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2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21:5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2012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2012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2012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

湘教通〔2012〕205号

关于2012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 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市州教育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

根据我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基本要求(建设方案)的通知》(湘教发〔2011〕13号)、《关于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湘教通〔2011〕230号)和《关于印发<湖南省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规划>的通知(湘教发〔2011〕49号)精神,现就2012年度我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度立项数

2012年,我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立项数为: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6所,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25所,示范性特色专业35个(高职10个,中职25个),特色专业50个(高、中职各25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3个,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6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5个,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20个。

二、申报条件、申报主体和申报材料

项目申报条件、申报主体和申报材料原则上按照我厅《关于

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湘教通〔2011〕230号)的相关要求执行,其中,示范性特色专业项目还要报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立项原则

1、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项目重点支持当地政府和学校主管部门重视学校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职业教育发展有关政策,学校发展环境好,有较好办学基础的学校。

2、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项目重点支持县(市区)人民政府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有力、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有成效,牵头学校有较好建设基础的地区。

3、示范性特色专业、特色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项目重点向我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和技能型紧缺人才相关专业倾斜。

4、考虑到着力构建与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专业布局,充分发挥示范性特色专业和特色专业在不同专业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十二五”期间,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原则上每个专业只立项1个专业点,中职示范性特色专业原则上每个专业立项不超过3个专业点;高职特色专业原则上每个专业立项不超过2个专业点,中职特色专业原则上每个专业立项不超过5个专业点。

5、为了推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我省职业教育整体水平,—2—

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立项时,每所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原则上不超过2个。在同等条件下向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倾斜;特色专业总体布局适当考虑区域和学校平衡。

四、申报范围与数量

1、示范性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和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项目,应在各职业院校报我厅备案的重点建设专业大类内申报,申报数量每个学校每个项目不能超过1个。已立项建设的特色专业可以申报示范性特色专业,但不重复立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学校申报示范性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和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项目的专业,应为本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的重点建设相关专业。

2、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项目,在同一县市区不重复申报。

五、申报方式

2012年度我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采取网

上申报和书面申报同时进行的方式。

1、网上申报。申报单位登录“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系统”(IP地址:http://222.247.40.66/evaldl/),填写申报项目基本信息,上传项目申请报告(扫描件)、项目申报表、项目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建设任务书,填写申报材料附件的网页链接

—3—

地址,其中,申报示范性特色专业的还需上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申报材料附件包括:①项目申报单位概貌及项目相关情况介绍的视频(时间不超过10分钟);②项目建设情况陈述视频(示范性特色专业和特色专业项目由专业负责人陈述,其他项目由申报单位负责人陈述,视频时间不超过10分钟);③与项目有关的场地设备和资料等照片;④其他相关支撑材料。同时,学校分项目建立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专门空间,空间内容包括规定的项目申报材料及相关附件,涉密资料可不上传空间。项目空间建设按2011年项目申报的《空间操作办法》执行。

2、书面申报。申报单位将项目申请报告、项目申报表、项目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建设任务书(示范性特色专业项目另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纸质材料和所有申报材料的电子稿(含相关附件)刻录成光盘(均一式二份),报送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评估与咨询专家委员会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高职院校申报项目纸质材料和光盘由学校汇总后直接报送;中等职业学校相关项目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项目的纸质材料和光盘由市州教育局汇总,并通过“湖南省职业教育重点项目管理系统”打印汇总表,审核盖章后统一报送。秘书处地址:长沙市教育街11号,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804室,邮编:410005,联系人:彭文胜,联系电话:0731-85182380、84402996;汪忠明(高职),联系电话:0731-84714937,***;彭文科(中职),0731-88882736,***。

—4—

六、申报时间

2012年度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5月20日,逾期不受理。

七、其他

1、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建设教育强市、教育强县的总体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系列方针政策,进一步调整区域内教育结构特别是高中阶段学校布局,确保普职协调发展,进一步整合职教资源,加强区域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在项目申报时,各市州教育局要强化项目基本条件审核,凡不符合项目申报基本条件的,不得申报职业教育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2、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要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本级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凡申报职业教育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中职相关项目必须是市州级重点建设项目,高职相关项目必须是校级重点建设项目。

3、各地各校要从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明确重点建设专业大类,以重点建设专业为引领,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4、申报单位要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认真研究和充分论证,按照我厅印发的相关项目建设基本要求或建设方案,合理确定项目建设目标与思路,明确建设内容及具体建设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5—

保障措施,使项目建设方案科学可行,项目建设任务具体明确。

5、各申报单位要严格按照项目申报要求准备申报材料,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或不具备申报条件的,不予受理。申报单位必须确保申报材料客观、真实,不得弄虚作假,否则取消其参评或立项资格。

—6—O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二

第二篇: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验收通过的项目

附件1:

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 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验收通过的项目

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共22所)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带“*”为免于验收评审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

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共47所)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

*长沙财经学校(原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学校)湖南省工业贸易学校

长沙市望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原望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湖南省宁乡师范学校(原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浏阳市职业中专

*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

*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湘潭生物科技学校 湖南省江南工业学校

湘潭县职业技术学校(原湘潭县第二职业中专学校)*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衡阳市工业职业学校 新邵县职业中专学校 *隆回县职业中专学校 *中南工业学校

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 *岳阳县职业中专学校 华容县职业中专学校 湘阴县第一职业中专 *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 临湘市职业中专学校 常德工业学校

常德汽车机电学校 常德财经学校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临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湘北职业中专 津市职业中专学校 张家界旅游学校 慈利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益阳电子工业学校 桃江县职业中专学校 *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 沅江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 *郴州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学校 *永州工贸学校

湖南省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怀化万昌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原怀化市民族职业中专学校)冷水江工业学校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专学校 吉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带“*”为免于验收评审的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

三、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共34个)长沙县职教中心

长沙市望城区职教中心(原望城县职教中心)宁乡县职教中心

浏阳市职教中心 醴陵市职教中心 湘潭县职教中心 湘乡市职教中心 韶山市职教中心 衡南县职教中心 祁东县职教中心 隆回县职教中心 洞口县职教中心 武冈市职教中心 岳阳县职教中心 华容县职教中心 湘阴县职教中心平江县职教中心 汩罗市职教中心 澧县职教中心 桃源县职教中心 石门县职教中心 津市市职教中心 张家界市永定区职教中心 南县职教中心 安化县职教中心 沅江市职教中心 郴州市北湖区职教中心 永州市零陵区职教中心 祁阳县职教中心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职教中心

双峰县职教中心 涟源市职教中心 吉首市职教中心 泸溪县职教中心

四、高职精品专业(共98个)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电子技术 民政管理

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 计算机信息管理 市场营销 证券投资与管理 心理咨询 电气自动化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数控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会计电算化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软件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数控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飞机维修

检测技术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影视动画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影视表演

护理

畜牧兽医

医学检验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气化铁道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软件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软件技术

电脑艺术设计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艺术设计

园艺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技术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工程造价

