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了群体利益可不可以侵犯个人隐私
为了群体利益不可以侵犯个人隐私
谢谢主席,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站在这里跟大家讨论这样一个辩题:为了群体利益,能不能侵犯个人隐私。首先让我们来明确几个概念。何为群体利益,群体利益是指一部分或者大部分的人所共有的利益。
而何为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者知悉的秘密。包括受法律上保护的隐私权和法律未保护的个人隐私。侵犯就是指侵犯行为,这种行为涉及对他人权利或利益的伤害或危害,其手段是非法或者不符合正当程序的。下面我方将从三个方面连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从隐私权的范畴来看。隐私权为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生活内容进行独立支配的人格权。首先,隐私权具有无公害性,自然人的隐私权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非法侵扰刺探知悉适用披露和公开等方式的侵害。并且,通过隐私权的设立寻求个人和政府之间利益的均衡,其设立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私权利的保障来限制国家的公权力,防范国家权利的侵害。因此,隐私权作为一项自然人的基本独立人格权,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从法律未保护的个人隐私范畴来看(阴私权)。私生活的保护与其他权利的保护一样,都具有限度。某些隐私领域存在某些违法和违反道德的行为则不属于法律保护的隐私权的范畴。但是,对于这些个人隐私的介入,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并遵守正当程序。如果认为某些个人隐私存在违法或违反道德的情况,在没有符合法律依据或正当程序的情况下进行介入,那么长此以往,对个人隐私的侵犯程度将会愈演愈烈,公民生活的安宁和自由也将毫无保障。因此,在个人隐私涉及违法问题时,即使为了群体利益也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侵犯,对违法行为的查处也须在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下进行。第三:从价值角度来分析。个人隐私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其存在也有更深刻的意义。个人隐私的保护不仅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普遍道德,而且可以给予个人公共生活领域以外的避风港。而查尔斯弗里德则认为,隐私权其目的在促进“尊重,爱和信赖”。群体利益应当受到保护,而当其上升到社会层面转化为集体利益的时候,个人必定要做出让步。但是个人隐私的干涉必须具有合法依据和正当程序,这样才能确保公民人格尊严不被侵犯,才能促进全社会进入文明发展的新时期!
第二篇:为了利益说说
人与人,本来就有很多利益冲突。一起来看看关于利益说说,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为了利益说说
11、利益根本不是别的东西,只是我们每一个人视为幸福所必须的东西。——霍尔巴赫
2、利益是人类行动的一切动力。——霍尔巴赫
3、贸易犹如血液,应该循环流通。——德莱顿
4、贸易最能促进文明的发展。人们在交换商品的同时也交换了思想。——英格索尔
5、没有买好铜碗,先别打碎瓷盘。——尼泊尔
6、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倍过悲哀。——托尔斯泰
7、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泰戈尔
8、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色诺芬
9、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
10、如果不懂得耕地和写诗同样高尚,一个民族是不会兴旺的。——勃·华盛顿
11、如果说工业是主脑,那末农业就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斯大林
12、撒谎不是因为那符合他的利益,他撒谎是因为那是他的天性。——史蒂夫·乔布斯
13、商业的不发达只能导致国库财源的枯竭。——培根
14、商业合作必须有三大前提:一是双方必须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必须有可以合作的意愿,三是双方必须有共享共荣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李嘉诚
15、商业将整个人类联系成互相依赖、休戚相关的同胞兄弟。——加菲尔德
16、商业世界的利益就在于能在世界各地发现财富。——伯克
17、商业是农业的产儿,它必须赡养其辛勤耕作而收入菲薄的父母。——布莱克
18、世界上有两根杠杆可以驱使人们行动——利益和恐惧。——拿破仑
19、私欲之中,天理所寓。——清·王夫之
20、所谓资本,是指为要得到更多的财富而提供的部分财产。——马歇尔
21、所有超过个人应得的社会产品份额的财富,都是窃夺。——巴贝夫
22、为自己的利益而争论,人人都是雄辩家。——奥维德
23、无知和富有在一起,就更加身份大跌了。——叔本华
24、向往虚构的利益往往丧失现存的幸福。——希腊
25、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毛泽东
为了利益说说
2一、人们不喜欢商人的原因,是因为商人往往不是选择最好的,而是选择利益最大化的。在那个人与人利益是零和博弈的时代,商人的利益最大化,多半伴随着其他人的利益减少。所以,这是以前的普通民众不喜欢商人的原因之一。而在如今社会,在这个以合作为主的非零和博弈占比越来越重的大趋势下,商人的利益最大化能不能同时带给民众更大的利益,就是最关键的问题。因此,“最好的”与“利益最大化的”有多少重合,人们爱这个商人就有多深。
二、我本以为生活很简单,人与人相处和谐融洽,每天正能量蒸蒸日上,心情大好,和三俩好友一起聊聊天,和爸妈多打打电话,可为何都处心积虑的去争夺一些利益上的东西,鱼死网破,心累
三、心情不好,与预期有所差距,虽然在所难免,不过人与人就是如此,利益当先而已!
