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2013慈溪市锦堂职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
2011-2013慈溪市锦堂职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
一、背景分析
慈溪位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给慈溪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借大桥之东风,慈溪正大踏步走进大桥经济时代,目前已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农业、旅游休闲业四大基地。我校至1992年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借助大桥经济和课程改革,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正向着“专、特、优、精、强”方向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汽车产业是一个发展速度极快的朝阳产业。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显示,1-8月我国汽车产销1185.52万辆和1198.36万辆,同比增长3.04%和3.33%。其中:乘用车产销920.99万辆和921.83万辆,同比增长6.39%和6.05%;商用车产销264.53万辆和276.53万辆,同比下降7.16%和4.81%。今后3年还将新增生产能力600多万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我国现有汽修企业近40万家,其中有近75%从事专项修理。据市场预测,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调整增长,汽车维修企业今后每年将会以20%-25%的速度递增。
改革开放以来,慈溪市经济社会发展很快。目前全市户籍人口103万,流动人口90多万。去年财政收入超百亿,人均GPD超一万美元。在全国百强县市排名第七,浙江省财政收入排名前列,到年底我市汽车拥有量将超过40万辆,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生活汽车54辆,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生活汽车28辆(引自慈溪市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汽车维修企业共500余家,其中“4S”店有30家,二类企业72家,三类企业400余家,去年一年总产值约9.8亿元。汽修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引自慈溪汽修行业协会数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汽车修理企业数量与规模还将不断发展,估计近三年从业人员会超过10000人。随着吉利集团落户我市进行汽车生产,大众汽车即将落户杭州湾开发区,他们急需一批懂专业知识的技术工人、营销人才、服务、维修人才,造成我市汽车维修企业近三年近上万名人从业人员缺口,这些都为我校做大、做强、做精汽车类专业,大力发展汽修职业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校汽车类毕业生连续几年供不应求,深受企业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企业都是提前“订购”毕业生,很多企业要与我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订单式培养人才,为我校汽车类专业长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2011-201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年建设规划
1、在学校专业布局中的定位以及发展思路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我校两个大类(轻纺和汽修)专业中的一个特色专业,坚持优先发展的战略,向着“专、特、优、精、强”方向发展。在省示范专业、宁波市特色专业、市级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宁波市一流的具有多方合作背景的汽车类教学、咨询、培训、考核、鉴定基地;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为指导,坚持“紧跟市场,注重技能,提高素质,争创品牌”的质量方针。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引进具有鲜明特色、技术先进,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技术,优化课程体系,在实施项目循环化教学的基础上细化教学内容,建立循序等级上升的技能教学考核制度,规范实训教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引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专业建设总体规划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根据慈溪经济的特色,确立以汽车技术与服务为培养方向。培养能从事汽车维修与保养服务、汽车外形修复(油漆与钣金)、汽车美容装潢、汽车空调维修与调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技能型人才。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培训,把本专业建成慈溪市汽车后市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争取在2013年时本专业在校生规模超过800人,以汽车维修技能鉴定培训为主的社会培训每年达1000人次。
专业建设总体目标是作为我校两个大类专业中的一个特色专业,在省示范专业、宁波市特色专业、市级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建设成为一个宁波市乃至浙江省汽车类的品牌专业;争创省汽修特色专业学校,积极向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冲刺,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汽修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示范专业。
1、培养模式创品牌
实施以汽修企业零距离对接的项目循环下等级上升考核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产品质量的好坏通过企业进行检验,为了更好的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我们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针对企业岗位技能操作要求和工作过程,结合原来实施的循环项目,按照企业各岗位的技能等级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修改,深化项目教学内容,制定与汽修企业相对应的校内技能等级考核要求,建立从
学校认定的学徒(一级)到初级师傅(二级)再到初级技师(三级)等级上升的技能考核制度。同时,随着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采用,我们要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在教学内容要增加具有鲜明特色、技术先进,现代化设备的知识和技术。我们准备第一年从品牌企业中调研,收集各类企业的等级标准与操作要求,进行分类筛选,找出通用性强的、使用范围广的操作技能,作为编制学校技能等级标准的依据。第二年是在此基础上,编制锦堂职高汽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技能等级标准,结合学校的项目循环,将相关的标准进行分解,细化到各项目教学中,完成从学徒(一级)到初级师傅(二级)再到初级技师(三级)的项目教学工作手册编写任务。第三年按照教学的要求,完成设备的增添,创设具有真实企业情境化的实训室,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我校实施的“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为基础,将企业文化搬进课堂,强调学生在和企业中学习,教学方法以边讲边做、讲做结合为主,同时在实训课中辅助使用教学课件、仿真教学软件、工程实践录像、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等方式,将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实施以汽修企业零距离对接的项目循环下的等级上升考核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品牌企业的需要,拓展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增加一些品牌专业个性化的专业技能的培养。
