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司法局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情况汇报
县委政法委:
我局在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工作方面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影响和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用法制建设推进环境建设,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切实转变部门和行业作风,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改善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 健全领导组织
为使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工作取得实效,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长、司法所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负责,为此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并组织召开了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动员大会,会上传达学习了县委政法委及市司法局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下发了我局的实施方案。局长史玉林同志进行了动员讲话,并对此项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了抓好改善经济法制环境工作的自觉性,并把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发挥职能 营造法制环境
一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加大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法律服务优质高效,确保“四五”普法、依法治县顺利实施,努力为全县经济发展创造文明的社会环境、良好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环境。
二是充分发挥法律保障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深化人民调解制度改革,积极调处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积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拓宽安置渠道,做好释解人员的接收、安置、帮教各环节的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重新犯罪率。
三是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继续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管理人员、公务员等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以《黑龙江省依法治理纲要》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力争到“四五”普法结束时,全县有30%行政村,40%企业,50%学校达到县级法制化管理示范单位标准。大力加强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法学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加强法学理论成果的转化,积极参与对立法、司法和执法的研究。
四是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一是继续加大教育整顿力度,保证全县法律服务业的规范发展。进一步规范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建立健全律师赔偿、责任保险制度和执业中利益冲突审查制度,规范执业行为。进一步完善公证赔偿制度和责任保险制度,扩大要素式公证书的使用范围。大力开展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评查活动,进一步完善投诉、调查、听证和处罚机制,加大对违法违纪人员的处罚力严厉查处、取缔社会上非法从事法律服务的人员和机构,净化法律服务市场,创建优良的法律服务环境。二是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广泛组织指导法律服务人员积极介入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工作,积极介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为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三是围绕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进—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尽心竭力地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努力解决基层群众请律师难、打官司难的问题。
(三)加大力度 建立长效机制
我局集中精力突出抓好司法行政系统行风和政风建设。
一是抓好法律服务领域的行风建设。按照“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总体要求,开展律师队伍的教育整顿活动,严格规范律师与法官交往关系,严格规范律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严格规范律师个人的执
第二篇:县司法局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情况汇报(共)
县委政法委:
我局在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工作方面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影响和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用法制建设推进环境建设,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切实转变部门和行业作风,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改善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健全领导组织
为使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工作取得实效,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长、司法所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负责,为此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并组织召开了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动员大会,会上传达学习了县委政法委及市司法局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下发了我局的实施方案。局长史玉林同志进行了动员讲话,并对此项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了抓好改善经济法制环境工作的自觉性,并把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发挥职能营造法制环境
一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加大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法律服务优质高效,确保“四五”普法、依法治县顺利实施,努力为全县经济发展创造文明的社会环境、良好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环境。
二是充分发挥法律保障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深化人民调解制度改革,积极调处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积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拓宽安置渠道,做好释解人员的接收、安置、帮教各环节的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重新犯罪率。
三是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继续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管理人员、公务员等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以《黑龙江省依法治理纲要》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力争到“四五”普法结束时,全县有30%行政村,40%企业,50%学校达到县级法制化管理示范单位标准。大力加强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法学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加强法学理论成果的转化,积极参与对立法、司法和执法的研究。
