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在课文中吹泡泡
学会在课文里 “吹泡泡”
----谈人教版教科书“泡泡题”的运用
西周小学胡灵巧
摘要:本文针对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导学不深入的情况,依据现行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特点,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自身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如何在课文中进行“吹泡泡”的练习,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阅读吹泡泡
前言:翻开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你会发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出现了许多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的“泡泡题”,尤其是三、四年级,四册教材中共有精读课文83篇,其中有“泡泡题”的课文就占了70篇之多,可见其突出的导学特色。
然而,在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将泡泡题作为一个思考题向学生提出而已,只要学生解答了,就置之不理了,其导学作用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读课文的肤浅的层面上。其实,对于学生阅读来讲,“学习伙伴” 是阅读的先行者,“泡泡题”是“学习伙伴”在学习课文时留下的阅读痕迹。其导学的深层意义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要发挥教材的导学特色,可以分下面三个阶段,运用“泡泡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像“学习伙伴”那样在课本里 “吹泡泡”。
一、我让泡泡题“长大”了
泡泡题,意在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所以它往往是没有明确答案的。教师利用这些泡泡题指导学生完成 “我让泡泡题长大了”的练习:在课文泡泡题边上的空白处写出自己对泡泡题的理解,再把自己写下的理解围成一个新泡泡,与课文泡泡题相互连接。按照新泡泡书写的位子不同,“泡泡题长大了”可以有三种“长”法,一是泡泡题长“高”了,新泡泡接在书中泡泡题的上、下位子;二是泡泡题长“长”了,新泡泡连在书中泡泡题的前、后;三是泡泡题长“胖”了,新泡泡围在书中泡泡题的四周。
课文中以下三类的泡泡题,都很适合开展这样的练习。
1、省略号泡泡题
泡泡题带有“„„”,留给学生想象、思维的空间。例第五册《孔子拜师》一课,在“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句子边有个泡泡:“从这句话我感受到„„”感受到什么呢?教师抓住“终于”一词,提醒学生联系上文的描写来体会。鼓励学生在泡泡题边上加上新泡泡,让他们大胆地把自己的感受补充出来:我感受到孔子来到洛阳是多么艰辛啊!我感受到孔子求知的心情是多么急切呀!
2、问题类泡泡题
学习伙伴的话,其中不少都是以问的形式提出的。如第六册《燕子》一课,学习伙伴在“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句子边问道:“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孩子们想象着,兴奋地述说着自己多彩的理解。教师再引导学生静静地综合同学们的理解,把它写在泡泡题的边上,形成一个大大的新泡泡。另外,这题的理解多元,可以让孩子一个理由围一个小泡泡,望着一串新泡泡,孩子们多骄傲多高兴呀。
3、“我发现”等类的泡泡题
有的泡泡题表面看去是有答案的,其实并未明确。例如第五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的第2自然段后有泡泡题:“我发现这一段有不少意思相反的词。”相反的词”是哪些呢?让学生找一找,写在新泡泡里:清—浊 轻—重 上升—下降。
起初,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围绕泡泡题学习课文,交流后再指导孩子写新泡泡。孩子们学会后,也可以让他们自学课文,直接做“我让泡泡题长大了”的练习,然后交流评价。这样,学生可以主动关注和亲近“泡泡题”。“我让泡泡题长大了”的练习,孩子们特别喜欢,在快乐的学习中,其实已经开始了“学会吹泡泡”的起步阶段。
二、泡泡题教我吹泡泡
如果说,“我让泡泡题长大了”是让学生感受“泡泡”的外在形式,那么“泡泡题教我吹泡泡”更侧重于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投身实践。
1、一个一个学
一篇课文一般有一至三个泡泡题,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泡泡题,让学生照样子在课文的其它地方学吹泡泡。
第五册《给予树》一课,“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一句旁有这
样一个泡泡:“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呢?”教师引导:①阅读课文时,学习伙伴脑海中产生了一个什么问题呢?他多么会动脑筋啊。②他产生了问题,又是怎样把自己的问题表达清楚的呢?③请你也像学习伙伴那样,在课文里吹起“问题 泡泡”,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孩子们仔细地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看,他们吹的泡泡真好:“妈妈为什么生气呢?” “妈妈为什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陌生的女孩指谁?如愿以偿的笑脸是什么意思?”
