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教学设计

2024-0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科学探究:教学设计》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探究: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原理

(2)设计出简单可行的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装置

(2)完成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查找、阅读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到设计并完成实验的成功感,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条件

本节教学难点:如何成功地完成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实验探究

五、教材分析

必修(ⅰ)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是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呈现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所以人教版新教材特意将它设计成科学探究,这个实验难度非常大,现在要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设计这个实验难度就更大了。在对学生初中化学实验学习情况作了调查后,我发现学生对于简单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的还可以,但是几乎没有实验设计的经历,所以让他们贸然进行这个科学探究,可能会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降低学习化学的热情。所以我将这个科学探究设计成由简到难三个实验设计(见后附实验报告),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对于刚刚体验科学探究的同学,为避免学生过于茫然不知从何入手,我在实验设计1中对学生做了一些指导,将实验设计1设计成教师提出实验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步骤完成设计。实验设计2是教师只提出实验目标、学生自己完成实验设计;开展实验设计2的科学探究活动时,我特别注意探究过程的开放性,不给学生规定框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实验设计3是教师不给设计目标、学生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寻找问题、自己制订实验目标并完成实验设计;实验设计3是让学生不仅学会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更要从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

探究过程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采用了全体讨论、小组讨论、小组实验等多种合作形式。最后通过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取众人之长,学生共设计出5种非常成功的装置。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批阅,将思路相近的同学分在一个小组中,共分为八个小组。

(课上引言)今天我们一起研究铁和水蒸气反应。铁和水蒸气反应以往是演示实验,难度非常大,老师做这个实验也很难成功,希望今天大家能帮出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在以往的实践中我觉得这个实验有几点注意的地方,希望大家注意:

1.要保证水蒸气和铁粉反应,铁粉和冷水和热水都不反应。

2.使用酒精喷灯有一定的危险,可以使用加防风罩的酒精灯代替。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科学探究1)展示几位同学的实验设计:

设计1-1

设计1-2

设计1-3

设计1-4

设计1-5

(学生评价)

1.设计1-1采用圆底烧瓶盛装水来制备水蒸气,圆底烧瓶中的水很多,又要间接加热产生水蒸气需要较长时间。相比而言设计1-2、设计1-3使用的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水也比较少,可以更快的产生水蒸气。

2.对比设计1-2、设计1-3两组装置很相似,但是设计1-2产生水蒸气的装置和铁粉的反应装置间的导管更短,这样可以防止水蒸气在导管中又冷凝为水。

3.设计1-4选择直玻璃管作为水蒸气与铁粉反应装置,应该也可以。但后面设计的浓硫酸和无水硫酸铜比较复杂,应该简化。

4.设计1-5使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来检验氢气的存在装置很烦琐,实际操作中很难保证气密性,同时需要大量氢气,而少量的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很难满足要求,最好用点燃的方法来检验氢气。(经过大家的建议和改进,制定以下两种实验装置,由两组同学分别实验)

(科学探究2)展示几位同学的设计方案

实验2-1

实验2-2

实验2-3

实验2-4

(学生评价):

1.设计2-1的优点是水蒸气的产生装置和铁粉和水蒸气的反应装置合并在一起,装置整体看上去很简单,但是铁粉洒在带孔的铝片上会漏到水中致使反应实验。没有书上第46页图3-8的实验装置合理。

2.设计2-2的优点是可以补充水蒸气,但是用手推注射器很难控制加水量,而且注射器的气密性不好,设计2-3的思路与设计2-2非常相似,用输液瓶向湿棉花中不断补充水,可以反应较长时间,可以进一步实验检验。

3.设计2-4的创意非常新颖,使用碱式碳酸铜可以分解生成水蒸气,但是同时产生co2,设计中用naoh溶液吸收co2,但这样水蒸气也被吸收,相当于直接用水发生水蒸气,可以将碱式碳酸铜改进为分解只产生水蒸气一种气体的物质。(师生合作、改进实验装置,分成小组实验)

(以小组形式展示,师生评价)

实验1:实验成功,看到加热时铁粉变红,验纯后点燃尖嘴处有火焰。但是由于产生的水蒸气气流太大很快干燥管中氯化钙吸水呈糊状,后撤去干燥管后尖嘴处的氢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点燃时火焰时有时无,非常不稳定,而且反应一段时间后,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大试管的管口处积存了较多的水。

实验2:实验基本成功,看到加热时铁粉变红,但是验纯时没有听到“噗”的声音或尖锐的爆鸣声,可能是由于环境太嘈杂。后改为将导管通入蒸发皿中的泡泡剂时看到有气泡出现,用木条点燃泡泡有蓝色火焰。但是在实验结束后同学忘记将导管从泡泡剂中撤出而只撤去酒精灯,所以出现倒吸现象而导致试管炸裂。

实验3:实验成功,使用普通试管加热好几次出现试管炸裂的问题后来将试管换成加厚试管,没有出现试管炸裂的问题,看到加热时铁粉变红,导管通入蒸发皿中的泡泡剂时看到有气泡出现,用木条点燃泡泡有蓝色火焰。