汽车运用技术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汽车电子技术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保险职业学院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

国际贸易实务

会计

社会体育

工程测量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酒店管理

营销与策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

模具设计与制造

法律事务

会计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畜牧兽医

园林技术

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煤矿开采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数控技术

环境监测与评价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

人物形象设计

数控技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五、高职精品课程(共102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种子生产与经营

护理

药学

护理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

应用化工技术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建筑设计技术

工程造价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会计电算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商务

艺术设计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火电厂集控运行

水利工程

铁道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铁道机车车辆

安全技术管理

老年健康照护 VB程序设计 火化机原理与操作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电力电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实用养老机构管理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民间工艺继承与创新

电子技术

图形图像处理

数控加工实训

计算机辅助制造

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

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

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

电视画面编辑

语言表达技巧

助产学

养猪与猪病防治

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临床检验基础技术

自动检测技术

数控编程与操作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牵引电器的检查与维护

PLC控制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审计实务

JSP程序设计

工业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保险职业学院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

会计核算基础

皮鞋工艺

Java程序设计

室内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

成衣产品设计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

桥涵施工技术

工程力学

公路工程造价编制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检修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

面向.NET的Web程序设计

税务会计

基础会计

会计综合实训

网球

财产保险

国际贸易实务

外贸业务英语

Java语言程序设计

模拟导游

文件检验

导游实务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

电信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传染病护理

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训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

电气控制与PLC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环境工程微生物

环境影响评价

花鼓戏声腔

PLC及其应用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法

种子生产技术

基础护理技术

电子设计与制作

护理药物应用

机械制图

药用植物

化工制图

电子技术应用

建筑施工组织

建筑构造与识图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焊条电弧焊技术 石油化工仿真 石油炼制技术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 服装品牌设计与企划 安全检查与监测监控 网络操作系统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模具钳工 单元机组运行 水电站继电保护 现代物流概论 仓储与配送 建筑施工技术 铁路客运组织 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湖湘旅游文化

六、高职专业带头人(共193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 老年服务与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社区康复 劳动与社会保障 计算机信息管理

唐伟奇 陈卓颐 邓文达 唐春霞 罗洪英 刘志红 胡伏湘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 数控技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航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电子声像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控技术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电视节目制作 影视动画 金融管理与实务 主持与播音 编导 网络系统管理 医学影像技术 农产品质量检测 畜牧兽医

方玲玉

董建国

彭跃湘

邱丽芳

谭立新

黄苹

李颖

朱运航

刘楚达

王建平

李建跃

李仲秋

宋烨

刘长生

陈勇

杨坤玉

洪小丽

吴振峰

劳光辉

雷珺麟

石莉萍

李凌

李林

陈彦

唐陶富

尹颖

于桂阳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 护理 软件技术 数控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气化铁道技术 数控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物流管理 产品造型设计 装潢艺术设计 软件技术 电脑艺术设计 应用电子技术 装潢艺术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 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畜牧兽医

桂重阳

谢玉琳

彭勇

喻丕珠

刘小春

刘志成张莹

周虹

翁健红

周红

吴献文

谢树新

陈承欢

唐亚平

曹雄彬

雷明智

丰明高

江文

周海清

洪志刚

蒋尚文

成奋华

宋艳辉

李杰

杨中文

张群哲

欧阳叙向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 欧阳中和

园艺技术 肖君泽

畜牧兽医 刘鹤翔

机电一体化技术 刘晓魁

种子生产与经营 刘唐兴

兽医

何德肆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张秀玲

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 邹静蓉

工程造价 李柏林

工程监理 唐杰军

汽车运用技术

张葵葵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王定祥

汽车运用技术 陈曙红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匡希龙

工程造价 张晓妮

汽车运用技术

阳小良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张炳根

工程监理 闵涛

汽车电子技术

马云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 谭任绩

物流管理 邹敏

会计 周伟华

市场营销 简彩云

软件技术 赵敏之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黄会雄

应用电子技术 陈寿才

市场营销

王娜玲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保险职业学院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贸易实务 瞿启平

环境地质工程技术 徐耀鉴

建筑工程技术 傅刚斌

酒店管理 周静波

工程测量技术 喻艳梅

钻探技术 申晓春

保险实务 付菊

金融保险 王健康

应用英语 刘亚非

保险实务 肖举萍

金融保险 张旭升

会计电算化 李岚

国际商务 李细平

动漫设计与制作 刘永东

市场营销 翟江南

工商企业管理 缪富民

机电一体化技术

唐诚

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 周世军

会计 王志辉

财务管理 刘倩

旅游管理 覃业银

畜牧兽医 何华西

园林技术 左家哺

森林生态旅游 屈中正

园艺技术 易诚

园林技术 陈盛彬

畜牧兽医

刘振湘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通信技术 计算机通信 计算机通信 电气自动化技术 护理 营销与策划 模具设计与制造 市场营销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

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 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矿山机电 机械设计与制造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数控技术 机械设计与制造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食品营养与检测

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 环境监测与评价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舞蹈表演

蒋青泉

张治元

胡远萍

陈罗湘

苏银利

谢平楼

支校衡

彭石普

李波勇

刘诗安

李景福

张海筹

祖国建

胡治民

唐立伟

陈育新

阳尧端

罗正斌

陈益林

郭紫贵

周凤霞

张滨

郭正

陈剑虹

姚运先

孙蕾

林凤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人物形象设计 主持与播音 电气自动化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种子生产与经营 应用电子技术 护理 口腔医学 软件技术 护理 临床医学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 应用化工技术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工程造价 城镇规划 建筑工程技术 工业分析与检验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会计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工商企业管理

李霞英

李燕湘

鲁波涌

杨翠明

施大发

王聪田

颜学义

吴丽文

尚云峰

文平耿

朱明瑶

李雪兰

张森林

汤光华

颜鑫

李平辉

周哲民

胡六星

陈芳

郑伟

王霞

陈文良

吴荐辕

廖有贵

夏由清

邱葭菲

戴旻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湖南省广播电视大学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七、中职精品专业(共78个)学校名称

会计电算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 装潢艺术设计 电脑艺术设计 服装设计 广告设计与制作 矿山机电 计算机网络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供用电技术

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物流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设计技术 铁道机车车辆 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械设计与制造

矿山安全技术与监察安全技术管理 应用英语 商务英语 应用日语

专业名称 管友桥

朱爱元

彭桂秋

袁海明

李洁

刘英武

黄靖龙

范双南

刘海渔

朱双华

郑丹青

贺令辉

李付亮

陈建华

唐小萍

陈安生

袁清武

陈湘

廖友军

刘殿武

龚声武

王振芳

罗小玲

陈爱平

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

长沙航天工业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数控技术应用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原长沙市工商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电子技术应用

长沙财经学校(原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建筑工程学校 湖南省工业贸易学校

会计

工业与民用建筑 模具设计与制造 饭店服务与管理

长沙市望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原望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

