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辉煌路硕果挂满枝
五年辉煌发展路硕果累累挂满枝
——“全国文明单位”中卫市第一中学2007——2011年新课改成果展示
编者按:中卫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59年,是自治区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生源基地、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五十多年来,中卫一中以校风纯正、师资优良、学子勤奋、人才辈出而闻名遐迩。2006年5月,中卫一中迁入新校,学校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办学效益连年攀升,实现了跨越发展,令社会各界所瞩目。莘莘学子以在一中读书为幸,无数教师以在一中教书为荣,父老乡亲以有一中为骄傲。
“励志、博学、深思、笃行”,镌刻在中卫一中办公楼前的这八个大字,道出了学校发展的真谛。中卫一中作为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市重点中学,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为此,全校上下围绕“一切都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发扬“一中精神”,不断创新发展,狠抓教学质量,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铸就了成功的基石,浇灌出了成功的果实。
今天的中卫一中,办学核心竞争力、地区影响力明显提升,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教育电视台、宁夏电视台、中卫日报等媒体对学校成功的办学成果,多次采访报道。近年来不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学校来我校参观学习。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学校把2012年定为“教学质量年”,力争在今年的高考中再创佳绩。
◆高考成绩独领风骚
2007年以来,中卫一中高考成绩连续五年名列全市第一、自治区前茅,学校连续五年荣获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高考工作先进集体”和“完成高考目标任务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以来,先后有12名同学被保送名牌重点大学,有2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2007—2011年5年高考中有2名同学获中卫市理科状元,2名同学获中卫市文科状元,1名同学获宁夏文科状元。
◆学科竞赛力拔头筹
2007年以来,中卫一中奥林匹克竞赛成绩连续五年居中卫市第一,保持全区优势地位。五年来,在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卫一中共有332名同学分别获得区级一、二、三等奖,获奖人数和名次仅次于银川一中,排名全区第二,位居中卫市第一,名列全区前茅。其中17名同学获得区级一等奖,取得名牌重点大学保送资格。
◆学业水平测试大幅提升
2007年以来,中卫一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也大幅度提升。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所有参加考试科目成绩全部进入自治区较好成绩学校的前列,仅次于银川一中、六盘山高级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以绝对性优势带动中卫市总体成绩大幅度提升,改变了多年来银川地区成绩一统全区的局面,充分显示出自治区示范学校的实力,引起自治区考试院领导高度关注和好评。
◆办学效益硕果满枝
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先进集体”、“全区德育建设年先进集体”、“全区教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全国高中数学、化学联赛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集体”、“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先进学校”、“全国新课改先进学校”、“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五”成果调研科研兴教先进单位”、“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市级荣誉不计其数。
对联:勇立潮头求实路五年巨变铸辉煌春风化雨育桃李学子有志成大器
塞上奇葩独占鳌头园丁着意育栋梁应理龙凤五放异彩桃李随心铸辉煌
第二篇:五年辉煌发展路 硕果摇枝崛新篇
五年辉煌发展路 硕果摇枝崛新篇
——记尚志市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城市巨变
五年,一段不平凡又辉煌的时间;五年,一篇又好又快、跨越争先的华章;五年,一部科学发展与开拓创新完美合奏的交响曲。2006年尚志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至今的5年间,全市广大群众亲眼见证到了经济社会发展腾飞的脉搏和奋进的脚步。五年的拼搏历程,是一部宽广豪迈的开放史,锻造了尚志人民开明包容的精神品质;五年的拼搏历程,是一部成果丰硕的发展史,锻造了尚志人民追赶跨越的精神品质;五年的拼搏历程,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创业史,锻造了尚志人民“百折不挠,勇为人先”的精神品质。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可实现180亿元,是2006年的2倍。三次产业比达到19.8:37.5:42.7。全口径财政收入可实现10亿元,是2006年的2.3倍。自有财力不断增强,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亿元,是2006年的2.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6.4亿元,是2006年的2.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329亿元。尚志先后获得了:品牌中国”总评榜百强城市、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的百强中小城市、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黑龙江经济最具活力(县)市、和谐可持续发展典型(县)市等荣誉称号。
一串串跳跃的数字,是尚志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奋力推进市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结果;一张张写满荣誉的“成绩单”,是全市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苦争、苦干、苦拼的结果;一批批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拉动着市域经济快速发展;一个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一项项民生工程竣工落成,满足了民生所需提升了幸福指数,一张张笑脸洋溢着自豪与幸福的光泽……
