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深入开展“四在学校”活动方案 -
客楼小学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乡各小学、幼儿园:
为全面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我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吴
副组长:舒世勇(中心小学副校长)
成 员:蒋应琴(幼儿园园长)
隐(中心小学常务副校长)成启润(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朱永刚(中心小学总务主任)吴明祥(中心小学教育专干)客楼乡中心小学0一四年三月六日二
客楼中心小学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乡各小学、幼儿园:
根据岑教基通(2014)3号文件精神,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教育“9+3”计划,我校决定自2014年春季学期起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让我们寄宿制学生“吃在学校解食忧、住在学校受关爱、学在学校长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特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一)筑牢幸福基础。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坚持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满足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所需,让学生在校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学得用心、乐得开心。
(二)建设幸福文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进学生幸福作为重要价值取向,从观念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人际关系文化、寝室文化等方面着手,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奠基学生人生幸福的校园文化,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培育幸福学生。学生在学校享有促进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公平机会,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身心健康,心态积极,人际关系和谐,为全面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良好基础。
二、活动内容
(一)加强学校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按照“十有”和“六化四园”要求加快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完善食堂、宿舍、厕所、浴室和运动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班班通”和图书仪器等设施设备配置力度。按照省政府相关文件要求配齐配足农村寄宿制学校宿管、安保、校医等工作人员。进一步实施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将食堂后勤工作人员工资及福利待遇纳入县级财政统筹,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二)加强德育体系建设,提升综合素质。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学生良好品德。以活动开展为载体,积极开展“三爱三节(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粮、节水、节电)”、“三生四爱五心五好”、“祖国好·家乡美”和“我的中国梦”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强化感恩教育、养成教育和爱乡爱土教育,培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二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坚持面向全体,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每个学生均享有公平发展的机会。三是建立关爱服务载体,坚持“以乐促学、以技促能、以情养德、以德育人”的育人理念,继续推进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等关爱服务载体建设和充分发挥载体育人功能。四是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好心理健康课,建设好心理咨询室,让学生享有健全人格和阳光心态。五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配备专职教师上好体育课,结合实际开展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课间活动,保障学生增强体质健康的权利。
(三)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优化学校管理。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依法办学、学校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民主决策、工会参与管理和监督、家长委员会参与和支持学校教育教学的现代学校管理格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文关怀,优化学校管理,把学校办成学生健康成长的温馨家园和精神乐园,让学生在健康、幸福中成长和发展。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主动学习习惯,培育、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弘扬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践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让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挖掘农村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丰富课外活动。通过校本课程、社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等途径,丰富学生课外活动,为学生成长提供个性化、可选择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发展兴趣特长、发挥独特优势,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学生多元发展。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源、各类社会实践基地等校外教育资源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和促进学生发展。
三、活动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校(园)要主动作为,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活动开展工作方案,健全职责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创新举措,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
