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涉外经济法部分知识点总结
涉外经济法第一章到第六章知识点部分总结
一 日期、%或其他数字
1、进口许可证的有效期间:1年,在有效期内未进口的,最长可延长3个月(所以最长15个月),未订货的,不可延长;出口许可证的有效期最长为6个月。
2、反倾销:
(1)商务部自收到反倾销调查申请书及证据之日起60天内,决定是否立案。
(2)支持者/(支持者+反对者)>50%,可以启动反倾销调查
支持者/国内同类产品总产量<25%,不得启动反倾销调查
(3)调查期限:12个月,特殊情况最多延长6个月
(4)临时反倾销措施的期限:最长4个月,特殊情况可延至9个月
(5)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的期限:最长5年
3、反补贴
(1)临时反补贴措施的期限:最长4个月
(2)其他的与反倾销的一致
4、保障措施
(1)临时保障措施税的期限:最长200天
(2)保障措施的期限:最长4年,超过1年的,逐步放宽
5、政府信贷
一般利率为2%-3%,期限30年左右,宽限期10年
6、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设立程序
批准:以上四种企业分别为3个月、45天、90天、45天
↓自批准1个月后
申请工商登记(成立日期:营业执照签发之日)
↓30
核准登记
↓
开户
↓
办理纳税登记
(2)出资
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的,该出资比例最高只能为20%。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比例最低为25%。
中外合资企业:一次缴清的,从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6个月内缴清。分期缴的,第一期最低15%,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
外资企业:以分期缴纳,第一期最低25%,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90天内缴清,最后一期在3年内缴清。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自批准书签发之日起90日内一次性缴清。发起人在股份缴足之前承担连带认缴责任。
(3)合营期限的延长
距期满6个月前申请,审查批准机关在1个月内决定批准与不批准。
(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董事会会议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由董事长召集,董事长不能召集的,有董事长委托副董
事长或其他董事召集和主持。经1/3以上董事提议,可由董事长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会会议应有2/3以上的董事出席方能举行。不能出席,可委托其他人代表出席和表决。
(5)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最低3000万元
发起人在商务部批准后30日内到银行开立专用账户。并应在商务部批准证书签发之日起90日内一次性缴足认购的股份。
募集设立的,发起人应在缴足后30日内主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
发起人在公司设立登记3年后才能转让股份
7、加工贸易
(1)《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的有效期为1年
(2)《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规定的出口制成品返销期限不超过1年,其中食糖和棉花等特殊产品大的返销期限不超过6个月。
由于客观原因需延长的,可延长2次,每次不超过6个月。
(3)经营企业核销后30日内报原批准机关核销备案
8、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合同签字5天内报原审批机关备案。该批准机关若认为该合同违反原批准原则,应在签字之日30天内通知修改;若无异议,则合同自签字之日起309、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
(1)土地使用权的最高年限
居民用地:70年
工业用地:50年
科教文卫:50年
商娱:40年
(2)对外商的违约制裁
超过约定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的,可征收土地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可无偿收回。
10、涉外知识产权
(1)优先权期限
专利和实用新型:12个月
外观设计和商标:6个月
(2)《马德里协定》
国际注册商标的期限为20年,可无限续展,每次续展20年
(3)保护期
A 著作权a 公民:生前加死后50年,到第50年的12月31日
b 法人或其他组织:自首次发表50年,到第50年的12月
31B 发明: 20年(自申请日起算0
C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10年(自申请日起算)
D 商标权:10年(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算),续展10年
(4)申请专利时提出优先权申请,应在3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
11、技术进出口
(1)进口
对于自由进口的技术,采用合同登记管理,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应自收到规定文件之日起3日内进行登记,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对于限制进口的技术,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准与不批准的决定,经批准后,应在收到规定的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做出许可与不许可的决定,经许可的颁发许可证,合同自技术进口许可证颁发之日生效。
(2)出口
做出许可或不许可的决定:15日
其他与进口一致。
二 管理制度
1、中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
专营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政府主管部门:能源部
审批机构:商务部
2、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审批机构
商务部
第二篇:注册会计师经济法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
1、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的性质。
注意: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2、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在企业内部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注意: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
3、民事赔偿责任的优先执行:反《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金、罚款,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首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注意1:合伙企业违反《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的,其财产不足以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注意2:公司违反《公司法》的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的,其财产不足以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注意3:上市公司违反《证券法》的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金、罚款,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的,应当首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4、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
注意1:修改或者补充合伙协议,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注意2: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注意3: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普通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注意4: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或者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6、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
注意1: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注意2: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私自转移或者处分合伙企业财产的,合伙企业不得以此对抗善意第三人。
注意3: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公司法
