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信息统计管理标准》
质量信息统计管理标准
1目的对公司内、外各项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传递、分析处理、归档等过程管理和控制,确保质量信息统计分析的一致性、有效性。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上报的各项质量信息和质量统计。
3职责
3.1质量技术部
3.1.1 负责对子公司/事业部统计传递的质量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将统计分析的结果传递相关部门;
3.1.2 负责组织指导子公司/事业部及运筹部开展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3.1.3 负责可靠性试验质量信息的反馈及处理,并发布质量可靠性分析报告;
3.1.4 负责向相关领导、部门提供综合的质量信息,作为质量改进和质量决策的依据;
3.1.5 负责组织技术质量人员参照国家标准GB/T7586-2008、GB/T21682-2008及故障情况进行讨论、机械具体零部件加权(危害)系数的标准;.3.2子公司/事业部
3.2.1负责对来料、过程检验中所出现产品质量信息收集、汇总和分析,对内部质量控制工作计划和工作的汇总,并把质量信息统计分析的结果传递研究总院质量所;
3.2.2 负责针对来料、过程检验和生产过程中所出现产品质量信息,对供方质量控制工作计划和工作的汇总,传递给供方和研究总院质量所;
3.2.3 负责所采购零部件索赔信息的整理、统计分析;
3.3.1 负责对国内用户外反馈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调查核实、统计分析和传递;
3.3.2 负责接收、调查核实、整理外反馈信息,提交子公司/事业部组织处理,对于重大售后质量信息适时走流程外反馈重要质量信息报告发布外质量信息警报;
3.3.3 负责三包索赔信息的整理和统计分析;
3.3.4 负责整机验收与交付检验质量信息的整理、统计分析和传递;
3.4 国际贸易部
3.4.1 负责对国外用户外反馈的质量信息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传递;
3.4.2 负责接收、调查核实、整理外反馈信息,提交子公司/事业部组织处理;
3.4.3 负责三包索赔信息的整理和统计分析;
3.5 运筹部
3.5.1 负责所采购零部件索赔信息的整理和统计分析;
3.5.2负责针对所采购零部件在来料、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产品质量信息汇总,反馈供方;工作内容
4.1 来料检验的质量信息统计要求:
4.1.1 统计“总来货”、“进口件”、“国产件”、“关键件”、“一般件”的来料总件数、来料合格件数、来料件数合格率;
4.1.2 来料不合格零部件数最多的前10位零部件物料描述、该零件当月总来货件数、不合格件数、该类零件当月按件计合格率、不合格批数、不合格问题简述;
4.1.3 供方到位不合格率最高的前10位厂家、总到货数、不合格件数、件数不合格率、当月供货批数、不合格批数、批次不合格率、不合格描述、重要度;
4.1.4 月度直送件抽检不合格报表;
4.1.5 供方质控月度报表;
4.1.6 月度来料检验汇总表;
4.2 生产过程监督质量信息统计要求:
4.2.1子公司/事业部自制件月度不合格品统计汇总并附上原始数据表;
4.2.2 子公司/事业部自制件月度质量问题重要度统计;
4.2.3 月度生产过程自制件质控工作、月度装试机过程质控工作汇总;
4.3 整机检验质量信息统计要求:
4.3.1 整机入库检验不合格汇总、整机入库前检验问题统计、流入装机不合格项次汇总;
4.3.2 子公司/事业部入库检验不合格项分布统计,按类别统计;
4.3.3 月度入库整机总数、流入总成不合格品部件数、平均单台不合格件数;
4.3.4月度流入装试机过程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数量排列责任单位前10名分布进行统计,不合格数量排名中,按质控单、技术业务单停装的不计入其中,其余按责任单位统计;
4.4 营销系统质量信息统计要求:
4.4.1 月度整机验收检验不合格项次汇总、月度整机验收检验不合格项统计;
4.4.2 月度整机验收总数、验收检验出不合格机总数、占总机数比率;
4.4.3 整机验收检验不合格项具体分布要求按产品分类填写,与“整机验收检验不合格项”表的产品分类对应、整机验收单台平均不合格项(次/台)统计;
4.4.4 整机交付质量验收记录表汇总、整机售后500小时或三个月内故障项次汇总、三包期内重大件、关键件、主要件故障项次汇总、月度外反馈质量故障项次汇总;
4.4.5 公司各项质量方针目标统计
4.4.6月度三包索赔清单分析统计;
4.5 子公司/事业部及运筹部质量信息统计要求
4.5.1运筹部根据子公司/事业部三包索赔信息汇总表,整理形成月度向供应商索赔的三包信息汇总。并将提出索赔的信息汇总表、成功索赔的信息汇总表反馈到研究总院;
4.5.2 采用折线图、排列图、直方图、饼形图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
第二篇:质量信息统计 分析 反馈机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院校教学质量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既是高校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从建院之初,就一直将教学质量信息的搜集和反馈作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从而对学院内部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监控和保障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建立了高效的教学质量信息搜集反馈系统,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关键环节。
一、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教学质量信息搜集反馈系统构成
在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高效率的教学质量信息搜集反馈系统由信息搜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三大子系统构成。
(一)信息搜集系统
该系统是教学质量信息搜集反馈系统的关键,主要任务是利用多种渠道收集学校教学活动的信息,为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的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参考。
1.建立信息上行绿色通道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话、信件、邮件直接向校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反映教学情况,使各级领导及时获取教学第一线的信息,同时,减少信息上报的环节,便于师生反映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办事效率。2.推进学院门户网站的建设(iss.whu.edu.cn)
不断扩大网络在学院管理过程中的服务面和影响力,利用学院门户网站、贴吧等流行的网络形式广泛听取学生的心声和意见建议。
3.建立院系教学工作例会制度
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与会者可以就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畅所欲言,实现教学主管部门、教学单位、骨干教师直接沟通教学情况,及时研究处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种形式既可以上情下达,传达教育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工作方面的文件精神,也可以下情上报,发现问题,现场协调、现场解决,沟通教学信息及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学院三个系(软工、空信、物联网)隔周举办一次系教学工作例会,学院每月举办一次学院教学工作例会。
4.规范听课制度
由院内外专家组成教学督导专家组随机听课,直接向有关教师及其所在部门反馈听课意见,推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
