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官必备的十大司法技能
在国内最早使用“司法技能”一词时,有人觉得不太顺耳,因为“技能”总是让人联想到技术工人的工作。随着对法官职业特点认识的深化,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中的思想的或行为的操作能力逐渐引起法官的重视,司法技能成为司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法官培训或自我提高的重要课题。
法官的司法技能是指法官(其他承担不同职责的司法人员对司法技能有不同要求,不属本文论述范围)运用法律专业知识、既定规范、操作规程审理案件的能力,是在审判过程中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结果的方式方法,是由已知事实和规范得出新的结论、化应然为实然的桥梁。
综合分析法官的所有活动,可以把司法技能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法律定位技能,即查找法律和其他(参考)依据,并完成法律论证过程的技能;第二类是事实认定技能,即认定事实、证明案情的技能;第三类是审理运作技能,即法官在审理活动中确保正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行为技能。
在这三大类之下,可以把司法技能具体划分为十种(但不限于十种):一是静态法律定位技能;二是法律论证技能;三是事实认定技能;四是案件审理技能;五是审判管理技能;六是提高效率技能;七是定纷止争技能;八是社会沟通技能;九是抵制干扰技能;十是职业道德技能。
本文将结合法官职业和司法活动的特性,在总结广大法官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个法官必须具备的上述十种司法技能作一简要阐述,以供法官自我检视特别是法官培训机构在设置法官培训课程时参考。
一、静态法律定位技能
知晓法律规范和其他据以作出裁判的法律依据(或参考),迅速、准确查找、鉴别、确定与所处理的法律问题相关的法律规范状态,是完成“法律定位”的第一步。每当遇到一个疑难案件或讨论一个法律问题时,法官作出判断的根本要求是“依照法律”。不论是相关的法律规定含义不清,还是存在人们所言“法律漏洞”、“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法官的判断也必须有法可依(可以是法律规范,也可以是法律原则)。没有法律依据的司法裁判是没有根基的裁判,是难以经得住检验的。因此,法律依据是司法权威的来源。只有援引或参酌了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立法资料、名家阐释、权威学说,法官的裁判才令人信服。通常情况下,现代国家的司法权威不是来自“张法官”、“李法官”的权力,而是来自法官所适用的法律以及从法律中阐释出的裁判规则,尽管法官个人的声望对提高公信也有一定帮助,甚至在特定案件中具有决定作用。可见,对法官来说,第一重要的技能就是学会如何查找、了解处理案件时所需要适用或参考的法律、法规、文件、学说、讲话等论证依据,完成静态法律的定位。
静态法律的定位技能并不复杂,而且从大学法学院时期就在传授。在一些国家,新任律师和初任法官参加培训时必不可少的一课就是“如何查找权威文献”,学习如何利用各种法律汇编、判例集、规章集、公报、文章等。尽管这一技能的掌握并不太难,这里仍略作提示。第一,查询法律规范。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依照(或参照)宪法、法律、司法解释、法规、规章、自治条例等。目前,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法律汇编不计其数,但最方便的查询方式还是使用电子数据库,如“中国审判法律应用支持系统”、“中国法院网法律文库”等。
第二,查找司法文件、行政文件等。中国的法律规范体系在许多领域中靠“红头文件”来填充具体内容,如实施方案、工作部署、会议纪要、领导讲话、立法说明等。随着政务公开、司法透明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件公开发布,刊登在各机关的公报、刊物、文件汇编上。电子数据库中收集的此类文件也越来越多。
第三,查阅司法案例。参考先前裁判的案例是维护法律适用标准统一、提高裁判质量、积淀司法智慧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我国实行案例指导制度之后,上级法院和其他法院的裁判先例将更显得格外重要。目前,重要的参考案例来源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人民法院案例选》、《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等。各地法院也以如“精品案例”、“参阅案例”等形式发布了许多案例。还有一些机构开发了司法案例电子数据库,收集了大量案例。在新形势下,查阅并运用参考性案例或指导性案例已经成为法官必不可少的一项司法技能。第四,了解权威学说。除了具有拘束力的法律规范外,国内外法律研究文章、著作也是法官应当了解的内容。如果说法律体系是法律规范的有序排列组合,而以法律规范为研究对象的法学研究成果则是法官开拓法律视野、借鉴新观点、作出正确裁判的重要参考。目前,法学刊物(含内部刊物)已有数百种,法学研究书籍不计其数,国外法律译著数量剧增。相应的法学论文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网)也开始广泛使用。法官应当时常翻阅法律书刊,了解法学研究动态,掌握法学理论知识,运用于日常审判工作。
以上四类重要的“静态法律定位器”是每一个法官都应当熟练使用的基本技能。运用这些技能可以“搜尽”所有法律依据,掌握可以使用的一切法律资源,确保不会因为不了解现行法律、政策、学术观点而导致裁判错误。掌握和使用查找法律依据的技能在当前法律制度迅速健全、法律发展如此之快的时代,显得尤其重要。在实践中确实存在法官不知道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新的法律法规的情况,致使在新法生效后很长时间还按照旧法办案。当前,新的法律不断颁布,法学理论创新不断加快,特别是案例指导制度实行之后,具有指导意义或参考意义的案例将大量发布,这些都要求法官学会借助各种工具了解法律的新发展,认清自己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所处的“法律环境”。
二、法律论证技能
