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之法制教育论文

时间:2019-05-15 15:0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综合实践之法制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综合实践之法制教育论文》。

第一篇:综合实践之法制教育论文

论小学法制教育

单位:临朐县沂山镇泛海希望小学

姓名:李瑞祥邮编:262614电话:1379162102

3【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成长的基础,是一个人品德、个性、道德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初始时期,由于他们年龄小,心理状态脆弱,易受诱惑,喜欢模仿,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让小学生从小学习法律,掌握好法律知识很有必要,通过教育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医治”和预防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小学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将法制教育运用到实践中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法制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法制教育使公民从小就开始灌输法制精神,为国家今后培养合格的守法公民。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学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案件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在九十年代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高达73%,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固然有其他社会原因,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校一直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初中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1]这句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法制教育,尤其是学校法制教育。

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缺乏经验。法制教育要从娃抓起,离不开我们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与重视!让学生从小学法知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至关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这门新课程将法制教育运用到实践中呢?

我觉得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教育。在方法上要生动、具体、形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同时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法制教育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法制教育,并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强化法制教育。

一、坚持实践活动为主线,法制教育为主题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眼睛一亮”的主题。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最好的地方。因此,我利用班会课开展“法制教育”这一主题,把学生“学法”、“说法”的过程开展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我班曾经用过小品、问答等形式让学生来表演、学习和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让学生用耳去听、用眼去看、用心去说,加深了对“法”的认识和理解。

二、坚持实践,注重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

每个小学生都是光荣的少先队员,利用少先队组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如3月6日上午,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参加了由镇政府举办的 “法制教育动员大会”。会上,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一个个案例。看着那些因一时的年少气盛或因对法律的无知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犯,感受到他们的悔恨,在场的每一个人心情都有些沉重,懂得了遵纪守法、善待生命的重要性。听后,学生深受教育,懂得抢劫、诈骗的危害性和所受的法律制裁。会后,我及时引导学生写参观后的感受,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渗透到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法知法的积极性。我还结合动员大会的内容,组织学生动手编写《小小法制报》,并把编好的法制报布置在学校法制宣传廊上,即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编辑能力,教育了自己,还宣传了法律知识。举办宣传法律知识的黑板报比赛,收集法律教育信息本,收集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和典型人物的传闻编成一个小故事。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三、坚持家校合作,注重社会实践

我校在进行法制法制教育时,先争取家庭的密切配合,重视家校联系,重视对家长的法制宣传,重视吸引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家长和学校的作用,法制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服务育人。

我校利用举办家长学校平台,每学期开展两次家长法律知识讲座,帮助家长提高法律知识水平;建立家长开放日,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家庭法制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及时推广先进教子经验,架起学校和家庭的桥梁,经常向学生家长印发《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通过以上举措,加强家校联系和家庭法制教育的指导,促进学校与家庭法制教育的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我班学生孔某,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法律意识淡薄,家庭条件差,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他曾利用买东西的机会盗走了食品店的物品。我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工作,还联系他母亲,嘱咐对他进行教育,可他母亲却以为他年龄小不懂事,并不以为然。后来,他看到了以上的动画片中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孩小偷小摸,长大后走上了犯罪道路,带上手铐坐进了牢房。看到片中人物后悔不已,有所感触。后来,学校又邀请他母亲和他一起再看,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下,他彻底改掉了这个坏习惯。可见,这种贴近生活,贴近小学生喜好的法制教育形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的法制教育必不可少。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合力参与。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应该是一项长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道德法制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让我们携手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起一片纯净的法制天空。

