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业负责人制度
绵阳师范学院专业负责人选拔与管理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专业建设是高校本科教学的基础工作,建设水平决定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专业负责人使专业建设的关键。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加强学校专业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步伐,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教学工作实际,特建立专业负责人选拔和管理制度,并制定本办法。
一、设置原则
学校每一个专业设置一名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由学校进行宏观指导、规划和统筹,以教学学院为主,实行教学学院领导下的专业建设负责人制。
二、任职条件
(一)热爱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从事本专业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工作5年以上,具有教授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副教授职称)。
(三)熟悉学科和专业发展动态,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能够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五)在专业建设与改革中取得较大成绩或具有丰富经验。
(六)申报人年龄应满足至少完成一个任期(4年)。
三、选拔办法
(一)选拔名额和时间:每年选拔一次,每个本科专业选拔一名,直至满额为止。
(二)选拔原则:德才兼备,择优选拔、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三)选拔程序:按照“民主推荐、学院审定、学校备案”的程序进行。
四、专业负责人的工作职责
专业负责人要在学院领导下,负责专业建设与发展,具体如下: 1.负责本专业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落实专业设置前期准备工作;负责组织制(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本专业教学计划编写的原则意见,组织本专业教学计划、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的编写和初审工作,并负责组织专家进行审定;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方案。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和本专业发展动态,对本专业教学计划提出修改建议,包括课程的调整、课程内容的变化等,并提出书面意见。2.负责制订本专业的专业建设规划: 制订本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制订本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制订本专业的课程建设规划;制订本专业的教材建设规划。加强专业建设工作,组织、培育重点专业和精品专业,形成专业特色,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具体方案,并协同学校和专业所在系组织实施。
3.负责组织本专业教师实施教学,切实保障教学任务顺利实施: 组织实施本专业教学计划,负责各个教学环节的指导、组织安排和考核评价工作;依据本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协助学校、系部抓好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负责本专业的教材建设责对本专业生;负责进行专业教育,加强与本专业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发现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每学期要组织召开本专业学生座谈会,并写出总结分析报告。4.负责安排本专业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
提出本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负责联系本专业校内外实习的有关事宜,对实习业务内容提出具体意见。参与本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协助系部联络校外实训基地;负责联系并落实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项目,协助本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工作;提出本专业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计划和要求,协助安排指导老师,组织答辩和评定成绩等。组织本专业实习和实训基地的建设。5.参加本专业的教学评价: 负责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制订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方案并协助教务处实施,要求在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每年进行一次。调查的学生覆盖面占本专业毕业生人数80%以上。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向学校提出本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建议。6.负责本专业的教研教改: 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组织本专业教研会议;组织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本专业建设的学术研究和教研教改工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具体方案;掌握本专业在教学改革、就业等方面的综合情况。
7.编制教材订购计划。
8.负责组建学生专业兴趣小组与市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训练的管理。
9.负责本专业学生的入学专业教育、选课总体指导、考研咨询、就业教育与指导。
11.专业负责人有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做好新老教师的师徒结对工作。
12.及时向学校、学院反映专业的有关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完成学校与专业建设相关的其它工作。
五、专业负责人的考核与待遇
1.专业负责人任期四年,实行动态管理,可以连任。由于专业负责人工作变动等原因不能再担任的,学院要依据条件及时推荐增补人选,并报教务处备案。
2.专业负责人履行职责的情况与绩效,由教务处、人事处与学院共同具体负责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计入相应档案。专业负责人的工作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每学年一次,具体考核细则由学校制定,所在学院具体负责实施,考核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3.聘期内两次考核不合格者,停止享受相关待遇并取消专业负责人资格。对不能履行职责的,经学院审定,报教务处审核和备案,取消专业负责人资格。
4.每年底,召开全校专业教学负责人工作会议,并根据专业建设年度业绩进行优秀专业负责人评选。优秀专业负责人评选数量不超过当年专业(有在校学生)总数的25%,并由学校对优秀专业负责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5.落实专业负责人优劳优酬薪级制度。专业负责人按专业建设状况和负责人考核结果,从学校专业建设经费中专项支持和奖励,基本标准为80教分/年,考核优秀为100教分/年。
6.所在学院对专业负责人在进修、职称评聘、教科研项目推荐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学校根据专业负责人业绩及考核结果,在校内基础津贴分级、职称评聘和各类评优评先活动中优先推荐。
六、公共基础课(群)负责人
公共基础课程(群)参照专业负责人选拔与管理办法进行选拔与管理。
