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发出通知叫停“大跃进式”农地流转

时间:2019-05-14 01:3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部发出通知叫停“大跃进式”农地流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部发出通知叫停“大跃进式”农地流转》。

第一篇:农业部发出通知叫停“大跃进式”农地流转

农业部发出通知叫停“大跃进式”农地流转

2014年02月22日

原标题:农业部发出通知叫停“大跃进式”农地流转

据新华社电 农业部昨天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保证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

通知指出,当前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地方片面追求流转规模和流转比例,行政命令下指标、定任务、赶速度,违背农民意愿,损害了农民利益;有的地方盲目引进工商资本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和经营农户承包地,加剧了土地“非粮化”、“非农化”。对此,要始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得损害农民权益、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大跃进,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挥。

通知强调,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任何组织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地,更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经营。要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流转,鼓励土地在农户间流转,向种田能手流转。严禁以下指标、定任务、赶速度等方式行政推动土地流转。流转的土地要用于农业特别是粮食规模化生产,严禁借土地流转之名搞非农建设,严禁破坏、污染、圈占闲置、撂荒耕地。

通知还提出要防范工商企业租赁土地风险,坚决制止“非农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对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查处纠正。

第二篇:农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农村土地的投资行为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态势,其中由农村土地流转引发的利益冲突尤为激烈。

农地流转的利益冲突及原因

农地流转是指土地利用权流转,包括乡镇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其中,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被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利益冲突相对较少,主要矛盾集中在后两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当前农地流转的自发性、随意性、盲目性较大,运作不规范。农地流转的隐形市场大量存在,破坏了土地市场的公平机制,土地纠纷繁多,侵权行为时有发生。

导致农地流转利益冲突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土地一级市场由国家长期垄断经营,农村土地没有自由流转的权利,成为一种没有处分权的“虚空所有权”。二是缺乏农地使用权价格评估机制,农地流转缺乏指引,很多情况下是盲目进行的。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长期被排除在协商谈判的程序之外,土地征收补偿没有完全考虑市场因素。三是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低,给地方政府创造了较大的寻租空间。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利用规划难以有效执行,无法约束地方政府的用地行为,最终造成土地供给失控和农民利益受损。四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非常薄弱,被征地农民多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因此,农民在土地流转时患得患失,担心一旦出让了土地使用权就会丧失了生存、发展与保障的基本途径。五是中介组织发展不成熟,管理不规范。农民对中介组织存在信任危机,造成两者之间的隐性利益冲突。

农地流转利益冲突的解决之策

加快解决农地流转中的利益冲突问题,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地市场化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首先,逐步完善农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应逐步将农地流转纳入法制化轨道。将以往存在的、尚未纳入法律调整范围的农村土地占有和使用关系上升到法律关系。在此基础上,加快修改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变现存的农地占有和使用关系,确保农村耕地与非耕地、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在法律原则上的公平地位。明确农地流转为非农地是资产转化,而非简单的资源属性变更。加快制定农地流转的专项法规和条例,比如《集体土地流转管理法》、《农地使用权管理条例》、《农地使用权流转办法》等,并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明确农地流转的用途。在此基础上,严格执法,从严管地,依法管理。

其次,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程序,加强合同管理,依法约束当事人的行为,逐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抑制权力进入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控制农地流转的“总阀门”作用。同时,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土地流转组织体系,比如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协调机构、监督管理组织、土地金融组织以及其他必要的配套服务组织和设施系统等,实现土地有序、有偿、有效和可持续流转,为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一种长效机制。

再次,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体系,降低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真正为农民的生产排忧解难。

最后,建立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要、相对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第三篇:以土地银行主导农地使用权流转

注:此文发表于《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以土地银行主导农地使用权流转

冯子标

王建功

(山西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太原 030006)