实验4:实验成功。在直玻璃管中相距3cm的地方分别放置铁粉和略湿的棉花,将输液瓶中装满水,拔去针头将软短管插入湿棉花中,控制流速让水逐滴留下,看到加热时铁粉变红,导管通入蒸发皿中的泡泡剂时看到有气泡出现,用木条点燃泡泡有蓝色火焰,而且反应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实验5:实验成功。看到加热时铁粉变红,导管通入蒸发皿中的泡泡剂时看到有气泡出现,用木条点燃泡泡有蓝色火焰,而且验纯后用尖嘴点燃看到米粒大小的稳定的火焰。

(教师总结)看到大家齐心合力、集思广益设计出这么多种装置并且很多都取得了成功,我感到非常的惊喜,我想很多同学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现在我们一起总结:设计一个成功的实验装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设计实验时我们要尽可能的简化装置,让实验体现出简洁美。

2.设计实验时我们特别要注意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的同学设计了铁钉放入热水中等错误的实验装置,就是由于对只有铁粉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反应这一点认识不清。

3.设计实验时我们要打开思路、大胆想象,今天很多同学设计的都很新颖,实验效果也很好,这也证明了实验的多样性。

4.有的小组很遗憾出现了问题,向第二小组的.同学由于没有将导管从泡泡剂中撤出而只撤去酒精灯,所以出现倒吸现象而导致试管炸裂。这说明在实验中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5.设计实验时要考虑现有的实验室条件,有的同学设计的石英试管、铁质试管都很好,但是由于我们实验室条件有限没有选用。

(探究3)对于这个实验,你还希望知道什么?有没有什么设想?

1.我们在实验中只检验了氢气,那么如何检验另一种产物—fe3o4?

2.氢气在加热情况下可以还原fe3o4,这两个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1.对于第一个问题:

(1)可以通过观察反应前后试管中固体的颜色来判断:反应前固体是灰黑色的粉末,反应后的固体是黑色晶体,由此说明生成了fe3o4。

(2)可以利用fe3o4有磁性来判断:反应后将试管中的固体倒在白纸上,用吸铁石靠近固体,吸铁石吸上来一些黑色晶体。

2.这两个反应是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的,所以不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加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

七、课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出:一是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二是化学学习的方法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时我也始终贯彻这两点。下了后同学们仍然留在实验室中仔细的观察每一套装置,有的实验还要在做一遍,真的很难的看到学生对实验有这么高的兴趣,我想这节课很有意义的一点是让学生体会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它们的思维和实践有了一次强烈的碰撞,激起了火花。通过这节课更坚定了我进行科学探究的信心。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2

科学探究: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摩擦力的应用,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认识控制变量发的意义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愿望,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控制变量发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如上图1,将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将长木板逐渐倾斜,让小车开始慢慢向下运动长木板固定;然后,将一方木块放在长木板上,发现方木块并不下滑。

[教师]问:刚才我们看到了什么?方木块为什么不下滑?

[学生]由于方木块受到了摩擦力。

[教师]方木块下滑是由于它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那么上面实验中的小车运动了,它是否也受到了摩擦力呢?

用小车代替方木块,并将长木板的倾角逐渐减小,直到小车不向下运动,发现此时长木板与桌面仍有一定的夹角。

[学生]小车也受到了摩擦力。

[教师]什么是摩擦力?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1.摩擦力;

[教师]通过以上的实验,你能试着对什么是摩擦力进行定义吗?

[学生](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和比较,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然后回答)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是,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教师]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滑动摩擦力。仿照上面的定义,你能对滑动摩擦力进行定义吗?

[学生]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在接触面上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教师]你能举几个在生活中常见的滑动摩擦力的例子吗?

[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滑动摩擦力的例子)

[教师]通过这些例子,你知道了摩擦力的对物体的作用和摩擦力的方向吗?为什么?

[学生]因为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所以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通过前面的感受和观察到的实验,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进行合理的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1]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有关;

[学生2]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学生3]可能与物体受到的拉力有关;

[学生4]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学生5]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教师]由上面的猜想看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比较多,而我们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只能一个一个的去探究,在探究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保证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才能找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主要因素。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也叫变量控制法。

[教师]在本节课,我们先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在什么条件下进行?你有打算如何控制?要改变什么因素?

[学生]压力大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方法是;把同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表面上,就可以保持压力大小不变,而又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教师]同样,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又要在保持什么因素不变时,改变什么条件进行呢?你又打算如何控制?

[学生]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压力的大小的条件下进行。在同一木板表面上的同一木块上加上一个钩码,就可以在保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压力的大小了。

三、小结与反馈: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了科学探究的什么方法?