(二)广泛宣传,深化活动内涵。各校(园)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做好“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的宣传工作,为活动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齐抓共管,建立会议制度。各校(园)要进一步明确在此次活动中的职责任务,建立“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活动开展情况,扎实活动开展,务必取得实效。
(四)创建典型,发挥示范作用。2014-2020年,每两年召开一次全乡“四在学校·幸福校园”现场会,大力表彰“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先进单位和“四在学校·幸福校园”示范校,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四、活动要求
(一)遵循基本原则。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要遵循发展性、系统性、过程性和开放性原则,注重活动开展的延续性和实效性。全县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将“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作为全面提升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质量、学校管理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制定活动方案。各校(园)要精心安排,制定学校活动方案,于2014年3月10日前上交到中心校。各校(园)要在开学工作中认真部署、安排这项活动。2014年春季学期必须启动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
(三)完善活动制度。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和督查制度,自2014年4月起,学校要将活动开展情况每季度末通过简报等方式向中心校报送活动开展情况。中心校也将对学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过程指导、督促、检查并纳入教育“9+3”计划年度工作考核。
客楼乡中心小学
二0一四年三月六日
第二篇:兴仁县第九中学开展“四在学校
兴仁县第九中学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关爱留守儿童、四在学校·幸福校
园” 典型材料
为继续深化我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和谐公平,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吃在学校解食忧、住在学校受关爱、学在学校长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根据《省教育厅、省关工委、省文明办和省妇联关于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暨启动实施“百校示范”创建工程的通知》(黔教基发〔2015〕31号)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校积极开展了颇具特色的“教育精准扶贫、关爱留守儿童、四在学校·四在学校”工作。现将学校开展的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教育“教育精准扶贫、关爱留守儿童、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工作的领导,特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姚华云
副组长:冯再学、邹启友、鄢德荣
成 员:王 智、冯 伟、张宪彪、杨大华、钟文英、尤春品、刘光进、周仕华、沈庆艳、徐 飞、冯健洪、王光杰
二、活动目标
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需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进学生幸福作为重要价值取向,从观念、精神、制度、课程、行为、人际关系、寝室管理等方面着手,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奠基学生人生幸福的校园文化,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良好基础。
三、具体措施
(一)、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1、学校建设及相关设施配备
学校占地35419平方米,按1645人计算,生均占地面积为约21.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759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为9.5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8457平方米,寄宿学生1472名,寄宿生生均面积为5.7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21443平方米,生均运动场面积为13.0平方米;学校有价值1215594.26元的图书22个类别,58312册,生均35册;学校的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各1个,按二类标准配备,仪器设备值为265.84万元,生均1616元;学校有计算机教室2个,计算机168台,其中多媒体远程教室1个,教室全部配备班班通,全部接通光纤宽带上网,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系统,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按照“十有”标准,配套有功能齐全的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有完 善齐备的教学设施、有标准够用的学生食堂、有干净充足的生活用水、有满足需要的学生宿舍、有方便文明的厕所、已建成四季能用的浴室(预计下期末开放)、有符合要求的卫生室(预计下期末开放)、有标准规范的塑胶运动场、有温馨舒适的留守儿童之家。办学条件满足学生吃、住、学、乐所需,2011年开始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图书配备内容丰富、数量达标,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实验仪器和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按标准配备,“班班通”及优质数字资源应用较好;寄宿学生宿舍人均建筑面积达标,寄宿学生1人1床,小学、初中寄宿率分别达到38%和99%;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标,体育设施设备能满足教学和学生锻炼所需;满足学生就餐基本条件,保障学生安全就餐。
2、师资建设及服务人员配置
学科教师按标准配齐配足,学校现有教师114人,专任教师合格率达标,学科结构合理;创新教师培训机制,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达到生均公用经费总额的6.8%以上。按相关标准配足食堂后勤服务人员,配齐安保、宿管人员。
3、营造氛围,加强德育教育。
德乃立身之本,治校之基。近年来,学校领导在优化育人环境方面狠下功夫,争取多方筹集资金美化绿化亮化校园,让墙壁会说话,草坪会说话。走进校园,丹桂飘香,绿树成荫,沁人心脾。学校以“六化四园”建设为抓手,按照“一校一景、一校一特色”的要求打造生态校园和特色校园,提升校园文化,着力打造“桂花园”和“书香园”两个文化长廊。其中“桂花园”以经典国学为主题,“书香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同学们置身于如此浓厚氛围的文化育人环境中,耳濡目染,性情得以陶冶。
4、规范食堂管理,改善食堂条件。