2、师资建设创品牌
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现代理念、懂规律、善管理、会经营的学校管理团队,大力加强专业领军人物的培养工作,培养通过“上送下炼外引”的模式,培养一批教育教学名师和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上送”即选送专业教师到国外、高等院校等进修学习提高,使部分教师获得了技师、研究生等资格及学历。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项目循环和教师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通过与通用汽车公司、丰田公司、PPG公司、奔腾公司、北京运华天地、沈阳敏捷公司等企业人员交流合作,丰富现有教师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方面的实践工作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维修技能。“下炼”即学校规定专业教师每年累计下厂学习1.5个月,参加各工种的实践训练,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操作能力。对于专业教师学校要求已取得技师资格的要求在近五年内取得高级技师资格证书,并取得汽车修理第二工种高级工证书,已取得高级工的要求在近三年内取得技师资格证书,并取得第二工种中级或高级证书,使90%以上的教师取得相应的汽车维修类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证书。“外引”聘请一批汽车检测与维修的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在示范建设期内,加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技能,培养骨干教师5名,“双师型”教师达90%以上,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合作企
业中聘请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掌握并善于运用和传授先进汽车修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到2013年兼职教师达到10名。
①加强现有教师的职业技能锻炼,委派专业教师轮流到各品牌汽车特约维修服务站等企业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及管理,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提升现有教师的职业技能。还利用暑假通过师资培训和技师培训的途经,使专业教师队伍中90%以上为“双师型”教师,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又能承担实训课程指导。
②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5名成绩突出的教师作为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分机修、电工、钣金、油漆、商务5个方向),并通过到合作企业进行进修、参加教育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类骨干教师培训班,校内专业技术交流等提升专业理论水平;通过到丰田、通用、现代等汽车特约维修服务站和到对应的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等来提升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育、教学的管理能力。建立名师工作室,对骨干教师请名师指导,结对培养。
③从2011年第一学期开始,全面推行职业学校校级领导、中层管理骨干分期分批到企业任职的制度。同时努力聘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才到学校挂职,帮助我校制定汽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规划,加强项目教学的指导,把企业文化带进校园,营造浓厚的企业情景。
3、课程改革创品牌
4、设备设施创品牌
在2011年到2013年中,围绕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及校内技能等级梯度考核要求,新建、扩建一批通用汽车维修实训室、丰田汽车维修实训室、博士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实训室、奔腾汽车钣金实训室、PPG汽车油漆实训室、汽车商务实训室等。在教学环节中,严格过程监控和质量管理,使教学过程与就业岗位之间实现“零对接”。
①扩建钣喷实训室,在原有基础上增购汽车外形修复、车身测量、车身焊接、汽车烤漆、调漆、涂装工具等主要设备,用于汽车钣金修复、车身表面喷涂等项目的实训教学和技能鉴定,使我校的汽车钣喷实训室各实训项目工位数量达到6工位,并按照钣喷类全国比赛赛场规范和要求高标准进行建设。
②对已建汽车商务仿真实训室进行科学化运作,并形成特色显明的以情景化建构的教学模式。新实训大楼建成后对汽车商务仿真实训室进行迁建,再购置多媒体设备、PC机和汽车商务各功能区硬件设备,高标准要求进行汽车商务仿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打造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的汽车商务实训中心并拓展实训中心的培训功能,做好宁波地区的汽车销售顾问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③扩建一批汽车故障诊断实训室、新建博世汽车故障诊断实训室。积极争取与丰田公司、通用公司进行校企合作,按校企合作理念和实践教学需求建设好丰田汽车维修实训中心和通用汽车维修实训中心,使实训规模达到4—6人/辆,并不断完善实训室的生产性实训环境。
具体目标:
1、在2012年前再建设一个约5000平方米的汽修实习、实训大楼。
2、在2013年前完成新汽修实习、实训大楼的所有实验实训项目的引进并面向社会拓展培训项目和数量。
3、二年内引进国际汽车著名品牌与学校合作开办汽修培训中心和汽车制造培训中心。
4、计划在2013年内再开办一家较大型的汽车商务中心。
三、品牌专业建设保障措施(包括组织领导的和管理)
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宁波市职业学校品牌专业申报领导小组:
组长:唐黎明
副组长:陆松波 孙华 胡华庆
成员:乐清华 沈央炜 褚慈平胡科迪 王松波 焦建 张建军 沈猛聪 熊平龚柳杰 孙宏伟 叶伟立 胡建峰 余立科 陈织青 沈燕勇 胡敏 胡河清 叶侠锋 沈忠权 岑维达
实训基地申报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学校各类实训基地申报规划,落实学校实训基地申报具体方案,并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学校实训基地申报部门工作目标管理制、教代会评议制。
2、成立由行业专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名师为代表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参与学校创宁波市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及我校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建设。
3、全员发动,全校上下掀起“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大讨论,大学习从观念上求得大突破、思想上求的大解放。学校号召全体教职工为学校的生存发展谏言献策,提出好思路,贡献金点子,为争创建设省一流的实训基地而齐心努力。
4、想方设法打造出一个创建实训基地的钢班子,全力以赴带出一支实训基地创新发展的铁队伍。强化实训基地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政策保障
