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4年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草案)

时间:2019-05-13 21:5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2014年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草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2014年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草案)》。

第一篇:2010-2014年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草案)

附件三:

2010-2014年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草案)

编写提纲

(一)本学院学科建设的现状、特色与优势、问题及不足

(二)本学院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发展与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原则

(三)本学院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发展与规划的总体目标

1.本单位2010-2014年分年度拟新增专业学位类型(汇总表)。(一般两年开展一次申报审核工作,2010,2012,2014共三次)

2.本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的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现有基础条件、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人才需求的依据、需要,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度及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等内容)。

3.保障措施(应从课程体系、论文标准和考核办法,导师队伍,教学改革创新,实习实践基地,产学研结合、经费投入等方面制定措施)。

第二篇:4附件3新疆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

新疆医科大学2011-2015年

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

一、护理学科现状

1、学科现状

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于2002年正式成立,现有1个护理学(学科)专业,2006年3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二级学科的护理学科硕士学位点。2003年正式招收护理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2010年招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1年获得批准为一级学科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得批准2个二级学科学位(社区护理、临床护理)。截止2013年12月底,毕业硕士研究生74名,(其中专业学位1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4人。在职在读研究生3人。

2、学术队伍情况

护理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17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5人。专职教师18人,兼职教师46人,具有双师型教师56人;目前,硕士及以上的教师学历者21人(硕士12人,博士9人),占32.8%;共同承担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一、发展思路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

(一)指导思想

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统筹规划,优化结构,健全机制,创新模式,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努力开创专业学位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局面,积极促进研究生教育更好地为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以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特定社会职业的高层级护理专业人才为根本,以培养应用型、专业型高层次护理人才为目标,把“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专业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护理硕士

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统筹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注重行业应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重视实践和应用,着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二)原则

1、适应社会需求,强化职业导向。进一步发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紧密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护理特定职业和专科护士领域人才需求,紧密结合护士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2、创新培养模式,突出自身特色。发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充分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专业学位教育的有益经验,要着眼于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新疆的区情和教育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培养模式,勇于探索中国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

3、完善保障机制,注重提高质量。发展专业学位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对专业学位授权、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培养单位、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社会等多层面的、健全的质量监控体系

(三)目标

到2015年,积极发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

二、目标与方案

(一)、学科点建设

护理学科2013年建成校级重点学科,2015年将护理学学科建设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应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提高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在我国的护理学科建设中发挥作用。

(二)、学位点建设

充分利用我校是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条件,2015年完成护理学博士点的申报。尝试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或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培养招收护理学博士。2014年积极申报一级学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积极扩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提高护理硕士生培养质量,为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申报奠定基础。

1、硕士专业学位点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今后的五年内要“重点建设社区护理和临床专科护理”,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糖尿病护理、中医护理、静脉输液安全等专科护理领域开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一批临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层次实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2、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新模式

转变办学观念,强化目标导向,积极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的办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保证不少于24月的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学分比重。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坚持临床实践,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对实习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训练质量

3、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护理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将行业组织、培养单位和个人职业发展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建立“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论文标准和考核办法

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要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临床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样。

(三)、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要建成一支行业专家引领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教育和科研水平高、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需要的师资队伍。使护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等多个层面处于领先地位。2015年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要达到80%以上(博士学位达到30%以上)。

努力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来自临床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护理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比例要不低于三分之一,并积极参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培养过程、临床技能考核、课题研究、论文答辩等工作;大力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护理专业人才从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形成“双师型”的师资结构。2015年拟通过遴选新增硕士生导师10-15名(以专业学位为主、以临床护理人员为主),新增博士生导师1-2名。

2015年引进具有教授职称50岁以下的学科(学术)带头人2-3人,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及教授职称50岁以下的教师2人。到2015年,我院的导师队伍年龄、学位、职称及学缘结构更加合理,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业学位导师将达80%,具有教授职称的导师达30%,中青年教师(45岁以下)占70%。

(四)、招生规模的发展规划

计划2014年招生规模扩大为10人,此后每年的招生人数增加30%(以专业学位为主),力争到2015年护理研究生的规模达到20-30人左右。

(五)、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2013-2015年,计划申请省部级以上课题1-2项,积极申请新疆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加强对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规律、教学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六)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规划

积极开设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7-8门,2013-2015年,申报一门校级研究生精品网络课程,积极建设MOOC教学网络,开展微课训练与实践。

