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司法能力的养成

时间:2019-05-15 00:3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官的司法能力的养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官的司法能力的养成》。

第一篇:法官的司法能力的养成

培养高素质法官的思路

法官应当学问多于机智,德高望重甚于巧言善辩,慎重超过自信。尤其是,诚实廉政乃是法官应有的德行。

—弗朗西丝•培根

法院审判权通过法官审判行为而实现,审判行为直接制约着诉讼价值目标—司法公正的实现。法官作为审判程序的直接管理者和司法公正使命的现实执行人,其基本条件是具备公正品格,关键是适法能力的培养,而特殊的思维方式使其在裁判过程中能始终与公理规则的解释同步。

一、公正品格:培养高素质法官的基石

法律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执法者的自觉守法来张扬,法律应有的尊严和威信也体现在法官司法程序中。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出,法官的选拔要“品德优良”,“心地纯洁”,进而才能够对诉讼作出公正审判。公正品格主要体现为良好的品性和德行,这一品行的养成则是良善与美德的修养、慎独与寂寞的品质的体现,进而反映在司法活动中则是廉洁与礼仪的操守、执行公理规则的理念,公正品格正是这普遍人性品格与特殊职业要求的综合作用结果。

1、良善与美德的修养

我们应当看到,法官作为人首先应具备善良本性的一面,而这方面的内容正是具备职业法官的基础条件。善良本性体现为人格魅力,而人格魅力是因美德产生。当好法官首先要从人的品性入手,具有智 慧、善良、忍耐、诚实和同情心等基本素质,进而要拥有忠于职守、秉公办案、刚正不阿、不徇私情等司法理念,从而使自己独立于矛盾双方,更客观地把握冲突双方症结,更有效地处理纷争。美国著名法官恩格尔就将“为人是诚实的”写入了他的就职誓词中。

诚然,一个人成长过程不象天性问题一般简单,善良与美德的修养也非一蹴而就。家庭的培养、教育,亲属们和长辈们的关怀,孩提时代所处环境的生活内容对事物的认知,这些人生初始阶段的经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成年后对一事物的判断力。然而,从哲学观点看,任何事物又都不是绝对的,而是具有相对性。人的天然本性及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可以随后天的精进学习逐渐消磨淡化,使之改变。在司法活动中,我们可姑且将其称之为“炼心”,良善的品格即使具有,但却并非能够向母亲对待孩子一般天然的就能在整个审判活动中展现出来,这就需要法官在每天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案件当事人,在出现当事人态度强硬、语言过激的情况时,用一种换位的方式去思考,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进而用一种包容的胸怀去体会,用一种关怀的言语去感化,用一种平和、平静和平常之心态应对纷繁复杂的审判活动,炼就一种对各种意外情况应付自如而我自岿然不动的良好心态。在这种心境下培养和展现法官的良善品性,进而不断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提高自己在处理案件中的水平,实现情、理、法的完美交融。

2.具备慎独和寂寞的品质

古人云:“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法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作为法官,必须在面对眼前多姿多彩、纷繁复杂的“人情”社会时,学会恪守孤独与寂寞的职业性格,将心灵与精神归于平静。法律判断不同于道德评判和舆论评判,法官过于积极主动的活动将导致法律逻辑和社会生活逻辑的混同,失去法律运行的稳定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会“炼行”。首先,生活“不妄行”,即要求法官日常生活应当是保持着一种低调而检点的行为方式,要严格遵照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事——即便他不是一个道德的卫道士,也不能允许他成为一个引导时代的潮人。正是因为如此,美国的联邦法官的续职条件仅仅是“品行端正”。作为一名法官,不应当抛头露面对一些政治事件和焦点的社会问题随意发表他的观点,作为一个纠纷的中断者,在评判他人的问题的时候还要切记不得让自己的行为成为大众的笑柄。生活中的另一个谨慎就是表现在法官要谨慎出入社交场合。应该说,社交场合的取舍是一个公民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的问题,旁人不得干涉。但是对法官的要求却是相当苛刻的,这是为了保持法官职业超然于社会的“出世”而非“入世”的地位,与社会相对隔离有利于法官不为社会所干扰,也有利于提升司法品位与树立公正形象。必须杜绝与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和良好习惯相违背的,可能影响法官形象和公正履行职责的不良嗜好和行为。如:法官应当谨慎出入社交场合,谨慎交友,慎重对待与当事人、律师以及可能影响法官形象的人员的接触和交往,以免给公众造成不公正或 者不廉洁的印象;法官不得参加营利性社团组织或者可能借法官影响力营利的社团组织等。因为法官的尊敬不是通过案外的公众或媒体获得的,而是通过司法程序及判决结论得以树立的。判决的公正做出却要求他极力的回避社交。而在好多时候,法官频繁的与外界的接触,会对他的判决产生很不利的影响。在法官和社会生活中要有必要的阻隔,不让他们的观点受到程序外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其次,工作上“不妄为”,即要求法官工作中要小心谨慎,加强自律意识。曾子说:“十目所视,十指所指,其严乎。”所说正是这个道理。法官要谨慎的对待手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慎重对待手中的每一个案件,即便是判决书上的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疏漏,恪守自己的职业守则,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实际上各个国家对于法官的活动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限制,如美国律师协会所制定的《美国司法官伦理典范》的第三条规定,“法官其个人行为不仅于审判席或于执行审判事务时,即使是日常生活亦不得有受非议之处。”