2008年,学校顶着各种压力,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指导思想,将学校食堂收回自己管理,一次性投入30余万元,对食堂设备进行增添和更换,同时规范食堂管理。为了让学生花尽可能少的钱,吃尽可能好的饭,学校进一步规范食堂管理,不让承包者吃黑心钱,请教师家属煮饭,教师监督,通过正餐改善学生营养,提高饭菜质量,并根据学生营养标准合理搭配和调节蔬菜品种,根据学生喜好调整烹饪方式和食谱,例如:适当用牛肉、鱼肉(中华鲟)、鸭肉等进行调节改善,并都有大众化的猪肉炒菜,其他平均每天350斤猪肉,根据季节与不同的蔬菜与搭配,这样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吃得好吃得饱。
此外,为了保证学生平衡膳食,满足不同学生生活习惯的需要,学校今年将食堂的一部分承包给私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食物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农村管理模式,并在省、州、县推广。
(二)、以活动为载体,搭建立德树人平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三爱”教育,持续开展“三节”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和热爱祖国的优良品德;加强学生乡土文化教育,培育学生乡土情怀,深化和丰富“三生四爱五心五好”和“祖国好·家乡美”主题系列活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以乡村学校少年宫和留守儿童之家为载体,一室二用,搭建课外育人平台。学校以全面改薄为契机,本着勤俭办学的原则,统筹考虑学校少年宫功能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按标准配套建设音乐室、舞蹈室、书画室、道德讲堂、“阳光儿童幸福之家”、手工制作室等功能用房共二十四项活动(室)。充分利用学校少年宫设施设备和场地向学生普及科技知识,开展劳动、书画、文艺、体育等技能培训,培养勤动手、善思考、敢创新的良好习惯。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田间地头,积极参加劳动体验。学校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建好、管好、用好“阳光儿童幸福之家”,畅通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渠道,开通心理咨询室,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建立代理家长队伍,开展亲情关爱活动,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和加强对留守儿童校外监管。
2、关爱特殊群体,营造关爱弱势群体的浓厚氛围。
学校强化教师师德教育、强调教师按习总书记的好教师的“四有”标准来要求自己,并把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学困生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对“留守儿童”实行手把手帮扶,建立了留守儿童乐园,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对于较特殊的弱势群体,实行学生之间“手牵手”结队帮扶,从经济上、物质上、精神上给予精准帮扶。成立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做到“留守儿童”孤单了有人陪;困难了有人帮;生病了有人照顾;成绩差了有人辅导。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从而尊重了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3、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学生安全感。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学校投入大笔资金安装了高清监控,实现监控无死角,对学校围墙进行了加高加固,学生宿舍全部安装了防盗窗。每天都有教师24小时值班,近十几年来,没有一个学生受到人身伤害。
4、开展经典文化进校园活动。
学校自2011年开展诗词进校园工作以来,按照一校一特色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经典诗词进校园活动,将此项活动作为“四在学校”的主打品牌来抓。一方面利用少年宫诗词辅导室的资源优势加大培训力度;一方面改变激励机制,将学生诗词作品做成牌子悬挂在灯杆上、墙壁上,增强学生自豪感;三是开展诗词诵读和经典诗词朗诵竞赛活动,通过大量诵读和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作 激情。学校每学期收集学生优秀作品编辑成校刊《小荷》作为校本教材供学生学习,此外,还将《弟子规》作为校本教材,人手一本,每日必读。
近年来,我校学生作品多次在省、州、县的诗词竞赛活动中获奖,仅2014年在省的诗词大赛中获奖的就有省级一等奖1名,二、三等奖各2名,优秀奖6名。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文明办、贵州省文联、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联合授予我校“诗教先进单位”的称号。
5、开展普法教育工作。
我校“零犯罪”活动工作自2012年开始,活动以教育部关工委发起的 “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 为契机;以法制教育讲座、主题班会为主课堂,以板报大赛、普法知识大赛、反邪教知识竞赛、征文大赛为主要动力;以LED显示屏、校园广播、校讯通、公开信、学校网站、宣传栏等为展示平台;以法制副校长、班主任、法制自愿者、“五老”同志、公安司法人员等为主讲教师;以《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为主要内容;以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为第二课堂;以《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青少年普法教育专家讲座》(视频)、庭审现场(视频)等为主要教材;在“3.15消费日”、“11.9消防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时节为重点宣传日开展普法教育。
学校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和中央社会治安综合委员会办公室评为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零犯罪学校(2012.2—2014.5)”。
6、阳光体育行动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将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2014年12月16日,我校由巴铃镇中心校选派代表巴铃镇参加兴仁县2014年中学生体育运动会:棋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三人板鞋、押加、高脚)五个项目的比赛。通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我校分别获得了押加男子75KG以上级别的冠军和亚军、65KG以下级的冠军、女子组三人拖板第三名、围棋男子组冠军和季军、象棋男子组冠军共计九个奖项。其中押加男子75KG以上级别的冠军曾映顺和亚军马仕河、65KG以下级的冠军孙家龙、围棋男子组冠军李万洲、象棋男子组冠军杨景胜等五位同学将代表兴仁县参加全州2014年中学生体育运动会。
7、开展美德之星评选活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将评选美德之星作为专项工作,通过读敬老书、做敬老事、写敬老征文、选美德少年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心灵的陶冶,使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8、以教研促教改。
目前,学校承接的教育部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求助项目研究》黔西南州子课题《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新型师生关系》和《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已顺利结题,通过研究,教师们掌握了一套顺应时代发展的适合于农村的教育方法。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差距,达到教育均衡的目的。
