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可以两全四辩稿
中的有机结合。我方自然承认个人利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可以两全四益与普遍利益会有产生冲突与矛盾的辩稿 时候,但冲突可以调停,矛盾也可以感谢对方辩友如此精彩的陈词,化解,个人利益暂时不能得到满足或只是我方还是从中洞察出了一些漏洞,者群体利益暂时得不到满足的两不全下面由我为在座的大家略陈一二。首先,对方辩友将自己的主观观点强加到我方论点上,对方认为的全字太过于完美,试问,世界上真有如此完美的事例吗?当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双方真的能够不费任何吹灰之力,不用耗费一丁点儿心思就能达到共识,成就两全局面吗?打了不折兵的大胜仗也要耗费粮饷吧,双方冲突追逐利益,又如何能全身而退呢?所谓有得必有失,我们今天所讨论点在于利益,而不在于不劳而获。其次,对方一直强调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冲突和矛盾所造成的您方所谓的“损害”,却有意忽略了这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深层的整体关系。并且,与群体相对的个体并不是唯一,特定的某个人,而是流动的,所以当矛盾发生时,这次抉择你代表的是你个体的利益与群体利益相对,下次便有其他的个体与你所在的群体利益相对立,那么权衡利弊,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共存,人们自然会支持、理解普遍的且正当的利益一方。双方的协调也是为了群体的长期利益,使得群体中的个体受益,达到两全的局面。
(最后//辞海定义不一致。)接下来由我为大家再次强调我方观点,坚定正方立场。
第一,从市民社会到公共领域,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都是具有一致性的。从社会长远发展来看,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亦是具有同一性的。乍一看,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好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相互促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集体利益并非只是个人利益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在相互协调
局面也能通过最恰当的方式协调最终达到两全,今天我方所讲的个人并非是特指的某一个人,而是广泛的个体,人是群居动物,并且具有社会性,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是绝对挂钩的。霍布豪斯的“个人权利不能同公共利益冲突,任何权利脱离了公共利益就无法存在” 第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相互协调,才能够保障一个国家的进步事实上,集体利益作为一定社会成员利益的集合,本质上是每个成员利益
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个人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和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个人在社会和集体中的活动,既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他提供给集体和社会的价值越大,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就越快,个人价值和利益实现的程度也就越高。这就启示我们,在选择和确立个人价值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统筹兼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中国梦,我的梦。
第二篇:利益与诚信可以兼得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将诚信上升至天道人伦,这一文化传统在中国绵延千年。时至今日,利益与诚信天平的失衡,却让我们陷入了人文精神与商业利益的冲突。
在对经济发展过程的道德反思中,我们会遇到鱼与熊掌能否兼得的困惑,即利益最大化与诚信道德的义利之辩。诚信概念从伦理学层面来诠释,即真实无妄为诚,诚实不欺为信,延伸至经济领域,则转化为所谓的信用制度。诚信的缺失,也就是信用制度的崩溃。计划经济转型带来了市场自由,但却使伦理道德出现了趋利忘义的裂缝;对利益最大化的狂热,突破了经济行为的道德底线,尚不完善的获利机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具有相当破坏力,诚信被人为地与利益割裂对立。
那么,诚信与利益最大化究竟能否共存?经济的问题是否需要文化伦理的应对?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目的,这个思想在亚当·斯密时期就被发展到了极致。但目的的达到,在工具或手段上应当符合道德伦理规范的约束。在转型社会中,也许透支诚信可以在利益回报上一时膨胀,但不诚信的企业最终会受到社会道德批判,被逐出舞台。而失去信用制度约束的市场,将在利益驱使下陷入混乱,企业与企业、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恶化为极度的不信任,最终形成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诚信与利益最大化不能割裂,应该兼得。
说到底,我们面对的全球化市场是一个诚信经济市常诚信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树立的基础,更是中国企业迎接挑战的前提。我们可以从质量、服务、管理等方面去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所有这些无一不指向诚信。保证对顾客的真诚,实现对顾客的承诺,坚持诚信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有了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利益最大化将在时间坐标上无限延伸。也就是说,诚信并非纯伦理观念,它可以进入经济领域,实现与利益最大化的融合,即利、义能够兼得。
第三篇:公共选择理论关于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权衡分析
摘 要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以现代经济学角度分析政府问题的学科,研究对象是选民、政治人物和政府官员们的行为,假设他们都是出于私利而采取行动的个人,以此研究他们在各种社会体制下进行的互动。公共选择理论指出:政治家与官僚并不总是以公众利益为工作目标,而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本文通过运用公共选择中官僚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的相关知识来分析“gdp为绩效评估指标”、“三公经费的控制”和“八项规定的推行并非是一个可行的长效机制”这三个具体例子,从而得出不存在绝对的政治家与官僚以公众利益为目标或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结论。