3.廉洁与礼仪的道德操守

恩格斯说:“每一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作为社会正义维护者的法官,不仅要具有一般的社会道德意识,更应该具备法官这一职业所要求的特殊道德操守。要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从保障司法公正、遵守司法礼仪、加强自身修养、约束业外活动

等六个方面规范法官言行。

这就要求我们“炼性”。一方面,要坚持廉洁自律,即要谨慎对待权力、金钱、物欲、美色的诱惑,经受得住考验,做到不畏权势、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正廉洁。法官只有清正廉洁,才能保证手中执法权力的干净运行,才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坚持四个管住: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别吃;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别拿;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别想。只有正确处理好法与权、法与利、法与情的关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政治防线,严格遵守各项法律和纪律规定,才能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保持清正廉洁。另一方面,要固守法官礼仪。法官应当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的举止,尊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格尊严,自觉维护人民法院的尊严和法官的良好形象。具体表现为着装得体、端庄严肃、简单大方;用语规范、行为文明、进退得宜。正如美国《司法行为准则》所规定的,法官以及其司法行为不得“使人们对其作为一名法官的公正的裁判能力提出合理怀疑”,不得“贬低司法机关的形象”,有损法官的尊严。

4、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法官的上司就是法律。法律是规则,自图腾崇拜、原始习惯发展而来,宗教的、道德的力量是不能忽视的。受上述意识的传统影响,植根于人们观念中的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公理规则,被司法机关所接受,从而形成了诚实信用、公平正义的基本司法理念。当这种司法理念被法律家接受时,即被法律家奉为法律的帝王条款和精髓,反映在诉讼中就是秉持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法官作为执法者,就应经常不 断地对这一具有公理属性的法律思想进行培养、判断和思考,使之成为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将这一思维方式不断反复验证,并不断完善而成为习惯。

《淮南子·修训务》中说:“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法官只有这一观念落到审判实践中去,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要求法官必须要“炼思”,即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三个统一:一是思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更是法官审判的依据,因此在执法过程中,法官必须要以非常严肃而认真的态度对待国家的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和幅度内,在不违背法律规定、法律精神的前提下,还要注重案件的社会效果,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二是思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实体公正固然直接影响着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而程序公正则更深层次的制约着当事人实体公正的实现。因此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从而使实体公正更具正当性。三是思公正与效率的统一。英国著名言语“正义被耽搁等于正义被剥夺”深刻揭示了公正与效率的同一性。公正与效率的互动与平衡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途径。

二、适法能力—培养高素质法官的关键

法官是通过审判活动来展现自己的业务能力,从而履行法官这一职责的,其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审判的过程,而是一种需要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和审判技能解决社会矛盾的适法活动。

1、夯实法律功底 法律的功底是法官的基本功。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扎实系统的法律知识,、丰富成熟的实践经验、正确规范的司法行为。要夯实法律基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系统学习法律知识。法官必须熟练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如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以及与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规章、解释、制度、地方性法规及相关政策等。通过自学、培训与交流等方式,不断更新和丰富法律知识库,增强司法和适用法律的能力。当然,法律知识的学习并非简单的阅读、背诵或熟悉法律条文,而是要更加注重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和理解法律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精神。二是准确把握立法精神和法律原则。通过执法和适用法律,向社会生动的演绎法律的内在精神,将法治的精神与人民群众的认识、理解、愿望、要求统一起来,善于运用立法精神和法律原则作出正确的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自由裁量,及时填补法律的漏洞,使抽象的法律在具体应用时更加准确。三是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学习知识主要就是为了实际工作的需要。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充分认识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要善于把法律知识与司法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习成果的及时转化。

2、培养法律语言能力

任何职业均拥有自己的职业话语体系,法律职业也不例外。法律语言本身就蕴含和承载了一定的法律文化和法律传统,决定着法律思维、法律伦理、法律信仰的形成。法律的逻辑性、确定 性、精准性,决定了法官必须娴熟的运用法律语言。法官职业是做人的工作,语言交流每天都需要,书写裁判文书也不可少做。然而,语言交流应有很强的思想穿透力和说服力,才能做到以理服人。最高人民法院早就提出要推动裁判文书的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质证中有争议证据的分析、认证,增强判决的说理性;通过裁判文书,不仅记载裁判过程,而且公开裁判理由,使裁判文书成为向公众展示司法公正形象的载体,进行法制宣传的生动教材。

对法律语言的掌握,意味着法官在司法时,必须法律思维敏捷,法律技术娴熟。具体而言,一方面,法官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论辩技能,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论证、辩驳,这是一个法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的综合体现。另一方面,法官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写作能力,即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可靠,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的基础上,用严谨的说理、通俗的语言文字将一个复杂的案件事实陈述清楚。通过裁判文书的制作过程体现法官的学识和素养,把呆板的法律条文以极具说服力的言辞严密的推理过程把一个活生生的案情解释得入情入理,丝丝入扣,使人们在阅后对法律的感知和理解从感性化到理性化,从而达到制约、教育和警示的作用。当然,这些目标是我们期望达到的,在期望到达的过程中,我们的法官应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文学、语言知识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法官高素质的要求。

