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科技计划专项简介
省科技计划(专项)简介
科技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涵盖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含中试、工业性试验)阶段; 普通攻关:支持探索、培育萌芽; 重点攻关:对有苗头的项目重点培养;重大攻关:培育闪光点。一类是实验室研究已完成,产业化或推广应用前景明朗,一旦攻关成功即可衔接产业化的项目;另一类是体现省政府经济、科技发展战略需要的项目;
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面向院士、国外专家、留学(含归国)硕士以上、国内博士和省管以上专家。主要支持直接为我省经济和科技发展服务的应用与开发研究活动;
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对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进行贴息和优惠政策等支持(由高新办组织申报);
火炬计划:支持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星火计划:支持农业、涉农及乡镇企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开展应用前景较明朗的基础研究;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培养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为目的,支持他们的基础研究活动(由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办公室组织申报);
软科学研究:支持为我省经济、科技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的软科学研究;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以推动科技成果工程化、配套化、产业化
为目的的基地建设。主要涵盖应用开发研究和产业化阶段;
重点实验室:支持以提高科研与学术水平,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基地建设。主要涵盖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阶段。
科技专项(以下专项不在本次集中受理范围)
成果推广专项:对科技成果鉴定、评奖过程中发现的有较好推广前景的项目给予专项支持;
科普专项:对市地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有较大意义的科普活动给予专项支持;
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对有重要意义的国际科技合作活动给予专项支持;
科技扶贫专项:对重点科技扶贫活动给予专项支持;
科研事业发展专项:支持省属科研机构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项目。科技专项由归口管理的处室单独组织申报,即成果推广专项由基础研究与成果处负责,科普专项由政法处负责,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由国际合作处负责,科技扶贫专项由农村中心负责,科研事业发展专项由条财处负责。
第二篇:河南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
河南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
发布时间:2006-08-15 阅读次数:524
为全面贯彻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落实《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实施《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本次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改革的方向是:突出战略重点;突出自主创新;突出成果转化;突出创新体系建设;统筹项目、人才、基地发展。改革的原则是:整合资源,减少交叉重复;明确责权,强化绩效评价;分层管理,加强宏观调控。
一、科技计划体系及科技计划设置
1、科技计划体系
科技计划体系由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研究与开发计划、创新能力与平台建设计划、科技人才发展计划、地方科技引导计划构成。
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由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组成。
研究与开发计划:由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组成。
创新能力与平台建设计划: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科普及传播计划组成。
科技人才发展计划:由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组成。
地方科技引导计划:由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和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示范市、县,科技进步任期目标考核工作等组成。
2、科技计划设置
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新设立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包括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
研究与开发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由重大科技攻关和重点科技攻关组成,将科研事业发展计划并入攻关计划(注:在改革过渡期间,按政策规定应由省属科研单位使用的经费,仍在规定范围内统筹使用),取消普通攻关。
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整合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注:申请国家专项经费需要的,可保留相关名称用于特定场合)。保留省科技扶贫专项并归入科技成果转化计划。
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将前沿技术研究划入原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中,新名称为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
软科学研究计划,保留。
创新能力与平台建设计划: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留。
重点实验室,保留。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统筹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自然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
科普及传播计划,合并科普专项和科技传播工程,设立科普及传播计划。
科技人才发展计划: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保留,突出人才梯队培养。
杰出人才创新基金,保留,突出发挥科技创新领军人作用。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保留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并更名为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地方科技引导计划:新设立地方科技引导计划。支持引导市、县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二、各类科技计划内涵界定
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通过全社会科技资源集成,力争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突破,解决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并加快实现产业化。
科技攻关计划:支持以农业、优势支柱产业、人口与健康、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领域为重点,开展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突出公益技术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发。
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推动自主研发或引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省及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着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紧迫、最为关键的以应用基础性研究为主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活动。软科学研究计划:支持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支持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决策、组织、管理等重大问题研究;支持重大领域技术预测、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工程论证评估;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研究;支持科技创新制度和机制研究,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合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攻关计划,围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以支持百户重点企业和50家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为突破口,建设和发展壮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促进工程中心创新活动的开展。
