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5332D时间校准仪铷原子钟的研究与证明(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1:4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HT5332D时间校准仪铷原子钟的研究与证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HT5332D时间校准仪铷原子钟的研究与证明》。

第一篇:HT5332D时间校准仪铷原子钟的研究与证明

HT5332D时间校准仪

概述

HT5332D时间校准仪是一款具有高精度时间测量和时间校准的设备。由西安宏泰时频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他能够使用光纤进行远程校准测量,接收远程测量设备(HT61801)的测量结果及其同步精度,整理并上传至上位机;同时,他通过自身的时间测量模块对本地时统设备输出的1PPS信号、IRIG-B码进行时间测量,并记录秒脉冲的精度。

HT5332D时间校准仪接收GPS/BD2时间信号,驯服设备内部的铷原子钟,使其频率准确度提升到规定的精度;并由液晶屏显示当前的时间、地理位置、同步精度、频率准确度等信息,并可观察设备的实时工作状态。

由锁定后的铷原子振荡器的10MHz信号及其分频产生的1PPS信号,可用以对时统设备的1PPS、IRIG-B码等进行时间测量,计算出同步精度,并通过网络将测量结果实时传递给远程的PC上位机,远程PC对接收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存储,并可绘制时差曲线;用户也可以对存储的测量数据进行事后分析。

主要技术指标

1)输入信号技术指标

 GPS/ BD2卫星信号

GPS授时精度:≤50ns(1σ);

BD2授时精度:≤100ns(1σ);

 IRIG-B(DC)码

输入电平:输入1路为 RS422 差分接口,另外1路为TTL电平;

接口类型:BNC;

输入路数:2路;

 1PPS输入端口

电平:TTL电平;

阻抗:50Ω;

路数:2路。

2)输出信号技术指标

 10MHz、5MHz信号输出

频率稳定度:≤3.0E-12/s;

频率准确度:≤5.0E-12;

输出路数:各2路。

 1pps输出信号

输出电平:其中1路为RS422电平,另外1路为TTL电平; 脉冲宽度:30ms;

上升沿:<20ns;

同步精度:≤50ns;

物理接口:BNC;

输出路数:2路。

3)测量精度

 时间间隔测量范围: 10ns至1s;

 分辨力:0.3ns;

 B码调制秒同步测量误差: ≤10ns(上升沿小于20ns);  1PPS同步测量误差:≤10ns。

4)其它指标

 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20℃~+55℃,相对湿度95%(25℃);

存储温度:-50℃~+70℃,相对湿度95%(25℃)。

 电源

交流供电:220V±10%,50Hz±10%;

直流供电:48V;

功耗:约50W。

 外形尺寸:19"× 4U标准机箱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的时间与研究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围绕培育小学精神营造良好校风、创新文化载体营造和谐氛围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也暴露出相当问题。对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考是:一要全面认识校园文化的内涵、地位和功能;二要增强校园文化个性,培育校园精神;三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提高品味,打造品牌;四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思考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普通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认真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加强文化建设发展的要求,系统推进以营造良好校风为重点、以营造和谐氛围为归宿、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培育小学精神营造良好校风

集体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机构成,是凝聚师生文化共识的重要平台。发挥特色鲜明的优秀集体作用,倡导人人都参与、个个求特长、集体有特色的建设理念,在学生中开展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星级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在机关单位中开展文明窗口、示范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可以实现师生自我教育和管理、凝聚人心和共识,使其成为构建学校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成优良校风校貌。“以德执教,至真至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实践《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大教师学习、宣传和践行中实现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坚持每年评选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大力推进质量工程,形成良好师风,引领浓厚学风。百善孝为先,大力弘扬孝文化,推荐在校小学生包天洋当选四川省第二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让师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回报之义,继承孝老爱亲优良传统。

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充实校园文化。发掘以《三国志》作者陈寿为代表的三国文化历史底蕴,利用伟人邓小平、朱德、张澜、罗瑞卿故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演绎以大木偶为代表的川北传统文化经典,推进高雅艺术和传统文化进校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控学校意识形态主导权。

(二)创新文化载体营造和谐氛围

校园文化是无形的,校园文化也是有形的。小学校园不仅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只要徜徉其间,就能被其承载的文化所感染。

