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校本课程计划
德育校本课程计划
远安县茅坪场中心小学少先大队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何进一步增强实效、呈现新意?学校又如何结合自身的特色传统和文化资源落实德育工作,使学生健康发展?在我校“全纳教育”这一特色内涵发展目标的总领下,我们选择搭建一个校本德育课程的平台,将富有学校自身特色、常规的德育实践活动进行梳理、改造、开发,从课程设计的高度,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更适切、充分、有效的辅导,整体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九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主题:爱,在我们心中闪光
课程建议:
各年级可以开展“珍爱生命”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学习中学安全知识、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征集安全知识漫画、争当校园“安全小卫士”。普教同学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邀请特教同学参加,在活动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能达到增进友谊的效果。课程目标 :
1、学生通过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2、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课程实施:
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不难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你能把他们一一都找出来吗?(建议,每4人一组进行调查)实践活动:
1.我是小小安全员,我来细心查隐患
2.苹果越分越少,创意越分越多(资料汇总,相互交流,寻求解决途径)
3.教师适当应到,视情况不同做些提示
4.说干就干(我们是这样去做的„„)
5.将自己参加此次活动的经历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做一张安全小报;用小品的形式为大家表演有关安全生产、安全用电、安全用气„„节目,利用班队会进行评比
十月:爱国主义活动月
主题:爱祖国,从行为规范做起
高段德育主题:学好本领,保卫祖国
课程建议:
围绕国防教育开展行为养成教育活动
课程目标 :
1、学生通过学习激发热爱国热情。
2、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课程实施:
同学们,今年的国庆大阅兵你一定看了吧。阅兵仪式上战士们整齐的步伐,矫健的身姿,还有那一队队整齐行进的战车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可知道战士们为了那一刻所付出的艰辛吗?
实践活动:
1.观看录像《走进阅兵村》
大致内容:先进人物事迹故事、战士苦练基本功„„
2.“七嘴八舌”
看过以后同学之间交流感受,然后推荐一名代表汇报小组交流情况
3.“有感而发”
结合自己的观后感,每一位同学在班级内做一分钟发言,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学习
1.“说到做到”
将自己的发言稿贴在班级文化墙上,时刻警示自己,大家共同监督
(每一项活动都可以邀请特教小伙伴参与,处处体现全纳理念)
十一月:爱科学月
主题:快乐童年,健康成长
德育主题: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创造未来
课程建议:
可以围绕科技活动月活动,开展“绿色校园我设计”、小发明小制作征集等活动,让保护生态,改善环境,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这样的环保理念深入每个孩子的心,培养他们爱校、护校、建校的积极热情。
课程目标 :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情。
2、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丰富体验,培养探索、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程实施:
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很难想象一个科技落后的民族将怎样屹立在21世纪的世界民族之林。
实践活动:
1.“身临其境”
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科技馆。活动前期准备:分组,4人一组或者每4名普教同学带领1名特教小伙伴。器材准备:照相机、记录本、笔„„
2.“共同分享”
说说你对哪项作品印象最深?你觉得哪些装置可以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你觉得那些装置还可以做进一步改进?
3.“说干就干”
同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项装置改进或者科技小发明;撰写科学小论文;动手,用科技美化校园,用科技改善生活„„
十二月:艺术活动月
主题:素质舞台,快乐成长
德育主题:有法保护,我们不再害怕。
课程建议:
可以围绕 “怎样进行自我保护”积极开展活动,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案例中明辨是非,掌握自护的本领,同时通过各种表演形式宣传。
课程目标 :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情。
2、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丰富体验,培养探索、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程实施:
说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吗?你一定还记得小时候玩的各种游戏吧?试想一下,如果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有人不遵守规则你心里会怎么想呢?这样的游戏好玩吗?答案不言而喻,生活当中也是如此,事事都有规则的约束,当然,规则不仅仅是约束,有时候更是一种保障。不信你看„„
1.共同观看“普法系列宣传片”
大致内容:违法乱纪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危害展示各种案例(禁毒宣传片、妇女儿童保护法宣传片、社会治安条例)
2.小组内相互交流,谈谈感受
3.找找身边相关事
我们身边有类似事件发生吗?如果你遇到了你准备怎么办?