各教学单位也要成立“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小组”。每学期“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小组”成员随机听课,并将检查情况及有关意见反馈教师本人。
按照学院的规定,每位教师每个学期,也必须旁听2位教师的授课,并填写反馈意见,此项活动也直接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帮互助、取长补短。
5.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开展学生评教工作,动态调整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完善学生评教工作程序,改进学生评教方法,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为反映学生学习的质和量,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全貌,开展教师评学工作,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任课教师对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写出书面评价意见,再反馈各班同学,有利于督促学生不断改进学习风气,提高学习效率。
在信息反馈获取的途径中,在校学生尤其是较高年级的学生的评教是首要渠道。这是因为,作为教学质量的直接感受者,学生对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目前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外比较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由结论性评价向过程评价的过渡和倾斜。本研究认为,在过程评价的基础上,最好能进一步开展终结性评价。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能盯紧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适时地对教学各阶段进行调整,最终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合理化。此外,对毕业生或者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的评价也是一项重要信息来源。通过让已经就业的学生对整个大学教育期间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可获得对学校四年期间包含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与否等更客观的评价,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就非常重视这种评价。在每届毕业生离校之际,校方会以问卷的形式请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整个四年期间接受的大学教育进行评价,通常问卷包含两个对立问题,即分别列出四年大学教育期间认为教学效果最好和最差的三位教师并简要说明其理由。此举使校方可以很好地了解两类教师的状况,并针对被评价较差教师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其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6.开展师生评管
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学院的职能部门也不定期地通过问卷调查、教学单位走访等形式了解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师生评管的结果及时进行整理汇总,向有关教学管理人员通报结果,反馈改进意见,促使有关教学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7.完善教学督导制度
教学督导负责沟通教务处和各个教学班级之间的信息,协助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动态,提供教学一线信息,为学校的教学改革献言献策。8.完善班级导师制度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为每一个本科班级,指派一位专职教师,作为本科班级的班级导师,以学术指导员的形式参与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并充分地接收和获取来自学生的各类反馈信息。
负责本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班委会、团支部开展工作;经常分析学生思想状况,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认真参加系部和院组织的工作例会,认真落实系部的各项活动安排。
9.准备性评价。
所谓准备性评价,是指在教学开始前的一种评价,它主要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教案和教学背景等方面的评价。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从前人的教学经验中获取某些反馈或建议,或通过对有关教师的访谈和交流,甚至可以通过知识测试、查阅过去的试卷和成绩,这些手段有助于即将展开教学的教师获取有关信息反馈,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求知欲以及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有关的基本情况和教学中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总之,准备性评价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现状及改进教学质量。
(二)信息处理系统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信息处理系统,是对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在教学质量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评估结果的处理应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少评估过程中量化结果的失真。
本科教学办公室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网络优势,通过武汉大学本科生院的在线系统,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评管、学生评管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
在数据处理时,我们既做到统计分析的准确性,又同时考虑到样本对教师个人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三)信息反馈系统
教学质量信息搜集反馈系统既是一个信息收集系统,同时又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既可以把来自不同对象、不同渠道的有关教学质量的信息搜集给教学管理决策部门,以便对教学质量各执行环节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又可以把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教学单位、教师和学生。
为及时反馈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建立了“院—系—教师”或“学生”四级联动的信息反馈系统,利用校园网络,本科教学办公室搜集整理各级的评估结果,供院领导查阅。系主任可查阅本部门的评估结果,教师或学生可以查询本人的评估结果,并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
同时,积极培育开放性的院内外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机制。院内外教学质量监督资源除了包括聘请院内外教学督导专家以外,还包括接受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和学生家长的反馈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反馈,实现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信息补充。
