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堂作文指导课的反思
一堂作文指导课的反思
东坡区通惠小学尧菊香
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我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习作要求;交流、讨论,指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动笔起草。自我感觉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流畅,不免暗自窃喜,这次习作学生应该都能写好。
在巡视时,我发现颜麟同学皱着眉头,迟迟不肯动笔。于是,我赶紧过去,问:“颜麟,你怎么不动笔呢?是不是有困难?”他点点头,说:“老师,我不知道写家乡的什么景物。”我说:“家乡的景物很多,只要你觉得美的,都可以写。”他还是一脸无奈,急得抓耳挠腮。我见状建议:“要不,你就写东坡湖公园吧,那可是家乡最美的地方。”没想到,他一脸痛苦的表情,说:“老师,东坡湖公园我都写过好几遍了。写日记写过,写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写过„„”我赶紧叫停全班同学,询问这次作文的选材情况。结果发现很多学生选的都是东坡湖公园。
我有点发懵,不禁反思起刚才的教学:指导学生选材是否有问题?为什么学生重复、雷同的选材那么多?原先的喜悦早已变成深深的忧虑„„
我想,这次习作之所以会出现学生无话可写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生活有限造成的。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除了所学功课,还参加各种辅导班,很少有时间能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家乡的美景。平时,去的最多的地方也就是公园了。他们的生活单调、贫乏,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重复、雷同的选材。
同时,造成这一现状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注重作文训练,而与生活脱节,往往“为文而文”。试想,如果与生活剥离、脱节,作文教学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持下去,习作之路必将越走越窄。
我觉得教师应该确立这样的作文教学思想:生活不单单是写作的源头,还是写作的归宿。写作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为了让学生写作文时就能说真话、写真事,教师平时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的好习惯。这样,学生作文时就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
第二篇:一堂作文指导课的听课感受
来 面 拂 风 清 阵 阵 ——一堂作文指导课的听课感受 王以志 李树林 听这节作文指导课让人这是一节指导学生写游记的公开教学课。有如沐春风之感——温暖、舒适、惬意。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为能
让大家共同分享,现将该课简录如下:课堂导入
一、师:你们喜欢旅游吗?„„因为旅游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如老师也非常喜欢旅游。师:诗如画的建筑风光,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获
得美感,得到精神享受。不但能向他人介绍你所见如果旅游之后能用文字写下游记,师:还能获得旅游带来的附加值—为自己留住美好的记忆,的美好事物,《醉翁亭记》中的“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之以文者,太—作文之乐。”一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写成作文后的欢畅之情!守也。
师:那么怎样写游记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写游记的方法。
二、想象猜写先启发学生思考游记所写的内容应是什么?其重点是什么?写游记会用到哪些表达方式?而主要应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写作方
法怎样?写作要求是什么等等。经讨论归纳得出:
;会用到的表所写内容是:所见、所闻、所感,重点是“所见”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其中“描写”是重点。因为叙述自己旅游的原因经过要用记叙,介绍所见景物建筑要用描
写、说明,发表自己的感慨要用抒情、议论。先概括叙述,再具 体描绘,即运用总——分或写作方法可能是:绘画要先勾画轮因为描写景物犹如绘画,总——分——总的结构式。廓,再添枝加叶、细致刻画。除了真实记录所见所闻外,摇曳多姿,为使游记的内容丰富多彩、还可以来点联想和想象,使之虚实结合。
写作的要求是:运用恰当的语言写出景物的特点。
三、阅读印证 老师马上展示出一篇他自己写的并发表在赣南学生想象猜写后,(该游记描写日报上的游记——《走进龙头滩》来验证学生的猜写。)了龙头滩的优美景色和介绍了新建的龙头滩水电站。首先让学生在此文中找出所见、所闻、所感的相应内容,由所见“看再根据此文所感中的词语的篇幅说明所见是游记中的重点内容。着、走着、回想着——感受到了、看到了、体会到了”让学生明确所
