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韩中企业文化模式差异比较
日本、韩国、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总体上都属于儒家文化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但在文化的基本结构上又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经济的发展都是从外向型经济的补偿贸易开始起步,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当经济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向更高形态转化的时候,不同的国家开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日本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韩国也基本上完成了向高级经济形态的转化,中国虽然仍然以外向型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也走到了要向高级经济形态过渡的关口,一些比较领先的企业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尝试。尽管发展阶段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其中比较发现三个国家在进入经济高级发展阶段之后在企业发展模式上表现出来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和各自民族文化的关联性。借用在中日韩三国都比较流行的围棋术语,可以简称为“金角、银边、铁肚皮”。
围棋的规则是博弈双方谁最后围的地盘比较大谁成为胜者,因为下在角上可以借重两个边围空,所以落一个子的效力也最大,边则次之,而在中间落子的效力最低,所以就形成了所谓“金角、银边、铁肚皮”的潜规则。同样,我们知道企业的经营活动,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要包括基础技术、元器件、产品设计、产品生产、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越是往上游走,就越可以用比较少的资源占据比较重的环节。而在中间的制造环节要“做空”(取得收益),就需要比较大的资本规模和投入。台湾宏 电脑公司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信息产业链的“微笑曲线”正是反映了这样的现实。
日本企业产业竞争的重心和核心优势在基础元器件,即“金角”战略,韩国企业则是在产品设计,即“银边”战略,而中国企业的竞争重心是在产品运营环节,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选择,中国企业实施的是“铁肚皮”战略。
日本“兵文化”
支持的“金角”战略
日本在从低级产业向高级产业过渡的阶段,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大量购买基础专利,但是能够在基础元器件上建立起来自己的全球优势,还在于把专利和自身国家的国民特点进行和有效结合。使得产品在稳定性、微型化上达到了其他国家无法做到的程度。日本在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之后仍然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都是有效维持了核心器件上的独一无二地位的企业。战略领域资源学派的代表人物普拉哈拉德在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奠基文章中分析,佳能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微缩光学能力”,佳能公司依靠这个核心竞争力进入和“微缩光学”有关的很多产业,比如复印机、传真机、照相机等,而丰田公司则主要依靠其在发动机上的核心优势。
日本的民族文化和日本人的性格特点也支持了日本企业在核心器件上优势的确立,一个是日本人做事的比较精细,可能是长期生活在资源贫乏空间狭小的岛国,日本人善于在一个小空间内布置的井井有条;另外就是日本的团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得其企业的管理成本比较低,美国一篇分析文章比较一个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差别,一个同样规模的制造工厂,美国的管理人员高达上百人,而日本却只需要几个管理人员就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率和产出。所以概括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可以用“兵文化”来形容。在这种文化的支撑下,日本形成了以关键器件为核心的“金角”战略。
韩国“将文化”
支持的“银边”战略
以三星、lg、现代等一批跨国公司的崛起为标志,韩国经济完成了向高级形态的转化。以名声最大的三星公司为例,三星利用信息产业向数码时代转型的契机,在手机、平板电视等数个产品上形成了世界级的规模,尽管三星在产品上的优势某种程度上受益于其在内存、lcd上的先期投资,但三星真正的优势在于其工业设计能力,它对市场变化趋势的把握及基于市场变化趋势的产品开发,是三星真正的特色所在。
三星总裁李健煦有两句话可以很好的代表韩国民族的个性特点,一是“21世纪是一名天才能养活一千人甚至一万人的时代。”说明韩国企业管理非常重视对“将才”的选拔和作用的发挥;二是“除了老婆孩子不变,其他都要变”,说明其敢变善变的特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认为韩国人自称为东方的爱尔兰人,作为备受欺凌的民族,逐渐养成了一种倔强不屈的性格,同时非常感情化、有血性。这种文化特点使得韩国企业比较适应产品开发上多变的特色,形成了以产品设计为核心的“银边”战略。
中国“帅文化”
支持的“铁肚皮”战略
