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中医特色护理提升护理服务品牌
强化中医特色护理提升护理服务品牌
在4月中旬的护士长会议上,新昌县中医院护理部又向各病区护士长统一发放了一些中医特色护理器具。这次添置的器具包括:艾灸棒、不锈钢温灸盒、木制横艾灸盒、纯竹制足部艾灸盒、三联随身灸温灸盒、六联随身灸温灸盒、双孔艾灸架、足浴盆等。看到这些“宝贝”,护士长们一个个笑逐颜开,爱不释手,这些“宝贝”又将在各病区开展的中医特色护理绽放异彩。
近年来,随着科学养生观的提出,为百姓解除疾病痛苦,绿色安全且效果确切的方法成为首选,人们对于中医养生保健愈加重视,对于中医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紧跟市场和患者的需求,新昌县中医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坚持强化中医特色护理。2012年又派遣五名中医护理骨干赴浙江省中医院进修学习,分别学习骨伤科、肿瘤科、肝胆胃肠外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消化内科等中医护理内容,将中医护理的先进理念带回来,并在实践中和本院实际相结合,不断摸索、尝试,一套独特的中医护理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走进县中医院的中医护理模式病房,随处可见的经络图,沁人心脾的中药香味,无不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中医氛围。目前,医院主要开展的中医特色护理项目有:耳穴压豆在治疗高血压、预防化疗后恶心、呕吐、治疗术后腹胀、便秘病人中的应用;艾灸在治疗术后尿潴留病人中的应用;穴位贴敷:肺喘灵贴剂在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中的应用、脐贴在治疗小儿泄泻中的应用、大黄膏在治疗便秘病人中的应用;中药熏蒸在治疗骨痹、骨关节软组织损伤后期中的应用;中药雾化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中药直肠滴入:大承气汤在治疗腹胀、大便不通病人中的应用;穴位注射、刮痧、拔火罐、腹部按摩在治疗便秘病人中的应用; 放血疗法在治疗高热病人中的应用;中药涂擦在压疮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等。
第二篇: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打造中医特色品牌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打造中医特色品牌
酒泉市中医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工作汇报
酒泉市中医院成立于1986年,1996年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是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康复、急救和中药制剂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甘肃省中医学院和甘肃省中医学校的“教学医院”,2009年我院被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目前医院占地面积45.7亩,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职工住宅面积14000平方米。医院拥有螺旋CT、彩超、电子胃镜、DR、500毫安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熏蒸药浴、中药提取等大中型检查、制剂设备100余台件。医院编制床位220张,院内设置科室41个,其中一级临床科室11个,中医专科专病科室14个(其中:风湿病专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糖尿病专科为甘肃省重点专科,心血管专科为省级在建重点专科,肛肠科、骨伤科、针灸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医技科室9个,职能科室6个。医院共研发院内专科专病中药制剂50余种, 其中20个品种经甘肃省药监局核发批准在全省医疗机构内调剂使用。目前医院门诊中医中药使用率为70%,中医中药参与治疗率为90%,住院部中医中药参与治疗率达85%。
医院现在岗人员206人(临聘人员8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4人,占职工总数的95%,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36人,助理级148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全院医师的71%,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技术人员的75%。20多项科研项目分获省、市、区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2009年我院在全省针灸推拿岗位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2011年在全省中药操作技能大赛中获优胜奖,同年在甘肃省中医适宜技术比赛中获一等奖,在甘肃省护理技能比赛中获三等奖。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医学专著2部,参与出版医学专著3部,举办市、区级中医学术研讨会10届,举办全省继续医学教育班7期,全市“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培训班20期。
全院实行了微机管理系统,实行费用一日清制度和费用查询制度,增加了收费的准确性和透明性。
我院为国家“十一五”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单位,该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2011医院又争取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房建设项目50万元资金,极大的改善了医院中药房的硬件条件,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
2012年根据国家和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我院立即启动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等级创建评审工作,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明确任务分工,严格对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版)》,在全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纠自评,现将我院二甲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中医药服务功能
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一)医院坚持中医办院方向,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医院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确定发展规划的落实制定相关的落实措施。制定重点专科发展计划,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有明确的资金投入和落实措施。
(二)每年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对中医药特色指标进行综合考核,积极鼓励提高临床疗效。
(三)积极发挥公立医院作用,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医院长期目标责任。分别对口支援了果园卫生院、东洞卫生院。组织专家义诊,免费赠送专业书籍、培训医疗骨干。
二、队伍建设
(一)制定了医院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及优化措施,不断引进人才。建立系统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制度和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医师考核办法。按要求合理配备人员。
(二)医院每年投入一定资金作为人才培养经费,重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和进修学习。制订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和职工培训计划,开展继续教育和人才梯队建设,强化中医药知识培养,每年开展以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药人员“三基培训”,举办西医学中医培训班,提高医护人员的中医理论知识水平。医院领导班子4人,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系统培训100%。
(三)努力开展重点专科建设,建立了重点专科带头人继承人选拔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名老中医师承工作,对医师进行考核,建立了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考评记录完整。
三、临床科室建设
(一)规范科室命名,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医院门诊、病房、急诊的设备、人员配备符合要求,临床科室能够开展中医特色服务,上级医师能够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诊治,及时开展危重症、疑似病的讨论。各科制定了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时对诊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手术科室制定了常见病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医师能熟练掌握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并在诊疗中得以体现。
(二)严格执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要求。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辩证使用中成药,门诊用药配伍合理。(三)加强中医“三基知识”培训,医生对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和急危重症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不断提高。
