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课知识总结

时间:2019-05-13 22:4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六七课知识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六七课知识总结》。

第一篇:第六七课知识总结

文化生活第六、七课知识总结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

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

(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3、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必要性]

①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

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客观要求。⑥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要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4)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6)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第二篇:微生物第六七章总结(推荐)

微生物的生长和控制

第一节: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一.测生长量

(一)直接法:有粗放的测体积法和精确的称干重法。(二)间接法:1.比浊法2.生理指标法 二.计繁殖数

(一)直接法:指用计数板(例如血球计数板)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并进行计数的方法。此法十分常用,但得到的数目是包括死细胞在内的总菌数。可以采用特殊的染色法计算活细胞。

(二)间接法:

1.平板菌落计数法:可用浇注平板或涂布平板或滚管法等方法进行。2.厌氧菌的菌落计数法:亨盖特滚管培养法。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一.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它只适合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和酵母菌,非典型的丝状菌生长曲线缺乏指数生长期, 与此期相当的只是培养时间与菌丝体干重的立方根成直线关系的一段快速生长时期。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常数, 即每小时分裂次数(的不同, 一般可把典型生长曲线粗分为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4个时期。(一)延滞期:

延滞期又称停滞期、调整期或适应期。

影响延滞期长短的因素:菌种类型,接种龄,接种量,培养基成分。(二)指数期:

指数期又称对数期

在指数期中,有 3 个重要参数,其相互关系及计算方法在书P155 影响对数期的因素:菌种,营养成分,营养物质浓度,培养温度(三)稳定期:

细胞内开始积聚糖原、异染颗粒和脂肪等内含物;芽孢杆菌一般在这时开始形成芽孢;在这时开始以初生代谢物作前体,合成抗生素等对人类有用的各种次生代谢物。

稳定期到来的原因是:①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②营养物的比例失调;③有害代谢产物的累积;④物理化学条件越来越不适宜等等。(四)衰亡期:

有的微生物在这期会进一步合成或释放对人类有益的抗生素等次生代谢物;而在芽孢杆菌中, 往往在此期释放芽孢;等等。第三节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温度、pH和氧气。一.温度:

生长温度三基点: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在不同温度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能会发生改变。二.PH:除不同种类微生物有其最适生长PH外, 即使同一种微生物在其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不同的生理、生化过程, 也有不同的最适PH要求。三.氧气:

按照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把它们粗分成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两大类。细分为专性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微好氧菌,耐氧菌和厌氧菌。关于厌氧菌不能存活于氧气环境中的解释,现在普遍认为是因为厌氧菌中不存在过氧化氢酶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第四节微生物培养法概论

一.实验室培养法(一)固体培养法

1.好氧菌的固体培养:主要用试管斜面、培养皿琼脂平板。

2.厌氧菌的固体培养:高层琼脂柱,厌氧培养皿,亨盖特滚管技术(二)液体培养法

1.好氧菌的液体培养:(1)试管液体培养;(2)三角瓶浅层液体培养;(3)摇瓶培养

第五节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 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防腐:防腐就是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即通过制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例如:低温,缺氧,干燥,高渗,高酸,高醇,防腐剂。

一.物理灭菌因素的代表——高温 1.干热灭菌法

把金属器械或洗净的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 在150~170℃下维持1~2 h后, 可达到彻底灭菌(包括细菌的芽孢)的目的。2.湿热灭菌法(1)常压法

①巴氏消毒法:此法可杀灭物料中的无芽孢病原菌(如牛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或沙门氏菌), 又不影响其原有风味。

具体方法可分两类: 第一类是经典的低温维持法(LTH),例如用于牛奶消毒只要在63℃下维持30 min即可;第二类是较现代的高温瞬时法(HTST),用此法作牛奶消毒时只要在72℃下保持15 s。

③间歇灭菌法:适用于不耐热培养基的灭菌,将待灭菌的培养基放在80~100℃下蒸煮 15~60min,以杀灭其中所有的微生物营养体, 然后放至室温或 37℃下保温过夜, 诱使其中残存的芽孢发芽,第二天再以同法蒸煮和保温过夜, 如此连续重复 3 天即可在较低的灭菌温度下同样达到彻底灭菌的良好效果。(2)加压法

