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河中学教职工关于
永河中学教职工
关于“两个禁止”和加强教育系统工作作风建设
承诺书
为了认真贯彻县三级干部大会会议精神,落实“永佳河镇中心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工作作风建设的规定”,切实加强自身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本人特作出如下承诺:
一、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不在校园内、住宅内开设赌场、提供赌具。如有以上现象,愿接受县纪委、县教育局有关规定处理。
二、不在工作日饮酒。如在工作日饮酒造成工作失误、不良影响或被有关部门查实的,愿接受县纪委、县教育局有关规定处理,同时在当年年度考核中定为不合格等次。
三、在工作日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脱岗,不在工作时间抹牌、或上网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聊天、观看影片、玩游戏、炒股票和买卖基金等)。
四、廉洁从教,不利用职业之便通过学生及其家长谋取私利。不乱收费或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书籍和其他商品,不对学生违纪行为进行经济处罚,不在校外兼课或从事第二职业,不举办以盈利为目的的各种补习班、补课班。
承诺人
永河中学
二0一二年二月五日
第二篇:永河中学教职工不乱办班
永河中学教职工不乱办班、乱补课、滥发教辅资料责任书
长期以来,我校广大教师以身立教,辛勤耕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但近年来,在全县范围内有极少数在职教师抵不住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直接或变相乱办班、乱补课、滥发教辅资料,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进一步端正行风,做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根据县教育局关于《红安县教育局治理教师乱办班、乱补课、滥发教辅资料行为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特制订“永河中学教职工不乱办班、乱补课、滥发教辅资料责任书”: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以廉洁从教为荣,以有偿家教为耻”的教育观念。
二、未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准组织3人以上(含3人)补课或辅导并收费;
三、未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准私自到民办学校任职任教或到社会培训机构兼职任教;
四、不准为乱办班、乱补课组织生源和提供场所;
五、不准动员、诱导、暗示或强迫学生参加各种课后补习班;
六、不准私自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
七、不准诱导、暗示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教辅资料;
八、不准布置“一辅”以外教辅资料上的习题作为学生作业而诱导学生购买教辅资料;
九、如违反以上规定,将作如下处理:
1、没收全部非法所得;视情节轻重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取消当年评优评模和晋职晋级资格;
2、对于一次处理后继续参与乱办班、乱补课或滥发教辅资料的教职工,在原处理基础上,考核一律定为“不合格”等次(不能晋升薪级工资),取消三年内评先评模资格;将待岗一年(待岗期间停发绩效工资)。对屡教不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教育局将取消教师资格,并依法依纪处理。
3、对参与乱办班、乱补课或滥发教辅资料的教师,是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除按1、2条处理外,免除所任职务;是特级教师、名师、骨干教师、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的,除按1、2条处理外,取消相应待遇和荣誉称号。
4、对乱办班、乱补课或滥发教辅资料问题当时未发现,后经举报查实的仍按以上规定处理。
教师(签名):
校长:
第三篇:永河中学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贺词
永河中学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贺词
永河中学校长尹群安
尊敬的永河中学第三届全体职代会成员:
您们好!