七、本办法自校长办公公会通过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专业负责人汇报稿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剖析报告(讲稿)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
我是信息工程学院,廖东进。我代表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向各位专家、领导、老师做剖析汇报。
光伏类专业是近2年内刚兴起的目录外新专业。我院光伏应用技术专业是我省第一个高职光伏类专业,从全国新专业目录来看,现有12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光伏新能源专业(其中2010年有10所获教育部批准)。但从江西省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在开设光伏类专业是在原有目录内专业基础上进行专业方向选择,来建设光伏新专业。据统计,就江西省现开设光伏类院校有16所,在校生近2.5万人。由于当前光伏企业发展迅速、效益显著,光伏人才待遇较好,光伏新能源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追捧。
我院光伏应用技术专业从2010年9月开始招生,现有1个班级49名学生。在新专业建设过程中,我院将依托区域经济和我院多年的新专业建设经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专业建设目标。
我将从专业设置与定位、教学改革与管理、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专业特色与创新等5各方面进行汇报。
1专业设置与定位
1.1专业设置背景
众所周知,当今的能源危机已经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1954年贝尔实验室第一块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面世,为世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希望。2010年,太阳能发电约占世界能源0.1%,具德国科学谘询委员会预测,在未来有限资源的消耗过程中,太阳能将成为未来主要能源。到本世纪中叶,太阳能发电量将达到2000年世界发电量总和,成为人类未来主要能源。而且在未来的10年里,太阳能产业将以不低于40%的年增长率增长。
我国及浙江省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已把新能源、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从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累计安装量来看,2010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量是以前34年的装机量的总和,按照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未来的10年内每年太阳能发电装机量将是以往装机量的总和增长速递递增。
从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来看,2007年中国太阳电池产量1088MWp,超过日本(920MWp)和欧洲(1062.8MWp),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电池生产国。在2008
年,虽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依旧受到业内厂商和投资者的青睐,2008年电池产量超2000MW。
而对于浙江省光伏产业基地,衢州。2009年,拥有光伏企业60余家,光伏企业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最完善的光伏产业链基地之一,年产值超80亿元,平均增速达40%以上。
1.2专业定位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设置是依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和衢州地区产业发展规划而设立。光伏产业是衢州市重点培育产业之一。衢州市十二个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衢州要打造以光伏、电子信息等4大千亿产生集群,为了准确定位光伏应用技术专业,2010年暑假,我们对衢州市15家光伏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主要对企业岗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核心课程、学生职业素质要求等内容做了深入的调研。
从调研结果来看:
(1)衢州光伏产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呈现“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特征,光伏产业链完善,发展势头强劲,尤其光伏中下游企业发展迅速。
(2)衢市人劳培〔2010〕85号文件:单晶片加工工、硅太阳电池方阵组合、焊接测试工为衢州市紧缺职业(工种)。
(3)由于光伏类产业招工难,光伏企业现有技术工人是通过简单操作培训上岗,学历为中职或高中水平,企业对专门技能培养的高素质人才需求迫切。
(4)当前,衢州光伏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对拉晶工、硅片切割工、太阳能方阵组合工、光伏发电施工(职业或岗位)的人才非常急缺。
(5)随着产业政策及光伏应用技术的推广,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更具企业和社会需求。
所以我们在光伏应用技术专业设置中: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并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光伏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光伏光料加工(硅棒、硅片)、光伏电池生产、光伏发电系统组装的能力,能适应光伏行业的生产运行、技术服务、产品检测与生产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适应岗位:
在光伏生产制造企业中,能胜任光伏材料加工与检测、光伏电池与电池组件生产、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维护、光伏生产管理、光伏产品销售等领域工作。
在专业建设规划及定位上:
从我国12所高职目录上看,现有光伏发电方向5所,光伏材料加工方向6所,光伏建筑一体化1所。本专业现主要面向光伏发电应用为培养目标,计划到2013年在校学生人数达240,设光伏发电和光伏应用方向等2个方向。2教学改革与管理
2.1“四段递进、对接企业、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了“四段递进、对接企业、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经过四个层次的培养:
在职业基础能力培养层次,由简入繁、先易后难,开展技术、技能课教学,使学生具备光伏技术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
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层次,采用项目化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真正体会真实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完整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硅棒、硅片、光伏电池和光伏系统集成的生产与管理能力。
在职业拓展能力培养层次,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取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特长”。
在岗位技能培养层次,通过生产性实训、职业资格考证训练、顶岗实习等环节,将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化为企业工作岗位技能,从准员工向真正员工转化,且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
2.2课程体系建设