关键词 公共选择理论 官僚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公众利益 个人利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建立在此经济基础上的国家制度等上层建筑也取得了实际进展,以现代经济学分析民主立宪制政府行为的公共选择理论应运而生。与传统的政治学和经济学观点不同的是该理论认为政治家与官僚并不总是以公众利益为工作目标,而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本文就以公共选择中的官僚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突破点,并结合gdp、三公经费和八项规定的实例以及个人见解来分析公共选择学派该论点的合理性。
一、理论分析
(一)公共选择中的官僚理论
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传统官僚理论认为“理想的官僚制”体系是当选政治家或选民的工具,官僚应该坚持价值中立,只服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合理合法的职权是官僚概念的核心。而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则提出自己的官僚理论,该理论假定官僚就像市场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一样,政治制度就像市场制度,政治家就如企业家,选民就是消费者,选票即该市场下的有效货币,选举制度就像市场性的交易制度,理性且自利。官僚们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他们关注的是权力、官职和公共声誉;上述目标与官僚的预算规模大小呈正相关,因此得出官僚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其预算的最大化的结论。
布坎南之所以把官僚看作市场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其理论基础是把“经济人”假设运用于政治市场中。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组成的,经济市场的活动主体是消费者和厂商,政治市场的活动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和政治家、官员。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从哲学的观点来说,价值观是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一经形成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不会随意改变。再者人的行动是围绕其价值观进行的,既然做出经济决策和政治决策的是同一个人,那么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不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向和价值取向,即在经济市场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政治市场上自觉追求公众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在政治和经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截然对立的价值观是相互矛盾的。
因此,当官僚和政治家抛开政治身份而仅仅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理性人”或“经济人”的时候,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其行动目标也是符合现实逻辑的,该理论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二)公共选择中的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是委托人,被授权者是代理人。公共选择中的委托-代理理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政府作为委托人
政府不再直接生产公共产品,而是通过委托代理模式,将公共产品的生产任务交给社会,通过竞争招标等模式从社会生产者手中购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2、政府作为代理人
人民将法律层面上享有的公共权力通过委托代理关系赋予权力机关、政府部门行使。人民只享有公共权力的剩余索取权,并保留对公共权力行使者的选择权与监督权。
当政府作为委托方时,其在竞争招标选择最终承担某项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生产者的过程中,衡量和评价生产者资格的标准肯定会因人而异。从经济人的理性角度出发,政治家和官僚肯定会倾向于优先考虑对其自身利益有利的生产者,在此趋势之下与政治团体具有特殊关系的“利益集团”应运而生。利益集团是政府自利性的表现之一,政府部门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和依靠利益集团的资助来帮助它实现竞选胜利从而谋取私利,当然在此过程中“政治人”的本质也会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是政治家和官僚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当政府作为代理方时,人民授权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此时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经常存在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隐藏信息和行动、机会主义行事、逃避监督等违背公共利益原则的自利行为。这些行为可以从生物人的角度来解释,政治家和官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现实需求,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动目标是不可厚非的,只要将对公众利益的损害程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能强迫作为政治家和官僚的社会个人完全牺牲个人利益而为公众利益服务,这是有悖自然人性的。
二、实证分析
(一)政府绩效考核指标gdp
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效率、效果、行政能力和公正等。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指标中的gdp总量和人均gdp是评估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因素。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和一国的国力与财富。gdp是以数量见效的,因此大部分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展现自己执政期间的显赫政绩通常会选择依靠一些见效快、易于发展的产业来拉动当地政府的经济生产总值。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政府对地方的泡沫经济房地产业的“照顾”,虽然近年来中央出台了打压房价和泡沫开发的相关政策,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回应总是微乎其微,甚至置之不理。同样以公共选择的官僚理论来分析,政治家和官僚在想方设法促进地方政府gdp增长的过程中就是站在“经济人”理性假设的基础上作出的利益决策。因为政客在乎的是是否再次当选,所以他们在执政期间把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gdp纳入工作重点是合情合理的。换句话说,gdp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导致政治家和官僚在执政过程中形成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价值导向的因素之一,而牺牲个人利益追求公共利益经常只是政府行动的一个旗帜。
