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
一、新会计准则主要特点及实施与上市公司的结合点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
1.法规体系及会计处理方法一致。一是法规体系一致。新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与其他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规范趋于一致,彻底改变了原“基本准则”相互冲突的不利局面。如,原《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应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而《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则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等,从而使会计准则体系内部各会计准则之间达到协调一致。二是会计处理方法一致。如,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非现金资产与债务重组取得的非现金资产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不再要求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对于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问题,不再强求专门借款,只要属于长期资产。如,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资产的借入款项等发生的利息均可资本化,计入对应的存货价值,而不再直接计入损益。
2.国际趋势化明显。当前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的事实下,财务报表已成为一种全球化资源分配的决策依据。另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等一些经过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多年摸索、总结的成果,中国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合理内容,并有必要在准则中加以体现。此次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各会计准则的实质内容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具有很明显的国际趋同性。
(二)新会计准则实施与上市公司的结合点
1.有利于提高境内外资本市场信息的可比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或趋同已成为必然趋势。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上国际经济舞台,企业跨国经营、跨国投资、境外上市和境外融资的现象日益增多。要使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会计作为商业通用语言,必须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的关键点之一就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只有各国采用相同或相似的会计准则,才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提供可比的会计信息,否则会增加会计信息的转换成本,给上市公司在国际经济中的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2.顺应了上市公司发展的新趋势。伴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持续稳定推进,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在快速发育成长,上市公司的业务活动不断翻新。比如,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认同等,新会计准则顺应了这一发展的特点和新要求。新会计准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它不仅弥补了原会计准则和制度中有关企业合并、衍生金融工具等空白,还充分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吸取了发达国家对于复杂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经验。
3.增加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自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中国已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规和规章,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实践中还有不少上市公司出于特殊利益考虑,在会计信息披露中隐瞒和造假、欺骗社会公众和广大投资
者,严重干扰投资决策,危害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新会计准则体系根据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做了更加严格、科学的规定。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的选用也规定了适用的前提条件,防止会计政策滥用。这就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更多的可靠信息,增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
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由于会计环境发生了变化,对上市公司来讲,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准则的实施,更加方便了上市公司的国际资本运作。伴随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热钱大量涌入国内,造成以人民币标价的资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值(如不动产等)。对于上市公司来讲,一方面由于升值造成了国内经营成本的上升(人工成本、国内材料采购等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升值也将带来国际购买力的增强,海外投资的成本将逐渐降低。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中国的上市公司向币值稳定经济繁荣的地区投资实现跨国经营必将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在融资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已经把融资的触角伸向了国际资本市场,很多优质企业已经实现了海外上市。在新准则颁布实施之后,由于与国际会计环境进一步接轨,中国上市公司在实施海外资本运作时将会更加便利。所以可以预见,会计准则的适时调整,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国际资本运作将会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2.新准则的实施,将使上市公司通过多样化资本运作为做大做强创造了条件。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功发展的经验表明,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做大做强有重要的意义。资产如果不进入资本市场,其价值要通过多年的盈利才能实现,而如果上市,则资产可实现迅速变现,不仅为资产本身的良性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新建项目的迅速开展。因此新形势下,母公司将会更加充分地利用上市公司这个窗口,将优质资产及时注入上市公司,予以资本化、证券化,通过资产注入套现资金进行下一个项目的建设开发,从而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优质资产的注入不但会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而且会提高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
3.新准则的实施,将使上市公司财务评价体系逐步科学化。(1)外在衡量标准——股票价格。随着中国会计工作的国际化、规范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将真正转向企业价值最大化。从外在价值的角度考虑,也即股票价格的最大化。在健全完善的财务体系当中,股票的价格将能够完整体现企业的竞争力和成长性,大股东对于上市公司也必然更加重视,通过关联交易损害上市公司对于大股东而言也将得不偿失。对于上市公司及其关联单位而言,所有管理人员都应该更加关注股票价格的变化。(2)内在衡量标准——现金流入。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唯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可以影响企业价值,因此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以及资本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提高,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会将注意力从账面利润转向真实现金流。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对此也要及时调整思路,在进行财务管理与决策时,不仅要看当期利润,更要注意利润的持续性,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企业的内在价值就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是现金流入必须大于现金流出。
4.新准则的实施,将使风险管理在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战略中的作用更加重要。资本市场高度化发展之后,国际资本大量涌入,与此同时国内企业的海外资本运作也将更加频繁。随之而来的是经营业绩将受到更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国际经济的系统性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法律政治风险、恶意收购等风险。上市公司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要确保自身的现金流和经营业绩稳定,必须高度关注汇率、利率等多种风险因子的波动,对由于股价异常波动而带来的公司安全风险也要提高警惕,保持企业的健康成长。从这个角度讲,各种以往停留在理论角度的套期保值、风险对冲金融衍生工具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也将跃上一个新的层次。
5.新准则的实施,将为上市公司完善股权激励机制提升业绩提供依据。《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使得上市公司在施行股权激励计划时有章可循。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计划,将会改变公司人力成本的支付方式,从而改变公司现金流的流转。但上市公司对关键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也将很难判断。公司可能因为施行股权激励而得以确保珍贵的人力资源,从而在竞争中取胜;但也可能给予员工过度的激励,从而令股东利益受损。
6.新准则的实施,将使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更趋于细致理性。新准则的实施将极大地丰富会计信息的内涵和外延,要求企业拓展其信息系统,以便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支持。这主要包括:一是强化其收集、跟踪、分析和估计公允价值信息的功能;二是拓展其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信息收集功能,监控这些被投资单位的价值变动和经营业绩,调节会计政策差异;三是拓展与税务相关的信息系统,跟踪和分析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为依法纳税和税务筹划提供依据。
三、创新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可行之道
(一)财务管理理念及目标的创新
1.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是财务管理的决定因素,则更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成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整体创新的首要之举。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主体,保持财务管理理念与时俱进,须树立和更新以下理念:一是以人为本理念,强化对人的激励约束,充分调动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信息价值理念,关注信息的及时搜集与整理,注重对信息价值的分析;三是财务风险理念,在风险与报酬之间取得最佳结合点;四是环境价值理念,主导资源有效配置,环境和生态的优化与平衡。
2.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它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应根据环境的变化作适当调整。财务管理目标制约着财务运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是财务运行的一种驱动力。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科学地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对优化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
