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诺基亚手机品牌形象调查表
嘉华学院大学生诺基亚手机品牌形象调查表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
我们是市场营销081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有关诺基亚手机品牌形象的课堂作业调查,可以占用您几分钟时间问您几个问题吗?您所提供的消息对我们这次调查的结果相当重要。
请在每一个所给的备选答案中选择符合您的情况或您同意的答案,并在所选取答案前的口内打“√”,或在问题的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1、您的性别是:
□ 男性□女性
2、请问您知道诺基亚手机品牌吗?
□ 知道□ 不知道
(回答“知道”请继续;回答“不知道”只需回答第17题,感谢您的支持,谢谢!)
3、请问您使用过诺基亚手机吗?
□ 是□ 否
(回答“是”请继续;回答“否”只需回答第16、17、18题)
4、您对诺基亚这个品牌了解吗?
□ 非常了解□ 了解□ 一般□ 了解很少□ 不了解
5、您平时主要从哪些渠道获得有关诺基亚的信息?(多选)
□ 电视□ 报刊杂志□ 户外广告牌□ 网络□ 电台广播□ 亲戚朋友的谈论□ 其它
6、与其它手机相比,您购买诺基亚手机的理由是:(多选)
□ 质量可靠□ 价格适中□ 功能齐全□ 外形美观 □ 他人推荐 □ 售后服务好□ 产品系列多 □ 品牌知名度高□ 其它
7、您使用过诺基亚的售后服务吗?
□ 使用过□ 没有
(回答“使用过”请继续;回答“没有”请转到第9题)
8、您认为诺基亚的售后服务如何?
□ 非常好□ 比较好□ 一般□ 比较差□ 非常差
请翻页继续答题,谢谢您的配合!
9、您对诺基亚手机下列因素的满意程度是:
10、您对诺基亚手机整体满意度的评价是:(“0”表示持中立态度)
□3□2□1□0□-1□-2□-
311、您再次购买手机时,会选择诺基亚吗? □ 会□ 不会
12、您对诺基亚的喜爱程度是:
13、您会把该品牌推荐给其他人吗?
□ 一定会□ 可能会□ 不会□无所谓
14、从下列品牌中选出能引起您关注的品牌:(多选)
□ 索爱□ HTC□ 诺基亚□ Iphone □ 三星□ 摩托罗拉□夏普□ LG□ 天宇□ 其它
15、以下手机品牌您会首选:
□ 索爱□ HTC□ 诺基亚□ Iphone □ 三星□ 摩托罗拉□夏普□ LG□ 天宇□ 其它
16、与其它手机相比,您认为诺基亚手机存在哪些不足?(多选)
□ 产品形象陈旧 □ 操作系统性能较差 □ 产品缺乏创新 □电池续航能力差 □ 售后服务差□ 应用程序奇缺□ 其它
17、您在购买手机时,看重下列哪些因素,请从中挑选三项并按重要程度由大到小排列:
A、价格B、质量C、功能D、品牌E、外观
由大到小:>>
18、请您用一个词来形容诺基亚:
□ 可靠□ 经典□ 时尚□ 大众
调查到此结束,我们向您表示衷心地感谢!
第二篇:诺基亚手机调查报告
这间来自芬兰的跨国公司不但在全球获得了成功,在中国也制造了“财富神话”。
截止到2006年底,诺基亚在中国投资总额已达到23亿欧元,在中国销售收入达到34亿欧元,在中国拥有员工超过5000人,其中95%以上为本地员工。
但他们似乎并不满足,诺基亚移动电话中国分公司总经理戴维•哈特利说,由于有包括照相机和游戏电话机在内的范围很广的新产品,诺基亚公司今年在中国的手机销售收入预计将增长20%以上。诺基亚公司将推出新的高端产品,希望赶超竞争对手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并且提高该公司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
是什么力量在推进诺基亚撼动竞争对手获得成功?
