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负责人培训方案(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21:5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负责人培训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负责人培训方案》。

第一篇: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负责人培训方案

——通过学习与研讨,使学员能较深入的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先进理念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学习与研讨,使学员能深入了解所从事专业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学习与实践,使学员掌握专业规划与论证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与研讨,使学员掌握理论实践一体化等先进教学法的内涵及其实施方法.——通过研讨与实践,使学员具备组织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学员切实提高作为专业负责人应有的其它基本素质与能力.2,培训对象

省示范专业的专业负责人或培养对象.3,培训时间

总培训时间为九个月左右,其中:

——集中学习研讨一个月;

——国内考察调研一周左右;

——论文答辩与交流一周左右;

——其余时间,培训学员回原单位自学,通过调研和教学改革实践,完成课题研究论文.4,培训方式

——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行为导向法的原则,实行集中讲授与分组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能力为本位,紧密结合学员工作实际,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务操作训练.——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重点,开展企业调研和学校考察.5,主要培训内容与课时安排

课题

(项目)

主要培训内容

预期培训成果

学时

国内外典型职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与发达国家职教模式讲座

·进一步了解现代职业教育相关理论;

·较深入了解发达国家成功的职教经验;

·能深入剖析我国职教现状,并提出改革创新的方案.4

以“就业为导向”职教理念与模式

改革与创新职业教育的研讨(Z00P)

专业设置与专业发展规划研究

专业规划与专业发展趋势讲座

·能准确把握专业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学生发展需要设定培养目标;

·了解企业生产技术发展概况及其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概况与素质要求;

·合作完成社会调研考察报告;

·合作完成所从事专业的教学计划改革修订工作(与课改方案同时进行).4

分组进行社会与企业考察调研

分组完成社会调研考察报告

各小组汇报与交流研讨

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课程与课程改革讲座

·掌握课程开发相关理论;

·具备课程改革的基本能力;

·合作完成所从事专业的课程改革方案.·制订(修订)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改革方案研讨与分组合作完成新课改方案(含新专业教学计划)

各小组汇报与交流研讨

教学法

研究

先进教学法讲座

·较深入了解并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能结合专业教学特点正确选用教学法;

·具有较强的创新教学意识,初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分组对典型专业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各小组汇报与交流研讨

专业师资培训研究

专业师资培养的方法与途径讲座

·进一步明确师资培养的方法;

·进一步明确专业负责人的职责;

·制订出所在学校专业教师三年.2

专业负责人的基本素质与职责讲座

分组制订本专业教师

小组汇报与交流研讨

教学管理培训与研究

《教学管理规范》文件解读

·全面了解《教学管理规范》文件精神;

·掌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一般手段;

·提高专业教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教学管理规范》实施法分组研讨

小组汇报,交流研讨

产教结合与产学研工作研究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典型经验介绍

·进一步明确产教结合和产学研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学习成功经验,通过研讨明晰破解阻滞产教结合,产学研工作瓶颈的思路和方法;

·提高相关能力

产学研典型经验介绍

分组研讨阻滞中职校产教结合与产学研工作的瓶颈及其对策

小组汇报与交流

国内职业教育考察调研

分三小组分别赴:

·苏,沪,杭;

·粤,深;

·京,津.考察调研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职业教育现状与特点;

·学习先进的职教理念;

·调研专业教育改革动向.7天

在集中学习结束后两个月内组织考察

6,成果形式

6,1合作完成行业,企业调

研考察报告一份;

6,2分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专业教学计划开发一份;

6,3分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方案一份;

6,4个人独立完成本校相关专业教师三年培训计划一份;

6,5个人独立完成学习研究论文一篇(需答辩).7,考核与发证

7,1考核

以成果考核为主,出勤考核为辅,考核办法见下表:

核项目

考核评分标准

配分分值

出勤

·每无故缺课一次扣2分;

·每无故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

·累计无故缺课数满集中学习时间的1/3,本项不得分.20

合作完成专业教学计划

·计划合理,操作性强,有创新,效果好,得满分;

·计划较合理,操作性较强,效果较好,得分值的70;

·计划不尽合理,操作性不强,无新意,得分值的40.15

合作完成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理念新,操作性强,实用,效果好,得满分;

·操作性较强,较实用,得分值的70;

·课改无新意,实用性差,不合理,得分值的40.15

合作完成社会考察调研报告

分优,良,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15

优:15;良:13;一般:10;较差:8;差5分.个人独立完成教师培训计划

·方案切实可行,有梯度与连续性,符合教师个体发展需要,得满分;

·方案尚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得分值的70;

·方案不完备,可操作性差,得分值的40.10

个人学习研究论文

分优,良,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15

优:15;良:13;一般:10;较差:8;差5分.回本校作一次报告的评价

根据反馈表学校评价意见分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没有反馈表或没作报告的不得分

优:10;良:8;一般:6;差4分.合计

100分

注:总分60为合格,不合格者不发结业证书.7,2发证

经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由培训基地签发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负责人培训结业证书.8,经费

培训费由省教育厅负担,食宿费,考察费由学员所在学校承担.

