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俗活动策划书
河南科技大学校学生会 民俗文化节——雕塑作品进校园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共青团河南科技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委员会社会实践部 协办单位:洛阳市雕塑艺术研究会
民俗文化节开幕式暨雕塑大师作品展开幕
活动背景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民俗文化,它凝聚了民族精神,规范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塑造着人们的心灵,愉悦着先人的情感。同时,民俗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种种历史原因,中华民族的民族风俗面临着被遗忘,被误解,被肢解的危险!有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不知中国的“七巧节”(七夕节);有人大啃麦当劳,忘记了中国美食;有人拆掉百年老宅,建起了小洋楼„„
活动目的大学生做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同时也兼具着文化传承的任务,有着为中国古老民俗文化的发扬和传播的义务和权利。为了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接近民俗,了解民俗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也给民俗文化爱好者提供零距离接触民俗大师的机会,为培养民俗文化传承人做准备,由校团委特批开展河南科技大学“民俗文化节”活动。此次特别邀请洛阳市雕塑艺术研究会大师成员携珍藏作品到校园与我校学生交流,展示大师技艺,展示我国文化精粹,加深大学生对我国雕塑历史和雕塑文化的深刻认识。
活动主题
雕塑艺术大师献艺校园,展示雕塑作品魅力,传播民俗文化艺术,培养民俗艺术人才。
活动时间2010年4月28日、29日
活动地点河南科技大学西苑校区体育场广场
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建行广场
活动对象河南科技大学全体师生
活动内容有20位左右著名艺人为大家表演雕塑,糖画,面塑等制
作和讲解,还有100件左右作品为大家同时展出。活动期
间有互动各环节,让同学们充分接触民俗。
活动经费 艺人出场费,以及展品的运输费共计1500元,矿泉水30
瓶*1元共计30元,条幅:3*40元共计120元,喷绘:300元,气球:20元,话筒电池:20元,海报、白纸、笔:35元,红色宣纸若干共计15元,纪念品若干共计200元,物品运输费100元。共计2340元
活动物资 小型舞台,桌子,椅子,音响,话筒,帐篷若干,气球,展板,海报,抽奖箱,奖品,照相机
活动形式
雕塑大师作品展览;艺术家与活动参与者进行学习交流,一同制作民俗作品;专设咨询台,设置艺人与有兴趣学生的交流平台。
活动宣传方式
一、从活动开始前五天开始在河南科技大学各个校区展开条幅、板报、海报宣传:介绍此次活动的意义与目的;阐述民俗活动的重大时代意义,以及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介绍当前中国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现状和政府的举措;介绍鼎力支持这次活动的艺术大师的资历。
二、与学校各个学院展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以各种方式传达校
学生会的活动;各学院出自己的海报,展板;并以此板报为基础,对参与活动学院的板报来一次评比,评出板报优秀的前三名,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三、活动当天有广播站面向全校学生,对这次活动做简明扼要的介绍,包括这次活动的主要参与集体---洛阳市雕塑艺术研究会大师,并简单介绍代表性展览作品。
四、由校学生会通讯部写通讯稿,并对活动进行摄影,并展览,做为活动的后期宣传。
活动流程
一、启动仪式
地点河南科技大学西苑校区南苑体育馆广场(广场占地约500平方米,可容纳300人,主席台50平方米,可容纳20人)。
内容校团委书记发言回顾民俗进校园活动的意义和所取得的成果,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发言介绍洛阳民俗的过去现在以及发展展望,洛阳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发言介绍研究会情况雕刻艺术发展情况,并接受媒体采访。
拟出席领导
河南科技大学校团委书记,洛阳雕塑艺术研究会会长,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校学生会主席,副主席若干,院学生代表,拟请洛阳晚报,洛阳日报等媒体参加并对活动给予及时报导。
启动仪式程序
拟上午10:00时 所有嘉宾正式就位,启动仪式宣布开始
开场 拟古乐器演奏 领导讲话
10:00活动开始,预计11:40结束
主持人:秘书处指派人员担任
第一项: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及嘉宾
第二项:校团委书记讲话
第三项:请洛阳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讲话
第四项:请参与活动的市场及商户代表讲话
第五项:宣布启动仪式结束
二、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到场的同学参观作品,每件作品有提前
安排好的至少两名学生会成员负责看管,并介绍作品的出处,并对每件作品前展示的作品简介进行解读;
一、互动阶段:大师挑选参与性高的其中几类作品,给活动人员进
行现场的作品制作表演,并指导学生参与其中;
二、咨询台后,有大师与作品爱好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进行互
动游戏:有学生在签名薄上留言,阐述自己对民俗的态度,期望,或者看法,然后进行抽奖;
三、宣布活动结束,全体工作人员与全体大师合影留言,并欢送大
师;
四、整理会场,活动全部结束。
2010.4.11
第二篇:民俗文化节策划书
校
园
民
俗
文
化
节
主办方: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学生分会
承办方:化环学院团委学生分会文艺部
2011 年11月
一、活动背景:
汉中地处秦巴三区地理位置偏远,大多数学生回家比较困难,并且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与地区,特此举办民俗文化节。
二、活动目的:
让学生们找到家的感觉,体会到同学之间的温暖,三、活动主题:
“家的温暖”这里就是你的家。
四、活动时间:
待定
五、活动地点:
待定
六、活动对象:
