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文化旅游

时间:2019-05-13 22:4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院文化旅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院文化旅游》。

第一篇:中医院文化旅游

《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的策划或规划案

编制说明

前言

中医药文化旅游是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产物,中医药文化旅游业是一种新兴的业态。它的形成离不开两大类依托物,一类是中医药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设施及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设施如:中医药博物馆、中药标本馆、中医药主题公园、中药种植园、药膳餐厅、中医医院,中医养生会所、中药店、中药饮片厂、中药加工厂等。另一类是各类型旅游景区:旅游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园林、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村、旅游饭店等。将这两大类依托物资源作为创意源和创新元素,而进行深入融合创意创新开发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并形成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其发展的意义和目的是让中医药文化通过旅游得以传播,让中医药服务得以创新和扩展,从而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提高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中医药文化元素和内涵注入到旅游业中,提升了旅游业的素质,让旅游业实现有质量增长。促进旅游业成为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成为促进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抓手和重要途径。促进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还能拉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国家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对于中医药企事业单位,中医药文化企业、旅游企业来讲应借申报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的契机,大力创意创新中医药文化

和中医药服务的传播途径和方式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和中医药服务范围,优化旅游业结构,转变旅游业发展模式,构建旅游业新格局,丰富旅游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将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入融合成文化创意产业,产生叠加效益。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的策划规划方案的编制是一个创意创新开发活动,一个系统的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策划规划纲要1、2、3、4、5、6、策划规划依据 策划规划指导思想 策划规划原则 策划规划任务 策划规划范围 策划规划分期

二、对现状的分析评价1、2、3、策划规划背景 相关产业发展背景 资源评价

三、中医药文化旅游分析及目标客源市场分析和预测

四、基地发展思路、目标及战略1、2、3、发展思路总体目标 战略目标定位 发展战略

五、总体布局及分区功能定位,确定相关项目

六、相关产业要素关联分析,产业链条设计

七、环境影响与保护规划

八、旅游形象设计理念

九、市场营销策略

十、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十一、策划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十二、策划规划工作进度安排

第二篇:中医院文化 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欢迎大家莅临聊城市中医医院检查指导工作,我是今天的讲解员王菲菲,下面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我院的中医药文化景观。

大家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我院的国医楼广场,整个广场取“天圆地方”之意,圆便是大家眼前的这一副太极阴阳图,据说伏羲据河图而制八卦,大禹据洛书而绘九宫,这也是易经和中医的理论源头。东西两侧分别是医破我执、医道天德、医具三味、医彻真谛、医道无私、医心近佛六幅中医典故地雕,在正南侧,是一块刻有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仿古字体的泰山原石,在广场的南侧外围我们种植了地道的中医药材,且整体造型形似蓄势待发的弓箭,预示中医药事业将飞速发展

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进入国医楼。大家请顺着我的手看去,大厅上方是我们的中国历代十大名医浮雕,他们均对我们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左右两侧我们设置了中草药标本展示柜,请跟我来。(到右侧展示柜观看)。请大家稍微转身朝这边看,这是我院的智能化中药房,在配药过程中我们利用条码扫描等手段进行双重药品验证,确保配药准确无误;每味药的出药系统各自独立,杜绝了交叉污染;药品采用免煎颗粒独立包装,每服药的配制时间仅2~3分钟。这边是我院的精品中药房,整个药房的设计风貌古朴典雅,让人感受到一种中医文化艺术的独具匠心。请大家跟随我去往2楼。(坐扶梯)这是我院的自制制剂及膏方展区。目前我院拥有国家批准文号的中药自制剂42种,优质中药饮片500余种,研发有安神助眠膏、解酒护肝膏、咳喘膏、健脑益智膏、养颜美容膏、十全大补膏、温肾膏、润肠通便膏等几十种膏方。请大家跟我来,在左右两侧分别为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两篇经典中医论著,它们都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和行医者提高业务水平的的两篇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大家请往这边走,在这块区域我们设置了大量的养生歌谣诀,这些都是古代医学大师在行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言简意赅,富含哲理。

请大家跟随我去往3楼。在我右手边的这幅是百药园,从药物的功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通过配图对药物的性味、形态进行了介绍。左手边的两幅分别是百医图和百方园,通过展示一百名中国历代名医及一百首经典方剂,来增加人们对中医的认知。请大家这边走,这里是我们对中医养生知识的宣传区域。这边是中医格言的展示区。请大家侧目,在这两侧分别是中华医药赋和国医赋。

请大家跟我来,在康复科的回廊我们张贴的是中医康复赋。请大家跟我往前走,通过仲景楼,我们眼前这条宽敞明亮,直通华佗楼的连廊是我院的文化长廊,这是我院近几年来艰苦创业、值得铭记的一段岁月缩影,记载了许多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通过医院历史沿革和发展成就的展示,让人们体会到医院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在连廊顶端我们装饰了中医药植物腊叶标本,并对植物的名称、性味进行了说明,非常具有特色和实用性。

