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小结
潮州市湘桥区新春园小学
我校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共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关于组织开展2009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 要求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现将情况小结如下:
1、组织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的征文活动,4-6年级的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撰写文章,经过评奖推选出5份优秀作品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
2、我们在全校开展以《我们的大中华》为主题的手抄报和绘画比赛,并由美术组评选获奖作品,获奖作品连同《建国六十年辉煌成就图片》出版在宣传栏展示,供全体学生阅看。
3、我们还特别邀请关工委老同志许维鹏校长在升旗仪式上为学生做《伟大的祖国万岁》的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伟大祖国的发展史。
4、我们为弘扬中华道德文化,这学期举行国旗下全校诵读《弟子规》展演活动,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在诵读评比中谨记孝与信。
5、我们在课间唱活动中举行《爱国歌曲100首》选唱,让学生们在激扬、雄壮的歌声中讴歌我们伟大的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6、我们在全体队员中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你一言、我一语”创编收集标语活动,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到创作活动中来,通过创编标语规范自身的文明行为。
7、国庆期间,组织学生观看10月1日庆祝国庆六十周年阅兵仪式电视节目,4-6年级完成观后感一份;3-6年级观看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大型文艺节目,感受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从报纸上摘抄一则关于国庆节的报道写在读书笔记上。
2009年9月28日
第二篇: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天 津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认真组织开展2012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天铁集团教育处、各直属学校:
今年9月是第九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组织开展好我市2012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主题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今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以“美在你身边”为主题。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生活的美好和榜样人物的高尚品格,鼓励中小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学会展现和创造美,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二、目的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鼓励中小学生善于发现美,学会展现美,主动创造美。要让中小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加深对党的感情、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通过对榜样人物事迹和高尚品格的学习,逐步树立美在身边的意识,鼓励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奋发向上,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引导他们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内容
(一)根据本单位实际,按照《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具体要求,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
1.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德育课和语文、历史等课程,综合各学科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
2.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主题教育。各中小学要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组织主题班(队)会活动,编发主题板报、墙报或校报,观看影视片,读书活动,开展主题征文、网络等多种形式,在校园里营造出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就近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并通过调查报告、演讲、绘画、征文等多种方式畅谈、交流收获。
(二)组织参与《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
2012年《开学第一课》于9月2日20:00至21:30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CCTV-1)首播,9月3日9:00至10:30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CCTV-1)再次播出。今年的《开学第2一课》节目阵容强大,精彩纷呈: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以主讲嘉宾的身份首先亮相;今年伦敦奥运的冠军们的集体亮相;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将首次采用场外嘉宾助阵的方式,邀请篮球巨星姚明与林书豪担任“课外辅导员”。此外,乡村女教师邓丽、著名学者于丹、著名画家韩美林、歌手谭晶、韩庚、陈翔、玖月奇迹、常石磊,小童星豆豆等也倾情加盟,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上亮相。各区县教育局要高度重视,及时通知中小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将其作为开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故无法在首播时段组织收看的,可及时组织收看该节目的重播或录像。
三、要求
(一)各区县要高度重视,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及时部署。
(二)活动要本着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坚持创新,多开展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动要注意安全,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三)教育活动要与“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宣传教育周(月)”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学生行为举止的养成训练,促进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四)要与宣传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五)要注意总结,各区县要对今年教育月活动进行认真的 3
总结,并于9月30日前以书面形式上报市教委德育处。同时,要选择2至3所学校开展教育月活动的材料一并报送(德育处邮箱:deyuchu2004@126.com)。
4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德育处 2012年8月27日
第三篇:2011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2011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 动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武教通[2011]56号文件精神要求,我校特制定2011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成长。
二、组织领导
组长:
组员: 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时间:2011年9月
四、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五、活动安排:
1.组织一次国旗下讲话
组织一次“弘扬民族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国旗下讲话: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宣誓,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己任,发奋学习,做一个勤学守纪的好少年。
2、以《中小学守则》、《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准则,开展行为习惯教育,将行为习惯教育、文明素质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增强守法、守规、守纪的意识。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行为习惯。
3.组织一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演讲比赛
让学生在演讲中接受教育,在竞赛中体验情感,自觉地成为弘
扬民族精神的学习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4、结合本月主题“弘扬民族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出一期黑板报。
5、利用音乐课教唱一首爱国歌曲。
六、活动要求
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各班要把 “教育活动月”与长期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结合起来、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校风建设结合起来,以月促年,以主题教育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逐步建立起民族精神教育长效机制,形成民族精神教育新模式。
2011年8月31日
第四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工作总结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总结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学校是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阵地。为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校根据县教育局关于转发组织收看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的通知精神,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方案