以上是质疑类的泡泡题,常用“为什么”、“哪儿”、“怎么”等词。除此之外,大致还有三类:理解类的泡泡题,常用“我明白”、“我知道”、“我读懂”、“我体会”等词;想像类的,常用“我好像看到了”、“我能想像”等词;赏析类的,常用感叹句,例如:这名少先队员真会想办法!这里的“挨”字用得真好!
每一类的泡泡题,课文中都会反复出现,学生经历了一次次的学习“吹泡泡”,他们会明白:泡泡可以写自己学懂的内容,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根据书中的描述进行想像或联想,还可以抒发自己真实的感受等。
2、一组一组比
不同课文中的泡泡题不是毫无联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多篇课文中泡泡题的语文知识与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引导探究发现。
例如:第八册教材中有这样一些泡泡题:
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我知道为什么叫双龙洞了。
第6课《万年牢》: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 第13课《夜莺的歌声》:我知道结尾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的联系是„„
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联系现实,我读懂了这句话。
教师将这一组泡泡题集中比较,孩子们就会发现:4个泡泡题,相同点都是用“联系”的方法学习课文。但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引导的,前3个泡泡分别从“课文内容与课题的联系”、“文中相同词语之间的联系”、“文章开头与结尾的联系”来启发思考。第4个泡泡题,则从前3个泡泡的“文中内容间的联系”拓展到“文章与生活的联系”,让课文走向了生活。比较了这些泡泡题渗透的学习方法后,在学习其它课文时,学生能灵活运用“联系”的方法“吹泡泡”,思
维与方法上都得到提升。
三、我的泡泡多姿多彩
如果说,“泡泡题教我吹泡泡”是让学生迁移泡泡题的内容和方法学会“依样画葫”,那么“我的泡泡多姿多彩”则更侧重于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和主动性。除了精读课文外,略读课文、选学课文,是孩子们吹个性化泡泡的广阔天地。
1、同一内容“吹泡泡”
结合课堂教学,抓住课文的重点、精妙处等,它可以是一段话、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一个标点,让学生同一内容自由 “吹泡泡”。这既给每个学生一个静静思考自读自悟的时间,又为多角度个性化解读文本创造了机会。例如:第八册14课《小英雄雨来》,让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吹泡泡”。“我明白了这村为什么叫芦花村了。”“我能想像出芦花飘飘悠悠飞舞的情景。”“雨来就生活在芦花村,村边就是还乡河,我觉得这一自然段与下文所写的雨来游泳本领强也有关系。”“这一段为什么要写雨来家乡的美丽景色呢?”„„这些泡泡,内容丰富,孩子们互相交流泡泡题的过程,既是指导学生吹“自己”的个性化泡泡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入阅读的过程。
2、同一专题“吹泡泡”
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进行专题式的吹泡泡。例如:第七册《猫》这篇课文,作者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初读课文后,教师这样引导:细细地读课文,读着,读着,你眼前不仅会跳出猫来,而且还跳出‘养猫的人’来,好像看到了“人”与“猫” 和谐相处的情景。哪些句子让你有这样的感觉?用“泡泡”描绘你透过文字看到的生动有趣的画面。每个孩子读着,品味着,想像着,描绘着,他们所选的句子不同,但他们展现了一幅幅“人爱猫,猫亲人”的画面。这一“吹泡泡”的练习,将读、悟、想像、写融为一体,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尤其是学生在人人参与中彰显的个性,是问答式讲授所不能达到的。
当孩子们能够在课文中吹起多姿多彩的泡泡的时候,文本中的“学习伙伴”——这位优秀的阅读先行者已经最好地完成了引领任务,因为他不仅引领孩子很好地学习文本,更重要的是他让一个个孩子成为像他一样会读、会思、会学的人。
第二篇:吹泡泡说课
吹泡泡
朱晓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正直小学的朱晓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课《吹泡泡》!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设计理念
小学三年级是中年级的开始,习作刚刚起步,因此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教学过程以及孩子们的个性特点,构建充满生命与活力的习作课堂。我在设计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有创意的表达。指导学生,从看一看,说一说,到玩一玩,写一写,实现课堂教学:“三乐”。即,学生乐做、乐说、乐写,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仔细观察吹泡泡的过程,并能按顺序用“先······接着······然后······”的句式表达出来。
2.能通过吹一吹,看一看说出泡泡的样子,并连词成句说一段完
整的话。