中国一些比较大的企业最近的一个动向比较值得关注,那就是联想、海尔、tcl这些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市场崛起的比较优秀的民族企业,在企业的二次创业选择上,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基于运营管理规划企业发展的战略。联想在收购ibm电脑业务之后,事实上更强化了和戴尔类似的电脑销售公司的企业定位;海尔ceo张瑞敏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戴尔的关注,海尔近一段时间着力推进的流程再造、“人单合一”战略变革,本质上也是一种基于运营管理的企业战略,我们还看到这些企业在向核心技术突进上基本上都选择了回避的策略,或者企图通过并购来满足产品技术上的缺失。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在创新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全民呼吁核心技术的舆论环境下,是不是这些企业不思进取?不能这样简单下结论,更可能的是,这些企业家在带领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越来越感到现在的民族文化个性对向核心技术突破的制约,甚至不可能。华为等通讯领域的企业在技术上的突破并不能作为反例。从企业发展的形态来说,华为应该说还没有达到海尔、联想同样的发展程度,比如海尔在冰箱领域、联想在电脑领域已经取得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华为还没有做到。华为本质上现在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只不过它是在技术行业的劳动密集,赚取的是国外劳动力和中国劳动力在技术领域的差价。
与日本和韩国的民族文化相比,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文化要表现出更多的多样性。但有一些是共同的、甚至根深蒂固的,和日本的“兵文化”、韩国的“将文化”相对,可以称之为“帅文化”,从组织角度,比较注重企业核心的作用,中国在智慧谋略上的积累也大部分集中在“帅”上;从个体角度,则体现出比较大的自我灵活性,从而也带来组织的难度,所谓“一个中国人是条龙,十个中国人是条虫”的说法。而无论核心技术、还是产品设计都需要严谨、长期、组织化的素质特点。所以,中国的领先企业选择在运营领域进行二次突破,至少是有不得已的一面,是否在这个领域能够形成基于民族文化的竞争优势,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如果用棋局来比喻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状态,那么美国担当着什么角色?美国担当的是标准制订者的角色;形象的说,美国就是那个决定棋盘是十七格还是十九格、是按点数决定胜负还是按围空决定胜负的规则制订者。业界有个流行的说法: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但是我们往往把卖标准简单化了,认为卖标准的就是制定出来一个标准然后就不劳而获的收钱,其实,美国企业担当标准制定者的角色,是由一系列长期积累的核心优势做支撑的,比如它的基础研发能力,它所拥有的全球知名品牌,甚至它在军事、金融、大学教育等方面的优势,都是美国企业能够作为标准制订者的内在支撑。
第二篇:感受欧美、日韩 、港台企业文化
感受欧美、德、日韩、港台企业的不同文化
作者:刘意 2011-03-07 23:52
欧美企业是求职者心中当之无愧的明星,而日资公司却遭到冷落,受欢迎程度排在国企和民企之后。专家认为,是企业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外企行情冷热不均。在职场中,我们每分每秒都呼吸着这种叫“企业文化”的空气。它无孔不入,蕴涵在身边的点滴小事之中:它是打电话的方式,它是互相之间的称呼,它是上下班的时间„„今天,你可以看到不同类型企业的员工是怎样看待各自的企业文化的。或许他们的看法有主观、偏激之处,但却是他们眼中最真实的一切。就让我们一起——
欧美型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开放民主
美资企业
Bill是一家全球著名的美国电脑公司的销售工程师,他的眼里激情洋溢:“你见过这样的办公室吗?它完全是开放式的,没有间隔,每人每天的位置都不同,打卡时自动分配!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打电话、敲键盘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我一走进办公室,看到繁忙的景象,就觉得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体内的干劲就像要往外溢似的。”
Bill说,在公司里,大家不论职位高低,一律直呼对方的英文名,感觉很平等、很民主,这也算外企特有的风景线吧!公司对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要求很高,大家工作都很拼命,通宵加班是常事。“我们的待遇很好,但正式员工并不多,很多员工是以协作形式聘请的,公司里的电脑、电话系统也都是外包的,成本降低了不少。”
Bill最满意的,是公司浓厚的学习氛围。“如果你要求加薪,公司可能会犹豫;如果你要学习,公司一定欢迎。从我们进入公司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接受永不停止的‘魔鬼式’培训了,即使做到经理,仍有不同的培训在等着你。经过打磨,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种特有的、健康的自信,这种自信,几乎成了公司员工脸上的标签,走在人群里,我们能被准确无误地认出来。”
港台型企业文化:苦其心智、劳其筋骨
港资企业
小C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和记黄埔公司工作,虽然这个怀揣着洋证书的小伙子目前只是负责一些客户服务工作,但他干得兴致勃勃。“香港人的职业精神是无可挑剔的,他们经常把‘职业操守’这个词挂在嘴边,这是他们珍贵的个人品牌。在香港公司里,人和事分得很开,私下里可以是好朋友,但做起事来却六亲不认。我以前曾经在一家香港人开的家族企业打工,员工都是老板的亲戚,但他们并不把这种关系带到工作中去,做错了事,照样要受罚。刚开始,我不太习惯这种工作方式,但转念一想,这正是他们敬业精神的体现,我不仅要理解,更要向他们学习,早日融入到这种企业文化里去。”
“香港人个个都是工作狂,这种文化已经使公司变成了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不要妄想让它停止或减速,我能做的,就是跟着一起转动,否则就会被碾得粉碎。可以想象,在香港公司工作,压力是巨大的。我的香港同事们,经常连续几天不眠不休,每个周末都自觉加班。”
虽然都是中国人,但两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光说语言,就经常有沟通不畅的情况。有时交流实在有障碍,就干脆使用英语。想想看,两个中国人,却用英语沟通,这种事,恐怕只有香港公司才有吧!
