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油开采生产过程
石油开采生产过程
来源:杭州北航 作者:杭州北航 发布时间:2011-03-16 查看次数:14
53石油开采生产过程
石油开采的主要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石油地震勘探-石油测井生产-井下作业生产-采油生产-油气集输以及其他辅助生产过程
石油开采的第一步是石油地震勘探,目的是查清地下地质构造和岩性演变过程,寻找油气富集区带,为油田提供油气储量、构造圈闭、钻探井位,以及配合油田开发生产的任务。目前石油勘探方法主要有地质法、钻井法、化探法、物探发等。
地震勘探作业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环节:第一是野外施工,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地震仪记录;第二是室内资料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计算地震波在地层的传播速度;第三是地震资料解释,运用地震传播理论和石油地质学原理综合分析,对地下地质构造作出说明,绘制构造图。石油地震勘探的很足要设备包括车辆(40-70台包括钻机、水罐车、炸药车、震源车、仪器车、运输车排列车等)、经纬仪、GPS、爆炸机、雷管、炸药、电缆、检波器、采集站,记录仪等。
在初步探明油气水储藏情况下,开始进行钻井工程,即通过钻具对地层钻孔,然后用套管连接并向下延伸到油气水层。钻井工程按照作用可以分为探井、开发井(采油、采气、注水井、观察井、加密井)。按井位可以分为直井、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方法主要有顿钻、旋转钻井、井底动力钻井。钻井工程的设备主要包括井架、绞车、游车、大钩、转盘、钻井泵、动力机组、联动机组、井控、固井设备、发电机组、液压以及空气动力等辅助设备。
(1)测井
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测井。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这种测井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在油井下完套管后进行的一系列测井,习惯上称为生产测井或开发测井。测井是确定和评价油、气层的重要手段之一。
(2)石油开采
即地震勘探、钻井完井交井以后,将原油从地层中开采出来进入油气集输系统的过程。石油开采方式有自喷采油和机械采油,自喷采油是由于地下含油层压力较高,凭其自身压力就可以使原油从井口喷出的采油方式。机械采油则是利用各种类型的泵把原油从井中抽出,目前我国石油开采以机械采油为主。
第二篇:石油天然气开采灾难事故预案
正镶白旗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修订)
一、总则
(一)目的
为进一步增强全旗应对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全旗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旗委、旗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领导、协调全旗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各苏木(镇)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石油开采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以事发地政府为主,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和专家参与。发生事故的企业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事发地人民政府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三)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消防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灾难应急预案》。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主要适用于全旗境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下列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
1、重特大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
2、超出各苏木(镇)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事故;
3、旗应急指挥中心认为需要处置的事故。
(五)事故分级
1、一般性事故
指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发生井喷失控、油气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已经危及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30人以下中毒、以及一定社会影响的事故。
2、重大事故
指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生产过程中,发生重大井喷失控、油气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已经危及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造成3~9人死亡、或30~50 人中毒、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
3、特大事故
指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发生特大井喷失控、油气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已经危及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10-29人死亡、或50-100人中毒、以及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及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二、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
(一)成立旗石油天然气开采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总指挥:旗政府分管副旗长
副总指挥:旗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旗安监局主要负责人
成员单位:旗安监局、公安局、交警支队、消防支队、交通局、卫生局、质监局、环保局、水利局、林业局、农牧业局、气象局、经济局、监察局、总工会。
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现场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物资供应组、事故调查组、专家咨询组。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旗安监局,安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分工
1、指挥中心职责 石油天然气开采突发事故发生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抢险总指挥,必要时可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1)全权负责事故应急处置,批准成立现场指挥部门及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险;
(2)下达警戒和疏散命令;
(3)调配事故处置所需要的人力、财产、物力;(4)负责组织全旗石油天然气开采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单位应急演练情况。
2、指挥中心办公室职责
(1)负责全旗石油天然气开采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日常工作;
(2)监督检查各地、各石油天然气开采单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3)承接、传达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报告;(4)通知指挥中心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5)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
(6)及时向旗委、旗政府报告事故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7)落实各级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按事故灾难等级和属地管理分级响应原则,由相应的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人员组织成立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救援指挥长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担任,全面负责应急救援现场指挥工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实施应急救援,并及时向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事故及救援情况,需要外部力量增援的,报请指挥中心进行协调,并说明需要的救援力量、救援装备等情况。
发生的事故灾难如涉及多个领域、跨多个地区或影响重大时,可由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或者盟直有关部门组织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4、现场抢险救援组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可成立下列现场救援组织:
(1)危险源控制组: 组长单位:旗公安局
成员单位:旗质监局、消防大队、环保局。职责: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现场事故处置方案;
②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及时控制危险源; ③请求指挥部调集危险源控制所需的物资、器材; ④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管理。(2)安全疏散、警戒组: 组长单位:旗公安局 成员单位:旗交警大队、当地人民政府 职责:
①负责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
②根据事故危害性大小,负责划定警戒区域,组织对现场及周围人员或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进行防护指导、疏散及物资转移;
③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周边的道路交通管制工作; ④负责人员疏散区域治安管理、巡逻等工作。(3)现场抢险救援组: 组织单位:旗公安局
成员单位:旗消防支队、各石油开采企业 职责:
①负责组织伤员的搜救、事故现场灭火,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漏和有关设备容器的制冷;
②负责堵漏、灭火、中和、稀释泄漏的石油天然气,防止爆炸;
③事故得到控制后负责洗消工作。
5、医疗救护组 组长单位:旗卫生局