1.学生评价信息反馈。来自学生的评价将作为评教的主要根据,并将评价结果及时、不失真地反馈给有关教师。这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准备性评价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2.学院整体教学评价。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价,有助于校方了解各个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状况,同时便于各个学院进行横向比较。这种制度能够促进各学院领导清楚本学院目前的质量状况,加强学院之间关于教学质量的交流,取长补短,从整体上提高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3.教学简讯信息反馈。为增强学院之间的相互了解,学校需要建立有关教学信息的通报制度。此举有助于校方不定期地将教学工作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形式发布,方便及时地提醒教师关注相关信息,使有关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常态化、日常化。
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有助于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深化对教学质量评价及其结果的认知,有利于实现教师及学院对教学质量评价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最终使教育质量走向由评价到反馈、由改进到提高、再评价的“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良性循环。
二、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教学质量信息搜集反馈系统的特色
(一)积极疏通和扩展信息来源渠道
信息时代使得信息的来源呈现多元化态势,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与时俱进地利用新技术开辟新的沟通渠道和信息来源,及时扫清或减少信息沟通的障碍。任何沟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障碍,扫清障碍,疏通信息传输渠道是教学质量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中值得研究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充分认识到,信息沟通的障碍在信息社会往往不是技术上的,而是人们心理上或观念上的。
(二)全面细致地开展信息搜集工作 信息搜集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情况,掌握教学情况的目的就是为了肯定成绩,修正不足,提升水平。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努力避免信息的遗漏和信息搜集过程中的不当侧重,确保信息的搜集一定要全面、准确。
(三)客观及时地反馈信息处理结果
首先,反馈要客观。反馈前应该做大量的工作,如核查、研究、分析、筛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反馈工作才能有收益。其次,反馈要及时。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教学质量反馈工作。再次,选择适当的反馈环境。应该充分肯定教学单位和教师、学生个体的劳动,从人本的角度出发,让人真正感觉到,信息的搜集与反馈是为了教师的成长,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是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信息反馈与奖惩制度相配合 通过教学质量信息的搜集与反馈,能够更及时地发现学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例如,通过学生评教和课堂教学质量检查,监测到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秩序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分析,对评教效果不够理想的教师,应该在其提高、考核合格后方能上课;对于违反教学纪律,教师上课迟到等行为,按照学校相关教学工作的管理规定,应予以警示和相应的处罚。
而对于教学质量优秀者,应给予物质奖励和职称评聘的政策倾斜。总之,教学质量信息搜集反馈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确保信息搜集反馈系统的有效运转,把教学质量信息搜集反馈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广泛调动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有效解决教学管理中发现的难点问题,才能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第三篇:统计信息
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指根据建筑业企业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数量、承包能力和建设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后划分的等级。该指标根据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等级证书》填列。
建筑业总产值(自行完成施工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建筑安装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建筑业产品的总和。
建筑业总产值包括:
建筑工程产值指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工程价值。
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指设备安装工程价值。
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指房屋或构筑物的修理所完成的价值,但不包括被修理房屋、构筑物本身的价值和生产设备的修理价值。
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指加工制造没有定型的非标准生产设备的加工费和原材料价值(如化工厂、炼油厂用的各种罐、槽,矿井生产系统使用的各种漏斗、三角槽、阀门等)以及附属加工厂为本企业承建工程制作的非标准设备的价值。
建筑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一般按“单价法”计算,即按照一定时期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乘以单价,再加上一定比例的费用计算。计算公式为:
建筑工程产值=∑[预算单价×实际完成的实物量×(1+间接费率)] ×(1+计划利润率)×(1+税率)
建筑安装产值=∑[安装预算价格×实际完成的实物量+已完工程的基本工资×间接费率]×(1+计划利润率)×(1+税率)
为了简化施工产值的计算方法,也可按“部位进度法”计算。即把一个工程的价值分为若干部分,如一幢房子可以分为基础部分、结构部分、装饰部分,按实际工程进度分别计算各部分的施工产值;也可以先按扩大分部、分项工程的预算价值,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价值占单位工程总价值的比重,然后根据实际完成的分部、分项价值,估算出实际完成的施工产值。
建筑业总产值的计算价格原则上按施工单位和建筑单位结算价格计算。具体地说,双方结算时,如果按照承发包合同规定,强调按预算或概算价格结算的,结算价格也就是预(概)算价格;如果实行投标承包的工程,按照中标合同规定,实际按中标价格结算的,结算价格也就是中标价格。
建筑业总产值计算中的具体规定:
⑴计算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时,不管是使用新料或旧料,都应包括实际耗用的材料、工资、机械使用费以及一定数额的间接费用。