台资企业
进入这家台资的电子集团,是冲着它在业内的名声来的,如今探明了水深水浅之后,蒋小姐在喊着后悔的同时,对公司仍然抱有信心。“台湾公司很务实,新进员工都必须从基层干起。我一报到,就被派去生产线进行为期半年的锻炼。吃点苦是正常的,但公司不信守承诺,不重视员工的感受,却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基本工资不高,招聘时说好2000元,但来了后就变成1500元了。当初公司许下的承诺,通通没有兑现。上班这么久以来,除了第一个月正常休息以外,其余每月只休息一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我们在生产线上干了很长时间,公司还没有调我们回总部,一个女同事按捺不住,去部门经理处询问,经理却说:”我们部门根本不要女的,你就在生产线上呆着吧,实在受不了,就走人好了。‘“
“在生产线上的日子是难熬的,组长每天对我们大呼小叫,还经常告我们的状,但我还是决定熬下去。当初应聘的时候,公司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几个台方经理为人谦和、彬彬有礼,让我感到了台资企业文明、有人情味的一面。”小蒋说,当时就有前辈提醒她,刚进公司,条件肯定比较艰苦,但公司在行内是有实力的,否则名气不会那么大。在这里能学到很多东西,关键在于一个字———“捱”,捱过几年后,个人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薪酬待遇也会涨得飞快。“既然这样,那就捱吧,也许这就是台资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不如欧美企业那样规范、制度化,一切都不会来得太容易,但我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小蒋笑着说。
日韩型企业文化:约束个性、突出等级
德资企业
拥有众多伟大哲学家的德国,被赋予了严谨、冷静、内敛的性格。德资企业是否也具备这些特征呢?
安琪是西门子移动的部门经理,她在这里已经服务4年了。“德国的企业文化,就好像西门子的手机,简单、大方,”安琪三句不离本行,“公司给了员工不小的自由度。我们上下班不用打卡,待遇优厚,但工作压力却很小。德企的人手,总是比实际需要的宽松很多。我们从不加班,公司也不鼓励加班,因为德国人善于享受生活,不会把工作变成生活的全部,德国人中出现工作狂的机率非常小。”
“德国人的严谨、细致举世闻名,我们公司当然也有体现,那就是我们的规章制度,细化
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在制度的执行上,德国公司一丝不苟,不讲情面。奇怪的是,你并不会被这些制度束缚住,它们只是恰到好处地告诉你工作有哪些流程。只要按照流程做,没有人会来干扰你的具体操作,因为德国人更重视结果。”
“我们的培训体系相当完善,只要做到主管级,就能被派到德国学习,我已经去了三四次了。公司还要出钱送我去中欧攻读MBA,十几万的学费呀,这么大的手笔,恐怕只有德国公司才会有。”
“但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已经完全本土化了,中国文化战胜了德国文化。在德国,如果你不喜欢别人,还可以照样拿薪水,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在中国,‘关系’和工作目标密不可分,关系始终是很重要的。”
日资企业
日本,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以惊人的速度在战争废墟上异军突起,秘密何在?在日本某重工公司担任主管的Jacky认为,企业文化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企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为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这一点上,是受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他们管理严格,但为了让员工能更卖命地工作,也尽力把企业弄出家的氛围。众所周知的终身雇佣制、企业工会,都是人情味的表现。员工过生日、结婚,都能收到公司的祝福。日企的福利相当好,红利、津贴就不必说了,公司还兴建游泳池、体育馆,不定期举办一些健康咨询、心理培训方面的活动。”
但是,日企的一些做法,也让Jacky不习惯。“日企是个只讲团体、不讲个性的地方,你在这里一定要服从服从再服从。日本人觉得,市场竞争是团队和团队之间的竞争,雇员队伍必须整齐划一,所以我们即使有意见,也很少提出来。另外,日本人个个是拼命三郎,在他们眼里,按时下班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比赛谁更晚下班。结果,我们明明事做完了,却都不敢走,还要装出一副很忙的样子。更有甚者,很多日本人加班都不拿加班费,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搞得我们也不好意思拿。”