一、工业园区快速扩张,“两化”互动强势发展 深秋时节,万物凋零,在尚志市经济开发区却呈现一派壮观的景象:一片片荒地变平地,一条条道路在纵伸,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5年来,经济开发区入区企业达36家,固定资产投入20亿元,累计实现税收2.15亿元,尚志市工业经济增速不断刷新。工业支撑,引领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蒙牛乳业、汉枫肥料、真心瓜子等园区项目投产达效,优化投资环境,狠抓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投资项目。5年来新上、续建项目438个,实际到位资金81.74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61个、超千万元项目146个。
两化互动,交融发展。坚持用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大手笔规划、大魄力推进、高效率经营”,按照“新兴中等城市”的定位,科学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了“三大战略”,打破了多年来困扰主城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使主城区面积拓展到30平方公里,翻了一番,市区人口承载能力增至30万人,中等城市框架初步搭成。完成了5公里的西大直街贯通工程,建设了乌珠河大桥和笃信公铁立交桥,新建和维修了蚂蚁河大桥各一座,建设了尚志公园,改造了迎宾广场,打造了赵尚志塑像、文昌阁等一批彰显尚志独特魅力的代表性景观。
在轰轰烈烈开展城市建设之时,如何带动全市17个乡镇齐头并进共发展,成了摆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课题,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元宝村、长营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尚志镇、亚布力镇、苇河镇、一面坡镇同时入选哈尔滨市“二十强”乡镇。5年来,累计向上争取和匹配资金6.4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68条、总里程1150公里,桥梁40座、涵洞256个,通乡、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到100%,17个乡镇的主干路全部硬化、亮化、绿化。
二、固本强基同步推进,九大产业策马扬鞭
深秋时节,广袤的大地上硕果满仓。菜地里、果园里,瓜果飘香。经过五年的发展,全市农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进一步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地位,今年粮食产量达到21.9亿斤,比2006年增加7.9亿斤。
固本强基,坚持产业富民、产业强市,食用菌、乳品、浆果、酒类、木制品、药材、旅游、商贸物流、绿色有机食品等九大产业进一步壮大,初步形成了市域经济发展的区域优势。以蒙牛乳业为龙头,乳品产业链得到巩固,效益明显提高,建成了万头、千头现代化牧场各两个。食用菌栽培总量突破14亿袋,跃居全国县级首位,2009年被评为“中国黑木耳之乡”。浆果种植面积7.5万亩,稳居全国县级第一,2011年被授予“中国红树莓之乡”称号。酒类加工企业发展到133家,年实现税收超亿元。木制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30家,年实现产值47亿元。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3.8万亩。建设了仁皇药业、红豆杉药业、国药百达等“三大”药厂。绿色有机食品科技示范园区发展到34个,获得有机食品认证5个,绿色食品认证30个,无公害农产品标识认证468个。成功举办了第24届“大冬会”雪上赛事,亚布力度假区被授予全国唯一的“滑雪旅游胜地”和黑龙江省旅游金牌形象大使称号,帽儿山景区被认定为哈尔滨乡村游发祥地,我市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殊荣,年接待游客达112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3亿元,创税7258万元。商贸物流产业蓬勃发展,每千人拥有商业网点24个,义乌〃尚志小商品城连续承办三届“哈洽会”分会场,年交易额达10亿元,成为东北县级市中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多、经营模式最先进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苇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年交易额突破4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地。
三、持续发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齐步跨越
一项项惠民工程、一件件为民实事、一张张开心笑脸、一串串和谐音符……五年来,尚志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出实招推进社会事业,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实现快速、有序、全面发展。
五年来,仅财政统计口径,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就达8.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倍。通过开展“利民行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群众关心关注的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就业难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冷暖疾苦挂心上,固本强基育英才。尚志市始终将教育作为强基固本、建设人力资源强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优先发展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2010年高考升学率达到88%,在哈尔滨市十县中实现了文科分数、理科分数和600分以上总人数三项第一。统筹推进医疗改革,狠抓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全市医疗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市人民医院成为哈市各县(市)中首家“二级甲等”医院,异址新建了市中医院,基本药物实际零售价格下降6.14%。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启动了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建扩建农村敬老服务中心10个,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荣获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称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90%。