四、十二天,又是累呼呼的一天,虽然累,但白天还挺开心的,晚上一个电话,心情真难受,突然觉得全世界自己只是自己,没有别人。人与人,只有利益,没有情感,没有人会去发现你我他的伪装,你表现的是什么,那就是什么吧,无爱。
五、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只是有些是有形的利,有些是无形的利,因而一般意义上的友情、爱情、亲情说白了,也只是彼此相互利用着排解内心的寂寞罢了[互粉],而且这些情感往往与利益融为一体。只有人生到达一定境界一定高度时,人的情感才能战胜这种本性的“利己”而到达“牺牲自我”的境界
六、如果你本身有资源,以资源换资源,自己本身有核心秘密,以秘密换秘密。如果以上两点都没有,懂得花钱,知道怎么购买秘密,知道送礼,知道怎么换取秘密,人与人交往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
七、是不是人与人不管多亲的关系都不能有经济牵联。不管多亲的人、在自身利益面前都能变成衣冠禽兽。
八、人与人最美好的大概还是那些初识的日子,不会掺杂任何充满利益的嘴脸。不会因为误会和细节打败感情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我想重新认识你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
九、司机会污油钱,保姆会贪菜钱,就连买一箱新疆阿克苏苹果,里面也会给你夹2.3个其他品种的,人与人基本的信任呢?很矛盾,看穿但不说穿真的很难,但每个人从自己利益角度出发又那么相驳。
十、人与人都被利益关联起来,很难拥有纯粹的友谊,当你自认为你们还是朋友的时候,其实你对他们而言已经没有联系的必要了,或者你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十一、国与国、人与人的交往都有底线,一旦逾越了底线,我们就必须捍卫国家利益。如果想一想当年美国政府是如何对待让苏联在本国设置导弹基地的古巴,就应该明白,中国社会只是抵制乐天而不是所有韩国企业,已经充分表达了克制和善意。
十二、人都是自我中心忘恩负义的,我也一样。“不满足我的需求就是罪”,不管你为我做过什么,一朝玻璃碎掉,爱意消失惟剩怨恨。简直就是真实的写照。更何况普通的人与人,所谓朋友、恋人之间,若不在一个利益共同体之中,很难避免嫉妒的搅扰。人很难真的希望别人幸福比自己幸福,按照自己的幸福标准。
十三、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不懂这个基本规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不愿意让大家共享,早晚会众叛亲离,即使有惊世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
十四、人与人,大致如此。国与国,也大体是这样。大家都在权衡利弊,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韩国政府也是如此,他们一定有自己的利害判断,但事态发展,不一定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