①常规加压蒸气灭菌法:一般称作“高压蒸气灭菌法”,一般要求为121℃,时间维持15-20min ②连续加压蒸气灭菌法:在发酵行业里也称“连消法”。此法仅用于大型发酵厂的大批培养基灭菌。

利用温度杀菌时几个关键的数值:

①D值是指在一定的致死温度下,90%的活菌被杀死所需的时间(min),即为D值。

②Z值是指如果在加热致时间曲线中,加热时间缩短90%,所需升高的温度,这所需升高的温度即为z值,或者说杀菌时间变化10倍,相应的温度变化值。影响加压蒸气灭菌效果的因素: 1.灭菌物体含菌量

2.灭菌锅内空气排除程度 3.灭菌对象的 pH 4.灭菌对象的体积 5.加热与散热速度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第一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个基本概念:(1)遗传型:又称基因型, 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的总和。

(2)表型: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性的总和,是其遗传型在合适环境条件下通过代谢和发育而得到的具体体现。

(3)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改变。

(4)饰变:即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一.三个证明遗传物质是核酸的经典实验:(一)经典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实验(三)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二.原核生物的质粒简介:

(1)F质粒:又称F因子、致育因子或性因子,是E.coli等细菌决定性别并有转移能力的质粒。(2)R质粒:又称R因子,为细菌提供抗药性。(3)Col质粒:编码细菌素的质粒。

(4)Ti质粒:即诱癌质粒或冠瘿质粒。Ri质粒与Ti质粒类似。

(5)mega质粒:即巨大质粒,存在于根瘤菌属中, 其上有一系列与共生固氮相关的基因。(6)降解性质粒:只在 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中发现。这类质粒可为降解一系列复杂有机物的酶编码,从而使这类细菌在污水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特有的作用。(7)2μm质粒存在于酵母菌细胞中。

第二节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一.基因突变

(一)突变类型 1.营养缺陷型:某一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碱基或氨基酸的能力,因而无法再在基本培养基(MM)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

2.抗性突变型:指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对某化学药物或致死物理因子的抗性变异类型。6.产量突变型:通过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在代谢产物产量上明显有别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 称产量突变型。产量高则为正变株,产量低则为负变株。

(二)基因突变的特点

①自发性②不对应性③稀有性⑤可诱变性⑥稳定性⑦可逆性

(三)基因突变的机制

1.诱发突变:诱发突变简称诱变,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 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发突变频率的手段。凡具有诱变效应的任何因素, 都称诱变剂。(1)碱基的置换:因它只涉及一对碱基被另一对碱基所置换。

置换又可分两个亚类:一类称转换,即DNA链中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或是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置换;另一类称颠换,即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嘧啶或是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嘌呤所置换。①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例如亚硝酸、羟胺和各种烷化剂等 ②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5-溴尿嘧啶等

(2)移码突变:指诱变剂会使 DNA 序列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发生增添(插入)或缺失,从而使该处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发生改变。能引起移码突变的因素是一些吖啶类染料。

(3)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上的缺失、重复、插入、易位和倒位,也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某些强烈理化因子, 如电离辐射(X射线等)和烷化剂、亚硝酸等会导致染色体畸变。2.自发突变:指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自然发生的低频率突变。

(四)紫外线对 DNA 的损伤及其修复

嘧啶对UV的敏感性比嘌呤强得多, 其光化学反应产物主要是嘧啶二聚体(TT, TC, CC)和水合物,相邻嘧啶形成二聚体后, 造成局部DNA分子无法配对。二.突变与育种

(一)自发突变与育种 1.从生产中育种 2.定向培育优良菌株(二)诱变育种

1.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等诱变剂处理均匀而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 在促进其突变率显著提高的基础上,采用简便、快速和高效的筛选方法, 从中挑选出少数符合目的的突变株,以供科学实验或生产实践使用。2.艾姆斯试验