首先我代表永河中学校委会及全体教职工对在座的各位当选为永河中学第三届职代会代表表示热烈的祝贺。这说明在座的各位代表在过去的工作中表现突出,生活作风优秀,赢得各小组老师和全体老师的信任。金杯银杯不如同事的口碑,你们的当选肩负着一线教工的信赖,永河中学的重托。
变是永远的,学校也不例外。在永河中学工作二十多年的我目睹了永河中学的不断变化、起伏,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深刻领悟到班子团结、正气,教职工积极进取,凝成一股绳,再大的困难,学校也能朝好的方向发展,形成特有的进取的学校文化。这种文化引领学校持续地朝不断优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幸福地工作生活,一线老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健康地成长,学校踏着时代进步的脉搏走在前列。反之就是另外一种景象,教职工懒散,学生不守规,家长抱怨,社会不满,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相信有我们在座的代表齐努力,树正气,顾大局,一届一届传递爱校如家,尊重实际,务实工作的传统,我们看到的永远是健康发展的永河中学。
各位代表、校委会成员,开学初我们就提出爱永河中学,改善教育教学软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我个人更是全体员工发自内心的想法。想法是好的,目标的实现要有一个过程,要正确地运作。校长不是圣人,校委会成员更不是完美的智者,在带领团队途中,主观意识虽好,但方法上的偏差,考虑问题的不全面等都有可能,这就无疑损伤了教工的积极性,无心地让学校受损,这与爱学校相悖,所以把这种可能减小到最少甚至消除,就要依托在座各位奉献你的热情、力量、智慧。本着顾大局、尊重实际的态度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在目前阶段,国家对教育政策特别好,党的十七大重点是解决民生问题,而基础教育是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基础教育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今后任何一届政府领导对基础教育都不敢马虎,必须重视基础教育。我们要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教育内部,也一样是扶胜不扶败,扶持的是有斗志能做事的团队。我真心希望,在座各位带好头,不挑拨离间,讲利益于学校的话,利益于人民的话。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从捡起身边一片纸屑做起(去掉一切不必要的顾虑),做管理者的同时也做实践者,落实者,做学生最好的另一本教科书。用心收集大众心声,学校心声,发现问题,制定符合实际、尊重事实、能调动大多数教职工积极性的大政方针政策。
通过各位耐心、善意、真心的顾大局的献言献策,真抓实干,永河中学校园内一定能做到洁化、硬化、文化、绿化,师生讲礼貌,积极进取,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软环境,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一定可以实现的,我期待大家的真心参与!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进步,永河中学的明天更美好!谢谢大家!
2010/12/15
第四篇:黄冈市红安县永河中学
黄冈市红安县永河中学 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
自查报告
黄冈市红安县永河中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有序,校园占地面积56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学校各种设施齐全,拥有多功能厅、多媒体阶梯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师办公电脑和校园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设备,有图书室、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乒乓球室、篮球场和200米跑道塑胶操场。
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生400人,教职工85 人。学校组织机构健全:党委、校长室下辖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师资结构合理:高级教师4名,占4.7%,一级教师65名,占76.4%;本科学历80人,专业任课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标兵、教学能手、师德标兵累计40多人。近两年来我校教师有10人次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6人获市级荣誉称号;评优课中共有市级一等奖20余人次。
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坚持把创建黄冈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活动作为全校各项工作的重心,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依托,以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逐步形成了独具永河中学特色的学校文化。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断努力, 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初步显现。先后获得“湖北省绿色学校”、“黄冈市平安校园”,正在进行省级《家庭教育》的课题研究。学校自上而下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浓厚的教育科学研究氛围。
一、坚持科学发展的办学思想,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两行一静”教育为核心,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其中;坚持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国家课程“一个都不能少”,校本课程彰显永河中学特色;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中层干部包年级制度,向管理要效率、要质量;坚持不断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名校必须先名师”的理念,培养和造就一支名师队伍;坚持发展性评价,让师生的每次进步都能得到肯定;坚持平均分配教师和学生,关注每一名学生,不设快慢班,假期不办班、不补课,“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个学生”。
(一)加强队伍建设,为创建示范校提供组织保障
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治校水平。班子成员不断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作风民主。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合作沟通的机制,学校聘请行风监督员和家长委员会,定期通报学校办学情况,做到校务公开、透明,认真征求和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的各方面工作。班子成员职责分明、勤政廉洁,团结协作,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考评机制。为了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全面塑造教师的整体形象,学校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开展了“铸高尚师德,树良好形象”的系列活动,倡导“敬业、奉献、团结、进取”的文明之风,建立了科学的导向和激励机制。遵循发展性评价原则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考核,加大奖惩力度,引导教师在过程中求结果,在不断改进中求发展。
