比,信赖统一标记还是利大于弊。法学院需要通过法 律评论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同时,又不愿支付昂贵的工资去雇佣一批专职编辑,它们发现许多愿意无偿从事编辑工作的学生近在咫尺。当然,为了激发学生从事编辑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学生需要成为法律评论的主人,而不是雇员。教授需要大量制造论文显示自己的存在,或者借此取得终身教授的资格,因此,他们需要不断扩张发表论文的园地,但,他们并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组建自己的刊物。律师需要找到能够说服法官和陪审团的论据,引用和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在法律评论上发表的言论,既节约了从事研究的时间,又借他人的口舌道出了自己的主张。最高法院需要从法律评论中寻找理论资源,论证法律的政策性解释的合理性。一篇批判最高法院判决的论文,常常可以被最高法院用来区分、限定和推翻它以前的判决。因此,批判性论文恰恰有助于最高法院摆脱前例约束的困境,并给它提供了自圆其说的解释工具。当法律界成员对评论产生极大依赖性的时候,评论本身也就成为限制法律界的一种力量。除非产生另一种可以替代的方式,并且在同一程度上满足法律界的需要,而改革成本又低于容忍弊端的代价,法律评论是不会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正如Martinez教授所 说的那样,即使在Rodell时代(30年代首先批判法律评论的教授)改变法律评论都已经为时太晚,如今就更晚了。

(三)蓝皮书:规范化和矫枉过正

《评论》在一个缺乏范式的时代,建立了范式———文献引用统一体系,从而建立了权威。文献引用规则虽然不能阻挡所有的劣质产品进入法律出版物,但是,至少增加了劣质产品进入法律出版物的难度———那些道德和智商都过分低劣的仿冒者因此被排除出法律界。例如:任何法律评论都不会接受一篇没有文献引用的稿件。因为,这种稿件有两个明显的疑点:其一,或许作者对这一主题根本没有进行任何研究(因为不屑研究、懒得研究或者没有

实力研究等等),纯粹是一个人凭空自说自话;其二,或许作者得益于他人已有研究成果而 没有承认这一事实(因为担心他人已经登临的学术高度会显现出本人的渺小,不知道抄袭和写作的区别,缺乏因受益而萌生感激的常人之心等等)。

学术进步是一个积累过程,完全脱离前人学术积累而另起炉灶,或是无谓的自我消耗,或是无知和狂妄。论文的雷同、重复、抄袭,不仅是作者无端消耗自己的生命,也是浪费读者的时间。当一个学术领域出现众多开天辟地的“带头人”、“大师”、“新星”,或者炮制出一连串“前无古人”的新观点的时候,学术本身必定因为严重的道德危机而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困境。文献引用规则迫使作者必须关注他人已有的研究,要求作者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从而建立了基本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大大减少了学术资源的浪费。读者有理由怀疑事实陈述的可靠性,作者有责任事先消除读者的合理怀疑。例如:作者声称法律如何规定、法院如何判决、自己的看法和某人相同或者相反,这都是一个关于事实的陈述。当作者做事实陈述的时候,他至少应当证明:这些事实既不是凭空构造,也不是无从查考的“耳闻”。证明方法就是向读者提供查找事实来源的线索。文献引用规则至少使学者不必因为虚构的事实和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的观点而进行无谓争论。

最后,文献引用规则或许有助于保持法律职业的适度封闭性和可辨认性。某些“行规”对于职业训练也许是多余的负担,但对于保持行业的适度封闭性则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增加了行业准入难度;某些“行规”也许是不合时宜、违反理性的习惯,但是,却具有吸引客户的效力,废除这些“行规”将增加客户辨认业主的难度。蓝皮书不合事宜之处在于将“规范化”推向极端,试图用一种统一模式去管制文体,想当然地规定外国法律、判例的引用规则,从而招致众多批评。但是,由此否定引用规则的必要性则是另外一种极端,其危害大大超过蓝皮书的极端。

(四)中国法律界能够接受学生主办的法律刊物吗?