4.我来为他支个招
对于大家提出的突出案例放在班上共同讨论
5.我为普法出把力
小组成员共同演出一个普法宣传的节目
第二篇:校本德育课程
禾丰镇初级中学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德育校本课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学德育大纲》、素质教育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初中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主线,制订如下目标:
1、德育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1)德育工作系列化。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年级,具体到学期与月,每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2)德育管理人本化。逐步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动式、人本化的校园人际关系。继续使用好《学生成长记录》。《学生成长记录》使用合格率达100%。
(3)德育队伍专业化。使年轻班主任教师100%的接受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培训,积极争取德育专职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专业培训;力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在全校培养一批德育工作带头人。
(4)德育评价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资源最优化。利用好校内德育阵地(一报、一主、一室、板报宣传栏、校园文化长廊等),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德育基地的互补作用。
(6)德育效果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在98%以上,有效控制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审美。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4)、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6)、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初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理念:
1、坚持德育为首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保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
2、坚持全员管理理念: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全员管理观念。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形成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合力,特别要加强德、智、体、美、劳的整合互动。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学生是德育主体的观念,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发展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坚持内化提高理念:德育工作应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最高境界是学生心灵的内化。这一过程首先是严格制度管理,其次是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亲身的学习、实践、体验,并经过多次反复,逐步内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德育校本课程类型:
1、学习课程:时政课,校班会,学科渗透;
2、专题课程:请名师、专家讲座;
3、环境课程:校园、班级环境布置,校园、班级文化;
4、活动课程:如艺术节、体育节、主题活动月、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节日庆祝会活动等;
5、社会实践:社会考察与调查,军训等。
五、德育校本课程内容:
1、政治思想教育
2、行为养成教育
3、道德品质教育
4、民主法制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6、社会实践教育
六、德育校本课程实施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2、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知行统一原则;
3、坚持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4、坚持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5、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6、坚持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7、坚持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原则。
七、各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一)初一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1、德育工作重点
1)做好中小学德育的衔接工作;
2)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学习和学会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注意起始年段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初步建立良好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与班风; 4)进行“五爱”教育、爱校教育、爱家教育和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教育; 5)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教育,6)进行初步的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2、初一德育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⑴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素质,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初步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学习目的; ⑶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
⑷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树立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的认识; ⑸相信科学,拒绝迷信。2)道德行为目标
⑴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⑵培养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觉意识;
⑶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尊敬父母和长辈、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的观念; ⑷勤俭节约,尊重劳动,爱惜劳动成果; ⑸初步懂得责任和义务的内涵;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认识并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⑵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⑶培养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 ⑷初步具有承受学习与生活上的挫折和压力的心理准备; ⑸初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3、德育内容 1)思想品德方面
⑴加强和巩固“五爱”教育; ⑵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 ⑶热爱和关心班集体的教育;
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内容的教育;
⑸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以及优良传统教育。2)道德行为方面
⑴校规校纪教育,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⑵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公物教育; ⑶安全意识教育; ⑷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规范教育;
⑸敬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教育;⑹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教育。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
⑴进行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⑵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学中有关对元认知的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的内容;
⑶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的培养; ⑷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 ⑸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的培养与教育。
(二)初二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1、德育工作重点