1、变更登记(2)减少注册资本、合并、分立:自公告之日起“45日”后申请变更登记 注意: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减资)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2、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A、出资期限“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3万元),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
注意:
1、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为10万元,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不允许分期缴付。
2、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由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
B、股东会的会议制度
注意: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和主持;董事长不能或者不履行职责的,由副董事长召集和主持;副董事长不能或者不履行职责的,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召集和主持。
C、小公司的特别规定: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1-2名监事,不设立监事会。
注意:
1、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
2、首次股东会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以后的股东会,公司不设董事会的,由执行董事召集和主持。
3、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即公司章程可以对股权转让作出与《公司法》不同的规定。
注意:“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时”的顺序:(1)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公司章程未约定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3)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有限责任公司的损益分配顺序:(1)全体股东事先有约定的,按照约定;(2)未约定的,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合伙企业的损益分配顺序:(1)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
(2)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
4、发起人、认股人缴纳股款或者交付抵作股款的出资后,除未按期募足股份、发起人未按期召开创立大会或者创立大会决议不设立公司的情形外,不得抽回其股本。
注意: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公司“成立”前,可以抽回出资。
5、股东大会的决议(重点)
注意:上市公司在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6、董事会会议每至少召开2次会议,每次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0日前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
注意:合营企业、合作企业的董事会会议每至少召开1次。
注意: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每6个月至少召开1次会议。
7、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
注意:公司为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接受担保的股东或者受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大于1/2)通过。
8、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A、通知债权人
注意:减少注册资本、合并、分立:自公告之日起45日后申请工商变更登记。
B、债权、债务的承担
注意: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与债务人另有约定的,由分立的法人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2009年注册会计师知识点总结6—15章http://.cn 2009-02-23 11:23:21 来源:网络
第六章外商投资企业法
1、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方式: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
注意:
1、仅通过许可证协议方式取得的技术使用权,不得用来出资。
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2、出资期限
注意:
1、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首次出资额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余部分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
2、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
3、外资企业法:注册资本(2007年新增)
注意
1、外资企业的合并、分立导致资本发生重大变化时,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验证和出具验资报告;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2、经审批机关批准,外国投资者也可以用其从中国境内兴办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人民币利润出资。
3、外资企业的经营期限,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由外国投资者在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书中拟订,经审批机关批准。
4、合营企业、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延长经营期限时均应得到审批机关的批准。
4、外资企业的“会计报表和清算会计报表”,应当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进行验证和出具报告。
注意:
1、外资企业的合并、分立导致资本发生重大变化时,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验证和出具验资报告。
2、合营企业的下列文件、证件、报表,应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和出具证明方为有效:(1)合营各方的出资证明书;(2)合营企业的会计报表;(3)合营企业清算的会计报表。
第七章企业破产法
1、破产申请:上诉(重点)
注意:(1)可以上诉的裁定,当事人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债务人的无效行为: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
注意:根据《刑法》的规定,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金。
3、破产财产的收回: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注意:
1、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3万元),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
2、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4、债权人委员会:债权人委员会由债权人会议选任的债权人代表和1名债务人的职工代表或者工会代表组成,债权人委员会成员不得超过9人。
注意: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5人,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1/3。
5、保证人
破产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对债权人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未受清偿的债权,依法继续承担清偿责任。
注意: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重整计划的影响。
2、和解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和解协议的影响。
第八章证券法
1、对违规行为的处罚:证券服务机构未勤勉尽责,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除依照《证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罚外,中国证监会将采取12个月内不接受相关机构出具的证券发行专项文件,36个月内不接受相关签字人员出具的证券发行专项文件的监管措施。
注意: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服务机构未能勤勉尽责,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没收其业务收入,暂停或者撤销证券服务业务许可,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撤销证券从业资格,并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2、上市公司增发股票:
2、最近12个月内不存在违规对外提供担保的行为。
注意:(第九章第5节)应由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必须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提交股东大会审批。须经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1)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以后提供的任何担保;(2)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3)单笔担保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的担保;(4)上市公司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必须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股东大会在审议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议案时,该股东或
受该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与该项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股东大会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3、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最近3年及最近一期财务报表未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所涉及的事项对发行人无重大不利影响或者在发行前重大不利影响已经消除。
注意:
1、首发股票:发行人的内部控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财务报表由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国有资产的无偿划转:中介机构对被划转企业划转基准日的财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不得实施无偿划转。
第九章合同法(总则)
1、可撤销合同的界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
注意: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1)重大误解;(2)显失公平。
2、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最新规定:股东大会
应由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必须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提交股东大会审批。须经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1)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以后提供的任何担保。
(2)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
(3)单笔担保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的担保。
注意:
1、上市公司在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2、上市公司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必须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股东大会在审议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议案时,该股东或受该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与该项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股东大会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3、合并、分立
注意:
1、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2)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2、连带债权人可以由其中一人代表全体连带债权人申报破产债权,也可以共同申报破产债权。
3、连带债务人数人被裁定适用《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程序的,其债权人有权就全部债权分别在各破产案件中申报破产债权。
第十章:合同法(分则)
1、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
注意:(2008年新增)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了偿还期限而借款人不按照偿还,或者未约定偿还期限但经出借人催告后借款人仍不偿还的,出借人可以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
2、租赁合同:租赁合同的期限
租赁合同的期限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间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仍不得超过20年。
注意
1、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时,超过部分无效。
3、行纪合同:行纪人应当“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因此,行纪人对该合同直接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因此,第三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致使委托人受到损害的,除行纪人与委托人另有约定的外,行纪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注意:(1)“代理制度”中的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2)“行纪合同”中的行纪人必须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3)“委托合同”中的受托人可以以“委托人”的名义,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但如果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则负有披露义务。
第三篇:经济法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包括:①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经济管理关系即纵向经济关系。这里主要指国家通过国家机关及其授权组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经济管理关系。②经营协调关系,即专指经济法所调整的那部分横向经济关系。,它包含着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经济竞争关系。③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是指在企业等组织内部各组织之间所发生的一些重要的纵向经济关系和横向经济关系。④涉外经济关系,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⑤其他应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
2、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
3、经济法律事实
(1)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体包括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市场运行调控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社会保障调整关系等。
(3)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机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企业内部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自然人。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物、经济行为、智力成果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权利(经济职权、财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债权、知识产权)、经济义务(履行经济职责的义务、依法从事经营的义务、接受合法监督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义务)
(4)经济法律事实的概念:经济法律事实是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现象。经济法律事实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直接原因。这种现象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3、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公司是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由股东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