3、锻炼法律技能

这里的法律技能并不是一个宽泛的含义,在这里它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法官的组织庭审能力,也就是庭审驾驭能力;二是法官的平息矛盾能力。

(1)组织庭审能力。在人民法院的全部审判活动中,庭审时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庭审的功能在于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是法官审理案件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因此较高的庭审驾驭能力是法官应有的基本功。诉讼法对庭审规定了比较严格的程序,目的是通过审判程序的公正,实现实体裁判的公正。英国上议院大法官休尼特有句著名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1公正、透明、规范的庭审是树立法官公正司法形象,提高法院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的重要途径。提高庭审能力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熟练掌握庭审程序规则。法官只有加强审判业务学习,熟练掌握各项诉讼规则,才能提高庭审能力,确保庭审有序、高效地进行。二是熟练掌握证据规则。庭审中,法官运用证据规则引导双方当事人举证、质证,进而做出对证据的认定,查明案件事实。三是善于组织协调。庭审中的法官,尤其是审判长,要善于组织协调诉讼主体进行诉讼,引导诉讼参加人正确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四是善于积累庭审经验。审判时一门非常注重经验的职业,尤其是作为中级法院,对法官的经验积累要求更高。五是注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上文 1 【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著:《法律智慧警句》,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已述,法官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案件正争议焦点的归纳、有关法律的阐明、裁判理由的论述等。语言既要法言法语,又要通俗易懂,保证诉讼各方都能看懂。六是遵守司法礼仪。庭审中,法官要严格遵守各项司法礼仪,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的举证,维护法官的良好形象。

(2)平息纠纷能力。平息纠纷是司法裁判的基本功能之一,公正高效的裁判能够使当事人和社会接受,充分体现审判的价值。定纷止争、案结事了,是展示人民法院司法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要针对当事人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从审判实践中看,提高平息纠纷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调解意识。工作中,要坚持将调解贯穿于民事诉讼全过程,充分发挥诉讼调解在解决纠纷时的作用,坚持自愿合法原则,讲究方式方法,提高调解能力。二是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各种诉讼期限。在法定的时限内及时履行职责,及时调处纠纷,提高审判效率。三是做好判后答疑、释法明理工作。围绕裁判结果,对败诉方提出的质疑,耐心做好法律解释、法律宣传和说服教育工作,促使其息诉服判。四是文明接待来访人员。特别是对待情绪激烈的当事人和群体性来访,要注意稳定来访者的情绪,采取妥善的方法防止矛盾激化。

三、法律思维—培养高素质法官的核心 法律思维是职业法官在司法决策国中中,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精神和法律逻辑,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法官在进行法律推理和法律判断时,通常会遵照相应的程序,借助法律术语进行分析和思考,表现出理性、谨慎和注意逻辑的特性,正是法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思维方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是规则性特点。对于个人之间、法人之间、个人与法人之间、政府与相对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执行和适用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法律。因此法律规则及运行规则严谨逻辑就成为法官思维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二是程序性特点。法律思维首先就是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防止思维过度自由而导致司法权利的滥用。三是确定性特点。法官主要职责就在于准确对矛盾与纷争作出法律判断,进而准确的适用法律。四是平衡性特点。平衡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将各种关系置于法律秩序的框架内调处,保障安全、维护稳定是法官司法工作的价值追求之一。

法官的法律思维是其法律职业技能得以生存的前提,也是法官素质的核心和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养成法律思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其中法律知识是客观基础,法治观念是主观要素。这需要法官在长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实践磨练中才能获得。养成法律思维重点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构成法律思维的基本要素。法律思维过程其实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方法是非常复杂 的,有法律解释方法、法律推理方法、填补法律漏洞方法、认定案件事实方法等。全面了解和掌握法律方法,有助于法律思维的快速养成。二是参与司法实践。法官的法律思维是在司法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模式。脱离司法实践是不可能养成法律思维的。法官应主动参与司法实践,主动接受实践的磨练,在实践中培养具有法官职业特征的法律思维模式,并在实践的检验的不断得到提高。

第二篇:法官素养和司法能力

法官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者,法官的素养和司法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公平正义这一目标能否得以实现。

司法能力从宏观上来说,就是法官通过司法手段,兼顾公正与效率,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支持和促进依法行政,严厉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就微观而言,法官应具备精准适用法律的能力、熟练驾驭庭审的能力、严谨制作裁判文书的能力,善于调处矛盾的能力,高效运用信息化技术办案的能力。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

法官首要要具备坚定忠诚的政治素养。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三个一以贯之”,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要具备公正廉洁的道德素养。法官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公正、廉洁、为民,无论是在本职工作中,还是在业外活动中,都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认真履行法官职责。

法官还应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熟练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深刻领会立法精神。纷繁复杂的案件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可能是社会问题、道德问题和文化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官,不仅要精通法律专业知识,还要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常识,广泛其他多学科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之,要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法官,就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三篇:法官要有“司法良知”

