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3 22:2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2010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2日在东城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东城区区长杨艺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中国60华诞的喜庆之年,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深入贯彻中央、北京市工作部署和“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圆满完成了建国60周年庆典服务保障工作和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各项任务,保持和巩固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全区上下团结奋战,高质量完成国庆服务保障任务

作为建国60周年庆典活动举办地,东城区肩负着庆祝大会和广场联欢保障、群众游行游园、安全保卫、环境整治、氛围营造等一系列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全区干部群众、驻区单位和广大志愿者发扬顾全大局、连续作战、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最高的工作标准投入筹办工作并取得圆满成功。

组织运行高效有序。组建东城区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安全保卫、环境整治等9个专项指挥部和13个地区分指挥部组成的“1+9+13”指挥运行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协调顺畅、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各指挥部和街道、地区令行禁止、紧密协作,为筹办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服务保障圆满顺利。全区25所学校15700余名师生参加的广场背景组字,2930名机关干部、部队战士和社区群众参加的联欢晚会表演,2924名武警官兵、青年学生组成的“开天辟地”群众游行方阵,都获得了筹办组织机构的高度评价。深入细致做好东交民巷29、31号院居民安全保障,确保了焰火燃放万无一失。全力落实电磁环境清理、“净空”、集结线路清障、交通组织保障和庆典核心区临时环卫保洁,保障了阅兵游行顺利进行。精心策划12个公园整体游园活动及环境布置,接待游客近47万人次。严密落实安保措施,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无缝隙的社会面防控网络,狠抓矛盾排查和纠纷化解,累计投入群防群治力量61.2万人次,实现了“大事不出,小事减少,管理严格,秩序良好”的目标。

营造喜庆文明氛围。深入开展环境美化工作,栽植200余万盆花卉,搭建9座花坛、15个大型花柱,形成了“一环、一轴、三中心、多节点”的景观格局。“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60年巨变看东城”展览等一系列群众性教育活动蓬勃开展,营造出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坚持文明城区常态化管理,完成全国文明城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促进了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进一步提升。

筹办工作成效显著。经过全区团结拼搏,全面实现了庆祝活动“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总要求。“开天辟地”游行方阵获最佳组织奖,群众游行获创新成果奖,背景组字表演实现了“精益求精、不留遗憾”的目标。游园活动以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的热情参与,城市超常规运行能力经受了实战的严峻考验。全区共有31个单位荣获北京市国庆安保工作先进集体称号,30个单位荣获首都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突出贡献奖,东城区被市委市政府和市筹委会授予“最佳服务保障奖”。

三、推进文化强区战略,充分展现东城文化魅力

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坚持把挖掘人文底蕴、传承历史文化、展现独特魅力作为东城发展的持久动力,深入推进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

历史文化街区彰显活力。玉河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再现了京城“水穿街巷”的历史景观,南锣鼓巷文化休闲街区被美国《时代》周刊推荐为25处必去的亚洲风情体验地之一,国子监街成为北京市唯一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区,南新仓、簋街等特色街区发展不断升级。深入研究17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念性规划,钟鼓楼·北京时间文化城建设规划方案初步形成,第二批10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6项成功进入市级名录。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良好。组织开展区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认定,鼓励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利用平房区内闲置厂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28家企业的43个项目提供了6241万元市、区两级专项资金支持,促进文化创意企业快速发展。成功引入北京演艺集团、湖南电广传媒、卡巴斯基(北京)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运行良好,开通了首个国家级版权交易系统,全国版权交易共同市场正式启动。组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逐步完善配套扶持政策,构建涵盖投融资服务、工商税务服务、创业服务等内容的服务平台,依托3G技术开展无线园区建设,雍和园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荣获“2009年度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

文化旅游助推区域繁荣。举办首届皇城文化旅游节和“畅游古都、品味东城”等系列活动,设立王府井旅游咨询站,开展旅游网络营销,免费发放《消费伴侣》、《旅游锦囊》和景区门票,大力吸引旅游客源,与其他区县实现互动发展。设立100万元专项补贴资金,对在辖区举办大型国际会展活动的企业给予补贴,促进旅游会展发展,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均列全市第二。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年会,全面推介东城资源优势,促进合作与交流发展。

戏剧文化城建设正式启动。出台《东城区关于推进首都戏剧文化城建设的若干意见》,制订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聚合戏剧资源,为艺术院团、专家、编创人员、演出场所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促进戏剧文化繁荣发展。承办建国60周年中国话剧艺术发展论坛,宣传东城戏剧文化特色,促进戏剧交流发展。免费发放4万本《戏剧东城宣传册》,成功举办“戏剧四季风”活动,带动戏剧演出市场持续升温,全区戏剧演出达4100多场次、观众95万多人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资5000多万元实施区文化馆升级改造,东直门、朝阳门街道文体中心改造完成并对外开放。出台《促进社会单位服务社区公益文体活动试行办法》,设立500万元补贴资金,鼓励支持全区48所学校、32家社会单位与属地街道签订协议,对社区居民开放文体设施。传统文化品牌活动丰富多彩,新年音乐会、文化艺术节、“我们的节日”系列节庆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热情参与,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四、注重城市建设管理,运行水平不断提高

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特定地位,坚持高标准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管理有序运行。全面总结城管新模式五年运行基本经验,促进新模式在经济监测、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等领域拓展应用。参与第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和2009信息城市高层论坛,充分展示城市管理最新成果,获得住建部颁发的“2009年数字城市建设杰出贡献奖”。公共安全监管新体系研究基本完成,风险源分类分级管理、监管对象自查自报、监管工作标准化等方面的创新得到充分肯定。加强应急演练和宣传培训,应急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各项安全管理考核指标均未突破。初步确立了“一个基础平台、六大应用系统”的数字城区建设基本框架。

城市环境品质继续提升。编制完成《东城区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道路管理服务规范》,实施《环境卫生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强化环境卫生监督检查。完成长安街等重点大街及其周边环境整治,实施东北二环6幢楼宇和南北河沿大街两侧建筑物夜景照明工程,成为城市景观新亮点。健全违法建设快速处理机制,共拆除违法建设1509起、3683平方米。加强垃圾分类收集管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73.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复工56.3万平方米,竣工4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

五、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公共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健全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体系,按照全市部署狠抓措施落实,切实做到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置。突出抓好防控宣传、医学观察、健康监测、疫苗接种、定点医院启用等关键环节,实现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有效控制。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并获得正式批准,成功举办首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组织开展中医药服务进社区、中医药健康大讲堂、中医特色慢性病管理、中医治未病工程进机关等工作,荣获“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与二、三级医院的双向转诊,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十百千”工程。整合资源建立社区健康之家,培育自我保健和健康互动理念,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继续落实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零差率等惠民政策,免除挂号及诊疗费109.34万元,累计优惠药费200.27万元。加大食品安全领域综合执法力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教育发展和改革成绩显著,被授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称号和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中高考成绩均创历史新高,体现均衡发展。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艺术节比赛中共荣获40个一等奖。获得首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8个奖项中的5项,市民学习基地建设项目荣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深入开展体育生活化社区创建,成功举办第七届全民健身体育节、第三届“和谐杯”乒乓球赛等活动,参与群众达30多万人次。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健康生育计划,扎实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抓好档案基础工作和重大活动档案归集,档案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与残保金收缴,继续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地方志、红十字会、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进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强侨务和对台交流,团结各方力量共促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持续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设立1500万元就业应急准备金,积极组织困难家庭大学生到社区实习。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5345个,安置失业人员11122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74.83%。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政策全覆盖,各项基金收缴率达到98%以上。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共支出低保及生活困难补助资金4984.73万元。实施“夕阳红”工程,总结完善7+X居家养老模式,组建养老服务队伍,为享受政府补贴服务的独居老人提供巡视探访、精神慰藉等五项贴身服务。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克服困难落实了新增300张养老床位的任务。设立200万元应急救助专项慈善基金帮扶困难群众,全年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171件。大力改善民生,完成了6775户民居修缮、9000余户用水“一户一表”改造、3.8万余户平房煤改电和涉及2900余户居民的老旧楼房通天然气工程。积极做好居民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审核和摇号对接,落实了2847户居民的摇号工作。继续开展“听民意、访民情、解民难”工作,群众反映的12863件问题已

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深化。依法组织完成第七届社区居委会选举,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成员年龄、知识结构得到全面优化。开展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健全“一委三会一站、多元参与共建”的现代社区治理模式。在交道口、建国门等街道开展“开放空间社区参与行动”,进一步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深入实施《东城区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推进社区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我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东华门街道、九道湾社区分别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示范社区称号,大雅宝等8个社区服务站被命名为“北京市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

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和市民中心作用,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累计举办心理健康大讲堂、市民论坛等公益活动150余场,政社、政民互动得到进一步强化。大力培育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助人社会工作事务所等一批社会公益性服务组织,实现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在60座楼宇内建立了社会工作站,对推进楼宇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六、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打造廉洁高效政府

深入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

继续深化民主法治建设。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和民主党派监督,按时限完成了366件全国、市、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通过专题通报工作、创办手机报、组织视察等多种途径,确保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时全面了解政府工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并实施《东城区行政执法协调办法》,努力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完善,全年共受理74件依申请信息公开事项,较好保障了公众知情权,进一步拓宽了接受社会监督的渠道。

稳步实施政府机构改革。根据市委、市政府批准的改革方案稳妥实施机构改革,进一步整合优化部门职责体系,突出强化产业发展、服务经济、统筹社会管理职能,改革后共设置政府工作部门28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科学合理制定部门“三定”方案,坚持以职能转变为核心,准确界定部门职责分工,强化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

大力加强政府管理和自身建设。以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促进学习型政府建设,围绕城市规划、风貌保护、新兴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专题进行考察学习,先后7次邀请专家在政府常务会前讲解金融危机应对、都市旅游、低碳经济等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推动公务员教育培训方式创新,注重提高一线公务员队伍素质和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执行、因公出国等方面管理,大力压缩办公经费,节省政府管理成本。制定《东城区电子政务建设框架》,启动协同办公平台和网上监察系统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行政效能。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积极开展源头治理,推行财政资金、政府投资、民生资金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9年是奥运会圆满结束之后又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建国60周年庆典服务保障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抵御金融危机取得的显著成效,区人代会批准各项任务的圆满实现,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党派团体、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部队,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东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需要研究改进的问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的壮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还需要加大推进力度;保护风貌、改善民生、疏散人口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方面仍需争取政策支持和居民参与;城市管理软环境和区域文化软实力还需要加快提升;统筹整合行政资源、加强部门联动、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加快“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全面谋划未来一个时期科学发展、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的重要一年。本届政府换届三年来,经过全区持续努力,区财政连续三年保持了每年递增10个亿的良好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较高水平的稳定成长期。但金融危机对第三产业的滞后影响不容忽视,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改革创新任务依然繁重。我们既要充分看到各种积极因素,又要冷静分析深层次问题,坚持战略引领、突出特色、高端发展,推动东城经济社会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工作部署,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和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完善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人文东城、数字东城、绿色东城,更加注重发展战略研究,更加注重产业结构优化,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提升,更加注重区域特色发展,更加注重服务保障民生,进一步促进产业高端化、资源集约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优质化和发展可持续化,推动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区财政收入达到77.39亿元,同比增长9%;两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以内。

完成今年的任务指标,要着重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战略引领,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战略发展、规划先行,在区委领导下,凝聚各方智慧,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高标准确定发展目标,高质量实施规划任务,促进东城科学发展。

高水准实施总体规划编制。组织政府各相关部门与总规办和专业机构紧密配合,切实把握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阶段特征,认真分析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努力破解涉及长远发展的难题,突出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扎实做好《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2030年)》的编制工作,科学确定未来2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使之成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的宏伟蓝图。坚持部门协作、专家指导、社会参与,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研究,切实保障总体战略规划的落实。

认真制定东城区十二五规划。在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指标的基础上,启动并完成《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实事求是确定主要目标、基本指标和具体任务,使之成为今后五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制定并实施人文东城、数字东城、绿色东城行动计划,为实现新一轮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坚持高端发展,优化产业体系结构

进一步认清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增强新活力,以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高端化、高附加值、占用资源少、能耗少的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优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兴产业。立足产业集群、要素集聚、服务集成,构建以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资源经济为载体的产业体系。吸引大型国企、跨国公司、民营企业总部入驻,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完善楼宇经济监测系统,出台鼓励引导政策,加强亿元楼宇的培育,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有效载体。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雍和园扩园为契机,进一步调整经济功能区产业定位和发展重点,完善区域管理机制。深化王府井商业区升级发展,确定高端业态定位,拓展文化交流展示功能,突出品牌特色,优化服务环境,加快工程项目建设,推动王府井与银街、金宝街等周边街区、胡同实现一体化发展,全方位提升国际影响力。依托能源央企聚集优势积极发展低碳服务产业,吸引国内外企业总部、低碳交易机构、新能源投资基金、节能环保服务企业入驻,促进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市场交易等产业要素聚集,形成低碳产业生态。认真落实北京市《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全力推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产业,吸引中医药总部企业、销售企业、中介服务机构聚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健康养生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医药电子交易的运行模式。用好用足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政策,大力发展文化金融、绿色金融,强化金融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

加大投资拉动,促进消费增长。继续实施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制度,加快审批进度,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全力抓好地铁六、八号线扩拆区建设,扎实推进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朝阳门SOHO中心南区、东外地下商城等项目建设。抓好北苑老年公寓、王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市民中心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规范项目管理,加强跟踪服务,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重点帮助中央、市属单位及社会项目尽快落地。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制定外资引导目录,优化外资结构,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加强土地储备,做好土地供应计划管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等工作。继续推进南锣鼓巷、南新仓、簋街等特色街区发展,规划五道营特色街区建设,帮助老字号升级发展,深入挖掘品牌特色。扶持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健康养生等行业发展,做好营销宣传,引导市民消费需求,拉动消费增长。

帮扶中小企业,增强国企活力。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扶持符合我区产业定位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完善政策和服务体系。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向节能环保服务、技术创新、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特色餐饮等领域升级转型。推动国有企业优化发展,引导国资国企在新兴产业领域捕捉发展机遇,提高东方奥天、东方文化、东方信达三大资产经营公司运营水平,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创新投融资体制,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和贷款贴息机制,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加强国有企业投资监管,推行国资收益收缴和支出办法,加强股权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健全三大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健全经济监测体系,准确掌握区域经济运行动态和企业需求变化。健全产业促进体系,整合经济发展政策和扶持资金,加大招商引企和引进税源工作力度。健全行政服务体系,强化分级分类、协调联动、首问负责、信息公开等服务措施,完善部门、街道、功能区协作互动机制。建好企业服务呼叫中心、网上服务平台等载体,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坚持特色发展,激发区域发展新动力

落实北京市提出的建设“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的新要求,紧密结合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和区域资源优势,以建设人文东城、数字东城、绿色东城为目标,努力实现特色发展。

