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兴区中山乡村村民综合调查材料

时间:2019-05-13 22:1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东兴区中山乡村村民综合调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东兴区中山乡村村民综合调查材料》。

第一篇:关于东兴区中山乡村村民综合调查材料

关于东兴区中山乡村村民

申请五保供养的综合调查报告

东兴区民政局:

兹有东兴区中山乡于年乡人民政府、社事办、区民政局申请五保供养,按照区民政局要求,经东兴区中山乡村委负责人及其它村干部、乡分管领导罗晓华、乡社事办主任刘莉等人对当事人进行了现场家庭情况调查,按照五保供养条例,确属五保供养对象。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姓名: 年龄:1人,本人至今未婚,因年高体弱多病,患有等疾病,目前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已造成无生活处理能力,也无其它经济来源,经调查核实,并经东兴区中山乡党委政府研究同意上报同志申请享受环保供养待遇,以上情况均为属实!为确保一方平安,构建和谐中山,请示区民政局予以批准办理分散五保供养!

东兴区中山乡人民政府

2012年月日

第二篇:中山公园综合史

前 言

中山公园是上海近代租界公园之一,公园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部,地理位置优越。东近曹家渡,西接内环线高架,北靠苏州河,南临长宁路商业中心,地铁二号线、四号线、明珠轨道线以及20多条公交线路相交于公园周边。是上海西部地区的商业繁华区和城市交通枢纽。公园占地20.90万平方米,年游客量500多万人次,2002年评定为上海市四星级公园。

中山公园建立九十年来,已初步具备了综合性公园规模。公园连续多年被评为区、市先进单位,每年要接待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来此参观游园。

长期以来,由于中山公园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整个园林布局有欧洲自然式庭园和日本庭园式的风格。而建国以后,经过我国劳动人民的努力和调整,已形成现在的规模。园内地形起伏,坡度自然,景物优美,颇能引人入胜,充分显示了我民族的智慧和力量,表现了我传统园艺处理方法。

建园九十年来,我园像一棵大树,饱经了人间沧桑,然而在大自然温暖的怀抱里,沐浴着阳光,吸收土壤养分,接受园林工作者的照料,愉快健康地生活着,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美的享受,像一颗灿烂的明珠,在共和国的大地上放射着光辉。一. 公园命名起源及其演变

中山公园其名称之沿革,说法不一,由于公园历史悠久,相关资料少,并且不完整,因而众说不一。中山公园之称号大致有以下几个:兆丰花园(shaofeng Garden);兆丰公园、极司非尔公园(Jessfield Park); 梵王(皇)渡公园;万航渡公园,这些名称之来历、演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说来话长。

公园最初一部分是属于英国人勤努·霍格(E•Jenner•Hogg)的私园,其时为1863年(同治二年),霍格是近代上海有名的大房地产商,兆丰洋行和麟瑞洋行的头子,曾兼任过驻上海的汉堡领事,开过兆丰地产公司,此宅园曰“兆丰花园”,其位于极司非尔路极西端,即万航渡路地址(梵皇渡路),在曹家渡小万柳堂西南,此地百余亩,分前兆丰花园和后兆丰花园。极司非尔路横贯其中(今万航渡路筑于1856年及1913年,分两次修建,初名极司非尔路,1943年改为梵皇渡路,1964年改为今名),园中一碧如茵,林木扶疏葱茏,名花异卉争,各室中陈设富丽。

1909年春天,有个名叫“壳克”的美国人到上海来做滑头生意,经营橡胶事业,霍格因上其当而导致商业失败离沪,只好将私家花园拍卖抵债。据《约翰年刊》记载:“1911年购比邻兆丰花园并屋一所,面积三十万七十亩。”后兆丰花园即梵皇渡路以北划入圣约翰大学(今华东政法学院),得价14万。这一部分本是霍格夫妇住宅所在地,景色宜人。

1914年,在娱乐基金保管委员会建议下,由工部局收买梵皇渡路以南即前兆丰花园(约二十余亩)和附近一些土地,共购田九十一亩,并压资十四万两规银建造公园。因其位于极司非尔路,故称极司非尔公园。据《上海研究资料》记载:兆丰公园英名Jessfield park,正式译名应作极司非尔公园,可是一般都称为兆丰公园,即工部局年报华文本亦如是。这是仍著昔日“兆丰花园”的旧称故也。又有人呼它为梵皇渡公园,因为它傍着梵皇渡火车站的缘故,公园之命名是根据其位置与路名关系而定,直到四十年代初方改名为“中山公园”。

二. 中山公园历史沿革

中山公园的辟建是与帝国主义的入侵联系在一起的。园址一带原来是名叫吴家宅的几个村庄。清咸丰十年至同治元年(公元1860—1862年)之间,那时英国租界的地盘还没有扩展到这一带,但是,租界当局以防备太平天国的进攻为借口,强行越界筑路,修了一条极司非尔路(今万航渡路)。中山公园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其大致发展修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一)兆丰花园时期

1842 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迫使广州、厦门包括上海等五个沿海城市开放,从此在上海形成了欧洲列强争相划分租界的场面。其中英租界最早圈定的面积为700亩,后来,又总共进行了七次扩张,现在中山公园的所在地,当年就属于英租界的范围。

1851 年3月,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英租界以保护自身安全为由,实行“越界筑路”,即在不属于自己租界的范围内修筑道路,实质上为了掌握沿路的控制权,最终达到扩大租界的目的。随着租界面积的不断扩大,租界中的外国人人数也不断增加,1865年增至2297人,1910年增至13536人。1852 年,英国越界筑扩张至当时的极司非尔路,后改名为梵皇渡路,即现在的万航渡路。

1864年,有一对名叫霍格的兄弟,创办了一家兆丰洋行,并在极司非尔路边购买土地,在路的南侧建造了70亩地的乡村别墅,又被称之为兆丰花园。1879 年,即光绪五年,霍格将北边的土地卖给圣约翰书院,后改名为圣约翰大学,即现在的华东政法学院。

(二)租界时期(1913—1941年)

1913年,有一个名为“上海运动事业基金董事会”的群众性组织向当时英租界的最高权力机构――工部局提出建议,要求在上海西区建立一个公共运动场,用来训练巡捕、商团及在港停泊的海军人员,并附设游览场。1914 年3月7日,公共娱乐场委员会和娱乐基金托管委员会一起开会商议,提出要在上海的西北角创建一所集植物园等的观赏游览性园地,而非运动性 场地,并承诺出资二万两白银。1914 年3月12日,工部局批复,表示赞同。

1914 年3月20日,纳税人会议上通过行政12号决议,出资12万3千两白银,在靠近极司非尔路处,建造一所占地123亩的园地。其中包括买下霍格的70亩的兆丰花园,并且因为兆丰花园内原已种植有许多名贵树种,所以决定以此为中心,向外扩展建造。后来,在1928年和1929年,公园分别经过两次扩张,其占地面积逐步拓展为288亩和291亩,基本等于现在中山公园的占地面积。

1914 年3月21日,由当时园地监督麦克利提议,工部局总董庇亚士附议,在一年一度的西人纳税会议上提高以下提案说:“授权工部局行使选举权,于新近收买的位于极司非尔路的一方地,及其附近地段收买到时,概应布置成一个公众风景园和植物园地,作为公园的核心部分。”这个协议案对建园初意作了部分改动。

工部局园地监督提出报告书,计划可以布置三种特殊的内容:

(一)一个旷野的花园,包括树林、草地、湍流和湖,愈是乡村风味,再要一块理想的地点作为野餐和全体集会之用;

(二)植物的园地,包括一个中国的树木和灌木的代表集团,尽可能地收集使之完备,成为世界上的最大的和最富有趣味的中国植物标本集团;

(三)装饰部分,那是照我们的意念用显著的风格,包括广大的草地,植物夹荫的大道,喷水泉和适当的雕像。此外,也必须要一个养马房,可使中国的鸟类能集居于此,同时亦要一个“动物部”。1914 年春,建园工程开始。工部局以低廉工价,招用了大批中国“苦力”,为其掘坟、开河、堆假山及平整土地,种植花草树木。最初二三年,每天投入数百人工,每个中国劳工从天亮做到天黑,所得报酬每工铜板二十八文(每角大洋合铜板三十文)。建园施工首先从公园北部开始,逐渐向南发展,最初面积是95.561亩,1年以后发展到二百亩。1925年已发展到288.643亩。1928年才发展到解放前的最后面积291.413亩。建园所需费用,根据工部局资料计算,前后共需二百余万银圆,这笔费用来自租界中外居民税收。1914年7月1日,因原兆丰花园已形成一定景观和规模,所以工部局决定公园正式开放,所以,当时在极司非尔路上开设正门,即现在的公园2号门。4 同时,工部局公布了公园游园暂行规则,其中明确规定,只对外国人开放,不准华人入内。1915年6月7日的早晨,圣约翰大学的一位教授翻墙进入公园,打开大门,让50多位中国学生进入公园,不顾公园内警卫的反对,并呼吁公园属于公众,此事不仅惊动了校方,更惊动了工部局。直至1928年6月1日,由于国内爆发的北阀战争,外国人考虑到中国民众强烈的排外情绪,才决定公园向华人开放。