光伏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依据光伏人才培养构架和课程模式,结合企业调人才需求调研,通过一线岗位技术工人和企业专家访谈的形式,经过对专业的企业面向、职业岗位、主要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典型工作过程分析、职业工作任务分解、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等过程得到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关注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主要指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结合光伏企业岗位需求设置相关课程。图9为光伏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或职业)的关系。
关注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是指: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加强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的进步共同成长。
在课程方面,我们设置了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人文公共选修课等课程;在基于过程化的课程考核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团队考核、责任意识等人文素质内容的考核;在校园文化品牌战略上,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方面入手,精心打造“健康文化”品牌,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在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一方面通过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发展奠定理论和技能基础;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设置了光伏英语、光伏产品系统设计、新能源产业政策及创业等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在职业能力拓展方面,我们设置了企业文化管理等课程,为学生以后工作的变迁提供保障。
2.3校本教材建设
(1)以实际光伏产品为载体,建设校本教材
比如在本学期的《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训》课程建设中,我们引进了太阳能充电器作为教学载体,并设置与开发了相关教材。
(2)以行业企业标准,制定校本教材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太阳能方阵组合工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主持了衢州光伏行业企业标准制定。并把相关标准引进课程建设,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行业企业对接。
(3)以企业典型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教材
一方面我们选派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另方面加大与光伏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与生产相一致的校本教材建设,比如在《光伏材料加工与检测技术》、《光伏电池制造工艺》、《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施工》 等核心课程。
2.4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
比如在《光伏电池制造工艺》 课程中,我们将以电池片带单体电池,从单体电池到电池组件的工艺流程来安排教学。
(2)仿真教学法
通过仿真教学软件,仿真教学平台,摸拟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在虚拟教学环境下,通过项目实训、摸拟训练来感受实际工作情况。
(3)现场教学法
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走进真实的工作环境,训练综合能力,逐步实现由职业能力转化为企业工作岗位技能,从准员工向真正员工转化。
另外,我们运用的教学手段还有网络教学、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等。
2.5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控制体系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院、二级学院二级教学督导体系,通过信息员及时反馈信息。通过学生评教、学期教学考核全面评价教学质量。
3.教学团队建设
3.1教学团队现状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名,外聘教师1名,具有副高(含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2名,助教1名;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2名,本科2名;具有双师型教师3名。
3.2 教学团队建设
建立稳定的 “兼职教师资源库”,为兼职教师配备教学助手。构建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领航梯队。实施专任教师到企业“轮岗”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大师资引进和技能培训。
2010年引进专业教师1名,5人次外派专业教师参加专业培训。
3.3 教学团队素质与水平
近三年: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2项;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撰写专著1部。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黄云龙老师参与衢州市、江山市、常山县科技局组织的各种项目评审和高新企业评审工作29次,多次担任评审组长。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 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我们依托衢州市重点试验室,光伏应用技术实验室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教学、培训、科技开发和生产四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比如在电子产品装配与SMT实训室、光伏器件测试实训室、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实训室、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实训室建设上,同时具有教学、科技开发、培训等功能的实训基地建设。为专业教学、科技服务、项目培训奠定基础。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结合衢州区域经济特色,重点培养单晶硅棒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光伏电池生产、光伏组件加工和光伏发电系统施工等5个岗位群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院与浙江乐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硅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衢州金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矽盛电子有限公司、万向硅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协议。
5.专业特色或创新
专业建设背景:依托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符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符合“衢州市十二五重大建设规划 ”,建立浙江省第一个高职光伏新能源专业。
培养模式:“四段递进、对接企业、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依托衢州市级光伏应用技术实验重点实验室项目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具有教学、培训、科技开发和生产四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第三篇: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度
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度