感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结合该游记让学生其次让学生在此文中找出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了解到此文在叙描龙头滩景色时运用了“引用”和“比喻”等修辞方 法,在介绍水电站时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找出总写和分写接着让学生找出总写和分写龙头滩景色的段落,找认识此游记是怎样勾划轮廓和细致刻画的。龙头滩水电站的段落,出和体会虚写水电站的语言。然后通过分析该游记,让学生了解到本文是运用形象准确和灵活 的语言描写出了龙头滩和水电站景物的特点,即:
高山深谷的险峻美 美的自然景观 云雾山水花鸟树木的景物美 美的人文景观——拦河大坝的雄壮美 美的意境——隐含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场景美 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写游记的方法。
四、观察写作学以致用,在学生了解了写游记的方法后老师紧接着就让学“酒用多媒体播放游览参观客家围屋——生进入观察写作环节了。堡”的视频。通过视频使学生感受到一路景色和客家酒堡的大致情况,结合视频截图老师再详细地介绍了客家酒堡的建筑年代、规模、构造及其功能。之后,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客家人迁徙到这人生地不熟的新地方是怎样艰难地创家立业、繁衍生息的。在过去经济和科技这么落后的情况下又是怎样建起了这规模宏大的客家酒堡的。启发学生思考客家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让学生把过去客家人的生活和现在的和平安定幸福生活对比,自己又会产生怎样的感 想。在学生占有翔实的素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当堂完成“酒堡游。记”
五、课后趣事 “差生”写出了好文章。:趣事
(一)常搞写作的人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写东西时一定要有创作冲动,换句话说就是要有才能写出好东西。有创作冲动才能很快写出东西,本节作文指导课注重了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写作兴趣才能写出好文章。之后在课堂导入时就以游记的作用和作文的乐趣来激趣,写作兴趣,我也知道怎么又在想象猜写和阅读印证中使学生体会写游记并不难、当他们通过观察获得写作素材后进一步地强化学生的创作冲动,写,就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作前指导是作文指导课分作前指导和作后指导(即作文讲评)解决要怎么写和写什么的问题,作后指导是着重告诉学生不要怎么这节作前指导课通过想象描写和阅读印证让学生自然轻松地掌握写。并且还不经意地扫除了学生对写作文时的那种高深莫测了要怎么写,的畏惧感。使他们觉得原来写游记并不难,原来我也知道怎么写。通使学生具有了翔实的启发思考,过观察旅游视频和老师的截屏介绍、写作素材,很好地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这节作文指导 课能使学生乐意写、知道写、有料写、能写好。从就连考语文交作文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好这篇游记,收上的作文来看,白卷的同学这次都写出了像样的文章。
:王老师很像大教授趣事
(二)听课连外学科的老师也来了不少。这节公开课听课的人比较多,其中有个上物理课的林老师情不自禁地感叹之后老师们都颔首赞许,“很久没有听过这么好的课了,王老师上的课,就像大学教授上说:“王老师是中学高级教师,他有一学校领导马上接口说:”的那么好。”就是教授级的人。
:脸红耳赤争资料趣事
(三)一些同学科的年轻老师都急着想按王老师上听完这节公开课后,有几个性子急的年轻女教师也给他们的学生指导写游记。的课那样,甚至在争夺中一不为了快点得到王老师的上课资料而争得脸红耳赤,小心就把纸质的《走进龙头滩》都撕烂了。年纪大了几年以后,这节作文指导课赢得了同学科教师的敬重。语文教研组长还经常邀请王老师到语文组上的王老师不再教语文了,写字等评选活动每逢语文教研组要进行作文或手抄报、公开示范课。
时,一定要邀请王老师当评委,说王老师才评得出评得好。
你看后有没有清风拂面之感?也许我们的秃笔未能把这节优美
生动的作文指导课很好地展示出来。龙南县里仁镇初级中学 *** 联系电话:李树林:
*** 王以志: lishulin69@163.com电子邮箱: lnwyz2013@163.com
第三篇:一堂中学作文指导课的教案
一堂中学作文指导课的教案:
—作文拟题和立意训练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给“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打造一个亮丽的题目”,对一篇文章来说至关重要。可是许多同学却面对着话题和材料,山重水复疑无路,冥思苦想不知如何来起一个亮丽的题目。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五种方法:
一运用修辞:例以“奉献”为话题可用《可乐给你咖啡给我》,以“挫折”为话题可用《阳光总在风雨后》或《苦难是大学》。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而生动。
二套用名句:例以”生活”为话题可用《生活不相信眼泪》或《东边日出西边雨》。可将学过的诗句、名言、格言、歌词、电影电视名字等大家所熟知的内容稍加改动。