1、结合周五例会,召开工作会议,传达局文件精神。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全体教师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认识本次活动。按学校的安排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效。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1、充分利用学校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启动本次活动,并介绍这次活动的方式、目的、意义,以及民族精神的实质和表现等。
2、利用班会、晨会、读报课时间,做弘扬民族精神主题宣传。
3、利用学校板报和广播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抗震救灾的精神。通过广播的宣传,让学生认识了更多的英雄少年的优秀事迹和精神,学生受到了颇深的感染和教育;学生搜集英雄少年事迹,学习英雄少年事迹,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三、活动多样,效果显著
1、认真组织学生观看了“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
2、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各班主任利用班会、晨会时间,认真学习了《中小学生礼仪知识》一书中的部分内容(本学年将继续学习)。通过演讲、书法、绘画、征文、知识竞赛、联欢等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安全教育。我们始终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去要求和规范学生,把文明礼仪教育和常规检查评比结合起来,和操行评语结合起来,做到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3、学校把开学第一个月定为行为规范强化月,在全校学生尤其是新生中开展了《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深入学习和教育,并落实到每天的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的检查工作中去。每周进行广播总结,每月与班主任的量化考核挂钩,并作为学年评比文明班级的一部分内容。
4、组织学生开展了“六个一”活动:观看一场关于“民族英雄人物”影片;学唱一首歌唱民族英雄的歌曲;进行一次自己钦佩的“民族英雄人物”讲故事比赛;设计一张英雄名片,上面写上一句“民族英雄人物”的名言或人物事迹精神简介,并制成书签、宣传卡或贺卡。
5、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全校教师认真实践课改新理念,教书与育人并举,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语文、社会、美术等人文学科,要充实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数学、自然等理科课程结合教学内容,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人文滋养。
6、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坚持每周升旗制度,是我校多年来常抓不懈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之一。每一次升旗,学校全体领导和老师的均认真参与,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肃穆与自豪。每次升旗时国旗下热情洋溢的讲话都给全体师生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7、积极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我校充分利用《改革开放三十年》读本和《辉煌六十年》读本,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阅读、演讲等活动。读后学生分别做了好词佳句的摘抄和写读后感。增强了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8、各班级在班会课开展讲“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及专题小组讨论会,并发表感言,形成书面文章。各班团支部负责收集活动资料,并展示在宣传栏,供广大师生交流学习。
9、把9月14日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开放日。开展了专题活动,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向社会开放,向家长开放、向新闻媒体开放,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成果。
四、弘扬民族精神,任重而道远 一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活动形式也是有限的。但通过一个月的宣传活动,全校学生都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弘扬民族精神月虽然即将过去,但是对全体师生来说,民族精神的行动并没有结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让民族精神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五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总结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倡议,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活动氛围。学校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求真务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入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制定出了计划,并在全体教师第一次工作例会上向所有老师做了宣传与布置。把集中的主题教育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到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为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班级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 “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中的感人事迹,让全校师生及时了解祖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进步,感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和平、友
谊、进步,更快、更高、更强”的亚运精神,增强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志向,并努力把远大志向化为实际行动,健康成长。
二、精心设计、科学安排,提高活动开展实效。
按照市教育局活动要求,我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科学安排活动内容,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及时举行2010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启动仪式。
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举行了2010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启动仪式,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并把初步的工作安排布置到每个班级。
2、认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我校就响应教育部通知要求,观看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开展《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知识守护生命”作为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并以此为契机,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一次“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主题班会,向学生宣传抗震救灾运动中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让学生畅谈抗震救灾运动中最感动自己的人和事,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抗震救灾精神的深刻内涵,开展以生命安全和励志感恩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认知教育活动,从生命价值的角度分析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价值,引发学生对生命价
值和生活方式的思考,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励志进取、感恩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继续开展“养成良好习惯,告别不文明行为”道德实践主题教育。
我校认真组织开展了 “四个一”活动:1)开展“寻找身边不文明行为”社会调查活动,发动学生深入家庭、学校、社会,调查身边不文明行为,并填写记录表。2)进行“不文明行为大曝光”,从学生收集的“寻找身边不文明行为”记录表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材料,张贴不文明行为曝光栏,针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特别是学生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批评,促其改正。3)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大讨论。针对同学们排查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讨论,剖析这些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形成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4)举行“向不文明行为说再见”签名仪式
4、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读书征文活动。
结合文件精神和读书节的活动内容,我校以“我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广大学生在阅读爱国主义图书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变化,以书信形式讲述了社会、家庭和身边发生的新变化新气象,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感受,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伟大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选出20篇作品参加市级评比。
在弘扬和培育养民族精神活动月中,我校能充分利用学校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如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板报、条幅等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注重学科德育渗透,利用政治思想品德课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讲座,达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的目的。
总之,通过此次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全校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忱有较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蛟河六中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