艾姆氏试验是一种利用细菌营养缺陷型的回复突变来检测环境或食品中是否存在化学致癌剂的简便有效方法。(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实验菌种: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

试验方法:是在含待测可疑“三致”物的试样中,加入鼠肝匀浆液, 经一段时间保温后,吸入滤纸片中, 然后将滤纸片放置于上述平板中央。经培养后,出现结果。有三种结果

①在平板上无大量菌落产生, 说明试样中不含诱变剂;②在纸片周围有一抑制圈, 其外周出现大量菌落, 说明试样中有某种高浓度的诱变剂存在;③在纸片周围长有大量菌落, 说明试样中有浓度适当的诱变剂存在。加入鼠肝匀浆的作用:因许多化学物质原先并非诱变剂或致癌剂,只有在进入机体并在肝脏的解毒过程中, 受到肝细胞中一些加氧酶的作用,才形成有害的环氧化物或其他激活态化合物, 故试验中先要加入鼠肝匀浆液保温;3.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方法

①与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关的 3 类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MM,符号为[-]):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称基本培养基。

完全培养基(CM,符号为[ + ]):凡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 称完全培养基。

补充培养基(SM,符号为[ A]或[B]等):凡只能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长需要的组合或半组合培养基, 称补充培养基。

②与营养缺陷型突变有关的 3 类遗传型个体: 野生型:指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人为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

营养缺陷型:野生型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 由于发生了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突变,因而只能在加有该酶合成产物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 这类突变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原养型: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

(3)营养缺陷型的筛选方法 ①诱变剂处理

②淘汰野生型:通过抗生素法或者菌丝过滤法即可 ③检出缺陷型:

夹层培养法: 先在培养皿底部倒一薄层不含菌的基本培养基(MM),待凝,添加一层混有经诱变剂处理菌液的基本培养基(含菌MM),其上再浇一薄层不含菌的基本培养基(MM),遂成“三明治”状。经培养后,对首次出现的菌落用记号笔一一标在皿底。然后, 再向皿内倒上一薄层第四层培养基——完全培养基(CM)。再经培养后,全长出形态较小的新菌落, 它们多数都是营养缺陷型突变株。限量补充培养法 逐个检出法 影印平板法

④鉴定缺陷型:可借生长谱法进行。

第三节基因重组与杂交育种

真核微生物中的有性杂交、准性杂交、原生质体融合以及原核生物中的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等。

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

特点为: ①片段性,仅一小段DNA序列参与重组;②单向性,即从供体菌向受体菌(或从供体基因组向受体基因组)作单方向转移;③转移机制独特而多样,如接合、转化和转导等。(一)转化

1.定义:受体菌直接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后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化或转化作用。通过转化方式而形成的杂种后代,称转化子。

2.感受态:凡能发生转化, 其受体细胞必须处于感受态。感受态是指受体细胞最易接受外源 DNA 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二)转导 1.定义: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 DNA 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 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称为转导。

2.普遍转导:通过极少数完全缺陷噬菌体对供体菌基因组上任何小片段DNA进行“误包” , 而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受体菌的现象,称为普遍转导。

3.局限转导:指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 并与后者的基因组整合、重组, 形成转导子的现象。(三)接合

1.定义:供体菌(“雄性”)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雌性”)直接接触, 把 F 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 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 称为接合。2.E.coli的4种接合型菌株

根据F质粒在细胞内的存在方式, 可把 E.coli 分成 4 种不同接合型菌株

(1)F+ 菌株即“雄性”菌株, 指细胞内存在一至几个F质粒, 并在细胞表面着生一至几条性菌毛的菌株。

(2)F-菌株即“雌性”菌株, 指细胞中无 F 质粒、细胞表面也无性菌毛的菌株。它可通过与F+菌株或F’菌株的接合而接受供体菌的F质粒或F’质粒, 从而使自己转变成“雄性”菌株;也可通过接合接受来自Hfr菌株的一部分或一整套核基因组 DNA(3)Hfr菌株:在Hfr菌株细胞中, 因F质粒已从游离态转变成在核染色体组特定位点上的整合态, 故Hfr菌株与F-菌株相接合后, 发生基因重组的频率要比单纯用F+与F-接合后的频率高出数百倍。