(七)、优秀导师团队、优秀科研创新团队的培育规划

我校将积极鼓励与推荐导师学习培训,特别是出国深造,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与外语水平;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和配套条件,面向国内外招聘学术带头人、优秀学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积极为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的培养和深造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优秀中青年导师骨干队伍建设。争取在2014年形成优秀导师团队,2015年形成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稳定教师队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挖掘自我培养潜力;引进学科带头人以及具有博士学位及教授职称的教师。遴选好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

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和奖励力度

加大经费投入,增加导师收入;加大对重要成果、项目、论文进行奖励的力度,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

3、加强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

3.1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具有良好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高级护理专业实用型人才。

3.2 改革培养模式,把”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专业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临床护理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护理人才。

3.3 按照分阶段培养,第一阶段为通科护士培养模式:前一年半,其中学位课程学习半年;临床能力培养12月,专科理论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结合。第二阶段为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后一年半,主要结合专业护理临床实践进行专科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训练,专业专科轮转和选修轮转,完成研究生毕业答辩,获得专科护士培训资格证。

3.4 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强化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完善临床培训计划,改进专业学位培养的手段,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在临床某一专科护理方面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有效的应用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专科护理处置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3.5 对学位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进行中期考核制。为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根据“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中期考核办法”,对研究生的德、智、体及管理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实行优胜劣汰,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4、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研究水平

牢固树立全方位开放式办学理念,与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学保持学术联系,拓宽学术交流领域,活跃学术气氛,使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层次。5年内我院拟举办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1~2次,与海外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的学校或研究机构增加2所以上,每年邀请1-3名左右高水平的境外学者来学院访学、授课或开展合作研究,每年选送2~3名左右的教师去境外或校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半年以上的研修学习。

5、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地建设

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建设。积极开展校院(医院)合作,搞好基地办学,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科技、平台的优势以及医院专科护理培训基地,加强与医院合作,共同申报省市科研项目项;共同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师资团队,为行业培养一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提高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我校科研和师资水平,促进我校护理学科建设。

二零一四年、一月

第三篇:教育发展规划

赵 固 堆 乡

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

教育发展处于所有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教育整体水平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正如我们的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一样,我乡的发展同样取决于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为使我乡的教育更好的服务于我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依照上级有关文件,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教育现状

赵固堆乡现辖行政村36个,总人口27800人,全乡中学一所,在校生585人。完全小学6处,教学点2处,在校生共人2300人,乡中心幼儿园1处,民办幼儿园10处,在园幼儿420人。全乡教职工160人。乡中学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全乡小学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

在“十五”期间,我乡的教育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基础设施、师资水平、普及程度等方面都走在了同类乡镇的前列,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我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矛盾和困难,其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我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改革还有待不断推进和深化。义务教育普及、巩固、提高的任务还很重。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现行的课程教材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办学条件急需改善。教育手段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对于这些困难和矛盾,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进一步采取措施,正确决策,逐步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乡、教育强乡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健全快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教育体系。迎接21世纪终身学习和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改革与发展的主题,着眼于解决教育更好适应、促进和服务于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推进我乡教育以新的步伐迈入全面发展新阶段,进而为实现赵固堆乡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二)规划原则

结合我乡实际,规划应该坚持五条原则:

1、创新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

2、“龙头带动”原则。在我乡重点建设乡中学及中心小学,发挥两所学校的窗口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全乡其他学校的全面发展。

3、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坚持使教育的发展与本地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步,甚至要适度超前发展。

4、坚持科学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制定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教育发展规划,分解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稳步推进。

5、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既要立足本地,便于实施,又要放眼未来,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

三、总体目标

1、巩固“两基”成果,调整学校布局,彻底消灭危房,优化和改善办学条件。

2、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建立以教办为核心的乡级校园网络体系,基本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3、保障教育投入,保证学校教学设施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4、落实教育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实现知识化、专业化,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

5、提高教学成绩,使全乡教学成绩保持在全县前列。

6、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

7、规范学前教育,规范私立幼儿园,使学前教育得到保障。

四、主要任务

1、巩固“两基”成果,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办学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在初步实现“两基”的基础上,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巩固并逐步提高“两基”的水平和质量,保证全乡小学适龄人口正常儿童少年入学率年年达到100%,全乡初中适龄人口正常儿童少年入学率年年达到100%,作到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子女与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

