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局文件

时间:2019-05-13 22:3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监局文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监局文件》。

第一篇:银监局文件

附 件

大连银行业从业人员柜面业务和授信业务操作

五十六条禁止性规定

(征求意见稿)

一、柜面业务类(29禁)

现金业务(8禁)

1.严禁超越授权范围办理业务。

2.严禁违反“先收款后记账,先记账后付款”原则处理收、付款业务。

3.严禁离开岗位不退出业务操作界面或不加锁保管钱、章、证、预留印鉴等重要物品。

4.严禁代客户保管现金、卡、折、单、印章等重要凭证及物品。

5.严禁代客户签名、设置/重置/输入密码或办理电话银行业务。

6.严禁在柜台办理现金业务时向客户推销保险、理财产品或将保险、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混淆销售。

7.严禁在现金区办理本人业务和将非工作用物品带入现金区。

8.严禁明知或应知是违规办理的业务时不抵制、不报告。金库、业务库(3禁)

9.严禁单人开关库或单人保管钥匙、密码。

10.严禁单人办理现金出入库或不执行出库审批、入库交接手续。

11.严禁办理日结时由会计主管或柜员单人清点尾箱。上门收款(3禁)

12.严禁违反“双人办理、钱账分管、交叉复核”原则办理上门收款业务。

13.严禁代客户填写或更改存款、取款、转账等业务凭证。

14.严禁携带预盖印章的业务凭证或业务用章上门服务。印、押、证管理(4禁)

15.严禁使用他人名章、操作卡、密码、业务印章、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等进行业务操作。

16.严禁超限额领用重要空白凭证、跳号使用重要空白凭证或在重要空白凭证上预盖印鉴。

17.严禁向加盖预留印鉴不全、不符或购买人身份不符的客户出售重要空白凭证,严禁代客户购买重要空白凭证。

18.严禁对构成支付要素的印、押、证不实行分管分用。账户管理(5禁)

19.严禁未经有权人审核由前台操作人员一人办理账户开立。

20.严禁为正式开立不到3个工作日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办理付款业务。

21严禁通过本人账户为客户办理资金划转、套现等业务或利用客户账户过渡本人资金。

22.严禁未经批准复制客户资料信息或外借客户账户资料,严禁伪造、变造或恶意涂改客户资料信息。

23.严禁对账人员以对公记账人员打印的对账单与企业进行对账。

权限卡或密码管理(2禁)

24.严禁一人持多张柜员卡或串用、混用、超权限持有柜员卡。

25.严禁不执行定期更换密码或操作口令要求。

自助设备管理(4禁)

26.严禁单人办理自助设备现金的领取、上缴、装钞、卸钞或进行清点库存、钞箱检查工作。

27.严禁在没有视频监控的情况下进行自助设备现金业务操作。

28.严禁由同一人管理同一自助设备保险柜钥匙和密码。

29.严禁自助设备保险柜钥匙用毕不入库(保险柜)保管。

二、授信业务类(27禁)

贷款“三查“(8禁)

30.严禁授信工作人员未经本单位合规培训和考核直接上岗。

31.严禁以资料审核代替实地调查方式进行贷前调查,不得放松对客户的调查和对客户资料真实性的验证。

32.严禁对授信工作人员的贷前调查报告不加验证地采纳,不得缺少对授信工作人员的尽职情况独立验证、评价和报告环节。

33.严禁以化整为零等方式越权或变相越权进行授信,不得人为干预程序或减少程序进行授信。

34.严禁在授信条件发生变更或未完全落实授信条件的情形下实施授信。

35.严禁放松甚至放弃对授信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控。

36.严禁忽视对抵(质)押物的定期价值评估,不得以中介机构的保管约定替代银行的贷后检查和管理。

37.严禁通过展期、虚构企业财务指标或夸大非财务因素等形式掩盖贷款风险隐患,不得随意上调贷款风险分类。固定资产贷款和项目贷款(7禁)

38.严禁为资本金不足、不符合国家产业、土地、环保等相关政策、投资主体资格和经营资质不健全的项目发放固定资产贷款。

39.严禁对存在囤地、捂盘惜售等行为的房地产开发商发放贷款。

40.严禁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或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用于缴交土地出让金的贷款。

41.严禁对新增中长期贷款采用“整借整还”的还款方式,贷款到期后不得随意或重组。

42.严禁在借款合同中不约定或不明确约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及其他重要事项。

43.严禁以任何方式规避受托支付要求,不得对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5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资金支付采用自主支付方式。

44.严禁破坏银团贷款秩序,不得违背协议约定单独与借款人接触或擅自降低贷款条件争抢客户。

流动资金贷款(7禁)

45.严禁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46.严禁以流动资金贷款名义发放固定资产贷款和项目贷款。

47.严禁设定过高的流动资金贷款受托支付起点金额,不得对自主支付的流动资金贷款弱化账户分析、凭证查验或现场调查等核查要求。

48.严禁放松对资金回笼账户的监控,不得对大额和异常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熟视无睹或不加分辨。

49.严禁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

50.严禁办理票据业务时先贴现后查询。

51.严禁接受未经确认的单位定期存单作为贷款的担保。个人贷款(5禁)

52.严禁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

53.严禁违反面谈、面签和必要的居访要求办理个人购房贷款业务。

54.严禁虚假承诺、捆绑销售、委托中介机构代签代收贷款合同和乱收费。

55.严禁由开发商代办个人购房贷款,不得接受开发商垫款作为个人首付款。

56.严禁降低或变相降低首付、利率等约束条件发放个人购房贷款。

第二篇:银监局工作总结

银监局工作总结

一、力推战略合作,支持经济发展有思路

在分局的参谋和争取下,邓智毅局长于4月份带领21家省级金融机构到襄阳召开湖北银行业支持“四个襄阳”建设工作会,省局与襄阳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在省局支持下,XX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步伐加快,2012年引进了汉口、兴业2家银行,浦发、平安、广发等银行提出了设点计划。各行面向襄阳制定了业务创新试点、信贷审批绿色通道、贷款额度优先配置等倾斜政策,有效支持了襄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范锐平对襄阳分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专报给予了批示肯定。

二、实施惠农工程,农村金融服务有特色

按照银监会“三大工程”和省局“三覆盖一提高”的部署,在全市银行业实施“六个全覆盖”工程,得到了省局邓智毅局长的批示肯定。一是农信社改制农商行已实现5个,占全覆盖目标的71%。二是已设立4家村镇银行,占全覆盖目标的67%。三是布放转账电话4823部,电话银行在全市已布设电信线路的1928个行政村全部覆盖。四是襄阳金融网延伸到县全覆盖,实现了金融网县县通。五是中小企业俱乐部会员面向县域全覆盖,今年俱乐部会员已增至2000家。六是县域信贷主体评信全覆盖,目前覆盖面已达86.5%。11月末,全辖县域贷款余额43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1%;县域存贷比达到45.7%,比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

三、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小微企业有亮点

2012年,制定并报请政府转发《襄阳市银行业进一步推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工作意见》,精心组织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百千万”等活动,引导银行业创新推出了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20项新产品,满足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坚持网部共建建设襄阳金融网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俱乐部的典型经验被省局表彰会推介,荣获全省最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俱乐部称号。11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净增93亿元,增幅41.96%,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幅21.27个百分点,完成了“两个不低于”目标。

四、狠抓制度落实,案件风险防控有措施

坚持将防险控案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制定了2012年案防工作意见,召开了全市案防专项工作会,组织各行一把手签订了案防承诺书,采取了“八个一”的案防工作措施,即:层层召开一次案防工作动员会、层层签定一份案防责任承诺书、组织一次案防专题教育培训、每月开展一次案防突查、每季开展一次案防排查、每行推出一项特色品牌、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年底组织一次案防工作考评,继续保持了案件防控高压态势。

五、加强监管督导,做实贷款五级分类有动作

坚持将做实贷款五级分类作为2012年重点监管工作,及时印发工作意见、召开推进会,组织对8家银行进行贷款五级分类现场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五大类问题,促使辖内银行业贷款风险分类意识明显增强,分类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形成的《做实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被银监会刊用。

六、夯实监管基础,数据质量管理有起色

坚持以数据质量竞赛为载体,两次召开“提升数据质量”动员会、现场会,两次下发通报文件,不定期编发数据质量竞赛简报,通报情况、交流经验、剖析问题,加强统计数据报送质量监管。并对2家村镇银行开展了统计现场检查,督促银行机构夯实基础,提高了统计数据的报送质量。

七、创新工作模式,治理不规范经营有作为

坚持以开展“诚信与责任文化建设年”活动为主线,将专项治理与提升银行服务水平、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等6项工作整体联动,通过采取广泛动员、自查整改、现场检查、明查暗访等措施督导银行认真落实银监会“七不准”规定,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和效益第一增益社会的价值文化。今年以来,全市银行业收费项目得到全面清理,实现了公开透明,共清退不合理收费8291笔、765.29万元,8个网点被评为全国和全省优质文明规范服务示范网点。

八、严守风险底线,清理规范平台贷款有进展

加强沟通协调、多方联动、风险排查和重点推进,促使全辖平台贷款户数得到有效控制,存量平台贷款得到有效整改,新增贷款政策得到有效落实。11月末,辖内平台贷款14户,比2010年减少4户;平台贷款余额74.4亿元,已办理有效抵押担保73.22亿元,占比91.17%。二级公路贷款达到了债务分解、按季付息、每年至少一次还本的监管要求。

九、坚持联建共促,监管文化建设有深度

围绕“责任心、专业性、成就感”为核心理念的监管文化建设与实践,举办“监管文化与廉政文化联建共促研讨会”,提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审慎、务实高效、和谐包容、勇于担当、忠直清廉”的监管文化理念和“清廉、公正、诚信、守法、合规”的廉政文化理念。廉政文化建设试点工作得到省局秦汉锋纪委书记批示肯定。

十、深化创先争优,加强党的建设有成果

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推动,结合实际制订《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工作意见》,采取强化党务、规范政务、优化服务、拓展业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的新举措,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使创争活动不断引向深入。2012年,全辖获得省级以上荣誉9项,创先争优工作得到省局肯定,并在全省表彰大会上介绍经验。

第三篇:银监局述职2

述 职 报 告

邮储银行朔州分行振华支行 高天玺

2011年,在邮储银行省行及市行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行的总体安排和布署,在深化规范化管理、强化内控制度原则指导下,我带领支行扎实稳妥地开拓营销业务,同时对内加强员工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综合能力,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有效保证了全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年来,我支行围绕以下几个重点开展工作:1,防风险,抓质量严控信贷质量关;2,深化规范管理,合规合法经营;3,抓管理降费用,向内挖潜,紧缩费用开支;4,全员学习,提高整体业务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一、工作实绩

截止到2011年11月末,我支行各项主要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如下:截止10月底已把收入任务完成【657万元】 储蓄业务:全年计划 2150万元,累计净增4362 万元。公司业务:全年计划2000万元,累计净增9743 万元。

小额贷款业务:小额信贷全年计划3000万,累计放款2790万元;个商全年计划900万元,累计完成1427万元;二手房全年计划300万元,累计完成137万元。

绿卡业务:全年计划3700张,累计完成2481张,信用卡全年计划130张,累计完成69张。

汇兑业务:全年计划14万元,累计完成11.48万元。

短信业务:全年计划400户累计完成468户。代理保险:全年计划300万元,累计完成152.6万元。理财业务:全年计划260万元,累计完成626万元。基金业务:全年计划300万元,累计完成85.6万元。

二、工作措施

(一)巩固和开拓两不误,大力发展信贷业务

首先,我支行高度重视现有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针对大客户,重点客户,重点服务,有效控制风险,优先保证其各项业务。对于长期稳定的中小客户,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经常、及时地做好与客户的密切联系,树立人性化的信贷文化。

其次,防范风险,规范经营,不断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我支行为了在防范风险、调整结构的前提下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付出了艰辛和努力。第一,不断开拓客户市场,主动向客户宣传我行的业务特点和优势,取行了比较好的效果;第二,开阔思路,努力发展信贷业务,为我支行信贷业务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二)强化管理,降低风险,实行综合效益最大化 1.抓信贷,促进信贷管理提高

在2011年工作中,我一方面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部门文件精神,不断改进支家方式,积极稳妥地推广农户贷款,提高工作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发放个人经常借款,大力支持辖内个体老板合理资金需求,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扶持了一大批种、养、加工、运输等个体私营业主,贷款结构不断优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给我行带来了良好的效益,实现了“双赢”目标。作为

二级支行长是支行的首席客户经理,我积极转变观念,由过去单纯的管理者投入到积极的拓展业务之中去,除积极拓展负债类业务外也积极拓展资产类业务。

2.抓内部管理,努力提高会计出纳工作质量

我始终认为,会计出纳工作是我支行的门面及窗口形象,优质的服务,过硬的技能,是做好全局工作的基本保证!因此我在2011年加大内勤工作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柜员服务质量考核,要求执行会计出纳制度切实办好每笔业务,改进作风,优化服务,视客户为上帝,使每位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同时完善落实各工作岗位责任制,展员工良好精神风貌。

(三)抓安全,做好“三防一保”工作

根据银监会的有关要求,我支行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安全保卫工作做到逢会必讲,认真抓好全员内控外防意识教育、安全形势教育,及时通报上级和公安部门转发的典型案例,认真组织学习讲座,写出学习心得。认真学习上级指示精神,并用典型案例自警和教育员工,与员工一道自尊、自爱、自重,从珍惜事业、关心同志的角度出发,关注身边的人与事。

三、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即将到来,我支行下一的工作重心是:稳增长,调结构;继续以防范风险为中心,规范经营,勇于开拓,大力推广低风险的金融产品,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全面完成各项指标而努力工作。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充分挖掘现有客户的潜力,保持发展现有的存款基础,同时继续开发新的市场,以增加我行发展的后劲,完成市行下达的任务。