⑵在施工现场制作的预制构件和金属结构件制作完成后,即可计算构件制作部分的价值;待安装到建筑物上,构成了工程实体,再计算安装费用。由外单位购入或内部核算单位购入的预制构件和金属结构件,必须吊装完毕并构成了工程实体时,才能计算构件本身价值和安装费用。
⑶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应按实际完成程度计算,由附属辅助生产单位制造的非标准设备,应在使用到本企业承建的工程上后,再计算非标准设备本身价值。
⑷使用国外进口材料、结构件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为了统一取费标准和统计数字的可比性,一般应套用国内相同材料的预算价格和费用计算。
⑸凡属于生产、动力、起重、运输设备,非工业的医疗、科研、实验设备,专业性生产单位的设备(如冷藏库中的冷冻设备、电讯部门的通讯设备、供电单位的变电设备和专门用于生产科研的定型设备等),既用于生产同时也用于生活的设备(如锅炉、冷冻设备、变压设备等),以及正式批准的设计预算中作为生产设备的设备安装工程,只计算安装费,不计算设备本身价值。
随设备同时供应的管材、配件、零件,凡属原材料性质需经安装工人在现场进行下料、煨弯、配制、组装、焊接、检验的,除计算安装费外,还要计算这部分材料、配件、零件本身的价值。
⑹建筑物有机组成部分的暖气通风等设备价值,原则上按设计预算规定统计,即在编制设计预算时,如将这些设备视作材料处理的,其价值就应当计入建筑业总产值。
⑺建设单位供应的成套仪表盘、柜、屏等设备,以及随主机设备配套的仪器、仪表;由外单位加工的非标准设备未完成全部制作工序,而分片装运至安装现场后,仍需施工单位进行坡口校正、修理、组装、焊接、检验等工序的;为控制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所安装的管、线路和自控管、线路系统同时组合安装的一些仪器、仪表、配件、元件等,凡属上述三种情况的,设备本身价值一般应计入建筑业总产值。但由于此种情况比较复杂,不便统一规定,统计上可以按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实际结算的内容计算,也就是实际结算时,包括了设备价值,就应当把设备价值计入建筑业产值,否则只计算安装费。
⑻因施工造成的返工,其返工价值不应计算在实际完成施工产值内。由于建设单位或设计上的原因(如变更设计、图纸错误)造成的返工,其返工价值应计算在建筑业总产值内。
⑼建筑安装单位采用合理化建议,改变了施工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经征得使用单位同意,减少了实物工程量并节约了投资,可按原预算计算产值。
⑽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都应计入建筑业总产值。因为建筑业总产值是由工程成本、其它间接费、计划利润、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构成的。
⑾总承包施工企业在计算产值时要注意区分“总包产值”与建筑业总产值。因为建筑业总产值的口径是自行完成施工产值,即指总包企业自己组织施工力量和机械设备进行施工而完
成的建筑安装产值。而“总包产值”指建筑安装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工程内容实际完成的价值,包括总包单位自行完成的产值和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产值。
⑿投标承包施工产值指建筑施工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以投标承包方式承接的工程产值,其统计方法按投标承包工程合同中施工图内的分部、分项预算单价计算。
⒀在对外承包工程或出国援外的劳务收入中提取的一部分上交给企业的现金不计入建筑业总产值,而是以多种经营收入的形式计入建筑施工企业总收入。
竣工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所形成的成品价值。竣工产值一般以单位工程为对象,是按照设计所规定工程内容全部完成,达到了设计规定的交工条件,经质量监督检查部门验收鉴定合格的全部单位工程的价值。竣工产值包括报告期内竣工单位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自行完成的价值,如果一个单位工程跨两个施工,其竣工价值应当包括上完成的价值。有些大型单位工程,如大型厂房、高级宾馆、各种管道、公路、铁路等,能够分跨、分层、分段施工并按合同规定,能够分开交付使用的,可以分开计算竣工产值。竣工产值不包括附属辅助企业或内部核算的其他单位为外单位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价值。
单位工程施工个数指报告期内施过工的全部单位工程数量,包括本期新开工、上期施工跨入本期继续施工、上期停缓建本期复工、本期开工又停缓建和本期竣工的单位工程数量。
单位工程竣工个数指报告期内按设计所规定的工程内容全部完成,达到了使用条件,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鉴定合格的全部单位工程数量。
房屋施工面积指报告期内施过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本期竣工和本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房屋面积。
房屋竣工面积指在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了使用条件,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鉴定合格的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房屋竣工面积,必须严格执行房屋竣工验收标准。对民用建筑来讲,一般应按设计要求在土建工程和房屋本身附属的水、卫、气、暖等工程已经完工,通风、电梯等设备已安装完毕,做到水通、灯亮、经验收鉴定合格,并正式交付给使用单位后,才能计算竣工面积;对于工业及科研等生产性房屋建筑,一般应按设计要求在土建工程(包括水、暖、电、卫、通风)及属于房屋组成部分的生活间、操作间等已经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才计算竣工面积。只差安装工艺设备、管线工程的亦可以计算竣工面积。
拖欠工程款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应向发包单位收取而未收取的工程款。该指标根据会计明细科目“应收工程款”填列。
建筑材料消耗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为进行建筑安装活动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数量和价值。主要包括为完成各项工程而进行的建筑安装活动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自行制作预制品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预制构件,钢、木门窗等;施工现场制造非标准设备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临时工棚、活动房屋、临时仓库、水管线路等各种暂设工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运输设备、施工单位房屋、仓库维修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等
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 由于建筑行业自身存在着点多、面广、工期长、队伍杂等特点, 决定了其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 成本不断上升, 材料费居高不下, 资金周转越来越慢,部分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物资资源管理落后, 阻碍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改变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状, 加强物流管理, 是施工单位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潜力所在,本文以统计学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为主题,对建筑工程物资管理进行了探索。