标不仅要追求股东利益,而且也要追求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中国上市公司也应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立足知识最大化目标,实现有形物质资本与无形知识资本在最短时间内优化组合运营的结果。
(二)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为配合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中国建立上市公司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须做到,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应由原有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变、由原有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由注重会计管理向注重财务管理转变。
1.构建新的财务管理组织构架。上市公司应根据其特点,设置“集权为主,有效分权控制”的财务管理组织构架,实施财务相对集权的管理,如在董事会下面分设财务管理委员会或成立财务管理公司。其主要负责人由上市公司财务总监或副总经理担任,并吸收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担任委员;建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分管体制,实现财务组织机构高效运转,将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功能分开管理,且财务部分主要负责以资金为核心的资金管理,如资金筹集、结算、财务分析与计划、资金风险防范、营运资金管理、盈余分配等。
2.构建新的责任会计管理体系。上市公司具备集团化、跨地区、分支机构多等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市公司应建立起相应的责任会计管理体系,推动公司管理向纵深化、科学化发展。从概念上讲,责任会计即上市公司利用价值形式,采取在成员子公司建立各级责任中心,施以责任转账、编制责任报告和责任报表等责任管理,对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耗费、占用及成果进行核算和监督,这促使上市公司各子公司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最终实现上市公司管理目标的优化。
3.构建新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应包括规范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内部银行结算制度、全面预算控制制度、财务考核和财务激励制度等。根据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要求,应完善财务管理基础,设置财务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重组整合业务流程,建立起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公司资金管理,须重点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建立并完善上市企业财务“内部银行结算”制度,充分发挥“内部银行结算”的履职和监控功能;强化成本控制管理,实施全面预算控制制度,是保证计划执行、成本有效控制、效益合理保障的途径;上市公司定期对各分支机构进行财务考核,发挥考核激励的积极作用,有助于调动人力资源刨造经济效益的积极性,推动公司长远、健康发展。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创新
1.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制定风险防范策略。上市公司多元化发展方向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积极性和重要性,增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深化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内部职能,提高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有机配合。上市公司还应当制定科学的财务风险预防策略,以减轻或消除风险因素影响,提高风险防范控制水平和效果。首先,上市公司要重视资本结构的优化,保持资
产和负债的良好配比,控制负债规模,把关筹资渠道和方式,降低资本成本;其次,上市公司要采取有效的风险分散策略。例如将筹集的资金投放于多个项目,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弥补项目间盈亏,从而降低财务风险;最后,上市公司要努力保持自身健康运营。健康有序的财务运行秩序和严格规范的财务管理规范可以使企业资金处于良性运行,从而能够成为企业降低或规避风险的有力保证。
2.构建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从企业管理的流程来分析,及时发现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及时预测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同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适当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至关重要。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其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通过公式计算财务预警各指标值,对结果分析出相关结论。从很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或实际运营来看,企业流动比率与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利润率与净资产利润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都具有明显相关关系;实际上总资产周转率与总资产现金回收率一般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企业总资产增长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需大量数据作研究样本,对大量数据研究才能建立完善高精度的模型。因此,在实践方而,上市公司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关模型进行适当修正,舍弃某些不适用的指标,保证系统具有实用性,在财务处理方面,通过实践考察,在理论上可以将多变量模型与单变量模型结合,增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精确性。
3.加大科技投入,升级改造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必然对原有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产生较大冲击,加大科技投入,升级改造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成为必然趋势。例如对于数据庞大信息系统的金融业而言,改进风险管理最大的障碍,就是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企业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也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同时,金融业拥有数额庞大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执行新会计准则没有系统工具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升级改造后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功能主要应能满足以下要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计算与确认;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摊余成本(含减值损失计算);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利息收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算(估值)模型。
(四)大力提升财务信息质量
信息质量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不可或缺的规范,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但这需要审计机构的大力配合。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和独立性以及法制环境是会计准则实施的支持系统,重点是防止企业利用新旧会计准则转换过程造假。上市公司应以重要性原则为基础,遵循谨慎性原则,对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重点问题予以充分关注,确保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上市公司要从中国资本市场现状和市场经济实际出发,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加强企业管理与国际接轨,这样不仅有助于降低中国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在海外经营时需要遵循不同国家或地区会计标准成本降低法律风险与市场风险。新会计准则严格界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定义,明确规定有关会计要素确认条件,有利于充分揭示
财务风险,正确衡量经营业绩。新会计准则虽从规则角度可最大化减少公司财务舞弊发生,但绝不可能完全堵住财务报表漏洞。不能单凭会计规则彻底制止公司造假,即使在高度市场化的美国也相继暴露出安然公司造假等系列财务丑闻。
(五)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和趋同,但从整体看与中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对财务管理人员职业水平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的会计水平相比,差距更大,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上会打折扣。中国尤其缺乏与国际接轨、通晓国际会计惯例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提高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的职业水平,增强其职业判断能力,成为中国会计界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一靠培训,二靠在实践中锻炼。此外,还应当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当前,由会计职业道德缺失而引起的会计造假及其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健全,在新旧体制转换的情况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预防会计风险更显其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既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要求,更是适应当前新会计准则实施的需要。
第二篇:新医改背景下县级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研究
新医改背景下县级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在医改背景下,要求公立医院更好的体现出公益性质,这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财务管理作为公立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财务管理越来越无法与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需求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强化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更好的推动公立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措施
新医改的实施目的是能够对当前看病难的问题进行缓解,并进一步减轻居民应医的负担,能够有效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在新医改实施后,不仅能够有效的维护居民用药的公益性,而且对于推进全民医保制度的有效落实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新医院中强调政府政策的支持,从而为新医改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对于原《医院财务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在2012年开始执行新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这就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突出亮点
(一)通过提取医疗风险基金来提高医院抗风险能力