2、继续加强对员工的规范化服务理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团结向上的精神。继续按照总行的窗口单位规范化服务标兵单位标准要求员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为业务发展提供精神基础。

把技术练兵、竞赛、各项业绩考评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由于支行新员工占比较大,我们将对此项工作应做出详细的培训考核方案,希望通过学习争取能让每位员工系统地掌握会计业务知识和基本业务岗位技能,真正提高振华支行会计业务核算质量,把支行的会计工作做的更加出色。

3、进一步加强内控建设,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资产。进一步加强信贷资产管理,严格控制不良资产。进一步细化贷前调查管理,确保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真实可靠。结算业务方面,认真学习总行、分行及市行制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类规章制度,对内控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将内控制度贯彻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去,对职工加强业务风险安全教育,堵查漏洞,把内控管理风险防范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消灭不安全隐患。

4、继续坚决落实市行的各项安全保卫工作各项规章制度,配合市行的各项安全保卫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安全保卫综合素质。同时,清醒地认清严峻的安全形势,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学习和总结,完善工作细节,确保我行财产和人员安全。

我将进一步总结一年来各项工作的经验,加大业务开发力度,强化内控管理,为市行的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第四篇:银监局局长讲话

加强沟通协作,促进银企良性互动,合作共赢 ——葛文明同志在北京鄂尔多斯商会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李市长、苏秘书长、各企业家:大家好!今天北京鄂尔多斯商会在这里召开银企迎新春座谈会,很荣幸参加这次座谈会。我代表鄂尔多斯银监分局对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下面我把近年来辖内银行企业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向在座各位做一下介绍:

一、辖内银行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2005年以来,按照银监会、内蒙古银监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鄂尔多斯银监分局紧密结合全辖实际,围绕“六项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监管激励政策,采取组织推动、宣传引导、考核评价、标杆引领等多项举措,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造有利条件。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在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各项贷款水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的两个不低于的目标。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从履行社会责任和实施经营战略转型的高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一)加强政策引导,树立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共克时艰的大局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传达银监会、内蒙古银监局和自治区政府支持银行业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鼓励政策和相关精神,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对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变化的敏感度,积极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探索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服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式,努力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

(二)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先进银行的标杆示范作用。在引领辖内各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工作中,鄂尔多斯银监局对小企业贷款先进单位的机构准入和业务准入实行政策倾斜。通过差别监管政策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包商银行鄂尔多斯支行等第一批小企业贷款先进单位的正面导向和标杆示范作用,有力推进了中小企业贷款工作的开展。

(三)实施分类推进,重点突破。为有效推进中小企业贷款,鄂尔多斯银监分局确定了推进中小企业贷款重点联系行制度,国有银行重点在支行、股份制银行重点在分行、法人机构重点在总部的分类推进政策。同时,将对法人机构的推动与单户贷款比例考核相结合。督促地方法人机构从公司治理层面加强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战略规划和战略部署。每年组织召开由全辖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座谈会,明确将“立足中小企业”作为辖内银行业的业务重点发展方向。

(四)鼓励开展理性创新,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满足中小企业有效需求。在金融产品创新上,鄂尔多斯银监分局始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六项机制”要求,结合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和产品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为此辖内一大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开发了各具特色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产品与服务,较好的满足了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如工商银行鄂尔多斯分行的网络循环贷款、建设银行鄂尔多斯分行的“成长之路”和“速贷通”、中信银行鄂尔多斯分行、鄂尔多斯银行、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贴身打造的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联保贷款、交通银行东胜支行的异贷通等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及时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五)推动各机构实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专营。银监会2008年12月印发了《关于银行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鄂尔多斯银监分局按照银监会、内蒙古银监局的工作要求,对辖内银行专营机构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分类确定了时间表,并结合日常监管对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对已成立专营机构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深入宣传,推动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辖内10余家银行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中心,中小企业信贷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

(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监管引领提供决策依据。为探索在新形势下推动中小企业贷款的有效措施,2010年,鄂尔多斯银监分局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从专营机构的设立、从业人员数量、审批流程、金融产品及担保方式等8个方面对辖内银行业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及时召开中小企业贷款推进会,通报各机构在推动中小企业贷款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指导各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

通过分局和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2010年辖内银行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提前两个月实现了中小企业贷款“两个不低于”的目标。至10月末,辖内银行业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61.32亿元,较年初增加137.85亿元,增长42.62%,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9.3个百分点,较去年多增5.03亿元。二是辖内国有大型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增长速猛,一定程度缓慢了贷款集中度风险。至10月末,辖内各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00.32亿元,较年初增加117.62亿元,增长64.38%,高于其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9.67个百分点,较去年多增73.19亿元,有效分流了国有大型银行贷款向煤炭、电力等四大行业的集中的趋势。三是专营机构作用初步显现。今年以来,辖内各机构加快了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设立步伐,各机构按照“六项机制”要求,单列配置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创新担保方式。不断开发适合本地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新产品。

二、银行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受主、客观条件制约,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有后顾之忧。由于部分中小企业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报表数据失真,银行尽职调查难度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采信与监督成本远远大于大企业,由此银行对这些中小企业放贷态度比较审慎。同时,一些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土地、房屋等抵押品,即使有合格的抵押品,也大多难以承受资产评估、抵押登记等费用负担,无法满足银行放贷的前置条件,使中小企业贷款满足程度低于大型企业。

(二)融资渠道的单一性,制约了企业的融资水平。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显示,辖内多数企业目前和未来的融资渠道都主要集中在银行贷款。截至2010年10月末,全市仅有为数甚少的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筹措资金,监管机构虽通过各种形式向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宣传推介,但目前尚没有一家企业规划利用此类融资工具。

(三)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权限上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贷款。从辖内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几家股份制银行现行的信贷管理模式上看,各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管理趋于严格,准入门槛在不断提高,信贷管理权限过于集中,一定金额的中小企业贷款审批集中在省级分行,审批环节过多,审贷期限长,使中小企业无法统筹规划和衔接产供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此外,国际金融危机使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大量投向有政府背景、风险相对低的大项目、大企业,对中小企业贷款挤出效应问题更加明显。

(四)民间借贷未能得到有效疏导也使银行产生放贷恐惧。在今年以来银行信贷规模控制的背景下,辖内民间借贷呈现出更为活跃的发展趋势,部分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暗自使用过桥式的高利民间融资争取银行需贷,继而用银行贷款归还民间借贷,形成借新还旧、恶性循环的“倒贷”,往往对原本希望缓解资金紧张的企业形成更大的债务压力。还有在民间融资高利的诱惑下,个别企业挪用银行贷款参与民间借贷的资金融出活动,严重威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性,甚至导致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转嫁,这也给辖内部分机构造成了很大的放贷恐惧。

三、下一步推进措施

(一)继续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督促各机构2011年新增中小企业贷款高于2010年,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同时,加大考核的约束措施,对金融机构企业信贷审批效率、分类授权管理、信贷市场营销力度、创新金融产品等情况实施按季度评估通报,根据评估考核情况,采取约见谈话、窗口指导、现场检查等措施进一步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二)引导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下调市场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利率上浮力度,增强贷款利率下浮弹性;督促金融机构综合运用表内外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广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贷款、专业合作社贷款为主的农业产业化贷款模式,加大对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扶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做强、做大。

(三)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一是灵活运用贸易融资、发行企业理财产品。动产抵押和股权质押等形式,多渠道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二是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拓展委托贷款业务,大力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租赁、动产抵押和股权质押业务;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指导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土地使用权抵押、林权质押贷款业务;扩大直接融资比例,积极做好短期融资券等新型融资工具的政策宣传和产品推广,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四)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金融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督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发九条”、“国办30条”及自治区、市委出台的一系列关于金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要求,结合实际,适度降低信贷门槛,对基本面比较好、信用记录良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中小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在“风险可控、监管到位、规范运行”的前提下,加快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小型金融组织级建步伐,疏通社会金融资源向中小企业流动的渠道。

(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要求,协助市金融办等部门制定《鄂尔多斯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办法》,推动地方政府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强化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银行业机构化与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认真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政策落实,以风险补偿机制助推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业务发展,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

最后,希望北京鄂尔多斯商会和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与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提升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我们的成就!

第五篇:银监局备考资料[范文]

[1]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1. 长期国际资本流动: a.从世界经济层面来看:

1)形成全球利润最大化——资本在国际间进行转移的一个原因就是资本输出的盈利大于资本留守在国内投资的盈利,这意味着输出国因资本输出,在资本输入国创造的产值,会大于资本输出国因资本流动减少的总产值。

2)加速世界经济的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国际化的主要标志。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二战以后,资本流动国际化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不断充实,如全球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完善,高科技的发明与运用,新金融主体的诞生与金融业务的创新,以及知识的累积、思维的变化等等,这些都使资本流动规模大增,流速加快,影响更广,而其所创造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又反过来推动生产国际化与市场国际化,使世界经济在更广的空间、更高的水平上获得发展。

3)加深了货币信用国际化。首先加深了金融业的国际化——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促使了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不少国家的金融业已成为离岸金融业或境外金融业而完全国家化。其次,促使以货币形式出现的资本遍布全球,如国际资本流动使以借贷形式和证券形式体现的国际资本大为发展,渗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角落。再次,国际资本流动主体的多元化,使多种货币共同构成国际支付手段。目前,几个长期资本比较充裕的国家,其货币都比较坚挺,持有这些货币,意味着更广泛地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购买力在国际间的转移或可更有选择余地地拥有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的手段。可见,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加深了货币信用的国际化。

b.从资本输出国层面来看: 积极影响主要是

1)可以提高资本的边际效益。长期资本输出国一般是资本较充裕或某些生产技术具有优势的国家。提高资本使用的边际效益,增加投资的总收益,进而为资本输出国带来更可观的利润。

2)可以带动商品出口。长期资本输出会对输出国的商品出口起推动作用,从而增加出口贸易的利润收入,刺激国内的经济增长。如某些国家采用出口信贷方式,使对外贷款(即资本输出)与购买本国的成套设备或某些产品相联系,从而带动出口。3)可以迅速进入或扩大海外商品销售市场。4)可以为剩余资本寻求出路,生息获利。

5)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资本输出一般来说意味着该国的物质基础较为雄厚,更有能力加强同其它国家的政治与经济联系,从而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国际声誉或地位。消极影响主要是

1)必须承担资本输出的经济和政治风险。当今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错综复杂,如投资方向错误,就会产生经济业务的风险。2)会对资本输出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压力。会使本国的投资下降,从而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降低国内的财政收入,加剧国内市场竞争,进而影响国内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c.从资本输入国层面来看: 积极影响主要是:

1)可以弥补输入国资本不足的缺陷,促进经济发展。一个国家获得的间接投资,通过市场机制或其他手段会流向资金缺乏的部门和地区;一个国家获得的直接投资,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弥补国内某些产业的空心化现象。

2)可以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获得先进的管理经验。长期资本流动的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投资,该投资的特点就是能给输入国直接带来技术、设备,甚至是销售市场。因此,只要输入得当,政策科学,资本输入无疑会提高本国的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加速经济发展进程。

3)可以改善国际收支。一方面,输入资本,建立外向型企业,实现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从而改善国际收支;另一方面,资本以存款形式进入,也可能形成一国国际收支的来源。

4)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资本输入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用来创建新企业或改造老企业,这对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这样就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主要消极影响:

1)可能会引发债务危机。

2)可能使本国经济陷入被动境地。输入资本过多又管理不善并使本国经济不能获得长劲发展的话,输入国就会对外产生很强的依赖性。这样,一旦外国资本停止输出或抽走资本时,本国经济发展就会陷入被动的境地,甚至使本国的政治主权受到侵犯。

3)加剧国内市场竞争。大量外国企业如果把产品就地销售,必然会使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从而使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2.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 a.从国际贸易层面来看:

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或银行)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如预付贷款、延期付款及票据贴现等都有利于国际贸易双方获得资金便利,从而有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b.从各国国际收支层面来看:

1)当一国出现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失衡时,短期资本流动有利于调节失衡。2)当一国出现持续性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则投机性和保值性短期资本流动会加剧该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状态。

c.从国际金融市场层面来看:

短期资本流动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表现在它会造成汇率大起大落,投机更加盛行。

[2]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资本流动

a.资本流动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利大于弊。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中国,有利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在世界的崛起。但是我们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不合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廉价商品出口到发达国家,获得大量外汇,这些外汇的绝大部分,又以购买债券或存款方式流入发达国家,只能获得3%~4%的收益率。发达国家通过集中本国的资本和流入的资本,将资本以长期直接投资方式投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获得10%~20%的收益率。二是国际金融机构对国际资本流动难以监督,加之某些国际资本恶意炒作,往往引发金融危机,不利于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三是国际资本绝大部分使用美元,美元的贬值给资本所有者带来严重损失。

b.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出现逆转。

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产生巨大影响,但对金融业影响较小,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近10多年来集中力量剥离银行不良贷款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结果。面对这场危机,我们要加速增强中国资本形成能力。资本来自企业积累和财政分配,但更多的是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把城乡居民、工商企业、各级政府暂时不用的资金转化为社会资本。虽然国家多次提出要多渠道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充实企业资本金。但是改革不尽如人意,一是信贷资金增长过快,资本匹配不足,不利于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例如,近几年全国工商企业净资产每年增长15%左右,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左右,这两项比例是不匹配的,企业实际资产负债率上升。二是国内社会资金相对宽裕,但资本形成能力较弱,转而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国资本,既增加了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又降低了我国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c.多渠道扩大社会资本:一是巩固和扩大股票市场;二是统一管理和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三是发展基金市场。通过出口廉价商品,获得大量贸易顺差,投放大量人民币购买大量外汇,形成超量外汇储备,再将外汇重点投资美国国债,虽然是我国参加经济全球化必然经历的阶段,但是,这使我国付出大量社会成本,增加通货膨胀压力,也积聚了外国资产缩水的风险。因此,扩大对外投资已成为改善国际收支、维护我国战略利益的必要措施。

d.加快创造条件推进资本项目下可兑换,逐步扩大对外投资:首先,扩大直接投资,逐步扩大外资对中国工商业和金融企业的投资范围、投资比例。与此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投资机构到境外投资;其次,扩大证券投资,增加合格投资机构和投资总额,进而过渡到允许个人和企业用自有外汇和人民币购汇到境外投资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第三,改善外汇储备投资结构。

e.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开放人民币国际资本。这次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美元长期垄断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维护本国利益实施货币政策时,往往严重损害他国利益。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办法,就是国际社会加强对美国财政、贸易赤字的监督,促其维护美元汇率稳定,同时,促进国际货币多元化。