摘要:农地随着工业化增值并通过土地资本化带给农民收益,是农民参与工业化实现自身转型的自然过程。国家成立土地银行,对土地银行赋权,兼顾经济社会多重目标,给予它主导土地流转的权限,使得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市场逐渐对接和对等,并更好地服务农民创业和农业产业化。农地资本化是农民转型的催化剂,可以改进农民财富结构,带来产业再集聚和城镇繁荣的新局面,并促进农民转型和工业化的深进。关键词:农地资本化;土地银行;财富效应;城镇化一、十七届三中全会赋予土地流转的资本内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此基础上,强调农地流转的多种形式,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就赋予了土地流转的资本内涵。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权要配合土地市值的变化,以最优利用土地资源。在农业社会,土地的收益在于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在工业社会,土地用途由农业转向工商业,收益提高很多倍,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所有者通过出让土地,可以获得巨大收益。而投资房产等基于土地增值的财产收益也随着土地紧缺而获益颇多。现有土地征用模式,集体土地先转为国有土地,然后入市交易,土地增值收益归于地方政府,而非农村集体和农民,不尊重市场交换的规则,是极不公平的事。土地用途在农民手中不可更改,因何到了地方政府手中就可以新用途高价出让?这里面付出成本的毫无疑问只有农地所有者的村集体和农户,理当由农户享受土地增值收益而不是地方政府。

农地随着工业化增值,是农民参与工业化实现自身转型的自然过程。土地资本化带来的收益促进农民进城,农民也可以以提供土地拥有工业产权。多年来,我国的土地政策切断了 1 这一天然联系,使农民参与工业化的有利机会丧失。现行土地征用模式在服务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同时,却使农民权益受损,农民进城缓慢。土地政策理当调整,使得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服务农民转型,尽早实现二元经济一元化。

我国土地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农地是集体所有,农户所承包土地,应享受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完整产权束。尤其是农地可流转,将分散的土地资源集中到种地能手,实现规模化经营,也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解放出来,专门从事非农产业。而农村闲置的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也可以向金融机构抵押获得资金。国内经济学界和法学界不少专家建议农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目前农户土地承包地类似债权,土地有被收回的风险,土地交易功能受限,不符合工业化下土地资本化的内在要求。党中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就给农地物权化提供了最有力保障。土地物权化使得土地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具有抵押在内的较完整产权,大大降低了土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农地物权化会增加土地资产的价值,土地也会在市场引导下实现最大生产力。

二、以土地银行主导农地使用权流转

农地流转利国利民,但是我们要看到,如果没有章法,操之过急,农地纷纷朝着非农方向流转,难免出现土地滥用,资源和环境受到破坏,耕地红线也将失去保证,危及粮食安全。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约束,农地无序流转会导致土地市场紊乱,冲击城市土地资产价格,甚至造成土地流转中利益的矛盾难以化解,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为完成经济和社会多重目标,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和国内的实际,国家成立土地银行,并使其具有政策性银行的部分性质,以兼顾经济社会多重目标。对土地银行赋权,给予它主导土地流转的权限。使得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市场逐渐对接和对等,改变当前地方政府垄断土地市场的格局。集体土地可以直接入市交易,且将农地收益归于农民。土地银行要在确保土地流转符合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提下,要兼顾粮食安全等国家战略目标,服务于农地流转和三农事业,进行有序流转和再配置。

土地银行的组成可以参照农发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模式,也可与现有农村各种专业组织进行合作。由农民代表、农业专家、经济专家等组成委员会进行业务监督管理。土地银行通过土地的市场融通实现金融资本和土地资本的对接。土地银行的既要吸纳土地,也要有雄厚的资金。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加入进来,而民间资本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入股土地银行,提供运营资本金。待土地顺畅有序流转,就会形成源源不断的资金回流。回流、支出,支出、回流,资本在这运动中就不断增值。土地流转就成为土地银行的盈利来源。土地银行可以从点开始,逐渐连成线,再逐渐将大部分地区包含进来,逐渐形成全国统一的土地流转大市场。土地银行可以采取区位式的科层设计,对不同地区的分支进行多样化管理。土地银行参照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即资产负债经营模式,它吸纳作为“存款”的土地,放出作为“贷款”的土地,中间是土地使用价格和出让价格两种“利率”。土地市场逐渐统一,可以确定土地使用价格即土地利率,进而形成土地银行的基准信号和操作工具。土地的异质性,使得土地收益的差异很大,基于土地肥力,地段不同,用途不同,会有较大差异,形成级差地租。土地级差收益代表土地的不同价格。