“日企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因为强调绝对服从,一个提案必须层层上报审批,耗时耗力,这一点,倒和有些国企的作风比较像。”
韩资企业
刘先生所在的韩资企业,是中国电子行业里响当当的角色。在这样一家公司担任中层干部的他,谈起企业文化,脸上却挂着几分无奈。
“韩国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使全体员工对企业高度认同,对企业战略目标高度理解,为企业付出劳动时高度自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都要接受为期两周的新入社员培训,每天高喊热爱企业的口号,拉练、爬山。平日的管理也非常严格,有的员工吃饭时没有穿工作服,结果要么不吃饭,要么接受罚款。在这种环境下,员工渐渐都认同了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工作习惯。”
刘先生说,按规定,他们每周工作6天,每天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7点20分,下班前还要向上级详细汇报一天的工作情况。好在他们的培训计划比较吸引人,很多年轻的技术人员都有去韩国受训的机会。但是,在韩企晋升相当困难,他能走到今天,付出了几倍于常人的努力。
“工作的艰辛并不算什么,最大的问题是,韩国人和中国人的地位不够平等。韩国人的工资是中国人的很多倍,就连食堂里的饭菜,也有明显的档次。公司里的领导职位也几乎全被韩国人占据着,中国人再出色,也得不到提拔。我感觉自己在这里的发展已经到顶了,下一步该怎么走,我很茫然。” 欧美企业和国企有什么不同
http://y.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 21:03 新浪校园
问:外资企业欧美企业、日本、韩国的企业文化有什么区别?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加入哪一个比较好?
萧泓:很好的问题,就是说欧美企业和日韩企业跟国有企业有什么不一样。我没有在日韩企业和国有企业做过,我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每一个企业有不同的历史。欧美企业比较注重人本文化。我所提的概念都是欧美文化的概念,是人和人才。这些东西都是一些比较趋于以人为本的东西,人可以做事但是都是从人开始,这个基点不一样。我觉得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我认为他们的文化更有一种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服从在里面,你在一个团队里面更多的是服从和适应这个团队的方向。他们是以团队为基础的,先是团队接下来才是人。
国有企业,你看历史来讲,很多国有企业摆脱不了大锅饭性质。这个就是说你适合哪一种企业。比如说你不需要很大的压力,比较的希望稳定,就去国有企业。还有比如说你跟一个团队有成就感就去日韩公司。比如说你个人能力比较重要的话,你去欧美企业。这是我的一些看法。不一定准确,因为我没有去日韩企业做过。只是我的一些看法供你参考。
问:谢谢你萧博士,我原来有很多的问题都被问完了。我听了这么长时间,我跟飞利浦打交道不是很多。我问一个非常针对的问题,我现在想加入飞利浦公司,这个公司是我的志愿。我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获得你们人力资源的信息,或者是在目前这个就业的季节,你们公司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安排?
萧泓:首先欢迎你。可能你跟我谈过以后你会觉得你应去别的地方。因为这个是双向的选择。你在选择公司,公司也在选择你。我也不能说你愿意来就可以来。还有一个就是机会的问题。你们每人都拿到一本手册,封底里有一个网址,www.xiexiebang.com/careers,所有的职位都登在我们这个网址,不管是哪个公司的,只要是飞利浦的,因为我们飞利浦有35家不同的机构,也许每一个机构在不同的时间里面招不同的人。多数的招聘都在这个网页里面。季节不一样,有的时候不是很多,有的时候可能会很多。它是随时有的,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还有就是我们比较急于招人的时候会运用各大网站,比如54CLUB,总而言之,网络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顺便问一句,你现在带简历了吗?所以其实,我为什么说,你要准备好自己,你要多一些准备。你可以随时到网站上面去,我在这里并不单纯的是为飞利浦做广告,而是我觉得一些对的信息分享给大家。事实上对你来说,是找到最适合你的公司。所以我非常欢迎你到飞利浦来选择。飞利浦作为你的可选之一,这我已经非常容幸了,我也鼓励你去选择不同的企业看看,因为我有信心说你看过以后更想来飞利浦了!
问:你对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怎么看,现在很多同学都努力出国,你觉得国外的学习对你的竞争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好处?