(二)三公经费的控制
近几年三公经费是否公开一直是公共行政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三公消费主要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由官方数据公布可知,截至2011年7月26日18时,在已公布“三公经费”的86个中央部门中公务接待费年预算超千万的部门达20个。国家税务总局(含国税系统)、质检总局及中国科学院位列前三,分别达到66703.50万元、11384.66万元和8043.66万元,金额数目惊人,自然会引起社会阶层的不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人心,在2012年国务院几次再下“三公经费”公开令箭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三公经费”有所控制,数额和比例都有所下降,预算得到了有效压缩。
这一现象正好引证了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共选择中的具体运用。当政府作为人民的代理人行使行政权力时,与作为委托方的人民之间由于利益立场的差异经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委托方在侥幸心理的前提下主观隐藏事实信息和行动,必要时甚至捏造虚假信息以维护私人利益。正面来说,中央对三公经费的控制实质上就是为了抑制代理人的私欲,使政治家和官僚能各司其职,公私分明,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反面来说,该现象揭露了代理人以实现个人利益为基点借助行政职位和行政权力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事实,三公经费就是以权谋私,借工作之机享个人之乐。
(三)“八项规定”的推行并不是一个可行的长效机制
“八项规定”是总书记针对党改进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提出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要精简会议活动;要精简文件简报;要规范出访活动;要改进警卫工作;要改进新闻报道 ;要严格文稿发表;要厉行勤俭节约。
“八项规定”从法律意义来说只是对党的工作作风提出的规范性要求,没有很严肃的强制性和法律权威性,而且是针对现阶段政治领域出现的广泛性政府机关人员作风不正等问题提出的现实性对策,适用于总书记上台后的政策方向,因此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而且“八项规定”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规范更多的是停留在思想理论层面,强调的是通过对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的正确向导来规范其实际工作要求。
但政策是针对现有问题而言的,正是“八项规定”的出台更突出了政治家和官僚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受自利主义影响的可能性之大,八项规定推行的短暂性要求政府机关人员在不违背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追求个人利益。
三、结论
经过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我们应该以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待“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的政治家和官僚并不总是以公众利益为工作目标,而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观点,即有选择性的赞同。
公共选择的官僚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站在“经济人”假设的角度可以论证政府机关人员经常以自利主义为工作原则,而并不总是追求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结合gdp、三公经费和八项规定的实例我们可以从另一面看出政治决策中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博弈结果还取决于政治家和官僚的个人价值观倾向。如果该政治家的价值观倾向于为公众无私奉献,那么他的政治决策必然会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终极目标。反之,则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行动导向。
四、建议
除了一般框架之下的制度完善,体制创新,法律规范,我想强调的一点是行政伦理即行政价值定位建设的重要性。行政价值定位是由政府在国家治理中的特殊作用和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的,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公共价值目标能否实现。重视政治家和官僚群体价值观体系的重整,适度打击自利主义的泛滥,推崇公共利益的实现,在政府机关内营造公仆精神氛围,而且领导层级要做好上行下效的带头作用,中央首先示范并严格敦促下级执行相关要求,各省市级严格遵循上级行动要求,形成和谐一致的政治风貌。这种内在的约束机制一经形成便会对整个行政体系带来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良性影响,而非硬件框架能比拟,所以对于文明政治、公共价值的实现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篇:中国式拆迁四: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平衡
中国式拆迁
(四):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平衡