4、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经济社会的需要调整相应的专业结构,加强紧缺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学分制、选修制和弹性学制,努力完善“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5、实施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三项计划”。
一是实施百年名校建设计划。通过创新机制、提升管理、多元投入等方式,在我校国家级重点职高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内涵,弘扬锦堂精神将我校真正建设成为一所具有百年文化底蕴的中等职业名校。二是专业创品牌计划。力争将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全国一流”的品牌,推进校企合作,组建锦堂职高教育集团。三是实施职教师资建设计划。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全面提升汽修专业师资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品牌专业申报要求、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6、提升学校项目实施能力。多方筹资,按照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多元办学的方针,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引用知名品牌企业校企合作项目落户我校,为我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7、中共慈溪市委、市府2011年18号文件《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创新改革的实施意见》突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并从政府层面给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培训创新提供了强有利的保障,这对职业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软硬件等的提升创造了3前的未有的良好条件,相信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无论在品位上,还是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上都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抓住这次实训示范基地的机遇,突出阶段性发展。做好品牌文章,发挥示范性作用。完善实训制度,强化基地管理。提高实训认识,健全组织机构。实施科学管理,发挥基地效能。扩展投入渠道,争取专项经费。创新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
第二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 ——青州市技工学校
一、专业现状
中国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乘用车、商用车、二手车等高速增长,近几年,汽车4S店每年都成两位数增长,汽车行业的管理、销售、生产、维修等各个领域都需要很多人才,每个车行、维修厂在售后服务、维修保养、零部件的更换等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需求点更多集中在高级技工、技师等,他们要求有快速的诊断能力,这样的能力如果不经过正规培养,在一两年内是很难达到的。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开设有关汽车方面的专业。
本专业自2004年开办以来,我校将其作为最具发展潜力专业,近四年来均招生达到116人。为了加快专业建设,近几年学校先后投资二百多万元购置设备,二零零八年又投资几百万元建设新实习车间,下半年计划投资五十万元购买实习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根据部颁教学计划,并严格实施,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检查,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我们的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企业中获得好评。每年都有多家汽车维修单位到我校招聘毕业生,毕业生供不应求。
该专业教学、试验设施完善,有电工电子实验室、汽车解剖室、汽车电教室、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汽车电气实训室、电控发动机实训室、汽车钣金整形车间、汽车小件综合实训室、各类模型、挂图,设备完好,管理规范,使用率高,主要设备的先进程度与本地区生产实际相一致。教师与有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学校藏书5万册,本专业专业书籍8500册,能满足专业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其中专业技术理论教师10名,实习指导教师5名。专业理论教师学历均在本科以上,高级职称占50%,均具有中级及以上操作技能。实习指导教师学历均在大专以上,具有高级以上操作技能,其中技师占60%,高级实习指导教师20%,理论实习一体教师占60%,专业骨干教师能够发挥学术带头作用,曾多次在上级组织的技术比武中获奖,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
二、指导思想
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立足青州、面向全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高级人才为目的;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将我校建设成为省内乃至国内一流技工学校的奋斗目标。根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规划,我校汽车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校内实习车间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教学,突出专业特色,结合我校汽车专业优势,培养理论和操作双过硬的中高级汽车技能人才,为振兴青州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三、专业建设规划 1、2008年继续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必备的理论和技能,从事汽车维修、检测和汽车运输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汽车及配件营销、汽车定损与价值评估、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基础培训:汽车电器实训、汽车拆装实训、汽车驾驶实训、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训、毕业实训等。2、2009年开设“汽车整形技术专业”
就业面向:汽车生产与维修单位的钣金油漆、美容与装饰工作。3、2010年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销售专业”、“汽车电子专业”
“汽车技术服务与销售专业”就业面向:在汽车制造、营销、运行企业,从事取消技术咨询、汽车营销、售后服务、汽车养护等工作。
“汽车电子专业”就业面向:汽车制造、汽车维护和汽车电子控制部件制造部门,从事汽车电子技术的检测、试验、维修与技术服务工作。
四、师资设备 1、2008年设备投资50万,一名教师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一名教师参加工长培训。2、2009年追加设备资金50万,一名教师研究生毕业,一名教师参加金蓝领培训。3、2010年追加设备资金50万,一名教师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一名教师研究生毕业。
青州市技工学校 2008、7.6
第三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汇报1112
打造品牌专业,为徐州经济发展培养优质人才
——汽车运用与维修品牌专业建设情况专题汇报