萧泓:就是说海外回来的和尚是吗?现在就是说的海归,还有什么海待、海胆。我个人认为不同的环境里面的经验是非常好的经验。如果你在美国、欧洲在新加坡,不管你在哪里在伊拉克都可以,有很多的经验有可能帮到你。以前有海外留学的时候出现一个短期的现象,就是身价很高,一下子吸引眼球,占据最关键的岗位。这个时间不会长,因为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是以特定的标准衡量这个位置所要求的人。这是最根本的。很多特别的职位来讲,海外的人成功的几率高,并不代表这个标准里面一定要有海外的经验,但是海外的经验一定会帮到你,你的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可能是不一样的。你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所需要申请的位置的要求是什么,我觉得并不一定有海外经验的一定是帮助你很大,但是通常来讲会帮到你一些。这样讲公平吗?
问:对你自己而言呢?
萧泓:我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十多年。我觉得有帮助的不只是海外。而是经验。我如果二十年前去的是伊拉克的话可能帮助更大。而是这个经历不同给你提供的机会不同。当时美国的机会很多,至少跟当时的情况来比,我有比较多的机会可以换到另外的行业,当时的机会比中国多。对我来说进入不同的环境受过很多的挑战和困难。我给你讲我在美国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也是大二的学生,他们付了钱来的,他们会骂,我们是来学习的,你连英语都不会,快告诉我们考试的题目。他们觉得他们是付了钱的,你如果不让他们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东西,他们会投诉。所以后来我做了很多这方面的事,讲过很多不同的东西,对我来讲现在是一种收获。有机会受这个苦难有很大的好处,这个给我很大的挑战和经验。
问:谢谢,刚才很多同学问了性质差不多的问题,我想问一些特别的问题。我觉得了解一个人可能了解他的背景有一些感性和理性的问题,你刚才说的是苦难是福,你聊一下你受的困难是什么。你这个位置上可能已经把苦难升华了。第二的问题就是说很多成功的经理人有很多的挑战,这个时候他的压力很大,作为你来说你怎么样把这些压力转化,达到一种自我的实现?第三点就是非常的感谢你,我觉得你给我一个最大的帮助就是发现自我。你说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我现在想的问题就是我们活着为了什么,最后希望你给我们一些建议。就是我学的是物流,你做的是人力资源,你觉得这个有什么交叉点,我想可能我从事物流这方面的工作的时候可能也是跟人打交道的过程。我重点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好一些?
萧泓:问题很多。我试一下我的脑子够不够用。有一些不该简化的字是不可以简化的,因为我不是医生。
你们想听我的苦难,就想看我在台上痛苦流泪是吧?没关系,我就给大家讲吧!对我来讲我人生里很苦难的时间是我快毕业的时候,快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那个时候到美国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越来越认清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本质。为什么呢?因为你会发现,如果各位将来有机会去美国,因为我对欧洲不是很清楚,美国的一些教育体制就是说他们教授只要他能从某些基金要到一些研究经费,就可以雇一些学生长期在他们的实验室做研究。这些学生都是一些廉价的劳动力。很多时候,越优秀的学生,老板越会用办法让他们晚一些毕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是我当时的经历,虽然有些偏激。我每天做实验到晚上11点,每天早上6点又开始做。体力上的累其实没什么,但当你精神上知道你被人利用的时候,你心理非常的挣扎,这个苦难非常的痛苦。说实话,我就是最好的学生,所以被留在老板身边很长时间,这就是为什么读博读了六年。后来,从当时的老板,我跟他也学会了除了做实验就是怎么样通过一个新的想法,把它转化为一个Idea,一个Proposal。就是给美国什么基金会、企业去展示这个想法的前景,然后得到他们的帮助,拿到钱做这个实验,做了一两年以后,把这个结果再展示给他们,说你给我们多少钱,我们的这个结果是你需要的,这是一个商业运作。那个时候老板觉得我做得好。我做实验的六年里面发表了40多篇论文,但只有三篇属了我自己的名字。(此时,现场响起一片掌声)这点对我现在也很有帮助,因为我的手很快,做完实验就能写东西出来。比如在刚刚来的路上,我在车里已经把我昨晚跟荷兰的一个电话会议的内容已经做完发到荷兰了。
一些学生念的不太好,老板就让他们快点毕业了算了,这里面就很多的不公平,我毕业前也有很多过激的行动。因为当时不够成熟,对这些事情不懂,认为是被剥削,认为是不公平的。很多的时候他去西班牙度假了,我给他教课,这些东西都变成了我内心很大的障碍。那个时候我有一年的时间非常痛苦想到破坏,有一次我老板发了两个快件给我,说这个是我要审的稿子,你帮我审。我收到以后就把这个稿子撕了。老板回来了以后问我稿子呢?我说没有哇,没收到。这种明的冲突和暗的冲突是很多的,这种苦难是相当大的。这种精神折磨很多。你们失恋的折磨也是很多的,是吧?但我非常幸运,我也不敢说是我靠自己的力量,但是我渡过了那一段时期,我没有做什么让自己后悔一生的事情,比如美国有发生过很多学生用枪杀死老师的事件,但我没有做。我战胜了自己,挺住了。虽然我认为我自己的历程经过了非常大的苦难,但是我走过来了。