人性中本原存在着良善、正义、天使的那一面,谓之“良心”,因其与生俱来,故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而“良知”是在此基础上经过后天教化和培育,是人对自然、社会、人的思维和行为符合人类群体性生活需要的认知,是高层次的意念、思维、情感和价值取向,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强调的就是后天教化对“良知”培育的重要作用。司法良知则是指法官经过系统的培养、教育和自身的感悟、修炼,在思考、评价社会纠纷和适用法律裁判案件时的认知、信仰、意念、智识,经验等诸要素的结合。如果说“良知”是做人的道德底线,那么“司法良知”既是法官安身立命之本,又是法官为人处事之基,更是法官公正司法之魂。

司法良知是法官安身立命之本,法官之所以能从社会普通成员成长为法官,离不开人民的哺育和国家的培养,法官之所以能被称为法官,是因为有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就不能称其为法官。法官凭什么安身立命?凭的就是对国家和人民朴素的感恩之情升华而来的司法良知。最近,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的“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要求“人民法官要以对待亲人一样的感情、一样的方式、一样的态度对待打官司的老百姓”,强调法官要有人民情怀和平民情结。曾担任香港立法会主席长达十一年之久的范徐丽泰也动情地说过:“我们本来就是一个老百姓,只不过因为社会分工使我们成为有公权、决策权的人。我们不能忘本,我们还是老百姓,我们要用老百姓的心态为老百姓做事。”深受英美法系影响的范徐丽泰女士尚有如此的认识和感悟,我们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教育多年的人民法官更应当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应当有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应当把司法良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加倍努力工作,更好的为人民司法。

司法良知是法官为人处事之基,“良知”是做人的精神基石,而做人又是做事和做法官的基础,因此,确立正确人生坐标,培育司法良知,就是要求法官必须要先做个好人,进而才能办好案,才能做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大凡贪官、赃官都是在做人上出了问题,泯灭了起码的“良知”。党和国家在培养、选拔、使用干部问题上历来重视人的品行和“良知”,一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最近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加强干部的道德修养,教育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增强道德责任感,积小德养大德,努力成为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爱岗敬业、敢于负责的力行者,明理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真正做到“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中央领导语重心长的教诲,正是对我们做人、做事、做法官“良知”的最基本要求和最生动的解读。

司法良知是法官公正司法之魂,做法官不但要有做人的“良知”,还要有做法官的司法良知。前者仅涉及和影响到社会对个人形象和品行的评价,后者则涉及到社会对党和国家以及司法队伍整体形象和公信力的评价,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从事法官职业时对前者的升华和体现。如果说“良知”是做人的精神基石,那么司法良知就是法官公正司法的灵魂。人丧失了“良知”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法官丧失了司法良知,就是败类和害群之马。人的“良知”达不到社会要求的价值标准,就会遭到社会的谴责,法官的司法良知达不到法官职业应有的价值标准,就做不好法官工作,因此,经常进行司法良知培育,就是抓住了解决目前司法队伍出现问题的病根,就是找准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正如省高院领导要求我们的那样:“司法良知的价值在于培养法官公正司法的信念和自觉意识,强调法官职业道德、司法情感和社会责任,要求法官在司法审判中公正廉明、体恤民情、热爱人民,司法良知教育是法官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既要在思想上内化为法官的自觉司法意识,更要在行动上外化为法官的自觉司法行为”。

司法良知要求法官办案要公正、高效,“案结事了”,公正、高效是司法为民的应有之义,“案结事了”是司法为民的价值追求和最终目的,要实现二者统一,一要心正,二要态度好,三要有司法能力,而心正是关键,社会管理学中的“树根理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公正、高效、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犹如大树的树冠和枝叶,司法良知犹如树根,没有根正根壮的树根就不会有枝叶的生命,只有根正根壮的树根没有翠绿蔽日的树冠和枝叶也就失去了树的意义。因而,法官的司法良知应体现在所承办的人民群众满意的案件上,反之人民群众满意的案件中,无不闪烁着法官司法良知的光芒。

司法良知要求法官办案要清正廉洁,能动司法,走群众路线,这也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本质特征,陕西作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发源地,省高院倡导的法律“五进”活动、征询旁听公民代表对案件裁判的意见活动等各种亲民、便民、惠民措施都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和发展。时间虽然过去了七十年,如果用理性和耐心把马锡五审判方式与现在的审判方式,把马锡五的工作作风与现在司法队伍中的工作作风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队伍出问题,群众不满意的根源,归根结底还是做人的“良知”和做法官的司法良知问题,因此,要从培育和完善法官的司法良知入手,使法官的司法良知从情感走向理性,从责任走向道德,最终生成法官对法律的忠诚和对公平正义的信仰。司法良知要求法官要把人民群众当亲人,要经常听取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的从人民群众最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面对每一起案件,既要找准法与理的一致点,还要把握法与情的融合点,更要寻求化解纠纷的关键点,善于运用群众