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 2011年12月2日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始建于1982年,由徐州第一职业中学、徐州旅游职业学校、徐州汽车工程学校(四职中)合并组建,是徐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目前,学校占地203.92亩,一期建筑面积6万多平米。学校现有汽车系、机电系和信息技术三个专业系,学历教育在校生1568人。专任教师219人,学历达标率为97%,提高率为6.5%。各专业大类均建有校内实训中心,实验、实训设备总值1615万元。2010年投资850万元,建成面积达8500平米的汽车系新实训大楼并投入使用。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其中专业图书9万余册,专业期刊72种。
“十一五”以来,我校及时转到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来。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课程、教学改革和打造学校特色品牌为抓手,以规范管理、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为保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大力进行德育模式改革与创新,德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形成“诵经典、讲十德、创五景”活动德育特色;教学改革获得新成绩,李蕊、翟健两位 教师分别被获得省级示范课和省级研究课荣誉;专业建设结出新硕果,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立项;技能大赛实现新突破,汽车系李胜利同学在全国职业院校汽车技能大赛上获汽车空调项目一等奖;校企合作迈上新台阶,成立了“润东汽车学院”、“斗山工程机械学院”。我校先后获得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最佳组织学校、徐州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徐州市优秀平安校园、徐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逐步确立了我校在徐州市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中的领军地位,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在教育局直管学校目标管理综合督导考核中连续5年均获优秀等次。
二、大力加强专业建设,着力提高培养质量
加强专业建设、凸显专业品牌是职业学校抓内涵、上水平的着力点,是学校做优做强做特的根本途径。而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抓住了课程改革这一“牛鼻子”,就是抓住了专业建设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我校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方面采取了以下新举措:首先是创新思路,明确目标。确立“开设一个专业、建立一支团队、创建一个基地、对接一个企业、形成一种特色、打造一个品牌”的专业建设新思路,重点打造汽车、机电等品牌、特色专业。其次是对标找差,全面整改。对照《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细致梳理差距,突出专业内涵,全面进行专业建设和积极准备迎接省新一轮品牌专业验收。第三是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抓住专业建设的核心指标进行重点建设。如在“专 业拓展”上,我们依据徐州市产业特点和产业走向设立、调整、开发专业,主干专业形成了专业群或专业链。汽车专业设立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等方向;机电专业设立了数控技术、机电应用、机械制造等方向。再如,在培养“专业负责人”方面,我们确定“选、培、建、促”的培养路径。“选”即是根据专业负责人内涵及标准选好对象。“培”即强化培养。我校实施了专业负责人(带头人)“三三三”校本培养计划,即三个月调研、三个月企业实践、三个月总结提升。同时,广泛选派专业负责人参加省、国家级培训和出国进修。“建”即建立若干个“以专家型首席专业教师(主讲教师)负责的团队培养人才”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教师力量的整合。“促”即促进专业负责人成为名师。我校出台了《关于培养名师的意见》、《骨干教师评选暂行办法》,对专业负责人等骨干教师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培养,促使他们尽快成为市、省乃至国家级名师。第四是抓住核心,重点推进。即抓住课程改革这一专业建设的核心进行重点推进。我们在推进课程改革方面采取了以下策略:一是整体谋划。即按照系统科学的原理,整体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环节;统筹兼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施保证、师资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专业技能课程改革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二是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和行业、企业形成互惠、互动关系,使行业、企业专家深度参与课程改革全过程。三是制度推进。通过制度建设,做到“四个结合”。即 专家引领和教师行动相结合;课改类型主体性和多样性相结合;课改的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四是活动激发。学校将2009年定为教学改革启动年,2010年定为“教学改革推进年”、2011年定为“教学改革深化年”,通过组织学习、课堂展示、论文评选、课题研究、教改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强力推行课程改革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五是课题引领。积极进行省市级和校本课题研究,开发出《数控车削编程仿真与操作》、《汽车美容与装潢》、《以太网络设备配臵训练指导》、《影视后期处理》、《徐州旅游文化》等多部校本教材。六是课堂实践。坚持把课堂作为落实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定期举办汇报课、达标课、优质课评选、教改研究课、展示课。第五是勇于创新,彰显特色。我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推行“将企业引进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培养方式,与企业进行深层合作,已成功引进徐州北区大众汽车维修公司、徐州润东集团、徐州育才驾校、徐州市陈一佳汽车装潢有限公司等企业入校。与徐州润东集团合作成立了“润东汽车学院”,与徐州斗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斗山工程机械学院”。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真正对接,为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我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有汽车、数控、旅游三个专业被评为省示范专业,建成两个省课改专业实验点,2010年被认定为省课改实验学校和省主题教研年先进单 位。继省级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后,2011年9月我校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在2011年市、省、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上,我校师生76人次获市级奖项、18人次获省级奖项、1人次获国家级金奖,并获得了2011年徐州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最佳组织奖。
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的基本做法和成效
1、专业设臵与开发