快车减速
在电信行业最糟糕的2006年,所有大电信制造商(除思科)都遭遇亏损,惟独诺基亚获得了48亿美元的营业利润。最新一期《财富》杂志说:“在电信业销量下降6%的同时,诺基亚蜂窝手机的单位销售量却首次增长了9%。去年诺基亚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夺市场份额,使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7%,是摩托罗拉的两倍多,距离40%的目标只差3个百分点。最关键的是,芬兰人维持了诺基亚手机业务20%的营业毛利率。”
“很少有制造业公司能自诩这样的盈利率,更何况是在一个萧条的市场。”《财富》杂志这样评价。
移动通讯业正面临新的问题,如何在行业成熟期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奥利拉乐观地估计,诺基亚到第四季度收益增长率将返回25%—35%,营业毛利率将接近20%。“如果我们营运得好。”他说。
幸运的芬兰人必须忍受冰窖的考验,尽管他们习惯了在寒冷中生存。
竞争优势
来自北欧小国的诺基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直在移动通信业延续着“芬兰神话”。
80年代,在诺基亚公司走向国际化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大而全的经营道路,而是甩掉了所有其它行业产品的包袱,完全将自己投身于自己的强项——通讯行业。当其他电信商纷纷涉足其它领域时,诺基亚及时收缩战线,它甚至卖掉了收益很高的一些子公司,后者生产婴儿尿布和橡胶靴。
约玛•奥利拉比他的对手更有远见,当克里斯托夫•高尔文迷恋于对摩托罗拉进行“休克疗法”时,奥利拉已看到发展减速的必要。在2005年初,诺基亚的雇员有近6万人,他认为公司发展过快,规模过大。他说,“我不想成为一个拥有10万雇员公司的CEO,因为那样你就无法同公司的最前沿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果公司的管理层对最前沿都失去了兴趣或联络,这个公司就有问题了。”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诺基亚手机调查报告
中国海关最新一份统计表明,诺基亚成为2001年我国出口额最高的外商投资企业,北京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东莞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诺基亚(苏州)有限公司合计出口额达到20.84亿美元,超过摩托罗拉的合计出口总额19.229亿美元。
这间来自芬兰的跨国公司不但在全球获得了成功,在中国也制造了“财富神话”。
截止到2001年底,诺基亚在中国投资总额已达到23亿欧元,在中国销售收入达到34亿欧元,在中国拥有员工超过5000人,其中95%以上为本地员工。
但他们似乎并不满足,诺基亚移动电话中国分公司总经理戴维·哈特利说,由于有包括照相机和游戏电话机在内的范围很广的新产品,诺基亚公司今年在中国的销售收入预计将增长20%以上。诺基亚公司将推出新的高端产品,希望赶超竞争对手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并且提高该公司的平均销售价格。
是什么力量在推进诺基亚撼动竞争对手获得成功?
快车减速
在行业最糟糕的2001年,所有大制造商(除思科)都遭遇亏损,惟独诺基亚获得了48亿美元的营业利润。最新一期《财富》杂志说:“在业销量下降6%的同时,诺基亚蜂窝的单位销售量却首次增长了9%。去年诺基亚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夺市场份额,使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7%,是摩托罗拉的两倍多,距离40%的目标只差3个百分点。最关键的是,芬兰人维持了诺基亚业务20%的营业毛利率。”
“很少有制造业公司能自诩这样的盈利率,更何况是在一个萧条的市场。”《财富》杂志这样评价。
市场研究机构贾特纳信息公司调查报告日前指出,2001年全球销售下降3.2%,是销售问世以来的首次下浮。1996年至2000年间,全球销售平均年增长率60%,而去年却首次出现萎缩。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业以最高的速度增长,但一进入新世纪,移动通讯商们却被无情地扔进了最寒冷的冰窖里。
移动通讯正面临新的转折点,2001年对移动通讯商而言不啻于一场灾难,快速增长的奇迹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苦苦挣扎,就连诺基亚的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也承认:“自90年代初至2000年末,移动通讯业就像一辆高速奔驰的电车,但却不幸分别于2000年12月15日和2001年5月的第三周在美国和德国突然被人掐断了电源似的,很快就缓慢下来。”
移动通讯业正面临新的问题,如何在行业成熟期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奥利拉乐观地估计,诺基亚到第四季度收益增长率将返回25%—35%,营业毛利率将接近20%。“如果我们营运得好。”他说。