重点实验室:结合实施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围绕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结合应用开发研究,构建科技实验研究体系,合理布局并发展重点实验室,并促进重点实验室创新活动的开展。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建设科技文献资源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突出地方优势和特点的自然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围绕增量调动存量、建立共享机制、提升功能效率,着力解决整合、共享、提高三个关键问题,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立促进省、市、县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科普及传播计划:以社会公众为对象,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为主要内容,开展科普活动,推动创新文化建设,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通过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加大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鼓励各类优秀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通过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发现并造就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通过加大对创新领军人才的支持,加快形成满足各类创新活动需求的创新团队。发挥企业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一批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家。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以引进国外人才、智力为重点,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带动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地方科技引导计划:科技富民强县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织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示范市、县,加强对市、县科技基础工作支持,开展科技进步任期目标考核等工作。
各类科技计划的立项和实施做好与国家相关科技计划的衔接。
三、各类科技计划编制程序及管理职能界定
(一)计划处组织各有关处室提出科技计划的总体设计、项目指南、战略方向、重点及布局建议,厅办公会研究确定,作为各处计划编制工作的指导。
(二)各专业处内部管理职能
高新处、农村处、社发处分领域组织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攻关和重点科技攻关、省科技计划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立项和实施管理。
高新处、农村处、社发处、政策法规与基础研究处分领域组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
农村处、社发处分领域组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中自然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农村处组织地方科技引导计划中的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立项和实施管理,组织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示范市、县。
人事处组织地方科技引导计划中的科技进步任期目标考核工作。
政策法规与基础研究处组织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的立项和实施管理,组织科普及传播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立项和实施管理;办公室安排软科学中的科技管理工作战略研究。
人才开发与国际合作处组织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和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立项和实施管理。
成果处组织社会层面上的重大关键共性科技成果转化的立项和实施管理,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各有关处组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中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三)计划处和条财处内部管理职能
计划处负责各类科技计划总体设计,统筹把关、协调并指导各类科技计划的设置、立项监督和审核、经费平衡和配置、计划编制,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评价、调整。负责向厅办公会提交各类科技计划的重大决策事项。负责计划调整费的管理。
条财处负责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攻关、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较大项目的经费预决算审核和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使用监督。负责安排省属科研单位预研项目经费。负责向厅办公会提交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监督执行等重大决策事项。负责不可预见费的管理。
(四)厅办公会审定各类科技计划及经费等重大事项。
四、重大科技专项与招投标项目管理职能及程序
(一)重大科技专项计划。
高新处、农村处、社发处分领域开展立项前重大专项的预可行性论证,提出初步建议、计划处统筹把关并向厅办公会提出建议,厅办公会初步审定。高新处、农村处、社发处对厅办公会初步审定通过的重大专项分领域组织立项评审,提出立项意见及经费配置建议、计划处负责经费总体平衡配置,条财处负责项目经费预决算审核,厅办公会最后审定。高新处、农村处、社发处分领域组织专项实施,计划处负责专项实施的监督、评价和调整,条财处负责项目经费的使用监督。
(二)科技攻关计划中的重大科技攻关招投标项目。
高新处、农村处、社发处分领域提出招标项目建议,计划处审核平衡并向厅办公会提交招标项目,厅办公会审定。高新处、农村处、社发处对厅办公会审定通过的招标项目分领域制定标底,计划处负责审定标底、制定和发布招标公告、负责投标受理,高新处、农村处、社发处分领域组织开评标工作并向计划处提交中标情况、计划处负责将开评标和中标情况汇总审核并提交厅办公会审定、负责对审定通过的项目中标单位发布中标通知,高新处、农村处、社发处分领域提出中标项目经费配置建议、计划处负责经费总体平衡和配置、条财处负责项目经费审核。高新处、农村处、社发处分领域组织项目实施,计划处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评价和调整,条财处负责项目经费的使用监督。
五、各类科技计划经费
(一)各类科技计划经费按零基预算,计划处按照科技发展战略及工作重点任务,并根椐上各类计划执行评价结果,负责总体设计,统筹安排。
(二)相关计划项目单项经费配置限定额:
重大科技攻关计划、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不低于5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不低于30万元;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不低于20万元;重点科技攻关、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不低于10万元。其他各类计划项目视工作量确定。
(三)匹配经费:
各职能处室安排相关计划经费中,根据衔接科技部相关计划项目的需要,统筹考虑匹配经费。
(四)计划调整经费和不可预见费:
解决预算周期外的科技计划及其他创新活动不可预见的急迫需求问题。
六、科技计划管理支撑体系建设
(一)修订或制定各项科技计划管理办法(规定)
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原则,修订或制定各项科技计划管理办法,计划处组织,各有关处按职能界定提出初稿,计划处汇总修改,报厅办公会审定。
(二)加快科技计划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计划处组织并指导各有关处室开展以下工作。
1、全面推进并开展科学技术评价工作,执行和实施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工作。
2、建立并逐步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咨询专家、项目(课题)承担主体、评估机构等信用管理。
3、开展绩效考核,加强科技计划执行和项目实施绩效考核,建立问效问责制,实行科技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和项目滚动实施机制。
4、加强统计管理,健全科技计划统计工作体系,加强科技计划统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并与科技进步统计评价工作相衔接。
5、推进成果及知识产权管理,开展与科技计划项目有关的科技成果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6、以方便项目申报人为目标完善申报办法,探索并逐步实施常年受理和网上申报。
7、科技计划管理一些过程性、事务性工作逐步委托有关事业单位及中介组织。
(三)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基础性工作
计划处组织并指导各有关处室开展以下工作。
1、加快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2、开展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
3、推动评估机构认定和管理
4、建立咨询和决策支持系统
5、开展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研究
6、探索计划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四)开展技术前瞻性研究
建立战略性科技问题研究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开展重大领域技术预测方法及机制研究,加强技术预测工作;结合战略研究、技术预测,建立技术储备机制,加强技术储备工作。计划处组织并指导各有关处开展此项工作。
第三篇: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2012)
附件二
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
(2012)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二○一一年八月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指南(2012)
农业
一、粮食核心区建设科技工程
1.农作物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2.主要农作物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 3.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4.粮油产后减损及绿色储运技术及物流配送技术研究; 5.新型农业机械新产品研制与开发; 6.中低产田改良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
