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4科学测量教案
1.4、科学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正确使用刻度尺上的刻度
2、和测量范围;学会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的测量结果。
3、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4、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熟悉量筒和量筒上的刻度,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5、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记法。教学过程:
引入:怎么测一个不规则石头的体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直尺,三角板,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使用
1.通过关于测量的小故事引出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同类标准量比较的过程,并举实例让学生直觉的判断长短,大小和远近,感受一下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
2.引导学生说出各种长度测量方法,如用伸开的双手去量,用脚步去量,让学生知道测量长度也是一个比较的过程,使学生对长度的测量有一个初
练习
第二篇:科学《测量水温》教案
科学《测量水温》教案
第一部分:聚焦问题
.活动:观察桌子上的水有什么不同?
2.介绍(ppt图片):不同温度的水有不同的作用。
3.根据介绍,请你们选择,几号杯的水适合做哪些事情?
4.提问:大家的选择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怎样解决呢?
第二部分:探究新知:学习使用温度计
一、选择温度计
(出示三种温度计图片)谈话:这里有几种温度计,那么你会选哪一种呢?
讲解:一般说来,水的温度在0—100摄氏度,所以要选择测量范围大于0—100摄氏度的实验室温度计。
二、学习使用温度计
.提问: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呢?
学生发言
提示:上学期学习过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是怎样做的?
总结:温度计的结构和方法
2.测量水温和测量气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
总结:相同点:①检查温度计②等液柱平稳了再读数③视线要与刻度相平
不同点:①温度计液泡完全浸没在水中②不能碰杯壁杯底③在水中读数
3.提问: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4.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示范测量水的温度。
测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老师针对一点错误进行讲解,再一次规范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强调一下双手紧握温度计上端,双肘支撑在桌面上稳当)
5.小组分工
提示:有四杯水要测量,还要记录水温,怎样分工?
(预设:有学生提出,水温已经变了,可以回答:可以根据测量时的水温重新推测。)
6.学生实验
①领温度计(每组安排了一个坏的温度计,作为检测)
②分组开始测量
③进行判断,哪杯水适合做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评价学生的表现。
学生汇报
7.提问:为什么这一次大家的测量结果如此一致?
第三部分:拓展认识
Ppt介绍恒温热奶器,55度杯、恒温泡脚盆等与水温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鼓励学生发明一个能够提示温度的恒温水杯。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测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作记录。
2.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算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二、教学准备:
两个外观一样,内放一些小物体,使质量略有不同的纸盒;方格纸若干张、量杯、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冷水、热水、直尺、树叶、水杯等。
三、教学过程:
1.探究“只凭我们的感觉是否可靠”。
(1)学生仔细观察P66左上的一幅图,说说图上的两条线直吗?
(2)学生用尺子测量。
(3)学生谈感受。使用测量工具认识物体比只凭感官准确可靠。
2.测量树叶的长和宽。
(1)出示两片形状不同,大小接近的叶子,提出问题:怎么知道谁大谁小?
(2)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长和宽。
(3)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面积。将叶子放在有方格的纸上,数一数这片叶子占了几格,不满一格算半格。
3.测量容积。
(1)教师出示两个杯子,一粗一细,粗杯中水位底,细杯中水位高,请学生猜一猜哪杯水多。
(2)认识量杯和量筒。
(3)指导学生使用量杯。
(4)测量自己的杯子能装多少水。
4.测量质量。
(1)认识各种测质量的工具,了解质量单位及换数率。
(2)学习使用小天平。
A.调整小天平,使它平衡。
B.测量物价的质量。
(3)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
5.测量温度。
(1)认识各种温度计。
(2)测量冷水、热水、温水的温度。
6.测量时间。
(1)认识秒表的使用方法。
(2)利用秒表测量100米的短跑时间。
(3)用秒表测量一楼到四楼的时间。
7.认识各种测量仪器。
略
第四篇: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4
第三章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人体主要测量点及其定位; 2.了解身体形态测量的基本术语; 3.掌握身体形态测量注意的基本事项。
重点难点:
1.人体主要测量点;
2.身体形态测量注意的基本事项。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第三章 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
身体形态,是指身体的概观性特征,包括器官的外形结构、体格、体型和姿势。形态测量,包括观察与计量两个过程,属于前者的有姿势的观测,属于后者的有身高、体重和胸围等指标的测量。身体形态测量是定量化研究人体外部特征的重要方法,测量获得的数据资料在许多专业领域中均有着非常广泛的实用价值,它同时也是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体质水平、营养状况和运动员选材必不可少的手段。
身体形态的测量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体格测量、体型测量、身体成分测量和身体姿势的测量等。