十五、嫁人媳,不敌父母,也许这个社会就是谁心软付出越多吧~自怀孕到现在看明白了许多,也看开了许多…人与人中就有别~有人付出全部,有人也许权衡自己的利益,人终究都是自私的……
十六、恶与恶之间,会同恶相济;更会同恶相击,相互攻击,人与人、群与群、国与国都一样。同恶相济,并非团结,而是为了某种利益或愿景勾结在一起。因为利益而合,也会因为利尽而散,更会因为利益而争。恶与恶相争,往往特别凶狠残忍,动辄你死我活。
十七、人与人和国与国之间一样,就是利益纠葛,哪里来的谁好谁坏。假装亲密无间,假装是朋友,只是认为你依然有利用价值,避免自己在社会上孤立无援。想到这些假惺惺的问候就觉得不适应。还好我并不需要面对。
十八、千言万语的好话,抵不过一个握手,一次拥抱来得真。人与人的关系要么是利益关系,要么感情关系,或者都有。要是断了关系就是缘份尽了,也不会联系了。人宁愿相信谎言,也不相信真实,因为有好多东西都不能割舍,也无法抵抗。
十九、利益面前,人与人的交往时坚持初心是最难的,因为会背锅,会被人利用,会成为别人的垫脚石。我不是不懂。
二十、每一个曾炙热的相信执着过某一些美好的人在如张爱玲犀利般的掀开真相时爱情也好亲情也罢又或者是权利游戏中还是复活中主角在忏悔与救赎中重新而活一切不是原来模样某些时刻你执着一些东西到头来发现是空权利金钱利益性彼此交换需要连接起人与人的关系可是还是要有一点希望的还有悲悯
二十一、聪明之人与人合作是先想着对方,不会去计较利益得失。有些故作聪明的人往往把别人把SB!
二十二、这是我生活中最幸福的一年……平时人与人没有利益冲突!如天间的花苞慢慢绽放。这就是人性;自然相安无事、我的心不由的颤抖着!一旦触及利益。
二十三、与平常人交往,共享福容易共患难难,与有权势人交往,共患难容易共享福难。人与人交往利益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例外者很少。权衡自己的价值很重要,有价值就会有人与其交往,没有价值了就会弃交。
二十四、现在这个社会的人都变了,变的都不认识了。人与人不存在朋友,不存在情义,没有信任,只有利益。
二十五、一个人的人品是好是坏,时间总是能给出正确答案。真正人品好的人,不局限于一时的表面的好,而是终其一生,有好的底蕴。人品好不好,永远都装不来,长时间的接触,往往就能见分晓。人与人相处,初识之时,可能因为彼此之间没有利益纷争,所以能够一时和睦相处。而一旦越深入接触,所有不曾看到的,就全部浮现了。
二十六、我相信性恶论,人与人之间无利益关系时是可以坦诚的,一旦牵扯利益,都只为目的。许久不联系也许是无需时长联系,又或是没有联系的必要。人与人都是事上见的,回头想想,朋友,就那么几个吧。我从来不羡慕有闺蜜有好兄弟的人,我只能说,我知道我要的是什么。
二十七、第一次知道原来刚认识两天的人也可以明知前方是死路也陪你奋战到底,不为利益只为义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奇妙,感觉自己也在慢慢变成更好的自己,2017,人气真的很棒哟
二十八、客户来了,我是最不愿意和他们坐下来谈事情的,我更愿意做好服务支持,因为根本分不清哪句话是真,哪里话是坑!人与人相处尤其是利益相关的交往,真的需要智慧!无比羡慕能说会道,左右逢源的人!