为了有效的配合新医改的实施,对《医院财务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新修订后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从医疗收入中进行医疗风险基金的提取,利用该基金来购买医疗风险保险及支付医疗赔偿费用。通过从医疗收入中适当的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并将其用于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中,这不仅有利于控制医疗风险的发生,而且能够有效的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
(二)强化成本控制,规范管理流程
在当前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中,对成本管理内容进行了规定,强化了对成本管理的规范控制。分别针对成本管理的对象、流程和控制方法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有利于医院成本控制的规范化发展,对提高医院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提出了医院全面预算的要求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开始执行全面预算制度,并进一步对预算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有效的增强了预算管理工作的灵活性,使预算管理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具有可操作性。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医院预算管理的水平,而且对规范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明确了财务管理在医院运营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三级医院要设置总会计师的,其他医院则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总会计师。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财务管理在医院运营中的重要地位。另外还明确规定了财务监督的方式和主体,有效的加强了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有效的提升了核算和财务分析工作的水平
在当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详细对固定资产、建筑工程等项目进行具体的核算,以此来有效的规避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漏洞,进一步明确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利用财务分析来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和信息供财务部门进行利用,而且财务信息具有较强的可信度,能够为医院各项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意识
在当前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在管理工作中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意识,能够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医院管理人员需要强化自身的学习,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能够将财务风险意识与财务管理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有效的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风险防控能力。
(二)加强医院预算管理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效的实现对医院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对各项资源的有效分配和控制,确保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医院管理者要加快观念的转变,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财务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核算方法,从而为预算管理提供准确及全面的数据支持。医院制定的预算管理标准需要与医院的发展计划相符合,避免预算管理标准的盲目性。同时医院预算还要具备主动性和控制性,使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质性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医院预算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医院管理的水平,强化医院财务管理,因此通过加强医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管理工作效率,确保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完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
在当前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监督体系,严格把关医院日常资金流动情况,有效的对医院现有资金和借贷资金进行利用,在医疗器械、药品及员工福利等方面要强化透明性管理,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来采购医疗仪器和药品,准确对库存药品进行预算和监督,有效的降低医疗运营成本,从而为医院的发展创造更大化的效益。
(四)降低应收账款限额
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针对病人拖欠医疗费的现象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利用降低应收账款限额的方法来对拖欠及恶意欠款等现象进行有效预防。同时医院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基础上,确保成本费用的降低,有效的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
三、结束语
在新医改背景下,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要想取得较好的改革效果,需要及时转变观念,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将财务管理上升到医院日常重要的工作中来,以此来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为公立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淑梅.新医改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研究[J].财税论坛,2011(9)
[2]张琳,袁晶.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0)
[3]刘俊英.新医改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1(7)
第三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摘 要]我国上市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财务欺诈,信息失真,违法违规现象也在不断滋生,给国家、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而治理这一系列问题,确保公司经营管理者,决策者及投资者获取正确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会计监管。因此,如何加强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更是当前理论界与实务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这一问题,对我国市场的规范运作及会计监管的有效实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文开篇为引言,指出该论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会计监管相关理论概述;第二部分是我国会计监管的现状分析,分别从我国上市公司监管主体,监管客体,监管目标和监管法律体系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基本特征;第四部分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对策,以便更好地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现状;原因;对策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目 录
引言...................................................................2
一、会计监管相关理论概述...............................................2
(一)会计监管的一般概述............................................2 1.会计监管的概念................................................2 2.会计监管的构成要素............................................3 3.会计监管的特点................................................4 4.会计监管与会计监督............................................5 5.会计监管体制..................................................5
(二)会计监管的理论依据............................................5 1.委托-代理理论.................................................5 2.经济管制理论..................................................5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现状分析.....................................6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主体......................................6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客体......................................6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目标......................................6 1.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6 2.确保建立公正、有效和透明的市场................................7
(四)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法律体系..................................7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7
(一)政府监管方面的问题—政府监管失灵..............................7
(二)上市公司内部监管方面的问题—内部监管形同虚设..................7
(三)上市公司外部监管方面的问题—外部监管不力......................8
(四)上市公司会计法规制定方面的问题—法规的不协调性................8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对策.....................................8
(一)健全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法律机制................................9 1.完善会计规范体系..............................................9 2.协调好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9 3.健全民事赔偿机制..............................................9
(二)加强会计监管主体建设..........................................9 1.以政府监管为主导,进一步完善政府会计监管......................9 2.以内部监管为基础,提高内部会计监管质量........................9 3.以社会监督为辅,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10
共
2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三)加强公允价值运用的监管.......................................10
(四)改良具体的监管技术...........................................10 结束语................................................................10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引言