[学生](回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

[教师](1)滑动摩擦力的定义:(由学生叙述)

(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学生叙述)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

2、从生活、自然现象的实例中引出物理问题,使学生觉得物理就中身边,对物理有亲近感。

3、培养使用手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

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声音的世界

学生阅读图3-1~3-4,(或播放此类声音),让学生感觉声音的世界。补充一例:大家知道吗,有一种笑树,风一吹,笑树就能发出声音?

原来笑树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就像人的笑声。

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大家先来做个实验:请每位同学用手指放在自己正在发声的喉头有什么感觉?(正在发声的喉头在振动)

引导学生举例:蜜蜂快速扇动翅膀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嗡嗡的响声。

鸟鸣叫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

青蛙鸣叫中靠气囊的振动发声的。

雄蝉鸣叫是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的放大,最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来。

总结:由观察和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相应部位振动而发声的。

三、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提问:发声体并不是直接贴着耳朵,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

演示实验“声音的传播”,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声音逐渐减小,最后消失)。说明:空气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观察图3-11,另外,同学们在游泳时,潜入水中,也能听到许多的声音。说明:水可以传声。

学生小实验3-12:说明:木头可以传声。

总结:空气、水、木头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可见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声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学生阅读图3-13(人耳的结构):振动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的声音。

对照表(声音在常见物质里的传播速度),分析:声音在不同物质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是

V固>V液>V气

在1标准大气压下,15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s。

四、回声

学生阅读信息窗——“天坛回音壁”,介绍,如果要听到回声,时间间隔至少要0.1秒。

回声可加强原声,或测量距离。

五、本节小结,作业:1,2题。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成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七、教学后记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实例,指导学生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知道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事实和数据的获取是非常重要的。

3、能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课外进行一次小小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1、引入

你们知道科学家是怎样进行一项科学探究的'吗?

我们的教材上有一则地质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真实故事,我们来阅读了解科学家们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

2、阅读、思考

小组学习:

(1)阅读故事。

(2)思考科学家经历了哪几个重要的探究过程?

(3)讨论每个环节中科学家主要做了什么工作。

交流讨论:

(1)科学家发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

(2)开始,科学家作出了怎样的假设?

(3)科学家获得了哪些重要的证据和信息?

(4)发表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5)科学家的最终解释是如何得出的?

3、比较科学课的学习和科学家的探究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的科学课探究活动,有没有和这位地质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相似的地方。

我们曾经经历过怎样的科学探究活动?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4、交流与小结

在科学课中,我们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而科学家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科学问题。说说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哪些活动过程。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加减速装置;

2、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让木质摩天轮缓慢旋转。

3、强调培养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创造的能力。同时,注重知行合一,鼓励积极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对减速原理的理解。

解决方法:在学习减速装置的基本概念后,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和交流分享的方式深入理解减速装置。首先要求学生完成一级减速,然后引导他们思考如下问题: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使用减速器?不同类型的减速器有哪些应用场景?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并尝试回答彼此的问题。最后,让每个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全班共同探讨减速器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教学难点】

学生最终实现三级减速装置的安装,让摩天轮以一个合适的速度旋转起来。

解决方法:在教学环节上设计了一级减速、二级减速、三级减速,难度依次增加让学生由浅及深的实现最终的三级减速效果。

【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体验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创造性,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实践法

2、自主探究法

3、合作交流法。

【课前准备】

摩天轮材料袋、热熔胶枪、热熔胶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课程开始时,播放一段真实摩天轮旋转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后,能够观察并分享出摩天轮旋转的一个典型特征,速度较为缓慢。

2、提出教学任务目标

那么,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来探究如何让摩天轮以一个合适的速度旋转起来。

3、项目实施

学生经过上节课的制作,基本已经将摩天轮组装完成,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感。教师在此时引导同学,如何能够让摩天轮自主旋转呢?我们会给学生发下去第一个滑轮,(三个滑轮之前已经收回)学生拿到滑轮以后一般都会想到直接把滑轮套在最上方的横轴上,然后通过橡皮筋把马达和滑轮连接起来,直接由马达带动摩天轮转动。这个最基本的连接方式学生是很容易想到的,第一板块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转动的基础上理解简单的`减速原理。

(2)在学习了板块一的内容后,学生已经能够理解简单的减速原理。然而,他们又面临一个新问题:只使用一个减速装置时,摩天轮速度仍然过快。很多学生会想到加入第二套减速装置来进一步减慢速度,但他们发现直接连接第二个滑轮并不能成功实现二级减速。这表明学生需要更深入的指导和练习。为此,我们引入了板块二的任务单,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两个减速装置连接起来实现二级减速。学生需要在图纸上模拟连接,并向老师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经过老师审核后,学生可以获得第二个滑轮进行实际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我们会逐一给予指导,并加深他们对减速原理的认识。如果学生发现二级减速后速度仍未达到理想效果,他们可能会主动尝试添加第三个减速装置。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减速效果,让他们亲身体验加入不同数量减速装置对速度的影响,并记录下每30秒摩天轮能转的圈数。最终,学生将填写数据表格,直观地观察到减速效果。

通过这三个板块的学习成功的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实现摩天轮缓慢旋转的问题解决。