二十九、关着自己,平时人与人没有利益冲突、人事就是这样子……
第三篇:浅析网络传播中个人隐私的侵犯和保护
浅析网络传播中个人隐私的侵犯和保护
当下,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无处不在,大到国家安全,小到个人情感,都会受到网络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个人隐私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被泄露而对个人产生的负面影响。
所谓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而网络隐私包括个人信息、个人通讯内容、QQ号码、邮件等的密码、IP地址、个人在网上的活动踪迹等在内的一切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在网络传播的大环境下,只要上网,这些个人隐私就面临着被泄露的危险,个人隐私权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008年香港娱乐圈的“艳照门”事件,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自此以后,可以说网络上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个“××门”被爆出来:短信门、烧钱点烟门、兽兽门、海运门、护士门、激吻门、日记门……信息化时代,电脑、互联网、手机这些先进的电子设备,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随时可能出卖它们的主人。个人隐私在信息社会和发达的通讯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
2010年,“3Q 大战”再度引发网络安全争议, 事件以“隐私保护”为导火索引爆。360推出一款名为“360 隐私保护器”的个人隐私保护工具, 针对的就是腾讯旗下即时通信软件有偷窥用户隐私的可能,并称“能将那些窥视用户隐私的行为实时曝光。”于是, 在双方一系列戏剧性的争执之后, 引发了广大用户对自己电脑里的隐私文件是否安全、是否存在不经意间外泄的关注。
如果说“3Q大战”是引发社会关于网络传播中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被侵与保护大讨论的前奏,那么2010年底到2011年初百度文库所引起的全民讨伐则成为隐私问题的“延伸段”。有人将百度文库形容为个人信息的“批发市场”, 而出现大量泄露各地用户信息的文档, 全国各地老板、大小业主的手机号、家庭地址等隐私, 这又让受众不得不为互联网时代的网络隐私安全而再度焦虑惶恐。
上世纪90 年代时, 一句名言曾风行一时, 即“在互联网上, 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 而今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不得不说, 如果网络隐私不被保护, 甚至有人会知道“你是一只有着什么喜好的狗”。
网络具有“双刃剑”的性质,一方面,它具有揭露和监督的作用,但同时,网络又可能侵犯个人隐私。当我们在为“日记门”主角韩峰的落马欢呼时,有没有人去想韩峰的个人隐私权又由谁来保护。进入网络时代,大量个人隐私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被获取、传播和利用,可以说每一个“××门”的背后,是狂欢的旁观者和被侮辱被损害的当事人。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在隐私权保护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备,还无法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免受侵害。从这个层面上讲,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门”的受害者。
对于以上种种个人隐私被泄露或侵犯的生动案例,笔者总结后得出以下原因。
1.网民本身的好奇感和窥私欲导致个人隐私保护不到位隐而遭泄露以致被人侵犯利用。与之对应的便是网民对个人隐私并没有很好的安全保护意识。
2.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人隐私成为网站或个人牟取经济利益的一个低成本、低门槛的获益渠道,这是导致个人隐私备受青睐的根本原因。
在网络中,衡量一个网站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主要是网页访问量的大小。访问网页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看”,网页要多多地被“看”,就要有出彩的内容和精彩的噱头来吸引注意的眼球。什么内容出彩?什么才是噱头?无论答案的范围有多广,个人隐秘信息、私密照片、情爱日记等毫无疑问都包含在内,甚至是最主要的部分。当年的“木子美”着实火了一把,一旦这样的甜头被更多的网络商家注意到,就会被大肆加以利用。
3.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成为个人隐私泄露、侵犯事件频繁的加速剂。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以保护个人隐私在网络传播中的安全问题。
1.加强网络自律,净化网络传播环境。
首先,加强网络媒体行业自律。网络媒体的经营者拥有网络这个虚拟环境最真实的把关人身份,可以在第一时间从源头上对网络信息筛选过滤,从源头上切断隐私信息的泄露。
其次,加强网民个人自律。在网络面前,对于个人来说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切不可肆无忌惮地四处透露个人信息。否则,在网络中个人隐私将无处可逃。
2.加强法治建设,保护个人隐私
网络要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强制性制约。从法律层面规定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最有效力的措施。