徐州经济发展的产业取向是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汽车产业是朝阳产业,产业链长,吸纳就业人员多,是徐州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徐州地方产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建成全国最大的特种车辆城。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兴行业——汽车维修行业正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徐州汽车保有量已达60多万辆,其中私家车达30余万辆。仅徐州润东汽车集团今年新增20多家4S店,销售收入已突破80亿元。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设臵适应了徐州产业政策的调整和汽车行业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目前,该专业在校生471人。专业连续举办了16年,近五年累计毕业生800余人,广泛在徐州汽车营销、维修等企业就业,年培训“两后”毕业生和在职人员200余人次,为徐州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该专业在本地及周边地区职业教育领域中较好地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如为兄弟学校提供教学计划、办学经验和师资,开展专业师资培训,开设公开课和示范课,举办全市性教研活动等。我校汽车实训中心连续六年成功承办徐州市汽车大类技能大赛并作为大市汽车专业省赛集训基地。
为更好地促进本地汽车营销与维修行业的发展和建设全国最大的特种车辆城,学校依据省市产业发展战略,制订了学校汽车专业发展规划,且已在规划的引领下,使专业获得了强劲的发展,并对我校其他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专业拓展上,主要是适应市场的需求,在专业方向上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汽车美容与装潢等方面正逐步形成专业群和专业链。
2、专业基础能力
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有专任专业教师18名,有15名教师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师生比为 1:26.3。所有专任专业教师均分别参加过出国培训、国家级省级骨干培训、“四新培训”、研究生学习、顶岗实践等多种形式的专业进修与培训。100%的专业教师能依据教学要求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100%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学生满意度在90%以上。
专业负责人王于松老师,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汽车维修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工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汽车专业教研组中心成员,现任汽车工程系主任助理。从事专业教学12年,2006年获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证书,同年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赴德国马格德堡FTB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多篇论文在省市 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多次辅导学生获省赛二、三等奖。所带领的教学团队在2011年国赛汽车空调项目中获得金奖。
学校重视专业教学设备的投入,建有发动机拆装实训室、底盘拆装实训室、汽车电器实训室、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室、电控发动机实训室、自动变速器实训室、制动系统实训室、汽车钣金实训室、汽车空调实训室、汽车新技术实训室等实训场所,目前,专业教学设备总值338万元。2009年,我校汽车实训基地被评为徐州市唯一的获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
该专业在本市和芜湖奇瑞汽车、南京大众汽车等地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0余个。和本市的汽车营销和维修龙头企业,如徐州润东汽车集团、北区大众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加强对实习生的培养与管理,各实训基地均有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的管理机构,并共同制订教学大纲,合作完成人才培养。目前,已形成学校与基地、学生与企业互存、共赢的良好局面。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和专业文化的建设,“进德砺技”、“劳工神圣,双手万能”,“严格要求、修炼自我,强身强技、创造生活”、等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学校还在实训场所制作和张贴有行业发展史、职业规范、企业精神、实训项目、操作规程、师生风采等挂图或展版。由于学校的实训中心类似企业的场景,所以,我校学生在校期间就已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学校也因此赢得了企业的欢迎和家长的赞扬。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与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诵经典、讲十德、创五景”等系列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我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受到了企业和兄弟学校的普遍好评。
3、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
学校建立了以专业系为实体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专业系设有主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形成了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学校制订了健全、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采用计算机和网络管理,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
为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成立了督导室,在教师和学生中聘请了教学督导员,定期开展督导活动,形成了领导、教师、学生和企业代表参加的教学督导体系。督导体系的建立和督导活动的开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学校重视实践教学,制定了专业实训教学大纲、实训规范和设备及学生管理制度,配有专门的实训教师和设备管理人员,做到了校内、校外和毕业实践定岗位、定师傅、定内容。
汽车系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为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效果,积极开发多媒体课件,现已开发出《发动机构造系列》、《发动机电控技术系列》、《底盘构造与维修系列》等多媒体课件,并已用于教学。通过课程和教学改革,使课程体系遵循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符合工作模式,教学内容覆盖岗位能力,考核标准达到能力的综合检验,追求培养目标与岗位标准的“零距离”。积极进行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修改工作,提出了“学校围绕市场转、教学围绕证书转、教师围绕学生转”的三转思路,每年都要组织力量对企业进行调研,并通过严格的程序对教学计划滚动式修改,满足了企业对劳动力规格要求的新变化。
积极开发校本教材,使我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更加符合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先后编写了《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钣金》、《汽车新技术》、《汽车发动机电控模块实训指导书》等校本教材。
4、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
大力开展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工作,有力促进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学校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各种证书的考证要求,而且写到了每学期的学习任务书中。目前,学生的职业资格通过率达到了97.4%,就业率已达100%,对口就业率达92%以上。