我必须承认:大多数同行都会断然否定这种可能性,而且大致会提出一个无须论证而又无可辩驳的理由———国情不同。时下风气之一是学术评价纳入行政渠道,并且严格按照行政等级划分序列。例如:在大学、研究机构都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则,毕业生竞争“留京指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可以多得1分(成为对比的是,担任校级学生会干部,或许可以多得5分);教师竞争“职称指标”,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论文可以多得2分(成为对比的是,兼任处级以上行政职务,或许可以多得5分)。学生编辑的刊物无法在行政等级序列找到它的“级别”,因此,在学生编辑的刊物(例如《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论文能否得到官方评价系统认可,本身就是一个疑问。在这里,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一个假定,只有列入行政序列的刊物,才是正宗刊物;刊物的行政级别越高,发表论文的质量越高。这种假定并不能从中国传统得到验证。反映一个时代的中国国情作品———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康有为的《大同书》,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鲁迅的《阿Q正传》,没有一个发表在具有行政级别的刊物上。因此,真正的问题不是学生编辑刊物是否适合中国国情,而是时下风气究竟是扭曲的国情,还是植根于固有文化的国情。

时下风气之二是门户承继,互相捧场,弟子称先生为“泰斗”,先生称弟子为“新星”,难得有坦诚的学术批评。在这样的风气之下,如果让一群法学院的研究生担任总编、编辑,由他们通知导师修改稿件或者将稿件完璧归赵,其后果可想而知:教授如受小儿戏辱而震怒不已,法学界同行物伤其类而同仇敌忾,学生编辑不仅考不上博士生,毕业考试能否及格也会成为问题。总之,杂志稿源枯竭,或者关门而作鸟兽散,或者成为众矢之的而惶惶不可终日。然而,在古代中国,学生编辑、整理老师的文章是常见的事———如果孔子的徒弟当年没有编辑师傅的文章、言论,《论语》又如何能够流传至今?我想,中国并不缺乏学生编辑教授文章的传统,只是中国固有传统需要发扬而已。

第二篇:清华法律评论征稿函

《清华法律评论》征稿启事

《清华法律评论》是由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独立运作的学术类公开出版物,以半年为一辑,全年为一卷。现向广大法学研究者和法律从业者征稿。

1、来稿题材、体裁和字数不限,举凡论文、评论、书评、译文、案例评析者,均在接收之列。我们尤其欢迎关注学界及实务界当下热点问题、彰显法律人社会责任感的文章。

2、《清华法律评论》采用学术刊物通行的注释体例(具体参照附件的注释体例),来稿请附英文标题,论文类稿件请另附英文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翻译稿需附原文,以及原作者或出版者对于此翻译的书面授权许可(包括email)。因译者侵犯原作者或出版者的任何可能权利所导致的纠纷,《清华法律评论》编委会或其任何成员不承担与此相关的任何责任。

3、《清华法律评论》采取三审匿名审稿制度,我们会在一个月内将审稿结果通知作者。

4、《清华法律评论》目前不向作者支付稿酬,但将赠送发表文章的作者当期刊物两本。

5、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所载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必然反映编委会或者主办机构的观点或立场。

6、来稿被《清华法律评论》采用,其电子版也将被“中国期刊网”所收录。

7、投稿方式: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或邮政渠道(见下附地址)。电子版请采用word文档格式,以附件形式发送。书面投寄请使用打印稿(A4规格纸张),并同时将文章电子版发至本刊电子邮箱。来稿务请注明作者的相关信息(如有多个撰稿人,请分别列出),包括:姓名、性别、国别、目前所在单位、联系方式等。

8、任何来稿视为作者、译作者已经知悉并同意《清华法律评论》的征稿条件。

本刊法律博客:http://thlawrev.fyfz.cn/ 本刊电子信箱:lawreview@mail.tsinghua.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法学院《清华法律评论》编委会 邮编:100084