(四)为提高中医诊疗水平,近年来购置中医诊疗设备100余台/件,基本满足临床中医药诊疗的需求。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临床科室均设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室并开展诊疗项目。
(五)常年使用的院内制剂50余种,省内调剂使用的我院制剂20种。门诊处方中药处方占总处方量的67%,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51.4%。
四、重点专科建设
医院坚持“特色办院、专科兴院、科技强院、质量立院”的发展战略,打造出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3个。已形成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办院格局。
(一)风湿科为我院国家级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设床位30张,科室按要求配备中医诊疗设备30余台/件。现有专科人员15人,其中中医内科主任医师1人,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1人,中医类别医师占执业医师的100%。学术带头人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常亚霖现任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二)糖尿病科为省级重点专科,现有床位35张,人员
(三)心血管科为省级在建重点专科
(四)针灸科、骨伤科、肛肠科为市级重点专科。作为市级重点专科,分别制定了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确定的重点病种具有明显的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医师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每年对诊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价,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了重点病种的辨证论治水平,中医治疗率均达到70%以上,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90%以上。
五、药事管理
(一)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制定了药事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二)药事管理委员会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药剂部门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合理,管理规范,人员符合相关规定,药品供应满足临床需要,建立了合理用药监督和突发事件中药品供应与药事管理机制。
(三)认真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工作,加强对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使用与安全保管管理。
(四)强化中药饮片采购的质量管理,严格中药饮片调剂、煎煮、临方炮制的质量控制,煎药室布局合理,煎药设备完善,流程合理,操作记录完整,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较高。
六、中医护理
(一)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按照护士条例实施护理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并认真组织落实,在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中对中医护理工作进行重点安排。各护理单元护士按明确的原则和标准配置,建立了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员调配方案,认真落实对护士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中医基础知识和技能满足需要,全院护理人员100%参加中医护理技能培训。
(二)按照《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护理文书书写,建立实施基础护理质量和急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对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并制定应急预案,护理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三)临床护理工作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整体护理与辩证施护,对病人提供适宜的健康及康复指导,对围手术期的患者有规范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的制度及程序,护理措施到位。(四)严格执行医嘱和查对制度,建立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措施具体,记录规范。护理部对急诊科、手术室、产房进行重点管理,定期检查、改进,保证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五)建立与实施了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能够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评价,保障患者安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六)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工作制度、程序、操作常规,能基本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七、中医文化建设
(一)按《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庐江县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医院编制了《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凝练出“承古纳今、精医厚德、履职敬业、仁爱惠世”的院训、确立了“以人为本、兼容中西、突出特色、科技兴院”的办院宗旨,院徽、院训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特色和内涵。(三)综合目标考核管理规定中有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和要求,定期开展相关培训、考核,医院逐步形成了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四)医院设有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必要的场地、设备等资源。医院从内部装饰、诊疗环境、医院标识、庭院等环境方面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悬挂有中医名人肖像、中医名言警句,中医文化特色的牌匾。
八、中医治未病
医院为发展“治未病”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在规划和工作计划中作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落实措施。按照要求合理设置“治未病”服务平台,“治未病”科配备专职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建立工作制度,服务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使“治未病”工作具备健康状态及常识,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功能。使膏方、针刺、灸法、火罐、推拿、贴敷、复疗、药浴、熏蒸、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在“治未病”工作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
一、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
(一)医院的设置、功能、任务
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设置合理,满足医院管理工作的需要,重视职能部门队伍建设,并有相应工作职责,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在医院管理和服务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总宗旨,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充分体现公众医院的公益性,把维护人员健康权益始终放在第一位。积极完成各类急救抢险、卫生救助、健康义诊、扶贫等工作。
2、医院功能健全,发展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医院床位、科室设置、每床建筑面积、人员、设备配置、设施完全符合二级甲等中医院的标准。(二)医院服务
1、门诊设有就诊咨询、导诊以及候诊椅、饮水设备、轮椅等便民服务措施,设有就诊指南,建筑平面图示意图与导诊标志,能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服务环境和设施清洁、舒适、温馨、干净整洁,服务标识规范、清楚、醒目、导向易懂,门诊诊疗流程符合要求。根据门诊工作流量设定规范的服务流程,优化流程,简化环节。挂号、划价、收费、取药、采血等服务窗口的数量、布局合理,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2、加强急诊绿色通道,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使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建立了急危重症患者住院和手术“绿色通道”、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有保证相关科室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教和会诊的制度,接到急诊通知,院内必须在5分钟内到达救治科室。
3、严格执行医疗价格收费标准,公开收费支付项目标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选择权等。在进行手术、麻醉、输血以及特殊检查、治疗时取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增进医患沟通,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保护患者隐私。
4、建立了投诉管理工作制度,公开患者投诉渠道和流程,并有接待工作记录,及时、妥善处理投诉,对存在问题分析总结,落实整改。