我校汽车实训基地是徐州市首批汽车维修共享基地,不仅满足了本校学生的学习和训练,而且还对兄弟学校开放和用于专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5、特色与创新
(1)基本形成“两室、两场(厂)、一中心”实习的平台。“两室”指实验室和实训室;“两场(厂)”指教学工厂和企业现场;“一中心”指共享实习中心。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突破了传统“堆积木”式建筑格局,采用“框架式”、“厂房式”结构,9 且建筑面积是教学楼的2倍。特别加大汽车投入,建成面积达8500平米的汽车系新实训大楼并投入使用。
(2)“将企业引进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徐州汽修行业骨干企业——北区大众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在我校汽车实训基地投资建厂,成立了北区大众城市维修中心。这样,使企业的师傅成为我们的教师,使企业的车间成为我们的课堂,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学习、实训。
(3)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和徐州润东集团、北区大众汽车维修有限公司、芜湖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学生入学,就业无忧。
(4)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将学科课程由原来分散的、相对割裂的理论、试验、实训课程相对集中,用一段时间集中完成。切实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
(5)成立专业研究所,以此为平台,开展产教结合和产学研结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改造,面向社会进行技术服务、来料加工、科技咨询、对外培训等工作。已完成分电器实验台、发电机实验台、发动机拆装实习台架等项目。
(6)学校成立了徐州润东汽车学院,学校和当地汽车企业最具影响力的润东汽车集团联合办学,成立了润东汽车学院。润东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汽车销售及服务领域的大型汽车营销集团。拥有21个品牌授权40余家4S销售服务店,是淮海经济区及江苏省规模最大的汽车销售服务商。连续多年被评 为“全国十佳汽车营销集团”、“全国十佳乘用车经销商”,现为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润东汽车学院成立后,学校和润东集团全面参与专业教学,实行订单培养、在岗培养,创造了很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近几年,我校在全国、省、市职教会议精神的指引下,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办学方针,以创建为主线,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宗旨,以教育教学改革和打造学校特色为抓手,以规范管理、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为保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大力进行德育模式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特色不断凸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曹卫星副省长、沈健厅长、杨湘宁副厅长等领导先后到我校视察,对我校近几年进行的各项改革、取得的办学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开拓创新、打造品牌
各位专家:虽然我们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们深知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设备配臵还需加大投入、课程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成效不显著,校本教材的编写水平和实用性亟需提高、尚需引进更多高技能人才等等。我们决心以此次专业视导为契机,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进一步梳理差距、明确要求、精心建设、提升水平,抢占徐州汽车人才教育与培训高地,为徐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不当之处,恳请领导和专家再次批评指正。
第四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汽车运用与维修示范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广西桂东机电工程学校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在“内强管理,外塑形象,融入社会,服务经济”取得阶段性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技能训练”的新要求。学校办学效益越来越明显,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学校的异地重建和即将面临的搬迁,又给我们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希望。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我校开办最早的专业,学校十分重视该专业建设。近几年来,紧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从教学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和改革方面制订了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特别是2007年获评为自治区级示范专业以来,学校一方面调整原有实施性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了该专业的建设,投入数百万元,添置有关设备,以确保专业教学实训所需。并能根据社会调研和毕业生生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要求、课程设置,使本专业始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硬件建设已具规模,实训实习条件改善显著
从2007年开始,我校开始筹划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特别是自治区教育厅颁布的《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标准(试行)》出台以后,我校进一步加大了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投入更多资金,在硬件建设方面已投入了大量的经费,采购和添置了必需的有一定超前性的设备。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150万元以上,建成了多个专业实训室,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整车维修实训车间、摩托车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维修工具房等。各专业实训室设备先进,配置合理,工位充足,能满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及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实验实训需要,各类实验实训的开出率达100%。
除能充分满足校内学生的技能教学、技能训练的需要外,学校还积极承担周边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的任务,以及接收周边其它兄弟学校同类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及专业教师技能提升培训,如2009年为地方培训农民工汽车摩托车驾驶员、汽车摩托车维修人员达400多人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双师型”队伍建设措施有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明显 建设一支骨干教师、“双师型”和学习型教师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提高学历,强化教师自身素质,我校要求和鼓励教师在本科基础上参加在职硕士研究生进修。目前,15名专业课理论教师和1名实习指导教师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2名硕士在读。