知晓法律规范、法律思想,只是法律活动的第一步。要达到解决法律问题的目标,还要有相应的论证。法律论证或裁判说理是各国法院的共同要求。德国要求所有法官的司法裁判必须“建立在理性论证的基础上”,我国也要求加强裁判文书的说理。因此,掌握和运用法律论证技能对于法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司法实践表明,在大部分案件中,在案件事实清楚、法律问题并不复杂的情况下,只需要作简单的法律论证便可以像自动售货机一样得出处理结论。但对于另外一些复杂、疑难案件来说,完整、系统的法律论证技能便可以大显身手了。法律论证是把实在的法律规范运用于具体案件的一个抽象的思想过程,可以用法律方法、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证立、法律思维等各种名称来表述。解剖这一思想过程,我们可以把法律论证技能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法律解释方法。面对已经认定的事实和既定的法律,当法官发现有两个以上可能的法律结论或者法律条款的意思含混不清时,则需要运用法律解释技能对所适用的法律加以解释。在人类长期的司法活动中,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解释方法,如文义解释法、系统解释法、目的解释法、历史解释法、动态解释法、实用解释法等。尽管只有将这些解释方法与其他法律论证工具和技能配合使用才能解决问题,但它们作为法律论证体系中的一种基础技能,是法官必须掌握的。
第二,法律推理方法。法律推理是法律论证过程的外在表现,是将抽象的法律规则(大前提)运用于具体案件(小前提)的基本框架。如果说法律解释所解决的只是确定“大前提”的含义,法律推理则必须把解释过的大前提与证明过的小前提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案件的结论。经常使用的法律推理方法包括演绎推理方式、非演绎推理方式、反演绎推理方式、实质推理方式等,而每一种推理方法的应用都不只是形式逻辑的简单推论,而是融其他各种法律论证方法于一体的多维的思维过程。
第三,法律思维方式。这种司法技能与前两种有些交叉,但其侧重点是把法律作为一门科学和一个职业对待,区分法律领域中的思维方式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道德领域中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不同。法律的规范性、正义性、强制性、程序性等特性都是在法律思维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
第四,法哲学理论(法学流派)的指导。或许这已经不是狭义的“司法技能”所能涵盖的,但是它在司法活动中对法官的决策有着根本影响。一个法官的法学理论倾向决定着他法律解释方法的选择,决定着他价值取向的判断,最终也决定着裁判结果。自然法学、法律实证主义、历史法学、实用主义法学(如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现实主义、批判法学等,都是法官在裁判活动中经常运用的理论,因此应当认真研习。另外,在特定的案件中准确判断自己的法哲学倾向并系统运用此种理论(同时参考和借鉴其他相关理论),是法官作出客观、公允法律判断的理论保证。随着法律现象的复杂化和法学研究的繁荣,新的法学理论流派不断出现,原有的法学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一个高层次的法官应当及时学习和运用这些源自实践的理论,并将其用于指导实践。
三、事实认定技能
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固然重要,但作为审判活动另一条坐标的事实认定也同样不可忽视。尽管两者之间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但如果在不能准确认定事实的情况下谈法律适用问题,则会被批评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两者中的任何一部分不正确,另一部分都将为“零”。因此,在司法技能中,案件事实认定技能是法官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事实认定技能,也称“事实分析技能”,是法官发现、证成、重构案件事实的能力。对于案件事实的内容,理论和实务界经常使用的比较经典的分析方法是PEC三步分析法,即主体(Parties)、事件(Events)、主张(Claims),也就是:什么人遇到了法律问题;什么事件导致了这些法律问题产生;这些人提出了什么主张。除此之外,法律事实分析方法还有TAPP四步分析法(Things, Acts, Persons, and Places),即事件、行为、主体、地点;还有PAPO四步分析法(Persons, Actions, Places and Objects),即主体、行为、地点、客体。不论何种分析法,其目的都是要把“事实”的内部秩序理顺,以便与后面的法律分析相匹配。不同法官对事实的内容分析可能采用不同的模式,但其核心内容不会有太大差异。
在了解了事实的内容构成基础上,案件审理的下一个环节就是事实的发现、证明、筛选和重构。这个过程不仅适用于单项事实,而且适用于案件的整体事实。也就是说,法官不仅要完成单项事实的认定过程,还要在单项事实之间通过推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案件的整体事实认定。
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法官运用很多具体的技能,其中最重要的包括:
第一,事实发现与证明技能,即运用证据的能力。有一种说法,即“案件中没有事实,只有证据”。这种说法突出强调了证据在审判中的重要性,因为没有证据证明的事实是无法成为裁判依据的(无需证据证明的事实除外)。因此,认定事实的过程就是运用证据证明的过程。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很多技能已经被总结、升华为证据规则,形成了普遍采用的规范,也有一些是在非规范层面上为法官所使用的一些技能,如听证证人作证时如何察言观色,如何发现证据的破绽,如何调动双方当事人交叉质证的积极性,如何判断证据的相关程度等。
目前,关于证据方面的著述开始多起来,外国的译著也为我们学习证据能力提供了帮助。美国著名证据法专家威格莫尔(Vigmore)、万斯廷(Weinstein)等创造了符合认识规律的缜密的证据理论和技能体系,都值得我们借鉴。
第二,司法认知能力。在案件事实中特别是案件的基础事实或背景事实中,有一类是无需证据证明的事实,这就是司法认知的内容。以往对司法认知的理解比较偏狭,认为只有那些一加一等于
二、星期二之后是星期三这样的“傻瓜事实”才是司法认知的范畴。随着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影响案件因素的多样化,司法认知的范畴在扩大,对法官作出司法认知的能力要求也更高了。例如,中国人口状况的事实对计划生育行政案件中事实定性的影响,社会科学知识或理论在案件事实性质认定方面发挥的作用,国际形势(特别是经贸竞争力量对比)对认定和处置企业垄断活动的影响等,都需要运用法官的司法认知能力。一个法官如果不具备相关领域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司法认知这一规则便缺乏生命力。