三逆向出奇:例《丑娘》、《送炭不必等下雪》。这种方法往往会比正常的题目《母爱》、《雪中送炭》更能写出新意。
四设置悬念:例《今晚没电》、《星期天不休息》。这种方法可让人浮想联翩,都想一睹为快。
五串珠成链:例《生活麻辣烫》、《美的颜色》。这种方法在题目中已将文章思路给指出来了,可避免有些同学写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写了上句不知下句。而这种方法往往会让你欲罢不能。比如“美的颜色”就可写美是“红色的”——少先队员是美的;美是“绿色的”——武警官兵是美的;美是“白色的”——医护人员是美的;美是“黄色的”——护路工人是美的等等。
当你看到上述这些题目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你能将这些方法得心应手地运用起来,相信每一个人都不致于再拟出干涩而毫无文采的题目。
但是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题目拟的亮丽,更重要的是对话题和材料能深入认识和优化立意。
《难忘的第一次》作文讲评课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习作讲评课——《难忘的第一次》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在学生习作基础上进行的一节作文评介课。在实施“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今天,我力求在作文评介的过程中落实课堂教学的八大效率。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学生作文的沟通合作,高效实现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堂组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班级不同情况的学生教师可以机智灵活运用,采用不同方法因势利导组织教学。组织教学中要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法为主,保证课堂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次下乡送课的目的,我特意结合教材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并设计了“课前交流——激情导入——回顾习作要求——典型共评——小组评改交流——佳作欣赏——反馈自改——师生总结”的环节,力求通过师生的融洽合作达到本次评介课的教学目的,真正让每个孩子对习作课产生兴趣,对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初步学会运用标准评析(评改)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在评讲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欣赏同学们文章中的美点,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教学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他人的作文。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
1、同学们,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作文评改课。老师今天是第一次来到美丽的镇北完小,第一次见到可爱的五年级的孩子们,第一次见面,同学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2、相信你我的第一次合作,定会给我们和在场的老师们留下一段难忘的美好的回忆。
【设计意图: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善良、民主、宽容的心里状态,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条件。本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和老师进行充分的沟通,教师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孩子。当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真诚的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们自我教育开始完善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当孩子从这些细节中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时,他也会爱上自己的老师,爱上这门学科。所以从素养效率和关系效率的角度来看,师生之间的交流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导入:
1、前几天,老师翻阅了同学们的习作,看了大家的习作,我被深深的感动了,你们的作文也把老师带到了那难忘的少年时期。经过小学将近五年的学习,同学们都积淀了自己的素养,能够用心感悟生活。老师从作文中感受到了你们的成功、失败、欢笑、泪水„„
2、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评析本次作文,重温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难忘的第一次,好吗?