建设低碳城区,实现绿色发展。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全区深入开展节能环保宣传,引导低碳生活消费,鼓励市民自愿参与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活动。聚集发挥各类节能环保组织、研究机构和民间环保组织作用,参与社区公民教育和节能环保实践。严格执行环保节能标准,推行企业绿色准入标准,督促引导用能单位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以建筑节能为先导,探索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选择部分机关、学校、医院及公建设施进行改造建设,形成一批绿色示范建筑,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既有居住建筑和锅炉房节能改造任务。开展社区雨水收集利用、自行车停放和租赁试点,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加大国际交流合作,深入推动与瑞士洛桑市合作共建,实施好低碳示范区项目。

打造数字城区,推动科技发展。按照“一个基础平台、六大应用系统”的构架,加快数字城区建设。在城市管理中强化科技支撑,从整合资源、统一平台入手,初步完成公共管理基础数据库的构建。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推广运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促进城市便捷高效运行。在产业和城市发展中提高科技含量,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重点在节能减排与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民生保障等领域,推动成熟科技项目落地。鼓励电子商务类企业发展壮大,抓好数字东城网站和协同办公系统建设,提高社区信息化应用水平。深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创新开展群众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拓展国际视野,扩大内外交流。认真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推进我区国际化建设。积极参与和鼓励区域机构举办重大国际性活动,吸引国际总部落户东城。扩大国际交往,积极缔结新的友好城市关系,巩固和发展业已建立的友好城市之间的民间互访、文化交流、旅游推介等友好往来。推进与国内友好城区在风貌保护、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

四、坚持统筹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发展能力

着眼高水平建设、精细化管理、高效能运行,坚持正确处理硬件与软件、管理与服务、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能力。

积极破解历史风貌保护难题。坚持保护风貌、改善民生、疏解人口、发展产业、传承文化“五位一体”有机结合,编制完成17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念性规划。启动钟鼓楼·北京时间文化城整体规划建设。引入国际设计公司开展国子监文化产业生态区规划和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研究,实现五道营、国子监街、方家胡同联动发展。实施南锣鼓巷优化提升工程,完善交通组织,扩大文化宣传,促进业态升级,加强风貌保护,完成南锣鼓巷以西胡同市政改造。启动玉河国际企业总部基地建设,实现文化风貌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组织召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研讨会,邀请国内相关城市政府机构、专家学者和企业共同探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有效途径。

加强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抓好城市绿化美化,全年扩大改造绿地5万平方米,植树3万株,种植草坪1万平方米,创建3个花园式单位,完成屋顶绿化5000平方米,实施2条道路绿化改造。积极推行认建、认养,鼓励社会力量、居民群众参与城市绿化。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区成果,推进健康城区建设。认真落实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推进污染源普查成果开发利用,做好汽车以旧换新工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围绕旅游景点、特色街区、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实施胡同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完成朝阜路东城段整治任务。开展胡同停车管理试点,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施银街步道整修、停车治理和环境提升工程、夜景照明工程、皇城范围内建筑屋顶风貌美化工程,塑造整洁优美的城市形象。建立城市运行监测指挥平台,实现城市运行、城市管理、应急处置的有机统一。继续拓展城管新模式监管范围,实现全方位、精确化覆盖。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做好户外广告规划修订,完善违法建设协调查处机制。落实市容环境责任制,强化市容环境的常态监督检查,实施责任追究和考核评比制度。按时按季做好扫雪铲冰、防汛、供暖等工作,保障城市有序高效运行。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强对安全生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等各项公共安全指标的细化考核,保障城市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推行公共安全监管新体系,以地下空间、有限空间、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域为重点,实施风险源分类分级管理,进一步落实各方责任,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城市应急处置和救援机制,提高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深入推进“平安东城”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深化群防群治工作,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大信访排查工作力度,有效化解因项目拆迁、下岗失业、拖欠工资、违法建设等可能引发的信访问题以及历史遗留信访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坚持优化公共服务,增强社会建设能力

大力推进“国家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促进公共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社会化和均等化,提高服务效能,切实改善民生,不断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推进卫生改革发展。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巩固甲型H1N1流感防控成果,完善以专为主、专群结合的应急处置体系,进一步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贯彻国家、北京市医药卫生改革总体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疗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落实《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的功能,为群众提供便捷实惠的医疗卫生服务。

推进社区服务务实发展。认真落实《东城区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按照高标准、规范化、有特色的要求,努力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制定区、街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规范化服务标准,坚持社区居委会分片包户工作方法,完善社区服务站分类包户试点。合理使用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以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为目标,实施社区服务“双百”工程,抓好典型示范。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服务项目提供,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政策激励”的社区服务供给模式,提升项目化运作水平。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合理调整服务设施布局,打造社区服务品牌,完善推广15分钟便利居民生活服务圈,满足居民多样化生活服务需求。

推进社会建设和谐发展。发挥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和市民中心功能,打造公益组织孵化器,探索公益创投模式,举办社会组织发展论坛,促进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建立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发布、社会购买和效益评价机制。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抓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十百千”工程和“双基地”建设,探索建立专业社会工作者管理服务机构和督导机制。推广“三站合一”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站的服务功能。深化“一委三会一站、多元参与共建”的社区治理模式,推广“开放空间社区参与行动”成功经验,促进政府依法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良性互动。落实社区准入机制,加大考核力度,规范社区事务管理。理顺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促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落实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深化推动“夕阳红”工程,开发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提高为老服务水平。实施残疾人康复计划,完成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以创业促就业,加强失业人员动态管理。推广“育人基地”成功经验,发展家庭服务业。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0000个,安置失业人员9000人。有效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大力发展慈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事业,完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覆盖多层次需求的社会保障格局。做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的申请受理、审核及摇号选房工作,继续推进老楼通天然气工程,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解危排险和院落修缮任务,努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持续深入开展“听民意、访民情、解民难”工作,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

六、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切实加强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政府系统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作风建设,理顺部门职责,提高行政效能和管理服务水平。

努力提高法治建设水平。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工作沟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民主、依法、科学决策机制,坚持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提高决策水平。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听取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意见建议。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做好“五五”普法及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的作用。

加强政府运行规范管理。开展“政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提升政府系统整体运转效能。结合政府机构改革,优化“三定”方案,完善政府部门责任履行机制。整合城市运行管理、应急处置、安全监管等部门职能和资源,完善城市运行机制。建立政策制定、决策执行、企业服务、条块联动的经济监测和服务体系,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建立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管理考核和公共服务评价机制,促进政府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认真落实“四个服务”要求,积极搭建沟通协调、共驻共建、合作共赢的平台,在为中央和市属单位做好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区域行政、产业、智力、人才等资源优势促进东城发展。

切实加强廉政勤政建设。以教育收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城建拆迁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低保基金和政府项目投资的审计和效益监管。做好行政投诉受理工作,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继续加强一线公务员和科级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积极推行绩效评估和网上监察,落实责任追究机制,促进行政效能和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树立勤政廉政的政府形象。

第二篇:北京市东城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1月7日在东城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东城区区长杨艺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北京很不平凡的一年,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书写了奥林匹克运动崭新篇章,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成功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深入人心,“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全面实施,首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带动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进步。一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深入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和“十一五”规划,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各项任务。

一、推进区域建设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圆满完成奥运任务

全区上下按照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满怀为国争光的豪情壮志,以热情的参与、周密的组织、细致的工作,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为确保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贡献。

组织指挥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区委领导下,确立了组织严密的奥运筹办及赛时工作指挥运行体系,区奥运总指挥部和9个专项指挥部、13个街道(地区)分指挥部、8个工作团队高效运行,重大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明显提升。直接参与了奥运总部饭店、残奥总部饭店、工人体育馆、地坛体育馆4个奥运场馆运行。两个总部饭店团队累计接待贵宾3400余人次,出色完成了宾客抵离迎送、会议服务、安全保卫等12项任务。工人体育馆和地坛体育馆团队为428场奥运拳击、盲人柔道比赛及2055人次拳击训练提供了有效保障,公路自行车赛、马拉松赛、火炬接力、天安门广场联欢、焰火施放等重大赛事和活动在我区顺利进行,各项赛事和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200余万人次。各条战线广大同志无私奉献、奋力拼搏,为北京奥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还涌现出13个国家和市级先进集体、42名国家和市级先进个人。

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健全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和城市运行应急保障机制,对涉奥区域进行重点监控和风险源评估,发挥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优势,快速处理各类涉奥事件,确保了城市平稳有序运行。全区涉奥场所和各部门、社区、生产经营单位均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建立了重大情况报告机制,应急意识和应急处臵能力得到提高。累计出动人员4300人次、车辆3200台次,对重点道路、胡同、小区实行24小时清扫保洁。高标准完成了25家签约饭店、4家定点医院、8个奥运旅游景点的服务保障。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组织了文明啦啦队员、标兵及观众10万余人次参与文明观赛活动,发动了25000名城市志愿者、202名驾驶员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

城市环境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经过几年来的持续努力,全面完成地坛体育馆新馆建设、旧馆改造及和平里中街、和平里北街、工体南路等5条奥运道路建设。对全区机关单位、大型商场、港澳中心等重点涉奥区域周边、60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实施工人体育馆、地坛体育馆及自行车比赛沿线、火炬接力沿线等重点涉奥区域环境整治,陆续完成北二环路南侧、工体西门等9个“城中村”拆迁,地坛北里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61条大街和318条胡同整治及北京站、王府井地区改造。在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累计清洗粉饰建筑物外立面1050栋、49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720处、近3万平方米,拆除违规广告1200余块,清理塔类发射设施401处。认真落实第十四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扩大改造绿地16.93公顷,银街、北二环城市公园、东二环景观建设等项目已成为首都环境建设精品,全区城市面貌和环境品质显著改善。

平安东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平安奥运行动”,选派152名处、科级干部担任社区奥运安保特派员,组织2886名公务员开展治安巡逻,组织130余支秩序劝导队、社区巡防队,动员包括驻区中央、市属单位和部队在内的5万余人参与平安奥运行动。组建了13支联合执法队,深入开展治安、交通、环卫、市场、旅游五大秩序整治。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启动平安东城信息管理平台,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开展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累计检查各类人员密集场所1666家,整改市级、区级挂账隐患110余项。全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56处涉奥场所周边、五类重点地区均实现“零发案”。

城市文明水平进一步提升。精心策划组织奥运文体活动,大力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功举办了奥运文化广场、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奥运伙伴城市全民健身交流展示活动,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进一步营造了全民期盼奥运、助威奥运、参与奥运的热烈氛围,使“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奥运为契机提升文明程度,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在全区形成了“同迎北京奥运盛会,共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氛围,广大群众在参与创建、奉献奥运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文明素质,圆满完成了文明城区创建的阶段性工作。

奥运监督水平进一步提升。始终坚持把奥运监督作为重中之重,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担任奥运工作总督察。成立区奥运督察监察指挥部,设立行政监察、资金审计等7个专业组,区街两级和13个分指挥部均设立了督察监察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等积极参与监督,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形成了专业监督、层级监督、内部监督、民主监督相结合的奥运监督体系。在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基础上加强重要环节督察监察,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专项检查,保证了奥运资金安全、依法、高效使用。正是依靠奥运监督的有力保障,确保了廉洁奥运目标的实现。

二、紧抓奥运机遇带动经济发展,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一手抓奥运,一手抓发展,实现奥运、发展双丰收。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740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预计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15.8%;两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5700元,同比增长9.3%。经济发展为区域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明确主导产业发展定位。经过一年的研究论证,确立了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关于促进主导产业和总部型企业发展的鼓励措施》和《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积极扶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前四大主导产业对区级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大力开展区域优势和政策宣传推介,举办了银行业联谊会,积极参与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和京港洽谈会。设立5000万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扶持知识产权和文化艺术品交易、数字内容产业、文化艺术演出、中医药文化等产业发展。举办首届创意雍和文化艺术节,组织企业参加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大力宣传东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导思路。借助奥运机遇促进旅游业发展,召开“2008东城区奥运旅游精品推介会”,设计精品旅游线路,举办“五色皇城寻宝游活动”,建立多语种网络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了旅游行业管理与市场监管。全面落实《东城区十一五节能规划》,启动推广机关事业单位绿色照明工程,实施了五中水源热泵节能工程,投资近百万元为23万多户社区居民更换节能灯具,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节能意识和参与意识。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和发展方向。开展22家老字号企业改制情况调查,积极做好老字号品牌保护和提升工作。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外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功能区和特色街区建设稳步推进。王府井升级战略不断推进,区域环境水平和王府井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乐天银泰百货和澳门中心落成开业,为商业街发展增添了新活力。王府井西街、霞公府胡同、大甜水井胡同、大纱帽胡同市政管线和道路工程完工,区域路网日趋完善。举办了王府井品牌文化节、“亚欧文化之窗”、“爱尔兰周”、“大美青海旅游推介”等26项大型活动,王府井文化会展优势不断扩大。东二环交通商务区被北京市定位为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地区性金融机构不断聚集,2008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左右。举办“东二环交通商务区高峰论坛”,进一步促进商务区各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开展交通商务区基础情况调查,为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奠定基础,启动了交通商务区宣传工作,环境绿化美化全面完成。雍和园发展态势良好,园区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推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项目,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共建“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促进园区内优势产业集聚。雍和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东方雍和文化创意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园区管理运营体系不断完善。实施了南新仓、南锣鼓巷街区升级改造和簋街经营环境优化提升,三个街区奥运期间客流量累计达200万人次,销售额超过2亿元。制定了《东城区商业街区管理暂行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商业街区管理提供了依据。

服务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认真落实优化环境、加强服务的各项措施,奖励2007重点企业840户,授予北京移动等182户企业“东城区绿卡企业”称号。杭州银行北京分行、天语同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25户企业落户东城,全年引进新增税源2.9亿元。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服务职能,利用网上服务平台为企业、市民、旅游者、投资商提供政策法规、楼宇需求、招商引资、中介服务等信息,网上服务平台浏览量达万余人次。完善对外联络工作体系,落实服务联络七项制度,为398家驻区中央市属单位解决了23类505件实际问题。积极推进区县合作,与怀柔区签署了区县合作发展框架协议。

三、启动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公共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强区战略纲要》正式发布,确立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建设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三大战略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的图书馆改造工程正式竣工,文化馆改造工程已经启动。地坛八区奥运文化广场投入使用,共举办各类演出40余场,参加群众达16万余人次;成功举办社区大舞台、民歌进社区等一系列公益文化活动,努力满足全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完成了蔡元培故居、于谦祠、东不压桥等文物的修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展良好。

教育发展水平继续提高。贯彻区教育大会精神,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科学发展。深化学区化管理理念,在8所学校间开展学校联盟试点;推进“蓝天工程”向社会、家庭、课程延伸;加快“学习e网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研究,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我区学生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金、银奖。通过培训、挂职、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在北京市初中教师新课程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中获奖率居全市之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成为全市唯一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称号的城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出台《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方案》,启动职教课程改革,探索推进校企合作。发展社区教育,举办全民学习周、市民终身学习节等活动,打造国子监大讲堂等市民学习品牌,促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我区被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卫生体育科技等事业协调发展。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整体状况良好。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深入推进,基本实现服务全覆盖。成立全市首家社区卫生视频会诊中心,通过现代化手段使居民方便快捷地获得专家诊断。积极推进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双向转诊,组织专家参与社区慢性病治疗和康复管理,专家深入社区诊疗2578人次,受益群众5947人次,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得到进一步体现。第六医院顺利通过了北京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验收。完成了2008体育生活化社区创建任务,青少年业余训练和竞技比赛成绩显著,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区体育人口达到63%。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科技产业链逐步形成。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地方志、红十字会、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侨务、对台等工作扎实推进。