第三篇:法律旁听感想

法律旁听感想

学号:201140051姓名:xxxx班组:15班(1)组

旁听时间:2012年6月20日星期三

旁听地点:广西医科大学演讲厅

开庭审判流程:宣布开庭

2展开法庭调查

3质证

4法庭辩论

5双方总结陈词当庭对被告人进行教育,并让他做出承诺。

6法官组织调解,本案当庭宣判,本案被告人被判为有期徒刑4年零6个月,并罚款3000元人民币。法官为同学们答疑解问。

感想:

本次法院旁听实践课,让我懂得了不少有关于法庭审理案件的一些知识。在还没亲身在现场听法庭审理案件之前,我对法庭审理案件,审理犯人有着一种特别的感觉,认为在法庭上审理案件、审理犯人是一种神秘的审理方法。今天到法庭审理现场后,才明白法庭开庭审理案件、审理犯人时,是公平公正的,对每个人都一样。在法庭上,无论是法官、公证人、辩护人、法政代理人还是犯人,都有权利说话,例如:被告人觉得公证人提出的证据不符的,被告人有权提出公证人所说的证据不符,当被告人觉得法官量刑不合适,被告人可以提出应判刑多少年,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法庭开审是一种民主的法制审理方法。

本次被告人年龄未满18周岁就触犯刑法,看到这位被告的小弟弟被押上法庭,我真的不相信,年纪轻轻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还有他明明知道是毒品,还要从广东带回南宁。当法官问他为什么明知道是毒品还要待回南宁时,他的回答是为生活所迫,当法官问他那个叫毒品给你的人给你多少钱时,他的回答为1000元。我真不明白,难道钱是犯罪的根源吗?法官说的没错,四肢健全,所谓的为生活所迫只是犯罪的一个借口。其实赚钱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来赚钱的,而且是慢慢赚的,哪有一下就赚很多钱的。

本次法院旁听,还有一个很深刻的体验。当被告人的辩护人对被告人进行教育时,说话越来越软,甚至有哭泣的声音,人性是柔软的。但是法律是强制的。任何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是成年人也好不是成年人也罢,没有例外。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听到被告人的忏悔和被告人向自己的父亲承诺后,我也被深深的感动。差点也为他的忏悔而流泪,我希望他能遵守他的承诺,希望他在劳改时好好表现,好好想想自己的过去和自己出牢后要做怎样的人,也希望他出牢后好好地做人。

第四篇:法律讲座的感想

法律讲座的感想

今天,我们听了一个年轻老师的法律讲座,虽然老师年轻,但是知识储备和讲法都很好。本来枯燥的课,变得有意思,使我们很爱听。

从法律的历史发展,到讲几个法律小故事,是我们知道法律并不是高不可及的。

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老是犯错误,法律纪律观念淡薄,屡教不改。认为:只要自己不去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这就告诉了我们: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做损坏公物,打人,骂人,甚至偷窃等坏事,不仅仅是给你个人的形象抹黑,而且会渐渐腐蚀你的心灵。渐渐地,就会使你经常情不自禁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你不能够痛改前非,继续发展下去,那些恶习就会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会越变越严重。到时,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监狱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便是证明。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才干的时期,可塑性很强。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意志脆弱,自控力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步步走上不轨之路。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身边是经常发生的:某市一个成绩本来很优秀的学生,受了一帮坏朋友的引诱,经不住诱惑,在街上玩了一个通宵:泡酒吧、喝酒、抽烟……,从此就渐渐地沉沦下去,不能自拔。后来竟发展到结伙抢劫!最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应有的制裁。这不是又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吗?我们正处在花样的年华,诗样的年龄,谁愿意在失去人身自由的地方度过本该非常美好的日子呢?

