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文化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5 15:1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传统文化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传统文化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篇:试论传统文化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试论传统文化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庄辛晓 徐欣编辑:studa1211

论文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院文化要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深沃土之中,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动地加以继承、改造和发扬,赋予其符合现代中国国情和现代法律精神的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服务。

论文关键词 法院文化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

法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院文化对法院工作起着根本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推进作用。在法院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方面,是部分与全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一、法院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及基本内涵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和国家根据新形势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法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院文化对法院工作起着根本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推进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越来越多的问题都需要司法渠道的解决,同时人民群众对于法院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仅靠制度约束和司法技巧并不能完全满足民众期待,实现司法的社会价值。法官是一个需要创造性思维的特殊职业群体,其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其精神理念却对个案审判起着决定性作用,个案的公平最终汇聚成了司法的公平正义,而对法官价值取向起主要作用的内因,则来源于文化的影响。

文化是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理论的宏大深刻也必须以日常的现象和事物作为附着。法院文化有三个成递进关系又相辅相成的层次,第一层次是物质要素,是人们通过法院的整体环境、法院建筑装饰、以及法院工作人员服饰仪表等直接感知的,因而是法院文化的基础;第二层次是行为要素,是法院文化本质外张的具体表现,是法官及其辅助人员的精神价值在行为上的反应,包括裁判行为、生活社交等制度规范指向的内容和折射。第三层次是精神要素,即法院在审判、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法院特色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法院文化的本质。可以这样说,法院的庄严与神圣不在于大楼,而在于高品质的法官和法院工作者群体,在于赋予法院设施、制度规范等外在事物以内涵、精神。

二、当前法院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法院文化建设参与的深度、广度和持续度不足,与当前形势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明显不相符。有的法院只注重专门性文化建设部门的职能,而不重视法院文化的整体性质,缺乏主动搞好文化建设的思维,文化舞台总是那几个人,参与面不宽。另外针对法院中的聘用制工作人员参与文化建设的关注度不够,应当认识到这些人员担任的工作很多都需要直接面向当事人,对社会公众对于法院的主观认识、法院形象和法院文化的塑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法院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背景下没有他们的参与就无法演奏出和谐的法院之音。

要重视法院文化的集体沉淀,应重点考量这些积累对法官和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影响有多大,能起到多大的正面作用。

二是法院文化建设形式单一,忽视文化的精神要素本质。一些法院简单地将文化建设等同于红色旅游、书画展、摄影展、有奖征文、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形式单一僵化。凡提到法院文化建设成果就罗列信息宣传工作上了多少稿件,组织了多少文化活动,成立了多少文化协会,建设了多少文化长廊等物化的东西,而对这些物质要素掩盖下作为本质要素的精神价值却很少研究。一些法院领导将文化建设看作是其政绩的“放大器”,只注意文化的作品组成,而不重视文化的人格构成,不注重通过文化建设培育作为法院文化主体的法官的“集体人格”,过于追求形式化的东西和短期效应,或者说是没有将法院文化形象化的东西凝聚汇集成精神要素,形成推动法院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是法院文化建设缺乏向公共空间的辐射,文化活动仅限于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自产自销、自迷自醉。法院对没有打过官司的人来说是陌生和神秘的,他们对法院和法官形象的认知是通过感受到法院文化开始。中国人以诉讼为耻,认为“家中没病人、外面没官司”是中国人的理想境界,进而对法院、医院避而远之,对法院不一定有正确的感官认识。法院文化建设不能局限于法院的“一亩三分地”,要积极主动地将法院文化建设投放到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中,不能只顾闭门造车,还要放眼法院“窗外”的社会公共空间,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践行为民司法的宗旨,贴近民生了解民意,通过法院文化建设搞好法制宣传,让社会了解法院,注意对社会公众的行为引导,用法制的力量重建社会公共空间的行为规范。

法院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气势恢宏、持续繁复的系统性工程,不能抱有一蹴而就的心理。应当认识到,虽然全国各地法院的文化建设不断掀起热潮,但我们的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依靠实践和理论进一步加以丰富和完善,促进法院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三、建设新时期的法院文化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先进的法院文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导向,着重塑造人民法官“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来确保法院文化建设的思路、方向正确,保障法院文化建设深入人心、成果丰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因。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院文化要符合社会主义司法制度需求,又要扎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其精华,只有这样法院文化的精神价值才能成为法院工作人员潜意识的价值导向,才能真正形成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同样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土壤,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不是简单地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直接延续,而是建立在在批判地吸收、扬弃的基础上。