四、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努力构建社会建设新格局

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深化。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制定并实施《东城区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完成了大众彩虹、安和、家益多三家菜市场改造,和平里六区社区被评为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交道口交东社区等3个社区被评为市级商业示范社区,社区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深化“听民意、访民情、解民难”工作,年初确定的17件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部落实,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急难热点问题。继续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通过了北京市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区测评。

以“五无”为重点切实改善民生。出台《关于落实“五无”工作目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若干意见》,建立8项工作机制,努力实现“五无”目标。就业形势持续平稳,截至11月底,开发就业岗位13386个,安臵失业人员1087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72.89%。制定并实施《东城区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暂行办法》,新产生的35户零就业家庭已全部实现至少一人就业。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大拖欠工资监管力度,及时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全面落实各项低保政策,完善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临时应急救助等配套制度,实现低保救助全覆盖。截至11月底,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447.93万元,发放专项救助资金670.44万元,对161户低收入困难家庭实施了定向救助。积极做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登记审核等工作,住房保障稳步推进。完成2万户“煤改电”任务,为3500户居民进行了用水“一户一表”改造。实施10条胡同、326个院落、2203户民居修缮和1000户解危排险工程,实现了“无城镇危房户”目标。制定《关于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及《居家养老服务单位资格准入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推行东城特色的“7+X”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政府服务补贴覆盖六类老人,受益2万多人次。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信访工作考核、人民内部矛盾诉求表达等10个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区级领导大接访和重点矛盾纠纷排查处理,使一大批社会矛盾得到了妥善控制和化解,实现了“无重大重复上访户”目标。

社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成立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贯彻全市社会建设大会精神,明确了东城区社会建设目标任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和市民中心作用,为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服务提供支持。社会组织利用市民中心活动场所举办各种公益活动200余场,参与市民近2万人次,多家社会组织为社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和服务,为学校教师和社区工作者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在鸿安大厦成立全市首家公寓写字楼社会工作站,在创新楼宇服务模式、拓宽“两新”组织管理途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全力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区立即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掀起了规模空前的捐款捐物活动,区域各单位和个人共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5400万元。选派医疗人员紧急赶赴灾区实施救援,积极做好灾区来京学生借读等工作。开展了“捐赠衣被、温暖灾区”募捐活动,向北京市对口支援地区什邡市捐赠新衣被、电视机、电脑等物资近6万件,折合人民币347万元。区财政拨付对口支援援建资金5130万元,有力支持了灾区人民灾后重建。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明显

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能力继续增强。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按时完成358件全国、市、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我区被评为“北京市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先进单位”,是城八区唯一受到表彰的城区。高度重视吸纳各方意见,区政府领导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意见批示88条,促进一批涉及区域建设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问题得到良好解决。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建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建设区级政府信息公开管理系统平台,健全信息公开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常态化管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细化考核指标并纳入全区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加强行政执法协调,梳理出21个执法部门506项城市管理执法职权,为依法界定职责奠定了基础。在全市率先筹建了行政复议委员会,负责审议重大疑难行政复议案件和研究行政复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逐步健全各行政执法部门法制机构,不断推进依法行政。

政府科学决策和服务管理水平继续提高。《东城区重大行政决策听证暂行办法》正式出台,《簋街地区餐饮服务质量标准》和南锣鼓巷、南新仓、东华门夜市经营服务规范向社会征求意见后发布,逐步建立健全了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共受理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16.7万件,全部按时办结,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通过“政府在线访谈”解答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与市民的零距离接触。研究制定《东城区电子政务建设框架》,政务图层、平安东城和建议提案办理等信息系统应用效果良好。推进数字东城网站应用,深化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两大服务板块功能,网站为民服务的实效性、便捷性和交互性进一步增强。

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继续加强。从加强培训入手着力提高政府系统干部整体素质,全面完成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培训考试,举办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促进了公务员素质的提升。加强行政监察,邀请“两员”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经常性监督,组织对全区窗口单位服务电话进行全面检查,规范了窗口单位的行政服务行为。加大了对违纪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对8名违纪违规人员给予了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积极开展源头治理,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各项成绩的取得,特别是奥运工作的圆满完成,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党派团体、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部队,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东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必须紧抓奥运机遇,坚定不移地把奥运“三大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以奥运带动东城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必须强化公共服务,扩大社会参与,集中民智,与全区人民一道构筑共建共享的和谐发展格局;必须加强统筹谋划,兼顾长期战略和近期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大胆开拓创新,紧密结合首都发展大局和东城具体实际创新体制机制,为各项事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定差距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主导产业发展、文化强区战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认真抓好落实;保护风貌、改善民生、疏散人口等工作需要继续加快推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实现政府管理创新需要加快步伐;加强社会建设、扶持社会组织发展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扩大公民参与、健全协调沟通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东城具体实际,积极稳妥地予以研究解决。

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促进东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风险,特别是对第三产业的滞后性影响还会进一步扩大。国家和北京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持增长、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保障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区各方面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面临着一些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针对当前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坚定信心、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务实工作,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与驻区企业和广大市民齐心协力、共度难关,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保持东城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北京市一系列工作部署,全面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坚持以发展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抓手,以民生为根本,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城市环境品质、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创新能力、社会安全稳定、人民满意程度六个方面的全面提升,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优异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工作推进中要落实好三大任务:

——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的要求,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推进历史风貌保护、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促进文化繁荣为重点,切实把文化建设渗透到各个领域,努力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进一步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按照建设“科技北京”的要求,以做强雍和科技园、发展高端产业、加快信息化步伐为重点,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

——按照建设“绿色北京”的要求,以提高城市环境品质、推进节能减排、强化环保意识为重点,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扩大内需为根本途径,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方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保障,全力确保我区经济稳定增长。2009年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达到63.6亿元;两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达到27756元。

落实主导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聚集。切实采取有针对性、有实际效果的服务措施,帮助企业应对危机,保持发展。切实落实促进主导产业和总部型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以总部经济为方向,以楼宇经济为载体,努力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推动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切实引进一批高端化、高附加值、高辐射力的优势企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上下游企业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奥运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会展等产业。

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经济增长。以主导产业和三个经济功能区为重点加强引企、引资、引税工作,加大相关部门联动服务力度,建立全程跟踪服务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为条件具备的社会投资项目和在建项目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促进项目早日启动和完工。加强宣传策划,营造市场氛围,为企业搭建平台,促进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帮助企业推介闲臵楼宇资源。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

调整完善产业结构,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克服当前经济形势下遇到的困难。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创业,通过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对符合扶持方向的中小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等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引导其形成与主导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技术创新发展相衔接、配套的产业体系,促进其在吸纳就业、增强经济活力、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举办中小企业发展论坛,聚集中小企业资源优势,搭建政府与企业互动平台。做好“中华老字号”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市政府扶持资金,帮助老字号开发特色商品和服务。

加强功能区管理,促进功能区特色发展。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扩大公共参与,逐步形成功能区发展议事协商机构、政府管理机构、企业行业自律性组织三方互动的工作模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合作的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功能区配套设施,完成煤渣胡同、北帅府胡同道路打通工程,协调促进东直门交通枢纽、东华广场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启动青龙“城中村”项目及青龙胡同市政工程。进一步加强功能区宣传策划,完善王府井商业文化活动管理,深度挖掘展览展示功能,继续举办“东二环交通商务区高峰论坛”和雍和园企业家沙龙等活动,促进企业间的互助合作发展。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功能区建设项目、入驻企业提供协同服务。建立功能区经济发展监测和统计分析系统,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进一步推动功能区特色发展,王府井商业区要通过对第二商业集群建设的协调和引导,推动业态结构优化升级;东二环交通商务区要按照建设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要求调整发展定位和区域范围,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金融产业发展纲要,积极争取CBD政策;雍和园要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完成重点区域专项规划,构建好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发展壮大。以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契机,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调整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积极稳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资产整合、优势联合,推动国有资本向地产开发经营、文化创意、商业流通三大板块集聚。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引进国企高级管理人才,努力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选用机制。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监测系统,加强对企业发展和运行动态的分析研究,为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服务水平提供客观依据。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以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市场综合监管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摸清全区经济总量和发展趋势,切实做好普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深化与怀柔区合作发展,重点在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城市功能疏解等领域加强合作,为促进首都城乡一体化做出积极贡献。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环保节能标准,深入开展节能宣传,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监督和行政执法,加大对节能环保领域的财政投入。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老旧楼房节能保温改造任务和14处锅炉房节能改造,开展老旧平房区节能环保改造试点。落实第十五阶段控制大气污染各项措施,完成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建设,推进污染源普查成果开发利用。

二、以文化强区为引领,发挥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区

集中精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三大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开展文明城区建设,整体提升文明程度。

抓好“五个一批”,繁荣区域文化。推动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成区文化馆装修改造,推进区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加快朝阳门、东直门和建国门街道文体中心改造升级;筹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博物馆,完善社区文化活动室功能和内容,满足社区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扶持一批剧场群发展,促进文化消费,着力培育王府井剧场群、东二环剧场群、银街剧场群、隆福寺剧场群、交道口剧场群,打造“古都不夜城”。培育一批品牌文化项目,重点组织“戏剧中心四季风”活动;办好王府井品牌文化节、中医药文化节、创意雍和文化节、社区文化艺术节、地坛文化庙会、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以及周末相声俱乐部、国子监大讲堂等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为区域内各单位和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参与和展示交流的舞台。鼓励一批单位内部场所对社会开放,设立公益文体活动专项补贴资金,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文体活动空间。建设一批特色商业文化街区,继续抓好王府井、银街、金宝街等现代化商业时尚街区和南锣鼓巷、南新仓、簋街、鼓楼东大街、国子监等特色街区发展,启动隆福寺街的综合修缮,传承历史文化特色。

推动“六大产业聚集中心”建设,聚合文化资源优势。认真落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完善配套办法,推动“六大产业聚集中心”建设,先期重点抓好版权和文化艺术品交易、戏剧影视演出、动漫和新媒体、中医药健康养生等产业发展,引入品牌企业。大力推进区域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聚集效应显著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式挂牌,提供政策扶持,着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优势,策划包装系列品牌旅游产品,从“吃、住、游、购、赏、藏”等方面扩大旅游消费,努力开发旅游者消费和市民生活休闲消费两个市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区域消费增长。

综合推进历史风貌保护,力争实现新进展。落实保护风貌、改善民生、发展产业“三位一体”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风貌保护的基本思路,本着政府主导、整体定位、区域试点、综合实施的原则,坚持保护历史文化风貌、改善市政基础设施、修缮有价值院落、适度外迁人口、合理配臵公共服务设施、传承历史文化、调整产业布局、建设和谐社区8个方面有机结合。加强17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功能定位研究,以南锣鼓巷地区为重点做好风貌保护综合试验街区试点工作,为整体实施积累经验。通过推进风貌保护,努力使旧城成为宜居、宜游、宜商之地,彰显我区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历史文化魅力。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实地调查工作,公布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促进文物保护利用。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继续推进玉河河道修缮保护工程,完成鼓楼修缮工程和文天祥祠保护措施。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查确定一批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选扶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发挥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的作用,带动一批中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展示活动。

巩固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传承奥运精神,巩固和深化人文奥运成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建国6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培育共同价值体系,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继续完善文明城区组织体系和长效机制,将文明城区测评指标纳入各部门日常运行,实现工作创新,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三、以强化公共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下力量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公共服务设施配臵标准化;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努力实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多元化。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积极推进五中、五中分校、24中、27中、灯市口小学等校建设改造,完成第三批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通过建立跨校选课机制、学分互认机制、人才交流机制,推动学校联盟,深化学区化管理,促进优质资源深度共享;通过推进“名师名校长”工程、“621”骨干教师引领工程,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拓展干部教师培训方式,提高干部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深化“学习e网通”工程,建立市民、学生、家长、教师、教育专家学习、交流、沟通的平台,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通过“蓝天工程”向课内、向家庭的延伸,推动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集团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完善职业培训体系;通过加大评优、评价、制度建设力度,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通过加强市民终身学习实体建设,继续举办全民学习周、市民终身学习节等活动,推动学习型城区建设。

加快卫生体育科技等事业发展步伐。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完善精神卫生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加强区域医疗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有效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用,建立社区“健康之家”,开展中医保健服务、心理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计生药具和残疾人康复器具发放等工作,积极争创中医示范社区。加强社区预防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转变服务方式,提高居民的满意率。加强群众性体育组织建设,办好传统品牌群众体育活动。总结体育生活化工作经验,推动更多的社区实现体育生活化,促进全民健身。科学设臵训练项目,培养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帮助科技企业有效利用现有科技政策,加速成果转化,鼓励促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创新。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民族、宗教、侨务、档案、地方志、红十字会、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工作。

积极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贯彻《就业促进法》,努力实现“无零就业家庭”目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指标范围内。应对经济形势影响可能带来的群体性失业风险,设立就业应急准备金,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机会;大力开发社区服务就业岗位,扶持妇女、残疾人居家就业;设立社区实习补助资金,组织低保困难家庭未就业大学生子女进行为期半年的社区实习并发放生活补贴,帮助其度过难关。完善监管体系,加强日常防控和督促检查,妥善处理劳资关系,努力实现“无拖欠工资”目标。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探索建立深度救助机制,积极发展慈善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保险事业,逐步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覆盖多层次需求的社会保障格局,努力实现“无社会救助盲点”目标。

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整体水平。落实《东城区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配臵。进一步明确社区服务站的职责任务、人员设臵和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完善“7+X”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实施“夕阳红工程”,积极扶持企业、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项目,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大力发展社区公益类、互益类组织,鼓励引导老年人发挥所长,实现老有所为。充分发挥社区各类服务场所和设施功能,整合社区资源,鼓励多元投资,培育完善服务机构。持续开展“听民意、访民情、解民难”工作,畅通民意表达、利益诉求渠道,健全参与、沟通、协商机制,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2009年办实事项目并抓好落实,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

努力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认真做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的政策咨询、受理及审核工作,完成一批保障性住房的摇号和对接工作。完成历史文化保护区内3万余户平房“煤改电”工作,实施9000户居民用水“一户一表”改造。结合实施解危排险工程完成5000户民居修缮任务,努力实现“无城镇危房户”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低洼平房院落排水问题,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全力维护东城安全稳定。以平安东城信息管理平台为基础,探索公共安全管理新模式,加强公共场所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管理,夯实社会稳定基础,抓好消防、交通、建筑工地、公共场所和社区的安全管理,保持安全生产平稳态势。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臵和救援机制,切实提高应急处臵能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狠抓重点难点遗留信访问题的解决,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的优势,不断提高政府部门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将矛盾尽可能化解在基层,努力实现“无重大重复上访户”目标。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防控体系,维护良好社会秩序,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