幸运的芬兰人必须忍受冰窖的考验,尽管他们习惯了在寒冷中生存。
竞争优势
来自北欧小国的诺基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直在移动通信业延续着“芬兰神话”。
80年代,在诺基亚公司走向国际化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大而全的经营道路,而是甩掉了所有其它行业产品的包袱,完全将自己投身于自己的强项——通讯行业。当其他商纷纷涉足其它领域时,诺基亚及时收缩战线,它甚至卖掉了收益很高的一些子公司,后者生产婴儿尿布和橡胶靴。
约玛·奥利拉比他的对手更有远见,当克里斯托夫·高尔文迷恋于对摩托罗拉进行“休克疗法”时,奥利拉已看到发展减速的必要。在2000年初,诺基亚的雇员有近6万人,他认为公司发展过快,规模过大。他说,“我不想成为一个拥有10万雇员公司的CEO,因为那样你就无法同公司的最前沿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果公司的管理层对最前沿都失去了兴趣或联络,这个公司就有问题了。”
四年来诺基亚平均每月增加雇员1000名,奥利拉觉得不能再这样发展下去。他说:“我们必须明确每个雇员都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于是诺基亚停止扩编和增加新项目的计划,开始寻觅网络设备和蜂窝电话的外部市场。尽管移动通讯行业的衰落比他的预计还要严重,但诺基亚至少避开了裁员**。而他的老对手克里斯托夫·高尔文却不得不在去年连续不停地做出裁员的决定。
诺基亚看到了“规模效应”。诺基亚中国公司总裁康宇博相信,诺基亚以“规模”取胜,他预计今年在中国将销售5000多万只,他希望用这5000万只来撼动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地位。
当他们用惊人数量的来占领市场后,他们所期待的规模效应就会出现。诺基亚的员工像约玛·奥利拉一样相信,移动通讯行业在玩一个“量的游戏”,就像所有赌徒一样,谁拥有的筹码最多,谁才是真正的赢家——而“规模效应最终会转化为诺基亚的品牌效应”。
“品牌效应”是诺基亚被谈论最多的“成功秘诀”。2001年诺基亚花了9亿美元用于广告宣传和赞助活动,这个数字为其销售额的3%,接近营业利润的20%。它带来的效果是,诺基亚被国际品牌咨询委员会评为世界第五大最有价值品牌,比英特尔的排名还高,而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则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前者为66名,后者为36名。
品牌带来的是用户的认同,在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移动通讯市场上,抓住老用户有时候比拓展新用户还重要。在全球9.3亿用户中,有3亿人选择了诺基亚,诺基亚公司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用户在替换时选择诺基亚,这使他们更加乐观——“我们竞争对手的品牌忠诚度相对来说低了些。”他们甚至预计今年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5%。
事实上在第一季度他们已“侵略”了别人的份额,奥利拉·皮卡·卡尔拉斯沃3月12日透露,诺基亚2002年第一季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又有所增加。
对品牌的渴望同样意味着诺基亚要不断成功,势必要不断地推出比对手更好、更诱人、更创新的产品。
在整个90年代,诺基亚不断更新的产品设计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在“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它们不仅仅在技术上领先,更摸准了市场的脉搏和当前的需求。比如,只需单手操作、前后随心换彩壳、自我设定铃声、最具逻辑和适应性的用户界面和无可挑剔的总体外观,从零售商和运营商出货一般都能做到及时充足等等。
诺基亚移动电话中国区销售和市场副总裁兼总经理赵科林说:“我们为用户提供的是人性化的创新科技、满足个性需求的全系列产品、轻松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专业专注的全心服务。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户需求日益提高的今天,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声誉、赢得用户忠诚度,上述因素缺一不可。”
强大的“后勤”支持也保障了诺基亚的成功。2000年3月,一个闪电击中
“诺基亚手机调查报告”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