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一)有性杂交

有性杂交, 一般指不同遗传型的两性细胞间发生的接合和随之进行的染色体重组,进而产生新遗传型后代的一种育种技术。(二)准性杂交 1.定义:准性生殖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为原始的两性生殖方式, 这是一种在同种而不同菌株的体细胞间发生的融合,它可不借减数分裂而导致低频率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2.准性生殖过程

(1)菌丝联结:它发生于一些形态上没有区别、但在遗传型上却有差别的同种不同菌株的体细胞(单倍体)间。发生菌丝联结的频率是极低的。

(2)形成异核体:两个遗传型有差异的体细胞经菌丝联结后,先发生质配,使两个单倍体核集中到同一细胞中, 于是形成了双相的异核体。异核体能独立生活。

(3)核融合:或称核配, 指在异核体中的两个细胞核在某种条件下,低频率地产生双倍体杂合子核的现象。

(4)体细胞交换和单倍体化:体细胞交换,即体细胞中染色体间的交换,也称有丝分裂交换。3.准性杂交育种

(1)选择亲本:即选择来自不同菌株的合适的营养缺陷型作为准性杂交的亲本。(2)强制异合:即用人为的方法强制两个营养缺陷型的亲本菌株形成互补的异核体。(3)移单菌落:将平板上长出的单菌落移种到基本培养基[-]的斜面上。

(4)验稳定性:指设法检验获得的菌株究竟是一种不稳定的异核体,还是稳定的杂合二倍体。(5)促进变异:把上述稳定菌株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处理,以促使其发生染色体交换、染色体在子细胞中分配不均、染色体缺失或畸变以及发生点突变等变化,从而使分离后的杂交子代(单倍体杂合子)进一步增加新性状变异的可能性。第四节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一.菌种的衰退与复壮

衰退:是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 而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具体表现有: ①原有形态性状变得不典型了②生长速度变慢,产生的孢子变少③代谢产物生产能力下降,即出现负变④致病菌对宿主侵染力的下降,⑤对外界不良条件包括低温、高温或噬菌体侵染等抵抗能力的下降等等。狭义的复壮仅是一种消极的措施,指的是在菌种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 通过纯种分离和测定典型性状、生产性能等指标,从已衰退的群体中筛选出少数尚未退化的个体, 以达到恢复原菌株固有性状的相应措施。

广义的复壮则应是一项积极的措施, 即在菌种的典型特征或生产性状尚未衰退前,就经常有意识地采取纯种分离和生产性状的测定工作, 以期从中选择到自发的正变个体。(一)衰退的防止 1.控制传代次数

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3.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传代 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二)菌种的复壮 1.纯种分离法 2.通过宿主体复壮 3.淘汰已衰退的个体 二.菌种的保藏

1.定义:通过适当的方法使得微生物能够长期存活,并保持原种的微生物学性状稳定不变的一类措施。

2.原理:首先应挑选典型菌种或典型培养物的优良纯种, 最好保藏它们的分生孢子、芽孢等体眠体;其次,还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它们长期休眠的良好环境条件。3.七种常用的方法: 冰箱保藏法(斜面)冰箱保藏法(半固体)石蜡油封保藏法 甘油悬液保藏法 砂土保藏法

冷冻干燥保藏法:干燥,低温,无氧,有保护剂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超低温(-196℃)

各大菌种保藏单位普遍使用冷冻干燥保藏法和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微生物的生态

1.土壤中微生物的数目:

尽管土壤的类型众多, 其中各种微生物的含量变化很大, 但一般来说, 在每克耕作层土壤中,各种微生物含量之比大体有一个 10 倍系列的递减规律: 细菌(~108)>放线菌(~107 , 孢子)>霉菌(~106 , 孢子)>酵母菌(~105)>藻类(~104)>原生动物(~103)2.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①互生: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 当它们在一起时, 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 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称为互生。

②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 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 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