3.能把自己的观察、感受、想象书面表达出来。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具体的描写吹泡泡的动作以及泡泡的形状、颜色。难点:学生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真情实感。
四、学情分析
吹泡泡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简单易操作,且充满乐趣。三年级学生虽然知识积累不丰富,但对美丽熟悉的泡泡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能更好地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达到说一说,写一写的目的。
五、说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吹泡泡的背景音乐、图片资料、新词、泡泡棒
2、学生准备泡泡棒、习作本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在习作学习中,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活动中我主要运用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内容提示 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及愉悦的心情,主动参与。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融入情景、仔细观察,合作讨论、动手尝试,展开想象等多种方面发挥学生口语及写作能力。
七、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欣赏音乐《吹泡泡》导入,使学生融入轻松快乐的氛围当中。
2.抽生上台吹泡泡,其余学生仔细观察吹泡泡的动作并能按照顺序
“先···接着···然后···”的句式表达出来。
3.伴着音乐,小组一人轮流吹泡泡,仔细观察泡泡是什么样子的?
有哪些颜色?
4.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内容综合,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5.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词语连词成句,说一段话。
6.范文欣赏
7.学生动笔写一写观察到的泡泡,教师巡视指导。
8.习作展示,并评价修改
9.总结:这些泡泡不仅美丽,而且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放学回
家后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用水和洗衣粉制作泡泡水,相信同学们能得到更多的乐趣
八、课外拓展延伸
孩子通过观、说、读、写,让学生表达和习作能力共同提高。
九、(预设)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教学我注重学生观察、口语表达及动手写作,但缺乏一定的写法方法指导
十、板书设计
吹泡泡
拧抽吹
第三篇:课文中的爱情
课文中的爱情
曾经眼神在乏味的书本中游离,为了学习而学习。穿梭在数篇课文之间,课文中的爱情,或平凡或悲壮,都有它自己迷幻的故事,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悟品味。
平凡·感动
再平凡的事物也有精彩的一面,再平凡的爱情也有令人感动的一面。汪曾祺的《故乡人》,刻画了两个平凡的夫妇,每天打渔的单调生活。他们的身影在水面的映衬下格外美丽,太阳落山,地平线有一种不敢逼视的美。如此的壮丽与如此平凡的人,似乎是永远不相关的。
风筝有风,海豚有海,他们有属于他们的一片七彩云朵。纵然平凡,但绝不平庸;纵然寂寞,但绝不寂寥。他们在平凡之中寻找快乐,譬如打渔的时候打了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鱼,激动的扛回家中,放在残缺的木桌上。木桌上的一圈圈纵横交错的木纹,像掌心错杂的纹路,不仅见证了树木生长的艰辛与历史,也同时见证了他们爱情的平凡历史。
他们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他们共同生活了许久,是爱情维系着他们的存在,维系着那片七彩云朵。他和她,心若止水,他们不需要很多的鱼,他们不需要很多的钱,他们自给自足,感动着世界,感动着自己。他们的手在多年反复中变得伤痕累累,粗糙结茧。打渔人的生活在太阳的出落升降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虽然平凡,但足以使我感动。感动着他们的艰辛,感动着他们的平凡,感动着他们的感动。
坎坷·伤痛
古代的爱情没有掺入今天的种种社会因素而显得异常的澄澈。读完杜甫《钗头凤》,心中的苦涩涌到胸口,难以呼吸。唐婉是他钟爱一生的人,却因为家庭,因为社会,两人不得不在命运的分叉路,挥泪告别。他们都明白,至此一别,再无相见之日。
他们未了结的夙愿轨道,在一天重合。
时光是琥珀,泪一滴滴被反锁。他们在命运安排的一天见了面,满怀愁绪的眼神两两相对,相望却不能相爱。两人爱情路上所遇到的坎坷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杜甫怀着这般心情忍泪挥笔,刻下悲壮的《钗头凤》。唐婉的眼泪遮住了视线,朦胧中走向杜甫的笔迹,在旁边和了一首《钗头凤》。唐婉回到家中,心中绞痛,为了自己还未开始就完结的爱情。唐婉不久安静却不安然的逝去。为这场悲剧画上了一个沉重而充满伤痛的句号。
课文中的爱情,或是让我感动的无言,或是让我悲伤的不忍。正视物欲横流的现代,没有爱情能与它们平起平坐。