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概述
一、身体形态测量中常用的定位术语 在测量过程中,测试者对所测指标含义的理解及其部位的选择,均会直接影响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人体姿势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在阐述人体各部形态结构的关系时,都以标准的解剖姿势加以说明。
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脚并拢、足尖向前、两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相对、两下肢自然并拢。
(1)正中面与正中线:沿身体中线将身体分成左右对称两半的平面,称为正中面。人体被正中面平分为左右两半,这一平面的前线及后线的正中垂直地面的线,称为正中线。
(2)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做的与地面垂直的平面。(3)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做的与地面垂直的平面。(4)水平面:通过身体中部与地面平行的平面。(5)矢状轴: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前后方向)。(6)额状轴: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左右方向)。(7)垂直轴: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上下方向)。(8)上与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9)内侧与外侧:靠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10)前与后:靠近腹侧为前,靠近背侧为后。
(11)近端与远端:两肢靠近躯干的部分称为近端,远离躯干的部分称为远端。
二、体表划线
在测量工作中,对某些测点的描述和定位,还需要借助体表的人工划线,这也是测量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一)胸部体表划线 1.前胸壁
前正中线(胸骨中线):通过胸骨中央的垂直线,上端为胸骨柄上缘中央处,向下通过剑突的中央,并可通过脐部向下延伸。
锁骨中线(左、右):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与前正中线平行,为前胸壁最重要的一条直线,与乳头线相吻合。
胸骨旁线:是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一条垂线。2.侧胸壁
腋前线(左、右):通过腋窝前皱壁所作的垂线。
腋中线(左、右):躯干上通过腋窝前后壁连线中点向下所引的垂线。
腋后线(左、右):通过腋窝后皱壁所作的垂线。3.后胸壁
后正中线:通过脊柱棘突所作的垂线。
肩胛线:上肢自然下垂时,通过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线。
(二)腹部体表划线
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脐的水平线与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四个区。
三、人体主要测量点
形态测量的测量点大多根据骨性标志(骨的隆凸、结节、骨骺的边缘等)确定,另一些则根据皮肤皱褶、皮肤特殊结构和肌性标志确定。
头顶点:为头顶部正中矢状面上最高的一点。是测量身高或全头高的重要重要测点。
眉间点:面部两眉之间,长有眉毛处的骨性部位。测量头围时,眉间点是前头部的测点。
胸中点:接受人体的胸骨中部,位于左右第四胸肋关节连线的正中点,是测量胸前后径的测点。
指尖点:中指尖端最靠下的一点,是测量手长、上肢长、中指间距的测点。
四、身体形态测量注意事项
形态测量是用以研究人体形态、结构、体型及人体生长发育情况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从事体质研究及运动员选材工作必须具备的技能。熟练地掌握测量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测量中,尤其要注意测量点的定位、器材的操作、受试者的姿势及读数记录这几个主要环节。
(一)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1.测量仪器的精密度和灵敏度 2.测量的姿势与方法 3.测量的时间
(二)身体形态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 1.受试者须知
(1)除头部测量及坐高测量取坐姿外,其他测量一律取直立姿势,并注意保持耳眼水平位。(2)受试者男性着装为上身裸露、下着短裤、赤足;女性为上着背心、下着短裤、赤足。
(3)测试前受试者应排便排尿。2.测试者须知
(1)在未提出特殊测量要求时,测试者一般测量受试者的右侧肢体。
(2)测量仪器要保持清洁,测量前必须检验校正测量仪器。(3)掌握测量方法,熟悉测量点。
(4)测量仪器读数时,测试者的视线应垂直于测量仪器上的村度部分。
(5)测量长、宽、围度时,以cm为单位,皮脂厚度以mm为单位,体重以kg为单位。测量与记录一般取小数点后一位。
(6)测量中,应注意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降水量的测量教案
四年级科学降水量的测量教案
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降水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记录一个月的降水量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带有刻度尺的纸条,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比较: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成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前两次的降水,哪一次大一些?
2、提出问题:怎样知道每次降水的多少呢?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二、制作雨量器、出示气象站的雨量器。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水量来区分雨的等级。
提出:我们能不能制作一个雨量器呢?
2、阅读课文中制作雨量器的方法
3、分析讨论:
A、需要哪些材料?
B、为什么要用直筒透明杯子呢?(杯子口径大底小或小底大对测量降水量各会有什么影响?)
c、刻度单位以什么计算?
D、0刻度在什么位置?
4、分组制作雨量器
三、模拟测量降水量
、模拟测量降水量
A、用喷壶模拟降雨30秒。
B、观察降水量。(雨量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平放。(2)视线与水面保持平行,不能俯视或仰视。)
2、交流:
在测量降水量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3、阅读气象学家对降水量的分级。
4、分析:刚才模拟降水中下雨的等级是多少。
5、指导画降水量的柱状图。
四、课后练习,观测记录降水量、在下雨的天气里测量24小时的降水量。
2、记录每次的降水量并画出柱状图。
3、记录、统计一个月的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