二是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让每一位教龄不足5年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师傅”的具体指导和帮助,有计划地进行锻炼,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多位年轻教师已经成为学校新秀。同时,在我校举办的校内技能比赛项目以及参加自治区技能比赛项目中,要求每一个比赛项目都组成一个指导教师团队,既能充分指导参赛学生,也使教师之间能互相促进、相互提高,既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
三是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2007年我校派出了刘子荣老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2008年派出蒙杰荣、陈品源、余承昌三位教师参加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2009年派出陆桂华、吴德忠二位教师参加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有效地更新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外派学习,大大地拓宽了专业教师的视野,更新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使教师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方法。
四是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考证,并取得高技能等级证书,为许多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奠定了基础。学校在这项工作上有专门的奖励措施,对取得高技能专业等级证书的教师,除报销相关费用外,还给予一定的一次性资金奖励,并将对“双师型”这一项的要求纳入了教师职称评聘,专业学科带头人评选的必备条件。
五是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校本培训。我校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师校本培训内容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培训效果明显。由汽车教研室具体负责,教务科督查,对专业教师进行汽车维修前沿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的校本培训。
六是顶岗实践,零距离接触企业,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我校制订了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规定专业教师平均每两年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或有关岗位锻炼1个月。我校刘子荣、何艳锋、陆桂华等几位老师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到周边汽修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七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学校规定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必须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有关的教育教学论文。近三年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参加了有关课题研究,学校在2007还获得了自治区教育厅二级教改立项项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体系构建与实施》。三年来,专业专任教师撰写了30多篇有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其中20篇以上在市以上评比中获奖或刊物发表。
由于措施到位,管理力度加大,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已建成一支适应本专业教育教学需要的专任教师队伍。教师创新、创优意识强,教学水平高,能胜任理论实践一体教学。现本专业专任专业理论课教师15人,全部具有本科学历,本科达标率100%,其中1人取得研究生学历;现有中级、高级职称依次为7人和5人,“双师型”比例达到83%。
本专业专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8人,均为中专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
三、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办学质量逐年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已经早早地融入社会、带有很浓的市场化特征,办学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萎缩与倒退。我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改革。
我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积极推行课程改革,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及时更新专业课程内容,补充与生产一线同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内容。在教材内容和案例上,能体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实践一体化为主要手段,以任务驱动等“任务单引领”为主要做法。特别在德育中强化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文化课内容及要求能够做到适度,够用、实用。在教学模式方面,我校积极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现场教学,注重加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整合,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来开展教学。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是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色。
在课程评价方面,已建立起以课程目标为依据,评价主体多元和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运作效果也比较明显。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监控,能把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化,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齐全,建立有严格的《教学过程质量评价监控程序》。教学过程中收集教学信息完整,反馈及时,措施得力,效果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能定期开展社会和毕业生跟踪调研,积极了解地方企业、两广地区对本专业的岗位需求情况,分析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及时反馈到教学改革实践中,有效调控教学。
近几年来,学校积极探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这教学效果。我校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校内技能比赛,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组队参加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技能比赛,多次取得三等奖以上的好成绩。