周涛律师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规模的征地拆迁也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大地上持续上演。不容否认的是,在中国式的拆迁中存在着种种严重的问题,引发了众多的恶性事件,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拆迁引发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强烈冲突。众所周知,房屋是广大民众最主要的财产。许多人不断努力,甚至要花费毕生的努力和心血,主要目标就在于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房产的有无关系着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否有安定的生活,房屋的有无甚至成为了个人及其家庭生存的基础。可以说有房则生活就有了安定的保障,无房则意味着居无定所,生活不安。如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住房就意味着要流离失所,生活无着。而拆迁过程中的物质对象正是人们视若生命的房屋。被拆迁的房屋大都是处在城市郊区或者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居住的人,基本上又是一些收入低,生活水平低的人。因此拆迁就成为事关被拆迁人的重大财产利益的大事。
我国《宪法》修正案第22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物权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
上述法律法规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对单位、个人的房屋进行征收。但问题的关键是,何谓“公共利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八条规定:“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上述规定,并不能防止地方政府假借“公共利益”之名,进行商业建设开发。著名思想家哈耶克所说:“今天,自由的最大危险来自于有能力,有经验的行政管理者仅仅关心他们认为是公共利益的事物。” 在房屋的征收、征用、强制拆迁等方面出现的大量的恶劣案例,往往是某些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假借“公共利益”之名而行损害民众利益之实,严重影响政府形象,社会危害性巨大。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在具备正当理由和合法程序的情况下,公民个人的利益要服从社会“公共利益”,在必要的时候要牺牲一些公民个体的利益。但是,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的本质并不是“公共利益”必然优越于公民个人利益,或者具有更高的道德价值,而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公民个人利益已被公共利益包含其中,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将会给个人带来受益。既然“公共利益”并不当然具备高于公民个人利益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那么当为了实现“公共利益”需要牺牲公民个人利益时就需要认真慎重地进行考量,而不能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干着为个别利益集团服务的勾当。因此,在征收征用公民个人财产的时候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认真考虑:
首先,必须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和内容,保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公共利益的判断标准可以参考以下:一是受益对象的数量。“公益”意味着超出个人范围,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即可认为公共利益,但少数人的利益并非一定不能成为公共利益,美国著名法学家路易斯·亨金说:“在一个社会,公共秩序和普遍幸福允许对权利作少量的特殊限制,但它们不会允许吞没权利或权利完全从属于所设想的普遍幸福。”也就是说,即使以“公共利益需要”为理由,政府的权力也不是无限的,不能将个人权利完全淹没在公共利益之中。说明公共利益并不是绝对的优于个人利益的。二是是否向社会公众提供产品。也就是指公共利益的供给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应。公共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可能会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一定的利益。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事业是一种为满足公众需要而由国家组织安排,固定持续地向公众提供交通运输,卫生保健,水、电、热、暖,绿草地、公园等的公共服务设施;另外,还包括国防、外交、司法、教育等,这些都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为它不能为个人所独占,只能由公众共享。三是是否以促进国家的经济、文化、国防等建设为目标。国家在每一个特定的发展时期都有特定的目标和规划,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个人在追求私利的同时也可能促进了国家经济、文化、国防等建设事业的发展,如果其实施结果符合公益目的也应将其归入公共利益的范围,四是其结果是否确实能使社会公众受益。实践中,有些行为虽然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但事实的结果却使某些个人受益,而公共利益却未得到体现。如政府为解决当地居民住房紧张问题而征收土地,建造经济适用住房,这本属于公益目的,但新建房最终却被某些行政官员购买,普通居民很难买到,这就是有违公益目的。五是公共利益具有不可分性。也就是说:公共利益所具有的数量不能像私人利益那样被划分,不能由个人按照他们的偏爱多要一点或少要一点。有许多个人要求或多或少的公共利益,但是如果他们都想享有它,那么每个人就必须享有同样的一份。当前在征地拆迁中,地方政府认为的“公共利益”是否是真正的公共利益?其征地拆迁的决策是否代表了绝大数人民的利益?而现实生活中,房屋拆迁中的“公共利益”界定过于泛化,地方政府以公权力强行推行土地和房屋的征收与拆迁支持房地产开发,并从开发中获得不菲的财政利益和晋升官阶的政绩,很多地方政府的角色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转化为积极配合当地房地产开发的坚定支持者。在征地拆迁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拥有公权力的地方政府积极寻求与房地产开发商的结盟,政府部门成为了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附庸,成为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拆迁队。公民个人既无力抵抗强大的行政公权力也无力抗衡实力对比悬殊的资本权力。公民个人享有财产权的房屋在公权力与资本权力的强压下不可能获得应有的保护。