纵观世界经济舞台,上市公司是众所瞩目的焦点,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最敏感的中枢神经,是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晴雨表,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近几年国内外爆发出的一系列重大会计造假案,如美国的安然、施乐、世通,国内的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银广夏、蓝田股份等,暴露了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国内外的资本市场上都存在蓄意的会计造假现象。
如此多的会计造假案的发生,不仅说明了加强会计监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也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目前,还有许多问题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制度中,比如会计监管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监管主体的权责界限不清晰,会计监管并不能完全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等。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本文想在通过对会计监管基本理论和我国会计监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原因,提出完善我国会计监管的举措,希望能为我国会计监管实践工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一、会计监管相关理论概述
(一)会计监管的一般概述
1.会计监管的概念
我国关于会计监督的研究兴起时间还不是很长,早期只是认为会计具有监督、管制、控制的职能,因而使用的是“会计监督”、“会计管制”、“会计控制”等概念。至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学家认为会计不仅仅是监督,它更是一种管理活动,这实际上就形成了会计监管的思想。然而对会计监管展开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会计监管”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学术概念。从开始对会计监管的系统研究至今,时间还不是很长,因而关于会计监管的具体含义还存在分歧,目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张俊民1提出:“会计监管是通过会计检查、督促、控制等工作过程和手段,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张俊民.会计监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23~24
共
2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阎达
五、支晓强认为,“会计监管是会计监控和会计管制的统称。会计管制是指政府或会计职业团体对会计工作的干预,以确保会计工作能够合理、有序的进行。而会计监控是指通过会计工作监控企业的经济活动。”
黄志忠、杜兴强、张胜芳3认为:“会计监管可粗略地分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和会计职业监管。”
我认为从监管本身的经济意义来说,会计监管应理解为监管主体对微观经济主体会计行为的监督和管理,而不应是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监督。
根据分析国内学者对会计监管的定义,并结合监管的定义,同时考虑到本文的研究背景是我国的上市公司,我认为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定义为:政府、社会公众、中介机构及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采用一定的手段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达到会计工作的有效实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保护市场中相关各方的利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2.会计监管的构成要素
会计监管的要素是构成一项会计监管活动的因素,要准确把握会计监管的真正内涵,必须明确会计监管的主体、客体、目标、依据四个基本构成要素。
(1)会计监管的主体。会计监管主体是指会计监管行为的具体实施者,任何有权对会计活动施加影响的机构和人员都属于会计监管主体的范畴。因而会计监管的实施主体应包括国家授权的政府各部门、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社会中介机构和注册会计师、民间机构和个人、以及大众媒体。
(2)会计监管的客体。会计监管的客体是指会计监管行为的具体承受对象。在实践中,可将会计监管客体分为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和会计行为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包括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所有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包括直接从事会计核算的会计人员和其他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有直接影响的人员;会计行为包括会计核算行为和其他影响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行为。
(3)会计监管的目标。会计监管的目标是监管者通过监管活动希望达到的效果。会计监管的目标实际上从高到低依次包含了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次,而且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会计监管的最终目标是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符合会计信息使用人的决策管理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一目标需要对所有监管客体进行监管才能实现;中间目标首先是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生成严格符合会计核算规范的要求,其次要保证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及会计职业判断符合会计信息使用人的利益,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对会计人员实施监管;具体目标则是与特定监管客体相联系的目标,必须结合会计监管客体来进行分析。
(4)会计监管的依据。会计监管的依据实际上是会计监管的标准,主要是各类 232 阎达
五、支晓强.论会计监管[J].中国农业会计.2003(1).64~68 黄世忠、杜兴强、张胜芳.市场、政府与会计监管[J].会计研究.2002(12).53~57
共
2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会计规范。它包括:成熟的会计理论,又称会计概念结构,是会计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法规,包括与会计有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依靠国家权威来保证执行;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是指具体指导和约束会计工作的标准;会计政策,指单位在具体核算时所遵循的体原则以及单位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惯例,是指在会计实务中逐渐形成的被会计人员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遵守,但未列入会计规范之中的习惯做法和先例:会计职业道德等等。
3.会计监管的特点
会计监管的特点是会计监管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管所应具有的特性。对会计监管的特点深入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会计监管的本质,并在实践中有效提高会计监管质量。
(1)基础性。从监管地位上看,会计监管以其覆盖面广、贯穿时间长而在经济监管中处于基础地位。一旦会计监管发生问题,那就是根本性问题,会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经济信息失真,使其他监管失效。
(2)连续性。会计监管是整个经济活动过程的监管,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始终,与各项经济活动同时进行,随着经济活动的推进,每一活动过程都有会计监管的存在,随时随地发现问题。这种“同步”机制,就可将经济活动自始至终、贯穿相连地置于有效监管之下,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3)广泛性。会计对象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会计既涉及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又涉及整个国家或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有货币收支往来行为就有会计的存在。因而会计监管也必然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涉及经济、法律、行政等各个方面。会计监管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4)利益性。会计监管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受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制约,它总是服从于特定的社会权责结构及其目的,而以维护特定阶层经济利益为宗旨。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政企分开,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单位负责人受自身利益的驱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还包括个人利益的利益最大化。会计监管在如何协调好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利益关系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方面显得比较困难。
(5)依附性。会计监管的依附性主要是指会计监管缺乏一定的独立性。会计人员基本上都受聘于企业经营者或从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他们的切身利益均依附于本部门,缺乏必要的独立性。矛盾的焦点在于角色的错位,监管者是被领导者,被监管者是领导者,会计成了经济活动主体的附属物,会计监管形同虚设。
(6)主观性。会计监管依赖于监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一项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在会计监管这一环节上,主要取决于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等各方面,因而掺杂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具有主观性。只有各方面素质均很高的监管人员才能担当会计监管的重任,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管。
(7)复杂性。由于会计监管涉及的领域很广,监管的主体、客体、目标、依据复杂多样,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变而变化,因而会计监管本身也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共
2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监督管理行为,而是牵涉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利益关系复杂的监管体系。在这个多层次的体系中,各监管主体的职责、目标、实施手段及承担的责任等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容易造成监管工作不协调,有些监管难以到位,有些监管重复,增加了监管成本,而监管效果大打折扣。
4.会计监管与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利用一系列方法,掌握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不使其任意活动或超出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并不断促进提高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它是使生产经营活动纳入社会所要求和人们所希望的轨道,并在最有利、最有效的条件下完成预期目标的一种管理职能。指挥、调节、控制、分析、评价、检查、督促等是会计监督的主要形式,应该说,会计核算是一种会计监管,会计监督也是一种会计监管。但会计监管的范围、内容等要比会计监督广泛的多。会计监管除包括核算、监督外,还包括会计预测、决策、标准成本、差异分析、责任考核等内容。从监督的主体看,会计监督包括本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而会计监管不仅包括会计监督,而且还包括会计监管体制。
5.会计监管体制
会计监管体制是会计监管的组织存在形式,主要包括会计工作领导体制、会计法治管理体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三部分内容,决定这种会计监管体制的内在基础是一定条件下的社会权责结构。