4、项目拓展

我们可以以自行车作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加深学生对加减速装置的理解。请问,自行车是由大轮带动小轮转还是小轮带动大轮转呢?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加减速的原理。在本节课中,我们制作的摩天轮是一个典型的减速装置,而自行车则是一个典型的加速装置。通过对比加速和减速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加减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除了理解,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观察和思考加减速装置的应用,从中探索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和价值。

5、课后作业

课下同学研究一下小时候经常玩的陀螺里面所蕴含的加减速原理。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6

案例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课本四年级教材第七课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一、创意情境启智激趣

出示动画情景:

1、小红妈妈把:一小包食盐、一个烧杯、一盆冷水、一把小勺、一根玻棒、放在矮小的桌子上,把酒精灯、三脚架、火柴、石棉网、蒸发皿、小电风扇等实验材料放置在小红够不到的高桌子上,然后走进了房间。

2、活动动画:小女孩小红看到桌子上摆着各种不同物品十分好奇,于是她便操纵起这些材料来:她将冷水倒进烧杯,又将食盐放进有冷水的烧杯里,再用玻棒搅拌,不一会她发现食盐不见了,她好奇的问妈妈:食盐到哪里去了?妈妈告诉她食盐已经溶解到水里去了。小女孩说:是真的吗?妈妈告诉她:不相信你用舌头舔舔看,小女孩添后便哭着说:不,妈妈,我不要这杯有水的食盐,我就要原来那种颗粒的食盐,妈妈!赶快把我放进水里的食盐给我捞回来!妈妈说食盐是你自己放进去的,还是你自己想办法把它找回来吧!

3、学生仔细观察

二、自主观察发现提问.明确探究目标

(一)出示温馨启示一:通过观察,你有什么新发现?你有那些疑问想要提出来和大家分享?

(二)学生讲述自己的发现、教师侧耳倾心听

我发现:小女孩好可爱……

我发现:小女孩很调皮,她有点无理取闹……

我发现:小女孩很有动手操作能力……

我发现:有很多实验材料可以让我们选择……

(三)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侧耳倾心听

:小女孩提出的问题真的可以解决吗?

:我们可以使用所观察到的那些实验仪器来解决问题吗?

:老师你能为我们提供那些实验仪器吗?

:老师你知道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吗?

(四)教师有鼓励性赞赏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三、大胆猜想假设.寻求最佳方法

(一)出示:温馨启示二:

小女孩提出的要求真的是无理取闹?谁能帮助她解决这个问题?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二)学生发言、教师倾听

我认为:小女孩提出这个要求应该可以找到解决方法的。

我认为:小女孩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可以帮助她解决。

(三)出示温馨启示三 对小女孩提出的问题,同学们都认为能解决,你将会采用那些材料?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把食盐从水中捞(分离)出来?你能找到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吗?

(四)学生小组讨论方法

(五)教师倾听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或小组讨论见解

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1、把盐水放到太阳光下晒,让水分完全蒸发掉,剩下的就是盐巴颗粒了。

2、把盐水拿到有风的地方去吹,让水分蒸发掉,剩下的就应该是盐巴颗粒了。

3、把盐水用酒精灯加热,让水分快速蒸发掉,很快就可以得到盐巴颗粒了,这样小女孩的食盐就可以从盐水中捞出来了。

(六)温馨提示:

1、溶解到水中的食盐真的还能从水中捞(分离)出来吗?水能蒸发掉,食盐也会和水一起被蒸发掉吗?

2、如果能把溶解到水中的食盐从水中捞(分离)出来,你将怎样分离它?你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什么?

(七)教师倾听学生分离食盐的具体方法步骤后给以学生支持与鼓励。

四、引导实践探究.动手脑眼验证假设

1、出示:实验器材供学生选择及正确操作酒精灯方法

2、出示:安全使用酒精灯等注意事项

3、学生分小组动手脑口眼操作实验:分离水中食盐

4、指导记录实验结果、整理资料。

五、相互交流结论共享

(一)各小组代表发言,介绍本小组实验探究结论

(二)各小组之间展开相互讨论,教师引导归纳总结

(三)我们的`共同结论:

从水中分离食盐的方法有三种:

1、把盐水放到太阳光下晒,让水分蒸发掉

2、把盐水拿到有风的地方去吹干,让水分蒸发掉

3、把盐水倒入蒸发皿后用酒精灯加热,让水分快速蒸发掉

4、齐读探究科学结论

六、练习反馈释疑止错

(一)出示目标练习:口答题

1、当食盐溶液中的水分慢慢蒸发完后_______就会晰出来。

2、我们用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把食盐溶液中的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3、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______的过程。

4、食盐不会和水分一起被______掉,在蒸发皿里的白色颗粒就是_______。

(二)学生做同步练习

(三)练习结果展示、全班共同定正

(四)学生质疑,教师释疑解惑、止错

七、师生评价总结进步

1、学生自我评价总结、小组生间相互评价。

2、教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科学态度、方法及过程、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作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3、教师自我评价、反思。