请大家稍微转身朝这边看,这里是我们的中医典故展示区。这里就是我们的中医文化广场。主要由珍贵草药园、立体中药文化区、仿古亭阁、人工景观等功能区域组成,建成后将有机地融合教学、科普、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成为我市具特色的中医药景观区。请大家跟我来,在我两侧分别是中医赋和中药赋,请大家移步观看。在我们身前的是“ 亭”,亭顶装饰采用葫芦宝顶,这也是本地区古建筑的特征之一,悬挂的两幅“ ”对联则融入悬壶济世的道教医学内涵,充分展示了独有的艺术形象和魅力。在我们前方的人工假山中,源源不断的流水寓意着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广场采用园林设计,银杏、大叶女贞、山楂、小叶扶芳藤等传统中医药植物点缀其间,打造了舒适的绿色空间,使得整个广场充分展示了空间之美、意境之美及文化之美。这里是我们的书法展厅。请大家跟随我前往时珍楼。一楼是我院的急诊科,在一楼楼层我们通过展板展示了大量的中医急症知识,请大家移步到二楼,这里是我们的中医治未病中心,中医治未病以《黄帝内经》为发端,历经200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精髓。在整个楼层我们都设置了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治未病知识科普展板,很好的普及了“治未病”、“药食同源”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思想习惯相关的知识、方法、观念。三楼是我们的职工文化及价值体系展示区。四楼是医院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展板。

眼前是国医堂,这也是我院的中医药文化标志性建筑。建筑外观采用唐宋斗拱,反映出浓郁的中医情调,翼角起翘突出,使沉重的楼顶呈现飞动之感。楼前六根红色整块柱石、仿古窗以及石阶基给人一种厚重的质朴感,雕刻祥云莲花嵌入式的牌坊使得传统中医药文化更加突出。

一层大厅是中医药历史文化博物馆,馆内装饰风格体现中国传统特色,蕴含中医药元素的陈设、摆件、字画、图片等点缀其间。

东侧是名中医馆,西侧是中医特色疗法区。二层是中医综合诊疗区,设有针灸、推拿大厅

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解说词

观众朋友们,欢迎参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祖国的中医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医以哲学、宇宙观、生命观为基础,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庇护着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繁衍生息,并在世界范围内日渐推广和传播,造福人类的健康事业,尤其在当今保健养生回归自然的潮流中,中医药更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的本质与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宝贵结晶。

我们医院作为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及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承载着传播健康中医理念、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服务大众健康事业的神圣使命。希望您能在这里真切地感受中医、认同中医、受益中医、发展中医,并成为推广和宣传祖国医学和文化的使者!

首先参观“中医药起源”部分。

请大家看,这幅展板介绍了中医药的起源。中医药有着悠久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随后中医学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汇集成灿烂芬芳的国粹——中医药。

我想这个铜人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北宋天圣五年,也就是1027年,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研制了闻名国内外的针灸“铜人”。该铜人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刻有穴位。同时以黄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其内注水。针刺时如刺中穴位则水出,没有刺中水则不出。这是古代精密的医学模型,也是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

接着再看这幅展板——中医药文化渊源。中医药学术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出现。《黄帝内经》成功地将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使之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阴阳五行学说源于河图洛书。春秋战国之际,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家均植根于阴阳五行理论。因此,中医药文化的源流向上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的河图洛书,向下又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有着深厚的渊源。纵观各家,又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思想与中医医理及文化的形成影响最深。

接着参观中国历代名医和中医特色疗法。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历代名医辈出,学术成就辉煌。在此,我们首先展出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十位名医介绍,今后,我们将不断更新名医介绍。

接着,我们看看中医特色疗法。中医特色疗法是中医学中的精华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验和技术。我院针灸康复科、骨伤科、传统内科等科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医特色疗法。这三幅展板展示了艾灸、拔罐、耳针等17项中医特色疗法。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医特色疗法用具。

这是九针。九针是九种针具的总称,出自《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针具发展成九种针形,其形状、用途各异,据病情选用,才可达到去病的目的。现代各种针具均由九针发展而来。

大家看,九针从上往下分别是鑱chán 针、圆针、鍉chí 针、锋针、铍pí

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大家看看第7样针具——毫针,这就是现代临床最常用的主要针具,这种针硬度强,坚韧而富有弹性,不易折断,且锋利无比。毫针种类发展很快,根据针身长度不同,有0.5寸、1寸、1.5寸、2寸、2.5寸、3寸、4寸等,利用毫针开展的针刺法,对200余种病症有显著疗效,尤对中风、美尼尔氏综合症、各种脑外伤后遗症、癫病、轻度脑动脉硬化等疑难症疗效独特。这是浅针,浅针来源于“九针”中的“鍉针”。它的特点是针身粗、针尖圆而微尖。治疗中,浅针没有插入皮肤,而是通过连续刮推动作使针柄快速刺激、持续振动,通过穴位产生针感效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主要适用于失眠、头痛、眩晕、面风、面瘫后遗症、耳鸣、耳聋等。这是火针。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早在《黄帝内经〃灵枢》中就有记载。火针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在临床用于虚寒痈肿等症的治疗。这是梅花针。梅花针是皮肤针的一种,因针柄的一端装5枚小针,状如梅花,所以称为“梅花针”。用梅花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主要适用于头痛、失眠、中风、面瘫、痹证、斑秃等病证,疗效显著,灵验简便。这块黑色的石头叫砭biān 石。砭石是一种石制尖刀,它是针灸器具针的前身,专门用来切开痈肿,或穿刺脓包,排除毒血脓水。运用砭石治病的医术称为砭术,是中国古老医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医学溯源。