【参考资料】于政泉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11期

唐伟 《今日教育》2006年05期

第二篇:综合实践论文

从实践中收获真知

莲花中心小学叶文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在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是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总体目标。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性。在实施课程中我们小组针对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大自然的年龄特点选取了“人与自然”这个活动主题,并结合季节优势确立了“小蝌蚪成长记录”的小课题。我们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从“采集蝌蚪—喂养蝌蚪—观察蝌蚪”的过程中获得乐趣从而更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活动课就是要“动”——动脑思考与动手实践。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开题课里激起学生的强烈兴趣然后由他们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去研究实践,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然后,通过课堂交流反馈他们的研究成果。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开题课他们围绕着课题提出了很多问题,诸如“小蝌蚪在那里生活?小蝌蚪吃什么?小蝌蚪先长前腿还是后腿?”等等。学生的思路是那么开阔。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学生在提出了问题之后就着手去实践。他们先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到小区、公园或农田的水塘里采集蝌蚪。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到蝌蚪的生活环境,并注意到采集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采集完蝌蚪学生就在如何喂养的问题上遇到了困难。有的学生把蝌蚪采集回家后换上了水龙头的水,结果蝌蚪没养几天就死掉,有的学生在蝌蚪生长的池塘里找到水草来喂它们,也有的拿鱼料来喂,有的在瓶子里养得太多蝌蚪,以至于蝌蚪氧气不足而死。学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有的学会了与同学交流,有的主动找老师帮忙。学生带着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兴趣高昂,学会了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和如何与人交流、合作去解决问题,学生、师生的关系也进一步密切。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的探索式学习方式,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意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剥夺了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提出不同见解的机会,不利于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精神,以探究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在探究、发现知识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本上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我合理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学生在观察蝌蚪时兴致最浓,他们每天都会向老师和同学汇报蝌蚪的生长情况,为了让学生在学校也有实践机会,我们组织各小组在教室养一瓶,让他们时时都有观察的机会,我会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与他们一起探索、学习,我也是在跟孩子们一起观察蝌蚪的过程中了解到蝌蚪的生长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综上所述,在活动中真正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真正是学生带着兴趣去干的事,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第三篇:综合实践课论文

浅谈初中综合实践课学生问题意识的诱导

大田五中 郭秀梅

摘 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问题意识

培养

创新能力

问是开路先锋,问是深耕之犁,问是主题之源。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 的基石。学生具备了问题意识,就能够主动质疑,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为了更好地把握和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活动时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和调动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趣,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要研究的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一、问题意识具体含义。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教师在准备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些理论与实 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二、培养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的课堂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问;引导学生关注其生活空间,让学生想问;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会问;不断借助多种手段,让学生善问四个方面来进行具体论述。

1、热情鼓励,使学生有“疑”敢“问”。敢问是学生主动提问的开端,是学生心理创新活动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敢提问题是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创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兴致始终高涨,而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差,容易放弃。需要老师要更好的想办法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实践的热情。即使有的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对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鼓励,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能提问题,就要给予表扬。对于在活动上总爱提问的学生,老师应时刻把褒扬的话语挂在嘴边:“你问得真好!”;“你的问题真有意思!”;“你真爱动脑筋!”,这些温暖的话语送给学生定会使他们心花怒放,无令而往。对于有惰性或生性胆小羞怯的孩子更应及时地多加鼓励:“勇敢些,老师相信你能行!”;“啊,你真了不起!”,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或者一个翘起的大拇指都会使他们信心倍增,“问”趣盎然的。

2、激发兴趣,使学生有“疑”乐“问”。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要“学问”。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动脑筋主动提问,只想当“观众”或“听众”。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评价,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保障。多表扬、多引导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使学生感觉到有成就感,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问题的态度,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无价值的,或是与活动无关的甚至是“不合理”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本着先“培养学生敢提,敢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再培养学生会提问题” 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面对问题情景,就想提出问题”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比如我在上《健康饮食》这一课时,当讲到几种不能混吃的食物时,有的学生就会一直问我“老师,为什么”?这时我首先表扬提问的同学,其次耐心地给他们讲解不能混吃的科学依据和产生的不良反应等。

3、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想问。教师在活动指导中,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特别是七、八年级的学生,还正是一个贪玩的年龄,老师更要注意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应该放弃师道尊严,尽量做到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把老师当成他们的好朋友,这样学生学习就会感到轻松,愿意主动学习和探讨,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及时地提出来。比如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就是现在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引发思考,进而对手机的“利”与“弊”展开讨论,大部分学生都热情高涨,纷纷发言,提出各类问题和想法,最后得出关于“利”的方面有:方便和同学父母联系、查学习资料、了解外面的世界等方面;得出“弊”的方面有:上课玩手机影响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课、影响自己和同学的学习、利用手机作弊、手机话费增加家庭负担、助长了同学间的攀比心理、手机辐射有害健康等方面,最后得出:使用手机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更进一步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比如“要学会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手机”、“禁止带手机进课堂”、“不能沉迷手机游戏”“上网时间要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这样课堂就非常活跃,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能圆满完成。

