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中医院2013年度中医工作总结
县中医院2013年度中医工作总结
1.县政府农医报销政策给予扶持,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比县同级医院提高5个百分点,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提升。
2.申报国家级中医特设专科:康复科。
3.申报省级特色专科:肛肠科(已得到批复)。
4.县政府对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政策和经济支持,主体楼建设2013年9月份竣工,现正在加紧内外装修建设。
5.2013年康复科重点打造,引进针灸专业研究生一名,制定激励机制,致使该科室业务量稳步提高,同时也为广大病友解除疾病之痛。
6.组织中医中药专家下乡义诊4次,给边远山区群众免费诊治1200人次,免费送药达2万元。
7.医院组织临床医师中药知识培训,培训人员达600人次以上,且派出中医主治医师李新建去卫生局对全县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使广大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掌握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作用。
8.注重中医人才培养,先后派出6名中医卫技人员赴省中医院、省一附院、省二附院进修学习,大大提高了医院中医人才队伍的医疗技术水平。
县中医院2014年度中医工作计划
(略)
第二篇:2014中医院中医工作总结
2014年新民市中医院中医工作总结
2014年,我院在市局、县委及卫生局党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思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坚持从严治党的基本工作思路,把“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举措、开放要有新局面”作为医院工作的指导原则。面对当前医疗市场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认真执行院长责任制,现把我院2014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回顾如下:
一、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突出中医特色
中医院要想发展,必须要有中医特色,在此基础上建立重点专科。2014年以来,我院先后成立了肛肠科病区、中风科病区,增大中医方面的专科建设,提高中医药及非中药诊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我院现拥有一个国家级重点专科(肛肠科)和一个省级重点专科(中风科)。
二、优化人员结构,抓好中医人员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人员配备的相关要求。
近年来我院向政府申请并引进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多名,使中医人员配备趋于合理,全院中医类别职业医师占医师比例达到63%,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76.9%,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的比例为73%。医院领导班子5人,其中中医药人员3人,占比60%。
三、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根据2014年反馈出来的信息表明,虽然收入尚可,但是也存在部分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予以解决。
1、中药饮片使用及中药中医应用率相对较低。
2、我院重点专科为中风科和肛肠科,距中医重点专科要求标准尚有差距。
3、中医药继续教育力度还不够,需进一步加强全体医师西学中的培训及教育。
4、业务用房面积不足。业务用房面积的局限,已经严重阻碍我院的正常发展,目前我院开设的新病区新业务,由于业务用房问题,被迫延期或中断,虽然院方通过加层、合并科室等方式节省空间,但是依然难以解决业务用房的紧张问题。
5、部分医务人员尚未考取执业医师证,存在助理执业现象。中医人才欠缺,目前随着我院老中医年龄的增长,退休后,院内缺乏年轻一代的中医人才,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大中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新民市中医院
2015-1-8
第三篇:中医院中医养生工作总结
xxx中医院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治未病)工作总结
为积极落实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拓展中医药的服务领域,逐步探索建设适应我市中医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我院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中的独特作用,现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已把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治未病)工作纳入2012年工作议事日程并实施。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建设
首先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相关科室主任组成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筹建领导小组。由医务科、科教科、针灸、推拿按摩科、内科等科室负责具体工作计划并制定实施方案。
二、提高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工作的认识
积极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工作(治未病),是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全面继承与创新,进一步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拓展对中医药的新需求,扩大中医药服务的新领域;是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最大程度实现人民健康权益,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重要的生产力基础;是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更好地实现调整后的医学目的;是弘扬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重要行动。
当前,中医“治未病”理念尚未得到普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量较小、面较窄,服务模式尚需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们充分认识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宣传措施,让职工和社会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有新的认识。
三、加强中医队伍建设
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做好相关人员专业培训,为选拔培养更多的具有中医理论造诣和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推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工作,我们开办了培训班并根据“治未病”学科的特点,边实践、边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按照国家和省“治未病”人才的规范化培训要求,参加掌握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人员40人次。现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人员7人,其中主治中医师4人、康复医师2人、护士1人。
