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中国与世行合作纪念座谈会开幕式的致辞

时间:2019-05-13 22:0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克强在中国与世行合作纪念座谈会开幕式的致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克强在中国与世行合作纪念座谈会开幕式的致辞》。

第一篇:李克强在中国与世行合作纪念座谈会开幕式的致辞

李克强在中国与世行合作纪念座谈会开幕式的致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09月16日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以理念创新引领发展模式创新

——在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30周年纪念座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

(2010年9月13日,北京)

尊敬的佐利克行长,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参加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30周年纪念座谈会。中国有句俗语,春华秋实。现在正值金秋,在这个收获的时节,我们举行纪念活动,不仅总结过去合作的物质成果,而且探讨未来合作的发展方向,这对于共享发展的理念,深化中国与世行的合作、推动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欢迎!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行是全球最大的多边发展援助机构。30年前,正当中国启动改革开放这一伟大进程的时候,双方掀开了友好合作的历史篇章。中国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与世行建立了平等合作的发展伙伴关系。30年的实践表明,双方的合作符合时代要求,保持了旺盛

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合作的内容全面广泛。到目前为止,中国获得世行贷款和投资承诺超过500亿美元。这些资金支持了500多个项目的建设,覆盖中国几乎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交通、能源、城建、环保、农业、卫生、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方还围绕中国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问题,积极开展政策对话与合作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合作的领域不断创新。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世行的发展援助模式也在逐步完善。双方把握时代的脉搏,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适时调整合作重点与方式,合作领域从经济建设为主转向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进步,合作方式从资金合作为主转向资金合作与知识合作并重,促进了合作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

合作的效果互利共赢。30年来,中国经过不懈努力,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这里凝结着世行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同时,中国的发展进程,也丰富了世行发展援助的实践和理念。作为贷款国,中国是世行项目成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作为股东国,中国积极参与世行的决策和管理。中国支持世行加强对南南合作、区域合作的援助,为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倡导推动世行治理结构改革,支持世行增资以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的发展受益于世行,世行的发展也受益于中国。

女士们、先生们!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谋划未来。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调整和变革之中,科技进步酝酿新突破,产业发展出现新趋势,全球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机

遇。但气候变化、能源资源、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扶贫减贫的任务依然繁重,国际社会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新的形势下,需要我们总结经验,深入思考,以理念创新引领发展模式创新,以扩大开放深化全面合作,在经济发展中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复苏和持续发展,努力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有赖于各国自身努力,需要国际社会协调合作,也离不开国际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此,我愿提出以下建议:坚持扩大开放,优化资源配置。开放、包容、合作,是当今时代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惠益。各国应相互开放市场,扩大开放领域,消除贸易、投资、技术等壁垒,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和必要的资金。我们致力于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对各类主体的知识产权进行严格保护,对依法在华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给予同等国民待遇。中国将深化与世行的合作,以资金投入为媒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更好地带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继续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南北发展不平衡,是当前全球发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现。世界上还有约1/6的人口没有摆脱饥饿、疾病和贫穷的困扰,不少国家离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贫困国家的经济社会得到发展,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减少贫困的目标,才能扩大市场需求、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世界共同繁荣与和谐进步。国际社会和发展援助机构应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困难,加大援助和支持力度。

注重内生增长,增强发展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际社会在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和扶持时,应从各国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支持受援国选择自主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同时,从战略上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更好地支持当地技术进步、人才培养和管理改善,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激发经济活力,形成内生动力,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发展中国家人民长期受益。

推进调整改革,支持创新发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国际经济治理结构的缺陷。我们应顺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趋势,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调整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应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与发言权。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中,应反映发展中国家的核心关切。在国际经济合作活动中,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务实援助。变革的时代,需要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的创新。世行等国际组织具有资金、知识、合作平台等优势,可以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多地传播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支持各国在创新中求得发展。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目前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仍排在全球100位左右,按联合国有关标准还有1.5亿贫困人口,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将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必须依靠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我们将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需求、产业、要素、城乡和地区等结构,推动模式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实

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将着力加强公共服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力度,通过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构建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是创新发展理念、有益于世界和平与和谐的发展。女士们、先生们!

