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司法能力的提高

时间:2019-05-15 15:0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司法能力的提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司法能力的提高》。

第一篇:浅谈司法能力的提高

能力是人们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而司法能力是指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应当具有的认识、了解、分析、解决或确认与法律关系密切的事实纠纷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集中表现为法官运用法律解决和处理各种案件的能力。司法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司法道德、司法品格、司法方法、司法环境、司法效率、司法质量、司法效果等均属这一范畴。①这里,笔者仅就提出提高司法能力的必然性、提高司法能力的基本要求以及提高司法能力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提高司法能力这一命题提出的必然性

㈠、诉讼的增多,使司法机构面临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经济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活动日趋活跃,经济纠纷和诉讼也大量增加。同时,随着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步伐加快,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显著增强,过去那种厌讼、非讼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观念。“一元钱的官司”也时有发生。据统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纠纷每年只有1万多件,而现在则超过了100万件,民商事案件由20多年前的年均50多万件,上升到现在的年均500多万件。②诚然,诉讼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或许,诉讼还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但是诉讼的增多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社会正在变得更加民主,更加开放,更加自由,也更加法治了。因此,可以说,诉讼的增多,也是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标志。诉讼的大量增加,对司法机构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战。说是机遇,是因为要有效地解决大量的诉讼问题,就必须提高司法解决纠纷的能力,树立司法的权威。同时,诉讼增多,对人民法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汹涌而来的诉讼,司法能力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如何保证司法的公正、效率和廉洁,是摆在司法机构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面对挑战,司法机关没有退路,只有勇敢面对。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法院提出了“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并通过改革法院体制、机制和制度,不断提升司法的能力和品质。

㈡、十六届四中全会为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要求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保证党具有领导广大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本领,始终保持能力上的先进性。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载体,是党通过司法手段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力量,是党通过司法途径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人民法院只有通过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司法活动,才能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根据全国法院工作实际,适时提出了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将之作为落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行动,并于2005年4月印发了《关于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的若干意见》,使之成为人民法院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性规范。因为,在司法工作中,只有增强了司法能力,提高了司法水平,才能真正地实现“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才能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

㈢、法官队伍的现状也使提高司法能力成为必要

法院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便是这道防线的守门员,其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水准对社会正义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们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审判能力不断提高,司法经验不断丰富。但是,无庸讳言,与发达国家的法官相比,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法官队伍过于庞大,已达20多万人,法官的整体素质还难以满足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需要。一些法官素质不高,法律适用水平低,驾驭审判活动能力差;一些法官审判作风不正,办事拖拉、态度冷漠、工作推诿、脱离群众;一些法院对法官管理不严,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极少数法官甚至个别法院领导干部徇私枉法,贪赃受贿;一些法官主体意识不强,现代司法理念缺乏,职业角色淡薄。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在司法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公众对法院形成了“司法不公、久拖不决、形象不好”的印象,极大地损害了法官队伍的整体形象,使司法的社会公信度大打折扣。为此,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职业水平的、专业化的法官队伍已迫在眉睫。最高人民法院于是提出了“法官职业化”的目标,并于2002年制定了《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要求法官做到六条:一是保障司法公正;二是提高司法效率;三是保持清正廉洁;四是遵守司法礼仪;五是加强自身修养;六是约束业外活动。这是法官职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司法能力的必然要求。

另外司法环境的恶化,也使法院各方面建设和许多案件的审理举步维艰,左右为难。同时,由于各种社会矛盾的爆发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涉法上访愈演愈烈,对司法权威和正常的社会秩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些,都使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二、提高司法能力的基本要求

司法能力集中表现为法官运用法律解决和处理各种案件的能力。而任何一个案件的审理都是一个以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为着眼点的法律论证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又是一个非常周密严谨的法律思维过程。因此,办好一个案件,必须具备高水准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同时,由于审判工作又是一项既有理论性更富有实践性的工作,法官还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才能胜任审判工作。而提高司法能力的关键是提升法官的整体素质,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树立“五种意识”,提高“四种能力”:

㈠、树立五种意识

1、大局意识。发展和稳定是当代中国的两大主题,“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法院在处理各类案件时,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克服单纯办案,就案办案的狭隘思想,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妥善调处好各种社会矛盾与纠纷,努力做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

2、宗旨意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③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人民法院工作是否合格的标尺。而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落实到法院工作,就是要坚持司法为民。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司法能力,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宗旨,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思想,要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紧密结合各项工作实际,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将各项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利民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人民法院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3、公正与效率意识。公正是人类司法活动追求的最高境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将公正赋予了效率的内容。“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题和司法改革的基石。立法是公正的尺度,审判是公正的桥梁,法官是公正的实施者。每个法官在履行职责时都要不断强化“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意识,严把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关,提高办案的效率,使每一起案件都能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为此,法官要在勤于学习中增长公正司法能力,在审理案件中树立公正司法提高效率的意识,因为“迟到的公正等于不公正”。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这是社会主义法律本质特征的充分体现,它意味着公平与正义要在最广泛的范围内,以最佳的信息途径和方式得到实现。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法官必须勇敢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这一光荣使命,要以最有效的办法和最能被接受的方式,为百姓主持公道,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价值。