③寄生: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 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前者称为寄生物,后者则称作宿主或寄主。④拮抗:指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⑤捕食:一般指一种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习题:

一.填空题

1.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的是三个经典实验分别是:____、____和____。2.细菌的质粒种类很多,其中接合性质粒如____,抗药性质粒如____,产细菌素质粒如____,诱癌质粒如____等。

3.常见的“三致”是指____、____和____,目前检出某试样是否含有三致作用的减简便。高效的试验是____。

4.与营养缺陷突变有关的三类培养基是____、____和____。其符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5.检出营养缺陷型一般有四种方法:____,____,____和____。

6.艾姆斯试验中用的菌株是____的____缺陷型菌株,通过____突变可以测定待测样品中“三致”物质的存在。

7.普遍转导与局限转导的区别在于:①普遍转导噬菌体是____噬菌体,而局限转导噬菌体是____噬菌体。②普遍转导噬菌体能够转移供体菌的____基因,而局限转导噬菌体只能转移供体菌的____基因。

8.在大肠杆菌接合过程中,有四种独特的菌株参与,他们是____、____、____和____。9.目前国际上代表性菌种保藏机构如美国的ATCC仅使用两种保藏方法,即____和____。二.判断题

1.原养型是野生型的别称,两者不仅表型相同,而且遗传型也一致。2.受体细胞实现DNA转化,必须先出现感受态。

3.5-尿溴吡啶是以碱基是以碱基颠换的方式引起基因突变的。

4.微生物菌种退化的问题在工业生产中有时会遇到,一旦菌种退化,生产效率下降,更重要的是:退化菌种群体中再也找不到生产能力正常的细胞。

5.准性杂交中能够导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是因为这些真菌的杂合二倍体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而发生染色体之间交换的结果。

6.在筛选营养缺陷型时,在完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有效杀死大量生长繁殖的野生型菌株,从而达到浓缩营养缺陷型的作用。7.普遍转导可将供体菌的任何基因转导,故可使受体菌成为获得全套供体菌基因组的转导子。8.转化和转导都不需要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完整细胞直接接触而进行的。

9、当大肠杆菌的F+和F-菌株发生结合时,F因子由供体菌进入受体菌,从而使原F+变成了 F-,而原F-变成了F+。

10.粘质沙雷氏菌在25℃下形成血红色菌落,但置于37℃下则形成无色菌落,这说明该菌种发生了衰退。

11.C+G%值差别越远的两种生物,其亲缘关系必然十分疏远。12.亲缘关系越近的微生物,其碱基序列也越接近,故核酸分子杂交的同源性百分值就越高。13.微生物的数值分类法实际上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的统计分类方法。三.选择题

1.2μm质粒存在于()中 A.草履虫 B.酿酒酵母 C.大肠杆菌 D.粗糙脉胞菌

2.某微生物经诱变后,其DNA链上的A变成G,这种突变属于()A.转换 B.颠换 C.移码 D.转座 3.最易引起移码突变的诱变剂是()A.亚硝酸 B.烷化剂 C.5-尿溴吡啶

D.吖啶类染料

4.有一种检出营养缺陷型的夹层培养法,要在培养基中先加入3薄层片培养基,经过培养后再倒入第4层培养基,这四层加入的顺序是()A.MM+含菌MM+SM+CM B.MM+含菌MM+MM+CM C.MM+含菌MM+MM+SM D.MM+含菌MM+CM+SM 5.有一种简便的,快速的鉴定营养缺陷型的方法是()A.青霉素法 B.夹层平板法 C.影印平板法 D.生长谱法

6.必须经过两性细胞如何而完成的高频率基因重组并产生杂种子代的杂交方法,称为()A.准性杂交 B.接合 C.有性杂交 D.转导

7.发生低频率的染色体重组并产生杂种子代的方式,称为()A.准性杂交 B.接合 C.有性杂交 D.转导

8.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通过缺陷噬菌体作为媒介,从供体细胞传递部分染色体至受体细胞的现象,称为()

A.接合 B.转化 C.转导 D.性导

9.供体菌的游离DNA不通过细胞间的接触直接进入受体菌并实现部分染色体遗传重组的现象,称为()