新的形势下,中国与世行加深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希望双方结合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突出结构调整、民生改善、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继续深化贷款和项目合作;完善合作机制,以资金、项目合作带动技术、知识合作,强化人才开发,推动管理创新;同时,交流发展经验,加强发展战略研究,不断提升合作水平。中国愿与世行其他成员国一道,积极发挥股东国作用,支持世行更好地履行宗旨,服务于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

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和谐进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我相信,在中国与世行携手努力下,双方的合作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也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与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李克强在中国-东盟博览会致辞(本站推荐)

李克强在中国-东盟博览会致辞

推动中国—东盟长期友好互利合作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2013年9月3日,广西南宁)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十周年。我们东方许多国家都有通行说法,叫做“十年一大庆”,今天这里高朋满座,充满了喜庆气氛。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十年树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经历了10年历程,这棵大树已经成长起来,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现在是收获果实、播种未来的时候。我对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代表中国政府对来自各国的贵宾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本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周边地区始终是中国外交的重点,处于中国外交的首要地位。中国新一届政府将更加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更加主动地实现中国发展战略与周边各国发展目标的对接,更加扎实有效地构建共享和平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东盟地理相邻,文化相通,血脉相亲,利益相融。中国是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条约》的域外大国,也是第一个同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同东盟启动并建成自由贸易区的国家。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年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始终贯穿于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全过程。双方彼此信任不断加强,务实合作日益深化,人文交往更趋密切,各领域合作都取得长足进展,为本地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毋庸讳言,我们也注意到本地区还存在一些不利于稳定与发展的干扰因素,但这不是主流。对于南海争议,中方一贯主张,应当由直接当事方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进行磋商,中国政府是有担当的,也愿通过友好协商寻求妥善解决之策。中方认为,南海争议不是中国同东盟之间的问题,更不应该也不可能影响中国—东盟合作的大局。10年前,我们与东盟国家共同制定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有力维护了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切实保障了南海的自由航行。中国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继续与东盟国家全面落实《宣言》的各项规定,在《宣言》框架下,循序渐进,稳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商谈。

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对东盟的睦邻友好政策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战略选择。中方将坚定不移地把东盟国家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坚定不移地深化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坚定不移地与东盟携手,共同维护本地区包括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我们将继续支持东盟的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地位。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一定是长期友好、合作共赢的,将充分体现我们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要义。

女士们,先生们!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日益复杂的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拓展的潜力巨大,这是有利的积极因素。同时,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中,全球经济复苏过程还存在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债务失控、增长失调、南北失衡等结构性矛盾突出。解决各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发展。

亚洲拥有全球近一半的人口、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创造了一系列的增长奇迹,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亚洲各国发展很不平衡,促进增长、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近来,受发达国家特别是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可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增强的影响,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逆转,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亚洲一些成员也受到波及,面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增长放缓、通胀上升等多重挑战,这引起人们包括一些友好国家的担忧。当前形势下,中国和东盟的主要任务还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我们应当坚持经济优先、发展优先、民生优先的大方向,把焦点聚集在这里,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精神,携手应对可能发生的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和挑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这是各方的共同利益所在,也是各国人民的利益所在。

女士们,先生们!

十年来,在各国历届领导人精心培育下,中国与东盟携手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双方贸易额增长了5倍,相互投资扩大了3倍,开创了合作的“黄金十年”。我们率先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顺应了发展的趋势,也给人民带来了实惠。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依。

中国与东盟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我们同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发展目标和任务相似,推动中国和东盟经济合作发展必将激发出巨大的能量。这两天,我与东盟各国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一致认为彼此的共同利益在不断扩大。我们既然有能力打造已经过去的“黄金十年”,也有能力创造未来新的“钻石十年”。我们要继往开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寻求新的战略突破,在增强政治互信、倡导开放包容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提升中国—东盟合作水平,推动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此,我提出以下几项合作倡议:

一是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开创了亚太贸易投资合作的先河,有力地推动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面对未来,中方将秉承10年来自贸区建设的传统,积极优先考虑东盟利益诉求,为东盟的发展创造更多更有利的条件。我们愿意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更新和扩充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的内容与范围。双方可以考虑深入讨论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积极开展新一批服务贸易承诺谈判,从准入条件、人员往来等方面推动投资领域的实质性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使中国—东盟自贸区与时俱进,在更广领域、更高质量上打造升级版。我们愿与东盟签订农产品长期贸易协议,积极扩大从东盟进口在中国有市场、有竞争力的商品,力争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今后8年新增双向投资1500亿美元。正像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一样,东盟也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优先方向,我们也欢迎东盟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兴业。

同时,我们愿与东盟一道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探讨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等区域合作机制交流互动,共同营造开放、包容、共赢的合作环境,促进区域和全球贸易安排“两个轮子一起转”。

二是推动互联互通。

我们要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电信、能源等领域互联互通合作,推动泛亚铁路这个大“旗舰”项目建设尽快逐步启动,实施好一批重大项目。中方将启动新一批专项贷款,发挥好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的作用,并且与各方积极探讨构建亚洲互联互通融资平台,为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在加强“硬件链接”的同时,加快完善原产地规则实施机制,抓好信息、通关、质检等制度标准的“软件衔接”,为逐步建成基础设施便利化的亚洲创造条件。双方还应扩大投资与产业合作,共同规划建设一批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的产业园区,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是加强金融合作。

这对于维护地区金融和经济稳定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总规模已扩大至2400亿美元。中方愿继续与东盟成员共同努力,强化多层次区域金融安全网,推动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实际运用,鼓励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本币进行结算,为东盟机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提供更多便利,不断完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和救助机制。我相信,本地区成员有能力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国—东盟携手合作、相互帮助,一定能保持本地区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金融稳定。

四是开展海上合作。

这是双方拓展合作的重要领域。中方倡议建立“中国—东盟海洋伙伴关系”。会上将建立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我们已设立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并正在研究推进一批合作项目,重点是渔业基地建设、海洋生态环保、海产品生产交易、航行安全与搜救以及海上运输便利化等,我们期待着东盟国家积极参与。

五是增进人文交流。

中方倡议,把201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今后3至5年,中方将向东盟国家提供1.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向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注资,用于深化人文合作。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中国—东盟青年联谊会、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的积极作用,也希望媒体朋友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向世界传递更多友好合作、增强信心的信息。中国与东盟国家是你帮我,我帮你,帮你就是帮我,帮我也是帮你,我们互相帮助,可以互利共赢。

女士们,先生们!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当前中国经济的情况。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市场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我们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及时明确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科学把握宏观经济的政策框架。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系统谋划,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着力释放改革红利,积极促进结构优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我们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方向推进,即使在下行压力增大时,也是以改革的措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结构调整的方式保证经济在合理的“下限”与“上限”之间运行。这些既利当前、更利长远、趋利避害的措施,已经开始显现积极成效。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运行。近期数据显示,中国就业和物价稳定,粮食丰收在望,工业生产、进出口、利用外资等主要指标有一定的回升,市场预期明显向好,信心在增强。当然,我们不敢有丝毫松懈,更不敢掉以轻心。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还面临不少严峻困难和挑战,有些是可以预见的,有些是难以预见的。但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完成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而且有决心为明年、为未来、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中国的发展不仅会增进中国人民的福祉,也会为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市场机会。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与东南亚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如今我们正在续写历史的辉煌。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十年来办得风生水起,也希望今后一帆风顺,乘风破浪。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的南宁,寓意就是南方安宁,而对中国—东盟19亿热爱和平、勤劳智慧的人民来说,有安宁就有繁荣、就有力量。我相信,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广,互利共赢的成果会越来越丰硕。

最后,我祝愿各位来宾在本次博览会和峰会期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愿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三篇:李克强达沃斯致辞:在开放与合作中重塑世界经济

李克强达沃斯致辞:在开放与合作中重塑世界经济

(2014年1月22日)