其次,“公共利益”需要严格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评估。即使政府为了“公共利益”进行征地拆迁,也需要对此“公共利益”进行合法和合理性评估。应根据我国正在积极推行的一些相关发展决策标准,不能为了实现所谓的“公共利益”而违背法律的明确规定,也不能违背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最后,要对“公共利益”的效力层次进行分类和排序。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公共利益之于公民个人利益都具有优越性,公共利益的效力是具有不能层次的。即使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必须对公民个人房屋进行拆迁时,对涉及的“公共利益”的效力层次也要进行排序。当前实际情况是,对公民个人房屋进行拆迁大部分是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地方经济发展并不能成为牺牲一切个人利益的正当理由。作为公民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需要予以特别保护,不能为了所谓的“公共利益”就可以无条件的牺牲。现实拆迁案例中,被拆迁的个人房屋上往往附加了被拆迁人的个人乃至家族情感,但是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经济发展,对这样的特殊情感需求基本没有任何考量。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统一性,具体体现为: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依赖于公共产品的完善和发展。公共产品不仅是市场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而且直接增进了个人利益。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可以降低生产费用。生产费用是指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费用,公共产品则可以降低这些生产费用。如政府提供的供水、电、通讯和道路交通设施,可以降低厂家和商家的能源、通讯、运输费用。其次,它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和生产费用相对应。它包括市场交易中制定公约所需的成本和执行合约所需的成本。这些成本的大小,取决于生产环境、市场交易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多少。当不确定因素较多,信息获取成本较大,交易费用较高;反之,交易费用较低。而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法规制度,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最后,它可以减少风险损失。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可能遇到各种风险,会使社会成员及其家属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公共产品的完善与发展,可以使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则可以减轻这些风险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二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依赖于社会整体的平衡与发展。社会整体的平衡状况,直接影响着个人利益的实现和发展。经济整体的失衡必然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一个国家经济整体的失衡,轻则造成就业不足与通货膨胀,重则形成经济危机。既然个人利益最大化依赖于公共产品的完善和社会整体的平衡,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创造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的手段,才能达到。私人利益的实现和发展只能依赖于社会的整体效益的实现。三是公共利益最大化依赖于个人利益的实现国家要实现公共利益,就需要消耗一定的社会经济资源。国家如果不能拥有一定经济资源,即没有一定的收入,它的职能,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个人利益的实现是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的保障。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同时具有斗争性或对立性,这是指它们互相离异、分化和制约的运动和趋势。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虽然是一致的,但毕竟存在着差别,因为公共利益是从个人利益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相对独立性,且公共利益不可能是某个社会成员所独占的利益。因而,每个社会成员总是反对从自己的个人利益中分离出公共利益,每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特殊的、对他们说来是同他们的公共利益不相符的利益,所以他们认为这种共同利益是”异已的“,是”不依赖“于他们的,另一方面,国家为了实现社会整体效益,对公共利益进行保护,对个人利益进行实际的干涉和约束。这样,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就形成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斗争性具有普遍性。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公共利益优于个人利益,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优于个体利益,为了公益目的的对私人财产权进行限制并不能当然获得正当性,还应符合行政法中经常提到的比例原则,具有必要性与合理性。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指行政行为虽然符合法律上的规定,但对于将会损害或限制行政相对人某种合法权益的行政决定,行政主体要采取最有效的方式使这种损害保持在最低限度,即为了达到法定的行政目的,该项措施是给人民造成最小侵害的措施。即限制所采取的手段与限制所追求的目的之间应保持相互的平衡。比如把刚盖好的高层建筑拆除,原因是政府部门规划此处应建设一块绿地或公园。后者代表公共利益,如果拆除该建筑所产生的损失肯定大于绿地带给人们的收益,那么这个拆除请求就不具有正当性。
具体而言,下列原则是地方政府在房屋拆迁中必须坚持的:第一,基本生产权利原则,即当需要拆迁的房屋是公民生活必需时,除非提供在功能上具有替代性的房屋,否则不能使得“公共利益”成为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借口。第二,适度原则,即当拆迁房屋是为了商业开发需要时,就是私法上的行为,应当由开发商与公民协商解决,即便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需要牺牲公民个人利益,也应当尽量适度。第三,实质补偿原则,即现行拆迁条例中规定“按房屋市场价格补偿”,现实中经常是以“拆一补
一、住房保障”的做法来实现,这仅仅是形式上的补偿而忽视了房屋的真实的市场价格差异,这也是现实中房屋拆迁必然意味着纠纷的根源。应当采取实质补偿的标准,即拆迁房屋要按照同等地段新建商品房的销售价格进行补偿。
从根本上讲,政府对公民房屋的拆迁是一种强制的权利转让行为,是一种“责任规则”保护下的私权转让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法律制度要求公民在获得“合理补偿”的情况下,个人权利必须让步于“公共利益”。而现实的房屋拆迁中,对于“公共利益”的判定则经常以经济效率为标准,这不得不使我们重新反思拆迁的制度逻辑到底是不是正义的。当某些权利是公民生存的基本权利,是保障公民基本自由权利的必需时,公民的权利到底能不能转让?