成员单位:旗医院、蒙医院、当地医院 职责:
①负责受伤人员治疗与救护; ②确定受伤人员治疗与救护定点医院;
③指导定点医院储备相应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 ④负责调配事故现场医务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 ⑤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统计伤员情况。
6、环境监测组 组长单位:旗环保局
成员单位:水利局、林业局、农牧业局、气象局 职责:
①负责石油天然气污染监测与环境危害控制; ②负责对事故现场大气、水体、土壤及草原环境进行及时监测,确定危害物质的成分和危害程度;
③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组织进行评估,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
④对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区域发出警示,提出 并组织实施控制措施、跟踪监测;
⑤参与调查重大石油天然气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7、物资供应组 组长单位:旗经济局 成员单位:旗交通局 职责:
①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保障; ②负责组织抢险器材,进行物资的调配; ③负责事故现场抢险物资和抢险人员的运送。
8、事故调查组 组长单位:旗安监局
成员单位:旗监察局、公安局、环保局、经济局、质监局、总工会
职责:
①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工作; ②负责调查取证和技术勘查;
③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和性质,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④讨论、修改、审定调查报告; ⑤审查调查报告,组织结案批复。
9、专家咨询组: 组长单位:旗安监局
成员单位:旗质监局、气象局、消防大队、环保局、旗危化品专家组
职责:
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安全措施、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①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对应急救援方案和措施提供技术指导。②提出事故现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处置方案。
③负责为事故现场提供风向、风速、温度、气压、雨量等气象服务。
三、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响应
(一)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
本旗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后,由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指挥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应急和救援工作。
(1)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接到重大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或重大险情报告后,迅速向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并迅速组织启动本预案。旗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部署应急救援工作,调查了解事故情况、公众反应和社会影响,及时将上述信息和应急救援情况报告旗委、旗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
(2)旗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迅速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直接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各职能部门应当服从指挥,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3)重大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超出全旗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的,旗政府应向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实施应急支援的请求,并为盟应急支援行动提供条件保障。(4)现场指挥部应当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救援现场的有关工作情况,保持信息的畅通,接受指挥中心的指令。
(5)事故责任单位应当无条件配合现场指挥部的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物质协助,不得缺位。
(6)下列情况出现时也可启动预案:接到事发地人民政府关于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救援增援请求;接到上级关于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救援增援的指示;旗应急救援中心认为有必要启动;执行其他应急预案是需要启动本预案。
(二)特大事故应急启动和响应
本旗行政区域内发生特大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旗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启动本预案并按如下程序响应:
(1)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或事发地政府接到特大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或特大险情报告后,立即将情况上报旗政府,旗政府及时向盟行署报告事故或特大险情及其救援工作开展情况,并抄送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旗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启动本预案,旗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立即将事故或特大险情通知旗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各成员单位派出联络员参加旗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工作,并根据本预案各自工作职责和应急保障要求,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旗应急指挥中心迅速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直接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组织石油天然气开采应急救护队伍和公安消防部门开展救援工作,抢救受伤人员,并为事故调查获取事故现场有关证据;指导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维护现场救援秩序;转移危险区域内的重要物资和设备;协调指挥通讯、交通运输、物资、气象、地质和医疗抢救等相关工作;核查人员伤亡情况,估算经济损失;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四、现场紧急处置
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涉及跨区域、跨领域的影响严重的紧急处置方案,由盟应急指挥中心协调实施,报旗委、旗政府决定。
针对石油天然气开采中出现的井喷失控、油气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特点,在对事故实施应急救援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迅速组织事故发生地周围的群众撤离危险区域,维护好社会治安,同时做好撤离群众的生活安置工作;
(二)封锁事故现场的危险区域。迅速撤离、疏散现场人员,设置请示标志,同时设法保护相邻装置、设备,严禁一切火源、切断一切电源、防止静电火花,并尽量将易燃易爆物品搬离危险区域,防止事态扩大和引发次生事故;
(三)事故现场如有人员伤亡,立即调集相关(外伤、烧伤、硫化氢中毒等方面)的医疗专家、医疗设备进行现场医疗救治,适时进行转移治疗;
(四)设置警戒线和划定安全区域,对事故现场和周边地区进行可燃气体分析、有毒气体分析、大气环境监测和气象预报,必要时向周边居民发出警报;
(五)及时制定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案(放喷点火、压井、灭火、堵漏等),并组织实施;
(六)做好现场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避免烧伤、中毒等人身伤害;
(七)保护国家重要设施和目标,防止对江河、湖泊、交通干线和环境等造成重大影响。
五、应急结束
(一)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并报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灾难善后处置工作完成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宣布应急处置结束。
(二)事态发展到上一级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上一级预案启动后,本预案自动终止,按上一级预案有关规定实施相应应急救援工作。
六、宣传、培训和演习
(一)宣传:各苏木(镇)人民政府、各石油天然气开采单位要按规定向公众和员工说明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的危险性及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广泛宣传应急救援有关法律和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常识。
(二)培训:石油天然气开采有关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参加业务培训;石油天然气开采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对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应急救援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加强应急管理、救援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常规性培训。
(三)演习:石油天然气开采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习;有关专业应急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应急救援演习,并于演习结束后向旗应急指挥办公室提交书面总结。
七、附则
(一)本预案由旗安监局负责解释。
(二)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二00九年一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石油开采节能降耗技术分析论文