虽然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但也时常受到侵害。现在尽管有老师、家长的保护,但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呵护着我们,况且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父母,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独立生活的。所以,自我保护也就成了我们中学生防止自身受到伤害的必要措施了。学生大多时间都在学校,所以往往我们受到伤害都是因为同学之间的冲突造成的。为了避免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应该严于律己,不能自己去惹事生非,挑起事端,导致别人对你的不满,轻则吵架,重则就会出现结伙斗殴,事故也会随之而发生。到时,不仅会给自己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会使你受到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的折磨,后悔也来不及了。相反,如果同学们都尊重别人,互相谦让,真诚待人,这样一定会树立起一个文明的集体,你也会因尊重别人而受到别人的尊重,怎么还会受到他人伤害呢?我认为同学们,女生应该追求“淑女”形象,男生应该学做“绅士”。何为“淑女”?又何为“绅士”?“淑女”应是一个说话语言得体,不说脏话,不与同学嬉戏打闹的形象;而“绅士”则应体现出:举止文明,做事说话沉稳,动作不粗鲁,尊重他人等。这样,同学之间不仅会建立起真挚的友谊,我们的校园也会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文明景象。哪里还会出现打架斗殴,漫骂别人等不文明的事呢!

这次法制讲座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政治”课,使同学们深深感悟到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同学们,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严于律己,改掉不良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当代中学生吧!当人类社会有了法律之光,才融入了真正的文明,奔涌的历史洪流中,是法律的甘霖惠泽着我们的心灵。法律,这个神圣的规则,维系着人类的延展,法律,这座巍峨的灯塔,照亮了人类前进的征程。没有法律,社会就没有秩序,没有法律,人类就没有发展,法律是我们赖以生活的土壤,我们时刻都在与法律同行。与法律同行,是人生的美妙音符。我们既可以享有法律赋于的权力,又需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我们既需要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发展,又需要遵守法律保障他人的利益,我们既需要从法律中获得力量,又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是把双刃剑,你遵守她,她就会忠实地为你服务,你背叛她,她就会给你惩罚。与法律同行,我们才会有安全感,生活才有支撑,发展才有航标,工作才有基石,做人才不会背离轨道。与法律同行,我们必须抛却思想中的杂念,摒弃你生活中的陋习,剔除你工作中的不良作风,不然,我们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与法律同行,我们必须一心一意,不能心不在蔫,必须忠诚,不能懈怠,否则,我们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法律同行,意味着我们要更好的学习法律知识,需要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她,运用她。学习法律知识,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一日曝十日寒,学习法律知识,需要深入而细致,不能轻飘而肤浅,学习法律知识,需要用心吮吸,用脑铭记,而不能成为挂在口上自欺欺人的口号。法律,博大而精深,智慧而严谨,她给人希望,寓人力量,只有通过集聚法律的力量,我们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法律讲座的感想

第五篇:法律实习周感想

法律实习周感想

刚刚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实习,虽没有像其他专业一样完全进入实践操作,但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实习方式与平常完全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比更让我受益匪浅。

做一个合适的中国人

开启我们实习课程的便是孔子学院李老师“做一个合适的中国人”的讲座。一开始在实习之前看到这个讲座名的时候,我还很是奇怪为什么我们法律专业的讲座要谈这样一个范围如此之广并且与法律无太大关系的主题。李老师他首先提出来,现在的中国人都是在用中国的发音讲西方化。也就是指,现在的很多中国人都向往着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看到尽是其他国家的好,却忽略了他们的弊端。美国的现状总结为:青年人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有多少老人在自己的家中死去,无人问津。而日本人更有着世界上最高的自杀率。并且汤恩比博士说,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他还说,如果有来生,我将在中国。看到这里,我想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为中国的思想而骄傲吧,而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对于李老师的演讲,我还有点最为印象深刻的便是演讲最后反复唱的那首词: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诗对如何做人处事,安身立命做了很好的阐释。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会经历很多酸甜苦辣的日子,加入我们能将生活中的好与坏都忘怀,那么便是人间最好的时节了。作为一个学生,我们除了学业比较重之外,并没有一些如已经进入社会的人的生活压力,所以事实上我们的好时节更多是被我们自己所耗掉的。虽然我自认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但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时间也被我耗在了玩手机,看电脑上。虽然每次最后都会有点遗憾自己浪费了时间,但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下一次仍是这样不会有太大的改善。但是听完此次讲座之后,我有了一定的感悟,时间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做什么样的人也是由自己决定,那为什么我们不为自己选择好的呢?同样的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要以“作一个合适的中国人”为开端,因为如果你不是一个合适的中国人,你又如何站在一个合适的角度维护法律的尊严。不过对于李老师提到的有一点我不赞同:他说律师所赚的钱都是凶财。因为在我心中律师是一个挺神圣的职业。我承认生活中也许会有一些律师丧失自己的职业操守。但是这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律师职业的存在就证明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需要专业人士来解决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若把律师所赚的钱称为凶财,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愿意花这个钱呢?只能是因为值得,合理的劳动力所赚取的钱怎能称为凶财。