“听得懂、信得过”的方式、方法化解纠纷,最终做到“案结事了”,这样,人民群众也就会对我们的司法工作给予满意地评价。

第四篇:浅谈法官的司法礼仪

浅谈法官的司法礼仪

—文明礼仪知识讲座

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有着几千年的古老文明,讲究文明礼貌、遵守礼仪风范是中华民族每一个公民的优良传统。司法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必然要求有符合司法规律的礼仪准则,因此,法官除了遵守普通公民普遍遵守的文明礼貌外,还应当遵守因其特殊职业身份所需求的“司法礼仪”。然而,在现实中,极少数法官不注重司法礼仪,行为失检,庭审不规范,开庭迟到,中途随意退庭,衣冠不整,言语粗俗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存在,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极少数法官身上,但严重影响了法院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院的公信力和人民群众对法院的信赖度,因此,法官自觉遵守司法礼仪,自我约束自己言行、举止在当前社会转型、各种矛盾凸显时期更显得必要和紧迫。本次文明礼仪讲座就法官司法礼仪的基本含义、当前法官不遵守司法礼仪的表现和危害、法官司法礼仪的要求和法官怎样遵守司法礼仪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法官司法礼仪的内涵和特点

司法礼仪由礼仪、司法、法官六个字组成,其基本元素是礼仪,司法修饰礼仪即司法礼仪,法官又修饰司法礼仪,即法官司法礼仪。礼仪的“礼”字指的是指礼节,即表示尊敬、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敬别人。古人讲“礼仪者敬人也”,实际上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礼仪的“仪”字顾名思义,仪者仪式也,即尊重自己、尊敬别人的表现形式。礼仪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司法礼仪是是指司法人员(主要是指法官、检察官)在司法活动中所应当遵守的礼节、仪式和其他交流行为的态度和方式。法官司法礼仪,是指法官在司法活动中遵循一定规范形成的言行举止和方式,一般是指法官的外表、行为、言语等符合一定的道德和职业规范,体现一定的法律素养和人格修养,并通过这种礼仪形成一定的司法秩序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法院的形象。它与普通社会交往礼仪有所不同。

第一、法官司法礼仪是法官的职业行为、态度与方式的外在表现,其实施主体是特殊的,而社会礼仪是普通人际交往的表现形式,其实施主体并无特殊的要求:

第二、法官司法礼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法官所从事司法活动的本质特征,而社会礼仪反映了普通的社会成员的人际交往礼仪的普遍特征,并无特殊性。

第三、法官的司法礼仪已经纳入了法官职业的行为规范中,成为纪律和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强制性,而社会礼仪一般是公共道德的组成部分,并不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它只是提倡、倡导人们遵守。

二、当前法官不遵守司法礼仪的表现。

1、不认真、耐心地听取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发表意见,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尊重,开庭时随意打断或者制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发言,使当事人一方怀疑法官有偏袒之心。

2、开庭时不规范。一是不按规定穿着法官袍或者法官制服、佩带徽章;二是不准时出庭,有缺席、迟到、早退,随意出进现象;三是在开庭时精力不集中,庭审不专注,做与审判活动无关的事,如办私事、抽烟、接听电话。在当事人中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3、语言不规范、不准确、不文明。不规范表现在接待当事人或开庭时不使用法言法语;不准确表现在说话时模棱两可,词不达意,弄不清到底讲的是什么,当事人听不懂,连法官自己也弄不懂;不文明表现在讲脏话、粗话,甚至辱骂当事人,与当事人对骂。

4、举止不文明、公正。在穿着上随意,如上班时穿拖鞋;不注意自己的法官形象,染红头发,开庭时戴金戒指、金项链,走路时不端重,东倒西歪。

三、法官不遵守司法礼仪的危害

1、有悖于法官的职业。法官是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如果不遵守司法礼仪,不注意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的举止,不遵守法庭各项规则,都是有悖于法官自己的职业的。

2、不利于提高法官职业形象和法院的公信力。法官的言行表现直接代表了并影响着法院的形象和法官的形象。一个没有礼貌,不尊重他人的法官,即使他所作出的司法裁判结果是公正的,但其行为有损法官的职业形象,也会使公众对裁判的公众产生合理的怀疑,从而影响法院的公信力。

3、不利于解决当事人的纠纷。法官在审理案件中保持良好的司法礼仪,能够无声地影响案件的诉讼参与人,让当事人产生依赖感,从而自觉服从并愿意遵守法官所作出的司法裁判,易于解决纠纷。如果法官不能很好地遵守司法礼仪,容易引起当事人的反感和怀疑,甚至产生误解和抵触情绪,增加解决争议的难度。

4、不利于加强法官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化的司法礼仪是法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如果不遵守司法礼仪,其实就是不遵守法官的职业道德,长此以往,对法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四、法官司法礼仪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法官职业道德准则》)第三十一条规定:“法官应当严格遵守各项司法礼仪,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的举止,维护人民法院的尊严和法官的良好形象。”这是法官司法礼仪的基本要求,此外、《法官职业道德准则》第三十二、三十三条及有关司法解释和规定均对法官司法礼仪作了规定,这些规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着装礼仪

(1)工作时间应当着法官服,而且不得将法官服与其他衣服混穿;(2)穿着法官服必须规范,法官制服、衬衣、领带、鞋袜等衣物应当保持清洁、整齐。要根据季节变化按规定穿着法官服,法官两人以上共同执行公务时,应着统一制服。着制服时,应当佩带制式胸徽,并不得佩带其他徽章;(3)法官参加集体活动时应统一的制式服装装,以彰显法院和法官威严与形象。