1.畜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及优良新品种引进、改良和快速扩繁技术研究; 2.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高效安全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3.主要畜禽疫病防治技术及养殖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 4.新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中兽药产品开发; 5.畜禽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6.优质牧草新品种选育及生产技术。
三、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1.动物胚胎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生物芯片对畜禽疫病诊断的研究、新型工程疫苗的研究与开发;
2.利用基因工程、细胞融合等技术培育改良农用酶优良产生菌、食用菌、农用益生菌、生防菌、保健益生菌、工程菌等; 3.数字化及智能化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 4.新型种质资源及基因创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四、农林生态安全与林果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
1.用材林的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稳定与定向栽培技术研究; 2.优质特色果树新品种引进、培育及综合配套栽技术研究; 3.特色林产品及其副产品加工技术研究;
4.特色花卉、蔬菜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及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5.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6.重大农林生物灾害的成灾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五、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开发 1.生物质能源关键技术研究; 2.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3.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等综合技术研究; 4.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5.环保型新型肥料及农药创制关键技术及施肥、施药技术研究。
六、农村民生科技研究与开发
1.低成本乡村住宅节能减污设计及系列建材开发、筛选; 2.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3.农村防灾减灾技术装备开发及应用。申报要求:
1.济源市2项,漯河市、三门峡市、鹤壁市3项,其他省辖市5项,省直管县(市)1项; 2.省农科院20项、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和省科学院5项,其他2项; 3.河南农业大学20项,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和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5项,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及其他涉农院校2项,非涉农院校不受理;
4.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项,申报指标单列;
5.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含试点)、国家高新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超过3项,申报指标单列。
工业
一、装备制造工业及制造业信息化领域
(一)装备制造工业
1.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产品,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基于PC的控制系统,车间级设备信息集成系统、专用控制装置、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新型控制技术的前端研究;
2.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数控加工技术及其装备、机器人开发及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及产品、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
3.新型机械产品。机械基础件及模具、通用机械产品、新型机械产品的前端研究;
4.医疗仪器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软件产品、社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集成系统;
5.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产品;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
(二)制造业信息化
6.产品设计的信息化及应用技术; 7.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制造过程集成化技术; 8.企业管理信息化; 9.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 10.应用集成技术;
11.RFID技术开发与系统集成应用。
二、交通领域
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
2.乘用车、客车、专用车、载货汽车的整车设计开发能力及平台建设; 3.发动机、变速器、转向器、汽车电子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 4.鼓励排气净化、安全性、振动、噪声、平顺性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5.机车及其关键零部件;
6.轨道交通装备、信号及监控系统;
7.电动汽车数据采集,测试评价、技术标准等研究。
三、有色冶金工业领域
1.铝合金冶炼及重大节能技术; 2.铝、铜、镁、钛精深加工技术; 3.铅、锌、钼、钨冶炼及精深加工技术;
4.非高炉炼铁、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及纯净钢生产技术; 5.高档钢材及特殊大型锻材生产关键技术;
6.焦化产品回收、余热利用、铁合金和炭素等先进节能减排技术。
四、电子信息领域 1.集成电路设计; 2.高性能宽带信息网;
3.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4.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5.光传输技术及新型接入技术; 6.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7.计算机软件和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8.新型显示技术; 9.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
10.智能交通、信息安全和智能仪器仪表关键技术; 11.网络融合与数字媒体技术集成。
五、化工及非金属材料领域 1.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
2.离子膜烧碱新工艺、先进磷化工、缓控释肥料技术; 3.石化产品深加工新技术;
4.新型化学原料和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关键技术; 5.高性能工程塑料、专用树脂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关键技术;
6.化工清洁生产工艺和节能降耗技术、可再生资源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7.高性能超硬材料、特种耐火材料、功能陶瓷、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焊接材料、高性能耐磨材料及制品关键技术;
8.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信息与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六、新能源产业领域
1.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零部件; 2.多晶硅节能环保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太阳光伏电池关键技术; 3.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关键技术;
4.生物质气化、液化关键技术、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 5.地热能直接利用技术及设备; 6.其它工业领域节能新技术与新装备。
七、轻工、生物、食品、纺织工业领域
(一)轻工
1.新型造纸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发; 2.家用制冷技术及设备研发; 3.新型玻璃生产工艺及设备研发; 4.数字化家电控制技术;
5.新型塑料、皮革制备及清洁生产技术。
(二)生物、食品 6.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 7.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 8.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9.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 10.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11.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对食品工业原料品质进行改造;
12.绿色有机食品添加剂、食品专用天然保鲜剂、食品物流等关键技术; 13.绿色食品和功能食品研发及营养功能成分快速精确检测方法研究; 14.食品质量控制及安全体系建设; 15.食品行业综合利用及清洁、环保生产技术。
(三)纺织
16.高新技术纤维; 17.新型纺织机械;
18.节水印染、清洁生产及纺织节水减排新技术; 19.产业用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及新型高档服装面料; 20.服装设计、裁剪和加工智能化关键技术。申报要求:
1.郑州市、洛阳市和国家高新区各10项,其他省辖市(含省级高新区)各8项;各省直管县(市)各2项。
2.省科学院15项,其他省直部门(单位)各3项; 3.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含试点)各8项;
4.郑州大学20项、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各10项,其他本科院校各5项;