[3]如何看待外资入股国有银行

作为中国央行的人民银行曾在1999年规定,外资不得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尽管外资少量入股中资银行的个案在当时实际上已存在,但占中国60% 市场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当时仍是外资的禁区。

从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实施股份制改造,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开始,针对中国银行业的 “贱卖”、“外资入股”、“金融安全”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及讨论。

2006年,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银行身上就狂赚7500亿元,加上从其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享受到的利润,外资投资者成了国有银行上市的最大赢家。

大量的研究证明,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之间是良性互动的。只有通过对外开放,才能增强本国银行的国际生存和发展能力、国际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在不可避免的全球化大趋势下保持本国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和安全性,进一步缩小本国银行与国际领先银行的差距。等价交换、公平交易有一个基本的基础,是时点投资,在这个时点上搭起的这个交易是等价公平。不能用不同的时点讲同一件商品,因为在不同时点,它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如果把时点抽掉,没有时、没有点,谁都谈不上贱卖还是贵卖。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改制过程中的股份时点是不一样的,所以价格是不一样的。大家都讲要盘活国有资产,应该按照市场原则来运作,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该按照等价交换。如果每件事都在追究后来的时点的价格比前一个时点价格高,那么那个价就认为是贱卖,可以这样说,由于后来的时点是无限的,可以在后来选出任何一个高点,国有资产价格都是下降的,就无人敢介入,最后国有资产在这运作过程就僵化或者固化了。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需要有三个层面的保障:第一是国家的金融政策;第二是要有功能比较完善、运作规范、健康稳定的金融体系;第三是国家对有影响力、单个的金融机构保持控制。从这三方面来说,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总体上是好的,目前基本上没有对中国的金融安全构成威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我国银行企业吸收借鉴了外国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经验,有效地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僚主义的“文化”,优化银行治理结构。通过治理结构的改善,就可以化解银行业的高风险,增强银行业的竞争力。优化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取得的最成功、最重要的方面。

金融改革三大原则:历史眼光、全面透析和着眼于发展。

2006年中国银监会正式下发《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其中首次明确外资入股国有银行标准。规定,外资商业银行投资国有银行“不宜超过两家”,同时对财务重组后的国有银行明确了资本充足率、不良率等一系列指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进行考核、监管。

[4]欧债危机专题

a.背景介绍

开端: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惠誉、标准普尔、穆迪)下调希腊主权评级,A-下调至BBB+,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

解释:希腊债务危机,欧元区作为一个经济整体,希腊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希腊本身的经济水平并不强势,不能创造足够的价值,为了维持欧元区普遍的薪资和福利水平,采取了国家借贷的做法,如果欧元区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希腊可以用新借贷偿还旧借贷,以此维持,但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好,欧元区经济增量没有达到预期,希腊的经济更是一塌糊涂,因此希腊的债务评级不断下降,无法借到新的贷款,而原有的贷款从5月19日即将陆续到期,所以无法偿还债务的希腊陷入危机,如果没有外来的帮助,希腊这个国家将像雷曼兄弟银行一样破产,曾经借给希腊钱的银行和组织的资产就泡汤了,也会倒闭,这就是个连锁反应了,会蔓延整个欧元区,这就是欧债危机了; b.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导致人民币“被升值”。

2)影响中国对欧洲国家出口。尽管中国对希腊西班牙等的出口不大,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而且出口企业用欧元和英镑收汇则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3)随着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升值,投机资本流入 可能增加。

4)外汇储备缩水,防范缩水问题,必须采取动态的资产管理模式,外汇资产管理时不仅需要关注投资的收益,也要关注汇率变动带来的资产价值变化,以保证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5)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对中国的外需和宏观经济政策推出影响较大。c.欧债危机问题依旧,前景堪忧

目前欧元区内部结构习惯问题仍未解决,一方面是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差距较大,二是欧元区财政与货币政策结构不平衡。欧债危机的爆发凸显欧元区内部“拥有统一货币政策而缺失统一财政政策”的弊端,而事实证明仅仅依靠《稳定与增长公约》上的条款显然不足以约束各成员国财政行为。

欧洲债务危机的有效解决还有赖于欧元区财政和货币协调机制的改革。欧元区“财政联盟”的议题也成为市场议论的热点,但目前投资者对欧元区决策机制及其对各国财政政策协调能力和干预能力的质疑仍未消除。2011年1月14日惠誉下调希腊评级至垃圾级,虽然之前标普和穆迪都已将希腊下调至垃圾级,因此惠誉的下调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市场对其高额财政赤字的忧虑。此外,欧元区高福利社会制度下财政支出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僵化,从而加剧市场对欧元区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在银行业方面,随着欧债危机在2010年蔓延升级,欧元区银行融资成本也不断上升,流动性风险较大提升。2010年,欧洲央行延续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刺激经济复苏而采取的超常规流动性措施,以低利率向欧元区银行业提供贷款。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统计,欧洲银行业2011年上半年所需融资规模在4000亿欧元左右,加上欧洲各国政府同期超过5000亿欧元的融资规模以及数千亿欧元的抵押支持债券到期,欧元区流动性状况堪忧。

[5]金融监管问题

a.金融监管四大支柱:

2010年6月25日的G20多伦多峰会首次明确了国际金融监管的四大支柱,一是强大的监管制度,确保银行体系依靠自身力量能够应对大规模冲击,采用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强化对冲基金、外部评级机构和场外衍生品监管;二是有效的监督,强化监管当局的目标、能力和资源,以及尽早识别风险并采取干预措施的监管权力;三是风险处置和解决系统重要性机构问题的政策框架,包括有效的风险处置、强化的审慎监管工具和监管权力等;四是透明的国际评估和同行审议,各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和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同行审议(peer review),推进金融监管国际新标准的实施。b.改革内容:

1)微观金融机构层面的监管改革,提升单家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强化金融体系稳定的微观基础。

2)中观金融市场层面的监管改革,强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修正金融市场失灵。

3)宏观金融系统层面的监管改革,将系统性风险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制度。c.进展: 1)发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体现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的监管新思维,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建立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确定新监管标准的实施过渡期,强化风险管理实践。

2)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了解决SIFIs(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问题的政策框架。

3)其它主要领域的进展包括改革场外衍生品市场,扩大金融监管范围,改革国际会计标准,推动国际监管标准的实施。d.下一阶段的任务:

1)完善降低SIFI道德风险的监管框架; 2)监控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 3)修订《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

4)强化交易业务监管及信用集中度监管标准;

5)监控金融监管改革项目以及新监管标准实施进展; e.改革的评价:

1)拓展了金融监管的视野,新监管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未能充分解决西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根本缺陷,难以阻止金融危机的再次爆发:没有触及危机的根源——日益复杂的组织体系和业务机构;量化监管标准偏离了预期目标;重在组织架构层面调整,强调技术层面而非通过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来解决危机。f.结合危机,谈监管必要性。

金融危机通常有三种形式,即银行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和货币危机,其中,银行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典型形式。由于此次全球经济衰退是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使长期以来人们所惯用的针对实体经济衰退的反危机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失灵。因此,当今的世界经济尚未脱离危机,仍处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危机会导致社会经济的混乱甚至灾难,因此预防并克服金融危机就成为重要的经济社会问题,金融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从这个角度观察,金融危机的产生推动了金融监管的产生,而金融危机的演变又推动着金融监管的深化和细化。金融监管是操作,不仅需要具体的规范和实施细则,而且需要功能强大和执行有力的监管机构。唯此,才能将进入监管改革落到实处。他介绍说,自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监管改革就在国际和国家两个层次上同时展开。在国际层次,改革主要集中于监管标准的统一和国际监管协调机制的建设上;在国家层次,改革主要集中于对引发金融危机的各种“系统性风险”的梳理和清除上。

[6]银监会专题

a.银监会概述

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 CBRC

Formulate supervisory rules and regulations governing the banking institutions;

Authorize the establishment, changes, termination and business scope of the banking institutions;Conduct on-site examination and off-site surveillance of the banking institutions, and take enforcement actions against rule-breaking behaviors;

Conduct fit-and-proper tests on the senior managerial personnel of the banking institutions;

Compile and publish statistics and reports of the overall banking industry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regulations:

Provide proposals on the resolution of problem deposit-taking institutions in consultation with relevant regulatory authorities;

Responsibl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supervisory boards of the major State-owned banking institutions;and Other functions deleg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supervisory focuses of the CBRC

Conduct consolidated supervision to assess, monitor and mitigate the overall risks of each banking institution as a legal entity;

Stay focused on risk-based supervision and improvement of supervisory process and methods;

Urge banks to put in place and maintain a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s:

enhance supervisory transparency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practices。

The regulatory objectives of the CBRC

a.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depositors and consumers through prudential and effective supervision;

b.Maintain market confidence through prudential and effective supervision;

c.Enhance public knowledge of modern finance though customer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d.Combat financial crimes.The supervisory and regulatory criteria of the CBRC

a.Promote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facilitate financial in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b.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hinese banking sector;

c.Set appropriate supervisory and regulatory boundaries and refrain from unnecessary controls;d.Encourage fair and orderly competition;

e.Clearly define the accountability of both the supervisor and the supervised institutions;and f.Employ supervisory resources in an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manner.银监会主要职责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制定现场检查程序,规范现场检查行为;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督管理;

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制度,制定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

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对银行业自律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开展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有关的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对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 对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银行业金融机构予以撤销;

对涉嫌金融违法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关联行为人的账户予以查询;对涉嫌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的申请司法机关予以冻结;

对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活动予以取缔;

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银监会监管工作所遵循的主要工作经验:

必须坚持法人监管,重视对每个金融机构总体风险的把握、防范和化解;

必须坚持以风险为主的监管内容,努力提高金融监管的水平,改进监管的方法和手段;必须注意促进金融机构风险内控机制形成和内控效果的不断提高: 必须按照国际准则和要求,逐步提高监管的透明度。

银监会监管工作目的:

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努力减少金融犯罪。银监会监管工作标准:

良好监管要促进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共同发展;要努力提升我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服务中的竞争力;对各类监管设限要科学、合理,有所为,有所不为,减少一切不必要的限制;鼓励公平竞争、反对无序竞争;对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要实施严格、明确的问责制;要高效、节约地使用一切监管资源。

b.为什么报考适合银监局?作为银行监管组织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你具备哪些素质?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 1)兴趣与志向。

银行监管、金融行业发展改革、国际化探索、风险控制。2)专业匹配——金融知识+英语水平。

国际监管合作中的参与引导能力继续增强,深度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政策制定。3)性格优势——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公平公正,严谨认真。c.银行监管面临的挑战?

1)外资银行监管的挑战及应对: 2009年银监会成功处置了以美国联合银行被接管为代表的风险跨境传染事件,确保了在华外资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了金融安全与稳定。银监会以此为契机,建立了一套以抵御跨境风险传染为重点,以提高外资银行自身风险抵御能力为根本,以跨境监管合作为手段,以梳理完善外资银行监管“工具箱”为关键切入点的跨境风险传染应对机制。今年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外资银行风险跨境传染的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在华外资银行的公司治理还不完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不容忽视,外资银行的运行和监管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银监会要总结处置外资银行跨境风险传染的经验教训,完善监管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努力提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监管合作能力。

外资银行监管要把握风险监管的预防、识别、控制和处置四个环节,完善现有监管体制,改进外资银行监管的联动与合作,加强监管矩阵联动与信息共享;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监管工具与手段,发挥准入、现场与非现场等监管工具的效能,整合监管工具;此外,还要加强队伍建设与监管能力建设,加大人才储备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监管人员专业素养与能力。

2007年,随着汇丰、花旗、渣打、东亚(中国)有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中外资银行混合竞争时代到来,新形势对银行业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监管框架应包括对合格战略投资者的遴选标准、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具体数量、分支机构的设立标准以及业务经营的具体审批制度等方面,以强化对外资银行的全面风险监管。2)中国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面临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银行监管当局主要关注单个银行的稳健性,防止和避免单家银行因经营不慎和过度承担风险而倒闭,通过增强单个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实现银行体系稳定。这场危机表明,单个银行稳定只是银行体系稳定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银行监管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必须具备宏观视野,应同时关注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认为系统性风险是由单个金融机构的行为累积引起的,是金融体系内生的,是金融机构“集体行动”的结果。本轮银行监管制度改革对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都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扩大资本覆盖风险的范围,提高系统性风险较大业务的资本要求,一方面增强单个银行吸收损失的能力,另一方面遏制银行盲目参与高风险业务的动机,降低系统性风险。第二,强化系统重要性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降低“太大不宜倒”带来的道德风险。由于大型金融机构的规模巨大、关联性高、业务复杂以及可替代性差,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和失败直接引发严重的系统性风险。金融稳定理事会正在研究降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一揽子监管安排,包括施加严格的资本、流动性要求,限制其规模、业务范围和复杂性等事前措施,以及完善危机处置框架、降低风险传染性等事后安排。第三、建立反周期资本监管框架,缓解银行体系的亲周期效应。反周期资本监管的框架设计基于这样一个经验事实:信用风险产生于信贷快速扩张时期,但显现于经济衰退时期;但按照现行的资本监管方法,经济上行期资本要求下降,经济衰退期资本要求却上升,扩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