在实践中,当事人也可能提出某个需要司法认知的问题交由法官判断,或者法官自己发现了某些事实之间缺乏某个环节,或者对某项事实的认定出现了证据缺口,这些都需要由司法认知的事实来填补。如果法官有这样的自觉性和能力,便可以在案件事实认定的准确性方面增加一层保障。
第三,心证能力。这一能力是法官作出事实判断的基础,是所有法官都必须完成的一个过程。面对各种证据和对证据的质证,面对已经被证明的单项事实,法官必须在内心形成一种对证据判断的确信,从而转化为对事实的认定或不予认定。这种内心的确信就是自由心证。当然,法官心证的形成并不真正是“自由”的,因为它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除了现有的证据规则,法官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认识方法、个人人格等都可能对心证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虽然心证的正误不易判断,但人们总是要检验形成的心证是否令人信服,是否能说服法官自己,是否能说服当事人。如果达到这样的标准,则事实判断的正确性才有保障。
四、案件审理技能(庭审技能)
庭审是司法机关特有的工作方式。也正是靠这种特有的工作方式,司法获得了其程序上的正当性。庭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案件的质量,关系到诉讼参与人和广大公众对司法的信心。因此,掌握庭审技能是对法官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
庭审活动是审判活动的中心环节,相关的司法技能也十分丰富。总地说来,两个方面的工作在提高庭审质量方面显得特别重要:一是法官要时刻检视自己对庭审目的的认识;二是按照庭审目的恰当地运用相应的技巧。
第一,正确认识庭审的目的。
有不少法官会自信地认为自己很清楚庭审的目的,但作为一项技能,这里要求每一个法官在开庭前对自己的认识作一次检查,重新给予确认、强化。这种看似“婆婆妈妈”的做法却可以为庭审活动的效果提供根本保障,使庭审成为真正有意义的庭审。
一是提醒自己确认开庭审理的一般目的和具体目的。庭审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在其他所有审理活动支撑下进行的一种具有外在展示性的活动。因此,庭审可以被称为整个动态审理活动的高潮阶段,也可以称为一场木偶剧。因此,“认识”的核心就是法官提醒自己,庭审是为了把事实问题查个“水落石出”、把法律问题辩个“是非分明”。的指导思想。即使争论的问题没有定论,通过庭审也要就所有存疑的问题获取当事人各方的意见,展开充分辩论。
二是开放心态下的两种追求。开庭之前和开庭过程中,法官必须有两方面思想准备:一方面是对法官在庭前准备阶段计划希望查清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查清;另一方面是法官必须时刻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注意捕捉任何可能影响案件处理的细节,听取自己在案卷材料中未曾了解的内容,随时准备调查新的问题。只有这样,法官才能够完全掌控案情,防止出现纰漏。
第二,按照庭审目的恰当运用审理技巧。
目的即已明确,技能便有了用武之地。否则,即使操作技能再娴熟,也难免使庭审失去方向。可以说,庭审技能的运用是法官展示自信心、洞察力、控制力的机会。相关技能范围很广,这里仅择其要者略作论述。
一是以庭审目的为指导准备庭审提纲。几乎所有法官在开庭前都撰写庭审提纲,但紧扣庭审目的的庭审提纲和程序提示性的庭审提纲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应当明确,庭审提纲不只是提示法官到什么阶段问什么话,更重要的是把所有影响“水落石出”和“是非分明”的因素都要预先想到。法官还要以开放的心态,随时接纳新的事实。这样的提纲才能真正帮助法官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孕育出司法的智慧。二是控制庭审节奏。控制庭审节奏并不是简单的“快时放慢、慢时加快”,而是要求法官根据庭审目的的实现情况和当事人的接受状况,调节庭审的进度。实际上,控制的节奏体现着法官的内心判断形成过程。如果法官内心已经形成判断,庭审进度便不应太慢;而在问题尚未查清的情况下,即使稍快一点也可能造成遗憾。控制庭审节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当事人双方的反应。如果当事人没有从庭审过程中获得与法官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则表明庭审活动未被认同,纠纷难以真正解决,这样的庭审功效则只能说实现了一半。一些当事人对庭审活动的消极评价实际上是对庭审的否定,更是对法官庭审技能的否定。
三是宁可法官自己少说话,也要让证据多说话。法官替证据说话乃庭审之大忌。证据是法官认定事实的最大帮手。庭审中,法官要尽可能多让证据“说话”,而不是由法官自己说话。如果证据能说明十分,法官绝不能只让它说明九分。法官应当通过证据最大程度地还原法律事实。这样做,可以增进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怀疑。
四是精神专注,及时反应。法官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必须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不仅能体现法官勤勉敬业的职业道德风貌,而且能帮助法官掌握案件每一个细节,避免任何小的差错。审理过程中,法官可以根据需要作笔记,记录自己的兴趣点。
五是妥善处理法庭上发生的意外情况。例如当事人情绪激动而有出格举动,或者出现证据埋伏等使用不正当诉讼技巧的情况等。对于这些问题,法官应当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随机应变,冷静处理,维护良好的庭审秩序。
最后要强调的是,庭审技能的运用必须遵从前面提到的庭审目的,要服务于事实和法律问题的详尽展现、充分论理、准确判断。如果法官有其他任何顾忌或者个人的“小算盘”,庭审技能非但不能实现庭审目的,反而会成为非正义的帮凶。我们所研究的司法技能本身也不会愿意看到这样的效果。
第二篇:法官素养和司法能力
法官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者,法官的素养和司法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公平正义这一目标能否得以实现。