5.高新领域的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及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各1项,申报指标单列。
社会发展
一、医疗卫生与健康
1.出生缺陷筛查新技术及产品研发; 2.全民科学健身专家指导系统; 3.精神心理疾病防治研究; 4.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研究; 5.河南省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及防治研究; 6.干细胞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的制备(重大); 7.心血管疾病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 8.脑血管疾病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
9.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早期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10.肝移植技术集成及临床应用研究; 11.中医药临床效应评价研究; 12.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的生物学评价; 13.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14.胃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15.中医儿科治疗新技术新方法; 16.中医骨伤病诊疗新技术、新方法。
二、生物医药与中药现代化 1.先进实用医疗器械研发;
2.新一代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及产业化; 3.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评价及示范应用;
4.创新药物研制(化学、生物药、中药各支持1个); 5.中药材(裕丹参、柴胡)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及示范;
6.药物大品种二次开发(单品种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化学、中药各支持1个)(重大); 7.地黄品种整理及新品种选育; 8.女贞子化学成分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 9.地黄病害防治技术。
三、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
1.瓦斯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 2.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装备; 3.辐照农产品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4.网络安全预警技术及产品; 5.社会治安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技术; 6.极端天气事件预测技术及系统;
7.水利基础设施除险加固技术集成与示范(重大); 8.地震预测预报技术。
四、资源综合开发与高效利用 1.工业节水技术;
2.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3.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4.赤泥综合利用技术; 5.地热资源利用技术;
6.复杂难处理金属矿高效分离提取技术; 7.秸秆清洁水解生产柴油代用燃料(重大)。
五、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1.污泥安全处理及资源化; 2.饮用水净化技术;
3.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4.重污染(发酵)行业清洁生产及自动控制(重大); 5.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及产品开发; 6.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 7.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
六、城镇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物流电子定货系统及数据仓库技术; 2.村镇低成本自助建造技术;
3.夏热冬冷区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及示范(重大); 4.重点文物保护关键技术;
5.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6.低碳技术的综合集成与示范(实验区); 7.重点景区数字化管理技术。申报要求:
1.每个领域下设若干方向,每个方向(除标明外)支持一个项目。此次申报按项目申报,并需要申请书封面注明所属领域和方向;
2.每个申报主体对一个研究方向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不能超限额申报;
3.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对技术创新联盟申报的项目优先支持。重大项目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申报。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指南(2012)
农业
一、生物种业及先进种植养殖
1.高产、优质、高抗粮棉油作物新品种及高效安全生产集成配套技术;蔬菜、果树、花卉等新品种及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设施化生产技术;优质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牧草等新品种培育及管理技术;
2.农林作物种子与种苗规模化繁育、种子综合加工、质量检测技术和种质资源检测保护技术及产品;
3.优质抗病畜禽、水产、特种养殖新品种及快速扩繁、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和质量控制技术;
4.动物胚胎高效生产及移植配套技术,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与产品,功能、环保型饲料生产技术与产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评价、检测、安全预警技术及产品。
二、食品、农产品及林产加工
1.特色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禽、森林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方便、营养、健康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
2.食品及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成套技术与装备;
3.主要食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评价、检验检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 4.鲜活农产品贮运保鲜与物流配送技术与设备; 5.绿色物流集成技术与配套装备。
三、新型农药和肥料
1.生物型杀菌、杀虫、除草、灭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技术及产品; 2.植物微生态制剂生产技术与产品; 3.新型高效低毒农药;
4.生物、有机、缓释控释等新型环保肥料的生产技术与产品。
四、农机装备及农业设施
1.农作物、牧草、林果收获、清选、加工设备;
2.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栽培技术装备与高效、精量施肥、施药机械和设备; 3.新型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以及牧草、饲料加工、林产机械和技术装备。
五、生物质资源利用与生物能源
1.秸秆、稻壳等农林生物质能转化、生物基材料开发和农村节能技术及设备;
2.农林生物质收储运、预处理、固体成型燃料高效燃烧、高效热解气化及干馏等技术及设备; 3.大中型沼气综合开发配套技术及设备,农村节能技术与产品。
六、农业生态及乡村环保
1.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与修复、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草)与荒漠化治理、山区综合开发以及不同区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技术;
2.水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灌区节水以及雨洪资源利用技术与产品;农田水利、农作物高效节水、保水、输配水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农村饮用水安全新技术及设备;
3.农田保育、中低产田改造、耕地改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新型土壤调理剂、土壤改良剂、水土环境修复制剂等的生产技术及产品;
4.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治理技术与设备,农村污水、垃圾、畜禽粪便等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设备。
七、动植物保护及防灾减灾
1.动物传染病、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高效特异性疫苗生产技术及产品;高效安全新型兽药、兽医器械生产及产品质量监测等技术与产品;畜禽水产重大疾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诊断、应急处理技术及配套产品;
2.主要植物病虫害及抗药性检测、诊断技术与产品;农药高效安全施用技术与设备; 3.森林火灾监测、预警、防控技术与产品。
八、林木资源培育及林产加工
1.林、草高效、定向培育及管理技术; 2.林木资源利用技术及产品;
3.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及产品; 4.人工林木材改性处理技术与产品; 5.林化产品加工技术及产品。申报要求:
一、支持对象
1.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在河南省内依法登记注册,内资或内资控股。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产权清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申请支持的项目必须在其法人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之内。二是主要从事农业科研、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业务,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农业科技开发业绩,并有持续创新的意识。三是有良好的经营业绩,企业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0%。