3.个人隐私的技术保护 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促使了网络的发展,网络的繁荣又带来诸如隐私泄露等负面效果。要将这些负面影响最小化,最终有赖于技术的进步。例如:防火墙技术可以加强两个或多个网络间的边界防卫能力,在公共网络和专用网络之间设立一道隔离墙,阻止黑客入侵;反病毒技术有助于对由于黑客入侵和病毒污染造成的个人隐私泄露进行防范和补救。
网络时代,技术的发展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也引发了诸如个人隐私泄露等很多问题。在网络传播环境下,个人隐私泄露尤其严重,泄露的目的也日趋商业化,要保护好个人隐私虽然难上加难,但只要加强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同时注重技术上的开发,就可以防止个人隐私在网络的催化之下到处泛滥。
第四篇:反腐应纳入法治轨道 防侵犯个人隐私
反腐应纳入法治轨道 防侵犯个人隐私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江耘)11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在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两院”工作报告时表示,跟踪、监控等民间非法滥用私人侦探手段会引起过度的负面导向,反腐在支持公民举报的同时,应进行依法管控,保护公民隐私权不受非法侵害。
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工作报告时均对反腐内容重笔着墨,“依法惩治经济犯罪、贪污犯罪和渎职犯罪”和“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在“两高”报告中分别被明确提及。
齐奇表示,反腐败的工作要进一步纳入法治的轨道,其一便是规范整合反贪局、经侦局、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等的侦查调查力量,加快推进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官员违纪违法的行为,“凡发现已经构成犯罪的线索,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及时进入司法程序。”
其二是加快反腐的基础性制度建设,靠改革来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和土壤,靠改革来设置权力制衡、扎紧权力的笼子,强化细化对官员的有效约束。
其三,齐奇说,当前在支持公民举报的同时,也要注意依法限制民间非法滥用私人侦探手段的行为,“比如为了进行跟踪,擅自偷偷安装GPS定位器;为了进行监控,擅自安装窃听器、摄像头等,这样下去,可能会引起过度的负面导向。”
“法治国家也要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不受非法侵害。”齐奇说道。(完
第五篇:浅论特殊利益群体信访问题成因
浅论特殊利益群体信访问题成因、教育疏导工作对策及建
议
当前,涉军人员、民办教师、企改职工等特殊利益群体的管理,已成为基层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点,我区每年特殊利益群体的信访量已占全区信访总量的半数以上,每年各类异常访、集体访、纠访缠纠事件层出不穷,特殊利益群体信访问题成为我区重要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涉军人员、民办教师、企改职工等特殊利益群体的串联、集会等活动,大多数是群体中的重点成员在组织、发动、联系,他们是各类活动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所以对特殊利益群体中重点人员的管理是稳定工作的重点。
一、特殊利益群体信访问题的成因
信访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设计,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特殊利益群体是一个松散的利益团伙,他们的诉求一致,目标一致,有统一的利益推手。现时期特殊利益群体信访工作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信“上”不信“下”,认为只有找上级部门、找上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访”不信“法”,认为信访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三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认为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四是信“闹”不信“理”,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每年的信访总量高位运行,并且近期内无下降态势,特殊利益群体的信访问题在较长时期会持续存在。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信访人法律意识不强是主观原因。特殊利益群体的普遍年龄偏大,社会经验较足,但文化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偏低。以“求平等”,要待遇为目的,按潜在“民意难违、法不责众、法难以治众”意识,讲求人多示众,以为聚众闹事,越级上访可以对领导造成压力,有利于本身要求的解决。
二是信访大环境的影响是客观原因。现在整个社会依法信访的氛围不浓,群众维权不走正当的行政程序和法律途径,喜欢通过信访渠道解决问题。
三是遗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是历史原因。特殊利益群体人员,为国家出过力,曾是社会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其认为曾为国家、为党出过力,现在社会发展了,国家收入增加了,他们理应更多地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他们的信访诉求多为要工资,要补贴,要低保等,没有将其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政治环境、生活环境与现在社会逐步完善的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统一的认识。