摘要:在石油开采中,抽油机的工作效率影响了石油的产量,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提高抽油机的节能降耗及管理,是尤为重要的内容。并且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抽油机的竞争能力及制造效率,对于抽油机的优化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此能够使我国石油钻井工程提高生产效率,并对石油开采中的节能降耗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石油开采;节能;降耗
引言
我国东部大部分的油田都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大量的石油无法开采,注水开发也具有高含水量,比采出阶段要低,石油采收率只有35%~45%,油井的含水率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三次采油技术就被研发出来,虽然此技术具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在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及聚合物在油田使用过程中,影响了抽油机系统。在三次采油背景下,井液的性质具有较大的变化,润滑性和密度都有了一定的改变,提高了杆管之间的摩擦载荷。并且井下的工况较为复杂,油井产出腐蚀性较高,影响了三次采油抽油机的开采效果,降低了抽油机开采的效率,提高了抽油机能源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对抽油机井参数优化进行l研究,将降低能源消耗作为目的,通过参数的合理化配置,提高抽油机生产的最佳状态。
1石油开采中抽油机问题
1.1技术装备
抽油井技术装备的性能高低对抽油机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抽油机动力系统的配置分析,部分油井使用的抽油机为传统的变压器,或者使用普通电机、调整电机,此种抽油机的电机能源消耗较高,但是效率并不高,对抽油机系统的整体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么在选择抽油机技术装备的过程中,就要以先进且节能为目的,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抽油机系统低效率的问题。
1.2生产参数
抽油机的生产参数问题主要包括如果在供液不足时,冲次较高,从而提高悬点载荷,但是降低了泵效。以此对抽油机系统的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3生产系统
抽油机的生产系统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抽油机系统的效率,部分油田部门抽油机管理水平较低,因为部分抽油机的使用时间较长,从而使抽油机系统的游梁或者支架出现偏斜的现象,抽油机系统悬点井口无法对齐。部分抽油机出现减速箱漏油的问题,还出现刹车轮磨损或者刹车失灵的问题。此种现象的解决都要求能够提高抽油机的优化设计水平,从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抽油机运行效率及生产效率。
1.4管理水平
目前油井抽油机设备的管理及工作情况的监控,对抽油机系统工作的效率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管理水平较高,那么就能够提高抽油机的生产效率。所以就就要实现油井设备工作情况的精准分析,对抽油机采油的工作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5抽油机平衡率
在抽油机工作过程中,曲柄轴中的悬点载荷及平衡块产生的扭矩和电机对曲柄轴输入的扭矩相互平衡。如果抽油机不平衡,那么上下冲程电机电流的峰值就会提高,从而提高电机的能量消耗,因此降低了抽油机的效率。为了有效的说明,本节通过对比分析5口井的功率消耗。对5口井通过负平衡井转变为正平衡,并且对井进行了跟踪测试,其中有两口井功率消耗增加。
2提高抽油机效率,实现石油开采节能降耗
2.1提高抽油机系统的技术装备
针对现代部分抽油机仍然使用传统变压器或者使用普通电机等耗能量较高的情况,要选择使用较为先进的节能型技术装备,从而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抽油机系统效率较低的问题,并且还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具体方案为:为抽油机选择针对性且合适的电机设备,从而有效降低电机的额定功率,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并且提高效率;使用变频调速控制抽油机,从而创新传统抽油机低效做功的状态,使油井的负荷及抽油机工作的方式相一致,避免出现无效抽取的现象,保证每次都能够抽油,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系统的节能效果;使用晶变频器实现抽油机的优化改造,通过改造晶变频器,降低抽油机的供电量,提高抽油机的功率因素,以降低变压器负荷,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增加抽油机产量以及抽油速度,避免抽油机出现机械攻击,使抽油机能够长时间使用。
2.2加强抽油机设备的维护
首先,提高抽油机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维护及保养,定时对抽油机的润滑部位润滑,从而降低机械磨阻导致的能源消耗,以此有效提高空有机的运行效率。另外,如果抽油机的平衡率较低或者较高,都要对其平衡度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电流的峰值,提高电机的节能降耗的效果。
2.3提高油井的日常管理
首先,如果油井含蜡量较高,并且管线较长,就要对油井进行定期的热洗或者冲管线,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井口的回压及悬点的载荷,以此降低电机的能源效果;另外,对抽油机的动液面及示动图进行全面的监测,如果油井出现管漏或者泵漏的现象,就要对其进行维护,从而使其能够恢复正常的生产工作;如果油井的供液不足,那么就要降低油井的工作参数;如果油井的沉没度较高,并且地层的能量充足,那么就要对其的工作参数进行优化。其次,对套管气进行合理的控制,降低受到气体的影响,以此有效提高泵的使用效率。
2.4优化抽油机的生产系统
优化抽油机生产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抽油机系统的效率,由于抽油机系统工作参数较为不和,所以就要对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具体来说就是对抽油机系统支架或者游梁导致偏斜的问题进行调整,并且解决抽油机系统悬点不能够对齐的问题等。使电机皮带轮的直径能够有效降低,并且实现电机的调速,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冲次,以此提高泵效,提高井上效率。如果实现抽油机设计水平的优化,那么抽油机电机的功率因素就会在抽油机工作过程中有所提高,以此能够有效降低抽油机电网及变压器两者的负担,并且降低抽油机无功的损耗,以此提高抽油机系统的工作效率,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2.5创建专门的抽油机检查设备
创建专门的抽油机检查及维修设备,汇总我国油田开采过程中抽油机专门维修的技术人员,从而保证抽油机维修过程中的专业性。通过一线化的方式实现抽油机检修管理的统一化,重点分析国外相关先进的抽油机检修技术,与时俱进,引入先进的维修理念及设备,促进我国抽油机检修技术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油田本身的性质就较为复杂,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驱油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驱油为注水开发,现代已经朝着聚合物、三维复合方面发展,部分渗度较低的油田也有了良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油田工程开采过程中的抽油机进行分析及优化,提高抽油机的效率,以此能够提高抽油机的节能降耗作用,从而达到稳产增产的目的。实现抽油机工作效率影响的因素分析,并且使用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降低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本文希望能够为抽油机优化课题研究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勇.强26站节能降耗措施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15):66,68.[2]郭晓斌.新时期采油厂集输系统节能降耗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12):175~176.[3]冯洪升.节能降耗技术在机械采油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7,(18):127~128.[4]王俊伟,蔡建朝,李勇,等.如何实现抽油机的节能降耗[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8):8248.[5]张波,周世德,张亚利,周善兴.机械采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2(01).
第四篇:微生物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微生物采油技术(MEOR)已经成为继热力学驱、化学驱、聚合物驱之后的第4种提高采收率的新“三采”技术。已经引起了石油工程技术人员的空前关注。本文阐明了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及特点、作用机理及应用,最后对微生物采油的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机理;作用机理;菌种筛选。
前言:MEOR应用于三次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高新技术。主要特点是成本低、适应性强、施工方便、不伤害地层、不污染环境。特别对于枯场或近枯场的油旅更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微生物在生物代谢作用下所产生的酶类,可以裂解重质烃类和石蜡,使原油粘度、凝固点降低,从而降低原油的流动阻力,改 善原油的流动性能,提高原油产量和采收率。
1、微生物采油的背景、方法及特点
当今石油工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采出在开发成熟的油田和即将枯竭的油田中仍然留在地下未被开采出的很大百分比的原油可采储量。新的技术必须通过经济方法处理现有生产井和扭转井堵塞的加速度,从而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并且提高油藏的原油采收率。
我国稠油(高黏度重质稠油,黏度在1000mPa·s以上)资源分布很广,陆地稠油约占石油总资源的20%以上。稠油突出的特点是沥青质、胶质的含量比较高,具有高凝固点、难流动、难开采、高成本等特点。在我国的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渤海湾盆地和松辽盆地等盆地中有丰富的稠油资源,也发现了许多稠油大油田,如塔里木的塔河油田、渤海的PL193油田等,如果能寻找到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采出这些原油,对缓解我国石油进口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于是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到微生物上,希望借助于以原油为碳源的微生物能够解决这些短板。