巩固初一年级德育成果,根据初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与引导,平稳地向青春期过度,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转化,努力缩小差距,减少两极分化;巩固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的成果,进行初步的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2、德育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⑴进一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素质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具有初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知法、守法;
⑶树立爱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刻苦学习的情感; ⑷相信科学,拒绝迷信和陈规陋习,初步具有科教兴国意识; ⑸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有积极向团组织靠拢的意识。2)道德行为目标
⑴养成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与行为习惯,继续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意识; ⑵具有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意识;
⑶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较为复杂的问题;
⑷珍惜时间和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 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做到心中有他人,学会养成先人后己的好品质。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养成与巩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⑵能够较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自我和他人,具有初步的自我调控能力; ⑶能够正确处理交友与学习的关系; ⑷对异性交往有较为正确的态度;
⑸进一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3、德育内容 1)思想品德方面 ⑴继续加强“五爱”教育; ⑵正确的学习态度教育;
⑶知法、懂法、守法观念与意识的教育; ⑷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 ⑸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学习与基本国情教育。2)道德行为方面
⑴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⑵从孝亲敬老到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教育; ⑶保护环境意识与参与环保行动的教育; ⑷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
⑸能较好地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教育;
⑹爱惜粮食的习惯养成教育;⑺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培养教育;⑻艰苦奋斗传统教育。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 ⑴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⑵关心心理成长历程,自觉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⑶进一步了解“元认知”,并把它运用到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自我监控和自我教育中;
⑷在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中,正确理解父母亲的关爱,消除家庭教育中的逆反心理;
⑸为人正直,诚实谦虚,发奋进取,戒骄戒躁,意志坚定等优良品质的养成教育。
(三)初三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1、德育工作重点
巩固前两年的德育成果,根据初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面临的毕业、升学、就业压力进行教育与引导,开展知法、懂法、守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的教育,进一步进行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2、德育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⑴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 ⑵热爱中国共产党,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⑶具有进一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懂法、守法;
⑷由爱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出发,进而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民族责任心、自豪感,立志报效祖国;
⑸有积极要求上进、争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的意识。2)道德行为目标 ⑴继续培养与巩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与行为习惯的意识,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⑵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⑶心中有他人和集体,能正确处理自我、他人与集体三者的关系; 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努力学习,立志成材; ⑸有自觉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进一步养成与巩固健康、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⑵具有较稳定健康的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情趣等在内的内在性格; ⑶基本形成较稳定的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同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⑷初步具有用正确的观点、思想、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德育内容 1)思想品德方面
⑴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的教育; ⑵党史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教育; ⑷国情、家乡情、校情和发展前景与爱校、爱家乡、爱国的教育;
⑸共青团的性质、宗旨、任务与青年进步成长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团的知识教育。2)道德行为方面
⑴进一步进行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⑵“五爱”与“五心”教育; ⑶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⑷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优良传统的再教育; ⑸谦虚、诚实,诚恳待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 ⑴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 ⑵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⑶初三的正确学习复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指导与教育;
⑷进一步进行良好的品质养成的教育和理智感、成人感、独立意识的引导与教育;⑸正确判断是非能力的培养与教育。4)毕业教育
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教育; 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⑶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亲情、友情教育; ⑷“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教育;
第三篇: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陈路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工作,探索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教育。做到认识全面,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达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方法灵活的教育合力,努力争取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课程目标
1、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活动中“形成”德育。为学生提供可以发展自我、表达自我的舞台;
2、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在自我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丰富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习得。
3、在课堂中引入活动课程意识与思想,力求突出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同时实施弹性课程制和选用丰富的校本课程,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4、成立各种活动小组,为学生搭建展现他们风采的舞台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高尚人格的发展。
5、加强育人队伍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优化组织管理,进一步凸显校园特色。
