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流动儿童

时间:2019-05-14 01:2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爱流动儿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爱流动儿童》。

第一篇:关爱流动儿童

共筑梦想——关爱流动少年儿童

每个城市,都有不同身份各种各样的人组成,他们的生活,组成了尘世中绚烂的色彩。可是在这绮丽的色彩中,总会有那一星点被人们忽略,被世人遗忘。他们便是那大大世界中的小小色彩,只可惜他们的生活,没有我们这么多彩多姿,而是处于流动的状态。行如流水,在这世界中流走,所到之处都可以是“家”,他们就是——流动儿童。

他们主要是随着父母的工作而到处流走的孩子,他们的年龄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甚至更幼小。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从农村到城市,目的是务工。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流动儿童”这个名词。

正处于生长中的孩子,所有的爱都来自于家庭和学校,只可惜因为父母的繁忙,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以至于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对流他们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父母的沟通难以实现。所以很多孩子都有封闭意识过强,行为拘谨,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的性格。所以我们要关注、帮助和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正能量,这次实践中正能量一直是主旋律。

着时间的推移,流动儿童的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着不断上升的流流动少年儿童的数量除了我们的努力之外,也需要政府的努力。由于没有当地户口,这些流动儿童的很多权利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这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希望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来保障流动少年儿童的基本权利。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不可以因为他们没有本地户口就歧视他们,种种的不平等会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加落寞。政府要给予这些流动少年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平等的生活,享受着一样的权利,共同生活在阳光下。

因为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普遍较低,居住和卫生条件较差,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不尽人意,孩子甚至连做作业必须的桌椅都不发拥有。这种种的环境,又怎能让他们学好呢?每天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还要遭受不公平的白眼,他们的心灵就在这一次次的嘲笑和一目目奇怪的眼神中,逐渐封闭。在内心里筑起厚厚的墙,把最真实的自己封闭起来,从而表现出的是冷漠、麻木,面对这样的他们我们需要用热情去感染他们,用言语去鼓励他们,用行动去告诉他们——你,不是一个人。我们和你同在。

让孩子们的欢笑充满世界,让每一抹色彩都绮丽缤纷。虽说每个人的力量的很渺小,但是许多许多渺小的力量汇聚起来就是足以扭转人心的力量。让这些力量组合起来,为了流动的而他们而努力吧。

陈钰

高一(12)班

第二篇:关于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意见

关于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

意 见

为切实从源头上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促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推动全街道上下切实关注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以优化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发展环境,促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动员社会支持,提高家长素质为着力点,通过“共享蓝天”支持行动、维权行动、关爱行动、宣传行动四大行动,切实推进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二、工作内容

(一)开展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档案。中小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结对帮扶、寄宿优先等制度,抓好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建设和管理,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开展关爱活动,营造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开展“代理家长”、“亲情电话”、“城乡少年手拉手”、组建“留守小队”等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

(三)教育指导留守儿童监护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区域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以“如何加强孩子的道德教育”、“如何关怀、爱护孩子”、“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内容,给留守流动儿童家长传授科学育人的方法

三、要求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李阁镇“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组组长,教办、妇联、卫生、司法、民政、团委等各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办公室设在教办,负责日常工作。各村也相应成立关爱留守流动儿童领导组,负责相关工作。

2、营造氛围。及时宣传报道留守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先进事迹,定期召开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经验交流会,宣传关爱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共同对留守儿童监护人和班主任进行培训,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水平。

3、加强督查。定期组织人员对关爱留守儿童情况进行督查,以保证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方案如期执行。年召开一至两次专题会议,听取各村、各部门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情况汇报,总结经验,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及流动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及流动儿童工作总结

浦城县临江中心小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就在全镇范围内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临江中心小学在校学生1139人,其中外来就读的138人,留守儿童有395人(其中双亲在外有202人、单亲在外有193人、特困有34人),户在人不在的适龄儿童在外就读的也有324人。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定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以齐贵明副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中心学校做到了每学期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家长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3、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机制。