四是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一是继续加大教育整顿力度,保证全县法律服务业的规范发展。进一步规范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建立健全律师赔偿、责任保险制度和执业中利益冲突审查制度,规范执业行为。进一步完善公证赔偿制度和责任保险制度,扩大要素式公证书的使用范围。大力开展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评查活动,进一步完善投诉、调查、听证和处罚机制,加大对违法违纪人员的处罚力严厉查处、取缔社会上非法从事法律服务的人员和机构,净化法律服务市场,创建优良的法律服务环境。二是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广泛组织指导法律服务人员积极介入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工作,积极介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为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三是围绕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进—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尽心竭力地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努力解决基层群众请律师难、打官司难的问题。
(三)加大力度建立长效机制
我局集中精力突出抓好司法行政系统行风和政风建设。
一是抓好法律服务领域的行风建设。按照“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总体要求,开展律师队伍的教育整顿活动,严格规范律师与法官交往关系,严格规范律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严格规范律师个人的执业行为;进一步推进律师诚信档案建设和律师诚信信息体系建设,强化律师自我约束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对律师监督和惩戒的机制.认真开展现场监督公证工作专项整顿活动,严肃查处作假证等损害人民群众和国家利益的问题。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的管理,不断完善基层法律服务诚信制度建设,提高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素质。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监督机制,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抓好司法行政机关政风建设。结合“两风”建设和“双评”工作,按照建设“廉政、勤政、务实、高效”政府机关的要求,切实加强司法行政机关政风建设。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解决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作为或乱作为等问题;坚决纠正超越职权执法行为,坚决制止对群众“冷、横、硬、冲”,以求真务实之风取信于民。
二、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我局的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由于法律援助人员经费不足,提供援助的社会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因得不到相应的补助而怠于提供援助,或提供援助不尽责致使援助案件质量不高;二
是个别法律服务从业人员通过高承诺“包打官司”等方式争揽案源。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们认识到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创造良好经济法制环境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务十分艰巨。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开展好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
境工作。二是继续通过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等活动对法律服务市场进行清理整顿,真正实现“公正司法,执法为民”,树立司法行政机关的良好形象。三是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下功夫,围绕促进我县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
县司法局
二00五年十一月五日
第三篇:检察院优化经济发展法制环境
穆棱市人民检察院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
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情况
2007年,穆棱市检察院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履行检察职能、为经济大局服务的最高准则,注重综合预防,力求打击、保护、服务、预防四位一体,全力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立足职能,严格执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检察工作是法律监督工作。我院始终坚持“公正执法、加强监督、依法办案、从严治检、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的关系,坚持把打击经济犯罪做为服务经济建设最有力、最直接的手段,以查处职务犯罪为龙头,带动全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严格加强案件管理。认真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实行案件线索归口管理,对重大案件及时向上级检察机关和地方党委汇报,严格履行案件审批程序。
二是激励干警勇于办案。发扬敢打硬仗、连续作战的精神,努力查办大案要案,维护经济秩序,惩治破坏市域经济发展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法分子。
三是在办案中,注意从深层次研究和实施保护,以最大限度地推行保护政策。
今年3月,我院在查处原中国银行穆棱支行行长刘某涉嫌贪污一案时,由于在刘某担任行长期间的副职、出纳员等相关证人有的调往省行,有的交流到外地,但要查清此案必须取得相关人员的证言材料,我们改变过去传统的传唤到院的方式,而是由办案人员亲自到省城、东宁、海林等地上门收集证据。
二、立足服务,延伸领域,促进市域经济快速发展
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我们坚持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努力追求实际效果。
一是积极采取依法保护经济建设措施。我们始终坚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就是保护本地经济发展。因此,我们从实践中探索出以“三个着眼,一个需要”为内容的服务措施。即,着眼于法律监督、着眼于经济发展、着眼于依法保护,从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需要出发。几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了“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预防科与辖区内的重点企业的法人代表每年都签订廉政建设责任状,并适时开展个案预防。对穆棱市的重点项目工程和招商引资的有功人员,对包扶企业的机关干部,对“五十强”企业的法人代表予以保护,对上述人员的有利于财源建设、没有中饱私囊的经营行为的举报予以澄清。做到不随意到上述工程、项目和企业查封账户、冻结资金、拘捕法人代表。同时,我们还规定了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高压线“,即①在查办企业经济案件中,对违反诉讼程序未经检察长批准擅自查封、冻结企业帐户、资金、财产的;②检察干警违反案件管辖规定擅自越权办案和插手经济纠纷的;③违反诉讼程序滥用强制措施造成企业及当事人损失的;④借办案之机向企业或外来投资者吃、拿、卡、要的;⑤违反规定向企业乱罚款或乱拉赞助的。规定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调离岗位处分,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开除当事人公职等处罚。