【设计意图:一篇优秀的小说一定有个精彩的开头才能吸引读者。一堂课如果有一段精彩的导入语,就能一下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唤起求知欲望。此环节主要是教师在浏览全部学生习作的基础上,总体上对学生的内容进行回顾,教师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的评改产生兴趣,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进了一层。这也很好的落实了程式效率。
课堂教学由无数的教学细节组成,由教师从一句话到一个动作地呈现,它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更确切地说,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就不会有细节的被关注,所以,我们也常说,态度决定成败。而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正是素养效率能够提高的前提。
前两个环节主要占用时间1-2分钟,为后面的批改节省了时间,这也很好的落实时间效率。】
二、回顾习作要求
1.教师: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不厌反复改。只要肯用心,一字值千金。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相信在大家的精心批改后,大家的文章定会更加出色。
2、首先,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本次的习作要求。请大家打开课文翻到55页,请大家快速浏览习作要求。想一想,根据这次作文的要求,你认为本次作文评改应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自由交流,出示小黑板:事情写清楚要写出感悟,要突出难忘
3、除此之外,大家在批改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生:在说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写清楚从中得到的启示。
生:我们要看看文章结构是否完整。
生:内容和选材是否新颖,独特,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带来奇特的体验。生:叙述有一定顺序,内容具体,能抓住故事的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等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突出中心,表达难忘。
生:看看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
生:语句是否通顺,是否存在病句。
生:要批出错别字。
4、俗话好: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让事实来检验我们的评介水平,比一比,看一看谁的评析水平最高?让老师记住你。好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习作要求的再次回顾,并且在此基础上共同提炼确定评介的要求。师生通过和文本进行对话,让每个孩子都有交流的机会,创设了平等、自由、和谐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提炼出习作评改的标准。从习性效率来看,这个环节让学生和书本进行思维对话,学生从归纳总结中提高了能力,为评介点明方向。】
三、典型共评:
1、老师第一次读你们的作文,就被深深的感动了,老师觉得咱班牛微一同学的作文比较符合要求,她最难忘的第一次是自己炒菜的情景,小作者通过详细叙述炒菜的过程,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今天我们先来评价一下他的作文。让我们掌声有请牛微一为大家朗读他的习作。
2、大家课要仔细听啊!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时发现文章的精彩和不足并做好标记,谁来读?。
3、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提供给大家的评介导航:谁来读?
(1)交流对这篇作文的整体感受;
(2)结合精彩段落或语句进行评析。
(3)品评作文中的字词、标点等。
4、请大家结合批改标准和评介导航认真评价这篇作文。
5、谁来谈谈你的感受或是文章的精彩之处和不足?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结合黑板上的作文进行修改评介
6、结合大家的意见,谁能给这篇作文下一个总评?
7、请听老师的总评:牛微一同学通过写第一次炒菜这件看似普通的事情,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小作者将炒菜的过程写得比较清楚细致,尤其是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的很到位,如„„开头和结尾突出了难忘这一主题,并且做到了前后照应,文章的语言流畅自然。
如果能注意个别错别字和语句的通顺,将炒菜的过程加入适当的动作的描写,会更加生动,老师相信你!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一下她!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就一篇比较优秀的习作进行共评共赏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发现文章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教给学生评价文章的基本方法,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就倾听、表达、思维等能力进行指导,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个过程既是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过程。】
四、小组评改:
师: 现在请大家结合刚才的批改,运用学过的批改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改你手中的文章,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批改得最出色。