5、严格执行《无烟医疗机构标准》及《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制定工作计划,在院内设置禁烟劝导员,在各科室进行禁烟宣传。
(三)、应急管理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院长为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医务科组织协调应急工作。制订了《庐江县中医院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队伍并组织演炼。医院应急队伍多次积极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任务,及时、妥善处理医院突发事件。在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措施中,保障中医药的充分参与。医院加强应急安全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并进行技能考核。(四)、临床医学教育与科研
1、积极承担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强化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认真实施住院医师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建立中医人才分层次培养体系,多渠道培养中医人才;承担下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技术骨干的临床专业进修任务:承担省、市、县级科研课题,积极推进科研工作。
2、制定了科研奖励办法,调动医护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研究,近三年卫技人员(指有专业技术职称者)在国家级CN杂志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二、患者安全
(一)严格查对制度,各科室对就诊患者实施统一标识,如医保卡,病历号,身份证号码等管理,在诊疗活动中,健全交接登记制度,完善急诊、病房、手术室、产房等科室之间患者识别措施如使用“腕带”。
(二)建立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对手术侧或部位有规范统一的标记制度。对标记方法、颜色、标记实施者及患者参与有统一明确的规定。
(三)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遵循。“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工作流程。医技科室能够对“危急值”报告的患者信息查对无误后及时通知当班医生。
(四)医院建立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和工作流程,科室产生的不良事件及时通知分管院长及医务科,院领导能及时掌握情况、妥善解决不曼事件。
(五)为保证患者安全,制定了防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在科室、厕所等部门进行标识防止跌倒意外事故发生,制定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规定了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三、医疗质量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
1、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疗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等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制定医疗质量计划,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医院建立了院、科二级质量管理体系。院长为全院医疗质量的总负责人,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负责人,明确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医疗质量责任直接落实到个人。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会议,讨论研究全院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追踪其落实效果。
3、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防范医疗风险,协调医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
(二)全程医疗质量管理
l、制定了和健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考核方法,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三基”培训,严格医务人员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三基”合格率达l00%。医疗文书书写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甲级病案率≥9 0%。无丙级病历。
2、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包括外出会诊)、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1 4个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并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3、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如危重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等)控制,强化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有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按规定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不隐瞒和漏报。
4、强化对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理法方药应用水平的检查、分析、评价,不断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三)医疗技术管理 l、医疗技术服务与功能和任务相适应,诊疗工作符合诊疗科目范围,开展的医疗技术有法律法规依据,符合医学伦理原则,医学伦理委员会、质量管理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和开展工作,技术应用保障安全、有效,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各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有操作规程和质量安全保障措施。
2、建立健全了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监督评价和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建立了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开展科研项目的医疗技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原则,并按规定进行审批。不应用未经批准或已经淘汰的技术。(四)医技科室质量管理
1、临床检验质量管理
(1)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并严格执行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病理科质量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工作制度和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
(2)医技科室专业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医院需要,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项目,满足临床需要,检查报告及时、准确、规范。检验科集中设置,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控,保证质量,未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和试剂。定期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室问质评,不断强化科室内部质量管理。
(3)病理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较高,病理切片、蜡块保存符合规定。
2、医疗影像质量管理
(1)放射科认真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专业设置、设施、设备满足临床需要,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查服务。环境、设备、设施布局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安全防护要求。规章制度健全,技术操作规范,实行质量控制,定期进行图像质量评定。
(2)认真执行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制度,诊断报告及时、规范,制定了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环境保护、防护、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防护符合要求。(五)其他科室质量管理
1、手术质量管理
(1)医院成立了“庐江县中医院手术(麻醉)医师授权管理委员会”,实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创诊疗操作按手术诊疗管理。
(2)加强围手术期质量管理和控制,强化各类围手术期管理制度,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强化医患沟通制度的贯彻落实。
(3)加强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和管理,规范了术后用药,完善术后记录及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等规定,防止标本的丢失。
2、麻醉管理