二是主动深入,为企业提供服务。近年来,我院已与有着东方肉牛航母之称的皓月集团、华富风电、热电厂、光义煤矿等20余家企业建立了联系点,我们采取主动深入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服务。结合各单位工作行业特点实际,采取座谈会、法制课、典型案例分析、印发职务犯罪立案标准宣传单等形式进行职务犯罪宣传,主动深入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三是扶村扶根,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我们借助省院和牡市院在我市境内开展新农村建设帮建工作的契机和平台,注重实际,从村民最企盼的问题入手,实实在在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全力进行帮扶。在马桥河镇和福录乡成承德村建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预防职务犯罪法律宣传站;采取以案释法、举办法制讲座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如今年3月,我院预防科和反渎职侵权局针对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频发的趋势,在穆棱市委党校大礼堂给全市200余名农村“两委”负责人讲法制课,受到知情群众好评。
三、立足执法,塑造形象,不断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为经济建设服务,既是检察机关的政治任务,也是检察干警的业务工作。我们始终注意从服务大局的需要出发,不断提高检察干警的执法本领,塑造检察机关良好形象。实践中,院党组经常教育引导干警克服把经济建设与检察工作相割裂而产生的“与己无关”、“不务正业”等模糊认识,正确处理干好检察工作与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关系并注意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在反复理解相关理论的内涵上下功夫。院党组组织干警开展“每周一课”的学习活动,既加强了政治教育,又解决了工、学矛盾,起到了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理论教育的作用。
二是坚持不懈地组织学习法律知识。促使干警熟练掌据执法武器,按“三个有利于”标准,开拓为市域经济建设服好务的途径和领域。
三是坚持不懈地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和知识。院党组始终要求干警,要领悟市场经济情况,摸索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提高依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本领和工作水平。使干警在为全市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以及“环境、项目、落实”六字方针的战略服务中自觉做到多参与、少干预,长知识,增才干。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要牢固树立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意识。不断强化严打整治斗争,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和专项打击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扰乱经济发展秩序的犯罪行为。对无理聚众闹事、寻衅滋事、影响企业经营秩序和经济发展的犯罪案件;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绑架、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等侵害经营者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犯罪案件,要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通过履行批捕、公诉职能,对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实行快速办理机制,缩短办案期限,可以保证不在检察环节贻误战机,保持严打声威。
(二)积极开展检察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举办法律咨询、上法制课、寄发法律杂志等形式,主动为各类社会主体尤其是经济主体开展法制宣传,为他们查找、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堵塞漏洞和建章立制,为他们全身心投入创业扫除事故隐患和后顾之忧。
(三)认真做好息诉罢访工作,妥善处理和化解矛盾。健全、完善控告申诉和举报窗口的接待、辐射功能,加强“文明(示范)窗口”建设,实行首办责任制,建立处理涉检信访问题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处理信访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深化听证和集体答复等公开审查方式的改革,探索解决久诉不息、长期上访、重复上访和集体上访等难题。
(四)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努力从源头上消除腐败,倡导经济交往风正气清、文明经商、公平竞争。强化个案预防、类案预防、系统预防、专项预防功能,建立全市预防职务犯罪网络,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从思想上、制度上、组织上让不正之风无可乘之机。
(五)规范执法行为,注重监督实效。严格执行办案纪律,禁止借办案为名非法插手经济纠纷,严禁利用办案向经济主体吃拿卡要、拉赞助、摊派、报销各种费用,严禁占用经济主体的通讯器材、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等财产,自觉执行高检院、省院的有关廉洁从检的规定。
把爱心注入牛奶,共同凝聚这份力量 快来参加蒙牛免费赠奶爱心行动
第四篇:法制环境汇报材料
几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口岸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集中整治治安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治安形势有明显好转,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一、积极推进依法治市,促进依法行政
在“五五”普法工作深入实施,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为重点,营造依法行政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全市各行政执法单位开展“全市依法行政知识竞赛活动”,普及依法行政知识。加强法制宣传,推进法制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XX年启动了政府门户网站互动办公系统和市长信箱,认真处理人大代表建议86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88件、老干部建议34件。按照《满洲里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纲要>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满洲里市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和《XX年年满洲里市依法行政计划》;依照《呼伦贝尔市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加大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力度。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进法律援助工作
(一)法制宣传教育
1、积极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弘扬法治精神。市委制定印发了“五五”普法规划,明确了“五五”普法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市考核办将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市实绩考核目标体系中。全市各部门、外驻单位均都制定了“五五”普法的计划。
2、强化“教育五重点”和“法制六进”。突出五重点,就是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创汇农业从业者的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六进”,就是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六进”中,举办各类培训班近500场次,直接受教育人数近12万人次;散发各类法制教育宣传单313180份;党政机关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5973人参加了法律知识考试;两年来法律工作者近400人次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并为中小学生发放《“五五”普法青少年学习手册》等法律书籍;利用“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走上街头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活动,形成了全民法制教育局面。