4、清正廉洁的自律意识。法官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同时也是一种寂寞的职业,人们将法官比喻成公平与正义的化身、社会良知的守护神,法官的任何不良行为,都会导致公众对法官的公正司法和清正廉洁产生怀疑。作为一名法官,你的人生态度应当积极,你的生活方式却又必须保守,因为谨慎是一个法官必须具有的美德。④由于法官手中具有的审判权和执行权,使其往往成为“糖衣炮弹”侵袭的重点对象。作为一名法官,面对各种诱惑,应当在头脑深处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观念,应注意培养自己坚强的自律意识和较强的抵御能力,因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法官,在廉洁问题上,决不可忽视“小”、“少”的危害。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礼仪既有健康的礼,也有不健康的礼,目前更会掺杂一些非法、违法之礼。对于这种违法之礼,即使再少,也要拒之门外。这一“拒”不仅是显示了法官的职业品格,也是对正义的宣传,有利于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司法是正义的守护神,对司法绩效的评价只能以正义为标准,或者正义为先。一旦义利倒置或者以利灭义,司法就会迷失自我,异变为功利的机器。⑤所以,作为一名法官,我们应能牺牲自己的部分爱好,约束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社会活动,不涉及商业交易,做到淡薄名利、深居简出、甘于寂寞,维护法官清正廉洁、中立的公正形象。

5、程序意识。

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在司法公正的两个标准中,程序公正具有优先于实体公正的价值属性,在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当首先致力于实现程序公正。这是由于案件事实的复杂性、可塑性以及法律适用的或然性,都决定了实体公正内涵的不确定性,而程序本身的自治性、形式性、刚性和安定性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程序公正内涵的确定性。虽然通过公正的程序,未必就能实现绝对的正义(事实上也不存在绝对的正义),但是公正的程序本身却具有吸纳社会不满和正统性的再生产功能,从而使实体公正的不确定性因为程序公正的确定性而得以缩减、吸收乃至化解。相反,不公正的程序则不仅不能产生实体的公正,反而可能会严重侵犯公民人权,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激化、加剧社会原有的不满。“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和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区别,程序是法律的心脏,是实现法治的不二法门。”⑥如“佘祥林杀妻”冤案的发生,即是我国刑事程序不够完善的典型表现,亦是刑事诉讼程序被严重违反、破坏乃至践踏而必然结出的“孽果”。所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程序意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开展诉讼活动,平等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㈡提高四种能力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国家法官学院民商事高级法官续职资格培训班开学典礼上指出,增强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必须增强每一个法官的司法能力。即应当增强适用法律的能力、驾驭庭审的能力、诉讼调解的能力、判决说理的能力。⑦

自如适用法律的能力。法官的主要职责是运用法律惩罚犯罪,维护稳定,调处纠纷,化解矛盾。这要求法官必须对法律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将法律知识容入每个案件之中,理清法律关系,弄清法律事实,找准法律依据,在审判案件时不仅要看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而且要体会法律的内在精神,正确做出判决。这就要求法官不仅要有忠于党和人民的坚定的思想信念和严谨的法官职业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这也是提高司法能力的基础所在。因此,要成为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先进司法能力的人民法官,就需要深入广泛地了解历史、了解社会,把握大局、把握形势,做一个头脑清醒、思想深刻、博学睿智的人,绝不能“糊涂官判糊涂案”。⑧

驾驭庭审的能力。庭审是法院审判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法官履行职务的重要平台,是法官审理裁判纠纷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驾驭庭审能力是一个基本功。庭审水平高低、开庭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案件审判质量的优劣、司法水平的高低。法官的舞台就是法庭,不是办公室。因此,法官应在审判实践中不断积累庭审经验,深刻体会驾驭庭审过程中的艺术内涵,掌握高超的驾驭庭审技巧和方法,较准确地把握当事人的心态,较好地掌握诉辩平衡的技巧和措施,力求使每一个审判活动达到法律追求的最高境界。

3、妥善调处、疏导的能力。人民法院工作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法官既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维护一方平安,又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各种纠纷。而中国人素来崇尚“和为贵”,在当前开展的加强法官司法能力建设工作中,法官调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稳定的能力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的法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查明案情,真正区分清楚当事各方的是非责任,及时掌握当事人的心理变化,善于把握时机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明理喻法,灵活运用各种调解方法和艺术,化解矛盾和隔阂,增强团结,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因为常言说得好,失败的调解也胜于成功的判决。另外,由于法官处理案件时面对的不仅仅是案件当事人,还有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干扰和制约。这就要求我们的法官要正确对待,采取灵活方法协调,争取有关部门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为审判工作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从而充分地发挥司法的亲合力和沟通力,以法官自身化干戈为玉帛的能力调处矛盾,定纷止争。