编 号:A.A3—003 实施日期:2016年8月10日 签 发 人:(签字)
(公章)
*********有限公司
目
录
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度........................................................................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责任制度........................................................3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制度............................................................4
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度
总经理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负责,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并督促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
(三)确定符合条件的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四)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落实本单位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并配备安全技术人员;
(五)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使用的规定;
(六)组织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七)组织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
(八)依法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和班组安全建设工作;
(九)组织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十)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十一)及时、如实报告事故,组织事故抢救;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责任制度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二)制定本单位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督促本单位其他机构、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三)根据公司全年安全工作总体部署、制定全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指数下达到各个目标及人员、并负责督促分解目标的完成和考核;
(四)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
(五)监督本单位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
(六)负责对运输事故现场协调处理、调查、报告及提出处理建议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和管理;
(八)组织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患,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九)开展生产安全大监督、检查、考核、隐患排查和整改的落实、安全文化建设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救援和演练;
(十)做好安全生产统计与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建立工作;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单位规定的其他职责。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加强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当好安全经理的助手和参谋。
(二)协助安全经理制订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查落实情况。
(三)做好新聘从业人员及公司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和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活动。
(四)负责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工作检查,开展专业性、季节性与节假日的安全工作检查,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督促及时整改。做好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工作。督促与检查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和使用。认真做好安全台帐资料记录和归档。
(五)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上报等工作,认真执行“四不放过”原则,会同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
(六)参与本单位事故应急预案和组织演练,负责事故抢救工作。
(七)负责各类安全装置、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的管理。
(八)实施车辆动态监控以及安全统计和安全管理档案建立。
(九)车辆和安全设施及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等管理、发放、使用和保养、以及公司相关证照和保险办理。
第四篇:方案设计专业负责人岗位职责
方案设计专业负责人岗位职责
方案设计专业负责人任职资格:
1、需从事建筑及相关专业6年以上及具有中级职称;
2、并有独立的方案设计组织能力;
3、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方案设计专业负责人岗位职责:
在设计总负责人的统一安排下,对承担项目的方案设计的进度、质量和技术负责。
1、带领方案设计专业设计人开展工作,对公司领导和项目负责人负责,协助项目负责人与甲方相应专业负责人沟通,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的对外接口人,但涉及项目整体统筹的问题,应由项目负责人协调。
2、专业负责人应向公司领导了解掌握合同中所签订的专业设计内容和设计范畴,确保设计文件满足合同要求;如甲方有超出合同范畴的设计要求时,应提醒甲方和公司管理层,签订合同补充协议。
3、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于设计各阶段协助公司领导或项目负责人与方案、结构、设备等专业负责人进行协调,以保证方案的实施。
4、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规,搜集分析设计资料,主持方案设计,并对本专业的技术负全面责任;
5、协助本专业设计工作,负责根据项目设计进度制定本专业工作计划,与各专业设计人共同协调工作进度计划,保证出图准时并高质量;
6、负责整理建筑及相关专业的相关文件,负责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文本、各专业的电子文档的归档工作。
7、负责汇总方案及初步设计文件,督促有关专业应写好人防、消防、环保、节能等专篇。
8、组织并参与项目设计方案或成果汇报。
9、认真研究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审批的意见,并对审批意见逐条落实。如执行有问题,应通过工程负责人与有关部门汇报认可,并有书面批复意见。负责本专业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回复及整理工作,完成后提交行政部汇总。
10、施工图阶段,进一步解决本专业的技术问题。协调各专业之间的矛盾,负责各阶段的汇总。及时主动向有关专业提出要求,并以文字或图表向有关专业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所提资料专业负责人应签名、签日期。
11、对本专业的设计质量进行自评。专业负责人应检查设计人的设计文件,交校对人校对。质量差的图纸应该要求设计人修改后再校对。
12、向项目负责人如实准确反映方案设计的完成情况。