请大家听好要求:组长先通读一遍作文,了解作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成员之间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评价修改一下文章的精彩与不足,组长顺机写出眉批。最后组长集中大家的意见执笔写出总评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写作水平、认识能力、鉴赏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按座位就近按好、中、差搭配编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以优带差,互相促进,构成合作学习小组,也就是作文评改的主体。小组与小组之间是平等的竞争伙伴,对评改快而好的小组及时激励,将小组的成功与组中每一成员参与评改的状态联系,如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兴趣带动互评互改,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一个人的作文经过几个人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他们在评改中思考、争论,看看有没有用错的标点,有没有写错别字,有没有使用不当的词语,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还要想想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内容是否具体,是不是有中心,有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或动笔加以修改,从而形成良好的评改氛围,使他们心灵得以自由地沟通,情感得以充分交流。这样不仅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分析和纠错能力共同得到提高。所以,在引导学生推敲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同时,启发他们明辨是非,区分美丑,褒善贬恶,奋发向上,真正做到改文育人,完善学生主体人格,通过作文评改,学生对作文更有兴趣,更加充满热情。
此环节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学生过深思熟虑展开讨论,对文章的观点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
五、交流评赏。
1、师:看到同学们的批改兴致这样高涨,老师也非常高兴,下面,我们请各组组长把你们的评改情况交流一下。
2、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合作评改的?你们在批改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3、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批改。
4、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批改情况有选择的想大家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学生评介作文情况的展示环节,教师在本环节中有针对性性的对孩子的评改情况作出有恰如其分的点评和修改,使师生关系再次达到高潮。】
六、佳作欣赏
1、在评改中,同学们肯定发现了不少优秀的文章,谁愿意做伯乐,来推荐一下大家的文章,注意:可以推荐整篇,大家还可以推荐一部分最精彩的片段。请你推荐给大家。
2、师:同学们,刚才推荐的这几篇文章的确不错,老师觉得能当伯乐的同学也很棒,因为她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我们在坐的同学的作文中,还有不少值得我们大家欣赏,课后请大家互相传阅欣赏一下,共同分享同学们的精彩好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帮助每个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别人作品的亮点,必将会进一步树立学生们习作的信心,激发起习作的热情。
要引导学生对别人习作进行欣赏并展开交流,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满足学生的认同感、激发写作兴趣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进行必要的习作指导(在交流中相机进行渗透)的一个手段。课堂上,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欣赏同学的哪篇习作或者习作中的哪一处,并说出理由;也可以请小作者绘声绘色地读读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的创作体会;可以请同样欣赏这篇习作的其他同学加入,一起交流。一起赏析,从而形成“读者”与“作者”、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多向的交流局面。让学生从欣赏别人的习作人手,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形成独到的见解,这是欣赏的最终目的。学生欣赏习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习作初步感悟的过程。这一层次带有浓郁的兴趣色彩,完全由学生个人喜好、情绪和班级氛围所决定。只有当欣赏上升到评价高度时,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生生”的和谐互动。】
七、反馈自改
时间的关系我们先批改到此,等我们的作文都批改完成的时候,我们再次认真看一下大家的批改,并认真修改一下自己的文章,使之更加完美,好吗?
【设计意图:在欣赏和评介的基础上,学生感受到了佳作带给人的无穷的自豪感,进而自主修改自己的作品,使学生和自己的作文再次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八、教师总结:
刚才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同学们习作的闪光点,大部分学生的习作内容比较清楚具体,作文中细节描写生动尤其是心理感受,写出了自己的感受,突出了难忘这一主题;当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有些作文开头不够简洁,叙述没有条理,事情的叙述欠缺必要的任务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描写,还有的作文选材不够新颖,个别同学没有突出难忘这一中心,还有的同学存在大量的错别字。刚才批改的时候,老师发现小组合作的很默契,批改的很认真,评语比较规范。但是有些评语没有针对性,没有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习作和批改中都能取长补短。
七、小结
同学们,你们的作文打动了我,你们的课堂精彩表现更让我感叹与留恋。谁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课后,你可以把你的文章让你的家长、朋友共赏。在这次习作中,大家把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希望同学们能继续用自己的笔描写多彩难忘的生活,与更多的人分享。下课!
