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化成长3.0读后感
《数字化成长3.0》读后感
《数字化成长3.0》是著名的新经济学作家、趋势大师唐.泰普斯科特在1998年出版了《数字成长》后进一步探索研究,收集大量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从语言N世代的到来,到接触,近距离研究N世代的行为、特性,从而借由2008年出版的《数字化成长3.0》向世界宣告,N世代已经来到并终将成为新世代的领军人物。
作者简介
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出生于1947年,加拿大籍,是全球著名的新经济学家和商业策略大师,被誉为“数字经济之父”以及“趋势大师”。在1993年创办了新范式(New Paradigm)智库,研究突破性技术在生产率、商业效能、竞争力等方面的商业应用。他也是世界最受追捧的商业演讲人之一,《财富》500强企业中超过半数的CEO们,曾聆听过他的演讲。其中包括许多重要人物,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IBM总裁郭士纳、微软前总裁鲍尔默、Google公司CEO施密特等等。他的著作包括畅销书《数字经济蓝图》、《维基经济学》和《数字化成长》等。
时代背景
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美国冷战时期后开放的军用网络设备即互联网的雏形,现代的信息系统及信息平台的发展是当时的人类所不能想象和预计的。信息经零壹数字化整合后配合网络的力量,传统的传输方式瞬间转换为三维网状交错模式,多点切入互动传输的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信息转换渠道和模式。同时互联网的接入模式从最初的拨号到宽带到将来的光纤无线,每一次速度的提升都是又一次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大爆炸。从二十世纪末的网络大发展涌现出的大量优质门户平台搜索引擎至二十一世纪初的Web2.0的概念被正式提出,网络交互模式的研发及网速的提升不断改变用户端的实用习惯,从而影响网络端的设计和功能实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一代人应运而生,他们被称为N世代(Net Generation),他们出生于1977年-1997年间占美国人口的27%。人口的数量结构是对经济和商业发展有根本性影响的,并且这代年轻人已经开始进入社会,最大的N世代成员已三十而立,成为目前社
会的中流砥柱。数字科技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世界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是有史以来掌握信息最多、也最活跃的一代,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的环境使他们也成为真正具有天生全球化思维的一代。当他们开始大规模涌入就业市场、消费市场和社会的各个角落时,将给世界人口、媒体、购买、协作、教育、管理和政治等诸多方面,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和改变呢?
本书的作用及意义
在上述的时代背景中,本书作者唐.泰普斯科特在十年间先后出版了《数字化成长》及《数字化成长3.0》旨在研究N世代这群人的各种特性,讨论社会对于他们的各种评论和看法,用科学数据和近距离观察、抽样调查以及对于作者自己一双儿女的细微观察中,客观地揭示出这代人的不同之处。在1998年编写了《数字化成长》后,作者受到社会各界的追捧,但作者没有就此止步,他发现短短几年间网络和这代人的发展已大大超出他在该书中的预测。10年后,成年的N世代就生活在这个高速运转、沟通无限的世界里,已经切切实实地对整个世界的运转带来了影响。于是为了了解这代人的真实面貌,作者利用自己公司的强大市场调查的资源的在2004-2006年开展了一次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调查。这个大型机构资助的研究项目耗资400万美元。我们采访了600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N世代年轻人,得出了40多份研究报告,并编写了《数字化成长3.0》用于和大家分享。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拨开这代人身边的迷雾,告诉世人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指导我们该怎样向他们学习区改善我们的体制和社会。N世代出类拔萃的协作精神对21世纪的商业至关重要,在看到这一点之后,用人单位可能会考虑改变自己的人力资源和管理方式。传统的教师上台授课的方式和N世代格格不入,在看到这点之后,校方也许会考虑改用指导性的教学。”
总而言之,如果你是N世代的父母,这本书帮你建立更紧密的亲子关系;如果你是N世代的老师,这本书为你搭建互动性更强的教学平台;如果你是N世代的朋友,这本书替你找到友谊更加牢靠的捷径;如果你就是N世代中的一员,这本书也许比你还了解自己。