A.接合 B.转化 C.转导 D.转染

10.白喉棒杆菌被β噬菌体溶源化后,称为产毒株,此即()A.转化 B.转导 C.转染 D.溶原性转变

11.在细菌接合实验中,不同菌株接合后的使受体菌获得较多供体菌性状的配对是()A.F+和F-B.F和F-C.F+和Hfr D.Hfr和F-12.对于低温保藏菌种来说,以下四种温度中以()为最好 A.0℃ B.-20℃

C.-70℃

D.-196℃ 13.人体正常菌群与人类的关系属于()A.互生 B.共生 C.寄生 D.拮抗

14.下列微生物中,有一种非但不是条件致病菌,而且还可以制成优良益生菌制剂的是()A.大肠杆菌

B.脆弱拟杆菌 C.白色假丝酵母

D.嗜酸乳杆菌 四.问答题

1.简述微生物遗传育种中常用的方法。2.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有哪些?

3.菌种保藏原理是什么?简要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

第三篇:商业银行第六七章

第六章企业贷款

短期贷款:银行对企业发放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具有自动清偿的性质。

定期贷款:这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贷款。由于企业定期贷款不具有自动清偿性质,只能从企业的收益或借新债来偿还 企业借款理由的分析.:销售增长导致的借款 2.营业周期减慢引起的借款 3.固定资产购买引起的借款4.其他原因引起的借款 借款企业的信用分析:为了确定企业的未来还款能力如何。影响企业未来还款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信用

支持以及非财务因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构成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而信用支持为第二还款来源,非财务因素虽不构成直接还款来源,但会影响企业的还款能力。

对借款企业的财务分析1.审查借款人的损益表 :毛利润率=毛利/销售收入净额,营业利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净额,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每一元获利指标),股利发放率=股利/净利润,直接成本比率=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2.审查借款人资产负债表:借助于以下三大比率指标进行:营运效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资产总额(每一元创造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净值。资产报酬率=税前净利润/资产总额。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有形净资产。、杠杆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负债与有形资产比率=负债总额/有形资产。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净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和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速动比率=现金+可转让证券+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对借款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1.净利润不能偿还贷款只有现金才能偿还贷款。

2.现金流量分析的内容

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为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之差。计算方法为:

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销货现金、利息与股息现金、增值税销款和出口退税)+投资活动的现金

净流量(出售证券、出售固定资产、收回对外资本金)+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短长期贷款、发行股票与贷款)借款企业的担保分析 :1)抵押:不转移财产占有权 2)质押: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银行占有3)保证: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发行债

务或者承担相应的责任4)附属合同:其他债权人签署的第二责任的协议,为银行提供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清偿优先权。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法(1)银行筹集足够的可贷资金的成本;(2)银行的经营成本(工资和物质设施的成本);

(3)银行对违约风险所进行的必要补偿;(4)每笔贷款的适当利润以保证银行的所有者获得必要的收益。因此有:  贷款利率=筹集资金的边际成本+银行的其他经营成本+预计违约风险补偿费用+银行预期的利润

价格领导模型贷款利率的公式为:贷款利率=优惠利率(成本和银行预期的利润)+加成部分(违约风险贴水+期限风险贴水)成本—收益定价法:(1)贷款产生的总收入;(2)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资金额;

(3)贷款总收入与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资金额之间的比率为银行贷款的税前收益。

成本—收益定价法::(1)贷款产生的总收入;(2)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资金额;

(3)贷款总收入与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资金额之间的比率为银行贷款的税前收益。

第七章 个人贷款

个人贷款的特点:1.高风险性(1)消费信贷的还款来源不稳定,波动性较大。(2)信息不对称风险比较严重。

(3)贷款结构内含较高的利率风险和违约风险。

2.高收益性:消费信贷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它也具有高收益性。消费信贷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利息收入与其他相关手续费。