宏观审慎监管扩宽银行监管的视野,同时对监管当局提出了新挑战。近年来,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在探索微观监管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制度安排和技术手段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一是审慎推进银行业金融创新,防止盲目参与高风险业务。二是有序推进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对大型银行进入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领域提出非常严格的准入标准,并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安排,防止不同性质的风险传染。三是尝试性地采用动态资本、动态拨备实施反周期监管。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信贷运行的变化趋势,2009年将拨备覆盖率从100%分阶段提高到150%,在8%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对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分别提出了10%和11%的资本充足率控制目标。四是严格控制信贷资金进入高波动性的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抑制过度投机,防止跨市场风险传染。今后一段时期,监管部门将坚持事前预防性监管和事后补偿性监管相结合,完善微观监管工具,并关注系统性风险,建立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的宏观审慎监管安排,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对接和有机配合。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同等重要

流动性和资本是银行应对外部冲击的两道防线,两者相互补充,共同维护银行持续经营。在巴塞尔委员会框架下,资本监管长期扮演重要角色;而流动性监管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至今尚未建立流动性监管国际标准。本次金融危机表明,随着金融市场相互融合,资产的可交易性上升,流动性风险向清偿力风险转化的速度明显加快;流动性与资本都是维护银行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必须同时强化监管。

从资本监管的角度来看,本次危机表明现行资本监管制度存在一些重要缺陷:(1)资本覆盖风险的范围狭窄,未能有效捕捉银行面临的一些新型风险和交叉风险;(2)资本工具的创新降低了资本工具吸收损失的能力。(3)大规模的监管套利弱化了资本充足率对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效应,导致银行体系杠杆率不断积累。(4)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未能充分反映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资本充足率的周期性变化扩大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5)现行监管资本要求过低,导致资本无法覆盖危机造成的实际损失。为此,巴塞尔委员会决定全面改革现行资本监管制度:一是增强新资本协议的风险捕捉能力,大幅度提高交易业务、资产证券化以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资本要求。二是改进资本定义,提升资本工具吸收风险的能力,包括简化资本结构、严格资本扣除项目,确立普通股的主导地位等。三是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控制银行资产规模的过度扩张,弥补风险资本比例的不足。四是探索建立反周期资本监管要求和对大型复杂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促进宏观审慎监管目标的实现。五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增强银行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国内资本监管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为支持经济增长银行需保持较高的信贷增速,将消耗大量的资本。二是受制于国内资本市场容量有限以及法律法规的不配套,商业银行筹集资本渠道单一,持续地满足更加严格的资本监管国际标准决非易事。因此,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必须统筹考虑规模和结构、速度和质量、内部资本积累和外部资本筹集的关系,确保资本能够充分覆盖风险,并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危机暴露出欧美大型银行过度依赖批发型融资来源的内在脆弱性。危机之前全球金融市场较低的利率水平以及金融交易技术的创新,增强了资本市场活力,银行融资流动性和资产流动性同时扩大,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依赖性增强。当市场流动性出现脆弱信号时,一些金融机构不能继续从市场上获取流动性,被迫变卖资产,压低了资产价格,导致资产减计,并诱使更多金融机构参与资产倾销,使得市场流动性急剧萎缩,最终酿成流动性和清偿力双重危机。《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了两个流动性监管量化标准:一是流动性覆盖率,衡量短期压力情景下的单个银行应对流动性中断的能力;二是净稳定融资比率,度量中长期内银行可供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能否支持其资产业务发展,推动银行使用稳定资金来源为其业务融资。3)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挑战和思考。银行监管主要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人作为银行的债权人,自然倾向于用审慎原则看待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充分估计银行的风险水平:在历史成本会计时期,由于监管和会计都坚持审慎原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依靠,监管将会计作为监管的基础,会计信息同时也是监管信息。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投资者不再稳定,投资者的流动迅速加快,谨慎的会计标准低估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导致股价的低估,对准备出售股份的投资者不利,也不利于市场对企业的价值评估。会计逐渐走向中性原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需要,但作为监管者,坚持审慎原则以最有效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也是职责所需。这样以来,会计和监管就产生了原则性分歧。会计由于走向中性原则而与监管的审慎原则产生分歧,但实际上还原了会计反映经济信息的本质,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监管部门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保持和加强银行监管的有效性。例如,构建有效的监管法律体系和监管执行机制。监管部门必须能保证商业银行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中恰当运用职业判断,防止商业银行运用新会计准则进行利润操纵和掩盖风险;要努力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既要依赖于会计系统提供的基础信息,又要保持监管的审慎性;

d.商业银行和银监局同时录取,如何选择? e.银行是否应该把盈利放在首位?

中国的银行不仅应成为盈利的银行,还要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银行。此次危机爆发后,欧美金融机构颇受诟病,责难最多的就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几十年来,中国银行业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完善金融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做银行是备受社会尊重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银行业的社会责任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比如,如何支持和服务好中小企业和“三农”。银监会最近几年对小企业贷款和“三农”贷款提出了“两个不低于”的目标,银行也做了不少工作,但仍存在一定差距。最近几年人大政协的提案议案大部分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事实上,大银行做大企业、大项目,小银行纷纷进城、不愿下乡,农信社提高统一法人层次,各类银行都挤着上市,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一个理性选择,但同质化的竞争策略是否可持续还是值得怀疑的。可喜的是,现在许多银行认识到了大资金、长期限、薄利差的盈利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纷纷推出了针对小企业和“三农”的各种信贷产品,这不仅是差异化战略定位的一种理性选择,也是银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又比如,如何保护好金融消费者权益。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一个很重要的教训是金融机构对金融消费者责任的缺失。我们的一些银行存在一些问题,譬如说银行的收费问题,算的是具体项目投入产出的小账,但并没有算好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忠诚度、银行声誉和社会责任这笔大帐。并且信息披露和客户沟通也做得不够,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f.政府在银行监管中的角色和作用?

这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金融监管理念出现的偏差和弊端,这样一种偏差与弊端我以为就是过度相信市场,过度依赖市场的自我修复和调节,忽视资本逐利带来的风险。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主导最好的监管就是最少的监管的理念,这种自由放任式的监管模式是导致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事实表明,危机发生前政府对金融体系的有效监管是保证金融市场有序运作的重要基石,危机发生以后,政府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采取大规模干预措施,是出口金融市场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首要条件。政府在金融业系统性风险防范,尤其是位置处置中发挥的作用是主导型的。事实上,危机以后各国纷纷掀起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浪潮都无一例外的将强化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当然我这里要说一句话,政府的作为只能是对市场功能的补充、完善和支持,不能因危机而改变和动摇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不能忽视市场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两方面我认为都要讲到。g.中国的监管体制或者说监管格局,监管体系构成,目前的现状和缺点,如何改进。

银行业监管框架有5大特点: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监管手段和工具持续改进;资本和流动性监管大力加强;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并重,风险监管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坚持风险隔离和风险监管全覆盖,有效防范风险传染。“十一五”期间,银监会根据我国银行业实际,提出了“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科学监管理念,确立了4项监管目标和6条良好监管标准。

面对危害深重的国际经济和金融危机,中国银行业的表现可谓独树一帜,令人刮目相看。

2008年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2%,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市值在全球银行业市值排名前三位;中国银行业已经站在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上。

这一结果并不是偶然的,它集中体现了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中国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年来银行业改革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这一结果与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健增长、微观企业和银行内部治理机制进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建设与进步等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照中国银行业监管过去几年的实践,正是我们始终坚持和选择了一些基本的风险监管的理念和最佳实践,并认真结合和运用于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才赢得了今天中国银行业难得的稳健运行与局面,这对于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推动宏观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一,始终坚持将国际最佳实践运用于中国的实际。国际主流监管理念认为,金融监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强化市场纪律的约束、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建设,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银监会成立伊始,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这种理念准确吸收到我们的监管准则之中,提出了“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重要监管理念,坚持通过一切监管行动和措施来强化审慎风险监管和促进被监管对象的进步,依靠银行业金融机构内因的积极变化来构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防线。实践证明,我们确立和坚持的四个监管目标和六条良好监管标准,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指南,对于推动中国形成符合现代银行业体系要求的审慎风险监管框架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第二,完善监管规制和不断探索科学监管原则并举,努力提高及时发现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实践表明,监管者及时发现金融市场发展和变化中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市场的变化往往领先于监管者的应对举措。银监会从成立初期开始,逐步完善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IT风险等各个方面的监管规章和制度,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风险监管规制体系。同时,我们也在监管实践中摸索和归纳了一些科学和客观的监管原则。比如,对于信用风险,我们确立了“准确分类—充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思路;针对金融创新的风险,我们提出了“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和信息充分披露”,以及“管产品、管业务、管机构和管行为”的监管原则等等,这些重要原则的确立使得监管理念真正成为规范和指导商业银行行为的准则。

第三,重视微观单体机构风险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并举,提高风险监管的有效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上公认的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银行业监管机构往往在强化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同时,忽略了宏观审慎监管能力和框架的建设。银监会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始终将防范单体机构金融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都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银监会在致力强化单体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约束、提高呆账拨备水平,控制大额风险集中度、管理和回收不良贷款、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建设的同时,也始终关注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银监会成立初期确立的“抓两头,带中间”改革发展战略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对于系统性风险的高度重视和把握;我们注意向广大银行业金融机构集中系统地通报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提示产业重大调整和相关银行业风险状况;指导银行业做好各种行业,特别是一些过热行业和高风险领域的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压力测试;系统开展银行业风险同质同类分析和监管评级;注重防范和有效隔离风险跨境和跨市场传递等等,这些实践对于构建中国银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始终注重逆周期监管能力的建设。银监会逆周期监管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措施:1.针对一些审慎监管指标,如资本充足率、按照公允价值估算的押品价值的亲周期性特征,我们始终强调在提高资本水平的同时,要注意提高资本构成的质量,特别是要求银行股东的主业要有持续稳定现金流,以确保其持续增补资本金和远离破产的能力;对于公允价值在信用风险防范中的使用,我们也始终强调要科学考量由于市场短期波动或极端情况下可能给我们判别风险带来的影响。2.针对一些投机活跃的领域可能给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带来的风险,我们始终注意从源头控制信贷的杠杆率和集中度。比如,对于极易形成金融风险的房地产市场,坚持严格控制开发商贷款成数,严格实施二套房和多套房房贷政策,有效防范风险的聚集和扩散;始终坚持银行业体系与波动性较强的资本市场的风险有效隔离;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监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慎开展资产证券化,防止房地产信贷风险通过证券化被放大。3.针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短期行为的亲周期性,我们始终重视高管薪酬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针对理财产品开发和销售过程中的行为特点,提出“买者自负”和“卖者有责”的风险提示,坚持要求各家商业银行必须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实现持续披露风险信息,在发售理财产品时,要求投资者在产品风险提示单上双签或多签,避免误导性销售,防范理财业务风险等等。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实践逆周期的监管理念,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蔓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计提拨备力度,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要求银行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坚守风险管理底线,扎实做好“三查”工作,严密防范票据风险,加强对贷款风险集中度的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贷款资本金要求等等。

第五,不断扩大监管覆盖面,确保不留监管真空。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清晰的监管边界和监管范围的全覆盖至关重要。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以及一些没有任何监管的金融中介机构通过结构性投资工具和衍生产品,逃避监管,最终造成了系统性危害。银监会对监管边界问题和覆盖面问题十分关注。我们通过设立功能监管部门,实现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矩阵式管理和信息沟通;我们坚持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的适当风险隔离;我们不断完善对不同种类风险的监管,从重视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到推动商业银行加强信息科技风险和声誉风险的管理,在防范每一种风险方面,更是不断深化和细化;我们不但完善对机构、业务、产品等条线的审慎监管,同时还更加注重对行为的监管。

第六,坚持审慎有效的传统监管指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发达国家监管当局在对金融市场整体风险程度和一些复杂的结构化产品的风险判断上出现了较大的失误,因而过于乐观地放弃了一些基本的审慎风险监管指标及要求。银监会面对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始终坚持审慎有效的传统监管要求和原则,密切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资本充足率、大额风险暴露、传统的流动性、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和透明度等传统指标,强调“三查”到位和内控严密,从而夯实了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基础,我们也注意到,全世界很多国家的监管当局正在选择这样一种基本的回归。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关注。

第一,中国银行业体制机制的改变还需要深化。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已经走过了三十年,但是对比现代银行业的发展来看,还是很短暂的,银行业的体制机制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一些体制性问题有其复杂性,改革还需要假以时日。第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还需要科学的转变。中国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资源的禀赋决定了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我们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链定位和比较竞争优势,而这些就决定了中国银行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主要应对城镇化建设、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投放可能带来的潜在的长期信用风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银行业在经营行为与风险管理方式上还具有趋同性,由此将产生风险的集中度,这是中国银行业监管者面临的最大挑战。第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完善。目前我国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还不健全,例如,衍生产品柜台交易标准化合同和非标准化合同的清算支付使用不同的结算系统,没有法律法规加以规范;缺乏明确的存款保险机制与安排,缺乏专门的金融机构破产法和破产法庭;缺少高资质的信用评级机构、审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等。

第四,银行业客户至上的现代化服务文化还需要熏陶。当前,我国银行业客户服务的文化和理念还需要进一步熏陶,真正在每个银行工作人员心中根深蒂固地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这种文化和意识的建立不仅仅体现在微笑服务或热忱服务,还应充分掌握每个客户的具体需求,对客户类别进行细分,了解客户详细信息并增加服务的附加值。此外,银行柜台服务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理念,一是做到“问题到我为止”,无论客户提出的问题是否与我有关,都应当尽力帮助客户,彻底解决问题;二是做到持续服务和跟踪服务,及时向客户通告市场变化情况,产品盈亏情况以及整体投资策略的评估结果等等。

[7]银行类问题

a.入世后银行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应对? 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三大成就”——

一是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全部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大幅增长。2010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名中,来自中国的银行从1989年的只有8家上榜增加至84家。