四、加强宣传工作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治未病)工作不是一种纯粹的医学行为,而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社会工程。加强宣传工作有助于提高社会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气氛。同时有助于增强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发展、提高中医药的社会地位有着积极的作用。医院专门成立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宣传部门,通过下乡镇、进社区发放宣传材料800份,向社会一些知名人士、退离休老干部赠送由我院主任中医师陈xx编撰的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宝命全形十讲》一书150余册。我院退休主任中医师李鸿娟同志根据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通过本地电视台宣讲中医保健“治未病”知识3期。通过以上宣传活动,社会和广大居民对中医保健“治未病”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认可,并积极参与其中。
五、构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工作平台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按照《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充分利用本院现有的“有人才、有平台、有人气、有效果”等优质资源,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区域设置和相关设备设施的配备。我院以内科、针灸推拿科为平台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针灸推拿科工作面积159平方米,咨询指导室15平方米,有独立消毒室,服务设施能满足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需要,开展的服务项目有咨询指导、针灸、按摩、艾灸、贴敷、拔罐、刮痧、熏洗等。
六、“治未病”工作
1、积极开展体检工作:通过健康体检,并予以相应的健康教育,使人们掌握一定的健康保健、养生知识,预防疾病,同时早期发现疾病进行干预治疗,全年共体检11443余人次,在体检大厅内悬挂了内容丰富体质辨识、四季养生等“治未病”宣传资料,让体检者认识、了解“治未病”的知识等。深受体检单位和体检个人的好评,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开展冬病夏治的工作:针灸科、儿科等在三伏之时,开展了冬病夏治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中药帖敷、埋线等,减少病人的复发。
3、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积极与相关专家联系,深入社区,为社区举行健康讲座两次;举行糖尿病健康讲座两次;为本市离退休干部职工举行养生讲座一次;入冬前专门在本市电视台举办冬季养生讲座一次;建立健康档案,宣传中医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方法。
七、今后的打算
1、继续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在现有人才基础上,鼓励具有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执业医师,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培养一批中医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引进1—3名具有预防保健康复基本知识、掌握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人员。
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对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中医医师,进行中医“治未病”理念及其内涵、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内涵、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知识与技能以及服务基本要求等方面的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理解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主要内涵、了解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意义、掌握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技能。
2、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积极与相关专家联系,深入社区,为社区举行健康中医养生讲座;根据不同季节为居民举行养生讲座;宣传中医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方法。
3、开展食疗药膳、膏方服务指导工作:食疗历来是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我院为更好的发挥中医药膳食疗的影响,积极利用医院优势,根据病人的需要,按照中医辨证的理论,专家指导配方,使中医药食疗更加丰富,满足了特殊病人的需要。
4、开展药浴工作:中药熏蒸、汗蒸、湿蒸等,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健康意识提高,防病保健意识增强,对此类的要求逐渐增多。我院将专门选派了两名康复治疗师外出进修学习,开辟了传统药浴服务工作。
第四篇:酒泉市中医院2007年中医工作总结
酒泉市中医院2007年中医工作总结
酒泉市中医院成立于1986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康复、急救和制剂为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院。医院现有床位200张,住院病区10个,下设2所分院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有4个市级重点中医特色专科,1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
今年是“医院质量管理年”的最后一年,我院仍以“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为主题,全面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率先意识、创新意识、机遇意识,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内部管理,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现就我院2007年中医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成各项指标情况:全年共收治出院病人
人次,门、急诊病人
人次,手术
人次,病床使用率
%,全年医疗业务收入
万元,药品收入
万元,财政补助
万元,总计
万元。
二、狠抓医德医风,提高服务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一是医院始终把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放在重要位置。二是建立健全医德医风教育和制度教育,牢固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坚决杜绝收受患者红包、物品等现象的发生并加大处罚力度。三是医院对18个涉及医德医风方面的内容以问卷的形式向病人进行了满意度的调查,对不满意的方面及时进行了整改。四是针对医德医风中存在的问题,每个人针对自己存在的不足,撰写了自我剖析材料和整改措施,并在科室会议上进行了剖析整改,同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相互评议,院领导分工深入各科室督察点评,以促进医德医风的根本好转。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医疗科研水平
1、在人才培养上,医院今年选派中医骨科1人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修学习骨伤专业,以添补重点专科的人才缺乏;选派1人到甘肃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腹部B超和彩超,以提高我院超声的诊断准确率。
2、积极邀请院外专家来院进行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今年邀请甘肃省中医院风湿科主任张延昌主任医师来院进行风湿病新进展的讲学,并举办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予Ⅰ类学分8分。同时邀请第四军医大学骨科朱庆生教授来院行膝髋关节置换术,已手术成功置换4例,并与其长期合作。