4、裁判说理的能力。审判工作的职业特点使得法官的所有的裁判活动需要通过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来完成。法官的判决要使双方都口服心服,就需要说清说透道理,从而使当事人“赢得明明白白,输得口服心服”。这种增强说理性的要求,也被誉为“深层次的公开审判”。说理是反映一个法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一篇裁判文书的说理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法官的法律功底,还可以反映出一个法官是否受到了外界的干扰。如果理由说的遮遮掩掩,不明不白,似是而非,就说明这个法官不是能力不强,水平不高,就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法官。因此,作为一名法官,我们必须练就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精湛的文字写作能力,同时,要把心放正,做到“辩法”、“析理”,力求“胜败皆服”,因为说理就是判断,而判断是审判的生命和灵魂,合格的判断无价,它是人民的期盼、人民的呼唤,它创造一种价值———社会正义;体现一种精神———法律至上;传递一种文明———司法权威。⑨

三、提高司法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法官的司法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信手拈来的。司法能力的提高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是一个需要经过反复实践、磨练,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深化知识,不断更新观念的过程。一个法官,一个审判组织,一个法院的司法能力都是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认识到其艰巨性和长期性。只有法官个体素质的提高才有法院整体素质的提高,因而必须重视和加强法官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㈠、加强学习,培养精良的业务素质

法官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职业。作为一个以法律科学为基础的职业,法官必须具备与法官职业需要相适应的业务素质。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法官履行审判职责的质量与水平,影响着国家审判权作用的正常发挥。一个法官应当具备的业务知识和职业能力十分广泛,一切可以帮助法官有效、正确地实现司法职责的能力都是所需要的素质,如: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良好的法律意识、丰富的法律知识、高超的职业技能、对社会现实的充分认识等等,而这些素质不是生来俱有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逐步培养出。另外,审判工作所面临的飞速发展、社会环境以及日益繁杂的法律制度,也向法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家知道,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飞速发展的二十年。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起来。以民事法律为例,原来一部仅有156条内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曾独立支撑了十余年,而今天民事主体制度、债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已基本齐备,物权法也在起草过程中。对于法官来讲,精通一部法律就可裁判纠纷的历史将永远不复存在。⑩同时,随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家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广泛和频繁,各国参与经济贸易竞争的法律规则需要尽可能地协调与统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将在更多的经济领域与外方开展合作,进行公平竞争,这对我国司法工作的独立、公正、公开、高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法官判案,不仅要熟悉国内的法律也要熟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熟悉国际条约和国际公约。现在,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利用高新技术手段违法犯罪的案件也越来越多。所有这些,都使人民法院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和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的法官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积极增加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努力做学习型、知识型的法官,才能以严密的司法思维、高超的司法智慧、熟练的司法技能、文明的司法行为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㈡、建立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培养法官严格自律的良好职业道德,确保司法廉洁性

恩格斯说:“每一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所谓职业道德,是一定的职业通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及对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和行为所作出的社会性评价,以及通过这种评价来调整人们对社会和人们相互之间关系的各种观念、规则、原则、标准的总和。法官是一种神圣而又特殊的职业,其作为维护正义和稳定的重要力量,所承担的职责重大,可谓“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对法官职业道德显然不可仅采用一般公民的道德标准。如一般公民只需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即可,而法官不仅应守法而且要严格执法。在办案中,法官要不畏权势、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正廉洁。正如美国《司法行为准则》所规定的,法官以及其司法行为不得“使人们对其作为一名法官的公正的裁判能力提出合理怀疑”,不得“贬低司法机关的形象”,有损法官的尊严。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法官职业道德准则》,对法官提出了比一般公民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的职业道德更多的职业要求,这是由法官特殊职业本身决定的。法的本质在于权利,人类法治的进程,就是一个公民或法人权利不断得到尊重和保障的进程。通过司法实现社会正义是人民法院、人民法官肩负的神圣而不容有任何玷污的使命。然而,一个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法官,是不可能做到秉公执法的,而司法不公,将会使法律的价值面临毁灭性的摧残。正如培根所言“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所以,我们的法官必须对照《法官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严格自律,保持高度的司法廉洁性,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从而努力实现司法的公正。

㈢、完善法官职业培训机制,全面提升法官素质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的膨胀,立法数量的剧增,纠纷种类的复杂化、多样化,要使法官始终保持最优的状态,法官自身加强学习是一方面,而加强对法官的职业培训,使其适应变化着的世界更为重要。我国《法官法》第九章专门规定了法官的培训,第二十四条规定:“对法官应当有计划地进行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这说明立法机关已经意识到法官职业培训对于提高法官素质的重要性。为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法官的职业培训,以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