当时,因公园位于极司非尔路故有称之为极司非尔公园,又因公园是昔日兆丰花园的旧址,故又有称之为兆丰公园,后因极司非尔路改名为梵皇渡路,故又有称之为梵皇渡公园。关于最终改名为“中山公园”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为1944年6月,汪伪政府为纪念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先生,将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另一说为1941年改名。

1917 年,公园建造范围接近利南路,即现在的长宁路,因此,在利南路上开设南门,即现在的公园一号门。当时的门票价为小洋2角。1932年5月30日对公园游园人数作过一个统计,共计15327人次,其中成人3056人次,儿童1135人次,另外11136人持有月票,当时称为月季票,season ticket。1918 年,公园南北部向,原有一条从苏家角通向曹家渡的小路,帝国主义分子想收买小路,受当地苏家角、陶家宅、潘家厍及姚家角人民反对。工部局不得不建造一座横跨这条小路的虹形旱桥,勉强将公园南北部分贯通。工部局经多年经营,公园面貌渐具规模,划分若干部分,如日半花园、玫瑰花园、水产植物园、高山植物园及专为洋小孩服务的儿童公园。1921 年,在公园北部辟建一所估地二亩九分三厘九毫的动物园,称为极司非尔动物园,最初布置有食草夹场地、鸟棚及熊槛各一所。还建造一所有暖气设备的室内动物展览馆,展出猴子及热带鸟类等。1922 年动物园建成开放。

1924 年,建造一所音乐厅,台下设置帆布躺椅。就在极司非尔公园对西方人开放的同时,工部局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一套歧视中国人民的规定,规定第三条说:“除服侍西方人的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入内。”当时在看园人住的小屋内,桌上有块触目惊心的牌子,上刻“华人与犬不得入内”八字。1928 年,经过上海人民的不懈斗争,才允许华人入园,但票价昂贵,只能为少 5 数人服务。据工部局记载:1933年华人入内欣赏的仅估22%。

1935 年,“爱三斯夫人”将大理石亭子卖给工部局而移至公园内,而将原来中国亭(即现牡丹亭)迁到公园偏角。

(三)抗战至建国前(1941—1949)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接管公共租界,为了麻痹中国人民抗日爱国斗争,1944年将公园易名为中山公园,园容布置也根据日本帝国主义心愿,在公园东侧堆建一座东假山,放置几个日本式石灯笼作为点缀。自来水假山是带有一组日本味的一组小丘。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接管,为这所公园蒙上一层阴影,特别是解放前夕,好多树木被摧残。查阅1948年4月《中山公园花木统计移交手册》,树木品种为177种。1947 年后期,中山公园曾是中共地下党员活动的一个场所。

(四)建国三十年(1949—1978年)

1949 年5月,上海解放了,中山公园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公园立即进行了恢复和建设工作。

1949 年至1957年期间,增添万余株,园内建筑道路及东西假山陆续进行了修建整理,旧貌变新颜。以后面积逐年扩展到321.389亩。

1951 年,在陈毅市长指示关怀下,在园内新建了标本陈列馆一座,这个陈列馆分两个部分,植物和动物。以后改作展览馆,大大地增强了园内文化科学气息。据《新上海便览》1951年记载:原茶室进行了改建,新建的茶室和摄影室是由革命军人家属互助服务社中山分社主办的,以后经过多次修缮,从外面已看不出原来英国式的风貌了。

1951 年,原动物园新建了水族馆、海豹池等数十处,充实名贵动物数十种。当时的动物种类有兽类25种,鸟类45种,爬虫类3种,鱼类104种。1962年,因市内卫生限制,取消动物园。

1951 年10月12日至17日,中山公园与上海市科学普及协会联合举办《月亮展览会》,内容有天文望远镜架,画片70多幅,引起了广大游客浓厚的兴趣。1953 年11月7 日,纪念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订立三周年时,建立了毛泽东 和斯大林的浮雕像。像的后面衬托着各种常绿树和樱花。1954年,中山公园举办了《生产展览会》,其中“生产节约和浪费”这一栏介绍了朱嘉生老主任利用旧料为国家节约资金600余元的先进事迹。朱嘉生同志50年代两次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当时广大园林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以园为家,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养护质量大大提高,推广了“朱嘉生地区负责制”,队组中建立八大员:记录员、卫生员、工具保管员、植保员、安全员、设备维修员、宣传员、生活员,园容面貌焕然一新,工人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1955 年,开始建立树木林。

1956 年,重新布置了月季独立式花坛。

1956 年,举办了“菊花”展览会,品种约几百种。

1956 年,在中国亭前布置牡丹园,还开辟有梅园、桃园和石榴园、玉兰林等。每年不同季节,开着艳丽芳香的花朵,以增添园内景色。

1958 年,受“大炼钢铁”影响,我园一景“铜钟”被当废铜烂铁处理,至今杳无音讯。

年代初,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公园中树坛、花坛中出现种蔬菜,荷花池种水稻等现象。

1966 年至1976年,我园与各个行业一样,深受“右倾”思潮的危害,园林事业被贬为剥削阶级玩赏的“消费品”,消磨人民意识的“腐蚀剂”,因而对待游客问题上也存在“公园是阶级斗争阵地”的错误倾向。各种园林设施,风景点都遭到破坏,大理石亭子中的女神雕象被砸烂,音乐厅被拆毁,以后虽然重建,但音响效果不能与昔日相比。温室中各种花卉被毁掉,一些稀有名贵树种由于缺乏精心地养护管理而死亡。

1974年,大草坪下修建人防工程,草的生长受到影响,大草坪上的许多通气孔也颇煞风景。同时十年中,把公园一套正常的管理制度也被破坏了,园容面貌得不到改善,使公园的整体都受到了严重损害。

年代末70年代初,中山公园“泥雕收租院”和1974年全市菊展在当时本市范围内影响很大的。

1976 年,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公园又迎来了春天。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7 许多混乱的思想得到了澄清,恢复和建立了正常的生产秩序,着重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园容园貌和经济收入有了新的起色。

年代末80 年代初,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园举行了几次规模较大的展览会,如:“陶瓷展览”、“蛇展”、“反走私展览”、“科普游乐馆”、“定陵文物出土展览”、“迎春花展”、“月季花展”、“刑展”以及近年来“八四年全市菊展”和“八五年全国菊展”,这些展览会紧密联系当时政治生活和人民群众实际,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良好。

1977年,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将原游泳池改为溜冰场,兴建了戏院,整修了中山酒家,园艺工作上等级,活动内容激增,公园日益兴旺。

(五)改革开放时期(1979—至今)

1984 年,公园通过了整顿验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

1986 年,推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公园经济效益收效明显。

1987 年,实行了主任责任制,园艺方面注心精心养护,完成了“大理石亭”、“大悬铃木”、“老年活动区”等景点的改造,花坛面貌焕然一新,公园经济效益提高,已跨入市级 文明单位的行列;

同年,管理人员中实行干部聘用制。1988 年,游乐活动项目实行经济责任承包责任制。1989 年,举办全国菊展。1990 年,对展览馆修建;

举办上海市插花展览;

公园归属长宁区建设委员领导。2000 年,上海市菊花展。

1991 年,举办民族风情大型活动。1994 年,引进1300余株树木。1995 年,修建售品部。1995、1997年,两次共划出5300平方米园地用于长宁路拓宽和地铁二号线城市 建设。

1996 年,全面改造和修建牡丹园。

1997 年,修复大理石厅的女神雕像和牡丹园。1998 年,对自来水假山进行全面改造。

1999 年,建国五十周年之际,举办大型游园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市委书记黄菊同志来园与上海人民一起欢庆节日;

同年,对办公室进行改建。

1999 年,配合1.6万平方米开放绿地广场,对游乐项目调整,使1.6万平方米开放绿地广场景点更加精致。对中山公园大门进行了改建。

2000 年,举办迎世纪灯展、航天展览。2000 年,举办庆“五一”国际劳动节游园活动; 2号门(万航渡路)围墙透绿;

对公园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公共厕所进行改建;

为地铁二号线中山公园站绿地配套工程,划出1.6万平方米辟建开放式广场;

实行聘用合同制,由国家用工制度改为单位用工,公园管理层与作业层初步分离。

2001 年至今,连续八届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

2002 年,大门东西两侧树坛调整、樱花林调整、桃园调整、六角亭调整、自然山水园调整、月季花坛调整、后花园大草坪翻铺、大悬铃木周边环境调整、茶室厕所翻建、修补公园主干道、调整公园废物箱、座椅、指示牌。

2003 年,根据“管养分开”体制改革要求,长宁区中山、天山、水霞、天原、交通、华山公园归并上海长宁公园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东泥山改建、拆违建绿(拆除违章建筑魔宫)、花坛的改建、中亭周围改建、大理石两侧改建、荡椅旁树坛改建、荷花池草坪改建。

三.园艺养护

(一)公园景观的文化内涵

上海中山公园自建园经过近90年发展建设,园林风格早已定型,构成以大树、草坪、山林、水面等自然风光为特色的、中西园林文化相融和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含蕴的城市园林景观。按照不同景观特点的区分,上海中山公园的园林景观以英国式园林风格为主体,辅以中国传统园林、日本式园林、植物园观赏区等。