二是银行业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明显改善。价值意识、资本约束意识、风险管理意识和品牌意识深入人心,经济资本、经济增加值和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等先进管理方法得到重视和应用。银行业公司治理基本框架已建立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持续增强,业务操作流程不断优化。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开发内部评级法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银监会的倡导,主动改变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努力满足小企业多样化、个性化和“三农”发展的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业务功能也大大扩展。

三是银行业审慎监管框架逐步成熟。近年来,银监会建立了包括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杠杆率、大额风险集中度比例控制、流动性比率等在内的全面风险监管指标体系,探索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提出了逆周期资本监管和动态拨备的监管框架,强化银行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防火墙,加强股东监管和关联关系控制和利益冲突监管,提出了房贷比率控制等一系列简单、透明、有效的监管政策。出台了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对贷款风险管理和支付流程进行了革命性改革。银监会成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正式成员,综合并表监管能力也逐步得到国际认可。

中国银行业发展当前面临的“三大挑战”—— 一是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还在蔓延,欧洲主要国家的财政平衡政策可能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经济复苏重新陷入疲弱状态,全球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国内实体经济虽然企稳向好趋势明显,但仍存在下行风险。出口环境仍不理想,全球贸易景气度仍在低位徘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趋势,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将削弱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地方新上投资项目仍在快速增长,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现象突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二是地方政府代偿性风险还比较突出。据银行业6月末自查初步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贷款余额大约为7万多亿,2009年同比增长了一倍,很多贷款项目都是应对金融危机期间发放的,贷款主体合规性、地方政府担保合法性、贷款项目的现金流和担保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地方财政代偿性风险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应该说,这些平台公司对于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对于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启动内需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去年下半年以来,银监会按照“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的要求,开展了平台公司贷款的自查和清理。在严控新项目贷款风险的基础上,督促银行开展项目合规性的再评估,落实第一、第二还款来源,做实抵质押和担保管理,年底前重新分类,相应提足拨备,做好坏账核销。从目前初步掌握的情况看,平台公司贷款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但长期来看,如何控制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向银行体系转移,如何完善地方政府举债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是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是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信贷风险。2005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迅猛的发展,主要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价格虚高的现象。近几年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多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今年1月和4月,国务院又出台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国十一条”和“新国十条”,启动了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新政。为落实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防范房贷风险,近几年来银监会相继出台了“二套房”政策、完善了土地和在建工程抵押政策、督促银行实行房地产授信名单式管理,开展了房地产信贷以及和房地产紧密相关的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信贷的压力测试。虽然中国不会出现美国式的“次贷”危机,但房地产信贷质量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和风险水平。除了房地产外,最近几年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多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防止产能过剩。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将直接反映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有过这样的教训。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优化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银行业长远发展的依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业既要防范信贷风险,也要运用信贷资源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这些都是时代任务和历史责任,也是对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的考验。

b.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什么?

根据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征及诱发风险的原因,巴塞尔委员会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及战略风险八大类。严密防范四大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坚决守住风险底线。着力增强改革发展的科学性持续性稳健性,着力布控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确保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促进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c.银行审慎经营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审慎经营是指以审慎会计原则为基础,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和资产风险,负债价值和负债成本、财务盈亏和资产净值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情况,真实、客观、全面地判断和评估金融机构的实际风险,及时监测、预警和控制金融机构的风险,从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的经营模式。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包括,但不限于:

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符合监管机构规定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用以衡量其资本充足程度。资本作为一种风险缓冲剂,具有承担风险、吸收损失、保护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御意外冲击的作用,是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资本充足程度直接决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最终清偿能力和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

监管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状况,成为银监会成立后的工作目标之一。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所承担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的全过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1.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监控;2.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3.有效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4.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独立的外部审计。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内部控制通常包含以下五个要素:1.内部控制环境;2.风险识别与评估;3.内部控制措施;4.信息交流与反馈;5.监督评价与纠正。

资产质量——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审慎经营和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资产分类政策和程序,对贷款和其他表内外资产定期进行查审,并进行分类,以揭示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资产质量。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对有问题资产进行严密监控,加大回收力度,减少资产损失。

损失准备金——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审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资产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及时计提足额的损失准备,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它是银行除资本金外避免损失的又一道防线。在有的国家立法或监管当局规定了强制性的呆账准备金比率,但更多的国家是赋予银行自己决定呆账准备金的权力,而监管当局关注的是确定呆账准备金的方法和过程是否合理,呆账准备金整体水平是否恰当,呆账是否及时核销。

风险集中——风险过度集中是银行稳健安全运行的最大危害之一。当银行风险过度集中于某个借款人、某个行业或某个国家时,一旦后者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偿付困难,银行的资产损失自然要比风险分散的情况下要大得多。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限制对单一交易对手或一组关联交易对手的风险集中,并控制对某一行业或地域的风险集中。银行监管机构则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风险集中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并制定审慎监管限额,特别是对单一交易对手或一组关联交易对手风险集中的审慎限额,促使其在经营过程中适当地分散风险,防止因风险过度集中而遭受损失。

关联交易——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关联交易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其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包括授信、租赁、资产转移、提供劳务、研究与开发项目技术和产品的转移等。其中,关联授信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关联方提供的贷款、贷款承诺、承兑、贴现、贸易融资、信用证、保函、透支、同业拆借、担保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对关联交易的进行内部授权管理,确保关联交易按照商业原则、以不优于对非关联方同类交易的条件进行,并将关联交易限制在监管机构和自身规定的审慎限额内。

资产流动性——流动性是指银行满足未来现金需求的能力。由于银行对未来现金需求量与银行未来现金来源渠道的不确定性,使银行对流动性的测算非常困难,立法或监管当局制定划一的流动性比率,要么不能准确测算银行未来现金实际需求量,要么增加银行的营运成本。因此国际上的一个趋势是允许银行自己决定流动性比率,而监管当局的责任是保证银行建立完善的流动性管理制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持续、有效地管理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具备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和充足的流动性资产,有效地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保持充足的流动性。流动性管理的关键因素是具备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集中的流动性控制、对不同情况下净融资需求的分析、多样性的融资渠道和应急方案。d.银行内控要素?怎样完善银行的内控机制?

银行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而形成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和制约的控制系统,是一种全面控制的机制。银行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方面。

目前在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运行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包括内控建设在内的体制改革并未到位,约束机制不健全,传统的经营意识和行为方式还有较大的惯性,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冒险违规经营而视风险控制为羁绊的想法和做法依然存在。二是内控系统的建立和执行都需要成本,所以在宏观考虑体系建设和具体内控制度的设计上必然要考虑其适当的度,要兼顾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当内控建设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个要求时,容易被以强调业务发展为名,使一些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三是部分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行的从业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知识结构陈旧,对内部控制认识不清晰,意识淡薄,在推动内控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内部控制要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转变,突出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要在各级人员当中牢固树立起防患于未然的内部控制意识,抓内控、防风险、保安全不仅在领导而且要在全体职工中经常灌输。

二、重视制度设计和体系建设。内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设计、执行、评价、改进四个环节,制度设计作为这个循环系统中的起点和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使内部控制落实在各项业务制度之中,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商业银行应对内控制度进行充分研究,建立起全面的内控制度体系。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组织制度创新,增强组织控制力度。商业银行应建立起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监督层、保障层的组织机构。

四、健全和完善内部稽核监督体系。稽核监督部门在组织体系上应当具有独立性,在处理与被稽核监督对象的关系上具有超脱性,在稽核查处工作上具有权威性,能够有通畅的渠道让其真实反映发现的问题,起到监督制衡作用。

五、加大技术手段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技术手段是一种量化的、科学的模型和公式,它能有效地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对风险识别和判断上的失误。充分和正确地运用技术手段,对诸如财会风险、授信风险、资金风险等业务性风险的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人事监察、安全保卫等管理性风险的识别判断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六、理性地处理好内部控制和发展的关系。业务没有发展,盲目的控制风险,那才是最大的风险,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使风险转变为效益。内控和发展是对立的统一,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必将有利于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e.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是什么?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本职业操守,并接受所在机构、银行业自律组织、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二章

从业基本准则

第四条 [诚实信用]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以高标准职业道德规范行事,品行正直,恪守诚实信用。

第五条 [守法合规]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范以及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

第六条 [专业胜任]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格与能力。

第七条 [勤勉尽职]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勤勉谨慎,对所在机构负有诚实信用义务,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维护所在机构商业信誉。

第八条 [保护商业秘密与客户隐私]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保守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保护客户信息和隐私。

第九条 [公平竞争]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同业人员,公平竞争,禁止商业贿赂。

第三章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客户

第十条 [熟知业务]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熟知向客户推荐的金融产品的特性、收益、风险、法律关系、业务处理流程及风险控制框架。

第十一条

[监管规避]

银行业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应当树立依法合规意识,不得向客户明示或暗示诱导客户规避金融、外汇监管规定。

第十二条

[岗位职责]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业务操作指引,遵循银行岗位职责划分和风险隔离的操作规程,确保客户交易的安全,做到:

(一)不打听与自身工作无关的信息;

(二)除非经内部职责调整或经过适当批准,不为其他岗位人员代为履行职责或将本人工作委托他人代为履行;

(三)不得违反内部交易流程及岗位职责管理规定将自己保管的印章、重要凭证、交易密码和钥匙等与自身职责有关的物品或信息交与或告知其他人员。

第十三条

[信息保密]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妥善保存客户资料及其交易信息档案。在受雇期间及离职后,均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所在机构关于客户隐私保护的规定,透露任何客户资料和交易信息。

第十四条

[利益冲突]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坚持诚实守信、公平合理、客户利益至上的原则,正确处理业务开拓与客户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按照以下原则处理潜在利益冲突:

(一)在存在潜在冲突的情形下,应当向所在机构管理层主动说明利益冲突的情况,以及处理利益冲突的建议;

(二)银行业从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购买其所在机构销售或代理的金融产品,或接受其所在机构提供的服务之时,应当明确区分所在机构利益与个人利益。不得利用本职工作的便利,以明显优于或低于普通金融消费者的条件与其所在机构进行交易。

第十五条

[内幕交易]

银行业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禁止内幕交易的规定,不得将内幕信息以明示或暗示的形式告知法律和所在机构允许范围以外的人员,不得利用内幕信息获取个人利益,也不得基于内幕信息为他人提供理财或投资方面的建议。

第十六条

[了解客户]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履行对客户尽职调查的义务,了解客户账户开立、资金调拨的用途以及账户是否会被第三方控制使用等情况。同时,应当根据风险控制要求,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业务状况、业务单据及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第十七条

[反洗钱]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反洗钱有关规定,熟知银行承担的反洗钱义务,在严守客户隐私的同时,及时按照所在机构的要求,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

第十八条

[礼貌服务]

银行业从业人员在接洽业务过程中,应当衣着得体、态度稳重、礼貌周到。对客户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对暂时无法满足或明显不合理的要求,应当耐心说明情况,取得理解和谅解。

第十九条

[公平对待]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公平对待所有客户,不得因客户的国籍、肤色、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健康或残障及业务的繁简程度和金额大小等方面的差异而歧视客户。

对残障者或语言存在障碍的客户,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尽可能为其提供便利。

但根据所在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契约而产生的服务方式、费率等方面的差异,不应视为歧视。

第二十条 [风险提示]

向客户推荐产品或提供服务时,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根据监管规定要求,对所推荐的产品及服务涉及到的法律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等进行充分的提示,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应当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答复,不得为达成交易而隐瞒风险或进行虚假或误导性陈述,并不得向客户做出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所在机构有关规章制度的承诺或保证。

第二十一条 〔信息披露〕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明确区分其所在机构代理销售的产品和由其所在机构自担风险的产品,对所在机构代理销售的产品必须以明确的、足以让客户注意的方式向其提示被代理人的名称、产品性质、产品风险和产品的最终责任承担者、本银行在本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等必要的信息。

第二十二条

[授信尽职]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根据监管规定和所在机构风险控制的要求,对客户所在区域的信用环境、所处行业情况以及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担保物的情况、信用记录等进行尽职调查、审查和授信后管理。

第二十三条

[协助执行]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熟知银行承担的依法协助执行的义务,在严格保守客户隐私的同时,了解有权对客户信息进行查询、对客户资产进行冻结和扣划的国家机关,按法定程序积极协助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不泄漏执法活动信息,不协助客户隐匿、转移资产。

第二十四条

[礼物收送]

在政策法律及商业习惯允许范围内的礼物收、送,应当确保其价值不超过法规和所在机构规定允许的范围,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不得是现金、贵金属、消费卡、有价证券等违反商业习惯的礼物;

(二)礼物收、送将不会影响是否与礼物提供方建立业务联系的决定;或使礼物接受方产生交易的义务感;

(三)礼物收、送将不会使客户获得不适当的价格或服务上的优惠。

第二十五条

[娱乐及便利]

银行业从业人员邀请客户或应客户邀请进行娱乐活动或提供交通工具、旅行等其他方面的便利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属于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以内,并且在第三方看来,这些活动属于行业惯例;

(二)不会让接受人因此产生对交易的义务感;

(三)根据行业惯例,这些娱乐活动不显得频繁,且价值在政策法规和所在机构允许的范围以内;

(四)这些活动一旦被公开将不至于影响所在机构的声誉。

第二十六条

[客户投诉]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耐心、礼貌、认真处理客户的投诉,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客户至上、客观公正原则,不轻慢任何投诉和建议;

(二)所在机构有明确的客户投诉反馈时限,应当在反馈时限内答复客户;

(三)所在机构没有明确的投诉反馈时限,应当遵循行业惯例或口头承诺的时限向客户反馈情况;

(四)在投诉反馈时限内无法拿出意见,应当在反馈时限内告知客户现在投诉处理的情况,并提前告知下一个反馈时限。

第四章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事

第二十七条

[尊重同事]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同事,不得因同事的国籍、肤色、民族、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婚姻状况或身体健康或残障而进行任何形式的骚扰和侵害。禁止带有任何歧视性的语言和行为。