这两枚针叫做小针刀,它们在形状上既像针又像刀。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这三枚针叫做三棱针,大家看,它的针柄呈圆柱状,针身至针尖呈三角锥形,刃尖锋利。这是用于点刺放血的针具,用它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有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开窍清热、消肿止痛的功效。这枚针叫飞针,是一种特制的银针。采用“轻(如履薄冰)快(如鱼翔跃)、点(如雀啄食)”的针刺手法,针刺经络刺激线,治疗小儿急性、热性、进行性或慢性等实证。我院传统内科李学麟主任擅长此法。

这个盒子为我们展示的是皮内针。皮内针又称“埋针”,是用不锈钢丝制成的图钉型和麦粒型的针具。是古代针刺留针方法的发展。具体来说,它是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可以给穴位以持续刺激,减少反复针刺的麻烦,病人还可以自己手压埋针以加强刺激。

这个木质器具是制艾柱模具,下方的艾柱就是用这个模具制作的。

这包黄色的药粉是三伏灸散,是调制三伏灸贴的原料。这个带孔的小盒子是温灸盒,下面的条状物叫艾条。这个温灸盒怎么用呢?将艾条点燃后,火朝下插入温灸盒上方的孔里,选定灸疗部位,用带子将温灸盒固定,通过侧壁通风孔,随时观察艾条燃烧情况。这个玫红色的物体叫雷火炙,是利用植物燃烧时发出的红外线及热能达到温通经络、疏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扶正祛邪的功效。

下方这个是灯芯草,用于灯芯灸。灯芯灸就是将灯芯草蘸zhàn 少许油,点燃后对准穴位迅速点灸。对于带状疱疹等疾病有特别的效果。这三个玻璃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拔火罐常用工具。下方黑色的籽叫王不留行籽,这里每个小胶布上都粘了一颗王不留行籽,大家猜猜,这是做什么用的呢?这是用于耳穴贴敷的。这几个竹罐也是用来拔火罐的。

这个是中药贴敷,用于穴位敷贴疗法,比如我们熟悉的三伏灸贴,就是用我们刚才看过的三伏灸散调制成药膏放置在这块无纺纱布中制成的。

这块牛角板叫刮痧板。刮痧是一种传统的绿色疗法,能改善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这个是埋线。穴位埋线是利用特殊针具将羊肠线植入相应穴位,通过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主要用于肥胖症、腰腿痛、痹证、胃痛、面瘫、哮喘、中风后遗症、癫痫等。这里展示了两枚针。

上面这枚叫松筋针。它的特点是针头圆钝,针柄扁平。松筋针治疗是中医针刺治疗和外科软组织松解术相结合的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

下面这枚叫钩针。它的特点是针体坚硬,针头弯曲。可在体内进行剥离粘连、刮除赘生物等操作。钩针疗法对于痛证的治疗

及运动系统疾病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上髁kē

炎、腱鞘炎等疗效显著。大家看,这包橡皮筋是用于中医挂线疗法的重要工具。通过橡皮筋的慢性割勒在肛漏治疗中起到慢性切割引流、标志、刺激的作用。

下面这枚银针叫探针。是治疗肛漏、肛周脓肿的重要工具,用于术中探查病理性管道。这只大耳朵就是耳穴模型了。上面标示了耳针穴位的位置。刚刚我们看到的王不留行籽就是粘贴在耳穴上的。

这是足部穴位模型。由于人体特殊构造,所有器官都有神经延接至足部。足底按摩等治疗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的功效。这是全身腧shù