到2007年,彻底消灭危房。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八分庄小学、房那里小,金坦小学校全部撤并,学生全部到新建明德小学就读,井雷小学撤并到迁一小学。将撤并校点的办学资源归属到接纳学校,保障学生有充足的学位和活动场所,体育卫生设施基本满足要求,有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必要设施。2007年乡中小学争取达到市规范化学校,其余的争取在2010年前达到市规范化学校。

2、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

多方筹集资金,全面协调关系,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建立以教办为核心的乡级校园网络体系,基本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心小学、明德小学建立语音室。

3、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增强教育内部活力。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度。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进并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工作。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快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强化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使教师向现代化、知识化、专业化型转变。注重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努力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队伍的水平。

落实素质教育,把教师和校长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教师和校长培养、培训和考核的重点,努力造就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学校领导及管理干部队伍。

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名教师。树立身边的典型,进一步发挥名校长、名教师的示范作用。不断加强教师和校长培养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学历水平全部达到《教师法》规定标准。

全面推行结构工资制度,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继续完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继续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

4、结合我乡实际,采取有利措施提高教学成绩。

我乡的基础教育成绩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保持在全县的前列。但在新教材实施和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这个关键的过渡时期,教育质量的提高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而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要建立能促进教师工作热情的考核体系,为教师搭建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改革教学方法。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建立要加大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力度,探索适合与我乡实际的教学方法。对于教材教法的研究,要具体,要细化,要切合实际,要构建完整的全乡教研体系,研究课题落实到人,要求教师从最基础的每一课开始研究,逐步扩大研究领域,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

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

落实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的问题,因而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并将其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

节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普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加强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落实中小学德育纲要和守则、规范。遵循青少年生理成长规律,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要建立起新时期的现代化教学体系。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增强教育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机制。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改革教学方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与专业水平,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形成一支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的教书育人队伍。

要进一步优化社会育人环境,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建立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活动。健全学校、社会和家庭相互沟通配合的制度,形成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体系。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经常性治理,创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6、提高意识,服务社会,规范学前教育。

集中力量办好乡中心幼儿园,力争在2008年前达到市级规范幼儿园。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学前三年教育,社会力量办幼儿园,政府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努力使儿童在入小学前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

五、主要措施

1、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教育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政府要充分认识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作用,高度关注和重视。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与教办通力协作,为教育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我乡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局面。

2、抓重点,重实施。

针对我乡教育发展规划重点,在今后的五年内,我乡将重点落实以下几项工作:师生德育教育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体制改革工作、素质教育实施工作、教材教法研究工作、示范性学校建设工作、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建设工作、示范幼儿园建设工作。教办要按照重点落实的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抓紧落实,并将各项重点落实工作进展情况逐年报告。

3、大力推进现代化技术教育。

用5年时间,使所有完小以上的学校都能够上网,使全乡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到2010年,乡中学、全乡各小学平均20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运用。探索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重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建立教育软件库、教育信息资源库。

4、加快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到2007年彻底消灭危房,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完成。盘活撤并校点的校有资产,投入到接纳学校的基础建设中。保障现存学校的正常运作。

5、加大改革力度,改革分配制度,调动和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

根据已有的改革成功经营,结合我乡实际,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和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其中的主要措施是调整分配政策。在国家确定的基本工资制度基础上,试行结构工作制度。制定适合本乡实际的工资分配标准,加大各校内部分配倾斜力度,拉大分配差距,实现多劳多得,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的工资分配制度,调动和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赵固堆乡教育委员会

2006年1月7日

第四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3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换届。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领导下,新一届教育指导委员会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深化改革、拓宽专业、提高层次、确保质量、加快发展”为指导思想,在49所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基础教育战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下,积极推进我国教育硕士教育的改革,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教师做出了新贡献。

具体而言,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6年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拓宽教育硕士专业设置,完善教育硕士专业结构。

根据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充分论证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技术教育专业方向的有关问题,并研制了培养方案,为2007年审定该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专业学位教育的学位层次,论证在我国开设教育博士学位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并研制教育博士的培养方案。

2006年教育博士的论证工作,是在大量调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开展教育博士教育情况和广泛听取各个高校的意见以及紧密联系我国教育国情的基础上开展的。该论证报告为教育指导委员会2007年形成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的报告提供了保障。

三、拓宽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

在认真总结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已有的“4+2”、“4+1+2”等培养教育学硕士经验基础上,论证了开通大学本科生中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问题,研制了它的培养方案。

四、汇总资料,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全面了解申请新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情况。