(1)会计工作领导体制。我国会计工作的领导机构是政府及其授权部门,从公元前 11世纪的西周设有“司会”等掌管会计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国务院财政部主管会计工作,一直如此。
(2)会计法治监管体制。我国《会计法》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会计准则》目前也是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制定,基本类同于大陆法系会计法治监管体制。
(3)会计人员监管体制。会计人员是整个会计监管体制中最具有积极性的力量,是会计工作的主导因素。在集中型领导体制下,会计人员监管体制也具有集中管理的特征,国家对会计人员任职水平进行标准考核及质量监督。
(二)会计监管的理论依据
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设计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代理成本最小的理论。即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委托人希望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使代理人与自己的利益尽可能地趋于一致,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整体的代理价值,以改善双方的福利,从而达到一种均衡的委托代理关系。
2.经济管制理论
共
2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乔治.斯蒂格勒在其 1971 年发表的《经济规制论》中指出:“经济规制理论的中心任务是要解释谁是管制的受益者或受害者,政府管制采用什么形式和政府管制对资源分配的影响。”4
(1)公共利益论。公共利益论属于早期的管制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在某些领域不具有效率,如果没有外力加以干预和矫正,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将会遭到损害。因此,国家和政府有必要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施行必要的直接监管,以矫正市场自由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某些偏差,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保障和提高社会经济福利水平。
(2)管制俘虏论。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经济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从研究“市场失灵”转向“决策的具体过程”尤其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监管理论—管制俘虏论。该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监管机构越来越为监管对象所控制和支配,监管者和监管机构会越来越迁就被监管者的利益,而不是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3)经济监管论。乔治·斯蒂格勒于 1971 年在《经济规制论》中用微观经济学的供求关系分析了监管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是:监管是响应利益集团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具体观点为:监管是利益集团为了增加自身收入,通过国家权力从其他利益集团手中重新分配财富的途径;监管者将选择政治支出最大化和反对最小化的政策,但没有证据说明该种选择会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监管是一种商品,被监管者向监管者支付的活动经费、竞选经费是监管的购买成本;各利益集团受到的保护程度不同,取决于一国的政治、法律、行政传统以及各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相互作用。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主体
我国上市公司现行会计监管是政府主导的,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行业自律。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等一些中介机构在上市公司会计监管过程中并不能发挥实质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现行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主体是主要是政府行政部门,从目前我国法律的授权和实际会计监管权力的行使来看,只有财政部门和证监会才是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实质主体。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客体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在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能够影响会计信息的因素,包括上市公司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等。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目标
1.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丹尼尔·F·史普博.市场与管制.余晖等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65~67
共
2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对上市公司不及时或不真实披露信息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并依法惩罚,以保证投资者能够获得及时、充分、真实的信息,从而实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标。
2.确保建立公正、有效和透明的市场
证券市场具有实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引导资金流向,配合宏观经济调控等功能,但由于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上述功能往往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对证券市场的每个参与者进行监管,约束其行为,确保证券市场的透明度。
(四)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如《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第二层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如《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第三层是在遵守国家基本法律法规规定下,由会计监管部门(如财政部、证监会等)制定和发布的部门规章,也就是会计监管的规范性文件,如《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府监管方面的问题——政府监管失灵
近年来,尽管监管部门加强了监管力度,但处罚的威慑力非常有限,违规上市公司不当信息披露的内在驱动,远胜于监管处罚的威慑。我国会计监管部门在十年内通过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制度、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处罚制度的建设,构建起监管规范的实施机制,但是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和收效甚微的信息披露违规处罚效果,显示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政府失灵。
政府监管失灵的原因:
监管部门本身的问题很多,如权责不清、力量不强、程序不明、执法力度不大、处罚不严等。所有这些,都与市场经济制度在我国的不成熟有着深刻的联系。就会计监管而言,规则的订立和执行主要是政府理性安排的结果,它们与同样是政府主导的、变革中的市场环境还不能有效地融合;现行会计监管制度并不是内生于市场的制度,它不能体现利益各方的利益协调,制度的法定遵从者缺乏遵从制度的内在动力。加之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都不健全,法制也不健全,市场参与者在遵守会计监管规范缺失了外部约束力量,因此才导致了政府监管的失灵。
(二)上市公司内部监管方面的问题——内部监管形同虚设
公司内部的会计监管主体主要是公司内部的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等。一般来说,在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和公司治理制度下,正是审计委员会充当了阻止和发现财务欺诈的先头部队,但就我国而言,由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和运行起步较晚,其内部监管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另外,理论上讲,内部审计部门是处于掐断会计违规问题幼芽最佳的位置,因为内审人员不象外部审计师,他们全职在公司工作,对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财务信息有准确的把握,按理说他们的监管效果是最好
共
2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的,可事实并未如此。由于他们的经济利益受制于单位,原本应该能够担负起会计监管职责的角色,可迫于高层管理人员的压力,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许多情况下他们选择了和公司管理层的合谋,或者因为他们的工作胜任能力不够,最终都使内部会计监管流于形式。尽管这几年我国相关部门就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控制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但效果并不理想。经调查,在巨额财务欺诈浮出水面的地方,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正介于不起作用和根本不存在之间。
内部监管形同虚设的原因: ①监事会规模偏小且处弱势地位。
②监事会成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且专业性差。③对监事会激励不足。
(三)上市公司外部监管方面的问题——外部监管不力
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主要依靠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但目前来看,社会性的监督机构并没有起到最后防线的监督作用。
会计事务所作为独立于被审计上市公司的机构,应按照证券法等法规和审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在坚持诚信的原则下,通过审计活动,保证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然而,我国目前有些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业务时,不按独立审计准则等执业规范的要求,在未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情况下就确认有关事项,造成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失真或者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而且面对上市公司一些重大的关联交易、或有事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等未充分披露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既不向公司提出,也不在审计报告中披露。
外部监管不力的原因:
①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缺乏独立性。
②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
(四)上市公司会计法规制定方面的问题—法规的不协调性
从监管的法律环境看,会计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存在问题。我国会计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部门立法、部门分割,有关措施缺乏照应、相互交叉或存在遗漏和抵触现象,形式不规范,体系不统一等,致使监管部门很难对会计违法行为定性。《会计法》、《证券法》、《注册会计师法》、《刑法》、《公司法》以及其他有关法规,对我国会计监管工作的有序运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它们也表出了不同程度的不协调、甚至冲突。例如:《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而《证券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当然也包括在内。两部法对会计将官的规定存在相互交叉的现象。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对策
共
2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一)健全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法律机制
1.完善会计规范体系