四、以巩固奥运成果为基础,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品质

全面总结继承奥运期间城市运行保障、执法管理、市容环境秩序维护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各种渠道固定下来,转化为长效机制和常态机制,着力解决制约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加快公共设施和项目建设,提高城市建设水平。落实北京市关于加大投资拉动的整体部署,优先实施公共设施、民生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应急指挥中心等政府重点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启动22条胡同道路改造、线缆入地和绿化工程。抓好外迁安臵新区的规划建设,统筹考虑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设施,研究制定人口外迁政策,为旧城人口疏散创造条件。加强城市规划研究与编制,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规范、引导作用。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开展土地总登记工作,深化土地利用研究,加强土地利用管理。

拓展城管新模式应用,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全面总结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实施五年来的经验,整合全区资源,统一平台,推进新模式从城市部件、城市事件管理向城市综合执法管理领域拓展,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和长效机制。加强全区信息资源整合,建立完善政府公共管理信息平台,为各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数据更新、协同处臵、提高效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综合评价。落实《东城区商业街区管理暂行办法》,切实提高商业街区管理水平。实施《东城区环境卫生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强化对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制定《东城区垃圾清运、环卫保洁、公厕管理、园林绿化、市政道路服务规范》,统一、明确各项城市管理工作的标准。

以迎接建国60周年为契机,加强城市环境建设。高标准完成各项环境保障任务,努力创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全年扩大改造绿地5公顷,植树3万株,种草1万平方米,继续创建3个花园式单位,完成屋顶绿化1万平方米。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支持,加快老旧水、电、气、热等管网改造。深入推进居住小区和社会单位的垃圾分类收集以及厨余垃圾的有效处理。继续抓好爱国卫生、防汛、节水等各项工作。

五、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继续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加快社会建设步伐

进一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增强主动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的意识,坚持重大决策、重要工作事前主动向区人大报告,主动与区政协民主协商,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沟通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改进工作。制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情况作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东城区重大行政决策听证暂行办法》,扩大社会参与,完善依法、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健全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切实保障公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强公共财政投入的法制化管理,严格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工作,提高预算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绩效化水平。

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面落实《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等系列文件精神,努力开创我区社会建设新局面。健全和完善社区治理模式,认真抓好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创新工作机制,配好选好社区居委会成员,进一步增强社区自治能力。扩大社区参与,发挥社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和社区成员的主体作用,完善听证、公示、议事协商等民主形式,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在调研基础上稳步推进行业协会改革,逐步实现各类社会组织与主管行政部门的分离。继续发挥市民中心和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的作用,完善社会组织扶持政策,整合资源优势,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大力促进社区民间组织和社会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继承奥运志愿服务遗产,加强对全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指导,充分发挥东城区志愿者协会及各类志愿服务团体和志愿者的积极性,建立志愿服务的登记、注册、培训、使用、评价制度,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建立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能。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北京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稳妥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切实理顺职责关系,加强行政资源整合,规范机构设臵,完善“三定”方案,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网上平台,强化网上信息服务和政府信息公开,大力推进网上办理行政许可,通过技术手段建立职能部门联动服务机制,加强监督评估,促进服务质量实现新提升。加强驻区中央市属单位服务联络工作,进一步做好“四个服务”。重点加强一线公务员和科级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注重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提高行政效能奠定基础。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积极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创新行政投诉和行政效能监察机制,探索建立网上监察系统,加大对政府部门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监督检查力度。倡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坚持勤俭节约,精简行政成本,优化支出结构,实行民生资金、重点建设资金的全过程审计监督,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探索实施预算效能审计,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站在奥运后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坚信东城发展的前景会更加美好,深感肩负的历史责任十分艰巨。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各党派团体的监督帮助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支持下,齐心协力、战胜危机,奋发进取、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再谱新篇,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北京市东城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市东城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奥运筹办决战之年。一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北京市整体部署,深入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和“十一五”规划,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各项任务。

一、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建设取得新进步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662.5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预计完成50亿元,同比增长19.8%;两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3.2%。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在广泛调研论证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研究制定具体扶持措施。对全区房屋、楼宇、土地和项目等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展楼宇经济的配套政策,加大盘整力度,着力培育品牌。对全区文化资源进行调查,为探索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推出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并积极进行市场推介。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与担保公司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与银行合作搭建融资平台,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保证。切实加强税源建设,先后吸引诺西通讯、中国投资、中华联合财产保险等55户企业入驻东城,引进税源5.11亿元,入区库1.11亿元。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制定了《东城区“十一五”节能规划》,认真开展节能降耗减排工作。

功能区发展态势良好。统筹推进三个经济功能区建设,2007年三区实现GDP预计达到全区的54.8 %。深入实施王府井升级战略,第二商业集群建设进展顺利,澳门中心、银泰乐天等项目结构封顶。王府井主街市政及路面改造工程全部完成,西侧路改造拆迁工作接近尾声。落实王府井商业发展规划,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会展功能进一步拓展,尝试促进企业参与主办王府井商业文化节,全年举办各类活动140余次,王府井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东二环交通商务区16个新建项目已有8个竣工投入使用,商务区园林景观规划全面实施,交通规划、宣传规划正在完善。逐步建立区域企业共驻共建平台,加强交流,努力营造共建、共商、共赢的和谐氛围。雍和科技园区运营机构正式组建,园区产业规划初步完成,空间规划编制正在抓紧推进。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吸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引入了央视动画公司、悠视网络公司、中文发文化科技发展公司等知名企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已增加到57家。由海内外十家创意产业单位发起的“国际创意产业联盟”在园区成立。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共同建设版权国际交易中心。

特色街建设和老字号发展成效显著。探索创新特色商业街管理模式,初步制定了《东城区重点商业街管理规范》。南锣鼓巷街区整治、改造和规范经营秩序工作扎实推进,呈现出传统文化与时尚消费模式有机融合的特色,被确定为北京市特色商业街。南新仓商业街升级改造基本完成,文化特色初步显现。银街文化性修复工程全面完成,以联席会方式与商家共同探讨银街管理,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切实加强簋街经营秩序整治,提升服务水平,制定了《簋街地区餐饮服务质量标准》。继续引导、扶持老字号发展,积极为吴裕泰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争取市商业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对稻香村等14家商务部认证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开展经营情况调查,组织红都服装等20家企业参加第二批“中华老字号”认证工作。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实效,北京奥士凯物美商业有限公司正式组建,实现了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成功组合,东方合力置业公司与王府井开发公司实现重组,兴华美食公司改制全面完成。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水平,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预计达到1.4亿美元。对外友好交流不断加强,分别与奥地利维也纳第九区和德国柏林夏洛腾堡区建立友好关系。

二、扎实推进奥运筹办工作,城市建设和管理实现新发展

奥运工作体系高效运转。组建东城区奥运工作指挥部,建立了指挥体系、执行体系和责任体系三大体系,形成了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确定了六大类30项任务并进行整体部署,确保工作任务和责任制落到实处。坚持奥运工作指挥部季度例会、奥运工程监督领导小组季度例会、区政府常务会每月专题调度、奥运办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为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奥运筹办工作成绩明显。高标准实施奥运场馆和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地坛体育馆新馆建设和旧馆改造全面竣工,和平里中街、工体南路等5条奥运道路基本完工。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部队和全区各界积极参与支持奥运环境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工体西门和东北二环路机场联络线“城中村”拆迁已完成,北京站东铁路沿线、青龙、育树“城中村”拆迁正在实施当中,45条大街、104条胡同整治后展现出整洁的风貌。北京站前广场改造和站东街、站西街过街天桥改建顺利完成,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实施建筑物外立面清洗粉饰712栋、300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15000多平方米,整治塔类发射设施401处,拆除影响市容的广告设施1092处,完成60栋楼房平改坡任务。深入开展治安、交通、环卫、市场、旅游五大秩序整治,有效维护了安全、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奥运宣传与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开展,全面推进东城区奥运宣传规划和“奥运我参与、奥运我受益”活动,大力倡导“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奥运理念,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奥运氛围。启动城市志愿者招募工作,奥运志愿者报名人数达到6000余人。集中力量抓好“好运北京”赛事服务保障,高效完成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的环境整治和外围保障任务;坚持“以竞赛为中心、以场馆为基础、以属地为保障”的原则,成立拳击赛场馆运行团队,建立外围保障体系,有效发挥指挥协调运转职能,圆满完成了“好运北京”国际拳击邀请赛组织和保障任务,受到国际拳联高度评价。

加大风貌保护力度,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成立东城区历史风貌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空间规划编制、住房保障、民居修缮、产业发展四个办公室,统筹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和风貌保护工作。重点地区空间规划编制开始启动,制定了综合推进风貌保护的初步方案。完成了《东城区可开发利用土地调查》和《东城区土地利用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两个重要课题调研,积极探索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国子监街一期整治工程顺利竣工,实现了恢复胡同肌理、整修沿街门店、完善市政设施的目标,展现出古朴端庄的整体风貌。对东四四条、五条、六条胡同进行街景整治、房屋修缮和市政改造,整体环境明显改观。稳妥实施地铁五号线搬迁工程,积极做好桥苑艺舍、人事部办公楼等一批建设工程的协调服务工作,区法院审判业务楼、检察院办公楼交付使用。城市管理取得新成果。综合利用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定期开展十余类专项普查并在每月政府常务会上督查通报,由主管部门统筹研究解决查出的问题。全年处置城市管理问题近4万件,结案率达97.79%。从垃圾清运、卫生保洁、公厕管理、园林绿化等入手进行标准化管理研究,增强市政管理的精细化程度。通过了国家卫生区复查,建设健康城区示范点已获国家爱卫会批准。深入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园林景观建设和静态交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圆满完成了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67%的任务,防汛、供暖工作运行平稳,民防、环卫、节水等工作进展良好。

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呈现新格局

公共文化建设成果丰硕。首届北京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成功举办,共接待中外宾客近10万人次,彰显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创立了东城文化活动的又一品牌。举办中国话剧百年纪念系列活动,高水平完成“青年湖中国话剧主题公园”一期工程建设,着力打造“首都话剧中心”。充分利用国子监传统文化资源,面向全市居民开办国子监大讲堂。地坛春节庙会、社区文化节、文化广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进区图书馆改革改造,不断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东城区文联正式成立,为繁荣文化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深入做好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利用工作。以迎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复查为契机,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圆满完成征兵任务,被市政府和北京卫戍区评为征兵先进单位。不断创新军警民共建工作,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的目标。

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健康发展。召开东城区教育大会,明确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的目标。积极推进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和学校建设,55中一期、177中学、东直门中学二期、职工大学、景山学校等一批装修改造工程相继完工。学区化管理不断深化,促进了区域教育资源的融通共享,得到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在全市推广。“蓝天工程”重点资源单位扩充到300个,学生、家长参与活动累计达118万余人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不断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开局良好,全面育人成效显著,教育质量保持领先。人才建设工程成效明显,完成了25名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130名北京市骨干教师的推荐工作,通过培训与评审,专任教师专业化水平普遍提升。加快学习型城区建设,五个学区市民学习基地和国子监中学市民学习中心全面启动,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已建成3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8个全科医生工作室,10个保健科全部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2007年社区卫生服务门诊工作量达到53万人次,为9万人次的居民免除挂号费、诊疗费28万元,优惠药费187万元。辖区15家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站派专家累计2497人次。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首诊负责制和二、三级医院双向转诊机制,切实方便群众。努力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卫生监督执法,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全民身体健康素质。大力推进“体育生活化社区”创建,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建成东城区网格化政务图层共享服务平台,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信息化对全区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推进科普工作,促进人民群众科学素质的提高。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和残疾人服务工作成效明显,被授予“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称号。档案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基于电子政务平台的数字档案馆总体框架和实现技术研究》课题荣获国家及北京市档案科研优秀成果奖。人口和计划生育、老龄、地方志、红十字会、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进一步深化和谐社区建设,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站建设的意见》,形成了社区党委会(党总支)、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会、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 “三会一站”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会站结合,议行合一”的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对社区服务资源和居民服务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在和平里、北新桥两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和项目化运作,承接政府公共服务和开展公益性服务试点,研究探索社区综合服务体系的建立。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评选工作,90%以上社区达到创建评选标准。修订《东城区建设和谐社区指标测评体系》,进一步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促进社区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深化就业服务,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9%以上,失业率低于全市规定的标准,全区122 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告别零就业,“一老一小”人员纳入医保工作得到较好落实。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额大幅增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到95%以上。增加专门人员加强社保类资金的管理,确保基金安全运行。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在全区10个街道推广使用数字化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共投入救助资金5300余万元,使困难群众得到了更加及时有效的救助保障。构建全区养老服务体系,进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试点,探索养老服务社会化新途径。为民办实事工作得到较好落实,“听民意、访民情、解民难”工作深入开展,前三季度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9444件,已办结9275件。启动了83个院落微循环改造,对11个平房院落110户居民的危旧房修缮进行试点,为下一步工作推进积累了经验。克服诸多困难完成了南锣鼓巷和东四地区10500户居民“煤改电”工程、2100户解危排险和3200户平房院用水“一户一表”改造。成立了区、街道两级住房保障机构,认真做好咨询接待、申请受理工作,共接待咨询1万多人次,发放经济适用房核定表2000余份,初步完成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档案建立工作。全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3000元,同比增长11.3%。

社会管理创新初见成效。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努力构建社会建设与管理新格局。以民间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健全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培育发展公益服务类民间组织的意见》,成立东城区民间组织指导服务中心。设立东城区市民中心,打造政府、民间组织与市民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政府政务公开、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政府与市民互动,为政府引导民间组织和市民共同参与社会建设提供载体,确保市民在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继续加强,区域环境得到新提升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新一届区政府进一步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加强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区“两会”期间的331件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区政协委员提案全部按期办结,闭会期间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149件,督查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办理质量和解决率进一步提高。积极支持工青妇、民族、宗教、侨务和涉台工作,广泛听取民主党派、特邀监督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继续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成立了东城区行政复议委员会,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健康发展。

政府决策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完善政府常务会前学习新法律法规、新知识制度,先后学习了监督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劳动合同法等9部法律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生产性服务业、政府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新知识。围绕建立决策、执行、督查环节的闭环管理,完善了《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东城区人民政府研究重要问题重大事项工作规范》,出台了《东城区人民政府决策程序规定》、《东城区人民政府公文审批规定》、《东城区人民政府督查工作规定》和《东城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专家咨询论证办法》,成立专家库管理办公室,邀请经济、法律、文化、政府管理、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权威学者和资深人士参加, 促进了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政府投资管理和预算编制更加规范,建立了区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出台了《东城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规定》、《东城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暂行办法》、《东城区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东城区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增强政府部门工作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审计监督切实加强,共完成预算执行、奥运工程、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52项,促进了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公务员教育培训和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完善,专题研究加强一线公务员队伍建设,严格查处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共立案20件,1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认真执行外事工作制度,因公出访管理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全面贯彻落实“节俭办奥运”和“廉洁办奥运”方针,规范奥运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使用。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做好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部队和企业联络服务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做好联络服务驻区中央、市属单位工作的意见》,成立了东城区对外联络办公室,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责、快速反应处理、工作会商等制度。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的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达到275项,开发了包括行政许可事项审批、闲置用房信息、中介服务信息、在线服务等栏目的网上服务平台,扩充了公共服务的内容。一年来,共为94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了基站建设、工商年检、房产证明等10大类298个问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新的提高。公共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以确保“平安奥运”为目标,实现奥运安保社会面控制运行体制的转换,圆满完成了十七大和“好运北京”赛事安全保卫工作。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快速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奥运期间风险评估工作全面推进。启动公共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严格监管。成功组织了“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安全生产管理和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完成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顿任务,继续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和药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7.71%和98.18%,在国家工商总局组织的食品安全检查中得到充分肯定。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积极推进难点信访问题化解和非紧急救助工作,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社会稳定。