1、建立系统的培训计划,使法官的培训制度化

我国目前法官职业培训大体上还是一种临时性的缺乏系统性的短期突击式教育,教育大多是单纯的为学习和贯彻某一部新的法律或开展某一项具体工作而进行的岗位培训,没有系统的培训计划,而且,能接受培训的通常都是法院里分管某项工作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的院长、庭长,广大法官平时是没有什么机会参加培训的,而提高司法能力,是要求提升整个法院,整体法官的司法能力。所以,必须建立系统的培训计划,使每一位法官能够参加培训,并且必须培训,使法官的培训制度化。

2、培训的内容从单纯的文凭教育转向法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培训,使法官形成共同的职业道德群体;通过培训,使法官能够对立法的意图、法律条文的实质进行深刻的理解;通过培训,使法官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不仅掌握较高的法律专业知识,还能了解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做一个全才,而不仅仅是专才,从而提高司法能力,实现公正司法。

㈣、注重实践,使法官的司法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升

法律是一门社会科学,只有应用于实际生活,才能发挥惩恶扬善,规范引导的作用。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只有深入实际,勇于探索,通过一次次的实践认知、修正、提高,不断地总结积累,才能使自己的司法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只有在实践中反复磨练,才能增长才干,丰富经验,提高水平,因此,面对疑难复杂案件,每一位法官要敢于挑战,勇于实践。

㈤、强化实绩考核,从制度上促使法官提高司法能力

一个法官的司法能力,可以从其所办案件是否达到了法律的严肃性,结果的公正性,程序的严密性,时效的快速性,方法的文明性和为民的忠诚性六个方面来检验、衡量。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官考核机制,实行奖优罚劣,贤上庸下。这会给法官带来压力,也会带来动力,促使法官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整体司法水平。

第二篇:提高司法能力创建“三型”法院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对于推进法院建设、开创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对法院而言,就是要牢牢把握“公正与效率”的主题,坚持司法为民宗旨,积极创建学习型、服务型、现代型的“三型”法院。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扎实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一、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法院队伍,创建“学习型”法院

一是建立制度督促学习。就是要发挥制度优势,既靠个人自觉学习又靠制度约束劝导学习。建立共同学习制度,以庭室为单位每周至少安排一次集中学习讨论,通过集体的学习与交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形成知识共享、集思广益的学习模式;建立学习核查制度,举行司法业务、政治理论笔试,进行庭审观摩评比,优秀法律文书比赛,提高干警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建立信息宣传调研考核制度,把信息宣传调研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年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制”,提高干警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二是创造条件鼓励学习。就是要多方努力,为学习提供各方面支持。要以人才兴院,以精英强院,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要留出专门资金,全面实行干警岗前、岗中培训,突出新知识学习和司法技能训练;要将具有丰富审判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推向讲台,把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的专家学者请进法院大门,加强法学实务界与理论界的联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三是树立榜样带动学习。就是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全院营造学习氛围。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对学习有成的同志要予以奖励,推行文化治院,营造人人争先,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要使学习与工作、生活融为一体,努力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和“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的目标。

二、坚持司法为民,创建“服务型”法院

在服务观念上,要彻底改变“官本位”的思想,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穿审判活动的始终,找准审判活动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最佳结合点。在服务方向上,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现司法被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司法独立性与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的统一,遵照司法程序与走群众路线的统一。在服务过程中,要出实招办实事,力戒空谈,认真查找问题,做到扎实改进,全面提高。

第一,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要充分认清审判权的来源和本质,树立审判服务理念,坚决摒弃封建衙门作风,加强宗旨观念,落实司法为民措施,真正做到亲民爱民为民;要充分认识到法院的服务功能与中立裁判原则具有不同的语境和指向,不能借口需要中立裁判弱化法院的服务功能,更要避免就案办案的狭隘思想;要广泛动员,把全体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认识统一到全面服务、长效服务上来,形成合力。

第二,在落实行动上下功夫。开展“不让违法违纪现象在我院出现,不让裁判不公或执行不公在我手里发生,不让效率不高在我身上发现,不让当事人或他人在这里受冷落;不让法院形象因我受损”的“五不让”教育,把文明服务体现在从立案到判决、执行的全过程中,认真做好信访接待、立案审查,切实解决申诉难、告状难的问题;要坚持严肃执法、热情服务,努力践行“公正与效率”主题,反对简单粗暴;对社会弱势群体要给予更多关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要优先服务,经济困难符合条件的要适当减免诉讼费用,帮助联系或指定司法援助;推行首问责任制,落实各项信访便民措施,做到来信来访“事事有交待,件件有答复”,切实解决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问题,维护社会稳定;规范庭审程序和庭审用语,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让证据摆在庭上,道理辩在庭上,是非断在庭上。