2.申报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必需是列入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攻关等计划项目取得的成果。二是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高,创新性较强,知识产权清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三是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有较大推广应用潜力和工业化生产前景的成熟配套技术。四是涉及到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的成果,必须经过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法定资质机构审定或出具有关检测证明。
3.成果时限。申请转化的成果(品种)须是2009年1月1日后鉴定(审定)的。
二、不支持的对象
1.不支持的单位及人员。注册资金少于50万元的企业;国家或河南省成果转化计划(农业领域)项目未结题验收的项目承担人。
2.不支持的项目。一是不符合国家及我省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不清晰或有权属纠纷的项目。二是无自主创新的单纯技术引进项目,低水平重复、单纯扩大规模或基本建设的项目。三已列入省及国家科技计划并得到省或国家科技经费支持的、目前尚未验收的项目。四不属于《20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指南》支持范围的项目。
三、指标数量
1.省辖市2项,省直管县(市)1项;
2.省农科院5项,其他涉农省直部门(单位)2项; 3.河南农业大学5项,其他涉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项;
4.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项,申报指标单列;
5.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含试点)、国家高新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超过3项,申报指标单列。
工业
一、电子信息领域
1.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图形和图像软件、金融信息化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电子政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等;
2.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开发技术等;
3.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及终端技术、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网络技术、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传感器网络节点和软件及系统等;
4.通信技术。光传输技术、小型接入设备技术、无线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技术、软交换和VoIP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宽带移动通信配套技术等;
5.广播电视技术。演播室设备技术、交互信息处理系统、数字地面电视技术、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电台和电视台自动化技术、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IPTV技术、高端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等;
6.新型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发光技术、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技术、片式半导体器件技术、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中高档机电组件技术等;
7.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测评类、安全管理类、安全应用类、安全基础类、网络安全类、专用安全类产品技术等;
8.智能交通技术。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及相关软件技术、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技术、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综合调度技术等。
二、生物技术领域
1.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用于合成精细化学品的生物催化技术、新型高效酶催化剂品种和新用途、新型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及反应器、生物手性化学品的合成、生物法合成多肽类物质、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糖类和糖醇类等;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新产品及其化学改性新产品、高附加值氨基酸、核苷、有机酸和多元醇等新兴生物发酵制品的生产工艺改进和新技术开发、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型反应器、新功能微生物的选育方法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新方法以及采用代谢工程手段提高发酵水平的新方法、传统发酵产品的技术改造和生产新工艺等、重大发酵产品中可提高资源利用度、减少排污量的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等;
3.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洗涤剂酶制剂、纺织、造纸和皮革用酶、环保处理用酶、生物新材料用酶、生物新能源用酶、食品生产用酶、有毒物质降解用酶等;
4.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新技术、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合成、化学改性及深加工新技术、天然产物中分离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高效分离纯化技术集成及装备的开发与生产等;
5.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高效生物反应器、高密度表达系统技术、大规模高效分离技术、介质和设备、大型分离系统及在线检测控制装置、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品专用分离设备;生物过程参数传感器和自控系统等;
6.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其产品、新型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升级及其装备开发等。
三、新材料领域
1.金属材料。高档钢铁材料及制品、铝、铅、锌、镁等有色金属冶炼节能技术、铝、镁、钛、铜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技术、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等;
2.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超硬材料、优质高效特种耐火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纳米材料等;
3.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新型纤维材料等;
4.化工材料。现代煤化工、新型石油化工、新型盐化工、精细化学品等。
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1.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产品、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基于PC的控制系统;专用控制装置、面向行业的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2.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新型自动化仪表、面向行业配套的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微系统产品、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等;
3.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数控加工技术及装备、机器人开发及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及产品、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关键工艺与装备、纺织行业专用设备、轻工行业专用设备等;
4.新型机械产品。机械基础件、通用机械、专用机械等;
5.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产品、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等;
6.制造业信息化。产品设计的信息化及应用技术、基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制造过程集成化技术、企业管理信息化、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集成技术等。
五、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
1.纯电驱动汽车。车用驱动电机技术、驱动电机控制技术、车用动力电池技术、整车控制技术、强电安全防护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热量管理技术等;
2.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耦合技术(发动机-电动机)、动力系统控制技术(发动机-电机联合控制)、动力分配系统等;
3.公共平台技术。充/换电系统关键设备研发;
4.节能净化。汽车轻量化及回收再利用、国IV、Ⅴ标准节能发动机及配套零部件、高效内燃机技术、排气净化、汽车通用节能技术、高性能低噪声低阻力轮胎等。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
1.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和相关产品。