新年新起点,孕育新希望。世界经济论坛作为观察世界经济的风向标和“头脑风暴”的重要平台,在世界经济出现新的积极迹象、又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当能集思广益,传递信心,贡献良策。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G20、APEC等一系列多边经济机制的成员,经济现状和走向对世界经济有重要影响。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为7.7%,从全球范围看,继续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是历年最多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和9.3%。经济整体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较稳、就业扩大、收入增加的良好态势。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进一步扩大。去年中国的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都实现了可观的增长,其中进口总额接近2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超过了900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世界经济尚待复苏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这样一张“成绩单”来之不易,再次验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比数据更重要的是,去年,面对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一度加大甚至国际上有人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的情况,我们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既不增加赤字,也不放松银根,而是积极有为,围绕“增活力、稳预期、促转型”,创新宏观政策调控方式,应对挑战。

一是从改革开放入手,着眼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通过大量减少各级政府的审批事项、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放宽市场准入等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全年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达233万户,比上年增长30%。

二是明确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提出把经济增长7.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作为下限,把物价上涨不超过3.5%左右作为上限。只要经济处于合理区间,就保持宏观政策稳定,主要靠结构改革、靠市场力量稳增长、促发展。这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稳定了社会预期。下半年以来,中国PMI指数在50%的临界点以上平稳抬升。

三是着力在调结构上下功夫。抓住市场潜力大、发展相对滞后的“短板”,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连续推出促进信息、金融、养老、健康服务业等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着力推进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我们坚持以结构调整拉动内需和改善供给,坚持在扩大开放中扩大内需,继续发挥好内需的主动力作用。这些措施既利当前,更惠长远。去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中国宏观调控的创新理念与方式和形成的新经验,有助于中国经济在今后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拿到好成绩。而且,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市场对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动向异常敏感的情况下,中国稳定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向国际市场发出了明确的稳定预期的信号,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负责任之举。

今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基调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我认为,这与国际社会对重塑世界经济的期待是吻合的。我们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在推进结构调整中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升级,更加注重缩小城乡、区域这两大差距,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扩大就业、扶贫帮困,促进社会公正,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机遇、增添新动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近几年世界经济在困境中复苏艰难的状况,对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的调整完善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当前虽然不少经济体复苏更加明显,但变数犹存,仍有许多不稳定因素,需要深度调整和变革。本次论坛年会以“重塑世界”为主题展开讨论,恰逢其时。

重塑世界经济,重要的是构建和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经贸体系。国际社会应始终以多元、开放、包容、互惠为方向,继续维护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秩序与世界和平环境,坚持发挥好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框架的积极作用,探索各种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我们主张,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经济体,应当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摒弃零和博弈的做法,携手应对共同挑战。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双动力”和互补互利互惠的好局面,塑造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新格局。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平稳,世界和平与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许多挑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作出更多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将坚定不移向现代化目标奋进,愿继续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踏上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康庄大道。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冬天举办,这也预示着春天已经不远。

第四篇:李克强出席2012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李克强出席2012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网北京3月18日电 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2012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立足扩大内需,强化创新驱动,依靠改革开放,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李克强说,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前景尚不明朗,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较多。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要按照“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要求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

李克强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要在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情况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现“三化”并举,拉动经济持续增长。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扩大内需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这样不仅可以大量吸纳就业,而且能够提升工业发展水平。要把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围绕保障群众的基本需求,实施好保障房建设、新一轮医改、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等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发展工程,注重发展经济和提高居民收入同步,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李克强指出,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活力。推进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加强政府引导,增加各方面资金投入,全面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自主增长能力和创新驱动力,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创新需要人才,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培养了数千万各类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拥有数以亿计勤劳熟练的产业工人,每年还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工作一线,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应努力把我国人口众多的特点转化为人力资源、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李克强说,发展必须转方式,转方式根本在于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开放是实现经济转型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要深化财税、金融、企业、价格、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中国扩内需、调结构是在对外开放条件下进行的,要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创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方式,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开幕式前,李克强会见了出席论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等外方主要来宾,并与他们简要交谈。本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和世界:宏观经济与结构调整”。来自国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共500多人参加开幕式。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