司法能力从宏观上来说,就是法官通过司法手段,兼顾公正与效率,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支持和促进依法行政,严厉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就微观而言,法官应具备精准适用法律的能力、熟练驾驭庭审的能力、严谨制作裁判文书的能力,善于调处矛盾的能力,高效运用信息化技术办案的能力。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
法官首要要具备坚定忠诚的政治素养。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三个一以贯之”,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要具备公正廉洁的道德素养。法官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公正、廉洁、为民,无论是在本职工作中,还是在业外活动中,都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认真履行法官职责。
法官还应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熟练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深刻领会立法精神。纷繁复杂的案件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可能是社会问题、道德问题和文化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官,不仅要精通法律专业知识,还要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常识,广泛其他多学科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之,要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法官,就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三篇:浅谈法官的司法礼仪
浅谈法官的司法礼仪
—文明礼仪知识讲座
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有着几千年的古老文明,讲究文明礼貌、遵守礼仪风范是中华民族每一个公民的优良传统。司法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必然要求有符合司法规律的礼仪准则,因此,法官除了遵守普通公民普遍遵守的文明礼貌外,还应当遵守因其特殊职业身份所需求的“司法礼仪”。然而,在现实中,极少数法官不注重司法礼仪,行为失检,庭审不规范,开庭迟到,中途随意退庭,衣冠不整,言语粗俗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存在,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极少数法官身上,但严重影响了法院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院的公信力和人民群众对法院的信赖度,因此,法官自觉遵守司法礼仪,自我约束自己言行、举止在当前社会转型、各种矛盾凸显时期更显得必要和紧迫。本次文明礼仪讲座就法官司法礼仪的基本含义、当前法官不遵守司法礼仪的表现和危害、法官司法礼仪的要求和法官怎样遵守司法礼仪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法官司法礼仪的内涵和特点
司法礼仪由礼仪、司法、法官六个字组成,其基本元素是礼仪,司法修饰礼仪即司法礼仪,法官又修饰司法礼仪,即法官司法礼仪。礼仪的“礼”字指的是指礼节,即表示尊敬、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敬别人。古人讲“礼仪者敬人也”,实际上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礼仪的“仪”字顾名思义,仪者仪式也,即尊重自己、尊敬别人的表现形式。礼仪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司法礼仪是是指司法人员(主要是指法官、检察官)在司法活动中所应当遵守的礼节、仪式和其他交流行为的态度和方式。法官司法礼仪,是指法官在司法活动中遵循一定规范形成的言行举止和方式,一般是指法官的外表、行为、言语等符合一定的道德和职业规范,体现一定的法律素养和人格修养,并通过这种礼仪形成一定的司法秩序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法院的形象。它与普通社会交往礼仪有所不同。
第一、法官司法礼仪是法官的职业行为、态度与方式的外在表现,其实施主体是特殊的,而社会礼仪是普通人际交往的表现形式,其实施主体并无特殊的要求:
第二、法官司法礼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法官所从事司法活动的本质特征,而社会礼仪反映了普通的社会成员的人际交往礼仪的普遍特征,并无特殊性。
第三、法官的司法礼仪已经纳入了法官职业的行为规范中,成为纪律和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强制性,而社会礼仪一般是公共道德的组成部分,并不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它只是提倡、倡导人们遵守。
二、当前法官不遵守司法礼仪的表现。
1、不认真、耐心地听取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发表意见,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尊重,开庭时随意打断或者制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发言,使当事人一方怀疑法官有偏袒之心。
2、开庭时不规范。一是不按规定穿着法官袍或者法官制服、佩带徽章;二是不准时出庭,有缺席、迟到、早退,随意出进现象;三是在开庭时精力不集中,庭审不专注,做与审判活动无关的事,如办私事、抽烟、接听电话。在当事人中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3、语言不规范、不准确、不文明。不规范表现在接待当事人或开庭时不使用法言法语;不准确表现在说话时模棱两可,词不达意,弄不清到底讲的是什么,当事人听不懂,连法官自己也弄不懂;不文明表现在讲脏话、粗话,甚至辱骂当事人,与当事人对骂。