MEOR是指利用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各种技术总称,凡是与微生物有关的采油技术均属于MEOR。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① 成本低,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之一是用通常手段难以采出的石油,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很强,作用效果持续时间长。这尤其对边际油田吸引力大;② MEOR工序简单,利用常规注入设备即可实施,不必增添井场设备,比其他EOR技术实用且操作方便;③ 应用范围广,不仅可开采各种类型的原油(重油、轻油、中质 原油),更适于开采重油;④ 注入的微生物和培养基原料来源广,容易制取,且可根据具体油藏特点灵活调整微生物的配方;⑤ 易于控制,通过停止注入营养液,即可终止微生物的活动;⑥ 为生物细胞小且运动性强,能进入其他驱油工艺的盲区如死油区或裂缝;⑦ 微生物只有在有油的地方繁殖并产生代谢产物,避免了表面活性剂注入或降粘剂段塞的盲目性;⑧ MEOR产物均可生物降解,不损害底层,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且可以在同一井中重复使用多次。微生物采油机理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涉及到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除了具有化学驱提高采油率的机理外,微生物生命活动本身也具有提高采油率机理。
2.1 微生物的产气作用
在油井一采、二采之后,通常地下压强会降低,油井下的石油不容易抽上地面,传统做法是向油井注水,通过这种方式增大底下的压强,达到将石油抽上来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会使得抽上来的石油含水量高,品质较差,增加后续的分离成本。而微生物在地下发酵过程中能产生各种气体,如CH4、CO2、N2、H2等,这些气体会增加油井下的压强,相应的可以减少注水量,从而提升原油的品质,降低成本。
2.2 微生物代谢产生各种有机物质
微生物在油井中以重链烃为碳源,会代谢产生许多化合物,如生物聚合物、生物表面活性剂、小分子有机酸、醇类等。这些物质可以降低原油粘度,减小表面张力,使得原油的流动性加强。
2.3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酶类
微生物在生物代谢作用下所产生的酶类,可以裂解重质烃类和石蜡,再综合2.2中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各种化学物质,可以使原油粘度、凝固点降低,从而降低原油的流动阻力,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能,使得油井石缝中原油流出,能够溶解岩石,增加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将有助于提高原油产量和采收率。2.4 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生物聚合物
微生物在油井中发酵产生的生物聚合物能调整注水油层的吸水剖面,控制高渗地带的流度比,改善地层渗透率。
2.5 微生物的封堵作用
微生物注入水驱油层后,生长繁殖的菌体和代谢产物与重金属形成沉淀物,具有高效堵水作用,封堵率可达到99%。这对于非均质油藏的堵水调剖面效果较好,可提高原油产量和采收率。在地层中产生的生物聚合物,能够在高渗透地带控制流度比,调整注水油层的吸水剖面,增大扫油面积,提高采收率。微生物的筛选
油井中的环境都是非常苛刻的,通常都具有高温、高压、高盐的特点,为了发挥微生物采油的优点,需要选用生存能力强、代谢活性高的菌株,才能实现利用微生物来提高原油品质和采油率的目的。
一般以利用原油中的重质链烃为碳源的微生物都是生长在含油量丰富的地方,所以将从油田污水、污泥以及炼油厂污水中获得微生物样品作为筛选对象,应用微生物室内富集培养与分离纯化技术,筛选出具有应用潜力的菌株。当然,也可以将菌株的筛选与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培育,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获得高产高效的菌株。应用
近年来,为了探索提高采收率的新途径,已先后在我国华北、新疆、吉林、河南、胜利、长庆、辽河、大庆、中原等14个油田开展了微生物采油现场先导性试验,并且在一些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4.1 微生物水驱
该技术是将菌种和营养液混合而成的微生物处理液注入目的层,使微生物作用于油层,当处理液被注入水推进并通过油层时,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气体、酸、醇等代谢产物的同时,还不断增殖。代谢产物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将岩石表面黏附的原油和岩石孔隙中的原油释放出来,使原来不能流动的原油以油水乳状的形式被注入到水驱生产井中,在生产井中被采出。4.2 周期性微生物处理(微生物吞吐法)
该技术是将微生物发酵液及营养液注入生产井内,关井一段时间(从数天到数周不等),让微生物进行发酵,然后开井生产,周而复始。
4.3 微生物选择性封堵地层(微生物调剖法)
该技术是把能够生产聚合物的微生物注入地层,使其在高渗透层内大量繁殖,从而可以起到封堵高渗透带的作用。改种方法比注入人工合成的有机聚合物或凝胶更为有效,而且不会造成底层的永久性破坏。
4.4 微生物清蜡和降低重油粘度
微生物清蜡技术可以取代溶剂和分散剂的使用,并能基本上取代热油处理法。微生物清蜡和降黏机理在于微生物对石蜡和仲有得代谢作用。通常,大多数微生物对蜡类芳香烃的代谢速度大于对对芳香烃的代谢速度。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溶剂对近井区域能起到很好的清洗作用。展望
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其他三次采油技术无可比拟的有点——多功能性,近些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一经发现开始应用一些在极端环境下能够生存、繁殖的微生物、但是MEOR技术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微生物在温度较高、盐度较大、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的油藏条件下易于遭到破坏,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有造成沉淀的危险,裴炎微生物的条件不易把握,微生物采油甲护身在冬季不易施工。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在现有的菌种基础上,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取基因工程菌,使其性能更加优良,同时将计算机技术、基因检测技术等新技术用于为生物钟。
参考文献
[1] 娜挂玉,黄民生;生物采油技术应用及发展动态[J]。能源环境保护2004,18(2):8-16.[2] 谢明杰,谢正,邹翠霞,曹文伟;微生物降解原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杜宜娟,王晓梅,刘如林,梁凤;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1998年02期
[4] 汪卫东;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6期
第五篇: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安全防火规范(模版)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能源、工业和贸易部 “里海穆纳天然气”国家科学研究设计院
油气开采工业企业安全防火规程
(ППБС РК-10-98)
1998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能源、工业和贸易部 “里海穆纳天然气”国家科学研究设计院
审核:
批准: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紧急状态委员会
能源、工业与贸易部 国家消防局司
油气开采工业企业安全防火规程
ППБС РК-10-98
本“油气开采工业企业安全防火规程”由“里海穆纳天然气”国家科学研究设计院所属的技术安全科学研究中心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管理部门的决议制定。
本规程中收入了哈萨克斯坦内务部消防总局“基本规程”(防火安全基本规程-93)中所述的最新防火安全要求及其它原有专业规范的内容。
从本规程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实施起,1974年4月3日由苏联石油工业部批准的“石油工业企业安全防火规范”将停止生效。在必要情况下,实施本规程中要求的期限可以同地方国家防火监督部门及其上级部门(订货方)协商。
“油气工业企业安全防火规范-97”使用过程中的补充提议应按规定程序发来。
前言
油气开采工业企业和其它个别工程生产活动的特点是发生爆炸及火灾的危险性较高。
企业的防火安全由在设计中制定的工程技术防火措施,以及严格遵守工程建设和运行防火安全规范来保证。
通过对石油天然气工业工程所发生的火灾进行分析,多数火灾是由于生产设备损坏、违反操作规程、对待火灾麻痹大意、生产运营中违反规则,或是由于电、气焊所生产的火花引起的。
在保障企业防火安全的综合措施中,重要的不仅是严格遵守现行标准和规范,还要理解这些根据具体生产情况制定的要求的实质,而且企业员工同消防人员在日常工作和预防可能发生的火灾工作中要紧密合作。
使现行方针和新方针确保防火安全是领导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作为企业领导,应完全了解生产设备运行中火灾危险的特点和火灾预防措施的情况。
1.概述
1.1.本规程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油气开采领域的所有企业和部门都必须遵守。
1.2.本规程确定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所有现有工程设计、投产、运行、修理、改造、停产和清算期间的防火安全要求,不论其归哪个行政部门管辖,也不论其所有制形式如何。
1.3.对于油气开采工业企业的消防状况,及对于国家消防局规定、建议的执行情况由上述企业的领导负责。
对于个别项目设施(生产车间、工段、设备、仓储间)的防火安全、保障这些项目设施的基本灭火器材、相应地遵守现行防火规范和要求,则由企业或部门领导任命的车间主任、工段长,及其它有关人员负责。
每个项目设施,都应在明显的位置上悬挂防火安全责任表,其中应注明责任人的姓、名、父称,及职务。
1.4.每个企业的每个项目设施都应同当地消防部门协商在本规程的基础上制定防火安全工作细则,并报企业领导批准。
1.5.对于防火安全工作细则的遵守情况由项目、企业的主管部门进行监督。
1.6.项目的每个员工及参观人员都应了解防火安全规范,并严格遵守,万一发生火灾,应采取一切措施抢救人员,进行灭火。
1.7.为车间、工段制定的项目防火细则应悬挂在明显位置(如果无法悬挂,则应放置于通道处)。1.8.每个项目都应由企业领导指示建立工作制度,对全体员工(包括临时工)在上岗前进行基本防火安全措施指导。
禁止未经安全防火措施指导的人员进入。防火指导可与安全技术指导同时进行。关于进行防火安全指导与安全技术指导的情况,工人将在企业人事处下发的证明信上进行登记。
在工地上进行见习也必须遵守防火安全措施。在工人进入独立工作之前,委员会应该检查其对防火安全规范的掌握情况。
项目安全防火的工作的负责人还应重复进行安全指导。当项目间员工调换和进行新的任命时,由于具体工作岗位的火灾危险的特点不同,一定要进行安全指导。关于进行指导的情况必须在“指导登记薄”上进行记录,并由接受指导人和防火安全指导负责人签字。
1.9.没有达到现行规范、规定和标准的安全防火要求的项目,不准投入生产运行。
1.10.对于本规程的个别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需经规程制定、审批部门同意后,由本规程制定人员进行。
1.11.对于违反安全防火规程的行为应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现行法律承担纪律、行政及刑事责任。