优化校园环境,使每处景观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承载起文化的价值,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哲学启示、道德规范、理想追求等精神因素,是校园精神的体现。努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加强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积极创建文明健康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丰富校园的文明内涵。如,高师院校较普遍树立的孔子塑像就寓意着传承和尊师重教;又如,骏马奔腾和雄鹰翱翔雕塑则寓意着拼搏奋进。

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师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这就需要抓住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庆日等契机,结合主题教育,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主题教育等,组织开展“六·一”、活动,积极营造活动气氛;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日活动和敬老月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依法治校示范校要求,积极推进学校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等等。

同时,还需要继承和创新活动载体,形成周周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举办文建明先进事迹报告会,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连续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元旦新年晚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类文娱体育活动一道成为学生展现才艺、增长才能的舞台;不间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进行心理咨询与测量工作,维护师生心理健康;举办新生篮球赛、教职工篮球和排球联赛、田径运动会、元旦校园环跑活动、女职工“三·八”节登山活动、教职工双扣比赛等,践行全民健身、人人参与,增强了体质,增进了友谊。

这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在活动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思考

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经验,也暴露出相当问题。这需要深入思考应对之策,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以育人为中心,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建设校园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控校园意识形态。

二是坚持正确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近年来,普通学校不断深化、强化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实践性的理解与支持,扩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面和辐射面,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长远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纳入学校建设发展的议事项目,给予了人、财、物各方面的配合支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研究,发挥校园精神的凝聚力作用和励志作用,加强校风、教风、学风、作风的建设,健全多层次的熏陶培养和激励体系及情感支持体系。

三是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明建设和校园精神培育的载体,是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构建精神家园、营造健康心理氛围的有力保障,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普通学校大力推行人文素质教育,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和学校教育活动之中,贯穿于文明修身工程之中,致力于学生

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校地合作,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使师生在服务社会中,了解国情,增长才干。丰富师生社团文化活动,为繁荣学校校园文化,促进师生个性发展,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发挥积极作用。完善校园文化环境综合治理,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存在误区。首先,把校园文化只看成是学生的文化、学工部门的文化。其次,对教师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对教师作为青年学生榜样和引导者在青年学生成长成熟过程中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其三,对师生的主体性作用不够重视,对师生积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支持、引导不够。

二是知行结合不够。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过分注重功利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从理论上普遍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很多学校能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着知行脱节问题,以至于体制、机制上不健全,工作上不协调,效率不高,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实际效果。

三是特色不够鲜明。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意识不够,品牌形象没有树起来,缺乏在师生中叫得响、作用大的大众活动,缺少在社会上影响大的品牌活动。同时,利用网络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不够,对师生文明上网的教育和引导乏力,缺少自由、真实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在信息收集处理、科研辅助、学习辅导等方面做得不够。

四是投入相对滞后。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投入相对处于滞后状态,无法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各项功能。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考

一是全面认识校园文化的内涵、地位和功能。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环境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共同体,是师生共建的文化,是学生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辅助手段。必须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校园文化具有辐射、导向、陶冶、凝聚、激励和社会化的功能,对学生增长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建构健康的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制定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健康有序地发展校园文化。

二是增强校园文化的个性,培育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高校师生员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状况的综合体现,是全体师生共同理想追求、共同情感品格、共同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的体现,是学校整体发展的潜力和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校园文化的灵魂。高校应结合自身历史传统、办学理念、文化环境,着力培养积极健康、文明向上、自信拼搏、诚信博爱、奋发进取、富有个性的校园精神。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提高文化品味,打造文化品牌。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增加人财物投入,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和指导。建立全面的规划、领导、管理、协调、指导和评价体制,整体规划,统一部署教学、科研、生活、文娱等各方面活动;引入

激励、竞争和创新机制,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步伐;等。

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基础性建设,是事关高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高校行业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工作。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应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课题的科学研究和经验交流,深入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经验与对策举措,以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创新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拓展文化活动的辐射面,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促进高校文化事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永廷,论高校德育领域与功能发展,清华小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焦盛荣,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3]胡秀英,高校先进校园文化建构中的德育功能,求索2004年第5期。

[4]王德勋,试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实施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5期。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社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光明日报

第三篇:时间与历史能证明一切对与错

时间与历史能证明一切对与错。人的一生来到世界上只是作了一个短暂的停留,对于20年前的往事如同昨天发生的事情,尽管我们已经老去,已经拥有了所谓的幸福,或者正在追求着更大的幸福,可是把记忆拉回到那个年代,我们痛并快乐着。就像看一部电影,最精彩、最难忘的那一段总想把播放进度再往前拉回来,一遍一遍的品味着、感动着、思考着,仍然期盼着有一个好的剧终。