建筑工程从施工准备、破土开工到收尾竣工,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物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施工由始至终实际上打的就是一个“物资仗”。既然是这样,物资管理工作的成果如何?物资消耗是否合理?物资管理的手段是否先进?自然就同基本建设工程成本的高低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施工企业管理落后,在整个企业管理的链条中物资管理这一环节又突出显得薄弱的客观事实。但我们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一、我国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具体存在着一些问题
物资消耗比率大,工程成本高;在不少企业里,由于物资管理不当造成越定额、超标准的消耗是屡见不鲜的。成品保护不善,损失浪费多。现在有不少施工企业,在于工程质量问题,在返工重修中消耗的物资是难以精确计算的,企业里经济责任制不建全,质量同效益不能紧密挂勾,返工超耗一律由企业包下来,问题更为严重。另外,由于不能很好进行成品保护,许多工程交验前门窗、照明设备、玻璃、楼梯栏杆等有的被损坏,不得不修补重做,也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资。
二、物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原因
1、物资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们现在的管理方法,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管理阶段,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在物资的采购、运输、保管、使用等一系列环节中都缺乏科学评价和程序,特别是一到施工紧张和物资短缺时,往往就“萝卜拔了不带泥”;现场物资供应和也不善于机动掌捉,灵活运用,往往违背了供求规律。我们知道,任何一项工程的建成都是生产资料价值形态的转移,正是在这种转移中产生了投入与产出的价值比。由于我们有些物资管理部门和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科学知识,业务素质较差,物资管理中做不到科学化、物资保管做不到规范化、物资使用做不到合理化。
2、现行的物资消耗定额不准、不全、不配套,也是造成物资超耗的重要原因。是现在有的物资消耗定额脱离实际,存在偏高偏低,执行起来有很大困难;还有一些物资没有消耗定额,以致造成部分物资消耗失控。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供给制的物资供应方式,养成了人们一种“张口伸手”的惰性,过去在伐们有些企业领导人和管理干部头脑中,物资节约的意洪是不够强烈的,往往是片面追才产值,忽视工租质量和物化劳动的节约。其次,是尽管有各类物资的消耗定额,但是不能严格执行,班组领料有的也不实行限额:,特别是大宗材料使用,几乎是放,大家拿。再次,是物资管理上缺乏明确的奖罚制度,也是造成原材料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施工企业内部来说,工人超过了劳动定领,可以多拿计件超额工资,而节约了原材科,也得不到奖励。久而久之,助民了重数超额,忽视节约的思想。
3、现场管理还没有做到科学化。施工现场是各类建材物资的集散场所,现场管理如何对物资管理影响极大。“工完、料净、场地清”这本是在我们施工企业多年的一句形象话。但是我们有些工地说是说、做是做,工完料不净,场地杂乱无章。
三、统计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1、统计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市场为中心, 企业要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加强各种管理, 尤其是基础管理工作,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这一切都离不开市场信息。通过在内部建立统计信息网络, 广泛搜集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诸如库存量、物资消耗量、历年物资消耗统计资料、资金控制指标等, 为领导更好地进行物资管理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统计对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全过程进行监控领导不仅在制定物资管理决策时需要统计信息, 在控制物资管理过程中同样需要。通过各种定期报表、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多种具体有效地形式, 对物资管理全过程进行监测、控制,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 保障企业的物资管理运行处于最佳状态。可以通过统计报表、统计信息、简报等, 使决策者及时了解库存情况, 各项计划实际执行情况。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没有实现决策目标, 找出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供决策者参考。
3、统计对建筑工程物资管理水平高低、经济效益优劣进行衡量管理上台阶, 经济效益好是进行物资管理的中心。统计可以通过制定的物资消耗定额、库存资源情况、物资节约及浪费情况等方面, 结合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衡量物资管理水平面的高低, 经济效果的优劣。
四、发挥统计工作职能, 指导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
统计作为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重要手段, 它为一定的经济体制服务。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目前的统计工作呈纵向的垂直型、横向的辐射不够, 各统计部门除了完成上级部门规定任务外, 没有面向市场, 面对社会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本部门所需要的资料, 各统计工作的范围基本上只限于事后反映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和成果,通过相关统计资料及时了解本企业物资库存动态情况, 物资采购管理状况, 对编制物资计划、安排生产、加强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优化统计的信息职能, 为加强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在现有的体制下, 统计作为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应义不容辞地将决策者作为自己的第一服务对象, 为其提供全方位信息。以现有的综合统计为中心, 以班组统计、车间统计、专业统计三级统计网为基础, 在本厂内部形成一个管理信息网络, 并与其它相关部门信息机构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上下贯通, 左右相连, 内外结合的信息网络体系。如某企业采用计算机管理, 对基础资料的搜集采取集中管理法, 在供应部门建立一套全厂完整的物资分类台帐, 各仓库、车间基础资料经供应部门集中登帐, 在每月 24 日进行汇总编表, 并与财务部门及相关科室进行联网, 大大提高了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全面了解物资管理状况。
2、深化统计的咨询职能, 作好决策者的参谋一个完整的统计活动应经过统计设计、统计
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才能达到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统计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对决策者想要了解的问题、需要掌握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将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与现代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专题分析和系统分析, 搞好近期预测工作, 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供决策者参考。