4、指导提问技巧,使学生会问。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适时地指导学生提问,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则新闻、一段广告、一个案例、一个焦点访谈,一个生活片断,或者在课件上出示一个画面、一幅漫画、一张数据统计图,让学生在聆听与观看中,带着问题思考: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等,实践证明,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最终能构建起开放创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养成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提问题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只是有了问题的意识还不行,我们要努力使每个学生将这种意识付诸于行动中,直至达到内在的自然化。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来培养,把学生的意识链与兴趣感连接在一起,强化有意识的诱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各种生活实践活动中养成问题意识的习惯,能联系课堂和生活实际提出有价值性的问题出来,并要求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记录自己所提问题的习惯,让学生把提问题当成一种习惯和乐趣。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源于学生,教师要做的就是时时留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引导学生从自然、学校、社会中发现、提出、研究问题。它能和美术、社会、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结合在一起形成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深知,只要努力挖掘,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问题意识”深入学生脑中,并在课堂上灿烂绽放!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资源,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地开发。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感想资源开发资源利用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改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全国各地中小学纷纷掀起素质教育的热潮,农村中小学也结合自身的特点不断推行素质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教师面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更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而不能把课改只当做是纸上谈兵而已。

说到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很多老师拿着课本一筹莫展,不知该从何下手。其实不然,我认为,只要我们像平时教学生写文章那样,处处留心,时时思索,很多有价值的题材就会跃然纸上。只要你善于开发并利用好这些题材,那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下面是我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些感想。

﹙一﹚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着手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既是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又是一门与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品德与物理化学等科目并行设置的综合性课程。而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师其实都是身兼多科教学的多功能教师,这就像人们常说的“农村中学的教师是‘甘草’,一身都是‘小刀’。”那我们就应该把每一把刀都磨锋利些,让它们有用武之地。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实践活动

教语文版《陈毅市长》一课时,在这一节课中要求学生从“角色扮演”中去体会这篇戏剧的主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深刻的理解这篇戏剧,以至这则戏剧所要表达的主旨能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学时,我们只是简单地把戏剧逐字逐句的读一遍,然后机械的要求学生默读一遍,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达到教学要求。教师的这种老套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不仅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而且会使学生养成“用别人的肺呼吸”的坏习惯。这不仅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而且对他们今后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相当的不利。

新课改呼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呼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得靠我们教师用新的教学方式去正确引导了。所以,在此单元的教学中,我决定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把“要我学”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我要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受一些电视节目的启发,我决定用参加“看表演猜词语”的比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时,我预先准备已写有成语的卡片,然后讲明比赛规则,再让各小组选几位同学上来表演,其他同学在下面猜。在同一时间内哪组猜最多,算哪组获胜。其中两组同学的表演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是王志

军同学表演的“掩耳盗铃”,只见他一手捂住耳朵,一手拿着小木棍使劲敲桶,还不忘左顾右盼,他惟妙惟肖的表演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掩耳盗铃”这个成语。还有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我为了引入《水浒传》这个主题,请同学上来讲一个水浒人物的故事。肖维自告奋勇地讲述了林冲的故事,他的讲解刚刚结束,班里其他同学都议论纷纷,畅所欲言,各自讲述自己知道的梁山好汉的事迹。这就是我心目中反应迟钝,不积极发言的的学生吗?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兴趣之门打开了,一切都变得容易了许多。接下来,再由活动过渡到教学内容中,同样用比赛的形式,同学们大胆地去探讨、研究,一节课下来,他们还觉得余兴未尽,相约下午活动课时还要再比一场呢!

只要你当个有心的教师,敢于去实践,相信你也会像我一样发现我们的学生有着多么令人难以至信的天赋,发现我们的学生是多么的可爱!