1.英式园林景观

英式园林景观是公园主体景观。英式园林景观在公园内分布较多,除大理石亭景区,还有大石桥景区、后园门景区、开放式广场绿地以及大悬铃木景区等,都是英式园林造景艺术的杰作,各景区、景点都带有草坪,视野深阔,绿化富有层次。如大石桥景区,桥下陈家池水面平静如镜,透过左岸香樟林和右岸水杉林向远处望去,池岸曲折,岸上是坡度平缓起伏的草坪,远处绿树浓荫,掩映着山坡上的观景平台,英式建筑风格的公共厕所点缀其间;再远处则是公园外面的始建于1912年的著名英国式九层公寓建筑——西园大厦,整个景区布置犹如浓墨重彩的西洋画,富于情趣。

2.日本式园林景观

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到公园游览观光的外国游客中以日本人为多,他们大多喜欢携家带口到公园内游玩或野餐。为迎合日本游客的要求,工部局聘请日本横滨园艺师在园内设计建造“日本园”,主要景点包括樱花林(樱花亭)、带状假山游览区等。亭景区、月季园景区等,各具特色,别有境界。

3.中国传统式园林景观

在早期园林建设规划中,没有中国传统式园林的地位。随着公园向南扩展园地,利用原有的河浜围成“荷花池”以后,才有了一个称之为“中国园”的园地。这片园地在公园南部的西侧,有西山坡、荷花池、牡丹园、四角亭等景点,其中牡丹园精筑细构,四季有花,是公园造景的精华园地。此外,还有山水园景区、鸳鸯湖景区、六角

4.植物园景观

建园之初,即规划在兆丰花园原有树林的基础上,以中国珍贵树种为主建造一座“山地植物园”。植物园除中国本土树种,还陆续接收移植了外国侨民从 国外带来的树木,逐步形成规模。1946年起,上海市工务局将植物园改建为“植物标本园”,在东南各省广泛收罗珍稀树种,并按照植物进化顺序进行栽培,设置游览路线。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为修筑工事,在公园内砍伐树木,使植物园树木受到损害。解放以后,通过不断调整更新树木品种,以聚栽为主,分别辟建了棕榈林、银杏林、水杉林、桃树林、腊梅林、香樟林等,使植物园景观布局基本保持完好。如今的植物园,林木高大密集,树冠如云,曲径通幽,如入迷宫,一派大都市少见的森林景色,令人流连。

当年,复旦大学徐炳声教授还编写了一本《上海中山公园树木名录》,记载有62科242个品种,后来增加到260种。中山公园历史较长,到处为高大树木所覆盖,郁郁葱葱,如东部的银杏林约20棵银杏树干高达20米,树龄逾百年。其中,尤为特出的是园西北角近苏州河的一棵大悬铃木,此树来自意大利汉壁礼爵士赠送给霍格(当年兆丰花园房主),霍格于1866年种植于园内。目前它依然生机盎然、生气勃勃,被誉为“上海悬铃木之王”。

(二)美景荟萃的“十二景观”

民国20年出版的《上海县志》中说:“极司非而公园„„为公共租界公园中最优美者。园中布置合东西洋美术意味(共)冶于一炉。有吾国名园之幽邃,有日本名园之韵味,而园中大体格局,又莫不富于西方之情趣”。这段话基本上反映了中山公园的特色。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园内地形起伏自然,有假山、树木、鱼池、亭榭,景色优美。其中,尤以下列景点最具特色,负有盛名:

在公园进行的一次景点命名统计中,全园可分为大小不等的景点约120余处。这些景点因景而异,其中十二处景点被评选为上海中山公园十二大景观,是公园内特色突出并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景观:

银门叠翠(公园南大门)公园南门始建于1917年,2001年因地铁二号线建设需要,改建为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开放式广场绿地,保留原有的香樟树林,设置架空式弧形园门、大型景观石等,与都市市容景观融为一体。

花墅凝香(牡丹园)中国亭即牡丹亭,位于西草坪一块三面是围墙的条形地带,建于1956年,这是当初征地纠纷的产物,但亭前的两旁却筑成典型的英国式花径,当时造这座亭子,纯粹为了猎奇。牡丹园内有始建于1916年的牡 丹亭(原名中国式凉亭)。牡丹园以盆景式树坛为中心,有大小15个牡丹花坛,颇有历史记载的“殿春花墅”遗风。1956年在中国亭前,布置牡丹园,栽种牡丹数十种,两百余株,并有芍药、杜鹃和其它花灌木,并将中国亭命名为牡丹亭,整个布置形式体现了我民族传统。现已有牡丹三百余株,每值春日,游人众多。

水榭絮雨(陈家池)陈家池原先水很深,连通苏州河,原属一户姓陈的人家,故名陈家池。英国人将其改造后,扩大了面积,增加了曲线,并把取出的土堆在池的四周成为小丘,以丰富空间层次,富有自然风光。陈家池北面有水榭,水面宽阔,景色清新,春暖花开时节,沿岸杨柳飞絮铺天盖地,蔚为奇观;兼有春雨潇潇,细雨如絮,临榭观景,可以心旷神怡,是公园观雨佳处。

绿茵晨晖(大草坪)公园内分布6处草坪,其中占地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区,绿茵绵延,视野开阔,周围有众多景点簇拥,富有自然风光,是公园景区精华之所在。

芳圃吟红(月季园)月季是本园的特色花卉之一。中山公园的月季在本市享有盛誉,以品种优良,数量多而取胜,几十年来,举办了多次展览会,初在园内散植,以后为方便游客观赏月季,始建月季园。1956年扩建为规则式和不规则式二处月季园。2001年再次扩建,是上海著名的月季培育园地。

双湖环碧(鸳鸯湖)1958年扩建公园时,以人工挖湖筑山造成,以后又植树造林,围砌湖岸,形成“凹处聚水凸为山”的鸳鸯湖景区,四围碧水清澈,景色清新。

荷池清月(荷花池)1937年堆造西山时,形成荷花池塘,成为公园主要景观之一。池呈月牙形,背靠西山坡,面对西草坪,绿化设置富有特点,黄杨造型的“中山公园”四个大字,别具情趣。

林苑耸秀(山水园)利用原有小河浜围砌石岸,依自然风格构筑园林小品,有大湖石、小石桥、花架穿廊、山地竹亭、高山跌水、荷池水湾、石罅洞天等诸景,高低错落,精巧自然。

独木傲霜(大悬铃木)据工部局年报记载:园西北部,种有中国最大之“筱悬木”(悬铃木)标本一株,由霍格于1866年间植于园内,树高28米,东西最大冠幅达31米。大悬铃木是1866年由兆丰花园霍格种植,至今已经历130多年沧桑岁月。据载此树来自意大利,是华东地区树冠最大、树干最粗,树身最 12 高的悬铃木。一百多年来,这棵悬铃木仍生机勃勃,傲然屹立,吸引了广大游客。

石亭夕照(大理石亭)大理石亭是1935年迁建园内的西方古典主义园林建筑,1999年列为“上海市近代建筑保护单位”。亭子的组成部分为栏杆,石板地坪都是大理石构成,面向广阔平坦的大草坪,最初作音乐会之用,亭中有两个大理石人象雕塑,“文革”中被毁掉。亭旁种植紫藤盘绕架上,春夏季节蘩花满架,绿叶成荫,很富自然风趣,亭的两侧种植了高达30尺的大龙柏,使亭子显得更加雄伟壮丽。石亭面对大草坪区,亭后以龙柏树为屏障,极富欧陆古典园林情调

虹桥蒸雪(大石桥)东泥山风景区地势起伏蜿蜒,湖岸曲折,水波荡漾。1959年建成的花岗岩大石桥跨越陈家池,隐身于香樟树林之中,水雾蒸腾、岚气吞吐之间,意境深邃幽静。

旧园遗韵(后园门)后门园区原来是英商霍格的私人花园——兆丰花园。1914年花园改建为公园时,园门即在现址,近百年来风貌依旧,颇具幽思。

(三)主要景点介绍

1.租界“大铜钟”之谜

曾经保存于中山公园的大铜钟是公共租界的历史遗物,在近代上海很有些名气,故而有关文字记载比较多。以下摘录的引文为资料原文.1931年出版的《上海志·园林》中,有赵君豪题写的《上海之园林》一文,内附中山公园的几幅照片,其中有题为“亭前之铜钟”的一幅照片。文章介绍说:“园中又有中国式亭一座,可蔽风雨,亭前置巨钟,于园中颇有历史,余未详其考据”云云。

据工部局(608—6—651)号档案记载:大铜钟是“美国纽约门尼莱商店在1865所铸造的,于1881年运来上海,悬挂在中央巡捕房。钟的底部直径是6英尺3英寸,高4英寸,重约2吨半。”

1958 年编印的《中山公园游览说明》有“铜钟”条目:“在大理石亭子西边有一口铜钟,这口铜钟系1865年纽约制造,帝国主义者最初把它放在本市福州路救火会内,为上海最早的救火钟。后来救火不用钟为信号,此钟于1935年以至本园陈列,供游人观赏。” 1989年编印的《中山公园园志》介绍说:“铜钟在大理石亭子西边,重5150磅,上刻‘一八六五’字样,这是上海最早的报警火钟,是从山东路外国坟山瞭望台于1935年移置公园供游人玩赏。据记载,此钟不仅作为报警之用,而且逢到上海人民发生反帝斗争时,亦鸣钟报警。1905年发生大闹公堂案,当时即鸣此钟,帝国主义者即枪杀和驱赶群众。”