可见中国的法院文化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时时处处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要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院文化就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深沃土之中,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动地加以继承、改造和发扬,赋予其符合现代中国国情和现代法律精神的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服务。

四、充分发挥法官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培养法官的传统文化素质

“法院文化是法院群体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共有的精神”,法官是法院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子,法官队伍的状况如何是法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决定因素。法院文化的形成与法官队伍建设是一个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过程,建设先进的法院文化必然要突出法官的主体性地位。只有先进的群体才能产生先进的文化,在法院文化的建设中要大力提高法官素质,这也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

传统文化浸透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法官文化素养的高低与司法能力密切联系,法官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法官熟练裁判案件的技巧以及实现裁判案件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法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倡导学习文化经典著作,能够将公正、廉洁、为民思想成为法官内心崇尚的理念,并最终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司法行动。

提倡法官的礼仪之道,文明司法,遵守司法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的涵义非常广泛,它是封建王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规范、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家庭秩序的纽带以及人与人交往的准则,从精神层面到具体的甚至是琐碎的规范、仪式、礼节都有涵盖。尽管礼法文化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伦理与等级制度,体现的是以宗法家族为本位的个人、家族、国家的关系图式,但其主导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经过文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与割裂之后,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包括法院之中,对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司法礼仪是法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院文化的外化、直观和感觉形象,它不仅作用于法官自身,而且对于社会公众有着无以替代的感知、影响和接纳作用。在庭审过程中,法官某一些不恰当的语言、动作甚至一些细微的表情,都有可能使当事人感到不被尊重或者法官有意偏袒对方当事人,从而产生不良情绪甚至会将不满情绪发泄到法官、法院,影响矛盾化解工作,影响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在法院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提倡礼仪之道,不能只注重注重办案的程序,更要注重司法礼仪的外在形式和表现细节,重视司法礼仪及其效果的研究和实现。法官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要严格依照法院司法礼仪来要求自己,注重职业礼仪约束,仪表庄重、举止大方、态度公允、用语文明,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风范,维护法官的良好形象,避免公众对法官公正执法和清正廉洁产生质疑,避免对审判机关的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

提倡法官的君子之道,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风。法官作为个人来讲追求一种更高品质的生活是无可厚非的,提高法官待遇也是预防司法腐败、提升法官职业荣誉感和职业道德感的重要手段,这是符合人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但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法官作为法律运行的领航者、法律正义的完善者,应当做到德才兼备、品格崇高,绝对不能让公众看成是君子的对立面——小人。法院文化应找到与中国优秀文化结合的切合点,把法官的政治之梦凝结成君子之梦、人格之梦,树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恪守君子之道自觉做到慎用权力,决不能谋取私利,司法为民自觉做到戒除贪欲,在各种考验和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谨慎交往自觉做到君子之交,不搞江湖义气,不交狐朋狗友。时时刻刻绷紧廉政这根弦,筑牢反腐倡廉的坚固防线。

总之,法院文化是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法院中的具体体现,同时,法院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司法核心价值观是通过法官一言一行体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法官价值观中的印记,传统文化对法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峰、田志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http:///”的心理援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2] 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tudent Achievement[M].School and Classroom Organization.Hillsdale,NJ;Erlbaum,1989.[3] 刘一鸣: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行为分析[J]http://.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4] 王毅武、康星华:现代管理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 舒运祥: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二卷)[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 朱美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后干预[J].教育评论http://.cn,2011(1).[7] 沈卫华:全纳教育理念下的英国教师专业发展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9(3).

第二篇:试论传统文化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 论文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院文化要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深沃土之中,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动地加以继承、改造和发扬,赋予其符合现代中国国情和现代法律精神的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服务。

论文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院文化要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深沃土之中,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动地加以继承、改造和发扬,赋予其符合现代中国国情和现代法律精神的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服务。

论文关键词 法院文化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

一、法院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及基本内涵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和国家根据新形势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法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院文化对法院工作起着根本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推进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越来越多的问题都需要司法渠道的解决,同时人民群众对于法院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仅靠制度约束和司法技巧并不能完全满足民众期待,实现司法的社会价值。法官是一个需要创造性思维的特殊职业群体,其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其精神理念却对个案审判起着决定性作用,个案的公平最终汇聚成了司法的公平正义,而对法官价值取向起主要作用的内因,则来源于文化的影响。