请注明出处!了飞利浦在阿尔伯克基的半导体工厂,大火几乎毁灭了这家企业,也几乎毁灭了诺基亚和爱立信——它向这两家企业供应无线电频率芯片。几个星期后,这家工厂恢复出货,而爱立信则遭受了重挫,当年的业务亏损17亿美元。诺基亚则幸运地躲过了这场灾难。火灾几天后,约玛·奥利拉就感觉到了芯片供应危机,他花了两个星期说服了丹麦的公司贡献出一些工厂作为诺基亚的供应后援,同时他们也重新设计了薪片,使日本和美国的生产商也可以生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摩托罗拉面露笑容之外,诺基亚也从爱立信手中夺得了一些市场份额。
拯救者约玛·奥利拉
约玛·奥利拉的功劳显然不应该被忽略,这个52岁的家伙是一个罕见的商业天才,他锐利、智慧,而且强壮得像一头狮子。他领导诺基亚“在恰当的时间做出了最恰当的决定”。
如果你问奥利拉,一部标准由多少个零件组成?他会脱口而出告诉你:大约400个。并非技术出身的奥利拉认为,作为一个CEO,他不一定是本行业的技术内行,但是他对技术一定要懂,至少要听得懂技术人员在讲些什么。
1990年2月,约玛·奥利拉被诺基亚任命负责移动电话公司的业务。一年多前,忧郁的首席执行官卡拉莫成功地谋杀了自己,诺基亚的移动通讯业务也进入了亏本的死角。公司的工人和经理习惯于以十为计量单位的发货量。诺基亚山穷水尽,已无法与摩托罗拉和爱立信抗衡,因为后者早已知道什么是规模生产。诺基亚的电视机和电脑业务也在挣扎。
到了1991年,苏联解体。芬兰的邻居和主要的贸易伙伴一夜之间不再买东西了,芬兰经济掉入了谷底。诺基亚的老业务不再有任何市场,它的大股东们一个个自身难保,对诺基亚自然没有太多的耐心。诺基亚的最大股东试图将它卖给爱立信,但后者却不想接受。
“我的上司告诉我:‘给你6个月的时间,你必须提出一个方案,到底是卖掉移动电话这个业务呢?还是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做?’”奥利拉说:“四个月后,我说:‘不,我们决不卖掉这块业务。’”
当时业务陷入瘫痪,公司士气低落,组织结构混乱。奥利拉似乎天生具备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他冲进距赫尔辛基附近的工厂,聆听工人的意见,并告诉他们自己的计划。他理顺了研发中心,使他们全力以赴开发欧洲的数字蜂窝标准GSM。
这个“最恰当的时间”做出的“最恰当的决定”成就了约玛·奥利拉。8年后,他的GSM获得了成功,他也顺便取代了克里斯托夫·高尔文在移动通讯业的领袖位置。
约玛·奥利拉向一些关键的诺基亚董事们证明,在整个90年代,他几乎扮演了诺基亚公司拯救者的角色。
“芬兰神话”遭遇挑战
零点调查最新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0城市2301名的实际用户的一项调查指出,诺基亚无论在品牌提及率,还是品牌持有率,均与摩托罗拉难分伯仲。但在潜在用户中,诺基亚稍逊一筹。
尽管在全球市场上,2001年诺基亚以37%市场占有率占据领袖地位,但就连诺基亚的竞争对手也相信,的全盛时期已然结束,并称真正的价值乃在于组件和。约玛·奥利拉也相信移动电话产业变得与PC产业近似,诺基亚与摩托罗拉已开始提供技术模组给予任何欲快速建构出的新进制造商。
在显然已经度过了“美好时代”的移动电话市场上,新的竞争者仍在进入角力。
但在新的市场领域,诺基亚正遇到一批善于销售的新对手。韩国三星已由5年前的无声无息,到2001年占领了市场份额的7.1%;而日本的索尼也同爱立信结成联盟,它们的目的很简单——与诺基亚争斗,并生存下去。
2月底,英特尔与微软宣布将合作开发制造设计蓝图,二者提供的芯片与组合将能让厂商以更快的速度制造出高级机型。
英特尔已将移动电话当成其新的增长“引擎”之一,希望能在该领域重演其在PC业的成功。英特尔的战略目标是赶超目前的头号和二号巨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
来自某些市场分析家的评论也对诺基亚的发展持保留态度,高通公司COO艾温·雅各布日前指出,诺基亚从研发到制造均“事必躬亲”,这并不符合产业发展潮流,诺基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必然会因此逐渐下滑。
约玛·奥利拉与雅各布对移动电话市场的前景持有同样的观点——产业正走向PC曾走过的路,后者认为其获利将来自于专门用于的特定部件,如、芯片组等,而非完整的产品。
在核心产品技术与市场营销方面,诺基亚均遭遇到它未曾遇过的各方挑战,虽然迄今为止,诺基亚的经营战略证明是成功的,但要在更加寒冷的市场中生存并保持不败,诺基亚要延续“芬兰神话”,仍然是如履薄冰。
2001年诺基亚在全球市场与中国市场的领先优势,需要比以往更强的力量来坚守。
“诺基亚手机调查报告”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诺基亚手机诺基亚手机调查报告
这间来自芬兰的跨国公司不但在全球获得了成功,在中国也制造了“财富神话”。截止到2001年底,诺基亚在中国投资总额已达到23亿欧元,在中国销售收入达到34亿欧元,在中国拥有员工超过5000人,其中95%以上为本地员工。
但他们似乎并不满足,诺基亚移动电话中国分公司总经理戴维·哈特利说,由于有包括照相机和游戏
电话机在内的范围很广的新产品,诺基亚公司今年在中国的手机销售收入预计将增长20%以上。诺基亚公司将推出新的高端产品,希望赶超竞争对手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并且提高该公司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
是什么力量在推进诺基亚撼动竞争对手获得成功?