1998年出版的《长宁区地方志》载:“民国11年11月10日,上海山东路救火会移至草坪区,铜钟高4英尺(1.22米),钟底直径6.3英尺(1.92米),重2吨半,是上海最早的救火警钟。”

1999年出版的《上海市园林志》载:“园南方亭中原有一座大钟,高1.2米,钟口直径1.02米,重2.34吨。这座钟是纽约一家铁厂于1865年为上海英租界制造的,悬挂于山东路救火会作警种用,于1922年10月移置极司非尔公园中。”

上述有关大铜钟的记载资料来源复杂,各不相同,而且大铜钟也于1958年“大炼钢铁”期间失去下落,实物既失,考据自然无以为本。但是,大铜钟毕竟是上海的近代历史文物之一,我们可以综合上述资料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大铜钟铸造于1865年,可能是上海公共租界在美国纽约定制或购买的,并于1881年运至上海,安置在公共租界内,作为租界报警之用。

二.大铜钟的实际尺寸记载混乱,已无据可考。

三.大铜钟初置于公共租界救火会瞭望台。需要说明的是,旧上海市政格局混乱,救火会也是各自组织的,如公共租界救火会、老城厢华界救火会、法租界救火会等,各行其是,且各有救火警报方式。1989年《中山公园园志》所说的“大闹公堂案”所鸣之钟,当为老城厢小南门华界救火会的警钟,而非公共租界救火会警钟。

四.大铜钟移置公园的具体时间在工部局档案中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说1922年5月16日工部局会议记录:“兆丰公园内有一口大钟,群众意见认为,应用柱子挂起来。由工务委员会向公园委员会提出。”另一说是工部局淘汰铜钟报警以后,1922年11月10日有将铜钟“拟搬到兆丰公园”的提议。据此,至少我们可以肯定大铜钟是在1922年内移置公园的。因为1931年不仅已有文字说明,且有照片为证,因此中山公园资料以为大铜钟是“1935年移置公园”的说法,显然不足为信。

五.从《上海志•园林》的照片看,大铜钟的位置就在“中国式亭子西边”,1935年大理石亭子取代了中国式亭子的位置以后,大铜钟原地未动,始终是中山公园的一处景观。

六.从大铜钟的钟体模式上看,钟体口径大于钟体高度,应为外国所铸造;但从照片上可以看到“一八六五”字样,这既不是外国人纪年的习惯,也不是外国人使用的文字,而且资料上再无钟体字样的记载。显而易见,这口大铜钟的来历并非如工部局资料所说的那样简单。

七.大铜钟失去的时间均记载为1958年,但有的记为“毁弃”,有的记为“杳无音讯”,有的记为“下落不明”等等,均未有肯定,大铜钟的下落应有确实去处。需要知情人提供有关线索。

2.上海租界公园的音乐台

1922年,公共租界成立了职业化的“工部局交响乐”,乐队演出质量较高,有“远东第一交响乐”之称。为了给乐队提供演出场地,工部局在当时的三个主要租界公园大兴土木,建造了露天音乐台,即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和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兆丰公园的音乐厅约于1924年建成,厅前草坪面积2700余平方米,可容纳4000余人。音乐厅形状犹如半圆喇叭形,穹顶有很好的音乐反射效果,建筑物适宜演奏音乐,台面长17公尺,高8公尺,是英国式建筑。由于音乐台所处环境不同,如外滩公园在黄浦江边,虹口公园在闹市中心,都有杂音干扰,演奏效果便稍有差异。而兆丰公园音乐台则位处郊野树林里,环境清新宁静,演奏效果最好。据工部局年报记载,虹口公园的听众虽“不及外滩公园那么多人”,但“在此举行音乐会音响较好”,而“兆丰公园的音乐会更受人欢迎”。由于这种差异,音乐会的收费标准也不一样,兆丰公园收费是“一元和五角”,而虹口公园则是“四角和两角”。

露天音乐会是租界侨民消夏娱乐的特色节目。在租界公园里建造音乐建筑,不仅使人们得以欣赏专业乐队演奏的诸如柏辽兹、施特劳斯、贝多芬等著名西方音乐家的作品。而且使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殖民城市拥有了固定的音乐表演场地。公园消夏音乐会多在6—8月份举行,其中6月份开演时间是下午5时30分,7、8月份则在晚上9时15分,每场音乐会演出时间为两小时左右。在三个租界 公园中,以兆丰公园演出场次最多,演出效果最好,吸引听众也最多。不仅工部局交响乐队有每周两次的固定演出,其他乐队或音乐演奏家也以到兆丰公园举办音乐会为荣。如1934年8月25日,中国钢琴家陈玛莉在兆丰公园举办音乐会,共有1304人观看演出,是当年听众最多的一次音乐表演。

1937年的抗战爆发后,外滩公园音乐台首先拆除,租界举办的露天音乐会主要在兆丰公园和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举行,且场次逐年渐少,至1942年日本军队占领租界后停办。在此期间,虹口公园音乐台不知所终,兆丰公园音乐台当时侥幸保存了下来。但却在文革中遭到破坏,被拆毁,后虽重修,但面目全非了,殊为可惜。

3.“四不象”雕塑

中山公园南部原有一座四周以黄杨围起来的园中小花园,叫做“蔷薇园”。园子中间有一座雕刻精美的石质兽类像,样子十分奇特,两翼阖张,似鸟非鸟,似兽非兽,身子象豹子,翅膀则长在颈背部,而兽首面部特别象西方文化中的一种“龙兽”的形象,只不过没有长长的蛇颈而已。他象豹子一样蹲坐在石座上,双翅高张,虎视眈眈。更奇特的是,它的两翼托举着一块圆形的石盘,石盘呈水平置放状态,当时人们以为这是一具“日晷”,故称之为“四不象日晷”。该雕塑深为游人喜欢,儿童经常在此拍照留念。

说起这座雕塑的来历,与原来的租界“华人公园”(Chinese Garden)有些关系。华人公园原是四川路桥

苏州河畔一片新涨滩地,1890年由工部局建成一座小型花园,称为“新公共花园”,因是公共租界唯一允许华人入内的公园,故又名“华人公园”,从当时拍摄的公园照片上可以看到,这个公园不大,园内景物一览无余,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园中间的白色雕塑就是“四不象”(右图)。据《上海园林志》载:“公园呈凹形,园中央置中国古老的计时日晷一座”,即此。不知何故,“四不象”雕塑被遗置在中山公园内成为公园的一处景观,受到游客的喜爱。在1958年编制的《中山公园游览说明》中不仅作为封面照,而且以“日晷”为专题介绍,但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四不象”雕塑被列为“四旧”而惨遭毁弃,就此失去踪迹。1999年,长宁区政府组织考察英国园林的代表团,在他们摄制的录像中意外地出现了“四不象”雕塑的画面:这是一组“四不象”雕塑,尾朝里头朝外坐在一起,而且无一例外均头顶石盘,只要曾经见过“四不象”雕塑或照片的人,都会感到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个录像所显示的信息说明,中山公园的“四不象”雕塑并非如人们所认为的“日晷”,而是来自英国的、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化风格的艺术雕塑。这位我们重新寻找“四不象”雕塑提供了重要线索。

“四不象”雕塑是西方园林文化与中国园林文化相融合的组成部分,自1890年现身华人公园至1966年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中山公园内保存了40年之久,已经成为上海近代公园历史的一部分。

4.中山公园曾有一个动物园

1914年,兆丰公园筹建时就计划在公园内设立一个动物部。1915年,公园进行动物的筹集工作,陆续由市民及外国侨民向公园赠送动物,其中有西伯利亚小黑熊、猴子、鹰等,公园又花费50银元的代价购买了两只小豹子,后来又陆续增加了驴、兔子、山羊等小动物。起初,公园面积很小,没有饲养这些动物的条件,所以,将这些动物寄养在当时的虹口娱乐场,即现在的鲁迅公园,至1921年,公园向西扩建后,拨款规银一万两,新建了二亩九分的动物园,并于1922年8月7日正式开放。那时所谓动物园规模很小,动物也很少,不过是公园里的也“动物角”。就是这个小小的“动物角”,一开始就颁布了歧视中国人的规定,1922年8月10日,工部局颁布了《动物园暂行章程》,其中有内容规定:

1.动物园对外国人每天开放;但中国人只准周一至周五游览,开放时间从上午10时到天暗。

2.衣服不整齐者不得入内。

3.警务人员应严格执行上项章程,如有违反是将予法办不贷。

当时票价小洋一角,游客不多。例如,1924年全年动物园的游客量统计:成人9657人次,儿童11640人次。动物园一直开放至中国解放。当上海西郊公园(上海动物园)建成后,在1964年,动物园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拆除。其中的动物合并到上海动物园,而此块区域,改建为游泳池、溜冰场及汽水厂。