一年来各项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和监督帮助,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开拓奋进。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党派团体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东城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协调进步。在推进奥运筹办、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结合区情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城市环境承载能力,注重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二,坚持以讲政治、讲大局的精神推进各项工作。政府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帮助下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坚持把东城工作纳入全市大局,融入首都发展,坚决服从全市整体安排部署,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第三,坚持以创新思维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历史风貌保护、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建设和管理等领域进行探索实践,积极主动克服困难、破解难题,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第四,坚持从强化基础工作入手促进东城长远发展。在启动各项规划的研究编制、区域资源调查、主导产业选择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基础性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开展和东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定差距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政府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中的作用还不够突出,资源盘整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快步伐;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和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所需的政策和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协同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务员队伍作风的转变、效率的提高、服务的改进需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各项任务中关于制定雍和园空间规划、实施玉河创意园建设、完成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推进三眼井风貌保护工程搬迁等工作因为政策、规划、文物保护要求等客观原因限制尚未完全落实。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并抓好落实。2008年工作安排

2008年是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举办之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奥运盛会的举办将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多年来东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进步,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区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资源整合,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扎扎实实做好全年工作。

200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工作部署,依据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和“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深入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和东城区“十一五”规划,在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发展质量,强化公共服务,统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祥和,建设首善之区,为保障奥运会、残奥会圆满顺利举办,为建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东城而努力奋斗。2008年东城区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达到55亿元;两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达到24840元。为实现上述目标,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举全区之力做好奥运工作,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全区大力弘扬以“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内涵的奥运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促进城市环境建设、服务保障水平、市民文明素质、社会宣传氛围、政府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做出贡献。

继续推进建设和整治工程,实现城市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深入推进环境建设,编制并实施东城奥运城市景观设计方案,营造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继续推进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的交通、市政、绿化等10个方面的规范整治,完成东直门南北小街、簋街、安外大街等16条大街和140条胡同环境治理。大力加强奥运场馆、旅游景区、签约饭店和医院周边的环境整治,完成青龙、育树等“城中村”整治和东北二环路机场联络线地区绿化工作。继续做好建筑工地围挡美化、户外广告和违法建设治理、建筑物外立面清洗粉饰、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整治、立交桥整治等工作,协调落实三个功能区项目的外观环境形象建设,创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完成香河园路、枢纽2号路、工体斜街、工人体育馆南路东段建设,实施和平里南街改造工程。健全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管维护,巩固环境整治成果,确保奥运后继续保持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扎实做好赛事保障工作,实现服务保障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完善工人体育馆、地坛体育馆的场馆保障及团队工作运行模式,做到组织健全、指挥灵敏、职责明确、运转高效,实现场馆内外的无缝衔接,确保奥运会拳击赛、残奥会盲人柔道赛顺利举办。抓好自行车比赛路线环境整治和外围保障工作,为公路自行车比赛创造良好条件。落实奥运火炬手选拔培训、观众组织、服务保障等工作,结合“和谐之旅”火炬接力活动的举行,展现东城的优美环境、历史文化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制定和落实好23个签约饭店、4个签约医院的安全保卫、食品卫生、医疗防疫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商业秩序整顿和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价格违法和扰乱市场行为,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借助奥运经济的拉动效应促进文化旅游和商业零售市场繁荣。

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实现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以弘扬奥运精神、创造社区文明环境、建立社会文明秩序为重点,广泛开展奥林匹克与城市文明宣传教育,掀起“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新高潮,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深化市民教育和窗口行业培训,营造文明有序的社区环境。

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实现社会宣传氛围全面提升。抓住奥运机遇广泛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东城历史文化特色,宣传东城改革发展的成果,塑造东城良好的对外形象。做好赛会志愿者、城市运行志愿者、驾驶员志愿者以及社区志愿者和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管理工作,为奥运提供细致周到的志愿服务的同时,在全社会弘扬良好精神风尚。充分发挥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部队等各方力量参与环境维护、秩序整治和城市运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共驻共建、共同发展。把奥运工作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紧密结合,通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营造文明祥和的氛围。

切实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实现政府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继续抓好治安、交通、环卫、市场、旅游五大秩序整治,进一步健全奥运指挥体系和管理模式,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和图像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各项应急预案的演练,做好奥运期间风险防范工作,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以奥运安保社会面控制为中心,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加强社区警务工作,控制社区发案,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实现“平安奥运”工作目标。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公共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防范重大安全生产和火灾事故发生,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和食品安全检测机制,加快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控。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新模式系统,提升案件办理质量,维护奥运环境整治成果,使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将网格化平台系统与区图像信息系统、应急指挥系统、便民服务系统等进行有机互联,实现资源共享。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和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执法水平。继续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健康城区建设,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继续做好城市节水、静态交通管理、防汛、供暖、环卫等工作。

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理清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注重发展质量,营造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在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的同时更加注重积蓄发展后劲,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明确经济发展重点,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结合区位特点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促进适合东城特点的高端产业的发展。加大楼宇、房屋、土地等资源盘整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的发展,着力打造品牌。认真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积极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健全区域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和部门联动机制,认真研究后奥运经济对东城发展的影响,加强经济分析和预测。

夯实经济工作基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立足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中心城区土地功能特点和环境资源特色,更加注重集约化、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社会规划水平。抓好土地利用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修建性规划、雍和园空间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东二环等重点地区专项规划的编制,并注重与全区产业规划有机衔接,探索创新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推进项目实施进度,强化政策调节作用。积极争取将CBD政策引入东二环交通商务区,超前研究东直门交通枢纽对商务区发展的影响。

深化功能区建设,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继续实施王府井升级战略,加强王府井第二商业集群建设的协调服务,推动澳门中心等6个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完成王府井西侧路改造工程;加快业态结构调整,推进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发展;利用王府井环境资源,发挥文化展示功能,塑造王府井整体品牌。协调东二环商务区相关总部大厦建设收尾工作顺利完成;加快东二环交通规划和景观规划的实施,启动整体宣传工作;围绕入驻总部企业需求加强商务区周边地区的深度开发,提供有特色、高品位的配套服务。启动雍和园空间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健全园区服务体系,打造特色品牌;加强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建设,吸引更多文化创意骨干企业入驻;以版权国际交易中心建设为龙头,吸引国家和北京市各类版权资源聚集,打造版权交易的公共服务、专家咨询、产业联盟和法律保护平台。引导支持功能区企业建立商会、企业家协会等,逐步形成政府与企业共同管理的新格局。

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总体方案,实施国有资产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提高国有资本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推进老字号企业发展,提升老字号企业形象和竞争实力。继续探索更加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各种模式,多渠道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创新投资促进工作机制,吸引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

建设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完善科技服务支撑平台建设,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认真贯彻《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构建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建设全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落实《东城区“十一五”节能规划》,以政府机关、大型楼宇、新建工程为重点做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深入开展节能宣传周、节能知识进社区、进机关等宣传活动,倡导绿色消费,加大节能推广力度,落实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责任制。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掌握污染源种类分布和排放总量,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大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无零就业家庭,无城镇危房户,无重大重复上访户,无社会救助盲点,无拖欠工资现象”的“五无”目标,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社会祥和。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全区教育大会部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回民小学和22中改扩建、55中二期改造等工程,认真落实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加大教育结构优化和建设力度,确保优质的学前、中小学、校外教育机构在各学区内合理分布;在深化学区化管理、加大对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完成办学条件达标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学校联盟工作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干部教师培训交流,选派50余名校长、骨干教师到境内外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研修、挂职;以加强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启动“学习e网通”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共享,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培育学校文化品牌;拓展“蓝天工程”范畴,构建新型科技、文体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育特色发展。发展职业教育,整体设计专业布局,实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双轨并举;推进市民学习基地建设,培育各类学习型组织,提高学习型城区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各项事业发展。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核心,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继续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全科医生工作室标准化建设。健全与辖区二、三级医院双向转诊长效机制,建立社区专家视频诊疗系统,落实家庭医师责任制,积极开展健康管理,深化慢性病控制工作。加快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势,通过对口支援、三级医院专家下社区等方式,对社区卫生站医务人员进行指导、培训与带教,提高全科医生技能。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做强特色、专科医院,提高综合医院服务水平,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举办“东城区全民健身体育节”系列活动,启动第二批“体育生活化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抓好业余训练和竞技体育工作。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老龄、地方志、红十字会、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以贯彻《就业促进法》为契机做好就业工作,推广“巧娘工作室”的经验,以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为重点,为有一技之长的失业者搭建服务平台。全年开发社区就业岗位9600个,安置失业人员810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指标范围内。健全零就业家庭长效帮扶机制,及时做好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的再就业工作,实现“无零就业家庭”的目标。以贯彻《劳动合同法》为契机,加强劳动监察执法,使纳入监控范围的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5%,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各项基金收缴率达到95%以上,重点做好重度残疾人和劳动年龄段内无业人员纳入医保、城镇无保障老年人养老补贴和拓宽养老金发放渠道等工作。充分利用区级数字化社会救助信息平台,整合全区救助资源,加大对低保边缘群体的救助力度,确保低收入困难家庭在生活、就医、就学以及突发事件应急救助等方面切实得到保障,实现“无社会救助盲点”的目标。加强慈善协会等社会公益团体的建设,倡导社会爱心扶助,通过公益项目运作,拓宽募捐渠道,增强公益捐助实力。以社区减灾为重点,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争创全国“减灾示范社区”。进一步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扶持社会养老机构建设的基础上,以居家养老为重点进行多元探索,切实保障四类老人全部享受到政府出资补贴的养老服务,积极培育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扶持发展居家养老公益性民间组织,进一步探索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开展为老服务的新途径,构建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支撑体系。落实市政府部署的“煤改电”和便民路改造任务,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管理试点工作。

综合推进风貌保护,扎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以保护风貌、疏散人口、改善民生、合理利用为目标,综合实施好风貌保护工程。编制修建性规划,通过建设新区、落实保障性住房等途径,推进旧城人口疏散。力争完成10条胡同220多个院落1500余户居民住房修缮和1000户居民解危排险任务,保障居住安全,努力实现“无城镇危房户”的目标。借鉴国内外经验,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更新、合理利用,实现风貌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我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有关工作的开展,做好保障性住房的审核和管理工作,努力解决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

主动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抓好为民办实事和“听民意,访民情,解民难”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了解群众诉求,积极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完善利益诉求反馈机制,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突出做好重点信访人的息诉息访工作,努力实现“无重大重复上访户”的目标,建立预警机制,杜绝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事件发生,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保障,实现“无拖欠工资现象”的目标,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质量。进一步健全充满活力的社区民主自治机制,拓宽社区成员参与渠道,完善社区议事协商会议制度和民主决策制度,保障社区居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落实《东城区社区服务发展规划》,加强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社区居民生活服务圈,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推进全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做好北新桥、和平里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试点并逐步在全区推广。发挥东城区社区志愿者协会作用,探索社区志愿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提升社区志愿服务的水平。加强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会站结合,议行合一”的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实现社区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四、全面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 依托区域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努力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不断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特色品牌,努力把东城区建设成为文化底蕴彰显、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创新能力和总体实力明显增强的首都文化中心区。

制定文化强区战略纲要,努力构建首都文化中心区。立足于东城独特的文化优势,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东城区文化强区战略规划纲要,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深入挖掘、整合、利用东城区深厚的文化遗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明显的文化优势,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对促进产业形成、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市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着力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区。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继续深化双拥工作,力争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目标。广泛开展十七大精神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全面完成图书馆改革改造,启动文化馆改革改造,加大文化人才、文化团体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拓展社区文化活动空间,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完善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组织好地坛春节庙会、第二届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奥运伙伴城市全民健身交流展示、奥林匹克文化艺术节和南锣鼓巷胡同文化节、南新仓文化节、国子监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完成玉河古河道保护工程,协调推进于谦祠、蔡元培故居、通教寺修缮,落实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推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切实发挥东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吸引力和推动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知识产权和文化艺术品交易、数字内容产业、文化艺术演出、中医药文化等产业。积极扶持塑造文化产业品牌。落实市、区关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细化财政资金支持办法,建立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旅游发展。紧抓奥运契机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挖掘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完善网上推介服务平台,推介精品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产品开发。加强银街、簋街、南锣鼓巷、南新仓等特色街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彰显东城文化旅游特色,形成集特色商业服务、时尚品牌、文化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五、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

主动接受监督,促进民主政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法》,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按照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要求,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创造良好条件。继续加强向人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坚持重要问题决策前民主协商,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与区人大、区政协定期沟通工作机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努力提高解决率。继续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沟通联系,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和涉台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

扎实推进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继续推进法治城区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政府决策程序规定,进一步落实专家顾问制度,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进行公示或听证,充分听取意见,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认真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继续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完善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和民间调解组织、法律等社会专业机构的人才优势,不断提高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政务服务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利用网上服务平台为企业、市民、旅游者、投资商提供政策法规、楼宇需求、招商引资、中介服务、金融等信息服务。深化驻区中央、市属单位联络服务工作,注重在服务中争取支持和参与,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执政方式,建立健全协商沟通机制,拓宽民间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和范围。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在区委领导下,以培育扶持公益服务类民间组织为重点,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民间组织体系,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指导服务中心的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探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渠道和机制。完善民间组织自身建设、规范管理行为,加强民间组织诚信与自律建设,提高民间组织社会公信力,促进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全面发展。不断拓展市民中心职能,发挥其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体现民情的职能,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引导市民有序参与社会建设与管理。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为契机,探索建立社区社工岗位,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重点加强一线公务员的教育培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完善网上监察,加大督促检查和绩效评估力度,健全部门之间统筹协作机制,提高政府工作的行政效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扎实推进治理商业贿赂等工作,不断深化廉政勤政教育,塑造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继续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切实加强奥运监督工作,抓好财政资金和重点工程审计监督,围绕资金、工程、场馆运行等重点环节,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实现廉洁奥运、阳光奥运的目标。

各位代表,2008奥运盛会正在向我们走来,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即将变成现实。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各党派团体的监督和帮助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支持下,以最好的精神状态,以最高的工作标准,同心同德,开拓奋进,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的新东城,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北京市东城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市东城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奥运筹办决战之年。一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北京市整体部署,深入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和“十一五”规划,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各项任务。

一、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建设取得新进步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662.5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预计完成50亿元,同比增长19.8%;两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3.2%。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在广泛调研论证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研究制定具体扶持措施。对全区房屋、楼宇、土地和项目等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展楼宇经济的配套政策,加大盘整力度,着力培育品牌。对全区文化资源进行调查,为探索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推出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并积极进行市场推介。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与担保公司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与银行合作搭建融资平台,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保证。切实加强税源建设,先后吸引诺西通讯、中国投资、中华联合财产保险等55户企业入驻东城,引进税源5.11亿元,入区库1.11亿元。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制定了《东城区“十一五”节能规划》,认真开展节能降耗减排工作。