今年春节我回美国度假,经过这个学校的时候,去见了这位教授。我已经四年没有见过他了。我们见面以后非常亲密。其实,那一段时间的经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我帮他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其实是给我一些锻炼的机会,当时做展示时,下面坐的都是世界上很有名的人,我去做实验成果展示、想法展示,回答那些名人的问题,我在这段经历学会了很多东西。再比如,让我教课我必须要备课,我现在发现,在公司里面培养人才的一些技巧,比如说你怎么样让一个人学会东西,让他学一遍,再让他当老师这个是非常好的方式。我的导师让我教课的时候我自己等于是进一步的学会了这个课是什么样子的。这个过程是给我一些机会不断地丰富自己。所以我非常的感谢他。这个就是一个最终的结果。所以我觉得我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要顶住,保持你的能量,你的态度,即使你低沉的时候,去发泄一下。但是一定要挺住刻服你心理的情绪,你会变得更坚强。就这么简单。
再有就是物流和人才之间的关系,我觉得一个比较具体的建议就是你还是要确定你做什么。物流到底做什么呢?飞利浦也有物流,但是问题还是你要做什么,还是要确定自己的目标,你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一定三年以后有这个机会,但是你可以说三年一定能有这样那样的机会。有三个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你按照这个计划来做。比如说大学一年级去一个物流公司实习,打探情况。你的执行就是到处找机会。没有的话就做方案二。不一定哪一个高明的人可以帮助你。帮助你的人就是你自己。说实话,你们将来都是白领,或者是蓝白领。就是说你靠的是你的脑子来赚你的生活。所以用你的脑子,你尽力地想,你可以胜利,是因为你比别人想得更远。要充分地去想。
问:我问一个比较轻松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飞利浦的剃须刀是非常好的,但是到商店里面看价格都是非常贵,都是你们这种成功人士用的,即使1000多的对我们学生来说也是很贵的,我想问一下,飞利浦有没有考虑过学生市场,比如说这个周末我跟我的同学去买剃须刀,有没有一种性价比比较高的,适合学生用的?如果没有的话我建议一下,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
萧泓:谢谢你的建议。我想这的确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每一个公司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定位。飞利浦的产品,传统来讲不是针对学生市场的。但是有一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成了飞利浦的客户。你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士,你就可以变成飞利浦的客户。因为飞利浦的是最好的,比方说剃须刀,我们在中国市场占用率70%以上,你不能说70%以上的人是傻瓜。我有四个剃须刀都是飞利浦的。有一个是在进飞利浦之前买的。很简单,你要买最好的就是飞利浦,性价比的问题我不是专家。这个很难讲,这个跟市场的定位有关系。我会把这个建议告诉我们的市场营销人员。
问:我想问的问题是,因为我也比较关心人力资源,在中国大家都知道一个非常困扰企业的问题就是员工流失的问题,它的离职率非常高,飞利浦怎么面对这样的问题?
萧泓:我们必须承认,如果你研究亚洲25年的人力市场的话,你会发现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25年前,你会发现新加坡和香港的人才流动率在15%,而现在可能是3%、4%,当然是由于经济不景气。在中国,象我们这样的公司,一般人才流动率是10%左右,我们员工的流失率是在这个水平之下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首先看一个问题,任何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人才流动都很高,比如说美国或是荷兰,将近10%的员工流失率是不可理解的,在美国的企业他们可能最高的也就是2%,这个是相对稳定的经济情况下产生的情况。中国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如果你看我们的预测,中国在2046年的时候,你们还可以有很多选择,我就不一定了。中国的经济会超过美国。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中国有一个高速的成长,而且这个跟很多的东西有关。比如温总理讲的就很重要,中国的成长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增长,而不是像韩国,比如说韩国的经济上升和下降的幅度都是很大的。中国政府在这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飞利浦为什么在中国扎根,因为中国的现状符合经济增长的趋势,成长率高是因为流动资本高。飞利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第一,跟市场持平的流失率是正常的,我们没必要大惊小怪。第二点我们认为,在我们的企业内部,如果可以提供足够的吸引力留住人才的话,虽然我们留不住每一个人才,企业很大,不可能每一个点都做得很好,一定会有人走,但是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功课做到。我们觉得我们尽力了。人力资源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设计不同的策略,包括薪资的设计,我们一定要比市场高。我们不断地做这些,比如说培训,给员工的培训是不是比过去少,我们一定要比市场高。另外就是我们对员工工作的环境,领导力的培养,员工之间的互动,是不是有足够的员工活动等,这些东西我们每年都有一个调查,随时收集员工的意见,我们认为这些是为了创造让所有的员工愿意为飞利浦工作的环境。实际上10%的流失率是一个市场的流失率,我们说如果我们做得更好一些,我们的流失率可能会低一些。
问: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总有一天,员工的流失率会低于欧洲?