第四篇:幼儿园感恩教育的时间与研究(范文模版)

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在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霸道、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如今孩子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但多半是知识学习、脑潜能开发,而孩子的感恩意识和行为却被忽视了。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有许多描述感恩的语句:“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至为真切地表达了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他人的感恩之情,是对知恩图报这种美德的最好阐释,而这种美德为何会渐渐地从人们的身上缺失了呢?综观西方的感恩节,通过每年节日活动让人从小懂得感恩的必要性。而中国传统教育中主张“施恩不图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惯性。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爱的失衡”。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 “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可见,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然。

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关爱儿童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且对中小学实施的两纲教育中,把德育放在了首位,指出“要学习先学会做人”的理念。作为教育者,有必要有责任来弥补并实施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二、概念的界定

1.感恩在工具书中的概念

何谓“感恩”?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恩惠:他人给予的好处。”“感恩: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现代汉语词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8:356.)2.中外历史中“感恩”一词的起源

“感恩”一词出自晋代潘岳的《关中》:“观遂虎奋,感恩输力”,有“感戴恩德”之意。古代幼童启蒙教材《三字经》有这样的句子:“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义深长。”这个“黄香扇枕温席,让父亲休息”的故事,世代相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情结。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 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国家、民族的大义之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投桃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优良的道德文化世代传承,滋润和熏陶着我们的民族。故“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是一个人精神的支点。

(吴柳云.加强感恩教育 架起孩子道德支点.南方论刊,2006,6)感恩一词源于外国的感恩节。感恩节是早期欧洲移民为感谢和纪念当地印地安人的帮助而设。

(袁春平.匡茜.感恩教育:一种德育的新路径.教学与管理.20070520)3.当代学者对感恩的定义

感恩是主体(人)对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并且回报。(张桂全.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当代教育论坛,2006,1)

“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的认可,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北京教育,2005,5: l4)

感恩是行为主体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自身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任何事物的一种感激和回报。感恩意识是作为人性根基存在的。感恩以人共有之“人性”作为基点,以互敬互爱作为载体,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弱化了强迫、命令、训话,强化了主动、自觉、情义,避免了人际的伪诈、刻薄、势利,突出了真诚、宽容、彼此尊重的美好品质,使得和睦交往与和谐共存成为一种矢量,却又无工具主义之弊。相互感谢、相互尊重从而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归其原理正是这种同构守恒的感恩意识。再者,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肯定行为,它意味着感恩者对对方行为的肯定。这种肯定会强化做善事的人的心理。反之,做好事者的行为如果得不到肯定,会弱化他的类似动机。感恩意识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循环的幸福感,进而有助于形成更加和谐的共享社会。

(周元明.刍议高等学校的感恩教育.江苏高教.200701)

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这意味着要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承担一份歉疚,并准备为回报而付出努力。

三、来源:高密市康成小学 作者:郝其福 时间:2009-03-04 点击:

一、问题的提出

1058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然而,受当今社会享乐主义、功利主义风气侵蚀,以及当今时代 “四位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孩子”的“421” 家庭模式中家长对孩子的娇惯,很多孩子自私自利,只讲索取、不讲回报,“五爱”意识淡薄。有些孩子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么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只要别人尊重自己,不知关爱师长;只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

为此,国家、社会近年开始大力倡导感恩教育,年年举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张仁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感恩中国网站,注册会员达3亿多人,可见国人对感恩回归的渴望。

康成小学自2007年春天起,针对孩子感恩缺失的现状,积极响应国家社会的感恩倡导,进一步深化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大了对学生优良传统道德的培养力度,开始实施感祖国培育之恩、感社会关爱之恩、感父母养育之恩、感老师教诲之恩、感他人帮助之恩、感自然赐予之恩六个方面系列主题化的感恩教育。

二、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

1、感祖国培育之恩

爱国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学校从以下方面着手,让学生树立感恩祖国意识。(1)、收集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出一期班报;组织开展看一部爱国影片活动。(2)、以“感谢祖国”为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类征文和感恩歌曲大赛等活动,每天利用学校广播站定时播放《感恩的心》等“感恩歌曲”,让感恩之歌飘满校园。