重点内容概览
本书总共分为三个部分9个章节,第一部分“见见21世纪的N世代”,分别介绍了N世代的定义:美
国的四代人(参考于书中17页)(美国2008年人口为301621157人)
婴儿潮一代(Baby Boomer):1946年1月-1964年12月,19年间有7720万人出生,占美国人口的23%
X世代:1965年1月-1997年12月,21年间有4490万人出生,占美国人口的27%,也称为生育低谷一代。
N世代:1997年1月-1997年12月,21年间有8110万人出生,占美国人口的27%,也称为Y世代。
下一代:1998年1月至今,10年间有4010万人出生,占美国人口的13.4%,也称为Z世代。
N世代的八个标准:
1.自由:从行动自由到表达自由,他们做什么都想要自由。
2.个性:他们喜欢定制、个性化。
3.监督:他们是新的监督员。
4.正直:他们买东西和求职的时候要公开、公正、公平。
5.协作:这代人注重协作与关系。
6.娱乐:N世代想把娱乐融入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
7.速度:N世代需要速度,不仅仅在玩网络的时候是这样。
8.创新:他们是创新者。
第二部分“不受体制禁锢的N世代”,具体讲述了N世代成员在学习,职场和消费中的行为表现。
作为雇主或者经理人,N世代在工作中注重协作,打破了登记的限制,强迫公司反思对于招聘、薪酬、发展以及人才监管的方法。我坚信,随着大批人员离开大公司自己创业,管理本身的意义在改变。
作为消费者,N世代想成为产销者——他们愿意和制造者一起创新。品牌这个概念因为他们在不停地变化着。
在教育中,他们把教学的中心从老师授课变成同学之间的协作。
在家庭里,他们已经改变了家长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已经俨然是互联网这件大事上的专家了。
第三部分“不被社会束缚的N世代”,讲述了N世代在民主政治方面的出色表现。
作为公民,N世代已经逐步改变了政府的服务方式和接受情况,改变了大家理解公民权益
和民主基本规则的方式。想要改变社会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在公益活动、政治参与方面大有可为。N世代参与政治比以往任何一代都要积极。
由于有了联通世界的互联网,因此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他们的公益行为正成为一种新颖而更加有力的社会行动主义。
最后作者使用大量的篇幅为N世代的种种负面的评论来平反,在他眼中看到的不是一群注意力不持久、不会和人交往被宠坏了的“对屏幕上瘾的年轻人”相反,他发现了一个个用革命性的新方法去思考、工作以及社交的新鲜生命,一群能扛起建设国家社会重任的新一代。
此书的研究方式及逻辑
唐.泰普斯科特善于运用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利用自己创立的市场调研公司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发起一波又一波的针对年龄、兴趣、行为模式的调查,从而为N世代的各种角色扮演收集了大量的科学依据。相对于针对于一些个别事实现象而妄断总结的著作而言,唐的客观阐述论证更为令人信服。同时,唐并不是单纯的数据崇拜者,他真正接触N世代的各种代表人物,知名的、普通的、优秀的、平凡的,并从自己的两个孩子入手,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观察他们的思维模式,善于沟通排除干扰,找寻到所谓的事实真相。
书中各篇章节中很少出现定论,更多的是用例子和数据引起读者的思考,启发读者用心去观察了解身边的N世代。用不同方式对待处在不同位置角色的N一族。设身处地去制造一些实地场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严谨的研究模式配合深入浅出自然地表述,让读者很快能接受到书中想要表述的实质问题,并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
作为N世代一员的我读完这本书对作为N世代一员的我可谓豁然开朗,很多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因为网络时代而带来的优势及不足都被挖掘出来,让我思考如何可以更好地利用身边的资源和改善那些网络弊病。
面对父母嫁人,我会更多地将网络技术数字化力量介绍给他们,使他们更能明白我每天通过电脑在做什么,更透明化。
面对领导同事,无论是不是同一代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是我们大家都能受惠的媒介,消除彼此的隔阂,并替其他同龄人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最大化这个平台给我们的有利面。
面对客户市场,了解他们的使用习惯也能更好的帮助产品做推广宣传,运用Web2.0的互动平台更好的沟通及互相学习。