我认为,不管你任教的是哪一门学科,只要教师心中有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你也一定会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有模有样。

﹙二﹚走进孩子的生活从德育入手

现代教育呼吁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何为素质教育?用特级教师高林生的话来说,让学生把好的习惯养成了就是高素质教育。每个人的习惯来自他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以,教育必须植根于生活,表现并服务于生活,而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架能让教育通往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走进学生的生活也是便捷之路之一。

比如针对我班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按时做值日的不良习惯,我设计了一个“争当文明小公民”的实践活动。首先,我先收集一些相关内容的图片和影带,利用班会时间让大家观看,让他们初步了解到这些不文明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调查自己身边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最后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此的看法。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了。目的达到了,我便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要为争当“文明小公民”而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学生们也表现得信心十足。仅仅几天时间,我突然发现我们班学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了,其结果来得如此之快,是以往任你怎样苦口婆心的说教都无所能比的。可见,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所悟的情境教育,真的是一种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好方法。总而言之,只要我们明确教师的职责,努力探索,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勇于去实践。当然,由于不同的教育情境,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分布,特别是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资源方面有着地区的差异而不平衡。我国的一般情况是中西部地区资源状况比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落后,农村比城市落后。造成落后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识别、开发和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的意识与能力,从而造成了许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资源,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地开发。

(一)自然性资源开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宇宙万象是语文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性资源主要指:(1)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名山大川,等等,(2)人工形态,如农田水利,园林花卉,城市景观,等等。

各地的自然景观多种多样,适合开发的自然资源也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开发具有自己地域特点的自然性资源。例如笔者的家乡南康市就有南山森林公园、文峰塔、莲花山、苏子步行街、旭山烈士陵园、陈赞贤烈士墓等自然人文景观。

(二)社会性资源开发。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性资源指的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如果学生仅仅被关在家里校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荣辱兴亡、科技兴国、国际风云”等等一概与他无关,那么他们又从何而来“爱憎观”、“是非观”、“荣辱观”,又从何而来民主、合作、竞争、进取等现代意识?语文学科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社会——祖国——世界”的思路,语文实践活动正可以以此作为资源,让学生去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人文性资源开发。所谓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性资源,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

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学校资源的利用。学校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语文教师、课代表、文学社、图书馆(藏书、画册、音像资料、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校园文化环境,等等。

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多种形式,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只要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行——动口、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讲故事、演讲,辩证、答辩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生动性、鼓动性和敏捷性;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写字比赛,可以在书写与比较中得到写字的秘诀,了解写错别字的原因;查字典,能掌握各种检字法,懂得字典凡例,探索出一些文字编排的规律;词语接力赛,可以训练学生的联想力;警句收集、报刊剪摘注评等,可以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手抄报、演课本剧,可以发挥学生个人专长,发展个性„„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网络空间等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

当然,随着网络这个全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出现,校内、校外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界线正在逐渐被打破,校内、校外资源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二)家庭资源的利用。家庭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材料,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

家庭是爱的摇篮,对家庭资源的利用首先在于“关爱”,家庭教育是亲情教育,即被人关爱、关爱别人的教育,在被关爱中,学生学会去关爱别人,有了这种“情感的操练”(朱自清),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审美、鉴赏作品的能力,从而成为审美的人。笔者现在所带学生都来自农村,全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也就有了很多不曾有过的体会。在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我就充分挖掘他们这一方面的家庭资源,学生有着说不完的体验,对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回忆着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诉诸于文,真挚动人;他们尝试着为父母分忧解难,动力所在,加倍努力。

家庭环境较之学校环境更为轻松,初中学生好游戏、好模仿,而又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在节假日,与家人一起去郊游,或者到亲朋好友家去做客,他们看着、学着、模仿着。活的语言总是存在于认识和交往之中:学会听,听准别人的讲话中心;学会说,说清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在交往中他们了解了风俗民情,学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更有了平时在学校里所没有的经历,不知不觉中他们学着语文、用着语文。

初中语文实践活动得其生活之源,扬其“活动”之波,是鲜活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授学生以渔,导学生以法,开其源,活其流,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前景开阔无边„„,我们的教育改革就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第五篇:综合实践课论文

师生携手综合实践,走出课堂学以致用

——记崇远希望小学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

崇远小学是一所西部农村希望小学,在这里的学生中75%以上的为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学习和生活中普遍显得生活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自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崇远小学利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走出了一条崇远小学特有的综合实践课型。

崇远小学综合实践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个是课内的知识性学习和研讨,一个是课后的实际参与实施,再一个就是总结经验,汇报拓展。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知识,又在实际的参与中,把理论联系了实际,并不断总结,改变了学生在学科课程中被动学习的局面,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一、课内的知识性学习和研讨。