5.旱桥

贯通公园南北两部分是一条大路,从公园大门口沿主路前进到音乐厅附近有一旱桥,两边种植着参天的乔木,桥栏上开着各种美丽花,它有着一段不寻常的来历。建园初期,美帝国主义者以圈地等手法掠夺了农民的土地,最早公园的桥北一部分,后来逐渐扩充到南部,公园的范围逐年向外扩大。被划入公园的土地里,原来有一条东西向的小河浜,河边有一条连接南北两部的小路,是苏家角、徐家宅、潘家库一带居民通向曹家渡的必经之路。英国租界当局购买了小河两边的土地以后,曾打算把这条小路截断,是公园连成一片。但是遭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抗,最后迫使美国人把路让了出来,他们而为了使南北花园连接通行,不得不在路的上空架了一顶石拱桥,在桥下保留了当地农民进出的通道。旱桥就这样产生了。从那时起这顶石拱桥就成了连接公园的南北两部分的唯一通道。若干年以后,桥下那条小河日渐淤塞污水横流,市政府当局就在河的下面铺设了一条下水道,把那条小河填没了,只留下一条小路,随着周围地区的发展,小路也没有了使用价值,这段路也划入园内,但是那顶石拱桥保留至今,成为一顶“旱桥”,记录着一段历史故事。

6.老办公室——公园里竟然有英国兵营

老办公室是一排砖结构的平顶房,原先是英国的兵营。在公园后半部偏西的位置上,现在还保留着一幢砖木结构的平顶房屋。这幢房子的来历,也说明了帝国主义对抗中国革命运动的事实。事情发生在1927年初,北伐军逼近上海,英租界当局十分恐慌,匆匆忙忙地增加驻上海的军队。1927年2月21日,英国驻上海领事致电工部局说:值此非常时期,希望工部局能在兆丰公园建一座英军兵营,因为这里是接近租界边境,适宜英国执行任务的地方。军队在公园宿营是一个切实的方案。工部局当即在公园内建造了五幢营房,并在周围圈起竹篱,1927年10月27日,英国驻军北方司令写信给工部局总办:坐落在兆丰公园的兵营已完工,兵营已派巡逻兵每小时进行一次巡逻,以防有人进入篱内,望工部局将篱内财产保护好,也要防止宵小之徒进入篱内。北伐战争以后的1931年拆除了部分营房,直到1940年10月,英军才撤出,英方大部分拆除,只剩下现在可以看到的这一幢。

7.其他

樱花林 樱花是中山公园的特色花卉之一,从大门口一直延伸到茶室边上的樱花林,占地1000多平方米,品种优良,栽培管理精细,令人神往。

东假山 东假山位于公园南部,具有日本庭园布置的风格,山上的花木和装饰物点缀的山石都按日本人的意图布置,小巧玲珑,多种常绿树,有铺石步道蜿蜒其间,原来还有石灯笼,洗水钵,布置得较为精致。

自来水假山 自来水假山位于公园的西部,过去是公园的百花区。日伪时期,日本人将其重新修建,是带有日本味的一组小丘,其中小路犹如迷宫,密林花丛,曲径幽深,小桥流水,相映成趣,中间的一个小丘上有假山砌出的瀑布小溪,这组石砌本身造型尚可以,只是山矮泉高,似不合自然之理,泉源来自自来水,故名“自来水假山”。

“中山公园” 四字 中山公园展览馆两馆西边的小山上有黄杨叶编成的“中山公园”四个大字,虽然是人工修饰,却富有自然风味,山上种有龙柏、海棠、杜鹃花,山下是一个月牙形荷花池,池内种植荷花,每当夏天荷花盛开和山上浓绿的大字辉映着,越发显得美丽,而此地原是垃圾堆,以后因地制宜改造而成。

三. 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公园景色优美,园地开阔,游览项目多,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游园活动,兼以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不仅平日游客很多,每逢节假日或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公园内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公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举凡市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都可以在公园内进行,这使公园成为上海市人民进行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场所。

自上海解放以后,每逢“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公园都要举办大型游园活动,为广大市民欢庆节日提供方便。1999年为迎接国庆50周年,对山水园风景区进行全面改造,并对各主要景区做了维护修饰,增设了花坛景观,使公园成为上海市区举办国庆游园活动的主会场,上海市党政主要领导在公园内与群 众共度佳节。2001年在举办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的评比中,公园获得“上海市‘六一’好去处”称号。解放前公园常有花卉展览,但规模都很小。解放后,花卉展览活动的规模也越办越大。

(一)中山公园近年举办活动回顾:

1951 年,月亮会展 1954 年,生产展览 1956 年,菊花展 1968 年,收租院 1974 年,第一届全国菊展 1983 年,北京定陵文物展览 1984 年,反走私展览 1985 年,刑法教育展览 1985 年,全国陶瓷展览 1989 年,全国菊展 1990 年,插花展览

1991 年,首届中华民俗风情游园会 1993 年,蛇展

1994.5.5—6.15,九四世界名犬、护卫犬展览表演系列活动(中国刑警学院沈阳金盾宠物中心表演队)

1994.9.6—9.18,热气球嘉年华活动(上海国际电影节)1994.10.1,国庆45周年焰火游园活动(湖南焰火燃放队)1994.11.10—11.14,1994上海食疗文化节(上海食品委员会)

1995.4.29—5.7,河南安阳殷都民河艺术团演出(5.1东方电视台采访别巧粉副主任;5月2日上海电视台采访刘庆广主任;5月5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采访刘庆广主任)1996.4.28,水族馆正式开放

1996.7.1—10.5,公园夜花园开放,播放露天电影

1996.10.1,“庆祝长征60周年、国庆47周年”大型游园活动 1997.4.1—5.4“明天会更好——‘迎回归,迎八运’游园会” 1997.5.26,彩伞造型艺术节展览会 1998.3.4,“绿化咨询,花卉赠送”活动

1998.4,举办“东方一绝活动”(十位艺人向游客献技)1998.5.1—6.31,举办“仙鹤科普艺术展”活动 1998.12—2000.1,举办根雕

1999.4.28—6.10,举办“童话大世界”活动

1999.10.1,举办国庆五十周年游园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黄菊前来和市民一起欢度国庆佳节)1999.12—元宵节,四川自贡灯展

2000.5.1—5.3,举办游园活动(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炳华与市民一起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

2000.5.28,协办“第一届梦公园儿童·妈妈写生比赛”(中国福利会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台湾统一集团)

2000.7.10—11.10,举办当代世界太空宇航科技文化展活动 2000.11.11—11.13,举办“住房、汽车、家庭”展览活动

2001.5.26,举办“第二届梦公园儿童·妈妈写生比赛”(宋庆龄基金会)2001.6.1—6.2,“少年儿童保险咨询活动”(康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1.6.2,“促进长宁区儿童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型儿童咨询活动(长宁区妇联)

2002.4.15,举办“中央电视台儿童充气城展览活动” 2002.5举办“第三届梦公园儿童·妈妈写生比赛” 2002.10.2—10.4,公园举办小主人生日游活动

2003.9.30—10.12,举办“开心地带卡通秀”——上海国际卡通嘉年华活动 2003.10.18,举行2003年上海市中学生社团文化节开幕式 2003.11.11,举办圣马丁节活动(上海德国学校)2004.1.20—2.8,举办海派盆景赏石展 2004.5.1—6.1, 举办“七彩童年欢乐城”活动 2004.5.16 “科技大篷车长宁行”

2004.5.26“上海市射箭锦标赛”

2004.5.29,举办“第四届梦公园儿童·妈妈写生比赛” 2004.10.1,举办“金秋时尚周”

(二)中山公园名人游园录

1966 年,十大元帅:刘伯承 文革期间,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 198-,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夏克强

198-,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

1999.10.1,市委办公厅、市委宣传部部长:金炳华;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漆世贵 1999.10.2,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黄菊 2000.5.1,市委副书记:龚学平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炳华 2003.8.20,国资委主任:李荣融

市府副秘书长:李良园 市国资办领导:林宝亨 市府办公厅交际处处长:朱明

五.管理体制变迁

公园建成开放以后,1914年7月工部局宣布游园规则:只对外国人开放 不准华人入内。这种对中国人的侮辱行径,一直受到中国人的坚决反抗。1915年6月7日就曾发生过这样一段故事。这天早晨,与兆丰公园一路之隔的圣约翰大学有一位教授,翻过园墙进入公园,把园门打开,让50多位中国学生进入公园,以表示对公园的抗议。当公园的警卫向教授提出“中国人不准入内”时,教授说:公园是属于公众的,他的学生就是公众。他们喜欢时,就带学生到公园来。当时,工部局还将这件事告到校长那里。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中国人的义愤。租界里的各个公园都发生过类似的正义斗争,此起彼伏,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终因国势贫弱,一直没有奏效。

中山公园并不在公共租界管辖的范围内,但因为是工部局购买的土地,所以从建园起,就与其他租界公园一样不准中国人入内游览。经过中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工部局终于被迫于1928年6月1日起对中国人开放租界公园,但又实行门票制度,公布公园规则,规定某些“各类人等”不得入园,不准在公园进行带政治色彩的活动,以及违反园规的各项罚款等等,对中国人入园游览进行种种限制。工部局始终使用兆丰公园,或极司非尔公园的名字,但当地居民以公园地近梵王渡火车站而称之为“梵王渡公园”,故而公园出现多个名字并用的现象。