萧泓:如果说机会少了,你的流失率也会降低。随着中国教育水准的增强,很多的时候高的流失率是说这个社会里面的经济不稳定。你说中国开放了二十年,二十年是不是真的能够积攒足够的基础适应大企业的发展?可能还不够。你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可能需要30、40年的时间。比方说,在50岁左右的这一代人中就非常缺乏具备领导力的人才,所以你看大企业的总裁会讲中文的都是港台人,不会讲中文的都是大鼻子。当我们的人才更成熟化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到别的地方去挖,正常的流动机制进入企业的时候这种情况会稳定下来。经济增长很快,让流失率降低的一个因素可能就是人才市场的逐渐成熟。比如说大家都念大学了,大家都比较成熟了,大学的教育体制也在改变。也不只是学习某一个专业了。我不知道我这样讲你是不是同意?
OK,我想主办方已经很累了,做媒体的很辛苦,我认识很多的朋友他们都很辛苦。我们特别感谢他们,也感谢校方,感谢54CLUB给我这次机会。让我了解新生代是什么样的,当我跟大家沟通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也非常年轻了。我的价值观不能接受我自己已经老了的现实,我想鼓励大家,你现在从生理来讲非常的年轻,但是如果你希望40年以后你觉得自己还是很年轻,你就要一直保持年轻的心态。好,如果大家有问题的话可以通过网站联系,我会尽量回复大家。再次谢谢各位。
第三篇:1企业文化的差异
1企业文化的差异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为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时隔半个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这些“企业文化”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了。
2企业文化的个性差异
每一个企业由于发展历程不同、构成成分不同、竞争压力的不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这说明,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管理思想和经营哲学的基石,它渗透于企业一切管理活动和行为之中。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那么这个企业就等于没有灵魂,管理方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企业文化又存在民族差异、时代差异、个性差异,这就需要企业在构造管理模式时,不能搬硬套某种国内外企业的管理方法,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才能产生突破性的效果。
第四篇:企业文化咨询之管理差异
企业文化咨询之管理差异
文章导读:企业的危机大多产生于转型过程,能够平稳度过转型期则能赢得下一阶段的发展机遇。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并非哪种管理孰优孰劣,而是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自然会产生某种管理的选择,在管理成熟阶段还会综合地运用这些管理方式。那么在企业文化咨询与企业文化建设中,又该如何去理解管理文化呢?此文将为您一一作答。
如因经验而产生的直觉对无章可循的管理活动的判断有时也是非常有益的,科学管理强调的是管理要因循规范来提高效率,但科学管理并非是管住人,而是强调做事的科学方法。研究的结果也表明,“人是管不住的”,人只有知道“为什么做”,“意义是什么”,并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挂钩,与自己的价值观与兴趣相符合时,才能把事情干好。而这件工作就是文化管理的任务。文化管理是为克服规范带来的僵化,激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的管理,是灵性的管理。
文化管理的特征是柔性化管理。不是靠制度、量化的强制性管理,“而是依据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运用柔性管理的原理对管理对象施加软控制”。科学管理强调规范,是希望减少机会主义的侥幸而对组织产生的破坏力。但科学管理的规范也对创造力产生一定的压抑与制约作用。通过柔性化管理,使管理增加弹性和张力,降低制度性管理活动的成本的支付。
如,形塑一种好的会议文化,可从强调会议原则开始,提前五分钟到会;发言简短;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不能脱离主题;最后五分钟定论。通过加强会前的沟通准备,领导带头不断示范,好的会议文化则可形成。
人性化管理,不是以物为本的管理,而是顺从人性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通过对人性的理解而设计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模式,注重情感与精神等随机性的因素,注重挖掘人的“灵性”,激发人的潜力与良知来协调和控制人的行
为。人性化管理是回归人性的管理选择,重视人的不同层面的需求,如,生存与安全、归属与爱、尊重与理解、自我实现的满足度进行灵活管理的模式。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者了解不同层次的管理对象的合理需求而作出相应的管理行为,表现为管理者对员工和顾客的人格的尊重、人性的理解、人情的关注、人道的关怀。