二、重点人员在特殊利益群体中作用
重点人员在特殊利益群体中的骨干作用认同度较高,普遍被认为有能力、能说会道、敢作敢当的人,相对文化程度较高,阅历丰富,一般是经过群体推举的。
一是领导作用。特殊利益群体居住分散,其进行的各项信访、集会、闹事等活动都由重点人员进行组织领导。
二是联络作用。主要对县区内特殊利益群体的成员进行联系,进行跨县区的集体信访活动的联系,对大范围的串联、信访信息的掌握。三是标杆作用。部分人员唯他们马首是瞻,讲政策、做宣传不起作用,唯独听信重点人员的讲话。
三、新形势下特殊利益群体教育疏导工作的对策
信访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加以解决。特殊利益群体重点人员的思想活跃,对政策、法律有一定的研究,并有一定的曲向理解,受社会不良信访环境的影响较大,对其宜采取教育引导的方法,引导其到正常的信访渠道上来,通过正当途径反映其问题,避免出现异常访等情况。教育疏导宜采用以下方式方法:
一是以政策见面为主。特殊利益群体反映的问题多为历史遗留问题,其依据的政策法律有一定的时间局限性,且涉及面广,牵涉人员众多,必须把握好政策依据,不可乱开口子,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疏导必须政策见面,从政策角度对其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给予解释,逐条逐文对其提出的各个问题给予答复。
二是坚持领导负责制。对重点人员的教育疏导工作,必须按“五包一”的原则实行稳控,由包案领导带头做教育疏导工作,并保证适当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和长期性。
三是保持适度的感情联络。教育疏导工作是面对面的工作,适当的感情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沟通和心灵的交流。人是讲感情的,要与重点对象建立适当的感情,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才会让教育疏导起到相应的效果。
四是适度的人文关怀。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不违背相关原则的情况下,根据重点对象自身的情况,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适当的关怀和照顾,帮助其解决生活、工作、生产等方面困难。
五是把握其思想动态。人的思想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情绪波动较大,易在情绪波动期做出鲁莽行为。教育疏导工作可根据其思想状态,平静期说的话可重一点,波动期思想教育工作平和一点。要根据其言行举止,科学判断其近期思想活跃状况。
四、特殊利益群体教育疏导工作应注意的方面
一是政策的统一性。特殊利益群体情况相同,在政策面前是平等的,不可乱开口子和搞因人而异,否则易造成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出现。
二是坚持恩威并施。坚持“教育疏导为主、依法处置为辅”的原则,对顽固分子,根据《依法处置进京非正常上访行为的意见》等文件的相关精神,对带头闹事,带头进京进行非法上访,非法集会,在信访过程中,冲击政府机关,严重扰乱办公秩序,纠访缠访的首要分子、组织者和主要联络人,根据其违法情况和程度,适时地给予行政的、刑事的处罚。
三是发挥社会力量。重点对象对政府工作人员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出现过很多劝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情况,在做好正面教育的同时,积极争取好其近亲属、邻居、朋友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到对其的教育疏导工作中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充分发挥好社区、村、居民小组的等基层组织的作用,适时宣传好相关政策,把握好动态,做好思想工作。四是采用综合治理。教育疏导工作不能仅由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工作组单独完成,稳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疏导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由某单位某部门单独完成任务太重,效果太差。必须由各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信访、政法、公安、民政、所在单位、社区等多个部门之间,步调一致,协同作战。
五、做好特殊利益群体教育疏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相应的对话机制。特殊利益群体集会、上访等活动,主要目的是“要政策,要待遇,给说法”,政府应建立定期对话机制,主动出击,他们要说法,我们给说法,相关领导定期约见特殊利益群体代表,给予有关政策的解释和宣传。
二是多准备几双“小鞋”。重点对象多数是特殊利益群体中的即得利益者,他们为什么热衷于上访集会等活动,就是因为有利可图,基层组织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北京有信访专业户,信访产业,在基层也有类似的人员和结构。对不支持政府工作,不顾全大局,存心添乱,以上访为手段,对政府施压,向政府要胁的,各级政府态度要强硬,充分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社会的手段,对重点对象进行有效干预,体现出政府权威,同时起到相应的警摄作用。
三是完善相应问责机制。基层政府和相关归口单位在特殊利益群体的管控稳定工作中任务最繁重,责任最重大,相关的问责也最严。轻则通报谈话,其次警告,再就免职处分。纯粹的思想疏导,教育谈心的方式方法来约束和限制一个人的行为,是一件很难的事。人员失控和稳控不力是常有的现象,个别地方对特别危险人员在特殊防护期采用了财物交易方式,这样就易造成工作被动,一到特别防护期,信访老户,重点对象就上门要钱,势必造成恶性循环,信访大环境越来越差。我觉得,问责应因人而异,对工作失职,不作为等情况才进行问责,问责的标准应适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