2006年申请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17所院校,经过国务院学位办初步筛选,入围13所院,其中有综合性大学5所,有师范教育背景院校8所。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要求,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在坚持审议新增单位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在对2007年申请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情况从地区分布、学校背景、教育学科基础、教师教育背景、教学组织机构、总体情况概括进行了分类统计的前提下,对12所院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供2007年专家会议评议新增单位参考的专家实地考察报告和

《2006年申请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类情况的说明报告》。

五、采取措施促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配合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布置对第一、二批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评估工作。

主要表现在提供研制的评估指标体系,对评估工作提供操作性的参考意见,协助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进行细划评估标格,沟通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情况说明等工作。

2、组织开展了对第三、四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专家检查活动。

2006年9月,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分成6个小组对第三、四批20所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了专家检查活动。通过检查,摸清了新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教育情况,对他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提高了他们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定位和目标的认识以及保证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3.组织开展了首届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该项工作从2006年5月24日开始布置,5月底—6月底院校推荐,8月下旬—9月底专家初评,2006年12月专家复评,评选出了30篇优秀论文,提供2007年1月教育指导委员会专项工作研究会议审定。

4.召开了教育硕士培养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暨培养模式研讨会 2006年7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第一次教育工作扩大会议,院校管理组组织召开了教育硕士培养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院校之间介绍了培养与管理工作经验,探讨了共同面临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工作建议。

5.召开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研讨会,就新教材的使用及教学改革问题进行研讨。

6、召开了全国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06年录取工作信息交流会议

2006年12月26日,为了加强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录取工作的指导,根据以往工作安排,教育指导委员会委托贵州师范大学组织了全国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06年录取工作信息交流会议。会议期间,院校交流了招生工作经验,研究、分析了2006年教育硕士全国联考的考试情况,交流了建议录取分数线的制定原则,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考条件、联考科目、考试内容、招生领域、招生政策、录取办法、新增单位等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六、开通了中国EDM教育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宣传,交流信息,达到了资源共享。

2007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设想

2007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庆祝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展十周年为契机,反思教育实践,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度,提升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应用型、高层次、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要,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第二个十年取得更大发展。为此,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7年拟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开展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研究

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从1996年批准设立、1997年正式开展招生至今,已经走过整整十年的历程,我们要反思教育实践,通过科研立项的形式,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并要求承担项目的单位予以1:1负担,成立若干研究小组,加强以下工作制度的研究和建设工作:

(一)学位标准制度研究;

(二)质量保证、监控制度研究,包括新增单位审议制度、新增领域举办制度、报考资格审查制度、招生制度、培养模式探索制度、质量分析与跟踪调研制度、培养质量评估制度、论文标准制度等等;

(三)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教材建设制度、课程建设制度、培养方案建设制度研究;

(四)管理工作规范制度研究

通过以上工作制度的研究和建设,提出有利于基础教育战线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性建议,出台《中国EDM教育建设的若干意见》(暂定名)。

二、不断完善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组织建设

1、在2006年3月成立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第二届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学科指导小组,质量检查、监控和评估小组,明确职责,积极开展有实效的工作。

2、完善秘书处体制建设,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更好地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三、抓住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的契机,加大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宣传力度,完善网站建设,密切与社会媒体的联系,努力扩大社会影响,打造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品牌。

2007年,将分阶段、分步骤、分主题、分工合作开展下列系列庆祝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的庆祝活动:

1、编写反映中国EDM教育全貌的宣传文集(画册),它包括院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成功经验、教育工作者研究文章、毕业研究生优秀论文、职能部门文件汇编和大事记;

2、召开中国EDM教育高峰论坛,请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职能部门出面邀请全国地方教育部门官员、地方人事部门官员、中小学校长出席论坛活动。论坛期间,通过大会发言、分组交流、专题讨论等形式密切与地方政府联系,争取其支持,加强对中小学校的宣传。时间

初步定在今年11月,地点在北京。

3、确定主题,提出口号,开展与《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杂志联合组织征文活动,在中央电视台进行报道;

4、开展评选中国EDM教育十件大事或十大成果活动,在全社会进行宣传,在媒体进行报道;还要在主流媒体安排对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的专访,介绍中国EDM教育发展与改革情况;

5、组织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优秀毕业论文获得者全国或全省巡讲活动,请地方教委、人事厅局支持,组织会场。通过宣讲论文,让各地区中小学教师了解论文的价值、应用性,从中受到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针对性的影响力。

四、开展评估工作,规范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2007年是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评估年。通过开展评估,要求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总结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成功经验,概括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中国EDM教育制度建设提供依据,保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五、加强中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工作