第五篇:汽机专业负责人工作手册
汽机专业组长(负责人)工作手册
为了规范各项目部汽机专业调试工作,提高专业负责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根据目前汽机室情况,特制订《汽机专业组长(负责人)工作手册》。本手册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涉及技术管理工作,第二部分涉及调试内容、流程、方法等技术内容。手册经汽机专业室和分公司讨论批准后执行。
第一篇 汽机专业组长(负责人)技术管理标准
1.调试负责人的工作范围
1.1 参加本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对系统设计、布置、设备选型、启动调试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提出意见和建议。1.2 参加图纸会审,提出修改意见。1.3 组织编写本工程调试措施。1.4 编写分系统及整套试运操作卡。
1.5 参与主要辅机设备与系统的分部试运行,组织整套启动试运工作。1.6 组织编写调试小结、调试报告及填写质量验评表。1.7 对现场调试人员进行安全、理论和技术培训。1.8 配合质检中心站进行质检工作。
2.调试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2.1.基建调试工作的指导思想应贯彻以下三个原则: 2.1.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变事故后分析诊断为事故前技术指导,力争将机组存在的问题,消灭在施工调试阶段。2.1.2.基建调试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和部颁法规,规范,反事故措施及设备文件的要求,根据设计,设备的特点,科学合理地编制调试技术措施,确保调试质量,使机组有条不紊的安全启动和完成整个试运任务。
2.1.3.基建调试工作的出发点是为基建和生产服务,因此应始终贯彻执行安全第一、质量为主、缩短工期、提高效益的原则。
2.2.调试工作的依据是以部颁规程为主,其他有关规程作为参考并执行本规程机组调试合同。负责人应熟悉并掌握这些规程。
2.2.1.《火力发电厂电力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 2.2.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2.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2.2.4.《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2.2.5.《火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2.2.6.《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2.2.7.《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2.2.8.《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 2.2.9.《电力基本建设过程质量监督规定》 2.2.10.《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1998年版)及其相关规定》
3.汽机专业组长在进驻现场前完成的工作
3.1.熟悉调试合同所规定的专业工作范围、工作进度。初步计划汽机各分系统调试进度。对重要的分系统及整套调试方案的技术原则和要点进行讨论、优化,初步确定重要调试项目的原则性调试方案。
3.2.仔细研究《初步设计说明书》、“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等现有资料,熟悉工程采用的汽机及主要辅机的设备型号和性能特点。对于即将进行的调试工作是否涉及新技术、新设备等,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研,收集技术资料,做到对将要进行的调试工作心中有数。
3.3.根据项目部安排,组织专业人员参加设计审查会议、设计联络会议、设备招标会议,审查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启动调试安排是否合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3.4.根据将进行的调试工作的要求,准备相关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电秒表、手持测振仪、振动监测仪、录波仪等),并对所使用仪器的正常情况和校验情况进行掌握和了解。如有不足,应尽快向专业室或项目部提出申请,由生产技术部及时购买,以满足调试工作需要。
3.5.负责编写出该工程调试所需的专业资料清单,由项目部统一传递至有关单位,有关单位应及时提供调试资料,以供借阅。
3.6.根据工程要求,编写专业调试所需办公用品和通讯器材清单(记录本、文件夹、对讲机、计算机及其他耗材)报项目部统一安排。
3.7.根据本工程情况及《调试工作规定》的要求,编写汽机专业调试措施清单。3.8.编写出本工程汽机专业调试质量文件包内容清单,做好工程准备工作。文件包内容主要包括:调试措施、阀门传动一览表、联锁保护确认清单、工程联系单、、主要操作卡、试运参数记录表、技术交底、分系统调试小结、质量验评表、调试报告等。
3.9.及时了解工程进度情况,质量情况。在机组DCS带电、厂用带电等节点前后,应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现场了解情况、熟悉系统,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3.10.根据项目部的总体安排,编写本专业培训学习计划。3.11.根据工程的工期计划,向专业室提出人力资源申请。
4.进驻现场后至分系统调试工作结束(整套启动前)
4.1.根据工程进度和专业室人员工作情况协调本专业人员进点时间顺序。做到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下,保证人员休息,尽量减少人员浪费。4.2.收集、借阅所需的技术资料,了解机组安装情况。4.3.根据调总的安排,组织编写并审查本专业调试措施。
4.4.根据调试措施讨论批准程序,组织参加调试措施会审,并填写措施会签单。4.5.组织编写系统检查卡、试运参数记录表。
4.6.了解并参与相关专业重要措施讨论,如酸洗、冲管。
4.7.会同监理、生产、建设等单位共同讨论控制逻辑合理性,保护是否齐全、定值是否准确。
4.8.作为分部试运汽机专业组副组长,参加分部试运会议,了解各专业试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及时与配合专业反馈、沟通、协调。
4.9.负责分系统试运的技术工作,安排检查待试运系统的完善性(包括阀门检查、联锁保护检查、系统的流程检查等),确认是否具备分系统试运的条件。4.10.按部颁《验评》要求,根据项目部的格式要求,确定分系统及整套验评试运表,并按时进行填写。
4.11.完成分系统试运调试工作后,根据公司的编制要求,及时安排编写调试小结。4.12.在完成分系统调试工作后,及时汇总完善分系统调试文件包,并按要求检查文件包内部质量(包括措施、交底单、联锁保护检查确认表、阀门检查确认表、系统检查卡、试运记录、调试小结、验评表等)。4.13.按照分公司技术考核要求,安排、组织本专业在调试期间的学习、培训。4.14.准备本专业质检材料,参加整套启动试运前质检工作。4.15.及时向专业室汇报机组调试进度及存在的重大问题。
5.整套启动调试阶段的汽机专业组长的工作
5.1.承担整套启动试运小组汽机专业组组长职务,参加整套启动试运例会,根据整套试运进程的总体计划,安排本专业的试运工作。
5.2.参与分析、解决汽机专业试运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案,并及时向调总汇报。
5.3.整套启动前,按照《调试大纲》及《汽轮机整套启动调试措施》的要求,全面检查并逐条落实整套启动试运应具备的条件。5.4.主持汽轮机整套启动及甩负荷调试措施交底。
5.5.在不耽误现场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倒换休息。
5.6.参加整套试运值班,做好事故预想,并在试运值班过程中随时询问、检查。5.7.安排主持汽轮机的首次启动及相关试验,并做好事故预想和防范措施。5.8.机组启动过程中,全面负责汽机专业的技术要求,并与相关专业做好沟通配合。5.9.机组运行过程中,审查或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审查安装工作票所采取的安全措施,避免机组非停(注意责任不要揽到调试身上)。5.10.根据业主要求,编写带负荷、满负荷试运负荷曲线。
5.11.遇到机组停机时,提出汽机专业调试方面相关的缺陷(一般缺陷监理单位负责归纳)。
5.12.安排做好并检查汽机专业试运记录。(记录内容主要包括本班完成的试运情况,包括点火、冲机、并网时间,设备跳闸、机组解列原因,事故分析及采取措施,下班主要安排等)。
5.13.按《验标》及时填写整套试运验评表。