(二)构建科学管理机制,为创建示范校提供制度保障
1、构建科学化的管理体制,建立了以服务教学、服务学生为导向的岗位责任制度。学校实施“扁平化”的管理策略,降低管理重心,激发良性竞争,抓实管理常规。实行按月星级评比,评比结果纳入学期综合考核。常规管理实行师生值周制度、周总结月评比制,教学管理实行学期、学年质量验收评优制度,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性。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各项规章制度齐全,制定了《永河中学教职工行为规范》、《永河中学教学常规制度》,学校管理工作形成了以校长为核心,职能处室负责,相互配合,通力协作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所有这些都为学生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构建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学校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科学管理机制,形成了党、政、工、团一体化的管理机制。班子成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深入教学、深入一线,以朴素、务实的作风率先垂范影响教师,真正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以亲和力和人性化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班子成员能够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每一项学校制度和方案的出台,都先经过教代会的审议,把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
(三)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创建示范校提供物质保障。学校本着“高标准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健全校园信息网络,完善电子备课系统、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安装了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为打造数字化校园奠定物质基础,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教学电子化、信息网络化。理、化、生实验室和艺术功能室设施齐全、使用率高;图书室等服务性设施管理规范;同时按园林化标准对校园进行了绿化和美化,安全设施配置齐全,基本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和要求。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同时,我校围绕“为幸福奠基,为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式,采取切实可行,得力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创建黄冈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提供智力支持。
(一)精细化的常规管理工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最优化开展提供了保障。
1、计划详实,措施到位。期初制定详实的工作计划,期中专人逐项检查到位,期末及时总结,将每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此外,期初教务处编写了《永河中学领导听评课制度》和《永河中学领导参加教研活动安排》,学校中层以上领导深入各班听课,指导工作,使各年级教学工作秩序井然。
2、以细节管理为抓手,重点落实《永河中学教学常规》。坚持以细节管理为抓手,加大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认真抓好备、讲、批、辅、考等每一个环节。要求教师做到:备课尚实、教学有效、作业精当、辅导认真和考察缜密。教学常规的实施,使教师做到了心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所有这些都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最优化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全面具体的教师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共同成长。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永河中学始终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按需施教、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原则,明确目标、强化管理,促使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继续将国培、省培和校本培训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的同时,还依托“送教下乡”、“走出去、请进来”等教学研讨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全面系统的培训。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施青年教师的“拜师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
(三)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有力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育科研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第一生产力,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捷径,目前在我校上下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全面启动教育科研工作,每位教师都制定了自己的微型课题,分别从德育、教学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截至到现在学校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均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学校自上而下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浓厚的教育科学研究氛围。
(四)丰富多彩的校本活动为学生施展特长搭建了平台。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已在地理、生物、政治、学科教学与国学等方面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开设了“永河中学大讲堂”。各学科还根据学生特点组织了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实验技能训练,宣传展板;坚持乒乓球队、篮球队的训练;开设了经典诵读、校园集体舞等校本课程。校本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2010、2011年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中有10名学生分别获得各级奖励,6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奖;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省市读书征文活动中有3名学生获特等奖,9名同学获一等奖,14名同学获二等奖,25名同学获三等奖。