6、挖掘在教育教学中蕴藏着的德育资源“宝藏”,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和信念。(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文明、勤学、卫生、守纪、锻炼、创新意识等习惯,以“爱心”为核心,以小见大,从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开始,胸怀祖国,逐步提升为爱人民、爱祖国。使学校、家庭、社会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使学校、家庭、都树立“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
三、课程实施网络
1、社会网络。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建单位德育基地、校外辅导员等。
2、家校联系网络。如学校家长管理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校互访、家校联系卡包括电话、网络联系等。
3、学校内部网络。学校完善德育的三条主线。即以“教导处——备课组——学科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渠道主线,把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以“校委会——大队部——班主任“为主体的常规教育主线。
四、本学期具体德育课程安排 总体思路:
分段构建,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和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确立年级段德育目标分别为:低年级段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年级段礼仪习惯的培养、高年级段社会交往习惯的培养。
德育主题:
九月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大队德育主题:爱,在我们心中闪光 低年级段德育主题:爱校园。课程建议:
低年级可以开展 “亲近校园”主题活动,让学生认识新校园、新教室、新老师、新同学、新朋友,了解新规范,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规范意识。
中年级段德育主题:爱老师。
课程建议:各中队可以开展“老师,我们爱您”系列活动,队员们通过广播告诉老师最受感动的一件事、通过黑板报写出最想告诉老师的一句话、通过主题队会请老师检验自己所取得的进步。
高年级段德育主题:爱生命。
课程建议:各中队可以开展“珍爱生命”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学习中小学安全知识、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征集安全知识漫画、争当校园“安全小卫士”。
十月份:爱国主义活动月
大队德育主题:爱祖国,从行为规范做起 低年级段德育主题:我爱红领巾。课程建议:
一年级可以围绕队前教育,开展队知识学习活动,学系红领巾,学唱队歌,比一比遵守行为规范谁最棒,争一争谁能第一批戴上红领巾。
二年级可以组织队员们重温队的历史、学习少先队员榜样,争做行为规范示范员,为红领巾增光添彩。
中年级段德育主题:以行动向祖国汇报。
课程建议:评选红领巾礼仪大使,担任校运动会、建队节活动引导员、重阳节慰问形象大使。
高年级段德育主题:学好本领,保卫祖国。
课程建议:可以围绕国防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开展军训活动。
十一月份:爱科学月
大队德育主题:快乐童年,健康成长
低年级段德育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程建议:
一年级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理游戏竞赛,如叠浴巾、穿衣、系鞋带、整理抽屉等,评出“生活自理小能手”、“劳动小标兵”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周末布置“整理书包、书柜”、“整理自己的小房间”等作业,让孩子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二年级可以开展“敬长辈,表孝心”主题活动,引导队员们开展“记住父母的生日”“家庭内务小比武”“家庭才艺小表演”等活动。
中年级段德育主题:亲近自然,保护环境。
课程建议:各中队可以结合秋游活动,体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友善。高年级段德育主题:科技,美化绿色校园。
课程建议:各中队可以围绕爱科学月活动,开展“绿色校园我设计”、环保节能小发明小制作征集等活动,让保护生态,改善环境,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这样的环保理念深入每个孩子的心,培养他们爱校、护校、建校的积极热情。
十二月份:艺术活动月
大队德育主题:素质舞台,体验成长
低年级段德育主题:把我的新本领,展示给爸爸妈妈看。课程建议:
一二年级可以结合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学生排练精彩节目,将在校学到的新本领通过表演、游戏等形式,让父母一起体会孩子成长的快乐。
中年级段德育主题:呵护纯洁心灵。课程建议:各中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发展。
高年级段德育主题:有法保护,我们不再害怕。课程建议:各中队可以围绕小学生自我保护开展活动,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案例中明辨是非,掌握自护的本领,同时通过各种表演形式宣传。一月份:成果展示月
大队德育主题:学习先进,挑战自我
低年级段德育主题:争当行为规范小标兵。课程建议:
一二年级可以通过评选“读书写字小标兵”、“劳动生活小标兵”、“文明礼貌小标兵”,树立榜样,强化巩固行为规范学习成果。
中、高年级段德育主题:发现“校园文明新事”。课程建议:
各中队可以通过调查、推荐、投票等方式评选“班级文明新事”“校园文明新事”,在评选过程中推动校内文明风气的进一步形成,展现我校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
五、课程评价
1、学生自评、互评。、以学校红领巾监督岗四项竞赛检查为主,结合口头回答、书面答卷、调查等其他形式来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评价。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星级班级体评比。有具体可操作的评比量化标准,具体由德育处和大队部负责。
3、活动成果汇报。以各项活动为载体,重视活动过程的实施,以活动成果来展示。
第四篇:“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与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行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沙坨子。一方面,里面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农民子弟,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怀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么尊者爱糼,怎么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么着装,怎么待客做客,怎么遵守社会公德,怎么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德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4、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德育”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5、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校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德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
6、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国早已颁布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我校各班还制订有学生《文明公约》。去年我国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书。社会上服务性行业,如“宾馆酒店”……“市场超市”等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与礼仪规范。再加上我校图书馆的丰富的藏书以及宽带网、校园网的建成更方便人们网上资源的利用……这些都是我们对孩子进行德育的资料来源,为我校该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资源保障。
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往来日益重要,人们对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更加关注。随着我们对交往礼仪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我校已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学校德育组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但这些做法都是零散的,不能使之系统化。而作为德育的开展,我们重在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再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从而推动社会以及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开展德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客观的前瞻性,我校决定把“德育”由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来开发,确定了以: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学科渗透系列、社会实践系列、自主管理系列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校本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殿堂。
三、课程的目标
1、促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度民族的基本礼节,养成在各种场合经常使用文明礼仪的习惯。
2、自觉参加交际实践,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四、课程的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五个单元:“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学科渗透系列、社会实践系列、自主管理系列”。具体见下:(课程内容虽然分为五大单元,但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交叉进行。)