5.14.整套试运后期,应根据公司调试报告的编制要求,尽早完成调试报告编写工作,尽量做到168结束,报告交出,报告在现场完成(最迟推后一周)。5.15.编写整套启动试运后质检汇报材料,并参加整套启动试运后的质检工作。5.16.在整套试运间隙,组织本人员,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成绩,存在的问题及下一阶段工作应注意事项、工作安排、安排检查专业人员技术培训。
5.17.汇总本工程汽机专业的各种措施、报告及其他专业技术资料,交汽机室存档。5.18.机组移交生产后的试生产阶段继续完成因调试原因未完的调试项目。并进行质量回访。
第二篇 汽机调试技术手册
机组试运一般分为下列两个阶段:
A.分部试运阶段:(分部试运阶段应从高压厂用母线受电开始至整套启动试运开始为止。)
B.整套启动试运阶段:(整套启动试运阶段是从炉、机、电等第一次整套启动时锅炉点火开始,到完成满负荷试运移交试生产为止。)其中包括:空负荷阶段、带负荷阶段及满负荷阶段。
1.试运阶段汽机专业的主要工作
按照《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的要求,试运期间汽机专业主要工作如下: 1.1.分系统试运期间的工作
1.1.1.参加各主要辅机的分部试运工作,掌握试运情况和问题。1.1.2.检查试运系统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1.1.3.检查了解各辅机分部试运情况,协助施工单位处理试运出现的问题。1.1.4.进行安全门检验及(电动、气动)阀门的操作检查试验。1.1.5.配合化学专业进行凝汽器碱洗及炉前系统清洗、钝化保护。1.1.6.各辅机联锁、保护检查试验。1.1.7.循环水系统调试。1.1.8.开式冷却水系统调试。1.1.9.闭式冷却水系统调试。1.1.10.1.1.11.1.1.12.1.1.13.1.1.14.1.1.15.1.1.16.1.1.17.1.1.18.1.1.19.1.1.20.1.1.21.1.1.22.汽轮机组周围蒸汽系统调试。凝结水及补充水系统系统调试。电动给水泵调试。汽动给水泵调试。除氧给水系统调试。真空系统调试。
抽汽加热及疏水系统调试。轴封供汽系统调试。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调试。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调试。发电机氢冷却系统调试。润滑油系统及净化装置调试。顶轴油及盘车系统调试。1.1.23.1.1.24.1.1.25.1.1.26.1.1.27.调节保安系统调试: 旁路系统调试。
参加分系统试运后的验收签证。填写分系统调试质量验评表。编制分系统调试总结。
1.2.整套启动期间的工作 1.2.1.空负荷阶段
1.2.1.1.检查确认各系统具备整套启动的条件。1.2.1.2.检查确认各辅机的联锁、保护全部投入。1.2.1.3.DEH联调、仿真试验。1.2.1.4.BTG联锁试验。1.2.1.5.各系统检查投运。1.2.1.6.发电机气体置换。1.2.1.7.投入有关保护联锁。1.2.1.8.机组冷态启动。
1.2.1.9.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1.2.1.10.汽门严密性试验。1.2.1.11.汽轮机超速试验。1.2.2.带负荷阶段
1.2.2.1.机组温态及热态启动。1.2.2.2.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1.2.2.3.高、低压加热器冲洗及投运。1.2.2.4.真空严密性试验。1.2.2.5.主要辅机切换试验。1.2.2.6.氢气系统严密性试验。
1.2.2.7.配合热控专业进行高、低压旁路系统试验。1.2.2.8.配合热控专业投入自动。1.2.2.9.机组变负荷试验。1.2.2.10.汽轮机甩负荷试验。
1.2.3.满负荷168小时(或72+24小时)试运 1.2.3.1.运行数据记录、统计及分析。1.2.3.2.设备缺陷检查、记录。1.2.4.在试运期间可进行的特殊试验项目 1.2.4.1.机组轴系振动试验。1.2.4.2.配合RB试验。1.2.4.3.配合低负荷稳燃试验。1.2.4.4.配合其它有关验收试验。1.2.4.5.参加并网安评试验。1.3.启动调试后期工作
1.3.1.完成各阶段的总结报告及统计数据。1.3.2.整理调试报告及调试有关的技术资料移交。1.3.3.试生产阶段继续完成因调试原因未完的调试项目。1.3.4.进行质量回访。
2.主要分系统试运调试内容与方法 2.1.汽水系统阀门的传动试验
2.1.1.检查控制系统反馈信号与阀门的开关方向是否一致。2.1.2.终端开关定位是否正确。
2.1.3.检查阀门开启高度是否符合要求:截止阀一般要求h≥1/4D(h-阀瓣开启高度,D-阀座直径,可按阀杆提升高度计算);闸板阀一般要求h=D。2.1.4.调节阀应按厂家的技术要求确定全开全关限位并做好标记,避免过开过关。2.1.5.检查截止阀全关后的电动头的预留圈数。2.1.6.记录阀门全开和全关时间。2.2.各辅机联锁、保护检查试验。
2.2.1.参考热控专业逻辑说明,按照系统划分,编制联锁保护检查确认一览表。2.2.2.根据联锁保护清单,逐条进行试验,确认联锁保护正确可靠。
2.2.3.进行联锁试验时,尽可能从就地(一次元件)加模拟信号,以确保整个回路正确无误。对于重要联锁保护,尽可能在真实情况下再次试验确认。例如凝泵的备用联锁,可在准备切换凝泵时采用联锁启动。2.3.循环水系统调试。
2.3.1.循环水系统各设备安装工作全部结束,系统内各设备分部试转工作结束,冲洗水泵、旋转滤网调试完成,具备启动条件,并在循泵试转前运转。循泵坑排污泵提前试转合格,具备启动条件。
2.3.2.各电气设备标识明确、绝缘合格。各仪表、信号、通讯设备良好。消防设施可投入运行。
2.3.3.循环水系统上各阀门操作灵活,电动装置校验良好。冷凝器安装工作结束,验收合格,人孔门关闭,放空气门开启。2.3.4.电机转向正确,经单体试转合格。
2.3.5.检查循泵轴承及电机冷却水、润滑水压力和流量正常。
2.3.6.液控蝶阀调试验收合格,开关时间符合要求,液控蝶阀液压油系统无漏油现象油箱油位正常、液控蝶阀蓄能装置检查合格均具备投运条件。2.3.7.检查循环水泵及液控蝶阀热工保护及信号动作正确。2.3.8.开式冷却水系统的隔离调整完毕,并关闭严密。2.3.9.供水和回水母管应尽可能充满水,以排去管道内空气。2.3.10.泵组启动后,记录相关试运参数,如电流、压力、流量、轴承温度、振动等。2.3.11.泵组试运4~8小时,各参数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4.开式冷却水系统调试。
2.4.1.试转系统和范围内的设备、管道与阀门已按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安装技术记录齐全,并办理签证,现场环境符合要求。2.4.2.循环水系统已具备投运条件。
2.4.3.开式冷却水泵电机已经单体试转,并办理验收签证。
2.4.4.各有关的阀门经逐个检查、调整、试验,动作灵活、方向正确,并已命名挂牌,处于备用状态。2.4.5.自动滤水器具备投运条件。2.4.6.泵组加好符合要求的润滑油,油位正常。2.4.7.泵轮手盘灵活,无卡涩现象。2.4.8.系统相关马达绝缘良好。
2.4.9.有关热工信号及联锁保护已经模拟试验动作正确。2.4.10.2.4.11.试运系统中监视和控制仪表均安装完毕、校验合格,工作正常。试运回路先以开式冷却水泵于两台闭式冷却其中的一台构成回路进行试转,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再依次冲洗其他各个相关的冷却器及其回路。2.4.12.确认启动条件已满足。电动门开关时间、行程检查。联系热工、电气进行功能检查。检查DCS数据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消缺。2.4.13.2.4.14.启动循环水系统,系统水压正常。
启动开式冷却水泵,出口电动门应联动打开。监视开式冷却水泵的振动、温度、压力、电流等参数记录各运行数据。运行4~8小时后停泵。2.4.15.试运过程中视情况随时进行滤网清理。
2.5.闭式冷却水系统调试。
2.5.1.试转系统和范围内的设备、管道与阀门已按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安装技术记录齐全,并办理签证,现场环境符合要求。2.5.2.补水箱及其水源清洁,并有足够的除盐水。2.5.3.电机已经单体试转,并办理验收签证。
2.5.4.各有关的手动、电动及气动阀门经逐个检查、调整、试验,动作灵活、方向正确,并已命名挂牌,处于备用状态。2.5.5.加好符合要求的润滑油。2.5.6.泵轮手盘灵活,无卡涩现象。2.5.7.系统相关马达绝缘良好。
2.5.8.有关热工信号及联锁保护已经调整,模拟试验动作正确。2.5.9.试运系统中监视和控制仪表均安装完毕、校验合格,工作正常。2.5.10.2.5.11.确认开式循环水系统、凝补水系统和化学除盐水供给泵等均已投运正常。闭冷水箱补水至正常水位,试运期间可尽量补至高水位。系统检查操作完毕,各用户闭冷水侧导通。2.5.12.启动闭式冷却水泵,出口电动门应联动打开。监视闭式冷却水泵的振动、温度、压力、电流等参数记,录各运行数据。运行4~8小时后停泵。2.5.13.2.5.14.试运过程中视情况随时进行滤网清理。
闭式冷却水泵试运合格后,根据试运措施进行系统冲洗。一般情况冲洗要求如下:DN150及以上管道需临时短接进回水管道进行冲洗,待冲洗水质合格(目测清澈无可见杂物)后恢复。母管冲洗结束并恢复临时系统后,分别对DN150以下冷却水支路进行冲洗。在各冷却器入口阀门后断开管道进行冲洗,至水质清澈后恢复,可根据情况就地排放到地沟。系统冲洗结束后进行系统恢复,如无异常,则保持闭式冷却水泵运行,并按要求加药。运行中每天换水一次,直至水质化验合格。2.6.汽轮机组周围蒸汽系统调试。