第三,在履行职能上下功夫。继续强化刑事审判工作,既要严厉惩治犯罪,又要把握好宽严相济、不枉不纵的原则;妥善审理民商事案件,努力创造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和睦的邻里亲朋关系,诚信有序的市场关系;依法审理行政案件,监督、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公民的利益不受行政权力的不当侵害;进一步增强执行工作,探索和规范执行方式方法,增强执行工作透明度。

三、强化基础建设,创建“现代型”法院

(一)突破旧有思想框子,更新司法观念。一是要强化“中立裁判”的观念,自觉抵制各种干扰,做到不偏不倚,不枉不纵;二是要强化“司法公开”的观念,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度;三是要强化“权利平等保护”的观念,不以所有制定取舍,不以地域分亲疏,切实遵守非歧视待遇原则;四是要强化“法制统一”观念,自觉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五是要强化重视“法律事实”的观念,纠正审判活动中对“客观事实”的片面理解,避免由于这种片面理解而无休止地探索所谓的案件客观真实,造成损害司法权威、司法效率的不良后果。

(二)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提高法官职业化水平。以法官职业化建设为主线,积极稳妥地对现行法院人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要严把法院进人关,严把法官选任关,保证精通法律、品行端正、广受尊重的职业法律工作者被任命为法官;建立科学的法官评价体系和程序,做到权与责统一、才与名统一、位与利统一;加强法官的作风建设,密切人民法官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改革审判组织和审判方式,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在审判组织上,重点是要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责,严格做到审理与判决合一,将司法行政权与审判权相分离,保障法官独立裁判权,逐步淡化司法活动的行政化色彩。在审判方式上,一是要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前提下,规范、推行简易民商事案件速裁制,强化庭前告知,弱化庭上告知;二是继续研究和推进裁判文书改革,解决法律文书送达难问题;三是重视和加强诉讼调解工作,多调少判,提高调解结案率。

(四)改善法院物质装备条件,提高办案科技水平。要以“两庭”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办公条件,建立规范化的审判法庭和其他审判场所,进一步改善交通、通讯设施,为审判工作提供保障。一方面要建立内部局域网,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案件流程监督、资料浏览查询、公文起草、审批、签发、归档等全在局域网内进行,实现内部无纸化办公;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配合全省和全市法院系统范围内的计算机联网工程,推进法院上网,搭建起法院与社会各界联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第三篇:提高司法能力增强司法权威

人民法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通过司法工作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司法水平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和司法权威的增强,关系到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影响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我院正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这是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司法权威的一项

基础工程,是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司法职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重要举措。

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和司法权威的增强,并不是能够仅仅通过党和政府强化司法机关的职能或者司法机关的严刑峻法就能够实现的,要树立和提高司法机关的司法公信力,增强司法权威,必须从司法机关自身做文章。“打铁须得自身硬”。首先从提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能力入手,加强学习教育培训,提高司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塑造专家型、精英型司法人才,确保把每一起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铁案,通过个案的办理,反映司法水平,从而使人民群众相信法律、相信司法人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自然而然的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和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司法权威。其次,要培养司法人员的大局意识,克服司法人员就案办案,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思想,养成司法工作为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主动把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结合起来的良好习惯,使司法工作融入社会发展的历史洪流,把司法工作作为推动和维护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理解司法工作,支持司法工作,才能营造崇拜法律、法律至上、司法权威至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再次,要培养和树立司法人员司法为民和公正效率的思想。法律是人民的法律,法院是为人民服务的法院,只有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司法机关、司法人员是在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他们才会相信司法的公信力,司法的权威才能树立和逐步增强。另外,公正和效率是并存的,“迟到的公正不是公正”,再公正的司法行为,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贯彻落实,就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般,哪里还能谈得上公正?权益得不到保障,利益得不到实现,要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司法权威,也就成了纸上谈兵。因此,提高司法能力,增强司法权威,一定要紧密结合法院工作实际,把审判工作体现到落实司法为民、提高司法效率上,把提高司法能力、增强司法权威落实到司法人员办理的每一个个案上,用人民群众对法院和法官的信任之心、对法律的尊崇之心、敬畏之心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司法权威。下面我结合本院司法工作的具体情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司法同行商榷。

一、把司法能力建设作为主线,是司法工作的根本要求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是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宗旨,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的重要渠道。抓住司法能力建设这条主线,也就抓住了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司法权威和实现“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目标任务的根本。

(1)司法能力建设是法院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要推进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的政法队伍,是做好政法工作的组织保证。政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来源于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来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各种新机遇、新挑战对司法机关提出的新要求。落实到法院工作之中,就是要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司法工作水平。加强司法能力建设,既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院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司法能力建设贯穿于“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全程,是由党和人民对法院司法工作的新要求与人民法院的职能所决定的。在司法工作中,只有增强了司法能力,提高了司法水平,才能真正地实现“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才能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