尊重同事的个人隐私。工作中接触到同事个人隐私的,不得擅自向他人透露。

尊重同事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成果,不得不当引用、剽窃同事的工作成果,不得以任何方式予以贬低、攻击、诋毁。

第二十八条

[团结合作]

银行业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树立理解、信任、合作的团队精神,共同创造,共同进步,分享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第二十九条

[互相监督]

对同事在工作中违反法律、内部规章制度的行为应当予以提示、制止,并视情况向所在机构,或行业自律组织、监管部门、司法机关报告。

第五章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所在机构

第三十条

[忠于职守]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范和所在机构的各种规章制度,保护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自觉维护所在机构的形象和声誉。

第三十一条

〔争议处理〕

银行业从业人员对所在机构的纪律处分有异议时,应当按照正常渠道反映和申诉。

第三十二条

〔离职交接〕

银行业从业人员离职时,应当按照规定妥善交接工作,不得擅自带走所在机构的财物、工作资料和客户资源。在离职后,仍应恪守诚信,保守原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

第三十三条

[兼职]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所在机构有关兼职的规定。

在允许的兼职范围内,应当妥善处理兼职岗位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不得利用兼职岗位为本人、本职机构或利用本职为本人、兼职机构谋取不当利益。

第三十四条

[爱护机构财产]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妥善保护和使用所在机构财产。遵守工作场所安全保障制度,保护所在机构财产,合理、有效运用所在机构财产,不得将公共财产用于个人用途,禁止以任何方式损害、浪费、侵占、挪用、滥用所在机构的财产。

第三十五条

[费用报销]

银行业从业人员在外出工作时应当节俭支出并诚实记录,不得向所在机构申报不实费用。

第三十六条 [电子设备使用]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所在机构关于电子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的规定以及有关安全规定,并做到:

(一)按照有关规定安装使用各类安全防护系统,不在电子设备上安装盗版软件和其他未经安全检测的软件;

(二)不得利用本机构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浏览不健康网页,下载不安全的、有害于本机构信息设备的软件;

(三)不得实施其他有害于本机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

[媒体采访]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所在机构关于接受媒体采访的规定,不擅自代表所在机构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或擅自代表所在机构对外发布信息。

第三十八条

[举报违法行为]

银行业从业人员对所在机构违反法律法规、行业公约的行为,有责任予以揭露,同时有权利、义务向上级机构或所在机构的监督管理部门直至国家司法机关举报。

第六章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业人员

第三十九条

[互相尊重]

银行业从业人员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不得发表贬低、诋毁、损害同业人员及同业人员所在机构声誉的言论,不得捏造、传播有关同业人员及同业人员所在机构的谣言,或对同业人员进行侮辱、恐吓和诽谤。

第四十条

[交流合作]

银行业从业人员之间应通过日常信息交流、参加学术研讨会、召开专题协调会、参加同业联席会议以及银行业自律组织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促进行业内信息交流与合作。

第四十一条

[同业竞争]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坚持同业间公平、有序竞争原则,在业务宣传、办理业务过程中,不得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

第四十二条

[商业保密与知识产权保护]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业人员接触时,不得泄露本机构客户信息和本机构尚未公开的财务数据、重大战略决策以及新的产品研发等重大内部信息或商业秘密。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业人员接触时,不得以不正当手段刺探、窃取同业人员所在机构尚未公开的财务数据、重大战略决策和产品研发等重大内部信息或商业秘密。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业人员接触时,不得窃取、侵害同业人员所在机构的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

第七章

银行从业人员与监管者

第四十三条

[接受监管]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监管机构坦诚和诚实,与监管部门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接受银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

第四十四条

[配合现场检查]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积极配合监管人员的现场检查工作,及时、如实、全面地提供资料信息,不得拒绝或无故推诿,不得转移、隐匿或者毁损有关证明材料。

第四十五条

[配合非现场监管]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按监管部门要求的报送方式、报送内容、报送频率和保密级别报送非现场监管需要的数据和非数据信息,并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保证所提供数据、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第四十六条

[禁止贿赂及不当便利]

银行从业人员不得向监管人员行贿或介绍贿赂,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监管人员提供或许诺提供任何不当利益、便利或优惠。f.银行理财产品理解和看法。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我们一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按照标准的解释,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一般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我们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另外按照投资方式与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购类产品、银信合作品、QDII产品、结构型产品等,也是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的说法。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五个方面的主要趋势

其一,同业理财产品的逐步拓展,将原有外资机构和中资商业银行之间的“银银”合作模式映射到国内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同业理财模式。

其二,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逐步尝试,产品的稳健与否并不在于是否参与了高风险资产的投资,而是在于投资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动态管理类产品的逐步增多,投资方向和投资组合灵活多变和高流动性是该类产品的主要优势。然而,该类产品的信息透明度问题值得关注。

其四,POP(Product of Product)的逐步繁荣,通过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的投资组合构建来满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其五,另类投资的逐步兴起,艺术品和饮品(酒与茶)已逐步进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投资视野,未来的低碳概念、不动产和自然资源的投资将会成为下一个热点。g.国际化银行应该具备的特征是什么?

h.结合新农村建设,谈谈如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争取1年时间实现贷款风险向五级分类的过渡,3年基本理顺管理体制,用5-10年时间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分期分批逐步建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是加快政策性银行改革,充分发挥支农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适时增加饮水安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秸秆发电、小水电等农村基础建设和农村技术改造,更多地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好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专项贷款职能。

三是加快农业银行改革,加大对农村的市场化支持力度。按照产权股份化方向,通过国家扶持和自身重组,把农业银行整体改造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四是加快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建立完善邮储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今年年内要完成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工作,将邮政储蓄业务从邮政部门完全独立出来,扩大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的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

五是支持发展其他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和方式。通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推动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竞争。

各级银行业监管部门要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水利改革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改进监管手段和方法,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稳健发展;要通过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和措施,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改进服务;建立科学的监管考核与评价体系,推动和激励农村金融机构完善支农服务网点功能,提高贷款服务效率和质量;切实加强贷款风险监管,严格执行贷款发放条件,严禁违规新增融资平台贷款;加强贷款投向监管,认真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从源头上控制涉农信贷资金被挪用风险,抑制用于农产品炒作、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信贷资金需求,保证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i.中资银行如何走出去?

以下三个方面的管理机制重塑任务最为迫切: 一是风险管理机制。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和风险控制技术的基础相当薄弱,这是我国银行业面临国际化进程中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我国银行业现实基础和银行改革的渐进性着手,应在构建风险控制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上重点推进如下工作:严格坚持审慎经营原则,遵守和履行国际银行业的一般经营惯例,将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作为第一要务,在国际银行业树立我国商业银行的良好形象;积极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经验,逐步按照《巴塞尔协议》的风险控制原理构建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控制体系和框架,有效规避银行系统性风险;积极吸收和借鉴国际银行业对贷款客户和贷款项目的评审机制和程序,建立和形成贷款业务运行的程序化,格式化和规范化模式,总体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水平;积极引入国际通行的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和技术,总体提升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为加快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奠定质量基础。

二是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要顺应银行业综合化、国际化等发展趋势,积极培养和引进包括理财师、营销策划人员、投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领域专家,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型人才队伍;充分借助管理会计系统,结合“平衡计分卡”的理念,设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不断提升绩效考核体系的科学性,以此为基础,使员工的工作行为取向与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导向、持续发展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向更有机的结合起来;结合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有机整合现金、短期激励、长期激励、福利待遇、休假、津补贴、精神激励等各类薪酬资源,形成科学的固定薪酬体系和奖金分配体系;在关注人力资本的直接投资与收益的同时,要通过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人力资本的保值与增值。

三是业务创新机制。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成熟、系统的国际金融业务运行经验,尚未积累起足够的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经验。因此,在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对金融产品的设计和选择上,一方面,要遵从国际银行业的经营原则和金融产品运行惯例,在统一的市场规则平台上经营业务;另一方面,必须根据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国际银行业已经运行成熟,适合我国银行业的金融产品序列。如在业务品种的布局构造上重点采取跟进战略,积极加强与国际著名银行的合作,借鉴和引入国际金融市场上已经趋于成熟的金融产品,对于国际金融市场尚不成熟、风险可控性较差的金融产品要严格限制发展;对经营风险相对较高的资产性业务,在严格、审慎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和所在国家、地区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主要参与以国际著名银行为牵头行,以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良好经营业绩的大型跨国公司为借款主体的大型银团贷款和项目融资,以此形成核心型资产业务,以有效规避最初进入市场的风险。

有选择地推进中国银行业对国外银行机构的重组、并购和联合经营是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我国银行业从总体看仍具有典型的以国内资源为主体的“内资源型”特点,根据银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银行业务向境外进行延伸和拓展涉及境外机构网络布局、进入市场的培育和渗透、与当地主流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融合及大量金融人员的配备等,需要进行充分准备和策划,要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阶段。国内银行业“走出去”除主要采取以独立设置机构进行网点布局以外,应积极借鉴花旗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和瑞穗银行等国际大型银行并购、重组的成功经验,有计划的采取对国外银行机构进行重组、并购和联合经营的方式,低成本地进入国际金融市场。2001年,工商银行下属的工银亚洲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以7亿多港币成功收购香港华比富通银行的零售业务及其30多个零售机构,实现了在香港地区银行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目前,工银亚洲已经成为工商银行跨国经营的重要旗舰和香港地区重要的金融骨干机构。

从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战略考虑,应在国际金融中心地区,如香港、新加坡、日本、法兰克福以及纽约,在充分研究。论证和评价基础上,选择若干中小商业银行以协议收购、杠杆收购、参股经营、业务合作与联合经营等方式,进行收购和重组,并以此为重要平台,有计划地拓展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布局。

四、当代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一个中心任务”

中国商业银行要实现国际化,首先必须有效提高国际竞争力,否则,即使走出去,最终还有可能退回来。而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家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既不表现为一时、一地规模的大小和市场份额的高低,也不表现为某项业务、某个产品、某种技术的领先程度,而最终表现为银行是否具有持续的成长性,缺乏持续成长性的银行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稳步实施成长管理战略无疑是当代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一个中心任务。

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看,商业银行持续成长性根植于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否做到直面现实,因势而变。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中,一家银行要取得成功,必须对外部环境保持高度的灵敏度,要时刻研究分析影响银行未来发展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变化趋势,切实做到内外兼修:即一方面苦炼内功,不断提高管理素质和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对外拓展,不断开发新的市场步入新的领域,才能最终实现稳步持续成长的目标。

(一)着眼练好内功,在业务规模扩张的同时不断提高管理素质和资产质量。

(二)面向新的市场,以新的战略驱动力来推动各项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国际化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国商业银行需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循序渐进的原则。二是地域扩展战略。这是国际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国际化进程实际上也就是走出去的过程。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是国际化的基础。好的地域战略,可以使我们在发展业务、追求利润时,最大可能地规避风险,这是企业经营的首要原则,也是企业自身的内在要求。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国际化应分以下三步推进:首先在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开展业务。一则可以了解最新的信息,二则也可以向领先的同行学习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其次重点放在发达工业化和新兴的工业国家,在这些国家有相对健全的法制环境和政治环境,风险较小;最后,在时机成熟时可以面向东欧等转轨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三是区位发展原则。所谓区位战略,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区位优势,选择海外机构的地区分布。优势主要包括东道国的法律环境和金融管制程度,以及海外金融机构设立的位置是否为国际金融中心,离总行客户的远近,进出口的便利程度等几个方面。从区位优势看,我国银行实行全球性区位战略应向以下国家和地区倾斜:向国际金融中心倾斜。这些地区包括纽约、伦敦、东京、法兰克福、苏黎世、新加坡、香港、巴哈马、巴林等。这些地区虽然金融管制程度高,进入成本和运营成本也会高一些,但是,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且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金融创新的步伐,同时有利于直接吸收先进的国际金融管理经验;向与我国有密切经济贸易往来的亚太地区倾斜。亚太地区是近年来经济发展最快,贸易和投资潜力最大的地区。

j.银行负债业务的概念及特征。

银行负债: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主要资金来源的业务, 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中 90% 以上来自于负债。商业银行的负 债主要由存款借入负债和其他负债组成。银行负债的规模和结构, 决定了整个银行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方向, 而负债结构和成本的变化, 则极大地影响着银行盈利水平和风险状况。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特点:(1)能够用货币计量的;

(2)必须是在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3)是必须要偿还的;

(4)只有在偿还后才会消逝的;(5)必须是合法的。作用:

(1)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是银行开展资产业务的基础和前提。(2)是保持流动性的手段。(3)把闲散资金转化为资本。(4)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现金+存款)(5)是银行同社会各界联系的主要渠道。构成:

存款负债(交易存款、非交易存款)、借入负债(同业拆借、中央银行借款、回购协议、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发行中长期债券)

[8]金融危机系列问题

a.金融危机对各行业的影响,主要是哪种类型的企业深受影响?