太阳能。高效、低成本、低污染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新型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与输配电网并网的光伏发电设备技术与产品、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相关产品、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技术及相关产品、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光伏发电等综合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等;
风能。适应我国气候、环境条件和制造水平、满足电网友好型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与产品、风电场远程监控系统、风功率预测技术、低电压穿越技术、大功率变流技术、风电功率波动规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风电友好接入电力系统及调度匹配软件等配套技术与装置、提高风能发电质量、风电能的高效储存与转换的新技术与装备等。
2.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
高性能绿色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便携式电器用高性价比绿色二次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锂/亚硫酰氯电池等新型绿色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先进绿色电池材料制造工艺与生产设备等;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镍氢动力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新型储能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动力与储能电池高性价比关键材料等;
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小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直接醇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微型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等;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及其相关产品。新型高比能、高功率超级电容器相关产品、关键材料及制造技术、新型热电材料及热电转换技术等。
3.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工业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支持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高能耗工业的余热回收和能源梯级利用的相关工艺及设备等;
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及相关产品。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行业,优化设计、优化控制和优化运行管理等节能新技术的示范项目等。
七、创新资源服务
支持对产业技术提升和集群创新有较强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的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支持技术研发、检测检验、咨询培训、信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社会发展 1.创新药物(人用)、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以上需要行业准许入证明); 2.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 3.水污染治理技术; 4.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5.废弃物资源化技术;
6.新能源(地热、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7.食品安全技术; 8.生产安全技术; 9.先进节能技术; 10.防灾减灾技术。申报要求:
1.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2.中药材种植技术必须有依托种植基地;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指南(2012)
一、农业科学
重要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及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保护、评价和创新,重要农业生物生长发育规律及调控机制,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机理及预警、防治技术基础研究,作物抗逆机理与环境调控,动物重大疫病致病机理、预防与控制及营养学基础研究,食品加工和流通过程不安全因素的产生机理和控制理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的技术基础,道地及大宗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基础研究等。
二、材料科学
耐火材料、超硬材料、镁、铝、钢等基础材料改性优化的理化基础、相变和组织控制机制、复合强韧化原理,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人工结构化和小尺度化、多功能集成化等物理新机制、新效应和新材料设计,复合材料微结构设计和集成制造,材料制备原理、新工艺以及结构、性能表征新原理,净成形工艺、先进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其成型理论,材料服役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性能演变、失效机制及寿命预测原理等。
三、信息科学
虚拟计算环境的机理,海量信息处理及知识挖掘的理论与方法,人机交互理论,网络安全与可信可控的信息安全理论,电磁波探测理论、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宽带信息网理论与工程,网络信息系统隐私保护关键技术,信息系统灾备与可生存性技术,公共安全应急平台建设,纳米尺度的集成电路技术等。
四、资源、能源科学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原理和新途径,高性能热转换及高效节能储能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光电转换及储能技术科学问题,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化学基础,生物资源化或生物炼制的基础理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等领域应用的相关技术标准、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重要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及找矿方法等。
五、医药科学
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干预的分子与细胞基础,神经、免疫、内分泌在健康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病原体传播、变异规律和致病机理,药物在分子、细胞与整体调节水平上的作用机理,重大传染疾病的检测、预防和控制,组织器官的再生、修复、移植和生物相容性,环境对生物过程的干扰等。
六、其他
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研究基础好,创新性强的其他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项目。
申报要求:
1.现主持承担有国家97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以往主持承担过国家、省基础研究类项目未结题的,不受理申报。
2.郑州大学申报项目不超过30项,河南大学不超过15项,省卫生厅不超过10项,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河南轻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华北水院、中原工学院、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省农科院、省科学院不超过5项(以上均不含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
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申报项目数量不超过3项。其他确有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能力的单位不超过2项。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2012)
一、自主创新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当前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应对当前形势的对策措施、推动科技创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二、产业发展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集聚区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三、企业创新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建立企业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移、加快技术创新国际化、培育企业创新团队、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四、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加大惠民富民科技支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五、创新人才与政策环境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鼓励和引导科技人员向企业集聚、健全科技创新财税和金融政策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六、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科技创新组织管理、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科技平台建设运行、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工作体系建设、软科学研究创新方法及政府公共管理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七、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突发公众事件处理、应急机制构建、社会舆情监测与调控、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建设等开展研究。