麻醉工作程序规范,人员结构较为合理,认真实施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定期能力评估再授权、访视制度、麻醉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术前对患者麻醉进行病情评估和讨论,认真履行患者麻醉前知情同意告知,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3、感染性疾病管理
(1)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健全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设有预防保健科,医疗设备和设施符合要求。人员配备合理,并开展岗前培训及考核,成立重点传染病防治专家组。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传染病处置演练。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实行首诊负责制。
(3)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采取标准防护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收集、处理医用垃圾。(4)积极开展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4、输血管理
(1)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建立输血管理委员会,制定相应工作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供血服务的能力。实行输血质量全过程监控,制定并认真实施控制输血感染方案,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2)严格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保障输血安全。
5、医院感染管理(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感染控制活动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规章要求,按时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与教育。
(2)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制定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采用监控指标管理,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对重点人群、重点部门(手术室、产房、供应室、内镜室)等分区进行监测。对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皮肤软组织等主要部位感染有具体预防控制措施。
(3)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实施依从性监管与改进活动。
(4)制定多重耐药菌(MDR)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规范与程序,实施监管与改进。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开展预防多重耐药感染措施培训。
(5)应用感染管理信息与指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组织、制定管理制度。
(6)消毒工作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全院和不同部门(如手术室、内镜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产房)等消毒与隔离制度。医院消毒设备、设施与消毒剂符合相关要求。医院清洗消毒及灭菌符合规范与标准,有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的原始记录与报告。(7)医院按照感染风险、感染发病率和(或)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改进诊疗流程,定期通报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讨论,按照要求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六)、病历(案)质量管理
1、病历(案)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年理条例》、《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规范。进行严格管理,并按规定对住院病历进行归档保存。
2、建立病历书写质量的评估机制,制定病历书写质控管理目标,进行病历质量控制与评价,定期提供质量评估报告,并进行考核。
3、采用国际疾病分类与代码(ICD一1O)、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与手术操作分类(ICD一9一CM一3)对出院病案进行分类编码,建立科学的病案库管理体系,包括病案编号及示踪系统,出院病案信息的查询系统。
四、药事质量管理
(一)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保证用药安全。
建立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有固定的供药渠道,由药剂科统一采购供应。列入“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目录”中的药品有适当储备。制定药品效期管理相关制度与处理流程;高危药品目录,各环节贮存的高危药品设置有统一警示标志。药品名称、外观或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放置,并作明确标示。认真执行“特殊管理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了“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安全设施到位。制定了急诊科、急救室(车)、手术室及各诊疗科室的急救、备用药品管理、使用、领用、补充制度及流程。制定病房不需要使用的药品办理退药的相关规定,对退药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质量并有记录。(二)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开展处方点评。
制定医师处方签名或签章式样留样制度,医师按“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开具处方,药品品规与“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一致。处方书写规范完整,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开具符合规定。医院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定期对处方和病历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三)认真执行《抗茵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职责明确,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并将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指标。对违规人员进行定期考核。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 O%,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I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30%,药剂科按照目录进行采购。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
五、护理质量管理
(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实施分级管理,明确岗位职青及工作规范,落实责任制护理措施。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做到各层次护理岗位职责明确。建立了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实施并落实分级护理岗位职责,护理人员知晓本岗位职责要求。
(二)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按照护理单元护理人员的配备原则。制定了各级护理管理部门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规定和执行方案。制定实施弹性人力资源调配的实施方案,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调配。(三)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制定了符合医院实际的分级护理制度。护理人员掌握分级护理的内容。对分级护理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分析,能够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四)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
医院制定优质护理服务规划、目标及实施方案,建立了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根据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开展工作,各科护士均能掌握基本护理技术(如静脉输液、口腔护理、测量血压等)。使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达到100%。
(五)严格执行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室)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与监测措施。建立了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及操作常规。完善考核及记录制度,使质量管理控制过程的记录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得到落实。
六、医院管理
(一)依法开展执业活动。
1、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规定诊疗科目执业,依法行医,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医疗机构效验工作。临床科室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及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命名.