此外,学校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型文艺活动,如“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庆中秋﹒迎国庆”文艺活动、“一二﹒九”活动;开展“慈善一日捐”“扶贫日”捐款活动(在今年的“扶贫日”捐款活动中,我校师生共捐款3210.10元,占全镇师生捐款的47%。);向国旗敬礼活动、网上祭英烈活动等。以活动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全面发展。
四、取得的成绩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育精准扶贫、关爱留守儿童、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工作已初具成效,并多次分别荣获:县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县示范家长学校,县阳光儿童之家示范学校,州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州关心下一代五好关工委,州优秀家长学校,州家庭教育先进集体,州示范家长学校,司法部等评选的“零犯罪”学校,教师一人获司法部等表彰的先进个人,三人获司法部等表彰的优秀辅导员,学生四人征文获司法部等表彰。
总之,学生在学校吃得健康、住得安逸、学有进步,玩得开心;让他们有好的身体、有好的品行、有好的成绩,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充满阳光,并成为有用之人,是我们全体教职工不懈努力的目标。
兴仁县第九中学 2015年10月30日
第三篇:团结小学2018年“四在学校”活动方案(推荐)
郑屯镇团结小学2018年“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关工委、省文明办、省妇联关于在全省农村寄宿制学校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的通知》(黔教基发〔2014〕32号)和中共黔西南州委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州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的通知(州委办字〔2014〕168号)的通知和义龙新区教育局的要求,让广大农村寄宿制学生“吃在学校解食忧、住在学校受关爱、学在学校长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重点,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以丰富活动载体为抓手,使我校成为家长满意、学生幸福的家园。
二、组织领导
为使活动有序开展,成立我校“四在学校 幸福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如下:
组 长:张丽 副组长:彭秀
成 员:张廷凯、戴书友、赵康丽、王学英、徐玉婷、陈清林、唐清兰、韦芳、蒋贵权、秦玲、张桂林、罗朝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团结小学行政办公室,由张丽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彭秀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按学校职责分工,及时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三、活动目标
按照让农村寄宿制学生“吃在学校解食忧、住在学校受关爱、学在学校长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的工作思路,坚持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标准化建设,配备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奠基学生人生幸福的校园文化,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使幸福校园成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全体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与境界,从而激发工作、生活、学习的激情与热情。
四、工作具体内容
围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的基本内容,结合实际,如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吃在学校解食忧。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补助政策以及贵州省农村中小学学生营养餐计划,用足用好经费,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留得住,开好“三爱三节”等系列活动。
(二)住在学校受关爱。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不光是在学习上、生活中对他们进行帮助,更要走进他们的内心。经常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在学校长知识。学校以 “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学生良好品德。开展“三生四爱五心五好”、“祖国好·家乡美”和“我的中国梦”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强化感恩教育、养成教育和爱乡爱土教育,培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重视体育艺术教育,通过建设特色课程、塑造特色课堂、开展特色活动等加快学校特色发展。
(四)乐在学校感幸福。一是开展“祖国好·家乡美”教育活动;二是按义龙教关(2014)8号文件精神开展好全国五好小公民“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三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上好体育课,结合实际开展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课间活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保障学生增强体质健康的权利。
五、工作要求
(一)责任明确,保证活动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抓好宣传,使活动深入课堂,并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学校教师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各项各自负责的工作。
团结小学 2018年3月
第四篇:学校开展四风整治活动总结
学校落实开展纠正“四风”专项整治
活动总结
为落实好xx农场《关于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开展纠正“四风”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要求,xx农场学校认真进行了工作自查自纠并根据农场安排如实向农场监察科进行了汇报。现将xx农场学校此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迅速部署,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全方位整治,全阶段整治。