3、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在全市范围内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目标和任务,各行政执法部门和单位,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能严格、文明执法。市司法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市公证处组织学习《公证程序规则》;市公安局认真开展学法、背法条活动;市检察院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制定落实“六项禁令”实施方案和查办行政处罚案件实施方案;劳动与社保部门开展了对新《劳动法》的学习宣传活动;土地、城建、环保、城管等执法部门都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活动,提高了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守法和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二)落实法律援助与服务
1、开设了12348法律服务专线或其他法律服务热线。满洲里市法律服务热线自开通以来运行良好,在市、区共有6部电话受理服务,市民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受益很大。XX年以来,仅市司法局“12348”法律服务热线共接到咨询电话115人次,平均接线率100%,接待群众来访57人次。
2、街道、社区居委会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市街道、社区居委会100%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1个、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37个、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这些调委会充分发挥了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3、建立有政府财政保障的法律援助机构。建立有政府财政保障的法律援助机构:全市有一家市级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1999年。XX年和XX年年市财政共拨专项法律援助经费12万元。
三、维护公民权益,推进人权事业
(一)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加大科教文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形态文明促进素质文明。近几年总投资近18亿元的第一医院、科技馆、体育馆、俄罗斯套娃广场、新闻演播厅、俄罗斯艺术博物馆等20项社会事业工程陆续建成,广场建设取得实效。目前正在加快现代歌舞剧院、体育场、古生物博物馆、欧式旅游观光婚礼宫、鲜卑古墓陈列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图书馆(室)建设步伐加快,实现了各区街道办事处、学校、部门、企业均有图书馆(室),目前,我市图书馆正在努力成为国家级一级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得到落实,市区四个街道全部建有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上述文化设施能正常面向群众开放,广大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尊重劳动,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建立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协调机制,并制定了应急预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经济局建立了推进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明确了协调机制工作程序,其主要内容是:接到申诉由受理的成员单位启动三方协调机制,成立协调小组,协调小组应在7个工作日内,对申诉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解或将处理意见建议向市政府汇报,难以处理的移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将处理结果及时送达当事人。制定了《满洲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应急预案》,建立维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及加强信访和举报电话,市、区两级建立维护劳动者权益机制。
2、推进劳动合同工作。截至XX年年底,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个体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大幅提高。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的维权举报电话,两年共受理案件24件,办结率100%。市总工会通过选派工建指导员,帮助企业组建工会,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设立了畅通的维权举报电话,无重大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案件发生。
(三)维护男女平等,加强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权益保护。
1、妇女维权机构发挥作用,大力保障妇女基本权益。成立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社会化网络工作组、全市各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市妇联建立健全妇女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和权益考评机制,不断提高维权工作效能。维权力量不断加强,市妇女儿童维权社会化网络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各街道办事处的妇女儿童维权站等机构积极发挥维权作用。行政、司法、执法等部门为维权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认真接待和协调处理信访工作。XX~XX年年,妇联系统共接待来信、来访、来电110件,涉及妇女儿童120余人,基本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使许多疑难案件得到了及时处理,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化维权氛围。市妇联、团委、红十字会、司法局、计生局、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多家单位,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为重点,抓住“五五”普法的契机,通过散发传单、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及开展“平安家庭”、“零家庭暴力社区”创建和“不让毒品进我家”、“拒绝艾滋病,健康全家人”宣传教育等活动,引导广大家庭成员学法、守法、护法,以家庭稳定促进社会稳定。市妇联积极开展单亲贫困母亲援助、关爱老龄妇女、关注外来务工妇女和流动儿童等活动,有效地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2、妇女劳动权力得到保护。全市认真学习贯彻新《劳动法》,维权意识和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全力推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认真组织全市女职工实施“311工程”,把“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相结合,进一步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加之我市第三产业比例达到70%以上,女性求职就业较为顺利,满洲里市在册职工总数为23587人,其中女性职工为9535人,约占职工总数的40%,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创造了必要条件。
3、未成年维权工作得到加强,老年人特殊群体得到关注。建立健全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职部门。团市委和市妇联分别承担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关职能,并在全市共青团系统成立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组”,承担相关工作职能。各街道办事处建立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领导小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团市委牵头,联合公、检、法、司等单位,成立了“青少年维权中心”。通过接受咨询、受理投诉、主动服务、法律援助、社会监督等多种形式,加大维权力度。