(3)、清明节之际,开展 “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扫墓活动。

2、感社会关爱之恩

学校在寒暑假、各种节日,组织学生纷纷走进社区、敬老院和博物馆等,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让学生从学校的小课堂走进了社会的大课堂,在社会课堂中学会感恩。利用“六一”节社会各界关心下一代有利契机,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

3、感父母养育之恩

为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激父母,学校开展了以下活动:(1)、开展“亲情作文”征文活动。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如: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帮助家里做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等家务。

(3)、举行主题班会。“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让学生通过具体数字的计算懂得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永远报答不完的深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孝心。(4)、为父母过节。适逢母亲节、父亲节,给父母过节,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4、感老师教诲之恩

要让学生懂得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

(1)、利用教师节之际,举行“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老师”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组织“感谢师恩”贺卡制作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心。

(2)、举行作文比赛,参考题目:《师恩难忘,师情永存》、《给老师的一封信》、《母校-我成长的摇篮》,等等。

(3)开展以“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

5、感他人帮助之恩

开展以“同学如手足”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或演讲比赛或诗歌朗诵会,大力倡导同学之间友爱互助之风。结合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和每年开展的贫困生救助工作,发动学生为同学和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给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朋友以及社会上那些伸出关爱之手的单位和个人写一封感谢信等,掀起同学之间互助、互学、互相促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感恩他人意识,激发报答他人之恩行动。

6、感自然赐予之恩

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要求每一个同学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志愿者。

三、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

1、家校联手,师长共同做出榜样。家长、教师以自己的感恩行动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家长、老师必须时时心怀一颗感恩之心,处处用感恩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2、讲求方法。老师要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们的每一个过失;用一种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孩子们的每一个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孩子们的每一点成功。

3、以各种各样的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一是在低年级开展自创并背诵感恩诗歌活动,启迪学生的心灵,使他(她)们先学会感动。二是在中高年级开展讲感恩故事比赛活动。三是组织全校师生收看感恩影片。四是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格言收集活动。五是结合“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植树节”、“母亲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感恩主题活动。六是在学生中开展“感恩自然”活动,通过开展养一盆花,节约一滴水、一粒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无私给予之情。

四、实施感恩教育的保障体系

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有关负责人参与的感恩教育领导小组,对全校感恩教育的规划、计划、师生评价等工作进行指导与协调。同时建立以德育处牵头、各级部为主的感恩教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及活动过程的监督,活动成果的收集等。

2、制度保障。学校出台了系列的感恩教育三年规划及每学期的具体计划,制定了详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评价细则,并以中国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的庆祝为契机,由德育处制定活动指导意见,班级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落实。

3、评价落实

(1)、班内评选感恩之星。学校规定周一的主题班队会都要拿出时间对学生上一周的感恩实施情况进行评议。采取个人申报、小组内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推选感恩之星。

(2)、学校每月一次通过《家校联系单》,调查学生在家庭中的感恩表现。老师、家长根据反馈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感恩意识。(3)、举办经验交流会。学校定期举行感恩教育经验交流会,对一些成功做法及时进行挖掘整理,并由德育处编辑成册下发到各班主任手中。教师感恩教育工作成果纳入期末绩效考核。

(4)、举行“百名感恩之星”评选活动。为了鼓励学生们人人争当“孝星”,在学期末,学校组织各班的班主任和班干部,上门为“感恩之星”家庭挂牌,以加强舆论效应,激发家长和学生的争星之心,营造和谐的家庭、社区氛围。

五、实施感恩教育的成效

康成小学通过大力开展系统化的感恩教育,构架起了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道德支点,促进了人际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推动了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品德。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长们百般关爱与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会觉得家长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是理所应当的,不懂得回报与感恩,加强感恩教育成为了迫在眉睫之事。【关键词】感恩缺失;感恩教育;传统道德 “感恩”一词出自晋代潘岳的《关中》:“观遂虎奋,感恩输力”,有“感戴恩德”之意。古代幼童启蒙教材《三字经》有这样的句子:“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义深长。”这个“黄香扇枕温席,让父亲休息”的故事,世代相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情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投桃报李”,这些优良的道德文化世代传承,滋润和熏陶着我们的民族。故“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是一个人精神的支点。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一句并不深奥的话,可是真正理解并做到的人,能有多少呢?生活中关于翻脸不认人或以怨报德的“白眼狼”的传说,每每有所耳闻,令人徒然唏嘘不已。半年前,“感动中国”人物丛飞走了,但他那句:“我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怀着一个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丛飞捐款300余万元资助了180多个山区贫困孩子,很多孩子因他的资助而完成了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这些被资助的孩子理应感激丛飞。然而,即使是在丛飞病危期间,也很少收到这些被资助孩子的感恩之言,相反,还有个别的家长和孩子抱怨丛飞不继续资助他们。在这里我们无意指责这些孩子和家长,但他们不懂得“感恩”,则折射出长期以来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感恩教育”的缺失。这不但需要青少年反省,更需要家长、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反思。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单是学校教育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否则,我们的下一代只会无休止地向社会索取,又如何能指望他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在我们这个源远流长的礼义之邦,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孩子淡薄了感恩意识,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呢?