2、语言礼仪

(1)法官庭审时应当使用普通话。使用普通话不仅体现了法官较高的语言和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向不懂方言的公众进行法制宣传,避免了不懂方言的当事人在语言上可能受到的歧视;(2)法官在庭审时应尽可能使用“法言法语”,同时对当事人有耐心解释的义务;(3)法官应当慎言,适时保持缄默;(4)法官应当文明用语。法官应当使用规范、准确、文明的语言,不得对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有任何不公的训诫和不恰当的言辞。

3、行为礼仪

(1)法官应当严格遵守开庭时间,按时到庭,准时开庭。在开庭时,法官、书记员应当坐姿端正,精神饱满,精力集中。不得擅自离开审判席位随意走动;不得接打电话、发短信、玩游戏等;(2)在使用法槌时,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不得随意使用;(3)法官工作时间应集中精力办理公务,不得有打牌、玩游戏、上网聊天、炒股等行为;(4)法官不得染彩发、化浓妆。男法官不得留长发、蓄胡须、剃光头。(5)法官应当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谨慎对待社会交往,各种职务外活动应当与法官身份、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相适应。

五、法官如何自觉遵守司法礼仪。

1、加强政治素质的修养。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而法官是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其从事的职业具有明显的政治性,作为法官必须懂政治,讲政治、学政治,法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以“三个至上”为原则,公正地审理每一个案件,力求达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人民法院法官应当树立起新型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理念和人民法院法官职业道德规范的法官职业道德信念,并为之奋斗,为之努力。要熟知和领会社会道德和法官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的内容和意义,自觉以道德准则衡量自己、要求自己,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规范自己的职务言行,保持良好的品行操守。要在平时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地按照道德规范、道德标准从严要求和规范自己,摒弃一切不合道德规范、不合职业要求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3、加强法律素养的修炼。作为一个以法律科学为基础的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育,是法律的公正本质和运用法律维护公正的必然内在要求,也是建立法制社会的必然要求。法官必须具备与职业相适应的业务素质,在审判工作中,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不断更新、充实业务知识,逐步养蓄深厚的法学底蕴,不断增强司法能力。只有法官的法律素养提高了,对法律的精神实质理解透了,自然就会自觉地遵守司法礼仪,并以司法礼仪作为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基本准则。

4、加强传统道德文化修养。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几千年不断形成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产。道德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这些传统的道德礼仪文化不仅是我们当代法官应当要继承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法官涵养风度,更要我们应该去发扬它,要在传统道德文化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它,使其适合当代社会道德准则。

5、加强法官的职业理念、品格修炼。法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官必须具有忠于职守、秉公办案、刚正不阿、不徇私情的职业理念,我国法官法明确规定要牢固树立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意思,使之转化为判断、处理诉讼和明断是非的内心动力和本能,以实现社会的正义。法官他首先是一个公民,应遵守公民的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和处理个人事务以及社会关系中,模范地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得到公众的尊重,享有良好的个人声誉,这是作为一名法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品格素养。

第五篇:司法能力建设

司 法 能 力 建 设

杨秀聪

1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传统政治体制向明主政治体制改变,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从权利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其中,能力建设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主题。能力,《辞海》中解释,“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各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在各人身上的发展程度和结合方式是不同的, 因而能力特征也是人各不同的。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并在实践活动中吸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据此,司法能力可以理解为完成司法活动所应具备的本领,包括完成司法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司法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即“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应当具有的认识、了解、分析、解决或确认与法律关系密切的事实纠纷和性质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理解一个概念,不仅仅要理解其基本的含义,更为重要的是,要将这一概念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所谓司法能力,应该主要是指作为人民法官运用国家审判权、执行权等司法的功能及其有效性问题。在这里,我认为,有必要通过对如下一些基本问题的行权等司法的功能及其有效性问题的分析,更清楚理解:

关于党的执政能力与司法能力的关系:司法能力是执政能力的下位概念,主要体现于司法机关在行使国家司法权维护社会稳定,调处纠纷方面所表现出来的 1 杨秀聪,男,1980年生,云南丽江人,单位、职务职称、手机号码、通讯地址、邮编

Email:

功能及其有效性,相对于党的执政能力来说,司法能力更加具体,更加实在,它必须遵循执政能力建设的普遍规律,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基本前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始终努力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工作服务。

关于法院司法能力与法官的司法能力的关系:司法能力建设作为一个系统的构造体系,离不开法官个体、审判组织、诉讼制度、审判管理等各种司法要素的共同作用。法官个体的司法能力主要包括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的本领,主要是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的本领以及依照法定程序处理案件的本领。如果法官的司法能力强,那么他的办案效率就高,裁判的公信度就高,正义实现的可能性就大,从而法院的司法能力就强。反之,如果法官的司法能力低,则难以保证裁判的公正与效率,法院的司法能力就低。可见,法官司法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法院的司法能力。

基于上述认识,现结合工作实际就司法能力建设几个基本问题作如下研究和探讨。

一、司法能力建设的方向和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对于人民法院来说,司法能力主要是指对案件的审判和执行的能力。而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因此,评价一个法院司法能力强弱,首先要看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司法保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司法能力建设的方向和定位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不断强化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为大局服务的意识,使法院工作与大局工作合拍、同步。针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审判工作与大局工作结合不够