综合实践课讲究的是“经验与操作相结合”,并且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因些每位教师在实践课的选题上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自己的侧重点。不过总的来说他们都为了课程更生动,课前和课堂上都做足了功夫。

课前的课题的选择和课堂上方案的制定是综合实践课准备阶段。首先是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进行了解,发现问题,初步确立综合实践的课题题目,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

步观察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师在教室里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提出问题,再次确定主题,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料做出活动方案。

比如在六年级“家乡特产知多少”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先是由老师和同学们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提出活动内容,明确地提出学习的任务:讨论、研究“家乡特产”问题。然后由全班共同讨论生成研究的子内容,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了家乡的辣椒——学校所在地是石柱县的万亩辣椒示范基地。接下来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共同讨论,策划活动初步方案、明确分工。老师在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们指出了活动需要注意的事项并聘请相应的辅导老师。过一段时间,老师在了解到搜集资料基本完成了,就组织同学们讨论,并放手让学生自己确立活动方案、主题和计划。只是在确立方案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教师通过帮助研究小组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并给予指导从而控制研究的进程、方法、质量等因素,最终活动方案设计、方法、分工、活动步骤等的形成,就是可实施的活动方案了,这样活动的准备阶段就算完成了。

二、课后的实际参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是为了更好的实施。崇远小学为了更好的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利用学校的地理优势,开辟了两处“社会综合实践基地”,并在实践基地里给每个班划拨了两块,让学生和老师根据制定的方案,实地进

行实验。

比如六年级的“家乡特产知多少”方案在确定以后,老师就指导学生在实践基地里,让同学们结合前期搜集的知识,了解辣椒生长所需的各种条件,在实践基地里选了两块易接受阳光照射、地壤肥沃的土地作实验地,再由推选出来的三位得力管理员对地进行丈量,然后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平整土地、播种、施肥等,从这时开始,进入了分工合作的阶段,按前期制定的方案,哪些负责施肥,哪些负责浇水,各施其职。在这期间,学生们积极性很高,每天到实践基地处去观察,把观察到的情况、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当辣椒的幼苗生长出来以后,学生们更是无微不至地照看着这些小苗,负责记录的同学,甚至拿尺子每周量一量作物的高度,用图画本画出了辣椒生长的整个过程。辣椒丰收了,同学们利用记录的数据在计算着辣椒的生长周期、辣椒的产量、辣椒的单果重量等等。

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同学是闲着的,他们感受到了参与的乐趣,他们从中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自信。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也不是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并适时的对学生进行了引导和评价。

三、总结活动经验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绝大多数为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问题的解决所涉及的知识一般不会是单一的知识,在实践活动完了以后,要及时的让学生总结活动经验,包括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的得失,并与之前

制定方案时搜集的资料进行适时对比。

六年级在“家乡特产知多少”这个实践活动中,在辣椒丰收后,同学们将成果用板报的形式向全班作了汇报。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或活动后的感受和收获,形成了文字记录,并张贴在宣传栏上,扩展了本次活动的影响面,和全校师生一起共享资源,分享实践的快乐!

总的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强调“经验与过程”的课程,需要我们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去完成。只有这样才是一次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

下载综合实践之法制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综合实践之法制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善于发现勇于实践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 荆门市掇刀区掇刀小学安文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善于发现 勇于实践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 文昌市东郊中山小学黄丽玉 当前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和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我国课程改革中,......

    物理综合实践论文

    农村中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尝试与研究 ——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学模式【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培养学生自主活动、自主......

    综合实践论文(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一般学科的教学既有相通之处,又具有自己的特点。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开始明晰了课程理念,逐步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

    法制教育论文

    浅谈目前农村小学法制教育摘要:对少年儿童进行法制教育,是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能有效地对其“70后”的父母的法制意识进行有效的感化,特别是我们农村......

    法制教育论文

    法制教育征文 如何加强对小学生的法制教育 普定县补郎中心小学教师:方维伦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法制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巧妙渗透法制教育对中小学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及教师的法定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

    法制教育论文

    法制教育论文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一接到让我写一篇法制教育的论文,首先就犯难了,不知从何着手,一是范围大,二是平时的教育内容也不是很多。但转而想想,学校嘛,就应该是针对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