1.12.企业领导应做到以下方面: -监督安全防火措施的执行情况;
-在分析项目设施消防状况的基础上,制定防火安全措施; -为落实消防措施和购置灭火器材进行必要的拨款; -组建消防技术委员会和消防志愿队; -对于有爆炸、火灾危险的项目,组织消防技术基础知识训练。1.13.项目防火安全的责任人应做到以下方面:
-了解工艺流程、设备的防火安全知识,保证项目防火安全规范的实施;
-监督员工严格遵守防火安全规定;
-未经项目负责人的书面批准,并同消防部门协商(批准书),不允许在有火灾及爆炸危险的项目设施处使用明火。
-禁止堵塞井口、通往生产项目设施入口及通往水源入口,不堵塞楼内通道、楼梯通道及通往消防设施的通道。
-定期(依照工作细则和工作计划)对设备和灭火器材的完好情况、使用期限,及其可用状况进行检查,了解其用途、结构和使用方法;
-对所属员工进行培训,并在指导登记薄(可更换安全技术工作薄)上进行记录;
-发现违反防火安全规程的行为,或者设备损坏,采取补救措施,并使过失人承担相应责任,并应定期向企业领导和消防局汇报安全防火情况;
-如果发生火灾或者危急情况,应立即呼叫消防部门,同时利用现有的人员与器材进行灭火或抢险。
1.14.工人及项目(工地)参观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在本工作地段或企业其它地段发现的所有违反防火安全措施的行为,或者消防设备及消防通信器材损坏、使用不当等情况,应立即通知相应项目(车间)的防火安全负责人和消防局。
-采取措施阻止破坏防火安全规程的行为。
2.防火安全的总要求
2.1.厂区、建筑物、厂房房间及设施管理
2.1.1.油气开采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项目设施区、生产车间都应保持清洁、有序。
禁止易燃、可燃液体、垃圾及生产废料污染生产区和生产车间。2.1.2.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项目设施区,以及在存放和加工可燃物的地方,未经批准禁止使用明火。
2.2.3.在项目设施区蒸汽及其它气体容易聚集的地段,禁止机动车辆通行,关于这一点应悬挂警示牌(标志)。
2.1.4.汽车临时停放处应在项目配套建筑工程计划中确定,禁止将停车站与其它设施混设,或设置在运送可燃、易燃液体、气体汽车车库附近。
2.1.5.通往设施、水池、消火栓和灭火器的道路、通道、入口处,以及设施与存储库之间的防火间隔禁止堵塞或用来存放物品。
2.1.6.在项目设施专门隔离区和装备区,货物应装在集装箱内、存储架上包装存放,以便可以迅速撤出。
2.1.7.消火栓旁边应设有指示牌,并配有夜间照明装置。冬季消火栓上及通往消火栓的通道上无积雪,消火栓井盖儿无冰。通往防火水池及消火栓的道路和通道路面坚挺,并应保持斜度,以便雨水和融化的雪水自然排出。
2.1.8.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项目设施、车间、仓库,及其所在区域禁止吸烟,并应在这些地方设置“禁止吸烟”的警示标志。
2.1.9.企业厂区内禁止将石油和其它易燃、可燃液体存放于配套建筑设施方案中没有规定的露天蓄池、油池内。
2.1.10.分层离析装置、火焰加热器和独立油罐仓库的围堤应与设计方案相符,保持完好。
禁止在围堤分布区内种植树木和灌木丛。
2.1.11.在油气开采企业厂区内广场、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设施、建筑周围5米以上半径范围内要定期割草,并将其运出厂区外。
在厂区内禁止点燃篝火、燃烧杂草、石油。
2.1.12.可燃润滑品、易燃、可燃液体储罐距离内燃机装置存放处不少于20米。
2.1.13.生产项目设施和建筑的可燃结构应使用防火漆或通过浸渍进行防火,受到破坏的防火物资应得到恢复。
2.1.14.查看存储石油的设备、油罐应借助于自然照明,或使用手提式防爆照明装置,其电压不超过12伏。禁止在设备和油罐内开关照明装置,应一直保持接通状态。
2.1.15.禁止使用火炬、火柴、蜡烛、煤油灯、篝火及其它明火为正在进行钻探或生产的油井、油泵、石油运输码头、石油收集与处理站、商品油罐区和其它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设施和存储设施照明。
2.1.16.对于冻住的设备、配件、管道、阀门和洗涤溶液,只能使用蒸汽或热水解冻,禁止使用明火。
2.1.17.对于设备的密封性(尤其是阀门连接处和密封套)必须严格检查,如果发现有泄漏,应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2.1.18.只有在同企业消防部门协商后,才能打开自来水输送网个别部分和某些消火栓、消火龙头,降低自来水输送网的额定压力。
2.1.19.由于修理(或其它原因)封闭道路个别地段,阻碍了消防车辆的通行的,应同企业消防部门和最近处的消防队协商后方可。在道路上进行修理或其它作业时,应设置绕行标志,或在修理路段留出不低于3.5米宽的过道。
2.1.20.在建筑与设施的防火间隔上,不得存放物品和设备、进行建筑或设置车站。
2.1.21.进入有火灾、爆炸危险的企业和设施区应通过专门通道进入,汽车运输应配备带有火花罩的消声器。
2.1.22.陆上和海上的生产设施与建筑(现有的和运转的油井、泵、压缩机、分离装置、储油罐等),及其之间的间隔,应符合按照建筑规范与标准的要求。
2.1.23.建筑、设施的容量计划方案应符合现行建筑规范与标准,食保证车间和建筑内的人数不超过定额标准。2.1.24.通道、出口、走廊、固定消防楼梯、楼顶不可燃安全装置、楼梯间和阁楼必须保持完好,不得用任何东西堵塞。阁楼应上锁、天窗关闭。禁止在楼梯间设置小仓库。
2.1.25.禁止在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使用或存放爆炸物品和装有天然气和其它有燃烧危险物资的容器。
用来排烟和灭火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透光窗井和坑口井应保持清洁,并且状态完好。禁止在井上和窗户上安置严密的金属罩,禁止在洞口处堆放物品和堵塞洞口。
2.1.26.阁楼间不得用于生产目的,必须上锁,钥匙应放固定地点保管。
2.1.27.固定消防楼梯、楼房外竖梯和楼顶隔离安全装置应保持完好,一旦发生火灾保证可用。
2.1.28.所有房间、装备、设施都应保证„„防火安全责任表。
禁止为与消防无关的生产经营需要使用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2.1.29.浸过油或其它可燃物的擦拭材料应收集在专门的带密封盖的金属箱中,下班前(或换班前)必须将箱子放置到安全处。
2.1.30.生产车间存放的可燃润滑材料不可超过一昼夜消耗量,存放于不可燃橱柜、密封容器或带密封盖的匣子中,而超过一昼夜消耗量的可燃润滑材料应存放于专门用于此类物品存放的房间。
2.1.31.工作服应存放在专门衣物间个人的衣柜里,禁止将工作服放在工作岗位上。禁止靠近热源悬挂晾晒浸泡过石油的衣物和其它物品。
2.1.32.禁止靠近蒸汽管道、暖气管、热风机堆放和保存可燃材料。
2.1.33.禁止使用易燃、可燃液体擦洗地板、墙面、清洗设备、或洗涤衣物。应用水清洗地板和水槽中的石油和污渍。
2.1.34.有爆炸危险的房间应安装与房间爆炸危险性级别相当的防爆设计电话和信号装置。
每部电话机旁边应悬挂专门的消防队电话号码表,以便发生火灾时及时呼叫。
2.1.35.企业厂区内应在明显位置标示呼叫消防队办法,并设置消防器材陈列台。
2.1.36.应系统地从企业厂区、基地和仓库内清除一切可燃废弃物和垃圾等。
2.2.消防障碍管理
2.2.1.与分离气体工艺相关的油矿项目、设施的建设应考虑主风向和卫生防护带的因素。
2.2.2.卫生防护区的宽度应根据现行卫生标准确定,卫生防护带外靠近采油区一侧为最少的油井。
卫生防护带应保持清洁。
2.2.3.防火障碍、隔离建筑和设施应符合现行建筑规范与标准的要求。
为了预防火灾蔓延至所有建筑,应设置防火墙、防火楼板等防火障碍,或设置消防隔离带。
防火墙应打地基,全部高度都应建成防火墙。防火墙用来将生产间、仓储间与各种火灾危险隔开。
2.2.4.防火带应建在一个或一系列的不可燃的基座上,并有一个不可燃的覆盖层。
横向和纵向防火带的截面应镶有竖向凸榫。
2.2.5.在各种管线和结构穿过防火障碍处,其孔洞和缝隙应用耐燃材料严密封好。
2.2.6.排烟道、通往房顶的门和出口、阳台之间的通道禁止封严,用于疏散的内阳台和外阳台禁止安装玻璃。
2.2.7.建筑结构的砂浆防护层或其它防火涂层不得有破损处。
2.2.8.内墙和楼层隔板上的墙洞和门洞中的防火设施应始终有人照管,并处于工作状态。
2.2.9.建筑及设施内部禁止使用木料,在聚合物或其它物质的基础上进行装修。
楼梯间护板不得使用可燃材料,护栏除外。突出的护板和护栏不得占用楼梯和楼梯平台的空间。
2.3.人员的安全疏散
2.3.1.防火安全负责人负责临时执行保障前来企业或个别项目设施的人员的防火安全措施。
2.3.2.人员疏散路线图应悬挂在明显位置。2.3.3.如果发生火灾,应保证楼内人员安全疏散。2.3.4.所有疏散出口的门都应朝向大楼出口方向自由敞开。疏散通道上的门应由固定设施保证其自动开关,并应保持完好。在人员疏散通道上,不得设置暗锁,代替容易打开的门闩。在特殊情况下,门上使用暗锁,整套钥匙应放值班室保管。
2.3.5.房间、楼道及大楼疏散出口的门禁止封严。2.3.6.楼梯间内禁止设置仓库或其它用途的房间、禁止铺设输气管道和其它易燃、可燃液体管道,禁止安放设备,阻碍人员通行。
2.3.7.疏散通道上不得设置无斜坡或台阶的陡坡和凸起。2.3.8.人员疏散通道上禁止用可燃材料对墙面和构件进行贴面和包装。
2.3.9.在车间、建筑设施的工作时间内,不得超额安排无法保证安全疏散的人员进入。
2.4.发生火灾时员工的行动
2.4.1.发生火灾时,项目管理部门和消防部门应根据“消除事故纲要”集中保证人员的安全和疏散。
2.4.2.每个发现火灾的员工都应做到以下几点: -立即通知消防部门;
-根据“消除事故纲要”和具体情况,利用基本的固定灭火器材,采取措施救火;
-呼叫项目负责人、消防部门及其它负责人员前来火场。2.4.3.赶到火场的项目负责人,在确定是否已呼叫消防部门后,应做到以下几点:
-立即向企业领导报告火情;
-在消防队到达之前,根据“消除事故纲要”率领救火和疏散人员;
-组织迎接消防队,协助选择到达火场最近的通路,和协助使用灭火器材;
-检查自动(固定)灭火系统是否接通,和正常工作。-将房间内所有非救火人员撤出危险区;
-在必要情况下,切断电源,采取措施预防火势蔓延; -中断火区内项目上除灭火外的所有工作;
-在必要情况下,呼叫瓦斯事故急救、医疗和其它部门; -在人员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利用现有的人力和器材,立即组织抢救和疏散;
-保护参加救火人员的安全,避免建筑物坍塌砸伤、触电、中毒或烧伤;
-保证人员、物资、设备疏散,以及石油产品排出和收集的运输; -进行灭火同时,对由于高温而面临危险的工艺设备和建筑结构进行冷水冷却。
-在灭火过程中,遵守安全技术要求。
2.4.4.在消防分队到达前,此前曾领导过灭火工作的项目高级领导应做到以下几点: -向消防部门高级业务领导报告关于危急项目的特点和灭火进展情况的必要信息;
-保障消防队灭火工作安全,不受电力和其它危险因素的影响。-报告关于被困于房间内的人员的状况。
2.4.5.根据由于消防队的情况和人员力量,灭火指挥员可以组织、率领灭火作战指挥部,指挥部中必须有项目(企业)代表参加。
2.4.6.列入灭火指挥部的企业代表,应做到以下几点: -就生产工艺流程问题和危急项目的专业特点向灭火指挥员提出建议,并向其报告危险区内是否存在有毒及放射性物品、产品、设备、容器,以及存放地点;
-保障灭火和财产转移所需指挥部人员力量和工程技术人员; -保障灭火和防止火势蔓延所需汽车运输和技术设备; -按照灭火指挥员的指示,切断或转接各种管线的电源,组织排出储罐和工艺设备里面易燃、可燃液体;
-纠正灭火部门和灭火个人的错误行为。
2.4.7.对于项目上发生的每一起火灾事故,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弄清所有促使火灾发生和发展的因素,落实必要的预防措施,并进行调查。
2.5.房间及外部设施的电气设备
2.5.1.房间和外部设施的电气设备的型号和使用应符合房间及外部设施火灾、爆炸危险等级,并符合环境特点,其制造和使用应符合“电气设备安装规程”、“消费者电气设备技术使用规程”、“消费者电气设备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
2.5.2.房间内每个项目上都应明确保证电气设备状态、保证电气设备及时维修保养和技术使用的责任。
2.5.3.每种用途的导体都应保证可以达到事故状态下加热极限的要求。
2.5.4.生产所需的电热器应防止靠近可燃材料,并应设有耐燃性外壳。
仓库禁止使用电热器。
2.5.5.在仓库或生产间保存或使用可燃材料或具有可燃外皮(纺织品、纸、木料等)材料的情况下,照明装置应用玻璃罩封起来。