1927年2月,为镇压中国大革命运动,租界在公园内建成了南北两座英军兵营,极尽耀武扬威、胡作非为之能事。兵营直到1940年10月撤消,是英国军队在上海驻扎时间最长的公园。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汪伪政权在日本侵略军的指使下“接管”兆丰公园。为消除租界的西方文化痕迹,汪伪政权继1943年大规模更改马路名称之后,1944年6月23日,以“纪念孙中山”为名义,将兆丰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市政府工务局接管公园,计划将公园改建为全国树木品种最多的“植物标本园”,因而大量引种树木,仅从东南各省就引进移植了200多个树木品种,将植物园面积增大至六万平方米,并按照物种进化的次序将移植的树木分类聚载。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为修筑工事成批砍伐树木,使公园遭到建园以来最严重的破坏。

上海解放以后,市政府多次拨款对公园进行建设,完整地保存了园林布局和公园风貌。1951年建筑面积为1669平方米砖木结构的陈列室,使公园增加了文化科技展览功能;同时,在动物园新建水族馆、海豹池等动物设施,丰富动物展出内容。1956年举办了首次全市性大型菊花展览会,并辟建牡丹园、桃花园、棕榈林等特色园地,重建规则式月季园,使中山公园花团锦簇,名声大振。1958

年,因受到“大炼钢铁”的影响,原来村放在大理石前的“上海救火会大铜钟” 23 至今下落不明。1959年利用填埋法华浜拆除上石桥的石料,建成园内最大的跨河石拱桥,沟通了环行主园道。1964年,公园动物园全部迁往上海西郊公园(今上海动物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音乐台被拆毁,大理石亭的两尊西洋女神雕像被砸烂,碎石埋入新建的游泳池下;“四不象”雕塑也失去踪迹。同时,苗圃培育的许多名贵花木品种也被毁掉,公园景观遭到严重破坏,园容呈现一片凋零景象。

1958年,公园管理权由上海市园林管理处下放至长宁区绿化办公室。1962年,公园归属上海市园林管理处。1985年,公园举办全国菊展。1987年,公园在管理人员中实行干部聘用制。1988年,公园在游乐活动项目实行经济责任承包责任制。1990年公园归属长宁区建设委员会领导到至今2000年,公园实行聘用合同制,由国家用工制度改为单位用工,公园管理层与作业层初步分离,为企业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公园建设逐步走上正轨。自20世纪80年代起,公园恢复并重建了各项规章制度,开始实行经济责任承包制,并引进了多个游乐项目,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娱乐功能,随着游客量的不断增长,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并以崭新的园容园貌和优良的服务质量,跨入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行列。至2003年连续获得八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

1992年以来,在上海城市“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建设高潮中,中山公园加紧园林建设,1994年更新移植了1300余株树木;1996年全面改造牡丹园;1997年修复大理石亭的女神雕像和牡丹亭。与此同时,公园分别于1995年和1997年为常宁路拓宽工程和地铁二号线等城市建设项目的需要,两次共划出5300平方米园地。2000年,为地铁二号线中山公园站绿地配套工程需要,公园再次划出1.6万平方米的园地,辟建开放式广场绿地。

中山公园历任主要负责人名单

日 期

任 期

主要负责人 1949年 徐禹言、程绪珂、王涛 1951年 林友贤、谭德盛、陈义和、葛根 1958年 于恒伦、唐根法、陈秉真 1981年 4年 周君、商凤阁 1984年 程五弟、沙丽娟 1992年6月 刘庆广、沙丽娟 2002年11月 刘庆广、王根强 2003年 高长发、王根强 六.局级、市级先进集体及个人一览表

年份 级别 类型、名称 1986、1987、1988年 园林局 文明单位 1984、1986、1987年 园林局 苗圃先进队组 1986年 园林局 汽水厂先进队组 1986、1987、1988 年 上海市 市级卫生单位 1987 年 上海市 治安服务队先进 1986、1987、1988 年 上海市 市级绿化先进单位 1988 年 上海市 市级安全生产单位 1987 年 上海市 苗圃市级劳模集体 1986、1987 年 园林局 局先进个人程五弟 1988 年 上海市 市公安系统先进程五弟 1987 年 园林局 局先进个人陆秀珠 1987年 上海市 卫生先进个人许大兰 1984年 园林局 三八红旗手潘明珍 1987年 上海市 绿化先进个人潘明珍 1993—1994年 上海市 文明单位

1993—1994年 上海市 绿化先进集体 1992—1995年 上海市 卫生合格单位 1995—1996年 上海市 文明单位

1995—1996年 上海市 植树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1996年 上海市 爱国卫生合格单位 1996年 上海市 尊老社会一条龙服务工作先进单位 1996年 1997年 1997年 1997—1998年 1997—1998年 1998年 1998年 1998年 1998年 1998年 1998年 1998年 1999年 1999年 1999—2000年 2000—2001年 2000—2001年 2002年 2002年 2001—2002年 2002年 2001—2002年 园林局 园林局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园林局 上海市 上海市 园林局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双优公园 双优公园 苗圃文明班组 文明单位 绿化先进单位 卫生合格单位 外环林带文明工地 外环林带优秀施工企业 外环林带建设单项先进集体 外环林带施工银质奖 双优公园 红旗文明岗 卫生合格单位 双优公园 文明单位 苗圃文明班组 游艺机一队红旗文明岗 拥军优属模范单位 四星级公园 绿化先进集体 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绿化

赛区优秀集体

绿化系统文明班组(售品部、游乐机二队、南门售票处、水霞、天山公园管理班、儿童交通公园管理班)

2003年 上海市 环城绿带重点(市府1号)工程

建设文明工地

后 记

中山公园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建设之路艰辛而曲折。建园90 年来,已初步具备了综合性公园规模。

步入中山公园内,可以看到园内树木蓊郁,亭阁秀丽,曲径通幽,绿茵浓密,以成批成林的大香樟、悬铃木、广玉兰、银杏为主要特色,蔚为壮观。其中华东地区最大的悬铃木高达30米,冠幅大31米,使园内植物造景达到一个高潮。以其高大雄伟的姿态,每年吸引成千上万名慕名前来观赏的游客。公园建园已有九十年的历史,园中以绿化和植物造景为主体,选用了丰富的植物品种,形成了良好的绿化气候。公园以高大的香樟、法国悬铃木、白榆作为绿化的基本骨架,并形成公园的背景,使公园与外部嘈杂的环境相隔离,也遮挡了大部分园外高层建筑的干扰视线,使园内成为一处闹中取静的世外桃源。是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大公园之一,为广大游客提供了理想的休憩园地。

如今,中山公园在大自然温暖的怀抱里,沐浴着阳光,吸收土壤养分,接受园林工作者的照料,愉快健康地生活着,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美的享受,象一颗灿烂的明珠,在共和国的大地上放射着光辉;中山公园历经磨难,像一棵大树,饱经了人间沧桑。在现在的文明环境中,相信中山公园的前景将一片光明,长成一棵傲然挺立、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第三篇:中山KTV调查总结(最终版)

TOPARTY:多数广药学生都是去TOPARTY,因为其交通方便,环境好,歌曲新,尽管价格比较贵,但也吸引许多学生前往光顾。而且最近推出了针对学生的消费套餐,还有58元包夜的优惠,吸引了更多学生顾客。但普遍反映TOPARTY近年的音响设备质量下降。

海逸新开的KTV:价格比较贵,歌曲比较旧,没什么新歌,跟不上时代潮流,只适合那些已经出来社会工作的人去唱。但也有好的地方,就是有低消,包小房268,唱K免费。这样有得吃有得喝有得唱也不错。但是后来换了个新的经理,作了一些调整,价格便宜了,包夜才68,吃喝另计。这个调整就更贴近我们学生的需求。

唐朝KTV:价钱相对于TOPARTY和汇都比较平,而且环境不错,有贵宾卡的话,价格也更低,因为价格便宜,去那里的人大多数是有年轻群体。但是距离大信和步行街这些闹市都比较远, 交通不太便利,而且音响设备差,还经常发生死机现象,这些因素令许多顾客止步。

汇都:价钱相比于TOPARTY便宜小小(前提系要有贵宾卡),跟唐朝相若,环境差点,音响设备也相当一般,但歌曲更新都几快。汇都离大信都几近,所以很多学生去果度唱K。

万业酒店: 歌曲比较旧,环境比较恶劣, 系果度噶,都系一点外地人多。

K-GOD:价格也比较合理,而且位于步行街附近,交通便利,吸引许多各阶层人士光顾。但也因为如此,人流复杂,而且隔音相当差,这是不能吸引太多学生顾客的重要考虑因素

长命水KTV:由于该KTV装修跟夜总会一样,给人印象很差,普遍学生都不会去光顾

总结:由广药学生对以上KTV的看法,我们能看出吸引广药学生消费的KTV行业的生存状况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交通便利。

2.价格适宜。

3.环境干净。

4.歌曲新且多

5.设备要好

第四篇:北京最美的乡村综合情况调查问卷20120823

“北京最美的乡村”综合情况调查问卷

‚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自2006年创办以来,已经有53个村庄从全市3950多个行政村中脱颖而出,荣获‚北京最美的乡村‛称号。为了帮助‚北京最美的乡村‛实现更高层次的全面发展,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市旅游委、首都文明办、市文化局、市园林绿化局6家主办单位共同设计了这套问卷,以便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各个村庄的需求,进而从建设、服务和宣传等方面更加深入地开展工作。请各村认真如实填写并加盖村党支部或村委会印章,于9月5日前上报电子版及纸版到市委农工委宣传处(联系人:王楠83979247,传真83560231,电子信箱:meilixiangcun@tom.com,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枣林前街70号A912 100053)。