在这样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敞开心扉积极接受新科技,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并能生活得更有质量。
第二篇:《营销3.0读后感》
《营销革命3.0》读后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消费观念开始悄悄的改变,想拥有的产品,并不是真实需要使用,而是更注重产品的创意性、时尚性甚至只是希望拥有这个品牌而不是产品,读了科特勒《营销革命3.0》,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
科特勒教授将营销的改变划分成了三个阶段:营销1.0时代,即“以产品为中心的时代”,这个时代营销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销售,一种关于说服的艺术;第二个阶段是营销2.0时代,即“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企业追求与顾客建立紧密联系,不但继续提供产品使用功能,更要为消费者提供情感价值;目前的营销3.0时代,即“人文中心主义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中,营销者不再仅仅把顾客视为消费的人,而是把他们看作具有独立思想、心灵和精神的完整的人类个体,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它的企业责任感息息相关。营销3.0的时代,企业的内部,服务理念、价值观、使命是利益相关者沟通的中心内容。企业与每一位员工都要拥有共同的企业愿景,来共同挑战不同难题,承担解决各种问题的责任。企业与相关合作伙伴也需要共同的目标,成为共同呼吸的有机体,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如今营销3.0的时代,客户的消费选择不会只听商户自己的介绍,因为同类产品的选择性太多,每一个产品宣传自己产品都是优秀,久而久之企业对产品的宣传,只是给客户做一小部分的参考,客户开始积极主动的从各个网络平台、其他客户的评价等等,全方位的了解产品信息,寻找吸引
自己消费的理由。而企业的营销也必须随着客户的消费观念,与时俱进,我们的宣传不能停留在单方面的,我们和消费者站在一起,随时与他们沟通,听取消费者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想法,让越多的消费者参与进来,随之让消费者又会去带动另一批的消费者,那么我们的客 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中国特有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发展已经和消费者有了进一步的紧密联系,我们如何更好的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将会是永远的课题。
第三篇:小时代3.0读后感
终于将这本书干光了,当初为了等这本书,可是等了很久呢
结局是我不想得到的悲剧,原本大团圆结局的美好幻想却在翻到官洺和林萧时被打破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把所有人的梦都打碎了,有人猜测说这是宫洺放的火,确实,宫洺有理由放火,当一切的一切,我只想留给小四,当看到大结局时,我的心像是压上了一块大石头,闷闷的,想说又说不出来,想哭又哭不出来,或许这就是人生吧,天灾人祸,为什么不去在活的时候,好好珍惜你身边的人呢
喜欢顾里的霸道,喜欢她的强势,喜欢她伪装在强硬背后的温柔,为了朋友挺身而出,虽然,他对南湘说的那句打狗还得看主人,让我笑了好久,也让林萧郁闷了好久,让他明白了,吵架时没有一个人智商是正的,小时代3.0读后感,读后感《小时代3.0读后感》。还有面对癌症时的那种毫不在意,却在手术室,痛哭失声。
喜欢如如的傻气,喜欢她看帅哥时的色迷迷的眼神,总是用奇怪的形容词让人摸不着头脑,傻傻笨笨的,以至于自己酒醉醒来,在桌子上划了一个大口子,还不知道,也许她是顾里他们一行四人中最幸福的那个人,虽然没有男朋友,虽然没有很好的家世,但是有很好的父母,虽然没有较好的面容,但是有单纯的性格。
南湘么,是有点不喜欢的,不喜欢她的隐忍,不喜欢她认为卫海背叛时的不争,不惜欢他的雍容华贵,摇身一变没有人认识她
林萧,就不多说了,虽然条件不是四个人里面最平的,却是最多男人爱的,恩,不知道为什么呢。0
11·15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我永远都记得
第四篇:小时代3.0结了读后感
好吧我承认我题目很烂
四爷在不动声色之间把你的心给活活扯烂了,我那种看完第一次就哭第一次,再看第二次还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感觉你懂吗?太难受啦,我的心都快揉烂了,那些人,那些曾经活在这个故事中的人都死了,而且最后整个回忆录,我看得很心碎啊!第一次看完我哭的稀里哗啦的,比看悲伤逆流成河还痛苦,小时代3.0结了读后感,读后感《小时代3.0结了读后感》。可是第二次,第三次,以后每一次在看时,都觉得心被扯得难受,很想哭,但怎么也哭不出来。我的天呀,太痛苦了啊!!