2.5.6.便携式照明装置应使用防爆设计型,用于В-1、В-1а级房间的照明装置,应具有不碎材料制成的灯罩(散射器),或具有提前断开闭锁装置和保护性金属网。
2.5.7.任何用途仓库的照明只能使用电气照明。每个仓库电气照明的接通与断开应独立进行。带有护罩、闸刀式开关、插座的配电盘,应在仓库外在不可燃墙壁上,或独立的基座上,在封闭的耐燃材料的箱子里进行装配,非工作时间应上锁封闭或进行铅封。
2.5.8.禁止在露天仓库上方架设空中电网或在空中电线下方的广场上存放原料和物质。2.5.9.禁止在仓库房顶、或距房檐、料堆10米的范围内架设电网或安装聚光灯。
2.5.10.高压线距封闭式仓库、房檐或料堆的距离应为电线基座高的1.5倍。
2.5.11.所有电气设备都应设有会导致火灾和燃烧的电流短路和其它非常情况保护装置。
2.5.12.为了避免瞬间电阻引起火灾,必须经过压力试验后,通过熔焊、钎焊或使用专门线卡对导线和电缆芯线进行连接、封端和分支。
2.5.13.使用电器装置时禁止以下做法: -在不合适的房间里使用家用电器做饭;
-使用钉子固定导线,将导线从门扇中间穿过,在导线、滑轮、开关上悬挂物件等;
-用纸、布料,或其它可燃材料缠绕电灯; -采用无线电、电话线做电网;
-未经允许,且无必要根据,更换结算电路和电器装置; -电线紧靠金属结构。
2.5.14.电路和电器设备损坏,可能导致产生电火花和升温的,应立即由值班人员排除隐患。
损坏的电路应立即断开,直到其恢复安全状态。2.5.15.紧急照明装置应设独立电源。
2.5.16.其间有任何级别危险区的封闭仓库中的电气设备,无论仓库内是否装有断开装置,仓库外必须设置断开装置。
2.5.17.禁止使用管状导线的金属皮做接地线。2.5.18.带有不接地中线的电路中,电压达到1000伏及1000伏以上的变压器,应设置绝缘控制装置。
2.5.19.如果空中电线与油气火炬相近,火炬的设置应考虑主风向。而且,空中电线距火炬不得少于60米。
2.5.20.如果电缆线路与管道——其中包括油气管道——相交,电缆与管道之间的距离不得低于0.5米。
2.5.21.便携式用电器的接地装置应使用带有外皮的柔软相位导线,可靠地接入接地网。禁止直接使用电器的接地零线用作接地装置。
2.5.22.禁止使用外皮破损(有孔、开口等)的软管电缆。
2.6.有爆炸危险房间和外部设施的电气设备
2.6.1.有爆炸危险房间和外部设施所使用的电路和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消费者电气设备安装规程”、“消费者电气设备技术使用规程”、“消费者电气设备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
2.6.2.每个具有爆炸危险的房间和设施都应根据有爆炸危险房舍分类手册或电气设备安装规程确定等级,并在登记表上注明。
2.6.3.房间和外部设施中只能安装使用型号符合房间、设施火灾、爆炸危险等级和环境特点的电气设备。
在有爆炸危险房间只能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其型号应符合该房间可能产生的易爆混合物的类别。电气设备必须具有防爆标志。2.6.4.禁止对防爆电气设备的结构做任何改动。2.6.5.禁止使用去掉了外壳零件——其中包括其结构上所具有的紧固件——的防爆电气设备。
2.6.6.有爆炸危险房间和外部设施里,达到1000伏、并且中性线严密接地的电气设备,其导体的挑选应如下进行:在电路闭合的情况下,机身或零线会产生短路。
2.6.7.工作电压超过1000伏以上的导线和电缆应进行短路检验。
2.6.8.零线应具有等效于相线的绝缘,并与其共同敷设在同一管中,或外皮中。
2.6.9.禁止在有爆炸危险房间明设裸露导体。
2.6.10.禁止使用含有可燃性或爆炸性混合物的导管用做接地装置或地线。
2.6.11.电线和电缆的敷设不得经过仓库、生产间及其它用途的房间。
2.6.12.在存有可燃材料和包装可燃的制品的生产间和仓库中,电灯应具有防爆设施(带玻璃罩)。
2.6.13.电动机、照明装置、导线、配电装置每月至少两次清除可燃性粉尘,而在粉尘产生较多的房间——每月至少四次。
2.6.14.设置在楼房内的充油电气设备,应根据“电气设备安装规程”配备固定或移动式灭火设施。
2.6.15.在有爆炸危险房间和外部设施内禁止: 2.6.15.1.在保护性接地装置损坏、设备顶盖闭塞损坏、„„防爆外壳损坏的情况下,电气设备投入工作;
2.6.15.2.导电部分有电压存在时拆开防爆电气设备的外皮;
2.6.15.3.在没有弄清和消除断电原因的情况下,接通因短路自动断开的电气设备;
2.6.15.4.不用的电路仍存在电压;
2.6.15.5.在没有短路保护和超负荷保护的情况下接通电气设备;
2.6.15.6.电气设备、导线和电缆超过额定负荷; 2.6.15.7.在供应火花安全仪器的专门变压器上接入不属于该设备体系的装置和线路;
2.6.15.8.更换电气设备保护装置(热元件、保险装置、释放器)的类型或额定参数。
2.6.16.当在有爆炸危险房间和外部设施内进行电焊时,除了遵守“电气设备技术使用规程”和“电气设备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外,还应遵守部门守则和以下要求:
2.6.16.1.焊接发电机、变压器和断开设备禁止放置在可燃气体和蒸汽或可燃液体可能聚集的地方,以及石油产品浸染处;
2.6.16.2.电焊或其它导线的所有接头都应使用已用绝缘带绝缘的接嘴或螺栓接头;
2.6.16.3.禁止挪动存在电压的电焊导线。导线的挪动要盘成卷,然后再展开,敷设。
2.6.16.4.没有可靠的绝缘,禁止沿金属物体敷设电焊导线。
2.6.16.5.禁止使用地线、金属构件、设备机身和管道作为回路导线,回路导线应同通向电极卡头的导线相同。
2.6.17.应由企业责任电工使用仪器或表面观察,对电缆绝缘、连接是否可靠、保护性接地、电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
测量导线绝缘电阻应在“消费者电气设备技术使用规程”和“消费者电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写成文件,并在记事薄上记录。
2.7.有爆炸危险房间和外部设施的照明
2.7.1.任何用途的照明只能用电照明。
2.7.2.设施中(房间和外部设施),如果工作照明中断,或是与此相关的设备和机械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工作中断或是员工的误操作),可能引起爆炸或火灾的,应设置紧急照明装置。
2.7.3.便携式手提照明装置的电压不得超过12伏。由独立电源或双线圈变压器对其供应电流,变压器外壳和线圈(12伏)的一根输出线接地。
禁止使用无设计上规定的灯罩、玻璃罩或网罩的固定式或手提式照明装置。
2.7.4.有爆炸危险房间的电气照明开关应独立设置。2.7.5.有爆炸危险房间的电气照明应使用防爆型照明装置,或使用防尘型照明装置,设在楼外,从窗口照明。
2.7.6.照明电线应根据生产环境的类别选择。
在有爆炸、火灾危险的生产环境,电线放在输气钢管里或用覆盖层保护起来(沥清漆、瓷漆)。
2.7.7.照明装置中灯泡的功率不得超过该种照明装置允许的最大功率。
2.7.8.在更换、移动照明装置配件,或设置新的照明装置时,必须注意,连在配件或灯座上的导线从连接处起应具有绝缘外皮。
在导线接入照明装置的连接处不应有拉伸、磨损,与灯座之间靠机械力连接。
2.7.9.在原料间或有爆炸、火灾危险房间设置无密封圈的照明装置,其入孔应用专门浇铸液灌满密封。
2.7.10.系列照明线路可以敷设在有爆炸危险房间外面。2.7.11.无论如何必须保证照明装置配件安装牢固可靠。悬挂式配件应挂在专用钩子上,或用螺纹接头固定在钢管上。禁止将照明装置配件挂在导线上。
禁止在用来安装配件的固定基座或管子内部连接导线。2.7.12.配电盘和开关应设在仓库外面。
2.7.13.禁止使用没有防爆标志、铅封,以及结构所要求的个别零件的防爆照明装置。
2.7.14.必须由照明装置维修人员更换防爆照明装置的灯泡、电池、电池组,而且应在没有爆炸危险的房间内进行。
2.8.采暖设备的保养
2.8.1.2.8.1.1.2.8.1.2.2.8.2.2.8.3.2.8.4.2.8.5.2.8.6.2.8.7.2.8.8.采暖季节开始前,应检查锅炉、采暖设备和当地采暖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所有产热设备、装置均应登记造册。
温度超过1000C的供热管道、仪器,应距建筑物可燃物体10厘米。
载热体超过1000C的管道穿过可燃结构时,应加隔热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间隙,应不小于100毫米。
生产厂房和辅助厂房的采暖系统,应符合建筑标准与规程“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标准的规范”的要求。
安装、使用电加热和当地供暖设备,应经消防部门书面同意,单位领导批准,并指定执行责任人。
禁止安装不符合“电气装置安装规范”的临时电线和非标准保险,使用自己制作的电加热装置。
禁止在无人监督看守的情况下使用无自动断电装置的电加热器。
下班后(工作结束后),取暖炉要停烧,电加热装置应断电。
炉具改烧煤气或使用煤气设备,应遵守“煤气设备安全规范”的要求。
家用液体燃料取暖装置只能用在产品说明规定的场2.8.9.2.8.10.2.8.11.2.8.12.2.8.13.2.8.14.2.8.15.所、房间,且必须按产品说明书完成安全措施,按国家标准通过消防安全方面专门试验。
禁止使用与建筑物可燃结构无防火耐火隔离层的锅炉、炉具和其他取暖设备。
液体燃料锅炉房内,应在每个喷油嘴旁放一个消防沙池。燃料管道上至少安装两个阀门,靠近燃烧室端和燃料容器端各1个。
空气加热器和取暖装置的放置,应方便人可靠近检查和清洁。
可燃材料、设备、电缆离炉具应不小于0.7米,距火口则应不小于1.25米。
锅炉房内可安装封闭式消耗燃料箱,但容积不超过1立方米,嵌入式锅炉房 – 容积不超过5立方米。
锅炉房禁止其他无关作业,锅炉内燃烧管道不得渗油漏气。发现渗漏应立即修理。禁止给已熄火的喷油嘴和燃气油嘴给油给气。燃烧室工况自动监控仪故障时禁止燃烧锅炉。锅炉装置预吹管前禁止点火。
禁止在锅炉上和蒸汽管道上烘干可燃材料。禁止用可燃材料封堵热取暖器的百叶窗风口。
安装临时金属炉时,应遵守下列消防安全要求: – 金属炉脚高度应不低于0.2米 2.8.16.2.8.17.2.8.18.2.8.19.2.8.20.– 金属炉下的可燃地板用一层砖隔热,或用12毫米厚的阻燃材料,上面饰一层白铁皮。
– 金属炉的安装位置,距建筑物防燃烧木结构不小于1米,距防燃烧结构不小于0.7米。
– 安装无脚金属炉及临时砖炉,应在木地板上砌4层砖(其中一层可留空隙)作炉基。
在可燃天花板下或可燃壁板平行敷设供热金属管道,管道离可燃墙、板应不小于0.7米,如无隔热层,管道表面温度应不超过900C。
取暖炉火口前面的木地板上,应钉50X70厘米的金属板。
禁止在建筑物周围顷倒未燃尽的炉灰,炉渣和煤块。炉灰炉渣池距建筑物应不小于15米。
燃料应保管在距可燃建筑结构8米外的专用保管场所或场地。
使用炉具取暖,禁止:
— 禁止将燃料直接堆放在炉具火口前; — 禁止用汽油、柴油、煤油及其他易燃液生火; — 禁止在火炉上烘干木材,衣物 — 及其他可燃物品和材料; — 禁止烧煤、焦炭、瓦斯取暖;
— 禁止使用长度超过炉具燃料室的木材,禁止使用无2.8.21.2.8.22.2.8.23.2.8.24.2.8.25.2.8.26.炉门的炉具。
安装水暖气暖设备,管道和加热装置距建筑物可燃结构应不小于10厘米。
发现采暖装置故障,温度超高,温度调节装置失灵等,应立即关闭并通知使用负责人。
使用电炉取暖时,禁止: — 不断电禁止移动电炉;
— 电炉不得接入非专用插座和开关;
— 禁止在取暖机上烘衣服、木材、抹布等物品; — 禁止将电炉放在易燃易爆场所;
— 禁止使用未按国家标准进行消防安全试验的电炉。
在房间内保管存放可燃材料、物品,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其落在取暖器上。
应按电气设备安装要求,将电热器接入独立电网。给电加热装置送电应同时打开通风装置。
使用电热器装置时,不得:
—不得在电热装置上烘衣服及其他易燃材料; —不得在使用电热装置的房间内存放可燃材料和物质;
—不得接通电热装置而无人看管;
—无气温监测装置,进风管无10X10毫米网眼的金属罩,不得使用电热装置。2.8.27.2.8.28.2.8.29.2.8.30.2.8.30.1.2.8.30.2热发生器的燃料容器,容积应不大于200升,且应置于室外,离可燃液体应不小于12米,离易燃材料应不小于20米。
给热发生器添加燃烧,应经过金属管道,管道上应安装断开阀。
盛燃料的容器底下,应安装集油器收集可能溢出的液体燃料,同时应采取防雷电防静电措施。
热发生器所在的房间,可安装密封的消耗燃料箱,但其容积不应大于100升,距热发生器侧壁不小于2米。
禁止将燃料箱安装在热发生器喷油嘴对面。消耗燃料箱应通过直径50毫米的管子连通大气。