3、强化统计的监督职能, 对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全过程进行监控和预警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全过程中, 由于企业内部条件及各种外部因素影响, 必然会出现种种背离决策目标的不协调现象, 如由于人为的因素, 造成物资超储, 在企业月报里应有所反映, 适当采用利用、代用措施, 降低物资库存, 相应地增加了流动资金, 加快物资周转速度, 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4、提高专职统计人员素质, 是进行有效建筑工程物资管理的人才保障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 积极参与企业建筑工程物资管理, 要求企业统计人员既要有较深的统计专业知识, 又要有多方面的经济管理知识、综合分析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 企业统计人员必须重视自身知识的更新以及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如市场营销、市场预测、企业管理、数理统计、电子计算机应用等, 以扩展视野, 提高业务素质。
五、加强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采取的其他途径
对施工企业来说,竞争的实质是比质量,比价格,优质、低价才能取胜。因此,加快
物资周转,降低物资消耗,节约原材料就成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问题。所以,加强物
资管理,既是改革深入的必然趋势,也是施工企业搞活经营的客观要求,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具体有:
1、树立折的思想观念,加强物资管理意识:我们强识物咨管理,首要的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各级领导,广大千部和职工节约的意识增强了,在行动.上才能有自觉性。要通过思想教育在广大干部和职工中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养成优良的职业观和道德观。
2.要有全面、准确的物资消耗定额: 建设工程是“百年大计”,必须“质量第一”。在施工中要严格按设计要求供料,要采取措施防止物资管理失调和失控。这里的关键就是要有准确、全面的物资消耗定额。具体办法就是要制订、补充、修改物资消耗定额,以此做为企业经济核算的科学依据,有了定额还要严格执行,真正做到“有法必依”。
3.要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物资管理措施。前边我讲的物资管理现状是从一般和总体上讲的。就每个施工企业,由于管理水平上的差异,问题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属于那种情况,当前最迫切的都要着手进行物资管理上的整顿。要从管理方法人手,一项一项的制定出相应措施。就一个企业来说,在企业发展总目标中一定要有物资管理的相应目标。就是说要把物资管理纳人企业方针目标管理的总体规划之中。今后,评价管理干部的政绩要评价节约意识,考核企业要考核物资消耗程度;检验管理升级要检验物资管理水平。
4.要有相应的经济政策。各企业都要建立节约有奖、浪费受罚的分配政策和奖惩
制度。分配的原则应当是把有限的奖金使用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资消耗上,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不能平均分摊,各得一份;好坏不分,机会均等。
5.在物资管理上要认真执行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要逐步运用网络计划、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为此,各施工企业都要注意这方面的智力开发和专门人才的培养。
结语:物资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企业都要注意学习和研究这门科学,都要在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社会经济效益上做出新的文章,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统计制度, 可以促使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统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建筑企业统计基础
北京理工大学
第四篇:质量索赔管理标准
质量索赔管理标准(试行)
为了更好地提高产品质量,明确公司、外协配套供方、代理商以及公司内各部门、岗位在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所承担的责任,规范本公司质量损失赔偿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失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对责任方要追索赔偿。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内部工序之间、部门之间及对外部供方、代理商的质量索赔内容及程序。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对代理商、责任供方、责任部门或人以及公司内部上下工序间、工位间或部门间的质量索赔。2 2.1 2.2 2.3 2.4 2.5 术语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额措施。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认可。报废:未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索赔:是指因产品质量等问题,受损方向责任方提出的赔偿要求。管理职能 3.质管办是质量索赔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过程质量索赔的审核;负责交付产品质量索赔的实施;负责相关单位(人员)的索赔异议和申诉受理,必要时组织评审;负责对索赔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3.2 3.3 制造部负责过程质量索赔工时的核定。客户服务部负责交付产品质量索赔信息的反馈。
3.4公司分管领导负责索赔事宜的批准,对特殊情况下的索赔由总经理裁决批准。3.5 财务部负责索赔费用的处理。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质量索赔原则
4.1.1 不合格品让步索赔原则
a、自制件本工序、工位、部门、单位或人(统称责任者,下同)原因造成了不合格品让步,责任者所发生的工时无效,并视情况按其价值的5%~10%进行索赔。
b、外协配套件让步使用的,依据检验员开具的《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单》,并视其对产品影响程度按其价值的10%~20%进行索赔。4.1.2 不合格品报废索赔原则
a、工废原因发生的废品,责任者发生的工时无效,并承担全部责任。具体按照定额成本价格计算。
b、原材物料原因发生的废品,由责任者承担所发生的所有损失,包括原材料损失、工时损失、误工损失等。4.1.3 不合格品返工、返修索赔原则
a、公司内责任原因造成的返工、返修,原则上返工按价值的1%~5%对责任者进行索赔,返修按10%~20%进行索赔。
b、由于外购、外协件原因造成的返工、返修,依据检验员开具的《不合格品返工(返修)通知单》,返工件按其价值的5%~10%,返修件按其价值的20%~40%对责任者进行索赔,当发生费用较大,超出索赔范围时,按实际发生费用全额索赔责任者。4.1.4 不合格品退货索赔原则
外协配套件不合格品退货的索赔,依据检验员开具的《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单》,月内首次不合格退货的按该批供货价值的1%~5%索赔检验费,同种产品再次不合格的加倍索赔检验费,以此类推。4.1.5 现行条件下,由于公司内客观的设备、工装等原因引起的自制件不合格品需索赔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降低索赔额度。4.2