(2)司法能力建设是推进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我院开展了“思想作风整顿”、“讲正气、树新风”、“明确职责、尽职尽责”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法院的工作在不断前进,受到了上级法院和县委的充分肯定。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队伍管理、作风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审判管理有待强化,一些案件效率不高、效果不好,甚至有违法违纪办案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降低了法院司法公信力和司法

第四篇:人民法院五项载体活动带动司法能力提高

坊子法院五项载体活动

带动司法能力提高

今年以来,**区人民法院强化了五项载体的带动功能,确保了全院干警司法能力和水平的明显提高,为推动法院各项工作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在全院一线法官中间广泛开展了一次庭审技能大赛。由分管院长牵头,审监庭长、监察室主任、民一庭庭长等作为评委,共同对全院所有一线法官的庭审技能进行了认真考核评比,找出每位法官在庭审中存在的不足,规范了庭审活动。二是组织审判骨干为全院干警举行法制讲座。先后由院领导带头,并组织安排5名经验丰富的业务庭长,利用二个月的时间,就最新的司法解释、疑难法律问题,对全院干警进行了系统培训,提高了干警们的业务能力。三是举行了综合业务考试。考试内容涉及了刑法、民法、合同法、党风廉正建设等领域,全院干警认真参加,全部采用闭卷形式。干警参与率达到100%,从考试成绩来看,效果良好。四是加强了对选调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专门组织尚未通过司法考试的选调生到省法官学院进行专题培训。今年**法院参加考试的3名选调生全部通过司法考试,至此,该院所有选调生都通过了司法考试,为法院后备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强化了法警实战能力的提高。通过强化法警警营式管理模式,积极推行外勤工作警务化,增强了法警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了实战水平,使全院的外勤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今年以来,**法院法 1

律文书送达准确率达100%,当事人到庭率有了较大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办案效率。今年4月份,**法院就警长负责制在全市法院司法警察工作现场会上做了典型经验发言。

通过努力,坊子法院整体司法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充分发挥了审判工作打击、保护、调节、服务的职能作用,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经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1—11月份,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件,其中新收****件,同比分别上升**%和**%。结案****件,同比上升***%,结案标的额达****万元。

第五篇:司法能力建设

司 法 能 力 建 设

杨秀聪

1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传统政治体制向明主政治体制改变,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从权利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其中,能力建设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主题。能力,《辞海》中解释,“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各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在各人身上的发展程度和结合方式是不同的, 因而能力特征也是人各不同的。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并在实践活动中吸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据此,司法能力可以理解为完成司法活动所应具备的本领,包括完成司法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司法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即“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应当具有的认识、了解、分析、解决或确认与法律关系密切的事实纠纷和性质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理解一个概念,不仅仅要理解其基本的含义,更为重要的是,要将这一概念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所谓司法能力,应该主要是指作为人民法官运用国家审判权、执行权等司法的功能及其有效性问题。在这里,我认为,有必要通过对如下一些基本问题的行权等司法的功能及其有效性问题的分析,更清楚理解:

关于党的执政能力与司法能力的关系:司法能力是执政能力的下位概念,主要体现于司法机关在行使国家司法权维护社会稳定,调处纠纷方面所表现出来的 1 杨秀聪,男,1980年生,云南丽江人,单位、职务职称、手机号码、通讯地址、邮编

Email:

功能及其有效性,相对于党的执政能力来说,司法能力更加具体,更加实在,它必须遵循执政能力建设的普遍规律,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基本前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始终努力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工作服务。

关于法院司法能力与法官的司法能力的关系:司法能力建设作为一个系统的构造体系,离不开法官个体、审判组织、诉讼制度、审判管理等各种司法要素的共同作用。法官个体的司法能力主要包括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的本领,主要是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的本领以及依照法定程序处理案件的本领。如果法官的司法能力强,那么他的办案效率就高,裁判的公信度就高,正义实现的可能性就大,从而法院的司法能力就强。反之,如果法官的司法能力低,则难以保证裁判的公正与效率,法院的司法能力就低。可见,法官司法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法院的司法能力。

基于上述认识,现结合工作实际就司法能力建设几个基本问题作如下研究和探讨。

一、司法能力建设的方向和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对于人民法院来说,司法能力主要是指对案件的审判和执行的能力。而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因此,评价一个法院司法能力强弱,首先要看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司法保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司法能力建设的方向和定位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不断强化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为大局服务的意识,使法院工作与大局工作合拍、同步。针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审判工作与大局工作结合不够

紧密,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不够强,工作中孤立办案、机械执法的问题,我们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把司法审判的方向和定位确立在围绕中心和服务大局上,主动把审判工作放在大局中去考虑、去谋划,自觉将现代司法理念运用到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方向,自觉把审判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大格局中去定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诸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诉上访、下岗职工安置、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找准审判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坚持立足审判、服务大局,办好事关稳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我们先后出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具体意见》和《依法规范城市房屋拆迁案件审理具体意见》,以及对企业破产改制和涉及职工安置问题,制定了《依法审理好企业破产案件的具体意见》,与此同时,要求广大法官特别是两级法院的领导,不断增强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及时掌握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司法需求,院庭领导加大对有关案件的指导协调力度,妥善处理了一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疑难案件。