文化是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理论的宏大深刻也必须以日常的现象和事物作为附着。法院文化有三个成递进关系又相辅相成的层次,第一层次是物质要素,是人们通过法院的整体环境、法院建筑装饰、以及法院工作人员服饰仪表等直接感知的,因而是法院文化的基础;第二层次是行为要素,是法院文化本质外张的具体表现,是法官及其辅助人员的精神价值在行为上的反应,包括裁判行为、生活社交等制度规范指向的内容和折射。第三层次是精神要素,即法院在审判、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法院特色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法院文化的本质。可以这样说,法院的庄严与神圣不在于大楼,而在于高品质的法官和法院工作者群体,在于赋予法院设施、制度规范等外在事物以内涵、精神。

二、当前法院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法院文化建设参与的深度、广度和持续度不足,与当前形势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明显不相符。有的法院只注重专门性文化建设部门的职能,而不重视法院文化的整体性质,缺乏主动搞好文化建设的思维,文化舞台总是那几个人,参与面不宽。另外针对法院中的聘用制工作人员参与文化建设的关注度不够,应当认识到这些人员担任的工作很多都需要直接面向当事人,对社会公众对于法院的主观认识、法院形象和法院文化的塑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法院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背景下没有他们的参与就无法演奏出和谐的法院之音。要重视法院文化的集体沉淀,应重点考量这些积累对法官和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影响有多大,能起到多大的正面作用。

二是法院文化建设形式单一,忽视文化的精神要素本质。一些法院简单地将文化建设等同于红色旅游、书画展、摄影展、有奖征文、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形式单一僵化。凡提到法院文化建设成果就罗列信息宣传工作上了多少稿件,组织了多少文化活动,成立了多少文化协会,建设了多少文化长廊等物化的东西,而对这些物质要素掩盖下作为本质要素的精神价值却很少研究。一些法院领导将文化建设看作是其政绩的“放大器”,只注意文化的作品组成,而不重视文化的人格构成,不注重通过文化建设培育作为法院文化主体的法官的“集体人格”,过于追求形式化的东西和短期效应,或者说是没有将法院文化形象化的东西凝聚汇集成精神要素,形成推动法院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是法院文化建设缺乏向公共空间的辐射,文化活动仅限于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自产自销、自迷自醉。法院对没有打过官司的人来说是陌生和神秘的,他们对法院和法官形象的认知是通过感受到法院文化开始。中国人以诉讼为耻,认为“家中没病人、外面没官司”是中国人的理想境界,进而对法院、医院避而远之,对法院不一定有正确的感官认识。法院文化建设不能局限于法院的“一亩三分地”,要积极主动地将法院文化建设投放到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中,不能只顾闭门造车,还要放眼法院“窗外”的社会公共空间,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践行为民司法的宗旨,贴近民生了解民意,通过法院文化建设搞好法制宣传,让社会了解法院,注意对社会公众的行为引导,用法制的力量重建社会公共空间的行为规范。

法院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气势恢宏、持续繁复的系统性工程,不能抱有一蹴而就的心理。应当认识到,虽然全国各地法院的文化建设不断掀起热潮,但我们的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依靠实践和理论进一步加以丰富和完善,促进法院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第三篇: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李 学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第03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文化已成为未来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而企业文化必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建设企业文化基础和前提。关键词 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精神文化

作者简介 李学,广西水利供水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53002

3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9)03-0135-000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凭借其融合在大和民族文化中的适合日本国情的一整套管理哲学和手段,仅用了30多年时间就在世界经济的竞争中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这些管理哲学和手段就是企业文化。日本是最早运用企业文化理念管理企业的国家。日本的成功促使欧美企业纷纷仿效。

海尔集团是一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当初的海尔只是一个濒临破产的集体所有制小厂,如今的海尔作为一个成功案例被写进了哈佛MBA案例教材,张瑞敏也以一个中国成功企业家的形象出现在哈佛讲坛上,可谓中国企业界的一大奇迹。海尔从困境走向成功绝非缘于机遇和侥幸,它的成功归因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哈佛大学佩恩教授给海尔现象作了精当的总结:“海尔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它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优秀的文化,海尔就无法把那些僵化而固定的资产转变成为顾客、员工、投资者以及整个社会不断增加价值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传统文化中的“敬业报国”、“自强不息”、“以人为本”为核心,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大作用。

