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萧山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 雪中送炭解民忧
萧山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 雪中送炭解民忧
杭州萧山区法律援助志愿者、杭州萧然法律服务所主任陈永铭捧着厚厚一叠资料,走进萧山区法院。一起涉及258名职工薪酬的法律援助案件,经过长达3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到了关键时刻:法庭调解。
“这起案件能走到现在这一步,很不容易。”对刚接案时的情景,29岁的党员陈永铭记忆犹新。那是今年8月,萧山区进化镇政府门口聚集了某钢结构有限公司的250多名讨薪职工。公司因对外担保出问题,企业停产,解散了所有职工,但经济补偿金久拖未付。
对讨薪案件,陈永铭可谓驾轻就熟。仅今年以来,她参与办结的农民工讨薪案件就多达300多件。“250多名职工,涉案金额300多万元。我和他们一谈,知道事态严重,立刻向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汇报,启动了农民工讨薪维权绿色通道。”
之后,陈永铭和她的同事日夜加班,3天内就把仲裁材料做好,让所有职工进行签字确认,但因公司停产,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为此,陈永 铭熬夜准备起诉材料。因为证据材料准备充分,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当场达成调解协议,300多万元补偿金全部予以确认。走出法庭,很多职工围着陈永 铭连声表示感激,而她的手机也一直响个不停,都是感谢的电话。
有个叫杨明太的职工,一开始公司把他的名单遗漏了,通过陈永铭等人的仔细核对,也顺利争取了16000多元的赔偿款。电话里,他激动地对陈永铭说:“真心感谢你,等我拿到钱,一定要送你一面锦旗!”
陈永铭告诉记者:“这起案件办下来,我们接到职工的数百个电话。但我们不觉得烦,因为这一个个电话,寄托着这些职工的心声。作为一名党员和法律工作者,全心全意为困难群众服务是我们的职责。”
于去年4月成立的杭州市萧山区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共有248名志愿者,其中党员79名,主要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至今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一千余件。萧山市场网
第二篇:法律援助解民忧 受援群众送锦旗
法律援助解民忧受援群众送锦旗
2011年3月18日,一名妇女来到船山区法律援助中心,一进门便激动地说:“感谢法律援助中心杨律师,我的官司胜诉了……”,边说还边展开一面锦旗,上写着“热情援助 尽心尽职”八个金黄大字。
原来,这位妇女苟某的爱人熊某于2009年11月10日骑自行车在人行横道线上横过道路时被肖某驾驶的出租车发生碰撞,造成熊某受伤。经交警支队鉴定由肖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后双方就治疗费用和赔偿款发生纠纷。苟某在多方寻求解决途径无果的情况下找到了船山区法律援助中心。经了解和调查,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杨和昆律师同意提供法援援助,并主动作为其代理人。接案后,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展开案情分析,制定诉讼方案,并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工作,及时收集相关证据。2010年11月,法院开庭审理了熊某交通事故赔偿案,因为有船山区法律援助中心杨律师在前期充分的调查取证工作,在庭审过程中,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熊某如愿拿到了自己应得的赔偿款。
第三篇:下基层解民忧
钟山区工商局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 为深入开展“四帮四促”活动,落实“大走访、大落实,促进大发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及深入开展“中层干部下基层.促进作风大转变”活动,钟山区工商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了由局长龚昌霖同志任组长的整顿行动领导小组,从各分局抽调60多人,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整顿食品安全大行动”的活动,从10月8日起,以全区商场、超市、个体经营门店、批发市场为重点,以假冒伪劣食品、早餐市场、肉及肉制品市场、豆制品市场、粮油市场、酒类市场、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非法生产、经营使用“地沟油”等为专项监督检查重点,解决无照经营问题,严查经营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仿冒注册商标等违法行为,规范完善经营者索证索票、自律制度。
目前,“千名干部下基层,整顿食品安全大行动”开展以来,钟山区工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70人次,检查经营门店890 户,抽检食品8大类15个品种25个批次,取缔无证无照24户,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6件,下发整改通知书87份,责令停业整顿15户,查获假冒伪劣食品标值8000余元。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扶贫帮困解民忧
扶贫帮困解民忧,捐资助学献爱心工业园区管委会举办贫困大学生捐资助学活动
依照应县委、县政府指示,澄城县工业园区包联安里镇义井庄村的扶贫工作。根据园区弥振乾主任、孙忠庆书记的安排,由梁峰副主任亲自任组长、园区包村干部问利洁同志长期驻村了解村中贫困现状,展开扶贫工作。
今年7月,正值高考结束,义井庄村有7名同学达到高考录取分数线,顺利考上大学。工业园区非常关注村中贫困考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园区领导多次强调要解决好贫困考生入学难的困难。梁峰组长以及扶贫驻村干部问利洁同志经过深入细致的摸排、筛选、比较,了解到该村赵家洼的赵辉同学存在上学难的实际困难。