穴模型,也叫针灸小人。为我们展示了全身腧穴的位置。

大家跟我往前走,参观“中药及杏林典故”部分。这幅展板介绍了中药炮制,它是祖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积淀,可以影响中药的药性,改善中药的贮藏性,可以说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是切药刀,虽然是手工的切刀,却有机器所没有的优点,有些药材的有效成分会被机器运转时的产热所破坏,而使用切药刀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往前走,这两个木柜展示了我们医院的“看家秘方”——院内制剂。我院常年应用的专科中药制剂品种有50余种,其中黄白胶囊、紫白膏、三黄散、清白散、藿砂合剂、脉管Ⅱ号等临床疗效显著,深得百姓广泛好评。另外还有我院特色 “吉祥膏方”膏方又称膏滋剂,是传统中药剂型中的一种,是经中医师辨证、辨病、辨体质后开出处方,采用各地道药材精心熬制,加入蜂蜜或者胶类提炼成便于服用的膏剂。膏方是祖国医药学之瑰宝,它传承 “大医精诚”之精华,博采“百草之精粹”,以“养生命之灵机”;具调治、调理、调补的作用,长期服用可调节和加强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这两幅展板其中一个是杏林典故,我们来看看杏林的由来。在中医古籍中,经常见到“杏林”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三国时代,有一位医生,叫董奉,是我们福建长乐人。他医术高超,闻名遐迩。当时交州,也就是现在的越南河内的刺史杜燮xiâ 得了重

病,请董奉去治疗,董到交州时,杜燮xiâ 已经死了3天,董奉为他灌服了3颗药丸,半天后他能坐起,4天后便能说话了。从此以后,董奉医名显赫。他晚年隐居庐山,给人治病,不收钱,也不收东西,得重病被治愈的人,只要在他的住宅边种5棵杏树就可以了,得轻病被治愈的人,只要种1棵杏树就可以了。几年之后,他的住宅四周有了十万余棵杏树,绿荫成林。董奉叫人修了一座茅舍,杏子成熟的时候,只要装一筐稻谷放在茅舍中,就可以拿走一筐杏子。董奉把积聚起来的大量稻谷用来赈救贫苦的人。由于佳话美名的流传,“杏林”一词逐渐成为中医药界的代称。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学家。另一块展板则向我们介绍了中药的起源,《史纪纲要》中出现的“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指出了中药来源于前人的观察和实践,从感性的经验过渡到理性的认识,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形成文字,于是才有了今天全面、完整的中药理论体系。

这个大木柜为我们展示了几十种常用的中药饮片,每个饮片对应的牌子上都有该味药的功效,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认识哪些。

这个柜子,为我们展示了中药调剂的用具。这是我们以前包的中药包。这把小秤叫戥děng 秤,是中药调剂的传统称量工具,在一方多 剂的时候,要求剂量准确,都用戥děng 秤分量,逐剂回戥děng,保证剂量均匀准确。这是冲臼jiù,是捣药用的器具,有些药材质地较硬,直接入药影响药效发挥,捣碎后利于煎出。这个算盘是估价用的,在没有电脑和计算器的年代,它是必不可少的估价工具。

这是我们医院已故著名中医儿科专家李学耕的处方手迹,大家可以看看这里头有哪几味中药。

大家看,这是太极图,这侧为我们展示了《本草纲目》等书籍,这一侧展示了中药药膳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大家跟我走,请看,这是一口模拟水井。为什么要放这样一口井呢?这跟中医的一个典故——“橘井泉香”有关。据说汉文帝时,荆州的桂阳郡,也就是现在湖南省郴州市,有一位道士,名叫苏耽dān。他精于医术,给人治病,不收报酬,世人称他为苏仙公。传说,有一天,他向母亲道别,去山里成仙。他对母亲说,明年将发生瘟疫,到时候,可取院子里的井水一升,橘叶一片,煎服,就可以病愈了。第二年,他的预言应验了,前来求药的人,甚至有来自千里以外的,许许多多的病人都被治好了。从此以后,橘井的美名流传至今。橘井溢香,杏林春满,成为了中医界美德的象征。

前面这个展柜,为我们展示了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贵要略》、《温病条辨》。这四部经典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大家看,这几幅展板为我们展示了中医养生的内容,这一期着重介绍了中医养生观和四季养生法,以后我们还将陆续更新中医养生的内容,欢迎大家品读。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信大家通过参观,已经窥见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本次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医院卫生文化工作汇报

南阳市宛城区中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南阳市宛城区中医院位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南阳市白河游览区内,白河大道中段、市五中北边,是一所具有35年历史的、集教学、科研、医疗、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宛城区中医工作的龙头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7.5亩,建筑总面积19510平方米,编制床位78张,实际开放床位150张。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后,可设床位200张。医院有职工161人,离退休人员5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38人,初级职称61人,专科以上学历70人。学校(中医院)设置25个科室,其中职能科室8个,业务科室17个。其中专业人员第一学历的中医药人员64人,西医学历41人,中西医结合1人。年门诊13720人次,住院1980人次。

在区卫生局党委的领导下,中医院为保障全区人民的健康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在新一届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组建后,在继承医院优良传统的同时,又大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院职工,大刀阔斧锐意改革,狠抓医疗质量和优质服务,尊重人才,科技兴院;同时,大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实现“四个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协同并举,实现了医院的快速发展。现就医院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组织有序,制度健全,措施到位