化工学院全体学生
七、前期准备:
八、活动内容:
展示少数民族的节目,或者有地域特色的工艺品。
主办方: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学生分会承办方:化环学院团委学生分会文艺部
2011 年11月
第三篇:民俗活动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民俗活动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 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 的节日。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 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 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 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 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 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 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 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 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 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 嘉祉。”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 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 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 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 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 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 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 激动的心情可知矣。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 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 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 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故事说: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 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 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 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 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 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 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 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 《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 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 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在七月七日晚,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这当然不是事实,横跨银河系两侧的距离长度是以千万光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即便乘坐与光线一样快的飞行器,跨过银河系也绝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 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按佛经,这个故事说: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乱窜”,而不知其究里。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太封建迷信了。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 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鄙人有帖说明,不赘。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 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 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所以想到长寿。重阳节解放后已经不再有庆祝活动。
十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黄羊为牲。到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吃,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发明了“腊八粥”。佛教抵制“邪教”的动作很成功,把以前跳神之类活动完全消灭了,东汉张衡的《东京赋》还说:“每到年末要举行盛大傩仪,驱赶各种恶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觋拿着苕帚,上万个小孩头戴红巾身穿黑衣,手执桃弓和棘箭,向各处无目的地发射。”在《荆楚岁时记》里还看见有记载,可是到了《东京梦华录》里,已经看不出有这样欢乐的庆祝场面了。倒是“腊八粥”流传下来了,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至今在神州 大地还浓浓的保持着,只不过春节联欢的精彩节目破坏了温馨的气 氛。在《荆楚岁时记》里,记载有: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些守岁饭,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到大路边或街道旁;认为有吐故纳新的意思。看来那时的人团年和现在的人差不多,也要守岁。