八、课后思考延伸承上启下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7

教材简析

《科学家怎样进行探究》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在本单元中起总领作用。教材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为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这一部分教材提供了一位地质学家的发现所经历的科学探究故事,让学生体验科学家对一个问题所经历的一个完整探究过程;教材第二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回忆在科学课中经历过的活动,通过与故事中科学家经历的科学探究作比较,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科学课就是在从事科学探究。结合学生特点,我对本课教材作了下整合,把本课内容分为两个内容,通过直接导入学习本课地质学家的发现,让学生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在这部分的小结环节,我则导入学生以前学过的探究实验《测量摆的快慢》,巩固学生对科学探究历程的认识;接着提出探究主题—珠穆朗玛峰的山上为什么会有贝壳和鱼类等化石,让学生进行猜想整理,学以致用,再次经历一次科学探究过程。为了在课堂巩固环节达到想对应的效果,可以在课前提前收集学生可能的猜想并准备好相关资料。

教学目标

①通过阅读分析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实例,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②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行一次小小的科学探究;

③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事实根据和理论依据的获取非常重要;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经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难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信息的发现、获取和处理。

学习者特征

学生经历了4年科学课的学习,在4年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获得了较多的信息,有一定的获取、处理、传递、分享信息的能力,但对经历一个完整探究环节稍微欠缺,教师要适当引导。活动安排环环相扣,形成:观察发现—根据自身知识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的解释—使用方法、技术收集证据—形成自己的解释—收集新的证据—补充原有的解释—发表研究结果。

教学策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

整合方式: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有关资料、图片,辅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

教学评价

方式策略:学生讨论成果汇报、反馈。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开门见山

引出课题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跟随一位地质学家的脚步进行一次特别的探究并完成这位科学家给我们的任务,有信心吗?

开门见山,问题激励学生。

二、运用探究方法:学习地质学家的发现真实事例

1、阅读。

2、阅读并思考,回答。

3、思考、讨论、交流

4、分享想法。

1、谈话:教材上有一则地质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真实小故事,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行阅读,想想这位地质学家是怎么样解决疑惑的。(ppt示教材后面问题。)

2、组织阅读、思考:文中的地质学家是怎样解答疑惑的?

3、讨论、交流:每个环节中,地质学家主要做了什么活动?

(1)科学家发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

(板书:提出问题:杉树林大面积死亡?)

(2)开始,科学家是怎样考虑的?

(板书:作出猜想:①同时死亡?②火山活动?③枯萎病?④海水?)

(3)科学家获得了哪些重要的证据和信息?(板书:收集、分析证据)(实验法、现场考察)

新的猜想:3前发生地震?

(4)在获得初步证据之后,地质学家为什么要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与人分享交流,获得更多的支持)

(过渡:想想:科学家为了收集证据运用了哪些方法?)

(板书:再次收集、分析证据 现场考察、记录交流)

(5)科学家的最后的探究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板书:得出结论。地震)

(6)地质学家的这项研究有什么意义?

4.小结:

(1):谈话:还记得我们五年级做摆的实验吗?我们当时是怎么探究的?

(2):在科学课中,我们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而科学家也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科学问题。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科学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相比,有什么异同吗?

(3)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有哪些?

在讨论交流教材一系列的问题中,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历程。

三、课堂巩固

1、观察、回答。

2、带着兴奋提出问题。

3、畅谈看法。

4、阅读、整理。

5、畅谈、展示看法。

6、归纳小结。

1、谈话:同学们,老师前段时间看到了这么一则信息(出示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知识?

2、提出问题:正因为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山峰,有许多人想研究它,征服它。一次,几名科学考察队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就在他们欣喜若狂的时候,一名队员发现,在山体上有大量的贝壳和鱼类化石。假如你是考察队中的一员,面对这一发现,你会怎么想?(科考队员提出一个疑问:这么高的山上怎么会有贝壳和鱼类化石这些海洋里才有的东西呢?)

3、作出猜想:同学们,你们可以在小组间交流猜想,并谈谈为了证明你的猜想,你们准备怎样收集证据。

(另一名科考队员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这里曾经会不会是海洋?)

【4、收集、分析证据:同学们可以带着你们的猜测,一起阅读小资料。(带着这一猜想,科考队员们下了山。他们分头行动进行研究。有的翻阅书籍,查找关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史料记载;有的勘察地质特征,研究地壳运动。)

5、得出结论:谈谈你的看法。(展示、评价)(终于,他们发现,其实地壳分为几个板块,每个板块都在缓慢移动。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垄起而形成的。经历了万年,这里从海洋变成了最高的山脉,而且还在缓慢地“长高”。)】

6、小结:同学们,你们的探究发现是否也跟科考队员一样呢?(展示记录单、评价)