二是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切实防止和克服片面强调独立审判,把法院工作与大局工作割裂开来,关门办案、机械执法的错误倾向,把服务大局作为司法审判的政治方向,坚持依法独立审判与自觉服从党的绝对领导的统一,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统一,坚持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的统一,努力在服务大局中强化审判职能,增强司法能力,使案件的审理结果既能符合依法、公正的要求,又能体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自觉把审判工作置于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之下,主动协调政府部门妥善处理重大疑难案件。法院处理的好多案件,尤其是民商事和行政案件好多涉及政府行为,这类案件大多数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发生的纠纷,也就是前期都是政府处理的,但有些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因而发生纠纷,引起诉讼,往往涉及政府、企业和群众的关系,诸如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转制、职工安置、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案件。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本着即要维护政府合法行为和大局稳定,又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拾遗补缺,妥善处理政府行为的遗留问题的原则,在依法审理的同时,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工作,使一些关系复杂、矛盾尖锐的案件得到妥善处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司法能力建设的立场和宗旨——司法为民、服务群众

司法为民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司法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在司法工作的具体化,是司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法院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就必须在司法工作中认真落实司法为民的宗旨要求。因此说,增强人民法院司法为民、服务群众的能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我院针对群众反映较大的告状难、申诉难、执行难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冷硬横推”问题,作为落实司法为民的突破口来抓,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组织广大法官认真学习先进人物的模范事

迹,深入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司法为民的宗旨教育,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提高落实司法为民的自觉性。

二是在出台审务公开、诉讼指南、举证须知、诉讼风险提示等便民、利民措施的基础上,推出“党员法官接待岗”制度,每天安排包括院、庭长在内的两名党员法官上岗接待群众来访,认真履行法律释明和诉讼引导职责,耐心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协调解决群众在诉讼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畅通了诉讼渠道,便利了群众诉讼。

三是建立健全领导包案、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实行阶段通报和月报告、随时检查和定期检查的“两报”、“两查”制度,加大对涉诉上访案件的督办力度,采取领导督办、多方协调、依法调解甚至拆借资金等方法,细致深入地做好工作,妥善解决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一批矛盾尖锐、影响较大的涉诉上访老户案件,受到了广大群众和上级领导的好评。尽管目前仍有少数涉诉老户上访案件还没有彻底解决,但由于我们引起了高度重视,工作抓得比较紧,尤其是提出强化定纷止争功能,加大诉讼调解力度,提高案件服判息诉率等一系列新的司法理念和具体措施后,审判质量稳步提高,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再未出现新的涉诉上访案件。

四是针对群众反映申诉难和内部存在的申诉审查、再审立案不规范的问题,制定出台《依法规范申诉再审案件审理工作的具体意见》,一方面对申诉再审程序起到了规范作用,一方面促进了群众申诉难问题的解决,使一些多年申诉一直没有解决的案件得到妥善处理。如某建筑公司交通肇事损害赔偿案,因主体不明、责任不清,前后经过三次裁判,都无法执行,致使受害人颅脑损伤的医疗费长期

得不到解决,生活困难,反复申诉。我们按院长监督程序启动再审,追加了注销公司的开办单位为被告,通过依法调解为受害人解决了17万元医疗费和赔偿金,使此案得到圆满处理。

五是针对群众反映执行难的问题,开展“司法为民执行月”活动,集中执行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案件。如在执行某建筑公司项目部经理王某诉该公司拖欠工程款案时,得知王某还欠所雇农民工的工资未付,经王某核实认可后,我们采取代位清偿的方法,将执行回的部分工程款直接付给39名农民工,有效保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司法能力建设的功能和标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调节关系,维护秩序,促进和谐,是司法审判的重要功能,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努力做到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也就是说,经过法院审判的案件(主要指民商事案件),只能矛盾越审越小,不能越审越大。这就是要求我们的法官在审案过程中,不仅要查清事实,明辩是非、依法裁判,同时还要尽可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定纷止争。而现实情况中有不少法官注重的只是前一个方面的职能,而忽视了后一个方面的职能,这也正是造成涉诉上访案件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强化审判工作定纷止争功能作为司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努力化解矛盾,做到案结事了作为评价办案质量的重要标准,并提出了提高“两率”(服判息诉率和调解结案率)、降低“两率”(一审上诉率和涉诉上访率)的目标管理考核指标;实行了再审改判案件、国家赔偿案件、审判流程管理情况、目标量化考核情况、违法违纪案件和案卷归档情况等六项通报制度,强化审判管理;开展了“争创公