爱心的管理,与员工不是冷漠的金钱关系与契约关系,不是仅注重物质激励、技能培养、职位晋升,而是对员工发展、情感、健康、兴趣、家庭、德性、心理因素综合加以考虑,深切体恤员工,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与安全,注意疏解因竞争加剧的员工的身心压力,帮助员工克服心理智障,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工作观和生活观。将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激励人作为企业工作的出发点。
诺基亚(中国)在奖励福利设计中增加中华民族节日的补贴金,就是非常本土化与人性化的设计。星巴克的“把浪漫倒入杯中”,则起因于星巴克认为“自己处在人性的行业中为他们提供着咖啡”的价值理念,把一切都浪漫化,这使消费者感到满意。
与此同时,星巴克雄心勃勃的“咖啡豆股”计划,更是将1991年4月1日起工作时间达到500个小时(平均每周工作20个小时)的员工鼓噪起来,在给予“豆权股”成为合作伙伴后仍被继续聘用。一个1991年2万美元的合作者,5年之后,就可分得股权红利5万美元。星巴克的“浪漫倒入杯中”与“咖啡豆股”计划中的人性化就成为互为补充的文化管理。
小贴士:深圳市上员企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由精于企业文化提炼、企业战略管理、营销策划和企业品牌规划的多位权威人士和相关机构共同组建而成,汇聚具备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和曾经在国际知名公司任职的众多优秀人才。
多年来,上员凭借对中国企业形态、消费者以及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致力研究解决本土公司在改革重组中的文化整合问题,以及面对市场的品牌传播问题„„
第五篇:企业文化咨询之管理差异
企业文化咨询之管理差异
文章导读:在企业文化咨询与企业文化建设中,管理理念是体现管理哲学与管理思维的管理原则、管理方针、管理信条。那么各国的企业管理理念都有什么区别呢?此文将为您一一作答。
美国的管理工作讲求规范,凡事分明,是非对错表达清楚;日本的管理讲求团队精神、忠诚和气,以前辈的是非为是非;中国的管理讲求变通,凡事留一定空间,是非不一定分明,往往用“很难讲”含糊表达,中庸管理。
所以由于文化的核心不一样,管理信奉的哲学大有差异,管理的重心也就不一样。但管理模式不可照搬,如日本的模式,星期一早上训话、做操,美国管理的文本主义,每件事都得写出条文来,面面俱到,不留空间、不走中间路线,这在中国一般都难以持久。曾仕强认为“持经达变”是真正的中国式管理。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有专家认为,占优势的有两大类:即儒家的管理思想与兵家的管理思想。前者着重于国家及社会的管理,其精髓可归纳为“重在治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用”,强调仁治,如,同仁堂的管理信念:“同心同德,仁术仁心”;而后者则着重于管理的战略与战术,其精髓为“深谋远虑,雄才大略,随机应变,速战速决”,强调求变。这两类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儒家的管理思想与兵家的管理思想成为民族文化之根,并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
中国加入WTO,企业管理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开放之思想,如无歧视原则、透明原则、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等管理思想也融入中国企业管理之中。
如,联想的管理原则为“精准求实、诚信共享、创业创新”。按联想的解释,“精准求实”既是一种程度,又是一种手段;“诚信共享”就是强调诚实做人,注重信誉,坦诚相待,开诚布公,既尊重他人,注重平等、信任、欣赏和亲情,还共同分享远景,相互协作,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把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长远发展之中。
“创业创新”就是永不满足,勇于拼搏,不断地超越自我,做岗位的主人,主动承担责任,灵活地应对变化和挑战,坚持学习与开拓,在可承受的风险内大胆地尝试新方法和新事物,持续地改进工作。有着52年历史的“一汽”,在管理上主张是“耐住寂寞,从‘0’和‘1’做起,人赢则鹰。”表达了一个企业挑战自我,重在积累,把复杂工作细化,做牢做实,以及强调每一个人的心智开发的新思想。
深圳长城物业的管理理念为:“润护物业,科学管养;体味人生,文化社区;关注需求,服务创新。”等等。都体现了接受新思想的这一点。
小贴士:深圳市上员企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由精于企业文化提炼、企业战略管理、营销策划和企业品牌规划的多位权威人士和相关机构共同组建而成,汇聚具备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和曾经在国际知名公司任职的众多优秀人才。
多年来,上员凭借对中国企业形态、消费者以及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致力研究解决本土公司在改革重组中的文化整合问题,以及面对市场的品牌传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