2012年8月22日

当选“北京最美的乡村”时间:2009年

一、村庄基本情况

1、人口情况

全村常住人口1127人、户数332,户籍人口1127人、户数332,其中农业人口997人、户数322。

0-18岁137人,19-45岁412人,46-60岁286人,60岁以上292人。

2、受教育情况

小学及以下60人,初中493人,中专(高中、职高)260人,本科及以上69人。

3、就业结构 村庄名称(盖章):大兴区(县)庞各庄镇(乡)梨花村 全村劳动力990人,其中男460人。在一产就业752人、其中男423人,在二产就业102人、其中男55人,在三产就业136人、其中男46人。

4、资源情况

全村村域面积5229亩,其中居住用地450亩、生产用地4779亩(耕地1778亩、林地3001亩、水域0亩);已经流转的土地1800亩。

5、村民收入情况

全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情况:2006年9630元、2007年10236元、2008年10960元、2009年12032元、2010年12363元、2011年13263元。

6、接待参观、体验和旅游情况

全村历年接待参观、体验和旅游人数及收入情况:2006年1923人次、0.3万元,2007年2363人次、0.5万元,2008年5698人次、1.2万元,2009年12363人次、5.6万元,2010年136353人次、9.6万元,2011年236365人次、10.9万元。

7、争创“北京最美的乡村”资金投入情况

本村为争创“北京最美的乡村”投入资金情况:总计2000万元,其中区县投入1000万元、乡镇投入800万元、村级投入200万元。

8、村集体和村内个人2006年以来获得的区县、市、国家级奖励情况

2006获得由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和北京市旅游局颁发的“北京最美丽的乡村(提名)”称号

2009获得由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和北京市旅游局颁发的“北京最美丽的乡村”称号

2011年获得由北京市旅游局和北京市商务委员会颁发的“最具特色美食乡村“称号 2011获得由北京市民政局颁发的“先进村民委员会”称号 2011获得由大兴区文化委员会颁发的“示范性文化大院“称号。

2011年获得由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局颁发的“北京郊区生态村”称号。

2012年获得由北京市大兴区旅游发展委员会颁发的“2011大兴区优秀民俗旅游村”称号。

二、当选“北京最美的乡村”后的主要变化

请结合所附的《“北京最美的乡村”评选标准》,认真对照4大方面12个小方面的要求,认真填写本村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后所发生的主要变化。

(一)“生产美”方面的主要变化

庞各庄镇万亩梨园是北京面积最大、开花最早、品种最多的古梨树群落,中心区就位于梨花村,保存百年以上的古梨树有3万棵,成为全国罕见的平原古梨林群落。该村有梨林40余个品种,其中树龄已有417岁的贡梨树被皇帝御封为“金把黄”。倚仗这万亩梨园和这贡果的名号,梨花村在1994年开始办起了第一届赏花会、采摘节,万亩梨花竞相争艳,美不胜收,吸引来自各地的游人。至今,赏花节已经创办了第十七个年头,梨花村的知名度也逐渐提高。在两节的开办下,村中的百姓开始搞起了民俗接待。近几年来,梨花村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乡村旅游的各项设施建设。目前该村已经建设成为旅游设施设备完好,服务功能齐全的市级旅游接待村,曾被北京市评为“京郊发展乡村旅游先进村”。与此同时,村党支部在镇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对本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举办了食品卫生、文明礼仪、法律法规、面点烹饪等多期培训班,使500多梨花村人从中受益,大大提高了旅游接待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梨花 村进一步发展乡游奠定基础。

现如今,梨花村已发展成为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村,有60户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依托一产优势,充分挖掘三产,提高了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032.7元。

(二)“生活美”方面的主要变化

梨花村2006年被北京市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方针,对梨花村进行了新农村建设,梨花村整体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村中的18条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形成了“一路六街通南北,九道二巷穿东西”的棋盘式格局。道路两侧进行了特色绿化,按照“一街一品”栽种了石榴树、柿子树、枣树、山楂树等果树,既美化了环境,又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使村民们自觉地对果树进行管理,大大地提升了果树的成活率。二是对生活安全饮用水、生活污水排放进行了改造,完成了371户的户厕改厕工作,并为村民搭建吊炕141铺。三是村内街道上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18盏,既节能环保又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四是新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场所,文化大院内建起了数字影厅,健身广场内搭建了梨园剧场,为进一步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创造了便利条件。

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外交往的频繁,使身处其中的梨花村村民变得更加文明、开放、大方,他们踊跃报名参加各类培训班,努力提高旅游接待水平,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三)“环境美”方面的主要变化

梨花村地处永定河冲积平原地带,自古以来就有种植梨树的历史,是庞各庄镇万亩梨园的中心种植区、中心产区,也是万亩梨花的中心观赏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梨花村独特的生态之 美:

一是万亩梨园,自然成十景。因是万亩梨园的中心区,四季之中自然而成“梨园十景”春景:春鸟啼晨、梨花春雨、月影银花、烟花香雪;夏景:叶茂荫浓、碧园滴翠;秋景:金果飘香、霜叶流丹;冬景:冰清玉洁、晴雪夕照。无论哪一个季节,都使游人赏心悦目。村南四百多年的“贡树”,至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由它引出的“北村萝卜葱心绿、南庄鸭梨金把黄”的故事,更能让游人触摸真实的历史遗迹,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深刻。

二是优美村庄,规划显魅力。村口,伫立着刻有“梨花村”的标志景石。村中,18条街道全部硬化且平整干净,形成了“一路六街通南北,九道二巷穿东西”的棋盘式格局。不同街道两侧栽种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18条街道不同的花草树木在不同的时间内开花结果,与两侧文化墙交相辉映扮靓整个村庄。村内方圆百米内,北有航天科普基地,南有中国北方传统农具陈列馆,可以使游人体会到激情游玩与静静欣赏的两重旅游境界。

(四)“人文美”方面的主要变化

梨花村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村内文化人、能工巧匠也是层出不穷。村民寇殿荣,喜好写作,在诗词歌赋方面颇有造诣,曾以该村的历史、文化为题材,先后出版了《梨乡传说》、《梨花村村史三字经》等多部书籍,深受村民好评,被村民尊称为“寇老”。村民刘友志,工于篆刻,以葫芦为载体,制作的葫芦烙画,成为游客竞相购买的高档旅游纪念品,为了满足游客购买需求,刘友志专门成了工作室,潜心钻研葫芦漆画。

近两年来,随着梨花村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村内各种文化设施一应俱全,村中央健身广场内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广场中心还搭建了梨园剧场,闲暇时间,村民一方面可以在此集中锻炼身体,另一方面还可以走上小剧场,在街坊邻居中展示才艺。另外,梨园小剧场经常有各种文艺团体的文艺汇演,吸引着村里及周围几个村的百姓。文化大院内数字家园也逐渐成为群众聚集的另一业余文化阵地,村民在此上网查询科技、就业等信息,在数字影厅里观看最新上映的大片。农民在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中享受到新农村新生活的乐趣、领略到科技发展的魅力,成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农民。

三、使用“北京最美的乡村”称号方面的情况

(本村在获得“北京最美的乡村”称号后,在对外宣传、产品包装等方面使用这个荣誉称号的具体形式及效果)

充分利用和宣传梨花村的“北京最美丽乡村品牌”,“最具特色美食乡村品牌”,“北京生态村品牌”,“金把黄鸭梨品牌”,“古梨文化园品牌”。协助镇宣传部做好媒体宣传工作,高质量的完成赏花节和采摘节的举办,在此基础上积极承办各种活动,2012年计划举办一场摄影大赛,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宣传梨花村,使梨花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强村。

四、本村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和计划

请围绕“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四个方面,谈谈本村今后发展的主要想法及具体计划。

(一)“生产美”方面

梨花村两委在2012年发展规划上指出,要将一产和民俗旅游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现有的基础上,利用村东蔬菜大棚,丰富采摘内容;规范采摘价格,疏通销售渠道;重点放在提升“金把黄”鸭梨的品质上,与北京果林所沟通,运用生态农药技术,指导村民合理的管理果树,力争将梨花村的梨品质达到有机食品的 水平,把梨花村建成“金把黄”有机果品基地,此外梨花村还计划建成一个梨品种园基地,让游客来了能看到全国,甚至是国外的所有梨的品种,让梨文化成为大主题。最终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一套完整的股份制经营模式,使全村的老百姓都能受益,共同致富。

全力提升民俗旅游,打造旅游强村。完善和健全梨花村民俗特色旅游的规章管理制度,整体提升接待水平,梨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要求突出农家饭的特色,提出“一户一品”的口号,要求能接待游客的民俗户每家都能拿出一个特色菜,规范民俗旅游接待户美食多元化的特色环境,计划在今年赏花节前举办一场农家饭特色厨艺大赛。积极协助镇党委镇政府做好古梨文化园的建设工作,加大民俗旅游业调整的力度 ,实现全村经济快速发展,以民俗旅游产业为主体,整体提升民俗旅游的知名度。并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部署,村两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高质量的完成赏花节和采摘节的举办,打造旅游强村。结合创先争优要求党员做好三个典范,即:环境建设的典范,社会和谐的典范,家庭和睦的典范。