在2012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2年3月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本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令与会的每一位来宾都感到惊喜的是,昨天夜里中国北京下了自去年入冬以来第一场有真正意义的或者说叫做有规模的雪。这是一个好兆头。它给粮食生产和城市环境改善都带来了好气象,人们会有好心情,好心情下会有好建议。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这几年来一直围绕着世界与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应对金融危机展开深入的研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与世界宏观经济和结构调整,这个主题本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也有长远意义。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对于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虽然出现了一些变化,有一些好兆头,但前景仍不明朗,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发展,全球流动性明显增加,经济下滑和通货膨胀压力并存,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动荡不已,人们对世界经济前景的忧虑挥之不去。与此同时,支撑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正在进行,储蓄与消费、出口与进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等结构性调整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期待通过调整和创新拓展积极因素,更有效地应对复杂局面,推动世界经济强势可持续平衡增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高度融合,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当前,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总体态势平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但,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前几天,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将按照“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要求和今年的工作安排,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并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的突破。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也是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目标。推进结构调整,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提高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增强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供求平衡,也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和模式创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当前,我们将在诸多方面,特别是以下几个重点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一是立足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特别是今年国际市场仍然不景气,扩大内需对中国来说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扩大内需,城镇化是最大的潜力。去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已经超过50%,还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将统筹城乡发展,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在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情况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现三化并举,这样可以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带动投资扩大和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扩大内需还需要把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发达国家和同等收入水平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要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这样不仅可以大量地容纳就业,而且能够提升工业发展水平,是壮大实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扩大内需还要和改善民生更好的结合起来。我们正在进行的保障房建设、新一轮医改、集中连片扶贫攻坚,这不仅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的发展工程,同时又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我们要围绕保障人民基本需求来实施好这些重大工程,并注重在发展经济与提高居民收入同步的过程当中,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使改善民生成为发展之基,使全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活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府引导加强各方面资金投入,全面的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和创新驱动,从而实现结构和产业升级。今年中国的研发费用支出预计可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这将有力地支持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创新需要人才,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已经培育了数千万各类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拥有数以亿计勤劳熟练的产业工人,每年还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工作一线。我们将努力把人口众多的特点转化为人力优势。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被全面投入科技创新、加大支持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创新创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角度,为保持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依靠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刻不容缓。转方式根本在于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开放是实现经济转型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我们将深化财税、金融、价格、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所突破,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决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内升动力。中国扩大内需、推动创新、实现转型是在扩大开放条件下进行的。我们不仅要扩大内需,也要稳定和拓展出口,在促进进出口平衡的过程中创新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方式,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今天到会的有许多中外企业家,大家都十分关心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我在这里也可以告诉各位,预计中国今年对外贸易额和境外直接投资额还有可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进口总额也将超过1.9万亿美金,这样一个大的数字会为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参与平等竞争提供巨大的商机。更重要的是,据我们测算,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平稳的增长势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有可能会达到10万亿美金以上,这无疑酝酿着巨大的商机和潜力。

女士们、先生们,当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结构调整、未来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增进中国人民的扶贫,也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发展。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既是一个碰撞思想、凝聚共识的平台,也是一个加强交流、促进合作的平台。希望在座的各位在研讨中相互启迪,在合作上取得丰硕成果。最后,祝 201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满结束,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第五篇:20120827 李克强在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李克强在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日期:2012年08月27日

来源:新华网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827/c1024-18847244.html

深化中非合作 提升发展中国家间合作水平

——在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

(2012年8月27日)

尊敬的乌干达副总统爱德华·塞坎迪阁下,尊敬的布隆迪第一副总统泰朗斯·西农古鲁扎阁下,尊敬的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与大家共商中非合作发展大计。非洲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大陆,也是一个富有蓬勃活力的大陆。非洲正在加快发展,中非合作前景广阔。深化中非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发展,而且有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水平。本次论坛对推动中非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诚挚欢迎!