2.6.1.辅助蒸汽系统吹扫,范围包括:辅助蒸汽供汽母管、高辅联箱、低辅联箱、冷段供辅汽管道、辅汽供轴封管道、辅汽供除氧器管道、辅汽供汽动给水泵管道等;辅汽供炉侧用汽管道(由锅炉专业负责); 2.6.2.轴封系统吹扫,范围包括:主机高低压轴封管道、汽泵高低压轴封管道、轴封各路汽源管道等;
2.6.3.四段抽汽吹扫范围包括:四抽供除氧器管道、四抽供辅汽管道、四抽供汽动给水泵管道等;
2.6.4.汽动给水泵高压汽源管道吹扫。一般在锅炉吹管的时候用高压汽源吹扫。2.6.5.吹扫要求:将吹扫范围内的调节阀门、流量孔板、节流孔板和减温减压器用临时短管代替,逆止门抽去阀芯或暂不安装。各吹扫系统的管路均应有畅通的疏水管,并排至厂房外安全可靠的地方。吹扫及临时管道应在吹扫前保温完毕,各排放口在吹扫前做好安全警戒措施。各管路每次吹扫5~10分钟,至少吹扫3次。参加验收小组的有关人员目测排汽洁净为准。2.7.凝结水及补充水系统系统调试。
2.7.1.试转系统和范围内的设备、管道与阀门已按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安装技术记录齐全,并办理签证,现场环境符合要求。2.7.2.循环水系统、开式水系统、闭式水系统投运正常。
2.7.3.凝结水补水系统已试转结束,并办理验收签证,补水箱及其水源清洁,并有足够的除盐水。
2.7.4.4.4凝泵电机已经单体试转,并办理验收签证。2.7.5.4.5凝泵坑排污泵已试转,并处于备用状态。
2.7.6.4.6凝汽器内部已经人工清理后启动凝结水输送泵,向凝汽器热井补水将水位加至高水位。
2.7.7.4.7各有关的手动、电动及气动阀门经逐个检查、调整、试验,动作灵活、方向正确,并已命名挂牌,处于备用状态。2.7.8.4.8凝泵组加好符合要求的润滑油,油位正常。2.7.9.4.9泵轮手盘灵活,无卡涩现象。2.7.10.2.7.11.2.7.12.2.7.13.2.7.14.2.7.15.凝泵进口滤网已安装完毕。密封水回路已冲洗合格。
有关热工信号及联锁保护已经调整,模拟试验动作正确。试运系统中监视和控制仪表均安装完毕、校验合格,工作正常。各有关分用户支路在适当位置断开,以备进行冲洗。
系统阀门检查按凝结水再循环方式进行。其中凝结水精除盐装置隔离,汽封加热器隔离,低加隔离,各凝水支路隔离,凝结水再循环调节门隔离利用旁路控制流量,待冲洗结束后安装调节阀。2.7.16.2.7.17.检查凝汽器水位至高水位、密封水、冷却水投入正常。
启动凝泵,出口电动门应联动打开。用再循环旁路调整母管水压并控制电流在额定以内,检查自供密封正常。注意调整密封水压,监视凝泵的振动、压力、电流等参数,记录各运行数据。运行4~8小时后停泵。2.7.18.2.7.19.2.7.20.试运期间根据情况安排管路冲洗。试运结束后进行热井、滤网清理。凝结水系统各支路水冲洗
【注1】:分用户冲洗前,应用软管将排水引至厂房外适当处排放。【注2】:支路应在凝汽器碱洗结束,热井、滤网清理干净后冲洗 一般需要冲洗的管路如下: 凝水至定冷水系统管路冲洗 凝水至采暖系统的水管路冲洗 凝水至汽机汽封减温器的水管路冲洗 凝水至辅汽联箱至轴封母管减温器的管路冲洗
凝水至低压缸喷水的管路冲洗(喷头应取下,以防喷头堵塞)。 凝水至闭式循环系统补水的管路冲洗 凝水至小汽机排汽减温水的管路冲洗 凝水至锅炉燃油吹扫蒸汽减温器的管路冲洗 凝水至电泵、汽泵密封水的管路冲洗 凝水至低旁三级减温水的管路冲洗 凝水至低旁减温器的管路冲洗 凝水至疏水扩容器的水管路冲洗
凝水至凝气器真空破坏阀密封水系统注水的管路冲洗 凝水至真空泵密封水的管路冲洗 凝水至凝汽器水幕喷水的管路冲洗 2.8.电动给水泵调试。
2.8.1.给水泵油系统循环完毕,油质合格。
2.8.2.循环水系统、开式循环水系统、闭式循环水系统、凝水系统、试运合格,电机试转合格。除氧器给水系统安装工作结束。验收签证手续完备。2.8.3.泵组密封水进水管道已冲洗,除氧水箱内部清理完毕。
2.8.4.主给水管道及各减温水冲洗临时管已接好。临时排放口应远离电气设备和人行道,排放时排放口处有专人负责警戒工作。再循环调阀暂不安装,待冲洗结束后恢复安装。
2.8.5.耦合器试转:解开耦合器与主泵联轴器,解开电机与前置泵联轴器,电机带耦合器试转。试转2小时,并根据说明书要求调整润滑油压、工作油压。2.8.6.除氧器由凝结水泵上水至正常水位,水位控制投自动。
2.8.7.冷却水、密封水应具备条件,密封水压力调整投自动。密封水回水暂不回收,排放至地沟。
2.8.8.关闭暖泵管阀门,关闭高加进出口阀门及省煤器进口门,关闭电泵出口电动门。
2.8.9.注意试转时应可靠隔离汽动给水泵系统。2.8.10.打开前置泵泵体、主给水泵体、管道上的放气门,开前置泵进水门向系统注水,等各放气点出水后关闭放气门。2.8.11.全开再循环管道上阀门。再循环最小流量阀暂不安装,冲洗完系统后再安装。2.8.12.2.8.13.2.8.14.2.8.15.在冷油器及管道充满油后检查油箱油位应在正常刻度线范围内。检查勺管执行器其活动自由度及功能。将勺管位置置“0%”。启动辅助油泵,检查油位、油压应正常。
启动电泵,检查运行正常。记录电流、转速、压力、勺管开度、油压、油温、轴瓦温度、振动、水位等参数。2.8.16.2.8.17.2.8.18.2.8.19.2.8.20.根据厂家说明书要求,提升电泵转速,并记录各工况下的运行参数。调整出口压力在6~10MPa,稳定运行4~8小时。停泵后辅助油泵应维持运行半小时以上。
根据情况安排减温水管道冲洗(由锅炉专业负责)。首次试转完毕后,清理滤网,安装再循环调节阀。
2.9.汽动给水泵调试。2.9.1.小汽机试运:
2.9.1.1.小汽机的安装工作全部结束,安装技术数据记录齐全并经验收签证。2.9.1.2.主机与小汽轮机试运相关的有关系统:如EH油系统、真空系统、凝结水系统、循环水系统、辅汽系统、主机及小机轴封系统、冷却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调试完毕,可以投运。
2.9.1.3.小机的汽源管路经过吹扫合格,管道干净无异物。2.9.1.4.密封水及冷却水管道冲洗合格。
2.9.1.5.除氧给水再循环系统安装工作结束,验收合格。
2.9.1.6.小机润滑油系统循环结束、油质合格、各油泵已经过试运,EH油压正常,润滑油压正常,各轴承回油量正常。
2.9.1.7.润滑油冷油器通水试验合格,油箱油位正常。
2.9.1.8.小机盘车装置试投正常,排汽蝶阀调试完毕,开关灵活。2.9.1.9.有关的电动门、气动门、气动调节阀经过调整。
2.9.1.10.电气和热工的有关表计已经过校验,联锁和信号装置试验合格。2.9.1.11.调节系统校调完毕,符合厂方要求。调节保安系统调整完毕,小机调节保安系统试验完成,小机保护试验完成。
2.9.1.12.小机与主泵的联轴器已解开。
2.9.1.13.启动油系统,投入主机、小机盘车,冲转前小机盘车至少运行45min以上。
2.9.1.14.启动真空泵抽真空(在真空满足排汽电动碟阀开启条件后,开启排汽电动碟阀)。2.9.1.15.隔离辅汽母管、轴封母管上与试运无关的进汽、用汽阀门,将疏水阀打开,逐步进行辅汽暖管。
2.9.1.16.轴封送汽、轴加风机投运。
2.9.1.17.开启小机主汽门前和本体疏水阀,对低压进汽管道暖管,准备启动。2.9.1.18.投入相关保护。
2.9.1.19.根据小机启动参数及启动曲线,开始小机冲转。
2.9.1.20.汽轮机转速达到3000r/min时,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正常后,进行油泵联动试验、注油试验及超速试验。
2.9.1.21.空载调整及试验结束后停机,记录惰走曲线,观察盘车自投正常。2.9.2.泵组试运:
2.9.2.1.投入冷却水、密封水。密封水压力调整投自动,密封水回水排地沟。2.9.2.2.除氧器正常水位,水位控制投自动。2.9.2.3.泵体、管道注水排空气。
2.9.2.4.再循环管道阀门打开,首次启动采用再循环方式运行。2.9.2.5.启动前置泵,运行25min以上。
2.9.2.6.按小机空载试运的准备工作进行小机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包括小机进汽管道的暖管及疏水)。
2.9.2.7.启动汽动给水泵,按电泵的试运方式进行4~8小时试运并记录试运参数。2.9.2.8.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急停机: 1)机组出现振动突然增加或缸体内有清晰的金属碰磨声时; 2)机组发生水击时;
3)油系统着火,不能迅速扑灭时; 4)轴承回油超过75℃或轴承冒烟时; 5)后汽缸排汽口背压超过40kPa(a)时; 6)油箱油位降低低值,采取措施无效时; 7)轴向位移 >±1.2mm 而跳机保护未动作时。8)转速>6050r/min时,超速保护未动作时;
9)高、低压汽门同时卡涩。
2.10.真空系统调试。2.10.1.试转系统和范围内的设备、管道与阀门已按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安装技术记录齐全,并办理签证,现场环境符合要求。2.10.2.2.10.3.2.10.4.真空泵电机已经单体试转,并办理验收签证。凝汽器灌水检漏合格并办理签证。
真空泵的密封水(补水)管道及冷却水管道经过冲洗合格并具备投运条件。2.10.5.各有关的手动、电动阀门、气动门经逐个检查、调整、试验,动作灵活、方向正确,并已命名挂牌,处于备用状态,气动门的汽源投运可靠。2.10.6.2.10.7.2.10.8.2.10.9.泵组加好符合要求的润滑油,油位正常。泵轮手盘灵活,无卡涩现象。