(五)人性化的教师评价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用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多元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反思等促进评价主客体发展的功能,帮助全体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职业道德、了解和尊重学生、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和交流与反思等四个方面对教师予以评价,关注教师个体差异和工作特点,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和进步,实现了教师自我发展。
(六)分层教育的实施,开创了学生管理的新途径。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水平,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在学习成绩、心理辅导、身体素质等不同方面制定不同的要求,实施分层推进,因材施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施“导师推进制”,有效克服了学生在某一科的学习中的短板现象;实施“春风教育”,使一些纪律偏差的同学找回了自信,重新认识了自我。
(七)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有力地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建设。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使用,充分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既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增强了团队意识。目前在绝大多数教师的课堂上,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正得以实施和开展。
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强化校园内涵发展。积极构建具有深刻内涵的校园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内涵发展实现全面优质。
(一)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打造精致的校园人文空间。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特点,精心构建丰富的物化教育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校建设被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来构思,把知识教育、人文美育、环保教育和生命教育融为一体,有机地融合在学校景观布局、功能分区和楼、广场、池的命名中,将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学生培养目标、学校发展方向等融化在景物文化建设中;建设精致玲珑的园林景观,在教学楼道内设置板面建设文化长廊,既有文学艺术,又有自然科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体现精神文明的思想及宣传精神文明的图片。各班教室均有班级文化与学习专栏。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触摸科学,不仅得到情操的锻炼,品德的发展,更得到灵魂的洗礼,思想的升华。校园达到了环境育人,人育环境,协调共荣,良性循环的良好效果。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打造品牌永中文化特色。学校努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逐渐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学校坚持“为幸福奠基,为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尚精致、文化引领、特色发展”的发展策略和“唯贤唯能、适才适位”的人才理念及“民主决策、自主管理”的管理原则,以“培养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儒雅学子”为目标,以“办精致教育,创品牌学校”的奋斗目标为引领,提出“明德健体,博学求真”的校训,形成“合作竞争,教学相长”的校风,“敬业乐群、立己达人”的教风,“学会学习,勤学善思”的学风。
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觉进取的信心;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国情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心理健康指导,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一切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学生们在校园文化中成长,在德育教育中传承文化。
(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保证素质教育示范校建设的全面落实。学校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保证各方面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度文化内容具体全面,可操作性强。学校面向全体教师,编印了《永河中学精细化管理手册》,把学校章程、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岗位人员职责、奖励章程等纳入其中。面向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编印了《班主任工作手册》、《年级组长工作手册》,再次明确了班主任、年级组长的职责,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开展学生德育与管理工作。面对学生,学校编印了《入学手册》、《学生管理手册》、《班级星级管理制度》、《教室布置细化要求》等,将中学生行为准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等纳入其中。全方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事事处处有章可循。
通过文化引领、制度规范、评价激励等方式使师生达到自省、自警、自律、习惯变成自觉行动的目的,完成文化育人的任务。在完善制度的同时注重了管理的人性化,关心师生身心健康,使他们在快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幸福成长。
四、构建德育体系,提升素质教育示范校建设水平。政教处牢固树立“育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倾心打造人文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以“两行一静”教育为核心,以“星级班级评比及授星”为载体,依托校园读书活动、文艺演出、科技实验、体育运动会等绿色学校建设活动为主线,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形成我校特有的德育工作特色,增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