湖南省宁乡师范学校(原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长沙环球职业中专学校 浏阳市职业中专 株洲市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湖南省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 株洲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服装制作与营销 模具设计与制造 烹饪

饭店服务与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 饭店服务与管理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原醴陵市职业中专学校)

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湘潭生物科技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数控技术应用 旅游服务与管理 畜牧兽医

湖南省江南工业学校

园林

模具设计与制造

湘潭县职业技术学校(原湘潭县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湘乡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核工业卫生学校 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衡阳市中南科技财经管理学校 衡阳市工业职业学校 衡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常宁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邵阳市榕成机械模具职业技术学校邵阳市工业学校 邵东县职业中专学校 隆回县职业中专学校 中南工业学校

岳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

岳阳县职业中专学校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 临湘市职业中专学校 常德工业学校

常德师范学校(原常德旅游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护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技术应用

模具设计与制造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旅游服务与管理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服装设计与工艺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电子技术应用

焊接

机械加工技术

会计

旅游服务与管理

商务外语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数控技术应用

汽车运用与维修

电子技术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常德汽车机电学校 常德财经学校

常德计算机职业学校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临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湘北职业中专 津市职业中专学校 张家界旅游学校 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

沅江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原郴州工业学校)

郴州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学校

祁阳县职业中专学校

永州工贸学校

江华瑶族自治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省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怀化商业学校

怀化万昌中等专业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

模具设计与制造

会计

计算机软件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服装制作与营销

机械加工技术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服装设计与工艺

旅游服务与管理

园艺

计算机及应用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电技术应用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服装制作与营销

电子技术应用

数控技术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应用

服装制作与营销

电气运行与控制

计算机及应用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通信技术

汽车运用与维修

娄底市卫生学校 冷水江工业学校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专学校

八、中职精品课程(共83个)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

护理

数控技术应用 机械加工技术

射线检测 超声波检测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原长沙市工商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

PROTEL电路设计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长沙财经学校(原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建筑工程学校

湖南省工业贸易学校

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

会计基础

仓储与配送作业实务 建筑识图与构造 建筑工程预算 餐饮服务与管理 模具制造技术 蔬菜生产

长沙市望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原望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控发动机维修

湖南省宁乡师范学校(原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长沙环球职业中专学校

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省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计算机网络组建 电子技术基础 模具制造技术 室内装饰品位设计 面点工艺

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湘潭生物科技学校 湖南省江南工业学校

餐饮与客房服务 旅游服务礼仪 家畜传染病学 数控编程

湘潭县职业技术学校(原湘潭县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湘乡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核工业卫生学校 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衡阳市中南科技财经管理学校 衡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衡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衡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祁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工基础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护理技术

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 服装工业样板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 制冷及空调原理与维修 电工知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导游实务 广告设计与制作 室内设计

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原湘南中专学校)Photoshop图像处理 邵阳市工业学校 邵阳市计算机学校 邵东县职业中专学校 新邵县职业中专学校 洞口县职业中专学校 中南工业学校

服装打板与车板 财务会计 电子技术基础 数控机床加工技术 c语言 焊接工艺 焊接结构生产 管道安装工艺 岳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原岳阳财经中等专业学校)

岳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 岳阳县职业中专学校

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 临湘市职业中专学校 华容县职业中专学校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常德汽车机电学校 常德工业学校

常德师范学校(原常德旅游学校)

常德财经学校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湘北职业中专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企业财务会计 导游基础知识

电冰箱、空调器原理与维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数控加工技术 汽车电器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数控加工技术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电脑主板维修技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 导游实务 企业财务会计 机械制图与AutoCAD 会计电算化 机械制图

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 女装设计 电工与电子技术

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原郴州工业学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原郴州市交通学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学校

服装缝制工艺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 永州工贸学校

江华瑶族自治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省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怀化商业学校

娄底市工贸职业中专学校

服装结构制图原理与推板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服装缝制工艺

Photoshop平面美术设计 可编程控制技术 3DSMAX室内外装潢设计 电视技术

计算机外部设备维护维修 推销实务

新化县职业中专学校(原新化县工业职业中专学校)

冷水江工业学校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专学校 湘西自治州文化艺术职业学校

九、中职专业带头人(共313人)湖南信息工程学校 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

商务外语 人力资源管理事务 旅游服务与管理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 电气运行与控制 人力资源管理事务

朱文欣 谢乾安 易红兵 蔡获云 黄升平唐海波 彭荣贤 廖海英 陈世钧 周梁 刘才志

电工技术基础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基础 数控加工技术 土家族民间舞训练

长沙市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长沙航天工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模具设计与制造

电子与信息技术

微电子技术与器件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原长沙市工商职业中专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工业与民用建筑

机械加工技术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长沙电子技术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计算机及应用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通信技术

计算机及应用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

电子技术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通信技术

长沙财经学校(原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学校)会计

计算机及应用

会计

会计

金融事务

国际商务

国际商务

金融事务

长沙财经学校(原长沙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杨玫

邹红卫

朱友莲

杨明辉

彭浩

谭剑超

张宇

张伟旭

王秀红

林干祥

吴明波

谭永

荣红林

刘国云

胡坚

李平松

高席兰

贺红

易去劣

曾佳

王容

张平

岳晓春

王朝辉

烹饪

长沙财经学校(原长沙铁路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建筑工程学校 湖南省工业贸易学校

航空服务 饭店服务与管理 工业与民用建筑 数控技术应用 饭店服务与管理 模具设计与制造

杨文斌

王玲 文会英 陈晖 刘毅斌 刘丹 刘建华

长沙汽车工业学校(原长沙市机电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机械制造与控制

林南 彭立珍

长沙国宾外事旅游学校(原长沙国宾旅游外事管理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王旭

长沙市望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原望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旅游服务与管理 机械制造与控制 机械制造与控制

易伟 王敏 李霞云 戴石辉

湖南省宁乡师范学校(原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环球职业中专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及外设维修 计算机软件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计算机及应用 电子技术应用

周文华 宋庆宪 赵万年 丁星明 肖义军 文辉 沈恒 周文峰

浏阳市职业中专 服装制作与营销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

针织工艺

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工艺美术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电机与电器

工艺美术

美术设计

株洲市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

焊接

湖南省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烹饪

烹饪 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及应用

商务外语

计算机及应用

商务外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旅游服务与管理

商务外语

计算机软件

饭店服务与管理 株洲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

电子商务 攸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计算机及外设维修 炎陵县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软件

苏雪珍

罗政球

罗小红

谭武南

林芬红

陈永建

尹锷

刘咏梅

刘少军

易奇

吴平

周军亮

钟家兴

易剑英

蔡敏洁

李彦达

陶欢

陈智

雷晓云

霍晓庆

蔡晓莲

唐炼文

侯谭刚

李秋萍

夏湘文

贺年辉

唐亮明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原醴陵市职业中专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计算机及应用

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数控技术应用

国际商务 湘潭生物科技学校 畜牧兽医

园林

农村经济管理

园林

农村经济管理

文秘

湘潭生物科技学校(原湘潭机械电力学校)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湖南省江南工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数控技术应用