我市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令第364号《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要求和部署,切实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把查禁使用童工工作列入监察工作重点内容之一。XX年、XX年年,以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重点对餐饮、矿山、制造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进行监察。两年来,我市未发现用人单位非法使用童工的情况。
设立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积极开展孤、残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加强了孤寡老人的救助和监护工作。加强了敬老护老教育,虐待、不赡养老人案件发生率逐年下降,近两年平均为0.84(起/万户)。
(四)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权益
1、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XX年,印发了《满洲里市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大力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深入各用人单位、建筑工地发放《满洲里市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满洲里市建设领域用工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宣传材料。市劳动局、建设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支付和保证金制度执行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通过专项检查,为1221名农民工讨回工资314.8万元。两年共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02万元,共动用工资保证金74.37万元,
第五篇: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实现“规模推进年”的各项任务目标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协调组织人大内司委、市经贸委等有关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走访市直有关部门,深入县区,对我市经济建设的政策、法制、服务等环境建设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
年初以来,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经过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推进和整治,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得到了落实,“三乱”问题得到了
有效遏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逐步规范,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市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1、领导重视层次高,推进力度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的经济南市展环境工作。年初发绥发[]3号文件下发了《全市整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时间步骤,保证措施和要达到的目标。二月份,市委市政府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市集中整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此外市人大、政协召开的“两会”上、市纪委四次全会和市本级规模推进工作会议等大型会议上,市级几大班子都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做出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区都成立了由书记为组长,主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题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推进办公室。层层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项
规章制度。形成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组织体系,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宣传教育工作抓得实,舆论氛围浓。一是全市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全社会参与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二是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提高了领导者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三是强化了对公务员、企业厂长wto知识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加强了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从基础、源头上预防了犯罪,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3、法制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纪检监察机关加大了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
上半年,全市共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64件,处分89人。法院加大了执法和审判工作力度,对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做到了从快从速处理。全市法院系统共受理各类案件29,256件,审结28,508件,结案标的额达亿元。两年来全市法院为企业减缓免诉讼费20多万元,减负3亿元。检察院加大了对各类犯罪的查处力度,加强了对经济案件的诉讼监督,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共办理国有资产流失案件6件,提起抗拆100多件,查办经济犯罪120件,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公安部门加大了“扫黑除恶”和对经济案件的侦破力度,有效地震慑了犯罪,规范了行政执法人员行为,维护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工商、税务、环保、交通、城建等其它行政执法部门也都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制定了多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受到群众好评。
4、服务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全市各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部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双评活动,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承诺制,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和行业形象。各地进一步加大了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规范了审批行为,减少了审批环节,普遍实行了“一站式”办公。各县区还强化了对服务中心的投资建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庆安县实行了行政机关审批事项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市在各行业开展了治乱减负工作,对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对域外企业实行零干扰、免打扰。,市本级仅为三精药业、银娃乳业、客运枢纽工程减免基础建设配套费400万元,减免排污费38万元。各地还深入开展了对行政执法的评议监督工作。庆安县的季度评议,肇东市的全行业评议,都是成功的范例。通过评议,对执法部门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促进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5、政策环境进一步放宽,对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助推作用。全市结合实际制