第二篇: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方案范文

中等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掌握企业应用的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知识和技能,深入企业进行生产岗位的锻炼、了解和掌握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经考核获取模具设计师技术资格证书。完成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为具有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善于创新研究、能自行开发课程、有精湛专业技能的“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和专业学科建设的带头人。

二、培训模式及要求:

1、集中面授:进行专业教学模式研讨和实践,着重强化本专业高新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实训项目的学习方式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经考核获取高级技术资格或技师资格证书。

2、下企业锻炼:在企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指导下,相对独立和完整地完成3-6项生产任务,并完成相应的项目设计任务书,亲身体验企业对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的知识及技能的实际要求,重点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先进技术,并通过锻炼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生产实践的能力;聘请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作人才需求及要求的报告,考取模具设计师证书。

3、外出考察和课题研究:要求学员在提供参考的考察研究课题目录中,结合本人的教学和所在学校的实际,选择一至两个有明确的要求课题(或经认可的自拟课题)进行研究,我校师资基地指定专人对学员的课题研究进行跟踪指导,了解他们课题研究的情况,并及时提供帮助。确保研究课题的质量。我基地将学员的研究成果编辑成册,作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成果之一,还要将质量高的课题成果论文推荐到相关专业杂志社发表。

4、课外补习:对相关专业基础不足的学员,将利用部分晚上或周末的时间,开设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补习;利用晚上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培训的学员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我们派专人辅导。

三、培训考核及获取证书

培训考核有面授课程成绩、企业生产实践锻炼成绩、专业课程改革论文成绩和教案及试教成绩。

1、对培训考核成绩合格的学员发给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

2、对技术资格考核合格的学员发给高级技术资格或技师资格证书;

3、对企业实践考核合格的学员发给模具设计师资格证书;

4、培训学时记入学员的教师继续教育证。

四、培训时间

第一期:2008年8月10日——2008年10月10日(27人)第二期:2008年10月13日——2008年12月13日(27人)

五、培训课程安排(及学时、教师配置)

教学内容分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职业教学理论与方法,企业实践三个部分,培训2个月,每周培训5.5天,每天6-8学时,培训日程安排如下表:

(一)教学理论与方法(70学时)

注:整个过程以大项目形式进行,把项目内容贯穿到以上各模块的教学和实训中,按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从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和模具加工等环节按小组形式开展项目教学。

(三)企业实践(120学时)

六、授课教师:

我校师资基地专业授课的教师都具有中级和高级教师职称,还都具有工程师、技师的技术职称和技术资格。还从高校和企业聘请了一批在本专业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授、高级工程师、技师担任我师资基地的兼职教师。

我校教师辅导的学生参加2003年全省中职学生数控车技能竞赛获得第一名,2006年,我校三名教师及三名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广东省组对选拔赛中获得3个第一名、在广东省中职学生组入选全国大赛的3名学生选手中,我校就占了2名。在全国数控大赛中,我校获得了个人第三名和个人第十名的好成绩。

任课教师一览表

七、模具专业培训设施与设备

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点是实践技能的提升,因此,我们配备了充足实训设备与设施(见下表)。

八、学员必须完成的作业及要求

1.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方法设计一个不少于4课时的专业教学项目教案;编写一份不少于一个课时的多媒体教案并试讲。做到重点突出、难易适中、条理清晰、表达流畅、文理、符号规范。

2.针对学员自己学校实际,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专业课程改革论文,要求内容充实,有独到的见解,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可操作性。

3.认真参加企业实践,完成1000字以上企业实践报告。

4.申报技师的学员,必须上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专业技术论文。

九、培训管理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管理措施: 1.成立有本校领导参加的骨干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其任务是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协调培训工作的相关事宜;

2.设置专职班主任,其任务是组织和协调各项具体的班务管理工作,时时与学员保持联系,了解学员对培训课程及生活的要求,及时反馈学员需要,合理调整课程进度,保证学员住宿、伙食的质量。管理学员出勤、请假。

3.选派实践能力强而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培训教学任务,确保教学质量;