要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就要逐步树立起《会计法》的中心地位,并以《会计法》实施细则、《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办法》等法律法规为补充,同时重点加强会计制度的建设,特别是权威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其次在会计监管方面,应统一各相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的口径,同时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划分各监管部门的权限、监管范围、监管对象和监管责任,以避免出现监管交叉或遗漏的现象。第三,应进一步明确上市公司编造虚假财务报告时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及会计事务所对虚假财务报告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时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加强法律的威慑力;最后应加快建立起民事赔偿机制,提高计造假成本。
2.协调好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
要协调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法律法规之间矛盾,从根本上讲,就要协调好各监管部门监管权的矛盾。即针对同一个事项,由一个会计规范制定机构或者两个高度协调的监管部门制定一套会计监管标准,各监管部门依据这统一的标准对相同或相似的监管对象进行监管,从而有效的防止各部门各行其是,保证各法律法规间的协调性。
3.健全民事赔偿机制
健全民事赔偿机制核心在于降低中小投资者的诉讼成本的同时,加大对违法 违规者的惩处力度,使遭受欺诈的中小投资者的损失能得到赔偿。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进诉讼方式,降低诉讼成本。
第二,改变举证责任。对于举证责任,我国目前仍使用“谁主张,谁举证”的方式。
(二)加强会计监管主体建设
1.以政府监管为主导,进一步完善政府会计监管
(1)要加强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建立起协调型的管理体制
一个合理、有效的监管组织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首先,从组织结构上来说,它的纵横布局要合理,纵向结构指上下层次关系的有序构成和层级化,横向结构即同级监管部门之间平衡分工的构成形式;其次,在平衡分工的基础上,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第三,各监管部门的职责范围和职责权限要清晰明确。
(2)加强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再监管。第一,要加强法律的监督作用。第二,要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第三,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有效的自我监管。
2.以内部监管为基础,提高内部会计监管质量(1)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
第一,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在监管方面的职责要划清。第二,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机构的关系要明确。
共
2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2)首先,充分发挥各内部监管部门的作用
首先,要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其次,要保障监事会的知情权;再次,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
3.以社会监督为辅,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1)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建设。首先,要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聘用制。其次,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第三,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强强联合、兼并等方式形成一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扩大规模,增强实力。第四,改变事务所的性质,加快无限责任合伙制的普遍实行。
(2)发挥社会公众对会计监督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监管和行业协会的监管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主要力量,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社会公众在会计监督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社会公众,最关键的是培养大家的投资素质、专业知识和责任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屡屡曝光,一方面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广大投资者普遍缺乏应有的投资素质和专业知识。为此,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做些宣传引导工作,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投资者进行素质和知识教育,帮助投资者具备识别会计信息失真的起码知识和基本手段。同时,还可以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所有单位和个人来揭露会计违法者,为查处会计违法者提供更多的情况、线索和证据,使违法者难逃法律的处罚。
(3)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首先,具有全方位性。其次,具有很强的自我激励机制。第三,有其新闻角度的独有优势。
(三)加强公允价值运用的监管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给企业会计处理以更多的选择权,容易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另一个工具,作为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对其的监管,完善其运用环境,从而促进企业合理运用公允价值,提升会计信息质量。(1)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数据库或专门网站。(2)完善资产评估制度。(3)加强市场环境的培育。(4)建立和执行严格的惩戒赔偿制度。
(四)改良具体的监管技术
根据信号发送理论,会计报表实质上体现了管理当局进行估计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的偏好。新准则实施后,管理当局对会计计量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因而在会计报表上也就更能体现管理当局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因而现阶段会计监管的重点之一就是根据会计报表所发送的信号,关注企业在实施新准则后的新行为。(1)关注企业是否存在“巨额冲销”的行为。(2)关注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完整性。(3)更加重视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作用。
结束语
建立和完善我国会计监管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
共
2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及的问题很多,包括有关法律的修改、相关监管部门职能的协调、注册会计师诚信建设、政府机构的廉洁从政、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等等。并且随着会计实务的发展,会计监管面临的问题也会不断变化,因此,会计监管体系的建立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监管的环境不断调整。
可以想象,在一个良好的会计监管环境中,只要各监管主体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相信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会计监管体系的建立是指日可待的。一个有效会计监管体系的建立将对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深远影响。
共
2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致谢
时光飞快,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这四年在旅游学院的学习生活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在此感谢我的论文老师温老师对我的的耐心教导。毕业论文是我们最后的答卷,从论文的选题、构思、落笔到最后的定稿,老师和同学们给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在这里表示深深的感谢。
在此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关心、支持和信任是我刻苦学习、不断上进的动力,也是我在以后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坚强后盾。
最后,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我的论文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不断充实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共
2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参考文献
[1]毕秀玲.政府会计监管论[M].厦门大学,2002 [2]薛允志,张烧.构建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初步探讨[J].北方经贸,2011(2)[3]吴作章.我国会计政府监管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4]丹尼尔·F·史普博.市场与管制.余晖等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胡燕,姚小秋,蒋慧.企业会计准则的新理念及其对会计监管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7(7)[6]黄世忠,杜兴强,张胜芳.市场、政府与会计监管[J].会计研究,2002(12)[7]黄义,郭宗文.会计管理体制与会计监管模式评析[J].会计之友,2005(12)[8]孟建国.论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监管[J].财政监督,2007(11)[9]吴洪英.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相关问题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11)[10]阎达五,支晓强.论会计管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3(1)[11]庄序莹.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2]张俊民.会计监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13]张俊民,韩传模.财务与会计监管热点问题述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4] 周军.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研究[J].天津:天津大学,2006 [15]钟宜彬.从文化视角看我国会计监管体系[J].财会月刊(综合),2008(12)[16]张蕾.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影响及启示[J].大众科技,2007(12)[17]周琳.从新准则实施看会计监管制度的完善[J].会计工作,2008(3)[18] A.E.Kahan.The Economics of Regulation: Principles and Institutions.John Wiley and Sons, 1970
[19] Alan Stone.Regulation and Its Alternatives.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1982 [20] Chow C.W.The Impacts of Accounting Regulation on Bondholder and Shareholder Wealth: The Case of the Securities Acts, The Accounting Review Ju1y 1983 [21] D.Gowlnad.The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ing 1990s.Edward Elgar.Publishing Limited.1990 [22] Stuart Mcleay.Accounting Regulation in Europe.Maemillna Perss TLD,1999 [23] William R.Scott.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Prentice Hall, 1997 [24] Ze zhong Xiao.The influence of company characteristics and accounting regulation on information disclosed by Spanish firms.Working Paper, 2003