第四篇:一堂中学作文指导课的教案
一堂中学作文指导课的教案: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文拟题和立意训练
城关中学:刘翠娟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给“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打造一个亮丽的题目”,对一篇文章来说至关重要。可是许多同学却面对着话题和材料,山重水复疑无路,冥思苦想不知如何来起一个亮丽的题目。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五种方法:
一运用修辞:例以“奉献”为话题可用《可乐给你咖啡给我》,以“挫折”为话题可用《阳光总在风雨后》或《苦难是大学》。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而生动。
二套用名句:例以”生活”为话题可用《生活不相信眼泪》或《东边日出西边雨》。可将学过的诗句、名言、格言、歌词、电影电视名字等大家所熟知的内容稍加改动。
三逆向出奇:例《丑娘》、《送炭不必等下雪》。这种方法往往会比正常的题目《母爱》、《雪中送炭》更能写出新意。
四设置悬念:例《今晚没电》、《星期天不休息》。这种方法可让人浮想联翩,都想一睹为快。
五串珠成链:例《生活麻辣烫》、《美的颜色》。这种方法在题目中已将文章思路给指出来了,可避免有些同学写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写了上句不知下句。而这种方法往往会让你欲罢不能。比如“美的颜色”就可写美是“红色的”——少先队员是美的;美是“绿色的”——武警官兵是美的;美是“白色的”——医护人员是美的;美是“黄色的”——护路工人是美的等等。
当你看到上述这些题目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你能将这些方法得心应手地运用起来,相信每一个人都不致于再拟出干涩而毫无文采的题目。
但是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题目拟的亮丽,更重要的是对话题和材料能深入认识和优化立意。
例以《滥竽充数》为话题作文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文章。我们大家很快从南郭的角度得出观点:不要不懂装懂。这已成为一种定见,缺少新颖性和独到性。你要使你的作文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那就要从立意方面做到独到、深刻、新颖。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现在我就从三个方面给大家一点启发:
一、多方认识,增强立意的独到性 从齐宣王角度:齐宣王好三百人一起吹,固然给滥竽充数者提供了客观条件,但是如果他能对请求入队者来个面试,恐怕南郭一刻也充不下去。而实际上宣王却是来者不试,就很高兴地让他和其他几百人一样的待遇,而且齐宣王在位时间不能说不长,这不是典型的官僚皇帝吗?这样我们很自然地得出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从齐泯王的角度:泯王好一一听之,这就好比引进了竞争机制,每个人必须有真本领,而且不断地提高演奏水平,才能有在乐队继续生存的可能。这样就得出观点“引进竞争机制,杜绝滥竽充数”。
从299位乐师的角度:南郭能够长期滥竽充数,实在跟那些乐师有关:试想,众乐师天天跟南郭工作在一起,南郭的假把式势必难逃其耳目。可他们既不帮又不告,“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结果是蒙了上级,害了同事。如果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将会成什么样子?这样观点“反对明哲保身”就很自然地形成了。
可见:同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人不同的方面来立意。
根据此法我们来进行一下练习:根据《为学》中两个和尚的事例来分析立意: 一般的观点:事情能否成功就看你是否认真努力去做。
从穷和尚看:决心加行动就等于成功。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本。从富和尚看:过分强调外界条件只能一事无成。不要瞧不起条件不如自己的人。
二、引申认识,增强立意的深刻性
例以“水”为话题,我们就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根据水的表象从而引申到社会人生等很多方面。
例一:水滴石穿可引申到“持之以恒方向专一,方可成功”。
例二 海水多而想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可引申到“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学会宽容”。
例三:流水不腐可引申到“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不能固步自封”。
例四:水流到一方,滋润一方,造福一方可引申到“作官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例五: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可引申到“民意不可违”。
例六:水能与许多东西溶在一起可引申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七:满瓶不响,半瓶咣当可引申到“人要谦虚不要骄傲”。
从水这个很不起眼的事物我们可以联想并引申出很多新颖而独到的观点,只要我们能认真而深刻地去认识它,它就会给我们很多做文和做人方面的启示和警示。
根据此法我们来进行一下练习:以“小草”为话题来引申立意: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百折不挠)。
2、化作春泥更护花(无私奉献)。
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不慕名利)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谦虚大度)
5、平平淡淡才是真。
6、朴质、坚强、力求上进。
7、孕花护地美景——奉献精神。
三、逆向认识,增强立意的新颖性
针对上面我们从“水”引申得出的七个观点,我们可以采用“反弹琵琶”的形式来逆向分析又可得出以下这些观点:
例一:科学的方法有时比持之以恒的精神效律更高。
例二:不加选择地容纳,良莠不分,会污染了自己。
例三:对于传统的东西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所保留而不能全盘否定。例四:做官应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而不能只顾局部小利益。例走私。例五:改革要顶住压力,有时为民着想,开始不一定会被百姓理解。例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例六:做到“赤与黑”关键不是别人而是自我。例荷花。
例七:人要在适时的时候表现出自己的长处。例毛遂。
同样的事情我们从正面理解它是正确的,有时我们从反面来理解它同样的有道理。只不过使观点显得更新更深。不过反弹琵琶的方法要慎用,逆向思维
时务必要辨别事物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符合前者的观点才正确,反之,就会弄巧成拙。
如果我们的每一篇话题作文或给材料作文都能从这三个方面去试着立意,相信你定能妙笔生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现在我们根据这三个方面的启示来做一下练习:
以《塞翁失马》为话题材料,运用以上三方法来分析:
一祸福可互相转化(直接)
二我们应一分为二地来分析问题(引申)
三看待任何问题都要一个乐观的心态(引申)
四“父子相保”岂为福事(逆向)(试问国难当头都保全性命,谁来保卫领土?谁来保卫国家?不是“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吗?不是“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吗?不是应“我以我血荐轩辕”吗?试问“国破家将何以存”?“国不在何为福”?)