4.建立课程考核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考核要求;

5.为学员提供不限时的上机、上网以方便学员完成学习任务; 6.晚上派专人开放实验室,以便学员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学习任务。

十、住宿及伙食安排:

住宿标准:双人套间,配有空调、电视、热水器和互联网数据接口; 伙食安排:学校食堂每餐提供多种菜式供学员选择。

十一、联系人及联系办法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梁老师、霍老师0757—22661062、22661063、22234863传真:0757—2266121

3短信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http//

第三篇:2011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新课程培训总结

教材不过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

2011年江苏省职业学校艺术专业课教师新课程培训总结

---------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

吴平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职业学校教师省级培训工作的通知》(苏职教【2011】14号)精神,2011年江苏省职业学校艺术专业课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由江苏省戏剧学校组织实施,我受到学校推荐自2011年7月21日起在南京东八区大酒店接受了为期10天的新课程改革、专业素质和“五课”教研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不仅了解到江苏职业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的困惑,更为重要的是我对中职的艺术教育有了一个全新模式的概念,对职业学校艺术专业新课程的研发与发展方向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在培训过程中,多次聆听各位职教专家精彩的讲座,和各中专学校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讨了我们在创办职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热点及难点问题,探讨了当今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等等。为进一步吸收职业教育教学经验,推进我校的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作如下小结:

一、重新认识艺术专业职业教育的形势与任务。

由于长期处于基层教学,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交流不多,而艺术学科恰恰是紧密联系实践的课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实际的教学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在新课程的开发方面,如何提高个人的艺术素养方面,以及如何上好示范课和说课等。目前职业教育在中国成为一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职业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

二、主要培训成果

1、课程改革模块:了解项目课程研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马所长和蒯校长两位专家在前两天的讲座中对项目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进行全方位的诠释。也使我认识到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项目课程改革力求调整和改革原有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现在看来,我过去所学的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丰富,但这些与市场需求缺乏有机的结合,学生技能单一,学非所用。本次培训使我们感觉到项目课程研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专业素质模块: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有了新的认识

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建华教授的讲座,使我对艺术学科的分类,音乐表演的学科性质、发展嬗变、施教结构形式、教学原则方法和评价,还有对今后在音乐论文的选题原则和途径、材料的搜集与处理等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所以我会在回校后对本校艺术专业老师进行一个这样的专题讲座,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对我个人和学校其他老师在专业素质的提高上树立了全新的标准,确定了更加专业的指导思想。

3、“五课”教研模块:对“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在27号一天的两次讲座,于黔勋和吴永军两位专家教授引经论典、深入浅出,对“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精彩诠释,尤其是于黔勋教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教材不过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使我茅塞顿开,因此为什么我用这句话来作为我总结的课题,我感觉到这是对现代化教育最精准的定位和总结。用它来指导所有的教学过程,才不至于让我们的教学方向有失偏颇。所以我也会和于教授一样把这句话当作我的教学座右铭,同时我也会把这句话分享给我的同事,用它来指导和监督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结交新朋友,开拓新思路

在这十天的学习中,不仅从专家的讲座中对职业学校艺术专业新课程的研发与发展方向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还结交了许多兄弟学校的老师朋友,在课余时间的交流分享之中,一些兄弟学校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开拓了我对今后教学的新思路,一些老师的经验交流使我深受触动,受益匪浅。四、一点遗憾和一点建议

我个人最希望了解和学习的三单招考试和技能大赛方面的情况,但遗憾的是在本次培训中唯独音乐专业缺乏这方面的学习内容。我建议在学员邮件回执表中增加一项内容:就是学员最希望培训的内容。这样也可以使艺术中心组在培训课程的安排上有个前期的了解。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让我站在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当前的职业教育的现状,使我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在此要特别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参与培训的机会,同时更要感谢江苏省戏剧学校的几位领导给各位学员创造了一个的非常和谐的文化氛围,我将积极整理培训的内容与收获,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相互结合,及时反思分析,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为学校的教学作出贡献,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2009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新课程培训总结

2009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新课程培训总结

——苏州市吴中区旅游职业学校

潘正兵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9年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2009年江苏省职业学校艺术专业课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由南京艺术学院组织实施,我受到学校推荐自2009年7月19日起在南京艺术学院接受了为期一周的新课程和技能大赛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不仅了解到江苏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的困惑,更为重要的是我对中职和高职教学有了一个全新模式的概念,对职业学校新课程的研发与发展方向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本次我接受培训的内容包括: 1.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开发; 2.理实一体的专业课课例开发; 3.技能大赛分析报告解读与大赛分析; 4.对口单招技能操作训练培训; 5.技能大赛项目训练。在培训过程中,多次与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和各中专学校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讨了我们在创办职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热点及难点问题,探讨了当今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等等。为进一步吸收职业教育办学成功经验,推进我校的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作如下小结:

一、重新认识职业教育形势与任务。

由于长期处于基层教学,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交流不多,艺术是紧密联系实践的课程,通过这次学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教材与实际教学相差较远,也就是说教材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了。目前职业教育在中国成为一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了解到世界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模式的认识。世界各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程无不伴随着一个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的过程。职业教育发展成功因素有很多,但其重要因素是政府非常重视和发展教育,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而在教育体系中,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具体表现在1、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始终把发展高职置于战略地位;

2、注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用性和超前性;

3、强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4、加强对外交流,培养外向型人才。

三、了解新课程研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新课程改革力求调整和改革原有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现在看来,我过去所学的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丰富,但这些与市场需求缺乏有机的结合,学生技能单一,学非所用。本次培训使我们感觉到课程研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认识了就业与升学的重要性。两位一体是艺术中职学校的生存之路,高职与中职的课程衔接是对口单招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高职与中职要经常加强联系,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升学率,解决学生就业与升学的重要渠道。另外,中专院校的五年制高职学生获得了大专学历以后和高职校的本科学历衔接也成为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五、主要培训成果

本次培训内容全部是在音乐表演类小组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完成的。在培训期间,我们除了学习省教育厅下达的培训内容外,更多的时间是进行实践与教学的相结合的研讨。

1、参与新课程课例的开发

本小组分别研发了《民族打击乐合奏》、《声乐小组课——深深的海洋》、《音值组合法单元》等课例,在开发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综合了各所中专校的特色与教学实践。在高职院校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对新课程课题研发的立项与实施达成了共识。

2、课程设置

一切以提高学生就业为目标来进行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技能培养,增强学生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

3、对口单招

要打通高职与中职的课程设置标准,让中职与高职之间做到实效的衔接。

4、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对于促进学校的教学,对于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培养高职院的后备人才有着积极地作用。与会的各兄弟学校代表一致认为,技能大赛这样的形式很好,建议在现有的舞蹈、美术技能比赛的基础之上增加音乐学科的技能大赛,比如声乐(美声、民族、流行唱法)和器乐(西洋乐器与民族乐器)的技能比赛,并借此平台促进各校的音乐专业的教学。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市充实的,让我站在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当前的职业教育的现状,使我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我将积极整理培训的内容与收获,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相互结合,及时反思分析,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为学校的教学作出贡献。在此要特别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参与培训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南京艺术学院高职院给各位学员创造了一个的非常和谐的文化氛围,感谢南艺的各位专家领导以及各兄弟学校老师的指点,使我深受触动,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通过此次培训,我深知自己缺乏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还有着许多不足和欠缺,我将以这次培训作为起点,当作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开端,我将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2016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大赛方案

附件2

2016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大赛方案

一、赛项安排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一)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课程一组(土木水利类)、专业课程二组(加工制造类)、专业课程三组(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四组(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五组(旅游服务类)6个组别。选手现场讲解10分钟,答辩5分钟。

(二)课堂教学大赛(项目二)

公共基础课程设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5个组别,专业技能课程设农林牧渔类、土木水利类、加工制造类(机电专业)、加工制造类(电子专业)、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医药卫生类、财经商贸类、文化艺术教育类、旅游服务类10个组别。实行两轮赛制,初赛采取教学录像评比,选手自选内容,录像时长45分钟以内;决赛采取现场上课评比,入围选手借班上课,时长40分钟左右。(详见《关于组织开展全省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大赛的通知》苏教科院科〔2016〕3号)

(三)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项目三)

设2—3个专业指定实训教学项目内容组别,具体内容另行通知。选手现场讲解与实训操作演示20分钟,答辩5分钟。

(四)微课设计与应用比赛(项目四)

微课赛项不限专业和科目,比赛以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 1 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和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为分组的主要参考依据,实行两轮赛制,初赛采取在线评审微课视频(时长5—15分钟)、设计方案和应用报告方式,复赛采取全套资料集中评议方式,选手无需到场。

二、报名要求

(一)报名方式。项目

一、项目三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学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项目

二、项目四以个人名义报名。

(二)参赛资格。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均可参赛,参赛选手不能兼报。曾获得往届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二等奖或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的作品原则上不能参赛(2015年综合组作品除外)。