我将目光从书上收回,心中忽然明亮,仿佛一伸手,便可摘得整个星空的璀璨。
第四篇:《吹泡泡阅读赏析课教学设计》
《吹泡泡》阅读赏析课教学设计
《吹泡泡》阅读赏析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赏析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的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概括文章大意以及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三、课前准备:《小学生优秀作文》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哪个同学看过课外书的请举手。看来咱班同学都是爱看书的好孩子。老师也很喜欢看课外书呢,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怎样看课外书。
(二)认识看课外书的作用
师: 哪个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
师: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生谈自己的做法)
师: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板书:分享 有趣的故事内容
师:你们上小学以后,语 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生答)
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板书:摘好词妙句
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板书:写感受
(三)运用赏析方法进行阅读
1、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在课堂上都学过哪些赏析方法么?(生回答:赏析字词、句段、修辞方法、写作方法和标点等等)
2、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正确,今天我们来赏析《小学生优秀作文》第52页《吹泡泡》,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赏析步骤自主赏析,赏析结束后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收获,一会儿全班交流。
3、阅读反馈:
你认为文章哪里写得好,好在哪里?
师对说得中肯的答案给以肯定,鼓励学生如何去品词品句。赏析完这篇作文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五)总结:今天同学们通过平时学会的赏析方法,自己学习了《吹泡泡》这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地故事,其实有关这种描写学习和生活的文章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回去找找,看看你能找到几篇这类型的文章,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六)作业:完成阅读卡
板书:
吹泡泡
赏析方法:
1、赏析字词(找出关键字和词语,说出它们的好处)
2、赏析句子
(1)句子的作用(中心句、过渡句)
(2)修辞方法
(3)描写方法
(4)写作方法
3、文章结构
4、标点的作用
第五篇:学会在苦难中长大
学会在苦难中长大
学会在苦难中长大
——读《童年》有感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童年生活,酸甜苦辣是少不了的。这个寒假,一本《童年》使我感触颇深。
《童年》讲述大作家高尔基出身贫苦,4岁丧父,10岁丧母,早年不平凡的经历,磨练了他的斗志,后靠自己努力奋斗成为了苏联伟大的文学家的故事。这段沉重的童年往事,令人深思。对于他所经历并在心里留下过伤痛记忆的人和事,作者在叙述的时候,心情一定是不轻松的。专横残暴的外祖父,粗野自私的舅舅,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高尔基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我的童年是十分舒服的,父母都在身边,有如温室里的花朵,被大人们捧着爱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根本用不着拘束。家务有人做,房间有人整,就像古代时的小皇帝,天塌下来也有人为我扛。可能是年代不同的关系吧!我发现周围的同龄人也和我一样,在家当皇帝,出门就什么都不会了。我曾经经常取笑那些山里的孩子,家住茅屋,上学要翻好几座山,菜都要自己去拔……那些都是很小的孩子,有的才4岁就要担起养家的重任。不经意间,我的脸颊火辣辣的,其实我现在,连洗衣服都还不会,娇生惯养的。人们常说21世纪的青年呀,什么都差了,书读的差了,做事能力也差了。是啊!那种艰苦的生活我们何尝体会的到呢?我们何尝知道在苦难中长大的孩子其实更能被社会所用呢?
再看看高尔基吧!苦难让他明白了许多,使他变得坚强,努力,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学家。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学会在苦难中长大,不屈不挠,未来等着我们去开阔!我们现在开始珍惜美好的生活,开辟一条新的阳光大道!执笔。黄晨暄
浙江宁波海曙区宁波第十五中学初一:黄晨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