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大学学什么?

这一个讲座与我们日后的就业方向更为息息相关,主讲人是来自北京市惠诚(常州)律师事务所的吴主任。他一开始便像我们提了几个问题,比如对于政府的有关部门了解多少,对于借据该如何书写,对于房屋合同该如何拟定,几个问题下来,让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个书呆子。学了两年的书本知识,但是问题联系到实际自己就素手无策。这也正是吴律师所提出的我们学习法律应从实际角度来学。接着,吴律师围绕以后若想做律师,以后在大学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哪些方面的内容。首先,专业知识,我想靠法律吃饭的人,若无巩固的法律知识,显而易见的是无法很好就业的。其次,分析能力,面对同一个问题,应该要有辩证的思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要有比他人更完善的思考。接着,写作能力,法律毕竟也是属于文科类的,写文书什么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以后的大学生活里应更注重语法知识的培养。然后,语言能力,作为一个律师口才也是至关重要的。很不幸的是我就是那种羞于在人前说话的人,我需要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多的磨练自己。最后,社会知识,现在的我们处在大学这个象牙塔里,对于外面的社会有着很多的不解和误解,所以尽可能的多了解社会生活对于以后我们融入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在讲座最后,吴律师还提到在大学期间我们就应多接触一些与法律实务有关的工作,比如说去律师事务所见习什么的。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后我与同学就一起去该律师事务所咨询了一下见习的事情,下个礼拜就会正式开始见习的工作。期待我能从中学到很多法律实务上的知识,从而更有助于自己书本上知识的学习。

司法礼仪

屈老师一开篇就从最近很热的马航事件入手,提到我国很多群众的表现与我们礼仪大国这个名号不符,很多人抗议要真相。美国对于我国的表现很是头疼。然后又提到了习近平出访衣着的讲究,以及周恩来那闻名于世的礼节值得我们尊敬。从这一系列事情体现我国近几年群众对于一些事情在礼仪上的表现不是很好。从礼仪这一个较大的范围从而深入讲到到司法礼仪。何为司法礼仪,即指司法活动的主体在司法活动中所应当遵守的礼节,仪式和其他交流与行为的态度和方式。法官应有其威严,然而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案子会受到媒体的操控,群众舆论的影响,法官的权威性也在逐渐的削弱。所以我认为要想更好的树立法院的权威i,得到民众的信仰,我国应该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更好的发扬司法礼仪。对于现在的我们虽然还不是司法活动的主体,但是当我们去法院观看庭审的时候也应该遵守我们该有的礼仪。