一、“敬业报国”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有“家国”一体的传统,个体的修身养德,家庭的和睦兴旺,要以民族、国家的利益为根本。海尔集团提倡的“敬业报国”的价值观正是儒家思想“忠”字观念的沿袭:第一,要求全体员工忠实于本企业,对待工作尽职尽责。与许多企业相比,海尔员工的收入并不很高,但海尔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却是别的企业无法相比的。企业靠什么激励员工去不懈奋斗?海尔的决策者们认为,靠的就是“敬业报国”的海尔价值观。第二,企业本身要懂得回报,要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回报用户、回报国家、回报社会,这就涉及到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问题。

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贯穿着一种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即《易经》上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海尔得到了发扬和光大。20多年前,海尔是一个资产300万、亏损147万元的濒临破产的集体所有制小厂,临危受命出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挥动大锤,砸掉了76台质量有缺陷,但仍可作为二等品出厂的电冰箱。张瑞敏认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张瑞敏的大锤砸破了旧观念,砸出了质量观念,也砸出了一片新天地:产品从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或地区;2003年,海尔以530亿元的品牌价值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同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分别选出“美国及美国以外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排在第19位。

三、“人尽其才”的文化氛围

在儒家思想中,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关键是“得人”,管理的方式则是“人治”,即一切都离不开人。“以人为本”,是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张瑞敏深知人的素质是海尔过去、今天和将来成功的根本。因此,它营造了一个人人都能感受到“人尽其才”的文化氛围:每个月搞一次“竞选”,人力资源中心把空缺岗位的情况公布于众,每个人都可以上台打擂。这是一种激励,激励一大批人向新高地冲击;这更是一种尊重,尊重每一个人自我价值得到最大体现。这样的文化氛围能吸引人才,也能留住人才。

四、“真诚到永远”的亲情形象

宋儒周敦颐在《通书》中写道:“诚者,圣人之本。”诚信,真实无妄,重信守诺,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也是中国传统企业的道德核心,是中国古代社会商业经济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经营原则,当然也是现代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海尔“真诚到永远”的服务宗旨,“先卖信誉,后卖产品”、“海尔人就是要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目标以及广泛推行的“一站到位”式服务,这些“亲情”化的语言和砸掉了76台不合格冰箱的种种“诚信”行为,为海尔赢得了商业美誉和众多忠实的顾客。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是企业员工在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共同理解,它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之中,并决定着企业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个企业的素质、行为和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素质、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风格和企业作用等。从层次上划分,其表层是物质文化,如企业发展速度、产品和服务质量、标语图徽、员工着装等;中间层次是制度行为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公司章程和员工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最里层的是精神文化,即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等,这是企业文化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的企业管理正逐步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这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依据。如何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蕴涵了丰富的管理哲学,为我们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广泛的思想素材。海尔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实际例子。海尔的成功,取决于企业文化建设;海尔企业文化作用的极致发挥,取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取决于对价值观、理念等最里层精神文化的建设。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企业文化最里层的精神文化建设原材料。传统文化延续上千年,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包括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可谓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

(一)决策方面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在这短短的几千字里包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政治家所重视。其宏富的思想内涵和精辟的辩证哲理,不仅应用于军事方面,而且适用于政治策略、经济管理等许多领域。《孙子兵法》一书被译成日、法、英、德、俄、捷、朝等数十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就从《孙子兵法》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孙子13篇《兵法》可与历史名著相媲美。今天没有一个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孙子兵法》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形成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战略运筹理论过程中,对企业决策者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组织方面

西方管理惯用“二分法”把完整的组织划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大对立阵营。中国文化推崇圆满和谐,认为只有组织内处处融通一致,才能形成—个广大和谐的系统。打破这一系统,组织便不得安宁。所以管理者不可将自己与下属决然分离,而应始终把自己视为组织中的一员。相应地,组织划分不能拘泥于技术的专业化、组合的便利性、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等因素,而应以“和”为管理的终极目标,分工、合作乃是达到“和”所需的手段。这样,不论部门如何划分,整体和谐所激发的向心力,就会促成真正的分工合作。