赵辉同学,之前就读于王庄中学,今年高考上二本分数线后被榆林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专业(四年制本科专业)录取。其家中6口人,爷爷奶奶年岁已高体弱多病,父母曾因2年前的一次车祸导致母亲重伤,治愈后也丧失了劳动能力,还有一个成绩优秀的妹妹正在读初中,父亲在家务农,闲时在县城打点零工,收入微薄,当前全家人就靠父亲一点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计,家庭的确非常困难,赵辉的学费问题成了家里这些天来的头等难事。了解情况以后,县工业园区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开会探讨如何解决该同学的上学难的问题,为园区在义井庄的扶贫工作开个好头。经过园区同社会爱心人士的多次接触和诚恳邀请,把赵辉同学的实际困难讲给别人听,最终,园区的诚意感动了企业家,一家来自西安的物流企业的杨总表示,愿意对该同学提供资金帮助。
陕西传递者速递有限公司,是一家规模很大物流企业,企业团队成员有朝气、有活力,未来几年将打造成为全西北物流的标志性企业。杨航董事长年轻有为,很有爱心,长期从事爱心捐助、捐资助学等慈善事业。工业园区同杨总关于帮扶赵辉同学的事上一拍即合,杨总说愿意将爱的火种传递下去,这也迎合其“传递者物流,传递爱的种子”的企业文化。8月26日早9时,驱车数百公里后杨航董事长一行抵达工业园区,同园区领导简单会面后跟安里镇负责扶贫工作的宋成芳副镇长取得联系,直接奔赴安里镇义井庄村赵家洼的赵辉家中,进行简单的捐赠仪式。
10许,赵辉家中,园区领导梁峰、驻村干部问利洁、安里镇副镇长宋成芳等同志以及捐助人杨航董事长同赵辉及其家人举行了简单的座谈。梁峰主任、问利洁同志做了简单的情况介绍、杨航董事长对赵辉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刻苦学习,勤奋努力;二是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三是接受爱心的同时也要学会传播爱心,把爱心传递下去,通过刻苦学习为祖国做出贡献,学业有成时要回馈社会、传递正能量。宋成芳副镇长对杨总的爱心也给予了肯定和感谢,并寄语赵辉同学要努力学习,坚强自立,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
10时30分,杨总将本学年的资助资金3000元一次性交付赵辉手中,并承诺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只要赵辉同学能够刻苦用功、努力学习,他会持续对赵辉同学给予学费上的帮助。赵辉同学接受捐款并鞠躬感谢。
最后,大家在正能量的感染下都深受感动,参与扶贫同志、捐资人以及赵辉家人合影留念,工业园区以及赵辉家人对杨董事长的爱心善举表示了感谢,随后告别离开。
工业园区一直重视扶贫包联工作。今后将通过积极工作,在扶贫工作中做出更大努力,解决群众更大的困难。
第五篇:下基层 解民忧
下基层 解民忧
自今年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以来,各级驻村工作组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统计,截至目前,工作组专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1171次,召开群众大会6648次、近50万人次参加,与群众个别谈心谈话、开展教育62411人次,组织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近5000次。
走到群众身边,了解民生、宣传政策、解决问题,这是西藏自治区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特色,也体现了近年来各地群众工作不断增强的趋势。此前,重庆开展了“三进三同”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以此加强党性锻炼和作风修养。最近,江苏、山西、湖北等不少地方组织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其中一些省部级干部“微服”调研,不坐专车,不带秘书,拒绝陪同,受到了社会公众和媒体舆论的热切关注。这些与基层、与群众有关的活动,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实质并无差异,就是为了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这深刻地点出了当前群众工作应有的态度和行动。毫无疑问,只有真正把群众放心上、当亲人,我们的党员干部才能把身子沉到基层去,才能为群众出点子、谋好事,最终才能赢得民心。
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猝然去世,曾令当地群众悲伤不已,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什么沈浩能让老百姓掉眼泪?说到底,沈浩的作为显现了党员干部应有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以及他为此而付出的艰苦努力。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不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的,而是要双脚踏进泥土里,和百姓零距离接触。
人们常说军民鱼水情,干群关系何尝不是如此?干部和群众感情深,就是如鱼得水,具体工作就能做得切实,做到群众心坎上;相反,鱼儿离了水,就是再使劲、再扑腾,也难有作为。现在,有些干部表面功夫做得很足,下基层、访群众,前呼后拥,声势浩大,但一阵子热闹后,除了扰民基本毫无实效。这样的“联系群众”实则疏远了群众。
下基层,接地气,知民意,解民忧,这是一项艰苦而长久的工作。在西藏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下基层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毅力,唯有如此,下基层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才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