通过开展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工作的检查,意识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教材建设刻不容缓。我们在已经编写教育学原理(教育问题专题研究)、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中国教育问题案例研究6门骨干课程教材和骨干课程教学研讨会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扩大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探讨的范围,如提早开始策划编写明年新增招生学科领域《科学技

术》、《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写工作,提早思考、设计编写专业必修课程的教材等等,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材建设,完善课程设置。

六、举办新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工作研讨会

为了保证新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从一开始就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需要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其培养全过程的指导,需要第一、二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经验支持。通过召开研讨会,正确面对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计划今年4月举办,地点待定。

七、为落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7年工作设想,今年4月底前召开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工作扩大会议,地点待定。

八、常规工作:

1、完成2006年申请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审议、上报工作: 2007年4月底前完成;

2、确定科学技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增领域的开设,完成开设前的配套准备工作;

3、完善、上报在大学本科生中招收教育硕士和招收教育博士的论证报告;

4、中国EDM教育网站公示首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和论文题目;公示结束后,正式向外界公布,并开展奖励活动。

5、做好2006年教育硕士研究生录取服务工作。

第五篇:社区教育发展规划

社区教育发展规划

社区教育发展规划

社区教育发展规划

为全面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全民终身教育,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加快“学习型社区”创建步伐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全面推动社区教育,促进终身教育文章来源于那一世范文网-http://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化社区

建设,为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教育体系,建立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相适应的终身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二、基本目标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以全体社区市民为教育对象开展的旨在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素质,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系列教育。

学习型社会是以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学习型组织建设为基础,保障社区成员受教育权利并满足其终身学习需求,从而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和两个文明程度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区。

社区要在三至五年内实现下列目标:

进一步推进教育社会化示范工程,促进社区教育向社会化、法制化、科学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社区管理与依托社会组织教育相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工作格局。

有计划地发展各类市民教育,实现社区各类教育资源的统筹、衔接、沟通,基本构建社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社区教育组织网络,实现纵向社区、共建单位,贯通的全方位覆盖教育;实现学者有其校的多种方式、途径的创新教育;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楼群,为最终建成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力争用五年时间,在全市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的社区。

三、主要任务

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

1.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

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任社区教育委员会主任,由主管社区教育的副主任、委员、社区共建单位负责人、辖区学校、单位主要相关部门领导和聘任街道、市有关教师为成员。委员会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

社区教育委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

室,办公室设在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室”,具体负责制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研究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等;推进规划的落实,对社区教育进行指导、联系、服务;组织培训社区教育的有关人员等。

2.建立社区教育协会

依照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的发展原则,探索建立社区教育协会,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管理的社会化程度,逐步形成社区管理与依托社会群众组织教育相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格局。协会作为社会参与的群众组织,主要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和社区教育志愿者活动,积极宣传、推进社区教育。会员包括社区教育管理干部、社区教育工作者、社区教育志愿者等。理事会成员由社区干部、社区教育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和街道主管干部组成。

3.设立社区教育培训中心

社区教育培训中心,要在多功能、服务型、开放式特别是在提高市民素质

教育开发上,发挥社区教育的龙头作用。为加强协调和统筹,负责制定社区教育计划,指导组织社区教育培训,编写教材,协助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实施对文明市民学校的组织指导。

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1.健全三级纵向培训网络

一级为社区党校;办公室设在社区居委。

二级为社区居委会文明市民学校。朝着三个自我的方向,加强基层社区教育建设。

三级为社区其它的市民培训学校,“学生假日学校”、“市民各类培训班”。实现教育培训实体五有即健全的组织管理、适用的教育场所、适应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实用的市民教材、必要的教育投入。

2.建设各类教育指导服务小组,健全横向网络

发挥特色优势,健全五项教育工

程,在五个指导服务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培训建设,合起来分别为:普法教育、健身教育、妇女教育、婚姻教育、家政教育、科普教育、社会文化、婴幼教育、青少年教育、成年人文章来源于那一世范文网-http://教育、老龄教育、特殊教育、外来人口教育,在街道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建设成不断完善的专兼职教育的横向网络。

形成适应社区市民多种需求,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和多内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放灵活的大教育体系。

1.大力加强社区教育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市民实用技术、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

2.发挥基础优势,为社区适龄人口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和岗位技能教育;

3.统筹、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利用市技工学校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实体,发挥社区成人教育力量和社会力量办学

实体作用,提供多样的职业文化教育培训;