按照xx农场《关于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开展纠正“四风”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要求,xx农场学校迅速成立了xx农场学校关于深化教职工作风建设暨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朽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联络员负责整理资料,信息上报等,校长亲自参与制定工作方案并按时上报到农场监察科,分别召开校级干部会、班子会、校长会、全体教职工会,层层逐一落实了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方案的具体要求,落实了责任追究制度。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按时做好季报工作。
xx农场学校对照xx农场《关于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开展纠正“四风”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要求,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违反工作纪律和工作效能规定问题、有违师德师风建设规定问题、违反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问题、其他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等进行了自查、自纠,自查自纠过程中未发现有以上情况。如实向监察科汇报。
三、多措并举做好深化教职工作风建设暨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朽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在假期做好召开专题会议等工作的基础上,新的一学期开始中小学再部署、再要求、再传达、深入整治、逐一落实文件精神与会议要求。
xx农场学校自接到农场通知后就召开工作推进会议。明确了各部要针对学校特殊时段的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实际,深入落实好作风整治工作的每一个要求,要求学校中小学部再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进行再强调,坚决做到整治工作不漏人、不落条、不留情、不拖拉。
全员签订《xx农场学校关于深化教职工作风建设暨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朽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承诺书》,由各联系点负责人到各校组织召开教职工专题会议,重申专项整治五项工作重点、三项工作要求,当场签订承诺书,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四、定期督查与自查自纠相结合
由各部组织自查自纠并将结果上报学校,中小学定期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分管负责人,反馈到班子会,按照通知要求及时汇总上报农场监察科。
关于深化教职工作风建设暨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朽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不是阶段性工作,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在以后工作中将“五项工作重点、三项工作要求”继续贯穿始终,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学校、对教师的监督,只有社会满意了才能真正办好xx农场教育。
xx农场学校 2018年2月1日
第五篇:蜂岩镇开展寄宿制学校四在学校幸福活动
凤冈:蜂岩开展寄宿制“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作者:陈伯练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教育“9+3”计划。贵州省教育厅、关工委、文明办和妇联决定在全省农村寄宿制学校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让广大农村寄宿制学生“吃在学校解食忧、住在学校受关爱、学在学校长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的有关要求。蜂岩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目标。镇中心校、镇关工委、镇文明办、镇妇联在全镇寄宿制中小学校联合开展“吃在学校解食忧、住在学校受关爱、学在学校长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为主题的“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筑牢幸福基础、建设幸福文化、培育幸福学生。
一、吃在学校解食忧
自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以来,蜂岩镇在全县“模式基础上”,走出了“蜂岩特色”营养供餐模式,让学生吃得舒心。
1、勤俭节约,为了让学生文明就餐。学校以班级为单位,采取在食堂餐厅编排固定座位,学生把饭菜打好后,到指定的地点统一就餐,这样一来学生们既可以相互兼顾,又能达到节俭的目的。
2、细化责任,为了让学生安全就餐。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后勤主任、班主任、食堂管理员及学生家长为成员的善食委员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除此之外学校还与食堂管理员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实行双重负责制。对学校食堂的常规管理及大宗原材料采购严格执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从源头和过程上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并且实行学校领导陪餐制度,让学生放心用餐。
3、合理搭配,为了让学生吃得舒心,保证学生营养,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蜂岩各中小学除了认真研究学生的饮食结构,每餐所需的蛋白质、糖类、脂肪含量,为荤素搭配制定了食谱,要求食堂饭菜既要满足学生营养需要,又要适合学生胃口。除此之外,学校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口感,专门成立了善食委员会,每月召集一次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老师代表对善食和菜谱的问题回馈。根据学生及家长们的反馈的情况,学校及时整改,调整善食搭配等。
4、规范管理,让学生有序就餐。
一、二年级学生餐具学校统一提供,由食堂工作人员清洗和消毒,就餐时由食堂工人、值周老师统一盛饭打菜指导就餐;三至六年级学生由食堂工人统一打菜,自行盛饭在值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就餐。中学学生采用以班级为单位,先在操场集合排队,然后在指定教师组织班级按顺
序排成两纵队到食堂打饭菜,到餐厅指定位置就餐。同时学校还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向学生、家长、教师和食堂工作人员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和勤俭节约教育,培育学生“节水、节粮、节电”的勤俭节约意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
二、住在学校受关爱