学以致用,通过事例,让孩子运用课堂所学的探究方法,经历一次像科学家一样的探究历程,并在这过程中,锻炼孩子对信息的发现、获取和处理能力。

四、课堂总结

畅谈想法。

谈话1:同学们,你们的发现跟这几位科考队员的发现是多么新奇啊!在发现过程中,你们都经历了哪些必要的过程呢)?(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 3.收集、分析证据4.得出结论)

谈话2:说一说你在这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课后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8

复习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但因它既无现成的教材,也无固定的模式,因此与新授课相比更显难教。有人把平时教学比喻成像栽活一棵树,复习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可要花费一番功夫。

复习课之所以难上,是因为复习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都已学过,已失去了新鲜感,较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如何才能做到通过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再设计、再创造,使学生通过再学习,达到知识的再记忆、再理解、再整和、再迁移,并且重新构建知识的框架。这是上好复习课共同面临的问题。有时复习课思想认识上模糊和茫然,把复习课当成了“堆积式”的新授课,这样做形式是在系统复习,实质上是照本宣科“抄现饭”,老师在课堂上泛泛地讲,学生听起来兴味索然,容易疲劳走神,而且占用时间较长,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相应减少,复习效果不佳。有时教法呆扳,表现为满堂灌,以“讲”代“练”;或放任自流,光“练”不“讲”;或就题论题,题海战术。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课堂效率非常低下。因此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使一堂科学复习课更好融入新课改精神,实现“双基”与“能力”的和谐统一,真正成为高校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复习课的设计符合新课改理念

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新理念,整个过程要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动口、动脑的平台。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体验科学思维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二、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复习目标对复习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评价的作用,复习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到下面的因素。

1、依据教材。复习要从教材整体出发,按知识体系或按章节、单元,抓住重点与难点来考虑复习目标,使学生能初步对知识的整体性进行把握进一步对重点知识进行加深与拓宽,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重点与难点知识,以求解题时不会遇到大的障碍。

2、依据课程标准。既要考虑到学习目标,又要考虑到学习内容的具体目标。

3、依据学生实际。所谓学生实际就是对学生的认知和能力要了解,对学生的求知心理特点要掌握。既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又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尤其要对基础好的和差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所得。实际教学活动中,就某一节的目标而言应所侧重,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要有计划地讲课堂复习目标重点定位在认识、能力、情感的某一方面。

三、充分发挥复习课的作用

学生在认识和熟记知识的时候,遗忘也就开始了,这是客观规律。和遗忘作斗争的最好办法就是复习。所以,教应有计划地引导、及时进行复习,以巩固知识、强化记忆,长久地记忆本学科最有价值的基本内容,在需要时得以重新构建和再现。复习不是简单的再现或“查漏补缺”,也不仅是为了防止遗忘。常言道:“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也是一种知新的过程。再复习中可以更深入一步揭示出学生先前未注意到的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现象、概念和规律更透彻、更全面的理解,从而获得更加简明扼要、更加系统完整、更加巩固可靠的结论,达到横向拓宽知识,纵向深化知识的目的。众所周知,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运用知识的过程能形成技能和技巧,使之更加成熟和完善,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复习过程中,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通过书面的、口头的、及做的各种练习,可培养学生概括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发展记忆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自觉性和主动精神。

复习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可概括为:理顺知识,强化记忆;温故知新,拓宽加深;发展能力,综合提高。

四、深刻认识复习课的特点

1、知识的归纳整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复习课,都要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纵、横向的归类,进而作知识的系统的整体综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

2、知识的迁移训练。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认真领会复习课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四准”:对新课程、新教材把握的准;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吃”的准;对学生的水平、能力看的准;对中考的动态、趋势瞄的准。

2、“六多”:学生互动多;反馈评价多;获取信息多;知识迁移多;解决问题多;实际应用多。

六、熟悉几种常见复习方法、并掌握其优缺点,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

1、常规复习法;

按课本的先后顺序,先着重将本章的基本概念、规律、公式等重要提一提,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做一些有关的练习题。这种复习方式把握不好会成为知识的罗列,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法最大的优点是容易操作。

2、问题复习法;

认真选择练习题,以分析讲解练习题为主,将概念穿插在其中进行,以题谈基,谈不完整,遗漏难免;或以问题为线索,贯穿每章每节的始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率。

3、归纳综合法

复习中涉及到的科学规律和概念遍及科学教材的每个章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基本实验出发,对课本知识内容回忆、巩固。整理时不拘于课本顺序,按知识的性质归类,将有关的知识用一条知识链贯穿起来,形成一幅网络图。这有益于学生较系统、条理掌握复习内容。

4、实验复习法

科学上的许多规律、概念的得出都源于实验,因而在考试中“实验题”少不了。况且,对于某些复杂的实验操作学生很容易忘记。在复习时可故意设一些错漏点,让学生观察、纠正,这样印象更深刻。或该换新知课器材探讨新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操作技能更加熟练,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设计的复习课中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认识透镜,知道凸透镜的作用。

(2)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2)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1、凸透镜的作用。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仪器:

凸透镜、光具座、蜡烛、火柴、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认识透镜

1、透镜——由透明物质(玻璃或水晶)制成的光学元件。

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的区别

2、两种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簿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簿,边缘厚的透镜

3、主光轴和光心的概念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透镜的中心

二、探究——透镜的光学特性

1、提出问题: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人要戴不同的透镜,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凸透镜对光起什么作用,凹透镜对光起什么作用。

2、进行猜想: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凸透镜可能有聚光作用,凹透镜可能有散光作用。

3、设计实验:(教师启发:采用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学会实验操作的同时,学习物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探究:拿一只手电筒照到一张白纸上,观察光斑的大小,然后把透镜放在手电筒前面,观察光斑的大小。如果光斑变小了,则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果光斑变大了,则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4、实验结论:

思考:参照原来光路的方向和主光轴的位置,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发生了什么变化?

(1)折射后的光线跟原入射光线相比更靠拢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用就叫做会聚作用。

结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2)折射后的光线跟原入射光线相比远离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用就叫做发散作用。

结论: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5、凸透镜焦点和焦距:

(1)凸透镜焦点和焦距

演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沪科版)教学设计说明: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和焦距。

(2)凸透镜焦距测量:

说明:太阳光线虽然是向四周射出的发散光线,但由于太阳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所以太阳射到地球的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

器材:给你一块凸透镜、一张白纸、一把刻度尺怎样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沪科版)教学设计三、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提出问题:

同一凸透镜为什么会成大小、虚实、正倒不同的像?猜猜看:这些结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有关。

猜想2:可能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思考:凸透镜成大小、虚实、正倒不同的像?原因可能是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还可能与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有关。有了这些猜想之后你应该怎么办?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介绍:实验室常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仪器——光具座。

讲解:对照光具座说明,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简称物距(u),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简称像距(v),在使用光具座时,像的位置和光屏的位置具有不同含义。光屏上得到特别清晰的`像,这时光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

(2)器材的组装、摆放、调整: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

(3)调节: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说明:实验所有的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的。

(4)实验步骤:

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40 cm、30cm、17cm、13 cm和7cm、4 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虚像、实像)。

提醒:当物距为5cm时,在光屏上能否看到像?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5、分析论证:

经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哪个小组能完整地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讨论: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思考: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u>2f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

(2)当u=2f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3)当f<u<2f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4)当u=f时,不成像。

(5)当u<f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u>v。

6、交流评估:

在实验中有哪些步骤没有做好,需要改进?猜测的结果和实验结果是不是相同呢?你是不是参与到了整个探究活动中来了?

课堂小结:

大家通过实验,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数据。科学家也是这样经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1、u>f时成实像,u<f成虚像,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u>2f时成缩小实像,u<2f时成放大实像,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虚像的分界点。

3、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

4、成实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

5、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显示在光屏上,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显示在光屏上。

布置作业:

1、完成导学案。

2、通过作图来进一步巩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说课稿

枧坝中学 邹习海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这节课是沪科版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的内容。

一、说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首先,探究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三个电学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继续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其次,欧姆定律(初中学习的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中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与技能: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归纳出欧姆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体验探究的过程和科学发现的喜悦。并通过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三)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本节课的重点为欧姆定律及其探究过程。而难点就是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欧姆定律。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实际,在教学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注意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发展,更重视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探究的方法、合作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

1、教法:

以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相结合的探究性学习为组织形式,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具体方法包括:提问法、讨论法、分组探究法、师生互动法等。

2、学法:

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提问时间和空间并倡导多向怀疑,让学 生自主提问中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

利用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本节课中的“控制 变量法”,并加以迁移应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具准备:

电池组、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3只(5Ω、10Ω、15Ω)、导线若干。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出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当电路中的电阻或电压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发生变化。那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二)进行新课

2、猜想与假设

电流与电压可能有什么关系?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a: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压,电流会不会也跟着增大呢? b:既然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增大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小呢?

3、确定探究方法 设计实验方案

[讨论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应该用什么方法?如何控制变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使用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善:

a、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压,观察电流如何变化;设计并画出电路图和数据记录表格,由小组派代表画在黑板上,其他同学画在导学案上。

b、控制电压不变,改变电阻,观察电流如何变化。设计出数据记录表格,由小组派代表画在黑板上,其他同学画在导学案上。

[讨论2]: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设计思路,需要哪些仪器?这些仪器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组装?师生共同设计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并画在导学案上。

4、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学生4人一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电学实验的前两步骤相同,怎么操作。

注意学生的设计是否合理,仪器操作是否得当,数据记录是否正确,并做个别辅导。特别关注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分析归纳 得出结论

对以上两个表格的两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并和其他实验小组进行交流,归纳出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的规律。

请各组派代表分析本小组的数据和发现,在交流与合作中完善、概括出结论:

a、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b、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还可采用图像法。请同学们在导学案坐标图上画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图像能更直观地帮助我们归纳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规律。同样,还可画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由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的规律,进一步归纳出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得出欧姆定律的公式I=U/R。

6、评估与交流

a、回忆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有无失误与不妥?又有哪些成功的地方?

b、实验中是否存在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c、两种情况的探究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d、让学生得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并让学生推出变形式。

并指出应用公式计算时,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段电路在同一时刻(即 同一性、同时性)。对于变形公式R=U/I,不能说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它只是在数值上等于U与I的比值。

7、知识应用

例题:一个电灯泡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84Ω,如果电灯两端的电压是220V,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大小。分析:本题已知的两个量,电阻、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电灯灯丝而言的,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但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

(三)小结与作业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回顾本节课中的实验探究过程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学会了哪些方法?