快车减速
在电信行业最糟糕的2001年,所有大电信制造商(除思科)都遭遇亏损,惟独诺基亚获得了48亿美元的营业利润。最新一期《财富》杂志说:“在电信业销量下降6%的同时,诺基亚蜂窝手机的单位销售量却首次增长了9%。去年诺基亚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夺市场份额,使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7%,是摩托罗拉的两倍多,距离40%的目标只差3个百分点。最关键的是,芬兰人维持了诺基亚手机业务20%的营业毛利率。”
“很少有制造业公司能自诩这样的盈利率,更何况是在一个萧条的市场。”《财富》杂志这样评价。
市场研究机构贾特纳信息公司调查报告日前指出,2001年全球手机销售下降3.2%,是手机销售问世以来的首次下浮。1996年至2000年间,全球手机销售平均年增长率60%,而去年却首次出现萎缩。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电信业以最高的速度增长,但一进入新世纪,移动通讯商们却被无情地扔进了最寒冷的冰窖里。
移动通讯正面临新的转折点,2001年对移动通讯商而言不啻于一场灾难,快速增长的奇迹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苦苦挣扎,就连诺基亚的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也承认:“自90年代初至2000年末,移动通讯业就像一辆高速奔驰的电车,但却不幸分别于2000年12月15日和2001年5月的第三周在美国和德国突然被人掐断了电源似的,很快就缓慢下来。”
移动通讯业正面临新的问题,如何在行业成熟期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奥利拉乐观地估计,诺基亚到第四季度收益增长率将返回25%—35%,营业毛利率将接近20%。“如果我们营运得好。”他说。
幸运的芬兰人必须忍受冰窖的考验,尽管他们习惯了在寒冷中生存。
竞争优势
来自北欧小国的诺基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直在移动通信业延续着“芬兰神话”。
80年代,在诺基亚公司走向国际化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大而全的经营道路,而是甩掉了所有其它行业产品的包袱,完全将自己投身于自己的强项——通讯行业。当其他电信商纷纷涉足其它领域时,诺基亚及时收缩战线,它甚至卖掉了收益很高的一些子公司,后者生产婴儿尿布和橡胶靴。
约玛·奥利拉比他的对手更有远见,当克里斯托夫·高尔文迷恋于对摩托罗拉进行“休克疗法”时,奥利拉已看到发展减速的必要。在2000年初,诺基亚的雇员有近6万人,他认为公司发展过快,规模过大。他说,“我不想成为一个拥有10万雇员公司的CEO,因为那样你就无法同公司的最前沿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果公司的管理层对最前沿都失去了兴趣或联络,这个公司就有问题了。”
四年来诺基亚平均每月增加雇员1000名,奥利拉觉得不能再这样发展下去。他说:“我们必须明确每个雇员都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于是诺基亚停止扩编和增加新项目的计划,开始寻觅网络设备和蜂窝电话的外部市场。尽管移动通讯行业的衰落比他的预计还要严重,但诺基亚至少避开了裁员**。而他的老对手克里斯托夫·高尔文却不得不在去年连续不停地做出裁员的决定。
诺基亚看到了“规模效应”。诺基亚中国公司总裁康宇博相信,诺基亚以“规模”取胜,他预计今年在中国将销售5000多万只手机,他希望用这5000万只手机来撼动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地位。
当他们用惊人数量的手机来占领市场后,他们所期待的规模效应就会出现。诺基亚的员工像约玛·奥利拉一样相信,移动通讯行业在玩一个“量的游戏”,就像所有赌徒一样,谁拥有的筹码最多,谁才是真正的赢家——而“规模效应最终会转化为诺基亚的品牌效应”。
“品牌效应”是诺基亚被谈论最多的“成功秘诀”。2001年诺基亚花了9亿美元用于广告宣传和赞助活动,这个数字为其销售额的3%,接近营业利润的20%。它带来的效果是,诺基亚被国际品牌咨询委员会评为世界第五大最有价值品牌,比英特尔的排名还高,而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则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前者为66名,后者为36名。
品牌带来的是用户的认同,在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移动通讯市场上,抓住老用户有时候比拓展新用户还重要。在全球9.3亿用户中,有3亿
人选择了诺基亚,诺基亚公司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用户在替换手机时选择诺基亚,这使他们更加乐观——“我们竞争对手的品牌忠诚度相对来说低了些。”他们甚至预计今年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5%。
事实上在第一季度他们已“侵略”了别人的份额,奥利拉·皮卡·卡尔拉斯沃3月12日透露,诺基亚2002年第一季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又有所增加。
对品牌的渴望同样意味着诺基亚要不断成功,势必要不断地推出比对手更好、更诱人、更创新的产品。