特征:营利性、法人性、法定性。
5、公司的种类
主要有三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其中公司制企业主要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者的有限性是指股东都以其出资的多少对公司负责,而没有对公司的债务清偿的无限连带责任。
6、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特征:责任的有限性、封闭性、设立程序较为简便、组织机构的设置比较灵活、人资两合性
7、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条件。(1)股东人数50人以下;(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①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②缴纳出资的期限,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③出资方式,股东可以以货币出资,也可以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物资作价出资,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出资。④货币出资额的要求,全体股东货币出资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3)股东共同制定的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公司住所。
8、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9、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是指其全部资本划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特征:股东人数的限制性、资本的股份化和形式的证券化、责任的有限性、信用基础的资合性、经营状况的公开性。
10、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设立的条件:(1)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需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2)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东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35%;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以发起方式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章程须经全体发起人一致同意。(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6)有公司住所。
11、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12、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与股票
7.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限制。
(1)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2)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3)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情况,早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4)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5)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
13、合同的订立
14、合同订立的程序:
① 要约:要约又称订约提议、发盘、出盘、发价、出价、报价等,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指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做出的包括成立合同的条件、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
补充:要约不同于要约邀请:○1要约是要约人向对方发出的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而要约邀请则是订立合同的准备行为;○2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一经承诺,合同即成立,而要约邀请仅是使要约邀请的向对方获得了信息,该相对方可以向要约邀请人发出要约;○3要约人在要约有效期内,受要约约束,不得随意撤销要约。要约的失效:○1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2受要约人拒绝要约;○3要约人依法撤回或撤销要约。
② 承诺:承诺是受要约人做出的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1、承诺的构成性:○1承诺应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做出;○2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的内容一
致;○3承诺的方式应当符合要约的要求;承诺应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2、承诺生效的时间:承诺自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3、承诺的延迟与迟到: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为延迟承诺;受要约人在承诺
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为迟到承诺。
15、合同生效的要件
一、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法》第9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
(三)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从法律上看,合同之所以能产生法律效力,就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规定。对合法的意思表示,法律赋予其法律上的约束力,不合法的合同显然不能受到法律保护,也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
(四)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16、合同的基本内容:
(一)标的。标的指合同中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二)数量和质量。数量与质量属于基本条款,在合中要标注清楚。
(三)价款或者酬金。价款或酬金同样是合同的基本条款。
(四)履约期限、地点和方式。履约期限是指实现权利及义务的具体起止时间。
(五)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合同的重要条款之一。它是对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预定的惩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合同的顺利实现,同时也是为了一方一旦违约后,能为对方适当弥补损失。
16、合同解除合同的法定解除条件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该合同失去意义,应归于消灭。在此情况下,我国合同法允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消灭合同关系。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此即债务人拒绝履行,也称毁约,包括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作为合同解除条件,它一是要求债务人有过错,二是拒绝行为违法(无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此即债务人迟延履行。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中非属特别重要时,即使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况下,原则上不允许当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应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履行催告,给予一定的履行宽限期。债务人在该履行宽限期届满时仍未履行的,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为重要,如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实现,于此情形,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也应如此。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针对某些具体合同规定了特别法定解除条件的,从其规定。