扶贫开发取得明显实效,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草(危)房改造步伐加快,全面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730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1.9%之内,年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7.5万人。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面积达50.3万平方米,为3397户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补贴628.8万元,改造农村泥草房9600户。关停了水泥厂,搬迁了屠宰厂,清除了困扰市区几十年的污染源。不断增加文化投入,改善文化设施条件,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新建了赵尚志纪念园、赵一曼纪念园、人民广场、人民体育场,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建成了全省县级首家数字电影城。“两节”汇演、灯展、篮球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意识明显增强。市委、市政府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使尚志市宜游更宜居,宜居更宜心。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宗旨,体现了市领导班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爱民之心,体现了“发展城市,提升形象”的百年大计。
承前启后创伟业,继往开来谱新篇。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市跨越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作为通讯报道组的一员,要以树立尚志良好城市形象,提升尚志知名度为宗旨,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新闻媒体的联系,邀请记者采访报道,推出大气新颖的系列报道,围绕我市实施“突出一心、打造两带、培育两大市场、建设六大基地”的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为我市全力打造区域核心城市、现代工业重镇、特色农业基地、滑雪旅游胜地和商贸物流中心,加快新兴中等城市建设为重点开展对外宣传工作。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新起点、新目标、新部署做好舆论引导,为尚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三篇:华北油田基层建设硕果盈枝
华北油田基层建设硕果盈枝
九十月份,华北油田公司基层建设硕果盈枝,喜讯连连。参加工作8年的王振海一举夺得集团公司采油工职业技能竞赛金牌,采油一厂任南作业区维修二班被集团公司命名为“曹树祥班”,202个队站实现标准化达标。秋末冬初,记者置身于工区、井站,所见所闻,处处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
把握着力点 推进队站标准化建设
华北油田紧紧把握基层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着力点,使基层建设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在继承中发展,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
一年来,针对撤队建站、自动化技术应用和油田管理组织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实际,华北油田稳步推进基层队站标准化建设,按照“科学规范、简明实用、方便执行”原则,把精细管理融入基层建设全过程,分专业、分批次建立实施采油站和联合站等所有基层队站建设标准及考核细则,建立包括HSE、内控、应急管理等7个子体系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事事有制度覆盖、人人受程序约束、项项有监督落实的良好机制。同时,精简基础资料,油气生产一线、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各种记录分别精简70%和50%。
为达到以点带面效果,华北油田确立30个基层队站示范点创建单位,用示范点带动基层队站标准化建设,油气生产第一批队站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0%以上。
找准结合点 打造学习技能型队伍
华北油田找准基层建设和以人为本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同步提高,员工价值与公司价值同步提升,全面打造学习型员工队伍,为基层建设提供内在动力。
围绕提高基层员工整体素质,华北油田注重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培训覆盖面逐年扩大,培训形式不断拓展,建成颇具规模的华北油田实训基地,网络培训系统全面开通,基层一线岗位练兵、“师带徒、一帮一”等活动有声有色。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新增技师、高级技师275人,一线操作岗位员工达到高级工技能等级的在63%以上。今年,这个油田有9人被选聘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22人被选聘为油田公司技能专家,152人被评为油田公司技术能手,充分展示了油田基层一线员工的技术实力。
华北油田积极为基层一线员工开辟发展通道,搭建成才平台。这个油田强化三级培训网络和实践训练,对班组长进行集中轮训,造就一支能够掌握智能化设备操作、具有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能力且一专多能的操作员工队伍。
抓住闪光点 提高基层一线执行力
华北油田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发挥企业文化在基层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在实践中创造以创业创新、精细管理、和谐共建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促进了基层一线执行力全面提高。
华北油田紧扣基层党支部建设这个核心,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和“党员先锋工程”系列活动,以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培育“四有”员工队伍为抓手,形成基层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四位一体”的新格局,先后培育近千个“党员责任区”,涌现出800多个“党员先锋岗”和“党员示范井站”。
华北油田将企业精神与“三基”工作高度融合,开展以“抓基层、打基础、强技能、练作风”为核心内容的基层建设活动,创新基层建设工作载体、方法和活动,在基层一线层层选树典型示范,在作业区创建“红旗单位”,在基层队站创建“铁人式队站”,在基层班组中创建“五型班组”,在基层单位员工中开展争当“明星员工”活动,实现层层有载体、处处有典型。今年年初以来,华北油田公司先后涌现出“红旗单位”、“金牌铁人式队站”、“标杆五型班组”、“示范居委会”各10个,评选出“铁人式队站”40个、“先进五型班组”70个,10名员工、80名班组长分别获得“十大明星员工”和“优秀班组长”称号。