在整个90年代,诺基亚不断更新的产品设计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在“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它们不仅仅在技术上领先,更摸准了市场的脉搏和当前的需求。比如,手机只需单手操作、前后随心换彩壳、自我设定铃声、最具逻辑和适应性的用户界面和无可挑剔的总体外观,从零售商和运营商出货一般都能做到及时充足等等。
诺基亚移动电话中国区销售和市场副总裁兼总经理赵科林说:“我们为用户提供的是人性化的创新科技、满足个性需求的全系列产品、轻松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专业专注的全心服务。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户需求日益提高的今天,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声誉、赢得用户忠诚度,上述因素缺一不可。”
强大的“后勤”支持也保障了诺基亚的成功。2000年3月,一个闪电击中
第五篇:诺基亚手机市场调查计划书
诺基亚手机市场调查计划书
一、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民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他们的消费来源主要是父母,当前我国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的消费也日益增加,手机可以说是大学生必备的通讯工具,从此来看,我国手机消费市场还很大,目前也有很多品牌的手机充斥市场,诺基亚手机产品在我国人心中的印象也还好,包括质量、性能、外观等,可是很多大学生在真正决定购买手机时并不会选择该品牌手机,再随着苹果Mac OS X,谷歌安卓操作系统的流行,年轻消费者购买手机的趋势不再那么的亲睐于塞班操作系统了。所以为了更好的打开诺基亚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消费市场,巩固该品牌手机的市场地位,拓展本品牌手机的市场发展空间,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计划对大学生手机市场进行一次市场调研。
二、调查目的:
针对目前诺基亚手机市场的基本情况,本次市场调查须本着科学严谨、真实可靠、调查与论证相结合的原则,对此项调查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次市场调查的目的包括:
1.通过了解目前诺基亚手机市场的消费现状,分析大学生的手机品牌购买动机及购买达成主要因素;
2.明确大学生对诺基亚手机的品牌认知;
3.了解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
4.了解大学生对诺基亚手机的认知和建议;
5.了解在大学生眼中诺基亚手机与其他品牌手机相比的优缺点;
6.最终目的:
(1)为诺基亚公司大学生手机市场的开发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
(2)诺基亚公司应集中主要精力于开发哪一款式的产品;
(3)确立诺基亚公司在大学生消费市场的营销定位;
(4)在大学生中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忠诚度。
三、调查内容:
1.大学生对诺基亚手机品牌的认可程度;
2.大学生对诺基亚手机品牌的的购买频率;
3.大学生对诺基亚手机品牌的购买意向;
4.诺基亚手机在大学生中的市场占有率;
5.不同消费层次的大学生对手机产品价格的接受程度;
6.大学生对诺基亚手机产品质量、性能的认知与评价;
7.大学生对诺基亚手机款式的认知与要求;
8.影响大学生购买手机产品的主要因素;
9..大学生对待新产品的态度;
10.大学生不接受新产品是由于有哪些担心因素;
11.大学生对手机产品功能的要求;
12.诺基亚手机产品与其他品牌手机相比的优缺点;
13.提出诺基亚手机产品存在的问题(质量、价格、包装、客户服务、促销)及建议;
四、调查地点及对象:
安徽工业大学校本部在校大学生
五、调查方法:
(1)以实物问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共100份。
(2)以电子档的形式在安徽工业大学本部的校友里进行电子档的问卷调查。
(3)采用电话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由访问员向被访问者拨打电话对消费者进行讲解后,进行一对一的访问。
六、时间安排
10月8日——9日:设计问卷及调查方案、了解品牌
10月10日——11日:修改、决定问卷和方案
10月12日:进行人员安排及培训
10月13——16日:实地调查
10月17日——18日:数据的审核及处理
10月19日——20日:统计分析
10月21日——22日:编写调研报告
10月23日——24日:印刷并提交调研报告
七、预算
问卷印刷费:100 * 0.1 *3 = 30(元)
调研报告打印费:2元
电话费:30元
共计:62元
诺基亚手机的问卷调查
您好,我们是安徽工业大学本部市场营销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手机消费的需求,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特地展开了此次调查活动,希望你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宝贵的时间,协助我们完成以下这份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1、性别: A、男 B、女
2、您所在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你的每月生活费为多少?