作业:自生命萌动之初,你在人世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到生命终结之际,你在大地上仍有自己的位置。在整个生命的历程中,你一直在同位置打着交道。或许,你有一些关于位置的独到见解;或许,位置曾引起你深深的思索;或许,位置曾让你产生了很多的感慨„„
请以“位置”为中心话题写一文章。
补充观点:
一、人应在自己的位置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李素丽)(直接)
二、有为才有位(邓小平)(引申)
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陈景润)(引申)
四、成功的管理者在于能够人尽其才(刘备)(引申)
五、应有勇气放弃不适合自己的位置(比尔盖茨)(逆向)
第五篇:作文指导课反思
一颦一笑皆有情——神态描写作文指导课教学反思
湖塘明德小学 刘电英
摘要:以一节作文指导课为例,我分别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方面阐述了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写作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点滴,通过本次备课、赛课进行深刻的反思,旨在提升了教学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过程反思,方法指导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遵循这一思想,我这节课的基本思路是:感受神态描写魅力——教师的具体方法指导——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自己修改——比较修改前后的不同效果——再次感受神态描写的魅力,体会神态描写方法的具体运用。
下面我就详细分析这节课的得失:
一、课前反思 在上作文课之前,我查了很多的资料,却发现很多的资料不符合我们小学生的的现状,突出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很多学生知道写什么,可是具体怎样写、怎样写好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参看学生们的作文我觉得将一篇记叙文写得夺人眼球,细节描写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这堂作文指导课,我就将教学内容落实在指导学生如何写好细节上,尤其是在人物的神态上要将人物写活。在精心准备好课件以后,我分别在两个班级上了这节课,但是每上一遍之后,总会觉得教学内容不尽人意,再根据课堂效果和同事的建议进行相应的修改。
在修改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认知水平似乎也在进步。很多专家说好的老师是在不断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一堂好课也是在反复试上的过程中磨炼出来的,对此,我觉得特别赞同!