(三)领导方面

21世纪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人本管理从“以个性为本”、“以人性为本”到“以人文为本”的转化过程中,文化对管理的影响权重日益增加,绵延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对文化的整合与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功。中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观人、选人、用人的经验和方法,相对于现代管理,中国古代更注重对人的“德”的考察,更注重候选人在其所处情境下的行为,较强调发挥人才的弹性去配合工作的需要。在人性的看法上,中国古代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内养外化,皆可成善”等观点无疑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管理方面

有效的管理从制定战略开始。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全面系统地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国先秦诸子的治国思想和以《孙子兵法》为主的治军理论,就包含了许多可用于研究企业战略性决策分析的一般原理方法。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

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其中,“修己”与“安人”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个人管理逐步实现从自律到自觉的飞跃,通过推己及人实现组织的目标。对现代企业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企业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控制方面

不得人心的控制,是不会长久的。科学的控制方法和技术,如果得不到下属的真心配合,将会变得毫无用处。这在预算编制、问卷调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古代先哲都非常重视对心理因素的把握,深知人心的向背,才是成败的关键。管理者应“道之以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正人先正己”,运用“德主刑辅”的手段,才能实现“心悦诚服”的控制,以趋向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第四篇: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和为后人学习和传递下来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作为校园文化组成部分的班级文化它是一个班集体乃至一所学校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而班主任工作则在班级文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他就是带领全班学生,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建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使学生们形成较强的道德感和荣誉感。

一、班主任在班级有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任何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条件之上,并且又通过具体物质文化展现出来,离开一定的物质文化,一切文化都无从谈起,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更需要坚实的物质条件为基础。新课改条件下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总体上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班级的物质文化主体是物,是有形的,班级文化环境建设要注重艺术性,发挥美育的功能。教室的设计布置、各种设施安排,应该美观素雅、和谐统一,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班级文化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陶冶高雅的艺术情操。主要有班级的桌椅摆放、教室布置、内务整理和学生着装等。而我们作为农村小学硬件设施有很做是达不到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利用现有的条件。对教室内部的布置和装饰上努力改进如课桌、椅布置平衡对称,教学用具和室内用具放置在合适的地方,不能随意乱放,其次,教室内四周可以布置一些简易、明快、端庄的装饰品,如图画、条幅、标语、墙报等,但内容要经过严格选择,保证艺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形式

可以多样化,但不宜过多,尤其防止弄得学生眼花了乱,分散注意力;装饰品之间比例要适宜,要与教室内部其它装饰相互协调。一些便于更换的装饰品还要定时地加以更新和调换,以保持醒目。当师生置身于这样的班级,犹如走进艺术的殿堂,能不被这充满着人性美,流淌着艺术美的班级文化所感动吗?

思想是文化的灵魂,在班级文化环境建设中体现思想性,班级可将班级文化的思想渗透于班级环境布置中,将主题思想凝聚于发人深省的班训中。学校有很多班级,可以用各具特色的班训,成功的将班级文化的主题思想凸显出来。而每个班应该有自己的口号,这些口号意蕴深远的班训,渲染出班级文化的主题思想,有的如警钟,时时敲响在孩子们的耳边;有的如战鼓,时时激励着孩子们上进;有的如春风,轻抚着孩子们的心灵。品德要求不再是一些大话、空话,它具体,学生能够做到;它平实,能够贴近学生的心;它生动,学生爱听、爱看、爱思索。班级文化环境的思想性促进了德育的个性化,为德育的改革和发展拓展了空间,使德育更具活力。

二、班主任在班级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注重学生人格培养

人格是灵魂的骨架,人格具有社会性、阶级性。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道德情感、行为准则等都不可能超脱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范畴。健全的人格能给我们一个正直,清澈的灵魂,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体验和幸福的心灵,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方向。由于儿童认识领域较狭窄。认知能力较低、生活经验较贫乏,因此,对人格内核中一些深刻的理

念、抽象的思想等必须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易感易知的灌输引导。可利用视听说唱演多种媒体或方法,如诵读《小学生守则》、《新三字经》。特别是各学科教学也应该开掘本学科领域的人格教育资源,不失时机地渗透,充分发挥主渠道的教育作用,真正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富有底蕴的人文气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而学校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阵地。因此,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理应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教师则要履行好教育职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创新意识,人文意识,着力提高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让文明、高雅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使人文气息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亮丽底色。