17、违约责任
复习参考题
1、合同的概念:合同也称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的特征:
①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② 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③ 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或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3、简述合同的主要条款: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和质量4价款或报
酬5履约的地点、期限和方式6解决争议的方法和违约责任。
6、合同解除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尚未履行或未履行完毕之前,因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或者双方的协议,使基于合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
① 合同的约定解除:合同的约定解除,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基于订立合同时的约定或事后的协议而解除合同的行为。
② 合同的法定解除:合同的法定解除,是指合同依法成立之后,在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
行的情况下,一方行使法定解除权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
7、双务合同履行的抗辩权有哪些?
(双务合同履行的抗辩权,是指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权,暂时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
① 同时履行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一方于他人未为对待给付时,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
② 先履行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顺序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③ 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又称拒绝权,是指具有先给付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出现法定情形,不能保证对待给付时,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
8、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① 继续履行:继续履行又称强制实际履行、强制依约履行,是指在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
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另一方有权要求法院强制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义务,而不得以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的方法代替履行。
② 采取补救措施:所谓采取补救措施,是指在当事人违反合同的事实发生后,为防止损失
发生或扩大、实现合同目的而采取的措施。
③ 赔偿损失:违约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应承担的赔偿对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责任。
④ 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规定,一方违约时支付给对方的一定
数额的货币。
18、工业产权的特征
法定性,工业产权需要专门的法律保护。
专有性,也称独占性,垄断性和排他性。
地域性,是指根据一国法律的规定而获得承认和受保护的工业产权。
时间性,也称保护期的有限性。
19、商标权
商标权的主体是指通过法定程序,在自己生产、制造、加工、拣选、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上享有商标专用权的人。
商标权的客体是指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即注册商标。
重点区分:绝对禁止条件和相对禁止条件
20、商标注册的申请、审查和核准
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的原则,规定强制注册的商品有人用药品和烟草制品。申请在先与使用在先相结合的原则。
一份商标一份申请的原则。
优先权原则。
21、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
我国《商标法》第38条规定:“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限期。宽限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该规定表明,在我国注册商标保护期届满前后,注册商标所有人均可申请续展注册,而且不受次数限制。
注册商标的转让,是指商标注册人将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依照法定程序移转给他人的法律行为。注册商标转让的实质是商标信誉的转让。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普通许可、排他许可和独占许可。
22、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一)商标注册人的权利 :
1、使用权:
2、独占权:
3、许可使用权:商标注册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形式,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4、禁止权:
5、设立抵押权:商标注册人有权在经营活动中以其注册商标设立抵押。
6、投资权:
7、转让权:商标注册人有权通过法定程序将其注册商标有偿或者无偿转让给他人。
8、继承权:
(二)商标注册人的义务
1、商标注册人应当对其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负责。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时,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2、商标注册人应当严格按照商标法律的有关规定正确使用其注册商标。
23、专利权
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10年,自申请日起计算。第一题 工业产权的概念
人们对于智力创造成果和工商业活动中的识别性标记依法享有的权利。
第二题 我国法律规定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有哪些?(了解,不会作为简答题出现)
1.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2.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的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3.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4.与表面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相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5.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相似的。
6.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7.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8.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此外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第三题 商标权人的权利有哪些?
商标专用权,商标禁止权,商标使用许可权,商标转让权,商标续展权。
第四题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有哪些?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第六题 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
专利权的主体是指可以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
专利权的客体是指专利法保护的对象,即依法可以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第七题 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1.科学发现。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动物和植物品种;但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授予专利权。