正高效廉洁法院、争取公正高效廉洁法官”活动;等等,使广大法官充分认识到法院既是说理的,更是解决问题的,不但要重视明辨是非,更要重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从而确立了新的办案质量标准。司法能力的提高,对一些原审确有错误的案件,及时依法予以纠正,受到群众的好评。

如田某诉杜某人身损害赔偿案,一审依据医院的伤情鉴定作出了5000余元的赔偿判决,杜某不服在二审中要求重新鉴定,后经司法部鉴定中心鉴定伤情有了变化,二审驳回田某的诉求,田某不服到处上访,引起市人大重视,交办我院审查。经审查发现,第二次鉴定的部位与第一次鉴定的部位不完全相符,因此认为不能否定第一次的鉴定结论,原二审判决有误,于是再审改制维持了原一审的正确判决,使田某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另外,针对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审判工作、办案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制定出台《加强对基层法院审判工作监督指导的若干意见》和《人民法庭审判管理的若干意见》,从基础上确保定纷止争功能的发挥,到达案结事了的标准。

四、司法能力建设的方法和水平——辨法析理、胜败皆服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人民法院和法官如何承担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充满了期待。也就是说,对人民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司法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要不辜负人民的这种期望,满足人民的这一要求,就必须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而且要使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司法能力和水平或者说对我们的裁判结果有认同感。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在审判工作中是坚持辨法析理,以理服人,尽可能做到胜败皆服。因此说,增强法官辨法析理的能力,努力使审

判结果胜败皆服,是司法能力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司法审判追求公正、促进和谐的具体体现。法与理是相统一的,法律是建立在人类共同理性基础之上,以法服人的前提必然是以理服人。辨法析理是宋水鱼审判方式的核心内容和深刻内涵,也是顺应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种新的司法理念和审判模式。辨法就是辨明法律,依法办事,析理就是要讲清道理(既要讲法理,也要讲事理),以理服人,努力做到胜败皆服。辨法析理,应当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每一位法官应当具备的基本功。在审判工作中,法官是司法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人民群众通过法官的审判工作最直接地评判司法工作的优与劣。

如果我们工作方法简单,一判了之,哪怕判决公正,当事人也难以心悦诚服,司法公正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审判工作中用辨法析理的方法,达到胜败皆服的水平,这是司法公正的最高追求,也是法官的职业目标。我们知道,民商事案件有一方胜诉就有一方败诉,往往是判决作出了,矛盾并没有化解,这就要求法官做好相应的释法工作,把法律规定、法律标准向双方当事人说得清清楚楚,让赢者赢得堂堂正正,让输者输得明明白白。为此,我院在审判实践和岗位练兵中,把增强辨法析理的能力,作为提高司法能力的主要途径,要求法官切实履行法律释明职责,熟练适用法律,化解矛盾,制定了加大诉讼调解工作力度的措施,开展了“十佳调解案例”和“十佳调解能手”的评选活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善于辨法析理,能够做到胜败皆服的优秀法官,收到了良好效果。如我院审理范某与刘某合伙办企纠纷案中,原、被告双方在结算帐目时相互发生争执,拳脚相加、矛盾加剧,诉之法院,通过审判人员认真分析查明双方的矛盾由来以及相关的法律,倾听双方的意见,了解双方的真实想法,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劝说,经过五次审理、五次调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今年1-7月,结案率比去

年同期提高了1.7个百分点,调解结案率同比提高了4个百分点,一审案件的服判息诉率同比提高了4.4个百分点。

司法审判是惩治犯罪、维护权益、调节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司法能力是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保障发展的能力。加强对司法能力建设基本问题的研究,准确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服务群众、定纷止争、案结事了、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司法审判导向,不仅有利于人民法院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和亲和力,而且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下载浅谈司法能力的提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司法能力的提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的领导是提高司法能力的保证[大全五篇]

    党的领导是提高司法能力的保证[日期:2005-2-18]来源:中国法院网作者:郑泽中[字体:大中小]我国宪法将党对各项事业的领导作为基本原则予以明确,宪法和法律同时也赋予人民法院行使......

    论司法能力建设

    论司法能力建设 大力加强基层法院司法能力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纲领。作为国家政权重......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奠定快乐人生 泰兴市济川小学鞠香联系方式:***邮编:225400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阅读的要求比较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

    提高阅读能力

    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之我见 镇康县勐捧中学 赵得慧 摘要:英语阅读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提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提高英语阅读理解......

    提高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工作单位:湖南省花垣县吉卫民族小学 作者:龙建格 职称: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联系电话:*** 邮编:416408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良......

    提高业务能力

    (一)如何做好业务 心态 1)业务员要懂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在灰心消沉后,必定要很快地鼓起勇气再出发,这种失意也是千载难逢的磨练机会,不防视为一种福气; 2)把握自己心态,别急躁:......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海关各项工作的前提。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

    提高职业能力

    第四章提高职业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大学生意识到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职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多个方面,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