2、促进学生习惯养成

青少年的教育是习惯养成教育。因此,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规则意识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教师应该率先垂范,班干部应该身先士卒,学生应该严以律己。人的个性发展是丰富、有力而富有弹性的、是可塑的。尤其是小学学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也势必会对其原有的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深刻的变化。为此我们应该要抓住这一时机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培养良好的习惯。一个人的习惯是长时期形成的一种倾向性行为,无论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还是不良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相当长的沉积过程。同

样,对不良习惯的矫正也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教育过程。对此每学期通过走下去或请进来的方式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地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先听取家长的意见,然后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科学的指导。最后教师要与我们每个学生家长都建立起家校联系卡,在卡上,学校把学生习惯养成的要求和目标及在校表现明确地反馈给学生及学生家长,家长把子女在家庭里的表现再反馈给学校,这样学校和家庭教育更和谐、更一致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要防止简单化,杜绝一刀切。只有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按照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人、塑造人;只有发挥活动育人、环境育人、阵地育人、实践育人的工作优势,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启发、养成习惯,才能使文明素养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硕果。

三、班主任观念在班级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小学教师不一定要出类拔萃,但是他必须是一个爱护并在乎每一个孩子的人。班主任老师应该具有一个平常心一颗爱心一颗童心,他是一个班的带头人他可以影响一个班级可以改变一个班级。让爱心融入班级文化的核心、融入健康的价值观。一个班级总有自己的班规等一些制度,班级文化制度,起着观念的导向作用能够。学生个性的成长正是在班级中各种规范的影响下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制度是班主任根据学校的要求很本班的实际创造的行为规范。它是通过积极倡导来发挥作用,它的内容比学校制定的制度更具体,更有针对性。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例如有的班主任可能对学生理什么发型并不在意,而另外一些班级,可能每个学生都知道有些发型是不允许的。把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教育制度引入班级,是班主任的一项主要任务。例如晨会是学校规定时间的,班主任不能更改,但如何有效地利用晨会起到教育作用,这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艺术。

班主任在建设班级时,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制度建设中,发挥适当的民主是非常有必要的。民主的班级建设需要以严格的班级制度为前提。班主任的观念和制定的制度设置要人性化,以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为主。对于老师来说,急需改变的是思想理念,思想是一个长期伴随并形成主观认识的一个产物,短时间内让思想发生较大的转变很难,尤其是新思想的入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一切对的,一切行之有效获得劳动成果被实践证实的都应转变。其次是老师的心态,听了郑老师的讲座,我想大家包括我自己对郑老师的班级自主管理化充满了憧憬,产生了动力,想让自己在短时间内达到自己目标计划中的进度,但是我们也知道“欲速则不达”,由于我们老师急于求成,急于看到劳动后得到的成果,分享喜悦,会造成我们心态上的急躁。最后我想说的是落实,一切美好的愿望或建立起来的希望只有通过实践落实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和意义,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个过程那就是做到,只有我们努力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实施下去,相信我的付出会有收获!

综上所述,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的空间储藏着的大量的再生性资源——精神。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他应该在管理上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做到循循善诱,水到渠成,保证每位学生健康成长。今后,我将继续致力于班级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的精品班级。参考文献:

1、湖南省教育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南省晋通高中课程改革知识问答[R].2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第五篇:论“人和”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论“人和”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本文阐述了人和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人和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TU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2-0102-01

企业活力和凝聚力的产生,需要有企业精神的感召、领导者人格魅力的影响、激励措施的正确运用等一系列企业文化方面的功能发挥,这些功能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根本。企业如果没有保持团结和相互关系融洽的“人和”,也就谈不上由人创造的企业活力。

“人和”作为一种文化不能从措施办法和管理策略中直接体现。但它可以渗透于其中,通过这些措施手段来形成全员共有的目标趋向,确立互帮互助、情谊深长的文化内涵。成功企业在求得“人和”的努力中,实施过程都有很多共同点。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条件,管理上注重相互沟通,激励功能的正确策划,领导者管理行为显示个人魅力等等。