(三)名额分配。以省辖市为代表队参赛,每个代表队最多选送76件作品,各代表队参赛教师须经市级教学比赛选拔产生(各市须网上公布市级比赛通知与结果公示,同时发送电子稿至组委会指定邮箱)。项目一参赛作品不超过12件,项目二参赛作品不超过30件,项目三参赛作品不超过4件,项目四参赛作品不超过30件;各项目同一组别参赛作品不超过2件。

(四)内容要求。参赛内容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和省教育厅颁布的指导性人才培养2 方案、专业课程标准(最新版)进行选择,参照国家规划新教材或省颁推荐教材目录中的教材进行制作和设计。

(五)知识产权。所有参赛作品思路与设计均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一切责任由参赛者承担。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将在非商业用途统一组织大赛成果共享,选手享有著名权。获奖作品不能参加性质类似的其他比赛。

(六)保密要求。所有比赛均采取匿名方式进行,除报名表以外,禁止参赛教师在任何资料中或现场透漏个人、学校或地区的相关信息。

(七)技术要求。参赛教师自备笔记本电脑参加比赛,大赛现场只提供备用计算机。提交电子文本全部使用PDF格式。参赛的音视频作品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MP4格式,动态码流的码率为1024Kbps(125KBps)。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 720×576,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 1024×576,视频分辨率应统一。视频画幅宽高比分辨率设定为 720×576的请选定 4:3,分辨率设定为 1024×576的请选定 16:9,画幅宽高比应统一。视频帧率为25帧/秒。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Part3)格式,采样率48KHz,音频码流率128Kbps。采用MP4封装。

三、奖项设置

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0%,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30%。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若干。

四、比赛进程

(一)时间地点。2016年6月1—5日,举行项目二初赛;6月9—18日,举行项目二决赛,各组决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7月1—16日,举行项目四初赛与决赛。7月8—15日,举行项目一和项目三的现场比赛;地点: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市建邺区黄山路58号)。

(二)成绩公示。比赛获奖名单将在江苏职教网上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结果无异议后,公布获奖名单。

(三)国赛推荐。根据省级比赛结果,将选拔部分优秀选手代表我省参加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五、资料报送要求

(一)请各参赛队指定专人负责本地区的组织、协调与报名工作,于5月25日前,提交项目二的报名表和汇总表,盖章后统一寄送组委会办公室,并发送电子稿至指定邮箱。

(二)7月1日前,提交项目

一、项目

三、项目四的报名表和汇总表,盖章后统一寄送组委会办公室,同时发送电子稿至指定邮箱。项目

一、项目三的选手于参赛当天签到时提交纸质教案、说课稿各5份,用档案袋单独封装,档案袋封面粘贴单项“报名表”。材料的其它位置不得出现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纸质材料须用A4纸打印,纵向左侧装订。

(三)今年试行在线提交参赛材料,各项目于提交报名表之后2日内在线提交以下材料:项目

一、项目三提交教案、说课稿、现场讲解演示电子文稿,项目二提交教学录像、教案和教材(仅含封面、目录和相关教学内容),项目四提交参赛微课视频、设4 计方案和应用报告。在线提交平台网址另行通知。大赛相关资料在大赛官网上下载。

组委会办公室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7号科研楼1008室,邮编:210013);电子信箱:jsvet@163.com。联系人:谢传兵(电话:025-83758245,传真:025-83758247);彭召波(电话:025-83335667)。

下载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负责人培训方案(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负责人培训方案(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师资培养培训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师资培养培训方案(1788字) 一、工作目标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XX〕35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

    江苏省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技能竞赛培训总结

    江苏省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技能竞赛培训总结 旅游管理系朱敏 2008年8月2日至2008年8月9日,我参加了江苏省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技能竞赛培训班7天的培训,这次培训班是由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

    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和改善我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范。......

    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

    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和改善我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职业学......

    2014江苏省FLL培训方案

    FLL培训方案 1、了解比赛任务初始位置、得分状态、得分标准。(50分钟) 2、赛前公布赛题流程,现场任务位置固定。(10分钟) 3、赛前机器人检查流程。(20分钟) 4、中场休息。(10分钟) 5......

    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XXXXX职业学校师资校本培训方案 2015年9月 一、指导思想 在职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属于教师继续教育范畴,这不仅是当前教师管理的一件大事,也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提......

    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方案 为全面提升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加快中职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要,加快中职教师队伍的培训,改革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中职教师队......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

    2017年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省师资培训总结 2017年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省级培训 《计算机应用》应用电子方向 个人培训总结 2017年7月9日至2017年8月5日,我非常荣幸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