(二)“生活美”方面

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打造和谐最美丽乡村,紧紧把握庞各庄镇党委和镇政府积极发展民俗旅游村的机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深入推进梨花村民俗旅游工作,提高文化发展工作的实效性,结合梨花村实际情况,制定梨花村希 望小镇的规划设计,突出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一体化,党组织引领贯穿全过程。

希望小镇由中坤集团有限公司和庞各庄镇政府共同建设,地点在庞各庄镇梨花村域区,计划总投资9677万元。依据梨花村新农村规划对村庄发展的要求,经济稳步增长,产业布局及结构趋向优化、合理。村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着重发展旅游业,依托万亩古梨园旅游采摘园和梨花庄园等资源优势,鼓励发展三产使梨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村庄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公共设施较齐全、村容整洁。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推广清洁能源,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初步实现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希望小镇建设拟结合村庄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对现有村庄进行村民住宅升级改造,道路交通优化,绿化环境整治,生态资源利用,建设新型农村生态社区。梨花村依托周边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万亩梨园的独特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村庄人居及旅游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优质、便利的社区服务。

(三)“环境美”方面

整治环境,打造环境强村。建立健全梨花村环整机制,2012年开始开展白色垃圾分类工作,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增强村民自主环保意识,村内环境重点放在两条胡同的卫生上,确保梨花村整体环境卫生不留死角,外围环境上将成立一支环境监督小组,8 完善健全巡视制度,每天检查巡视垃圾乱堆乱倒现象,将梨花村打造成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绿色旅游的生态环境。

(四)“人文美”方面

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打造文化强村。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将发展文化提上日程,梨花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2012年春节前后,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梨花村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今年计划在现有文吵子、武吵子、秧歌队的基础上,为丰富村级文化内容,成立龙灯会(20人),合唱团(30人),乐队(14人),书法培训(24人),舞蹈队(10人),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将文化和民俗旅游相结合,生态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相互促进、有机融合,打造文化强村。

五、今后在建设、服务和宣传方面的需求和建议

1、在推进本村全面建设方面,希望乡镇、区县、市里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如急需什么样的政策等)?

梨花村在希望小镇的建设上,需要上级政府部门全力支持,积极为梨花村的希望小镇建设出谋出资出力,力争把梨花村建设成京南第一村。

2、在本村全面发展过程中,需要市里六家主办单位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如召开论坛、组织学习考察等)?

1.组织参观学习,借鉴成功案例。2.提升民俗旅游硬件水平。

3.政策支持,出台一些能为北京美丽乡村实际发展的政策。

3、在宣传本村、提升本村知名度的过程中,需要乡镇、区县、市里分别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

梨花村需要有一个自己独立的网站进行宣传,网络维护费用支持,信息采集设备资金支持。

附件

“北京最美的乡村”评选标准

“北京最美的乡村”应综合展现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候选村庄须同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生产美 主要包括3个方面:

——产业发展方式科学。村内有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定位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驱动的发展方向,较好体现人文、科技、绿色特征。

——现代农业特征突出。坚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得到充分拓展,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发展态势比较突出。

——农民就业增收明显。村内各项产业与村民就业需求相适应,特别是有效促进村民在二三产业实现就近充分就业,村民工资性收入应占总收入的60%以上。

(2)生活美 主要包括3个方面: ——收入水平较高。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和总量须在本区县平均水平以上,集体经济产权改革和林权改革全面完成。

——生活条件便利。交通、购物、邮政、洗浴等服务便利,卫生、文化、体育、网络等设施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

——生活方式文明。初步实现了社区化管理,有明确的村规民约,村民生活文明有序,无讲求排场、攀比浪费等现象。

(3)环境美 主要包括3个方面:

——村庄绿化美化好。村内道路两侧绿化和公园绿地建设成效明显,无乱堆乱放现象,注重新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是市级生态村或首都绿色村庄。

——民居富有特色。村庄建设规划先行、布局合理,无违章建筑,民居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融为一体,能体现一定的乡村文化符号,村民庭院绿化且物品码放整齐。

——基础设施较完善。“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和“三起来”工程实现了全面覆盖,并建立了切实有效的运行管护长效机制。

(4)人文美 主要包括3个方面:

——干群关系融洽。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显著,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带头作用明显;党员干部以人为本、管理民主、廉洁奉公;三年内无群访、越级访等情况。

——道德风尚良好。村民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待人热情,三年内无重大刑事案件、黑恶势力、计划生育超生等问题。——文化活动健康。文化设施健全,建有文艺演出团队,文化活动丰富,三年内无封建迷信、邪教会道门、聚众赌博等不良现象。

第五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调查问卷

计划生育自治调查问卷

(重点调查对象:已婚育龄妇女)

姓名:满分100分 得分:

1、请问,你们村开展过计划生育村群众自治工作吗?(开展过没有)

2、你参加过村上关于开展计划生育村群众自治的大会吗?(参加过没有)

3、参加过讨论《群众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服务协议》吗?(参加过没有)。你签订过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服务协议吗(签过没有)

4、你对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协议的主要内容知道吗?(知道不知道)

5、你对我乡开展的“三查一治”特别是查病治病服务工作是否满意?(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6、你知道政府免费发放的一种预防出生缺陷的药叫什么名称?(叶酸片不知道)

7、你知道这种预防出生缺陷的药是那些人服用的吗?(已婚待孕妇女不知道)

8、你知道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有哪些内容吗?(知道不知道)

9、你经常参加计划生育协会的活动吗?(参加过没有)

10、村计划生育员经常来你们了解情况,为你们服务吗?(经常 很少 没见过)

11、你知道国家目前对计划生育政策家庭实行的三项奖励政策?(一是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二是计划生育家庭特殊扶助政策,三是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少生快富工程)(知道不知道)

12、你知道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后要征收什么费?(社会抚养费 不知道)

13、你知道成年已婚育龄夫妇到地外务工经商前需要办一个什么证件吗?(《流动人口婚育证》(知道、不知道)

14、你们镇和村经常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活动吗?(经常

有)

15、你在一年里参加过几次镇组织的“三查一治”活动呢?(1次 2次 3次 没有)

16、利益导向机制:

(1)你们知道雨城区,对采取安环措施的一次性奖励100元,对采取绝育手术的一次性奖励300元的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奖励政策吗?(知道不知道)

(2)你们知道政府对0—18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政府给予每人每年3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政策吗?(知道不知道)你们领到了 1很少没

今年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了吗?

(3)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政策是对女的满58周岁、男的满60周岁,现存1个子女或无子女或现存两女的计划生育家庭进行奖励,符合条件的每人每年奖励600元的奖励金。(知道不知道)

(4)计划生育家庭特殊扶助政策是对凡是雨城区户口中的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包括城镇无业居民、下岗职工、企事业单位职工、机关干部中)独生子女或合法收养的子女死亡或伤病残达三级以上的夫妻进行特别扶助,要享受特别扶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特别扶助夫妻必须在1933年1月1日后出生,女方需年满49周岁;

2、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3、现无存活子女或子女伤病残达三级以上。(知道不知道)

(5)你是否知道计划生育“三结合”,即生产、生育、生活。(知道不知道)

1、请按此调查问卷内容培训村级群众,特别要培训好村服务室周围的已婚育龄妇女,作好迎建准备注。

下载关于东兴区中山乡村村民综合调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东兴区中山乡村村民综合调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村民自治调查问卷

    南开大学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之 吴闫村村民自治调查问卷尊敬的吴闫村村民:您好! 首先请原谅打扰了您的工作和休息! 农村是中国的根本,中国问题的核心在于三农问题。改革开放......

    关于村民自治现状调查问卷

    关于村民自治现状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西安培华学院09级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正在做一项关于村民自治现状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村民是否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

    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河北农村村民上访调查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在80年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90年代以来,“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个现象变得日益严重,已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发展、农村社会的安定,进......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探访中山美食》调查问卷设计精品教案(大全)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探访中山美食》调查问卷设计精品教案 柏苑小学王颖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调查,使用调查问卷有什么优点。 2、 初步掌握问卷调查的设计方法......

    乡村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调查报告) 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姓 名:马晓燕 学 号:091350020 指导教师:王春翔 专 业:教育管理 年 级:2009春 学 校:吴忠电大 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

    乡村医生现状调查

    乡村医生现状调查1. 卫生室房屋陈旧,不能适应当地村民的就医环境。 2. 卫生室设备短缺。 3. 乡村医生队伍结构日趋老龄化,乡村医生大多集中在较大的行 政村,年轻乡村医生流失严......

    乡村教育调查总结报告

    乡村教育现状及总结分析 调查小组组成: 组长:夏荣 组员:谭旭 王志标 孙帅 邹文 调查题目: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 调查目的:了解现状农村教育的基本情况 调查地点:武汉、襄阳、崇阳、......

    乡村旅游调查问卷(合集)

    万州区乡村旅游调查问卷尊敬的先生、女士们:您好!我是万州区旅游局的访员,为了解万州区乡村旅游的情况,我们组织了本次的调查活动,希望能通过您所填写结果反映出现实情况,我们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