第四篇:民俗校园行策划书
民俗进校园
活动策划
活动背景:
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新兴文化和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越来越强烈,尤其是我们这些“80”“90”后,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冷漠令人震惊,而对外来文化却不分良莠一概接受。因此,我们举行此项活动来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让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同时也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明确大学生的使命和艰巨任务,激发大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在此基础上,我协会决定于今年月期间举办一届多姿多彩的民俗进校园活动,把真正优秀的民俗文化呈现给广大学子。活动目的: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传统文化经典魅力
2)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3)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展现良好学生风貌
方案说明:
我们的优势:
1)有丰富的活动经验:我们协会属机电学院学生会,多次参加校园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可保证活动的执行效果。
2)有强大的合作网络:协会属学生会下属机构,与其他部门联系密切,并多次合作组织有关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建立了良
好的合作关系,为开展校园活动奠定了基础。
3)学校浓厚的文化底蕴:此次活动将在科大老校区——四方校区举行,学校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学生文化基础也好。因此,这次活动在这种氛围下有同学的踊跃参与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策划书
活动主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民间艺术魅力
活动时间:
活动组织:
主办方:青岛科技大学分团委
承办方: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传统文化协会
参与者:
活动宣传:
此次活动系首届“民俗校园行”活动,且在四方校区是第一次举办此类活动,前期宣传尤为重要,我们会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媒介来进行宣传,以告知最大范围的师生及其他人员,来扩大影响力。宣传方案:
1.冠名:在一系列活动中,一切宣传方式(海报.横幅.宣传手册.喷绘.活动标志.广播等)都标明“XXX杯——民俗进校园”在校园每个地方打造规模品牌效应。
2.条幅.拱门:活动明细及贵公司品牌理念,悬挂于校内人流量最多的地方.主席台及学校广告栏.食堂.主要街道等。
3.展板:在活动现场及前期宣传时摆放有贵公司logo.标语及相关
信息的展板。
4.海报:在活动前期宣传时,可张贴有贵公司信息的海报于海报栏处。
5.单页:彩色16K纸,正面印活动信息及流程.特色,可待由贵公司的logo,反面印贵公司理念及产品信息.销售信息等,形成规模宣传效果。
6.广播:利用校内广播播发活动信息,如:“XXX杯——民俗校园行”“由XXX冠名的民俗及校园活动将„
7.视觉识别系统:活动现场设置印有贵公司logo的遮阳伞等,同时发放带有贵公司标志的纸杯等物品,实现规模化宣传。
8.动态宣传:活动当日,现场工作人员统一着印有贵公司字样的服装及工作证等。
活动策划
民俗进校园
活动地点:青科大四方校区小五四广场
活动时间:2009年 月
活动形式:安排一个类似庙会的小型游园活动,请几位民间艺人现场展示各种传统民俗工艺和民俗活动,如:剪纸,风筝制作等,可现场教学,各个协会或各班可组织统一学习然后比赛或表演(扭秧歌.抖空竹.武术.手工制作小工艺品等。奖品可由贵公司提供或是贵公司产品。
活动亮点:
1)邀请青岛市知名民俗艺人进行艺术展示,预计将会吸引到最大人流量。
2)活动场所地理位置优越:小五四广场历来是学校各项活动举办之地,人流量大,能吸引最多人的眼球。
3)足够大的宣传空间:活动地点空间足够大,能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第五篇:策划书·民俗Microsoft Word 文档范文
回眸历史的烟海,我们觉得一切文化的呼吸就如天地升腾的缈雾轻纱。历史的车辙狠狠的碾过,我们追溯历史,追溯传统文化,过往的历史文化的脉搏在我们大学生的心中汹涌澎湃,生机盎然。我们相信,先辈的优秀传统文化会在我们的传承下输入新的血液,生长成新的肌肤。
一.主题:
王仁裕和他的文学成就。
二.主讲人:
中文系教授、科研外事处处长、民俗协会首届指导老师蒲向明 三.内容:
学习认识五代时期的王仁裕对文化的研究,他的《开元天宝遗事》让我们穿越盛唐王仁裕的文学作品、创作和文学成就,更加了解唐朝,了解一代民俗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讲座的目的及意义:
开此次讲座为了让当代大学生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传承能力,开拓大家的文化视野,增进文化的交流传播能力。
此次讲座让我们能够认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有利于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
五.讲座时间:
2011年11月28日。(第十四周,星期二晚自习)
六.讲座地点:图书馆五楼。
七.讲座开设对象:
中文系11级全体学生。
畅游浩瀚的历史烟海,我们知道了一个方向,了解王仁裕和他的文学成就,了解中国文化小小的一个缩影。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的这条河永远流在炎黄的心中,在青年的心中。
民俗协会2011年11月24日
陇南民俗爱好者协会活动
策
划
书
民俗协会2011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