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6.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做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第八题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24、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A、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不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以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
B、不正当竞争特征:(1)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反法律的行为;2)不正当竞争行为是经营者 实施的行为(3)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C、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一)恶性竞争行为:(1)欺骗性交易行为(2)商业贿赂行为(3)虚假广告宣传行为(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5)低价倾销行为(6)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7)诋毁商业信誉的行为
(二)限制竞争行为:(1)强制交易性行为(2)滥用行政权力行为(3)违背意愿的搭售行为(4)串通招标投标的行为
25、《产品质量法》中产品范围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1、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1)《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仅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2)建筑工程不适用《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材料、建筑配件
和设备适用。
(3)军工产品不适用《产品质量法》
(4)因核设施、核产品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产品生产 的禁止性要求。
(1)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2)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3)生产者不得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4)生产者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
品冒充合格产品。
3、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1)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2)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
(3)销售者销售的产品标识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4)销售者不得违反产品质量法的禁止规定。
2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以及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行为,此外,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性消费活动也适用。
2、消费者的权利。
(1)安全权(2)知情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求偿权(6)结社权(7)获得知识权(8)受尊重权(9)监督权
3、经营者的义务。
(1)依法定或约定履行义务(2)接受监督的义务(3)保障人身和吃、财产安全的义务(4)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真实的义务(5)标明经营者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6)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义务(7)提供符合要求的商品或者服务的义务(8)承担“三包”或者其他责任的义务(9)实行公平、合理交易的义务(10)尊重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
第四篇:经济法~知识点
经济法律关系:由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的,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国有独资公司: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
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合并、分离、解散、增
减注册资金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
合同解释:指法院或仲裁机构依其职权对合同文句的正确含义所做的说明
缔约过失责任:又叫做先合同责任或先契约责任,是指在缔约过程中,缔约当事人一方违反
依诚实信用原则所应承担的先合同义务,而造成对方信赖利益损失时所应当
承担的民事责任
企业:由一定数量生产要素组成的,经营性的,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具有一定法
律主体资格的经济组织
企业法:是规范企业在设立、存续和重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独资企业:是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
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组织
合伙: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企业组织形态 普通合伙企业:是指全部合伙人均为普通合伙人,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企
业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是指全部合伙人均为普通合伙人,当某些合伙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损
害合伙企业利益时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的一种合伙企业,实质上仍是普通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企业:由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共同组成,对于企业债务,有限合伙人承担有限
责任,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企业
入伙: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以外的人加入企业中的行为
退伙: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退出该企业的行为
自愿退伙:合伙人基于资源的意思表示而退伙,包括协议退伙和通知退伙两种
法定退伙:合伙人因出现法律规定的事而退伙,包括当然退伙和除名两种
注册资本:企业设立时由设立人缴纳的出资额的总和
投资总额:指按照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建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总和 要约邀请:又称要约引诱,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其目的不是订立合同,而是邀请对方当事人向其为要约的意思表示
要约撤回:指在要约生效之前,要约人使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为了尊重要约人的意
志和保护要约人的利益,只要要约撤回的通知先于或同事与要约到达受约人,就
可产生撤回的效力
要约撤销: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以后,将该项要约取消,使要约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的意思
表示。因要约的撤销网通王不利于要约人,所以只有在符合一定条件时才被允许,要约可以撤销但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与受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到达受约人
先合同义务:指当事人为缔约合同而进行接触时,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所发生的各种说明、告
知、注意及保护等义务
情势变更原则:指合同已发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情势
变更,指示合同的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则显失公平,则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
一般保证: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担保责任的保证
合同的保全:指为防止因合同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的危险,允许合同
债权人代债务人向第三人形式债务人的权利,或则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
人的民事行为的法律制度。