那是个表面灿烂美好,镶金带银的时代,却是冷酷无情,杀人不流血的锋利时代。
四爷你太虐了!!
五年的期待终于完结,可惜集体便当。不管怎样,我很喜欢这个结局,希望大家也能读一下小时代,真的不错!
第五篇:《小时代3.0刺金时代》读后感
《小时代3.0刺金时代》读后感
——44班董承胜 作为百万畅销三部曲的完结篇,《小时代3.0刺金时代》继续讲述林萧、顾里、南湘、唐宛如四位主角,以及顾准、简溪、顾源、宫洺、周崇光、Neil、卫海……这一群人,他们挥手作别青葱校园,日益融入生活的滚滚洪流之中的迷失、怅惘、怀念却又不能不勇往直前的故事。秉承前两部对生活的调侃以及嘲讽,于幽默捧腹之中,别有一番面临人生的积极姿态,与前两部不同的是,随着主人公的成长历练,故事的复杂程度愈益加深,故事的展现层面也得到一个质的拔高,而前两部埋下的伏线更是一一引爆。最终,故事结束在一个令人难以相信、难以接受的结尾里,令人无限感慨。
作者郭敬明在《小时代3.0:刺金时代》的创作中,又一次展现了对多种文字风格的完美驾驭能力。他以全新的叙事风格和敏感而细微的笔触,将当代青少年、大学生、都市白领的生活和情感故事集中、加工、娓娓道来,从小角度展现了作者对整个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很喜欢他的风格,他的作品,读后依然有很多感慨。
林萧、简溪、顾源、顾里、南湘、唐宛如……五年间,他们已然成为陪伴我们这些读者度过青春时期的伙伴,他们仿佛活生生地站在读者身边,呼吸着,微笑着,与每一个人共同欢乐,共
同哭泣。故事有终结的一天,然而人物却能跃出故事,在我们心中长长久久地鲜活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时代3.0:刺金时代》是每一个读者的小时代,它永远也不会完结。几个主角的死让我很感慨,结尾突然的一场火,几乎烧掉了5年的所有,一开始真的不能接受,也不敢接受,感觉不是他应该有的一个结局,或许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看法,都有他不同的理解,但结局只有一个,它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现实的生活,也是充满了悲欢离合,大团圆的结局一般都是在电影里,言情小说里,而我们真实的世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失望也好,愤怒也好,伤感也好。这些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对我们的意义,这就是小时代的魅力.他们的故事,结束在一个让人难以相信的结尾里——他们的故事,也注定只能以这样的一个结尾,作为落幕。当你翻过这本书的最后一页,也许你会觉得仿佛将一个时代也轻轻翻过,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你以上帝的姿态,带着最后夕阳的热度,将每一个人的面容重新抚摸了一遍。他们陪伴了我们五年的时间,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悲哀,他们的欢乐,像一根根棉线,编织进了我们的生命里,再也无法剥离。
这是属于他们的,最后的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