首先,中小学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把文化课当成了首要目标,德育成了喊喊的口号,这加大了使孩子们情感教育上的漏洞。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是使孩子感恩意识淡薄的主观因素。在大多数中小学课本中仍缺少针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方面的德育内容,但人的成长不仅仅只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学习怎样适应社会,学会感恩,回报他人。学校应该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待人处世、感恩助人等人格人品修养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关爱他人、热爱生活,与人交往不忘感恩。其次,家庭教育的过分溺爱是使孩子感恩缺失的主要原因。当今社会竞争残酷,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对孩子的学习看得过重,在成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很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读好书,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很多父母常用这样的话教育孩子:你好好读书,家里的事情不用你做;你把书读好了,就是对我们的最好的回报了„„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包办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对孩子的各种要求轻易地予以满足,使孩子自然养成了一种错误的观点,形成了只有索取的价值观,而根本不懂得回报,更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再有,缺乏交流,是孩子感恩之心丧失的重要外因。《光明日报》载:来自张家口市,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感恩之心就是要建立在对父母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的认同的基础上的,只有了解父母辛劳的孩子,才会理解父母为了自己成长所付出的一切的价值,不要让孩子独享生活的优裕,而让自己独自承担家庭的苦难与不幸。一个习惯了“独享”的孩子,一个不懂得分享与感恩的孩子,就像一条不会呼吸的鱼。从小培养孩子学会分享与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

如何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培育“感恩意识”,以净化与熏陶学生的心灵世界,端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如何使他们心存爱心、孝心与感恩之心,学会感激,学会共处,学会宽容等,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迫在眉睫的大事。笔者也在思索,感恩教育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有这样两个成功的感恩案例启迪着我们:在以色列,政府为了教育一代又一代的以色列人,不忘上海市民在二战期间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千多名犹太难民免遭法西斯杀害的大恩大德,把这个历史事实写进了他们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经常教育本国公民学会感恩。在韩国,学校规定每个小学生胸前都佩带着“孝行牌”。牌的正面有父母的相片,背面有孝敬父母的格言与规定,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对照“孝行牌”默想自己做得怎么样。以色列和韩国的这种感恩教育让人钦佩,促人深思。纵观古今中外,大凡伟人、名人都具有感恩之心:满怀感激的毛泽东写了《给徐特立的一封信》,满怀感激的朱德写了《我的母亲》,满怀感激的朱自清写了《背影》,满怀感激的海伦·凯勒写了《我的老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天我都无数次地提醒自己,我的内心和外在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其他活着的和死去的人的劳动的基础上。我必须竭尽全力,像我曾经得到的和正在得到的那样,作出同样的贡献。”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学会感恩,要使孩子学有榜样、身体力行。孩子仅仅将感恩的条文背熟,也不一定能知道感恩。意大利教育家蒙台利梭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他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孩子来说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过和体验到的才能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所以,在平时可开展这样一些活动:算一笔感恩账,每名学生将自己一年的花费算个总账,再把父母一年的总收入算个总账,通过比较,体会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写一封感恩信,每名学生都要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和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写成一封信寄给父母,双方交流心声、增进感情;举办一次感恩演讲;利用今年寒假,给父母做一次感恩饭,敬一杯感恩酒,说一句感恩话等,将感恩付诸行动。孩子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而光说不做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

近日,上海市教委正式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守则》第三版,其中的第六条增添了“学会感恩”的要求,作为学生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这填补了教育内容的一个空白。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对不少的孩子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而须从成人社会中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这就是说,必须是用成人社会的“感恩”行为,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试问一个虐待老人的家庭,又如何能教育出一个知道“感恩”的孩子呢?