管理内容 4.2.1 自制件的质量索赔
a、由于本工序原因造成返工、返修、让步、报废的不合格质量索赔,未转序的由责任者全额承担,转序的由责任者及责任检查员分别承担80%和20%。
b、由于上工序原因造成返工、返修、让步、报废的不合格品,本工序应发现而未发现的,本工序的责任者及责任检查员分别承担70%和30%的索赔额。其质量索赔价值的按一下确认,并随工序流转按10%递减。
不合格品返工按其价值的0.5%~1%进行索赔;
不合格品返修按其价值的5%~10%进行索赔;
不合格品让步按其价值的3%~5%进行索赔;
不合格品报废按其价值的60%~80%进行索赔。
c、对下游工序的索赔不免除上游工序的责任。4.2.2 装配、调试的质量索赔
a、由于装配、操作不当损坏或造成系统及其他零部件损坏的,所造成 的损失由责任者承担。
b、产品交付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由于装配、调试责任引起的质量索赔,由装配、调试和检验员分别承担50%、30%和20%; 4.2.3 外包工序的质量索赔
a、因外包过程、工序作业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由外包工序作业方全部承担。
b、属外包运输原因造成的质量损失由运输单位承担。具体按运输合同中质量保证条款执行。4.2.4 对外协配套方的质量索赔
a、供方提供产品进货检验发生不合格,公司须根据质量检验程序加大抽检比例或进行全检挑选使用的,按该批产品价值总额的1~5%(具体根据不合格品质量特性对整机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及造成经济损失的大小确定),向供方收取检验费;对于月内进货检验再次发生不合格的同种产品加倍索赔检验费,以此类推。
b、供方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不合格时,所发生的返工、返修、让步、废品和停工等损失由供方承担。
c、因责任供方零部件质量原因造成相关供方零部件损坏的,发生的所有损失由责任供方承担。
d、整机三包期内因原车配件或服务配件质量问题引发故障,根据评审小组责任认定意见,属供方产品质量责任的,责任单位承担因实施服务为发生的费用,包括更换零部件材料费以及工时费、交通费、吊装费、包装运输费、差旅费等。具体下式计算:
索赔费用=(A+B+C+D+E)×σ+F元
注:
A----材料费,即因此引起的失效件的采购价格,单位为元;
B----服务项目的核定工时,单位为小时;
C----交通费,根据实际发生额计算,单位为元;
D----吊装费,根据实际发生额计算,单位为元;
E----包装运输费,根据实际发生额计算,单位为元;
F----差旅费,按每人每天200元计算,总额最低按100元计;
σ----影响系数,视有关影响程度,在1.2~1.5范围内确定。
e、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人身、财产安全事故的,有关损失由责任单位承担。
f、是否属原车配件,由客户服务部负责根据整机装配档案及维修档案等信息进行确认。4.2.5 整机三包期内其他质量问题索赔
a、因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而进行的市场整改,由客户服务部按4.2.4d规定的各种损失费用,根据整改意见,对责任者进行索赔申请,报质管办审核。考虑实际情况,对代销车整改可不予索赔交通费,但因此引起的油料损失、密封件损坏及包装运输费等损失应据实索赔。同时视问题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根据公司评审结论和《质保协议》规定,由质管办对责任方采取索赔措施。
b、整批进行的市场整改,对于已销产品整改,质管办在按本标准进行质量损失索赔的基础上,还应对异常质量部分进行索赔或处罚。
c、对于产品交付过程、待销及质量劣变整改等环节出现的质量损失,由营销部、客户服务部反馈质量索赔信息,质管办实施索赔。4.2.6 整机三包期内质量索赔有关事项规定
a、对于较大或较复杂故障的现场察看、确认,而未进行故障排除的“信息”,虽然在理赔过程中予以认可,但不应作为故障信息进行提报和索赔,具体由客户服务部识别。
b、一次维修过程中,维修/更换多个故障件,应只索赔一项次交通费,如责任供方为一家以上,交通费索赔进行适当分摊:(1)如顺便维修/更换尚未体现为故障的隐患件,可不分担交通费;(2)如两种故障件价值相差不大,交通费索赔可均分;(3)如两种故障件价值相差很大,价值低的故障件可按价值比例承担1/10—1/3交通费,但同种情况,每次索赔应执行同一比例。退返失效件时应一次全部退返,下同。c、一项故障损坏/更换多个相关件,经鉴定各相关件均应承担质量责任或无法准确判定主因件时,按鉴定确定的索赔比例执行(如:失效件材料费各自索赔、服务费按价值进行分摊)。
d、主因件无论价值多少,原则上必须返还,否则不得就关联故障件进行失效件索赔。
e、在退返失效件,非责任供方生产的关联故障件,不退返该责任供方,由众友公司代为作废处置,在进行失效件索赔时,可考虑予以扣除关联件残值。4.2.7 检验方面的质量索赔
a、由于检验量具、理化试验、仪表的示值偏差责任原因造成废品、让不平、返修品、返工,其一切损失由责任者承担;
b、工装、量具、仪表、仪器、衡器没有按周期鉴定日期通知检定,超期服役而造成废品、让步、返修、返工的一切损失由责任者承担。
4.2.8 技术部门的质量索赔
a、新产品开发具有探索性,因采用新原理、新结构、新标准、新材料、新配套件而发生的不当,可免于处罚;但计算错误,套用标准有误,以及其他产品出现并改进的问题又重新发生的要给予处罚。
b、产品正式生产后,因图样、工艺、工装设计及技术文件错误造成零件废品、让步品、返工的直接损失由设计或编制人员承担50%,校队人员承担30%,审核或审定/批准人员共同承担20%(方案性错误时审定/批准人员承担10%); c、现场服务中需技术部门解决的技术问题原则上从接到通知后应及时给予答复,对因未及时处理造成的损失由技术部门承担;
d、已失效图样、工艺、技术文件没有按管理标准要求收回仍在生产现场流通使用,而造成废品、让步品,返工的损失由责任者承担;
e、材料代用确因审核、批准失误,而造成废品、让步品、返工的损失由审核者承担60%,批准者承担40%;
f、零部件让步处理因审批(审定)失误,使让步零部件不能使用或严重降低了产品性能,此零部件的损失由责任者承担60%,技术审批者承担20%检验审批者承担20%;
g、图样、工艺等技术文件决定更改,但对成品、半成品(在制品)毛坯没有提出处理方案,从更改后,继续生产使用而引起停工、误工等造成的损失,由更改责任者承担60%,审核承担20%,审批人承担20%。
4.2.9 通用性质量索赔
a、各工种违犯工艺纪律、操作规程,造成不合格品、让步品,其损失由责任者承担;
b、因管理不善丢失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的,由责任者或责任单位承担损失;
c、在下道工序/工位发现上道工序/工位铁销、毛刺未清除干净,有磕碰、拉伤、锈蚀、焊渣、焊瘤及脏污,操作者应找检验员确认,由上道工序/工位责任者负责修整。如本工序/工位不提出声明,此缺陷视为本工序/工位造成,因此造成的损失由该工序/工位责任者承担; d、零部件在周转过程中造成混料、磕碰、划伤、变形、损坏的,由周转责任者负责承担损失;
e、各工序在使用工艺装备中由于使用不当以及维护保养和管理不善造成工艺装备精度失效而出现质量问题的,由责任者承担工艺装备修整、校检费用和零部件损失费用;
f、量具、仪表、仪器、工装已到检定周期,主管部门已通知停止使用,而使用者超期使用造成废品、让步品、返工的,由责任者承担损失;
g、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包括设备、设备配件),由于采购责任,造成经济损失的,由采购责任者承担;
h、应由供方负责更换或处理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质量问题,供方不予解决且费用不能追回的,由采购责任者或采购部门承担损失;
i、未经检验或检验判为不合格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外协件,保管或调度强行投入生产使用的,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保管或调度责任者承担;
j、被检验判为不合格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外协件,保管员没有进行隔离,混入合格品中投入使用的,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保管员承担;
k、由于保管员管理不善以及未执行先进先出原则,造成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发生变质、老化、锈蚀、报废等损失的,由保管员承担责任。