第四篇:辉煌的五年
辉煌的五年
“十一五”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间,中华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处处都在描绘着令人欣喜振奋的场景。
五年间,我们克服了重重困年,我们攻克了一个有一个难关,面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严重洪涝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全路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铁路发展由此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大跨越,昂首走在了世界铁路发展的前列。
“十一五”期间,我们发达完善铁路网的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万亿元,是“十五”投资的6.3倍;新线投产1.47万公里,是“十五”的2倍;复线投产1.12万公里、电气化投产2.13万公里,分别为“十五”的3.1倍和3.9倍。全路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达到41%、46%。高速铁路建设取得突出成就。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8358公里,全国铁路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近1200列,还有一大批高速铁路正在建设之中。
2007年4月18日,伴随着铁路第六次提速的正式开始,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和谐号”动车组开始在全国各地运行,铁路装备水平上了新台阶,并先后建成了京津城际铁路、郑西、‘武广高速铁路,沪宁沪杭城际高速铁路。从最开始引进并生产时速250公里级别的动车组开始,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制造技术,结合我国的地理环境特点,不断地研发创新,生产出了时速高达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我国用几年时间走完了国外10-20年才能走完的道路。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全程运行30分钟,在奥运期间有效的缓解了京津铁路的运输压力,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沪宁沪杭两条城际高铁投入使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了“一小时生活圈”,“坐高铁看世博”成为时尚。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也实现了重大跨越。我国铁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铁路自主创新之路,在高速铁路、机车车辆装备、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许多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打造出响亮的中国品牌。
近几年,中国铁路尤其是在高速铁路取得了巨大成就,许多国家将发展高铁的目光锁定在中国。两年来,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团考察中国高速铁路,对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不少国家与中国铁路签订了双边合作文件。一些项目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铁道部成立了中美、中加、中俄、中巴、中南、中老、中泰、中柬、中缅、中伊、中土、中委、中吉乌、中波、中印及中国与中东国家等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有关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出口市场,取得重要成果。通过加强口岸运输组织,发展国际铁路联运,“十一五”铁路口岸运量比“十五”增长了68.2%。
目前,中国铁路相关企业在境外承揽的铁路项目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同金额达260亿美元。铁路技术装备已出口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30多个国家。
回顾“十一五”我们从成功走向更成功,从辉煌走向了更辉煌,展望“十二五”我们信心满怀、自信满满,我们期待着更大的成功与辉煌!
第五篇:辉煌的五年
以科学发展铁路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通过对《读本》的学习,令我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深深的体会到,科学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讲科学发展观,要想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想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想到建立和谐社会,要想到“十一五”规划,要想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模范带头,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还要注重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真本领、真才干。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地同党保持一致,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地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只有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二是要树立起“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三是要当好人民公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德莫过于爱民,行莫过于利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总之,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起,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他人,以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陈锋二〇一二年五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