启动、使用、停止必须遵守下列各项措施:
— 启动前,应检查供热设备的燃料箱、水箱;必要时,应加水加油;
— 通电前,用空气吹燃烧室; — 确认电嘴的电极产生电火花; — 调节进气;
— 调节燃烧过程,使火焰清洁明亮。
安装、使用气体燃料发热装置,适应遵守以下要求:
给发热装置供气,管道压力应为0.05公斤/平方厘米。独立的发热装置房的压力6公斤/平方厘米的气体。调.2.8.30.3.2.8.30.4.2.8.30.5.2.8.31.2.8.32.2.8.33.节装置,可与燃气发热电装置安装在同一室内,或安装在相邻房间内,通过敞开的与房同高的孔洞相连。同时,保证该房间每小时3次换气。一间房屋内只能安装一台气体调节装置,且只保证一间房屋的供气。
燃气管道不应阻碍房屋的入口。燃气锅炉和发热装置应装备有工厂合格证的标准喷气嘴。
安装了发热装置的房屋,每天应换气3次。
固体燃料锅炉的烟囱,应装配灭火花器,每月至少除烟灰3次。
可燃房顶建筑物的烟囱,应安装网眼不超过5毫米的金属网作火花罩。
金属烟囱管通过窗户,应使用白铁做成3倍烟囱直径的管保护窗户。
炉壁通过带阁楼房屋烟道和管子的炉子,应该刷白(本句原文似有误—译者注)。
取暖季节开始前及取暖季节中间,炉子和烟道除烟灰的次数应不少于:
— 取暖炉每2月不少于1次;
— 厨房做饭炉、开水炉每月不少于1次; — 长时间燃烧专用炉每1个月不少于2次。
2.9.通风和防烟装置的保养
2.9.1.使用通风系统时,对其技术状况、完好程度、遵守防火要求的责任,由企业、项目设施的命令作出规定。
2.9.2.工作指南应规定通风系统、设备的使用和消防工作制度,规定消防安全措施,预检维护时间(通风机、空气管道、过滤器、耐火阀门等检修,维护),发生火灾、意外事故等情况下维护人员的行动等。
2.9.3.2.9.4.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断开通风装置。
通风系统与自动火灾警报系统,灭火系统连锁装置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9.5.使用通风系统时,必须密切注视洁净空气进口处应无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蒸汽、烟雾、火星及明火。
2.9.6.可能析出易燃液和可燃液、蒸汽和气体的生产厂房,通风系统的构造和设备应避免发生火花。
2.9.7.安装在易燃易爆生产厂房的通风系统金属输气管应该接地。
2.9.8.油气配气站应装备自然抽排气装置,使用带电介质的竖风道将房屋的上部和下部的空气排出。
2.9.9.实验室装备带机械搅动的进排气装置,必要时,再安装局部抽排气装置。2.9.10.2.9.11.2.9.12.2.9.13.2.9.14.2.9.15.2.9.16.2.9.17.石油泵汲站安装公共进排气通风装置,将室内有毒有害气体抽出。
从事特别有毒有害物作业的厂房,应安装独立的通风装置,不与其他房屋的通风装置相连。
多个易爆厂房不得使用公共风管(导气装置)。
通风装置工作时,禁止: — 禁止用通风道作烟道;
— 禁止将燃气取暖装置与通风道连通; — 禁止断开或取下耐火装置;
— 禁止燃烧积在气道、气罩中的油污和其他可燃物。
装有防烟设备的设施,至少每周一次检查自动装置电源盘上的锁和铅封。
为保持防烟系统良好工作状态,必须:
— 定期清洁通风孔板,阀门、执行机构、可熔闩上的污垢和灰尘,冬季则即使去掉百叶风挡上的结冰; — 不得损坏气道和保护、不得损坏手动开关及从地面排烟孔。
消防系统和排烟系统应按计划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状态。
防烟系统装置手动控制台应备使用操作细则。
2.10.实验室和控制器材、自动装置的维护保养 2.10.1.2.10.2.2.10.3.2.10.4.2.10.5.2.10.6.2.10.7.2.10.8.2.10.9.2.10.10.2.10.11.2.10.12.实验室的建设安装应符合建筑定额标准与规程的要求。
每个实验室均应悬挂标牌,写上房号及防火安全责任人的姓名。
每天开实验室门的人员,必须在工作日开始前确认,实验室空气新鲜,不会危险气体。
实验室的气体管道和设备,应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实验室的气体管网,除工作点的阀门外,还应在室外管道上安装截止阀。
一旦发现漏气,应立即关闭总阀门,实验室通风换气。
不得使用明火试验管道和仪器是否漏气。正确方法是在怀疑漏气部位涂肥皂水或使用气体分析仪检查。
进行气体分析时,实验室必须有两人。禁止一人单独在实验室工作。
析出易燃和可燃液体、蒸汽和气体的工作,必须在抽排气柜进行,且必须打开通风装置。
所有实验室的进气排气通风装置,必须在实验室工作前就打开,工作结束后才关闭。
抽排气柜内使用的灯具应是防爆型的。灯具的电线,应符合B-1类防爆场所电线要求,且能抗化学作用。
对易燃易爆物进行分析用的工作台、抽排气柜、应饰阻燃材料做的面层并有凸缘,使溢出的可燃易燃液不流到外面。
2.10.13.一旦易燃液溢出或可燃气体泄漏,应立即熄灭所有燃烧喷嘴,清除溢出的液体。
2.10.14.分析前需加热的石油、易燃液体,应先行脱水,以免2.10.15.2.10.16.2.10.17.2.10.18.2.10.19.2.10.20.2.10.21.2.10.22.试验时起泡溅出。
在试验室加热和煮沸易燃液体,只能在封闭式水罐或电炉,且必须使用回流冷却器。
加热或蒸发油产品时,不得在工作台存放,分倒油产品,也不得往分析仪器内添加热品。
加热、蒸发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一直在场观察监视。
若突然停水,不能向冷却装置加水,应立即熄灭加热喷嘴,立即断电。
在实验室存放保管易燃可燃液,必须严格按品种分开存放。相互化学作用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的易燃可燃液,不得存放在一起。
实验室只允许保管存放一昼夜工作所需的量。易燃可燃液备量只能存放在专用保管库。
禁止将液态空气和液态氧同可燃物存放于一室。液态空气、液态氧和其他气体必须装入专用容器送到实验室,放置在不会损坏容器造成泄漏的安全地方。
装压缩可燃气和液化可燃气的气瓶,必须保管在试验室外的金属柜内。
2.10.23.2.10.24.2.10.25.实验室内只能用惰性气体瓶。气瓶应安装在专用架上,加装安全罩。实验室内禁止修理压缩气液化气气瓶的阀门。
2.10.26.使用电气设备,产生火花设备或其他火源的房间内,2.10.27.2.10.28.2.10.29.2.10.30.禁止对液化和压缩气、液态氧,可燃气体进行工作(分析处理)。
每作业班组必须仔细检查气瓶气管的阀门。
洗器皿用的(化学)物质,应放在专用容器中并加盖。实验室内禁止:
— 禁止用汽油、煤油及其他可燃物擦洗、清洁地板、家俱等;
— 禁止敞开放置浸透了易燃物的擦洗用品(如毛巾、抹布)。一班(一个工作日)以上; — 禁止在取暖设备上烘烤任何物品; — 禁止在蒸汽采暖管上处理石油产品;
— 对溢出的油品必须及时收拾干净,不能弃之不管; — 禁止用喷火枪烧溢出的油品。
实验室工作结束后,防火安全责任人或其委托的责任人,必须:
— 关闭气阀、水阀并关闭通实验室的气体管道总阀; — 断开喷火嘴,电加热装具,熄火火源; — 关灯、关闭通风装置。2.10.31.必须根据标准为所有实验室装备灭火器材(附录1)。
2.10.32.监控和自动化装置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如下规范规2.10.33.2.10.34.2.10.35.2.10.36.2.10.37.2.10.38.2.10.39.程的要求:“油气工业企业监控和自动化装置设计的消防技术条件”,“用户电气设备技术操作规程”,“用户电气设备操作中的安全技术规程”,“电气设备安装规程”。
生产设备应装备消防参数(温度、压力、液位、气化度等)监控、自动保护和调节系统。
自动装置的调节机构(阀门、闸阀等)应配开关程度当地显示器和遥控显示器,同时应有手动控制。
自动控制和调节仪器设备并安装在单独的房间,与生产厂房分离。
在爆炸危险的室内和室外爆炸危险装置上使用带电路的自动装置,但装置应满足“爆炸危险电气设备和矿山设备制造标准”和“电气设备安装规程”的要求,且有相应易爆混合液种类防爆连锁装置。
自动装置配电盘应为柜式,符合消防安全等级。配电盘柜必须上锁,钥匙由自动装置操作人员保管,同时存放一把在调度室。
所有自动监控和调节装置需经值班长批准方可检查、试验。检查试验时应遵守防火安全规程,避免产生火花。
自动监控、保护、控制和调节仪器仪表,报警装置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2.10.40.发现自动监控,调节系统和信号系统故障,应立即启动备用仪器仪表或改为手动。有故障的仪器立即更换。
2.10.41.自动监控和调节仪器仪表进行小修,应先关闭连接管线上的截止阀,卸压后与工艺设备断开。
2.10.42.在有易燃易爆危险的室内修理自动仪器仪表,只能采2.10.43.2.10.44.2.10.45.3.1.3.2.用冷方法,禁止用火和高温。
距含易爆介质的房舍或析出易爆蒸汽和气体的场所不小于15米的监控室内,应注入洁净空气。
试验室设备的布置,应不影响阻碍人员疏散。设备之间通道的最小容许宽度为1米。
试验室内台、架、柜的工作表面(处理易燃易爆液用)应有阻燃材料饰面及高度不小于10毫米的凸缘,以防止易燃液流出。
3.对工艺过程、仪器设备的要求
工艺设备和工艺过程在规定工作制度下应防火防爆。设备和设备安装地不应有发热燃烧。
设计方案中和使用工程中,应规定出现险情和事故情况下的安全措施(自动断电,连锁等),限制火源,范围,减少火灾后果。
以现行建筑定额标准与规程、消防安全规程、电气设备安装规程,国家标准及其他标准化文件为基础,在设计中明确规定生产设施,车间、厂房、设备、装置、仓库的火灾和爆炸危险等级。若设计发生变化或补充(见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建设标准与规程A-
2、2-1-96),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文件修改,火灾危险和爆炸危险等级可变更。
火灾和爆炸危险设施(厂房、车间、仓库等)入口处应张贴警示标志,写明其危险等级。
3.3.根据火灾和爆炸危险等级,选用防火和信号报警系统的设备和器材。应根据本规程附录1,现行建筑定额标准和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电气装置安装规程等进行计算。必要时,制定各项目设施的消防计划(国家标准28130-89)。
3.4.应对设备维护人员和工艺过程操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所用设备的易燃易爆危险,了解工艺过程及所用材料、物品的易燃易爆危险。
生产、工艺过程中禁止使用其火灾、爆炸危险参数不明的材料和物质。
3.5.其中有分离出易燃蒸汽、易燃气体的物质的工艺设备、仪器、管道,应当密封。
3.6.规定有压力、温度、气体浓度、电压等要求的设备和装置,不能带故障工作,也不能在断开防火防爆,监测仪表的情况下工作。
所有违反工艺规程标准和参数的情况,均应记入当班日志,领导和负责人应仔细检查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再度发生。
3.7.室内设备工作时,其表面温度不应比环境温度超出450C,室外装置则不得比环境温度超出600C。
3.8.管道表面高温可能引起材料、气体的燃烧和爆炸,应使用阻燃材料隔热,将管道表面温度降至安全值。
3.9.禁止修理带压管道。禁止对正在工作的泵、空压机、闸阀、法兰盘连接处添加填料或加固密封。进行此类作业,必须先卸压,将系统内压力降至大气压力,使有害气体含量不超标。
解除密封进行修理后,投入使用前必须试压。试压必须遵守现行安全规程。按生产规程或计划规定的方法和压力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记入实验报告。
3.10.设备、装置和管道,接收石油和油产品前应使用惰性气体或水蒸气吹洗干净。
3.11.调节设备、装置的温度和压力,应慢而平稳,按设备和装置的操作规程和出厂技术资料操作。
3.12.设备、装置、仪器工作过程中,禁止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工具开启、关闭闸阀,调节阀等附件。
3.13.发现管道连接设备装置漏气,应立即停止使用,采取措施消缺。
3.14.在火灾和爆炸危险设施中,应根据部门细则和工艺规程监测空气介质中的有害气体含量。3.15.使用、保管分离可燃气体和蒸汽的物质的厂房和仓库,应装自动气体分析仪对其空气介质进行监测。
若无系列生产的气体分析仪,可定期进行试验室分析,使用移动仪表进行监测。
3.16.有火灾危险的厂房和可能有火灾、爆炸的设备上,应根据国家标准“信号颜色和安全标志”做好禁用明火标志,小心易燃易爆物标志。