紧密,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不够强,工作中孤立办案、机械执法的问题,我们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把司法审判的方向和定位确立在围绕中心和服务大局上,主动把审判工作放在大局中去考虑、去谋划,自觉将现代司法理念运用到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方向,自觉把审判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大格局中去定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诸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诉上访、下岗职工安置、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找准审判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坚持立足审判、服务大局,办好事关稳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我们先后出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具体意见》和《依法规范城市房屋拆迁案件审理具体意见》,以及对企业破产改制和涉及职工安置问题,制定了《依法审理好企业破产案件的具体意见》,与此同时,要求广大法官特别是两级法院的领导,不断增强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及时掌握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司法需求,院庭领导加大对有关案件的指导协调力度,妥善处理了一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疑难案件。

二是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切实防止和克服片面强调独立审判,把法院工作与大局工作割裂开来,关门办案、机械执法的错误倾向,把服务大局作为司法审判的政治方向,坚持依法独立审判与自觉服从党的绝对领导的统一,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统一,坚持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的统一,努力在服务大局中强化审判职能,增强司法能力,使案件的审理结果既能符合依法、公正的要求,又能体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自觉把审判工作置于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之下,主动协调政府部门妥善处理重大疑难案件。法院处理的好多案件,尤其是民商事和行政案件好多涉及政府行为,这类案件大多数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发生的纠纷,也就是前期都是政府处理的,但有些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因而发生纠纷,引起诉讼,往往涉及政府、企业和群众的关系,诸如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转制、职工安置、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案件。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本着即要维护政府合法行为和大局稳定,又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拾遗补缺,妥善处理政府行为的遗留问题的原则,在依法审理的同时,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工作,使一些关系复杂、矛盾尖锐的案件得到妥善处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司法能力建设的立场和宗旨——司法为民、服务群众

司法为民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司法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在司法工作的具体化,是司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法院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就必须在司法工作中认真落实司法为民的宗旨要求。因此说,增强人民法院司法为民、服务群众的能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我院针对群众反映较大的告状难、申诉难、执行难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冷硬横推”问题,作为落实司法为民的突破口来抓,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组织广大法官认真学习先进人物的模范事

迹,深入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司法为民的宗旨教育,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提高落实司法为民的自觉性。

二是在出台审务公开、诉讼指南、举证须知、诉讼风险提示等便民、利民措施的基础上,推出“党员法官接待岗”制度,每天安排包括院、庭长在内的两名党员法官上岗接待群众来访,认真履行法律释明和诉讼引导职责,耐心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协调解决群众在诉讼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畅通了诉讼渠道,便利了群众诉讼。

三是建立健全领导包案、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实行阶段通报和月报告、随时检查和定期检查的“两报”、“两查”制度,加大对涉诉上访案件的督办力度,采取领导督办、多方协调、依法调解甚至拆借资金等方法,细致深入地做好工作,妥善解决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一批矛盾尖锐、影响较大的涉诉上访老户案件,受到了广大群众和上级领导的好评。尽管目前仍有少数涉诉老户上访案件还没有彻底解决,但由于我们引起了高度重视,工作抓得比较紧,尤其是提出强化定纷止争功能,加大诉讼调解力度,提高案件服判息诉率等一系列新的司法理念和具体措施后,审判质量稳步提高,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再未出现新的涉诉上访案件。

四是针对群众反映申诉难和内部存在的申诉审查、再审立案不规范的问题,制定出台《依法规范申诉再审案件审理工作的具体意见》,一方面对申诉再审程序起到了规范作用,一方面促进了群众申诉难问题的解决,使一些多年申诉一直没有解决的案件得到妥善处理。如某建筑公司交通肇事损害赔偿案,因主体不明、责任不清,前后经过三次裁判,都无法执行,致使受害人颅脑损伤的医疗费长期

得不到解决,生活困难,反复申诉。我们按院长监督程序启动再审,追加了注销公司的开办单位为被告,通过依法调解为受害人解决了17万元医疗费和赔偿金,使此案得到圆满处理。

五是针对群众反映执行难的问题,开展“司法为民执行月”活动,集中执行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案件。如在执行某建筑公司项目部经理王某诉该公司拖欠工程款案时,得知王某还欠所雇农民工的工资未付,经王某核实认可后,我们采取代位清偿的方法,将执行回的部分工程款直接付给39名农民工,有效保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司法能力建设的功能和标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调节关系,维护秩序,促进和谐,是司法审判的重要功能,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努力做到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也就是说,经过法院审判的案件(主要指民商事案件),只能矛盾越审越小,不能越审越大。这就是要求我们的法官在审案过程中,不仅要查清事实,明辩是非、依法裁判,同时还要尽可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定纷止争。而现实情况中有不少法官注重的只是前一个方面的职能,而忽视了后一个方面的职能,这也正是造成涉诉上访案件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强化审判工作定纷止争功能作为司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努力化解矛盾,做到案结事了作为评价办案质量的重要标准,并提出了提高“两率”(服判息诉率和调解结案率)、降低“两率”(一审上诉率和涉诉上访率)的目标管理考核指标;实行了再审改判案件、国家赔偿案件、审判流程管理情况、目标量化考核情况、违法违纪案件和案卷归档情况等六项通报制度,强化审判管理;开展了“争创公