所有压力表、流量表、液位表一次门开启,联系热工将所有表计投入。在真空泵的进口阀前加装临时钢丝网,以防止运行中异物进入真空泵内,以后再根据情况拆除。
2.10.10.检查冷却水投运正常,分离器补水至正常水位。
2.10.11.启动真空泵,监视电流、真空、轴承温度、振动、分离器水位等参数并记录。2.10.12.进行干抽真空试验,应符合规范要求。2.10.13.试运4~8小时。2.11.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调试。2.11.1.试转系统和范围内的设备、管道与阀门已按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安装技术记录齐全,并办理签证,现场环境符合要求。2.11.2.2.11.3.2.11.4.2.11.5.2.11.6.2.11.7.润滑油、密封油系统油冲洗合格并验收签证。
润滑油系统已具备投运条件。机内应建立一定空气压力。高压密封油备用泵、空侧氢侧交、直流密封油泵具备试运条件。发电机密封瓦和端盖安装完毕。氢、油、水工况监测柜投入。
各有关的阀门经逐个检查、调整、试验,动作灵活、方向正确,并已命名挂牌,处于备用状态。2.11.8.消泡箱高液位和发电机漏夜报警器动作正常,能正确监视是否有油进入发电机。其它有关热工信号及联锁保护已经调整,模拟试验动作正确。2.11.9.试运系统中监视和控制仪表均安装完毕、校验合格,工作正常。
2.11.10.投运润滑油及密封油系统,按照说明书要求整定密封油系统各安全阀、减压阀、主副油氢差压调节阀、平衡阀到相应定值。
2.11.11.缓慢提高发电机内气压至额定压力后,再次整定主副油氢差压调节阀和平衡阀到设计定值,并绘制各阀与气压变化的特性曲线。2.12.发电机氢冷却系统调试。2.12.1.投入密封油系统。2.12.2.2.12.3.按照说明书及系统图,进行气体置换。
充氢过程:首先用二氧化碳置换空气,检查二氧化碳纯度大于95%并排放死角;然后用氢气置换二氧化碳,检查氢气纯度大于98%并排放死角。升压至额定压力。2.12.4.排氢过程:首先排氢降压至0.01MPa,然后用二氧化碳置换氢气,检查二氧化碳纯度大于95%并排放死角;最后用压缩空气置换二氧化碳,检查空气纯度大于95%并排放死角。持续充空气不小于一个小时。2.12.5.注意事项:
氢气、压缩空气、二氧化碳均需从气体控制站上专设的入口引入,不允许弄错。现场特别是排空管附近禁止明火。
充二氧化碳的时候,要注意防止二氧化碳管道结霜。
置换气体过程中,气体排出管路及气体不易流通的死区,特别是氢气干燥器和发电机液位信号器等处应勤排放,最后均应取样化验,各处都要符合要求。 气体置换前,应在干燥器内(指带干燥剂型)放入干净的干燥剂。
发电机充氢后且机组正常运行情况下,为保证氢气质量,除去氢气中的水分,须投入氢气干燥装置。
操作阀门时所用的扳手为铜扳手。2.13.润滑油、顶轴油及盘车系统调试。2.13.1.油循环结束,油质清洁度符合标准(纳氏7级)并验收合格,油箱与油管道无渗漏。2.13.2.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高压备用油泵均处于具备试转状态。2.13.3.检查事故排油系统连接正确,阀门操作灵活,并关闭严密加好保护罩,事故排油井内清理干净。2.13.4.油位指示器动作灵活,其指示与油箱中的油位相符合。油位补至正常油位。油温不低于10℃。2.13.5.2.13.6.2.13.7.相关开关、热工信号、联锁保护已经检验合格,相关仪表校验合格。冷却水系统能正常投用,冷油器有可靠冷却水源。
油系统设备、管道表面及周围环境清理干净,无易燃物,工作区域周围无明火作业,备好消防器材。2.13.8.启动辅助油泵,调整冷油器出口油温应在4349C范围内。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全面检查,在汽轮机平台检查润滑油母管压力应该在0.10~0.15MPa左右,进回油温度正常。2.13.9.检查顶轴油泵启动条件满足,启动顶轴油泵。按照厂家说明书提供定值,整定安全阀及油泵出口压力。调整各瓦进油压力,检查各瓦顶起高度符合厂家说明书要求。
2.13.10.检查盘车启动条件满足,且油温大于21℃。点动盘车,检查啮合、脱扣正常。启动盘车,检查盘车电流符合设计要求。连续盘车4~8小时。2.13.11.连续盘车后,再次复查轴系顶起高度并最终整定各瓦顶起高度。2.14.调节保安系统调试: 2.14.1.EH油系统按设计要求安装结束,油循环结束,临时系统恢复完毕,油质符合要求(纳氏4级)。2.14.2.冷却水系统投用正常,并处于备用状态。2.14.3.2.14.4.2.14.5.2.14.6.2.14.7.2.14.8.2.14.9.整个DEH控制系统恢复正常。润滑油系统调试完毕,能正常投用。所有热工仪表均投用正常。油箱油位略高于正常值。
高、低压蓄能器按厂家说明书充压完毕。油温大于21℃。
启动抗燃油泵,按厂家说明书提供的定值整定安全阀、油泵出口压力。
2.14.10.启动高压备用油泵,进行调节保安系统静态调试。
2.14.11.检查调节保安系统管路连接正确,调节机构动作灵活,保安机构动作迅速可靠。就地静态挂闸、脱扣动作正常。2.14.12.配合热控专业进行DEH静态调试。2.14.13.热控信号及联锁保护检查试验。2.14.14.汽门关闭时间测试。3.整套启动调试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3.1.整套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
投入使用的土建工程和生产区域的设施,应按设计完成并经验收合格,生产区域的场地应平整,道路畅通,平台、栏杆和沟道盖板齐全,脚手架、障碍物、易燃品、建筑垃圾等杂物已清理干净。
整套启动应投入的设备、系统及与其有关的辅助设备的配套工程均已经分部试运合格,汽机所有保护装置、热工仪表、远方控制装置、灯光音响信号、事故按钮及联锁装置均已分别试验合格,所有主保护及辅助设备的联锁保护,机、电、炉大联锁均已分别试验完成具备投入条件。
热工仪表信号、辅机联锁、停机保护装置校验合格。热工SCS、DCS、CCS、DEH、MEH、ETS、TSI、BPS等静态试验完毕,具备投用条件
现场设备、阀门的命名、编号应清楚、醒目。设备标志正确、明显(如转动机械方向、管道的流向、色环、操作机构的动作方向及极限位置等)
调试、运行及检修值班人员均已分值配齐,指挥系统、运行操作和检修工作分工明确。
生产单位将启动试运所需的规程制度、系统图表、记录表格、安全用具、运行工具仪表等准备好,投入运行的设备和管道已有名称和标志。 具备可靠的厂用电源和控制气源。 数据采集和控制用计算机均可正常投入。
化学车间制水设备可供充足的除盐水,保证机组带高负荷的需要。
机组整套启动所涉及的工作照明、事故照明、消防系统、通讯系统调试完毕已经投入,消防设施齐全、通道畅通。
汽机、发电机等各系统已具备整体带负荷的条件。 参加试运行的全部设备和系统均已分部调试完毕合格。3.2.整套启动调试的基本内容 3.2.1.空负荷试运
检查汽机重要保护、联锁试验,主机保护静态试验。 机炉电大联锁试验。 启动循环水、冷却水、凝结水、给水系统,进行冷态冲洗。冲洗合格后向锅炉上水。
投入辅助蒸汽系统,电泵启动后投入除氧器加热。
启动启动润滑油、密封油、顶轴油、盘车系统。冲转前盘车须连续运行4小时以上。
启动抗燃油系统。 所有备用设备投入联锁。
发电机充氢。启动定子冷却水系统。 检查汽机打闸、挂闸动作正常。 启动真空系统,凝汽器干抽真空。 开启机侧疏水阀,检查疏水管道通畅。 锅炉点火升压、升温暖管,满足汽机冲转条件。 在冲转前2小时左右投入轴封。
冲转参数满足要求后,按照冷态启动曲线启动汽机,冲转到3000r/min。 检查交、直流润滑油泵联锁正常,高压备用油泵联锁正常。
进行汽机空载试验:远方、就地停机试验;注油试验;ETS在线试验;OPC动作试验;电超速试验(一般采用临时将电超速定值改到较低动作值的方式进行试验);汽门严密性试验。
汽机空载试验结束后交电气专业进行并网前试验。 机组并网,带10%负荷暖机4小时,进行机械超速试验。3.2.2.带负荷试运 机组重新热态启动,进行带负荷试运。 根据需要,配合锅炉洗硅运行。 冲洗高加汽侧合格后,投入高加。 配合热控专业投入自动控制。
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氢气严密性试验、汽门活动性试验。 机组甩负荷试验。3.2.3.满负荷试运
同时满足下列要求时,才能进入满负荷试运:
发电机保持铭牌额定功率值、燃煤锅炉断油、投电除尘、投高加、汽水品质合格、按《验标》要求投热控自动装置、调节品质基本达到要求。其间,机组须连续运行不得中断,平均负荷率应按《验标》考核。
300MW及以上的机组,应该连续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300MW以下机组的满负荷试运一般分72小时和24小时两个阶段进行。连续完成72小时满负荷 试运行后,停机进行全面检修、消缺。消缺后再开机,连续完成24小时满负荷试运。
完成满负荷试运要求的机组,由总指挥上报启委会同意后,宣布满负荷试运结束,由试生产组接替整套试运组的试运领导工作。对暂时不具备处理条件而又不影响安全运行的项目,由试运指挥部上报启委会确定负责处理的单位和完工时间。3.3.汽机满负荷试运行参数的记录和整理 主机主要运行参数的记录。 汽水系统主要运行参数的记录。 油系统主要运行参数的记录。 辅机系统主要运行参数的记录。 各段抽汽温度的记录。
进行实际进行参数与设计数据的比较,通过数据对比应对机组有一个整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