学会感恩,不仅仅是要求孩子知道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人在社会上不是孤立的,一个人成长成才,不仅仅是家庭父母的养育,还离不开老师、学校、社会、国家的教育和培养,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社会、为社会尽义务的情怀,让孩子懂得: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谈何爱祖国。一个有拳拳爱国之心的人必定有浓厚的爱乡之情、爱父母之心。

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蕴含的处事哲学,就是使孩子真正领悟“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就是使孩子真正体会到只要心中装着爱就会使这个世界充满爱的人生道理。

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文化”,让我们的孩子有情感、有灵性、有爱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图报,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之本。懂得感恩,于是懂得珍惜万物;懂得感恩,于是不再冷漠和只知索取;懂得感恩,人才成其为人,成为智慧优雅的万物之灵。一个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民族,不可能是真正强大的民族。让我们用行动唤醒人们的爱心和责任,共同塑造一个充满信仰、慈悲和感恩的社会吧

第五篇: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选择研究与分析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选择

张建权

【摘要】行政诉讼均采用同一标准,该证明标准被称为“客观真实说”。我国应根据民事诉讼的特点,结合国际上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选择“高度盖然性”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并建立以高度盖然性标准为中心,呈差序结构的证明标准体系。

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又被我国学者称为“证明要求”或“证明任务”,是指法官在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证明程度。我国长期实行一元制的证明标准,即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均采用同一证明标准,有学者归纳为“客观真实说”。目前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对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表现出极大的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又被我国学者称为“证明要求”或“证明任务”,是指法官在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证明程度。我国长期实行一元制的证明标准,即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均采用同一证明标准,有学者归纳为“客观真实说”。目前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对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多数学者和司法实务工作者要求改变一元制的证明标准,适当降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2002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从司法实务界的角度改变了民事诉讼法确立的证明标准,但理论界却尚未对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作深入系统的探讨。本文拟从我国应选择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角度来展开论述。

(一)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类型

综合我国和域外的立法状况,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有客观真实标准、高度盖然性标准和盖然性占优势标准。任何诉讼要想达到的理想状态都是希望能够在查清案件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公正的判决。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必须做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此证明标准被学界称为“客观真实说”,具体的表述一般为:(1)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2)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3)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排除,(4)得出的结论是惟一的,排除了其他可能性。

高度盖然性标准,也称内心确信标准,它是指法官对案件事实的心证达到了依据日常经验可能达到的那样的高度,疑问即告排除,从而产生近似确然性的可能性,法官可以判决待证事实存在。其基本逻辑依据是,在事实真伪不明而当事人又无法举证时,法院认定盖然性明显高的事实发生,远较认定盖然性低的事实发生,更能接近真实而避免误判。所以,凡证明待证事实发生的盖然性明显较高的,主张该事实发生的当事人不负举证责任,相对人应就该事实不发生负举证责任。一般认为大陆法系如德国、日本、法国等都采用高度盖然性标准。

盖然性占优势标准,英美法系称之为“或然性权衡”,它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需把其主张之事实证明至存在比不存在更为可能的程度。如英国学者彼德·莫菲认为:“在民事案件中,证明标准无非是要求‘或然性权衡’和‘盖然性占优势’的标准,也就是说,足以表明案件中负有法定证明责任当事人就其主张的事实上的真实性大于不真实性。”英美法系国家普遍采用此标准。

对高度盖然性标准的“高度”该是多少及盖然性占优势标准的最低限的确定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大陆法系一般用德国学者埃克罗夫和马森创立的刻度盘理论来表述,刻度盘的两端分别为0%和100%,两端之间分为四级:第一级为1%~24%,第二级为26%~49%,第三级为51%~74%,第四级为75%~99%,其中0%为绝对不可能,50%为可能与不可能同等程度存在,100%为绝对肯定,第一级为非常不可能,第二级为不太可能,第三级为大致可能,第四级为非常可能[3]。他们认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应定在第四级,即在穷尽了可获得的所有证据后,如果达到或超过75%的证明程度,应认为待证事实的存在已获得证明,如果