八、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
主要支持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路径、载体、措施、环境、机制等开展研究。申报要求:
1.2012年软科学指南列出的只是研究方向,申请人请参照指南细化具体研究课题,不得以上述指南方向直接作为研究题目;
2.同一个单位只能通过一个归口组织单位进行申报,项目组织单位为项目承担单位的上一级主管部门;
3.项目负责人须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含硕士),申报的课题与从事的工作相关;项目主要负责人必须有足够精力投入研究和管理,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要具有知识的互补性和研究专长的协调性。已经承担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未结项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同一个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
4.软科学研究项目提倡跨学科、跨部门、跨单位的联合,强调管理部门、研究部门和决策部门的联合;
5.省辖市不超过2项,省直管县(市)1项,省直部门(单位)不超过2项,省属科研院所不超过3项,省属本科院校不超过5项、专科学校不超过3项,其他单位1项;
6.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含试点)、国家高新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超过2项,申报指标单列。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指南(2012)
重点合作领域:
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产业;民生科技创新。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为依法在我省境内设立,具有较强国际科技合作能力、科研条件和研发实力,并具备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内资或者内资控股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制度,具备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条件;且必须有配套资金投入,或其它渠道经费支持;
2.项目合作外方应为我国境外设立/注册的国外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包含港、澳、台(但可作为中方联合申报单位);必须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或较高的科研水平,并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特殊情况下,外方合作伙伴可以技术投入(包括专有技术和资料、先进仪器设备、国际顶尖人才等资源投入)的方式参与合作;
3.具有项目合作协议。前期基础条件较好,项目申报单位与外方合作伙伴有良好合作基础,应事先确定各自对合作项目的投入、分工及成果分享方式等并签署书面项目合作协议或意向书;
4.项目申请人每年只能申请一个国际合作项目,有在研(还未验收)国际合作项目的,不得提出新的国际合作项目申请;曾承担的国际合作项目验收未通过,或有其他违纪违规行为的项目,不得申报;
指标数量
1.省辖市2项,省直管县(市)1项,省直部门(单位)1项,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含试点)2项,国家高新区2项,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项;
2.省属科研院所2项,郑州大学、河南大学5项,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3项,其他高等院校2项,省级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项。
第四篇:2010西部计划专项简介
2010年西部计划专项行动简介
支教专项行动
本专项行动志愿者主要在西部地区贫困县的乡镇中小学校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
招募对象: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读研究生,师范类专业优先选拔。
服务地区:西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在本省(区、市)开展服务;东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对口支援的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中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
支医专项行动
本专项行动志愿者主要在西部地区贫困县的乡镇卫生院以及部分县级医院、防疫站从事为期1-2年的医疗卫生工作。
招募对象:医学类专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读研究生。服务地区:西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在本省(区、市)开展服务;东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对口支援的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中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
支农专项行动
本专项行动志愿者主要在西部地区贫困县的乡镇农业(林业、水利)技术站从事为期1-2年的农业科技、扶贫工作。
招募对象:农业、林业、水利等专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读研究生。服务地区:西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在本省(区、市)开展服务;东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对口支援的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中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
基层青年工作专项行动
到中西部县级团委从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主要协助开展基层团建、青年就业创业和青年志愿者等工作。
实施规模:2200人左右
招募对象: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读研究生和已经服务1年以上并申请延长服务期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其中包括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保留学籍和入学资格)。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德才兼备;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担任过学校及院系的学生干部,或热心参与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并能提供相关证明;有基层工作、志愿服务经历的,或者曾获校级及以上表彰奖励的,或者担任过各级团学组织主要负责人的,优先考虑。
服务地区: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注意事项:1.基层青年工作专项行动采取“省内招募为主、跨省招募为辅”的方式组织招募选拔工作。即各服务省主要在本省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也可适当在本省生源(在其他地区就读但户籍是本省的应届毕业生)中选拔。2.报名学生中跨省回原籍的需主动与服务省项目办联系,进行信息登记。3.被录取的志愿者在毕业高校所在省(区、市)参加统一体检。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专项行动
本专项行动由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实施。志愿者在西部地区和湖南湘西州、湖北恩施州、吉林延边州等15个省(区、市)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及安装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农村中小学,开展为期1年的技术指导和巡回培训工作。
招募对象: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读研究生;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为主;政治过硬,熟悉计算机、互联网基本操作。
服务地区:内蒙古、吉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西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在本省(区、市)开展服务;东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对口支援的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中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
基层人民法院专项行动
本专项行动由最高人民法院、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实施。志愿者主要在西部基层人民法院从事为期1-2年的志愿服务。
招募对象:主要招募法律专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读研究生,以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为主;政治过硬,品学兼优;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
服务地区: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在本省(区、市)开展服务;东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对口支援的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中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
基层检察院专项行动
本专项行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实施。志愿者主要在西部计划服务县检察院从事为期1年的志愿服务。
招募对象:主要招募法律、中文、财会、计算机等专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以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为主;政治过硬,品学兼优。