功能区发展态势良好。统筹推进三个经济功能区建设,2007年三区实现GDP预计达到全区的54.8 %。深入实施王府井升级战略,第二商业集群建设进展顺利,澳门中心、银泰乐天等项目结构封顶。王府井主街市政及路面改造工程全部完成,西侧路改造拆迁工作接近尾声。落实王府井商业发展规划,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会展功能进一步拓展,尝试促进企业参与主办王府井商业文化节,全年举办各类活动140余次,王府井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东二环交通商务区16个新建项目已有8个竣工投入使用,商务区园林景观规划全面实施,交通规划、宣传规划正在完善。逐步建立区域企业共驻共建平台,加强交流,努力营造共建、共商、共赢的和谐氛围。雍和科技园区运营机构正式组建,园区产业规划初步完成,空间规划编制正在抓紧推进。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吸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引入了央视动画公司、悠视网络公司、中文发文化科技发展公司等知名企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已增加到57家。由海内外十家创意产业单位发起的“国际创意产业联盟”在园区成立。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共同建设版权国际交易中心。

特色街建设和老字号发展成效显著。探索创新特色商业街管理模式,初步制定了《东城区重点商业街管理规范》。南锣鼓巷街区整治、改造和规范经营秩序工作扎实推进,呈现出传统文化与时尚消费模式有机融合的特色,被确定为北京市特色商业街。南新仓商业街升级改造基本完成,文化特色初步显现。银街文化性修复工程全面完成,以联席会方式与商家共同探讨银街管理,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切实加强簋街经营秩序整治,提升服务水平,制定了《簋街地区餐饮服务质量标准》。继续引导、扶持老字号发展,积极为吴裕泰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争取市商业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对稻香村等14家商务部认证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开展经营情况调查,组织红都服装等20家企业参加第二批“中华老字号”认证工作。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实效,北京奥士凯物美商业有限公司正式组建,实现了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成功组合,东方合力置业公司与王府井开发公司实现重组,兴华美食公司改制全面完成。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水平,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预计达到1.4亿美元。对外友好交流不断加强,分别与奥地利维也纳第九区和德国柏林夏洛腾堡区建立友好关系。

二、扎实推进奥运筹办工作,城市建设和管理实现新发展

奥运工作体系高效运转。组建东城区奥运工作指挥部,建立了指挥体系、执行体系和责任体系三大体系,形成了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确定了六大类30项任务并进行整体部署,确保工作任务和责任制落到实处。坚持奥运工作指挥部季度例会、奥运工程监督领导小组季度例会、区政府常务会每月专题调度、奥运办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为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奥运筹办工作成绩明显。高标准实施奥运场馆和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地坛体育馆新馆建设和旧馆改造全面竣工,和平里中街、工体南路等5条奥运道路基本完工。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部队和全区各界积极参与支持奥运环境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工体西门和东北二环路机场联络线“城中村”拆迁已完成,北京站东铁路沿线、青龙、育树“城中村”拆迁正在实施当中,45条大街、104条胡同整治后展现出整洁的风貌。北京站前广场改造和站东街、站西街过街天桥改建顺利完成,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实施建筑物外立面清洗粉饰712栋、300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15000多平方米,整治塔类发射设施401处,拆除影响市容的广告设施1092处,完成60栋楼房平改坡任务。深入开展治安、交通、环卫、市场、旅游五大秩序整治,有效维护了安全、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奥运宣传与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开展,全面推进东城区奥运宣传规划和“奥运我参与、奥运我受益”活动,大力倡导“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奥运理念,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奥运氛围。启动城市志愿者招募工作,奥运志愿者报名人数达到6000余人。集中力量抓好“好运北京”赛事服务保障,高效完成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的环境整治和外围保障任务;坚持“以竞赛为中心、以场馆为基础、以属地为保障”的原则,成立拳击赛场馆运行团队,建立外围保障体系,有效发挥指挥协调运转职能,圆满完成了“好运北京”国际拳击邀请赛组织和保障任务,受到国际拳联高度评价。

加大风貌保护力度,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成立东城区历史风貌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空间规划编制、住房保障、民居修缮、产业发展四个办公室,统筹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和风貌保护工作。重点地区空间规划编制开始启动,制定了综合推进风貌保护的初步方案。完成了《东城区可开发利用土地调查》和《东城区土地利用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两个重要课题调研,积极探索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国子监街一期整治工程顺利竣工,实现了恢复胡同肌理、整修沿街门店、完善市政设施的目标,展现出古朴端庄的整体风貌。对东四四条、五条、六条胡同进行街景整治、房屋修缮和市政改造,整体环境明显改观。稳妥实施地铁五号线搬迁工程,积极做好桥苑艺舍、人事部办公楼等一批建设工程的协调服务工作,区法院审判业务楼、检察院办公楼交付使用。城市管理取得新成果。综合利用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定期开展十余类专项普查并在每月政府常务会上督查通报,由主管部门统筹研究解决查出的问题。全年处置城市管理问题近4万件,结案率达97.79%。从垃圾清运、卫生保洁、公厕管理、园林绿化等入手进行标准化管理研究,增强市政管理的精细化程度。通过了国家卫生区复查,建设健康城区示范点已获国家爱卫会批准。深入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园林景观建设和静态交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圆满完成了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67%的任务,防汛、供暖工作运行平稳,民防、环卫、节水等工作进展良好。

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呈现新格局

公共文化建设成果丰硕。首届北京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成功举办,共接待中外宾客近10万人次,彰显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创立了东城文化活动的又一品牌。举办中国话剧百年纪念系列活动,高水平完成“青年湖中国话剧主题公园”一期工程建设,着力打造“首都话剧中心”。充分利用国子监传统文化资源,面向全市居民开办国子监大讲堂。地坛春节庙会、社区文化节、文化广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进区图书馆改革改造,不断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东城区文联正式成立,为繁荣文化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深入做好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利用工作。以迎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复查为契机,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圆满完成征兵任务,被市政府和北京卫戍区评为征兵先进单位。不断创新军警民共建工作,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的目标。

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健康发展。召开东城区教育大会,明确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的目标。积极推进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和学校建设,55中一期、177中学、东直门中学二期、职工大学、景山学校等一批装修改造工程相继完工。学区化管理不断深化,促进了区域教育资源的融通共享,得到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在全市推广。“蓝天工程”重点资源单位扩充到300个,学生、家长参与活动累计达118万余人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不断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开局良好,全面育人成效显著,教育质量保持领先。人才建设工程成效明显,完成了25名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130名北京市骨干教师的推荐工作,通过培训与评审,专任教师专业化水平普遍提升。加快学习型城区建设,五个学区市民学习基地和国子监中学市民学习中心全面启动,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已建成3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8个全科医生工作室,10个保健科全部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2007年社区卫生服务门诊工作量达到53万人次,为9万人次的居民免除挂号费、诊疗费28万元,优惠药费187万元。辖区15家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站派专家累计2497人次。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首诊负责制和二、三级医院双向转诊机制,切实方便群众。努力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卫生监督执法,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全民身体健康素质。大力推进“体育生活化社区”创建,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建成东城区网格化政务图层共享服务平台,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信息化对全区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推进科普工作,促进人民群众科学素质的提高。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和残疾人服务工作成效明显,被授予“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称号。档案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基于电子政务平台的数字档案馆总体框架和实现技术研究》课题荣获国家及北京市档案科研优秀成果奖。人口和计划生育、老龄、地方志、红十字会、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进一步深化和谐社区建设,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站建设的意见》,形成了社区党委会(党总支)、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会、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 “三会一站”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会站结合,议行合一”的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对社区服务资源和居民服务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在和平里、北新桥两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和项目化运作,承接政府公共服务和开展公益性服务试点,研究探索社区综合服务体系的建立。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评选工作,90%以上社区达到创建评选标准。修订《东城区建设和谐社区指标测评体系》,进一步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促进社区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深化就业服务,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9%以上,失业率低于全市规定的标准,全区122 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告别零就业,“一老一小”人员纳入医保工作得到较好落实。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额大幅增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到95%以上。增加专门人员加强社保类资金的管理,确保基金安全运行。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在全区10个街道推广使用数字化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共投入救助资金5300余万元,使困难群众得到了更加及时有效的救助保障。构建全区养老服务体系,进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试点,探索养老服务社会化新途径。为民办实事工作得到较好落实,“听民意、访民情、解民难”工作深入开展,前三季度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9444件,已办结9275件。启动了83个院落微循环改造,对11个平房院落110户居民的危旧房修缮进行试点,为下一步工作推进积累了经验。克服诸多困难完成了南锣鼓巷和东四地区10500户居民“煤改电”工程、2100户解危排险和3200户平房院用水“一户一表”改造。成立了区、街道两级住房保障机构,认真做好咨询接待、申请受理工作,共接待咨询1万多人次,发放经济适用房核定表2000余份,初步完成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档案建立工作。全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3000元,同比增长11.3%。

社会管理创新初见成效。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努力构建社会建设与管理新格局。以民间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健全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培育发展公益服务类民间组织的意见》,成立东城区民间组织指导服务中心。设立东城区市民中心,打造政府、民间组织与市民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政府政务公开、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政府与市民互动,为政府引导民间组织和市民共同参与社会建设提供载体,确保市民在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继续加强,区域环境得到新提升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新一届区政府进一步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加强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区“两会”期间的331件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区政协委员提案全部按期办结,闭会期间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149件,督查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办理质量和解决率进一步提高。积极支持工青妇、民族、宗教、侨务和涉台工作,广泛听取民主党派、特邀监督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继续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成立了东城区行政复议委员会,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健康发展。

政府决策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完善政府常务会前学习新法律法规、新知识制度,先后学习了监督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劳动合同法等9部法律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生产性服务业、政府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新知识。围绕建立决策、执行、督查环节的闭环管理,完善了《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东城区人民政府研究重要问题重大事项工作规范》,出台了《东城区人民政府决策程序规定》、《东城区人民政府公文审批规定》、《东城区人民政府督查工作规定》和《东城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专家咨询论证办法》,成立专家库管理办公室,邀请经济、法律、文化、政府管理、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权威学者和资深人士参加, 促进了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政府投资管理和预算编制更加规范,建立了区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出台了《东城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规定》、《东城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暂行办法》、《东城区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东城区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增强政府部门工作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审计监督切实加强,共完成预算执行、奥运工程、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52项,促进了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公务员教育培训和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完善,专题研究加强一线公务员队伍建设,严格查处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共立案20件,1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认真执行外事工作制度,因公出访管理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全面贯彻落实“节俭办奥运”和“廉洁办奥运”方针,规范奥运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使用。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做好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部队和企业联络服务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做好联络服务驻区中央、市属单位工作的意见》,成立了东城区对外联络办公室,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责、快速反应处理、工作会商等制度。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的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达到275项,开发了包括行政许可事项审批、闲置用房信息、中介服务信息、在线服务等栏目的网上服务平台,扩充了公共服务的内容。一年来,共为94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了基站建设、工商年检、房产证明等10大类298个问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新的提高。公共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以确保“平安奥运”为目标,实现奥运安保社会面控制运行体制的转换,圆满完成了十七大和“好运北京”赛事安全保卫工作。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快速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奥运期间风险评估工作全面推进。启动公共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严格监管。成功组织了“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安全生产管理和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完成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顿任务,继续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和药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7.71%和98.18%,在国家工商总局组织的食品安全检查中得到充分肯定。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积极推进难点信访问题化解和非紧急救助工作,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社会稳定。

一年来各项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和监督帮助,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开拓奋进。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党派团体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东城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协调进步。在推进奥运筹办、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结合区情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城市环境承载能力,注重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二,坚持以讲政治、讲大局的精神推进各项工作。政府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帮助下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坚持把东城工作纳入全市大局,融入首都发展,坚决服从全市整体安排部署,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第三,坚持以创新思维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历史风貌保护、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建设和管理等领域进行探索实践,积极主动克服困难、破解难题,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第四,坚持从强化基础工作入手促进东城长远发展。在启动各项规划的研究编制、区域资源调查、主导产业选择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基础性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开展和东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定差距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政府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中的作用还不够突出,资源盘整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快步伐;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和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所需的政策和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协同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务员队伍作风的转变、效率的提高、服务的改进需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各项任务中关于制定雍和园空间规划、实施玉河创意园建设、完成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推进三眼井风貌保护工程搬迁等工作因为政策、规划、文物保护要求等客观原因限制尚未完全落实。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并抓好落实。2008年工作安排

2008年是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举办之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奥运盛会的举办将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多年来东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进步,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区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资源整合,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扎扎实实做好全年工作。

200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工作部署,依据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和“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深入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和东城区“十一五”规划,在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发展质量,强化公共服务,统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祥和,建设首善之区,为保障奥运会、残奥会圆满顺利举办,为建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东城而努力奋斗。2008年东城区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达到55亿元;两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达到24840元。为实现上述目标,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举全区之力做好奥运工作,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全区大力弘扬以“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内涵的奥运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促进城市环境建设、服务保障水平、市民文明素质、社会宣传氛围、政府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做出贡献。

继续推进建设和整治工程,实现城市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深入推进环境建设,编制并实施东城奥运城市景观设计方案,营造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继续推进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的交通、市政、绿化等10个方面的规范整治,完成东直门南北小街、簋街、安外大街等16条大街和140条胡同环境治理。大力加强奥运场馆、旅游景区、签约饭店和医院周边的环境整治,完成青龙、育树等“城中村”整治和东北二环路机场联络线地区绿化工作。继续做好建筑工地围挡美化、户外广告和违法建设治理、建筑物外立面清洗粉饰、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整治、立交桥整治等工作,协调落实三个功能区项目的外观环境形象建设,创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完成香河园路、枢纽2号路、工体斜街、工人体育馆南路东段建设,实施和平里南街改造工程。健全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管维护,巩固环境整治成果,确保奥运后继续保持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扎实做好赛事保障工作,实现服务保障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完善工人体育馆、地坛体育馆的场馆保障及团队工作运行模式,做到组织健全、指挥灵敏、职责明确、运转高效,实现场馆内外的无缝衔接,确保奥运会拳击赛、残奥会盲人柔道赛顺利举办。抓好自行车比赛路线环境整治和外围保障工作,为公路自行车比赛创造良好条件。落实奥运火炬手选拔培训、观众组织、服务保障等工作,结合“和谐之旅”火炬接力活动的举行,展现东城的优美环境、历史文化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制定和落实好23个签约饭店、4个签约医院的安全保卫、食品卫生、医疗防疫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商业秩序整顿和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价格违法和扰乱市场行为,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借助奥运经济的拉动效应促进文化旅游和商业零售市场繁荣。

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实现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以弘扬奥运精神、创造社区文明环境、建立社会文明秩序为重点,广泛开展奥林匹克与城市文明宣传教育,掀起“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新高潮,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深化市民教育和窗口行业培训,营造文明有序的社区环境。

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实现社会宣传氛围全面提升。抓住奥运机遇广泛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东城历史文化特色,宣传东城改革发展的成果,塑造东城良好的对外形象。做好赛会志愿者、城市运行志愿者、驾驶员志愿者以及社区志愿者和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管理工作,为奥运提供细致周到的志愿服务的同时,在全社会弘扬良好精神风尚。充分发挥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部队等各方力量参与环境维护、秩序整治和城市运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共驻共建、共同发展。把奥运工作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紧密结合,通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营造文明祥和的氛围。