达不到75%,法官应认定待证事实不存在。近年来,我国学者李浩教授主张从法官心证强度的角度把盖然性标准进行量化,将待证事实的证明程度区分为:初级盖然性的心证强度为51%~74%,表明事实大致如此;中级盖然性的心证强度为75%~84%,表明事实在一般情况下如此;高级盖然性的心证强度为85%~99%,表明事实几乎如此[4]。一般而言,盖然性占优势标准的心证强度的最低限为51%,但学者们对高度盖然性标准的心证强度的最低限却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应达到75%,也有的认为应达到80%,有的甚至要求更高。笔者认为,盖然性要求过高将导致真伪不明的案件增多,不利于民事关系的稳定。盖然性要求过低则又可能导致当事人长期不服法院的判决而要频繁启动诉讼程序,浪费宝贵的司法资源。因此,盖然性的高度确定为75%较为适宜,即埃克罗夫和马森提出的第四级和我国学者提出的中级盖然性标准。

(二)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选择

我国应采用何种证明标准是目前学界讨论的一大问题。“客观真实说”已被很多学者所否定,此种证明标准在民事诉讼中是否每一案件都能够或者必须达到,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普遍持怀疑态度,因为诉讼中查明案件事实是人类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要受时间、空间、认识手段及条件等诸多情况的限制,每一案件均要达到这一证明标准并不现实。客观真实标准可以看作是民事诉讼的最高标准或理想标准,而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则是法官对待证事实所形成必要心证的最下限,如果要求一般民事案件都必须达到此标准是不现实的。

“高度盖然性”标准和“盖然性占优势”标准均有学者主张。笔者认为,我国不宜确定“盖然性占优势”标准,这是因为:(1)“盖然性占优势”标准是建立在双方当事人在庭上激烈对抗制度和陪审制等带有明显英美法系法律特征基础上的,在庭审中法官和陪审团处于消极的地位,双方当事人在庭上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攻击和防御,使一方以优势的明显效果导致事实自动显露出来。该标准比较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外在性,突出表现为追求审判活动的程序公正。大陆法系法院的法官在庭审前准备证据及法庭调查过程中,有较大的职权来控制诉讼程序的进行,根据调查结果形成法官的心证,当这种心证在法官内心深处达到相当高度时,便促使其对某一案件事实进行认定。该标准比较注重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在性,更强调

审判活动的实体公正。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确定牵涉到一个国家法律制度和规则的配套,大陆法系国家一般不采用“盖然性占优势”的标准,这决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在综合各种情况后作出的必然选择。

(2)在德国、日本等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里,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针对一般民事案件而言的,对于特殊民事案件还会有拔高或降低证明标准的例外情形;英美法系针对一般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是“盖然性占优势”,对于某些特殊的民事案件也会出现拔高其证明标准的例外情形(关于两大法系的此类情形本文在后面将会论及)。因此,确定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实际上就是确定一般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笔者认为,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制度因为没有英美法系发达的证据规则及以当事人为主的诉讼制度设计,也没有程序绝对优先的社会心理基础,所以,不应当选择“盖然性占优势”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高度盖然性标准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在司法审判上的一种必然产物,它将人类生活经验及统计上的概率,适用于法官在诉讼中判断待证事实的证明程度,达到这一标准的法官可以确认待证事实的存在,达不到这一标准的法官则可以拒绝确认待证事实的存在。从我国目前的立法情况来看,采用这一标准还需要制订很多的证据制度和证据规则来保障和规制,但这一标准的确立为法官们判断案件是否得到证明提供了较具可操作性的标准,更符合诉讼效益原则且不失公平正义原则。因为:第一,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只是民事诉讼中最低要求的事实证明标准,亦即日本学者仓田卓次所说的法官在事实认定中“形成必要心证的最下限”[5],它并不是鼓励法官在任何案件中均使用该标准,只是在各种证明手段用尽时才使用的标准,是法官在任何情况下不能拒绝裁判的民事诉讼基本法理的体现。第二,高度盖然性标准的实施必须有严密的证据制度、规则的保障和规制,法官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并非完全的“自由心证”,必须在遵守了包括法律规定的证据制度和证据规则在内的各种程序规则的前提下才可“自由”。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法律规定极其简单,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2002年4月1日实施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虽然这一司法解释在证据法领域内意义深远,但因其在适用效力和范围方面的因素,加之该司法解释设立的证据规则并不全面,难以完全规制法官在判定案件待证事实时的“自由心证”。所以,我国应尽快制订民事证据法,以应现实之急需。