1、客户服务人员在对用户服务过程中由于服务不及时、工作失误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责任者承担。4.3 索赔程序及办法
4.3.1 公司内部发生的质量损失索赔应依据《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单》、《不合格品返工(返修)通知单》、《不合格品让步放行单》进行。
a、检验员开具《产品信息反馈单》、《不合格品返工(返修)通知单》、《不合格品让步放行单》时,做到详细、清楚。
b、《不合格品返工(返修)通知单》所发生的工时由制造部核定。c、公司内部个人及部门索赔,受损方先向质管办提出索赔申请。质管办核实后,传递到各有关部门执行。索赔依据的事实要清楚,数据要准确,包括工时费用、制造费用、误工费用等全部损失。
d、原辅材料、外协配套件索赔依据《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单》、《不合格品返工(返修)通知单》、《不合格品让步放行单》进行,相关部门填写质量索赔单,部门负责人确认并盖章后附相关证据一起报质管办审核、盖章,由财务部从货款中扣收。
4.3.2 整机三包期的质量索赔由客户服务部根据服务信息,结合失效件鉴定情况,每月25日前将三包索赔反馈单报质管办,对经确认系供方产品质量责任的三包反馈故障,质管办按照4.2.2d条款规定的各种费用,每月对责任供方进行索赔。
4.3.3 其他违犯工艺纪律、技术规范、质量索赔标准按4.2.8条进行索赔,由质管办监督、审核。
4.3.4 索赔单要及时填报及处理,每月25日为当月截止时间。4.3.5 索赔费用规定
a、外协外购配套件材料费按采购价格计算,公司内部自制件按计划计算。索赔的各种损失费用冲减相应的成本。
b、工时费按各部门劳务协作价计。因质量责任行为给受损方带来误工损失的,误工索赔从1小时开始计起。4.4 质量索赔的申诉与仲裁
4.4.1 责任单位/责任者对质量索赔有疑问或异议的,应在接到索赔单后一个月内向质管办提出异议或质询,质管办应在一周内予以答复。4.4.2 责任单位/责任者对索赔答复意见仍不认可,可于接到答复意见后三个工作日内向质管办提出书面申诉。超过一个月的索赔异议原则上将不再受理。
4.4.3 质管办受理书面索赔申诉后,协调索赔反馈申请单位就异议内容进行调查和落实,索赔反馈申请单位有认真调查、据实回复的义务。4.4.4 质管办将答复意见提交公司领导裁决,并于一周内书面回复申诉单位。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提出
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
本标准由质管办负责解释
第五篇:质量标准化管理标准
质量标准化标准
执行公司、矿质量标准化标准相关之规定。
要求:
1、文明生产实现“三无一整齐”,材料上架,托盘、锚固剂等其它材料分类码放,机电配件分类集中码放,码放的东西必须在规定的料场内,并要统筹紧凑,整齐化一,不得超出指定范围。
2、所有材料、设备、配件的码放都要挂牌标注。
3、随工作面的前移,料场统一前移。
4、材料从卸料、码放、使用、到用后整理都不得破坏料场的整体框架结构,不得造成混乱,必须班班处理,班班保持,班班交接,料场内的浮煤、杂物要及时清理。
5、作业场所未使用完的材料、下班后必须重新码放到料场,工作面不得有剩余材料及杂物。
6、所有设备、备用件上的灰尘每日由检修班必须清扫一回。
7、所有的开关必须上架,且摆放整齐平稳,电缆的出入要标贴指向。
8、机电设备从安装、调试、运转、投入使用、续接、拆卸、回收等每一过程都要达到标准,一步一环都达标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9、电缆的测试、接火芯线的处理、防爆处理(包括螺丝松紧、档板、金属网、密封圈、防爆面、防爆标志、包机牌等)都要严格执行标准。
10、电缆的吊挂必须整齐,高度2.0米,拉直,不得串钩,每日检修班都要检查、处理、吊挂,所有电缆必须入钩(除拖移电缆外)包括信号线、电话线严禁出现蜘蛛网状。
11、工作面的拖移电缆、风管、水管不得混杂,必须理顺,多余部分必须贴帮盘放,严禁将电缆掉入积水或运转设备上。
12、严禁电缆出现破口,若发现要及时补好。
13、风筒的吊挂严格执行风筒吊挂标准,要求平直、无漏风、逢环必挂,迎头风筒不落地、不超距离,临时风筒由生产班当班吊挂,检修班专职人员每天整理、处理。洒水喷雾要齐全有效,确保一通三防做到位。
14、除料场外巷道的任何地方都严禁有材料、杂物,每一班都必须由验收员检查、安排处理,巷道内的浮煤、积水每班都必须清理(包括破碎机、溜子的两帮,各角落的浮煤、大块)工作面的煤必须出尽(留煤不能超1.5米)做到下班后“扫地出门”,验收员验收。
15、所有运转设备上的煤割煤后必须全部运尽,交班时皮带上不得有煤。
16、严格交接班,要做到“手拉手,口对口”,岗位司机交接还要做到“你不来,我不走”,且必须是在现场交接,填好交接单。
17、所有废旧材料、坏旧设备必须集中堆放挂牌,及时回收。
18、巷道的工程质量要严格按工序管理中的要求,从接班、检查、准备、割煤、敲帮问顶、支护、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由始至终地达到工序质量要求,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验收员要在现场严格把关。
19、割煤前首先要认真检查校正中线,方可割煤,割煤要掌握好尺度,并有专人指挥,要帮部割齐,不留底角煤,不得里出外进,顶板平整,底板平坦或平稳过渡。之后出尽工作面的煤,验收员和班长先检查巷道的宽度高度、底板、顶板,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处理重割,合格后挂网、标点、打注锚杆、整个过程上尺上线,按标准操作。
20、连网的间距、圈数、锚杆的间距、排距都要到位,认真标定,上尺上线,一丝不苟,眼深、锚杆锚固剂的质量都要检查,严禁使用失效或不合格的锚固剂,锚固剂的数量严格执行作业规程的要求,锚杆注入搅拌时间符合说明书的要求,锚固剂起作用后再退钻。
21、验收员必须现场把关,锚杆逐根逐检查,从间排距、力矩、紧固、托盘贴帮、外露长度、角度都要逐顶检查、不合格的及时补打,工具为力矩板手检查力矩,根据检查,锚固力用拉拔器每排抽查3根(顶、两帮各一根),合格后再掘进下一排。
22、锚索的打注要及时,紧跟迎头打注,托板贴顶,外露不超300毫米,锚固剂够数,涨紧力符合规定,当班根根检查(打注时从张拉器表中读取),不合格及时补打。
23、每个班组下班前都要由验收员对所施工工程的工程质量和整条巷道的文明生产进行验收,合格达标后方可交班,否则要在交接班时交接清楚遗留问题。
24、各班要对自己所施工的工程质量标准化全面负责,经验收员检查、验收合格方继续施工(或收工)。
25、随着工作面的前移,班组长、验收员、干部在下井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巷道的文明生产和已掘巷道的工程质量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安排专人处理。
26、工作面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修改规程、制定补充措施。
27、验收员全面负责现场的质量标准化、检查工具要齐全。
28、质量标准化工作必须全员参与,从源头抓起,从每一道工序上讲究,要做到条条合格,班班合格,时时保持,不断改进提高。
29、要加大质量标准化的培训力度,积极参加矿组织的培训活动,加大内部培训,让职工熟知自己岗位的标准。
30、加大业务技术培训,强化职工的技术水平,结合三大《规程》认真贯彻,组织学习,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富有战斗力的队伍。
31、树立“抓纲治队,以此为大,全力以赴,争创全优”的观念,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基础工作。
32、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创品牌工程。
33、坚持队干、班长、验收员、各岗位工人齐抓共管的质量标准化管理氛围。
34、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使得施工、监督检查、督促整改、达标一体化。
35、必须不断提升质量标准化工作水平,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36、考核、落实坚持过细、过严、过硬的原则,决不姑息迁就。
37、质量标准化工作要保证动态持续性、经常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得拖延,不得推诿扯皮。
38、质量标准化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在碰头会上讨论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