4.充分发挥三级学校的作用,并与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相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社会经济生活、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科学普及等培训服务;

5.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协同社区内中小型企业推进教育制度的建立,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为企业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6.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其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校外教育活动;

7.充分发挥各类教育指导小组作用,针对专门人群、专项需求,提高胎教、特教、家教、外来人口教育、妇女教育、医疗保健、婚姻教育、老龄教育等专门教育、专项教育的水平。

推进具有时代特色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为21世纪成为人人皆学之区奠定基础。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社

区教育工作者队伍。通过选聘、兼课、培训方式,使之成为一支能够适应社会化管理并具有一定理论研究能力的社区教育管理队伍。

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在社区中学、小学、幼儿园等教育部门,设立社区教育研究室,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并与社区教育协会的工作相结合,提高理论水平,取得研究成果。与市中学合办不定期《社区教育》小刊,做好经验交流、理论成果推广以及咨询服务工作。

四、保障措施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和市、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的学习贯彻、结合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结合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进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宣传窗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宣传窗重点栏目要增加社区教育的宣传内容。

探索社区教育及学习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纳入到社区干部干部、骨干居民、学习型典型家庭示范户的学习之中。

围绕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一次学习型社区宣传教育活动。

实现社区教育的三个纳入:即纳入社区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区社区建设的计划、纳入文明社区创建计划。

实现对社区教育计划的三个督查:即人大、政协代表的法律督查、社区居民代表的民主监督、街道及上级的工作督查。

保证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结合社区教育实际,每年安排社区教育经费,每年递增8%投入,采取向单位赞助经费,市民个人投入,上级补助和社区自筹,用于增加设备、改善条件、开展教育培训及咨询等。

加强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大力推进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

区科普、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紧密结合。深入进行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可持续发展与提高社区人口素质等研究,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成果。

推动区域内的资源共享。辖区中、小学、职业学校、幼儿园、其他教育机构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单位等要有计划地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向社区成员开放必要的教学场地和活动设施,为社区成员参加教育培训提供服务。要在资源开发与共享中建立稳定的三大教育教育基地。

依据上级街道、市的有关标准,适时评选社区教育的先进楼群、先进家庭示范户、先进个人,抓好典型,表彰先进,全面带动学习型社区建设。

附件:社区十大教育培训工程

1、大力开展下离岗市民技术教育和培训。使市民掌握1项实用技术。在培训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以培训为手段,提高市民上岗技能素质。、大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纲要》为主要的知识培训,市民每年接受2次以上培训,每年达到3000人次。、科普知识培训。按照现代新科技知识培训市民,每年计划完成200人以上培训的骨干培训目标任务。

开展岗位技能证书培训。推荐市民,向街道或市劳动与就业中心推荐培训人员,以专业的单科教育,取得证书培训。

2、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每年至少有一个企业开展创建活动,并按照“创建学习型企业”标准组织实施。

3、开展计算机和外语培训。联合社区有关单位,对市民开展计算机培训,学习办公基础知识和相关的软件,每年培训不少于50人。同时,对青年人开展英语培训,学习简单的日常用语。利用节假日对中、小学生开展上述活动。

4、开展青少年社区教育活动。为加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对

社会的认知能力,增长社会知识,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精神,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组织1—2次的青少年社区活动,并纳入教学计划做出安排部署,年底撰写活动总结。

5、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开展有关法律、法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遵纪守法,诚实劳动,文明经商,力争培训率达到80%以上。

6、坚持开展法律、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教育。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制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维护社会的稳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标语、橱窗等形式加以宣传。

7、开展文明生活教育、心理和健康教育活动。为了提高社区居民崇尚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科学意识,反1 2 下一页

下载2010-2014年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草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2014年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草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均衡发展规划

    丰南区教育局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进工作,提高办学质量,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专人深入城区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通过走访座谈、调......

    社区教育发展规划

    文章标题:社区教育发展规划社区教育发展规划为全面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推......

    2014——2016教育教学发展规划

    小学部教育教学发展规划 (2014年——2016年) 一、指导思想 落实减负增效举措,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增长点,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使......

    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

    灌云县“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时期,是‚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决胜时期,也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机遇期......

    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惠民县石庙镇第二中学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摘要 】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日新月异,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推荐表单位名称: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科教学要说明具体方向,如学科教学(数学)。本表可复印、附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5)[范文大全]

    1 附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根据《中国教育......

    发挥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作用

    附件: 积极发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大批适应 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优秀教师队伍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和试办是成功的 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