土地银行的金融功能可以更好地服务农民创业和农业产业化,解决农村资金不足的问题。土地抵押可以为农民解决创业的资金难题。土地银行会从资本化收益最高的地方开始。在农业产业化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在土地同质性较好的地区,在靠近城市和位于交通枢纽的地区,农户对于土地流转有着强烈的意愿,易于展开。进城务工的数亿农民工,是其强有力的推动者。

土地合理流转,确权先行。古时有鱼鳞册,地籍丈量关系到税收,政府十分重视。今天农业税取消,但是为了实现土地市场价值,支持土地流转,产权必须清晰界定,落实到户。一村一镇,可以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较为准确的丈量土地。土地权属要清晰化,由于建国以来,土地制度经历多次变更,直到改革以后才稳定下来。多年来人口进城迁移,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土地继承关系下,以户为单位还是基本稳定的。可以结合当下的户籍制度,在村集体民主讨论,划定耕地和宅基地权属。

要处理好村集体和农户的关系,将土地产权具体到农户,以保障农民的利益。村集体的作用可以是组织者,促进农地流转。或因为地段优越,或因为自然资源丰富,或因为企业家资源丰富,有些地方成功实现乡村工业化。这充分说明了农地如果利用市场机制,就可以形成产业集聚,为农民创造巨大的收益。农民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有效转型,成为农民企业家,或者参股,成为有产阶层,主动参与工业化。

土地流转的时机在不同地区的情况差异较大,不宜一哄而上,由土地银行选择成熟试点,逐步推进,选择成功的模式再逐步推广。在土地流转实践先行的地区,比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农村集体土地,大胆创新,农地流转采取了很多形式,实现了巨大的土地收益。农民成为拥有工业产权的有产阶层,不少成为杰出的企业家,组建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民就业。城郊农村的土地流转随着城市圈的扩大进入规划覆盖区域,直接享受土地增值收益,这一类型的农地是农地转非农,成为建设用地。土地用途基本不可逆,这时土地银行的作用在于获得土 地转让合理的补偿价格。或者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收取土地收益流。对于农村建设用地,通过整理盘活,将废弃的或者违规使用的土地加以规范化,通过土地银行出让,得到土地增值收益。近年来,随着农民进城打工,农村有空心化趋势,农村住宅闲置率较高。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由于无力在城市定居,将辛苦赚得的收入在农村建设住宅,但是只是很少时间居住。由于进城的理想难以实现,理性的农民只好安排退路。即使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依然存在很多建设漂亮的住宅,因主人外出打工常年无人居住。还有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可以廉价获得,甚至占用耕地,造成使用低效,存在严重的浪费。

农业用地的流转是土地银行的主要业务。通过农用地的流转达到集中以实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耕地出让价值是它的机会成本,即最大的可能收益。基于农产品的净收益,按照经济作物和粮食不同,种蔬菜的收益要远高于粮食。而水利设施和土地涵养也决定了土地的可能用途。在同一集体之内,原先的土地数量基本上是按照人口均分的。土地质量大体平衡。所以在一村之内,可以近似地按股份来分割。而不同地段的村子就存在较大差异,土地价值会发生变化。

土地银行的具体业务要因地制宜,也要与时俱进。农业社会人口的分布往往是,土地收益高的地方,人口密集,从而人均土地占有较少,反之,土地贫瘠则人口稀少,人均占有土地较多,今天的大部分农村,尤其中西部农村依然如此。而进入工业化阶段,土地的价值除了产出农作物之外,还包括土地所包含的地下矿藏、水文地质、植被气候等一系列因素。比如不毛之地可能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山地可以成为风景区,技术手段会使得土地有了新的用途。因而,土地市场价值会随着技术手段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发生变化。

利益刚性成为制约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阻力。农地流转收益归农,农地直接入市交易,土地银行主导农地流转模式的顺利运行,最大的阻力在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作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举足轻重,怎么忍心放弃?所以有必要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上进行配套改革,为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可以增征财产税,以补偿土地出让收益。随着土地资本属性强化,对其征收相应的流转税收也符合税法原则。但是土地流转所释放的巨大生产力激发经济更加活跃,远远超出税收结构变化的分配效应,土地流转会带来更多税源,实际上是从一次性的收益转向财产增值收益流。所以,土地制度改革也是政府职能的改革,是经营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三、农地资本化的财富效应 土地资本化使农民财富显化,增进农民生活福利的重要渠道。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收益,土地所有权强化并经由市场定价,会带来巨大的财富效应。按照2008《中国统计年鉴》的土地数据,粗略估算,19.5亿亩耕地如以每亩5万元论,是近百万亿的财富,另外,还有47亿亩的草地,26亿亩的林地等,这一巨大财富一旦从松散沉睡的状态活跃起来,进入市场并且定价,形成可以进入市场流动的资本,将大大提升农民的家庭财富。这一财富形式的转换不但从观念上改变农民的生活预期,而且会改变农民的经济行为。农民消费储蓄结构将发生积极变化,增加消费支出的比例,有利于改变宏观经济中消费严重不足的结构难题。