湘潭市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会计 湘潭烟草中专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电子与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湖南省经济贸易职业中专学校 会计

会计

湘潭县职业技术学校(原湘潭县第二职业中专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田学寨

陈健

陈萍

赵澄清

王惠君

孙健

刘春奇

周金芝

许启德

郑斌

舒青根

胡志军

胡建波

张兴强

张桂香

马元恺

曹新社

黄宇红

马奇志

梁小红

王超

余亚明

张立新

周舜庚

湘潭县职业技术学校(原湘潭县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汽车运用与维修

湘乡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计算机及外设维修 核工业卫生学校 护理

药剂

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服装制作与营销

电子与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衡阳幼儿师范学校

家政与社区服务

衡阳市中南科技财经管理学校 机械制造与控制

计算机软件 衡阳市工业职业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衡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衡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气技术应用

计算机软件

衡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计算机及应用

旅游服务与管理

饭店服务与管理

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服装设计与工艺

祁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工艺美术

服装设计与工艺

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原湘南中专学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

李雪辉

袁伯新

李梅阳

晏俊泽

刘莉华

周书春

黄晓娣

戴金文

唐连三

杨白

罗斐

银奕淇

尹南宁

雷德良

屈贵华

许泓泉

欧阳美荣

宋智勇

陈洪敏

旷玉清

赵新根

文颖

陈文俊

高海波

阳平

常宁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邵阳市工业学校 工艺美术 邵阳市计算机学校 会计

会计

邵东县职业中专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新邵县职业中专学校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计算机及应用 隆回县职业中专学校 计算机及应用

电子技术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服装设计与工艺 武冈市职业中专学校 工艺美术

文秘

文秘 中南工业学校 焊接

焊接

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数控技术应用

数控技术应用

模具设计与制造

电子技术应用

岳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机械加工技术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会计

机械制造与控制

张兰桂

段伟

刘菲菲

欧阳志宏

朱世明

朱开求

刘爱国

谢胜中

史春水

段卫辉

刘小华

宁松

蒋琳

夏光华

张鸿科

徐慧波

方军南

杨育红

贾华川

符兴承

杨志国

杨觉荣

黄玲

陈庸柱

黄姿文

周瑞云

刘强辉

机械制造与控制

金融事务

统计

岳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原岳阳计算机学校)

计算机及应用

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 电子商务

商务外语

旅游服务与管理

市场营销

饭店服务与管理 岳阳县职业中专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计算机网络技术

服装制作与营销

计算机软件

岳阳县新科职业技术学校 饭店服务与管理 华容县职业中专学校 服装设计与工艺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电技术应用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机械制造与控制

服装设计与工艺 湘阴县第一职业中专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机械加工技术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数控技术应用

何克诚

徐庚

汤荣

胡仲南

宋红平

瞿庆大

龙美华

张心华

王玉梅

李月朗

李晔

杨胜

吴芳玲

冯波霞

李波

胡蓉

张政军

温作荣

蔡艳武

杨用开

殷秋娥

张胜波

张念军

易国华

彭向阳

李和元

机械制造与控制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 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机电技术应用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电气技术应用

电机与电器

计算机及外设维修

计算机软件 临湘市职业中专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

电气运行与控制 常德工业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电子技术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常德师范学校(原常德旅游学校)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旅游服务与管理

常德汽车机电学校(原常德市职业中专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 常德汽车机电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服装制作与营销 常德财经学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

会计

模具设计与制造

金融事务

金融事务

吴锦艳

余向阳

李铁光

杨宗武

刘知良

钟求宝

胡志高

徐爱国

胡军

陈红阳

吕小明

宋祥弟

陈建平

胡蔚蓝

林志杰

青辉阳

辛勤

王进新

方青林

高业志

李建辉

肖薇

刘立

盛琼

彭道琼

会计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服装设计与工艺 桃源县职业中专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数控技术应用 湖南湘北职业中专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电气运行与控制 津市职业中专学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服装制作与营销

电气运行与控制 张家界旅游学校 饭店服务与管理

旅游服务与管理

慈利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桑植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建筑与工程材料 益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 益阳电子工业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益阳市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计算机及应用

数控技术应用 电子技术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

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 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

园艺

李宗祥

胡军

周乾静

毛彩东

王本为

陈莹燕

罗洪杰

周金满

余秋云

任军

易辉军

卢鹰

杨伟明

吴梅英

孟德胜

胡晓君

岳楚华

张贵华

毛先树

赵子能

郭建斌

刘建辉

徐明亮

夏建华

杨欣

林银良

黄太平

养殖

计算机及应用

养殖

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原安化县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沅江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原郴州工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电技术应用

汽车制造与维修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原郴州市交通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

郴州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数控技术应用

郴州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 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

烹饪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学校 计算机及应用

服装制作与营销

电子技术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数控技术应用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服装制作与营销

计算机及应用

姚精兵

雷鸣

谢铁牛

丁光辉

莫汉初

黄曙

刘文锋

陈海波

黄小江

袁亮

龙山青

侯付军

邓满元

雷隆兴

王平安

曾庆军

任佳兴

蒋淑玉

张月鹏

郑清平

眭光明

彭其战

曾恩

邓建荣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机械加工技术 祁阳县职业中专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数控技术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

数控技术应用

模具设计与制造

电子技术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永州工贸学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

计算机及应用

汽车制造与维修

服装制作与营销

电子技术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宁远县职业中专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

舞蹈表演

美术绘画 永州方正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及应用

江华瑶族自治县职业中专学校 服装制作与营销 湖南省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数控技术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湖南怀化商业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李文辉

李博

龚建军

龚林荣

陈顺宝

谢爱军

蒋艳丽

颜建国

夏建成王云雁

陈秋平

邓林

蒋健中

邱艳华

周胜彩

容从武

于东湘

雷柳清

李小春

黄权喜

翟新安

谭海英

张斌

崔豫军

谢先安

刘崇健

王忠诚

计算机软件 怀化万昌中等专业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

汽车运用与维修

溆浦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 湖南省芷江民族职业中专学校 计算机及应用

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原怀化市民族职业中专学校)

幼儿教育 怀化市振华职业学校

机械加工技术

娄底市工贸职业中专学校 机械加工技术

计算机及应用

会计

审计事务 娄底商务职业学校 工商行政管理事务 双峰县职业中专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新化县职业中专学校(原新化县工业职业中专学校)

服装制作与营销 冷水江工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机电技术应用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专学校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计算机网络技术