武进看守所参观

去武进看守所参观,是我第一次直面在押人员的生活环境。尽管武进看守所被称为标兵看守所,而且还是全国环境比较好的看守所了,然而里面的环境让我有种窒息的感觉,在那么狭小的空间里,有那么多人长时间的在里面一起生活,也没有其他的消遣工具。我可以想象到生活的沉闷与枯燥。也难怪徐老师说去武进看守所的参观更多的是为了让我们珍惜现有的生活,不要一步错步步错。之后,还有一位未成年在押犯向我们做演讲,他是因为抢劫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在他的字里行间表露出的是他深深的悔恨与对不起。若早知道当初,又怎会有今天的恶果。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然而如若好好珍惜,也许生活会有意想不到的灿烂。其实,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也被关在自己所设的牢笼里,我们抵制不住手机电脑的诱惑,有多少时间是被荒废在此。不也正如那些真正困在牢笼的人一样,回首那几年尽是如此的空白。所以现在的我们应该珍惜所拥有的生活,学习我们所能学的一切,对以后总会有帮助的。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其实这位学长给我们上的是一堂课,而不是演讲。他用诙谐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他的奋斗经历,以及他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开阔了我们对于学法律者以后就业方向的广度。作为一个保险法律人,他也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职业所经常涉及的一些法律条文,扩充了我们的法律知识。其实让我受益最大的,是学长所定的演讲题目以及一开始放出来的温总理的诗。对此我有一定的感悟,仰望星空是指我们应该要有一个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脚踏实地则是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要为之而奋斗,不是嘴上说说,也不是随便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目标就 会离你越来越近,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这也同样证实了大学应有一个你会为之努力的规划。

选择成为律师

在此之前已经有位吴律师为我们讲过律师应具备什么,然而吴学长所讲的选择成为律师。却让我们提早的去思考了我们以后的就业方向,是选择成为律师还是考入司法机关,或者还有其他选择。一开头学长就提出律师是个越老越值钱的职业,因为业务的开拓以及人脉资源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这也就注定了开头几年是必定要吃苦的。正如老话所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律师是一个需要发挥人全部职能的职业。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多方面的发展。我很清楚自己有着很多的不足,表达能力的缺乏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我坚信,只要自己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了,那么问题也就已经解决掉一半了。律师是一个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职业。这也就意味着光死学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最后学长还提出我们应该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弱势,知道自己的底线,并且不能忘记作为人乃至作为律师的操守。说实话,以前学习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准备以后做一个律师。然而今天听了学长一席话,我却有点犹豫了,不只是因为了解到律师一开始的艰苦,更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若选择了律师,我到底还要如何加强自己的努力,这是我以后很长一个时间段要思考的问题。

观摩刑事庭审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法院观摩庭审,心情很是激动。之前便听说过这是一场刑事庭审,正好这个学期也学了刑事诉讼法,所以对于法庭上的程序也更为留意。先是法庭调查,在告知被告人的几项权利后,开始是法官对被告人简单的询问,公诉人请示书的宣读,公诉人的讯问,审判员讯问,公诉人向法庭举证。然后是进入法庭辩护,从庭审上的现况来看,公诉人的优势是压倒性的,所以并没有太大的争议。最后是休庭十分钟后,宣判被告人判刑十年。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庭审结束之后居然有很多人非常的同情被告人,说他家里有老有小,判四年实在是太重了,法律太过冷酷了。可事实上本来他应该要判五年半的,考虑到他坦白从宽,以及家里人积极的偿还抢劫金额,所以给他减刑。而且据法官说的四年已经是江苏省抢劫量刑的最低限度了。我个人觉得四年有点太轻了。因为就算是存在自首这种情形也只是可以减刑,而他只是坦白从宽,那对于减刑应该也没有太大的依据。就算是考虑到他家里人的补偿,那四年也还是有点少吧。后来在回来的时候,正好与老师谈及这个问题时,老师说法官对于判刑也有自己的考量。但是存在前一种同情被告人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如果这样,被害人怎么办。所以由此可知,从事法官的工作要有理性,尤其是女生不能被情感所影响,那样法律便会有失公正。