4、有的“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学习偏差。学校号召班里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拉手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再就是每一位教师负责帮扶几名“留守儿童”,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引导“留守儿童”形成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得到了教育,使他们的学习、纪律、性格都有了改观,都有了进步。

5、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学校每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虽然我们在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目前我校留守儿童较多,且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之内仍会存在继续增多的趋势,所以我校考虑建立寄宿制学校,建成学生宿舍,以便于学校对分散寄宿在校外或亲戚家的留守儿童的集中管理;

2、在落实学校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中,由于受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的影响,学校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之处,有待于今后在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之,学校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关爱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与新任务,为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将不懈地努力着!阿

第四篇: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汇报

共享蓝天 快乐成长

——白银市白银区第二小学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汇报

白银市白银区第二小学始建于1956 年,是一所六年制学校,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建筑面积7147平方米。教学班24个,学生1566人,教师 76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36人,小教高级41 人,中教高级2人。

学校把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适合学校发展的文化作为办学方向,着眼于未来人才素质的提高,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育改革为动力,以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中心,以培养“学研型”教师队伍为途径,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狠抓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多年完成或超额完成区教育局《目标管理责任书》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中华经典诵读学校、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家长学校、甘肃省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学校、甘肃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甘肃省优秀体验教育实验基地、白银市五星级学校、白银市示范学校、白银市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白银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白银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白银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白银市教育质量管理年先进集体、白银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白银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白银市安全文明单位、白银区家长优秀学校、白银区平安学校等荣誉称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周边有三个市场),白银市白银区第二小学留守、流动儿童逐年增多。现有留守儿童82人,流动儿童398人。情感缺失,家教缺位,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成了困扰留守、流动儿童成长最突出的问题。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成为问题孩子,学校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视为“爱心活动,阳光工程”。健全的机制,定期的活动,心里的疏导,细致入微的关爱,儿童之家的成立,犹如涓涓暖流,滋润着这些特殊孩子的心田。走进白银区第二小学,你会欣喜地发现:留守、流动儿童同别的孩子一样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学校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也一步步走向规范化,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白银电视台“新闻视点”、“记者调查”两个栏目先后播报了我校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情况,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白银区关工委还将我们的做法以简报形式在全区各校宣传、推广。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省市相关部门领导的认可和称赞。2008年7月,我校被确定为“甘肃省留守儿童示范学校”。今年5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我校关爱留守儿童的事迹;5月3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报道了我校关爱留守儿童事迹;5月30日新华网甘肃新闻也做了报道;5月31日甘肃新闻、6月3日甘肃卫视《今日聚焦》相继播报了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事迹。我校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点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我校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一些成功做法总结如下,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我校把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列入学校重要工作日程和学校工作计划,制定了“一个也不能少”的工作原则,建立了管理制度、检查制度等。建立健全了对此项工作的考核办法,注重对工作过程的跟踪和评价,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成立了由校长、书记主管、少先大队辅导员主抓、各班主任落实、其它部门协助的领导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切实把学校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使每一个留守、流动儿童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二、明细情况,建立档案

每学年,我校都安排专人负责,深入到各街道、社区甚至学生家中,对新增学生中的留守、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等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并登记造册,做到“三知”,即:知道留守、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知道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知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建立留守、流动儿童档案和信息卡。

三、营造氛围,潜移默化

学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让墙壁说话,用画面育人。通过“留守心声”、“同在蓝天下”、“友爱、互助、进步”等主题板报,学习园地、班队活动、“红领巾广播”等方式引导全校师生“平等,友爱、互助、进步”;激励留守、流动儿童自学自理、自护自强,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立志长大成才回报社会。