大量国际金融机构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

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小企业,而大企业影响不大。金融危机导致中小企业本来就很困难的融资更加是难上加难,基本上无法融资;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需求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但产品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了小企业的产品失去竞争,生存的机会会变小。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几乎是灾难。由于国外市场萎缩,生产成本上升,将会导致企业倒闭,工人工资下降以致失业.对高科技密集型企业来说影响不大。

b.利率上调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看法及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18日宣布,自2月24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自去年初以来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11年的第二次上调。2月8日央行加息0.25个百分点,为应对通胀,自去年10月以来已连续三次加息。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市场对此已有预期。此次调整与去年11月分的两次接连调整相比,不会造成较大波动。但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逐渐提高,商业银行间对于存款的争夺势必将更加激烈。央行预防春节后银行产生放贷冲动,抑制货币增速过快增长态度坚决,而这将有利于政策效果的实现。这种压力使得央行不得不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样一方面成本较低,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冲2月份形成的3630亿元市场净投放,达到减弱银行放贷冲动的目的。而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除了缩减银行间市场资金流动性,抑制银行放贷冲动外,我们认为,还有减弱货币增速的意图。

央行紧缩政策已进入加速通道,因为1月20日央行才上调过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央行在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手段促进资金回流,同时用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与回收流动性结合,目的就是要减缓经济增速,完成结构性的转换。按此前判断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高可能到22%的预测”来看,此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在19.5%,也即还有大概4-5次的上调空间。预计3月和4月份各加一次,接下来2次的时点要看具体情况。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将冻结资金约3600亿元,目的就是抗通胀。

2月份以及随后的3个月都有大量的央票将到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对冲这个情况,对银行利润的负面影响大概在0.37%左右。本次调整准备金率,原因在于:第一,央行今年抗通胀与回收流动性任务艰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今年将较频繁的使用。第二,央行近14周向市场投放1万亿左右资金,未来到期票据较多;且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70个基点,对机构无吸引力,因此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作为加息的伴随工具较多使用成为必然。第三,尽管一月信贷投放低于市场预期,但或已高出央行调控目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也是作为对商业银行的提醒。不过,鉴于目前商业银行超额存准率补充较多,本次对商业银行短期影响不大,累次叠加效应将逐渐显现。

四季度以来,居民消费价格(CPI)出现快速上涨,10、11两个月同比上涨显著,尤其是11月份CPI涨幅“破五”,创2008年7月以来的新高,进一步强化了社会通胀预期。对此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一方面,目前的通胀仍具有较明显的结构性、阶段性特征。分类别看,食品和居住类是拉动CPI物价上涨的两个主要因素,1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7%,对CPI的贡献率是74%;居住类价格上涨5.8%,贡献率是18%。在全球流动性充裕的大背景下,美元、欧元贬值使大宗商品涨价,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进一步造成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冬季对肉、蛋、菜的供应与消费变化等季节性因素也推动了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我国抵御通胀的能力也是比较强的。近期国务院稳定物价的一系列措施出台后,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积极反应。毕竟,绝大多数工业品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上游价格向下游传递不易;粮食丰收连续7年,使得我国粮食库存比较充裕,粮食总体供大于求,粮食价格不具有大幅上涨的基础。特别是中央已明确提出,明年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从生产供应、流动性管理、价格监管和补贴制度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综合各方面因素看,明年通胀总体有望保持在一个合理可接受的水平,但对调控节奏、管理力度的要求较高。

c.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以及对资金流入的影响。

1、银行票据贴现业务:银行将持有的票据到中央银行贴现,中央银行调控贴现率实现控制市场货币供应。

2、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购买债券相当于投放货币,卖出债券则是在收回货币。

3、调整存款证备金率: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必须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数量,调高准备金率则是在减少货币供给,降低准备金率是在增加货币供给。d.对2010年股市的看法。

2010股市特色: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融资额第一,涨幅全球垫底。

1)全年沪指下跌469.06点,跌幅14.31%,在全球股票指数涨幅排名中列倒数第三,仅略强于身陷欧债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但IPO募集资金量却创下了全球最高。深交所因为创业板的登陆,跃居成为全球融资金额最大的资本市场,而中国也再次成为全球IPO最活跃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今年A股IPO及再融资募集资金高近9400亿元。而在今年的IPO大戏中,最大的赢家就是深圳的创业板和中小板,截至目前,今年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总数达310家左右.A股历史上最大规模融资也产生于今年。7月15日,农业银行在上证所鸣锣。其685.3亿元的融资额超过2007年11月5日发行的中国石油,其首发募集资金668亿元,在A股独占鳌头.2)行业的表现显示出巨大的差异,电子元器件年内涨幅达36%;房地产调空政策出台,作为房地产行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钢铁股几乎和房地产股同步下跌。地产板块整体跌幅超过两成,钢铁板块成为熊股集中营。广发证券从2006年停牌到今年借壳成功开盘,以419%位居涨幅第一;3)资产重组一直是股市永恒不变的主题.全年在全球金融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股市突出了题材炒做和资源为王的主题思路.光华以300%位居全年涨幅第一梯队.突出了重组特色,看来只有重组才能乌鸡变凤凰.小填空小选择小简答: 1.QFII的中文名称;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简称,QFII机制是指外国专业投资机构到境内投资的资格认定制度。

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英文首个字母缩写。是指在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兑换、资本市场未开放条件下,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有控制地,允许境内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项制度安排。2.现金流量表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4.三元悖论是哪三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5.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式;

6.信用风险——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就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贷款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即存在于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又存在于信用担保、贷款承诺及衍生产品交易等表外业务中。结算风险是一种特殊的信用风险。7.贷款的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8.GDP的计算

9.资产负债表的分录; 10.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

核心资本比率=核心资产/风险加权资产=核心资产/(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一般要求不小于4% 总风险资本比率=总资产/风险加权资产=总资产/(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一般要求不小于8% 简答:1.GDP与GNP的区别

3.国际收支的概念以及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国际收支是由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往来活动而引起的。生产社会化与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日益增多,国际交往日益密切,从而在国际间产生了货币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在一定日期内进行清算与结算,从而产生了国际间的货币收支。国际间的货币收支及其他以货币记录的经济交易共同构成了国际收支的主要内容。包括: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帐户、储备结算项目、错误与遗漏。4.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我国对银行业最低资本的要求。

银行通常在三个意义上使用资本这个概念,即财务会计、银行监管和内部风险管理,分别对应会计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管理人员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计算的、银行需要保有的最低资本量。有时被称为风险资本,随着风险管理技术的演进和银行风险环境的恶化逐步形成的,在银行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银行的突出特点是高负债经营,自有资本较少,因此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资本可以吸收银行的经营亏损,保持银行的正常经营。

2.资本为银行的注资、组织营业以及存款进入前的经营提供启动资金。3.为银行的扩张、银行新业务、新计划的开拓与发展提供资金。

4.银行资本有助于树立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它向银行的债权人显示了银行的实力。5.银行资本作为银行增长的监测者,有助于保证单个银行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性。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商业银行的权益资本(股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和公开储备;

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贷款储备以及混合性债务工具。5.什么是离岸金融市场?有什么特点? 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e market),是指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亦称境外金融市场,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市场交易以非居民为主,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和税制限制。离岸金融市场在60年代的兴起,使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业务活动很少受法规的管制,手续简便,低税或免税,效率较高。

(2)离岸金融市场借贷货币是境外货币,借款人可以自由挑选货币种类。该市场上的借贷关系是外国放款人与外国借款人的关系,这种借贷关系几乎涉及世界上所有国家。

(3)离岸金融市场利率一般来说,其存款利率略高于国内金融市场,利差很小,更富有吸引力和竞争性。

5.CAMELs的具体内容——资本充足性(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management)、盈利性(earnings)、流动性(liquidity)、市场风险敏感度(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

6.VAR风险价值的概念、方法的优缺

VaR(Value at Risk)一般被称为“风险价值”或“在险价值”,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

主要采用三种方法计算VaR值。⒈历史模拟法(historical simulation method)⒉方差—协方差法 ⒊蒙特卡罗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优势:1.可以用来简单明了地表示市场风险的大小,单位是美元或其他货币,没有任何技术色彩,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投资者和管理者都可以通过VaR值对金融风险进行评判; 2.可以事前计算风险,不像以往风险管理的方法都是在事后衡量风险大小;

3.不仅能计算单个金融工具的风险,还能计算由多个金融工具组成的投资组合的风险,这是传统金融风险管理所不能做到的。

局限性:VaR方法衡量的主要是市场风险,如单纯依靠VaR方法,就会忽视其他种类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另外,从技术角度讲,VaR值表明的是一定置信度内的最大损失,但并不能绝对排除高于VaR值的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假设一天的99%置信度下的VaR=1000万美元,仍会有1%的可能性会使损失超过1000万美元。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给经营单位带来的后果就是灾难性的。所以在金融风险管理中,VaR方法并不能涵盖一切,仍需综合使用各种其他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亚洲金融危机还提醒风险管理者:在险价值法并不能预测到投资组合的确切损失程度,也无法捕捉到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间的相互关系。7.特里芬难题

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要求美元币值稳定,才会在国际支付中被其他国家所普遍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不仅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愿接受美元。

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又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但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又会不断减少,美元又将不断贬值。8.经济附加值EVA的概念及指标体系的计算 EVA=税后营业净利润-资本总成本.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资本的成本。目前,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一些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大都使用EVA指标评价企业业绩。从算术角度说,EVA 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Residual income)。EVA 是对真正 “经济”利润的评价,或者说,是表示净营运利润与投资者用同样资本投资其他风险相近的有价证券的最低回报相比,超出或低于后者的量值 9.理财产品和存款在风险和收益上的区别.10.汇票何种情况下失效—支票6个月,票据两年。11.会计公允价值计算的三种方法:

直接使用可获得的市场价格;如不能获得市场价格,则应使用公认的模型估算市场价格;实际支付价格(无证据证明其不具有代表性);允许使用企业特定的数据,该数据能被合理估算,并且与市场预期不冲突。13.最新审计法时间2006年

14.去杠杆化定义,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杠杆化”指的就是借债进行投资运营,以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特别是投资银行,杠杆化的程度一般都很高。当资本市场向好时,这种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本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

金融危机爆发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这个过程造成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下跌。

在经济繁荣时期,金融市场充满了大量复杂的、杠杆倍数高的投资工具。如果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加入“去杠杆化”的行列,这些投资工具就会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场也面临着萎缩,随着市场流动性的大幅缩减,将会导致经济衰退。15.国际收支失衡原因

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绝对的、经常的,而平衡则是相对的偶然的。

1.周期性不平衡,由于国际间各国所处的阶段不同而造成的不平衡。经济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当一国处于繁荣阶段,而贸易伙伴国处于衰退阶段,易造成本国的贸易收支赤字。由于各国经济都会经历繁荣和衰退的交替,就有周期性,两国的国际收支也会交替的出现顺差和逆差。只要经济周期不太长,程度不太深,这种失衡就是短期的、较轻微的。

2.结构性不平衡,由于国际市场对本国的出口和进口的需求条件发生变化,本国贸易结构无法进行调整所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如果本国产品的供需结构不能满足国际市场产品供需结构的变化,如不考虑资本项目,将会导致本国国际收支的长期不均衡。

3.货币性不平衡,由于一国的价格水平、成本、汇率、利率等货币性因素而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如果一个国家货币发行不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生产成本上升,本国产品竞争力下降,导致出口下降,进口上升;或者利率下降导致资本外流增加,内流减少,使一国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态。

4.收入性不平衡,由于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导致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各国处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经济增长率会导致收入水平不同,进而影响进出口需求。如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相对较高,人们收入较高,进口需求增加,国际收支会产生逆差。

5.季节性和偶然性不平衡,由于季节变化或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如由于气候原因造成一国粮食减产,出口减少,进口增加。16.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有哪几个?优缺点? 所谓通货膨胀,一般是指一定时期货币过多而引发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

1.按市场机制作用的标准来分,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

2.按物价上涨速度来分,可分为爬行的通货膨胀、快步的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3.按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来分,又分为预期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膨胀

4.按通货膨胀的成因来划分,可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结构型和体制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衡量

1.消费物价指数(CPI)。也称为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是一种用来衡量各个时期内城市家庭和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消费物价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和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收集,公布次数较为频繁(通常每月一次),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这一部分,不包括公共部门的消费、生产资料和资本产品以及进出口商品,从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

2.批发物价指数(WPI)。也称为生产者价格指数,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这一指数的优点是对商业周期反应灵敏,缺点是不包括劳务产品在内,同时它只计算了商品在生产环节和批发环节上的价格变动,没有包括商品最终销售时的价格变动,其波动幅度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因而,在用它判断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对比关系时,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的现象。

3.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NP Deflator)。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的比率。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所包括的商品和劳务的范围最为广泛,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情况。

以上三种指数是西方国家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各有其优缺点,所以需要合理适当地选择指数,才能正确地把握通货膨胀的程度。一般而言,在衡量通货膨胀时,消费物价指数使用得最为普遍。

通货膨胀的成因

西方国家通货膨胀成因理论

1.需求拉上说。2.成本推动说。(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工资提高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在西方经济学中,称为工资—价格螺旋。(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利润推进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生产投入品或要素的价格因市场垄断力量的存在而上升所形成的通货膨胀.3.供求混合推动说。4.结构性通货膨胀。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出现过三次通货膨胀。一是建国初期的通货膨胀,这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二是“文革”期间的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抑制型。物价虽然没有上涨,但是商品供不应求,凭票供应,排队购物的现象十分普遍,居民实际消费水平下降;三是改革开放以后的若干年间出现了通货膨胀。对各个时期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理论界都做了分析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需求拉上(1)财政赤字。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体现在分配领域,就是以财政手段分配为主,财政分配要占整个国民收入的1/3以上。而财政的支出又主要是用于基本建设。由于国家作为投资主体,对资金的使用缺乏约束机制,同时在赶超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基本建设规模的安排往往超过财政收入水平,因此就形成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的弥补又往往是通过货币发行和向银行透支的方式来解决的。(2)信用膨胀。信用膨胀就是银行贷款的规模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贷款的货币投入没有相应的产出。这就意味着在既定的供给条件下,货币的供应增加丁,从而形成需求过旺,物价上涨。

2.关于成本推动。体制改革以来,打破了传统的几乎完全僵化、冻结的工资及物价模式,工资、物价的严格管制逐步放松。(1)工资的上涨。企业的管理与企业职工在利益上是一致的,他们都以工资、奖金作为自己合法的收入。企业职工在个人收入方面有追求最大化的行为,而管理者仅仅是经营者而非所有者的身份,对企业职工的这种愿望,会给予默许或公开化地赞同,这就促使了企业工资水平的不断增长。(2)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由于原有的价格体系不合理,在理顺价格体系的过程中,国家多次调整了原材料与制成品的不合理比价,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直接地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这种成本的增加,转嫁到产品价格。