二、课堂反思
1.导入环节——精心导入 激活课堂
我原来的设计是直接用作家巴尔扎克的话点出细节描写的重要性,但是在磨课的时候发现这样的导入效果很不理想,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反复地琢磨、讨论之后,我将导入做了如下修改:
导入新课:
我采用的是视频导入新课,意在上课之前,创设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观看憨豆先生的视频,让孩子们抓住憨豆先生的一系列动作和神态中,感受人物的魅力。为了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刻意选择了一段非常滑稽可笑的一个截取片断,将孩子们直接引入到这一节课的主题中来,果然带来学生一阵会意的笑声,这堂课就开始活了起来。
我觉得一堂好课就像一篇好作文一样,首先要有一个精彩的开端,本堂课的导入我觉得较为成功。
2.教法指导——精讲细品 把握方法 虽然感受到了神态描写的魅力,也有了想用神态写活人物的愿望,但是如何去写就需要教师的详尽指导,因此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点拨教学,具体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是具体的方法指导:我秉持“课堂指导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的原则,进行了如下的方法指导:
我教给学生的第一个神态描写的具体方法是:精选动词、形容词,细致地描摹。在教授这一方法时,我选取的是一个小女孩伤心哭泣的图片,让学生比较两句话不同的效果,学生立刻可以感受到:适当添加一些动词和形容词可以使句子更生动,更形象,还将人物的神态描摹得更为清晰。
我还特意选取了现代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的的一篇短篇小说《班主任》,让学生感受词语的魅力,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较好,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基本能掌握这种方法。
我教给学生的第二个神态描写的具体方法是:
合理想象、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果说,第一个方法是仅仅对词语进行细化,而这个方法是建立在前一个方法的基础上的,从句子入手,采用多种修辞的手法,将人物不同的神态加以细致的描写,在这个环节中,我例举了几个具体例文,其中有课内的例句,也有课外的例句,同时还分别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等。让孩子们充分感知神态描写对于人物特性的刻画,同时还能使句子更富有诗情画意,增加了文章的亮点。其实在这一环中,我应该出示一些句子,让孩子们去修改,这样才能真正将这一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但由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却忽视了。
我教给学生的第三个神态描写的具体方法是:多种描写,配合运用。这一方法是建立在前面两者的基础上的,因为人物的神态是和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是紧密相连的,达到让人物活起来,打动人心的效果,就必须把多种描写相结合起来,我给学生的例子是,出示了一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去观察,去揣摩人物的表情,俗话说:面由心生,也就是说,如果能在描写人物神态的同时,适当的插入一些内心独特的感受,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语言富有表现力,也就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同时我注重和学生一起分析了达到这样效果的原因:即作者抓住了神态描写,并且运用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生动的比喻对人物的神态进行了修饰,为了能学以致用,三种方法讲解完毕,再做一个方法总结,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我还特意请一个同学上台做了一个游戏——捏鸡蛋,让学生观察台上同学的面部表情,来写一段话,本想一边拍摄,一边让孩子们观看,让孩子们从观察的过程中为写作提供素材,但在多媒体的操作过程中,没有把视频及时放出来,从而耽误了一些时间,我觉得很遗憾。
接下来就是习作修改,我选择的是本班学生较有代表性的作文差的一篇和中等的一篇的两个片段。
„„
在课堂点拨这一板块,我觉得教师一定要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适时点拨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量点拨是
教师千万不可一言堂,应该还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品味、吸收的时间和空间;适度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虽然我们每位教师都希望将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但是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作文教学更是一个漫长的积累和进步的过程,教师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指望一蹴而就,只能依据学生现有水平进行一步步地计划性指导。
我在本节课上没有做到这些,但是在适量点拨这一环节因为限于课堂时间,做法嫌急躁,没有还给学生充分思考、品味、吸收的时间,总体感觉学生对于这三个神态描写的方法虽有感知,但仍处于较为被动的接受状态,想改变这种情况只能依靠在接下来的作文教学中一点点的渗透。
三、课后反思 第一,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作文指导课其实是最能考验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应变能力的课,因为作文现场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其实是不能匹配的,更多的时候看教师如何进行现场指导,尽管已经做了较为充分的课前准备,我还是感觉现场指导不够完美,这其实是提醒我要不断进行知识补充,深入研究课堂。磨课和评课是极好的促进方式。
第二,转变观念,既要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更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正是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创设条件。本堂作文课较为成功的就是导入部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及作文评改部分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认知水平也就在评价中得到展现和提升。
第三,要深化方法指导,就要还课堂给学生。我们要交给学生的不能是“鱼”,而要是“渔”。道理虽然简单,做好却不容易。就象我这课堂只是按照事先设计的来进行,虽然尽量还课堂给学生,但是时间仍然不足,学生在这节课上并没有深入的情感体验。要想让学生课堂展示活泼有序、精彩纷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关键还在于有计划的方法指导和张弛有度的课堂节奏。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寻找每节课的优缺点,尽量让每节课都能展现出更多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