(三)不同性质民事案件证明标准的层次性

把高度盖然性作为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并不意味着任何民事案件均适用同样的标准。从国外的立法及法学理论来看,不同性质的民事案件也应有不同程度的盖然性标准。英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盖然性占优势,但具体实行的是被英国学者称为“灵活性的证明标准”,即在坚持盖然性权衡的原则下,根据原告指控的性质和程度不同,相应的证明标准也有所变化。英国原上诉法院院长汤普森·丹宁勋爵曾指出:“当指控属于欺诈性质,民事法庭自然要求该指控本身所应达到的盖然性程度比一个对过失行为指控所要求达到的程度更高。这样的案件无需采用像刑庭那样要求如此高的盖然性程度,即便该指控具有犯罪性质,但在民事案件中确实要求所采用的盖然性程度与案件的具体情况(场合)相适应。”从英国的判例情况来看,对准刑事犯罪性质的案件和具有特殊性质的民事案件均要求比一般民事案件有较高的盖然性。具体而言,如蔑视法庭行为,婚姻家庭案件中所涉及的非犯罪或准犯罪性质的行为,包括通奸、虐待和遗弃等,对子女性犯罪而引发的监护权诉讼、因谋杀或其他犯罪而产生的继承权纠纷之诉、因欺诈而引起的合同纠纷之诉等,口头信托、口头遗嘱、以过错或欺诈为由请求更正文件等案件,确立了更高的证明标准,即有关当事人必须就其所主张的事实以其明确且使人信服的证据加以证明,其证明的程度要求超过一般民事案件。美国对某些特定范围的指控和诉讼请求的证明也要求达到较高的盖然性程度,即比一般民事案件要有“更为准确的说服方法”来加以证明。对达到该程度的证明标准表述为“清楚和可信的证明”或“清楚的、有说服力的和可信赖的证明”,起初该标准适用于关涉个人权利的案件,现在已有了较大的扩展,总的来说,可适用的案件有以下几类:(1)欺诈和不正当影响之诉;(2)确定遗嘱的口头合同之诉和确定已遗失遗嘱的条款之诉;(3)口头合同的特殊履行之诉;(4)撤销、变更、修改书面交易合同的程序或基于欺诈、错误或不完整之正式行为之诉;(5)可能涉及欺诈危险的各类索赔和辩护之诉以及其他基于政策考虑不应被支持的特殊索赔之诉。

日本的情况与英美相反。一般认为日本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高度盖然性”,即要达到“按照社会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上赖以行为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使法官形成“确信心证”的学说。近年来,日本也正在讨论对某些案件如何适当降低证明标准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从实体正义及程序正义的角度出发,对有些案件应当允许降低原则性证明标准,并对这种需要降低证明标准的案件设置了一些要件,具体包括:

(1)从案件的性质来看,按照一般的证明标准事实是难以证明的;(2)按照实体法规范的目的及趣旨,按照一般证明标准,这种事实就难以被证明或其结果明显会导致不正义的产生;(3)没有其他可以与原则性证明度等价值的举证[8]。虽然日本学界讨论的是降低证明标准问题,但这也说明了大陆法系国家已开始逐渐重视民事证明标准在不同性质案件中的层次性问题。

我国法学界目前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确定上,民事证明标准各个角度的层次性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未进行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我国应建立以高度盖然性标准为中心,呈差序结构的证明标准体系,具体而言,高度盖然性是我国的原则性标准,一般性民事案件均适用该标准,但对一些特殊的案件还应对民事证明标准进行拔高或降低的处理。具体而言,对于诸如准刑事犯罪行为和民事欺诈、口头信托、口头遗嘱及婚姻、继承等与人身密切相关的案件,宜采用比一般民事案件更高的证明标准,法官的心证强度应达到85%以上,即李浩教授所主张的高级盖然性;对于某些特殊的案件,如某些侵权诉讼,如环境污染、高度危险作业、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等案件中关于侵权事实是否成立的证明、因果关系是否存在的证明、某些程序性事实的证明均可适当降低证明标准,法官的心证强度应为51%以上,即李浩教授所提出的初级盖然性标准。

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民事证据制度的核心问题,确定我国未来的民事证明标准必须进行系统考虑与民事证明标准有关的因素,不仅要研究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选择,而且还要研究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性,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体系。

下载HT5332D时间校准仪铷原子钟的研究与证明(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HT5332D时间校准仪铷原子钟的研究与证明(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