长期以来,蜂岩镇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分散、教职员工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提升。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门推行“寄宿制工程”建设的初衷,整合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蜂岩中学、中心完小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对扩大辖区义务教育规模,保证农村学龄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1、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和谐校园。学校成立了由教职工组成的四个关爱组,确保留守儿童在学校住得安全,住得温暖。一是生活关爱组,由学校生活老师和宿管人员组成,负责为留守儿童一起布置宿舍文化建设,不时走进宿舍关怀慰问,营造温馨的居住环境;二是安全保卫组,由学校分管负责人、班主任、护校队及保安人员组成,守护留守儿童安全,除此之外还配备消防安全设施,确保学生安全;三是留守儿童关爱组,学校和校讯通公司合作,开通了亲情电话和亲情视频聊天室,定期让学生与亲人进行沟通;四是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建心理教师队伍,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2、加强家校沟通,创办满意教育。为了学生在校期间和上放学安全,学校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班主任将不定时的进行上门家访。一是加强教师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表现,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二是邀请家长到学校食堂品尝学生饭菜,提出意见或建议,形成家校齐抓共管。
3、关注特殊群体,强化安全教育。校园安全是教育的头等大事,针对少数情绪容易冲动等心理特点,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重点关注心里有障碍、家庭有问题、行为偏激的学生和特殊体质学生,加强心理干预和治疗;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对“问题生”、“心理疾患生”、“特异体质生”的教育帮带工作,建立转化过程记载档案,并进行一对一的经常性心理健康指导、教育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减少和杜绝他们因心理疾病而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三、学在学校长知识
学校除了认真完成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课程计划的前提下,为弥补一部分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自卑、内向、孤僻的性格缺陷,进一步促进课程的校本化,增加课程的多样性,丰富课程的选择性,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如蜂岩中学乡村少年宫,利用学校书画室、音乐室、实验活动室等及师资资源,为学生每天下午开齐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活动。深入挖掘家长、社会课堂等丰富的课程资源优势,致力于构建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建设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加强差生辅导。学校认真执行《贵州省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学生作息和常规管理,经常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对差生进行学业辅导,对品德行为有偏差、学习成绩不理想或厌学的学生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或辅导,尊重个体差异,让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对学校办学理念、亮点进行宣传,打造特色载体,建立了宣传栏、文艺苑、学习园地等。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校园文化色彩,强化了育人功能。同时,加强教室、寝室“孝”文化建设,让教室、寝室内的墙面“孝”文化成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
四、乐在学校感幸福
追求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也是每个人活动的根本目的,而学校作为学生特定阶段生命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其重要任务是为每个学生终生幸福奠基。
1、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是学校的希望。在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处于轻松、宽心、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时,其智力活动增强、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思路宽阔、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增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为努力打造有效课堂,在蜂岩中学“有效课堂探究的模式下”,重点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与当堂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课堂呈现出积极快乐的学习氛围。通过实践,呈现出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们既勇于竞争又乐于合作,既刻苦学习又享受成功,他们已渐渐将每一堂课当成一次愉快的体验,把每一项作业当成一次展示的机会,把每天到校学习当成一次快乐的旅行。
2、让学生快乐阅读。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
3、让学生快乐活动。中小学生生活最为难忘的莫过于参加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它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还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是各学校利用坚持每天阳光一小时大课间活动,开展中小学生广播体操、乒乓球、跳绳、篮球等,有些体育课程已成为学生的特长。每到此时,校园处处是学生生龙活虎的身影,处处回荡着学生快乐兴奋的笑声;二是开展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学会一门艺术,会给生活增添无穷乐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每月开展一次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如象棋、竖笛、书法、绘画、唱歌等。在德育活动中,学生兴
趣盎然,既学到了本领,又享受到了快乐;三是独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举行文艺汇报演出、冬季长跑等活动,学生在参加活动中展示了才能,享受了成功的快乐。
4、让学生快乐实践。各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定期开展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受到艺术魅力的熏陶感染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指数。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智慧性的文明事业,它能够促进学生身体、认识、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使其能更好地感受并创造幸福,只要我们充分挖掘、抓住契机,把幸福的阳光洒播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这样的教育,既能锻造出幸福的教师,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幸福。
面对崭新的征程,蜂岩各中小学全体师生必将再接再厉,振奋精神,续写更加绚丽的篇章,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