4、举止不文明、公正。在穿着上随意,如上班时穿拖鞋;不注意自己的法官形象,染红头发,开庭时戴金戒指、金项链,走路时不端重,东倒西歪。
三、法官不遵守司法礼仪的危害
1、有悖于法官的职业。法官是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如果不遵守司法礼仪,不注意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的举止,不遵守法庭各项规则,都是有悖于法官自己的职业的。
2、不利于提高法官职业形象和法院的公信力。法官的言行表现直接代表了并影响着法院的形象和法官的形象。一个没有礼貌,不尊重他人的法官,即使他所作出的司法裁判结果是公正的,但其行为有损法官的职业形象,也会使公众对裁判的公众产生合理的怀疑,从而影响法院的公信力。
3、不利于解决当事人的纠纷。法官在审理案件中保持良好的司法礼仪,能够无声地影响案件的诉讼参与人,让当事人产生依赖感,从而自觉服从并愿意遵守法官所作出的司法裁判,易于解决纠纷。如果法官不能很好地遵守司法礼仪,容易引起当事人的反感和怀疑,甚至产生误解和抵触情绪,增加解决争议的难度。
4、不利于加强法官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化的司法礼仪是法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如果不遵守司法礼仪,其实就是不遵守法官的职业道德,长此以往,对法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四、法官司法礼仪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法官职业道德准则》)第三十一条规定:“法官应当严格遵守各项司法礼仪,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的举止,维护人民法院的尊严和法官的良好形象。”这是法官司法礼仪的基本要求,此外、《法官职业道德准则》第三十二、三十三条及有关司法解释和规定均对法官司法礼仪作了规定,这些规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着装礼仪
(1)工作时间应当着法官服,而且不得将法官服与其他衣服混穿;(2)穿着法官服必须规范,法官制服、衬衣、领带、鞋袜等衣物应当保持清洁、整齐。要根据季节变化按规定穿着法官服,法官两人以上共同执行公务时,应着统一制服。着制服时,应当佩带制式胸徽,并不得佩带其他徽章;(3)法官参加集体活动时应统一的制式服装装,以彰显法院和法官威严与形象。
2、语言礼仪
(1)法官庭审时应当使用普通话。使用普通话不仅体现了法官较高的语言和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向不懂方言的公众进行法制宣传,避免了不懂方言的当事人在语言上可能受到的歧视;(2)法官在庭审时应尽可能使用“法言法语”,同时对当事人有耐心解释的义务;(3)法官应当慎言,适时保持缄默;(4)法官应当文明用语。法官应当使用规范、准确、文明的语言,不得对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有任何不公的训诫和不恰当的言辞。
3、行为礼仪
(1)法官应当严格遵守开庭时间,按时到庭,准时开庭。在开庭时,法官、书记员应当坐姿端正,精神饱满,精力集中。不得擅自离开审判席位随意走动;不得接打电话、发短信、玩游戏等;(2)在使用法槌时,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不得随意使用;(3)法官工作时间应集中精力办理公务,不得有打牌、玩游戏、上网聊天、炒股等行为;(4)法官不得染彩发、化浓妆。男法官不得留长发、蓄胡须、剃光头。(5)法官应当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谨慎对待社会交往,各种职务外活动应当与法官身份、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相适应。
五、法官如何自觉遵守司法礼仪。
1、加强政治素质的修养。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而法官是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其从事的职业具有明显的政治性,作为法官必须懂政治,讲政治、学政治,法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以“三个至上”为原则,公正地审理每一个案件,力求达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人民法院法官应当树立起新型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理念和人民法院法官职业道德规范的法官职业道德信念,并为之奋斗,为之努力。要熟知和领会社会道德和法官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的内容和意义,自觉以道德准则衡量自己、要求自己,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规范自己的职务言行,保持良好的品行操守。要在平时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地按照道德规范、道德标准从严要求和规范自己,摒弃一切不合道德规范、不合职业要求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3、加强法律素养的修炼。作为一个以法律科学为基础的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育,是法律的公正本质和运用法律维护公正的必然内在要求,也是建立法制社会的必然要求。法官必须具备与职业相适应的业务素质,在审判工作中,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不断更新、充实业务知识,逐步养蓄深厚的法学底蕴,不断增强司法能力。只有法官的法律素养提高了,对法律的精神实质理解透了,自然就会自觉地遵守司法礼仪,并以司法礼仪作为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基本准则。
4、加强传统道德文化修养。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几千年不断形成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产。道德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这些传统的道德礼仪文化不仅是我们当代法官应当要继承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法官涵养风度,更要我们应该去发扬它,要在传统道德文化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它,使其适合当代社会道德准则。