公共利益的实现必须置于对公权力的有效制约、监督之下。以公共利益为由限制公民权利,尤其是赋予政府强制拆迁的权力时,以公共利益之名越权和滥用公权力的现象泛滥,造成政府与人民紧张关系的出现。因此,必须把加强对公权力行使的有效监督制约与公权力的行使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加强对这一公权力行使过程的违宪审查、司法审查、上级监督、专门监督等国家权力性监督。这是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机制和判断标准。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机制充分考虑到了政府的自利性。它是一种公权力与另一种公权力的对抗,各国的实践已经证明此种制度构建是相当成功的。
其次,以听证的贯穿为保障,实现政务公开。以公共利益为由采取强制规划、征收、征用等特殊行政措施,会严重影响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必须做到决策和执行全过程的公开透明,即政务公开,政务公开应体现在政府行为的全过程中,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外,包括政府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都应该公开,政府制定的法规必须公之于众,对行政相对人权益产生影响的行政决定必须说明理由,允许相对人申辩,相对人有权要求听证等。听证是政务公开的核心内容,也是使政务公开实现的可靠保障。一个国家实体法再健全,没有严格的程序予以保障也等于零,听证程序的设立,将行政主体纳入相对人监督的范围内,可以防止行政专权和武断,最大限度地限制行政主体公权力的滥用。在房屋拆迁中,涉及了拆迁立法、制订拆迁政策过程中的听证,实施拆迁许可前的听证,对违法拆迁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前的听证,实施行政强制拆迁前的听证等。在拆迁的各阶段,使听证程序贯穿始终,实现了政务公开,也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最后,需要加大法律的执行力度,保障公民个人权利不受非法侵害。对于敢于滥用职权,违法征地拆迁的地方机关和官员,应从重追究其行政乃至刑事责任,必须让地方官员认识到,谁胆敢置人民的根本利益于不顾,谁就要受到应有的制约和惩戒。
第五篇:学与思四辩辩词
四辨辩词
谢谢,先来指出对方辩友立论的几大错误之处。..
首先,对方辩友始终没有对“学”与“思”有一个正确的界定,(对方辩友说“学”是..
指——,或者(没明确说)。)可是《辞海》中明明白白的解释说:学就是学习和模仿,学习就是求的知识技能。引申为效法。“思”是指“思考”,也就是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或一直把学与思的概念混为一谈,更是把思的许多功劳记到了学的头上,可谓张冠李...戴。)..
其次,(对方辩友的观点一直游离于本次辩题之外,我们要讨论的是学与思在实践中哪..
个更重要,而对方辩友却一直在强调,我们是要学还是要思(先学还是先思)。)
(或对方辩友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是思来源,显然把学等同于实践。而学不是实践,实..
践包括学,包括思,更包括在思作用下的创新活动。在整个实践的过程中,学始终处于被动......状态,靠思的推动、引领、调整。)..
再次,对方辩友一直没有正面回答我方提出的关于思对学指导作用的问题,对方辩友显然也不能否认创新活动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这恰恰最能证明思比学更重要。..........
思比学更重要,我方认为,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与思是交织进行的,而思对“学”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思更能引领人们走向创新之路。学是学习别人的智慧,而思则是在形成自.己的智慧。没有思指导的学将是盲目的学,无效的学,没有思的实践也将是没有创新的实践。........
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个伟人的成功,哪一项新的发明,哪一次创新的革命,不是经过反反复.........复的深入思考,研究创造而得到的呢?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浩瀚的知识,面对知识爆炸的今天,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会独立思考,难道不是当今社会每一个人都迫在眉睫的问题吗?
思有什么作用?思考能产生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因思索而创新发.....展。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假如人类都墨守陈规,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人类社会.
还能进步吗?也许今天,我们都还在茹毛饮血吧?!.....
思考创新是时代对我们个人发展的呼唤,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吉利”创造的奇.....迹,“拍立得”创造的辉煌,不正说明了思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吗? ...
而思考创新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是一个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魂。作为国...
家和民族发展的前途与希望,同学们,难道仅仅会模仿,会追逐,会生吞活剥前人的知识、........
技能和智慧,就能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走上发展之路吗?我们就能让外国人说一声:..
“china good”吗?.........
回顾过去,历史留下了许多无数的遗憾:“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骚逊风骚”,把握今天,只有勇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我们才能大声的向时代宣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