(一)常规工作规范化。以“星级班级评比及授星”为载体,落实各项常规工作。通过班主任培训、班会、大型集会、校园广播站宣传、各班板报检查,卫生、安全检查等落实好各项行为规范。坚持每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推动了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生活感知能力及心理素质的提高。坚持各班劳动实践周、校园文明岗执勤活动。持之以恒的行为规范教育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真正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文明人。
(二)主题活动系列化
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德育活动,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一是开展读书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让师生增加文化底蕴。二是举办了校园文艺演出活动,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进一步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三是举办了科技实验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运用科学的精神。
四是开展体育运动会,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拼搏共赢的集体主义精神。2012年11月,我校初一年级一百名名学生在全校学生秋季运动会开幕式的学生集体舞表演中,以“激扬青春”为主题,表演动作大方自如,方阵变换巧妙自然,场面壮观,气势宏大,受到全校领导和全体学生的高度赞誉。
五是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积极开展主题教育。这些活动逐渐规范化、常态化,成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教育形式。
(三)实践活动常态化。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贯彻落实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秉承“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校政教处、团委每学期开展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校素质教育领域,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机制,围绕学雷锋活动开展了以下主题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诠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真正意义。
1、组织师生开展学习雷锋爱心捐助活动。组织全体共青团员开展“为贫困学生捐一本课外书”活动;组织九年级毕业生开展“我为母校留本书”活动。两年来,共为贫困学生捐书三千余册,为母校留书一千二百余册,还为灾区、为患重病的学生共捐款五万多元。
2、开展扮靓永河志愿者服务活动。每学期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扮靓永河—我为建设美好家园做贡献志愿服务大行动”活动。志愿者清理街道卫生死角,擦拭道路护栏、垃圾箱,铲除街道两侧墙壁、路牌、广告牌上的小广告;到公交车站点帮助搞卫生;清理永佳河河床的垃圾,投身“保护母亲河”活动之中,为服务家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开展“善行”在身边的活动。学校成立“校园志愿服务岗”,每星期五放学期间,学生志愿者协助交警保障学生安全通过路口;在校门执勤的志愿者主动帮助家长接送学生上下学。
4、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实施爱心行动。每年儿童节,校团委组织优秀共青团员为孤残儿童捐款,带着慰问品到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每年“重阳节”,组织全校师生为敬老院老人捐款、带去慰问品、表演文艺节目、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受到残疾儿童和孤寡老人的高度评价。
5、不断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如“黄麻烈士陵园”、“峰山敬老院”建设,充分利用其资源,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继续搭建“家长学校”平台,积极发挥家长和社会力量的作用,营造适合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逐步形成全员德育、全境德育的工作新机制。
五、当前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程,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不足,比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进一步筹集资金,改善办学和办公条件;更有效地治理校园周边的环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申报为契机,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建永河中学素质教育示范校”的梦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发挥已有优势,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善各项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长远的办学眼光,急学生所需,想学生所要,给学生所求,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主体,倾力打造人文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学习乐园、精神家园,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早日实现“办精致教育、创品牌学校”的目标,为我县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3年10月8日
第五篇:永河中学结题报告
永河中学《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家庭教育的现状,呼唤更理性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2010年11月,永河中学申请立项并获准实施国家级课题研究“家庭教育”,三年来,在各级教研专家的指导下,在学校课题组成员的执着探索中,我校从“积极尝试”到“形成特色”,走出了一条农村学校开展家校结合的教育新路。
一.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1.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教育是家长教育的一部分.家长教育是指家长如何从自然型变成成熟型,而家庭教育更多的是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包括与孩子的平等交流、向孩子学习等方面.因此,家庭教育的内涵,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是家庭的学习,包括家庭成员的学习;狭义的是指如何教育孩子,使孩子快乐成长。
2.开展家庭教育研究的背景