湘西经济贸易学校(原湘西自治州机电工程学校)计算机及应用

工艺美术

湘西自治州文化艺术职业学校 舞蹈表演 吉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服装制作与营销

尹辉

左伟奇

覃卫平

刘伟

吴菊英

周述贵

万方贵

林菊娥

朱洪民

胡永忠

彭志新

刘加林

彭应归

戴湘黔

潘艳艳

邹同合张续仁

朱文辉

彭敦瑞

颜国强

龙秀全

彭世雄

胡小兰

高尚

十、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共19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保险职业学院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十一、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共20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工作 应用电子技术 影视动画 护理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飞机维修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数控技术 电脑艺术设计 机电一体化技术 工程测量技术 保险实务 司法鉴定技术 烹饪工艺与营养 园艺技术 通信技术 表演艺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应用化工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物流管理 铁道工程技术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技术 软件技术 园艺技术 软件技术 体育教育 建筑工程技术 商务英语 会计

机电一体化技术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装潢艺术设计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物流管理

十二、示范性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共68所)长沙县双江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长沙市望城区乌山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长沙市望城区格塘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长沙市望城区黄金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浏阳市金刚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浏阳市永安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浏阳市洞阳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茶陵县洣江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醴陵市清水江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湘潭县射埠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湘潭县乌石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邵阳市双清区高崇山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邵阳市双清区渡头桥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邵阳市双清区火车站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邵阳县岩口铺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隆回县西洋江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岳阳市君山区广兴洲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岳阳县筻口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华容县三封寺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平江县安定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平江县梅仙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平江县向家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汨罗市弼时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汩罗市黄柏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临湘市江南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临湘市羊楼司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临湘市白羊田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澧县张公庙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澧县小渡口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澧县金罗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临澧县文家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石门县夹山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石门县皂市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津市市灵泉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张家界市永定区沙堤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张家界市永定区桥头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桃江县桃花江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桃江县武潭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安化县江南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安化县乐安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郴州市北湖区石盖塘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郴州市北湖区万华岩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郴州市汝城区文明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祁阳县潘市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宁远县湾井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娄底市娄星区双江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双峰县荷叶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双峰县梓门桥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双峰县甘棠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双峰县花门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双峰县印塘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新化县琅塘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冷水江市铎山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涟源市七星街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涟源市渡头塘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泸溪县浦市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花垣县民乐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永顺县松柏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永顺县麻岔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第三篇:关于申报201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申报2012湖南省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1-07-11 发布部门:基金办 本页面已被浏览(578)次

各有关单位: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全省,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为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201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省自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省自科基金资助类别及资助强度:

1、资助类别为: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省市联合基金项目(含湘潭市、衡阳市、常德市联合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和青年人才培养联合基金项目(含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青年人才培养联合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

2、资助强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为50万元;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为30万元;重点项目为10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为3万元;省市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为20-30万元、一般项目为5万元;青年人才培养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0万元,一般项目3万元。申请经费数必须按资助强度填报;项目研究期限为三年。地球科学和管理科学不设重点项目。

二、申报条件:

1、凡在省基金委注册的依托单位在职在岗的科技人员均可按《2011-2012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和《2012年湖南省自然科学湘潭联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2012年湖南省自然科学衡阳联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2012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常德联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统一简称指南)申请省自科基金项目。

2、申请者的条件请参照指南前言中的要求。

3、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申请者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6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4、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申请者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5、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含省市联合基金项目)申请者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5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6、青年基金项目申请者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7、省市联合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原则上是湘潭市、衡阳市和常德市所在地的基金注册单位(以省市联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要求为准);申报省市联合基金项目必须与所在地企业签订合作意向或协议。

8、青年人才培养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申请者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一般项目申请者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三、注意事项:

1、申请人应认真阅读指南和相关管理办法,按照撰写提纲要求填报申请书,并通过依托单位审核后统一报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受理中心。

2、承担2008年及以前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必须结题后方可申报。结题截止时间为6月30日。承担2009年及以后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本次不得申报,已结题除外。

3、2012省自科基金项目实行网上申报及评审(项目具体申报操作细节请参照网上申报系统的申报流程指南)。项目申报请用2011年制的项目申请书(使用以前版本的申请书均不受理),申请者必须按申请类别使用省自科基金各类项目申请书,于2011年7月15日后登录湖南省科技厅网站,进入湖南省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按类别要求填报申请书。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6、请根据各类申请书的要求,在纸件中提供可证明本人身份、能力和水平的复印件并在申报系统中上传电子版。7、2012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受理工作由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受理中心承担。

8、青年人才培育联合基金项目申报时,相关学校在安排的集中受理时间之前,须提供加盖依托单位公章的项目汇总表给省基金办。

9、申报省市联合基金当地以外的依托单位须在8月30日之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省基金办,当地的依托单位须在9月2日之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当地科技局,9月6日之前由相关市科技局将加盖科技局公章的项目汇总表报送给省基金办。

10、受理时间自2011年8月29日(星期一)开始, 9月16日(星期五)17:00截止, 过时一律不予受理。各单位具体受理时间安排见附件。

四、咨询方式

1、有关项目申报的未尽事宜可咨询省科技厅基金办。

联系人: 林 华

匡智祥

电话:0731-88988757 88988851(传真)

2、具体申报受理事宜可咨询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受理中心:

受理咨询: 钟海华 易 春

电话:0731-88988730 88988320

系统咨询: 李 华

张文鹏

电话:0731-88988950

受理地址:长沙市河西岳麓大道科技大厦一楼102室

科技局联系方式:

湘潭市科技局: 王 婷

电话:0731-58570308

衡阳市科技局: 毛礼仁

电话:0734-8218363

常德市科技局: 童胜春

电话:0736-7256509

〇一一年七月八日

二 附件:

201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集中受理时间安排表.doc 省自科-湘潭联合研究基金指南(综合稿333)套用格式.doc 衡阳指南格式稿.doc 常德省市联合基金指南7.5.doc 2011-2012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doc

第四篇:武汉市十二五课题申报通知

市教育局批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

“十二五”课题申报等有关文件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市属大中专院校,直属中小学、幼儿园:

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的《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已经市教育局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

一、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二、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三、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四、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

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

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区教科所(室、中心),市属高校科研(教务)处,直属中小学、幼儿园:

经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按照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决定自2012年3月5日起组织2012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印发给你们,并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根据《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规定,申报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负责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职在岗,小学、幼儿园需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其他需具有中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是教育行政及科研部门业务科室负责人。不具有中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有两名中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重大课题申报者必须具有中学高级及以上职称,且承担过市级及以上重点课题。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课题的实际组织者和指导者,并在课题研究中担任实质性工作。

(二)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国家财政支持的社会公益项目,资助在公共部门服务的教育科学工作者。在研的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负责人不得再申报新课题。凡已在国家和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的课题,不再参加本市“十二五”规划项目的申报,但各单位须将申报材料及立项证明交本区教育科研机构审核后报市规划办备案。

(三)重点及专项课题的申请人须承担并完成过市级及以上研究课题,或多次承担并高质量完成了市级及以上课题研究工作。

二、课题申报

(一)2012 年为“十二五”规划课题第一次申报,立项规模和数目为200项左右,共分五类: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专项课题、一般课题和教师个人课题。其中重大招标课题、重点课题、专项课题均有不同额度的经费资助。申请人要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参考资助标准,提出拟申2