单位在管部门应向所属人员介绍各种标志的含义。
3.17.压力设备上的安全阀、盖、孔,应保持良好状态。保险阀应有材质和厚度均严格符合计算数据的标准膜。禁止使用无标准膜的设备。隔膜阀和翻板阀应能保证将排出物导入安全方向,或通过排出管排入大气层。
应根据使用细则对保险阀进行外观检查和破裂检查。禁止使用有缺陷的、断开或未调好保险阀的、无从室内住外排气管的、排气管带闸阀的容器和设备。
3.18.用于紧急情况下和发生火灾时从容器设备卸液化气,易燃液,可燃和有害液的容器,应完好无渗漏。紧急卸液管道上应有识别标记,可无障碍通达卸液管道。
3.19.禁止使用液封故障、阻火器有毛病的容器盛热气热液。阻火器和液封应装在便于检查和修理的地方。
3.20.因工艺条件无法避免使用敞开容器盛易燃和可燃液的厂房内必须: — 明确规定各工位同时需用的可燃液最低量,且不得超量;
— 工作时必须打开进气排气式通风装置,使用当地抽排气装置收集排出分离出的有害蒸汽; — 确保有可能从容器中放出易燃可燃液; — 使用火灾危险小的液体。
3.21.零件、部件的清洁和脱脂,应使用不燃液,膏、乳剂,超声装置及其他无火灾危险装置。
特殊情况下,若不燃液剂不能保证清洗洁度而必须使用易燃液清洁时,应采取可靠防火措施,对清洁过程密切监视。
3.22.使用易燃液可燃液设备,使用、保管油漆材料的场所,对零件部件清洗和脱脂的场所,不得进行需动火或起火花的作业(如电焊气焊、切割磨削等)。
3.23.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必须密切注视作业磨擦温度,防止因冲击火花或温度升高起火花。温度不应超过规定值。同时,应及时给摩擦部分加滑油。
— 应避免机械的运动部分撞击机器设备的不动部分产生火花;
— 开启关闭机器设备的盖和现场修理时避免碰撞产生火花;
— 避免其他硬物掉落在机器设备上摩擦产生火花。机器设备在工作运转中出现不正常噪音,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原因,予以排除。
在А、Б级危险厂房,禁止进行长时间摩擦作业(如磨、削、钻作业)。
3.24.А、Б级爆炸危险厂房中的推车、运输车、移动梯等,其轮子上应安装软金属或橡胶圈,避免撞击摩擦。
4.对消防设备、灭火器材、通信及报警信号装置保养和使用的要求
4.1.基层灭火器材
4.1.1.各具体项目设施的灭火器材的型号和数量,由设计方案根据本规程附录1的要求和防火要求作出规定。项目设施使用过程中,企业可与当地国家消防机构协商进行补充。
若无设计文件,根据企业领导批准,当地国家消防机构同意的器材清单增加配套。
选择灭火器材时,应考虑灭火器的灭火特点,看其是否会对企业的设备、材料、物品造成损坏。
4.1.2.灭火器,灭火装置和火警装置的配置,根据劳动安全国家标准“保护项目设施的消防器材”的要求。
灭火器应放置在房屋进口(或出口)处的消防器材架(柜)上及可能产生火源的作业点上。灭火器材不能放在紧急疏散通道上。
灭火器与可能的火源间的距离,公共建筑和设施内不得超过20米,A、Б、B级(可燃气体液体)场所不超过30米;B、Г、级场所——不超过40米,A级场所不超过70米。
灭火器的放置位置与指示图标一致。图标应在距地面2-2.5米高(室内外均如此)醒目处。
灭火器的使用和维护,按生产厂家的说明进行。装备自动固定灭火装置的厂房和房屋,配计算数量50%的灭火器。
4.1.3.4.1.4.严禁将消防设备和器材用于生活、生产和其他方面。各项目设施应悬挂消防器材清单及保管人员名单。交接班时,应在日志上注明消防器材是否齐全,状况是否良好。
消防器材使用操作指南应置于易见到拿到的地方。
4.1.5.灭火器的强度试验和充装,由专业单位根据生产厂家说明书进行。
4.1.6.灭火器在起火源附近使用。扑灭固体和气状物火焰,灭火器正对火点。灭液体火焰,从旁边移向中心,逐步覆盖燃烧表面。
4.2.固定灭火装置
4.2.1.油气开采工业企业设施根据设计。建筑标准与规程、本规程附录2装备成套固定灭火装置。根据订货方,设计单位和消防监督部门的规定,附件2所列可增加。
4.2.2.安装了自动灭火装置的单位,应将此情况通报所属全体人员,并向其讲清工作原理和安全技术规程。
4.2.3.应从技术人员中指定专人负责固定(自动和非自动)灭火装置的维护管理,保持其良好状态。指定工人小组参加专门培训,负责昼夜轮班维护。负责灭火装置技术状态的人员,应系统地(每周不少于1次)检查灭火装置的状态,检查值班日志填写是否正确,维护小组人员是否知道自己的职责。
4.2.4.值班时,维护小组应检查灭火材料储备情况,增压管道和供给网的压力值,截止阀位置是否正确,喷嘴和喷水器、自动和遥控启动装置及配水管道传感器的状况。检查日期和结果应记入专门日志。
气体灭火装置,每3个月应检查一次。气瓶泄漏的,应立即更换。
自动灭火装置增压系统应每月检查。一昼夜压力应不降低0.02兆帕(0.2千公斤力/平方厘米)。容许的泄漏,应及时补偿。
4.2.5.自动灭火系统应每年彻底检查一次。结果记入检查登记簿。
4.2.6.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液压试验,检查灭火装置、管道的强度和密封,同时进行内外清洗。4.2.7.4.2.8.4.2.9.4.2.10.4.2.11.4.2.12.4.3.1.任命的灭火器材负责人和消防保卫工作人员一起对器材进行检查和试验。检查、试验结果写成记录文件。
冬季到来前检查灭火装置,应特别注意装置防冻的取暖装置和隔热保温。
安装了自动灭火装置的项目设施中,应特别注意灭火装喷嘴至注液液位或堆放物上层间的距离。
消防管道上的截止阀应安装在便于靠近的地方。每个截止阀都应有明显的标记,注明其所服务的设施。夜间,每个控制点都应配照明。
泡沫灭火装置的泡沫发生器,每半年必须检查一次。泡沫发生器的使用、保管条件和质量检查,见“泡沫发生器使用、运输、保管及质量检查细则。”
泡沫发生器容器的维护和修理时必须遵守的防火安全措施,与修理油罐及油品容器时相同。
自动灭火和火警系统的使用操作,应遵守“自动灭火装置的技术保养规程”和“灭火装置、警卫—火警信号装置规范化技术维护的组织和实施细则”。
4.3.移动灭火装置
移动灭火装置的型号、数量,由设计决定。若无设计文件,由企业领导征得当地消防监督部门同意,根据附录1(表3)和制造(供应)厂商的文件确定。4.3.2.移动灭火装置、器材的数量,以1次火灾所需灭火器材的最大消耗量为依据计算确定。
各设施移动灭火装置的配备根据附录3所列标准。产生泡沫,用泡沫灭火的装置,属于泡沫灭火装置器材—有泡沫混合器、空气泡沫枪、高倍泡沫产生器、起泡剂等。
确定灭火装置的需要量,应考虑设施位置,该处基础设施状况,一定时间内可能蔓延到该设施的起火部件的距离。
4.3.3.附录3未列设施的需要量,由该设施所在企业的领导会同当地消防监督机构研究确定。
4.3.4.单位消防部门拟制并与生产部门、国家消防监督部门代表商定“消防器材装备单”,列出消防车、消防泵、消防服、消防工具、器材等。同时,装备单中还应按各种工具器材的名称、型号、规格列出备用数量。
4.3.5.起泡剂的数量,根据“油罐中石油和石油产品灭火指南”,消防器材生产厂的使用细则和灭火方法确定。
4.3.6.移动灭火器材(消防车,消防泵等)和灭火设备应保持良好,时刻处于使用状态。应有带取暖设施的消防车库。
4.3.7.泡沫混合器、空气泡沫枪、高倍泡沫发生器等泡沫灭火装置,每月至少检查一次。除整体检查外,还应检查一些重点部位,清洁机器,对磨擦部位上润滑油,并将检查结果记入日志。
4.4.消防通信和消防报警器材
4.4.1.油、气工业企业应按“油、气开采企业建设设计消防条件”和其他现行标准、规范装备电话通信,电子消防报警装置,无线通信设备。
4.4.2.每个电话机旁均应悬挂标牌,写明如何发火警信号,如何呼叫消防队。有故障的电话,应作标记,“本电话机坏,不能用”,以免误事。
4.4.3.应保持自动灭火装置的良好状态,及时采取维护保养措施。使用保证期已过的,应大修或更换。
4.4.4.火灾通报系统应能:
— 同时向在危险区内的全体人员通报;
— 考虑建筑物内人群的特点(是否能独立疏散,是否清楚疏散路线,人群的身体状况,民族等);
— 火灾通报系统应在疏散的全过程中发生作用; — 若需从毗邻区疏散,应分区进行; — 同一建筑各层人员均疏散。
5.油井气井的建设
5.1.总要求
5.1.1.油、气井建设的各个阶段,均应遵守“油气工业企业安全规程”(阿拉木图市,1994年),“统一技术规程”(阿克纠宾斯克市,1995年)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其他现行技术标准化文件。
5.1.2.设计文件中应包含符合消防安全规范和本规程的防火消防措施。
5.1.3.油、气井钻探、试验、大修的地面设备、防喷设备、监测站、生产厂房和住房、仓库、道路、直升机起降场等的位置,应考虑各具体地区主要的风向。
5.1.4.设备装置安装地域,应是无地面和地下管网、电缆、林木、草场、的空旷地段。
交通工具、消防机械地面设施周围应平坦、场地宽度应为10-12米。
油、气田区平面图布图,应考虑井口和地面设施能排水排液至专门的水池油池。
5.1.5.设施的掩蔽有不燃材料。其他情况下,结构采用防火型。
5.1.6.燃料容器和装置离地面房舍、管道、设备至少20米。
燃料容器应装备泵、液面仪和警示牌。
燃料容器装置所在地应修路,根据燃滑油料容器筑固堤。
5.1.7.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系统的管道,除安装阀门和连接仪器仪表处外,不得使用法兰盘连接和接头连接。
5.1.8.泵送可燃物的泵和空气压缩机的进管和压出管上应安5.1.9.5.1.10.5.1.11.5.1.12.5.1.13.5.1.14.装截止阀,截断阀和保险阀。
截断闸阀的安装位置,距动力装置(泵)或基础不得小于5米。
若发现燃滑油料和石油品泄漏,密封不良,应立即处理修复,渗漏处擦洗干净。
禁止在易燃易爆设施内保管储藏燃滑油料和易燃物质。
灭火装置应放置在火灾危险场所附近(动力装置和泵、燃料容器、电站、井口等。)
内燃机排气管排出口距井口应不小于15米,距机器设备掩蔽体壁(基础)不小于5米,距房顶(棚)上部应不小于1.5米。
排气管不能敷设在发动机下,机器设备基础和地板下面。
排气管穿过墙壁、顶棚时,孔洞不应小于排气管直径2倍。穿管后,孔隙用绝缘隔热材料和不燃材料填堵。
排气管道应安装灭火花装置。
寒冷季节,设备和管道应防冻,但不得使用明火加热。易燃易爆场所,机器设备下面,危险气体场所,保存燃滑油料,可燃物和化学试剂,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场所,禁止动用明火,禁止吸烟。
应在安全区设配备专门设备的吸烟室。5.1.15.5.1.16.5.1.17.5.2.1.5.2.2.5.2.3.进行动火作业、危险气体作业和电焊,应遵守现行部门规定细则。
有害气体过量,有燃滑油料和石油、石油产品污迹的场所,禁止进行上述作业。
动力设备、钻探和采油设备,掩蔽,井口及项目设施区域应保持防火安全,经常清理油污,燃滑油料和石油,石油产品溢出油迹。
全体人员应明确各自职责,一旦出现火灾危险,油、气井冒油、气,井喷,燃烧威胁,应严格按消除事故计划行动。
5.2.钻井
井的钻探、固定、试验的设备和工艺应最大限度避免地层矿层流体、涌出失控。
出现冒油冒气和紧急作业时,地面设备和连接管线应紧封,冒出的矿层流体、引至远离油气井的安全距离,确保消除冒油冒气作业不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
开钻时,企业验收委员会应检查设备防火防爆安全,检查消防设备是否齐全,有无紧急照明,消防人员是否配齐。检查结果应记入验收报告。
钻探过程中,钻井队长班长和当班人员应检查消防情况,确保消防器材处于戒备状态。交接班时要交接、记录消防设备情况。
5.2.4.使用以碳氢化合物为基础的钻液钻井,应采取补充措施防火防爆,监测空气介质中的有害气体含量。有害气体含量标准在专门细则和作业计划中作出规定。
以碳氢化合物为基础的溶液的自燃温度应为摄氏50度,高于井口和配制溶液时予期最高温度。
5.2.5.发现作业区有害物和易燃易爆物超过最大容许浓度,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工艺过程,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和值班长,确定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有害气体过量的区域范围,人员立即启用个人防护器材,检查消防器具,根据消除事故计划和当时具体情况采取行动。
5.2.6.钻井作业、试验结束,消除冒气冒油、井喷和事故后,必须对井塔井架,钻探设备进行清洁除油污,撤走多余设备和材料,保证通往井场的道路畅能无阻。
5.2.7.进行水泥灌浆、修建石油池、酸池、进行勘测和消除事故作业用的专门机械设备,应在排气管上安装灭火装置。
6.油井气井的开采 6.1.油的开发
6.1.1.油井气井的开发,试验作业,应按建井设计方案进行。设计方案中应有特别章节制定井试验的工艺,技术方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