切实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实现政府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继续抓好治安、交通、环卫、市场、旅游五大秩序整治,进一步健全奥运指挥体系和管理模式,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和图像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各项应急预案的演练,做好奥运期间风险防范工作,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以奥运安保社会面控制为中心,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加强社区警务工作,控制社区发案,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实现“平安奥运”工作目标。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公共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防范重大安全生产和火灾事故发生,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和食品安全检测机制,加快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控。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新模式系统,提升案件办理质量,维护奥运环境整治成果,使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将网格化平台系统与区图像信息系统、应急指挥系统、便民服务系统等进行有机互联,实现资源共享。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和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执法水平。继续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健康城区建设,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继续做好城市节水、静态交通管理、防汛、供暖、环卫等工作。

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理清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注重发展质量,营造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在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的同时更加注重积蓄发展后劲,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明确经济发展重点,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结合区位特点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促进适合东城特点的高端产业的发展。加大楼宇、房屋、土地等资源盘整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的发展,着力打造品牌。认真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积极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健全区域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和部门联动机制,认真研究后奥运经济对东城发展的影响,加强经济分析和预测。

夯实经济工作基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立足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中心城区土地功能特点和环境资源特色,更加注重集约化、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社会规划水平。抓好土地利用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修建性规划、雍和园空间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东二环等重点地区专项规划的编制,并注重与全区产业规划有机衔接,探索创新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推进项目实施进度,强化政策调节作用。积极争取将CBD政策引入东二环交通商务区,超前研究东直门交通枢纽对商务区发展的影响。

深化功能区建设,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继续实施王府井升级战略,加强王府井第二商业集群建设的协调服务,推动澳门中心等6个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完成王府井西侧路改造工程;加快业态结构调整,推进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发展;利用王府井环境资源,发挥文化展示功能,塑造王府井整体品牌。协调东二环商务区相关总部大厦建设收尾工作顺利完成;加快东二环交通规划和景观规划的实施,启动整体宣传工作;围绕入驻总部企业需求加强商务区周边地区的深度开发,提供有特色、高品位的配套服务。启动雍和园空间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健全园区服务体系,打造特色品牌;加强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建设,吸引更多文化创意骨干企业入驻;以版权国际交易中心建设为龙头,吸引国家和北京市各类版权资源聚集,打造版权交易的公共服务、专家咨询、产业联盟和法律保护平台。引导支持功能区企业建立商会、企业家协会等,逐步形成政府与企业共同管理的新格局。

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总体方案,实施国有资产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提高国有资本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推进老字号企业发展,提升老字号企业形象和竞争实力。继续探索更加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各种模式,多渠道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创新投资促进工作机制,吸引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

建设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完善科技服务支撑平台建设,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认真贯彻《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构建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建设全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落实《东城区“十一五”节能规划》,以政府机关、大型楼宇、新建工程为重点做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深入开展节能宣传周、节能知识进社区、进机关等宣传活动,倡导绿色消费,加大节能推广力度,落实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责任制。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掌握污染源种类分布和排放总量,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大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无零就业家庭,无城镇危房户,无重大重复上访户,无社会救助盲点,无拖欠工资现象”的“五无”目标,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社会祥和。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全区教育大会部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回民小学和22中改扩建、55中二期改造等工程,认真落实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加大教育结构优化和建设力度,确保优质的学前、中小学、校外教育机构在各学区内合理分布;在深化学区化管理、加大对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完成办学条件达标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学校联盟工作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干部教师培训交流,选派50余名校长、骨干教师到境内外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研修、挂职;以加强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启动“学习e网通”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共享,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培育学校文化品牌;拓展“蓝天工程”范畴,构建新型科技、文体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育特色发展。发展职业教育,整体设计专业布局,实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双轨并举;推进市民学习基地建设,培育各类学习型组织,提高学习型城区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各项事业发展。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核心,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继续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全科医生工作室标准化建设。健全与辖区二、三级医院双向转诊长效机制,建立社区专家视频诊疗系统,落实家庭医师责任制,积极开展健康管理,深化慢性病控制工作。加快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势,通过对口支援、三级医院专家下社区等方式,对社区卫生站医务人员进行指导、培训与带教,提高全科医生技能。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做强特色、专科医院,提高综合医院服务水平,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举办“东城区全民健身体育节”系列活动,启动第二批“体育生活化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抓好业余训练和竞技体育工作。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老龄、地方志、红十字会、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以贯彻《就业促进法》为契机做好就业工作,推广“巧娘工作室”的经验,以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为重点,为有一技之长的失业者搭建服务平台。全年开发社区就业岗位9600个,安置失业人员810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指标范围内。健全零就业家庭长效帮扶机制,及时做好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的再就业工作,实现“无零就业家庭”的目标。以贯彻《劳动合同法》为契机,加强劳动监察执法,使纳入监控范围的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5%,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各项基金收缴率达到95%以上,重点做好重度残疾人和劳动年龄段内无业人员纳入医保、城镇无保障老年人养老补贴和拓宽养老金发放渠道等工作。充分利用区级数字化社会救助信息平台,整合全区救助资源,加大对低保边缘群体的救助力度,确保低收入困难家庭在生活、就医、就学以及突发事件应急救助等方面切实得到保障,实现“无社会救助盲点”的目标。加强慈善协会等社会公益团体的建设,倡导社会爱心扶助,通过公益项目运作,拓宽募捐渠道,增强公益捐助实力。以社区减灾为重点,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争创全国“减灾示范社区”。进一步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扶持社会养老机构建设的基础上,以居家养老为重点进行多元探索,切实保障四类老人全部享受到政府出资补贴的养老服务,积极培育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扶持发展居家养老公益性民间组织,进一步探索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开展为老服务的新途径,构建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支撑体系。落实市政府部署的“煤改电”和便民路改造任务,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管理试点工作。

综合推进风貌保护,扎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以保护风貌、疏散人口、改善民生、合理利用为目标,综合实施好风貌保护工程。编制修建性规划,通过建设新区、落实保障性住房等途径,推进旧城人口疏散。力争完成10条胡同220多个院落1500余户居民住房修缮和1000户居民解危排险任务,保障居住安全,努力实现“无城镇危房户”的目标。借鉴国内外经验,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更新、合理利用,实现风貌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我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有关工作的开展,做好保障性住房的审核和管理工作,努力解决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

主动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抓好为民办实事和“听民意,访民情,解民难”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了解群众诉求,积极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完善利益诉求反馈机制,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突出做好重点信访人的息诉息访工作,努力实现“无重大重复上访户”的目标,建立预警机制,杜绝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事件发生,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保障,实现“无拖欠工资现象”的目标,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质量。进一步健全充满活力的社区民主自治机制,拓宽社区成员参与渠道,完善社区议事协商会议制度和民主决策制度,保障社区居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落实《东城区社区服务发展规划》,加强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社区居民生活服务圈,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推进全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做好北新桥、和平里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试点并逐步在全区推广。发挥东城区社区志愿者协会作用,探索社区志愿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提升社区志愿服务的水平。加强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会站结合,议行合一”的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实现社区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四、全面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 依托区域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努力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不断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特色品牌,努力把东城区建设成为文化底蕴彰显、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创新能力和总体实力明显增强的首都文化中心区。

制定文化强区战略纲要,努力构建首都文化中心区。立足于东城独特的文化优势,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东城区文化强区战略规划纲要,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深入挖掘、整合、利用东城区深厚的文化遗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明显的文化优势,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对促进产业形成、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市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着力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区。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继续深化双拥工作,力争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目标。广泛开展十七大精神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全面完成图书馆改革改造,启动文化馆改革改造,加大文化人才、文化团体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拓展社区文化活动空间,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完善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组织好地坛春节庙会、第二届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奥运伙伴城市全民健身交流展示、奥林匹克文化艺术节和南锣鼓巷胡同文化节、南新仓文化节、国子监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完成玉河古河道保护工程,协调推进于谦祠、蔡元培故居、通教寺修缮,落实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推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切实发挥东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吸引力和推动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知识产权和文化艺术品交易、数字内容产业、文化艺术演出、中医药文化等产业。积极扶持塑造文化产业品牌。落实市、区关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细化财政资金支持办法,建立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旅游发展。紧抓奥运契机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挖掘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完善网上推介服务平台,推介精品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产品开发。加强银街、簋街、南锣鼓巷、南新仓等特色街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彰显东城文化旅游特色,形成集特色商业服务、时尚品牌、文化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五、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

主动接受监督,促进民主政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法》,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按照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要求,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创造良好条件。继续加强向人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坚持重要问题决策前民主协商,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与区人大、区政协定期沟通工作机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努力提高解决率。继续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沟通联系,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和涉台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

扎实推进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继续推进法治城区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政府决策程序规定,进一步落实专家顾问制度,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进行公示或听证,充分听取意见,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认真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继续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完善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和民间调解组织、法律等社会专业机构的人才优势,不断提高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政务服务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利用网上服务平台为企业、市民、旅游者、投资商提供政策法规、楼宇需求、招商引资、中介服务、金融等信息服务。深化驻区中央、市属单位联络服务工作,注重在服务中争取支持和参与,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执政方式,建立健全协商沟通机制,拓宽民间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和范围。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在区委领导下,以培育扶持公益服务类民间组织为重点,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民间组织体系,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指导服务中心的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探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渠道和机制。完善民间组织自身建设、规范管理行为,加强民间组织诚信与自律建设,提高民间组织社会公信力,促进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全面发展。不断拓展市民中心职能,发挥其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体现民情的职能,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引导市民有序参与社会建设与管理。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为契机,探索建立社区社工岗位,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重点加强一线公务员的教育培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完善网上监察,加大督促检查和绩效评估力度,健全部门之间统筹协作机制,提高政府工作的行政效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扎实推进治理商业贿赂等工作,不断深化廉政勤政教育,塑造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继续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切实加强奥运监督工作,抓好财政资金和重点工程审计监督,围绕资金、工程、场馆运行等重点环节,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实现廉洁奥运、阳光奥运的目标。

各位代表,2008奥运盛会正在向我们走来,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即将变成现实。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各党派团体的监督和帮助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支持下,以最好的精神状态,以最高的工作标准,同心同德,开拓奋进,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的新东城,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而努力奋斗!

《春雨的色彩》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春雨的色彩》意境优美,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小鸟,万紫千红的大地,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与此同时启发幼儿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以及相应的情景对话练习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启发幼儿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情况分析: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同时这个时期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孩子们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积累了许多有关绘画方面的经验在活动展示出来。

三、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3、认知目标:帮助幼儿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知道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

四、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份角色朗诵小动物的对话,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进而丰富词汇、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是:学习词语“淋、滴、洒、落”、学习春雨的对话、诗句“亲爱的小鸟们,你们说得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学会朗诵诗《春天》,并组织幼儿春游,根据天气情况实地观察春雨,让幼儿感受了解春天的有关知识经验。

2、物质准备:小动物头饰、教学课件、幼儿绘画用纸笔

六、教法: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对幼儿充分放手,对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

1、谈话法:在活动得导入环节我运用与幼儿进行有关春天主题的谈话,帮助幼儿积累整理自己积累的有关春天的知识经验。

2、演示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 幼儿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作用,使幼儿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3、情景演示法:将幼儿置身于《春雨的色彩》散文情景中,通过角色表演,强化幼儿对春雨的色彩的感受。

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和动静交替法加以整合,使幼儿从多方面获得探索过程的愉悦。

七、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意韵,并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进行角色表演,说出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伴之间合作表演的快乐,也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回忆。

八、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谈春天-----看春雨-------欣赏散文诗------情景表演-------经验总结-------审美延(绘画形式)

1、激发兴趣谈春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利用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看春雨

观看课件《春雨的色彩》前半部分,到春雨姐姐欢迎的最热烈老师说:一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吗?(幼儿回答)对他们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这样的设计自然合理,进而引出散文诗《春雨的色彩》

3、欣赏散文诗

(1)完整欣赏后请幼儿把不懂得地方提出来,由幼儿提出来,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2)寻找句子、加深印象

给幼儿提出要求,请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学会“淋、滴、洒、落”并学会用小动物的话来朗诵、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

4、情景表演:分角色进行朗诵表演。

5、经验总结:

将本家活动内容的前半部分进行总结,给幼儿一个春天的完整印象。

6、扩展延伸、升华主题

引导幼儿运用手工工具,用绘画的方式将幼儿感受到的《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巩固和加深幼儿对春天及春雨的任认知。

第五篇:东城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工作安排

以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为第一任务,实现文化综合实力新突破

全力以赴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按照“保护文化、改善民生、疏解人口、发展产业”四位一体的目标,秉承“四个百分之百”的原则,着力实施“八个一”工程,即组建一个领导小组、成立一个专家顾问组、制定一个五年规划、出台一个保护方案、建立一个专项资金、搭建一个政府主导的投融资平台、组织协调一批专业修缮力量、完成一批重点修缮任务,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重点推进“十项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整治工程”,即钟鼓楼环境整治,南锣鼓巷市政改造,玉河恢复整治,前门月亮湾景观建设,前门大街以东地区、雍和宫柏林寺周边、孔庙国子监周边和天坛周边修缮整治,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和左安门东南角楼建设。二是实施“十项文物抢救和保护修缮工程”,即欧美同学会、惠王府、清末自来水厂旧址、明城墙遗址西段、美国使馆旧址等一批文物修缮工程。三是实施“十个会馆抢救和保护利用工程”,加大对晋翼会馆等保护利用力度。做好故宫博物院珍藏文物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的展览展示,认真组织第四批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的推荐与申报。研究启动前门铛铛车线路南延工程。

全力以赴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加快雍和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大力引进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文化版权和文化传媒类骨干企业,打造文化创意高端产业链。加大对文化创意企业扶持力度。加紧推进北京文化创意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戏剧文化城建设,举办好“皇城文化国际旅游节”、“创意雍和文化艺术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等品牌活动。

全力以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高规格举办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高标准举办首届新东城文化艺术节。继续办好第二十六届地坛庙会、第二十八届龙潭庙会和第六届龙潭灯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加强街道文体中心、社区文化室等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努力形成“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文化活动格局。推动驻区单位内部文体设施对居民开放,着力构建“一刻钟文化圈”。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区域经济高端化发展新突破

大力推进重点功能街区和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王府井商业发展带建设。加快推动王府井大街、崇雍大街、金宝街、祈年大街联动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品牌高端战略,办好第二届王府井国际品牌节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东二环高端服务业发展带建设。大力实施“楼宇经济”,加强企业经济数据分析监测,深化合作发展联盟建设,坚持走访重点企业制度,搭建沟通平台,通过政策引导、健全机制、优质服务,吸引更多高端企业入驻。进一步加强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建设。统筹推进前门地区修缮整治工作,全面启动前门商业区剩余项目,实现地下工程基本完工并逐步投入使用,加快前门东路两侧修缮。继续举办前门历史文化节,形成与王府井国际品牌节相互呼应、各具特色的文化高端品牌。进一步加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启动体育休闲岛、数码体育岛、体育星光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土地入市,推动招大引强;积极争取中国体育产业产权交易中心落户园区。进一步推进永外现代商贸区建设,加强和平里商务新区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按照“二四三”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做强文化创意、商业服务两大优势产业,做优旅游、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四大支柱产业,做大中医药、低碳服务、体育三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招大引强工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大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引导有形市场向高端商业综合体、品牌店聚集区等高端业态转型。加大宣传推介和扶持力度,保护和提升老字号品牌。研究推进北京中轴旅游线项目,积极打造以国学、国医为主题的文化品牌项目,大力开发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以“北京礼物”旗舰店为载体,做大做强特色旅游商品。