请的资助额度(具体标准另行通知)。申报重大课题和其他规划课题互不交叉,申请人只能从中选一。

(二)申请人根据《课题指南》所列示的研究领域进行选题论证。重大课题名称即为研究题目,申请人不得自行命题、随意扩大和缩小研究范围,否则不予受理。其他规划课题申请人可参照《课题指南》所提出的研究领域,自拟课题名称,鼓励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反映武汉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创新性课题,在涉及农村教育问题研究时,优先考虑新城区的课题申请人。

(三)从本起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申报课题全部采取网上申报,网上评审,市规划办只受理区教科规划办、市属高等学校、局属中小学(幼儿园)有关单位上报的信息,个人及其他单位上报的信息为无效信息。下载、申报系统为“武汉教育科研信息化平台”(网址:htt://jyky.whjy.net)。系统开放时间:2012年3月5日至2012年6月5日。登录用户名为各区各单位中文全称,统一初始密码为98765(登陆后请及时修改密码以确保信息安全)。

(四)凡申报课题的市规划办专家组成员须回避课题评审工作。课题评审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专家评审结果报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后公示,无异议后下达课题通知并拨付课题经费。申报自筹经费课题,须由所在单位填写经费保障意见。

(五)课题申报单位、各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教育科研主管机构)、市属高等学校和直属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对本课题申报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和指导,既要积极鼓励,又要严格把关,应依据《课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本通知的要求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认真审核申请人的资质和信誉、前期研究基础、课题组研究实力和支撑条件,签署明确意见,保证申请人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确保课题申报工作的质量,并认真履行课题立项后的日常管理,帮助课题负责人按期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努力推动全市教育科研工作大发展。

联系人:张惠诚 电话:85689523 李 燕 电话:85326800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二:

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1年12月)

为更好地发挥教育科学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武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实现武汉教育现代化,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武汉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武汉教育科学规划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绩

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广大师生和基层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宗旨,围绕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育局中心工作、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履行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能;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积极探索教育科学研究及规划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机制,全市科研课题层级和研究水平显著提高,规划管理工作获得长足进步,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课题数量稳步增长,立项层次不断提升,科研参与面进一步扩大 “十一五”期间,我市开展了三批课题立项,确定了410项规划课题,较“十五”增长近20%。增设了专项课题类别。课题立项第一次实现了从幼儿园、中小学到职校、社区学院、高校各级各类教育研究全覆盖。承担了2项全国规划课题研究,较“十五”增长了100%。获得了2项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省教科“十一五”规划的105项基础教育重点课题,我市有33项,占31.3%;省教科“十一五”规划701项基础教育一般课题,我市有192项,占27.4%。都远高于其他地市。同“十五”相比,我市获得的省教科规划重点课题增长了约200%,省教科规划一般课题翻了两番。

2.创新了管理机制,增强了服务意识,效能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市规划办首创“服务型教育科研”管理,形成了“全员、全程、全因素”的“三全管理”工作模式,确定目标,跟踪服务,持续改进。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基层教科规划办的七大基本职能:科研规划、4

课题管理、学术指导、队伍建设、咨询服务、项目研究和科研情报检索。结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教改、课改对科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市教科规划办实施了“八大行动”:创新立项,开放开题,改革中期检查,改革经费资助,改革管理机制,创新结题鉴定,创新科研培训模式和创建了“同类课题互动研讨交流平台”。我市教育科研管理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激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热情,增强了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创新性,受到基层学校、各区科研部门的普遍称赞,同时得到中央教科所、省教科所等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也得到重庆、沈阳、成都、广州等市同行的高度认同。

3.成果丰硕实效显著,科研发挥了先导作用,影响日益扩大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科研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服务科学决策,创新办学理念,建设现代学校,改革教育教学,分析学情教情校情,指导问题学生,运用教育新理论和新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名师名校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

教育热点、重难点问题在课题研究中得以解决。“武汉市科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等多项课题成果被市政府、市教育局采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探索,转变了学校教育观念,加强融合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成了学校自觉行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提升了教师的反思意识和专业素养;“轻负高质课堂教学”研究,使学生的家庭作业少了,课外活动多了,教学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困生”研究、问题学生的研究,促进了办学软环境的改善,学生厌学情绪、自卑心理大为改善,学业水平逐步提高。教育科研对教育创新力、服务力、学习力的提升充分彰显。在课题研究中大批干部、教师得到培养和发展,多名教科室主任走上校长岗位,很多课题成员成为了名、特教师。

“十一五”期间,通过课题研究,我市科研人员、教师公开发表论文超过500篇,在《教育研究》等SSCI索引来源期刊上发表了10篇,在《人民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300多篇。5所学校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教育报》专版报道,10家单位的研究成果被湖北电视台、湖北广播电台专题播报,30多所学校的课题成果被湖北日报社等多家媒体报道,20部课题成果(专著)被华中师大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等免费出版。一

项课题成果获教育部二等奖,三项课题成果被评为省技术进步三等奖,200多篇论文、研究报告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职教学会一等奖,400多篇获省一等奖。(以上统计仅限于已结题的部分课题成果。)

(二)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科研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区、学校教育科研组织机构不健全,分管领导不明确,科研工作缺专职人员和经费保障。二是科研意识淡薄,科研参与面不大。对教改课改中存在的某些实际问题,不能自觉运用科学手段研究解决。三是科研管理与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课题选题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存在低水平重复性研究,缺少过程资料,缺乏理性思考和量化分析,研究结论可靠性不强。四是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需要加强,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科研品牌急待培育。

二、“十二五”武汉教育科学规划面临的形势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已成为造福人民和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教育以其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社会功能,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作为中部龙头城市和全国重要中心城市的武汉正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教兴市”战略,“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以及建设“幸福武汉”系列工程,给武汉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武汉城乡教育面临新挑战。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面临教育体制变革等难题,教改、课改深入推进面临传统教育观念、评价方式的束缚,教育现代化进程面临武汉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及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与人民群众强烈期盼“上好学”、提高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各类教育大发展之后各学段适龄人口变化趋势复杂化(学龄前儿童小幅攀升、小学学龄人口先小升后大增、初中生先快速减少后趋缓、高中段及高教适龄人口快速递减、老龄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剧带来了农村学龄儿童减少,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持续增长、流动性增强)等,给全市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武汉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把武汉教育打造成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品牌、城市品位提升的重要依托、引领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和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的战略目标。各类教育从突出重点学段重点学6

校到全面统筹协调发展,基础教育从同质化办学向“特色+特长”发展转变,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进入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由扩大规模数量走向突出内涵优质发展,职业教育从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向“紧贴市场、对接产业”而开放教育。

这一切,均要求教育科研作出科学而富有前瞻性的回应。“十二五”时期,我市教育科学要继续坚持“三个服务”理念,以城市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重难点领域和关键问题为重点,形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推动各项教育改革,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助推器。

三、“十二五”武汉教育科学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科学研究和规划管理的全局,结合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课题研究与实际工作结合的原则,基础研究重在创新,决策研究基于实证,实践研究突出应用,为武汉教育改革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