3、在临床科研上,医院鼓励职工积极进行科研活动。今年医院有1项科研项目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获区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甘肃省
奖。
四、加强中医专科建设,提高特色服务能力
今年,我院始终坚持以突出中医特色为主,专科兴院,科技强院的发展策略,加大了特色办院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发展,使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院的风湿专科成立于1986年,2001年被甘肃省中医管理局确定为首批“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甘卫中发〔2001〕201号)。风湿专科设床位30张,配有风湿治疗仪、多功能药物蒸汽熏洗治疗机、经络疏通仪、神灯、脊柱牵引康复床等设备。今年医院确定了风湿专科的学术带头人为王世彪副主任医师,每周二进行副主任医师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诊断和用药,利用中医特色疗法,如熏蒸、药浴疗法,并配合特有的麝火疗法和离子导入及针灸、按摩等治疗风湿病,疗效显著。截止今年10月底,风湿专科门诊人次为
人次,比去年增长
%,住院人数为
人,比去年增长
% 另外,今年我院的糖尿病专科、中医肛肠科、中医骨伤科、针灸专科被酒泉市卫生局确定为酒泉市重点专科。糖尿病专科每月28日为糖尿病病友协会的会员举办一次糖尿病知识讲座,增强了糖
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和防病意识;中医骨伤科邀请了第四军医 大学西京医院朱庆生主任医师来我院指导工作,实施关节置换手术,共做了
例手 术,费用低,减轻了广大关节病患者出外就医的经济负担。针灸理疗(新城、北街、东街分院)
五、强化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今年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健全了医院各级各类管理组织,全员强化了质量和安全意识,要求不断提高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以及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杜绝医疗纠纷隐患的发生,从而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真正能够享受到放心、安心、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是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重点是要求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逐步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三是加强了急诊能力建设,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四是加强了医技管理的“质量关”,医院实行了每年对医技科室检查设备由市质检部门校核的制度,以确保设备检查的准确性;同时还加强了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对检查结果进行了严格的环节质量控制和终末质量监控。医院每年选派相关人员参加全省质控会议。
五是规范了血液管理,实行了成份输血,使临床用血更趋合理,有效的杜绝了非法自采自供血液现象的发生。
六是规范了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
七是加强了毒麻、精神药品的管理,并对毒麻和精神药品处方权进行了人员限定,对相关人员同时进行了《麻醉药品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的培训。
八是医院严把药品进入关,切保药品质量的安全,要求对过期失效的药品及时清理销毁。九是医院领导形成了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的制度。
总之,2007年我院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个别科室医务人员的思想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医德医风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从医之风险意识需进一步提高。三是医院内部的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四是医院化解债务的进程需进一步加大。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大连市中医院2010年中医工作总结
2010年中医工作总结
一、继续巩固现有专科专病建设成果
制定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针对重点病种优化中医诊疗方案,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运用在临床工作中,并进行疗效评价。进一步分析中医治疗的难点并提出解决难点的思路和措施。临床科室进一步优化29个单病种诊疗规范,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
二、做好继承工作
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掌握本专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并做好学习笔记,做好总结工作。协助中医处开展我市“第一批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我院共有指导老师7人,学术继承人15人,继承工作已于3月正式启动,共组织培训12次。
三、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医”发展战略,不断探索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新药物,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
我院共申报 1项科研项目,该项目被评为局级科研课题。申报市科技进步奖1项,该课题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申报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海参生物活性物质对阳虚动物骨髓干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目前正在评审中。在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鹿茸活性成分对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和《海洋药物—海参生物活性物质分离及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两项课题,正在进行活性成分化学结构分析、鉴定中。完成了国家中管局“全国名老中医专家(李寿山)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
申报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项(中医皮肤病、中医心血管、中医肿瘤、中医脑病、《内经》理论研读及临床应用、正治八法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培训班),1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医护理)及2项学术活动,其中2项学术活动已结束,其他培训班将陆续进行。
四、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中医特色治疗 在消化病房增加风湿免疫病床位,并开设中药熏蒸室1间,突出中医特色治疗,吸引更多风湿病患者。完善中医骨伤病诊疗体系;完善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针灸操作规范,在针灸、中医治疗方法上有所突破。继续开展中药熨烫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西药利水驱邪、中药扶正固本治疗肝硬化腹水;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炎、哮喘、鼻炎、咽喉炎等特色疗法;为提高中医治疗肿瘤病的疗效,细化中药足浴、手浴疗法等。全院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71项。