作业:

(1)、作业本作业巩固性练习。

(2)、讨论题:怎样用学过的知识和仪器,来测定一 未知的电阻值,请说出实验方案。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求知欲望。

(三)板书设计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一、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

2、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二、欧姆定律

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U2、公式:I

R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预案

枧坝中学 邹习海

一、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归纳出欧姆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体验探究的过程和科学发现的喜悦。并通过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及其探究过程。

难点: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欧姆定律。

三、教具准备

电池组、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3只(5Ω、10Ω、15Ω)、导线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出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当电路中的电阻或电压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发生变化。那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二)进行新课

2、猜想与假设

电流与电压可能有什么关系?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a: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压,电流会不会也跟着增大呢? b:既然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增大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小呢?

3、确定探究方法 设计实验方案

[讨论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应该用什么方法?如何控制变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使用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善:

a、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压,观察电流如何变化;设计并画出电路图和数据记录表格,由小组派代表画在黑板上,其他同学画在导学案上。

b、控制电压不变,改变电阻,观察电流如何变化。设计出数据记录表格,由小组派代表画在黑板上,其他同学画在导学案上。

[讨论2]: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设计思路,需要哪些仪器?这些仪器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组装?师生共同设计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并画在导学案上。

4、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学生4人一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电学实验的前两步骤相同,怎么操作。

注意学生的设计是否合理,仪器操作是否得当,数据记录是否正确,并做个别辅导。特别关注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分析归纳 得出结论

对以上两个表格的两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并和其他实验小组进行交流,归纳出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的规律。请各组派代表分析本小组的数据和发现,在交流与合作中完善、概括出结论:

a、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b、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还可采用图像法。请同学们在导学案坐标图上画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图像能更直观地帮助我们归纳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规律。同样,还可画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

由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的规律,进一步归纳出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得出欧姆定律的公式I=U/R。

6、评估与交流

a、回忆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有无失误与不妥?又有哪些成功的地方?

b、实验中是否存在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c、两种情况的探究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d、让学生得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并让学生推出变形式。

并指出应用公式计算时,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段电路在同一时刻(即 同一性、同时性)。对于变形公式R=U/I,不能说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它只是在数值上等于U与I的比值。

7、知识应用

例题:一个电灯泡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84Ω,如果电灯两端的电压是220V,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大小。分析:本题已知的两个量,电阻、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电灯灯丝而言的,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但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

(三)小结与作业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回顾本节课中的实验探究过程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学会了哪些方法?

作业:(1)、作业本作业巩固性练习。

(2)、讨论题:怎样用学过的知识和仪器,来测定一 未知的电阻值,请说出实验方案。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求知欲望。

(三)板书设计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一、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

2、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二、欧姆定律

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U2、公式:I

R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枧坝中学 邹习海

本节课完全都是按照预计的去完成,学生已渐渐适应了新课的变化,能够积极投身于课堂中,思维比较活跃,在谈到电流形成的原因时,一些学生把电流和生物上的生长素做了对比,不论这种对比有没有道理,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放开想问题。对于如何测车的流量,学生考虑的比较全面。一是鼓励,多给那些平时不回答问题的学生表达的机会,二是让学生在课前(回答前)做充分的准备,只有心中有了底,才敢站起来。

但总的来讲,不知道学生是怎么感觉的,我觉得这节课有一种模式化的感觉,突破口在哪里?下一个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课的目标定位在知识上,用知识去培养学生,发展学生,锻练学生,可能下一步的出路也就在这里。

下载科学探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探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摩擦力》 教学设计 李琼华 教材分析 本节是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

    小组探究科学教学设计

    篇一:科学探究题专题教案科学探究题专题教案 1.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类 龙文教育·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解答与分析】:解:[实验探究]根据题目信息可知,ca(clo)2可溶于水,漂白原......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二、体验性目标 1.经历:观察凸透镜的成像过程,能在观察......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教学设计

    第二节 欧姆定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明确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定量关系;②.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公式。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猜想,设计实验......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doc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三建乡中心学校 李文孝 设计理念: 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

    “机械能守恒定律”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

    “机械能守恒定律”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新课程将科学探究列为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或现实生活......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 2013.4.23 萧县路套初级中学张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理解支点、阻力......

    教学设计《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注重研究方法的渗透避免“形式探究”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设计 编者按:第三届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于2006年3月18号在重庆举行。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