法院的现状

其实在之前的司法制度中老师就曾经提及过我国的司法概况不容乐观。然而当我听到常州中院副院长李院长的讲述之后,我更清楚地意识到我国的法院真的处于一个尴尬的境界。它并不向我们所看到的美剧中一样有着崇高的地位。相反的是,在我国由于法院的财政是与地方相联系的,所以法院也就被政府控制着。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法院中也设立了行政厅(也就是给百姓提供民告官的平台),但是案子也是少之又少,并且规定了可诉与不可诉,也就是说很多案子告了也无法立案(即不受理也不给出拒绝授予裁决书)。更甚的是,许多民商事案件判了也得不到很好的执行。所以很多的人对于法院并不是很是信任。以前我以为这只是说说而已,后来我问了身边的一些人发现他们很多时候并不会选择走法律这个途径,更多是倾向于私人调解。这也就充分体现了法律不被人们所推崇。而且,法官们也面临着工作量大,但是工资不见长的现状。尽管如此,法官的门槛也越来越高,现在很多地方都要求法官有硕士学历。所以经过此讲座也让我对于以后是否要往这方面发展有了一定的思考。如若最终选择了这条道的话我要更加努力,才能使自己达到此要求。

关于民事调解

在这一讲座中,黄院长没有谈到法院的审判诉讼却着重于讲民事调解。其实在上学期所学的中国法制史中就对马锡五法官有一定的了解,他在民事调解上有很大的成就。然而近几年随着法官的信任的走低,调解难度的加大,相对于民事调解反而更倾向于审判诉讼。其实在这个讲座中让我感悟最深的是黄院长提到的当事人因为一个鸡蛋的纠纷最后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的例子时。在这个例子中,我更多的是对于人生的感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矛盾,我们都应该有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想法。而不应该斤斤计较。

总而言之,在这一个实习周中,我学到的不仅是与法律有关的内容,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俗话说得好,欲成才先成人。若想以后在人生道路上有所成就,我必先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若不然就会像我们在刑事审判中看到的人一样。他虽有本科文凭,最后还是因为思想不够成熟走向了错误的道路。那么他的人生道路还未怎么开始,便需要停下来休整。所以在之后还有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在重视学业的同时,更应该注意提升自我修养。

下载关于法律评论的几点感想(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法律评论的几点感想(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方法律思想史感想

    西方法律思想史之自然法评价 一、前言 记得在第一节课上老师便有提到,西方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有自然法思想。这与中国古代道家消极顺应的思想有所不同,是指在实在法之......

    法律逻辑课后感想

    法律逻辑 上周听了夏老师的课,夏老师给我们讲了“定义与概念”。那究竟什么是定义呢?在百度百科里面的解释是“定义是认识主体使用判断或命题的语言逻辑形式,确定一个认识对......

    《法律职业》读后感想

    这是霍姆斯在给哈佛大学本科生演讲的一篇结束文。从这一篇文章中,我读到了法律职业的理想性和崇高性。“法律并不是一个属于艺术家或者诗人的领域,法律是理想的职业”,从事法律......

    西方法律思想史感想

    西方法律思想史上课感想 10法三李宏灿201030840314 首先很荣幸能够再次选到唐老师的课,我觉得相遇就是缘分吧,虽然很多同学都选了这门课,不过不是有没选的吗,所以能够在同一间课......

    法律务实实习感想

    实习总结 学号:2010014397班级:法学103班姓名:尹琼翊 转眼间法律实务实习已经结束,回顾这段时间的经历,无论最终呈现的成果是否精彩、完美,至少,自己从中所学习到的东西,已经超过了......

    评论项羽的诗句及感想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我的力量大到能拔起大山啊,我的气概能压倒当世,时局不利呀,乌骓马也不再飞驰,乌骓马不再飞驰啊......

    第一哲学沉思集感想评论

    从笛卡尔第四个沉思谈何为真理 1. 概念理解 在讨论何为真理前,我先将我对真理这一概念的理解进行一下阐释。 哲学上的真理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在......

    新闻报道与评论的法律底线(20070818)

    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法律底线李 斌 全北京市长安律师事务所长沙分所律师日前,受长沙晚报报业集团的邀请,我与长沙晚报和报业集团系列子媒体的部分编辑、记者老师就新闻报道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