院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医院文化是全体员工一代一代在 1

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和享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搞好医院文化建设,将团结和激励全院职工,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推进医院的文明进程,为医院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高品位医院文化,优化就医环境,对于和谐医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院领导班子坚持把医院文化建设这项工作作为医院重要工作来抓,不是孤立地、割裂地来认识和部署该项工作,而是全面地、有机地渗透到全部工作中去。如每年院领导与各科室层层签定综合目标责任书,除了工作量、医疗质量指标、一定的经济目标等之外,还有党风廉政责任制、追究制落实情况,医德医风实行情况,病人满意度,科室的文化、文明、团结等一系列量化指标,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和检查,年终与奖惩挂钩。在其它各项工作中也是如此。医院成立了医院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院党政一把手牵头负责,由质控科、办公室、工会等数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兼任,其职责是弘扬先进文化,引导职工在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文化上奋发进取,开展一系列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医院文化活动,从而激发职工爱院如家的思想感情。今年初,为加强医院制度文化建设,把过去陈旧落后不适应医院发展的制度及时废除,重新整理、修订和建立与医院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如在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医德医风、文化活动等方面出台了适应医院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职能科室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等制度,为医院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并且在医院经费不宽余情况下拨款购买康复活动器材、购买图书万余册组建“职工书屋”作为医院文化活动的窗口。

二、人本理念,人文氛围,科学民主管理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医院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医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医疗副院长和医务科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任成员的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设医务科、控感办、质检科、护理部,形成了严密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并加强和完善各项制度,修订和新制定了《手术审批制度》、《病情告知制度》等29项制度。加强法律、法律知识学习,提高依法行医意识,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并考试。强化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三基”训练,开展学术讲座、业务培训;采取各种措施如疑难病例讨论、出院病人讨论等,确保医疗安全等等,其目的都是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优质服务是医院文化的一大重点,医院围绕如何使病人方便满意进行改革,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如从2006年起,医院实行门诊365天,天天开诊,并陆续推出天天手术、天天记帐结帐,打开所有门诊服务窗口面对面为患者服务,简化就诊流程,推出划价交费、取药一站通,为抽血病

人及发放免费早餐、为门诊及住院病的免费提供开水,对五保、低保人员、荣残军人等免费进行医疗救治等等,“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如最好的房屋、房间留给病人,电梯、走廊、卫生间等安装扶手,以方便行动不便的病人及老人,电梯使用高峰时医务人员让位于病人等等。

创造整洁舒适优美的就医环境是医院文化“以人为本”理念的又一体现,医院除了斥巨资修建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外,又先后融资310万元资金购买CT、彩超、全自动生化等大型医疗设备等等;又投资数十万元进行电线变压器改造、绿化美化院内环境等。如今,修茸一新的考务中心宽敞明亮,医疗救助中心病房温馨舒适,医院内绿树红花草地争辉、假山水池大面积绿地等,不仅为病人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就医环境,还为病人营造了一个整洁优美、温馨舒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科学民主化管理,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学习和引进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医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院、科干部多次赴上海、天津、成都、郑州等地参观、学习及培训,并到管理先进的医院考察取经,结合院情对医院发展科室建设重新定位思考、规划部署。坚持院务公开,建立院务公开组织领导体系及监督体系,凡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的问题,一律公开,每年医院的总结、计划,经费及其它事宜,都要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凡招聘、晋升、评

先选优、任职等一律张榜公示。医院实行先进的微机化管理,如HIS系统(医院管理系统、院长查询系统、医师、护士工作站等)使医院的科学民主管理更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三、救死扶伤,勇挑重担,行风建设成绩显著

在2003年春季抗击非典的特殊斗争中,医院按区委、区政府及卫生局要求部署,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防治非典”的重担,高度重视,组织有力,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每个职工积极性,科学防治,制度健全,加班加点建立发热病房及发热门诊,坚持零报告制度,实行网络报告。培训医护人员200余人次并考试,院多次组织专家上街义诊宣传防非知识数十次,发放资料数千份,抗非工作成绩显著,医院荣获“卫生系统防治非典先进基层党组织”,医院总支书荣获省政府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院长、副院长、专家及普通医务工作者分别荣获市、区级荣誉称号十余项。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医院医务人员踊跃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同时,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积极捐款捐物,为安定民心,稳定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显示出了医领导班子的领导管理运筹能力和医院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日常急诊、病房的各种抢救、义诊、义务献血、中医院都义不容辞,勇挑重担,为保障全区人民的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

廉洁行医是医疗部门和医务人员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我们在抓行风建设上狠下功夫,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修订和完善一系列制度,一是对干部、党员和职工进行反腐教育,警示教育,采用培训、答卷、看录象等形式,并把廉洁行医作为晋升晋级、评先选优,考核主要条件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在药物、设备、房屋维修的采购修建过程中一律采取按程序公开招标议标办法;三是对社会公开承诺:凡举报医务人员行医中有不廉洁情况,查实后给举报者一定奖励;对个别收取现金、红包或分流病人的医务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通报全院;四是“创建放心药房”,实行就诊一日清单等等,努力为病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医院文化广阔的内容和深深内涵,促进医院健康、全面而快速发展,尤其在近年来,中医院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职工的思想观念变了,热情高、干劲大,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正稳步提高,就医环境大大改善,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医院荣誉接踵而至,医院连年获 全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艾滋病防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我们将继续拓展医院文化的外延和内涵,让它为医院的建设发展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