四、细心呵护,快乐成长

我校每个班的班主任老师就是本班留守、流动儿童的代理妈妈。她们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交流谈心,随时把握其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快乐成长。班里特殊的留守、流动儿童由班主任老师结对帮扶,对这些孩子缺位的家庭教育和缺失的亲情体验进行弥补。截至目前,我校开展 “同在蓝天下”、“手拉手”结对帮扶等系列活动,省、市、区领导以及学校教师和留守流动儿童结成帮扶对子达34对。我校贾秀琴老师班里留守、流动的孩子比较多。贾老师重引导,重心育,重呵护。谁病了,谁缺少了学习用具,谁有了不开心的事,她都了如指掌,并想方设法为这些孩子排忧解难。她还自己掏钱为班里的留守儿童过生日,买生日蛋糕。家长们感激她,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贾妈妈”。李翠英老师多次为班上家境特殊的留守儿童买毛衫、学习用具等。原毕业班高婧同学,父母双方都在北京打工,多年不回,由奶奶监护。这孩子虽然吃穿无忧,但父母经常不在身边,亲情缺失,情感孤寂,常常因想爸爸妈妈而暗自落泪,学习也一度下滑。高佑莲老师得知这种情况后,急在眼前,爱在心头。在班级活动、学习等方面对高婧同学实行“优先”政策,即优先参与、优先辅导,优先鼓励。并多次上门家访,与高婧的奶奶促膝谈心,交流探讨培养高婧的好办法,并通过电话恳请高婧的父母多来电话,抽时间回家看看。通过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高婧同学脸上的笑容多了,心情愉快了,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学。如今,高婧偶尔还会抽空来看望高老师。她对同学说:“父母外出也有许多的无奈,我不再抱怨。高老师就像我的亲妈妈一样。我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关爱。”当然,在我校,像这样的老师还很多,她们把无私的关爱都给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孩子,让这些孩子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爱,家庭般的温暖。

五、传递爱心,共育新苗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省、市、区妇联多次对我校刘英杰等10名特殊留守儿童捐资捐物。我校还积极联系所在街道、社区,动员班主任老师发动全校学生和各位家长一起参与到此项关爱行动中来。学校少先大队部通过“我的童年,感谢有你”、“共享蓝天,健康成长”等主题活动,倡议全校学生、家长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一起来关爱这个特殊的群体。我校24位代理妈妈率先垂范,为班上的留守、流动儿童买书包,赠书本,并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交流谈心„„老师们的爱心行动感动着班上所有的孩子。同学们也纷纷将爱传递,与班上的留守、流动儿童作朋友。心声在书信里流露,真情在贺卡中表达,祝福在歌声中流淌„„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每间教室的空气中都弥漫着幸福和甜蜜的味道。

我校四一班的董博同学家境窘迫:他和父亲居住在不足10个平米的出租屋内。父亲残疾,母亲长年在外打工不回。年幼的董博性格孤僻,过早地担起了家务。班主任老师待生如子,三四年如一日,给董博垫付校服等费用,帮他洗洗涮涮。班上的同学们也纷纷伸出热情的小手,捐钱捐物,主动与董博交朋友,一起学习、玩耍。好多家长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也都慷慨解囊:羽绒服、围巾、保暖内衣„„他们将“友爱”、“互助”用行动诠释给每个留守、流动孩子,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2008年五月,公园路街道积极与我校携手,为留守、流动儿童捐资捐物,构建了和谐的教育环境。

六、典型引路,树立志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为此,学校开展了“向马鹏飞哥哥学习”的系列活动:学习宣传马鹏飞的事迹;开展“向马鹏飞哥哥学习”的主题班队会;写学习感受,红领巾广播站宣读优秀的感受习作;评选学校“孝老爱亲好少年”等,引导全校学生,尤其是留守、流动儿童学习马鹏飞孝老爱亲、坚强乐观、自学自理、奋发图强的精神品质,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美好品质,树立远大志向。