服务地区:内蒙古、湖北、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在本省(区、市)开展服务;东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对口支援的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中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
基层法律援助专项行动
本专项行动由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实施。志愿者主要在西部计划服务县司法行政部门从事为期1年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
招募对象:主要招募法律专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读研究生;以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为主;政治过硬,品学兼优。
服务地区:内蒙古、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在本省(区、市)开展服务;东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对口支援的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中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
开发性金融志愿服务行动
本专项行动由国家开发银行、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实施。志愿者主要在开发性金融协议已经覆盖的西部计划服务县开发性金融合作办公室开展为期1年的开发性金融志愿服务工作。
招募对象:主要招募的经济、金融等相关专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读研究生;大学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优先选拔。
服务地区:内蒙古、湖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西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在本省(区、市)开展服务;东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对口支援的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中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
农村平安建设志愿服务行动
本专项行动由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实施。志愿者主要在西部地区的乡镇、街道综治办从事为期1-2年的农村平安建设志愿服务。
招募对象:主要招募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农学相关专业普通高等学校品学兼优、大学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有奉献精神的应届毕业生。
服务地区: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青海、宁夏省(区、市);西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在本省(区、市)开展服务;东部地区招募的志愿者原则上到对口支援的西部省(区、市)开展服务。
灾后重建志愿服务行动
到受灾乡镇及农村提供基础教育、心理咨询、医疗卫生、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协助当地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招募对象:主要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地招募选拔基础教育、心理咨询、医疗卫生、农业科技、计算机、公共事业管理类的应届本科及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在读研究生等。
服务地区: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地震受灾严重区县开展灾后重建志愿服务工作。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等19个省市招募的志愿者到四川开展服务,重庆招募的志愿者到重庆开展服务,天津、陕西招募的志愿者到陕西开展服务,广东深圳和甘肃招募的志愿者到甘肃开展服务。
第五篇:河南省简介
河南简介
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资源丰富,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人口众多,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巨大;区位优越,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农业领先,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发展较快,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潜力很大,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河南概貌
名称由来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山水胜景
河南既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犹如一座浩瀚如烟的历史长廊、一幅风光旖旎的天然画卷,山川融南秀北雄于一体。全省共有焦作云台山、登封嵩山、王屋山—黛眉山、南阳伏牛山等世界地质公园4个、居全国第1位,安阳林虑山等国家地质公园7个,新乡凤凰山、焦作缝山等国家矿山公园3个,国家级恐龙蛋化石群自然保护区1个。全省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省级23处,共有A级旅游景区213处、4A级以上景区78处。嵩山、白云山、鸡公山、王屋山、尧山、太行大峡谷、宝天曼、老界岭、云梦山、岈山、南湾湖、丹江口等均属山水奇观。黄河自西向东流经河南七百多公里,郑州至开封段由于泥沙淤积,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3-5米,可谓“河从屋顶过,船在空中行”,形成“地上悬河”的独特自然景观。“人工天河”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历史渊源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诞生在河南新郑,中华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国家的建立,都与河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200多个皇帝在此执政。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均源自河南。文物古迹众多,全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有“天下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大相国寺,等等。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郑州、浚县、濮阳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上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程颐、程灏,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商鞅、苏秦、李斯、刘秀、张良、司马懿、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僧一行,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司马光、褚遂良、吴道子,佛学家玄奘等,还有现当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鸿昌、吴焕先、杨靖宇,革命先辈邓颖超、彭雪枫、许世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
“万姓同根,万宗同源”。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无论是客家人还是闽南人基本上祖籍都在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可以说,河南是所有中华儿女心灵上的故乡。
特色美食
河南省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还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财富--豫菜.豫菜的烹调方法,共有50余种。扒、烧、炸、熘、爆、炒、炝别有特色,葱椒炝和凹,独树一帜。其中扒菜更为独到,素有“扒菜不勾芡,汤汁自来黏”的美称。另外,河南爆菜时多用武火,热锅凉油,操作迅速,质地脆嫩,汁色乳白。“糖醋熘黄河鲤鱼焙面”、“炒三不粘”、“桂花皮丝”、“糖醋鲤鱼”等,这些历史悠久的豫菜名菜,至今仍名扬遐迩,为中外人士所赞扬。人口民族
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2010年底常住人口9405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3651万人,占总人口的38.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5754万人,占总人口的61.2%。民族英雄
发生在1937年7月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再回首,当时打响唤起四万万人民奋勇杀敌第一枪的,不是别人,正是河南的抗日英雄——吉星文和金振中。金振中,河南固始人,1904年生于贫穷之家。吉星文,抗日名将吉鸿昌的族侄,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正是他,率部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吉鸿昌,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彭雪枫1907年出生于河南镇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春调赴河南确山竹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组织训练抗日武装。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牺牲,时年37岁。他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他们,都是河南人,是河南人民的好孩子!省树、省花
河南山水秀丽,气候宜人,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是中国著名的宜居之城、魅力之城、创业之城,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河南省的省树和省花是桂花树和腊梅 几个特色城市
南阳、开封、洛阳、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