5、加强法官的职业理念、品格修炼。法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官必须具有忠于职守、秉公办案、刚正不阿、不徇私情的职业理念,我国法官法明确规定要牢固树立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意思,使之转化为判断、处理诉讼和明断是非的内心动力和本能,以实现社会的正义。法官他首先是一个公民,应遵守公民的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和处理个人事务以及社会关系中,模范地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得到公众的尊重,享有良好的个人声誉,这是作为一名法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品格素养。
第四篇:法官要有“司法良知”
人性中本原存在着良善、正义、天使的那一面,谓之“良心”,因其与生俱来,故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而“良知”是在此基础上经过后天教化和培育,是人对自然、社会、人的思维和行为符合人类群体性生活需要的认知,是高层次的意念、思维、情感和价值取向,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强调的就是后天教化对“良知”培育的重要作用。司法良知则是指法官经过系统的培养、教育和自身的感悟、修炼,在思考、评价社会纠纷和适用法律裁判案件时的认知、信仰、意念、智识,经验等诸要素的结合。如果说“良知”是做人的道德底线,那么“司法良知”既是法官安身立命之本,又是法官为人处事之基,更是法官公正司法之魂。
司法良知是法官安身立命之本,法官之所以能从社会普通成员成长为法官,离不开人民的哺育和国家的培养,法官之所以能被称为法官,是因为有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就不能称其为法官。法官凭什么安身立命?凭的就是对国家和人民朴素的感恩之情升华而来的司法良知。最近,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的“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要求“人民法官要以对待亲人一样的感情、一样的方式、一样的态度对待打官司的老百姓”,强调法官要有人民情怀和平民情结。曾担任香港立法会主席长达十一年之久的范徐丽泰也动情地说过:“我们本来就是一个老百姓,只不过因为社会分工使我们成为有公权、决策权的人。我们不能忘本,我们还是老百姓,我们要用老百姓的心态为老百姓做事。”深受英美法系影响的范徐丽泰女士尚有如此的认识和感悟,我们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教育多年的人民法官更应当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应当有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应当把司法良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加倍努力工作,更好的为人民司法。
司法良知是法官为人处事之基,“良知”是做人的精神基石,而做人又是做事和做法官的基础,因此,确立正确人生坐标,培育司法良知,就是要求法官必须要先做个好人,进而才能办好案,才能做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大凡贪官、赃官都是在做人上出了问题,泯灭了起码的“良知”。党和国家在培养、选拔、使用干部问题上历来重视人的品行和“良知”,一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最近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加强干部的道德修养,教育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增强道德责任感,积小德养大德,努力成为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爱岗敬业、敢于负责的力行者,明理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真正做到“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中央领导语重心长的教诲,正是对我们做人、做事、做法官“良知”的最基本要求和最生动的解读。
司法良知是法官公正司法之魂,做法官不但要有做人的“良知”,还要有做法官的司法良知。前者仅涉及和影响到社会对个人形象和品行的评价,后者则涉及到社会对党和国家以及司法队伍整体形象和公信力的评价,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从事法官职业时对前者的升华和体现。如果说“良知”是做人的精神基石,那么司法良知就是法官公正司法的灵魂。人丧失了“良知”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法官丧失了司法良知,就是败类和害群之马。人的“良知”达不到社会要求的价值标准,就会遭到社会的谴责,法官的司法良知达不到法官职业应有的价值标准,就做不好法官工作,因此,经常进行司法良知培育,就是抓住了解决目前司法队伍出现问题的病根,就是找准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正如省高院领导要求我们的那样:“司法良知的价值在于培养法官公正司法的信念和自觉意识,强调法官职业道德、司法情感和社会责任,要求法官在司法审判中公正廉明、体恤民情、热爱人民,司法良知教育是法官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既要在思想上内化为法官的自觉司法意识,更要在行动上外化为法官的自觉司法行为”。
司法良知要求法官办案要公正、高效,“案结事了”,公正、高效是司法为民的应有之义,“案结事了”是司法为民的价值追求和最终目的,要实现二者统一,一要心正,二要态度好,三要有司法能力,而心正是关键,社会管理学中的“树根理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公正、高效、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犹如大树的树冠和枝叶,司法良知犹如树根,没有根正根壮的树根就不会有枝叶的生命,只有根正根壮的树根没有翠绿蔽日的树冠和枝叶也就失去了树的意义。因而,法官的司法良知应体现在所承办的人民群众满意的案件上,反之人民群众满意的案件中,无不闪烁着法官司法良知的光芒。