中非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长期以来,中非双方在争取民族解放、谋求国家振兴的进程中相互同情、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进入新世纪后,伴随着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发展,中非关系步入硕果累累的新阶段。目前,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2011年双边贸易额比2000年增加15倍;中国对非投资累计已达150多亿美元,合作项目遍及非洲50个国家;中国对非援助总额达到1100多亿元人民币。这些从一个侧面表明,中非各层次的交流合作日益热络,中非人民的传统友谊历久弥坚。

中非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集团,中非在发展阶段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据世界银行最新统计,非洲有24个国家属于中高收入或中低收入国家,还有29个国家处于低收入水平。中国也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中非合作是面对相似发展境遇和共同发展使命而开展的合作,具有很强的建设性和成长性。这种合作是中国和非洲携手振兴经济、共谋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国际社会更加关注非洲,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也有助于实现世界的共同发展与持续繁荣。

中非合作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合作。非洲有50多个国家、1500多个民族、2000多种语言,不同的民族和宗教、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制度等,共同构成了多彩的非 洲,这反映了世界的多元化和文明的多样性。中国一贯主张,国家不论大小,都是国际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在对外合作中,应当尊重各国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努力,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我们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乐见并愿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一道,参与和推进非洲的发展建设,努力维护非洲地区和平稳定。

中非合作是互为机遇、互利共赢的合作。中国和非洲人口加起来占世界人口的1/3,近年来双方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和非洲经济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中国成熟适用的技术设备、相对充裕的资金与非洲国家的市场容量、人力成本、资源优势相得益彰。中非双方在推进合作中注重优势互补、各展其长,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对方的发展之中,给对方带来的是机遇。这种合作是扩大利益汇合点、共同发展与实现双赢的合作,是兄弟般的伙伴合作,是切实造福中非人民的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因而是可持续的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与变化。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并呈长期化趋势,正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同时,贫困、疾病、战乱、灾害等诸多问题给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 在曲折中深入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稳步上升。新的形势下,中非双方合作既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更具有乘势而上的发展机遇。

——从发展潜力看,中国正在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释放巨大的发展潜能;非洲经济增长前景看好,有很多发展的商机;中非经济持续增长会进一步催生合作的内在要求。

——从结构调整看,中非产业层次各异,都在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产业的转移和承接具有很强的匹配性。

——从相互开放看,中国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非洲国家正在加大资金、技术的引进力度,相互需求在增多;中非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蕴涵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面向未来,双方应把握机遇,登高望远,以建设性态度深化全方位合作,把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关键是要“互信”、“互利”、“互动”。

第一,增强战略互信。这是中非友好合作的坚实保障。双方应立足共同战略利益,光大传统友谊,加强高层互访,促进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继续扩大中非政党间、立法机构、地方政府等多层面交往,增进政治互信。中非应携起手来,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上仗义执言,在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增进协调。

第二,实现经济互利。这是中非友好合作长盛不衰的动 力。中非经贸合作应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更加注重农业、制造业、中小企业等非资源领域合作与开发,并与资源领域合作齐头并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福祉,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双方共同努力,把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达成的协议和相关合作项目落实好。

第三,促进人文互动。这是中非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近年来,中非人文交流异彩纷呈、卓有成效。去年中国赴非旅游人数超过100万人,目前非洲在华留学生超过2万人,中国已累计为非洲培训4万多名各类人才。双方应继续加强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密切青年、妇女、民间团体的联系,促进中非两大文明交流互动。女士们,先生们!

中非地方政府合作已经走过30个年头,成为中国同非洲国家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非之间共缔结了110多对友好城市,合作领域从最初的人员交流、代表团互访,逐步扩展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这不仅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使中非人民直接受益,也把中非友谊从高层向基层、从政府向民间延伸,为中非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中方愿一如既往同非洲国家加强地方政府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今后5年,我们将积极推动中非友好 城市数量再翻一番,为非洲培训更多的地方各类人才。互学互鉴,促进双方互派1000名地方管理人员、企业家和各界人士到对方国家访问交流。

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非振兴发展的征程将持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非人民的手会握得更紧,中非合作发展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最后,祝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下载李克强在中国与世行合作纪念座谈会开幕式的致辞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克强在中国与世行合作纪念座谈会开幕式的致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