五、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做好特色品牌宣传
(一)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及相关文件要求。召开党委扩大会,研究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制定《大连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在全院开展“弘扬中医药文化,倡导人文关怀”的主题实践活动。
(二)在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扩大社会影响。制作《职工文明手册》,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工作流程、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
(三)将历代中医名家李时珍、孙思邈等的画像和医训制作上墙,提高中医药文化氛围。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宣传单、电脑大屏幕滚动等各种宣传工具,加大中医药文化及医疗保健知识宣传力度。
(四)制作有关中医药知识的宣传板80余张;发放有关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图册1000余册;发放通俗易懂、科学实用的中医药基本知识的宣传单10000多份;通过院报、宣传单、新闻媒体、社区义诊等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我院的中医特色治疗专科,完成了消化内科和皮肤科的专科宣传和专家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中医保健意识,达到吸引更多病人到中医院就诊的目的。
(五)抓好惠民送健康活动,利用义诊、下乡、扶贫等各种形式,为群众和患者传送防病治病的科学知识和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中医在“治未病”中发挥作用。今年分别到瓦房店老虎屯及葵英街道辖区居民进行义诊,共诊治及接受咨询130多人,发放常用药品20余种,计人民币3065.75元,减免诊疗费600余元,为贫困家庭捐款达1600余元,发放健康教育处方500余份。根据卫生局《关于印发大连市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2010年下半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到普兰店市中医医院进行实地考察,签订支援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并委派3名高职称医师支援,3名医生共开展21次讲座,并带去贴敷、针灸等中医诊疗技术。另外受大连市卫生局的委托,接受大连市农村地区中医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共计30人,完成了首批培训任务。
六、继续抓好“三级三严”的培训和考核,夯实基本功 购置临床穿刺模型,组织临床各科医生进行培训,上半年对腰穿、胸穿、静脉穿刺进行培训,下半年逐项进行考核。为提高急诊急救水平,举行急诊急救培训并根据我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演练。考察首诊负责制、会诊制度及抢救制度等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为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夯实基本功,对全院医生进行方剂考试,并举行中医药知识竞赛,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共组成19支参赛队伍,通过预赛有6支队伍进入决赛。通过竞赛,提高了医护人员中医药知识水平,增强了我院学习氛围。
护理部制定院科两级培训计划,以中西医基础护理知识、专科护理知识为主,通过小讲课、查房、考试等形式,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上半年组织护士进行基础理论知识考试。中西医护理技能操作培训是护理工作培训的重点,按照计划每月培训2-3项,实行护理部、科室两级培训考核,6月末举办了“大连市中医院护理岗位技能竞赛”,有35位选手参加了竞赛,最终评出6位优秀选手。
七、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1、在《大连市中医医院效益工资分配方案》和《大连市中医医院奖惩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科室分配系数增加1%;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科室分配系数增加0.5%,实行年末一次性发放。草药自制药比例每降低1%,扣科室系数1%,扣科主任职务津贴300元”。2009年年终表奖中,对门诊中药饮片收入前十位的个人进行奖励。鼓励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中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
2、医院坚持实施“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的人才工程,对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所授予中医名医荣誉称号者,分别享受100-500元院内津贴。
八、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重要指标
根据《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制定《科室考核管理办法》,制定《科主任任期目标责任状》,将“草药自制药比例、中医治疗率、辨证施治优良率、抢救中医参与率、重点专科建设工作、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重要考核指标,逐月考核,对没有完成各项指标(特别是药品比例、草药自制药比例)的科室,按照《大连市中医医院奖惩办法》进行处罚,体现在每月的效益工资考核中,年末对“科主任任期目标达标优胜单位”进行通报奖励。
九、中药药事管理
(一)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1、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等。
2、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制度。严把饮片质量关,由主任中药师担任质量验收负责人;严格执行调剂复核制度,由主任中药师、副主任中药师进行复核;煎药室由主管药师负责,煎药人员都经过医院统一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资格。
(二)严格执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1、中药饮片采购质量管理制度及验收制度健全并认真落实,有完备的进货质量验收记录。
2、建立中药饮片调剂工作制度、中药调剂操作规程,严格处 方审核,调剂复核率100%,单剂重量复核率100%,每剂重量误差小于±5%。
3、部分饮片品种使用小包装。
(三)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为配合临床医院投入40万元资金,对煎药室进行改造,使煎药室布局、流程更加合理,完全达到《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的要求,满足了临床煎药需要。
截至11月30日,药品销售达4330万元,共调剂中草药处方93362张,644556付,中草药销售1663.3万元,占药品销售的38.4%;煎药402140付、57685人次,占草药总处方的61.8%,煎药收入1316535元;门诊调剂中西药处方106552张。
十、问题和不足之处
1、由于中医医院以药物治疗为主的专业特点,虽然总收入逐年增加但纯收入不多,加上职工工资连年上调、补发,资金运转日渐困难。一年来医院在没有大修大购、设备基本未更新的前提下,截止11月底亏损近900万元。
2、随着住院患者的增加,越发暴露出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不高的问题,尤其缺乏急危重症救治的高层次人才。还存在很多医疗隐患。
3、部分专科专病的中医特色治疗还没有形成优势。
4、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还需进一步加强。
5、下半年解放路青云街动迁,9月份后对医院影响很大,门诊量平均每天下降约100人次左右。
大连市中医医院 2010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