A、300元以下B、300-600元C、600-800元D、800-1000元E 1000 元以上
4、提到手机你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品牌是?
A、诺基亚B、摩托罗拉C、三星D、索尼E、HTCF、苹果G、飞利浦H、海尔I、康佳G、LGK、联想L、NECM、首信N、TCLO、其它
5、你最喜欢的手机品牌是?
A、诺基亚B、摩托罗拉C、三星D、索尼E、HTCF、苹果G、飞利浦H、海尔I、康佳G、LGK、联想L、NECM、首信N、其他
6、你下次准备购买的手机品牌是?
A、诺基亚B、摩托罗拉C、三星D、索尼E、HTCF、苹果G、飞利浦H、海尔I、康佳G、LGK、联想L、NECM、首信N、TCLO、其它
7、你正在使用的手机款式?
A、直板B、折叠C、旋转
8、你最喜欢的手机功能是?(可多选)
A、带MP3,MP4功能B、带数码相机功能C、16和弦D、32和弦E、40和弦F、GPRSG、其他
9、你下次准备购买的手机款式?
A、直板B、折叠C、旋转
10、你最喜欢的手机款式?
A、直板B、折叠C、旋转
11、你认为手机外壳哪种最好看?
A、金属B、皮革C、塑料D、其它
12、你一般多久更换一次手机?
A、一个月B、一年C、二年D、用坏才换E、从来不换F、新款上市即换G、其他
13、你对手机的要求比较注重什么?()(可多选)
A、质量B、价格C、服务D、功能E、外观款式F、配置G、健康H、扩展性I、品牌G、重量K、颜色L、待机时间M其他
14、你对手机的了解渠道是什么?
A、电视B、报纸C、网络D、同学朋友之间的互相交流E、宣传单F、宣传活动G、卖场广告H、其他
15、你意向中合适的手机价位是多少?
A、1000元以下B、1000-1500C、1500-2000D、2000-2500E、2500-3000F、3000以上
16、你更换过几次手机了?
A、一次B、两次C、三次D、三次以上F、无
17、若你更换过手机,你更换手机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A、外观好、款式新B、用起来更方便C、消费能力高D、身份地位的象征E、别人有了,我也要有F、尝尝鲜
18、你一般到什么地方购买手机?
A、专卖店B、大卖场C、移动、联通公司D、超市或百货店E、网络
19、你希望有专门“为大学生度身定做”的手机吗?
A、希望B、不希望C、无所谓
20、您对诺基亚手机的服务质量是否满意?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太满意E、很不满意
21、您对诺基亚手机以下那些服务不满意?
A、咨询服务B、销售服务C、维修服务D、投诉服务E、其它
22、你希望手机厂商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A、校内维修B、学生专卖店C、手机专卖店
23、您对诺基亚广告看法如何?
A、差B、一般C、好D、很好
24、您对诺基亚手机的意见或建议:(这项最好能再加上自己的观点)
A、价格要便宜B、外型要改进C、售后服务改进D、质量要提高E、更换操作系统
-----------------------------谢谢您的参与,祝您有愉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