3.周期性:消费信贷的周期性体现在较高的经济周期敏感性。4.利率不敏感性

个人信用评估方法:1.Z计分模型:是以会计资料为基础的多变量信用评分模型,较为明确地反映借款人在一定时期内的信用

状况,Z值越大,信用就越好;Z值越小,信用就越差。2.“5C”判断法3.信贷记分法

影响个人贷款定价的因素:1.资金成本2.风险3.利率政策4.盈利目标5.市场竞争6.担保7.规模 8.选择性因素

个人贷款定价模型:1.成本加成定价模型贷款价格=资金成本+贷款费用+风险补偿费+目标利润2.基准利率加点定价模型(价

格领导模型)3.客户盈利分析模型:来源于某客户的总收入=为该客户提供的成本+银行的目标利润

个人贷款实际利息计算方法。1.短期消费信贷实际利息计算方法:年百分率法、单一利率法、贴现率法、追加贷款率法、78s 条

款法、浮动利率法以及补偿存款余额法等。2.长期消费信贷实际利息计算方法(1)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定价(2)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的定价(3)有首付情况下的消费者抵押贷款定价

制约农村个人信贷的主要因素有: 1)收入预期不稳定。2)信用环境差。3)个人信贷运作机制存在缺陷、操作过程和办理

手续繁琐、收费环节多、收费标准高等问题

第四篇: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七课复习背诵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复习背诵提纲

第六七八三课内容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1、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2、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

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PS:国务院总理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

职权: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职权主要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3、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区别

PS: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4、依法治国

1)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基本方略

2)含义

3)重要意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基本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对政府的要求: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6)对公民的要求

人人都要自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7、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P80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依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总章程、首先、根本依据、重要作用)

8、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8

2原因P82: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表现P83共4点: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

2)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最高的权威。

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虽然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但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4)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目的:是为保障宪法的权威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9、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8

3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因此,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0、我们如何对待宪法?宪法对我们的要求P821、政治权利的含义

权力与权利的区别:

权力一般与公共管理相关;权利一般与公民个体利益相关。

2、中学生行使政治权利的内容、途径

3、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注意事项

网络大V、大谣。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公民在表达爱国诉求时,要理性合法表达爱国诉求,而不能采取打砸抢等暴力方式进行,打砸抢烧等暴力方式触犯了法律,是违法犯罪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财产,应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

4、国家安全的范围、重要性

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公民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本职工作,合理合法表达爱国情感,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5、中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第七课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1、我国经济社会“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目标

PS:我们已经胜利实现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唱主角、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3、公有制经济的组成: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三个部分。尤其是注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国有经济

1)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2)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作用: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

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5、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有多种实现形式。地位: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国家对个私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P93 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政策: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7、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依据P9

3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确立依据: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8、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P9

4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8、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这一分配制度是由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9、在分配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

10、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3)实现途径: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5)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同时同等富裕

11、我国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了哪些举措?制定了哪些政策?

取消农业税,提高个税起征点;

建立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制度等。

12、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如何发展经济?如何让财富蛋糕做大做强? 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外开放;制定完善各种制度;四个尊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13、“四个尊重”及其意义

含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意义:可以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14青少年在市场经济中如何为?P9715、人们消费发生了哪些方面变化?P98/9916、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表现P9917、如何做到合理消费?

理性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注意节俭,注重精神需求

第八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8、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性P10

3先进文化的含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发展先进文化与社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及其意义: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意义: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两个提高、四有公民):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9、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10

5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自觉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P1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兴国之魂、本质体现。

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

2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P108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2、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不健康文化?其危害是什么?

不健康文化:黄赌毒及不良网站、色情暴力游戏等;

危害: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精神文明建设;危害身心健康,影响学业进步;

23、面对不健康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

要善于辨别各种落后腐朽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要明辨是非善恶标准,避免盲目从众;

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五篇:马原第六七章(xiexiebang推荐)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单选题

1.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形式是(B)A.人民民主专政 B.暴力革命 C.和平过渡 D.局部战争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B)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D)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C.实践 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4.“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C)A.社会主义很难实现B.社会主义必须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C.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D.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5.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A)

A.由谁来进行统治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6.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A)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7.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C)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民主专政 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D.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

8.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C)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实现共产主义