债权人的撤销权:又称保全诉权,废罢诉权,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实施无偿处分财产或以分正常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妨害其他债权实现
时,依法享有的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上述行为的权利
债权让与:不改变债的关系的内容,债权人将其债权转移于第三人享有的现象,其中的债权
人成为转让人,第三人称作受让人
法: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的特征: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法是规定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法律的渊源: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制定的规范性的法律文件的总成,其法律
地位仅次于宪法。法律又可分为基本法律、一般法律
经济法:经济法是国家为了保证经济协调发展而制定的有关干预和调整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和
市场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原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根本准则,有指导作
用
国家适度敢于应当成为经济法的纲领性原则
市场交易的过程由民法进行规范,经济法则主要对交易的结果进行干预和调整。
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归宿,也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和经济立法的终极目标 经济法的渊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及国务院、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或地方政府
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发布的规章、命令、指示,国务院各个有关机关发布的规章、命令、指示也同样是经济法的渊源之一
国家的政策、行政习惯也可以作为经济法的渊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问题作出的指导性解释,对下级法院和检察院具有普
遍约束力
企业法律体系: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私营企业法律制度
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企业登记管理法律制度公司制企业法律制度企
业破产法律制度
有限责任公司:由一定数额的股东共同出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
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股东符合法定人数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东共
同制定公司章程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
公司住所,股东必须向公司缴纳出资。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
资。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
股份有限公司:依法设立,将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
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条件: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
低限额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采用募
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公司住所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是平均划分公司资本的基本计量单位,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 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他人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应当与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订明委托的具体内容、授予的权利范围。投资对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协议如果另有规定的,有限合伙企业可以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
合同的分类:单务合同和双务合同有偿合同与武昌合同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主
合同与从合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订立合同的方式,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要约: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希望订立合同的意思,也叫订约提议。提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收要约一方称受要约人
承诺: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也叫接受提议。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如果当事人以口头形式订立合同,承诺生效时,合同即生效
《合同法》第36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乙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37条:采用合同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合同无效的庆幸: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合同被确认无效后的财产处理: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收归国家所有
同时履行抗辩权:指在双务合同中,在没有规定义务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双方应同时履行,当事人一方在对方当事人不履行或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履
行要求
后履行抗辩权:指在双务合同中,义务由先后履行吮吸,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后履行的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或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不安抗辩权:指在双务合同中,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已经丧失或者有可能丧失履约能力,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中止履行合同义务的权利,又称“中止履行权”
合同担保:为了促使合同债务的履行,保障合同债权的实现,依照法律规定或依当事人双方
协商约定而采取的法律措施
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
债务人转移合同义务的,应当征得债权人的同意
当事人进行合同权利义务一并转让的,应当征得对方的同意
违约金: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在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 工业产权的法律特征: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外观设计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外观设计必须与产品相结合外观设计必须能够在工业上被应用外观设计需要富有美感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第五篇:涉外经济法教学大纲
涉外经济法教 学 大 纲
《涉外经济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涉外经济法 课程负责人: 鲁雁 学时: 32 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及版次:《涉外经济法学》,张瑞萍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教学参考书书名、主编及出版社:《国际经济交往的政府控制》,车丕照著,长春出版社,1996年版;《国际经济法》,郭寿康 赵秀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二、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
涉外经济法学是研究国家在涉外贸易管理过程中所制订的各项制度的一门学科,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法学专业的必修科目之一。