司法良知要求法官办案要清正廉洁,能动司法,走群众路线,这也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本质特征,陕西作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发源地,省高院倡导的法律“五进”活动、征询旁听公民代表对案件裁判的意见活动等各种亲民、便民、惠民措施都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和发展。时间虽然过去了七十年,如果用理性和耐心把马锡五审判方式与现在的审判方式,把马锡五的工作作风与现在司法队伍中的工作作风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队伍出问题,群众不满意的根源,归根结底还是做人的“良知”和做法官的司法良知问题,因此,要从培育和完善法官的司法良知入手,使法官的司法良知从情感走向理性,从责任走向道德,最终生成法官对法律的忠诚和对公平正义的信仰。司法良知要求法官要把人民群众当亲人,要经常听取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的从人民群众最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面对每一起案件,既要找准法与理的一致点,还要把握法与情的融合点,更要寻求化解纠纷的关键点,善于运用群众
“听得懂、信得过”的方式、方法化解纠纷,最终做到“案结事了”,这样,人民群众也就会对我们的司法工作给予满意地评价。
第五篇:关于法官的心理学技能
关于法官的心理学技能
法院现在的普遍情况是法官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同时,公众对司法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法院常处于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法官的职业越来越成为一种高压力、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面对这一形势,法官不仅应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利用业余时间初步了解了少量的心理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审判实践,归纳了几种容易做到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锻炼察言观色的能力
平时在生活、工作中应注意锻炼自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保持对他人的言语、表情、手势、动作以及不经意间的行为较为敏锐细致的观察,掌握对方意图。察言观色能力是法官应具备的基本技术,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能辨风向才会使好舵,掌握并运用这一技术对办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把一些容易激化的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人一般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言辞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性和素养,但有的人不喜形于色,我们可以观察人的“眼色”,“眼色”会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现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察言观色是为人处事的基本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来作出推理和判断,得出初步结论,便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要做到在第一时间作出最符合实际的客观判断,这就需要加以锻炼,如果一名法官经常处在迟钝的木然状态,反映很慢,就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客观判断,会错失很多时机,不能达到办案又快又好的效果。
二、做一个有耐心的聆听者
由于法官的工作任务重,有时一天会安排几个庭,要与不同的当事人、代理人谈话,因此时间宝贵,在工作中往往就会没有耐心听取当事人长篇陈述,而当事人又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容易引起矛盾。法官讲话的语速一般较快,专业性、结论性强,当事人一般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果没有充分让当事人发表意见,容易引起不满,认为法官不愿意听取自己的意见,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抵触情绪,不利于案件的审理。工作性质要求我们法官必须做一个有耐心的聆听者,这样有利于我们审理案件,最起码不会将当事人原来的不满情绪因法官的不耐烦而引火上身,造成当事人与法官的冲突。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做一个有耐心的聆听者,一是在面对陈述的当事人时我们要放下手中的其他事情,专注对方,并运用积极的表情、头部运动、手势等,回应对方所说的内容,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关注,并且是在为其解决问题;二是简明扼要地表达共情,说出能够接纳和体会对方的感受,比如“我也有与你相同的感受”等语言,让对方感觉得到法官也认同我的感受,是个具有同情心、公平的法官;三是必要时进行提问,做出具体建设性回应,比如对某些问题作详细了解或者把当事人的情绪和思路引导到实质问题解决的方面,不一味地跟着当事人的思路走;四是重复当事人的话,即用自己的语言重复当事人所表达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概括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促使当事人明白法官已了解了自己的意思,也便于固定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五是不要急于用自己的观点去纠正当事人的观点或者用自己的意见代替当事人的想法,可以给予一些合理的建议供当事人参考,要让其在澄清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六是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告知当事人或代理人提交书面的意见,一般当事人或代理人都很愿意接受。