二OO九年七月十六日

第四篇:旅游文化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武汉轻工大学

选修论文

标题:论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姓名:刘阳杰

学号:1204080337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201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近年来,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活动的方式之一,而众多学者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却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文化旅游是旅游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商品。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故文化旅游可以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有学者这样定义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系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的“图景”或“地方特色”,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残余。在全国掀起一股文化旅游浪潮的环境下,本文就中国各地的一些典型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和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化旅游

中国

民俗

摘要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ultural tourism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tourism activities, andmany scholars about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tourism has

a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For example: the cultural tourism is a kind of alternative tourism operators to provide goods.The key cultural tourism in cultural tourism, only in the form of.The cultural

tourism can

be

defined as: the process to realize tourism behavior perception, understanding,understand culture.Some tourism refers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human tourism:cultural life of

human

scholars define cultural to a vanishing

way

of memory “picture” or “local characteristics”, is a remnant of this way of life.The country set off a wave of cultural tourism environment, this

paper Chinese around some typical folk culture tourist resources of folk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are discussed.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正文:

旅游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级消费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加旅游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旅游活动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使旅游业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世界旅游业的良好发展,也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我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国,可见我国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的需求和消费方式已经发生变化,旅游消费呈现多类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生产、商业、贸易的经济文化,乃至婚丧礼仪、岁时节令的社会文化和游艺竞技的文体文化,都有其特独的民俗。二是地域覆盖面宽,地方色彩浓。中国地域广袤,气候复杂,其民俗事象既有全国共同性,又有地方差异性。三是民族特点鲜明,民俗事象异彩纷呈。除了汉民族的特色以外,还有各少数民族自己的特色。这众多的民族便为中国民俗资源的异彩纷呈创造了条件,也为开发中国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吸引性提供了前提。

(三)民俗旅游资源犹如旅游业中有待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开发的原料 开发,就是要把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民间的民俗资源,经过发掘、整理、筛选和升华,使其具有招揽游客观光的功能。并不是所有民俗资源都可开发为旅游资源。民俗资源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谓民俗旅游资源,是指民俗资源中那些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吸引旅游者的民俗因素和事象。目前国际旅游市场消费正向高层次发展,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观光度假式的旅游,而更注重在旅游目的地参与多种有趣活动,以亲身体验异质文化模式带来的奇特感受,进而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民俗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能够满足旅游者寻求异域情趣的需求,所以观赏乡土风光,考察风土人情的各类特色旅游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受到了日益增多的旅游者青睐。国际旅游业出现了以探寻异域风俗为主的态势。

二、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许多旅游企业和旅游投资商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尝试,特别是开发一些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有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深圳的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等等。但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主要问题有以下3点。

(一)民俗被淡化 以无锡的吴文化主题公园为例,它是一个以挖掘吴地民俗文化而成功的主题公园。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吴地几千年的传统风俗文化,然而,它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报刊上很少见到宣传、介绍它的文章,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这很不利于组织客源。

(二)民俗文化被同化 在改革开放以前,一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由于与外界接触少,其民俗文化能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然而随着国家的开放,异地、异国文化介入,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被冲淡和同化,如湘西在未开发之前保留着大量淳朴的民俗和民风,然而,当国外旅游者进入后,取而代之的是衬衣、西装,各种流行的长短裙,穿民族服装的人少了,铺着青石板的街道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被柏油马路和水泥取而代之,当地的传统与文化逐渐消逝。

(三)民俗特色文化被庸俗化 民俗特色旅游魅力无穷,并非说明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就可以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不是那种随意照搬、盲目建设,重经济轻文化。如在桂林有些地方,以民俗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制“捐献”,结果游客大呼上当,于是对它敬而远之。还有些地方在优美的旅游胜地搞起《西游记》、《封神榜》等所谓文学名著景点,不仅工艺粗糙,而且用封建迷信,甚至用恐怖的东西来招揽游客,最终也只落得个“门前冷落车马稀”。