以危旧房改造为前提,实现城市建设新突破

加大危旧房改造力度。着力推进“微循环渐进式”、“市场评估”、“菜单式搬迁”、“解危排险,搬而不拆”等危改方法,不断完善政策,积极探索多元模式,多方筹措房源,努力实现重点突破。一是实现一批项目搬迁工作收尾、土地储备地块上市或启动建设工程。二是全面启动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项目、金鱼池西土地一级开发、天坛东里北区1-8号腾退,尽早启动幸福南里、望坛危改项目居民搬迁。三是加大对接安置房源建设力度,全面启动166万平方米建设任务。

高水平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着重抓好地铁6号和8号线扩拆区、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海港大厦、银河SOHO中心、东华广场商务区、东外地下商城、新世界酒店三期、东直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弘善家园小区、新市民中心等“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东四街道办公楼等绿色示范项目建设,扎实做好中瑞政府间“低碳城市”合作项目,深入推进低碳城区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好新东城规划展览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四馆工程”。

以深化城市管理“东城模式”为抓手,实现社会管理工作新突破

着力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建设区、街道、社区、移动终端四级信息平台,实现社会服务和管理的网格化、信息化、标准化和法治化。继续深化社区规范化建设,健全“一委三会一站,多元参与共建”的社区治理结构,形成一批多元参与治理示范社区。继续加强社区服务站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服务管理,继续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

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继续深化“以网格化为手段、以文化为灵魂、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前提、以民生改善为根本、以综合执法为保障、以一流为标准”的城市管理“东城模式”,不断争创城市管理一流水平。

全面实施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以整洁优美的城市面貌迎接建党90周年。全面推广崇雍大街整治经验,围绕全区“九横八纵”主干路网周边,努力实现城市文化内涵、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广告牌匾、夜景照明、公共设施、交通秩序、公共安全等“八个明显提升”,进一步体现新东城、新标准、新形象。

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新突破

进一步巩固推广信访代理工作。继续做好信访矛盾的源头预防和排查化解工作,完善信访信息系统建设,认真总结经验,加大考核力度,加强信访督查督办工作。

进一步做好就业促进工作。积极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一步深化“创业者俱乐部”和“六个一工程”,确保辖区就业形势稳定向好,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年开发就业岗位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保持70%以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20个以上。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低保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权益。继续落实社会保险惠民政策,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到98%。建立居家养老(助残)标准化服务体系,打造东城区居家养老(助残)服务新模式。

进一步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要把消防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首要任务。全面推广“国际安全社区”创建经验,巩固扩大创建成果。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强化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坚决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社会事业发展新突破

促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启动国家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区化管理等教育特色品牌优势,探索中学、小学、学前各学段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改造、新建、恢复6所幼儿园,新增学位1000个。启动教育人才建设工程,完善干部教师跨校交流机制。继续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大优质资源校对普通校的全面带动。抓好五中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一师附小完工交付使用;高标准做好区域外迁居民对接安置小区教育配套服务工作;高水平做好51所学校的“校安工程”项目。

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深入推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实施“健康管理社区”战略,年内“健康管理社区”达到社区总量的20%左右。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实现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全覆盖;加强双向转诊制度建设,加大社区预约挂号和双向转诊力度。

促进体育事业进步。争创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国家示范区。全面实施“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实现30%社区达标。高水平举办中国北京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等大型赛事。启动东单体育中心、体育文化中心建设改造工程。

促进科技和信息化水平提升。全面落实“数字东城”行动计划,建设公共基础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逐步建立健全以城市运行、公共安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运行和电子政务为核心内容的六大应用体系,全力打造数字城区。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区”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复查任务。加强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市、区、街、居”四级联网。全面启动全区“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实现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目标。继续做好人民武装、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工作。

以资源整合优化为突破口,实现改革创新新突破

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推进国有经济产业布局和结构性调整,组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区属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融资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区属国有企业上市。加强对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大力推进投融资改革。一是完善投资方式,创新投资模式,切实用好政府投资,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搭建综合投资运营管理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作能力,不断充实扩大投融资规模。三是积极落实促进民间投资政策,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重点产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民间投资渠道。

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统筹利用好品牌节、文化节等活动,着力搭建和用好国际合作平台,进一步提高我区的国际化水平。

以争创一流为标准,实现政府自身建设新突破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打造法治型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依法、科学和民主决策。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提高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水平,注重办理实效,提高满意率。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沟通联系,充分听取意见,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打造服务型政府。搭建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审批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创建行政服务标准化示范窗口。努力形成覆盖全区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网络,充分体现“东城服务”的崭新形象。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全面推进办事公开。

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创新型政府。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努力实现区域发展新跨越。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打造廉洁型政府。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制度,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稳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全面推进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效果、效益和效率。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打造学习型政府。全面落实人才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积极引进人才,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的人才队伍。

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工作回顾

新区组建,区划调整历史任务顺利完成

迅速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整体部署,平稳高效推进新区组建工作。

新东城的成立,实现了发展战略的统筹推进,编制了《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2030年)》,明确了“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的总体定位、“两新四化”发展战略和“一轴两带五区”的整体空间格局,描绘出新东城未来20年的宏伟发展蓝图;新东城的成立,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完美融合,中轴文脉贯通一线,天地两坛南北相望,皇家、民俗,国学、宗教等文化资源高度聚集、多元融合;新东城的成立,实现了社会管理的发展创新,南北融合,形成了城市管理“东城模式”,进一步推广信访代理制,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了社会服务管理的新体系。

新东城成立后,全区上下立足新起点,“一手抓筹备、一手抓发展”,实现了各项工作良好开局。9至10月,先后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和第一届前门历史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实现了新东城的精彩亮相。11月,获得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荣获两项全球金奖和一个单项第一名,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新东城的新形象。

平稳向好,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20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9.4%;区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预计完成100.32亿元,增长10%;区域税收预计完成93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3.06万元,同比增长8.2%。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4.2%,圆满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持续增大。全年文化创意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2.6%。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北京礼物”旗舰店、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开业运营。大力培育消费热点,全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10亿元,同比增长15%,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区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20%,位居全市第二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80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

功能区建设有序推进。继续实施王府井升级战略,协调推进北京饭店二期、王府国际商城等项目建设,优化升级地区业态,软硬件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前门地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果。鲜鱼口美食街修缮一新,台湾会馆重张,台湾文化商务区建成开街。前门大街被命名为“中国著名商业街”。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产业调整进一步深化,以总部企业为特点,以金融、商务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主要业态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成型,区域内已入驻总部型企业33家,现有金融业法人单位60家,被北京市确定为“绿色金融商务区”。雍和园发展态势良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实现交易额近5亿元,新增3个区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64家文化创意企业获得区财政扶持资金3146万元。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北京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体完工,国际体育交流中心开工建设,龙潭湖体育馆正式启用。

招大引强工作成效明显。中银国际、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等82家高端企业办妥工商、税务、统计登记手续,英大泰和、国都证券等32家企业新增税源入库7.2亿元。1-11月实际利用外资5.31亿美元,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发展环境继续优化。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金融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启动了北京文化金融中介服务平台,推动文化产业与各类金融机构对接。设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600万元、中小企业专项资金7300万元,鼓励引导符合我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中医药、体育、低碳企业落户东城。

成果共享,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完善三级就业服务网络,搭建社区失业人员动态服务管理平台,开通“社区就业信息发布直通车”,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得到帮扶。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六个一工程”,发挥“创业者俱乐部”作用,开展创业体验服务、创业孵化服务、创业全程跟踪服务和创业项目进社区等活动,有力促进了就业。在全市率先制定促进就业资金监督细则,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制度保障。开发社区就业岗位23563个,安置失业人员15749人。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卡工程,发卡率达99%。全区128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实时结算系统。基本完成区级公费医疗改革工作,促进公费医疗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稳步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支付86.28亿元,增长22.38%;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均达到98%以上。社会救助实现全覆盖,全区低保金等各项社会救助资金累计支出1.05亿元。全面落实居家养老(助残)“九养”办法,全区251家养老(助残)餐桌、183家托老所全部挂牌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评选表彰市级“孝星”501名,区级“孝星”699名。全市首家区县级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实现良性运转。

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积极争取到朝阳区定福庄南区、豆各庄和通州区“两站一街”地块作为我区对接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规划建设规模298万平方米,定福庄南区项目已经启动。前门、祈西等项目2694户搬迁居民如期入住弘善家园。加强政策性住房配租配售,累计向廉租家庭发放租房补贴4344.5万元,廉租房实物配租1912户居民,配售经适房1729套、限价房2785套。完成7300户平房院居民用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

社区和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双百”工程取得成效。着力推行“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立老年饭桌等一大批满足群众需求的生活服务项目。公开招录207名社区工作者,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加强社工人才培养“双基地”建设。继续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工作力度,培育公益性社会组织55家。在全市率先实施政府向社会组织统一、批量购买公共服务,初步形成了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竞争机制。利用市民中心平台,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各项公益活动222场。

安全有序,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全面推进信访代理制度。我区创造的信访代理制度得到中央、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经验在全市和全国推广。

继续巩固社会管理工作成效。出台了《关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区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有效提升社会治安管理能力,万人发案率为20.12,保持全市最低水平。

继续巩固安全监管工作成绩。交通、消防、安全生产事故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范围内。全年食品、药品安全抽检合格率预计分别达到97.8%和98.3%,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全面协调,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积极推广“学区化管理”、“蓝天工程”等经验,8对16所中小学结为深度联盟校,着力打造东城教育的特色与品牌。动态整合教育资源,在全市首创“小幼一体化衔接”办学模式。完成5所幼儿园建设。全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中考成绩位居全市前列,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90%以上。强化素质教育,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升。成立青少年科技学院和艺术学院,建立科技特色项目基地26个,获得2010年全国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2个,第30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2个。全面推进“校安工程”,全年加固改造教学楼房89栋。为所有学校配备了保安,提升校园自护能力。

公共卫生事业加速发展。全面启动“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六进”活动,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窗口。进一步推进国家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和健康管理社区工作。引进东阿阿胶等10家中医药企业入驻东城。推行辖区居民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24小时服务。强化卫生应急机制建设,组建了应急处理小分队,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传染病继续保持低发态势。普仁医院、建国门医院、鼓楼中医院等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高水平打造品牌节、文化节、戏剧节、庙会等大型特色品牌文化活动。着力推动剧场群和首都戏剧文化城建设。全年各类公益性演出500余场,观众达到500余万人次。基本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清末邮局、隆安寺二期等文物修缮工程全面竣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保持在全国先进行列,20个项目进入国家级、49个项目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龙潭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

科技与信息化事业显著发展。制定实施《数字东城行动计划(2011-2015年)》,数字城市建设逐步展开。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百家。技术交易额达到50.67亿元,同比增长151%,专利申请2647项,同比增长51%,授权1650项,同比增长68%。完成“科技促进北京(永外)时尚创意产业”等科技提升传统产业项目。承担国家级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试点、“电梯卫士”物联网试点等项目。

其他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文明城区建设成效明显,在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取得好成绩。在北京市第13届运动会上,东城区代表团获得总成绩第二名。全区新增7个“体育生活化社区”,总数达到29个。与纽约市皇后区签署《友好交流备忘录》,填补了我区在美国友好城市的空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取得新突破。圆满完成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试点考评和“五五”普法任务。民宗侨、红十字、档案、地方志等工作也都取得较好成绩。

建管并重,城市服务管理不断进步

重点工程进展良好。地铁8号线拆迁全面完成,地铁6、7、14号线拆迁工作进展顺利。国盛中心项目获得“国际地产大奖”世界最佳综合体大奖,成为中国首个获奖项目。玉河国际总部基地工程全面开工,钟鼓楼广场环境整治及市政道路改造、五道营整治及地下空间建设、国子监文化生态区等风貌保护项目有序推进。东南二环内滨河路建成通车,一师附小新建工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社会事业项目稳步推进。

城市管理创新发展。中国“2010城市管理经验交流会”在我区召开。我区获得“中国最佳管理城市奖”和“中国和谐管理城市奖”。成立区环境建设委员会,城市环境建设共建共享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推行综合执法机制,所有街道、地区挂牌成立综合执法组。

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崇雍大街改造提升工程竣工,全线面貌焕然一新。鼓楼桥、光明桥夜景照明工程完成。东直门外斜街、珠市口东大街等9条道路的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完工,全区共改造扩大绿地18.3万平方米。建成区级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实现餐厨垃圾统一收运和集中处理,45个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29个垃圾楼改造工程全部完成。东四子站、天坛子站空气质量全部完成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73%的目标。

静态交通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启动“九横八纵”静态交通从严管理工作,实施香饵胡同西段道路微循环改造和板厂南里社区静态交通管理,积极推进车辇店胡同临时停车场等胡同停车试点工程。

规范高效,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意见。深化区长领衔办理制,办理各级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政协建议案706件,办结率为100%。制定《东城区依法行政考核办法》,进一步夯实了全区依法行政工作的基础。行政复议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动公开信息4494条。

坚持改革创新。按照“大城管”理念成立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对城市管理各部门实施统一组织协调。积极推进公共财政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出台《重大事项决策咨询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决策进一步规范。

积极加强执行力建设。深入开展“政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执法监察、政风行风建设等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了政府行政效能提高。

下载2010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市东城区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5篇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1月日在东城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东城区区长 卢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北京市东城区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小编整理]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2月 日在东城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东城区代区长 杨艺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

    东城区区情(范文大全)

    东城区区情 由原东城、崇文两区合并而成的新东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面积41.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9万人,流动人口26.5万人,管辖17个街道办事处、205个社区。按照《北京城市总......

    东城区作文

    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Jim, It’s great to hear from you. It’s really a good idea for us to share our favourite books with each other. My favourite boo......

    东城区期末作文

    追求美,不应只流于形式 原来,音乐之于有些人是这样的:不听“街头艺人”指尖与弓弦流过的莫扎特伯·辽滋,而浪人摇身一变站在剧院舞台时,藏在池座黑暗中西装革履,长裙袭地的却决少......

    东城区应急指挥中心

    东城区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北京市应急指挥系统的二级指挥中心,是为区领导处理突发事件的指挥、决策场所;是全区应急联动决策系统的核心;全区电视电话会议主会场;北京市电视电话......

    东城区安全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东城区安全形势整体态势良好,但在生产安全以及社会公共安全方面仍存在一些局部的潜在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个别建筑施工工地安全生产工作不到位目前存在的主要......

    东城区德育工作小结

    东城区德育工作小结 中教科 2004.12.23一、认真学习中央8号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得到中央、市、区乃至全社会的极大关注。2004年2月26日《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