改革使我校迎来了教育教学的新局面,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顶岗实习,让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得到锻炼,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为今后走向社会,走向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两年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共毕业190人。其中:2009年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毕业生人数为59人,当就业率为100%,对口就业率为100%;2010年毕业生131人,当就业率为100%、对口就业率为100%。
四、彰显专业特色与创新,示范专业建设闪耀亮点 在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特别是在汽车运用与维修示范专业建设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使本专业有了一定的特色与创新,具体表现在:
(一)产教研结合,促进专业发展
我校产教研结合的指导思想是:一是明确办学方向,立足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三是构建应用型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四是发挥我校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五是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从2007年开始,依托强大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人才、技术、教学科研的优势,实践教学、实习、生产相结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利用我校的自身的专业优势,解决了我校办公车辆、教学车辆、我校下属桂通驾校教练车辆的维护、维修及保养工作;为外来车辆提供维修服务;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等。我们认为,实行产教研结合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校的实践证明,产教研结合把我校职业教育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一条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双赢”局面的成功之路。把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从根本上为产教研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职业教育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实现产教结合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产教研结合,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的有用人才。
(二)顶岗实践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需要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认为选派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这一,也是专业建设在培养师资方面的一大特色。作为职业学校要不断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升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这样,从长远发展来看,职业学校真正让自己的老师动起来,让老师的顶岗实践成为硬性要求,成为常态,通过顶岗实践,从而实现学校教学与社会实际的良性互动。
我校根据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在近三年连续选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为了提高顶岗实习的有效性,学校制订了考勤、考核和奖惩等一系列的管理。
通过在企业顶岗实践,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师进一步贴近了社会生产、管理、经营的第一线,更多地亲身体验与感受了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了解了本专业对口或相近的专业领域中近期发展起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增加了教师的专业感性认识,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进步,促进了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为进一步做好学校专业教学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对接,努力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过去,放眼未来。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示范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差距与不足。需补充新款式、新工艺、新技术的相应设备,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适用性、实用性。同时教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生产服务一线的经营管理、技术工艺了解不足,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该专业建设,不断采取措施。一是进一步进行社会调研,根据行业、企业的生产岗位、技术标准、道德标准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
二是进一步加强专任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进一步增加新设备,加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力争通过强化训练有部分学生达到高级技能、技师水平。
四是继续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规模与层次。五是进一步加强产教研结合,加大汽修市场产业化研究与实践。
广西桂东机电工程学校 2010年9月10日
第五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姓 名
白杨
性 别
男
照片
出生日期
1992.12.08
民 族
汉
政治面貌
团员
健康状况
健康
学 历
中专
学 制
三 年
专 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联系电话
1582538089
4籍 贯
宁夏 中宁
毕业院校
宁夏交通技师学院
求职意向
汽车运用与维修
所获荣誉
“。在校期间每学期都获得奖学金”。
教育背景
2000年8月—2006年7月 就读于中宁县杨庄子小学
2006年8月—2009年7月 就读于中宁县喊叫水中学
2009年8月—至今 就读于宁夏交通技师学院
主修课程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实习经历
在校期间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军训,发动机底盘拆装实习电器维修检测试验,在学校期间进行驾驶实习和整车拆装实习
自我评价
我是个性格开朗的人,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做事积极上进、仔细、严谨、吃苦耐劳、为人诚恳、上进心强,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意识接受专业知识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及工作,做事有始有终。
求职意向
汽车维修。制造及营销 设备控制维修相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