三、开发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中国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并且有突出的特点。抓住民俗特色旅游的优点,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中国一些民俗文化旅游搞得比较好的例子来看,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抓好以下方面。一是深层次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挖掘文化内涵,突出特色 文化是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民俗旅游的实质是追求文化认同和文化差异。因此,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挖掘文化内涵,注意突出特色,创奇出新,突出各民族的建筑风格、艺术品位、文化情趣、审美风格、民风民俗等要素的特色,显示其独特性,以特色取胜。二是把民俗文化旅游的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结合起来 所谓软件建设,是指文化活动的组织安排、文化节目的建设、文化队伍建设。所谓硬件建设,是指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这样既可以较快地形成新的吸引物,又可以较快地积累硬件建设所需的资金。硬件的建设要根据旅游地总体规划量力而行,要根据民俗文化的要求为旅游者提供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所必需的设施。切忌只注意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只注意建设饭店而忽视管理饭店,以免失去平衡,妨碍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三是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应根植地方文化,移植与嫁接外来文化 中国许多表演艺术都根植于地方文化,以吴文化公园为例,它是一座独具吴地文化特色的园地,在“吴地住宿馆”里展示的是古朴的堰里农舍和家庭手工作坊。在那里,可以看到酿酒、打豆腐、纺织所用的各种设施,并且有当地人亲自为游客做示范,给外来游客一种新鲜的感觉。吴文化设计力求使公园具有独特的乡土风味,使游客进入公园后,接触到古老而又新奇的民情风俗,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当然,在挖掘地方文化的同时还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要注意移植外来文化,如深圳世界之窗的艺术表演就移植了世界各地的民间舞蹈表演。四是把民俗活动与商贸结合起来 现代旅游是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乃至经、贸、商相结合、相配套的系统。民俗文化旅游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经营活动,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社会里,许多旅游者常常把观赏民俗活动与从事经贸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一箭双雕。中华民族众多,民俗各异。如西藏的雪顿节、云南泼水节、四川的火把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等,都各具民族特色,这些对异国他乡的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许多地区正是以民俗活动为吸引物,积极开展经贸洽谈与商品展销会,从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川凉山举办火把期间每天设3000多个商业摊点,日销售额比平时增加7倍。所以,必须把民俗活动与经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文艺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开花,贸易结果”。五是“雅”与“俗”相结合 旅游目的地的表演要注重雅俗结合,雅可以产生差异感、新鲜感与吸引力,俗可以产生市场规模。从经营角度说两者缺一不可。不雅就没有比较优势,没有吸引力,不俗则市场规模太小,经济上不可行。雅与俗的结合有两种途径,雅的节目搭台,俗的节目唱戏。即开辟一些高雅的演艺产品来吸引游客,产生轰动效应。另一种途径雅之俗化,即把那些高雅的表演性艺术产品部分化成群众能够参与的艺术产品。如位于太湖之滨的宜兴,素有“陶都”之美称,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宜兴的制陶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它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在以前,我们看不到这种高雅艺术的制造过程,但是聪明的宜兴人将这种制陶流程俗化,在陶都宜兴丁蜀镇,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各种陶瓷艺术品,而且还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制陶的过程。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参与性强的民俗化的节庆艺术表演节目很多,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射箭、赛马和摔跤),维吾儿组民间舞蹈“赛乃姆”,纳西族的“巴乐跳”,黎族的跳竹竿等等,都很适合在旅游地展开。最后是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 要增加民俗旅游资源的魅力,可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充分开发近似、异特与拟古资源。旅游心理学认为,两种知觉对象如果相似,易为人们知觉并乐以接受,这就是求似心理。旅游者看到似曾相识的民俗事象,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同自身联系起来,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对侨居国外异域的华人来说,往往由此激发起强烈的归属感、民族感和爱国心。对这类旅游对象,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近似越好,以充分满足“寻根求源”的欲望。至于求异,则更易理解,因为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求异的欣赏活动,这对外国游客来说特别重要。他们往往有猎奇求新的心理。对这类旅游对象来说,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异越好。当然,一定不要违反民族政策,不要做出有损少数民族形象和有伤民族情感的事来,至于求古或求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论文

旧,这是游客的另一种心理需求。当今人们生活在现代化生活的氛围,故而对越古旧的东西越喜爱,以满足怀古怀旧的欲望。故民俗设施宜旧不宜新、宜拙不宜丽。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产资源,因地取材,就地利用。

总结:

我们已经走进了21世纪,新世纪的帷幕已经拉开,遍及全球的大众文化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人们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增多、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大众化的民俗文化旅游正从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中脱颖而出,并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中国,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有着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全社会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必能使中国的旅游事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雷.论民俗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J].贵州民族研究,2002(2).[2] 沈祖祥.中国与旅游文化[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3] 唐凡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影响的预测与调控[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4] 钟声宏.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0(4).

第五篇:旅游文化

旅 游 文 化

学号: 姓名: 院系: 专业: 班级:老师:

饮食文化是中国宝贵的旅游资源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饮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洗礼,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 “食”作为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素来为中外游客所关注。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游程中因为美食而诗性大发,留下传世佳作。旅游离不开美食,它们互为花叶,相得益彰。目前,食的消费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国际旅游消费中仅次于购物消费,占据第二位,在国内旅游消费中更是高居首位。如何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开拓城乡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推动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中华饮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浓厚的文化积淀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华饮食文化可追根溯源至夏商时期。千百年来,这一“俗”文化不断发展,不断沉淀,饮食与文化早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密不可分。饮食体现了中国文化,文化反映着中国的饮食。从周朝“王宴八珍”到李白“斗酒诗百篇”,苏东坡“把酒问青天”,再到清朝宫廷的“满汉全席”..一部中华饮食文化史,无处不闪烁着中华饮食文化的璀璨光辉。