1、“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文明道德”
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好孩子。
3、“学科渗透”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4、“社会实践”
进行社区活动,在社会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好孩子。
5、“自主管理”
时刻用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约束自己,无论在校、在家、在社会都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五、课程的实施:
我们的初步设想本课程在课改实验年段(一年段)预先开设,再向全校铺开,五个单元交叉进行。每一个单元都是以“文明礼貌”为切入口,以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研究为突破口,突出“德育”的主题。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后再向社会推进,同时让学生养成文明交际礼仪风范,以此促进学校校风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专项课程设置。我们把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每周安排一个课时。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使学生粗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2、学科渗透。各科教学之中继续渗透德育,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
3、课外实践:(1)调查走访:走访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上新华书店与各级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3)竞赛展览:举行邀请函设计活动、感恩语言描绘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4)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4、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等。
六、适度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为了鼓励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校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包括教师制订、撰写的《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和《校本课程教案(设计)》的情况也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发现比较突出的,有创新的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2、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应当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及时发现、发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对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见解要加以赞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等等。
3、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有关社区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情况要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等等。学校、教师要根据实施情况和大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七、保障的措施:
1、坚持教研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2、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
3、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有突出成绩的,将在评优、评先时给予倾斜。
4、组织的保障。补充说明:
一、课程实施效果设想:
1、教材内容不断充实,教学案例不断完善,逐渐构建一套完整的校本课程教材。
2、全面开设德育课程,逐步推向其它年级。
3、学生的精神风貌得到改善,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听到声声亲切的问候,感受浓浓的文明景象,促进讲文明、懂礼貌的校园氛围进一步地形成。
4、促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定信念,改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以及发展专业,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1、课程生命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的方式才能保证校本课程持久的生命力。
2、评价体系问题: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是个复杂而又综合的问题,如何做到定性与量化的统一,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的统一,局部评价与整体评价的统一。
3、由于班级班容大,学生数多,要组织社交体验难度较大。
4、师资配置问题:教师手头的事情太多太杂,而他们的时间精力却有限,无法对该课程作出更多的研究,如设专职教师,教师的编制又有限制,而且教师们又担心职称的评定问题。
第五篇:校本课程计划
校本课程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
一、指导思想: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探索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自身实践,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育龙小学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实施目标:
1、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自信心、建立“自我概念”、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
2、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开发、设计、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特别是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争取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撰写有特色的案例。
3、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过分看重学科成绩的倾向,以学生全面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一种更适合学生需要的育人环境。
三、校本课程内容: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整体建设发展的目标和宝山区教育局开发的写字课程资源,设立了以下各学段课程内容安排:
一至三年级是折纸、写字; 四至六年级是唐宋诗词鉴赏、写字。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力度,在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相关项目开发小组,设立组长,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积极组织运作,撰写方案,组织人员,落实编写任务,反馈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2、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旧课程理念,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目的,明确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3、加大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项拨款,立项拨款;鼓励教师结合家乡特点、学校特色自立、自报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对表现突出,有创新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4、严格校本教材课程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正式课表,保证有课时,有教师,有课本,有计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有计划地
灵活使用课时,对有些课作弹性化处理,使校本课程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并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资料,积累经验,不断充实完善、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5、坚持校本课程研讨制度,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年内举行至少四次校本课程研讨活动,并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资料,有总结,有课题。
6、积极营造校本课程开发氛围,校本课程的限定项目和自主项目有机结合,挖掘教师内在潜力,提倡教师独立或合作申报项目,学校领导部门及时给予技术与经费方面的支持。
7、学校的各部门、各条线积极地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有利条件,如图书馆、电脑房、科技室等,专任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学校应给予有力的支持。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李 述 美
坊安街道李家小学 二〇一〇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