(二)主要任务

引领和团结全市教科研人员和各级各类学校干部教师,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努力推动武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

1.加强教育宏观决策和政策研究。围绕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系统性的专题研究,为宏观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咨询服务。

2.大力推动群众性科研工作。引导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积极开展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3.建立和健全“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制度。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促进教改课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我市教育管理、教育决策、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

4.全面开展教育科研培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素养。将教师科研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课题培训、互动研讨与

交流合作等科研活动,深化“做中学”的科研队伍培养模式,努力培植和壮大科研队伍,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使更多的科研骨干成为名校长、名教师。

5.促进教研与科研的常态结合。不断提高各类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广大教师的科研规范、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

6.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加强过程管理,优化分级管理,健全指导和督促检查机制,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效能和信息化水平。继续加强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建设,突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发挥教育科研的辐射、引领和先导作用,总结推广我市有影响的素质教育经验和成果。

7.推动武汉教育科研工作改革创新。积极开展与科研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武汉教育科研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和关键问题,注重教育科研与实际工作结合,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类别、数量。

8.积极组织申报各级政府有关教育研究的重大项目。做好教育部、全国规划办和省教育厅、省教科规划课题的申报指导工作。

(三)具体指标 1.“十二五”时期,我市课题拟分五大类:重大、专项、重点、一般和“个人课题”,前四项分别为10、30、150、200项。

2.“十二五”时期,我市承担的教育部及全国规划办的项目达到5-10项,承担省级重点课题超过120项,省级一般规划课题超过200项。

3.在SSCI索引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以上,在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0篇以上,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1000篇,在国家权威出版社和全国优秀出版社免费出版的著作3-5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专著不少于20部。

4.积极打造科研品牌学校,力争3—5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及成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5.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普及教育,分级培训科研骨干2000人;转化成果100项,促进学校特色彰显。

四、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的确立,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坚持教育理论研究、政策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教育宏观研究、8

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衔接。具体领域和方向如下。

(一)教育理论研究

教育理论研究致力于解决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路径选择、城市教育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新时期城市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教育服务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教育问题,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主要有: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规律,“高效课堂”与“有效德育”理论建构等研究。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具有整体性、宏观性和长远性,是教育决策的重要支柱。通过对武汉及中东部城市教育发展比较,科学规划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结合教育现代化在教育观念、内容、队伍、装备和管理诸方面的研讨,明确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政策、途径;探索集约化、专业化教育组团发展与管理,推进武汉城市圈“教育一体化”。主要有:区域教育发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集约化组团发展等研究。

(三)教育人才资源研究

教育人才资源是教育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根基,包括教师队伍、干部队伍、教育行政管理者和教育教学研究者,以及教育服务工作者,突出提高校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发展水平,探索教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和专业发展。主要有:教育人才资源开发、优化配臵与培养激励机制,干部、教师轮校问题,校长职业化、教师专业化和科教研人员专业发展,教育家培养及名校长、名教师成长机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继续教育和身心健康问题等研究。

(四)学前教育研究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中最薄弱,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武汉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做大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和“全市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使公办园比例占总数60%以上”等重大举措,武汉学前教育格局将会大突破,要高度重视学前教育规模扩张和内涵发展并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有:农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布局、新建住宅小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配臵,幼儿教师准入、聘用及保障机制,幼儿教育之教与学的方式、内容、保教质量评估等研究。

(五)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研究

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致力于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培养。武汉义务教育已跨过了基本均衡阶段,正全力迈向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正在由数量规模扩张走向深化内涵,实现优质和特色发展。主要有: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结构布局调整,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化发展,课程与教学,学习方式变革,素质与能力培养,流动人口子女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高效课堂”与“有效德育”区域推进策略等研究。

(六)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 发展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推动经济发展,为武汉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输送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在建设新农村、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武汉职教须按照“就业优先”原则,紧贴市场、对接产业、提高质量、打造精品、彰显特色。主要有:职教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品牌专业培育,农村职业教育,职教园区、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各种学习型组织创建,社区教育等研究。

(七)高等教育研究

市属高校着力于自主能力提高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在汉高校与地方合作互利多赢,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新体制。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增强科研能力,转化科研成果,实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地方产业发展需借力高校学术与科研优势解决难题,打通瓶颈,顺利完成经济社会转型。主要有:市属高校科学发展与特色发展,高校联合办学、核心竞争力、品牌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创建,部市教育合作机制,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培养等研究。

(八)艺术、体育、卫生、保健、心理健康和科技教育研究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是教育的根本要求,艺术、体育、卫生、保健、心理健康和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教育科研要重视学生的体魄、心理、审美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主要有: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质量监测体系,积极心理学、心理危机“三预”,运动及艺术潜能开发、学生视力保护等研究。

(九)教育信息化与国际化研究

武汉作为中部特大城市和着力创建的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主要有: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校园,城域网建设,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教育云服务体系的数字技术教育,教育现代化现状、对策,信息化与教学、教研及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各类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小学生出国留学问题,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跨境教育服务贸易问题等研究。

(十)其他研究

涵盖美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家庭教育,“两困生”、问题儿童、超常儿童成长,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等研究。

五、措施与保障

“十二五”武汉教育科学研究与规划管理的基本思路:保持总量,提高品质,突出重点,创优品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武汉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努力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和效益,积极促进教育科学事业繁荣、快速发展。

(一)切实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落实保障措施

为确保我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落实,促进课题层次和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强教育科学的组织领导。各学校、各区、市教育行政管理及科研部门要切实解决好教育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加大投入,落实指导。支持和奖励有重大突破的科研课题,表彰先进,推广典型,使全市教育科学在“十二五”取得更大成绩。

(二)切实提高信息化水平,强化过程管理,健全教育科研的体制机制

研制“武汉教育科研信息化平台”,逐步实现网上科研培训、资源共享、互动研讨、文献查阅、咨询服务和科研情报分析及报送数据报表,积极推行课题网上立项、检查和鉴定,努力降低过程成本,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区、校三级教科研网络,建立科学、高效的市、区、校教育科研分工协作机制,增强科研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落实“三全”管理,完善服务型教育科研机制。

进一步完善教育科学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重点课题研究情况年报制”、“课题指导专家联系制度”、“课题类别转化制度”,修

改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立项结题标准等文件,促进教育科研的学术性、规范化。建立考评机制,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将考评结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市、区规划办和学校教科室要按职能分工和职责要求建立和完善科研工作考评办法。

进一步完善课题资助制度,继续坚持课题所需经费“分级投入、按比例划配”原则,建立健全区级科研经费投入机制,确保科研项目顺利完成。“十二五”时期,重大项目给予大额度资助,一般课题和教师个人课题实行“以奖代资”。

(三)合理设臵课题类别,实行分级管理和分类指导,切实提高科研实效

调整规划课题结构,增加类别。增设重大课题,突出区域内全局性、战略性教育问题的研究;创设“教师个人课题”,满足广大教师的科研需求。鼓励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合作研究。鼓励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实施系列课题研究的联合攻关机制。