9.下列说法中,观点错误的是(D)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10.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D)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B.建立工农联盟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11.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D)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1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B)A.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D.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

13.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D)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国家政权问题

14.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是(C)A.扩大改革开放,成为社会的主人B.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C.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D.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1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已为我们指明了(A)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B.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16.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面临的一个根本的问题是(D)A.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C.什么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7.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19 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18.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C)A.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 B.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执政党的发展需要 1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0.能够真正实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解决本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是(A)A.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 B.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

C.先进工人阶级的代表 D.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其基本经济制度为(ABCD)A.公有制为主体B.多种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 D.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2.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是(ABC)A.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制度建立的实践

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3.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A.有一定数量的无产阶级

B.工人运动的一定发展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和指导

D.加强各国无产阶级之间的联合

4.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着(CD)A.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了实践

B.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C.巩固政权的任务

D.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 5.社会主义民主是(ABCD)

A.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B.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C.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6.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BCD)

A.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国家

B.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大多数人享有民主而只对少数人实行专政的国家 C.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代表和维护着无产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D.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历史任务是为消灭阶级和使国家走向消亡创造条件

7.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因为(ABCD)

A.工人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B.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

C.工人阶级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 D.工人阶级最有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

8.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所具有的特征有(ABC)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B.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C.国家开始消亡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代替那存在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A)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C)

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3.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4.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5.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B)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

D.生产力决定论

6.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7.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D)

A.共产主义渺茫论

B.共产主义是一个理想,但是难以实现 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8.马克思主义政党是(B)

A.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组织

B.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C.全体无产阶级组成的政党

D.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的

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建设社会主义

D.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0.《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B)A.解放全人类

B.消灭私有制

C.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无产阶级专政

11.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12.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A)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

B.多种形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存

C.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并存

D.生产资料的个人和公共所有并存

13.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C)A.消除剥削现象 B.实现社会公正

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公平占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

1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是指我们今天通常讲的(B)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

15.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B)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的社会主义本质

C.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6.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D)A.展望的内容是否正确

B.展望的目的和动机是否正确 C.有没有预见性

D.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否科学

17.首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表述的是:(C)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8.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因为它是(C)A.具有客观可能性的B.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

C.具有客观必然性的 D.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 1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历史上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没有反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20.马克思把人的发展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其中“自由人联合体”的阶段是(D)

A.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历史形态

B.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历史形态 C.以人的片面发展为基础的历史形态

D.以人的自由个性为特征的历史形态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ABC)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ABCD)A.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

B.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C.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3.下列属于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有(BC)A.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下面哪个属于人的自由的内涵的(ACD)

A.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

B.是指摆脱了任何条件限制和约束的活动状态 C.是对必然的认识

D.是指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受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5.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ABCD)

A.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

B.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 C.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是以牺牲某些人的发展为代价

D.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又是社会发展的手段

下载第六七课知识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六七课知识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历史 必修2第六七单元测试题总结

    高一历史 必修2第六七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下列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B.贫......

    六七高炉对标总结

    六七高炉对标总结 通过上次与**高炉的对标,特别是开展保稳定、上水平的攻关以来,我们在基础管理、高炉调整、炉料结构的优化上开展了一些工作,进入8月份以来,七炉炉况基本上保持......

    第六七单元科技教育文体社会生活

    第六、七单元科技教育文体社会生活11——21复习总结11课《民族团结》1、试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说明分裂祖国是不得人心的。答案: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测试题

    【摘要】小学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以下是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的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测试题,供大家复习时使......

    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 泰来农场学校林青明 2012-7-9 本学期我担任六、七两个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我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

    5第六七主题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生活

    第六、七主题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第17课至第21课) 一、考点说明 (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

    五语上册第六七单元(共5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9、天火之谜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风筝实验......

    第20课:知识课:足球运动小故事

    第20课《知识课:足球运动小故事》教案 材料来源:快乐足球(校园足球系列教材)(水平一) 内容来源: 快乐足球(校园足球系列教材)(水平一)第四章 主 题:脚背外侧运球,小场地比赛 课 次:共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