家庭教育方式对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难点问题。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2012年,一份对全国22个省市6~15岁儿童的调查发现,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2%。2005年,北师大在北京、河南等5省市抽样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为18.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为5.2%。2010年,我校课题组对全校420名学生的学业、心理、行为及家庭现状进行了调查,据统计,学习有困难的占15.3%,行为有偏差的占7.6%,心理有障碍的占3.2%,生活习惯不良的占8.9%,单亲家庭的占4.1%,隔代抚养家庭占31.2%。家教环境不良的占9.4%。2011年,在对全校学生家庭结构与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查中,发现有72.1%的学生为留守儿童。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农村部分中小学生的监护人主体的变更,其家庭教育方式呈现多样化态势:放任型占21.8%,专制型占18.4%,矛盾型为12.5%,民主型为47.3%。这造成了农村家庭教育的严重错位与缺失,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制约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关于家庭教育的形式,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形式中“集体指导”比率最高,超过50%,然后依次是“个别指导”、“文字音像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比率在10%到20%之间。家长接受“个别指导”时,4种具体形式的比率高低次序为“电话、书信沟通”、“在校接待”、“家庭访问或上门服务”和“个别咨询”,比率分别为33.5%、28.1%、20.9%和17.5%。家长在接受“集体指导”时,3种具体形式的比率高低依次是“讲座报告”、“亲子活动指导”和“讨论辨析”。指导单位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文字音像资料”中,“书报杂志书籍等文字材料”的比率最高,接近60%。家长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接受指导时,采用“上网查询”的比率最高,接近60%,与现实相比较,家长期望“网上直接面谈”的比率要高出现实2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婴幼儿和幼儿家长更为突出。
3.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探明农村中小学生家庭的不同类型与家教方式,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索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和谐合作,优化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的有效机制。为我国农村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鲜经验。
本课题研究以永河中学为实验基地,辐射到本地其他中小学,实现区域性协同合作。课题组自筹经费5.5万元(中学公用经费划拨),建起了一流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中小学学生心理测评系统,配备了自动化办公系统,成立了强有力的课题研究班子。本课题研究计划2013年12月完成。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系列论文和专著。
4.课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希望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类别中,比例最高的是“本年龄
段内易发问题的处理”,占50%左右,“家庭教育有关的系统的知识和方法”的比例其次,占三分之一左右,“家庭教育过程中特殊问题如何解决”的内容约占一成半。“易发问题的处理”和“特殊问题的解决”两项反映“针对性和个性化”要求指导形式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家长的期望。在针对本年龄段学生发展中存在问题确定的指导内容中,无论是现实还是期望,“思想品德”的比例都列位最高,并稳定在34%-35%之间,从一个角度说明家庭对德育指导从总体上还是比较重视的。而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确定的指导内容中,3项不同内容的比例排列的次序是“教育能力”、“教育观念”和“教养态度”,比例分别为46.3%、32.3%和21.5%。针对这些现状,课题研究内容以“本年龄段家庭教育中易发问题的处理”作为指导内容的主体;根据家长需求和实际可能,适当增加“对特殊的、个别的问题”如何解决的指导;对“系统知识和方法”介绍需要在提高指导质量的同时适当降低难度;在对家长介绍学校教育情况时,仍应继续坚持以“学生在校表现”为重要内容,为了提高介绍质量,需要进一步了解家长的需求,研究如何介绍才能产生积极作用。
5、课题研究的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检索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提升教育理念。②.行动研究法:关于加强家校沟通提高班级管理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
③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法、座谈会、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卡、校长信箱、校长公开电话等形式。
④.经验总结法:依据一定的理论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对教学实践按课题研究要求进行阶段性小结和课题研究结果时的总结,形成专题报告与论文。
⑤案例研究法:根据教育实践形成案例,进行思索,摸索规律。
⑥经验交流法:利用家长学校、教子心得征文、学习型家庭评选等形式,交流经验,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1、进一步查阅最新文献综述,检索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国内研究现状。课题组查阅了几部专著和20多篇相关论文,如:易志勇《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规范管理》,郑和钧《学校心育系统协同构建的理论与实践》,孟育群《中小学生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陈鹤琴《家庭教育》等。把握了国内教育科研部门和教育专家对优化家庭教育方式所作的诸多有益的探索,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题论证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的界定和研究的内容。2011年3月课题组召开了开题论证会,县教研室以及课题组全体人员参加了开题论证会。在明确课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家庭”根据中小学生的监护与教养状况分为三类:一是自然家庭,指学生由父母双方教养的家庭;二是单亲家庭,指学生只有父母中的一方教养的家庭;三是寄养家庭,指学生不由父母直接教养的家庭。“教育方式”指原生态的教育状态所形成教育形式和方法。原生态教育状态包括家长的功利意识、话语、情感、态度、职业、文化和思想道德品质,还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等。由这种状态所形成的教育方式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有民主型等,消极的有专制型、放任型、矛盾不一致型等。“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是指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给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带来的变化状态。积极的家教方式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消极的则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3、将家庭教育方式对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纳入了学校近几年的工作计划,把课题研究列入议事日程。提出了实施措施:
(1)前测:采用中小学生心理测评系统,测验1~6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测验7~9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家长进行亲子关系诊断测验。采用自行设
计的家庭教育问卷,从农村中小学生主要监护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长的工作状况、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4个维度测评家庭教育现状。通过统计学处理,揭示家庭教育方式与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2011年7月课题组开展永佳河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弄清了农村中小学生心理现状,初步探明了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2)实施优化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的操作计划,包括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
(3)后测。采用同样的问卷量表,调查、测评家长和中小学生,对前测、后测进行统计学处理。
(4)以探明家庭教育方式对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和优化家庭教育方式为重点,结合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与结题,召开研究成果报告会。
4、课题组制定了课题行动研究方案,构建研究平台。
(1)建立了一所示范家长学校,设立了四个家庭教育辅导站。
(2)开拓了一条亲子情感绿色通道。利用电话、网络、书信等形式,增进亲子沟通,情感交流。
(3)利用节假日开展亲子互动,改善亲子关系,尤其是单亲家庭和寄养家庭的亲子关系。
(4)开展“构建家庭平台,共育留守花朵”的全校性家访活动,家校结合,让家长努力探求良好的家教方式。
(5)全校各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团体心理辅导”课,充分发挥个体心理咨询和知心话信箱的育人功能。
5、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不断修订完善个案研究工作方案,加强对课题组人员研究工作的督查。坚持课题组人员学习日制度不动摇,促进课题组人员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
6、注重资料积累归档、成果呈现和经验推广,引导课题研究深入有序开展,保障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聘请专家对课题予以及时指导,确保课题研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其中,几个主要阶段是:
第一阶段:启动准备探索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3月)
提出课题,建立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学习有关理论。收集有关班主任工作学习的文献书刊,文摘资料。进行班级管理理论学习,初步进行有关探索。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3年4月)
理论研究和信息收集阶段,在各课题组讨论、研究、初步探索的基础上确立子课题,开出探索课,并汇编成册,写出教学后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开展研究、写出论文,进行探索。
第三阶段:课题深化研究阶段(2013年5月---2013年12月)
进行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教管理水平的研究的实践。在上阶段实践研究基础上,对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教管理水平的研究学习进行修正、完善。组织教师、家长学习、实践教育理论,进行案例研究和子课题研究及教学模式的探索,经验交流、家教管理现场展示以及实践操作研究的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论文集、个案集、札记集等。
三、初步形成的重要研究观点
1、团队合作,全员参与是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课题组成员、教师是课题研究的主体,是课题研究的核心力量。课题组主研人员尤其是班主任是研究实验的操作者,诸如问卷调查、家访、建立亲子情感通道等诸多细化工作需要他们的热情参与和配合。充分发挥其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至关重要。
2、专家引领与指导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关键。各级教育科研专家群体是课题研究的指导
者、领航者,决定着研究方向,正确的导航,使课题研究少走弯路。专家指导论证为课题研究拨开了迷雾。如个案跟踪、不同家庭结构的不同教育方式的干预策略等。
3、本课题研究的本质在于优化农村家庭教育方式。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探明农村中小学生家庭结构的三种类型和四种家庭教育方式,是为了深刻理解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双重影响,从而提出优化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的原则、内容、途径和方法,以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把课题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系统,可采取定点实验、个案跟踪、团体辅导、区域推进的具体策略。
四、主要阶段性成果
1、课题组已形成1本专著,汇编了23多篇课题研究资料。
2、撰写了33篇论文。
3、课题研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多次作经验交流。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设想
1、存在的问题:
(1)专著的撰写进度相当缓慢。
(2)1~6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报告有待发表。
(3)个案研究有待深入。
(4)课题研究经费比较紧张。
2、下阶段设想:
(1)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家庭教育方式与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2)探讨和实施优化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的操作体系,包括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
(3)后测。采用同样的问卷量表,调查、测评家长和中小学生,对前测、后测进行统计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