中国是一个讲究美食的国家, 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政治经济、民族习惯与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各地区、各民族的饮食风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中华饮食文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1)地方风味各异。由于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的差异,自古以

来,中华饮食上就形成了许多各不相同的菜系。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湘菜、粤菜、闽菜、鲁菜、川菜、浙菜、苏菜和徽菜,即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长河中,八大菜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特色也各有千秋。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2)民族特色浓郁。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各自的饮食文化模式,曾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菜肴风味流派,主要有清真菜、蒙古族菜、满族菜、朝鲜菜等。各民族的饮食多与气候有关,居住在高寒地区的民族喜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居住在亚热带地区的爱吃酸味的食物,居住在潮湿地区的,常吃辛辣的食物。从具体食物方面来讲,各个民族都有一些独特的风味食品。例如,苗族、侗族、土家族的酸菜、酸肉、酸鱼,彝族的疙瘩饭、坨坨肉,瑶族的粽粑、油茶,纳西族、普米族的琵琶肉,怒族的“侠辣”,傣族的油炸青苔、香茅草烤鱼、香竹糯米饭等。

(3)讲究饮食的美感。我国饮食讲究色泽美、香味美、滋味美、造型美,注意食物色、香、味、形的协调一致,在烹饪的时候讲究选料、刀功、火候、烹调技法和调味。如苏州松鹤楼著名的“松鼠桂鱼”,巨口细鳞,骨刺少,皮厚肉紧,质白鲜嫩,炸好后即刻上桌,浇卤汁时“吱吱”作响,恰如松鼠在欢笑,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4)美食配美器。我国饮食不但讲求色、香、味、形的美,而且还非

常重视饮食器具的美。色、香、味、形、器是我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五个方面。美食与美器的和谐统一,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我国饮食器具用料种类非常丰富,除了陶、瓷、金、银、铜、漆器以外,还有竹、锡、紫木、象牙、犀角等物。这些饮食器具上绘有白鹤飞翔、游龙戏凤、琴鸟舒翼、彩蝶恋花、人物美女、各种花卉、山水画等,诗情画意,无所不包,给食者以视觉享受。美食配美器,相得益彰。

(5)注重情趣。我国饮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注重品位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形、器和质量、营养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在菜肴的命名、品味的方式、时间的选择、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雅致的要求,立意新颖,风趣盎然。

(6)食医结合。我国的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我国,向来就很重视“医食同源”、“药膳同功”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烹成各种美味的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7)四季有别。我国一直遵循按季节调配饮食、调味配菜。冬则味醇浓厚, 夏则清淡凉爽。冬多炖焖煨,夏多凉拌冷冻。各种蔬菜更是四时更新,适时而食。

(8)酒文化与茶文化是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明珠。茶酒自古以来让人类的生活更加艺术化,它们不仅仅是饮料,而是饮食文化中很重要的分支。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社会风俗、文学艺术等众多学科发展的综合反映。人们常谓“茶新酒陈”,也就是说新茶和陈酒能给饮者更多的美的享受,间接满足旅游者的不同精神需求。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国旅游开发中的宝贵旅游资源。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灿烂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因此,合理开发旅游饮食,对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有重大的益处,要吸引广大旅游者前往游览观光,不仅要有修理的自然风光,绚丽的历史文化遗迹,还要有独特的风味饮食,我国各地因习俗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味饮食,这些风味饮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千秋,也是每个地方开发旅游必须重视的因素。

下载中医院文化旅游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院文化旅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文化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是什么意思?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都江堰市旅游宣传口号新鲜出炉,采用著名学者余秋雨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留下的墨宝“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旅游文化doc

    1.大梨树生态农业旅游区 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大梨树国家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位于辽宁省凤城市南郊10公里处,总面积21.37平方公里,距沈丹高速公路凤城出口仅5公里。......

    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课程论文 班级:旅游09班姓名:李国翠 学号:120093604017 江南水乡的风俗民居与饮食 摘要:江南是一个美丽富庶的地方,是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江南水乡的民俗民......

    旅游文化

    [摘要]色彩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因其本身的形象性和渗透性,与旅游开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色彩文化对于旅游资源评价、文化发掘、特色主题打造、色彩景观设计、资源整合、线路设计......

    旅游文化

    一. 宗教文化和旅游景点相结合介绍其特色和价值 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形......

    旅游文化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an: Today my topic is …… When travel to an interest, you just can’t help reminding of the time passing away. You may wonder w......

    文化旅游

    事实上,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美国没有文化产业的提法,他们一般只说版权产业,主要是从文化产品具有知识产权的角度进行界定的。日本政府则认为,凡是与文化相......

    旅游文化浅谈

    旅游文化浅谈电子信息工程与电气工程学院10电子信息专业学号:2010020200XX姓名:听风摘要:探索文化的实质,及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文化的密切联系,探究旅游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