“人和”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至少有以下三个作用。

一、建设“亲密性”的人际关系是凝聚力形成的基础

人是社会的动物,没有人希望自己是孤独的,都渴望在组织和群众中得到关心和照顾,获得温暖与友情。企业给一份关心、一份情谊,职工就能感受到一份爱,他们对企业也相应产生一份情感。一个群体对企业共同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就会形成团结和谐的亲密氛围,这正是先进企业文化所体现的特征。所以说,在营造“亲密性”文化的努力中,要特别讲究管理中的“人情味”,经营中的许多投入,也许最重要的投入正是“情感投资”。在实践中人们常看到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条件和环境并不尽人意,但企业中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融洽,人人都相互关心,使企业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如进军北大荒的创业、新疆戈壁滩上的开垦、大庆油田的建设等,条件都很艰苦,报酬也很低,但上下一条心。劲往一处使,大家都理解国家和企业的困难,不计报酬,自觉奉献。由此可见。奠定企业成功的基础是凝聚力,凝聚力的产生所依赖的必然是“亲密性”的文化托举。

二、“大家庭”文化思想在企业中显示的作用,是优厚报酬和制度约束所不能替代的

“大家庭”可使职工把企业认作是家庭外延的扩大。“亲密性”与“大家庭”的关联密切,但“亲密性”不能替代归属感。在一个企业里,不管如何有钱赚,上下级关系如何处理得好,但工人如果没有像在为自己家里做事的那份情感,那企业只是打工赚钱的场所,工人与企业就是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契约关系。有必要指出的是,这种契约关系极为脆弱,很难以有好的维持结果。富士康频繁不断的跳楼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家庭内可能有姊妹不和,但人人都信守家丑不外扬的准则,视家庭的成就为自己的成就。以大家庭的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合拍,而受家庭群体指责。家庭的每一件事都与自己有牵连,这样的一种儒家“大家庭”文化。构成了企业“人和”的基础,这种文化已是渗透于很多中国企业的各个细胞,使企业相当部分工作内容都不一定与经营有关,而是直接为职工服务。职工成为企业大家庭的一员,生老病死全部依托于企业。企业效益提高,意味着全体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种“大家庭”文化可使整个企业成为充满友爱之情,生气盎然、朝气蓬勃的“家”,可给其成员带来无限的激情,在很大程度上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它的激励作用和凝聚人心的合力,无疑将超过金钱的影响,至少它赢得的那份忠诚是金钱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

三、把企业建成职工的社区活动中心是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这一点在中外各种类型的企业中都是比较被看重的。企业的“人和”主要体现在工作交往中,而往往形成于非工作性接触中。人们走入企业除了干活还是干活。那是工作的奴隶。企业不仅是工作的场所,还是员工价值体现、愉快情绪传递和生活爱好表达、思想交流的处所。人们在为企业的成功而兴奋的同时,增强对企业的信任和热爱。经营成功是企业成功的总体目标,它有阶段性和综合性,需要企业许许多多其他的成功烘托,其中包括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员工们通过企业的成功来实现自己的成功,通过自己的价值实现和个人事业的成功托举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而“人和”文化最注重体现这样的成功。企业需要通过许许多多小集体或每一个个体的成功来表达群体的喜悦,当一个工作班组一名成员在集体的体育或文娱活动中赢得了好名次,班组在企业庆功会上获得了表彰,个人的成功即可扩散为整个工作组成员的成功,一个班组获表彰是班组每一个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这一认识出发,许多企业将组织俱乐部、劳动竞赛、公司运动会、文艺表演团体、艺术类型的展览比赛视作重要的工作,正是为了不断满足职工在企业范围内的自我尊重需要和自我价值表现的需要,企业组织众多的文体活动也是鼓励员工加强非工作性接触的方式,而这样的方式又是企业活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形象的塑造,还可以是员工集体主义和向心力通过文化的无形手段获得聚焦,企业“人和”文化中所显示的作用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企业文化》2013年第7期.[2]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年第3期.作者简介

刘勇敢,1975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96年参加工作,冷水江市.城区广告灯饰渣土破占道管理办公室工会主席。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试论传统文化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传统文化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机关党组织在机关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机关党组织在机关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机关文化是基于管理学组织文化的概念,逐渐被引入党政机关应用于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组织绩效和优化政务形象。本文试从组织文化的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作者:方晓敏编辑:studa20摘要:在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的前提下,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向导、动力源泉、支持和......

    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

    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对社区文化的认识,学术界的很多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要从理论上全面把握社区文化,笔者认为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

    共青团工作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医院职工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思想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取向、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内容......

    发挥青年员工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青年员工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做资本;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做项目。简单一句阐述企业文化重要性,在现今社会环境下,随着烟草行......

    道教文化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道教文化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道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社会建设中发挥教化引导作用......

    大学生村官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耿车镇蒋琪琛 一、大学生村官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首先,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优化。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