共
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页
第 页
第四篇:财政体制改革背景下国土资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财政体制改革背景下国土资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和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我国先后实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公开招投标等财政体制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和执行,进一步加强了财政监督,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了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在新的时期,国土资源事业单位要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预算及财务管理工作,本文拟对此作一些探讨。
一、国土资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经费管理问题突出
现行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经费预算政策还有些不适应科研专项项目管理的问题,也不利于科研项目出创新成果和科研工作的发展。
(1)由于项目以及各项目之间,各种方法技术及研究内容等存在较大差异,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的创新应有必要的条件作保障,目前项目预算编制的各项目支出内容及预算支出计算依据太格式化,存在局限性,不太适合科研项目,。事实上,科研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反复验证,设计方案需不断调整,方可达到最佳效果,应该允许科研项目预算明细费用支出合理调整,否则,限制了项目科技创新工作和提交成果。
(2)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经费预算科目与财政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不一致,致使会计核算科目与预算科目无法一一对应,不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分析。
(3)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立项周期长,经费拨付不及时,经费不能与部门预算同时下达,有的甚至到应执行年的年底才下达,在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时,预算单位又无法提前垫付资金,影响了科研工作进展和项目周期。
2、事业单位科学事业费基本支出普遍不足
随着国家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财政预算管理逐步由过去的基数加增长过渡到目前的零基预算管理方式,基本支出定额预算标准太低,不能保证基层预算单位科研单位事业发展的正常需要,而且存在部门间差异,基本支出预算拨款不能满足基层单位的实际需求,与实际情况差距太大。
3、财政专项项目立项周期长,经费拨付不及时
如近几年国土资源调查专项项目经费大部分在第四季度下达,有的甚至到年底下达,几乎顺延一年。由于项目经费预算下达太晚,特别是实行财政国库支付制
度,预算单位又不能提前垫付资金,所以,项目只能在下一年执行预算,影响了项目工作进展和周期,同时又无法完成当年项目工作任务和预算。建议调整并缩短项目立项周期,与部门预算同时编制上报、下达,有利于项目任务完成和项目预算执行。
4、财务管理整体水平滞后
一是依法理财观念不强,对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的刚性约束力不能正确认识;二是对国家预算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以及强化预算监督的要求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论证不够扎实,技术方案不够明确,任务要求不够具体,经费核算缺乏可靠依据,造成预算不实以及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四是预算管理能力和会计核算水平较低,缺乏合理处理业务的能力;五是缺乏健全的制度保障和严格的监督控制程序。
二、国土资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主要措施
1、提高预算编制水平,逐步完善预算管理
国土资源工作是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国土资源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的管理,应在积极适应财政体制改革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与国土资源项目管理要求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制度,使项目预算编制水平不断提高。
(1)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是以下达任务书及技术方案为依据,深入论证工作任务,根据国土资源工作的实际需要,明确具体工作量,由项目开展的实际工作来预算人员经费、设备购置、差旅费等开支内容,不得高套预算标准。预算由技术人员、预算编制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编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会审,财务负责人应全过程参与预算的编制。
(2)在日常财务管理中,要求项目必须按照批复的设计任务书和项目预算执行,不得随意调整预算支出,不得自行改变工作内容,不得擅自购置仪器设备。确需调整的按照预算调整的审批程序执行,项目实际支出与批复的预算支出基本一致,无预算的各类费用不得在项目中列支。
(3)根据单位管理规定,可以在各项目野外工作经费借款时,填写“项目野外工作用款计划”、“野外用工计划申请表”、“野外民工费发放表”等来进行事前控制,严格预算执行。在规范项目外协经费管理时,应明确外协单位及任务,签订有关合同或协议,严格拨付外协经费审批程序,并取得相应合法票据。
(4)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按照政府采购制度的规定和要求,按需要进行调研并登记汇总,做好政府采购前的准备工作,依据政府采购目录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严格按照批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政府采购应覆盖预算单位的全部采购工作,在完善政府采购操作制度的同时,加大采购工作力度,实现单位政府采购的公开、公正、透明,做好政府采购工作。
2、以项目管理为重点,严格项目预算执行
部门预算的结构由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两部分组成,从目前情况看,项目支出预算占基层预算的比重较大,所以项目管理将是各基层预算单位的重点管理内容。
(1)项目申报、立项阶段应将项目做实,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实事求是地申报项目并细化项目预算编制,充分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而且项目预算要依据充分,符合国家专项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避免虚报项目、虚列支出等情况的发生。
(2)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批复预算执行,并依据各类专项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各明细项目支出与预算应大体一致,不得随意调整项目各明细支出预算,严禁列支与项目无关的费用。
(3)国土资源事业单位的工资性支出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的标准并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列支,控制各类劳务费的支出和使用,严禁列支奖金、奖励工资等费用,无预算的各类费用不得在项目中列支。外拨经费必须签订合同或协议,明确项目工作内容及工作量,另需附项目设计审批意见书,拨款必须履行相关审批手续,以确保专项经费安全、合理使用。
(4)项目专项经费结余按照《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暂行规定》执行,不得将项目结余资金随意分配。
(5)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项目绩效考评工作,绩效考评工作是对项目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的绩效评估,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实施成效做出评价,其评估结果是决定项目续作和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专项项目需高质量地完成,提高地质科研成果的水平,要从重视报告转向重视报告质量。国土资源事业在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应树立节约意识、成本观念,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培养良好的投入产出意识,确保财政资金的投入效果。
3、依法理财,做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随着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审计检查力度的加大,依法理财、依法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守则,所以,认真学习《预算法》、《会计法》、《审计法》《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制度,了解财政改革的基本要求是编制好预算的前提,做到每一笔收入、支出都有法律依据,不仅要提高财务部门依法理财的能力,还要让单位其他部门了解预算、财务工作、规章制度的要求,花好每一分钱,依法理财应成为预算单位的自觉行动。
预算单位各类管理规定及内控制度建设是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基础性工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预算单位必须结合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国家财经法规和相关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各项经济活动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新形势下,会计核算工作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转变会计核算只是“报账、算账”的传统观念,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项目成本开支范围单独核算,同时依据批复的项目预算进行项目核算,严禁无项目预算的费用支出,认真履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职责,切实做好会计核算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依据批复预算做好用款计划,按照均衡性原则和进度办理资金支付,各预算科目及业务的财政资金额度不得相互借用,真实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是强化预算执行和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督的有效措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减少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得资金拨付更加及时。
4、加强基础工作,提高核算水平
(1)单位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设立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由财务部门派专人负责,明确岗位责任,责任落实到人,各负其责,确保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经费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会计人员应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完善报销手续,规范凭证填制,摘要描述力求清晰,支出数额较大费用时,应层层把关,严格执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规范和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3)随着专项经费项目预算的细化,使预算支出落实到每个项目和每个项目支出的每一款上。
总之,只有做到与时俱进,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强化预算及财务管理,才能使国土资源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产生新的增长点,才能使我国的国土资源事业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李英.菏泽市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J].山东国土资源, 2008,(11).[2]邹卫星,高芳.浅谈加强国土资源财务管理[J].国土资源通讯, 2009,(12).[3]陈涛.当前会计规范化管理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11).[4]洪盛腾.推动国土资源计划财务管理上新台阶[J].浙江国土资源, 2008,(12).[5]华炯.切实加强国土资源财务管理[J].浙江国土资源, 2007,(06).