三、用“冷静”来拆除愤怒者的雷管
作为一名法官要经常面对案件当事人或他人的愤怒情绪,特别是矛盾已激化的群发性事件,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感到对它难以应对和处理。他人爆发的愤怒,可能会激活你战斗的反应,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保持理性的清晰思维,即使是那些克制能力很强的人,也很难抵得住反击的冲动,但针锋相对的争执只能使问题更加严重,容易把当事人的愤怒情绪引到法官身上,反而把自己至于危险当中,还可能引起当事人对法院的不满,因此,管理不好自己情绪的法官,也不能管得了他人,越是对自己有约束的人,自由的空间反而越大。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就先停下来什么也不要做,不要试图和火头上的当事人讲道理,不要去回答愤怒者的疑问,也不要马上和他分析问题,降低对方的音量才是首要任务,减少旁观者,给愤怒的当事人一个“台阶”下,并作出适当的解释或按抚,不要急于反击,也不要逃离,只要一点点地排除愤怒者的雷管,一步步地引导他思考,用你的冷静、公正、中立态度迫使他重新回到理性状态,发泄过后恢复理性的当事人一般都能配合法官的工作。
四、利用心理暗示排除当事人的抵触情绪 人们从接收一定的外界信息到作出相应反应,这中间有一个大脑根据以往的认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产生相应的心理体验的过程。由于法律规则太抽象、太系统,除了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外,普通公众难以理解,从认知到接受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如果一味地进行说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用批评、惩罚的方法进行扭转就更容易造成逆反心理。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人的受暗示性的高低不能以好坏来判断,它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受着外界的暗示。人在放松的状态下,信息才会悄悄地进入人们的潜意识,这些信息反复重播,就会在人的潜意识中积累下来。我们可以使用积极的暗示法,在当事人对现行法律认知有偏差的时候,不要急于去批评指正,可以先对其做得好的一面加以肯定、赞扬(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对与法律规范相冲突的部分进行分析、讲解不利后果,暗示其如果能改变也能做得像好的部分一样。人活脸、树活皮,直接批评是大多数人不愿接受的,因此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要比直接用批评、惩罚、威胁等消极暗示效果好,他人也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这就是引导当事人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认知解释事物,更新观念,重新解释外部环境信息,也就是相当于换一个脑袋思考、解释问题。
五、采用心理学上的询问方法
询问在审判活动中几乎天天都要使用,询问的方式不同,结果会有很大差别,通常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使人笑,一句话使人跳”就是这个意思。询问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封闭性询问”,另一种是“开放性询问”。所谓“封闭性询问”,通常的用词为“是下是?”、“对不对?”、“有没有?”“好不好?”等,回答也很简单,“是”或“对”,“有”或“没有”等结论性短语。这种询问方式的优点是收集资料或证据快,便于澄清事实,能缩小讨论范围,法官较容易控制谈话方向,但缺点是经常使用能使当事人产生被审问、不公平的感觉,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所谓“开放性询问”,就是让当事人就有关事件、有关问题、有关情感等加以详细说明。这种询问方式的优点是能较详细的了解案件事实,帮助当事人宣泄不满情感,缺点是不容易控制谈话主题,不能突出谈话重点,所花费的时间较长。由于“开放性询问”所花费的时间长,不能有效地切入主题,审判中法官经常使用“封闭性询问”,不太愿意使用“开放性询问”,但“开放性询问”也有其显著的优点,运用得好也能事半功倍。由于这两种询问方式各有优、缺点,我们可以结合起来使用,看案件、看人、看场合分别采取不同的询问方式,扬长避短,这样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另外询问的方式也很重要,语气要平和、礼貌、真诚,不能居高凌下,绝对不能发表“我是法官,必须听我的„„”不当言论,总之询问是一种技术,需要反复体会和实践才能灵活运用。
六、引导当事人做出合理选择
人的一生要面临无数次的选择,不仅法官在办案中要作出选择,当事人也必须要做出选择,不同的选择会把我们带向不同的路途,带向不同的终点,结果是不一样的,作为法官因职业的原故,可能会很快做出判断,但当事人因种种因素不知道如何做出最合理的选择,一味地认死理,转不过弯来,这就需要法官做出适当的引导,这种引导并不是强迫当事人接受法官的意见。直来直去地行事是不符合事件的运行规则和操作程式的,所以适当地引导当事人做出合理选择是需要运用技巧的,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城,也没有办不成的事,事情办不成,不在于对方不配合和不讲道理,而多半是因为技巧和手段运用得不对头,在指导当事人做出选择前,要问清当事人想要什么,要达到何种目的,搞清楚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是什么;尽量让当事人头脑保持清醒、理性;指明做出每一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让当事人心中有数;如果做出了选择,想一想在面对结果时,会不会后悔;告诉当事人自己可以后悔,但对方当事人不一定会后悔,只要做出法律层面上的选择就不存在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