多年来,农村为城市输入了大量资源和财富,农产品剪刀差,土地资本收益,以及通过金融机构转移的农村储蓄。农村消费模式,受限于社会保障的缺失和金融支持严重不足,表现为低消费高储蓄。当然他们的财富存量较低是影响消费储蓄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地区性别比例使得婚娶费用高涨,包括住房在内一系列婚娶开支成为沉重负担,因此也使得农户储蓄率很高。农民和农民工的大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在农村建设住房,在吃住等基本生存满足之前,农民已经耗尽全部积蓄,无力谋取进一步的发展。

工业化中期下继续推动农地资本化,实现农地流转,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产业结构和工业化城市化方面,在推动农民进入城镇从事非农,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二元经济一元化。大城市的高房价,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难以有效融入定居。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更能够满足9亿农民转型进城的要求。农民工根据自身条件,也可从大中城市退居到中小城镇,以满足就业和定居的双重目标,过与农村完全不同的城市生活。

把土地作为农户家庭保障的工具,是静态的看土地,只是将其作为衣食之源,并没有动态地看土地在工业化中的资本功能和财产性价值。土地资本化是寻找土地最大的收益,而土地与家庭保障等价,是土地的最后用途也往往是价值最低的一种用途。比如即使种菜和种粮相比,收益就相差很多。在种一亩地年净收益二、三百元的情况下,而劳动力打工日工资可以有50元的情况下,谁还会在地刨食?家庭层面的保障与社会保障不可相提并论,社会保障是国家提供给公民的权益,是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从宏观上把握,不应束缚农户微观上的经济决策。而所谓土地换社保的思路,是不尊重农民基本的公民权。社会保障作为国家层面的公共品,它的提供不应以市民和农民来划分,农民为何要放弃土地才可以享受社会保障?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要素是可以资本化的。人们的财富其实是所有要素收入流的贴现,即凝缩为资本价值。不同的用途提供不同的收益流,从而有不同的资本价值和财富总量。土地资本是现阶段农民财富量上升的主要途径。每年千万亩的农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升 值,转做非农,只是收益没有归农,农民得到的是按照农业用途计算的微薄收益,中间经过各级截留,农户所得无几。现在,尊重市场规律,需要将市场机制正确引导。地利归农,它应当是农民的收益,是工业化带给农民的自然结果。

农地流转会激活土地市场,是一种重要的市场信号,必然引导其他资源的流动。农村数亿亩建设用地的释放,会对工商各业的用地产生积极影响。地价对与劳动力流动和产业布局具有同样重要的影响。这将使得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再配置,也是土地要素优化配置的必要途径。产业分工会更加精细,并使得城乡之间产业再布局。产业链条的作用会使得同类上下游的产品生产集中于同一城镇,形成专业制造基地。这正是小城镇繁荣的经济基础。产业演化和合理布局会提升城市的整体水平,在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方面相互促进。制造业会向中小城镇转移,大中城市则实现服务业的大发展,在高速路和铁路网络密集相连的情况下,产业的生产、营销形成新的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放大。

土地会因为明确的市场定价而倍显珍贵,土地不会滥用,而是地尽其力,经由合理配置,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在农村,不少农户进城以后,农地转让他人,由于常年在外,担心集体收回,粮田转为植树,或索性荒弃,十分可惜。在宅基地廉价的情况下,农户往往多占宅基地,村委会也有将地批给农户以获得收入的积极性。农村的建设用地比如宅基地,往往超出标准许多。户均宅基地面积为0.59亩,人均面积为0.16亩(108平方米),而建设部规定村镇规划用地指标为人均80-100平方米