3.关于结构性因素。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的作用下,由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原因,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即使存在社会供给和需求总量平衡的条件下,仍存在着经济部门和结构上的不合理性,某些部门发展滞后,导致产品的结构性供求失衡,短线制约严重。另外.如果国家为了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往往会对一些部门实施一些膨胀的政策,如减税、增加货币供给等,这样,这些优惠政策和追加的投资就会导致货币供给过多,需求增加,从而拉上了物价水平。这些实质上都和结构性因素有关。

4.关于综合因素。有人认为,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应当从多方面综合进行分析。这种综合因素的分析研究,实际上是包含了前面所述的需求、成本、结构因素在内的另一个角度的考察,即从体制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和一般因素来寻找通货膨胀的根源。(1)体制性因素。即从现行经济体制上来分析判断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企业制度、价格体系等等体制性因素。这些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真正根源。(2)政策性因素。政策性因素是指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不当(如过松或过紧)对社会总供求均衡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财政预算规模的大小、赤字的高低、信贷规模的大小,银根松紧以及一定时期的货币政策方面的因素,以及国家产业政策方面的原因等等。(3)一般性因素。所谓一般性因素,指的是单纯由于经济成长或经济发展等过程中存在足以引发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中性原因。这些原因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中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可耕地少,极易形成农产品及消费品价格的上涨。通货膨胀的效应

1、收入分配效应。所谓收入分配效应,即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物价上涨而造成的收入再分配。

2、财富分配效应。通货膨胀不仅引起收入的再分配,而且也会引起人们持有财富的再分配,又称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3、强制储蓄效应。这里所说的储蓄是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

4、资源配置效应。通货膨胀时期,会引起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上的紊乱,运作效率降低,以致总产出减少,国民生活水平下降。

5、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产出效应)。通货膨胀有可能影响真实的经济投资和经济增长率,其渠道是多种多样的。6 恶性通货膨胀将导致社会与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存在通货膨胀,前面所述的几个经济效应就会发挥作用。

宏观紧缩政策。这是比较传统的抑制和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它的基本精神,从根本上讲,就是收缩通货减少需求。

1.紧缩性货币政策即货币通过压缩限制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宏观紧缩的目的。我国习惯上称之为抽紧银根。具体办法是运用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来实现。(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出售证券,回笼货币资金,以相应减少经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2)通过提高贴现及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以期提高借款成本,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减少对信贷的需求;(3)通过提高法定准备率,用以缩小货币扩张乘数。

2.紧缩性财政政策即政府通过增收减支的办法来抑制总需求的增长,实现宏观紧缩。具体的办法:(1)增税。增税一方面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减少财政赤字,达到减少货币发行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增税使得企业利润相对减少,企业的投资需求旺盛的局面得到了缓解。(2)削减政府开支。政府支出的减少,在财政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就可以削减财政赤字,从而减少货币发行;另外政府开支的减少,也直接地减少了总需求,因为政府开支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通货膨胀的其他对策。除了上述三种比较常见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以外,各国在长期的反通货膨胀斗争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反通货膨胀的其他对策。这些对策有供应政策、改革市场结构、国际合作等措施和政策。17.计算不良贷款率,拨备率,分析。

不良贷款率计算公式如下: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18.银行的资本,构成,作用

19.次级债务定义。长期次级债务在计入银行资本时如何处理。

长期次级债务是指原始期限最少在5年以上的次级债务。如果长期次级债务要计入资本的话,除了要满足一般次级债务的特点之外,中国银监会还规定,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务必须是无担保的、不以银行资产为抵押或质押的。次级债务工具列入附属资本时,在距到期日前最后五年,其可计入附属资本的数量每年要累计折扣20%。如一笔十年期的次级债券,第六年计入附属资本的数量为100%,第七年为80%,第八年为60%,第九年为40%,到第十年的时候,就只能有20%了。20.资本充足率何时提出。21.新《巴》的特点

新巴塞尔协议的一个显著特色是:除了传统的最低资本要求外,额外增加了对银行另外两个层面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三支柱”的资本监管框架结构。具体来说,第一大支柱为“最低资本要求”,要求银行必须具备与其风险状况相匹配的最低资本额度,即资本必须至少占风险加权资产的 8%。第二大支柱是“监督性审查流程”,要求银行必须开发一套程序,评估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整体资本充足率,而监管机构有责任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质量进行监督。第三大支柱是“培育市场纪律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加强市场披露要求来确保市场对银行的约束效果。具体来说,如果资本充足状况和风险控制能力良好,则银行一般能以更优惠的价格和条件从市场上获取资源;反之,如果资本水平不足而风险程度偏高,则银行要想从市场上获得资源,往往要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提供额外的担保或采取其他保全措施。这样,只要加强银行在关联方、资本结构、风险暴露和管理程序以及资本充足性等方面的信息披露要求,银行考虑到市场的反响及其相应后果,就会有动力改善内部经营,有效配置资源并全面控制经营风险。新资本协议的内容更广、更复杂。新协议将对国际银行监管和许多银行的经营方式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首先要指出,以三大要素(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为主要特点的新协议代表了资本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新资本协议提出了两种处理信用风险办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将内部评级法用于资本监管是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22.当一家银行流动性不足时,监管当局采取哪些救援措施。商业银行一般都有应付流动性危机的紧急预案。但是,事实证明流动性危机很少会按照人们预料的方式发展。一般来说,当银行最初遇到流动性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从银行同业借款。但是一旦市场上获知该银行遇到流动性危机,则很难再从市场上获得资金,否则,融资成本会相当高;

(二)实现存款的多元化。但是,这一措施发生作用要相当长的时间,远水难解近渴;

(三)停止发放贷款。该措施在短期内会发生作用,但停止放款会使银行最终失去利润、市场份额和公众对它的信心;

(四)出售资产。该措施也可以在短期内发挥作用。但是,一般来讲容易出售的资产都是质量较好的资产,而剩下的都是缺乏流动性和质量差的资产,那么如果问题严重的话,银行的盈利性和清偿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五)资产证券化。通过这种机制银行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出售证券化资产而获得流动性。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借款人最后不能履约,这种做法并不能使银行免于承担损失;

(六)股东的支持。通过股东追加资本或者把股东在银行的存款转为期限较长的次级债务,有利于改善银行的盈利性和流动性。

(七)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尽量限制对银行不利的传闻;

(八)最后使用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的便利。

上述措施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应考虑银行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组合,从而找出副作用最小的方案。

23.什么是贷款分类?我国实行哪两种分类方法? 银行根据审慎的原则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定期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的结果分析归类,这一过程称为贷款分类。对贷款进行分类是商业银行据以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基础。我国实行的贷款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期限为基础的贷款分类方法(term based loan classification),即按照贷款逾期的程度,以及其他贷款特征,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帐。这也是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一逾两呆”,后三类合称不良贷款。另一种是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分类方法(risk based loan classification)。该方法是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将贷款的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档次。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贷款五级分类。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比率=不良贷款余额/贷款总额 相对而言,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分类与以期限为基础的贷款分类相比较,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贷款的质量。该方法将逐步取代“一逾两呆”的方法。24.贷款损失准备金包括哪些种类?计提方法和比例。

商业银行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一般有三种:一般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

一般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按照贷款余额1%计提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就相当于一般准备金。

专项准备金应该针对每笔贷款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品的市价、担保人的支持度等因素,分析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计提。我国现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指引》规定,专项准备金要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的结果,对不同类别的贷款按照建议的计提比例进行计提。

特别准备金是针对贷款组合中的特定风险,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特别准备金与普通和专项准备金不同,不是商业银行经常提取的准备金。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才计提特别准备金。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贷款损失准备金如何计提、计提比例是多少,都是由商业银行按照审慎原则自主决定的,计提标准主要是根据贷款分类的结果和对贷款损失概率的历史统计。在转轨经济国家则一般由监管当局确定计提原则,确定计提比例的参照标准。

根据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银行应按季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得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银行可以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种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余额/不良贷款余额。

25.贷款的集中风险。

根据金融学理论,资产分散能降低风险。如果贷款过于集中于某一个行业、地区、客户或贷款类型的话,就会产生贷款集中的风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了。贷款集中的一个重要限制性指标就是银行对单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与银行资本总额的比例,一般规定不应超过10%。最大10家贷款客户的贷款比例高低也是衡量贷款集中度的重要因素,一般不应超过银行资本总额的50%。

26.如何判断一家银行的好坏。简单地说,监管者评价一家银行的好坏最基本地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充足率;

(二)资产质量;

(三)管理,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

(四)盈利性;

(五)流动性;

(六)市场风险的敏感度等。这就是监管者最经常使用的骆驼评级体系的六个主要方面。27.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

净利差率等于银行的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再除以生息资产(平均值)。净利差率的高低非常重要,因为利息收入往往是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利息支出则往往是银行最重要的支出项目。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这样。银行的业务类型对净利差(net interest margin)的影响很大。一般说来,零售银行业中银行的净利差较高,而批发银行业务中银行的净利差较低。而银行之间的竞争压力往往会导致净利差率越来越低。而利差是有一个最低限度的,太低了以后就不足以弥补营业费用。当一家银行的净利差率过低或持续恶化时,就应该对这家银行引起警觉了。

28.监管当局发现违反审慎规则时,采取哪些措施。

一般来说,当监管当局发现银行虽然没有违反法律、法规,但是存在不审慎的经营行为时,可以要求商业银行采取纠正措施,在一定的期限内加以纠正。如果商业银行没有按照监管当局的要求改正,或者商业银行的行为严重危及银行的稳健运行、损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时候,经过一定的程序可以对商业银行采取以下措施。

(一)责令暂停部分业务、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

(二)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

(三)限制资产转让;

(四)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

(五)停止批准增设分支机构。当然,如果银行发生了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当局就要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其进行处罚。29.回购协议。

一般是指交易双方在货币市场上买卖证券融通资金的同时签订一个协议,由卖方承诺在日后将证券如数买回,买方保证在日后将买入的证券回售给卖方。因此,回购协议基本上是一种以证券为担保品的短期资金融通。期限在1天到6个月不等,具有金额大、风险些期限短和收益低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短期融资工具。30.银行规模快速增长是好现象吗?

对于银行规模的快速增长,我们应该辨证地来看。一方面,银行规模的快速增长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和盈利增长点。但是,另一方面,银行规模的过快增长也会给银行的稳健经营带来潜在的威胁。一些工业化国家银行监管人员的经验表明,增长过快是银行遇到困难的重要信号之一,在增长的高峰期所开展的业务常常会使银行陷入困境。伴随业务的快速增长,往往会出现对于客户的质量不加选择,放松贷款标准,对员工的激励基于业务量的大小等现象。由于这种高增长带来的问题不会立即显现出来,因此,银行管理层通常会向监管当局解释这种高增长是基于对良好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状况的自然增长。作为股东和监管当局应当对这种快速增长保持清醒的头脑。

1世界三大经济组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还有国际世界贸易组织。2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从泰国开始爆发的.3我国从2005年不良资产率第一次降到一位数.4银行监管的目标:一是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二是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三是通过金融、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四是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5商业银行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的机构.6会计的六个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8商业银行与客户的交往原则是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12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13银监会要向社会公布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信息.14商业银行应该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基础上对会计信息进行汇总,做好会计报表.15我国试点资产证券化的两个银行是国开行和建行。

18股东拥有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权的权利.1股票市盈率——市盈率指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的时间)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投资者通常利用该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用该指标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P/E Ratio”表示市盈率;“Price per Share”表示每股的股价;“Earnings per Share”表示每股收益。即股票的价格与该股上一每股税后利润之比(P/E),该指标为衡量股票投资价值的一种动态指标。2中间业务的好处:

不运用或者不直接运用银行的自有资金;不承担或不直接承担市场风险;以接受客户委托为前提,为客户办理业务;以收取服务费、赚取价差的方式获得收益;种类多、范围广,产生的收入在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

3金融衍生工具——期货合约(futures: stock index futures/commodity futures)、期权合约(option: put and call)、远期合同(forward rate agreement)、互换合同(currency swap)。跨期性、杠杆性、联动性、高风险性。

8国际会计公认的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9商业银行授信的范围——银行的授信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和回购;以及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13成立商业银行最低的注册资金是多少? 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十亿元人民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一亿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

14商业银行在一个会计结束后四个月内向银监会提供经营情况。

15银监会监管的机构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

下载银监局文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监局文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给银监局投诉[最终定稿]

    投诉 银监会: 本人XXXXXXXXXXX,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现投诉XXXXXXXXX农村信用社违规经营,严重侵犯我本人资金账户安全权且股金权利,违法违规操作修改账户信息,非法扣掉我股金红......

    银监局调研(推荐阅读)

    黑河银监分局调研汇报材料 交通银行黑河支行 一、黑河支行概况 黑河支行筹建于1993年黑河边境贸易发展速度最快、当地经济环境最热时期。当时交行总行主要是考虑黑河是交通......

    银监局监管办事处年终工作总结(本站推荐)

    晋中银监分局寿阳监管办事处成立于XX年5月,现有员工3名,承担着对寿阳县辖区40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能。今年以来,我们办事处在晋中银监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晋中......

    银监局监管办事处年终工作总结[最终定稿]

    纵观2011年寿阳县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运行状况,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1》《2》《3》《4》《5》《6》《7》《8》《9》一、2011年主要工作 (一)抓住案件防控不放松,以开......

    银监局帮扶工作总结报告

    今年3月份以来,德州银监分局按照市委百局帮百区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的统一部署和“单位包村、干部驻村”的工作要求,我局选派了两名同志到德城区黄河涯镇馨秋社区开展驻村帮扶......

    给银监局的汇报

    建设银行发展小企业业务的情况报告 省银监局: 今年以来,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发展和支持小企业的号召,围绕区域战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银监局廉政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银监局廉政文化建设经验材料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融合的文化形态。廉政文化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和......

    银监局年终总结(共5篇)

    导语:对于一年的工作,银监局会有什么样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银监局年终总结,供各位阅读和借鉴。银监局年终总结今年以来,我分局积极贯彻落实银监会、浙江银监局年初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