2、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及中医药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行为规范。认真组织学习《执业医师法》、《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侵权责任法》等,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
3、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聘任和使用具备相应岗位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执业医师、执业护士均已按规定注册,无超范围执业,在岗人员均有执业资格。严格按卫生行政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实行诊疗技术准入和开展相应手术项目。
4、医院无对外出租、承包科室,无虚假、违法广告。(二)信息系统
1、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网络办为负责信息管理的专职机构,建立各部门间的组织协调机制制定信息化建设配套的相关管理制度。医院信息系统符合《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试行)》要求。医院信息系统覆盖医院管理、医疗、护理、门诊、病房等科室,人员配备能满足信息维护、医院管理和临床需要。
2、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和高效,可连续、系统、准确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控制和中医药特色发挥情况等所需要的信息,医院业务数据统计信息资料,能准时上报上级行政部门,以满足医疗保险工作和有关信息上报要求。
3、严格执行保密制度,认真执行信息系统操作权限分级管理,保护病人隐私工作制度,制定有保障网络安全的相关制度。(三)财务管理
1、认真贯彻落实《会计法》、《预算法》、《审计法》、《医疗机构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设置医院财务科,统一进行财务管理,配备具备上岗资格的财务人员,加强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规范费用报销和审批程序,费用结算方式便捷。建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医院医疗信息公示制度,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医院、部门、科室无账外账和“小金库”。
2、认真加强中医专项经费筹集、管理、规范使用工作。
3、完善绩效考核,严格执行成本核算制度,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控制医院资产负债率,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保值、增值。
4、严格执行庐江县物价局标准,无规定之外的收费项目、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高值耗材集中招标采购规定。
5、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利用网站、公示栏等方法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采取价格查询、费用清单等措施,提高收费透明度。及时答复患者的费用查询,认真处理价格投诉。
(四)后勤保障管理
1、设有医院总务科,制定规章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并认真实施,不断满足医疗服务流程的需要。水、电、气、物资供应等后勤保障满足医院运行需要,制定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设立了医院职工和病员食堂,为员工和病员提供餐饮服务。为患者提供营养膳食指导,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保障饮食卫生安全。
2、医疗废弃物和污水管理处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健全,人员职责明确,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标识清楚,交接记录完整。(五)医疗仪器、设备管理
1、设有医院设备科,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2、建立健全了设备采购论证、招标、保养、维修、更新和应用分析制度并有效执行,实行设备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按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合理配置使用CT、彩超、CR等大型医疗设备。
3、医院按相关要求配备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电针治疗仪、超声雾化熏洗仪、雾化吸入仪、颈椎电脑牵引仪、三维牵引床、激光治疗仪、红外光按摩理疗床、中频经络治疗仪等中医诊疗设备。
4、医疗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抢救设备完好率100%,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保持待用状态,建立了全院应急调配机制,定期向临床科室征求设备管理意见并及时改进。
(六)院务公开管理,积极开展医院社会评价
1、医院制定了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制度,对重大事项、决策必须经集体讨论决策后,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报批与公示,由职工进行民主监督,职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力,不断完善职代会制度。
2、按照“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建立了院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院务公开办法和实施措施,通过医院内部公开栏、工作动态、院科负责人会议、医院局域网、医院文件、意见箱和投诉电话开展院会公开工作,及时作好来信、来访、来电的处理。
3、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按照患者就医服务流程,完善医院社会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定期对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实施社会评价活动。存在的不足
一、医院的硬件还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在医疗设备、人才引进方面还需要上级部门的进一步支持。
二、医院的个别科室设置不够完善、不够合理,医院的科研能力薄弱,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
三、人才梯队建设,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和方法,以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四、医疗用房紧张,制约中医特色科室建设,需加快新门诊综合大楼建设进度,早日投入运行,为医院下一步的腾飞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我院二级甲等评审自查工作情况,通过对照评审细则,进行自查自评,我院符合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我们深信通过这次医院等级复审,必将对我院今后的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将以此为今后工作的新起点和新动力,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不断持续改进,完善自己,把我院建设成为中医特色明显、人民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第三篇:2013年中医特色护理工作总结