第五篇:《网络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论文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网络经济的出现给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各行各业都要适应网络经济的新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也不例外。网络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应把这种影响及财务管理活动所应进行的创新看作其一
项系统工程,从整体和全局上来把握它。网络经济环境
网络经济环境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经济环境而言,其最大的变化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它改变了财务管理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从“电子政府”、网络税收征管、家庭办公、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的开展、虚拟企业的组建到远程控制、在线管理等无不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互联网自身的特性使网络经济环境呈现出虚拟性、动态性、知识性、国际性、时效性和直接性等特点,环境条件的改变迫使企业财务管理各类业务活动
必须进行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创新的内容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创新均源自于网络经济环境的新特点。环境的改变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将会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处境。本文将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分成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展开论述。外部财务管理活动包括筹资、投资和分
配;内部财务管理活动包括对企业的现金、应收帐款、存货的管理。
从外部财务管理活动来看,筹资活动的创新主要源自网络经济环境的知识性、国际性和动态性特征来更新观念,将筹资的重点转向“筹知”;拓宽筹资渠道,将筹资范围扩展到全球;利用风险市场和新的金融创新品种融资。在筹资活动中,适应动态多变的网络经济环境,实行财务柔性管理,使有关企业筹资活动的财务信息具有柔性,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密切关注资本市场的每一微小变化,不断调整企业的筹资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投资活动的创新源自网络经济环境的虚拟性、知识性、时效性。从网络经济环境的虚拟性出发,企业的投资活动更多地以组建虚拟企业的方式进行产权投资;从网络经济环境的知识性出发,投资要素中知识资本发挥重要作用,无形资产的比重提高;从网络经济环境的时效性出发,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及时捕捉投资机会。利用网络技术,采用先进、方便、低成本、高效率的网上证券交易方式进行证券投资。在整个投资活动的创新中,注意运用网络财务管理技术方法,对跨地区、跨国界的投资项目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投资效益。分配活动的创新主要源自网络经济环境的知识性、虚拟性。在分配活动的创新中主要表现出财务虚拟管理的特点,针对虚拟企业的特殊性,其利润分配政策要改变以往保留盈余的做法,而予以悉数分配。对知识资本之类的“虚拟资本”,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时要允许其参与分配,且采取版税、专利及专有技术、品牌商标、技术入股、股票期
权等特殊的分配形式,以调动智力劳动者的积极性。
从内部财务管理活动来看,现金管理活动的创新主要在于对企业集团内部的现金实行统筹管理、利用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减少现金管理成本及缩短现金预算的编制期。应收帐款管理的创新主要在于优化对客户的资信管理、降低收账费用和减少坏账损失等方面。上述活动的创新均依赖于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只有企业建立了内部网,并实现与外部网的有效链接,上述管理工作所需的相关财务信息才能迅速而廉价地获取,管理活动才能在一个新的技术平台上,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创新,从而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现金和应收帐款管理的创新活动中,企业特别应注意体现财务柔性管理的特点,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同时,使本企业信息资源具有柔性,以利于该类财务信息资源以多种方式被使用来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存货管理的创新主要源自网络经济环境的直接性,即网络经济的发展使电子商务得以普及,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使产、销直接见面。企业为了争夺市场,除需为顾客量身订做、量身打造外,还需在生产和再生产中运用网络技术来变革企业生产模式,具体到存货的管理上,一方面需根据网络经济环境的特点重构经济订货量模型,实现即时采购;另一方面,还应与即时生产模式相配合,运用财务再生管理技术方法,适应企业内外部的需要,不断重新配置企业的财务资源,推出新产品和个性化的产品。同时启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零库存管理,协助企业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中运用的新的技术方法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面临挑战,一些
新的财务管理技术方法将应运而生,主要有:
3.1 网络财务管理
网络财务管理是企业运用网络来实现财务管理职能。企业将网络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中,解决一系列目前的财务活动无法解决的问题,如跨地区财务数据传递、会计报表合并、动态分析财务及资源状况等,形成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体系。网络财务管理依靠网络财务软件来执行完成,网络财务软件将完成财务与业务的协同管理、在线管理和对电子商务的管理。通过网络财务软件可以实现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经济资源管理,实现企业对分支机构的远程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及诸如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控制行为。
3.2 财务柔性管理
网络时代中企业为了增强在不可预见的、多变的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必须实行企业柔性管理,推出新产品和个性化的产品,以适应动态的持续创新的网络经济需求。企业柔性管理包括生产、人员、信息等各方面的管理,财务的柔性管理是从财务的核算、计划、控制、分析角度,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核心和目的是使企业信息资源具有柔性,以促使企业提高各种财务信息资源以多种方式被使用的程度,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
水平。
3.3 财务再生管理
企业流程再生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者迈克尔·哈默等提出的一种新思想,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再设计,以显着提高企业的效率。企业流程再生管理的目标是重振企业活力,重建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战略规划和重启新生。财务再生管理是对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的革命性调整和财务资源的重新配置,目的是为了适应企业内外部的需要,并与企业管理目标相适应。
财务再生管理是协助企业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财务策略。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使企业财务再生管理成为了必要和可能。企业财务再生管理通过明确会计部门各工作环节,各相关人员的责权利,不仅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给企业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变化,如价值观念的顾客导向化,职工实行自主管理,绩效的衡量转为测定群体成果。财务再生管理给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机遇与挑战,同时也突出了财务管理的地位。
3.4 财务虚拟管理
对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虚拟企业必须实施财务虚拟管理。虚拟企业是一种动态的短期的战略同盟,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和合作协议的公司组成。以网络为信托,虚拟企业突破了企业的有形界限,虽然表面上有着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内部都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企业只掌握核心功能,即把企业知识和技术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把其他低增值部门虚拟化。财务虚拟管理就是以企业的核心功能为财务管理的中心,对各虚拟化的职能部门进行集中协调性的财务管理。虚拟企业的中层经理的监督与协调功能被计算机网络所取代,企业的组织
结构趋向扁平化,财务虚拟管理是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横向管理,可去掉很多中间环节,使价值的产生与确认直接相对应。财务虚拟管理还包括对通过网络进行的虚拟经营、虚拟交易所产生的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的管理。财务虚拟管理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全面创新的,以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的一种财务管理策略。所以又是财务柔性管理、财务再生管理和网络财
务管理等技术方法的综合。网络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创新模式
综上所述,可总结出一个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创新模式,如附图所示。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全面创新均有赖于对网络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的充分利用,而这又基于企业内联网的建立和外联网的有效链接之上,即其创新活动均源自网络经济这一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