七、建立“之家”,注重心育

2008年7月,学校在资金、用房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腾出房间,粉刷装修,购置设备,开通亲情电话„„为这个特殊群体筹建了温馨的 “留守儿童之家”,并严格执行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和开放制度。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两节课后,这些特殊的孩子总会在辅导老师的组织下,轮流在这里阅览、下棋、看影片、和亲人视频交流、上网查阅资料,做游戏;每周星期天上午,全校的留守儿童都会分组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打篮球、乒乓球,进行跳绳比赛或与辅导老师促膝谈心等;每天课间,同学们都能走进留守儿童之家向辅导老师倾诉烦恼或分享快乐„„每每这时,别的同学总是很羡慕,甚至还有同学这样说:“看他们多好啊!我怎么就不是留守儿童呢!”留守孩子也不无感慨地说:“感谢学校为我们创建了这个温馨的港湾,辅导老师的细心周到让我们真的感到了家的温暖。”

这个“留守儿童之家”同时又是“心灵小屋”,有专人负责,并配备了经验丰富的辅导教师。我们在关注这个群体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呵护他们的内心世界。同学们随时可以来这里心理咨询。留守儿童大多性格内向,行为习惯相对较差,缺乏自信,自卑心理严重,为切实保证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我校一至六年级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方位关注这个群体的孩子健康成长。

经过不懈地探索与努力,我校的“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孩子们的心情愉快了,待人接物礼貌了,成绩提高了,行为习惯也好了。李文瑶等多名同学还荣获“白银区优秀少先队员”、“校园之星”等荣誉称号。今年“

六、一”,我校还授予全校82名留守儿童“阳光少年”称号并在全校师生面前隆重地为他们颁了奖,旨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他们自学自理、自尊自强、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

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是一项爱的工程。这爱,需要老师,需要家长,需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参与;这爱,需要宽容,需要引导,需要援助„„在这项工程中,我校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倾注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厚爱。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一如既往,积极探索,严慈相济,让每一个留守、流动儿童都能幸福、快乐地成长,让每个留守、流动儿童的人生都洒满阳光。

2009-07-02

第五篇:2007年关爱留守儿童及流动儿童工作总结

2011年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华亭第二中心小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小学生。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就在全校范围内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华亭第二中心小学在校学生552人,其中外来就读的120人,留守儿童有8人(其中双亲在外有3人、单亲在外有4人、特困有1人)。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定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中心学校做到了每学期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家长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3、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机制。

4、有的“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学习偏差。学校号召班里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拉手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再就是每一位教师负责帮扶几名“留守儿童”,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引导“留守儿童”形成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得到了教育,使他们的学习、纪律、性格都有了改观,都有了进步。

5、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学校每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虽然我们在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于落实学校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中,由于受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的影响,学校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之处,有待于今后在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之,学校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关爱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与新任务,为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将不懈地努力着!

下载关爱流动儿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爱流动儿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流动儿童调查报告

    流动儿童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县辖四乡一镇,26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238个村民小组, 2013年全县总人口36091,其中女性17860人,占总人口的49.48%,流动儿童有284人,其中小学流动儿童有......

    流动儿童报告

    《流动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论证报告 一、 研究背景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推进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

    流动儿童管理制度

    流动儿童指户口不在居住地,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外省、外地区、外县、外乡)居住连续时间在3个月及3个月以上的儿童。我县各乡(镇)的流动儿童一般以经商、寄养、超生为主,由于流......

    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工作宣传片解说词

    叶集区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工作宣传片一,基本情况叶集试验区南依大别山,北连江淮平原,地处安徽河南两省交界处,素有“大别山门户”、“安徽西大门”之称。全区所辖四个乡办,71个......

    乡镇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实施方案[最终版]

    顺安镇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各村、社区、居委会、镇直各单位、各中小学、镇机关各部门: 为切实做好顺安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

    崇阳县农村流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实施方案

    崇阳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我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促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确保我县1.9万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特制定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实施......

    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作的实践和思考[范文]

    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留守流动儿童”和“困境儿童”是目前中国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学校教育问......

    流动爱心关爱城市“流动儿童”活动策划书(合集五篇)

    流动爱心关爱城市“流动儿童”活动策划书序言本次策划方案针对城市“流动儿童”在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综合的阐释,并且对这些问题做出针对性的救助措施。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