2013年中医特色护理工作总结
这一年来,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内、外科主任大力支持及护士长密切配合下。我院护理部依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紧密结合2013年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基本完成年初制定的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为了加强护理人员的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护理部根据年初制定的学习和培训计划,从5月搬迁以来按时组织科室护士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及操作培训,并有记录。每节培训完由护理部统一出题考核一次,并有评分记录。到现在共组织中医药基础知识培训9节课,中医药基础理论考试4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2次及考试2次,理论与操作全部合格。8月份指派护士长们外出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及操作,待其回来后组织全院护士学习,由外出人员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个护士,使护理人员不出门就能学到先进的知识及新理论、新技术。
二、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情况 1.内科 开展耳穴埋豆,9月以来操作了99例,中医护理操作偏少,明年加强内科开展项目;2.外科开展耳穴埋豆9月以来操作了101例;艾灸9月以来62例;中药熏蒸11月以来198例;红外线12以来21例。各科室基本能运用中医知识对病人实施病情观察、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等相应的护理及提供常规的健康指导。
三、开展表格式中医护理病历书写,9月以来内、外两科各完成了8份辩证施护病历。科室每月中医护理业务查房一次,护理部每季度中医护理业务查房一次。每科室根据自己科室特点各制定了2个病种的中医护理常规。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中医特色护理质控一次。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人们观念的改变对护士的整体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我院护理工作也存在诸多不足,如缺乏相应的教育与支持、护理工作负担重等因素导致护理科研一片空白,中医中药治疗率不够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中医护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方法,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高中医护理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与人民。
第四篇:2011中医特色护理组工作计划
2011中医特色护理组工作计划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工作的范畴已由单纯疾病护理向全面的预防保健护理拓展,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以更符合人性化护理的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2009、2010年分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院管理年活动,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我小组在总结前两年管理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探讨《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的具体要求,从人员管理、临床护理实施、质量评价等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制定2011年工作计划,以求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势的中医护理服务.具体如下.一、完善专科小组构架,打出中医护理品牌
1.完善小组成员职责,确立工作范畴,在全院范围内进一步扩展小组核心及网络成员,以保证中
医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2.借门诊扩建机遇进一步完善特色护理门诊工作,加大特色门诊宣传力度,加强人员排班,在现有的刮痧治疗为主的基础上,拓展治疗项目,扩大治疗范围,以满足广大病员的需要.3.各病区认真学习《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强化中医护理意识.特别是中医特色护理组成员自身要吃透《指南》精神,掌握四个方面内容,即管理体系与职责、人员管理、临床护理实施、质量评价,通过确立专科病种、专科症状中医护理常规,指导病区开展中医护理.二、执行《中医护理常规 规程》,积极开展辩证施护
1.认真学习、探讨《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各病区确立专科中医护理病种不低于3个,按照护理部统一要求重新修订中医护理常规,内容应包括:生活起居、给药护理、辩证施膳、情志
护理、临证处理、健康教育等,每位护士均能熟练掌握并能应用于临床实践.2.全体护士必须掌握耳穴埋籽、中药换药的操作流程,同时根据各病区收治病种鼓励护士运用中医技能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主要项目如:刮痧、拔火罐、艾灸、足浴、薰洗、中医保留灌肠、中医贴敷等,每病区开展的中医护理项目不低于2项,每月操作项目>=30次,并做好登记.3.广泛开展中医继续教育指导工作,如在门诊范围内与“治未病工作组”作有机的结合,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工作;在病房范围内护士运用中医理论对每位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开展
辩证施护工作,如辩证施膳等,出院病人的中医健康教育覆盖率应100%.4.组织中医护理功底较强的护士对本病区专科常见病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证型,编成小册子,给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使绝大部分护士都能对常见护理问题进行辩证分析,从而
提高临床护士的辩证施护能力,并提出施护措施运用于临床.三、培训与考核
1.全院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及考核均由我小组统一安排,并按计划落实,详细内容见培训计划.2.负责为全院解读《中医护理指南》,并负责检查各病区的贯彻落实情况.3.继续加强护理部组织的西学中班的理论培训,按期完成全部的13门功课192学时的培训与考
核工作,对不合格学员要求下期重修.4.应用医院护理网中医特色护理小组专栏园地,每月发布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重点,由病区成员
带领全体护士学习中医理论.5.由院科研处对全体护士进行中医护理科研知识的培训,积极申报中医护理课题.6.第三季度在全院护理部门开展中医护理知识技能竞赛,要求所有护理单元踊跃参加,以此促进
全院护士提高中医护理的意识.7.完成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学分,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每2年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的Ⅰ类学分中,中
医护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中级护士每年必须实践继续教育学分6学分.