本课程介绍涉外经济法中规定的具体涉外贸易管理制度(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转让)的内容和作用以及维护对外贸易和投资秩序的措施。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涉外经济法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种涉外贸易管理制度的内容,分析各种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能够得心应手地加以运用并不断地完善。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
法理学、民法学,经济法学为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如果没有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本课程的学习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各章节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学生所需掌握的程度。(一般了解,理解和重点掌握)
第一章 导论
1.1涉外经济法的概念 重点掌握 1.2涉外经济法律关系 重点掌握 1.3涉外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理解 1.4涉外经济法的渊源 一般了解 1.5涉外经济法的作用 一般了解
1.6涉外经济法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一般了解
第二章 对外货物贸易管理制度
2.1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管理制度的沿革 一般了解 2.2对外贸易企业管理制度 难点、重点掌握 2.3关税制度 重点掌握 2.4配额制度 重点掌握 2.5许可证制度 重点掌握 2.6商品检验制度 理解 2.7动植物检疫制度 理解
第一节 我国对外物货贸易管理制度的沿革 第二节
一、对外贸易企业的设立及其地位
二、外贸代理制度
第三节
一、关税的概念及作用
二、关税的征缴
三、违反关税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四、普惠制及原产地规则
五、保税制度
第四节
一、配额的概念及意义
二、进口配额制度
三、出口配额制度
四、配额的招标分配
第五节
一、许可证制度的概念及意义
二、进口许可制度
三、出口许可制度
第六节
一、商品检验的概念及意义
二、商品检验的机关及责任
三、进出口商品的检验
四、鉴定业务
五、监督管理
六、法律责任
第七节
动植物检疫制度
一、动植物检疫的概念及意义
二、动植物检疫的范围
三、动植物检疫机构
四、法律责任
对外贸易企业管理制度
关税制度
配额制度
许可证制度
商品检验制度
第三章 涉外技术转让管理制度
3.1涉外技术转让及其管理方式 理解
3.2涉外技术转让合同审批登记管理 重点掌握
3.3涉外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商业行为的管理 难点、重点掌握 3.4涉外技术转让的税收管理 理解
3.5涉外技术转让的知识产权管理 难点、重点掌握
第一节
涉外技术转让及其管理方式 第二节
涉外技术转让合同审批登记管理
一、概述
二、我国对技术进出口合同的审批管理及其完善
第三节
涉外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商业行为 的管理
一、概述
二、我国对涉外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商业行为的管理
第四节
涉外技术转让的税收管理
一、概述
二、涉外技术转让中的避税及其规则
第五节
涉外技术转让的知识产权管理
一、知识产权的关境保护
二、平行进口问题
第四章 涉外服务贸易管理制度
4.1涉外服务贸易及其管理方式 一般了解 4.2涉外服务贸易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般了解
4.3我国对若干类型涉外服务贸易的管理 重点掌握
第一节 涉外服务贸易及其管理方式
一、涉外服务贸易的概念
二、涉外服务贸易的管理机构及管理方式
第二节
涉外服务贸易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最惠国待遇原则
二、国民待遇原则
三、合理保护原则
四、透明度原则
第三节
我国对若干类型涉外
服务贸易的管理
一、我国对涉外金融服务贸易的管理
二、我国对涉外运输服务贸易的管理
三、我国对涉外法律服务的管理
四、我国对涉外广告服务的管理
五、我国对外商进入零售业的管理
六、我国对外商进入外贸业的管理
七、我国对外商进入建筑业的管理
八、我国对外商进入资产评估业的管理
九、我国对外商企业在华常驻代表机构的审批管理
十、我国对外劳务人员外派的管理
第五章 涉外直接投资管理制度
5.1涉外直接投资及其法律概述 一般了解 5.2我国关于外资进入的法律制度 理解
5.3我国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及结构的法律制度 难点、重点掌握 5.4我国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活动的法律制度 理解 5.5我国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税收的法律制度 重点掌握 5.6我国关于境外投资的法律制度 理解
第一节 涉外直接投资及其法律制度
一、涉外直接投资
二、涉外投资环境
三、涉外直接投资管理法
第二节
我国关于外资进入的法律制度
一、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原则和领域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程序
第三节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
及结构的法律制度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基本类型和组织形式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机构
三、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制度
四、外商投资企业的人事管理
五、外商投资企业的变更
六、外商投资企业的期限、终止与清算
第四节
我国关于外商投资企业
经营活动的法律制度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计划管理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
三、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销售管理
四、外商投资企业的财会管理
五、外商投资企业的收益分配及风险承担
第五节
我国关于外商投资企业
税收的法律制度
一、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税收征管的依据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应税种类
三、特殊情况下的税收征管
四、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及其规则
五、避免对外商投资企业双重征税的法律机制
第六节
我国关于境外投资的法律制度
一、境外投资的概念和方式
二、境外投资的审批管理
三、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
四、境外投资企业的工资管理
第六章 涉外间接投资管理制度
6.1涉外间接投资及其法律概述 一般了解 6.2涉外贷款管理制度 重点掌握 6.3涉外证券管理制度 重点掌握 6.4外债宏观管理制度 一般了解
第一节 涉外间接投资及其法律概述
一、涉外间接投资
二、涉外间接投资管理法
第二节
涉外贷款管理制度
一、外国政府贷款
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三、国际商业贷款
四、境外项目融资
五、涉外融资租赁
六、对外担保
第三节
涉外证券管理制度
一、境外发行外币债券
二、发行股票
三、境外投资基金
第四节
对外宏观管理制度
一、外债的计划管理
二、外债的审批管理
三、外债的登记管理
四、外债规模与结构管理
第七章 对外贸易与投资促进措施
7.1对外贸易发展专项基金 一般了解 72出口退税制度 难点、重点掌握 7.3出口信用 理解
7.4境外投资保证制度 重点掌握 7.5对外经济贸易促进组织 一般了解
第一节 对外贸易发展专项基金
一、对外贸易发展专项基金的概念和作用
二、对外贸易发展专项基金的种类
第二节
出口退税制度
一、出口退税的概念和作用
二、出口退税的种类及退税的原则
三、出口退税的企业与物货
四、出口退税的程序
五、出口退税的退税率与退税额的计算
六、骗税行为的法律责任
七、出口退税制度的改革也完善
第三节
出口信用
一、出口信用的概念和作用
二、出口信贷
三、出口信用保险
第四节
境外投资保证制度
一、境外投资保证的概念与作用
二、境外投资保险机构
三、境外投资保险险别
四、对被保险人和投保标的审批
五、代位权
第五节
对外经济贸易促进组织
一、对外经济贸易促进组织的概念
二、对外经济贸易促进组织的性质和种类
三、对外经济贸易促进组织的设立程序
四、对外经济贸易促进组织职责
五、对外经济贸易促进组织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六、对外经济贸易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完善
第八章 对外贸易与投资秩序
8.1反倾销措施 难点、重点掌握 8.2反补贴措施 重点掌握 8.3保障措施 理解
8.4外汇管理措施 理解
第一节 反倾销措施
一、倾销与反倾销
二、反倾销的实体法规定
三、反倾销的程序法规定
四、反倾销的措施的实施
五、反规避措施
六、对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应诉
第二节
反补贴措施
一、补贴与反补贴
二、各种补贴的不同地位
三、征收反补贴税的条件
第三节
保障措施
一、保障措施的概念和作用
二、实施保障措施的条件
三、实施保障措施的原则和方式
第四节
外汇管理措施
一、外汇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二、经常项目外汇管理
三、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四、外汇买卖管理
五、违反外汇管理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