重大课题指涉及区域教育发展全局、能产生广泛影响的项目,以市教育局及市教科院职能部门、区教育局、市属高校和在汉高校有一定研究实力的教育科研部门为申报主体。重点和专项课题是指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研究,以校长、名师、骨干教师、教科研人员为申报主体,其中专项课题有名校长专项、名师专项和青年专项(40岁以下)。重点和专项课题由市教科规划办与课题承担单位共同管理,区规划办协助;一般规划课题采取委托管理;教师个人课题以区、校管理为主;重大课题以招标为主,重点、专项和一般课题采取匿名评审方式,教师个人课题采取成果认定方式。

“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仍然实行“五年规划,三次评审”(比例为5:3:2)。继续向薄弱地区和偏远学校倾斜,向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倾斜,积极扶持新校、新人。

(四)加强科研培训指导,切实提高基层学校干部教师的科研素养和研究能力

各级教育科研机构要针对基层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但教育理论、研究方法不足的特点,积极组织科研理论、方法的学习研讨,针对科研过程、重要环节和关键问题进行培训,切实增强科研培训的实效。

要加强课题选题指导,结合基础教育实际,突出行动研究,加强实证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要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让广大教师在科研中得到锻炼。

要继续加强课题中期指导、管理和服务,使中期检查指导成为课题质量和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继续开展同类课题横向互动研讨,支持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科研协作、研讨团队培育,打破壁垒,避免低水平重复,全面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

(五)强化成果应用,发挥科研成果在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课题组及所在单位要当好科研成果宣传、推广和转化的“第一责任人”,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发挥研究成果在教育管理、学校发展、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机构要成为科研成果宣传、推广和转化的“第一平台”,充分利用报刊、影视、网络等途径积极宣传报道我市的教育科研工作,支持优秀成果的发表、出版。

1.逐步设立“教育科研奖励基金”,市、区教育局要加大对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个人和优秀成果的评比、表彰,积极支持教育科研创新,推动教育科研的普及工作。

2.逐步设立“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基金”,市、区规划办要积极推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确有重要价值的成果的转化工作,及时摘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研究成果报告会、交流活动,发布研究信息,组织形式多样的专题报告或学术研讨,积极促进教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

3.实施“科研品牌建设战略”,评选一批科研积极性高、基础厚实、研究能力强、成果成效显著的学校,建立“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校(园)”,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选取典型学校给予专项资助和系列指导,通过长期培育,打造出在全省、全国有很大影响的科研品牌学校。同时,继续支持既有科研品牌的深化发展、特色发展研究。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三:

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2011~2015年)

选题说明:课题指南旨在引领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围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研究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应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重视以创新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加强基于实证的决策研究,强化以标准和模式为主导的实践研究,体现教育科学研究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提高选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制度、模式、标准,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使教育科研切实助推教育科学发展。

一、重大课题(10项)

1.武汉市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标准及实现途径研究 2.武汉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标准及推进对策研究 3.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4.“有效德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体系等研究 5.“武汉教育家”型校长、教师的成长机制研究 6.武汉市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研究 7.武汉市基础教育特色校(园)形成途径研究 8.武汉市普通高中办学体制研究 9.武汉市职业教育园区的管理体制研究 10.武汉市市属高校学科建设研究 二、一般课题(181项)

(一)教育理论研究

1.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2.现代化城市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4.城市教育公平性、均衡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教育理论研究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6.基础教育内涵与特色发展的战略研究 7.武汉城市圈“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8.武汉及中东部城市教育发展比较研究

9.教育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及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10.教育督导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11.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体制机制)研究 12.武汉市初中“后标准化”发展研究 13.武汉市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政策、途径研究

14.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装备、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研究 15.武汉市各类学校教育现代化策略研究 16.城市教育资助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 17.优质教育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18.武汉市十二年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19.国家中心城市办学体制多元化研究 20.武汉市民办中小学办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1.区域教育科研创新与服务水平提升研究 22.国家中心城市教育科研、教研机构建设研究

(三)教育人才资源研究

23.新时期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高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24.新时期教师编制管理与效能提升研究 25.义务教育教师及干部轮校实践研究

26.国家中心城市教育人才资源开发、优化配臵管理机制研究 27.学区内教师队伍专业协同发展和教研、科研协作机制研究 27.新时期教师岗位管理、聘任制度改革研究 29.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与管理策略研究 30.促进不同年龄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31.教育家型教师教育教学艺术风格形成与示范效应研究 32.教育家型校长办学思想提升与办学实践创新研究 33.校长职级制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34.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领导力提升研究 35.新时期智慧型教师培养研究

36.新时期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与执教能力评价研究 37.职业教育文化复合型、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38.名师、名校长成长研究 39.教师身心健康维护研究

4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保健教师培训培养研究 41.中小学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 42.外籍教师与本市教师的教学交流互动研究 43.教研、科研人员专业发展与评价机制研究

(四)学前教育研究 44.幼儿亲子教育研究 45.0-3岁幼儿教育研究 46.托幼一体化教育研究 47.学前保教结合研究

48.幼儿游戏活动和课程建设研究 49.学前教育中教与学方式方法研究 50.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 51.幼儿身心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52.城乡幼儿园协作机制研究 53.农村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研究 54.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有效配臵研究 55.幼儿园建设布局与发展研究

56.幼儿教育机构、办园体制和师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57.幼儿教育从业人员职业准入标准、资格认证、聘任及保障机制研究 58.家庭、社区、幼儿园互动合作共育研究

第五篇:(衡阳)关于组织申报湖南省“十二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湖南省“十二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技术装备站、各市直中小学校:

为做好“十二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现将有关课题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按照《湖南省“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和《湖南省“十二五”教育技术课题指南》(以下简称“研究规划”和“课题指南”)(湘教电馆通[2011]14号)的要求,“十二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拟设重点资助课题、一般资助课题和自筹经费课题课题三大类别,面向全省各级电教部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市区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申报工作。

二、湖南省重点资助课题10项,资助经费1.2万元,分三年拨付;一般资助课题50项,资助经费0.6万元,分三年拨付。重点资助课题和一般资助课题以选题招标的形式申报,申请者必须是具有中学高级职称,且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突出成果的研究人员。

三、自筹经费课题应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发展应用的实际需要出发,参照“研究规划”和“课题指南”(载网址:.cn))开展选题申报工作。

四、请各县市区教育技术装备站和各市直中小学按照“研究规划”和“课题指南”的要求,认真做好“十二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申报工作,并于6月20日前将课题申报材料《湖南省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下载网址: 或hyzbz.hhyedu.c

om.cn)和各县市区课题申报汇总表统一报送到衡阳市教育技术装备站教研室。每个课题交立项评审费200元。

联系人:张懿华联系电话:0734-8223468*** 附件:

1、《湖南省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rar2、湖南省十二五教育技术课题规划与指南.rar

下载关于2012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2012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