第五篇:2013年中医特色护理实施方案
中医特色护理实施方案
为了发挥中医药优势,传承中医技术操作,夯实基础护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改进工作模式,改善服务品质,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积极响应我院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特制订实施方案如如下:
一、成立创建工作小组:
组长:李增宝
副组长:刘金娟胡本先
成员:杨远红祝志燕卢红霞胡先知陈坤艳 职责: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考核、督导。
二、创建目标: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发挥中医护理优势,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三、创建标准:
1、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2、医院中医护理特色评价标准
3、患者满意度
4、中医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四、创建措施:
(一)、加强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开展中医特色辩证护理。
开展以聘请专家授课、组织科室讲座、进行晨间学习提问等方式,强化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并对学过的知识每月进行考核。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和各种形式函授学习,提高护士个人文化素质修养。
每季度进行全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学习和考核一次,并通过参加中医传统疗法技术观摩和技术比赛等形式,积极开展中药灌肠、拔火罐、艾灸、推拿、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贴敷等传统技术疗法。
针对科室收治范围,制定了中医辨证施护病种。根据病种制定
辨证护理常规,并逐年进行评价、改进和完善。发挥了中医护理在心血管科疾病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将辨证施护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了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康复护理之中。将治未病的预防贯穿于患者健康教育全过程,指导病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概念。重视情志对手术疾病的影响,食疗和药膳对预防疾病和康复的作用以及能使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自觉地在精神护理、生活起居、饮食均衡、疾病防治等方面予以配合。每月的公休座谈会我们为患者提供“中医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患者针对不同疾病,采用什么方式康复等,变病人被动接受治疗为病人积极参与到自我护理之中,真正体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特点。
(二)、满足病人需求,夯实基础护理
明确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根据病人病情、自理能力和对护理需求进行分级,将分级护理中生活护理的内容,纳入各班工作职责和流程,并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和标准。使基础护理工作常态化。保持床单位的整洁、舒适;每日协助病人梳头、洗脸、泡脚,对卧床病人给予洗发、剃胡须、床上擦浴,协助病人进食(鼻饲)等。
(三)、增进护患沟通,开展亲情服务
规范病人称呼,医生、护士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或职务称呼病人为“大爷、大娘、李老师、王教授”等等,及时了解病人思想动态,及时给予安慰和疏导。
推行首问首迎负责制;入院零分钟接待;护士长在30分钟之内到病人床前主动与病人及家属见面,进行自我介绍并了解病人需求,做到 “想在病人需求之前,做在病人开口之前,走在红灯亮之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切实把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工作行动准则。
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我院开展了为病人提供免费早餐,了解病人需求,按个性化服务,满足病人的特殊需求。
(四)、分层使用人才,进行绩效管理
对科室护士进行分级使用和管理,各级人员赋予不同的职责和岗
位要求,由丰富经验和扎实专科护理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高年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全程对患者的一切治疗、护理进行动态掌握。每月对各级护理人根据岗位职责进行考核奖惩。
(五)、加强健康宣教,使服务内涵外延
专业护士在病人治疗期间,对患者及时进行安全须知、用药指导、特殊药物的使用、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辨证饮食指导、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出院后,电话回访对病人进行回访和指导。
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