[4]368

四、农地资本化促进小城镇产业集群化

。土地流转市场形成以后,因其相对稀缺性,市场合理定价,土地善用,生产力会进一步提高。

土地银行的作用,可以先吸纳农村土地,然后回吐,包括大量的建设用地,这增加了市场土地供给,传递价格信号,对于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有着新的指向意义。大城市地价已经很高,传统制造业必然会重新布局,向中小城镇转移,形成基于某一产业链的专业型市镇。在产业重新布局和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不少市民会随着工作转换等原因而流动。这会使得专业型市镇成为磁石,吸引人气和财气。

随着经济发展,尤其是交通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未来人们的流动和迁徙会越加频繁。中小城镇无论从置业或者生活的惬意,会成为不少人的栖息地。居住功能很好的地方,文化浓厚或者自然风光不错的农村,可以集中开发乡村旅游景区,有经营理念的市民也可以参与开发,建设乡村别墅和旅游设施,使得当下比较粗糙的农村观光旅游产业提高质量,更加活跃,创造更多价值。很多在大城市打工的农民买不起房产,但是也不必回归农村,可以在中小城镇定居。大中城市市民退休以后,可以回到城镇,即享受城镇的便利,也可以有清闲的生活氛围,感受退居乡野的文化情调。

就农业而言,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农村青壮劳动力务工以后,使得仍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单个劳动力耕作土地面积大大上升,进一步实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可能。加之,通过土地银行的再组织,既可以盘活土地,也可以盘活农村劳动力,在较大规模土地下实行农场式经营,使得土地使用更加集约。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土地单产不算高,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随着设施农业和生物科技技术的推广,土地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土地流转下,实现规模经营,从而可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培育良种,引入农业科技新技术,土地效率会前所未有的提高,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大有裨益。

就服务业而言,村落经济向着城镇经济转换,由于人口集中居住,使得生活服务业空间放大。针对当地产业集群特点,建立有地域特色的生产服务业。既可以促进就业,也可以改善产业结构,使得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如文化培训、信息服务、金融、餐饮、旅游、医疗保健等服务业,会因为人口密度具有规模效应。

土地流转,激活农民创业,繁荣农村经济。农民获得土地增值收益,有了经常性的资金流支持,可以通过土地银行,将土地抵押,获得一笔资金,创业便有了可能。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民的流动性会加大,在土地银行的规范管理下,农民不用介入具体的土地流转交易,不必担心失去土地的原始产权,可以专心从事非农工作。而且流动的人口也会优化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结构,不必造成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在中小城镇自身具有产业基础的前提下,吸纳就近农民自然要简捷顺畅。随着时间积累和产业变迁,新市民不断流动,至于再次转移是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了。

五、农地资本化是农民转型的催化剂

农民处境改善,享受实实在在的利益保障,土地归农是根本。农村体制改革最终是为了实现农民由传统小农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工业化分工体系中的新市民顺利转型。农民通过创业不断改善处境,生活水平逐渐向市民看齐,农民成为有产阶层,成为新的市民,户籍制度悄然消失就顺理成章。借助土地资本化具有的杠杆效应,为农民转型找到了切实捷径。土地资本化,就业有途径,创业有条件,农民的努力就会变为幸福生活。有恒产者有恒心,农地资本化,农地成为农民的财产,人心思稳,人心思齐,人心思进。是工业化深进的有力支持。

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配合经济向内需转型和产业结构调 整。土地等基础要素价格出清,产业运行才会有有效的微观基础,9亿农民有了财富支持增加消费,宏观经济才会由内需驱动。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逐渐逼近,包括土地在内的资产价值会发生变化,人口和产业的空间布局必然会相应调整。从宏观来看,人地比例持续上行的情况下,土地生产率在这一阶段处于较高回报率的水平。应当充分利用土地资本化的市场功能,实现土地生产力最大化。

农地资本化的要旨在于,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政策因势利导,地利归农,依靠农民自身智慧和努力,尽早实现农民转型。

参考文献:

[1]冯子标,论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J].当代经济研究,2002,(05): 35–37 [2]张培刚,《农村与工业化》英文版 [M].香港 花千树出版社 2002 [3]王利明,《物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韩俊,《调查中国农村》[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9 [5]于宗先 毛育刚 林卿,《两岸农地利用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6]Masahisa Fujita,“Spatial Economics” [M].MPG Books Ltd Bodmin, Cornwall 2005