正高效廉洁法院、争取公正高效廉洁法官”活动;等等,使广大法官充分认识到法院既是说理的,更是解决问题的,不但要重视明辨是非,更要重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从而确立了新的办案质量标准。司法能力的提高,对一些原审确有错误的案件,及时依法予以纠正,受到群众的好评。

如田某诉杜某人身损害赔偿案,一审依据医院的伤情鉴定作出了5000余元的赔偿判决,杜某不服在二审中要求重新鉴定,后经司法部鉴定中心鉴定伤情有了变化,二审驳回田某的诉求,田某不服到处上访,引起市人大重视,交办我院审查。经审查发现,第二次鉴定的部位与第一次鉴定的部位不完全相符,因此认为不能否定第一次的鉴定结论,原二审判决有误,于是再审改制维持了原一审的正确判决,使田某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另外,针对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审判工作、办案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制定出台《加强对基层法院审判工作监督指导的若干意见》和《人民法庭审判管理的若干意见》,从基础上确保定纷止争功能的发挥,到达案结事了的标准。

四、司法能力建设的方法和水平——辨法析理、胜败皆服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人民法院和法官如何承担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充满了期待。也就是说,对人民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司法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要不辜负人民的这种期望,满足人民的这一要求,就必须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而且要使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司法能力和水平或者说对我们的裁判结果有认同感。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在审判工作中是坚持辨法析理,以理服人,尽可能做到胜败皆服。因此说,增强法官辨法析理的能力,努力使审

判结果胜败皆服,是司法能力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司法审判追求公正、促进和谐的具体体现。法与理是相统一的,法律是建立在人类共同理性基础之上,以法服人的前提必然是以理服人。辨法析理是宋水鱼审判方式的核心内容和深刻内涵,也是顺应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种新的司法理念和审判模式。辨法就是辨明法律,依法办事,析理就是要讲清道理(既要讲法理,也要讲事理),以理服人,努力做到胜败皆服。辨法析理,应当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每一位法官应当具备的基本功。在审判工作中,法官是司法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人民群众通过法官的审判工作最直接地评判司法工作的优与劣。

如果我们工作方法简单,一判了之,哪怕判决公正,当事人也难以心悦诚服,司法公正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审判工作中用辨法析理的方法,达到胜败皆服的水平,这是司法公正的最高追求,也是法官的职业目标。我们知道,民商事案件有一方胜诉就有一方败诉,往往是判决作出了,矛盾并没有化解,这就要求法官做好相应的释法工作,把法律规定、法律标准向双方当事人说得清清楚楚,让赢者赢得堂堂正正,让输者输得明明白白。为此,我院在审判实践和岗位练兵中,把增强辨法析理的能力,作为提高司法能力的主要途径,要求法官切实履行法律释明职责,熟练适用法律,化解矛盾,制定了加大诉讼调解工作力度的措施,开展了“十佳调解案例”和“十佳调解能手”的评选活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善于辨法析理,能够做到胜败皆服的优秀法官,收到了良好效果。如我院审理范某与刘某合伙办企纠纷案中,原、被告双方在结算帐目时相互发生争执,拳脚相加、矛盾加剧,诉之法院,通过审判人员认真分析查明双方的矛盾由来以及相关的法律,倾听双方的意见,了解双方的真实想法,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劝说,经过五次审理、五次调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今年1-7月,结案率比去

年同期提高了1.7个百分点,调解结案率同比提高了4个百分点,一审案件的服判息诉率同比提高了4.4个百分点。

司法审判是惩治犯罪、维护权益、调节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司法能力是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保障发展的能力。加强对司法能力建设基本问题的研究,准确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服务群众、定纷止争、案结事了、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司法审判导向,不仅有利于人民法院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和亲和力,而且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下载法官的司法能力的养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官的司法能力的养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遵司法礼仪树法官形象

    遵司法礼仪树法官形象——*****法院开展文明司法礼仪讲座 为进一步规范干警司法行为,提升文明素养,树立法院整体形象,切实解决群众反映个别干警存在“冷、硬、横、推”的问题,**......

    恪守法官职业道德 促进公正廉洁司法

    恪守法官职业道德 促进公正廉洁司法本报评论员-------------------最高人民法院日前修订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这两个文件,对......

    法官司法良知的制度化保障

    法官司法良知的制度化保障 【摘要】法官的司法良知是国家司法审判权功能得以实现的精神要素和核心动力,离开了法官的司法良知,法官将不复为法官,司法公正和司法为民便无从谈起......

    培养法官的第三种能力

    培养法官的第三种能力 法院的职能作用决定了法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使命,相对而言,基层法官担负的责任更为重要。然而,基层法官的司法能力和司法服务水平却普遍......

    论司法能力建设

    论司法能力建设 大力加强基层法院司法能力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纲领。作为国家政权重......

    加强法官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公正廉洁司法

    加强法官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公正廉洁司法 【编者按】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对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夯实......

    现代司法理念与法官思维方式

    论文提要:世界许多法治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现代司法理念可以说是探求法治路径的基石。在涉及法院审判主体改革的法官职业化进程中,同样必须以树立现代司法理念为先导。法官思维......

    作风就是司法公信力-法官作风之我见(精选)

    作风建设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对新形势下的作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