定有利于企业和外商生产经营的优惠政策文件148份1340多条;共清理文件3000余份,废止制约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60多份。肇东市制定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六项制度》、《肇东市创建优良发展环境“十条禁令”》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上迈出了较大步伐。庆安县先后出台了《庆安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庆安县鼓励房地产开发优惠政策》等,极大地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对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放宽,特别是对进入开发区的企业,在办理手续、土地使用、税费收缴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优惠。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上半年,全市共引进项目226个,到位资金亿元,同比增长%。宽松的投资环境,为实现规模推进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动力支持。
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市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服务意识不强,执法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地方存在说功好、做功差,喊的多、干的少,上热下冷现象。有些行政职能部门轻管理、轻服务,存有较严重的以罚代管,只罚不帮的现象,错误地认为管理就是处罚,服务就是收费,导致管理职能弱化和执法目的扭曲。有的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文明执法意识不强。有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言行粗鲁,态度冷、横、硬、冲,勒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较为严重,该办的事顶着不办,可办可不办的事拖着不办,可这么办可那么办的事卡着不办。有的部门队伍建设抓得不力,对职工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导致一些工作人员素质差,不懂政策,不熟业务,甚至违法违纪。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不理顺,给部门执法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也导致“三乱”加剧,加重了企业负担。如审计部门,由于双重管理体制的束缚,对地方政府和行政执法等部门的审计监督受到了很大限制,难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还有一些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问题。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存在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比例过高。据调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全额拨款的3763人,自收自支的3097人,差额拨款的2730人。这些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为了保开支,想方设法加重收费。还有的个别单位自行制定收费标准,确定收费项目,使“三乱”现象久禁不止,企业负担减而不轻。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个别地方参与竞争,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规则应当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便我们有些政府部门还不适应驾驭市场经济规律的工作方法,不能为企业搭台唱戏,造成
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不平等竞争,违背了市场规律。
四是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不够。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纪检部门的纪律监督和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这些层级监督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还须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这些监督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缺乏统一的协调推进机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一些违法违纪问题惩处的力度不够,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一些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
五是基础设施及公共环境建设投入不足,硬环境建设滞后。据调查,市本级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费用3000万元,占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总收入亿元的15%。全市人均拥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204元,在全省排第8位,处于下游。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的开发区已经实现了“九通一平”,可我们现在只达到“六通一平”,个别县“三通一平”也没有达到,而且标准
较低。全市现有城市绿地面积仅公顷,占建成区面积的%。学校、医院、公园、商店、宾馆、饭店等公共环境建设与发达城市比,明显落后。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通过调查分析,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观念滞后。由于在一部分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中存在较严重的全局与局部利益错位、管理与服务职能错位,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思想上存在误区,没有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和“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观念,不能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抓环境建设,因而导致政府某些部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职能弱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二是部门利益至上。有些有行政执法执罚权的职能部门,为了本部门利益,为了小集团或个人利益,在行政执法中,违规执法、越权执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乱收乱罚,给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三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到
位。在一些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事项该下放的没有下放,该精简的没有精简,对保留的审批项目缺乏严格规范,审批环节过多,审批程序过于繁杂。一些过时的政策,没有及时清理、修订,个别地方还存在用已经明令废止的政策文件收费的现象。四是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政府部门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有权力监督政府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对策建议
针对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立足市情,狠抓当前,着眼长远,摆正局部和整体、管理和服务、监督和扶持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
1、抓领导,确保政令畅通。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环境如何,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要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研究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办检
查,狠抓工作落实。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条条部门的领导,要进一步深化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放宽经济发展环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