作者简介:冯子标(1938-)男,广东紫金人,山西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文化产业理论;王建功(1977-),男,山西洪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696号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030006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欢迎下载百度文库资源 资料均是本人搜集

第四篇: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地流转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可以细分为一下就几方面的影响:

一、对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影响。

1、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影响又包括对于农地资本投入的影响和对劳动投入的影响。

(1)、对于农业资本投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地流转后所带来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投入。对于农地生产的投入不再局限于农药化肥,转而会增加各种农机产品以及机械化生产设备。随着农地流转的盛行,这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生产。

由于农地流转的规模扩大化,对农地资金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以及部分农民将田地看作自己最后的生活保障,农民对自己的农地承包权更加珍惜。当初邻里、亲友之间通过转包、代耕的形式流转土地,或者农户委托村社代为流转,无偿或只象征性的获取一定收益,现在的农地流转主要以租赁的形式为主,租金以收取现金或者粮食折价为主。总的来说,农地流转将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资,也会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2)、对于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将会随着农地流转的发展而逐渐减少。所以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去向问题,也是我们在之后我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困难。

2、对于产出的影响,在土地流转之后,农地之间的田垄田埂都可转化为耕地。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大粮食的产出。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加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以及资本投入来增大生产的产出。

二、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之前,农地主要用来生产粮食,农地流转会使土地更加整合在一起,受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影响,这部分流转合并的农地可能会去生产经济价值更高的经济作物,或者用来养殖水产畜牧等。这在一方面可能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可能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威胁。

三、对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

之前主要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农地通过出粗、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土地银行等形式逐渐流转到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一些农产公司的手中。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充分利用规模效应使生产成本降低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了农业的规模化和企业化经营。实行“反租倒包”后,宜春市出现了一批种粮大户,使传统的“家家农工副、户户小而全”、以自耕自种为主的家庭经营方式,逐步向规模化、企业化经营方式转变。

四、土地流转对于农业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促进和完善。

随着农地流转的普及,必然会使得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与农地流转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这对于我国完善土地

第五篇:土地流转政策——农业部

土地流转政策

日期:2010-03-08 15:59 作者: 来源: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反映了农地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需要,是联结承包农户与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渠道和纽带。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法律政策主要有以下内容:

(1)流转前提。确保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落实和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前提。

(2)流转主体。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3)流转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4)流转底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5)流转方式。国家允许农民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方式流转,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可以采取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抵押等方式流转。

(6)流转机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是市场,禁止不顾条件,采取下指标等行政手段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按照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下载农业部发出通知叫停“大跃进式”农地流转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部发出通知叫停“大跃进式”农地流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叫停回购式信托股权融资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信托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叫停回购式信托股权融资 理财市场再起波澜。 继此前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

    农地流转中土地纠纷问题原因及对策

    浅谈土地流转中土地纠纷问题原因及 解决对策 Content abstract: generated from the current rural land circulation, use,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trad......

    《瞭望》文章:农地流转不是诱农取地(大全)

    《瞭望》文章:农地流转不是诱农取地针对当前城市建设用地紧张而农村建设用地大量闲置的矛盾,许多地方政府积极运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文章”。但原本理应“双赢”的政策......

    土地流转 农业部又出了七条新规定

    土地流转 农业部又出了七条新规定 “土地流转”一直以来是农友们所关心的话题之一,因为土地是农业生产要素之一,它和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前两天,小农菌从农业部获悉《农村......

    农业部制止强迫或限制农民流转承包地

    农业部制止强迫或限制农民流转承包地来源: 中国网2012年01月31日 13时40分83据农业部30日公开的信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依法落实和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将成为2012......

    2013下半年公考面试预练农地补贴与农村土地流转

    2013下半年公考面试预练农地补贴与农村土地流转 【背景链接】 为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

    目前,重庆市农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

    目前,重庆市农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 和入股等5种基本形式。据新华社报道,2009年,重庆市农地流 转面积达到580万亩,占农村承包土地总面积的30%,流转涉及 承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情况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

    农办经„2008‟5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情况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林)厅(委、局、办): 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